一、谈谈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妮雅[1](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魏晓卓[2](2015)在《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种粮面积和粮食产量下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于2004年及时出台了包括“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将“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作为我国农业补贴的重点与核心,以刺激粮食生产,保障农民收益,确保粮食安全。在如今世界经济的复苏力度低于预期,经济前景充满诸多不确定性,以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粮食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等复杂快变环境下,“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施10年来的“增产”与“增收”等绩效如何、“增产”与“增收”哪一个才是补贴当前最核心的任务、以及未来补贴的政策走向等问题,需要全面讨论、认真梳理与总结,以更加快速并有效地应对补贴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其进程、绩效和方向更趋科学合理。和谐管理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复杂快变环境下的组织及社会管理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计量模型分析、演化博弈分析、非线性动力学等方法,研究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和谐主题”以及“和则”、“谐则”、“和谐耦合”、“和谐主题漂移”等问题,分析“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在复杂快变的环境下是否抓住了补贴的要害,补贴的核心任务究竟是什么,工作重心需不需要调整;并找出薄弱环节加以改进,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1) 2004~2012年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存在不足,应加快“漂移”以摆脱不和谐状态。通过粮食大事记辨识的我国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是“增产为首要,增收为主要”,而经过EOL模型判定的“理应执行的和谐主题”却为“增产与增收应并举”,对比发现两者有差别。从该阶段“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施的效果看,“增产”绩效较好但“增收”绩效较差,说明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未能解决好“增收”方面的问题,因此需尽快“漂移”。(2)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则”)体现在种粮上与“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力度高度相关。要发挥种粮农民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农民广义的种粮时间投入(包括:整地、播种、除草、施肥、打药、灌溉、收割等花费在粮田上的时间,购买化肥、农药、良种、农机具等花费的时间,以及售粮和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时间等)需要保证维持在一定基本水平上,进而保障粮食安全。演化博弈结果显示:农民群体行为演化的结果和收敛的时间不仅受到农民群体本身选择高时间投入策略的初始比例的影响,还受到政府群体中选择高补贴策略的初始比例的影响,后者选择高补贴策略的初始比例越大,补贴效果越好且补贴政策起作用的效率越快。但是,农民只注重广义时间的投入却忽视增加物质和技术的投入,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然而一味增加种粮的资金投入(如滥用农药、化肥等),也会加剧不良状态演化的进程。(3)美欧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粮食补贴的和谐主题经由“增产”向“增收”的演变,政策机理(“谐则”)给予我国镜鉴与启示。美国、欧盟和韩国粮食生产条件较好,易于实现粮食供给,其粮食补贴的和谐主题均经历了从“增产”向“增收”的演化;而日本地少人多,耕地面积有限,一直强调“增产”,但也越来越注重“增收”和发挥粮食的多功能性。适度加大粮食补贴力度,优化补贴结构,有选择地利用好价格支持方式,优化一般服务支持结构,完善资源与环境友好型补贴,促进补贴政策的制度化建设,是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补贴的政策机理(“谐则”)对我国的启示。(4)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非线性动态模拟显示其会经历先上升后平稳下降的过程,粮食“稳产”和农民“增收”也是模拟结果展现的趋势。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具有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构建其非线性动态演化模型,实证分析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粮食产量和农民种粮收入之间的演化行为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三个变量中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一开始增加的速度最快,一段时间达到补贴最高点后则缓慢下降,这与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补贴的演化总体吻合,也契合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粮食产量起初持续增加,后期基本趋于稳产状态;农民种粮收入则基本上以一定的增长率持续平稳的增长。(5)下一阶段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漂移方向是“增收为首要,稳产为主要”,应确立将“农民增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创新理念。从2013年开始,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主客观动因的新变化显示,其“漂移”的压力已经产生,将会从2004~2012年的“增产为首要,增收为主要”,“漂移”至下一阶段的“增收为首要,稳产为主要”。创新理念是“漂移”的主要支撑条件:一方面,虽然“粮食安全”作为“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目标已成为国家战略,但存在“粮食增产”等同于“粮食安全”等思维误区;通过设置“粮食安全等级预警表”,可以提升并强化对“粮食安全战略”的认识,确立粮食短缺与过剩均可能引发粮食安全危机、稳产才是期望的“满意解”与理想的“新常态”等理念。另一方面,“农民增收”尚未成为“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目标,更没有上升为国家战略,损害了补贴的绩效;而将“农民增收”上升为国家战略,既能够丰富“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目标的内容,又有利于收入分配倾斜农民,促进与“粮食安全战略”共赢,提高补贴的绩效,达成WTO的愿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可见党和政府对“农民增收”和“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等“三农”问题持续高度重视。本研究的成果预期能够为优化和完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提供富有现实性与前瞻性的决策依据,实现“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
陈晓坤,张俊飚,李鹏[3](2013)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历史回顾及文献综述——基于国内1978—2012年的文献》文中提出以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问题为主线,搜集了1978—2012年的国内相关文献,分5个时期进行归纳总结。将主要的研究观点归纳为4大类,列举和比较了这4类观点的产生、发展和变迁,并且对文献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基于对文献的梳理发现:1)4类观点的提出和发展与我国当时所处的经济背景紧密相关;2)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有作用关系,分歧的焦点是作用关系的走向;3)关于该问题的研究,理论观点已经比较成熟,可以从分析框架、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实证方法上取得突破。
包翀[4](2011)在《我国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古至今,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品,在我国,粮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以食为天”的古老观点奠定了粮食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政权稳定中的首先地位。粮食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只靠市场调节,而必须借助国家宏观调控力量来进行引导与规范。而粮食问题的实质就是财政问题,可以说国家各项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其实质就是利用财政政策来对粮食的各环节进行调节。公共财政政策从粮食的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调动种粮农民、粮食储备企业、粮食购销主体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达到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目的。但是,我国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的作用发挥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从公共财政政策的视角来研究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以公共财政为视角,运用了政府干预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等,通过文献分析方法、实地考察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的采用,对我国粮食宏观调控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与深入的规范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内涵与要素,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的表现形式以及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随后叙述了我国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的实践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和分析了公共财政政策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由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欠缺经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粮食财政补贴管理体制不合理等导致公共财政在粮食宏观调控中存在着补贴资金投入不足、补贴方式不合理、各项具体的补贴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最后论文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粮食宏观调控中采取的公共财政政策措施的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从构建粮食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粮食宏观调控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以及公共财政政策的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李建中[5](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研究说明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程朋[6](2010)在《继续实行和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实施粮食补贴政策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先后经历了“统购统销”阶段、对流通环节的进行补贴的“保护价”阶段以及针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阶段。每一时期的粮食补贴政策因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待解决的问题不同而存在差异,当补贴政策不能有效保障粮食生产,增强国家粮食生产力时,就会被其他政策所取代。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就是把原来在流通环节通过保护价收购方式对农民提供的补贴,也就是所谓的“粮食间接补贴”,改为以一定方式和标准直接向种粮农民提供补贴,也就是“粮食直接补贴”。相比间接补贴,直接补贴政策的环节较少,农民获得的利益更多更直接,补贴的效率更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经过几年的实行,确实更好的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成为贯彻党的“三农”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措施。在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取得初步成功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粮食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还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如何确保补贴政策能够长期持久地支持我国粮食产业得发展,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之。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不同时期的粮食补贴政策进行论述和分析,同时对比欧美发达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着重研究当前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分析其效应与弊端,找到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几点浅见。
滕海华,蒙雪,刘慧兰[7](2007)在《关于加强粮食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以来我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央行9个月加息5次。但这次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即主要是食品价格的快速上升,所以单靠加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应从其根本原因着手,即解决粮食问题。建立依法治粮的法律体系,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金赛美[8](2006)在《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产品市场体系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被视作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撑。无论是从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长远目标,还是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开展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问题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纵向的角度,梳理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演变的过程,探讨我国在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从横向展开的角度,剖析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结构和机制,把握其主要特征。在历史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一般理论。结合中外对比分析,在厘清相互间的现存差异性的同时,强调应尽可能地借鉴那些体现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共同特征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要求稳步推进WTO框架下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摘要如下: 导论部分对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相关范畴、研究的意义和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农产品市场体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一般商品市场,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所谓农产品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农产品市场的有机统一体。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问题历来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从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多分别从某一特定的视角分开进行,迄今尚未有从综合、系统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集中、深入研究的有效成果。结合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践的具体特征,试图综合运用农产品流通理论、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农业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相关的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机制,并尝试解决一些在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研究中客观存在但却被忽略的重要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梳理了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分析了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产生形成以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统购统销到营销市场化为标志,到上个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定后,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要求来看,近年出现的农产品“卖难”问题仍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完善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市场主体
鲁怡[9](2005)在《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访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文中认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请他结合目前
闫云仙[10](2005)在《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研究》文中指出在世界经济的不断演进和发展过程中,期货市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发现价格、回避风险等功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流通体制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如何预先发现粮食价格信号;二是如何有效规避粮食市场风险。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吉林省农业经济研究中的方向性问题。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实践证明,粮食期货市场是减缓粮食价格的波动,降低和抗御粮食价格风险,减少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有效的市场工具。本研究正是从吉林省的现实情况出发,在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逐步成熟与完善的趋势下,提出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的目标模式,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的模式、方式和策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粮食企业的利润,建立完善的粮食市场体系,推动粮食期货贸易的发展,提高吉林省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粮食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本研究以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蛛网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组织创新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完善和吉林省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的角度,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阐述与实践归纳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吉林省的粮食企业和农民进入期货市场的思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 1、采用历史分析法,分析了美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总结了美国粮食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阐述了中国在发展粮食期货市场方面,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期货市场的成功经验。 2、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产生的经济原因和理论背景,归纳了它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粮食期货交易的总体变动情况和粮食期货市场现实运行状况,指出了中国粮食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和作用。 3、运用比较分析法,说明了吉林省粮食市场的重要性,通过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吉林省粮食市场的影响的分析,在对吉林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深刻揭示出吉林省粮食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粮食期货市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粮食期货市场也具备了为粮改服务的条件,提出了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的目标模式。 4、采用系统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进行对策研究,在考察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现状
二、谈谈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发展历史 |
3.1.2 产量和面积 |
3.1.3 品种结构 |
3.1.4 区域布局 |
3.1.5 市场流通 |
3.1.6 产品加工 |
3.1.7 国际贸易 |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产量波动增长 |
3.2.2 种植面积稳定 |
3.2.3 具有生产优势 |
3.2.4 品种资源丰富 |
3.2.5 栽培区域集中 |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
4.8 本章小结 |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
5.1.1 调研方法 |
5.1.2 数据来源说明 |
5.1.3 调研问卷设计 |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5.2.1 成本比较分析 |
5.2.2 收益比较分析 |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 |
5.4.2 技术因素 |
5.4.3 经济因素 |
5.4.4 政策因素 |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
6.1.1 流通主体 |
6.1.2 流通渠道 |
6.1.3 流通模式 |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
6.4.1 数据来源 |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
6.5.1 研究方法 |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
7.1.1 调研方法 |
7.1.2 数据来源说明 |
7.1.3 调研问卷设计 |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7.3.1 实证模型构建 |
7.3.2 交叉因素分析 |
7.3.3 变量选择说明 |
7.3.4 模型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
8.1 有效需求分析 |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
8.2 市场供给分析 |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详细摘要 |
(2)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和谐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目标的相关研究 |
1.2.3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效果的相关研究 |
1.2.4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对农民种粮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1.2.5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政策机制设计的相关研究 |
1.2.6 研究评析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和谐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相关概念 |
2.1.3 “WTO农业补贴政策”的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和谐管理理论 |
2.2.2 农业基础地位理论 |
2.2.3 弱质产业扶持理论 |
2.2.4 城乡反差协调理论 |
2.2.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辨识与判定 |
3.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概念模型 |
3.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谐主题”诠释 |
3.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研究的思路分析 |
3.1.3 研究选取的时间段说明 |
3.2 基于粮食大事记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的辨识 |
3.2.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体系的主要任务及活动 |
3.2.2 “实际实施的和谐主题”的辨识结果:增产为首要,增收为主要 |
3.3 基于EOL模型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理应执行的和谐主题”的判定 |
3.3.1 “E”分析 |
3.3.2 “O”分析 |
3.3.3 “L”分析 |
3.3.4 “理应执行的和谐主题”的判定结果:增产与增收应并举 |
3.4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和谐管理分析及绩效评价 |
3.4.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和谐管理分析 |
3.4.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产量与收入效应评价 |
3.4.3 “增收”绩效的不足与和谐主题“漂移”的迫切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则”的演化博弈分析 |
4.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则”的现象描述 |
4.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则”释义 |
4.1.2 补贴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和则”中的表现形式 |
4.1.3 农民务农时间变化的现象分析 |
4.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则”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2.1 基本假设 |
4.2.2 农民和政府博弈的支付矩阵 |
4.2.3 模型演化 |
4.2.4 模型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 |
4.3 不同情景下的数值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选择某种策略的初始人群比例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
4.3.2 农民种粮的资金投入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
4.3.3 粮食的市场价格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谐则”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
5.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谐则”的研究基础 |
5.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谐则”诠释 |
5.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谐则”的研究思路 |
5.2 主要发达国家及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1 美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2 欧盟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3 日本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4 韩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2.5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 |
5.3 主要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对中国“谐则”构建的镜鉴与启示 |
5.3.1 增产向增收的演化方向,凸显“谐则”在增收方面改进的必要性 |
5.3.2 适度加大补贴促“增收”,优化补贴结构减“压力” |
5.3.3 补贴长期趋势是“稳中有降”,应有选择地利用好价格支持方式 |
5.3.4 优化一般服务支持结构,尤其重视公共储备的管理效率 |
5.3.5 完善资源与环境友好型补贴,保障农民收益 |
5.3.6 促进补贴政策的制度化,加强农业保险在内的政策法制化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非线性动态演化分析 |
6.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机理阐释 |
6.1.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谐耦合”释义 |
6.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复杂性机理描述 |
6.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耦合”的非线性动态演化模型 |
6.2.1 模型建立 |
6.2.2 模型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
6.2.3 系统混沌现象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参数获取 |
6.3.2 参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的漂移”研究 |
7.1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概念模型 |
7.1.1 对“和谐主题漂移”的再思考 |
7.1.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中的“和谐主题漂移”诠释与概念模型 |
7.2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动因 |
7.2.1 客观动因 |
7.2.2 主观动因 |
7.2.3 “和谐主题漂移”的方向:增收为首要,稳产为主要 |
7.3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和谐主题漂移”的支撑创新理念 |
7.3.1 对“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的再思考 |
7.3.2 “农民增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探索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重要观点与政策建议 |
8.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论文论着、课题、获奖等成果的获得情况 |
致谢 |
(3)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历史回顾及文献综述——基于国内1978—2012年的文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观点的变迁 |
1.1 农产品价格改革初期 (1979—1984年) |
1.2 农产品价格改革深入时期 (1985—1991年) |
1.3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时期 (1992—2000年) |
1.4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深化时期 (2001—2006年) |
1.5 农产品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时期 (2007—2012年) |
2 实证研究方法的改进 |
3 研究述评 |
1) 分析框架可以拓展。 |
2) 研究视角可以更多元。 |
3) 研究对象需要丰富。 |
4) 实证方法可以改进。 |
(4)我国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公共财政政策视角下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问题的理论分析 |
2.1 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内涵及其要素 |
2.1.1 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基本内涵 |
2.1.2 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要素 |
2.1.3 公共财政政策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的表现形式 |
2.2 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
2.2.1 政府干预理论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2.2.3 公共服务理论 |
2.3 公共财政政策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的功能分析 |
2.3.1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2.3.2 促进粮食市场稳定 |
2.3.3 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
第3章 公共财政政策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的实施现状分析 |
3.1 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的实践状况 |
3.1.1 农村税费改革 |
3.1.2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
3.1.3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
3.1.4 生产要素补贴政策 |
3.2 公共财政政策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公共财政补贴资金投入不足 |
3.2.2 粮食补贴方式不合理 |
3.2.3 各项具体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3.3 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欠缺经验 |
3.3.2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
3.3.3 粮食财政补贴管理体制不合理 |
3.3.4 粮食财政补贴制度化、法制化欠缺 |
第4章 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政策在粮食宏观调控中的实践及启示 |
4.1 发达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的实施状况 |
4.1.1 实行对粮食优惠的税制 |
4.1.2 实施对粮食产业的补贴制度 |
4.1.3 实施粮食综合开发措施 |
4.1.4 支持发展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
4.1.5 支持建立完善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4.2 发达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4.2.1 取消农业税 |
4.2.2 改革粮食补贴方式 |
4.2.3 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
4.2.4 增加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
4.2.5 支持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第5章 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的路径探索 |
5.1 构建合理的粮食宏观调控目标体系 |
5.1.1 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短期目标 |
5.1.2 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中长期目标 |
5.2 建立科学完善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 |
5.2.1 加大粮食财政补贴资金投入力度 |
5.2.2 改革粮食补贴方式 |
5.2.3 各项具体补贴政策的完善措施 |
5.2.4 建立健全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的直接补贴制度 |
5.3 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的配套措施 |
5.3.1 加强粮食公共财政的法制建设 |
5.3.2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5.3.3 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中的公共财政监管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史料与方法 |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
一 业务经营概况 |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
一 生产救灾运动 |
二 增产节约运动 |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
二 供应业务分析 |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
二 商业技术革新 |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
二 建厂情况概论 |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
第一节 业务经营 |
一 商业调整概论 |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
二 由改造到领导 |
三 由领导到挤压 |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
二 商品"三清"运动 |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
一 建立的背景 |
二 性质和任务 |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
四 代购代销员 |
五 领导管理 |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
一 "批" |
二 "树" |
三 "改"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服务农业生产 |
二 服务农民生活 |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对私指导思想 |
二 对私政策 |
三 对私商的冲击 |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
一 搞好"学、揭、批" |
二 做好企业整顿 |
三 大树先进典型 |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以购促产 |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一 改革的背景 |
二 改革的内容 |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业务经营概览 |
二 棉花经营 |
三 农资供应 |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
一 股金风波 |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
结语 |
一 百年回眸 |
二 展望未来 |
征引文献 |
后记 |
(6)继续实行和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 研究进度和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我国粮食财政补贴政策概述 |
2.1 粮食补贴的含义和分类 |
2.2 我国粮食财政补贴政策的发展过程 |
2.2.1 统购统销阶段的粮食补贴 |
2.2.2 粮食保护价政策 |
2.2.3 粮食直接补贴 |
2.3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背景、目标和原则 |
2.3.1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背景 |
2.3.2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 |
2.3.3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原则 |
2.4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
2.4.1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 |
2.4.2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 |
2.4.3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补贴品种和补贴标准 |
2.4.4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补贴方式 |
第3章 国外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概述 |
3.1 国外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
3.1.1 美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
3.1.2 欧盟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
3.1.3 日本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
3.2 国外粮食补贴政策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3.2.1 实行与当前粮食生产脱钩的直接补贴成为必然趋势 |
3.2.2 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符合我国国情 |
3.2.3 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财政粮食支持体系 |
第4章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积极效应及存在问题 |
4.1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积极效应 |
4.1.1 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4.1.2 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 |
4.1.3 增强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
4.1.4 获得了良好的政治效应 |
4.2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补贴力度小,对农民增收作用有限 |
4.2.2 没有充分体现以支持粮食生产为补贴主要目标 |
4.2.3 粮食安全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健全 |
4.2.4 直接补贴政策缺少法律支持 |
第5章 完善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建议 |
5.1 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加大补贴力度 |
5.2 完善补贴发放标准和补贴使用方式 |
5.2.1 完善补贴发放标准 |
5.2.2 完善补贴使用方式 |
5.3 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完善的粮食安全政策支持体系 |
5.3.1 完善生产性专项补贴 |
5.3.2 继续实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 |
5.4 促进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法律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关于加强粮食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粮食立法的现状及不足 |
1.1 我国粮食立法效力层次比较低 |
1.2 我国粮食立法数量少极少 |
1.3 我国粮食法律实施效果不理想 |
2 加强粮食立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3 加快完善粮食立法的几点思考 |
3.1 充分认识粮食立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
3.2 加快推行粮食立法 |
3.2.1 制定粮食生产法 |
3.2.2 制定粮食流通法 |
3.2.3 制定粮食储备法 |
3.2.4 制定粮食消费法 |
(8)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各主体发育不全,市场竞争乏力 |
(二) 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市场风险过大 |
(三) 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中制度供需失衡,交易成本过高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内研究动态 |
(二) 国外研究动态 |
三、本文的体系结构及研究方法 |
(一) 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相关范畴 |
(二) 论文结构 |
(三) 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历史演变 |
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农产品统购统销到营销市场化 |
(二) 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 |
二、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现存的主要问题 |
(一)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 |
(二) 农产品市场主体不强 |
(三) 农产品市场规则不完善 |
(四)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通 |
(五) 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不适 |
第二章 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 |
一、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类型 |
(一) 农产品收购市场 |
(二) 农产品批发市场 |
(三) 农产品零售市场 |
二、我国新型农产品市场类型 |
(一) 农产品期货市场 |
(二) 农产品拍卖市场 |
(三) 农产品连锁超市 |
第三章 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一般理论 |
一、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共同特征 |
(一) “完备、发达” |
(二) “统一、开放” |
(三) “竞争、有序” |
二、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主要运行机制 |
(一) 价格机制 |
(二) 信息机制 |
(三) 竞争机制 |
(四) 管理机制 |
三、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科学价值:利益原理与交易费用原理 |
(一) 利益原理 |
(二) 交易费用原理 |
第四章 国内外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对比研究 |
一、欧盟模式中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
(一) 欧盟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特征 |
(二) 欧盟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经验借鉴 |
二、东亚模式中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
(一) 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特征 |
(二) 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经验借鉴 |
三、美国模式中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
(一) 美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特征 |
(二) 美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经验借鉴 |
第五章 WTO框架下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
一、WTO框架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 |
(二) 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 |
二、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路 |
(一)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二) 战略思路选择 |
三、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的对策 |
(一) 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着力点 |
(二) 加快农产品市场中的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
(三) 加强农产品市场法规和制度建设 |
(四) 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现代农产品大市场 |
(五) 全面溶入世界农产品市场运行新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科研一览 |
(10)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粮食期货研究的文献评述 |
1.2.1 国外粮食期货贸易研究的文献评述 |
1.2.2 国内粮食期货贸易研究的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借鉴 |
2.1 粮食期货贸易的相关理论 |
2.2 美国粮食期货市场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2.2.1 美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历史与现状 |
2.2.2 美国粮食期货市场运作的经验总结 |
2.2.3 美国粮食期货市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3.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分析 |
3.1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 |
3.1.1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产生的原因 |
3.1.2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3.2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现状 |
3.2.1 粮食期货交易总体变动情况 |
3.2.2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现实运行的总结 |
3.3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 |
3.3.1 粮食期货市场的转移风险功能 |
3.3.2 粮食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功能 |
3.3.3 粮食期货市场的培植信用功能 |
3.3.4 粮食期货市场的吸引投资功能 |
3.4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作用 |
4.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的目标模式 |
4.1 吉林省粮食市场的重要性 |
4.2 加入WTO对吉林省粮食市场的影响 |
4.3 吉林省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 |
4.3.1 吉林省粮食流通体制的演变过程 |
4.3.2 吉林省粮食流通体制的现状 |
4.3.3 吉林省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 |
4.4 粮食期货贸易有助于完善吉林省粮食流通体制 |
4.4.1 粮食期货贸易在粮食流通中的作用 |
4.4.2 粮食期货市场的功能初步显现 |
4.5 吉林省粮食期贷贸易的目标模式 |
4.5.1 良好的期货贸易发展的环境 |
4.5.2 成熟、理性的市场交易主体 |
4.5.3 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 |
5.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的策略 |
5.1 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的现状 |
5.2 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存在的问题 |
5.3 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的模式及方式 |
5.3.1 粮食期货贸易的模式 |
5.3.2 粮食期货贸易的方式 |
5.4 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的策略 |
5.4.1 规范粮食期货市场的建议 |
5.4.2 政府的支持 |
5.4.3 交易主体的培育 |
5.4.4 操作技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相关研究工作 |
致谢 |
四、谈谈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2]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研究[D]. 魏晓卓. 江苏大学, 2015(01)
- [3]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历史回顾及文献综述——基于国内1978—2012年的文献[J]. 陈晓坤,张俊飚,李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04)
- [4]我国粮食宏观调控中公共财政政策分析[D]. 包翀. 湖南大学, 2011(03)
- [5]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6]继续实行和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问题研究[D]. 程朋. 西北大学, 2010(10)
- [7]关于加强粮食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 滕海华,蒙雪,刘慧兰. 现代农业装备, 2007(09)
- [8]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研究[D]. 金赛美.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1)
- [9]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访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J]. 鲁怡. 紫光阁, 2005(08)
- [10]吉林省粮食期货贸易研究[D]. 闫云仙. 吉林农业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