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狄东睿,Guangwei HUANG[1](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多决策模型定量分析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以陕西省咸阳市袁家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俗文化旅游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生态手段,与其相关的研究亟待开展。陕西省袁家村位于黄河流域关中平原,是国内影响较大的民俗文化旅游典型示范村。文章采用SWOT分析与QSPM模型结合的方法,从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四个维度对陕西袁家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进行定量化研究,并从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其活动强度两个方面对各个因子进行量化,同时对提出的发展战略进行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袁家村民俗旅游发展外部因素影响得分为3.50,内部因素影响得分为3.45,外部因素影响大于内部因素影响;优势得分为2.40,劣势得分为1.05,机会得分为1.95,威胁得分为1.55,表明优势影响大于劣势,机会影响大于威胁。在六项发展战略中,"把握民俗文化旅游核心价值,推动特色品牌发展"得分最高,为5.45。基于此,文章提出袁家村应注重地方特色品牌的打造与推广,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竞争、目标人群定位不明确以及环境问题,并从利用新媒体、创新营销模式、借智引才、深挖文创等方面进行改进。
范晓鹏[2](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郭强[3](2021)在《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自2013年以来,陕西省为解决城镇化进程落后、小城镇建设规模、设施简陋、缺乏特色等问题,相继启动了两镇建设活动,陕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进程自此开始大幅度推进。数年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显着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引导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了陕西省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此外,于2016年得到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认可,并将《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印发推广全国各地。由此,本文选取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其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首先,本研究对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结合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理论研究以及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现状情况,按照两个层面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对现有小城镇评价方法的梳理与分析,选定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评价计算方法,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最后,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为实践对象,从直接建设成效和综合发展成效两方面,展开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文化旅游名镇现阶段的建设发展成效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在现阶段的确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从直接建设成效评价结果分析,文化旅游名镇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备,在地方多元文化传承保护和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方面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但在文旅产业发展和宜居生态打造方面提升相对较少。从综合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分析,多数文化旅游名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建设成效相对较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利用。但还有部分名镇在产业发展方面还较为滞后,文旅产业综合成效较差,城镇经济水平涨幅较低,还需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总的来说,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陕西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制定的建设发展目标要求,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分析,对名镇现阶段整体建设发展特征有了宏观把控,为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郭月[4](2021)在《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岐山县北郭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和工业化脚步的不断迈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该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化的见证,传统村落从传统走向现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墨守成规只会加速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消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传统村落更新发展之间的关系,着力加强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陕西省关中地区地理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深厚,有非常多的传统村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首先对生态文明与传统村落相关概念的理论基础进行整理,对国内外生态文明和传统村落的研究综述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重点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传统村落中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传统村落发展的必要途径。其次本文以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山西村、柏社村和石船沟村的村落形态特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总结出关中地区传统村落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从村落的生态格局、传统文化、人居环境以及经济产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原则与策略。最后本文选取北郭村为设计案例,根据北郭村原有的民俗文化产业结合传统文化周文化,对村落空间和村落环境进行保护与更新,探索在生态文明建设下北郭村保护与更新的设计方法及建设路径。在生态文明建设下对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主要是从村落生态格局、村落中的传统文化传统风貌、人居生态环境以及生态产业的发展这四个方面进行。对传统村落的生态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保护村落整体自然生态系统,重视村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动态保护和传承,通过过村落内部空间环境的更新与改造,强调传统文化与传统风貌的延续,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传统村落,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武聪聪[5](2021)在《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土地扩张,许多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与其周围旅游景区及风景资源之间的空间关系日益紧密,城景二者的发展关系逐渐由过去相对独立转向对城景相依、协调一体的追求。然而,当前多数城市对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建设存在强调自身利益,而忽视对自然山水及历史遗存保护等“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这使得城市与其周围密切关联的风景资源产生了“城侵景、景限城”的城景空间失调问题以及“千城一面、万城一景”等缺失地方风貌特色的现象,严重制约城景一体化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多次被提高到总布局的宏观层面探讨,因此,如何统筹风景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协调好城景空间关系已成为诸多拥有丰富旅游风景资源的城市日渐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城景一体”为视角,以涵盖城市与其周围景区及风景资源的麟游城区为对象展开研究。首先,在厘清城景关系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麟游城区城景一体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依据。其次,通过梳理麟游城区城景二者的形成、发展现状及城景发展的现实困境,初步探讨在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的总体布局的思路。再次,分别从功能、结构、形态三个层面分析,提出相应的调整思路与对应策略:功能上,在梳理麟游城、景各自功能发展问题、城景一体功能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疏城强景、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思路,以旅游康养为主导产业,致力于将麟游打造为以隋唐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避暑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结构上,在梳理麟游城、景各自空间发展问题、确立“保护与发展统一、城市与景源共生”的调整思路,通过遵循和承续“景”的宏观山水空间格局和历史文脉基础上,确定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并构建“一脉三心、四区多点、九山环抱、满城宫苑”的空间结构。形态上,通过梳理麟游城、景各自形态发展问题,分析城区城、景形态主要影响因素,在自然地形环境的限定以及功能结构的引导下,确立“契合地形特征,促进带形向多组团城景形态演化”的调整思路,最终形成“有机分散、组团集中”的形态。最后,将城景整体的空间要素与麟游城区功能、结构和形态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体现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引导麟游城区长远、可持续与健康发展。本文研究的是自然山水环境与历史人文遗迹风景资源条件良好的山地小城市在城景一体视角下的总体布局,在城景矛盾频发的当下,探讨城市与风景资源的融合一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同类小城市的城景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叶舟[6](2021)在《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旅游业因其资源消耗低、带动效应强等产业特征,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的重要抓手。同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出游频率与频次增加,旅游需求旺盛,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民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有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以及文化品牌输出的重要承载。但现状旅游业发展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辨识度低、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不成熟,旅游盈利模式单一以及旅游重商业、轻文化等问题,总体来说,目前旅游业尚存在生产率和行业效益整体较低、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旅游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等都有待提升。昆明池处于旅游发展初期,文化、生态以及城市创新等旅游资源丰富,在大西安乃至陕西省层面均具有示范标杆作用。本文选取西安周边昆明池片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以及案例研究,了解研究进展,借鉴优秀经验,为昆明池旅游产品策划以及规划布局奠定基础。首先对昆明池的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昆明池旅游发展特征以及发展问题。其次对昆明池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类,深入研究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并充分对接西安市的旅游市场,确定旅游开发思路与原则。基于以上研究给出策划昆明池旅游产品体系,策划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重点产品,并从区域空间格局、空间保护分区、旅游发展结构、开发建设布局、旅游游线组织等五个方面,对昆明池核心旅游产品进行规划布局研究,同时从旅游道路交通、服务设施布局以及智慧旅游设施等三个方面对昆明池旅游发展进行有效支撑,指导昆明池未来发展精品旅游项目,实现从策划到布局的有效落地,引导高质量旅游发展。本文通过昆明池旅游产品以及规划布局的研究,一方面弥补了产品策划到空间布局、支撑配套、实施运营的旅游全流程研究,为其他景区从产品策划到实施运营提供了理论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昆明池未来作为西安市乃至西北旅游市场的重要目的地,本次研究为昆明池高质量旅游发展提供方向和切实可行的路径,弥补西安市旅游产品短板、革新西安市旅游市场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亮亮[7](2021)在《海南省旅游目的地管理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日渐强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需求日益旺盛,人们越来越向往旅游休闲。海南省有众多的纯天然海岛、海岸和海滩等海洋旅游资源,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热带季风气候,加上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支持,近些年海南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管理机制还不太完善,导致很多环境问题暴露无遗,例如,不懂得珍惜爱护自然资源,致使当地环境质量大大下降,且得不到有效修复,这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完全就是背道而驰。为了更清晰地解读目前的环境窘况,论文针对性研究“旅游目的地管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关系。通过文献回顾,论文以旅游目的地管理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管理学视角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管理”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内部构成包括:旅游经济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构成包括:生态意识、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旅游经历和公平发展,并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管理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研究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问卷调研汇总基础数据,然后运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以及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纯公共因子,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模型进行检验,运用AMOS24.0软件进行模型拟合、模型修正和多群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旅游目的地管理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正向影响的假设得到总体支持。本文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1)理论意义方面,在理论层面上丰富了旅游目的地管理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2)实践意义方面,对海南省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提出四点建议:引导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深化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重视社会支持系统的能量。
张海[8](2021)在《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本支撑,反之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以及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的相继提出,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陕西省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发展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旅游业快速发展受到交通条件和运输服务水平的制约,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方面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协同理论对交通运输和旅游业两个行业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协同内涵、特点、动力机制、发展机理等角度分析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效应以及内在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机制。其次,研究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现状,构建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的指标体系,计算二者发展水平。最后,通过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Lotka-Volterra模型、复合系统协同模型来分析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状况,提出两者协同的发展方向、优化建议、发展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旅游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本文研究表明:(1)交通运输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对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发展水平测度得出,陕西省交通运输子系统和旅游业子系统有序度呈上升发展状态,说明二者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协同相互促进作用不断增强。(2)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旅游业发展对交通运输发展总体产生正面影响,即旅游业发展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而交通运输发展对旅游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且影响较小,说明陕西省旅游业是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旅游业极大促进了陕西省交通运输的发展,但是交通运输仍不能有效推动陕西省旅游业的发展。(3)两个子系统协同演化的状态是捕食-诱饵关系,在协同演化过程中,两者关系还未达到互惠关系,说明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二者协同度不断提升,协同水平不断提高,向着高水平协同不断演进,其中大多数指标的变动对于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复合协同系统协同度的影响相近,因此协同发展要注重自身子系统的整体提升和发展。
赵静[9](2019)在《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博弈及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业综合性决定了其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远多于其他行业,多方相关者群体的利益协调受到学者关注,其中生态旅游、低碳旅游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时有因各方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纠纷、上访、堵路等新闻见诸报端,引发笔者思考。现有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关注点多在社区居民权益保障等方面,利益协调机制的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为研究对象,围绕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利益分析、利益冲突、利益博弈等问题展开研究,尝试建构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演化博弈分析、统计分析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首先,界定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并从管理维度、供给维度、需求维度将其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模型、利益冲突模型,分析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与利益冲突,为建立协调机制奠定基础。其次,提出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个维度的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演化稳定策略(ESS)及复制者动态(RD),计算均衡稳定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各方策略选择过程及稳定策略。再次,结合演化博弈的结果,分析利益协调机制均衡状态的影响因素、构建机理,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模型。最后,在全国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袁家村进行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对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进行实证检验。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四点结论:第一,建立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图谱,将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分为边缘层、外围层、核心层三类,从管理维度、供给维度、需求维度三个维度分析行政管理方、服务供给方、旅游消费方核心利益相关者。行政管理方即各方行政管理机构是管理者、调控者、监督者,服务供给方即农村社区居民和旅游经营者是服务提供者、文化传承者,旅游消费方即旅游者是消费者、体验者。第二,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群体彼此之间存在利益联系与利益冲突。行政管理方的各级政府管理机构,向服务供给方、旅游消费方提供行政管理、政策支持、基础设施保障,获得税收收入和服务支撑。旅游消费方的旅游者消费服务供给方提供的旅游产品与服务,并向行政管理方提供反馈。服务供给方内部,农村社区居民为旅游经营者提供劳动力,获得收入。三方相互联系的同时还存在诸如土地利益、环境利益、经济利益等利益冲突,这些冲突的解决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亟需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加以解决。第三,建立了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策略选择,行政管理方选择“介入”策略是实现三方均衡状态的有力保障。行政管理方选择“介入”策略,对服务供给方是否选择“诚信”策略具有显着影响,但对旅游消费方是否选择“支持”策略影响并不突出。在行政管理方“介入”后,督促服务供给方“诚信”经营,最终形成均衡状态。旅游消费方是否选择“支持”策略,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演化趋势产生影响,并不能改变演化结果。第四,构建由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利益获取协调机制、利益共享协调机制、利益确认协调机制构成的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在袁家村通过实证检验,验证其可协调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具有可行性,对其他乡村旅游地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加以指导。本文关于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研究主要学术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拓展了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维度。结合文献分析构建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图谱,从管理维度、供给维度、需求维度整合各级政府管理机构、旅游经营者、农村社区居民、旅游者四方利益相关者,可以更好地把控研究整体性。建立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模型、利益冲突模型,有助于增强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丰度与解释力。第二,提出了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与以往研究成果两个主体博弈不同,本文分析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三方同时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ESS)及复制者动态(RD),均衡点分析及数值模拟。动态演化博弈能够更准确的反映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过程,更真实的反映其利益诉求与矛盾冲突,有利于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第三,构建了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结合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由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利益获取协调机制、利益共享协调机制、利益确认协调机制组成的多元立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并通过实证检验。解决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保障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乡村发展,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成天娥[10](2019)在《景区服务质量、地方依恋与负责任环境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景区服务质量不但是景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而且在游客的行为因素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持续增长的游客访问量给旅游景区带来可观经济收益的同时,也给景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带来了较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和破坏,使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旅游领域的学者认为鼓励游客实施负责任环境行为是减少影响或者破坏旅游环境最重要的途径。游客对景区的地方依恋情结被看作是影响其环境保护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可通过培养游客的地方依恋情结以及鼓励游客的负责任环境行为而得以实现。服务质量与消费者行为关系的研究在市场营销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旅游休闲领域的学者也比较重视服务质量与游客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但对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与游客的地方依恋情结以及环境保护行为关系的研究极为欠缺。因此,立足于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拟探究景区服务质量、游客的地方依恋以及负责任环境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以期望差异理论、依恋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服务质量、地方依恋以及负责任环境行为的已有相关研究为实证基础,首先构建了景区服务质量、游客地方依恋及其负责任环境行为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旨在探究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构建了理论模型中三个变量的测量指标体系,并基于测量指标设计了收集研究所需数据的调查问卷。就问卷题项设计向相关专家咨询,然后进行问卷预调查,根据问卷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净化量表题项,最后生成正式调查问卷。选取陕西省的6个5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案例地,赴以上景区实施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562份。使用SPSS 24.0软件对模型中各个变量的相关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对每个变量的量表构成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检验量表构成拟合度指标的合理性。采用相关分析法并利用AMOS 24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服务质量、地方依恋以及负责任环境行为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的相关假设命题成立,即景区服务质量分别正向显着影响游客的地方依恋及其负责任环境行为,景区的服务质量越高,游客对景区的地方依恋程度就越强,游客的负责任环境行为倾向也就越强,说明服务质量既是影响地方依恋的一个因素,也是影响负责任环境行为的前因变量之一。研究结果也表明游客的地方依恋正向显着影响其负责任环境行为,地方依恋程度越高,游客的环境保护行为倾向就越强。而且,服务质量通过地方依恋间接显着影响负责任环境行为,表明地方依恋在服务质量与负责任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在验证模型中潜变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各个变量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深层次地探索了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为景区旅游发展质量提升分别从景区服务质量提升、地方依恋增强以及负责任环境行为改善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针对性对策建议。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理论模型构建创新:本研究基于对时间跨度约30年左右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详尽梳理,在对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尝试将景区服务质量、地方依恋以及负责任环境行为这三个变量置于同一理论模型中研究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2)服务质量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创新:研究在综合北欧流派和美国流派服务质量测量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研究案例地的特征,设计了景区服务质量的四维度测量模型;(3)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拓展:已有相关研究对游客在自然景区的地方依恋和负责任环境行为关系的研究较为充分,但研究案例地很少涉及文化遗产景区。本研究选择将两类景区均纳入研究对象,以更全面地探索服务质量、地方依恋以及负责任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在理论上丰富了旅游领域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上为旅游景区管理方了解景区服务质量与游客的地方依恋及其负责任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使其认识到提高景区服务质量有助于激发游客的地方依恋及其负责任环境行为,并致力于不断地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最终促进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陕西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数据多决策模型定量分析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以陕西省咸阳市袁家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5 分析与讨论 |
5.1 民俗文化旅游与乡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 |
5.2 袁家村发展SWOT单项分析 |
5.2.1 优势分析(S) |
5.2.2 劣势分析(W) |
5.2.3 机会分析(O) |
5.2.4 威胁分析(T) |
5.3 袁家村发展SWOT交叉分析 |
5.3.1 优势-机会交叉分析(S-O) |
5.3.2 劣势-机会交叉分析(W-O) |
5.3.3 优势-威胁交叉分析(S-T)与劣势-威胁交叉分析(W-T) |
5.4 讨论 |
6 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3 对策建议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小城镇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3.1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概况 |
1.3.2 研究对象筛选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 |
2.1 研究对象概述 |
2.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梳理 |
2.2.1 目标要求分析 |
2.2.2 考核标准分析 |
2.2.3 奖惩机制分析 |
2.2.4 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 |
2.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解析 |
2.3.1 地域特色彰显要求多元文化传承 |
2.3.2 文旅产业发展要求旅游业态创新 |
2.3.3 居民生活品质要求经济快速增长 |
2.3.4 产业发展效率要求城镇设施完备 |
2.3.5 生态环境宜居要求人居环境优化 |
2.3.6 发展效率保障要求体制机制健全 |
2.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体系梳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思路与原则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原则 |
3.1.3 评价思路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思路 |
3.2.2 建设发展四态两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3 打造特色富民小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取 |
3.3.2 层次分析法 |
3.3.3 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 |
3.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5 评价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证 |
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2.3 综合加权评分计算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构建评价因素集与评语集 |
4.3.2 确立评价指标权重 |
4.3.3 构建隶属度矩阵 |
4.3.4 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4.3.6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分析 |
4.4.1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调整政策扶持倾向,逐步发挥城镇示范带动效用 |
5.2.2 完善各项设施建设,强化提升城乡生活服务效能 |
5.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发展效益稳定提升 |
5.2.4 提升产业带动效能,引导城乡居民就业方式转变 |
5.2.5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城乡建设发展高质高效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历年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相关政策文件 |
附表二: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三: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四: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表 |
附表五: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隶属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实践项目 |
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4)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岐山县北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需求 |
1.1.2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多学科交叉法 |
1.5.3 实地调研法 |
1.5.4 问卷调查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1.7 小结 |
2.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村落的理论基础及关系研究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生态文明 |
2.1.2 生态文明思想 |
2.1.3 生态文明建设 |
2.1.4 传统村落 |
2.1.5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
2.2 生态文明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生态主义 |
2.2.2 文化生态学 |
2.2.3 景观生态学 |
2.2.4 生态伦理学 |
2.3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 |
2.3.2 有机更新理论 |
2.3.3 整体性保护 |
2.4 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村落的关系研究 |
2.4.1 生态文明思想与传统村落的关系 |
2.4.2 生态文明思想对传统村落发展的影响 |
2.4.3 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村落的必要关系 |
2.4.4 生态文明建设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 |
2.5 小结 |
3.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类型及特征 |
3.1 关中地区概况 |
3.1.1 区域位置 |
3.1.2 自然地理 |
3.1.3 人文历史 |
3.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类型及特征 |
3.2.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概述 |
3.2.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类型及空间特征 |
3.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研 |
3.3.1 平原型村落——山西村 |
3.3.2 台塬型村落——柏社村 |
3.3.3 山地型村落——石船沟 |
3.3.4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分析总结 |
3.4 生态文明建设下关中地区传统村落问题总结 |
3.4.1 生态格局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受损 |
3.4.2 传统文化传承困难,传统风貌衰败 |
3.4.3 生态人居环境堪忧,基础设施欠缺 |
3.4.4 生态经济发展缓慢,缺乏科学规划 |
3.5 小结 |
4.生态文明建设下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 |
4.1 保护与更新目标 |
4.2 保护与更新原则 |
4.2.1 整体保护生态优先 |
4.2.2 静态保护动态更新 |
4.2.3 以人为本生态和谐 |
4.2.4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
4.3 保护与更新策略 |
4.3.1 生态格局的系统性优化策略 |
4.3.2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
4.3.3 人居环境的生态性整治策略 |
4.3.4 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升级策略 |
4.4 小结 |
5.生态文明建设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设计实践——以北郭村为例 |
5.1 北郭村概况 |
5.1.1 区位概况及历史沿革 |
5.1.2 村落结构及经济发展 |
5.1.3 人文景观及资源价值 |
5.2 生态文明建设下北郭村现状调研 |
5.2.1 村落生态格局 |
5.2.2 村落传统文化 |
5.2.3 村落人居环境 |
5.2.4 村落产业发展 |
5.3 生态文明建设下北郭村问题分析 |
5.3.1 生态景观环境恶化 |
5.3.2 传统格局和风貌消失 |
5.3.3 人居生活环境落后 |
5.3.4 社会经济发展受限 |
5.4 生态文明建设下北郭村保护与更新设计目标 |
5.4.1 保护与更新设计目标 |
5.4.2 保护与更新设计思路 |
5.5 生态文明建设下北郭村保护与更新设计内容 |
5.5.1 整体规划 |
5.5.2 入口空间 |
5.5.3 街巷空间 |
5.5.4 公共空间 |
5.5.5 生产空间 |
5.5.6 居住空间 |
5.5.7 基础设施 |
5.6 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Ⅰ 问卷 |
附录Ⅱ 个人成果 |
(5)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我国城景空间关系发展的现实困境 |
1.1.2 发展背景:国家相关政策对城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
1.1.3 现实背景:麟游城景一体空间发展的现实要求 |
1.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及相关概念 |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2.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城景关系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综述 |
2.1 城景关系与城市规划 |
2.1.1 城景关系的内涵 |
2.1.2 城景关系的属性 |
2.1.3 蕴含于城市规划中正确的城景观念及价值选择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景关系相关传统理论 |
2.2.2 新时期城景关系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案例 |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3.麟游城区空间现状城景关系及总体布局探析 |
3.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形成 |
3.1.1 “景”的形成 |
3.1.2 “城”的形成 |
3.2 麟游城景发展现状 |
3.2.1 “景”的现状构成及分布特征 |
3.2.2 “城”的总体布局现状特征 |
3.3 当下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发展的现实困境 |
3.3.1 城市可建设用地紧缺,“城侵景”、“景限城”矛盾频现 |
3.3.2 优良风景资源发掘保护不足,城市空间发展特色不显 |
3.4 对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发展的思考 |
3.4.1 麟游城区空间现状城景关系判定 |
3.4.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发展探析 |
3.4.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4.衍生于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功能 |
4.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的功能发展分析 |
4.1.1 “景”的功能发展分析 |
4.1.2 “城”的功能发展分析 |
4.1.3 “城景一体”的功能发展探析 |
4.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的功能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
4.2.1 优势资源条件分析 |
4.2.2 城景发展相关政策研究 |
4.2.3 区域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
4.2.4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功能总体发展研判 |
4.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功能 |
4.3.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功能发展思路 |
4.3.2 产业发展研判及策略 |
4.3.3 城区功能定位 |
4.3.4 “城景一体”功能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5.凸显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结构 |
5.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结构发展分析 |
5.1.1 “景”的空间发展分析 |
5.1.2 “城”的空间发展分析 |
5.1.3 “城景一体”的空间结构发展探析 |
5.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的结构发展判析 |
5.2.1 “景”的宏观空间格局分析 |
5.2.2 “城”的空间拓展方向分析 |
5.2.3 “城景一体”的空间结构总体调整判析 |
5.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结构 |
5.3.1 麟游城区空间结构发展思路 |
5.3.2 “城景一体”空间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6.强化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形态 |
6.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形态发展分析 |
6.1.1 “景”的形态发展分析 |
6.1.2 “城”的形态指标测度分析 |
6.1.3 “城景一体”的形态发展探析 |
6.2 麟游城区空间形态形成主要影响因素 |
6.2.1 自然地理景观环境形成限定及引导作用 |
6.2.2 历史文化风景资源限制形态边界 |
6.2.3 内外交通网络主导形态发展路径 |
6.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形态 |
6.3.1 麟游城区空间形态发展思路 |
6.3.2 “城景一体”空间形态 |
6.4 本章小结 |
7.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总体布局思路及发展策略 |
7.1 布局思路 |
7.2 发展策略 |
8.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1 麟游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199 处) |
附表2 麟游县文物保护单位(38 处) |
附表3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
附表4 旅游资源评价等级与图例 |
致谢 |
(6)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对城市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
1.1.2 现状旅游业发展的质量有待提升 |
1.1.3 昆明池担当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产品内涵 |
2.1.2 旅游区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旅游产品相关理论 |
2.2.2 旅游空间相关理论 |
2.3 相关案例借鉴分析 |
2.3.1 旅游产品策划相关案例 |
2.3.2 旅游空间布局相关案例 |
2.3.3 景城融合模式相关案例 |
3 昆明池片区旅游资源基础与发展现状解析 |
3.1 资源价值评析 |
3.1.1 旅游资源分类 |
3.1.2 资源价值体系 |
3.1.3 资源价值评价 |
3.2 发展现状解析 |
3.2.1 自然条件 |
3.2.2 产品现状 |
3.2.3 空间布局 |
3.2.4 市场现状 |
3.2.5 交通现状 |
3.3 问卷调研分析 |
3.3.1 游客特征分析 |
3.3.2 旅游体验分析 |
3.3.3 旅游需求分析 |
3.4 特征与问题总结 |
3.4.1 发展特征 |
3.4.2 问题总结 |
3.5 小结 |
4 昆明池片区旅游产品策划 |
4.1 旅游发展趋势研判 |
4.1.1 旅游产品趋势 |
4.1.2 旅游市场趋势 |
4.1.3 游客特征分析 |
4.2 产品开发swot分析 |
4.2.1 优势 |
4.2.2 劣势 |
4.2.3 机遇 |
4.2.4 挑战 |
4.3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4.3.1 规划资源转化产品 |
4.3.2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
4.3.3 顺应旅游发展趋势 |
4.3.4 价值确定产品方向 |
4.4 核心旅游产品谱系 |
4.4.1 文化体验类重点产品 |
4.4.2 生态休闲类重点产品 |
4.4.3 创新城市类重点产品 |
5 昆明池片区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实施策略研究 |
5.1 旅游产品布局原则 |
5.2 旅游产品空间布局 |
5.2.1 构建区域空间格局 |
5.2.2 明确空间保护分区 |
5.2.3 规划空间发展结构 |
5.2.4 开发建设布局研究 |
5.2.5 核心旅游产品布局 |
5.3 旅游交通布局及游线组织 |
5.3.1 交通布局原则 |
5.3.2 道路交通规划 |
5.3.3 旅游游线组织 |
5.4 旅游服务设施布局 |
5.4.1 服务设施分级 |
5.4.2 服务设施分类 |
5.4.3 旅游智慧设施 |
5.5 旅游产品开发实施运营策略 |
5.5.1 旅游市场营销 |
5.5.2 目标市场定位 |
5.5.3 营销渠道策划 |
5.5.4 重点节庆营销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件 昆明池游客调查问卷 |
(7)海南省旅游目的地管理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创新 |
1.4 研究构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内容 |
2 理论研究回顾 |
2.1 旅游目的地管理综述 |
2.1.1 国内旅游目的地管理研究综述 |
2.1.2 国外旅游目的地管理研究综述 |
2.1.3 小结 |
2.2 旅游可持续发展综述 |
2.2.1 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
2.2.2 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
2.2.3 小结 |
3 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 |
3.1 变量的定义 |
3.1.1 旅游目的地管理 |
3.1.2 旅游可持续发展 |
3.2 问卷设计 |
3.2.1 问卷设计思路 |
3.2.2 问卷编制 |
3.3 问卷分析 |
3.3.1 问卷预调研及问卷修订 |
3.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 数据分析 |
4.1 数据分析方法 |
4.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2 信度分析 |
4.1.3 效度分析 |
4.1.4 因子分析 |
4.1.5 结构方程模型 |
4.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人口统计特征 |
4.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信度分析 |
4.3.1 问卷整体信度分析 |
4.3.2 各变量信度分析 |
4.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4.1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效度分析 |
4.4.2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4.3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效度分析 |
4.4.4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5 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
5.1 理论来源与理论模型 |
5.1.1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题项设计理论来源 |
5.1.2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题项设计理论来源 |
5.1.3 理论模型 |
5.1.4 研究假设 |
5.1.5 初始模型构建 |
5.1.6 模型的修正 |
5.1.7 多群组分析 |
5.1.8 假设检验汇总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启示 |
6.2.1 引导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 |
6.2.2 深化社会文化的影响力 |
6.2.3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6.2.4 重视社会支持系统的能量 |
6.3 研究的局限 |
6.4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旅游专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
1.1.2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政策要求 |
1.1.3 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协同理论及应用研究 |
1.3.2 交通与旅游的相互关系研究 |
1.3.3 旅游交通的发展研究 |
1.3.4 研究述评和展望 |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机理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协同理论 |
2.1.2 耗散结构理论 |
2.2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内涵和特点 |
2.2.1 协同内涵 |
2.2.2 协同特点 |
2.3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的动力机制 |
2.3.1 外部动力机制 |
2.3.2 内部动力机制 |
2.4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机理分析 |
2.4.1 复合系统自组织演化方向 |
2.4.2 复合系统自组织演化的主导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水平测评 |
3.1 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现状 |
3.1.1 陕西省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
3.1.2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
3.1.3 陕西省旅游交通发展现状 |
3.2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水平测评方法 |
3.2.1 发展水平测评构建思路 |
3.2.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3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水平测评分析 |
3.3.1 评价的序参量指标选取 |
3.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1.1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 |
4.1.2 Lotka-Volterra模型 |
4.1.3 复合系统协同模型 |
4.2 协同发展分析 |
4.2.1 动态关系分析 |
4.2.2 协同演化分析 |
4.2.3 协同关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对策 |
5.1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方向 |
5.2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优化建议 |
5.2.1 推动行业协同发展转型升级 |
5.2.2 整合协同发展要素 |
5.2.3 强化协同发展政策扶持 |
5.3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策略 |
5.3.1 建立协同发展的导向机制 |
5.3.2 巩固协同发展的基础 |
5.3.3 增强协同发展的动力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博弈及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市场扩大及地位稳步提升 |
1.1.2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领域 |
1.1.3 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利益亟需协调 |
1.2 研究问题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案例地选取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2 演化博弈理论 |
2.1.3 行动者网络理论 |
2.1.4 社会交换理论 |
2.1.5 公平理论 |
2.2 研究述评 |
2.2.1 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
2.2.2 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述评 |
2.2.3 旅游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研究述评 |
2.2.4 演化博弈理论在旅游领域应用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分析 |
3.1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3.1.1 行政管理方 |
3.1.2 服务供给方 |
3.1.3 旅游消费方 |
3.2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分析与利益诉求 |
3.2.1 行政管理方角色分析与利益诉求 |
3.2.2 服务供给方角色分析与利益诉求 |
3.2.3 旅游消费方角色分析与利益诉求 |
3.3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 |
3.3.1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内部的利益冲突 |
3.3.2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演化博弈分析 |
4.1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1.1 基本假设及相关参数 |
4.1.2 损益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
4.1.3 支付函数分析 |
4.2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4.2.1 期望收益及平均收益分析 |
4.2.2 基于复制动态方程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4.2.3 均衡点分析 |
4.3 数值模拟 |
4.3.1 突出行政管理方介入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
4.3.2 突出服务供给方诚信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
4.3.3 突出旅游消费方支持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
5.1 利益协调机制均衡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2 研究设计 |
5.1.3 实证检验 |
5.1.4 模型检验及其结果 |
5.2 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原则 |
5.2.1 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
5.2.2 责权利明晰原则 |
5.2.3 竞争合作适度原则 |
5.3 利益协调机制构建机理 |
5.3.1 利益协调机制解决负外部性 |
5.3.2 利益协调机制促进供需平衡 |
5.3.3 利益协调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
5.3.4 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
5.4 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内容 |
5.4.1 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及时高效的沟通机制 |
5.4.2 利益获取协调机制:优势互补的参与机制 |
5.4.3 利益共享协调机制:责权对等的分配机制 |
5.4.4 利益确认协调机制:合理完善的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实证分析 |
6.1 袁家村概况 |
6.2 袁家村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 |
6.2.1 行政管理方 |
6.2.2 服务供给方 |
6.2.3 旅游消费方 |
6.3 袁家村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 |
6.3.1 行政管理方与服务供给方利益冲突 |
6.3.2 行政管理方与旅游消费方利益冲突 |
6.3.3 服务供给方与旅游消费方利益冲突 |
6.4 袁家村核心利益相关者演化博弈分析 |
6.4.1 模型构建 |
6.4.2 模型分析 |
6.5 袁家村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机制构建 |
6.5.1 利益协调机制 |
6.5.2 利益均衡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袁家村各级政府管理机构深度访谈记录 |
附录二 :袁家村旅游经营者利益诉求深度访谈记录 |
附录三 :袁家村居民利益诉求深度访谈记录 |
附录四 :袁家村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五 :袁家村居民、经营者旅游影响感知调查问卷 |
致谢 |
(10)景区服务质量、地方依恋与负责任环境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1.2 研究的实践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述评 |
1.3.1 旅游领域服务质量研究现状 |
1.3.2 地方依恋研究进展 |
1.3.3 负责任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服务质量 |
2.1.1 服务质量的概念 |
2.1.2 旅游景区服务质量 |
2.1.3 服务质量测量模型 |
2.1.4 服务质量的理论基础 |
2.2 地方依恋 |
2.2.1 地方 |
2.2.2 地方感 |
2.2.3 地方依恋 |
2.2.4 地方依恋的维度 |
2.2.5 地方依恋的测量量表 |
2.2.6 地方依恋的理论基础 |
2.3 负责任环境行为 |
2.3.1 负责任环境行为的概念 |
2.3.2 负责任环境行为的测量维度 |
2.3.3 负责任环境行为的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务质量、地方依恋与负责任环境行为关系理论模型构建 |
3.1 模型构建依据 |
3.1.1 景区服务质量与地方依恋 |
3.1.2 景区服务质量与负责任环境行为 |
3.1.3 地方依恋与负责任环境行为 |
3.2 理论模型构建 |
3.3 相关变量测量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服务质量测量指标体系 |
3.3.2 地方依恋测量指标体系 |
3.3.3 负责任环境行为测量指标体系 |
3.4 问卷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案例地选择与数据获取 |
4.1 研究案例地介绍 |
4.2 问卷预调查 |
4.2.1 问卷预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 |
4.2.2 服务质量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3 地方依恋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4 负责任环境行为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5 正式测量量表生成 |
4.3 正式问卷题项列表 |
4.4 正式调查实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论模型相关要素构成分析 |
5.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5.2 服务质量构成要素分析 |
5.2.1 服务质量的基本数据 |
5.2.2 服务质量各题项—总体相关分析 |
5.2.3 服务质量构成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4 服务质量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
5.2.5 样本基本特征与服务质量的关系 |
5.3 地方依恋维度构成分析 |
5.3.1 地方依恋的基本数据 |
5.3.2 地方依恋各题项—总体相关系数分析 |
5.3.3 地方依恋构成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4 地方依恋量表构成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
5.3.5 样本基本特征与地方依恋的关系 |
5.4 负责任环境行为构成要素分析 |
5.4.1 负责任环境行为的基本数据 |
5.4.2 负责任环境行为各题项—总体相关系数分析 |
5.4.3 负责任环境行为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4 负责任环境行为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
6.1 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
6.1.1 相关性分析 |
6.1.2 理论模型的验证性分析 |
6.1.3 相关变量假设的样本检验与比较 |
6.2 相关变量维度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6.2.1 模型拟合指数 |
6.2.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
6.2.3 地方依恋的中介效用检验 |
6.3 变量之间关系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景区旅游发展质量提升对策分析 |
7.1 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
7.1.1 人员互动质量 |
7.1.2 环境质量 |
7.1.3 结果质量 |
7.1.4 交通可达性 |
7.2 景区增强游客地方依恋策略分析 |
7.2.1 地方依赖提升策略 |
7.2.2 地方认同增强对策 |
7.2.3 社会联结提升策略 |
7.2.4 情感联结提升对策 |
7.3 景区改善游客负责任环境行为策略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服务质量维度与地方依恋及其维度之间的关系 |
8.1.2 服务质量维度与负责任环境行为及其维度之间的关系 |
8.1.3 地方依恋维度与负责任环境行为及其维度之间的关系 |
8.1.4 地方依恋各维度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
8.2 研究创新 |
8.2.1 理论模型构建创新 |
8.2.2 研究对象的扩展 |
8.2.3 服务质量测量工具创新 |
8.3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
8.3.1 数据收集方式的单一性 |
8.3.2 研究案例地选择的局限性 |
8.3.3 样本选择的局限性 |
8.3.4 差异分析欠缺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Ⅱ 调查问卷英文版 |
附录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陕西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数据多决策模型定量分析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以陕西省咸阳市袁家村为例[J]. 狄东睿,Guangwei HUANG. 林业经济, 2021(12)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郭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岐山县北郭村为例[D]. 郭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D]. 武聪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D]. 李叶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海南省旅游目的地管理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D]. 周亮亮. 海南大学, 2021(02)
- [8]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D]. 张海. 长安大学, 2021
- [9]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博弈及协调机制研究[D]. 赵静. 西北大学, 2019(04)
- [10]景区服务质量、地方依恋与负责任环境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D]. 成天娥. 西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