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抗白叶枯病渗入基因系的鉴定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杨大兵[1](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研究指明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龙伟雄[2](2020)在《长雄蕊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普通野生稻泛基因组组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FAO统计的数据,到2030年,全球的粮食产量必须翻倍才能满足全世界人口的粮食需求。为了有效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水稻将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然而,在经过6000多年的人工选择以及上个世纪育种者的连续密切的选育,水稻的产量得以大大提升,但是栽培稻的遗传基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狭窄。狭窄的遗传多样性导致水稻产量停滞不前,且在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下使得水稻产量摇摇欲坠,朝不保夕。因此,拓宽栽培稻的遗传资源库,并定位野生稻中的高产高抗基因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可能途径。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长雄蕊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导入系的构建。本研究通过将长雄蕊野生稻与栽培稻9311连续的回交自交,构建了一套152份的以9311材料为背景长雄蕊野生稻为供体的回交导入系(BILs)BC2F20,通过对亲本以及导入系子代的重测序,共得到2432个高密度的Bin分子标记,并构建了平均遗传距离为1.32c M总遗传距离为3402c M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长雄蕊野生稻导入系进行外源片段的渗入分析发现,每个个体携带的长雄蕊的渗入片段是22.49个,每个长雄蕊的平均渗入片段是2.59Mb。渗入片段个数范围为4~89个。渗入片段的大小范围是814.05kb~22.50Mb。且只需要60个导入系子代就能覆盖长雄蕊野生稻的全基因组的99.58%。2、通过对长雄蕊野生稻导入系进行多年多地的表型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导入系材料具有丰富产量和抗性变异,其中导入系的每穗粒数最高可达到9311的2倍,且导入系中的最高的千粒重可达35.6g是9311的1.27倍,一次枝梗高达18个,是9311的1.8倍,二次枝梗高达73个是9311的1.6倍,粒长最长为11.2mm是9311的1.14倍,粒宽最宽为3.1mm,在抗性鉴定上,发现2个lines高抗褐飞虱,且至少有17.11%的导入系子代的抗性高于9311,对IV和V型致病性白叶枯均达到免疫水平,且至少有55.92%和98.68%的材料比9311有更好的抗性,14.47%,43.20%的材料的苗瘟抗性,穗瘟抗性高于9311的抗性水平,且鉴定到10个高抗稻曲的材料,至少有79.61%的导入系子代是强于9311的稻曲抗性。3、产量和抗性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本研究共鉴定到41个产量相关的来自长雄蕊野生稻的QTLs位点,除了一个q EPN2.2与已报道的重合以外,其余40个QTLs均为新位点,同时也鉴定到24个抗病虫害的来自长雄蕊的QTLs。除q BBV11.1和q Bph12.1与前人研究结果重复外,其他22个抗性位点均为新的QTLs位点。4、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泛基因组组装。本研究选取了覆盖了普通野生稻不同进化分支上的13个测序深度>100×的材料,对其进行组装,组装结果发现新装出27.6Mb的基因序列,共注释到39373个基因,其中32156个基因在所有普通野生稻中都被注释到。5、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合存在缺失变异(PAV)标记鉴定栽培稻抗白叶枯位点。本研究通过将鉴定到的PAV基因开发成PAV分子标记,利用混合线性模型(MLM)对两种白叶枯生理小种的抗性进行全泛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4个与抗IV型白叶枯生理小种显着性的PAV位点均落在新组装的contig上,而对IX型白叶枯生理小种,鉴定到6个显着性的PAV位点,其中两个落在起始的日本晴参考基因组上,剩余的定位在新组装的contigs上,这些结果表明PAV变异蕴含着广泛的抗性资源。6、比较分析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泛基因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s)。通过对栽培稻和野生稻泛基因组的RGAs的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稻的起始参考基因组的RGAs数目是少于栽培稻起始参考基因组日本晴的RGAs数目,最终,野生稻泛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719个RGAs,而栽培稻泛基因组共鉴定到1614个RGAs。且野生稻的core genome上共鉴定到1484个RGAs,而栽培稻泛基因组的core genome上只有1214个RGAs,表明在野生稻进化成栽培稻过程,core genome上的RGAs大量丢失从而导致栽培稻的抗生物胁迫的能力变弱,因此,组装野生稻的泛基因组为栽培稻的抗性改良扩宽了遗传资源库。
毛一剑[3](2019)在《东乡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有利QTL挖掘及穗长QTL qPL7-25精细定位》文中研究表明东乡野生稻是我国独有的目前在世界上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是十分宝贵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重测序的东乡野生稻、广陆矮4号及其重组自交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三代分子标记SNP标记为基础构建的物理图谱,在富阳和陵水两个环境下,对东乡野生稻的13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进行分析,挖掘出了25个来自东乡野生稻的有利产量QTLs。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一个来自东乡野生稻的控制穗长的有利产量QTL qPL7-25进行精细定位,分析了其候选基因,以期为后续研究者利用东乡野生稻进行品种改良或进一步进行分子育种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累计检测到了60个QTLs,在12条染色体中均有分布。其中qPBN1-8、qPL7-25、qGD12-14等9个QTLs在两个环境及联合检测中均能稳定检测到。另外,有25个QTLs是来自于东乡野生稻的有利QTLs,包括控制一次枝梗数、枝梗比、单株穗数、单株产量的QTLs各1个,分别能解释表型变异的7.87%、7.28%、11.02%、10.67%;控制二次枝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的QTLs各2个,分别能解释表型变异的6.97-7.54%、5.89-6.70%、9.19-12.72%;控制总枝梗数、穗长、着粒密度的QTLs各3个,分别能解释表型变异的5.63-8.77%、6.17-18.66%、5.97-7.27%;控制千粒重的QTLs6个,分别能解释表型变异的7.28-29.95%。另外,除了qGYPP7-10、qNSPP5-22、qTGW8-24等三个QTLs外,本研究在东乡野生稻上定位到的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与前人在东乡野生稻上定位到同性状或相似性状的QTLs没有相同或相近位置,应该是东乡野生稻上定位到的新的QTLs。2、初定位检测到一个新的控制穗长的QTLqPL7-25,它是一个在富阳和陵水环境均能稳定表达的主效QTL,位于第7染色体M234-M235标记区间,其物理区间范围为24.55-25.55 Mb,在富阳和陵水环境下分别能解释表型变异的18.66%、13.06%,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于东乡野生稻。进一步构建以广陆矮4号(GLA4)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IL-qPL7-25,并发展成包括1800个单株的NIL-qPL7-25×GLA4 F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经对定位群体穗长表型分析,表明qPL7-25是一个单孟德尔因子,且长穗对短穗为显性。进而利用新开发的9个InDel标记,将qPL7-25定位于InDel-24591和InDel-24710之间的119kb区间内,物理区间范围为24591-24710kb。通过近等基因系比较分析,来源于东乡野生稻的QTL位点除增加穗长外,对粒长、稻米长宽比,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有正向增效作用,可以同步提高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3、qPL7-25的精细定位区间共有14个开放阅读框,其中包括两个功能已知蛋白GL7因子(控制粒长粒宽)和GL7负调因子。利用Genvestigator软件对上述基因进行时空表达分析,LOCOs07g41200基因(与GL7等位)的表达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组织特异性上,都与穗部发育的关键时期呈现正相关。经对低表达GL7品种日本晴、高表达GL7品种P13、东乡野生稻和广陆矮4号进行GL7基因编码序列和启动子区测序分析,在编码区上东乡野生稻和广陆矮4号没有导致氨基酸改变的SNP差异,而在5’UTR和启动子上存在着SNP和InDel差异,特别是在-111到-101区域(转录起始位点为+1),与日本晴相比东乡野生稻的GL7启动子上存在着11bp的缺失,高表达GL7品种P13在此处存在8bp的缺失,而广陆矮4号在此处与GL7低表达的日本晴在序列上是一致的。另外,在幼穗分化期,东乡野生稻的GL7表达量要显着高于广陆矮4号,且两者在GL7基因启动子区和5’UTR区基因分型也不同。结果表明,在东乡野生稻上的等位基因LOCOs07g41200极有可能就是qPL7-25。
盘毅[4](2019)在《水稻褐飞虱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转录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提高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是遏制褐飞虱危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不断挖掘褐飞虱抗性基因,并开展相关的功能研究,对深入认识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机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稻显性核不育轮回群体的后代材料进行褐飞虱抗性鉴定和基因挖掘,并构建Bph32的近等基因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结果为水稻优势基因的挖掘提供了一条高效的途径,为水稻品种褐飞虱抗性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并为深入认识水稻抗褐飞虱性状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一个水稻显性核不育轮回群体后代单株构建的F9世代群体进行了大田自然鉴定,筛选出3个高抗褐飞虱株系,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在第6染色体1.2Mb-1.67Mb之间定位到一个褐飞虱抗性基因。2.以编号为14CF2426的高抗株系与感虫对照TN1构建的546个F2分离单株为材料,采用分蘖期人工接虫进行褐飞虱抗性的表型鉴定,QTL分析在第1、6和10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与褐飞虱抗性相关QTL。其中,第6染色体上定位到的QTL位于0.4Mb-1.76Mb之间,验证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定位结果。在第1和10染色体检测到的QTL可能是新的褐飞虱抗性QTL。3.对比分析发现,第6染色体上定位的基因是已克隆的Bph32。根据Bph32的DNA序列开发了2对分子标记,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Bph32的近等基因系NIL-Bph32和NIL-bph32。近等基因系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Bph32能够显着提高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水平。4.对Bph32的近等基因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检测到1268个显着的DEGs,与NIL-BPH32相比,1064个上调表达,204个下调表达。GO富集分析检测到46个显着富集的类别,KEGG分析发现了4个显着富集的代谢通路。多个DEGs与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路径相关,推断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路径可能在Bph32抗性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杜娟,唐善军,陈友德,李友荣[5](2016)在《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资源》文中研究指明对抗白叶枯病水稻种质资源进行总结,发现我国抗白叶枯病种质资源丰富多样,抗源来源主要有5个途径:栽培品种、地方品种、国外品种、野生稻种资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得的新种质。最后探讨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发掘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李莉萍,应东山,张如莲[6](2014)在《野生稻优良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生稻是栽培稻的野生近缘种,作为重要的基因资源,具有诸多的优良性状,如野生稻对病虫害的抗性、对各种逆境的耐受性以及胞质雄性不育等,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栽培稻的育种改良,成为栽培稻遗传改良的丰富基因源和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本文综述了野生稻优良基因的发掘和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总结了野生稻保护和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潜力做出了展望。
潘英华,陈成斌,梁世春,黄娟,徐志健,曾华忠,梁云涛[7](2013)在《野生稻优异基因挖掘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野生稻为水稻的野生近缘种,由于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未受到人为选择,其中蕴含着大量栽培稻已丢失的优异基因,是重要的基因宝库。长期以来,各国科学家不断努力挖掘野生稻的优异种质,探索其优异性状的内在遗传规律,用于水稻育种改良。从野生稻优异基因挖掘和利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回顾了近几年野生稻的不育性、抗病虫性以及抗逆性等优异性状的研究进展,并对现存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王金英,江川,李书柯[8](2012)在《野生稻抗性基因的发掘、定位与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野生稻是现代栽培稻的祖先,几万年前古人类就开始将野生稻逐步驯化成现代栽培稻。但在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过程中,约有1/3的等位基因和1/2的基因型丢失了,其中包括抗病、虫、杂草、抗逆境基因和高产优质等大量特异基因。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在野生稻抗病性(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抗虫性(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抗逆境(耐冷性、耐旱性、耐低磷)以及野生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上利用的研究进展。
张凡,刘小烛,李定琴,余腾琼,周英,殷富有,张敦宇,黄兴奇,程在全[9](2012)在《野生稻优良基因的发掘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生稻中蕴含着大量抗生物胁迫和耐非生物胁迫的基因,是栽培稻品种进一步改良的天然遗传种质资源库。对野生稻中抗虫、抗病、抗逆、高产等优良基因的发掘及定位作了概述,并对野生稻优异基因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周国强[10](2010)在《水稻抗白叶枯病性状的鉴定、遗传分析和QTL定位》文中指出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 BB)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白叶枯病是由革兰氏阴性菌黄单胞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叶斑病,在自然条件下,病菌通常由水孔或伤口侵入植株体内,沿叶脉产生白色病斑,导致稻谷减产,米质下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选育抗白叶枯病新品种。近年来有关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显着进展,通过图位克隆等方法已经从一系列的抗病品种中鉴定并克隆了部分抗病基因。目前已经鉴定出约30个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其中Xa21、Xa1、Xa26, Xa27, xa5和xal3得到分离和克隆。由于野生稻蕴含有抗水稻白叶枯病基因,因此,从野生稻中挖掘新的抗性基因对水稻抗病新品种的培育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前期利用原生质体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L.)高抗白叶枯病性状转入到栽培稻“大粒香”(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中,从而获得了多份抗白叶枯病的后代,其中一份高抗病的后代材料Y73经过初步的抗谱检测和抗性基因的等位分析表明其携带有抗白叶枯病的新基因,因此它是克隆抗病新基因、研究抗病机理和培育抗性新品种的优良材料。本研究利用田间病斑调查,分析比较Y73的抗谱;通过与高感品种IR24 (Oryza sativa L. ssp. indica)回交构建F2分离群体,利用峰谷法分析抗病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从中选出的极端表型群体,对抗病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利用单粒传的方法构建了Y73和IR24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e inbred line)群体,使用该群体对Y73高抗性状进行QTL定位;用QTL中的高抗群体与IR24多轮回交,在QTL连锁分子标记的辅助下,构建单染色体片段替换系(single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 SCSSL),分离出单个基因。为进一步抗病基因的精确定位、克隆和功能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已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抗谱调查的结果表明,Y73获得了疣粒野生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大粒香和IR24具有更高的抗病性,且其抗谱不同于已知的抗性基因。遗传分析表明Y73的抗性由隐性基因控制,但其分离规律不符合单基因的遗传模式。2.利用极端高抗和高感的F2群体将Y73的抗病位点初步定位于第1、第3和第5染色体上3个不同的分子标记区间。极端表型群体扩大到一般抗病群体,标记的连锁效应明显减弱,未能进一步缩小定位区间,说明在极端表型群体中聚合的抗病位点在扩大的群体中出现了分离。3.构建了高代重组自交系分离群体(F6,308个单株)进行抗病QTL分析。3个QTLs(分别命名为qRl,qR3和qR5)分别被定位于以下3个区间:第1号染色体的两个分子标记R01D124和RM1361之间,其贡献率为29%;第3号染色体R03D143和R03D159之间,其贡献率为17%;第5号染色体RM7081和RM233B之间,贡献率为37%。4.构建了高抗株系与IR24的多代回交群体,在QTL连锁分子标记的辅助下,从中逐步筛选包含抗性位点的单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目前已经分离得到了具有第1号染色体抗性位点区段来自Y73,剩余染色体来自IR24的株系,第3和第5号染色体的单染色体片段替换系正在构建过程中。
二、高抗白叶枯病渗入基因系的鉴定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抗白叶枯病渗入基因系的鉴定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水稻材料 |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
2.2.9 开花习性观察 |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长雄蕊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普通野生稻泛基因组组装(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野生稻资源利用的研究进展 |
1.1.1 野生稻抗性基因发掘的研究进展 |
1.1.2 野生稻产量相关基因利用的研究进展 |
1.2 数量性状定位的研究进展 |
1.2.1 作图群体的选择 |
1.2.2 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1.2.3 连锁分析的作图方法 |
1.2.4 数量性状定位的研究进展 |
1.3 导入系的构建与应用 |
1.3.1 导入系的构建 |
1.3.2 导入系的应用 |
1.4 植物种泛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1.5 植物中RGAs的研究进展 |
1.6 植物中泛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长雄蕊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长雄蕊导入系的构建 |
2.2.3 水稻材料性状考察 |
2.2.4 长雄蕊野生稻、9311及导入系的DNA提取 |
2.2.5 亲本及子代的重测序 |
2.2.6 导入系中基因组结构变异的鉴定 |
2.2.7 长雄蕊导入系基因型分析与渗入片段的分析 |
2.2.8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2.2.9 QTL连锁分析 |
2.2.10 长雄蕊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粳稻基因组的结构变异比较 |
2.3 实验结果 |
2.3.1 长雄蕊野生稻导入系产量相关性状表型 |
2.3.2 长雄蕊导入系抗病和抗虫性的表型 |
2.3.3 其它农艺性状的表现 |
2.3.4 同一环境下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5 导入片段的分布 |
2.3.6 长雄蕊导入系的遗传图谱 |
2.3.7 产量和抗性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2.3.8 与已定位QTL的比较 |
2.3.9 种间变异为导入系遗传育种提供基础 |
2.4 讨论 |
2.4.1 构建长雄蕊野生稻导入系的意义 |
2.4.2 发掘到高产高抗的导入系材料 |
2.4.3 长雄蕊野生稻导入系中定位许多高产高抗的QTLs |
2.4.4 长雄蕊导入系的应用前景 |
第三章 泛基因组中存在缺失变异在性状定位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栽培稻泛基因组存在缺失基因的鉴定 |
3.2.3 栽培稻泛基因组中PAV基因的GO分析 |
3.2.4 PAV标记的开发以及标记的热图绘制 |
3.2.5 群体结构分析与进化分析 |
3.2.6 水稻抗白叶枯的鉴定 |
3.2.7 利用基因的PAV的标记鉴定抗白叶枯候选位点 |
3.2.8 普通野生稻泛基因组的构建 |
3.2.9 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泛基因组中PAV的鉴定 |
3.2.10 野生稻泛基因中RGAs的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栽培稻泛基因组中的PAV基因的鉴定 |
3.3.2 栽培稻中的PAV基因的GO分析 |
3.3.3 PAV标记的开发和标记密度图 |
3.3.4 栽培稻白叶枯的田间抗性表现 |
3.3.5 PAV标记分析栽培稻的群体结构与进化关系 |
3.3.6 GWAS定位抗性基因 |
3.3.7 野生稻泛基因组的分析 |
3.3.8 比较泛基因组分析栽培稻和野生稻的基因的存在缺失变异 |
3.3.9 野生稻泛基因组和栽培稻泛基因组的RGAs的比较分析 |
3.4 讨论 |
3.4.1 普通野生稻泛基因组的首次组装 |
3.4.2 栽培稻与野生稻之间均存在广泛的基因存在缺失变异 |
3.4.3 栽培稻与野生稻泛基因组的RGAs的鉴定与比较分析 |
第四章 总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长雄蕊野生稻与9311及导入系的测序数据统计 |
附录Ⅱ 长雄蕊导入系子代的外源片段渗入情况 |
附录Ⅲ 357份材料的基本信息 |
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东乡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有利QTL挖掘及穗长QTL qPL7-25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
1.1.1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剖析及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
1.1.2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基因克隆 |
1.2 东乡野生稻研究进展 |
1.2.1 东乡野生稻基本信息 |
1.2.2 东乡野生稻研究进展 |
1.3 分子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东乡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QTL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材料种植 |
2.1.3 性状考查 |
2.1.4 图谱构建 |
2.1.5 QTL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富阳与陵水两个种植环境的差异性 |
2.2.2 双亲及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特征 |
2.2.3 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频率分布 |
2.2.4 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5 单环境下检测到的产量相关性状QTLs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2.2.6 MCIM法检测到的产量相关性状QTLs及其与环境互作 |
2.2.7 MCIM法检测到的上位性QTLs及其与环境互作 |
2.3 讨论 |
2.3.1 以SNP标记为基础构建的物理图谱在QTL定位中的利用 |
2.3.2 东乡野生稻中产量相关性状有利QTL的发掘 |
2.3.3 不同环境对性状QTL的影响 |
2.3.4 QTL遗传的一因多效和基因紧密连锁 |
第三章 控制穗长的主效基因qPL7-25 的精细定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近等基因系构建 |
3.1.2 材料种植 |
3.1.3 性状考查 |
3.1.4 DNA提取及PCR反应 |
3.1.5 分子标记开发及精细定位 |
3.1.6 数据处理 |
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8 表达量分析 |
3.1.9 基因分型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NIL-qPL7-25 的表型分析 |
3.2.2 qPL7-25 的精细定位 |
3.2.3 qPL7-25 候选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主要结论 |
4.1.1 产量相关性状是数量性状,表型由基因与环境互作决定 |
4.1.2 R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 |
4.1.3 东乡野生稻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产量相关性状的有利QTL |
4.1.4 控制穗长的QTLqPL7-25 精细定位 |
4.1.5 qPL7-25 极有可能是控制穗长和粒长/粒宽的GL7 优异等位基因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水稻褐飞虱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
1.2.1 稻飞虱的分类 |
1.2.2 褐飞虱的危害特征 |
1.3 褐飞虱的生物型 |
1.3.1 害虫的生物型 |
1.3.2 褐飞虱的生物型分类 |
1.3.3 褐飞虱生物型的致害机理与形成机制 |
1.3.4 褐飞虱生物型的鉴定方法 |
1.4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 |
1.4.1 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机理 |
1.4.2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的鉴定方法 |
1.4.3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 |
1.4.4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克隆 |
1.5 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 |
1.6 作物中的显性核不育资源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稻抗褐飞虱大田自然鉴定与GWAS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田间褐飞虱的发生情况 |
2.3.2 83个鉴定株系虫口密度与受害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
2.3.3 鉴定株系的抗性评价与分析 |
2.3.4 GWAS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水稻抗褐飞虱人工接虫鉴定与QTL定位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F_2分离群体分蘖期人工接虫鉴定结果 |
3.3.2 F_2分离群体的QTL定位分析 |
3.3.3 第6染色体上抗褐飞虱目标基因与已克隆基因Bph32的对比分析结果 |
3.3.4 Bph32基因高效分子标记的开发 |
3.3.5 Bph32基因在83个鉴定株系中的分布及抗性表现情况 |
3.4 讨论 |
第4章 转录组测序挖掘Bph32的调控基因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NIL-BPH32和NIL-bph32的抗性鉴定结果与转录组测序质量 |
4.3.2 NIL-BPH32和NIL-bph32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4.3.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4.3.4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
4.3.5 DEGs与报道的水稻抗虫QTL在染色体上的共定位 |
4.3.6 RT-qPCR验证DEGs的表达 |
4.4 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缩略词英汉对照 |
附录 2:用于定量PCR的引物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
(5)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 栽培品种 |
2 地方品种 |
3 国外水稻品种 |
4 野生稻种资源 |
5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得的新种质 |
(6)野生稻优良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与鉴定 |
1.1抗病基因 |
1.2抗虫基因 |
1.3抗逆基因 |
1.4高产基因 |
1.5优质基因 |
1.6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 |
1.7育性恢复基因 |
2野生稻优良基因资源的利用 |
2.1常规远缘杂交 |
2.2胚培养 |
2.3胚拯救 |
2.4原生质体融合 |
2.5单体异源附加系 |
2.6外源基因渗入系 |
3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3.1野生稻资源的保护 |
3.2野生稻有利基因的转移 |
(7)野生稻优异基因挖掘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野生稻优异基因的挖掘 |
1.1 育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 抗虫基因的挖掘研究进展 |
1.3 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
1.4 野生稻抗逆QTL研究 |
2 野生稻特性的利用 |
2.1 育性的利用 |
2.2 抗虫特性的利用 |
2.3 抗病及抗逆特性的利用 |
3 问题与展望 |
3.1 常规育种效率不高 |
3.2 分子遗传学背景研究较少 |
3.3 野生稻资源的保护 |
(8)野生稻抗性基因的发掘、定位与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野生稻抗病性 |
1.1 稻瘟病抗性 |
1.2 白叶枯病抗性 |
1.3 细菌性条斑病抗性 |
1.4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或类似物的定位与克隆 |
2 野生稻抗虫性 |
2.1 稻飞虱抗性 |
2.2 三化螟的抗性 |
2.3 稻纵卷叶螟的抗性 |
2.4 其他虫害的抗性 |
3 野生稻的抗逆性 |
3.1 野生稻耐冷性 |
3.2 野生稻耐低磷 |
3.3 野生稻耐旱性 |
4 育种利用 |
4.1 野生稻不育性及恢复性利用 |
4.2 野生稻高产基因利用 |
5 展望 |
(9)野生稻优良基因的发掘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野生稻抗虫基因发掘及定位 |
2 野生稻抗病基因的发掘及定位 |
2.1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
2.2 稻瘟病抗性基因 |
2.3 水稻其他病害抗性基因 |
3 野生稻抗逆基因的发掘及定位 |
4 野生稻产量、品质相关基因的发掘及定位 |
4.1 产量性状相关基因 |
4.2 品质性状相关基因 |
5 问题和展望 |
(10)水稻抗白叶枯病性状的鉴定、遗传分析和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概述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白叶枯病的病理研究 |
1.1.1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症状 |
1.1.2 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 |
1.1.3 水稻白叶枯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
1.1.4 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 |
1.1.5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研究 |
1.2 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 |
1.2.1 分子标记的种类 |
1.2.2 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技术 |
1.2.3 基于限制性内切酶和PCR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 |
1.2.4 其它的分子标记 |
1.3 QTL原理及研究方法 |
1.3.1 QTL研究的群体 |
1.3.2 QTL分析方法研究 |
第2章 新种质的抗谱鉴定和抗病性状的遗传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抗感材料的抗谱分析 |
2.3.2 抗病材料的遗传分析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抗感病材料的抗谱分析 |
2.4.2 Y73抗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
第3章 抗病基因的初步定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水稻材料 |
3.2.2 接种菌株 |
3.2.3 主要试剂 |
3.3 研究方法 |
3.3.1 协本哲氏培养基的制备 |
3.3.2 F2群体的构建及接种观察 |
3.3.3 田间采样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
3.3.4 DNA片段的PCR扩增 |
3.4 实验结果 |
3.4.1 亲本间多态性分子标记的筛选 |
3.4.2 Y73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分析 |
3.5 讨论 |
3.5.1 亲本间多态性分子标记的筛选 |
3.5.2 抗性基因的初步定位 |
第4章 新种质抗病性状的QTL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水稻材料 |
4.2.2 接种菌株 |
4.2.3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协本哲氏培养基的制备 |
4.3.2 水稻栽培 |
4.3.3 接种和表型鉴定 |
4.3.4 PCR及电泳检测方法 |
4.3.5 QTL分析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5 分析与讨论 |
4.5.1 抗病QTLs的定位 |
4.5.2 水稻抗白叶枯病QTLs在育种中应用 |
第5章 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
5.1 单染色体替换系的构建 |
5.2 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功能互补等后续研究 |
全文总结 |
1 研究总结 |
2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高抗白叶枯病渗入基因系的鉴定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长雄蕊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普通野生稻泛基因组组装[D]. 龙伟雄. 武汉大学, 2020
- [3]东乡野生稻产量相关性状有利QTL挖掘及穗长QTL qPL7-25精细定位[D]. 毛一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4]水稻褐飞虱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转录组学研究[D]. 盘毅.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5]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资源[J]. 高杜娟,唐善军,陈友德,李友荣. 中国种业, 2016(08)
- [6]野生稻优良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李莉萍,应东山,张如莲. 热带农业科学, 2014(01)
- [7]野生稻优异基因挖掘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研究进展[J]. 潘英华,陈成斌,梁世春,黄娟,徐志健,曾华忠,梁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4)
- [8]野生稻抗性基因的发掘、定位与利用研究进展[J]. 王金英,江川,李书柯. 福建稻麦科技, 2012(03)
- [9]野生稻优良基因的发掘利用研究进展[J]. 张凡,刘小烛,李定琴,余腾琼,周英,殷富有,张敦宇,黄兴奇,程在全.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7)
- [10]水稻抗白叶枯病性状的鉴定、遗传分析和QTL定位[D]. 周国强. 浙江师范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