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讨回收污水中有用的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涛[1](2021)在《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磁性分离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铬(Cr)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致癌物质,水系中超标的铬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是一个铬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制革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含铬废水和含铬固体危险废弃物,造成严重的铬资源浪费和由铬引起的环境污染。河北省开始执行《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6-2013》,该标准将总铬排放标准从1.5 mg/L减小到0.5 mg/L。目前,制革企业处理含Cr(Ⅲ)废水的方法难以使处理后废水出口总铬浓度小于0.5 mg/L,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含铬危险废弃物,铬资源也不能回收。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用磁性Fe3O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的新机理,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钕铁硼(Nd-Fe-B)高强磁棒式磁分离器,系统地研究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工艺,开展了实验室规模和中试规模制革含Cr(Ⅲ)废水处理实验,建成了制革含Cr(Ⅲ)废水处理示范工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去除制革含铬废水中Cr(Ⅲ)的“Fe3O4-Cr(OH)3”团簇机理。这种机理跟传统的吸附机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对Cr(Ⅲ)具有高选择性和超高的捕获容量。磁性Fe3O4纳米颗粒和“水合Cr(OH)3胶体团簇”结合形成“纳米团簇”的数目和尺寸不受磁性纳米颗粒比表面积的限制,因而理论上来说磁性纳米颗粒对“水合Cr(OH)3胶体团簇”的捕获容量是无限的,其对Cr(Ⅲ)的分离效率是巨大的,所以才能够实现对废水中Cr(Ⅲ)如此大的捕获容量。在pH 8时,表面裸露磁性Fe3O4纳米颗粒对Cr(Ⅲ)的最大捕获容量为452.6mg/L。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的钕铁硼(Nd-Fe-B)高强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磁性分离器主体是由呈正三角形垂直排列的磁棒组成。该磁性分离器具有体积小、处理量大、能耗低等优点,能在不移动磁棒的情况下实现磁棒表面的清洁。采用加入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水作为模拟液,研究了磁性分离器捕获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效率。当磁性Fe3O4纳米颗粒浓度小于400mg/L、流速小于18 L/h、磁棒间距小于30 mm时,在3小时内,磁性分离器对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捕获率大于99.4%。在此基础上,设计制造了处理量分别为2-5 m3/h和10-15 m3/h的中试和示范工程规模的磁性分离器。进行连续流动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实验室规模实验,磁棒间距30mm,入口流速18 L/h,两级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降低至0.2 mg/L左右,满足排放标准。用10%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对使用后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进行再生,可实现对磁性Fe3O4纳米颗粒接近100%再生和对废水中的铬99%以上回收,无危险废弃物产生。再生磁性Fe3O4纳米颗粒循环用于制革含Cr(Ⅲ)废水处理,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稳定小于0.5 mg/L。中试实验以2 m3/h的流速运行,每天工作8小时,每4小时启动原位清洁装置清洗磁棒,连续运行15天。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稳定小于0.5 mg/L。示范工程以10 m3/h的流速运行,连续7天间歇和连续稳定运行,全程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低于0.5 mg/L。建成了与示范工程配套的生产量为300 kg/天的磁性Fe304纳米颗粒生产线和处理量为300kg/天的“磁-铬”解离生产线。此外,传统废水处理技术难以使油田采出水COD小于50mg/L,或者成本很高。本论文提出了用磁性Fe3O4-IDA-Cu2+纳米颗粒去除经传统废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COD新机理。将磁性分离器用于去除COD的连续流动实验,COD去除率可达66.7%,处理后油田采出水COD稳定小于50 mg/L。使用后的磁性Fe3O4-IDA-Cu2+纳米颗粒能再生循环回用,再生循环回用6次,出口 COD浓度稳定小于50 mg/L。
杨以琳[2](2021)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校本教材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本文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校本教材设计与开发。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项目,进行学习。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提升自身素质。本研究中校本教材《化学探究活动》涉及的项目活动多取材于实际生活的化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本研究以项目式学习作为基础,进行校本教材《化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并在笔者所任教的学校进行教材的试用,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了解教材的实际使用情况,并作出改进。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每个项目完成后,得到对应的成果,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素养。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笔者在查阅了国内外的文献后,归纳了项目式学习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比较了其在各阶段各学科的应用情况,为其在本研究中校本教材的编写提供方向。第二部分: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界定了项目式学习、校本课程和教材的内涵,并阐述了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实用主义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第三部分:高中化学教材使用现状分析。在本研究的教材设计前,先对学生进行高中化学教材使用现状的问卷调查,了解化学教材的使用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第四部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校本教材的设计开发。在这一部分进行了教材设计前端分析、教材结构设计与开发和教材体例设计与开发。教材体例设计为项目导言、学习目标、项目活动、拓展视野、方法导引和项目学习评价表,并对每一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五部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校本教材的应用。在对学生进行了校本选修课教材《化学探究活动》的试用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学生对于教材的总体认同度是很高的,栏目设置合理,评价方式新颖,在学习之后也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教材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启示。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并进行反思和展望。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化学教材是有帮助的,可以选择更新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素材。学生能够在有项目式学习理念的教材中进行更多自主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对提高其信息素养、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能力有帮助。
杨媛[3](2021)在《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污水的排放与处理量持续增加。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在成功实现水污染控制的同时,也面临着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污泥产量大等诸多问题,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污水处理日益重要。将厌氧发酵与膜分离技术耦合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可有效截留生长速率缓慢的厌氧微生物,实现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分别调控,降低污泥产量及曝气引起的能量消耗,同时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富含甲烷的生物气,实现能源回收与利用,因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技术逐渐得到研究与应用。然而,AnMBR技术仍然需要克服两方面的难点问题:一是分离膜本身的高成本、高能耗和膜污染问题;二是对于低有机物浓度的城市污水直接厌氧发酵产能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基于动态膜分离技术低成本、低能耗的特点,提出采用廉价粗孔微网作为支撑材料制备动态膜组件,构建两级动态膜高效污水处理和能源回收工艺,即通过第一级动态膜过滤反应器(DMF)直接过滤污水完成有机物的富集浓缩,耦合第二级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nDMBR)完成浓缩液发酵实现能源回收。结合批式和连续实验,研究了两级动态膜系统(DMF-AnDMBR)的处理特性和稳定运行问题,分析了污水及其浓缩液中污染物的赋存状态,评价了系统的有机物和能量的收支平衡关系,为该工艺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解析了城市污水的颗粒物尺度和有机物组分分布,构建了 DMF装置并开展污水浓缩实验研究。典型城市污水的COD浓度约为440 mg/L,SS浓度约为170mg/L,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类。DMF工艺可有效富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单周期运行(24h)后,可获得COD浓度超过2000mg/L的污水浓缩液,其中沉淀态SS和悬浮态SS占比分别为63%和34%,有机物中蛋白质和脂类占比分别为40%和4%,污水浓缩液的产甲烷潜能达到262.52±11.86 mL CH4/g COD,为回收生物能源提供了有利条件。(2)基于自生动态膜(SF)和预涂动态膜(PC)两种成膜方式,构建了两组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F-AnDMBR和PC-AnDMBR),开展动态膜形成过程及污水处理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式下均能形成稳定的动态膜,跨膜压差(TMP)增长缓慢,但是PC-AnDMBR的出水浊度更为稳定(27.1±9.44NTU),COD去除率更高(83%)。对比分析微生物降解和动态膜截留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发现两组反应器的差别不大,生微物降解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率均大于65%,而预涂动态膜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的截留效果优于自生动态膜。(3)确定了 AnDMBR工艺预涂形成DM的最优操作条件。通过批式实验,考察了抽吸通量和抽吸时间对预涂动态膜形成过程、DM的性质以及过滤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快速形成稳定DM的操作条件为高通量(380 L/m2·h)下的短时间(15 s)抽吸,在该条件下,可以快速形成稳定的DM并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以此作为后续实验的DM预涂最佳操作条件。(4)研究了运行温度(25℃与37℃)与反应器构型(完全混合式(CSTR)和上向流)对AnDMBR处理污水浓缩液功效的影响。不同温度与反应器构型条件下,均可实现缓慢的TMP增长,完成COD和浊度的高效去除(>96%)。相较于25℃,中温(37℃)条件下厌氧微生物活性更高,提升了污水浓缩液的甲烷化效率。在中温条件下,CSTR-AnDMBR通过水力剪切加强了混合与传质作用,强化了水解酸化作用,达到较高的甲烷转化率(0.16LCH4/g COD),提高了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优势微生物,尤其是参与有机物水解酸化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具有更高的相对丰度,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甲烷丝菌(Methanothrix)也具有较高相对丰度。(5)基于处理水质、有机物和能源收支平衡解析,全面评价了 DMF-AnDMBR的工艺性能。第一级DMF工艺实现污水中有机物的富集浓缩,第二级AnDMBR完成厌氧消化产能。两级反应器的出水均呈有机物浓度低、氮磷浓度高的特点,且SS浓度低,满足农业灌溉回用水的要求。在整个系统中,由于对溶解性有机物的截留效果差,随出水损失的COD占据33%左右,虽然污水中可转化为甲烷的COD占比不高(24%),但是通过污水处理和浓缩液厌氧发酵,可产生的能量折算为电能可达到1.29 kWh/m3,高于系统自身的能耗,实现可观的能量盈余。
陶森森[4](2021)在《含硫尾矿酸性废水物化处理及尾矿基生物脱氮滤料制备与应用》文中指出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采集率较低,矿产开采后产生大量尾矿,其中大部分为含硫尾矿。含硫尾矿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具有流动性大、颗粒细小的特点,是一种潜力巨大的二次资源。大量的含硫尾矿排放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产生酸性废水,直接影响动植物的生长,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利用含硫尾矿迫在眉睫。中和沉淀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广泛应用于处理大量酸性矿山废水;制备成建筑相关材料或是回收有价金属、硫等有用成分是含硫尾矿利用的主要途径。本课题对含硫尾矿产生的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反应物化处理以及利用含硫尾矿制备生物脱氮滤料处理高硝酸盐废水,在处理含硫尾矿产生的环境影响的同时,研究含硫尾矿的再利用,丰富利用尾矿以废制废的途径,对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采用庐江矾矿溶淋酸性废水进行物化处理实验,通过烧碱、消石灰、石灰石和白云石对酸性废水进行中和沉淀处理,选出较经济有效的碱性物质;研究曝气投加顺序、曝气时间、曝气量和投加高锰酸钾对出水p H、铁离子、铜离子、锰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研究底物投加量、不同流量对预处理反应器处理酸性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与消石灰配比的投加方式成本较低且处理效果较好;最佳工艺方式为:曝气投加同时、曝气时间20min、曝气量0.4m3/h,投加高锰酸钾可以有效的氧化锰离子,提高锰离子去除率,在此工况下p H=6左右时,东山平硐铁、铜、锰离子去除率分别为100%、98.4%、72%,西山平窿铁、铜、锰离子去除率分别为100%、83.35%、48.87%;预处理反应器中底物浓度越高,出水p H越高,流速越快,金属离子去除率与p H的提升越低。本课题将含硫尾矿球磨成粉,研究不同的材料与加工工艺制备生物脱氮滤料的最佳方式;通过实验研究不同生物脱氮滤料、水力停留时间(HRT)、初始硝酸盐浓度对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处理高硝酸盐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脱氮滤料制备的最佳配比与工艺为含硫尾矿加污泥生物炭加10%磷酸二氢铝,在100℃下烘干1h;活化后的含硫尾矿加污泥生物炭制备的生物脱氮滤料反硝化脱氮性能较好,HRT=6.5h对于30mg/L硝酸盐的降解充分,去除率达到89%,初始硝酸盐浓度在60mg/L以下时反硝化效果较好,硝酸盐去除率达到75%以上,且没有亚硝酸盐生成。图[27]表[10]参[82]
蒋敏[5](2020)在《改性污泥生物炭对磷酸盐负载性能及吸附产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污泥的性质及资源化安全利用的需求,热解制备一种污泥生物炭。以这种污泥生物炭的基本性质为依据,采用脱灰+氯化镁改性处理,优化制备方法,研究其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同时以吸附磷酸盐后的吸附产物为对象,以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风险评估和修复方法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磷负载污泥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性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这种吸附产物联合植物修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具体结论如下:(1)未脱灰的镁改性污泥热解过程中在450℃出现明显的吸热峰,与初始污泥热解过程差异明显。热解产物Mg-SB的BET值为99.57m2/g,约为SB的6倍,且其表面腔洞较为粗糙,呈现楔形及片状结构。Mg-SB的XRD图谱上表现出明显的方镁石结构,其与磷酸盐的吸附关系密切,同时污泥杂质对表面MgO的形成具有负面影响。红外分析表明,Mg-SB的主要官能团结构是C=O,C-OH,R-OH,但官能团并非Mg-SB吸附磷酸盐的主要原因;(2)MgCl2浓度、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对Mg-DSB吸附磷酸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响应面优化设计的Mg-DSB最佳制备条件为:MgCl2浓度2.15mol/L,热解温度522.1℃,热解时间2.19h。脱灰活化后Mg-DSB的BET值是Mg-SB的1.6倍。FTIR分析表明,Mg-DSB吸附前后官能团变化不显着,但相比未脱灰前,官能团类型有所增加。SEM分析表明,Mg-DSB比未脱灰前表面孔洞更加细密,表面Mg氧化物晶簇结构也更加明显,而且EDS分析证实Mg-DSB灰分含量显着降低。Mg-DSB的XRD图谱上表现出明显的MgO、Mg(OH)2结构,且吸附后有新的Mg-P化合物生成,但表面沉积可能是Mg-DSB主要的除磷机制。同时,SiO2可能为Mg氧化物提供载体支撑,以增强其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等温吸附表明,Mg-DSB对磷酸盐的最大吸附量达到500.437g/kg,且对低浓度磷酸盐的去除率在95%以上。吸附产物中可生物利用的有效磷含量为70.14mg/g,吸附产物表现出持久的肥力特性;(3)对待修复区域霞湾港底泥及沿岸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内四种重金属(Cu、Pb、Zn、Cd)累积严重,且土壤clay含量与Cd、Cu、Zn关系密切,土壤pH和sand含量与Pb关系密切。形态分析表明,Cd主要表现为可交换和碳酸盐结合态,Cu主要是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Pb主要为铁锰氧化态和残渣态,而Zn主要以铁锰氧化态为主。Igeo指数显示霞湾港区域内四种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重金属非残渣态含量与Igeo指数线性相关。此外RAC指数表明Cd处于高风险,Cu和Pb表现出低风险,而Zn属于中度风险。同时相关性分析表明四种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放;(4)基于待修复区域污染状况情况,采用SB、DSB、P-Mg-DSB,PP四种不同的修复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结果显示:SB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pH,而DSB、P-Mg-DSB和PP处理对土壤pH变化不明显。四种处理均显着提高土壤总有机碳、CEC、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其中以3%P-Mg-DSB对土壤性质改良效果最好,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碳源的加入,而土壤速效养分的增加主要原因与磷和生物炭的协同作用有关,土壤CEC含量的提高主要源于K、Mg离子的带入。同时,四种修复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土壤蔗糖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其中以3%P-Mg-DSB处理效果最好,但比例变化对蔗糖转化酶影响不明显。SB和DSB处理提高了土壤碱性磷酸酶的含量,而P-Mg-DSB和PP处理由于可溶性磷含量增多抑制了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此外,SB处理抑制了土壤脲酶的活性,DSB、P-Mg-DSB和PP处理则显着增加了脲酶的活性;(5)基于四种修复处理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性质的影响,结合植物修复分析,结果显示:四种修复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Cu、Pb、Zn、Cd的TCLP浸出量及弱酸提取态含量,其中以3%P-Mg-DSB处理效果最好。P-Mg-DSB抑制重金属浸出的强弱顺序为Pb>Zn>Cu>Cd,其中Pb的固定主要是由于磷酸盐与Pb形成了难溶性沉淀。四种处理显着提高了玉米植株地上部分及地下根部的鲜重和干重,同时促进了植物的生长高度。其中以3%P-Mg-DSB处理效果最好,主要原因在于磷与生物炭的协同作用。此外,与其他处理相比,3%P-Mg-DSB处理对玉米植株体内磷含量提升最大,同时也显着降低了植物体内重金属的浓度,并有效抑制重金属向植物体转移。三种生物炭处理相比传统磷肥更能提高植物体内磷的含量。施加3%P-Mg-DSB处理联合玉米修复的方法使得Cd的RAC风险从高下降到中度,Cu从中度降低到中度下,Pb从中度下降到低,Zn从中度下降到低,修复效果明显。
AlhejiAyman Khaled B[6](2019)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发展和人口激增加剧了对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对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会导致有限资源的枯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也会对气候模式造成永久性的改变。此外,传统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的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CO2)排放物,这会导致全球变暖,反过来又会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气候、对废物回收利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影响,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并且采用创新的土地使用规划和可替换式的交通运输系统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这项研究为沙特阿拉伯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设计框架,包括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城市概念的概述、沙特阿拉伯未来的规划和项目以及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实现的贡献。这个设计框架包含一个对于生态城市最佳和适当选址位置的评估方针和指标的建议。此外,生态城市关键性能指标(KPIs)的制定和生态城市战略目标的发展都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并为实现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做出贡献。此外,采取、确定和使用合适的可持续技术应用于生态城市、与KPIs目标相一致,并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定义输入和输出材料流。因此,这项研究提出了 4种评估准则,用于确定沙特阿拉伯生态城市建设的地理位置,此外在2017年到2050年这个具体的时间范围内还在各个部门制定了 10个战略目标,为沙特阿拉伯的生态城市KPIs规划了 40个目标。这项研究还采用并确定了生态城市居民材料流动的初始合适的可持续技术,包括能源供应、原生水、食品加工、废弃物处理和交通运输系统多个部门。这项研究使用了许多模拟分析工具来开发、设计和优化可持续技术系统,包括使用PRT-Hermes,T*SOL(?)2018(R1),PV*SOL(?)premium 2018(R9),HOMER Pro(?)and STOAT(?)5.0 等动态设计和优化仿真工具,以确定每一个系统的具体要求,并且满足系统性能。可持续性技术的使用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资源,人均主要能源消耗减少63.08%,使用可持续性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需求也大大减少,以及可再生原生水资源消耗也降低:人均生活用水量减少54%。并且此技术通过减少75%的MSW,以及回收利用废水、为人均用水量的44%提供原生水,来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它每年还可以产生超过349114kWh的能量、2206 m3的原生水和2650.7万m3的生物沼气。因此,生态城市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多种可持续性技术来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平衡的健康的环境。
刘沓[7](2018)在《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直觉模糊集测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人类物质消费需求的增加,以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只有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提出了Eco-efficiency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资源耗费,更少的废弃物和污染产生,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其所体现的生态、经济及社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得广泛传播和普遍认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经营活动、行为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平衡,已成为生态经济形态中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目标,并由此推动了环境经营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环境经营”这一新概念、新的经营模式被日益普遍地接受与实践,并成为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由传统的经营模式,转向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兼顾所有相关者利益的环境经营模式。采用适当的机制驱动企业摒弃单纯的经济效益观而秉持生态经济效益观,摒弃传统的经营模式而选择环境经营模式,对于从根本上防止生态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经济与环境管理相融合的视角认识环境经营,其为一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利用的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活动和运营管理的行为范式。环境经营的实质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将生态环境与经济有机地结合为一体,通过生态环境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结合创造价值。将Eco-efficiency纳入企业环境经营范畴,基于环境经营提出企业生态经济效率及其测度的概念,突出企业环境经营过程中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标识机制。使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既体现Eco-efficiency的实质,又具有明确的企业经营活动、经营行为的生态环境保护指向性,发挥其环境经营模式选择的诱导与驱动机制、环境经营效益水平的度量标尺、环境经营系统运行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表征与量度的作用。通过研究证明企业生态经济效率及其测度与环境经营的理念、目标的高度契合性,以及与环境经营行为的互为因果性。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客体环境经营系统进行深入剖析,建立基于系统三元组网络模型,度量系统主体间的聚集效应。进而从复杂系统的主体特征、刺激—响应规则、系统的标识等微观机制及隐秩序等方面,探析企业环境经营系统适应维生的动态演化机理,建立系统适应维生模型,并重点发掘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在环境经营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的标识性引导机制。研究表明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是环境经营系统内隐秩序的重要组成,在系统的微观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以信息传导方式实施其环境经营系统的适应维生引导机制。通过建立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理模型,揭示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诱导变迁机制改变库所状态,改变系统各种资源存量,从而也改变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自身水平的机理;从环境经营系统主体特征、系统适应维生机理、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形成与作用机理以及测度因子的数量关系、数据条件等方面论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客观上的模糊性,解析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因子间的模糊映射关系。基于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理建立多维属性框架下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影响因素体系,并建立直觉模糊相似度模型对体系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予以模糊识别。在对现行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方法梳理与评价的基础上,设计出直觉模糊集理论支持的,具有模型化及体系化特征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方法,以克服现行方法的局限性,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对于企业环境经营有效实施的引导、评价等机制与功能。提出基于环境经营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及其测度的概念与理论公式,发现生态经济效率测度与企业环境经营的契合性及互为因果性,在企业层面将生态经济效率及其测度与环境经营进行深度融合,对于环境经营与生态经济效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均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环境经营系统适应维生演化模型,构建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理模型,揭示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在环境经营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所体现的标识性引导机制及其实现的途径与方式,对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面向微观企业、面向环境经营领域的应用延伸具有学术上的创新性意义;深入阐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客观模糊性,首次建立多维属性框架下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影响因素体系,并对体系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直觉模糊识别,开创性地将直觉模糊集理论及方法作为企业环境经营数据处理的依据与工具,设计出具有模型化、体系化特征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方法并进行应用检验,对于直觉模糊集理论在企业环境经营领域的应用,对于企业环境经营信息技术的开发具有探索性的意义。基于环境经营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研究,无论对于环境经营还是生态经济效率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拓展,以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直觉模糊集理论在企业环境经营领域的创新应用、均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与实用价值。
古璇[8](2018)在《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人们也早已意识到并致力于解决此问题,但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不合理的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症结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消费活动,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主要是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通过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活性消费主要是通过对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及劳务的使用消耗进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传统的消费伦理研究主要是以生活性消费为切入口的研究范式。然而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是生产性消费环节的道德失范,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异化了的现代生产方式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层面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具破坏性和毁灭性。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应从生产性消费角度入手。关于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主要围绕两个维度展开。理论维度,对存在于生产性消费中“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进行理性反思,分析出工业文明生产之线性非循环的片面思维方式导致了生产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生产性消费伦理应体现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特质,即适度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具有全局意识、长远规划的构架,即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实践模式。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是追求综合效益的经济价值、遵循和谐之理的人本价值、维持公正稳定的社会价值、顺应万物和谐的生态价值之综合统一。实践维度,从道德主体的塑造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对企业、政府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生产性消费道德主体深入分析:与生产消费环节联系最紧密的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和追求自然环境的生态效益之间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认定、利益取舍并塑造企业伦理文化很重要;在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活动中承担思想引领和道德规范的政府,如何自我定位,如何有效协调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全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生态消费伦理是关键;作为微观层面直接行为个体的人,在实践中形成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正确道德认识,使之行为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是生产性消费活动符合伦理、契合道德规范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通过道德教化规范生产性消费行为,实现道德主体从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化认同,并依靠伦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规范,使得生产性消费活动呈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和伦理向度,以此构建既促进生产发展、又符合生态效益的生产性消费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把着力点置于生产性消费环节,实质是将解决生态的问题前置,从环境恶化的源头剖析和解读。以伦理的角度引导生产性消费活动,用道德的规范约束生产性消费行为,形成走向生态文明之路的生产性消费伦理,这也是伦理学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现实依托。
陈熹[9](2016)在《生物电化学系统对污水中离子型物质的去除与回收研究》文中指出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BESs)能够借助生物电活性细菌将有机物氧化分解而输出电能或生产有用物质,为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借助BES所产电能驱动带电离子定向迁移,从而能够利用污水中所含化学能进行低能耗离子态物质的去除与回收。现有借助BES进行盐离子去除的研究所能达到的速率较低,且BES电极液pH变化剧烈,难以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利用BES驱动带电离子定向迁移从而对污水综合净化并同步回收资源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待开发新的BES构型与运行方式加以实现。本论文尝试优化BES中微生物脱盐电池(Microbial desalination cell,MDC)的构型,从而提高脱盐速率;优化MDC电极液循环方式,实现pH自稳定;构建微生物氮磷回收电池,在污水净化的同时回收氮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BES的污水自驱动综合净化系统,利用污水自持能量驱动同步污水深度净化、脱盐以及氮磷回收。本论文通过放大堆叠型MDC的膜面积并降低膜间距,实现了电流水平的提升。在含有614层脱盐室的MDC构型中比选出含有10层脱盐室的最优构型,所实现的周期平均总脱盐速率206 mg/h与周期平均电子利用效率771%均为已有关于MDC研究中的最高值。脱盐过程中,液体接界电势是增长最快的阻力,在脱盐过程后期,甚至能够占据总电势降的74%。通过循环MDC的电极液,重建阳极反应中所产生的H+与阴极反应中所产生的OH-的接触通路,在不添加缓冲溶液的条件下,将电极液pH控制在中性区域,并在分隔材料的保护下实现60天的长期稳定运行。通过交换MDC中离子交换膜的位置而搭建了微生物氮磷回收电池,利用反应器内电场驱动污水中NH4+与PO43-向回收液中迁移,从而在污水净化的同时回收其中氮磷元素,污水中COD、氨氮与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97%与64%,回收液中氮磷元素分别达到污水中原浓度的1.5倍与2.2倍。进一步设计并搭建了基于BES的污水自驱动综合净化系统,将经过阳极、阴极顺序处理的污水注入系统内嵌的堆叠型脱盐室中进一步处理,从而能够在污水自持能量的驱动下,同步实现污水深度净化、脱盐以及氮磷回收。处理后的污水中COD、总氮、氨氮及总磷均达到一级A标准,回收液中氨氮及总磷浓度分别达到83.7 mg/L及20.8 mg/L,并最终实现了鸟粪石生产。
梁红[10](2011)在《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循环经济是后工业社会下实现生态文明的一种经济形式,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自然资源价格低廉、再生资源价格偏高、资源性产品比价不合理、废弃物排放成本较低等资源环境的价格扭曲现象严重地阻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已有很多文献,但对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很少。本文以广义价格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规范研究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分6章对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进行了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本文认为,尽管市场经济代表工业文明的经济方式,而循环经济为生态文明下的经济方式,但循环经济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完全否定,而必须进行兼容。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方式由于人性假设、理性假设、产权性质、产品性质、溢出效应、驱动机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同,导致价格形成变异,表现出两者存在明显的对立性。但是,经济性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利益机制的价格机制也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机制。市场经济机制与循环经济机制兼容的途径是采用广义价格对市场经济下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修正。具体为通过完善初次和二次分配,使“经济人”转化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人”,使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兼容;通过“一权一主”将资源环境公共品转化为类私人产权的责权利关系;通过税收和收费形成公共品的价格;通过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兼顾,对负外部性进行税收、罚款,对正外部性进行财政补贴、绿色投资等使外部性内在化;通过初始产权分配和排污权交易将数量信号转化为价格信号。(2)论文对广义价格理论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广义的物品、广义的产权、广义的交换、广义的成本和广义的收益的分析,得出了物品的有用性、稀缺性、产权性和可货币性是形成广义价格四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认为,分配也是一种交换,实现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市场化,产权应由“一物一主”向“一权一主”发展;价格的形成除了考虑传统意义上的成本外,还应包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其收益既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收益,还包括社会收益和生态收益。通过论证表明,广义价格理论不仅能够容纳循环经济中发生的各种价格关系,为循环经济发展中采取的各种货币化手段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循环经济发展采取“价格组合拳”提供可能。(3)论文以广义价格为理论支点,在论证资源环境的绝对稀缺、空间和时间维度的外部性、特殊的价值属性及难以货币化等,使得在价格形成中存在资源环境稀缺程度度量困难、产权界定困难、价值计量困难、外部性货币化困难和比价安排困难。解决这五大难题,有赖于价格形成的广义化。即应该是价格形成主体的广义化、价格形成客体的广义化、价格形成目标的广义化和价格形成方法的广义化,采取“市场导向、政府调节、社会参与、义利并重”的价格形成机理,使各种资源环境价格,如Py(原生资源价格)、Pz(再生资源价格)、Pp(排污权价格)、Pr(资源税费)、Ph(环境税费)、Pq(其他税费)、Pb(财政补贴)、Pf(罚款)、P1(绿色采购)、Pj(基金)、Pe(押金)通过不同价格形成主体得以实现。(4)论文从物质流和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的层次性,即企业层面、区域层面、社会层面和国际层面四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分析认为,上下游企业间,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合则双赢,竞争则两败,只有通过协商定价的方式才能实现价格较高、利润最大。在社区循环层面,自治是实现社区废弃物利用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社区成员的自我约束机制,通过自治定价的方式才能有利于废弃物分类和将分散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废弃物的社会循环就是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实现城市垃圾向“城市矿山”的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是不够的,应采用参与定价的方式才能得以解决。在国际循环层面,通过对有关事例的分析和基于“国家也是人”的国际关系理论,阐述了国际循环的合作定价及其实现途径。(5)论文基于广义价格理论,对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微观基础、市场体系、技术支撑、政府政策进行了分析。从微观层面来看,理性经济人视角下的循环经济价格形成,一方面源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推动,另一方面是源于企业对政府广义价格手段的推动;社会人视角下企业对循环经济价格形成的影响,包括企业主动推动市场机制下绿色产品的价格形成、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明晰和建立押金制度。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是资源环境价格形成的基础,只有资源环境的产权得到界定,资源环境产权市场化并通过交易市场进行交换,才能使资源环境产权货币化。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技术创新会改变供求关系、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与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密切相关。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进出口政策、统计核算政策、法律法规等对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的政策,如税收、补贴、奖励、绿色采购等,本身就是广义价格的一部分,有的政策或法律法规关系到资源环境产权的界定和交易,影响着企业的成本收益及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促进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政府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和直接投资、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进出口制度、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统计体系、法律体系,既有资源环境税、使用费、押金返还制度和专项补贴等直接的手段,也有产权、许可证交易、跨境生态补偿和创建回收网络等间接的手段,有标准、禁令、配额和许可证等规制措施,也有宣传、信息公开和鼓励参与等参与性措施。
二、探讨回收污水中有用的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讨回收污水中有用的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磁性分离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制革含铬废水 |
2.1.1 制革含铬废水来源 |
2.1.2 制革含铬废水的特征及危害 |
2.1.3 制革含铬废水处理 |
2.2 油田采出水 |
2.2.1 油田采出水的来源 |
2.2.2 油田采出水的特征与危害 |
2.2.3 油田采出水处理 |
2.3 磁性纳米颗粒和磁性分离器的研究现状 |
2.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简介 |
2.3.2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
2.3.3 磁性分离理论与分析 |
2.3.4 磁性分离器设计与制造 |
2.3.5 钕铁硼(Nd-Fe-B)高强磁棒 |
2.4 磁性分离技术处理含铬废水研究现状 |
2.4.1 磁性颗粒磁性分离处理含铬废水 |
2.4.2 磁性纳米颗粒和高梯度磁性分离器处理含铬废水 |
2.5 磁性分离技术处理油田采出水研究现状 |
2.5.1 磁性颗粒磁分离技术处理油田采出水 |
2.5.2 磁性纳米颗粒和高梯度磁性分离器处理油田采出水 |
2.6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2.6.1 课题研究意义 |
2.6.2 课题研究内容 |
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回收处理制革含铬废水方法与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 |
3.3.2 水合Cr(OH)_3胶体制备 |
3.3.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Cr(Ⅲ)的捕获实验 |
3.3.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实验 |
3.3.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再生循环回用实验 |
3.3.6 表征和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性能 |
3.4.2 水合Cr(OH)_3胶体zeta电位和粒度分析 |
3.4.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对Cr(Ⅲ)的捕获的影响 |
3.4.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对Cr(Ⅲ)的捕获 |
3.4.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实际制革含Cr(Ⅲ)废水 |
3.4.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循环回用和废水中铬回收 |
3.5 本章小结 |
4 磁棒式磁性分离器设计及连续流动处理制革含铬废水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优选试剂制备 |
4.3.2 单根磁棒磁场强度的理论模拟与实验测量 |
4.3.3 实验室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的设计与构建 |
4.3.4 磁性分离器对水中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连续捕获实验 |
4.3.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连续流动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实验 |
4.3.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回用和Cr(Ⅲ)资源回收实验 |
4.3.7 表征和测试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性能 |
4.4.2 单根磁棒磁场强度的理论模拟与实验测量分析 |
4.4.3 实验室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的设计与制造 |
4.4.4 磁性分离器对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连续捕获的影响 |
4.4.5 磁性纳米颗粒连续流动处理实际制革含Cr(Ⅲ)废水 |
4.4.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和废水中Cr(Ⅲ)回收 |
4.5 本章小结 |
5 磁性分离回收处理制革含铬废水中试试验及示范工程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规模化制备 |
5.3.2 中试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的设计与构建 |
5.3.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工厂实验 |
5.3.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中试实验 |
5.3.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示范工程构建 |
5.3.6 磁性纳米颗粒再生回用和Cr(Ⅲ)资源回收中试及示范工程 |
5.3.7 表征和测试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性能和规模化制备 |
5.4.2 中试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制造 |
5.4.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的影响 |
5.4.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中试 |
5.4.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示范工程 |
5.4.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回用和Cr(Ⅲ)资源回收 |
5.5 本章小结 |
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及在油田采出水COD去除中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制备 |
6.3.2 油田采出水红外光谱分析 |
6.3.3 油田采出水和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Zeta电位测定 |
6.3.4 油田采出水COD去除实验 |
6.3.5 磁性纳米颗粒去除采出水COD连续流动运行实验 |
6.3.6 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的再生和回用实验 |
6.3.7 表征和测试方法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性能 |
6.4.2 油田采出水的红外光谱 |
6.4.3 油田采出水和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Zeta电位 |
6.4.4 油田采出水COD去除的影响 |
6.4.5 磁性纳米颗粒去除采出水COD连续流动运行 |
6.4.6 磁性纳米颗粒的再生和循环回用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校本教材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项目式学习 |
2.1.2 校本课程 |
2.1.3 教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情境认知理论 |
2.2.3 实用主义理论 |
2.2.4 合作学习理论 |
3 高中化学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
3.1 高中化学教材使用现状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3.1.2 调查问卷设计 |
3.1.3 调查实施过程 |
3.2 调查数据分析 |
3.3 调查结论 |
4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校本教材的设计开发 |
4.1 教材设计与开发流程 |
4.2 教材设计前端分析 |
4.2.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2.2 教学目标的确定 |
4.3 教材结构设计与开发 |
4.3.1 确定教材体系结构 |
4.3.2 确定知识点分布 |
4.3.3 确定教材目录框架 |
4.4 教材体例设计与开发 |
4.4.1 项目导言 |
4.4.2 学习目标 |
4.4.3 项目活动 |
4.4.4 拓展视野 |
4.4.5 方法导引 |
4.4.6 项目学习评价表 |
5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校本教材的应用 |
5.1 应用对象选取 |
5.2 应用过程设计 |
5.3 应用效果分析 |
5.3.1 问卷调查层面 |
5.3.2 访谈结果层面 |
5.3.3 调查结论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高中化学教材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校本选修课教材《化学探究活动》的使用情况与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3:校本选修课教材《化学探究活动》的使用情况与效果访谈提纲 |
附录4:校本选修课《化学探究活动》教材——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案设计 |
附录5:校本选修课《化学探究活动》教材——揭秘白猫牌蓝洁灵 |
致谢 |
(3)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
1.1.1 城市污水产生和处理现状 |
1.1.2 城市污水的能源回收潜力与方式 |
1.2 城市污水有机物富集浓缩技术研究进展 |
1.2.1 高负荷活性污泥(HRAS)工艺 |
1.2.2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工艺 |
1.2.3 膜分离技术 |
1.3 城市污水的生物能源回收技术 |
1.3.1 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
1.3.2 AnMBR技术 |
1.3.3 AnDMBR技术 |
1.3.4 AnDMBR和AnMBR工艺性能比较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动态膜组件及污水水质 |
2.1.1 动态膜材料与膜组件 |
2.1.2 污水来源及水质特点 |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设计 |
2.2.1 污水分级实验 |
2.2.2 DMF污水浓缩实验 |
2.2.3 AnDMBR中DM形成实验 |
2.2.4 AnDMBR厌氧发酵城市污水浓缩液实验 |
2.2.5 分析指标 |
2.3 污泥及泥饼分析 |
2.3.1 污泥及泥饼层前期预处理 |
2.3.2 BMP及SMA实验 |
2.3.3 微生物群落分析 |
2.4 分析方法 |
2.4.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2.4.2 仪器分析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2.5.1 数据差异性分析 |
2.5.2 数据相关性分析 |
2.5.3 产气数据模拟分析 |
3 动态膜过滤工艺(DMF)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
3.1 DMF-AnDMBR系统的构建原理 |
3.2 DMF的优化与污水浓缩效能 |
3.2.1 城市污水分级特性 |
3.2.2 DMF的工艺条件优化 |
3.2.3 DMF的污水浓缩效能 |
3.3 城市污水浓缩液的分级特性 |
3.3.1 城市污水浓缩液的分级特性 |
3.3.2 污水和污水浓缩液的差异分析 |
3.3.3 污水浓缩液中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分析 |
3.3.4 污水浓缩液的产甲烷潜力 |
3.4 本章小结 |
4 AnDMBR中动态膜的形成方式与优化研究 |
4.1 厌氧动态膜形成方式对比 |
4.1.1 过滤性能分析 |
4.1.2 常规污染物去除分析 |
4.1.3 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分析 |
4.2 动态膜的性质分析 |
4.2.1 动态膜的物化性质 |
4.2.2 动态膜的形态分析 |
4.2.3 动态膜的阻力分析 |
4.3 预涂动态膜形成过程的优化 |
4.3.1 不同预涂参数设置下动态膜运行特性 |
4.3.2 最优预涂条件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AnDMBR处理污水浓缩液的工艺性能研究 |
5.1 温度对AnDMBR工艺性能的影响 |
5.1.1 过滤性能 |
5.1.2 COD去除率与产甲烷分析 |
5.1.3 DM膜组件的清洗 |
5.2 反应器构型对AnDMBR工艺性能的影响 |
5.2.1 过滤性能 |
5.2.2 COD去除及产甲烷分析 |
5.2.3 污泥及泥饼性质分析 |
5.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3.1 不同温度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分析 |
5.3.2 不同反应器构型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DMF-AnDMBR污水浓缩与产能系统评价 |
6.1 DMF-AnDMBR的水质评价 |
6.2 COD平衡及能量收支平衡分析 |
6.2.1 COD平衡分析 |
6.2.2 能量收支平衡计算分析 |
6.3 DMF-AnDMBR的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4)含硫尾矿酸性废水物化处理及尾矿基生物脱氮滤料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尾矿概况 |
1.1.1 尾矿的特点 |
1.1.2 尾矿的危害 |
1.1.3 尾矿的利用 |
1.2 含硫尾矿的环境影响 |
1.3 含硫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 |
1.3.1 含硫尾矿的直接利用 |
1.3.2 含硫尾矿有用成分回收 |
1.3.3 含硫尾矿处理废水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含硫尾矿 |
2.1.2 污泥生物炭 |
2.1.3 实验用水 |
2.1.4 实验仪器 |
2.1.5 实验试剂 |
2.2 生物脱氮滤料的制备 |
2.3 实验装置 |
2.4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含硫尾矿酸性废水物化处理 |
3.1 碱性物质筛选 |
3.2 含硫尾矿酸性废水烧杯实验反应条件优化 |
3.2.1 曝气和投加顺序 |
3.2.2 碱性物质联合投加 |
3.2.3 曝气时间 |
3.2.4 曝气量 |
3.2.5 投加高锰酸钾预处理 |
3.3 含硫尾矿酸性废水连续流反应器实验研究 |
3.3.1 底物投加量对酸性废水预处理的影响 |
3.3.2 不同流量对酸性废水预处理的影响 |
3.4 含硫尾矿酸性废水预处理的经济效益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硫尾矿的生物脱氮滤料制备与应用 |
4.1 含硫尾矿脱氮滤料的制备与优化 |
4.1.1 生物脱氮滤料的制备 |
4.1.2 脱氮滤料制备条件优化 |
4.2 生物脱氮滤料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启动 |
4.3 生物脱氮滤料自养反硝化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
4.3.1 不同生物脱氮滤料对反硝化系统脱氮的影响 |
4.3.2 HRT对反硝化系统脱氮的影响 |
4.3.3 初始硝酸盐浓度对反硝化系统脱氮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改性污泥生物炭对磷酸盐负载性能及吸附产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污泥热解制生物炭研究进展 |
1.1.1 生物炭的性质及应用 |
1.1.2 污泥的危害及传统处理方法 |
1.1.3 污泥热解技术 |
1.2 含磷废水治理研究进展 |
1.2.1 含磷废水治理方法 |
1.2.2 生物炭除磷研究进展 |
1.3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
1.3.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
1.3.2 含磷基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
1.3.3 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
1.3.4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评估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镁改性污泥生物炭除磷效果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2 污泥生物炭的制备 |
2.2.3 批吸附试验 |
2.2.4 分析检测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H及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
2.3.2 吸附动力学 |
2.3.3 吸附等温线 |
2.3.4 吸附剂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脱灰污泥生物炭的优化制备与结构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备条件单因素影响 |
3.3.2 响应面优化制备实验设计 |
3.3.3 Mg-DSB的结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脱灰镁基污泥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吸附回收及作为缓释肥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g-DSB对磷酸盐的等温吸附 |
4.3.2 P-Mg-DSB元素化学组成及吸附机理分析 |
4.3.3 P-Mg-DSB中磷的释放及生物可利用性分析 |
4.3.4 P-Mg-DSB的环境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霞湾港周边土壤及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收集与处理 |
5.2.2 分析方法 |
5.2.3 质量控制 |
5.2.4 重金属污染评价 |
5.2.5 数据分析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霞湾港水体的物化性质以及重金属浓度 |
5.3.2 霞湾港底泥/土壤的物化性质以及重金属浓度 |
5.3.3 重金属形态 |
5.3.4 重金属污染评价 |
5.3.5 多变量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改性污泥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材料 |
6.2.2 土壤培养实验 |
6.2.3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生物炭施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3.2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6.3.3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磷负载污泥生物炭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植物摄入风险评估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土壤培养实验 |
7.2.3 土壤元素各提取浓度测定 |
7.2.4 温室盆栽实验 |
7.2.5 修复风险评估(RAC) |
7.2.6 数据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TCLP提取态重金属浓度变化 |
7.3.2 不同处理对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
7.3.3 不同处理下植物生长和磷元素吸收 |
7.3.4 植物重金属可利用性分析及风险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6)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奉献 |
第一章: 研究范围 |
1.1. 引言/背景 |
1.2. 问题阐述 |
1.3. 研究合理性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目标 |
1.6. 研究问题 |
1.7. 创新点 |
1.8. 研究方法 |
1.9. 研究区域描述 |
1.10.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引言 |
2.2. 环保城市发展的背景 |
2.2.1. 城市发展与气候变化 |
2.2.2. 城市化 |
2.2.3. 有限资源消耗 |
2.2.4. 乱砍滥伐 |
2.2.5. 经济增长 |
2.3. 可持续发展概述 |
2.3.1. 可持续发展概念框架 |
2.3.2.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
2.3.3. 生态城市 |
2.3.3.1. 运行定义 |
2.3.3.2. 生态城市概念 |
2.3.4. 生态城市规划与发展要素 |
2.3.4.1. 城市结构 |
2.3.4.2. 交通运输 |
2.3.4.3. 物流 |
2.3.4.4. 社会经济 |
2.3.5. 指标 |
2.3.5.1. 定义 |
2.3.5.2. 可持续发展指数(SDI) |
2.4. 评价工具 |
2.4.1. 国际生态城市框架和标准(IEFS) |
2.4.2. 用于评估城市的生态和低碳指标工具(ELITE) |
2.5. 简析全球生态城市特征 |
2.6. 研究案例 |
2.6.1. Masdar生态城 |
2.6.1.1.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2.6.1.2. 城市结构 |
2.6.1.3. 交通运输 |
2.6.1.4. 物流 |
2.6.1.4.1. 能源 |
2.6.1.4.2. 水 |
2.6.1.4.3. 废物 |
2.6.1.5. 社会经济 |
2.6.2. 中新天津生态城(SSTEC) |
2.6.2.1.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2.6.2.2. 城市结构 |
2.6.2.3. 交通运输 |
2.6.2.4. 物流 |
2.6.2.4.1. 能源 |
2.6.2.4.2. 水 |
2.6.2.4.3. 废物 |
2.6.2.5. 社会经济 |
2.6.3. 结论 |
2.6.3.1. Masdar生态城 |
2.6.3.2. 中新天津生态城(SSTEC) |
第三章: 研究方法论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方法论 |
3.4. 研究设计 |
3.5. 数据收集 |
3.5.1. 原始数据 |
3.5.2. 二级数据 |
3.6. 分析的框架 |
3.7. 遇到的问题 |
3.8. 指标 |
3.9. 金融与投资 |
3.10. 研究的局限性 |
第四章: “沙特阿拉伯”的地理背景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域概况 |
4.2.1. 沙特阿拉伯的来历 |
4.2.2. 地形和地理区域 |
4.2.2.1. Tihamah |
4.2.2.2. Hejaz |
4.2.2.3. Najd |
2.2.2.4. 北阿拉伯 |
4.2.2.5. 东阿拉伯 |
4.2.2.6. 大沙漠 |
4.2.3. 气候 |
4.2.4. 社会经济 |
4.2.5. 宗教与文化 |
4.2.6. 人口结构 |
4.2.7. 人口密度 |
4.2.8. 交通运输 |
4.3. 城市遗产 |
4.3.1. 中部地区风格(Najd风格) |
4.3.2. 西部地区风格(红海盆地风格) |
4.3.3. 南部地区风格(Al-Sarat风格) |
4.3.3.1. Al-Hadaba区域 |
4.3.3.2. Al-Sarat区域/高地 |
4.3.3.3. Al-Asdar区域 |
4.3.3.4. Tihamah和红海南部区 |
4.3.4. 东部地区风格(阿拉伯海湾风格) |
4.4. 环境政策和方案 |
4.5. 城市建立 |
4.5.1. 新城市的必要性 |
4.5.2. 当前的城市危机 |
4.5.3. 经济城市 |
4.6. 生态方面 |
4.6.1. K.A.CARE |
4.6.2. 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 |
4.6.3. 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 |
第五章: 现场定位 |
5.1. 引言 |
5.2. 背景 |
5.3. 方法 |
5.4. 替代地点 |
5.4.1. Jazan经济城 |
5.4.2. Thuwal |
5.4.3. Tiran & Snafir群岛 |
5.4.4. Hofuf |
5.5. 方案比选 |
5.6. 评价 |
5.7. 位置描述 |
5.7.1. 气候 |
5.7.2. 能源资源 |
5.7.3. 水 |
5.7.4. 交通运输 |
5.8. 优势与劣势 |
5.9. 机遇与挑战 |
5.10. 限制因素 |
5.10.1. 人口 |
5.10.2. 地理和地区维度 |
5.10.3. 目标类别 |
第六章: 政策声明与KPIs |
6.1. 引言 |
6.2. 方法 |
6.3. 战略 |
6.3.1. 目标 |
6.3.2. 措施 |
6.3.3. 战略目标 |
6.4. 指标与目标 |
6.4.1. 保护自然资源 |
6.4.1.1. 能源供应 |
6.4.1.2. 原生水资源 |
6.4.1.2.1. 饮用水 |
6.4.1.2.2. 供水 |
6.4.1.3. 建筑材料 |
6.4.2. 限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
6.4.2.1. 建筑及拆迁(C&D)废物 |
6.4.2.2. 城市固体废物(MSW) |
6.4.2.3. 污水/废水 |
6.4.2.3.1. 污水污泥 |
6.4.2.3.2. 生活污水 |
6.4.3. 保护环境 |
6.4.3.1. CO_2排放 |
6.4.3.2. 空气污染 |
6.4.3.3. 碳平衡 |
6.4.4. 生物多样性 |
6.4.5. 高效的交通 |
6.4.5.1. 低速模式 |
6.4.5.2. 机动车模式 |
6.4.5.3. 高速模式 |
6.4.6. 土地利用效率 |
6.4.6.1. 土地利用 |
6.4.6.2. 街道 |
6.4.6.3. 开放绿地 |
6.4.7. 民族认同 |
6.4.7.1. 能源市场 |
6.4.7.2. 遗产 |
6.4.7.3. 能源合理化 |
6.4.8. 精细的生活 |
6.4.8.1. 失业率 |
6.4.8.2. 女性劳动力 |
6.4.8.3. 非营利部门 |
6.4.8.4. 住房 |
6.4.9. 健康社区 |
6.4.9.1. 营养 |
6.4.9.2. 身体活动 |
6.4.10. 智慧城市 |
6.4.10.1. 电子监控 |
6.4.10.1.1. 社交数据库 |
6.4.10.1.2. 物流 |
6.4.10.1.3. 家庭自动化 |
6.4.10.2. 电子商务 |
6.5.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第七章: 物流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3. 原材料 |
7.3.1. 能源 |
7.3.1.1. 基础负荷 |
7.3.1.2. HVAC负荷 |
7.3.1.2.1. 风能 |
7.3.1.2.2. 传统元素(被动式冷却) |
7.3.1.3. 水加热负荷 |
7.3.2. 原生水 |
7.3.2.1. 饮用水 |
7.3.2.2. 供水 |
7.3.3. 食用产品 |
7.3.4. 可再生燃料 |
7.4. 废物管理 |
7.4.1. MSW |
7.4.2. 废水 |
7.4.2.1. 水处理 |
7.4.2.2. 固体污泥处理 |
7.5. 效率 |
7.6. 交通运输 |
7.6.1. 公共交通 |
7.6.1.1. 轻轨(LRT) |
7.6.1.2. 个人快速交通(PRT) |
7.6.2. 共享车辆 |
7.6.2.1. 自行车 |
7.6.2.2. 汽车 |
7.7. 物流 |
7.7.1. 太阳能 |
7.7.1.1. 太阳能热能 |
7.7.1.2. 太阳能光伏能 |
7.7.2. 风能 |
7.7.3. 废物管理 |
7.7.3.1. 水回收 |
7.7.3.2. 生物处理 |
第八章: 结论 |
8.1. 引言 |
8.2. 关联 |
8.3. 评估 |
8.4. 结果 |
8.4.1. CO_2排放 |
8.4.2. 废物 |
8.4.3. 自然资源 |
8.4.4. 溢出 |
8.5. 研究成果 |
8.6. 结论 |
8.7.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7)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直觉模糊集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生态经济效率及其测度的相关研究 |
1.3.2 环境经营及其效益的相关研究 |
1.3.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应用的相关研究 |
1.3.4 直觉模糊集理论应用的相关研究 |
1.3.5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及其测度的理论分析 |
2.1 基于环境经营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概念的提出 |
2.1.1 Eco-efficiency及其内含 |
2.1.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概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
2.1.3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与Eco-efficiency的比较 |
2.1.4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理论价值 |
2.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及其属性特征 |
2.2.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概念及实质 |
2.2.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属性特征 |
2.3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相关理论 |
2.3.1 环境经营理论 |
2.3.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3.3 直觉模糊集理论 |
2.4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理论框架 |
2.4.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基本理论要素 |
2.4.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演绎式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环境经营引导机制分析 |
3.1 企业环境经营系统属性与演化机理 |
3.1.1 企业环境经营系统的复杂适应系统属性 |
3.1.2 企业环境经营系统的演化机理及模型 |
3.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理及其模型 |
3.2.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理 |
3.2.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理模型 |
3.3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标识机制及其实现方式 |
3.3.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标识性机制 |
3.3.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制的实施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模糊性及影响因素识别 |
4.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模糊性分析 |
4.1.1 系统主体特征造成的测度模糊性 |
4.1.2 系统适应维生机理造成的测度模糊性 |
4.1.3 测度因子关系与数据条件造成的测度模糊性 |
4.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因子的模糊属性与模糊关系 |
4.2.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因子的模糊属性 |
4.2.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因子间的模糊关系 |
4.3 基于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理的影响因素识别 |
4.3.1 基于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理的影响因素分类 |
4.3.2 库所性影响因素识别 |
4.3.3 变迁性影响因素识别 |
4.3.4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影响因素体系 |
4.4 基于直觉模糊集理论的测度不确定影响因素识别 |
4.4.1 直觉模糊集理论对不确定影响因素识别的适用性 |
4.4.2 不确定性影响因素的直觉模糊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 |
5.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现行测度方法及其局限性 |
5.1.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现行测度方法 |
5.1.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现行测度方法的局限性 |
5.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模糊测度方法的设计目标与依据 |
5.2.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模糊测度方法设计目标 |
5.2.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模糊测度方法设计依据 |
5.3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方法设计 |
5.3.1 测度方法的模型化与体系化特征 |
5.3.2 测度方法的直觉模糊集技术支撑 |
5.3.3 测度方法的图示模型表示 |
5.4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的分解原理与体系 |
5.4.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分解原理 |
5.4.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分解体系 |
5.5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模型设计 |
5.5.1 测度相关因子的映射关系与运算关系 |
5.5.2 测度相关因子的二元直觉模糊关系模型 |
5.5.3 测度相关因子的模糊映射关系模型 |
5.5.4 基于扩张原理的直觉模糊测度模型 |
5.6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的有效性与变动性 |
5.6.1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模型有效性检验 |
5.6.2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结果变动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应用实例 |
6.1 应用对象及其环境经营状况 |
6.1.1 H公司生产概况与污染源分析 |
6.1.2 H公司的环境经营状况 |
6.2 应用对象的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 |
6.2.1 H公司原始数据及其常规处理 |
6.2.2 H公司调研数据的直觉模糊处理与应用 |
6.2.3 H公司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 |
6.2.4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直觉模糊熵测算 |
6.3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方法的应用评价 |
6.3.1 H公司生态经济效率现行方法的测算 |
6.3.2 H公司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结果 |
6.3.3 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方法的有效性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源流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构架与方法 |
一、结构体系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生产性消费的伦理失范问题 |
第一节 消费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阐释 |
一、消费的界定与分类 |
二、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释义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异化导致伦理失范 |
一、生产性消费模式的历史演变 |
二、生产性消费的异化 |
三、生产性消费的内在矛盾与伦理约束 |
第三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造成的生态困境 |
一、世界范围内自然界的破怀 |
二、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 |
第二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的理性反思 |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观主导下的生态伦理失范 |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其评价 |
二、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性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伦理失范 |
一、“资本逻辑”阐释及其影响 |
二、“资本逻辑”主导下经济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三节 工业文明“线性非循环”思维下的实践伦理失范 |
一、“线性非循环”思维的伦理缺失 |
二、“线性非循环”思维主导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
第三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模式 |
第一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适度消费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循环经济模式 |
二、再生资源产业模式 |
三、绿色消费模式 |
第四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 |
第一节 经济伦理维度 |
一、经济行为的德性体现 |
二、生产性消费领域的生态体现 |
三、效益统一与环境协调 |
第二节 生态伦理维度 |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论 |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
三、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生产性消费的本质 |
第三节 社会价值维度 |
一、社会稳定 |
二、社会和谐 |
三、社会与自然和谐 |
第四节 人本价值维度 |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 |
二、人自身的和谐 |
三、人的自然解放 |
第五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道德主体 |
第一节 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企业是生产性消费的道德主体 |
二、企业是“经济实体”和“伦理实体”的统一 |
三、塑造人格化的企业伦理 |
四、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辩证统一 |
第二节 政府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政府职能与伦理责任 |
二、政府生产性消费伦理责任适用范围与表现形式 |
三、生态型政府的建立 |
第三节 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个体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道德主体对自然界的认知 |
三、道德主体身份的转换 |
第六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 |
第一节 道德教化 |
一、道德教化的内涵 |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
三、道德教化的路径 |
第二节 理性转换 |
一、理性的释义 |
二、经济理性批判 |
三、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 |
第三节 文化认同 |
一、文化认同的含义解读 |
二、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 |
三、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
第四节 制度保障 |
一、伦理制度 |
二、法律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9)生物电化学系统对污水中离子型物质的去除与回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
1.3 基于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水脱盐研究 |
1.3.1 传统三室型微生物脱盐电池 |
1.3.2 堆叠型微生物脱盐电池 |
1.3.3 上流式微生物脱盐电池 |
1.3.4 电容型微生物脱盐电池 |
1.3.5 与阴极反应耦合的微生物脱盐电池 |
1.3.6 其他构型的微生物脱盐电池 |
1.3.7 各类微生物脱盐电池构型的性能比较 |
1.4 生物电化学系统对其他离子的去除与回收研究 |
1.4.1 地下水中硝酸盐去除 |
1.4.2 污水中氮磷回收 |
1.4.3 有价物质生产 |
1.5 生物电化学系统效能优化研究 |
1.5.1 内阻降低 |
1.5.2 pH控制 |
1.5.3 操作条件优化 |
1.5.4 脱盐室出水的离子污染 |
1.5.5 膜与阴极的结垢与生物污染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堆叠型微生物脱盐电池构型优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反应器构型 |
2.2.2 反应器运行条件 |
2.2.3 分析与计算方法 |
2.3 脱盐室数目对堆叠型微生物脱盐电池运行性能的影响 |
2.3.1 对产电性能的影响 |
2.3.2 对脱盐性能的影响 |
2.3.3 对总脱盐速率的影响 |
2.3.4 对电子利用效率的影响 |
2.4 运行条件对堆叠型微生物脱盐电池运行性能的影响 |
2.4.1 循环流速的影响 |
2.4.2 盐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2.5 堆叠型微生物脱盐电池电势降组成及变化分析 |
2.5.1 欧姆内阻的沿程变化 |
2.5.2 电势降的沿程变化 |
2.6 脱盐终点选择 |
2.7 与已有研究的脱盐性能比较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循环型微生物脱盐电池pH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反应器构型 |
3.2.2 反应器运行条件 |
3.2.3 分析与计算方法 |
3.3 循环电极液对微生物脱盐电池产电及pH的影响 |
3.3.1 对产电性能的影响 |
3.3.2 对电极液pH的影响 |
3.3.3 对阳极液DO浓度的影响 |
3.4 循环型微生物脱盐电池的长期运行 |
3.4.1 产电性能 |
3.4.2 阳极液的pH变化 |
3.4.3 脱盐性能 |
3.4.4 COD去除率与库仑效率 |
3.5 长期运行中循环型微生物脱盐电池的阴极生物污染 |
3.5.1 三种构型反应器阴极生物污染情况 |
3.5.2 阴极生物污染对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生物氮磷回收电池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反应器构型 |
4.2.2 反应器运行条件 |
4.2.3 分析与计算方法 |
4.3 微生物氮磷回收电池的运行与污水净化效果 |
4.3.1 产电性能 |
4.3.2 污水净化效果 |
4.4 微生物氮磷回收电池的氮磷回收效果 |
4.4.1 回收液中氮磷的累积与浓缩效果 |
4.4.2 污水的同步净化效果 |
4.4.3 MNRC运行过程中的产电情况 |
4.5 微生物氮磷回收电池内离子分布变化与电荷迁移 |
4.5.1 污水中各类离子的分布及变化 |
4.5.2 回收液中各类离子的分布及变化 |
4.5.3 综合物料平衡分析 |
4.6 微生物氮磷回收电池内各类离子迁移电荷需求量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污水自驱动综合净化系统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反应器构型 |
5.2.2 反应器运行条件 |
5.2.3 分析与计算方法 |
5.3 回收液体积对综合净化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 |
5.3.1 对产电效果的影响 |
5.3.2 对回收液与淡水电导率的影响 |
5.3.3 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
5.3.4 对氮磷浓缩效果的影响 |
5.4 系统连续运行中污水净化耦合氮磷回收效果 |
5.4.1 产电效果 |
5.4.2 回收液与淡水的电导率变化 |
5.4.3 污水净化效果 |
5.4.4 氮磷浓缩与回收效果 |
5.5 综合净化系统内离子分布变化与电荷迁移 |
5.5.1 污水中各类离子的分布及变化 |
5.5.2 回收液中各类离子的分布及变化 |
5.6 利用回收液产鸟粪石的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 |
1.1.2 资源环境的价格扭曲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
1.1.3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强价格形成研究 |
1.2 文献综述与评述 |
1.2.1 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 |
1.2.2 关于价格的含义及其运行机制 |
1.2.3 关于循环经济的价格机制 |
1.2.4 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和不足 |
2. 价格形成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 |
2.1 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政府失灵"还是"市场失灵" |
2.2 市场经济机制的基本特征 |
2.3 循环经济机制的基本特征 |
2.4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及其转化 |
2.4.1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立性 |
2.4.2 循环经济机制与市场经济机制的兼容性 |
2.5 价格形成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
2.5.1 发展循环经济有赖于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
2.5.2 我国资源环境价格扭曲的根源是价格形成体制机制存在障碍 |
2.5.3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决定有别于传统的商品价格决定 |
2.6 小结 |
3.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基础 |
3.1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关系 |
3.1.1 循环经济下的各种利益(价格)关系分析 |
3.1.2 世界各国在循环经济发展中采取的货币性手段 |
3.2 广义价格理论 |
3.2.1 广义的物品 |
3.2.2 广义的产权 |
3.2.3 广义的交换 |
3.2.4 广义的成本 |
3.2.5 广义的收益 |
3.2.6 广义的价格 |
3.3 对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关系的再认识 |
3.3.1 资源环境的有用性 |
3.3.2 资源环境的稀缺性 |
3.3.3 资源环境的产权性 |
3.3.4 资源环境产权的交换及其货币化 |
3.4 小结 |
4.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理 |
4.1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因素 |
4.1.1 资源环境的价值 |
4.1.2 资源环境的成本 |
4.1.3 资源环境的供求 |
4.1.4 资源环境的产权及其货币化 |
4.2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矛盾 |
4.2.1 资源环境稀缺程度度量的困难 |
4.2.2 资源环境产权界定的困难 |
4.2.3 资源环境价值计量的困难 |
4.2.4 资源环境外部性货币化的困难 |
4.2.5 比价安排的困难 |
4.3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理分析 |
4.3.1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主体的广义性 |
4.3.2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客体的广义性 |
4.3.3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目标的广义性 |
4.4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方法 |
4.4.1 计量方法 |
4.4.2 试错方法 |
4.4.3 市场方法 |
4.5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原则 |
4.5.1 初始环节的价格形成原则 |
4.5.2 生产环节的价格形成原则 |
4.5.3 销售环节的价格形成原则 |
4.5.4 回收环节的价格形成原则 |
4.6 小结 |
5.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形式 |
5.1 循环经济系统的层次结构 |
5.2 企业循环中的价格形成形式 |
5.2.1 企业循环中的物质流和价值流分析 |
5.2.2 企业循环中的协商定价 |
5.2.3 企业循环中协商定价的支撑条件 |
5.3 社区循环中的价格形成形式 |
5.3.1 社区循环中的物质流分析 |
5.3.2 社区循环的的理论基础—公共资源自治理论 |
5.3.3 社区循环中的自治定价 |
5.4 社会循环中的价格形成形式 |
5.4.1 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实现社会循环的关键 |
5.4.2 社会循环中的价格形成形式-参与定价 |
5.5 国际循环中的价格形成形式 |
5.5.1 废弃物的跨国转移 |
5.5.2 解决废弃物国际循环的途径----国际合作 |
5.6 小结 |
6.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支持 |
6.1 价格形成的微观基础 |
6.1.1 企业行为是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基础 |
6.1.2 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活动的动力与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 |
6.2 价格形成的市场体系 |
6.2.1 资源环境产权市场化与价格形成 |
6.2.2 关于碳权交易 |
6.3 价格形成的的技术支撑 |
6.3.1 循环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技术创新 |
6.3.2 技术支持循环经济价格形成的主要体现 |
6.3.3 循环经济下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6.4 价格形成的政府政策 |
6.4.1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财政、金融政策 |
6.4.2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进出口政策 |
6.4.3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核算体系 |
6.4.4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法律支持 |
6.5 小结 |
7. 主要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探讨回收污水中有用的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磁性分离新技术研究[D]. 李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校本教材设计与开发[D]. 杨以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D]. 杨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含硫尾矿酸性废水物化处理及尾矿基生物脱氮滤料制备与应用[D]. 陶森森.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改性污泥生物炭对磷酸盐负载性能及吸附产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D]. 蒋敏. 湖南大学, 2020(12)
- [6]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D]. AlhejiAyman Khaled B. 天津大学, 2019(01)
- [7]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直觉模糊集测度研究[D]. 刘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8]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D]. 古璇. 东南大学, 2018(01)
- [9]生物电化学系统对污水中离子型物质的去除与回收研究[D]. 陈熹. 清华大学, 2016(12)
- [10]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D]. 梁红. 江西财经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