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产出与生产率国际比较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实际产出与生产率国际比较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际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的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魏晓雪[2](2020)在《中国资本测算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本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载体,经济学家通常关注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一面,统计学家通常关注资本作为核算对象的一面。资本在经济学和统计学中的关键地位要求学者们对它做出更严谨准确的测算,由于资本测算的复杂性,学者们很难实现“完美的”测算,而这正是值得研究的地方。资本测算源于对国民财富和生产率水平的衡量需求,是摸清一国“家底”与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资本测算可以分为资本存量测算和资本服务测算,资本存量又区分资本存量净额和生产性资本存量,分别反映资本的财富面与生产面。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的关系、测算方法及应用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资本测算主要借助永续盘存法及其衍生方法展开。Goldsmith首次将永续盘存法用于测算国民财富和固定资本存量。Jorgenson基于永续盘存法扩展投资理论与资本测算理论,提供异质资本的加总方案。SNA在上述基础改进资本核算,逐步形成包含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的框架。OECD根据SNA提供的框架编制和更新资本测算手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欧盟、OECD等国家或国际组织也逐步将SNA资本测算框架纳入到核算体系中。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CSNA)已依据SNA资产范围变化做出改进,却未吸取SNA的资本测算思路,使得尚未正式开展官方资本测算,难以获知中国的财富存量或生产率的国际地位。因此,中国资本测算研究不仅有助于获悉中国真实财富水平,佐证国际比较结果,还有助于改进中国资产统计范围与统计手段,为官方资本测算提供研究经验。当前国内资本测算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对特殊资产关注不足、参数和方法选取混乱、研究结果难比较、缺少对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在统一框架下的分析与应用。因此,本文旨在结合中国统计实践和研究经验探索解决方案,探讨资本服务纳入CSNA的可行性,构建多层面资本测算路径,统一分析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对资本测算结果作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服务效率两方面应用,比较中国与美国在资本测算与应用方面的差距。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概括全文研究框架,指出本文的创新性、局限性及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归纳汇总前沿文献,提炼资本测算的关键问题及主要观点,梳理资本测算发展进程,关注资本测算中投资序列、价格指数、初始资本存量、资产折旧和资本加总等重要技术问题,总结学者与政府、机构开展的资本测算应用研究。第三章是资本测算理论与方法的介绍。该部分界定与解释资本测算范畴、理论和方法。新古典投资理论和资产价值理论是资本测算的基础,指数理论是异质资本服务的加总基础。该部分重点介绍资本测算的经典方法——永续盘存法。由永续盘存法进一步衍生出测算剖面与退役剖面,通过数值案例比较不同下降模式与退役模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剖面的结合可以导出资本存量总额、资本存量净额、生产性资本存量,资本服务则以使用者成本加权获取。通过分析,该部分确定本文将采用几何与双曲下降剖面、正态钟型退役模式,并以内生事后法计算资本回报率,资本服务指数以Tornqvist指数形式呈现。第四章是中国资本测算路径的构建。SNA对资产范围的修订和对资本服务的吸纳显着影响各国的资本统计制度与实践。该部分通过分析SNA及CSNA中资产定义、范围、资本测算的演进,探讨资本服务与CSNA融合的可行性及相关建议。SNA中的资本测算框架是当前资本测算研究的基本框架之一,故本文基于SNA的研究经验,构建纳入财富性资本与生产性资本测算的多层面资本测算路径,提供对资本存量净额、生产性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指标的统一分析与比较框架。测算路径涵盖了总量、省际和工业企业三个层面,并测算信息技术资本和研究与开发资本。第五章是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的测算。开展中国总量、省际和工业企业5大类资产的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测算实践,包含当前资本测算研究的各关键点。在测算生产性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计算资本回报率、使用者成本,进而获取资本服务价值与指数。该部分将直接应用永续盘存法公式计算的传统“资本存量净额”与应用测算剖面获取的资本存量净额和生产性资本存量比较,发现直接应用公式可能高估测算结果。在稳健性分析中探讨资本测算各参数与剖面带来的差异,发现测算剖面和价格指数均在不同程度影响研究结果。第六章是资本服务的两方面应用。该部分弥补单一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不足,在多投入-多产出的测算框架下将资本服务应用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一方面是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将资本服务作为资本投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并考察不同资本投入测算的生产率的差异。另一方面,利用资本服务最优投入与实际投入构造资本服务效率指标,反映资本服务的利用效率。资本服务效率指标基于生产过程优化视角,能够提供更多优化投资利用率、改进生产过程的信息及建议。发现中国各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本服务效率并未保持较高水平增长。第七章是以中国与美国为例的资本测算与应用比较。评价中美两国投资统计现状,总结并借鉴先进投资统计经验。比较两国资本测算及应用研究结果,发现中美资本存量的差距主要来自于特殊资产,中美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服务效率差距主要在于中国对资产利用的不足。第八章是本文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总结主要研究结论,从“新时代下的资本统计,资本统计数据库构建,资本测算的国际比较”三方面给出未来发展方向的具体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有:(1)构建多层面中国资本测算路径。尽管本文的测算路径无法覆盖全部研究层面和资产类型,但已涵盖多种研究层面和多类型资本测算的研究要点。通过将不同研究层面和不同资产类型资本测算分解为具体的测算路径的方式,为中国统计实践和资本测算实践提供建议。(2)实现财富性资本存量、生产性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的统一测算。在统一路径下,资本存量指标之间的可比性更强。本文摒弃传统测算资本存量净额的方法,采用年龄-价格退役剖面测算真正的资本存量净额,并观察年龄-效率剖面与年龄-价格剖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结果差距。(3)关注工业企业资本服务测算。总量与省际代表宏观视角及地区视角,工业企业视角的测算路径可作为微观视角的补充。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中坚力量,工业企业的财务指标和统计指标具有代表性,可以作为其他类型企业资本测算和微观视角测算的研究基础。(4)构造资本服务效率指标,测算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丰富资本服务的应用方向。借鉴经济效率相关概念,构造易于理解的资本服务效率指标,发现国家、地区、企业的资本服务效率和生产率困境,尝试回答投资效率、经济发展质量等问题。(5)开展中国与美国资本测算的多方面比较。从投资统计、资本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服务效率等方面展开中国与美国的资本测算方法基础、数据和应用的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资本测算各方面差异现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任同莲[3](2020)在《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文中指出随着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不断革新及全面应用,全球数字贸易迅猛发展,并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与此同时,全球价值链分工日益深化、全球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动等,使得制造业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各国纷纷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和新型竞争优势构建。数字贸易发展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从而对全球分工及竞争优势构建产生深远影响。在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国制造业也正在经历数字化、服务化和智能化的转型。由此出发,引发以下思考:数字贸易会对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数字贸易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外数字贸易的相关研究集中于数字贸易发展历程与发展特征、贸易规则与治理、典型企业数据分析等,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究数字贸易经济效应的文献较为缺乏;而现有关于制造业服务化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都忽视了当下全球数字贸易迅猛发展的大背景。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逻辑关联。首先,从理论上系统分析数字贸易通过影响贸易成本、资源配置效率、服务贸易发展及消费升级等对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并基于不同维度分别从理论模型和影响机制层面进行理论分析。不同以往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截面数据或者典型企业数据评估数字贸易,本文构建评估体系,系统全面的评估数字贸易发展;此外,分别选取增加值RCA、增加值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从多维度系统评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并进行国家间、行业间的比较分析。然后,分别就数字贸易对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三者的逻辑关系。最后得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由9章构成,第1章为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2章是文献综述。第3章为内涵界定、逻辑框架及理论分析。第4章基于不同视角测算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并做国家间行业间的比较分析。第5章实证研究数字贸易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并区分服务投入来源进行差异性分析。第6章基于比较优势视角,利用跨国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贸易对制造业RCA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RCA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RCA的影响。第7章基于技术提升视角,从实证层面研究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考察制造业服务化的中介效应。第8章基于全球价值链升级视角,实证研究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并考察制造业服务化的中介效应。第9章总结全文,并提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本文从国际对比、典型事实、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层面探讨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逻辑关联,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逻辑和理论研究表明,数字贸易发展有助于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制造业服务化是数字贸易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二,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优于发展中国家,但主要发展中国家表现出巨大发展潜力。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和国际竞争力水平都有所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此外,中国发展比较好的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其附加值较低且资源消耗大,亟需制造业转型和国际竞争力构建。第三,数字贸易发展有助于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且对国内生产性服务投入的提升效应大于国外生产性服务投入,这对于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全球产业融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基于数字贸易结构、国家类型、服务投入种类和质量、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和技术水平的不同,数字贸易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第四,数字贸易发展显着促进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制造业服务化是数字贸易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基于不同视角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实证结果显示,数字贸易对制造业RCA、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都有显着的提升作用,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制造业服务化是其影响途径之一。此外,基于国家类型、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和技术水平的不同,数字贸易发展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数字贸易经济效应、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数字贸易发展及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支持和参考,对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许福志[4](2020)在《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统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焦于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经济因素视角考察经济发展动力源泉的早期经济增长理论,却未能解释拥有相似的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禀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效益和质量、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迥然相异的水平和绩效。伴随着对经济现象的持续研究,社会资本理论主张运用信任、社会规范和条例、社会网络和互动交往等非经济因素研究经济现象。1995年世界银行首次公布了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测度指标,将社会资本要素纳入该指标体系中;其次,2008年新版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将生产资本和社会资本分别作为独立词条纳入该词典;最后,世界价值观调查和和欧洲价值观调查的测度指标同样包含了社会资本要素。至此,社会资本的概念普遍得到了经济学家的认同。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嵌入经济发展框架,已成为研究经济现象的一个新范式。在研究和探索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统资本要素已无法全方位解释目前我国存在的经济发展形势,因此基于社会资本视角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深化考察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大规模的要素投入来拉动,而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度相对较低,造成经济规模的扩张与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非一致性。因此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其根本路径在于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然而,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联动过程,是多种主体、多种要素深度融合的结果。技术创新活动不仅涉及到科技资源要素的投入规模和使用效率,还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而社会资本是社会经济环境的核心特征,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支撑。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呈现出创新步伐加快、周期缩短、难度增大、成本增高的新态势,以信任、信息共享、社会网络等为表征的社会资本,可加快技术知识传播与扩散、促进科技资源有效整合、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等,从而有利于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提质增效,是未来我国经济集约式增长与内涵式增长的重要走向,对于寻求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内在稳定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可以从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来进行测度,经济增长反映经济规模的扩张,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经济品质的优劣。同样地,技术创新可以从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两方面来进行测度,创新产出反映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规模,创新效率反映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质量;同时基于价值链视角,技术创新过程又可分化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技术开发阶段反映技术创新的中间绩效,而成果转化阶段则是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市场化实现;据此,技术创新可以进一步从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来进行测度。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切入点,分别探讨了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机制。理论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的间接效应,因此本文同时考察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在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关系中的中介机制。基于此,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首先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介绍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首先介绍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社会资本的定义、核心维度及层次划分。其次从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视角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文献回顾,同时对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再次从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考察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接着从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层面探索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地,很多学者发现社会资本可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影响经济发展。最后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三章是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本章首先介绍了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社会资本的测度。其次分析了联系维度、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再次阐述了社会资本可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交易成本、资源配置效率、政府管理质量和技术创新六条途径影响经济发展。接着从新古典经济增长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明晰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最后构建技术创新路径下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第四章是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统计描述。首先是中国社会资本的总体情况分析,主要基于社会资本的联系维度、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分别采用相互沟通和信息共享、社会网络和信任作为测度指标,发现中国的互联网上网人数和电话用户数快速增长,社会组织数量较多且发展较为迅速,社会网络较为发达,同时社会信任度在逐步提升;总体来看,中国的社会资本水平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其次是中国技术创新的总体情况分析,主要从中国创新资源的资金和人员投入结构、创新产出及成果、投入产出比、国际比较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的创新资金和人员投入、创新产出及成果增长速度较快,但面临着创新资源投入结构不合理、产出及成果的技术含量和投入产出效率偏低、与科技强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显着等问题。最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发现中国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经济增长率有所放缓,产业结构有待升级和优化,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因此必须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这两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首先,基于价值链视角,将技术创新分化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就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的机制及路径,提出社会资本与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的U型关系假说。其次,基于经济发展视角,就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及路径,提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U型关系假说。再次,基于技术创新的间接效应,提出创新两阶段产出和创新两阶段效率在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U型关系中的中介机制假说。最后,基于中国30个地区2001-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然后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姜群[5](2019)在《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 ——实证分析与政策优化》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是创新之源,对于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基础研究是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把基础研究成果和科技人才作为提升本国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科技竞争正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的趋势下,基础研究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途径,强大的基础研究实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同时,基础研究的知识成果能够增加一国乃至全球的知识储备,是一国综合国力和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在投资和从事基础研究过程中,政策制定对于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随着财政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不断提升,如何借助于财政政策实现基础研究成果的突破,提高我国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深刻认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理性客观地分析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探索促进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有效路径,为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探讨了财政政策在基础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除绪论外,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支持基础研究财政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采用DEA和Tobit模型,对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效率进行了量化评价,揭示其影响因素。再次,采用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深入剖析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归纳比较分析方法论述了国外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基于以上内容,对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有效路径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现状分析。主要围绕基础研究整体发展情况、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四个方面对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现状进行分析:第一,基础学科研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基础研究发展平台逐步完善、企业关注力度有所提升、基础研究成果多方面提高。第二,19842018年,我国相继出台了适应不同时期的基础研究发展战略及人才计划,基础研究得到快速发展;财政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基础研究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但依然存在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偏低、渠道单一、基础研究薄弱的短视现象。第三,为了促进基础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基础研究的政府采购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2)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鉴于财政作用于基础研究有两个可能的重要渠道:一是影响基础研究投入的效率与效果;二是影响拔尖人才的成长。首先,以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模型对20092016年基础研究投入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运用Tobit模型从经济、人力、地区、社会、贸易、财政结构等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效率与技术变化的年平均下降速度均为4%,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综合效率指数年平均提升1%。从具体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源水平对于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社会信息化水平、财政支出结构表现出负向影响,人口密度、财政负担对基础研究投入效率影响效果不明显。其次,以19992016年197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及成长路径。从学科分布上可看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学科的分布上存在集中趋势,主要分布在工学和理学两个学科上,共约占总人数的71%;不同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赫芬达尔指数表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依托单位的分布上呈高度集中趋势。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拥有国际化教育背景、本硕博直读型培养方式、分学科分类别交叉型教育模式有利于加速拔尖人才的形成。(3)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一,在支持基础研究财政政策体系方面,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财政科学技术支出预算权限在分配上没有实现统一与制衡;财政投入强度不足,基础研究投入强度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处于较低水平;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偏向严重,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中以应用研究为主,地方的财政科技支出以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均未给予基础研究应有的重视;未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渠道单一,企业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不足;财政投入地区不均衡,基础研究投入效率有待提高等。同时,在政府采购政策方面存在采购规模小、可操作性差、支持范围有限等问题。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表现出立法层级偏低、政策缺乏稳定性、税收优惠政策间不协调、普惠性力度不强、税收优惠方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第二,在财政支持基础研究人才发展研究方面,教育投入不足、政策激励程度有限、人才分布集中是制约人才发展的主要原因。(4)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国际比较。选择美国、日本、韩国等创新型国家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研究的资助体系、执行结构、投入规模、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三国在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体系上各具特色。美国的主要特点是资助体系表现为政府与企业双主体运行,各主体资助结构迥异,任务导向型特征明显,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形成了侧重于“所得税减免”的税收优惠体系;日本政府内部拥有稳定的基础研究资助部门,基础研究经费分类拨付,高度重视竞争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其税收优惠偏重于“应税收入抵扣”;韩国政府形成了因时而变的灵活资助模式,注重基础研究发展的政策配套。三国的共同点在于构建以政府与企业共同参与的资助体系,以大学或企业为主体的执行结构,稳定充足的投入规模,有效的税收优惠制度。(5)政策建议。在前文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实证分析、国外借鉴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支持基础研究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具体包括:第一,优化财政投入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调整中央、地方的财政投入结构,完善资助体系;均衡基础研究区域发展。第二,调整财政投入结构,提升经费使用效率。第三,完善促进人才成长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遵循培养规律,均衡人才分布,完善激励机制,增加人文关怀。第四,强化支持基础研究的税收政策。构建基础研究税收政策体系,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的定位,增加税收优惠政策手段。最后,从优化基础研究环境、发挥政府采购的激励效应、注重学科均衡发展、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联合、提高基础研究成果的质量等方面提出促进基础研究发展的综合性配套措施。

刘京华[6](2019)在《版权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策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知识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各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依赖版权保护及其经济属性而生存、发展的版权产业,也构成了当今全球知识经济的强大动力。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版权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英美等发达国家普遍以版权产业为抓手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推动本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增加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学者对本国版权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指导下对本国版权产业的发展及其经济贡献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这为开展国际比较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版权产业的概念界定,本文从英国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版权法《安妮女王法令》入手,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理论基础的梳理,总结出版权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此后,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版权产业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比较研究,首先从版权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比较各国版权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历程,分析国外版权产业的发端以及中国版权产业的发展进程,由此从纵向分析的视角得出版权产业发展的历史规律。此后,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版权产业所界定的统一概念框架下,对世界各国版权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制度安排进行横向比较,主要比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版权产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产业竞争力、版权保护政策和版权产业促进政策等几个方面。此后,通过跨国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对版权产业发展驱动机制做实证检验,探究影响版权产业发展水平的各类影响因素,特别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版权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版权产业发展的路径。在全方位的国际比较及实证检验之后,结合中国版权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态势,从政府管理困境、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人才缺乏、资金不足以及国际竞争力比较弱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从现实问题出发,提出我国版权产业科学发展的总体策略及具体对策建议。本文所提出的主要对策建议包括:要采取守正创新、双效合一,社会效益优先的发展原则的原则;走双线并进、内外结合的总体路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版权产业的发展,构建我国版权产业“走出去”新格局。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我们应该着力构建更高效的版权产业管理体系,推进版权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版权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拓宽版权企业融资渠道,全方位提升版权产业国际竞争力。

田孟[7](2019)在《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及影响因素 ——基于多个视角的测算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额呈现持续较快地增长。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Gloal Value Chains,GVC)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各国更加认识到制造业的关键作用,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双向挤压”。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统计方法,中国制造业出口被高估,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制造业的贸易摩擦愈来愈多,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甚至大谈“中国威胁论”。正在重构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相互交织,使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考验。那么,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究竟如何?其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何种地位?中国制造业是以何种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对全球价值链的掌控能力如何?是处于控制地位还是处于被控制地位?是否已对美国等西方国家造成威胁?这些都是亟待厘清的问题。针对衡量一国或部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学者们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同,研究问题的视角不同,故而得出的结论有的相同、有的相似、有的甚至相反。本文认为,综合衡量一个国家或部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不但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详实的数据,还应该基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综合全面地考评。不能仅根据出口总量的多少,而应充分考虑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真实获利情况、在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参与方式,更重要的是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鉴于此,本文根据OECD和WTO最新公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orld Input-Output Table,WIOT),采用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依次递进地从中间品贸易视角、贸易增加值视角、参与方式视角、技术含量视角四个方面对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和所处地位进行系统的刻画;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技术对影响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与美国和日本进行横向国际比较。基于以上研究思路,论文共包括7章,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已有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概述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基础。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和梳理。主要包括:贸易增加值、增加值贸易、全球价值链相关概念和理论、世界投入产出表相关概念和基本模型。第3章: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中间品贸易视角。经济全球化的典型表现就是中间品贸易的快速发展,经济学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认识最早也开始于对中间品贸易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本章在跨国投入产出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中间品贸易的视角来检视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和发展趋势。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中间品进口的角度来展开研究,分析中国制造业对进口中间品的依赖程度以及对特定贸易伙伴国的依赖程度。第二部分是从中间品出口的角度来展开研究,分析中国制造业对出口中间品的依赖程度以及对特定贸易伙伴国的依赖程度。通过以上分析,对中国制造业进口中间品的来源地以及中国制造业出口中间品的目的地进行分析,找出哪些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中国制造业出口中间品又流向了哪些国家和地区;同时,对比分析中国作为中间品供应者的作用和作为中间品使用者的作用,是前者大于后者,还是后者大于前者;中国是否正在从全球最终品的生产基地向全球中间品生产基础转换。总之,通过中间品的关联分析,对中国制造业与其贸易伙伴国的相互依赖程度以及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中的地位进行衡量。第4章: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贸易增加值视角。随着国际贸易越来越“碎片化”,存在着大量的“重复计算”问题,仅凭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贸易值已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一国的真实对外贸易情况,需要从增加值的角度来核算一国或地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实际获利情况。出口增加值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反映一国出口的获利能力,也能反映一个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及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为此,本章在第3章中间品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通过对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总值的分解,从增加值的视角来衡量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获利能力。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对中国制造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出口总值进行分解,测算出口总值中各部分增加值的构成情况并与美国和日本进行横向国际比较;其次,对中国制造业整体及细分行业进口总值进行分解,测算进口总值各部分增加值的构成情况并与美国和日本进行横向国际比较;然后,根据对制造业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的分解结果,分别计算海关统计口径下和增加值统计口径下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净额,找出两种核算口径下净出口的差额,科学地衡量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真实情况;最后,对影响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第5章: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参与方式视角。在上一章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获利能力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研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方式及参与程度。通过测算中国制造业整体及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度和后向参与度,来探究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各细分行业究竟是以哪种方式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的,并与美国和日本进行国际比较。第6章: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技术含量视角。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参与程度及所处的地位,除了要衡量其出口获利能力、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还应该看其是否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中国制造业只有具备了持续的竞争能力,才能具有控制整个价值链的能力,才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居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在目前全球化合作与竞争的大环境下,中国更需要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本章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基于生产工序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出口产品的总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以及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并与美国、日本等国家进行对比。最后,对影响制造业细分行业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分析,找出影响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的关键因素,为制定政策和对策提供理论依据。第7章:结论与展望。主要就整篇论文的研究结论做一总结,并说明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概括而言,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1)从中间品贸易视角来看,2000-2014年间,中国制造业进口以中间品为主,出口则以最终品为主,表现出鲜明的加工贸易特征,说明中国制造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较低端。不过,从变化趋势上来看,中间品出口的比重在逐渐上升,最终品出口比重在逐渐下降,中国制造业正在从全球最终品的生产基地向全球中间品生产基础转换,说明中国制造业正在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攀升。从细分行业看,对进口中间品依赖程度最高的是计算机光电行业,出口中间品最多的也是该行业。我国中间品进口主要来源地(国家或地区,下同)为:日本、中国台湾、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中间品出口主要目的地则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中国台湾。(2)从贸易增加值的角度来看,以2009年为转折点,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率呈现“先下降后持续上升”的“V”形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获利能力在不断提高;虽然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断增长的盈利能力表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正在日益提高。通过对海关统计口径下和贸易增加值核算口径下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差额进行测算及对比发现,海关统计口径下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差额被远远夸大了,贸易增加值口径下的净出口额远远小于海关统计口径下的净出口额。对2000-2008年和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发现,同一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2000-2008年,最终品出口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2009-2014年,中间品出口则成为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2009-2014年相比于2000-2008年,技术进步对促进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中间品和最终品出口数量对促进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3)从参与方式的视角来看,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目前主要还是以后向参与为主,但前向参与度在不断提高,后向参与度在不断降低,说明中国正在由后向关联逐渐向前向关联转变。加之进口中间品的比重不断降低,出口中间品的比重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制造业正在逐渐地从使用中间品的基地向提供中间品的基地转变。(4)从技术含量的视角来看,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总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均表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说明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在不断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加强,中国制造业正在由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低端向技术中高端攀升,虽然与美国和日本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明显表现出向美日两国逐渐收敛的趋势。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5)总体说来,中国制造业无论从中间品贸易视角、贸易增加值视角、参与方式视角还是技术含量视角,均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较低端,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分工中的盈利能力正在提高,参与方式也正在由后向关联向前向关联转变,技术竞争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表现出向价值链中高端不断爬升的趋势。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目前学者们多从一个角度或两个角度来研究一国或部门参与GVC分工的程度,再加之使用方法的不同,数据来源的不同,使得研究结果缺乏可信度,难以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本文从依次递进的四个方面---中间品贸易视角、贸易增加值视角、参与方式视角以及技术含量视角,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综合评价了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得到的结论更为客观、公正和全面。(2)采用OECD和WTO最新公布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延长了考察期的时间跨度,提高了研究的时效性,能够更全面地体现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新态势。不但可以对比分析入世前后、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而且能够观察中国在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后,对外贸易所表现出的新特点、新态势。通过对此期间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程度的研究,可以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所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3)不同于其他学者仅侧重于对贸易出口总值进行分解,本文不但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出口总值中所包含的国内和国外增加值,而且还测算了制造业进口总值的国外及国内增加值部分。在此基础上,将海关统计口径与贸易增加值口径下中国制造业的净出口值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一方面可以说明由于存在着“重复”计算,传统海关贸易统计数字夸大了中国制造业的对外贸易顺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全球价值链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不再是双边的,而是多边的,除贸易双方之外,还有许多间接的受益者。(4)本文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技术对影响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对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变动和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结构分解。相对于计量经济学模型及其他统计分析方法,结构分解分析技术具有其独到的优势:首先,结构分解技术非常适宜考察行业之间的联系;其次,它可以对两个不同年份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对比分析,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动态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特点,能够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化进行检验;最后,相比于其他方法,结构分解分析更便于考察各经济变量之间联系的阶段性特点。当然,论文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数据的局限性。一是受限于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世界投入产出表只有43个国家(地区),并未包含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二是社会经济帐户(SEAs)中缺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数据,因此在测算出口产品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出口总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的精确性,不过对更为重要的国内技术含量并未有影响。三是在测算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时我们采用的是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指标,虽然劳动生产率指标明显优于前期学者们所使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但是理想的指标应该是全要素生产率或者选择其他更加科学的指标。但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无法测算各国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2)未对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价格缩减。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投入产出表存在行向平衡和列向平衡关系,进行价格缩减没有统一的适当的价格指数,如果对不同行业产品采用不同的价格指数,则会影响到投入产出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平衡关系。二是由于本文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故虽未进行价格缩减,但对研究和测算结果不会造成太大的偏差。

龚兆鋆[8](2019)在《中国不同省份及行业创新效率的动态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创新和由此决定的生产率增长一直以来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迈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但是,如果创新效率存在着显着差异,创新资源有着较大的浪费,是否还能够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呢?同时,创新效率的低下对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明确创新效率在中国省级和行业之间的差距,找出其影响因素,这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结合生产率测度的基本方法,总结出测度创新效率的一般方法主要有:单要素投入——产出法、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紧接着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梳理总结出测度创新效率的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的选择,并分析各指标的具体构造过程及其适用性。本论文第四章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研发投入指标和研发产出指标测度中国省级层面的创新效率,分析其动态演化趋势,并将省级层面的创新效率分为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分别比较区域的创新效率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级层面的创新效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创新效率较高的始终为东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这表明创新效率的高低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着的相关关系。同时,中国省级之间仍然存在显着的创新效率不平衡,由此也表明政府应该采取政策来缩小区域和省级之间的创新效率不平衡。第五章利用中国在ISIC行业分类标准下的行业层面数据,并结合OECD国家的行业层面数据测度了中国和OECD国家行业层面的创新效率。结论表明,中国行业层面的创新效率特别是以专利产出为代表的创新效率较低,中国的创新效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创新效率较高的是研发和技术密集型的电子信息技术和医药制造业等行业,但中国行业层面的创新效率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第六章继续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使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省级层面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除了创新经费投入和创新人员投入能显着的提升创新效率外,国际技术引进和人力资本也是促进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第七章通过构造国家—行业—时间的三维面板数据继续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国家特征变量和行业特征变量的分析,本论文得出互联网发展和人力资本是影响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如国家层面的政府R&D支出比例、政府资金来源等因素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着,而行业层面特征变量研发人员强度和研发资本强度对创新效率有显着的负的影响,这表明并不是研发强度越高的行业其创新效率就越高。最后,本论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中国应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并注重研发效率的提升和研发资源区域及行业的不平衡,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国际技术引进等措施将中国从创新大国转变为创新强国。

李建强[9](2018)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本文比较了中国与主要竞争国家的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发现我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具体地,东部地区单位劳动力成本2002年以后高于印尼,2007年超过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泰国,2011年超过马来西亚,中西部地区单位劳动力成本2002年以后高于印尼,2009年超过泰国,2011年超过马来西亚,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小时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因而,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相比,我国已经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加之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消失,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也已经高于东南亚国家,因而,可以解释我国中西部地区为何没能及时接收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第二,本文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尽管对制造业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生存压力,但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即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产值、研发投入水平及研发人员数量均显着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企业、东部企业、非国有企业、内资企业创新,而对资本密集型企业、中西部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创新没有显着的影响。第三,为了克服数据时间范围的限制,本文考察了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增加。具体地,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总的专利申请数量和引用数量上升,使得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引用数量上升,而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和引用数量没有显着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了非国有、劳动密集型、低劳动生产率、非政府扶持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而对国有、资本密集型、高劳动生产率、政府扶持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没有显着的影响。第四,本文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阻碍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促进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发展。产生这种效应的机制在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促使制造业转移生产、创新升级或退出市场,从而导致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第五,估算资本回报率的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不适合估算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资本回报率,为此,本文构建了新的估算方法,估算发现制造业的资本回报率为5%-10%,远低于宏观经济资本回报率。本文还分析了劳动力成本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了东部企业资本回报率上升,而对中西部企业的资本回报率没有显着的影响,并且这种效应仅与企业所处地区有关而与企业的资本密集类型无关。

王永明[10](2018)在《高增长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是经济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一大主题。从威廉·配第、克拉克、霍夫曼到库兹涅茨、钱纳里等,学者都有过理论论述和实证研究,指出了生产要素随经济增长在产业间流动而引发结构变动的规律及其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效益。但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并非单向的作用关系。产业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又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反作用于产业结构,促进结构升级和转型,形成了一个共生往复的循环。世界上曾经历过高增长并成功实现结构转型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在工业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高增长与结构的成功转型证明了这一点。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转换,走过了由农业主导到工业主导的过程,当前正处在经济减速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结构转型是否符合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一般规律,是否与转型成功国家具有相似性,这需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对以往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结构主义、新兴古典经济学等关于二者关系的理论纷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并非单向的作用关系,而是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并从需求、供给及开放环境三个角度分析了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认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通过消费-需求视角的收入效应、供给-生产视角的替代效应和禀赋-贸易视角的开放效应,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往复循环。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运用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等方法,深入分析资本、劳动力以及包括结构因素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我国GDP及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发现资本要素投入对我国GDP和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最大,劳动力要素投入的贡献逐渐减小,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逐渐变大,资本要素投入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运用历史描述分析法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的特征和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符合工业化进程中结构随经济增长而变动转型的一般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人均GDP、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等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提高的要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最大,恩格尔系数等消费需求结构变化、城市化率、第三产业就业量增加以及进出口贸易等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和作用力次之。通过对三次产业细分行业的分析,发现特征和问题,如第一产业内部农业的增加值和劳动份额过高,劳动力过剩严重;第二产业重工业化特征明显,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第三产业内部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传统行业比重大而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服务性行业比重低。运用生产函数及格兰杰因果分析法、VAR分析法等,对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影响GDP的作用机理、GDP对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等,进行了定量分析。从国际视角,以库兹涅茨关于结构转型的特征事实为理论依据,将我国与结构转型成功的欧美东亚国家及结构转型失败的拉美国家置于同一框架内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工业化过程及产业结构变动与欧美国家具有相似性,但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替代第二产业的时间上存在差异,我国早于欧美及东亚转型成功的国家,却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国家相似。本文进一步对美国、日本、韩国和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及泰国等国家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到启示:一是准确把握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为实施有效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客观认识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特征,处理第二产业比重过早下降的问题。三加强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改善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四是正确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确保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并进。五是正确处理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促进经济与就业共同增长。六是加快结构转型,化解产能过剩等问题。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及全文内容和结构安排做了阐述。第二章阐述了本文依据的基本理论及文献综述。第三章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结构主义学派以及新兴古典经济学等关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观点;论述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种效应及机理,论述了二者的关系。第四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和变化特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差异等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GDP和各省市生产总值的影响,分析了原因。第五章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特征和现状,细分行业的现状与特征及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定量分析。第七章从国际视角,将我国工业化过程与欧美发达国家、结构转型成功的东亚国家、结构转型失败的拉美国家置于同一框架内,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相似性和差别,得出经验和教训。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结论和启示。

二、实际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的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际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的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资本测算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创新及未来展望
        1.3.1 研究创新
        1.3.2 未来展望
2 研究综述
    2.1 资本测算发展进程
        2.1.1 资本测算国际研究进程
        2.1.2 资本测算国内研究进程
    2.2 资本测算技术研究
        2.2.1 参数的选取
        2.2.2 特殊资产的处理
    2.3 资本测算应用研究
        2.3.1 学者的研究
        2.3.2 政府和机构的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资本测算理论与方法
    3.1 资本测算理论
        3.1.1 资本测算范畴
        3.1.2 新古典投资理论与资产价值理论
        3.1.3 指数理论
    3.2 资本测算方法
        3.2.1 直接调查法
        3.2.2 永续盘存法
    3.3 资本加总方法
        3.3.1 使用者成本
        3.3.2 资本回报率
        3.3.3 Tornqvist指数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资本测算路径的构建
    4.1 资本测算框架的演进
        4.1.1 SNA的资产范围改进
        4.1.2 SNA的资本测算框架
        4.1.3 CSNA的资本测算改进
    4.2 多层面资本测算路径设计
        4.2.1 资本测算基本路径
        4.2.2 工业企业资本测算路径
        4.2.3 特殊资产资本测算路径
    4.3 本章小结
5 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的测算
    5.1 资本存量测算与分析
        5.1.1 总量资本存量
        5.1.2 省际资本存量
        5.1.3 工业企业资本存量
    5.2 资本服务测算与分析
        5.2.1 总量资本服务
        5.2.2 省际资本服务
        5.2.3 工业企业资本服务
    5.3 稳健性分析
        5.3.1 测算剖面的影响
        5.3.2 价格指数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资本服务的两方面应用
    6.1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
        6.1.1 全要素生产率概述
        6.1.2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6.1.3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
    6.2 资本服务效率测算及分析
        6.2.1 资本服务效率概述
        6.2.2 资本服务效率测算方法
        6.2.3 资本服务效率测算结果
    6.3 稳健性分析
        6.3.1 测算剖面的影响
        6.3.2 特殊资产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资本测算与应用的国际比较:以中国与美国为例
    7.1 投资统计比较
    7.2 资本测算结果比较
    7.3 生产率和资本服务效率比较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8.2.1 新时代下的资本统计
        8.2.2 资本统计数据库构建
        8.2.3 资本测算的国际比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3)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数字贸易的文献综述
        2.1.1 数字贸易的内涵与特征
        2.1.2 数字贸易的衡量与测度
        2.1.3 数字贸易发展的经济效应
        2.1.4 文献评述
    2.2 制造业服务化的文献综述
        2.2.1 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与测度
        2.2.2 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因素
        2.2.3 制造业服务化的经济效应
        2.2.4 文献评述
    2.3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2.3.1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测度方法
        2.3.2 制造业RCA的测度与影响因素
        2.3.3 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度与影响因素
        2.3.4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测度与影响因素
        2.3.5 文献评述
    2.4 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2.4.1 数字贸易与制造业服务化
        2.4.2 数字贸易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2.4.3 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2.4.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3.1 内涵界定与总体逻辑框架
        3.1.1 数字贸易的内涵:平台化、数字化、智能化、普惠化
        3.1.2 制造业服务化的重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
        3.1.3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出口竞争力
        3.1.4 总体逻辑框架
    3.2 数字贸易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的理论分析
        3.2.1 数字贸易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的理论模型
        3.2.2 数字贸易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3.3 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RCA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相关理论模型
        3.3.2 影响机制分析
    3.4 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3.4.1 相关理论模型
        3.4.2 影响机制分析
    3.5 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理论分析
        3.5.1 相关理论模型
        3.5.2 影响机制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指标测算与国际比较
    4.1 数字贸易的测算与国际比较
        4.1.1 互联网发展指标:数字贸易发展基础设施视角
        4.1.2 数字化服务贸易水平:数字贸易的重要核心
        4.1.3 ICT产业规模:数字贸易发展的必要元素
        4.1.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得分:数字贸易发展环境及发展潜力视角
    4.2 制造业服务化的测算与国际比较
        4.2.1 制造业服务化的测算
        4.2.2 制造业服务化的国际比较
    4.3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与国际比较
        4.3.1 增加值RCA:基于比较优势视角
        4.3.2 增加值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技术提升视角
        4.3.3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基于价值链升级视角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贸易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1.1 基准模型构建
        5.1.2 变量选取
        5.1.3 数据说明
    5.2 数字贸易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基准回归结果及分析
        5.2.2 数字贸易发展对不同来源服务投入的影响分析
        5.2.3 分位数检验
        5.2.4 稳健性检验
        5.2.5 内生性检验
        5.2.6 区分贸易结构和国家类型的异质性分析
        5.2.7 区分服务投入和制造业类型的异质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RCA的实证检验
    6.1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6.1.1 基准模型构建
        6.1.2 变量选取
        6.1.3 数据说明
    6.2 数字贸易对制造业RCA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基准回归结果及分析
        6.2.2 分位数检验
        6.2.3 稳健性检验
        6.2.4 内生性检验
        6.2.5 基于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和技术水平的异质性分析
    6.3 基于制造业服务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6.3.1 中介模型构建
        6.3.2 中介检验结果及分析
    6.4 拓展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制造业RCA的实证分析
        6.4.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6.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实证检验
    7.1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7.1.1 基准模型构建
        7.1.2 变量选取
        7.1.3 数据说明
    7.2 数字贸易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7.2.1 基准回归结果及分析
        7.2.2 分位数检验
        7.2.3 稳健性检验
        7.2.4 内生性检验
        7.2.5 区分国家和行业类型的异质性分析
    7.3 基于制造业服务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7.3.1 中介模型构建
        7.3.2 中介检验结果及分析
    7.4 拓展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实证分析
        7.4.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7.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实证检验
    8.1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8.1.1 基准模型构建
        8.1.2 变量选取
        8.1.3 数据说明
    8.2 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的实证分析
        8.2.1 基准回归结果及分析
        8.2.2 稳健性检验
        8.2.3 内生性检验
        8.2.4 区分国家类型和制造业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分析
    8.3 基于制造业服务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8.3.1 中介模型构建
        8.3.2 中介检验结果及分析
    8.4 拓展分析:基于TiVA的国家层面检验
        8.4.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8.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1.1 逻辑及理论分析的主要结论
        9.1.2 国际比较分析的主要结论
        9.1.3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有效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充分发挥其平台化数字化特征
        9.2.2 深化数字贸易跨境协作,优化全球供应链管理
        9.2.3 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构建制造业新型竞争优势
        9.2.4 鼓励数字贸易与各产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建设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文献回顾
        一、社会资本的定义
        二、社会资本的核心维度
        三、社会资本的层次划分
    第二节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文献回顾
        一、技术创新理论
        二、社会资本与创新产出关系的文献回顾
        三、社会资本与创新效率关系的文献回顾
        四、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回顾
        一、经济发展内涵
        二、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回顾
        三、社会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文献回顾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回顾
        一、创新产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回顾
        二、创新效率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回顾
    第五节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三者关系的文献回顾
    第六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第一节 社会资本理论及测度
        一、社会资本理论
        二、社会资本的测度
    第二节 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
    第三节 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物质资本积累
        二、人力资本积累
        三、交易成本
        四、资源配置效率
        五、政府管理质量
        六、技术创新
    第四节 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第五节 技术创新路径下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统计描述
    第一节 中国社会资本的统计描述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的统计描述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的统计描述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的统计描述
    第二节 中国技术创新的统计描述
        一、创新资源投入分析
        二、创新产出及成果分析
        三、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比分析
        四、技术创新的国际比较分析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统计描述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
        二、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
    第四节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研究假设
        二、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假设
        三、技术创新在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中介机制假设
    第二节 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
        一、模型构建
        二、变量说明
    第三节 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第四节 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一、关于模型的设定
        二、关于弹性系数的估计
        三、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
    第二节 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第三节 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一、联系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创新两阶段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 ——实证分析与政策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财政投入基础研究的效果评价
        1.2.2 财政支持基础研究拔尖人才成长
        1.2.3 财政支持基础研究发展的影响因素
        1.2.4 不同财政工具对基础研究的影响效果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之处
        1.5.2 论文不足之处
2 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重要概念的界定
        2.1.1 财政政策
        2.1.2 基础研究
    2.2 财政支持基础研究的作用机制
        2.2.1 基础研究的特点
        2.2.2 基础研究的公共产品属性与财政支持
        2.2.3 基础研究外部性与矫正性的财政政策
        2.2.4 基础研究引发的市场失灵与财政支持
        2.2.5 基础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与财政激励
    2.3 本章小结
3 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现状分析
    3.1 基础研究发展情况
        3.1.1 基础学科影响力
        3.1.2 创新基地建设
        3.1.3 基础研究管理体系
        3.1.4 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效
    3.2 财政投入政策
        3.2.1 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及政策
        3.2.2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情况
        3.2.3 基础研究人员投入情况
        3.2.4 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情况
    3.3 政府采购政策
    3.4 税收优惠政策
    3.5 本章小结
4 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4.1 财政投入基础研究的效率分析
        4.1.1 DEA原理与Malmquist指数
        4.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1.3 实证研究
    4.2 基于Tob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模型构建
        4.2.2 指标设定说明
        4.2.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3 财政支持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路径分析
        4.3.1 数据处理
        4.3.2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4.3.3 模型设定与指标说明
        4.3.4 实证过程与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支持基础研究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问题
        5.1.1 财政投入体制不完善
        5.1.2 政府采购政策激励效果不明显
        5.1.3 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不健全
    5.2 支持基础研究人才发展的主要问题
        5.2.1 教育投入不足制约人才发展
        5.2.2 激励人才发展的财税政策力度不足
        5.2.3 基础研究人才的分布存在“马太效应”
    5.3 本章小结
6 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6.1 美国基础研究的财政支持政策
        6.1.1 资助体系
        6.1.2 执行结构
        6.1.3 投入规模
        6.1.4 税收优惠
    6.2 日本基础研究的财政支持政策
        6.2.1 资助体系
        6.2.2 执行结构
        6.2.3 投入规模
        6.2.4 税收优惠
    6.3 韩国基础研究的财政支持政策
        6.3.1 资助体系
        6.3.2 执行结构
        6.3.3 投入规模
        6.3.4 税收优惠
    6.4 国外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的启示
    6.5 本章小结
7 政策建议
    7.1 优化财政投入体制机制
        7.1.1 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7.1.2 均衡基础研究区域发展
    7.2 调整财政投入结构,提升经费使用效率
        7.2.1 调整R&D内部经费结构
        7.2.2 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7.2.3 强化管理运行机制
        7.2.4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7.3 完善促进人才成长的财政政策
        7.3.1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
        7.3.2 遵循培养规律,均衡人才分布
        7.3.3 完善激励机制,增加人文关怀
    7.4 强化支持基础研究的税收政策
        7.4.1 构建基础研究税收政策体系
        7.4.2 明确税收优惠政策定位
        7.4.3 增加税收优惠政策手段
    7.5 完善综合性配套措施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版权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有关研究
        二、中外版权产业发展史视角的研究
        三、法律经济学视角下版权制度问题研究
        四、有关版权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五、相关文献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版权
        二、版权产业
        三、版权产业研究对象的选定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经济理论
        一、精神劳动及精神生产理论
        二、产业资本循环理论
        三、国际产品价值理论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
        一、经济增长理论
        二、产业融合理论
        三、产业生态圈理论
    第四节 理论评述和理论模型构建
        一、理论评述
        二、理论模型构建思路
        三、理论模型的作用机理
第二章 版权产业的历史溯源及发展历程比较
    第一节 版权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制度演变
        一、国外版权思想的缘起及制度演变
        二、中国古代版权思想的溯源
        三、中国近现代版权意识的勃兴及其实践
    第二节 各国版权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发达国家版权产业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版权产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版权产业发展历程的评述
        一、技术革新及版权立法推动了版权产业的发展
        二、版权保护水平应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
第三章 版权产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基于经济贡献视角的发展水平比较
        一、美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
        二、英加澳等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
        三、中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
        四、各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比较结果分析
    第二节 基于竞争力视角的发展水平比较
        一、版权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二、版权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比较
    第三节 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评述
        一、我国版权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二、我国版权产业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
第四章 版权产业制度安排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产业规制模式的国际比较
        一、产业规制概述
        二、发达国家对版权市场主体的产业规制模式
        三、中国对版权市场主体的产业规制模式
    第二节 版权保护政策措施的国际比较
        一、发达国家的版权保护政策措施
        二、中国的版权保护政策措施
    第三节 版权产业促进政策的国际比较
        一、发达国家的版权产业促进政策
        二、中国的版权产业促进政策
    第四节 版权产业制度安排国际比较的评述
        一、版权产业规制国际比较的评述
        二、版权保护政策国际比较的评述
        三、版权产业促进政策国际比较的评述
第五章 版权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模型
    第三节 跨国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一、计量模型与研究假设
        二、实证检验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计量模型的结论分析
        一、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二、模型的研究结论评述
第六章 中国版权产业发展的机遇、态势及问题
    第一节 当前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版权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带来红利
        三、中国版权产业发展已经具备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四、“一带一路”为版权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二节 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态势
        一、中国版权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二、网络版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三、版权保护水平提升助力版权产业良性发展
        四、经营模式向正版化运营转变
    第三节 我国版权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版权产业正面临管理困境
        二、版权产业在供给侧存在结构性问题
        三、版权产业高素质人才缺乏
        四、版权产业发展面临资金瓶颈
        五、版权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七章 促进我国版权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节 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选择
        一、守正创新、双效合一的发展原则
        二、双线并进、内外结合的总体路径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动版权产业发展
    第二节 我国版权产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一、构建更高效的版权产业管理体系
        二、推进版权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加快版权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四、多渠道拓宽版权企业融资渠道
        五、全方位提升版权产业国际竞争力
结论
附录1 :十八大以来我国版权产业相关产业政策汇总
附录2 :各国版权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产业)
附录3 :各国版权产业对促进就业的贡献(分产业)
附录4 :WIPO协调下的版权相关法规及国际公约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7)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及影响因素 ——基于多个视角的测算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垂直专业化的研究
        1.3.2 关于贸易增加值的研究
        1.3.3 关于GVC地位指数和GVC参与度的研究
        1.3.4 关于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出口品技术含量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
        2.1.2 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出口和进口
        2.1.3 增加值贸易和贸易增加值
    2.2 全球价值链理论
        2.2.1 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来源和定义
        2.2.2 全球价值链形成的动力驱动理论
        2.2.3 全球价值链的测度理论
    2.3 产业关联与世界投入产出表
        2.3.1 产业关联的相关概念
        2.3.2 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
        2.3.3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关联分析指标
        2.3.4 世界投入产出表的优点
第3章 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中间品贸易视角
    3.1 中国制造业对进口中间品的依赖程度分析
        3.1.1 制造业整体进口中间品占其中间投入总量的比重分析
        3.1.2 制造业细分行业进口中间品占其中间投入总量的比重分析
        3.1.3 制造业进口中间品对特定贸易伙伴国的依赖程度分析
        3.1.4 小结
    3.2 中国制造业对出口中间品的依赖程度分析
        3.2.1 制造业整体对中间品出口的依赖程度分析
        3.2.2 制造业细分行业对中间品出口的依赖程度分析
        3.2.3 制造业出口中间品对特定贸易伙伴国的依赖程度分析
        3.2.4 小结
    3.3 本章结论
第4章 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贸易增加值视角
    4.1 进出口增加值的核算及分解框架
        4.1.1 全球价值链分解方法的理论进展
        4.1.2 进出口增加值的核算及分解框架
    4.2 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测算及国际比较
        4.2.1 制造业整体出口增加值的变化轨迹及国际比较
        4.2.2 制造业细分行业出口增加值的变化轨迹及国际比较
        4.2.3 小结
    4.3 中国制造业进口增加值的测算及国际比较
        4.3.1 制造业整体进口增加值的变化轨迹及国际比较
        4.3.2 制造业细分行业进口增加值的变化轨迹及国际比较
        4.3.3 小结
    4.4 贸易增加值核算口径与海关统计口径对比分析
        4.4.1 海关统计口径下制造业进出口差额的变化轨迹
        4.4.2 贸易增加值口径下制造业进出口差额的变化轨迹
        4.4.3 贸易增加值核算口径与海关统计口径进出口差额的对比分析
        4.4.4 小结
    4.5 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分析(SDA)
        4.5.1 结构分解分析(SDA)概述
        4.5.2 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影响因素的SDA分解模型
        4.5.3 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影响因素的SDA分解结果
        4.5.4 小结
    4.6 本章结论
第5章 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参与方式视角
    5.1 全球价值链参与方式的测算方法
        5.1.1 全球价值链参与方式的种类及涵义
        5.1.2 全球价值链前向和后向参与方式的测算方法
    5.2 中国制造业整体全球价值链前向和后向参与方式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5.2.1 制造业整体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方式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5.2.2 制造业整体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方式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5.2.3 小结
    5.3 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和后向参与方式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5.3.1 制造业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方式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5.3.2 制造业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方式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5.3.3 小结
    5.4 本章结论
第6章 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技术含量视角
    6.1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测算方法
        6.1.1 出口产品包含的总技术含量
        6.1.2 出口产品包含的国内技术含量
        6.1.3 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指数
    6.2 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测算及分析
        6.2.1 制造业整体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及国际比较
        6.2.2 制造业细分行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及国际比较
        6.2.3 小结
    6.3 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分析(SDA)
        6.3.1 制造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影响因素的SDA分解模型
        6.3.2 制造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影响因素的SDA分解结果
        6.3.3 小结
    6.4 本章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7.1.1 主要结论
        7.1.2 政策含义
    7.2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7.2.1 研究局限及不足之处
        7.2.2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8)中国不同省份及行业创新效率的动态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基本内容
    1.5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2 创新效率测度的基本方法
    2.1 单要素投入——产出方法
    2.2 索洛余项方法
    2.3 指数方法
    2.4 前沿生产函数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创新效率测度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造
    3.1 投入指标的选择和构造
    3.2 产出指标的选择和构造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省级层面创新效率的动态测度及演化
    4.1 研究方法
    4.2 中国省级创新效率动态测度结果分析
    4.3 中国省级创新效率不平衡的测度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行业层面创新效率动态测度及演化
    5.1 中国ISIC行业分类标准下创新效率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选取
    5.2 中国主要行业创新效率动态测度及比较——以专利为产出
    5.3 中国主要行业创新效率动态测度及比较——以工业增加值为产出
    5.4 中国高技术细分行业创新效率动态测度及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省级层面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6.2 省级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3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省级层面创新效率再测度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行业层面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1 模型的构建
    7.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7.3 实证研究方法
    7.4 基于跨国面板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
    7.5 中国行业层面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政策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政策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框架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劳动力成本核算
    2.2 劳动力成本与制造业企业创新
    2.3 劳动力成本与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
    2.4 劳动力成本与制造业结构调整
    2.5 劳动力成本与制造业资本回报率
        2.5.1 关于资本回报率估算的研究述评
        2.5.2 关于资本回报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
3. 劳动力成本测算与国际比较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单位劳动力成本
        3.2.2 小时劳动力成本
        3.2.3 小时劳动生产率
        3.2.4 选取对比样本
    3.3 国际比较
        3.3.1 与一等竞争国家的比较
        3.3.2 与二等竞争国家的比较
        3.3.3 与三等竞争国家的比较
        3.3.4 解释“到中西部去之谜”
    3.4 总结与评述
    附录
4. 劳动力成本与制造业企业创新
    4.1 引言
    4.2 模型和数据说明
        4.2.1 实证模型
        4.2.2 数据说明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基本回归
        4.3.2 扩展回归
    4.4 稳健性检验
    4.5 总结与评述
    附录
5. 劳动力成本与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
    5.1 引言
    5.2 数据、变量和描述性统计
        5.2.1 样本构建
        5.2.2 度量创新和劳动力成本
        5.2.3 控制变量
        5.2.4 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分析
    5.4 内生性问题
        5.4.1 遗漏变量和反向因果
        5.4.2 工具变量法
        5.4.3 新《劳动合同法》和DID分析
    5.5 异质性分析
    5.6 总结与评述
    附录
6. 劳动力成本与制造业结构调整
    6.1 引言
    6.2 理论推导
    6.3 研究设计
        6.3.1 计量模型
        6.3.2 数据说明
        6.3.3 主要变量说明
    6.4 实证分析
        6.4.1 基本回归
        6.4.2 进一步分析:细分行业考察
        6.4.3 哪些行业发展更快?
    6.5 稳健性检验
    6.6 内在机制的解释
        6.6.1 转移生产到国外
        6.6.2 产业升级
        6.6.3 退出市场
    6.7 总结与评述
    附录
7. 劳动力成本与制造业资本回报率
    7.1 引言
    7.2 资本回报率估算
        7.2.1 模型设计
        7.2.2 估计结果
    7.3 资本回报率影响因素分析
        7.3.1 实证检验
        7.3.2 实证结果分析
        7.3.3 工具变量法
    7.4 总结与评述
8.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高增长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和主要的不足
第2章 基本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基本理论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相关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第3章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理论纷争
        3.2.1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3.2.2 结构主义的观点
        3.2.3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3.3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作用机理
        3.3.1 基于需求——消费视角的收入效应
        3.3.2 基于供给——生产视角的替代效应
        3.3.3 基于禀赋——贸易视角的开放效应
    3.4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
        3.4.1 经济增长的本质在于产业结构的变动
        3.4.2 经济增长依靠结构转换并促进结构升级
        3.4.3 经济高增长与产业结构高转换率相辅相成
    3.5 小结
第4章 经济增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和变化特征
        4.1.1 经济增长规模的现状和变化特征
        4.1.2 经济增长速度的现状和变化特征
    4.2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特征
        4.2.1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特征
        4.2.2 东、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份额和贡献度变化
    4.3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
        4.3.1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研究现状
        4.3.2 全要素生产率估算方法
        4.3.3 基础数据
        4.3.4 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特征
    4.4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国内比较
        4.4.1 方法和数据
        4.4.2 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特征
        5.1.1 经济重建至改革开放的工业化准备阶段(1953-1978年)
        5.1.2 改革开放至2010年产业结构快速变动期(1978-2010年)
        5.1.3 后危机时代及产业结构调整期(2010-2015年)
    5.2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
        5.2.1 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征
        5.2.2 产业内部结构的现状和变动特征
    5.3 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
        5.3.1 理论模型
        5.3.2 基础数据
        5.3.3 主成分分析结果
        5.3.4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定量分析
    6.1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6.1.1 模型设计
        6.1.2 数据处理
        6.1.3 结果分析
    6.2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
        6.2.1 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和数据
        6.2.2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因果关系检验
    6.3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
        6.3.1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的模型
        6.3.2 模型的估计
        6.3.3 模型检验结果的分析
    6.4 经济增长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
        6.4.1 钱纳里和赛尔昆模型
        6.4.2 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6.4.3 经济增长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6.5 小结
第7章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特征的国际比较
    7.1 引言
    7.2 产业结构转型特征的国际比较
        7.2.1 方法和数据来源
        7.2.2 各国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比较
        7.2.3 各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的比较
    7.3 典型国家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特征和经验
        7.3.1 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经验
        7.3.2 日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启示
        7.3.3 韩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模式和特点
        7.3.4 拉美国家产业结构转型的特征和教训
        7.3.5 泰国产业结构转型的特征和教训
    7.4 小结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实际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的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资本测算及应用研究[D]. 魏晓雪. 东北财经大学, 2020
  • [3]数字贸易、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D]. 任同莲.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4]社会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统计研究[D]. 许福志.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5]支持基础研究的财政政策 ——实证分析与政策优化[D]. 姜群.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6]版权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策略选择[D]. 刘京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7]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及影响因素 ——基于多个视角的测算与分析[D]. 田孟.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8]中国不同省份及行业创新效率的动态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D]. 龚兆鋆. 湖北大学, 2019(05)
  • [9]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研究[D]. 李建强. 厦门大学, 2018(07)
  • [10]高增长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研究[D]. 王永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实际产出与生产率国际比较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