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维生素E微胶囊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爱华,李颖,陈婕,汤须崇,易梦媛,王云,向国红[1](2019)在《红甜椒副产品活性物质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微胶囊化》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从红甜椒(Capsicum annum L.)副产品中提取并稳定储存天然维生素,本研究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了红甜椒副产品,并研究了影响收率的不同参数。另外,本研究通过微胶囊化对红甜椒副产品中提取的维生素的稳定性进行了检测。通过比较不同萃取条件的提取率,本研究发现,天然维生素最佳提取条件是25 MPa、55℃、120 min和0.1~0.5 mm粒径。应用这些条件,维生素E和维生素原A的提取率分别为96.71%和74.91%。通过使用阿拉伯树胶作为壁材料进行喷雾干燥来包埋红甜椒提取物,本研究发现维生素热稳定性高达200℃。研究表明,提取物的微胶囊化可以提高维生素在储存时间内的稳定性。
强军锋,梅自寒,郭欢,杨婷[2](2018)在《天然VE油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自制的天然VE油微胶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水分含量、流动性、粒径等指标,表征了其微观结构,研究了VE油微胶囊的热稳定性、热水中的释放性以及光照、氧气、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条件对其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VE油微胶囊的高温稳定性及在热水中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天然VE油,其更适合在避光、密封隔氧、室温以下温度及干燥环境中储存。
强军锋[3](2017)在《壁材比例对复合凝聚法天然VE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壁材特性及凝胶工艺,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5%氯化钙溶液为固化剂,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天然VE微胶囊。研究两种壁材比例对天然VE微胶囊的微观形貌、粒径分布及其包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明胶与海藻酸钠质量比为3:1时,制得的微胶囊形状规则,粒径适中且分布在3060μm,平均粒径35.17μm,产率和效率以及固态时的有效载量均达到最高。
李梦凡,陶宁萍,俞骏,刘承初,潘镜,沈菊泉[4](2015)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罗非鱼油研究》文中认为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罗非鱼油,以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包埋壁材两种淀粉配比、载油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进料速度进行优化,并探讨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维生素E、芝麻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精制鱼油与微胶囊化鱼油氧化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鱼油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CAP与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mist SE比例2∶3(w/w)、载油量30%、均质3次、均质压力25 MPa、进风温度170℃、进料速度10 mL/min,包埋率达95.9%±0.73%。微胶囊产品的感官及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93%、表面含油量:0.59%、过氧化值2.10 mmol/kg)均达到SC/T 3505-2006《微胶囊化鱼油水产行业标准》。通过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微胶囊化罗非鱼油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痕,具有较好包埋效果。鱼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结果显示:罗非鱼油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最好,其在(65±1)℃条件下贮藏12d后,过氧化值仅为5.22 mmol/kg,低于行业标准(6 mmol/kg),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也明显低于精制鱼油。推测此微胶囊产品在常温条件可保持其品质达1年以上。在添加抗氧化剂的鱼油中,添加TBHQ的精制鱼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好,经烘箱加速试验推测精制鱼油在常温条件下可贮藏8个月。
罗超杰,刘爱琴,杨金成,许新德,丛日龙[5](2015)在《喷雾干燥条件对合成维生素E醋酸酯干粉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改善合成维生素E醋酸酯干粉的喷雾干燥效果,优化喷雾干燥工艺,主要研究了进风温度、进风频率、雾化器频率和进料频率的变化对合成维生素E干粉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喷雾干燥条件,分析进风温度、进风频率、雾化器频率和进料频率的变化对产品的收率、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进风温度为180℃、进风频率为60HZ、雾化器频率为40HZ,进料频率为40HZ时,产品得率最高,达96.5%,所制备的合成维生素E醋酸酯干粉的水分含量为3.5%,粒度主要分布在4080目之间。
温青,刘晓锋,杨卓鸿[6](2013)在《壳聚糖季铵盐/维生素E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季铵盐/维生素E微胶囊。通过可拍摄数码生物显微镜观察整个微胶囊制备过程的形态,研究反应过程的工艺条件对微胶囊乳液的影响,得到工艺制备的最佳条件是:以吐温-80和司班-80(1:1)作为乳化剂,用量为0.6%,壁材浓度为1.1%,芯壁比为1:1.5,乳化搅拌速度为2000 r min-1;复凝聚反应pH为5.2~5.4,时间为30 min;交联固化pH为5.8~6.0,时间为150 min。得到的微胶囊粒径在510μm,产品的载药量23.4%,包封率为85.0%。
赵贵兴[7](2012)在《高维生素E含量大豆胚芽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研究》文中认为大豆胚芽是大豆加工副产物,用其提取得到的胚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活性物质。该文着眼大豆胚芽的综合利用,开发富含维生素E等功能性成分的大豆胚芽油,并将其制成微胶囊,不仅充分发挥了大豆胚芽油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也可增强脂肪酸及其维生素E的稳定性。该文对大豆胚芽油的制备、精炼及其微胶囊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大豆胚芽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姚国萍[8](2012)在《维生素E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真丝面料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选择了两种市售的分别以阿拉伯胶(DC)、变性淀粉(CWS)为壁材的VE微胶囊作为真丝织物护肤整理剂,通过整理织物的柔软性能比较,优选出CWS型VE微胶囊,并研究得出了一套合理的真丝织物VE微胶囊护肤整理工艺及配方:CWS型VE微胶囊3050g/L,粘合剂1015060g/L,柔软剂CGF30g/L,预烘条件80℃/1min,烘焙条件130140℃/40S。研究结果表明,CWS型VE微胶囊在水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能,乳液平均粒径为380.6nm,尺寸适中;按上述工艺整理的织物白度和手感基本没有影响,而且洗涤16次后的整理织物上VE相对剩余百分含量达到80%以上;室温条件下经过10h浸渍,整理织物上的VE没有缓释,浸渍温度提高到40℃后VE有所缓释,在10h后,VE缓释了23%;CWS型VE微胶囊整理的真丝织物在VE缓释性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聚氨酯材料在缓释微胶囊制备方面应用较广,针对市售微胶囊整理织物VE缓释速率较低的问题,本论文采用二步法合成聚氨酯壁材、油相法乳化VE和预聚体的混合物,在水包油体系中经界面聚合制成聚氨酯型VE微胶囊。研究发现,以吐温80为乳化剂,采用油相法对VE醋酸酯进行乳化时乳化效果最好,在用量3%且无需高速剪切下乳化所得的乳状液平均粒径为79.3nm;预聚反应中反应单体PEG分子量对最终形成的聚氨酯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及分散性有着显着影响,以PEG400作为反应单体制得的微胶囊具有较小的粒径及较好的分散性;预聚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为减少副反应,最终选取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合成路线选用二步法,扩链温度为60℃,芯壁质量比1:1.25,由此制得的微胶囊不仅具有粒径分布范围窄及粒径较小的优点,而且具有较高的微胶囊化产率和适当的有效载量。按上述优化的制备工艺自制的聚氨酯型VE微胶囊呈规则的球状,粒径分布在0.262μm之间,平均粒径为0.582μm,分散性好;FESEM图表明,所制备的VE微胶囊通过优化的整理工艺能较好地分散固着于纤维上;红外谱图分析表明,聚氨酯微胶囊存在PU结构,且两种反应单体PEG400、TDI均反应完全;聚氨酯型VE微胶囊整理的真丝织物白度基本没有变化,而且洗涤16次后的整理织物上VE相对剩余百分含量达到80%以上。与CWS型相比,聚氨酯型VE微胶囊整理织物的耐洗性能有所下降,但芯材VE更容易缓释,浸泡10h后缓释了78%。
孙昱,吴文忠,李延志,陈剑彬,张春枝[9](2011)在《一种天然维生素E微囊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文中研究指明使用几种不同的壁材及乳化剂对天然维生素E进行微胶囊化,通过对比微囊化效果确定最佳选材及条件,并对最终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壁材为纯胶(GUM 2000)与蔗糖,最佳乳化剂为蔗糖酯S1570(HLB 15),壁材比例m(纯胶)∶m(蔗糖)为2∶1,乳化剂加入量为0.5%,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180~190℃,出风口温度80℃,制得的天然维生素E微囊粉产品性能良好。其中维生素E质量分数能达到35%以上,包埋率达到99%以上,表面油质量分数可以控制在1%以下,含水质量分数也在1%以内,产品的色泽,气味,流动性以及在冷水中的分散性都十分理想。
龙吉云[10](2011)在《高含量天然维生素E油微胶囊化研究》文中提出天然VE是维持机体的重要功能性物质之一,作为脂溶性的维生素,VE被作为添加剂被使用在很多食品中。天然VE比起合成VE无论在生物活性还是安全性上都好的多,作为食品或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多的采用天然VE。但是,当VE暴露氧气、紫外线照射下时极易受到破坏,使其在食品饲料中长期保存、利用较为困难。作为食品加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微胶囊技术可以将一些敏感物质保护起来,防止或减少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从而得以稳定存在。本论文就是研究将天然VE油微胶囊化的配方、喷雾干燥工艺并对VE微胶囊性质产品的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压力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高含量天然VE油微胶囊。通过对三种复合壁材明胶-玉米糖浆、变性淀粉-玉米糖浆、酪蛋白酸钠-玉米糖浆包埋效率和乳状液稳定性的考察,挑选出包埋高含量天然VE油的最佳壁材为变性淀粉-玉米糖浆(6:0.9,W/W);确定复配乳化剂的总用量为3%;得到高含量天然VE油微胶囊的配方为:壁材变性淀粉-玉米糖浆(6:0.9,W/W),芯材天然VE油62.5%,复配乳化剂总用量为3%。研究了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对微胶囊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35Mpa,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90-95℃,进料流量25mL/min,乳状液固形物浓度50%。证明了GB/T7293-2006测定VE粉中VE含量的样品处理方法不适用本实验制备的天然VE油微胶囊。GB/T7293-2006的样品处理方法不能够完全提取出制备的天然VE油微胶囊粉中VE油。在GB/T7293-2006的方法基础上,采用浓酸破壁提油的样品处理方法,建立了采用紫外分光光法测定制备的微胶囊中VE含量的新方法,采用3mol/L浓盐酸破壁提油,天然VE浓度范围在19.46-97.3ug/mL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与气相色谱相测定结果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上满足分析测定的要求。对天然VE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测定了微胶囊贮藏6个月后的含水量、灰分、休止角、表面VE油含量,分别为1.94%、3.13%、41.7°、4.68%。考察了温度、光照不同贮藏条件下微胶囊的性质变化,微胶囊在低温避光下保存较好。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微胶囊外观规则,包埋完整致密。红外图谱表明,壁材和芯材之间依靠物理作用结合。DSC分析确定产品的玻璃态转化温度为35℃,为产品常温贮藏提供了可靠依据。微胶囊化后,天然VE的保留率显着提高,表明复合壁材对芯材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微胶囊复原乳状液分散性好,乳状液均匀稳定,粒径分布窄。乳状液在无机酸和盐酸中6小时保持稳定的pH值分别为2.0和1.4,耐受Fe2+、Ga2+、Mg2+最大浓度分别为0.008mol/L、0.032 mol/L、0.064mol/L
二、天然维生素E微胶囊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维生素E微胶囊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红甜椒副产品活性物质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微胶囊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红甜椒副产品 |
1.2 红甜椒提取物的微胶囊化 |
1.3 热重分析 |
1.4 储存稳定性评估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和药品 |
3.2 红甜椒副产物的超临界流体萃取 |
3.3 红甜椒提取物的微胶囊化 |
3.4 方法分析 |
3.5 热重分析 |
3.6 储存稳定性评估 |
3.7 统计分析 |
作者贡献 |
(2)天然VE油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天然VE油微胶囊的制备 |
1.2.2 天然VE油微胶囊的相关指标测定 |
1.2.3 微胶囊中VE含量的测定 |
1.2.4 微胶囊包埋率及有效载量的测定 |
1.2.5 天然VE油微胶囊高温稳定性及水中释放性的表征 |
1.2.5. 1 高温稳定性的表征 |
1.2.5. 2 水中释放性的表征 |
1.2.6 天然VE油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表征 |
1.2.6. 1 光照对天然VE油微胶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1.2.6. 2 氧气对天然VE油微胶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1.2.6. 3 温度对天然VE油微胶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1.2.6. 4 相对湿度对天然VE油微胶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天然VE油微胶囊的微观结构及相关指标 |
2.2 天然VE油微胶囊的高温稳定性及水中释放性 |
2.2.1 天然VE油与其微胶囊的高温稳定性 |
2.2.2 天然VE油与其微胶囊在水中释放性 |
2.3 天然VE油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 |
2.3.1 光照对天然VE油微胶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见图4) |
2.3.2 氧气对天然VE油微胶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见图5) |
2.3.3 温度对天然VE油微胶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见图6) |
2.3.4 相对湿度对天然VE油微胶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见图7) |
3 结论 |
(3)壁材比例对复合凝聚法天然VE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药品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步骤 |
1.4 性能表征 |
1.4.1 VE标准曲线 |
1.4.2 微胶囊化产率 |
1.4.3 微胶囊化效率 |
1.4.4 固态微胶囊的有效载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天然VE样品标准曲线 |
2.2 壁材比例对VE微胶囊形态的影响 |
2.3 壁材比例对VE微胶囊粒径分布的影响 |
2.4 壁材比例对VE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 |
3 结论 |
(4)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罗非鱼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与试剂 |
1.2仪器与设备 |
1.3实验方法 |
1.3.1鱼油微胶囊的制备 |
1.3.2壁材配比优化 |
1.3.3微胶囊生产工艺参数优化 |
( 1) 包埋率的测定 |
( 2) 微胶囊质量评定 |
1.3.4超微结构观察 |
1.3.5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两种淀粉比例对罗非鱼油微胶囊化的影响 |
2.2载油量对包埋率的影响 |
2.3均质压力对罗非鱼油微胶囊化的影响 |
2.4均质次数对罗非鱼油微胶囊化的影响 |
2.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对罗非鱼油微胶囊化的影响 |
2.6喷雾干燥进料速度对罗非鱼油微胶囊化的影响 |
2.7微胶囊感官及理化指标 |
2.8微胶囊超微结构 |
2.9罗非鱼油氧化稳定性 |
3结论 |
(6)壳聚糖季铵盐/维生素E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维生素E微胶囊乳液制备 |
1.3.2 微胶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 |
1.3.3 微胶囊形貌观察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乳化制备 |
2.1.1 乳化剂的选择 |
2.1.2 乳化转速的选择 |
2.1.3 维生素E的用量 |
2.1.4 芯壁比 |
2.2 复凝聚反应 |
2.2.1 复凝p H的影响 |
2.2.2 复凝时间的影响 |
2.3 固化反应 |
2.4 微胶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 |
2.5 扫描电镜下的壳聚糖季铵盐维生素E微胶囊 |
3 结论 |
(7)高维生素E含量大豆胚芽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大豆胚芽油的活性成分 |
1.1 不饱和脂肪酸 |
1.2 天然维生素E |
1.3 植物甾醇 |
1.4 角鲨烯 |
1.5 大豆磷脂 |
2 高VE含量的大豆胚芽油的制备 |
2.1 试验方法 |
2.1.1 工艺流程 |
2.1.2 操作要点 |
2.1.3 出油率的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提取溶剂的影响 |
2.2.2 胚芽粒度的影响 |
2.2.3 回流时间的影响 |
2.2.4 固液比的影响 |
2.2.5 索氏提油工艺的优化 |
3 大豆胚芽油的微胶囊化 |
3.1 试验方法 |
3.1.1 工艺流程 |
3.1.2 操作要点 |
3.1.3 包埋率的测定 |
3.1.4 微胶囊囊心释放试验 |
3.2 分子包埋法工艺的确定 |
3.2.1 主客分子比的确定 |
3.2.2 温度的确定 |
3.2.3 包埋时间的选择 |
3.2.4 分子包埋法制备微胶囊工艺的优化 |
3.2.5 微胶囊的溶解性试验结果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8)维生素E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真丝面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蚕丝及真丝织物的研究现状 |
1.1.1 蚕丝的形态结构和微细结构 |
1.1.2 丝素蛋白的近程结构 |
1.1.3 真丝织物的保健功能 |
1.2 维生素 E 的研究现状 |
1.2.1 维生素 E 的结构和性质 |
1.2.2 维生素 E 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
1.2.3 维生素 E 的定量分析方法 |
1.3 维生素 E 微胶囊化 |
1.3.1 微胶囊技术 |
1.3.2 维生素 E 微胶囊化技术 |
1.4 缓释微胶囊技术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
1.4.1 缓释微胶囊的制备 |
1.4.2 缓释微胶囊技术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
1.5 维生素 E 在纺织品护肤整理方面的应用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WS 型 VE 微胶囊在真丝护肤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2.2.1 实验方法 |
2.2.1.1 微胶囊表观形态观察和粒径分布测定 |
2.2.1.2 真丝织物 VE 微胶囊整理工艺 |
2.2.1.3 织物上 VE 的定量测试方法 |
2.2.2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WS/DC 型 VE 微胶囊性能研究 |
2.3.1.1 微胶囊的表观形态和粒径分布 |
2.3.1.2 微胶囊种类对整理织物柔软性能的影响 |
2.3.2 VE 微胶囊对真丝织物整理工艺研究 |
2.3.2.1 粘合剂种类对整理织物柔软性能的影响 |
2.3.2.2 粘合剂种类对整理织物耐洗性能的影响 |
2.3.2.3 粘合剂 101 的用量对整理织物耐洗性能和柔软性能的影响 |
2.3.2.4 焙烘温度对整理织物断裂强力的影响 |
2.3.2.5 柔软剂的筛选 |
2.3.3 VE 微胶囊整理真丝织物的性能研究 |
2.3.3.1 整理织物的白度 |
2.3.3.2 VE 微胶囊在织物上的附着情况 |
2.3.3.3 整理织物的耐洗性能 |
2.3.3.4 整理织物的 VE 缓释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聚氨酯型 VE 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
3.1 实验原理 |
3.1.1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简介 |
3.1.2 聚氨酯的化学反应原理 |
3.2 实验材料、药品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及测试方法 |
3.3.1 实验方法 |
3.3.1.1 微胶囊的制备 |
3.3.1.2 真丝织物 VE 微胶囊整理工艺 |
3.3.2 测试与表征 |
3.3.2.1 乳状液粒径大小及分布表征 |
3.3.2.2 NCO 基含量测定 |
3.3.2.3 微胶囊化效果评定 |
3.3.2.4 微胶囊形态 |
3.3.2.5 微胶囊在织物上的附着情况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芯材乳化 |
3.4.1.1 乳化剂种类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
3.4.1.2 乳化方法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
3.4.1.3 吐温 80 用量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
3.4.2 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 |
3.4.2.1 预聚反应温度及时间的确定 |
3.4.2.2 预聚单体 PEG 分子量的选择 |
3.4.3 微胶囊化 |
3.4.3.1 聚氨酯微胶囊的合成路线的优选 |
3.4.3.2 扩链温度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 |
3.4.3.3 芯壁质量比对微胶囊化产率及有效载量的影响 |
3.4.4 微胶囊性能评价 |
3.4.4.1 聚氨酯型 VE 微胶囊的表观形态及粒径分布 |
3.4.4.2 聚氨酯型 VE 微胶囊化学结构分析 |
3.4.5 聚氨酯型 VE 微胶囊整理织物的性能研究 |
3.4.5.1 微胶囊在织物纤维上的附着情况 |
3.4.5.2 整理织物的白度 |
3.4.5.3 整理织物的耐洗性能 |
3.4.5.4 整理织物的 VE 缓释性能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一种天然维生素E微囊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 料 |
1.2 方 法 |
1.2.1 工 艺 |
1.2.2 维生素E微囊粉的制备 |
1.2.3 微囊粉表面油与总油质量分数的测定 |
1.2.4 包埋率及含水量的测定 |
1.2.5 感官评价 |
1.2.6 冷水分散性评价 |
1.2.7 高效液相测定含量 |
1.2.8 复水乳液的粒径检测 |
1.2.9 微囊粉表面结构观察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
2.2 乳化剂的选择 |
2.3 天然维E微囊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
2.3.1 最佳壁材比例的选择 |
2.3.2 最佳乳化剂添加量的选择 |
2.3.3 高压均质压力的确定 |
2.3.4 喷雾干燥条件的选择 |
2.4 微囊粉的感官评价与冷水分散性 |
2.5 微囊粉表面油、包埋率、含水量的测定 |
2.6 微囊粉的高效液相分析 |
2.7 粒径检测分析 |
2.8 微囊表面微观结构 |
3 结 论 |
(10)高含量天然维生素E油微胶囊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维生素E的功能与应用 |
1.1.1 维生素E的结构 |
1.1.2 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 |
1.2 维生素E的检测 |
1.2.1 电化学分析法 |
1.2.2 光谱法 |
1.2.3 色谱法 |
1.3 维生素的微胶囊化 |
1.3.1 微胶囊化的意义 |
1.3.2 微胶囊制备的方法 |
1.3.3 维生素E的微胶囊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高含量天然VE油微胶囊粉配方及工艺条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壁材的选择及用量对微胶囊包埋效果影响 |
2.2.2 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 |
2.2.3 天然VE油微胶囊配方选择 |
2.2.4 喷问干燥工艺对天然VE油微胶囊粉品质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胶囊粉天然VE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天然VE油微胶囊的制备 |
3.2.2 样品提油方法 |
3.3 结果讨论 |
3.3.1 样品提油率比较 |
3.3.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E含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然VE油微胶囊性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VE保留率的测定 |
4.2.2 VE油微胶囊粉流动性的测定 |
4.2.3 微胶囊表面超微结构观察 |
4.2.4 微胶囊复原乳状液性状观察及粒度分布测定 |
4.2.5 微胶囊及其壁材芯材红外图谱分析 |
4.2.6 VE油微胶囊产品DSC分析 |
4.2.7 复原乳状液耐酸性检验 |
4.2.8 复原乳状液耐金属离子浓度检测 |
4.2.9 微胶囊产品食品卫生质量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胶囊表面VE油含量变化 |
4.3.2 微胶囊VE保留率变化 |
4.3.3 VE油微胶囊产品的流动性 |
4.3.4 复原乳状液形状及粒径分布 |
4.3.5 VE油微胶囊产品的超微结构 |
4.3.6 VE油微胶囊及其壁材红外图谱分析 |
4.3.7 VE油微胶囊产品的DSC分析 |
4.3.8 复原乳状液耐酸性检验结果 |
4.3.9 复原乳状液耐金属离子浓度 |
4.3.10 微胶囊产品理化指标及食品卫生质量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的工作和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天然维生素E微胶囊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红甜椒副产品活性物质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微胶囊化[J]. 邓爱华,李颖,陈婕,汤须崇,易梦媛,王云,向国红.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10)
- [2]天然VE油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研究[J]. 强军锋,梅自寒,郭欢,杨婷. 中国油脂, 2018(03)
- [3]壁材比例对复合凝聚法天然VE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J]. 强军锋. 食品与机械, 2017(02)
- [4]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罗非鱼油研究[J]. 李梦凡,陶宁萍,俞骏,刘承初,潘镜,沈菊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04)
- [5]喷雾干燥条件对合成维生素E醋酸酯干粉品质的影响[J]. 罗超杰,刘爱琴,杨金成,许新德,丛日龙.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5(03)
- [6]壳聚糖季铵盐/维生素E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J]. 温青,刘晓锋,杨卓鸿. 广东化工, 2013(04)
- [7]高维生素E含量大豆胚芽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研究[J]. 赵贵兴. 农业工程, 2012(04)
- [8]维生素E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真丝面料的应用研究[D]. 姚国萍. 浙江理工大学, 2012(02)
- [9]一种天然维生素E微囊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 孙昱,吴文忠,李延志,陈剑彬,张春枝.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1(06)
- [10]高含量天然维生素E油微胶囊化研究[D]. 龙吉云. 南昌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