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Web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长风[1](2021)在《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的Web前端开发》文中指出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医学、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钻机优化控制教学与研究领域,建立基于网络技术的交互平台,为降低人才培养成本、降低在真实钻井过程中钻机优化控制研究的风险性和时空的局限性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分析实际钻井工程流程、井场环境以及平台面向的用户,明确并细化了虚拟仿真平台需求,开发了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完成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的Web前端开发和测试。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采用Web技术的B/S架构,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本文通过网络技术、虚拟现实、三维模型交互和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完成平台前端页面设计、数据交互、数据可视化以及钻井井场模型加载和交互展示。结合实际需求,搭建平台前端架构,提出前端页面加载优化方案,并将优化方案应用到实际开发中,设计出虚拟仿真平台的功能包括平台资源信息展示、用户数据管理、虚拟实训实验、资料共享管理、平台实验访问数据统计可视化等。同时,利用3Ds max软件建立虚拟的三维钻井井场设备模型,通过封装了Web GL的Three.js三维引擎实现三维钻井井场设备模型在页面中加载和交互控制,完成虚拟可视化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的设计与实现,并将开发好的实验部署到平台虚拟实训实验模块中。完成平台前端各功能页面设计、数据交互方式以及各功能间业务逻辑关系设计。最终,完成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的Web前端开发,并对平台前端进行测试,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测试。功能性测试主要是对虚拟仿真平台中各功能流程进行了正确性验证;非功能性测试对平台前端进行了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和易用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虚拟仿真平台功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平台前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页面友好、扩展性强、可快速响应满足预期的性能设计要求。
孟艳齐[2](2021)在《基于vue.js的英语核心素养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技术在时代发展的大浪潮下日新月异,在线教育教学的发展也在疫情的背景下与互联网的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的开展了线上阅读学习和教学,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中学生对在线阅读需求普遍提高。在线教育平台不但有教师对学生课程、任务、学习目标的管理还有对阅读技能的测试,而且平台还可以根据学生对自己阅读水平的技能测试以及浏览记录,对学生进行智能化的个性推荐课程和图书。基于这些要求设计一个能够让学生测评了解自己学习成果、制定阅读计划以及对学生测评数据进行推荐相应阅读水平的书籍的核心素养平台具有很大的现实和实践的意义。英语核心素养平台借鉴传统的阅读平台加入了管理后台系统、智能推荐、特色课程、特色资源包等功能模块,在阅读器页面新增收藏、标签、书评、互动、查词、互动等便捷功能。本平台主要采用vue.js作为主要程序语言进行开发设计。通过对传统在线阅读学习平台系统架构研究和对网站开发学习,本平台采用了 vue.js的前端框架以及MVC的架构体系。vue.js是一种最常用的轻量级前端开发框架,结合数据双向绑定特征和视图渲染组合完成前端页面的显示。利用web挖掘技术和自适应推荐算法对用户的浏览和访问日志对用户推荐合适的学习计划和课程配置。系统还利用组件复用、业务代码相分离、跨平台的编码特征、markdown的轻量级标记语言和数据库,来完成对本平台内容和数据的开发与设计。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对英语核心素养平台系统架构的搭建勾勒出整个平台的内容体系,通过用户对英语核心素养平台系统的需求进行可行性的分析,以及本平台面向的用户,我们从学生、教师、以及管理员三个角色进行需求分析,详细的介绍了这个三个用户在英语核心素养平台中的主要权限以及涉及到的功能模块。最后通过测试用例对该平台的界面、功能、安全性进行测试分析以及第三方软件对网站平台的性能和服务器资源利用率的测试,平台能够正常运行,界面清晰明确,性能稳定运行,均能够达到本平台设计的目标。
郑小梦[3](2020)在《基于WebGIS的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随着近些年来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教学管理平台对日益繁杂的学生数据进行管理已然遇到了瓶颈。在现代教学管理过程中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为教学管理提供便利,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而校园学生出勤管理是教学管理的主要环节,因此优化出勤管理对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的便利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针对校园学生出勤管理问题的实际需求,以杭州某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Web GIS平台实现了校园空间数据建模及三维渲染,设计实现了基于移动端的自定义通信协议实时传输技术,最终开发了一套基于Web GIS的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校园出勤管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出勤管理和Web GI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介绍了本系统开发所需的Web端、移动端、Socket传输协议以及三维建模等关键技术。(2)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数据采集层、数据管理层、服务器层和前端Web层四层体系架构,设计了表现层、逻辑处理层、持久层三层逻辑结构以及系统技术路线,设计了系统空间数据库表和关系数据库表;详细设计了一种支持移动端和Web端全双工实时数据传输功能的自定义通信协议,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数据集的缓冲区分析算法;最后,详细设计了系统功能模块,并给出了各模块的流程设计方案。(3)基于Web GIS平台,采用Java和Java Script开发语言,结合Vue、SSM和Arc GIS API for Java Script等框架技术,实现移动设备数据采集、出勤数据传输及存储、出勤数据实时渲染、出勤数据统计分析、请假审批、消息通知、路径诱导等功能模块,实现了校园学生出勤有效管理的目的。系统运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王岑岚[5](2020)在《在线交互平台用户价值与粘性的可持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平台经济及其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并改变了市场生态。Web 2.0(即用户可以生成内容)环境下,在线交互平台迅速体验了用户价值共创的巨大利益,然而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为此,本文基于Web 2.0对平台用户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未来需求的持续挖掘,探讨并界定平台“价值共振”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平台价值维度,解析和探索交互匹配机理以及相关研究方法,进而为保持和提升平台用户粘性、实现平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决策支持。为了有助于深入探讨,本文研究聚焦于单边平台(即平台提供服务产品)。本文首先通过知识图谱软件Cite Space的分析,解析了实现平台价值共振的五大维度,通过融合点要素集合分析对“价值共振”作了进一步概念界定。“价值共振”的关键是价值认同,平台应基于用户的价值视角进行服务设计,本文通过构建PLS-SEM(Partial Least Square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模型,揭示了个性化价值是平台价值不可或缺的关键维度。针对平台价值的四个维度,基于模糊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功能展开)构建了动态匹配质量屋,以支持不同服务生命周期下的用户价值需求与平台服务设计之间的动态匹配,有助于提升用户粘性,实现平台的商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有助于挖掘用户潜在需求,采用双聚类算法(Biclustering)区别用户的不同主题偏好的聚类分组,结合用户粘性的相关指标实现信息可视化,借助交互式可视化聚类方法为挖掘用户潜在需求提供更直观的决策支持。最后,从平台用户共生理念出发,基于人工智能(AI)和PDCA循环的思想,构建了基于AI支持的动态智能闭环QFD,预测重点用户的未来需求,以支持交互平台不断增强和用户需求的契合度,持续提升用户粘性。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价值共创及Web 2.0环境下在线交互平台的研究,推动了服务主导逻辑向在线学习领域的深化,将抽象的价值共创理论进行具体解析。主要的研究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知识图谱法Cite Space揭示了价值共创理论的关键词和不同维度的研究视角,进行了“价值共振”概念界定。(2)基于用户体验和感知价值提出了平台的用户感知价值维度,在通识价值维度的基础上提出包含功能价值,社交价值,情感价值和个性化价值的平台价值这一高阶价值,进而结合人机交互思想从用户参与→用户体验→平台价值→用户粘性的逻辑路径,通过动态模糊QFD解析用户现实需求与平台设计的动态匹配机理,以支持平台提增用户粘性和可持续性。(3)基于在线用户的客观购买数据和点击数据,利用双聚类方法区别用户的不同主题偏好的聚类分组,结合用户粘性的相关指标实现信息可视化,这种交互式可视化聚类给出了对不同聚类的用户潜在需求的挖掘方法,并提供了用户粘性的数据可视化决策支持,交互式可视化聚类的方法有助于平台健康可持续发展。(4)基于PDCA循环,结合在线用户客观行为数据,构建大数据背景下动态智能闭环QFD,为提高平台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契合度、预测重点用户未来需求提供了研究方法,单边平台独特的共生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有利于平台无限趋近“价值共振”。本文聚焦于单边平台的研究,未能对双边平台的“价值共创”和“价值共振”等问题进行展开。虽然本文研究有助于对双边平台研究的拓展,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郑志高[6](2019)在《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时代,整合技术开展教学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专业素养。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需要具有与此相关的知识、技能、心理与道德。TPACK最初作为一种知识框架被提出,旨在探索和理解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需要具备的知识。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它的内涵被扩展,对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等都进行了阐释,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同样存在TPACK发展问题。在师范教育阶段发展师范生TPACK,对于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和今后专业发展,以及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师范生TPACK发展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师范生教师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探索有效的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是教育信息化赋予教师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本文围绕“用什么样的实践模式来发展我国师范生TPACK?”这一问题,开展了以下四项研究。第一,解析TPACK构成要素。此项研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学者提出的TPACK定义,通过分析定义之间的联系、各个定义说明的TPACK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以下研究结果:TPACK有内在和外在两类构成要素,内在要素包括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与道德,外在要素是与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相关的物理与技术环境、文化、学生特征和教师个人人际关系。TPACK发展是内在要素的发展,即提升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水平,培养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技能,形成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心理以及遵循道德规范整合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和行为。第二,分析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此项研究以教师专业知识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教师职业道德和信息道德培养思想为依据,分别分析了 TPACK四个内在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并在讨论它们共同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宏观地描述了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由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理解与内化、进行与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相关的实践、实践经验总结与升华和反思五个活动环节构成。第三,构建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此项研究首先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的特征,并将其作为模式构建的实践依据。其次,从功能目标、理论基础、操作程序、实施条件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对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构建的实践模式以实现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的发展为功能目标,以“设计型学习”与“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以包含“定义问题”、“准备开展设计”、“制定制作方案”、“制作作品”与“评价设计”五个活动环节的活动循环为操作程序,以多元化的方法来评价发展效果。应用模式进行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对教学环境、资源和课程以及教师与学生都有一定要求。第四,验证实践模式的有效性。此项研究以准实验法为研究方法,开展了两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第一轮实践结果表明:构建的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具有可操作。依据模式开展教学,能有效提升师范生TPACK水平,且比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教学实践没有实现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道德水平的显着变化;同时,师范生反映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脱节”与“师生缺乏深层次互动”等方面的问题。在针对第一轮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修正了模式后,此项研究进行了第二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发展实践也提升了师范生TPACK水平,模式仍具有有效性。同时,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道德水平的变化非常接近于显着性水平,“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脱节”和“师生缺乏深层次互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修正后的实践模式更加完善。本文在理论层面解析了 TPACK构成要素,说明了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构建了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 TPACK发展理论,为开展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践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师范生TPACK发展案例,可以被我国教师教育者借鉴与参考。
饶煜[7](2019)在《基于微信平台的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传播载体,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产业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在线教育平台涌现出来,掀起了一场在线教育的热潮。在线教育作为传统课堂教育的补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壁垒,使得教与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能够结合各个院校的学科优势,共享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设计并实现一款高效的在线学习系统,使传统教学模式和在线教育相辅相成,对于提升各个院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在线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系统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包括微信小程序、WePY框架、Vue前端开发框架、Express服务端框架、Node.js和MongoDB数据库等。本文对在线学习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目标,构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划分了系统的功能模块,根据E-R图设计了系统的数据库,完成了Web端管理系统和移动端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对于Web端管理系统,实现了文件上传、题库管理、考试管理、用户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移动端在线学习平台以微信客户端为载体,实现了登录授权、题库练习、在线考试、教学视频、历史记录、成绩排行和错题练习等功能。本文对当前主流的智能组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将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算法应用到考试管理模块,通过教师设定的考试参数进行智能组卷,不但提高了组卷的成功率,节省了组卷的时间,同时保证了试卷的质量。本系统经过严格的测试,各项功能都达到了设计目标,很好地满足了各个院校对于在线学习系统的需求,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智能化教育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张远[8](2019)在《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升了教学效率,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满足了远程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需求,为更多群体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机会,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丰富了他们的专业知识。但就目前而言,网络教育教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从当前网络远程教学系统来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合理,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甚至只是简单的照抄照搬原有的知识内容,教学过程简单,教学评价不到位,无法提升实际教学质量,无法充分发挥远程教学的优势。从远程教学内容上来看,实际开发力度不够,远程教学资源质量有待提升,教学课程类型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学习者多方面的需求。从系统功能设计上,操作流程复杂,功能有待完善,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习难度,在线平台交流互动比较少,学生实际参与性不高,影响了教学效率。为了满足当前远程教育行业发展的需求,系统设计人员需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完善系统功能,提升人机界面的友好性,丰富课程资源,提升教学的效率,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为远程教育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主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设计了针对性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能够为网络远程教学提供借鉴和帮助。图24幅;表9个;参52篇。
陈安[9](2019)在《基于WebGIS的教学排课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使得传统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需要针对自身需求设计开发出一套高效的教学系统。教学排课作为教学管理中关键的环节,课表编排的好坏往往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排课系统是目前教学管理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高校排课系统,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满足课表约束条件的教学排课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和遗传算法的混合求解方法,通过分析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需求,采用Javascript和Java等语言,基于ArcGIS平台、PostgreSQL+PostGIS数据库等技术,设计并开发了高校教学排课WebGIS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介绍了教学排课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教学排课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教学排课问题的特点、研究方法以及系统实现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建立了满足排课要求的数学模型。(2)针对教学排课问题,首先根据排课问题的特点,建立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设计出一种基于蒙特卡洛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智能排课方法,并应用该算法求解得到问题的满意解。(3)在高校排课系统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思想,结合SSH框架特点,设计由表现层、逻辑处理层和持久层组成的系统层次架构;考虑数据和功能实现的关系,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分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对系统的作用,设计数据库表关系和数据库表字段;根据排课的实际需求,实现了排课管理、课程管理、课表管理和个人中心四个模块。最后,运行测试结果表明了系统的可行性。
张伟[10](2019)在《基于Web的三维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代远程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得到应用,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教学系统的搭建,成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的重点。本文从电工电子实际教学环境出发,借助虚拟现实理论和三维建模技术,在全面分析虚拟实验室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Web的三维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平台设计和实现,并针对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各种功能进行测试,为建立和完善网络虚拟实验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基础性工作。本文将Java web技术与虚拟现实理论相结合,在整个虚拟实验室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模拟实验器件,构建了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其次,进行了虚拟实验系统的可行性和需求分析,并完成了网络虚拟实验室结构、所需功能模块以及数据库设计。然后,基于B/S架构进行了虚拟实验室Web平台的系统实现,主要完成了用户登录与注册、学生信息管理、实验数据管理及学生成绩管理等功能。最后,对网络虚拟实验室进行了功能性测试,验证实验室开发的最终效果,确保平台能够准确的实现设计目标。本文所实现的虚拟实验室系统是基于Web的开放实验平台,适合用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该平台学习电工电子课程实验,此外,在实验完成后,系统还会实时把实验数据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给用户,学生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并根据教师要求完成实验数据的提交。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数据对实验进行在线打分。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类型,该实验平台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实验课程的高效完成,确保教学效果。
二、基于Web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的Web前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虚拟仿真平台的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虚拟仿真平台Web前端总体设计 |
2.1 需求概述 |
2.2 需求分析 |
2.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 平台架构设计 |
2.4 功能模块设计 |
2.5 数据交互设计 |
2.5.1 数据接口请求 |
2.5.2 接口返回格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仿真平台Web前端开发实现 |
3.1 平台开发环境 |
3.2 前端页面加载优化方案设计 |
3.2.1 静态资源加载优化 |
3.2.2 数据渲染优化 |
3.3 平台功能的前端实现 |
3.3.1 平台主页面 |
3.3.2 平台资源信息展示 |
3.3.3 用户数据管理 |
3.3.4 虚拟实训实验 |
3.3.5 资源共享管理 |
3.3.6 平台数据统计可视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虚拟可视化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开发 |
4.1 虚拟实训实验开发 |
4.1.1 三维井场模型搭建 |
4.1.2 Unity 3D虚拟引擎软件进行实验开发 |
4.1.3 WebGL简述及工作原理 |
4.2 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开发 |
4.2.1 钻井井场设备 |
4.2.2 Three.js三维开发引擎 |
4.2.3 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在页面加载设计与实现 |
4.2.4 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在页面中交互控制设计与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虚拟仿真平台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平台功能性测试 |
5.2.1 平台整体结构和页面测试 |
5.2.2 用户登录功能测试 |
5.2.3 虚拟实训实验功能测试 |
5.2.4 资源共享管理功能测试 |
5.3 平台非功能性测试 |
5.3.1 兼容性测试 |
5.3.2 安全性测试 |
5.3.3 易用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基于vue.js的英语核心素养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课题的设计思想 |
1.4 核心素养平台的内容 |
第二章 系统的构建以及关键技术 |
2.1 系统体系构建与创新点 |
2.1.1 核心素养平台的架构 |
2.1.2 系统开发的创新点 |
2.2 关键技术 |
2.2.1 vue.js框架 |
2.2.2 自适应推荐 |
2.2.3 markdown语言 |
2.2.4 SQL数据库 |
2.2.5 web挖掘 |
第三章 系统方案分析 |
3.1 系统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
3.1.1 系统需求分析 |
3.1.2 可行性分析 |
3.2 英语核心素养平台体系结构模型 |
3.3 学习资源组织和指导机制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4.1.1 学生模块 |
4.1.2 教师功能模块 |
4.1.3 管理员模块 |
4.2 主要模块功能设计 |
4.2.1 系统登录模块 |
4.2.2 管理后台模块 |
4.2.3 资源包模块 |
4.2.4 特色课程模块 |
4.2.5 阅读器模块 |
4.2.6 非功能需求模块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3.2 数据库接口标准体系 |
4.3.3 数据库备份策略 |
4.4 学习资源自适应组织 |
4.5 系统的实现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方法 |
5.2 系统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WebGIS的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出勤管理 |
1.2.2 WebGIS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WebGIS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2.1 Web端核心技术 |
2.1.1 Web前端核心技术 |
2.1.2 Web后端核心技术 |
2.2 移动端核心技术 |
2.2.1 Android核心组件 |
2.2.2 GPS定位技术 |
2.2.3 二维码技术 |
2.3 实时传输协议Socket与WebSocket |
2.4 WebGIS服务与三维建模技术 |
2.5 GIS缓冲区分析 |
2.6 数据存储技术 |
2.6.1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 |
2.6.2 MySQL关系型数据库 |
2.6.3 Redis缓存数据库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ebGIS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
3.1.1 信息需求 |
3.1.2 功能需求 |
3.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3.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3.4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3.5 系统技术路线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ebGIS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通信协议详细设计 |
4.1.1 数据包设计 |
4.1.2 数据发送 |
4.1.3 数据接收 |
4.2 空间缓冲区分析算法设计 |
4.3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1 出勤管理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2 辅助出勤管理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4 系统数据库详细设计 |
4.4.1 空间数据库设计 |
4.4.2 关系数据库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ebGIS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平台 |
5.2 出勤管理功能模块实现 |
5.2.1 移动设备数据采集模块 |
5.2.2 出勤数据传输及存储模块 |
5.2.3 出勤数据实时渲染模块 |
5.2.4 出勤数据统计分析模块 |
5.2.5 请假审批模块 |
5.3 辅助出勤管理功能模块实现 |
5.3.1 用户登录模块 |
5.3.2 消息通知模块 |
5.3.3 路径诱导模块 |
5.3.4 用户中心模块 |
5.4 系统试运行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3 发明专利 |
4 软件着作权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在线交互平台用户价值与粘性的可持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3 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价值共创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
2.1.1 价值共创 |
2.1.2 在线交互平台的界定 |
2.1.3 用户参与下的用户体验 |
2.1.4 用户粘性的研究 |
2.1.5 价值共振概念的初步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 研究方法整理 |
2.3.1 Cite Space |
2.3.2 QFD理论与方法 |
2.3.3 PLS-SEM |
2.3.4 双聚类算法 |
2.3.5 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拓展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价值共振的要素揭示: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研究 |
3.1 价值共振的要素初步界定 |
3.1.1 价值共创理论的不同视角 |
3.1.2 “共振”的关键要素构建 |
3.1.3 价值共振的要素初步界定 |
3.2 数据挖掘的工具选择与准备 |
3.2.1 研究工具 |
3.2.2 研究工具原理 |
3.3 基于Cite Space揭示融合点要素 |
3.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3.3.2 基于知网的中文文献共词分析 |
3.3.3 基于Wos英文文献Cite Space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用户需求的平台价值:基于PLS—SEM的研究 |
4.1 研究问题提出 |
4.2 平台的价值维度 |
4.2.1 用户感知视角的价值维度解析 |
4.2.2 基于价值共创的基础模型构念 |
4.3 构建PLS—SEM |
4.3.1 构建模型 |
4.3.2 提出假设 |
4.4 模型验证 |
4.4.1 模型有效性和可靠性测试 |
4.4.2 平台价值:二阶结构 |
4.4.3 检验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
4.4.4 研究总结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用户现实需求实现:基于动态模糊QFD的研究 |
5.1 研究问题提出 |
5.2 用户动态需求研究现状 |
5.3 构建动态模糊QFD及模型应用 |
5.3.1 价值共创理论下的用户个性化体验 |
5.3.2 服务生命周期 |
5.3.3 用户参与以及平台交互 |
5.3.4 口碑传播 |
5.3.5 研究方法与模型 |
5.4 模型应用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用户潜在需求挖掘:基于双聚类的研究 |
6.1 问题提出 |
6.2 影响用户粘性的因素梳理 |
6.3 引入BCBimax算法 |
6.4 模型应用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用户未来需求预测:基于动态智能闭环QFD的研究 |
7.1 研究问题提出 |
7.2 服务生态系统中的共生模式 |
7.3 模型构建 |
7.4 模型应用 |
7.5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工作 |
8.2 研究结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第四章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的问卷内容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
1.1.2 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需求 |
1.1.3 解决当前我国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中存在问题的需求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TPACK |
1.2.2 TPACK发展 |
1.2.3 TPACK发展实践模式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过程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TPACK内涵研究 |
2.1.2 TPACK发展研究 |
2.1.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TPACK基本理论研究 |
2.2.2 TPACK发展研究 |
2.2.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3.1 TPACK内涵研究现状评述 |
2.3.2 TPACK发展研究现状评述 |
2.3.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现状评述 |
第3章 TPACK构成要素及发展的内涵解析 |
3.1 TPACK构成要素解析 |
3.1.1 研究过程 |
3.1.2 已有定义说明的TPACK构成要素 |
3.1.3 TPACK构成要素 |
3.1.4 TPACK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1.5 与TPACK Framework构成要素的关系 |
3.1.6 与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四个能力维度的关系 |
3.2 TPACK发展的内涵解析 |
第4章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理论分析 |
4.1 师范生TPACK知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
4.1.1 对TPACK知识要素的再认识 |
4.1.2 师范生TPACK知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 |
4.2 师范生TPACK技能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
4.3 师范生TPACK心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
4.4 师范生TPACK道德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
4.5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
4.5.1 TPACK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综合分析 |
4.5.2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 |
第5章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构建 |
5.1 实践模式构建思路 |
5.2 国内外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特征透视 |
5.2.1 研究过程 |
5.2.2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中的教学要素的特征 |
5.2.3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的特征 |
5.3 实践模式构成要素解析 |
5.3.1 功能目标 |
5.3.2 理论基础 |
5.3.3 操作程序 |
5.3.4 实施条件 |
5.3.5 评价方式 |
第6章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应用及迭代 |
6.1 第一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 |
6.1.1 研究设计 |
6.1.2 实验数据分析 |
6.1.3 实验结论 |
6.2 第一轮发展实践反思与实践模式修正 |
6.2.1 对实践结果的反思 |
6.2.2 对实践过程的反思 |
6.2.3 实践模式的操作程序修正 |
6.3 第二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 |
6.3.1 研究设计 |
6.3.2 实验数据分析 |
6.3.3 实验结论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的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期刊文献 |
(一) 英文期刊文献 |
(二) 中文期刊文献 |
二、学位论文 |
(一) 英文学位论文 |
(二) 中文学位论文 |
三、着作 |
(一) 英文着作 |
(二) 中文着作 |
四、电子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微信平台的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2.1 微信小程序 |
2.2 WePY框架 |
2.3 Vue前端开发框架 |
2.3.1 模块化 |
2.3.2 响应式数据 |
2.4 Express服务端框架 |
2.5 Node.js |
2.6 MongoDB数据库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目标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3 系统功能设计 |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5 开发环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eb的在线学习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框架的搭建 |
4.1.1 系统登录模块 |
4.1.2 系统路由模块 |
4.2 文件上传模块 |
4.2.1 题库导入 |
4.2.2 视频上传和云存储 |
4.3 题库管理模块 |
4.3.1 题库解析 |
4.3.2 题库分页和搜索 |
4.3.3 题库编辑和删除 |
4.4 考试管理模块 |
4.4.1 智能组卷的相关方法 |
4.4.2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 |
4.5 用户管理模块 |
4.6 统计分析模块 |
4.6.1 成绩分析 |
4.6.2 试题分析 |
4.7 核心功能展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端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页面的设计 |
5.2 登录授权模块 |
5.2.1 微信登录 |
5.2.2 微信授权 |
5.3 在线学习模块 |
5.3.1 题库练习 |
5.3.2 在线考试 |
5.3.3 教学视频 |
5.4 成绩排行和历史记录模块 |
5.5 个人信息模块 |
5.6 核心功能展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远程教育概念分析 |
1.5 Web服务技术分析 |
1.6 ASP.NET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需求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具体业务分析 |
2.2.1 课程管理功能分析 |
2.2.2 成绩管理功能 |
2.2.3 考务信息管理功能 |
2.2.4 学习支持管理功能 |
2.2.5 毕业设计管理功能 |
2.2.6 意见反馈管理功能 |
2.2.7 答疑辅导子系统功能需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案 |
3.1 开发架构设计 |
3.2 网络架构设计 |
3.3 功能模块设计 |
3.3.1 在线管理 |
3.3.2 培训管理 |
3.3.3 课程资源管理 |
3.3.4 考试资源管理 |
3.3.5 远程视频 |
3.3.6 学习交流 |
3.3.7 查询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设计原则 |
3.4.2 数据表设计 |
3.4.3 表间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实现 |
4.1 在线管理实现 |
4.2 培训管理实现 |
4.3 课程资源实现 |
4.4 远程视频实现 |
4.5 学习交流实现 |
4.6 查询统计实现 |
4.7 协同过滤算法设计 |
4.8 答疑辅导系统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5.1 课程管理模块实现 |
5.1.1 代码文件结构 |
5.1.2 类结构 |
5.1.3 实现流程分析 |
5.2 成绩管理模块实现 |
5.2.1 代码文件结构 |
5.2.2 类结构分析 |
5.2.3 设计流程分析 |
5.3 考务信息管理模块分析 |
5.3.1 代码文件结构 |
5.3.2 类结构分析 |
5.3.3 逻辑业务信息处理 |
5.4 学习支持管理模块 |
5.4.1 学习支持管理模块代码文件结构 |
5.4.2 类结构分析 |
5.4.3 逻辑处理流程 |
5.5 毕业设计管理模块 |
5.5.1 毕业设计管理模块代码文件 |
5.5.2 类结构分析 |
5.5.3 处理流程分析 |
5.6 系统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WebGIS的教学排课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教学排课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WebGIS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以及关键开发技术 |
2.1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
2.1.1 前端架构 |
2.1.2 后端架构 |
2.1.3 数据库存储技术 |
2.1.4 WebGIS概要 |
2.2 遗传算法 |
2.2.1 遗传算法简介 |
2.2.2 遗传算法基本步骤 |
2.3 蒙特卡洛 |
2.4 马尔可夫理论 |
2.4.1 马尔可夫理论简介 |
2.4.2 基于马尔可夫链采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学排课问题模型及求解 |
3.1 教学排课问题模型 |
3.1.1 问题描述 |
3.1.2 模型构建 |
3.2 算法设计 |
3.2.1 编码 |
3.2.2 适应度评价函数 |
3.2.3 种群初始化 |
3.2.4 选择操作 |
3.2.5 交叉操作 |
3.2.6 变异操作 |
3.2.7 仿真测试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WebGIS教学排课系统设计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信息需求 |
4.1.2 功能需求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3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3 数据库表详细设计 |
4.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5.1 排课模块 |
4.5.2 课程管理模块 |
4.5.3 课表管理模块 |
4.5.4 个人中心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ebGIS教学排课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平台 |
5.2 系统实现和测试 |
5.2.1 用户登陆界面 |
5.2.2 系统课程管理模块 |
5.2.3 系统排课管理模块 |
5.2.4 课表查询模块 |
5.2.5 系统个人中心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除导师外第一作者)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Web的三维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虚拟实验室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虚拟现实理论 |
2.1.1 虚拟现实特点及分类 |
2.1.2 虚拟实验室分类 |
2.2 三维建模 |
2.2.1 三维建模软件 |
2.2.2 三维建模技术 |
2.2.3 稀疏表示 |
2.3 Web开发技术 |
2.3.1 B/S模式 |
2.3.2 jQuery EasyUI |
2.3.3 MySQL数据库 |
2.3.4 RBAC权限管理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实验室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3.1 网络虚拟实验室可行性分析 |
3.2 网络虚拟实验室需求分析 |
3.2.1 功能需求分析 |
3.2.2 用户需求分析 |
3.3 系统总体设计 |
3.3.1 网络虚拟实验室结构设计 |
3.3.2 功能模块设计 |
3.3.3 系统的E-R模型 |
3.3.4 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拟实验室Web平台系统实现 |
4.1 登录与注册功能 |
4.2 信息系统管理模块 |
4.2.1 管理员模块 |
4.2.2 教师模块 |
4.2.3 学生模块 |
4.3 网络虚拟实验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虚拟实验室教学管理功能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1.1 硬件环境 |
5.1.2 软件环境 |
5.2 功能性测试 |
5.2.1 测试流程 |
5.2.2 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
5.2.3 虚拟实验功能测试 |
5.2.4 实验数据管理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基于Web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的Web前端开发[D]. 程长风.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基于vue.js的英语核心素养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孟艳齐.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WebGIS的校园学生出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 郑小梦.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在线交互平台用户价值与粘性的可持续研究[D]. 王岑岚. 上海大学, 2020(03)
- [6]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D]. 郑志高.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基于微信平台的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饶煜. 厦门大学, 2019(09)
- [8]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远.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WebGIS的教学排课系统设计与开发[D]. 陈安.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10]基于Web的三维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平台设计与实现[D]. 张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