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红数字测验练习效应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方[1](2021)在《4-6岁儿童模式能力发展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发展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被认为是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日后代数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这一结论仍需来自不同文化情境的实证依据进一步支持。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已有较为成熟的模式评估工具,结合我国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形成了我国4-6岁儿童模式能力评估工具。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我国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数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采用与一线教师形成教研共同体的方式,展开了模式教育干预,通过个案观察和后测验证了模式教育干预的有效性。研究一:形成4-6岁儿童模式能力评估工具。首先,针对4-5岁儿童,对国际范围内较为成熟的模式评估工具《基于研究的模式评估(Research-Based Patterning Assessment)》进行了改编和本土适用性验证,形成了以学前儿童重复性模式发展轨迹为基础的测试结构,共包括:模式的复制、填充、延伸、抽象和核心单元识别,5个认知水平,经过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本土适用性。其次,针对5-6岁儿童,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发展性模式,构建了包含两种模式类型的测试结构,其中包括重复性模式延伸、抽象和核心单元识别,发展性模式的填充、线性延伸和空间延伸6种任务水平,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形成的5-6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二:基于已有的模式能力评估工具,结合临床访谈中儿童的自我解释,进一步分析了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4-5岁儿童具有较好的模式复制、填充和延伸能力,但在模式抽象和核心单元识别方面的能力还较为薄弱,多数儿童在完成模式抽象任务时主要使用匹配或对应的策略,很难解释模式的内在规律。5-6岁儿童总体具有较高的重复性模式水平,但发展性模式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在发展性模式的延伸方面,尚且很难同时关注元素数量和其它特征的变化,发现模式变化的内在规律。儿童总体在重复性模式的抽象任务和发展性模式的延伸任务上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仅在发展性模式延伸的两个任务中存在地域差异。是否参加校外学习是影响儿童模式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且表现为参加过校外学习的(包括校外辅导班和家中学习两种形式)儿童得分均高于未参加过校外学习的儿童。5-6岁儿童在发展性模式的填充、线性延伸和空间结构延伸等任务上表现出不同的错误类型和认知策略。研究三:基于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深入探讨了模式能力与数能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模式能力与数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相关,4-5岁和5-6岁儿童的模式能力均能独立且显着预测其数能力,包括正式数能力和非正式数能力,4-5岁儿童的模式能力能够预测其5-6岁时的模式能力和数能力。4-5岁儿童空间能力在模式能力与数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模式能力与正式数能力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5-6岁儿童空间能力在模式能力和数能力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其中空间能力在重复性模式和数能力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发展性模式和数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四:为深入理解4-6岁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分析了家庭因素和认知因素对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长数学表现和家庭数学活动及模式活动对儿童模式能力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家庭数学活动和模式活动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儿童模式能力之间均发挥着完全中介效应,家庭数学活动和模式活动在家长数学表现和儿童模式能力之间也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4-6岁儿童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和空间能力(包括空间知觉和空间视觉化两个要素)对模式能力有积极预测作用,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在空间视觉化和发展性模式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五:鉴于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幼儿园模式教育的困惑,本研究设计了模式教育干预方案,并结合个案观察和后测,验证了干预的有效性。本研究设计的教育干预方案有效地提升了儿童的模式能力和数能力,特别是促进了儿童模式抽象和识别核心单元能力的提升。不同的模式语言表征均有助于儿童模式能力的提升及自我解释,两种语言表征的教育效果并无显着差异,4-5岁能够理解并运用抽象字母标签进行模式解释。综上,本研究进一步澄明了关注儿童早期模式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数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和干预设计能够为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提供实证依据。基于此,本研究建议在儿童早期数学教育中,应当重视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多方位地支持儿童探究模式,通过家园合作,共建共享,促进儿童模式经验的延伸。
陈晗[2](2018)在《噪声环境下乐音对人体舒适度及工作效率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室内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声环境作为建筑室内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围护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外界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城市中的噪声污染,如交通环境中的行驶噪音、室外环境中的施工噪音等。尤其是对于隔音能力较差的建筑,噪声甚至能够成为影响室内环境舒适度的首要因素。除此之外,室内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产生的噪声更难避免。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不同噪声的影响,对于提升室内人员的声舒适度以及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基于室内人员的主、客观反应参数,本文针对不同的噪声环境,从心理、生理等多个方面展开实验研究。首先针对各类噪声环境,通过实验探究其对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工作效率的影响;其次,通过在噪声背景下添加乐音的方法,与纯噪声环境下工作人员的舒适度、工作效率进行对比,进一步探究利用不同因素乐音改善噪声环境的可行性;最后依据实验结果的对比,提出在各类噪声环境下与之对应的最适宜的乐音因素组合。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探究不同噪声类型和不同噪声声压级大小对人员声感觉、声舒适度和烦躁感的影响。发现低到中水平(45-60dB)的人群噪声以及中到高水平(60-75dB)的交通噪声对人体主观声舒适度的不利影响最大;而中低水平噪声环境下可以通过叠加同声压级、慢节奏或中等节奏(80、110BPM)的乐音来改善人体主观感受,而高水平噪声环境下,加入乐音会产生不利影响。(2)通过对客观生理参数的测量,研究各类噪声环境下不同性别人员心率血压的变化规律,对比男性和女性在噪声环境下的生理差异。结果显示增大噪声声压级会使人体心率加快,同时产生的生理平衡调节会使血压降低,女性对噪声影响更加敏感;叠加中低水平(45、60dB)的乐音可以使生理参数朝有利方向变化,但高水平乐音(75dB)会使人体产生不适反应。(3)基于脑电相关理论对噪声环境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I、III、V波潜伏期进行分析,判断听觉通路不同部位的应激情况,由此得出施工噪声对人体听觉神经影响最大,容易诱发听觉疲劳;而乐音BPM及声压级的变化分别会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I波及III、V波产生较大影响,低水平、中节奏(45dB、110BPM)的乐音可以有效改善听觉神经疲劳度。(4)对噪声环境下人的记忆认知能力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的正确率与测试用时,判断各类噪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情况,并对比叠加乐音后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中等水平(60dB)的交通噪声和高水平(75dB)的人群噪声分别对人员测试的正确率及测试用时干扰程度最大,而与此对应的最佳改善方案分别为叠加75dB声压级的中等节奏(110BPM)及慢节奏(70BPM)乐音。
曹杰[3](2014)在《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与抑制控制能力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T作记忆是一个用于保持和操纵复杂的认知和思维信息的资源有限的系统。工作记忆广度即工作记忆容量。它的大小经常被看作是对认知加工能力的重要限制,是工作记忆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衡量工作记忆的重要指标。抑制控制是个体在追求认知表征目标时抑制对无关刺激反应的能力。抑制控制作为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抑制功能可用于解释不同个体之间的认知能力差异,如感知、注意、记忆和阅读理解等。通过对70名屮度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和抑制控制能力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智力落后儿童认知领域的研究及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从总体上看,7至15岁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的广度和抑制控制任务的平均成绩随着年龄的培长而增加。2)在工作记忆广度的发展上,10至12岁组、13至15岁组智力落后儿童广度的成绩显着高于7至9岁组,10至12岁智力落后儿童广度成绩与13至15岁成绩无显着差异。3)在各类别工作记忆广度的发展上,智力落后儿童词语工作记忆广度要显着低于其他四种工作记忆广度。在五种工作记忆广度的发展中,智力落后儿童词语广度的发展水平最低。4)在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上,7至9岁组儿童的抑制控制成绩显着低于10至12岁组儿童的抑制控制成绩;10至12岁组儿童与13至15岁组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显着。5)在两种类别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上,两种抑制控制能力的差异不显着。智力落后儿童两种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水平相当。6)五种工作记忆的广度和两种抑制控制任务的成绩在性别上的差异均不显着。智力落后儿童在工作记忆广度和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上没有性别差舁。7)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的成绩与抑制控制的成绩呈显着正相关。除听觉广度成绩和昼夜抑制控制成绩没有达到显着相关外,其它四种工作记忆广度的成绩和和两个抑制控制任务类型的成绩之间均达到不同程度显着正相关。8)智力落后儿童抑制控制任务的成绩能够较好地预测工作记忆广度的成绩。
朱昆[4](2013)在《知识分子犯罪特点、成因及应对方法分析》文中认为知识分子犯罪同其他人员犯罪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通常表现为智能型、干部型、经济型、反侦破型等,其成因也不同于其他犯罪。应针对知识分子的犯罪特点及成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有效遏制这一特殊犯罪。
刘爱丽,严进,高丽,戴晴晴,全志伟,唐云翔,郑樊慧[5](2010)在《皮层功能优化整合训练在射箭运动员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皮层功能优化整合训练,已被作为一种注意力训练方法应用于军人和执行特种任务人群的射击训练中,该注意力训练法融合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学说和注意双加工理论,虽然,皮层功能优化整合训练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该训练法的实践应用情况却未见任何文献报道。本研究首次将该训练方法引入射箭项目中,对皮层功能优化整合训练在射箭项目中的训练特点作初步探讨。
胡斌[6](2010)在《基于人因工程学的油锯手伐木作业注意力研究》文中认为为了保障油锯手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近些年来林业科研人员基于人因工程学原理做了许多的试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和客观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在现阶段对油锯伐木作业的研究上,对锯切方法及协作配合等方面的总结研究较多,关于油锯手在作业中的负荷条件、身体姿势控制和作业效率等方面的量化研究较少,总得来说研究者还是缺乏依据科学理论来减少伐木作业对油锯手身体伤害的意识。注意力是油锯手心理和生理上反映出来的最重要的品质,无论对作业安全还是对作业效率都有直接关系,基于人因工程学对油锯手作业的注意力研究有着非常重要意义。重劳动强度的伐木作业会导致油锯手的一系列心理及运动操作能力受到损伤,如唤醒水平降低,认知功能下降等,而其中注意力体现得最为显着,主要表现在作业绩效的降低,反应能力的下降等,同时也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总结和吸收国内外在油锯伐木作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心理学的知识设计了相关试验,基于人因工程学对油锯手作业的注意力进行研究。首先设定注意力正常集中,作业前注意力分散和作业中注意力分散三种情况,分别探讨注意力对油锯手作业安全的显着性影响,制定注意力专注度等级,采用LSD检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两两对比分析,然后对在0°、15°、30°的坡度下分别测定锯切倾斜差和周期用时,来确定施加给油锯手生理和心理上的负荷对其注意力状况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使油锯手了解自身注意力状况的办法和防止注意力分散的几种措施。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试验地点转移到同质化更为理想的林业产区做了进一步的试验,采用作业前后对比的方式,建立连续伐木4h的作业负荷模型来诱发15名油锯手的注意力疲劳。首先引入视觉模拟量表和主观疲劳症状问卷,分别在作业前后对油锯手进行主观评定,并通过统计学方法予以对比分析,然后在同一个条件下要求油锯手参与行为学上的客观评定测验,从测验结果得出其注意特征在作业前后的不同状态,最后针对主客观评定的结果,通过作业绩效对油锯手注意力疲劳进行验证,得出客观结果。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注意力集中的条件下,油锯手在执行作业期间对自身的控制能力水平较高,大脑的注意认知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控制能力水平大幅降低,而作业中注意力分散比作业前注意力分散影响更显着。建立注意力专注度分级表,能给油锯手在作业时衡量自身注意力水平提供直观的评价准则,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2)在不同的坡度条件下,施加给油锯手生理和心理上的负荷对注意也有很大影响,坡度越陡,对油锯手来说作业难度就越高,受注意力疲劳的影响越大。在高坡度作业的时候油锯手对于冲突信息监测的能力下降,注意力疲劳减弱了其注意分配能力,对冲突信息进行深入加工的过程受到一定的影响,注意认知能力下降。(3)在试验设定的作业负荷条件下,油锯手虽然没有主观疲劳感,但在行为学测验和作业绩效的结果证明,在应急处理、注意操作、信息分析等方面的注意能力上均已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显着性差异。这表明主观评定的结果并不总是能完全反映个体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其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特殊的临界条件下,油锯手并不能对自身注意力疲劳状态进行较为客观和正确的评估。注意力水平的降低不仅影响伐木作业的效率,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总之,注意力对油锯手作业有着重要影响。为保障油锯手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在注意力的研究上还需要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在注意力的培养上也需要作业者自身的不断学习,此方面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杨仕云[7](2009)在《飞行员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动态空间能力是指判断一个运动客体要到哪里去以及何时到达目的地,是个体对运动元素的反应和处理,是空间能力研究的新取向。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论文通过实验研究和相关研究,比较系统地考察了飞行员在运动客体动态空间表征建构上的优势,探讨了影响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客体因素和背景因素以及动态空间能力对飞行员飞行绩效的预测。研究1考察了相对到达时间任务(RAT)的客体影响因素和飞行员的认知加工优势。实验1a采用Pelleggrino的相对到达时间判断任务探讨了民航飞行员、飞行学员和普通大学生的动态空间能力的加工水平。结果发现:在客体运动特性上,所有被试均对显示屏上(X轴)从左到右(西→东)的运动客体的判断(反应速度、反应准确性)都好于从右到左(东→西)的任务判断。相对于其余两组,在动态空间距离判断任务上,飞行员的优势体现在从右到左的运动客体判断上。在相对到达时间判断任务上,飞行员在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方向上都有绝对优势。而飞行学员在动态距离判断任务中,判断绩效好于大学生并集中体现在传统的从左到右的任务加工上,说明现有飞行学员选拔在一定程度上对参选者的数量判断任务的加工水平进行了筛选。在相对到达时间判断上,飞行学员的判断成绩和大学生比无优势且低于飞行员,说明了选拔没有重视和引入该任务的检测。实验1b采用了自创设的相对到达时间任务(RAT)的变式进一步考察了该任务的客体影响因素,并同时探讨了飞行员的加工优势。发现客体大小-速度高低结合因素影响相对到达时间判断,即大客体高速行驶而小客体低速行驶时他们的相对到达时间更易区分。同时发现客体运动方向影响相对到达时间判断,与两眼视线有一定夹角的运动方向会使运动时间判断更难。就飞行员和对照组比较看,飞行员判断绩效好,并且这种优势更体现在与两眼视线方向不一致的运动方向,飞行员对两个运动客体相对到达时间的判断已经能够脱离客体大小与方向因素的影响。研究2探讨了背景因素对相对到达时间任务(RAT)的影响,并研究了飞行员的加工优势。结果发现,改变客体之间性质的不均匀空间背景下判断绩效差于均匀空间下的一般视觉噪音条件,与无背景条件比有背景条件均不利于判断。在人员对比上,实验发现在任何一种背景条件下飞行员的判断绩效均好于控制组,说明飞行员对两个客体相对到达时间判断的优势。虽然在不均匀空间中飞行员的判断绩效也受到了影响,但控制组在不均匀空间下对运动客体的相对运动时间判断更难。与控制组比较,飞行员易于从视觉噪音和不均匀空间条件下提取目标客体的运动信息。研究3用自创设动态空间定位任务检验了飞行员和控制组即时动态空间表征的建构质量。发现了飞行员在动态空间表征的定位反应中的优势,通过控制反应前间隔时间发现动态空间表征质量会随着时间而降低,这种影响对控制组更大。研究4采用空间定向动态任务修订版(SODT-R)对飞行员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在五个反应变量指标中,发现飞行员在对运动客体的方向控制上好于对照组,表现在快速掌握方向控制操作并及时调整客体的运动方向。飞行员用于权衡操作的反应潜伏时间更长,在操作过程中反应频率更少。结果显示飞行员在空间任务上的高定向能力表现为在完成任务时的动态掌握的整体权衡策略。研究5运用动态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任务(BFT)探讨了飞行员和对照组的动态空间工作记忆特征,发现了飞行员对运动客体运动轨迹的动态工作记忆的整体性知觉-记忆-识别上具有优势。在完成运动轨迹的动态工作记忆时,飞行员更多采用整体策略,控制组更多采用局部/片断策略。研究6通过考察飞行员动态空间能力与其飞行绩效的关系,探讨了动态空间能力对飞行技能的预测。发现飞行技能评定越高的飞行员在动态空间定位任务中错误数更少,在动态空间定向任务中反应潜伏时间越长、反应频率更少,在动态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反应正确数更多。五个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了飞行员在合并刺激元素、整合客体表征转化为整体表征时具有优势,这种整合优势在研究1、2、3中表现为即时表征的建立,在研究4、5中表现为延时表征的形成。而研究6的结果反映出了高飞行技能飞行员在情境意识上的优势。作为对研究发现的总结,本文提出运动空间中的“即时动态空间表征”的概念,表达个体对运动空间即时的客体之间位置关系和数量/距离关系的准确清晰的整体性掌握;提出“延时动态空间表征”表达个体对运动客体的运动轨迹表征的整体掌握。本文还总结了飞行员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优势模型,指出飞行员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优势表现在即时动态空间表征和延时动态空间表征两个方面,飞行员在动态空间表征建构中的优势可归为其情境意识决策优势。本文研究结果对建立航线飞行员选拔与训练模型有应用价值。
侯艳红[8](2007)在《色彩信息的心理语义特征及“隐性”色彩信息对情绪和认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军事心理战,是以特定的信息媒介为武器,通过有效的信息刺激,改变对方的心理状态,导致其意志衰退、思维混乱、决策失误、战斗力下降的作战。信息是军事心理战最核心的武器。心理刺激“隐性化”是指以隐藏的方式刺激人的潜意识,通过非自觉意识引起人的内心活动变化,使之产生我方所期望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心理战信息的要素包括真性要素和隐性要素,真性要素容易理解,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容易引发心理战对象的逆反心理。隐性要素比较费解,但它能激发心理对象的好奇心理,冲破其意识防御,使其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思想观点。色彩是一种能够被溶解到各种信息要素中,而又能够体现各种要素作用的一个特殊载体。它既是信息的载体,本身又可以成为一种符号。具有显性的视觉感受特点,又具有隐性的社会文化特征,即丰富的心理语义和非视觉信息的生理作用。色彩为研究隐性化信息对人的情感、认知的影响,为无意识文化和认知领域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好的研究对象。国内的色彩文化研究更多沿用国外的理论和一些早期的经验性文献,群体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有必要进行收集和更新。战争状态下,如何增强军事宣传效果提高作战士气,并提高作业绩效和增强心理防护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色彩的心理语义不仅随时间变迁具有本时代的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和经验的积累,习惯性获得的概念,是认知自动化,这种认知随时会被很少的信息激活,并有效的改变意志和行为。色彩隐性刺激的研究,将会为我军的心理战宣传进攻策略的发展和心理防御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和方法。课题目的1.通过分析中国军人的色彩文化,在此基础上作语义分析,初步建立一个色彩心理语义库,为军事宣传的色彩选择提供一个依据。2.抽取情绪语义的内容,研究隐性色彩情绪信息对情绪图片主观评价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心理战宣传中色彩隐性化应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线索,并初步验证色彩隐性化信息的可应用性。3.根据色彩非视觉效应的理论,通过色彩处于背景和非注意区的方式,达到对实验对象和测试工具的分离,探讨是否存在色光影响警醒度的作用及其规律。提供色彩调节军人在军事环境下作业能力的防护性研究建议,并对色彩或色光是否具备成为干扰对方工作的心理战武器,作了初探。采用方法第一部分,色彩心理语义的军人群体本土化研究。首先通过半结构化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了色彩的信息内涵——本土化色彩心理语义;其次对色彩的基本信息维度化。第二部分,隐性化色彩的情绪信息的传递机制及影响研究。首先做了色彩情绪信息的主观评估,量化色彩的情绪信息,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相关情绪语义的色彩,并在色彩背景上呈现不同情绪的图片,Osgood’s图片评估法评定图片情绪,同时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相关生理指标和采用EyelinkⅡ记录阅览图片的眼动情况。第三部分,隐性化色彩信息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了人们对色彩与警醒程度之间关系的主、客观评估。通过色彩和认知内容视屏同时呈现方式,色彩处于背景和非注意区的方式,分离实验对象和测试工具,在3种非彩色和7种彩色的背景下,分别完成对警醒度较为敏感的认知任务,研究非注意区的不同色彩背景下是否影响了认知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对同时记录的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色彩背景下对认知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影响。主要结果1.在当代军人群体心理语义的本土化归类中,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重构了色彩心理语义的结构维度,包含共感觉、具体联想、人物描述、事物描述、情绪、象征。对心理语义的联想层面作了细化,丰富了色彩的本土化内涵。从而为军事宣传中色彩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一个色彩心理语义库。2.色彩的情绪信息作为一个隐性信息呈现,无论在主观评估还是眼动指标上,均证明不同情绪特征图片主观情绪体验受到了背景色彩的影响。色彩隐性的情绪信息被情境所诱导,同时又反作用于情境,对于图片的主体有较大的渲染力,具有增效或减效功能,为心理战宣传中如何应用色彩背景影响主体宣传的提供一个实验依据。3.隐性色彩信息对认知能力影响的心理学研究显示,生理指标变化不受认知任务的影响,而与背景色彩有关。心理学指标显示,不同的色光背景对人的认知作业能力产生了影响,色彩对不同难度的认知任务影响不同。在短波长光线下具有良好的生理状态和作业能力。最终结论1.当代军人群体中色彩的心理语义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特定性。2.色彩隐性的情绪信息对于图片的主体具有增效或减效功能。3.色彩具有非视觉效应,个体在短波长光线下具有良好的生理状态和作业能力。
侯艳红,刘庆峰,倪安胜,黄启科,徐昆,王瑞坤,廖敏敏,苗丹民[9](2006)在《不同色彩背景对选择反应和运算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不同色彩背景下认知操作的任务完成绩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95名青年男性,完成不同色彩背景下的连续相加和字母选择认知测验.结果:认知任务均受到了色彩背景的影响,并且不同的色彩背景之间统计学上存在差异.①在操作时限为2 min的简单选择任务中,彩色背景下测试成绩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非彩色之间以及非彩色与彩色背景之间有统计学差异(F=2.257,P<0.05);②在连续相加任务中,操作时限为9 min,非彩色与彩色背景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F=2.115,P<0.05).结论:在视屏操作过程中,不同的背景色会影响到操作功能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并且与任务难度及操作时间有关.
赵金萍,王家同,邵永聪,李婧,刘庆峰[10](2006)在《飞行人员心理旋转能力测验的练习效应》文中提出目的:确定飞行人员在心理旋转能力测验中是否出现练习效应,并确定出消除心理旋转能力测验练习效应影响的最少练习遍数.方法:分别选择不同年龄段的飞行学员、飞行员、飞行教员77人,在指定时间段进行心理旋转测验,收集测验成绩的数据.结果:①心理旋转测验中飞行学员、飞行员、飞行教员的正确反应率分别为98.7%,96.4%,93.6%;②不同年龄阶段的飞行人员测验成绩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③飞行人员在测验中出现明显的练习效应,经LSDt检验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结论:练习效应是影响飞行人员心理旋转测验成绩变化的因素之一;为了消除正式测验时出现的练习效应而对测验成绩的影响,建议正式测验时的练习遍数不得少于12遍.
二、黑红数字测验练习效应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红数字测验练习效应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4-6岁儿童模式能力发展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模式能力是儿童早期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儿童早期模式能力发展对其数学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三、国内儿童早期模式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付之阙如 |
四、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相关的教学实践困惑颇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一、研究问题 |
二、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 |
三、符号理论(Theory of Semiotics) |
四、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模式(pattern)及模式能力(patterning skills) |
二、数能力(Numerical Ability) |
三、视觉空间工作记忆(visuo-spatial working memory) |
四、空间能力(spatial skills) |
五、自我解释(self-explanation) |
第二节 模式的基本结构及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 |
一、儿童早期数学中模式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
二、儿童早期重复性模式能力的发展 |
三、儿童早期对发展性模式的理解 |
第三节 儿童早期模式能力发展的评估 |
一、基于研究的重复性模式任务(Research Based Pattern Tasks) |
二、早期数学模式评估(Early Mathematical Patterning Assessment) |
三、模式和结构评估(Pattern and Structure Assessment) |
四、两种模式类型的评估 |
五、一般性模式测试(Generated Patterning Test, GPT) |
六、4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Patterning ability measure) |
第四节 儿童早期模式能力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 |
一、早期儿童家庭环境与其模式能力的关系 |
二、儿童早期模式与其它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五节 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干预研究 |
一、模式干预对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 |
二、模式干预对儿童数学能力的影响 |
第六节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述评 |
一、已有儿童早期模式能力评估工具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二、已有儿童早期模式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思路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总体框架 |
第二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评估工具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过程 |
第三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发展及与数能力关系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过程 |
第四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过程 |
第五节 模式教育干预研究的设计 |
一、模式教育干预的框架 |
二、模式教育干预中的个案观察 |
三、模式教育干预的支持性策略 |
第六节 研究伦理规范 |
第四章 4-6岁儿童模式能力评估工具的研究 |
第一节 4-5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的改编及适用性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节 5-6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的编制与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五章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及其与数能力的关系 |
第一节 4-5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节 5-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节 4-5岁儿童模式能力与数能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四节 5-6岁儿童模式能力与数能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六章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家庭因素对学前模式能力的影响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节 认知因素对学前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七章 4-5岁儿童模式能力的教育干预研究 |
第一节 模式教育干预设计 |
一、干预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
二、准实验程序 |
三、干预设计方案 |
第二节 模式教育干预对儿童模式能力和数能力的影响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结果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节 模式教育干预中的个案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四节 模式教育干预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模式教育干预中的支持性策略 |
第八章 综合讨论 |
第一节 4-6岁模式能力测试任务的编制与检验 |
一、4-5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的适用性分析 |
二、5-6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的编制与分析 |
第二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 |
一、4-5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 |
二、5-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 |
第三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与数能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
一、模式能力对数能力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 |
二、空间能力在模式能力和数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 |
第四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因素 |
一、家庭因素对学前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 |
二、认知因素对学前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 |
第五节 模式教育干预的效果和支持性策略 |
一、模式教育干预的有效性 |
二、模式干预的支持性策略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教育建议 |
一、自上而下地重视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发展 |
二、在教育教学中多方位地支持儿童探究模式 |
三、家园合作、共建共享,促进儿童模式经验的延伸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噪声环境下乐音对人体舒适度及工作效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噪声对建筑环境和人体舒适度及生理的影响 |
1.2.2 噪声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 |
1.2.3 乐音对人体舒适度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
1.2.4 听觉脑电在声音研究中的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人体听觉与工作效率的相关理论 |
2.1 声环境理论 |
2.1.1 声音的描述和计量 |
2.1.2 计权声级 |
2.2 声音与情绪 |
2.2.1 声感觉和声舒适 |
2.2.2 声音对烦躁感的影响 |
2.3 听觉脑电的理论研究 |
2.3.1 听觉诱发电位 |
2.3.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2.4 建筑室内工作效率的理论分析 |
2.4.1 工作效率的定义 |
2.4.2 脑力劳动及其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室内声环境对舒适度和工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台概况 |
3.2.1 实验台的搭建与环境控制 |
3.2.2 受试人员 |
3.2.3 实验因素 |
3.2.4 实验内容 |
3.3 实验工况与流程 |
3.3.1 工况设计 |
3.3.2 实验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噪声及乐音叠加对人体主观和客观的影响 |
4.1 人员的声感觉和声舒适分析 |
4.1.1 噪声下的声感觉和声舒适 |
4.1.2 乐音叠加后的声感觉和声舒适分析 |
4.2 人员的烦躁感分析 |
4.2.1 噪声下的烦躁感 |
4.2.2 乐音叠加后的烦躁感分析 |
4.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与听觉疲劳度分析 |
4.3.1 噪声环境下各脑电指标对听觉疲劳度的反映 |
4.3.2 乐音叠加后各脑电指标对听觉疲劳度反映的变化 |
4.4 人体生理参数的变化 |
4.4.1 噪声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
4.4.2 乐音叠加后的血压、心率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声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
5.1 噪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
5.1.1 不同噪声对正确率的影响 |
5.1.2 不同噪声对用时的影响 |
5.2 乐音叠加后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
5.2.1 复合声下的正确率变化分析 |
5.2.2 复合声下的用时变化分析 |
5.3 改善整体工作效率的乐音因素组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3)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与抑制控制能力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核心概念 |
1.1 智力落后 |
1.2 工作记忆 |
1.3 工作记忆广度 |
1.4 抑制控制 |
2. 工作记忆的模型及影响因素 |
2.1 工作记忆的模型 |
2.1.1 Baddeley 的多成分模型 |
2.1.2 其他的工作记忆模型 |
2.2 工作记忆的影响因素 |
3. 研究现状 |
3.1 工作记忆广度的研究现状 |
3.1.1 国外研究 |
3.1.2 国内研究 |
3.2 抑制控制的研究现状 |
3.3 工作记忆和抑制控制的相关研究现状 |
4.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假设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工具 |
1.3 实验程序 |
1.3.1 工作记忆广度任务的实验程序 |
1.3.2 抑制控制任务的实验设计 |
2. 研究结果 |
2.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的研究结果 |
2.1.1 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的基本结果 |
2.1.2 各年龄组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平均广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2.1.3 智力落后儿童五种工作记忆广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2.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抑制控制任务的研究结果 |
2.2.1 智力落后儿童抑制控制任务的基本结果 |
2.2.2 智力落后儿童抑制控制平均成绩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2.2.3 智力落后儿童两种抑制控制任务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2.3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和抑制控制的相关 |
2.4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和抑制控制能力的回归分析 |
2.4.1 工作记忆平均广度和抑制控制平均成绩的回归分析 |
2.4.2 昼夜和伸握抑制控制与各类别工作记忆广度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三章 讨论与展望 |
1. 讨论 |
1.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任务研究结果分析 |
1.1.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工作记忆广度得分的比较分析 |
1.1.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五种工作记忆广度发展特征分析 |
1.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研究结果分析 |
1.2.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现状的比较分析 |
1.2.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两种抑制控制能力发展特征的分析 |
1.3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和抑制控制相关关系与回归分析 |
2. 结论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知识分子犯罪特点、成因及应对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分子的犯罪特点 |
(一) 技术型 |
(二) 经济型 |
(三) 干部型 |
(四) 智能型 |
(五) 反侦破型 |
二、知识分子犯罪的成因 |
(一) 特定的社会背景、个体家庭、成长历程 |
(二) 有缺陷的文化教育机制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
(三) 不完善的约束及监督机制 |
(四) 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 从而滥用才华 |
三、应对知识分子犯罪的方法 |
(一) 转变教育观念, 正确看待人格提升同文化知识间的关系 |
(二) 完善社会机制, 避免制度上的漏洞 |
(6)基于人因工程学的油锯手伐木作业注意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 |
2 研究方法和试验方案 |
2.1 引言 |
2.2 试验理论依据 |
2.2.1 人因工程学的概述及研究方法 |
2.2.2 注意力的概述及理论 |
2.3 试验方案 |
2.3.1 试验设计一 |
2.3.2 试验过程一 |
2.3.3 试验设计二 |
2.3.4 试验过程二 |
2.4 本章小结 |
3 注意力程度对油锯手作业的影响分析 |
3.1 关于注意力的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评述 |
3.2 干扰注意力的主要因素 |
3.3 注意力专注度等级的建立 |
3.3.1 评价方式 |
3.3.2 评价方案 |
3.4 油锯作业对注意力影响的试验分析 |
3.4.1 研究方法和试验过程 |
3.4.2 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 |
3.5 坡度对注意力专注度影响的试验分析 |
3.5.1 研究方法和试验过程 |
3.5.2 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油锯手作业前后注意力疲劳状况的对比研究 |
4.1 对油锯手注意力疲劳的量表主观评定 |
4.1.1 研究方法和试验过程 |
4.1.2 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4.1.3 讨论 |
4.2 对油锯手注意力疲劳的行为学客观评定 |
4.2.1 研究方法和试验过程 |
4.2.2 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4.2.3 讨论 |
4.3 通过作业绩效对油锯手注意力疲劳的验证 |
4.3.1 研究方法和试验过程 |
4.3.2 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4.3.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飞行员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设想 |
第一节 飞行能力 |
1 飞行员心理品质 |
1.1 飞行员心理品质研究的重要性 |
1.2 基于选拔的飞行员心理品质研究 |
1.3 基于人因失误预警功能的现役飞行员心理品质模型 |
1.4 训练成功与职业成功——心理品质的预测性研究 |
1.5 航线飞行员心理品质研究新进展 |
1.6 本文对飞行员心理品质的定义与分类 |
2 飞行员技术性飞行能力 |
2.1 飞行基本能力 |
2.2 飞行特殊能力 |
第二节 空间能力 |
1 空间能力概念 |
2 研究现状与成果 |
3 空间能力的因素分解 |
4 飞行员优势空间能力 |
第三节 动态空间能力 |
1 动态空间能力的内涵 |
2 动态空间能力研究现状 |
2.1 动态空间能力任务开发 |
2.2 动态空间能力个体差异研究 |
2.3 动态空间任务解决策略研究 |
3 动态空间能力研究前景和研究缺陷 |
第四节 研究设想 |
第二章 飞行员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实验研究 |
研究1 客体运动特征对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影响 |
实验1a |
1 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实验1b |
1 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研究2 背景特征对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影响 |
1 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研究3 动态空间表征的定位研究 |
1 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研究4 动态空间表征的定向研究 |
1 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研究5 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策略研究 |
1 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研究6 动态空间表征对飞行能力的预测性研究 |
1 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综合讨论和研究结论 |
1 关于研究思路 |
2 动态空间表征建构 |
2.1 两个动态空间表征概念的提出 |
2.2 动态空间表征建构是高水平空间认知加工 |
3 飞行员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优势模型 |
3.1 飞行员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优势 |
3.2 飞行员在运动空间的加工优势可归为其情境意识优势 |
4 动态空间能力对飞行员选拔与训练的意义 |
5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色彩信息的心理语义特征及“隐性”色彩信息对情绪和认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和文献回顾 |
1 心理战信息的文献回顾 |
1.1 军事心理战信息的功能特点 |
1.1.1 信息在军事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特点 |
1.1.2 心理战信息的要素 |
1.1.3 心理战信息宣传战术原则 |
1.1.4 心理战信息宣传文化背景 |
1.1.5 心理战信息打击特点 |
1.1.6 心理战信息作战要素 |
1.2 军事心理战信息的应用特点 |
1.2.1 心理战信息传递的多层面性 |
1.2.2 军事战争中信息对人认知的影响 |
1.2.3 军事战争中信息对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
1.2.4 网络化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
1.3 隐性信息的定义及其应用特点 |
2 无意识领域的研究 |
2.1 无意识的定义 |
2.2 人类无意识的发展和形成 |
2.3 无意识的研究领域 |
2.3.1 注意 |
2.3.2 知觉 |
2.3.3 语义结构 |
2.3.4 记忆 |
2.3.5 情绪 |
2.3.6 个体无意识 |
2.3.7 集体无意识 |
2.3.8 文化无意识 |
2.4 无意识的作用特点 |
2.5 无意识的应用 |
2.5.1 无意识在宣传中的应用 |
2.5.2 无意识在群体教育中的应用 |
2.5.3 无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
2.6 小结 |
3 色彩的相关文献回顾 |
3.1 色彩的生理学研究 |
3.1.1 色彩的视觉生理基础 |
3.1.2 色彩的非视觉效应生理研究 |
3.2 色彩的心理学研究 |
3.2.1 色彩的感性表现和心理语义 |
3.2.2 色彩的心理语义的归类方法 |
3.3 色彩的信息功能 |
3.3.1 色彩的符号性 |
3.3.2 色彩符号的规则 |
3.3.3 色彩符号的功能 |
3.3.4 色彩构成 |
3.4 色彩的应用 |
3.4.1 宣传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
3.4.2 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调节 |
3.5 色彩的相关心理学研究 |
3.6 色彩“情绪”的研究 |
4 小结 |
正文 |
1 研究设计 |
2 色彩信息内涵和信息结构 |
2.1 色彩的现代心理语义信息内涵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人员 |
2.1.3 材料整理 |
2.1.4 讨论 |
2.2 当代中国青年军人的色彩心理语义 |
2.2.1 实验对象 |
2.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讨论 |
2.2.5 结论 |
2.3 色彩心理语义的结构化研究 |
2.3.1 实验对象 |
2.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3.3 实验结果 |
2.3.4 讨论 |
3 隐性化色彩情绪信息的传递机制及影响研究 |
3.1 色彩的情绪语义主观评分 |
3.1.1 实验对象 |
3.1.2 实验方法和材料 |
3.1.3 实验结果 |
3.1.4 讨论 |
3.1.5 结论 |
3.2 隐性化色彩信息对情绪图片的影响 |
3.2.1 情绪图片选取 |
3.2.2 色彩选取 |
3.2.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4 实验结果 |
3.2.5 讨论 |
3.2.6 结论 |
4 隐性化色彩信息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
4.1 色彩与主观警醒水平的关系 |
4.1.1 实验对象 |
4.1.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3 实验过程 |
4.1.4 实验结果 |
4.1.5 讨论 |
4.2 色彩背景对视觉认知水平影响的研究 |
4.2.1 实验对象 |
4.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3 实验过程 |
4.2.4 实验结果 |
4.2.5 讨论 |
4.2.6 结论 |
4.3 不同色彩背景对不同认知作业的影响 |
4.3.1 实验对象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过程 |
4.3.4 实验结果 |
4.3.5 讨论 |
4.3.6 结论 |
5 全文小结 |
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不同色彩背景对选择反应和运算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设备 |
1.1.2 对象 |
1.1.3 实验变量 |
1.2 方法 |
1.2.1 实验任务 |
1.2.2 实验步骤 |
2 结果 |
2.1 字母四项选择测验 |
2.2 智力运算 |
3 讨论 |
3.1 字母四项选择测验 |
3.2 连续相加任务 |
(10)飞行人员心理旋转能力测验的练习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组别测验成绩比较 |
2.2 不同组别测验成绩比较 |
2.3 平台期的确定 |
3 讨论 |
四、黑红数字测验练习效应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4-6岁儿童模式能力发展及其干预研究[D]. 田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噪声环境下乐音对人体舒适度及工作效率影响的研究[D]. 陈晗. 青岛理工大学, 2018(05)
- [3]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与抑制控制能力的关系[D]. 曹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4]知识分子犯罪特点、成因及应对方法分析[J]. 朱昆.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3(01)
- [5]皮层功能优化整合训练在射箭运动员中的应用[J]. 刘爱丽,严进,高丽,戴晴晴,全志伟,唐云翔,郑樊慧.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06)
- [6]基于人因工程学的油锯手伐木作业注意力研究[D]. 胡斌.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7]飞行员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实验研究[D]. 杨仕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6)
- [8]色彩信息的心理语义特征及“隐性”色彩信息对情绪和认知的影响研究[D]. 侯艳红. 第四军医大学, 2007(03)
- [9]不同色彩背景对选择反应和运算能力的影响研究[J]. 侯艳红,刘庆峰,倪安胜,黄启科,徐昆,王瑞坤,廖敏敏,苗丹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22)
- [10]飞行人员心理旋转能力测验的练习效应[J]. 赵金萍,王家同,邵永聪,李婧,刘庆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