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Nucleus Plus(论文文献综述)
汪洋,禹珉[1](2018)在《基于Nucleus操作系统实现TCP和UDP协议通信》文中研究指明Nucleus操作系统凭借具有操作系统源码、调试时可跟踪至中断和寄存器级,以及支持多种处理器进行系统移植的优势,成为实时嵌入式产品系统优选,本文针对实时系统网络通信需求,提出利用操作系统外挂Nucleus NET模块实现TCP和UDP协议通信,并将源代码运用于多种模式组网终端产品,结果表明,数据语音通信及时顺达。
李亚爽,姬希娜,王振,何涛[2](2018)在《Nucleus PLUS自旋锁测试方法研究》文中认为Nucleus PLUS是新一代的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在多核操作系统环境下,同一时刻多任务同时访问内核,自旋锁可以很好地处理不同处理器之间存在的同步与互斥问题,但自旋锁如果使用不当,极易产生死锁,造成应用层功能无法实现,所以很有必要对自旋锁展开重点测试。通过对自旋锁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针对自旋锁的测试方法,避免自旋锁在使用中产生死锁。
李小文,肖垒[3](2012)在《应用RTOS的TD-LTE无线综测仪的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通信软件设计中实时性和可靠性两大难题,提出了一种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长期演进(LTE)网络端协议栈通信软件的实现方案,即基于Nucleus PLUS实时操作系统的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软件的设计。重点介绍了Nucleus PLUS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主要组件及其相关功能,并论述了在Nucleus PLUS操作系统下对通信软件进行设计和实现的方法。实际测试表明,采用NucleusPLUS操作系统的终端测试仪确保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可应用于其他通信软件的开发过程中。
张欣[4](2012)在《手机触摸屏驱动与MMI的耦合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即:MMI)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手机等手持设备的一条重要标准。因此人机交换界面的设计与开发已经也随着人们的需要成为手机软件开发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极大地满足人及方便人们的需求及使用。因此,带有友好的触摸屏功能的人机界面的手机等手持设备,省去键盘部分,增大了屏幕比例,操作简单直观,功耗低、体积小,深受各个阶层人们的欢迎。对开发设计人员而言,缺少了键盘支持的触摸屏手机,除去对屏幕显示效果要求更高之外,开发人员需要对屏幕的控件坐标的定位更加精准,才能确保人们除去可以顺利完成各种触控操作之外,还能够体会到迅速的反应及精准的定位,这样的操作才能更加体现出设计与开发的人性化。本文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硬件平台的构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Intel公司的基于ARM框架的PXA255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和TI公司的ADS7846作为触摸屏驱动芯片,通过它与PXA255的SSP(同步串行口)和处理器进行通信以实现嵌入式系统的实时传输。2.系统平台的搭建,能过bootloader移植、文件制作、内核裁剪,以及触摸屏驱动的移植,搭建一个可以让各个必要模块稳定运行的平台。3.触摸屏的性能优化,首先,通过五点校验法对手机触摸屏进行准确度的校正;然后,再通过滤波去噪声法、增加压力参数法以及减小映射区域有效范围的方法对手机触摸屏进行噪声的有效去除。最后,在模拟器上对以上算法进行综合验证,结果证明以上算法在模拟器上能达到预期效果,再通过Arm编译器,将源代码编译成目标手机平台所需要的二进制文件,成功编译并生成所需二进制文件后,再通过Flash Tool下载到目标手机,然后再进一步在实物手机上对以上算法进行准确度和噪声是否有效去除,以及算法加入到手机平台上后,整个平台的稳定性的影响等进行综合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以上算法能达到预期效果并且能在模拟器以及目标实物手机上安全稳定运行。
卢俊刚[5](2012)在《TD-SCDMA手机的芯片间通信方式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获在2008年得工信部颁发的第一张3G牌照TD-SCDMA的运营牌照后,TD-SCDMA产业联盟也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该标准在通信处理器的技术、工艺与成熟度等方面与国外的WCDMA和CDMA2000两种3G制式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中国移动的需求,TD-SCDMA终端手机厂商不仅要提供超低端手机,也需要提供高端,高性能的手机以满足快速增长的3G业务需求。这就要求整个TD-SCDMA手机的产业链在芯片方案制定和软件、硬件产品设计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目前TD-SCDMA产业链的单处理器方案主要集中使用于低端手机上,对于高端手机只能采用双处理器的方案,其中一个处理器作为应用处理器(简称AP:Aplication Processor),直接处理和用户直接相关的各项业务应用,另一个处理器(简称CP:Coprocessor)作为无线通信协议的调制解调器,负责终端手机与网络之间的通信。在这种芯片的架构下,如何解决AP与CP之间通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将会极大地影响到终端产品的整体性能和质量。本文通过工作中的经验,设计了一种UART+DPRAM整体解决方案,通过采用DPRAM作为传输通道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并采用UART作为备份通道可以保证芯片之间通信的可靠性,同时在降低功耗的需求下,也会主动根据发生的业务类型,选择性的使用UART作为数据传输通道。本文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了复用层模块、通信调度模块与UART和DPRAM驱动模块,其中复用层的目的是为了给应用层提供复用的逻辑通道是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方式,通信调度模块可根据终端用户的自主设置,检测硬件的状态并来决定传输所采用的物理通道,驱动模块将直面硬件,负责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本文的收尾根据工作中的开发经验,采用OMAP和ADI双芯片,对本文的研究方案进行了验证与测试。本文的研究成果在手机的功耗控制和通信可靠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为手机的故障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一种必要调试手段,从而也为提升整个手机产品的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王卡风[6](2010)在《MTK手机平台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手机中间件可以让功能手机加载和执行动态程序,使功能手机变成准智能手机,中间件通过适配手机平台内部功能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开发接口。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个基于MTK平台上的功能手机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及其针对展讯手机平台和手机模拟器的移植适配。本文引述了MTK和展讯手机平台的应用程序和功能手机中间件的开发现状,分析了ARM的位置无关程序设计原理、Nucleus中的线程控制部件实现方法、MTK手机平台内存复用技术、以及嵌入式系统的自适应内存分配算法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中间件相关核心技术的解决方法。根据这些方法,设计了包含接口层和适配层的中间件内核、内核上加载的应用程序结构、加载应用程序的内存管理方法、基于分段加载的多任务中间件、该中间件的内核移植到展讯手机平台和MTK模拟器上所需要的适配层。然后对该中间件做了基本的性能分析并列出了产品示例。最后对本文所述中间件项目进行总结与展望。基于上述研究工作所开发出来的手机中间件项目,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及其特色为:在内存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在MTK功能手机平台上实现大型应用程序的安装和运行;在MTK功能手机平台上实现了动态任务及其通信,即实现了动态创建和删除任务,并对任务进行有效的其他管理以及通信;在接口层不变的情况下,把这个中间件成功移植到展讯平台上,在适配层实现了MTK平台特有的层功能管理和屏幕管理;在接口层不变的情况下,把这个中间件成功移植到MTK手机模拟器上,在适配层实现了MIDI音乐混音播放功能,大大加快了手机应用程序的开发速度。
李满丽[7](2009)在《复杂嵌入式系统内存管理方案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21世纪最有生命力的技术之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给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管是小到家庭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机、MP5等,还是大到航空航天、工业控制、医疗等高科技领域,嵌入式系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嵌入式系统的安全和可靠也成了研究的重点。内存管理技术是嵌入式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保证实时嵌入式系统中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嵌入式内存管理技术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本文在分析嵌入式系统定义及其内存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存储管理和虚拟存储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对Nucleus PLUS操作系统及其内存管理方案做了具体的分析,详细描述了锐捷网络公司软件系统NGSA(以Nucleus PLUS系统为基础)开发平台的整体需求和对内存管理的具体需求。具体分析了NGSA系统的内存分配算法,包括伙伴系统和slab分配器,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NGSA的slab分配算法,将slab分为kernel slab和application slab,对kernel slab采取页表保护,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流程。针对MPC82xx的应用,对PowerPC的内存管理单元MMU地址翻译做了详解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PowerPC文档中更简单化的NGSA风格页表,主要是简化了页表翻译机制,达到了公司预期的效果。本文的最后对内存模块进行了系统测试,保证能满足整个平台在功能、性能以及稳定性方面的需求。本文针对实际应用要求对内存管理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测试验证,有效地进行动态内存的分配、回收和保护,提高了内存的使用效率。这项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如最大限度的去提高内存利用效率,减少内存碎片等,这些工作的完善将具有更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公司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李磊[8](2009)在《基于ES8381的嵌入式多媒体系统平台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多媒体广告机在市场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ESS公司推出了ES8381嵌入式多媒体处理器,基于该处理器设计的嵌入式多媒体系统平台,主要应用在以多媒体广告机为主的多媒体嵌入式领域。该处理器以其高性能的多媒体处理能力和低廉的价格,在嵌入式多媒体系统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该系列处理器在近两年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嵌入式工程师的青睐。目前,针对ES8381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关键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由于嵌入式系统都是面向特定应用的,即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使用的处理器以及与之配合的外围硬件系统的差异性非常大,但是基于ES8381的系统平台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移植、音视频输出接口、多媒体数据外部存储器CF卡、代码储存设备以及遥控接口等模块的设计。首先,本论文的硬件系统设计主要通过对ES8381处理器功能与性能的分析,针对嵌入式多媒体应用,并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和实现了具有丰富外设接口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其次,介绍了对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主要分为两个主要方面:系统外围电路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和基于Nucleus PLUS操作系统的软件平台搭建。最后,结合该平台的特点,给出了其在多媒体广告机方案中的应用。本文所要研究和实现的以ES8381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多媒体系统平台面向多媒体应用领域,完成了上述各功能模块,并在多媒体广告机的成品的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
彭静[9](2009)在《嵌入式GUI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数字计算机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经历了次重大革命。世界上首台通用数字计算机的运行宣告了科学计算自动化时代的降临,当今嵌入式计算机无处不在的应用势头,展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生产活动高度自动化的美妙前景。嵌入式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PC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DVD刻录机作为数字类消费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普通百姓的家庭,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对此类数字产品的图形用户界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看到像PC机上才有的既华丽美观又简单易用的GUI。因此一个美观、大方、方便的图形用户界面现在是很多DVD芯片厂商所追求的。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基于嵌入式软件开发系统Nucleus和嵌入式微处理器ARM7的基础上开发出的DVD刻录机的图形用户界面。文章首先概述了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深入剖析了Nucleus嵌入式系统的架构、优点。然后叙述了嵌入式微处理器ARM7的工作原理,以及本文所阐述的图形用户界面所依据的硬件平台的结构与特点。同时论述了此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方法学、窗口机制、消息处理机制、以及Win32编程理论等,最后以部分图形用户界面的实现为基础,完成对整个DVD刻录机图形用户界面的成功实现。
石美传[10](2009)在《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通讯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数字式母线保护的通讯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讯系统作为保护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承担着监控整套保护装置的任务;另一方面是实现对外通讯联系的桥梁。论文首先给出了通讯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设计方案;然后详细阐述了主要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接着详细阐述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各个通信接口驱动程序的编写;最后,给出了103规约在RS-485和以太网上的实现。研究设计的通讯系统已经应用于工程实际,丰富的通讯接口、标准的103规约、便捷的本地调试完全符合实际需求。
二、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Nucleus Plu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Nucleus Plus(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ucleus操作系统实现TCP和UDP协议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Introduction) |
2 Nucleus操作系统 (Nucleus operation system) |
2.1 Nucleus PLUS的简介 |
2.2 Nucleus NET的简介 |
3 Nucleus PLUS系统初始化 (Nucleus PLUS system initialization) |
4 Nucleus NET初始化 (Nucleus Net initialization) |
5 TCP协议通信 (TCP protocol communication) |
5.1 TCP协议简介 |
5.2 TCP协议通信模型 |
6 UDP协议通信 (UPD protocol communication) |
6.1 UDP协议简介 |
6.2 UDP通信模型 |
7 代码实现 (Code implementation) |
7.1 TCP网络通信 |
7.2 UDP网络通信 |
8 结论 (Conclusion) |
(2)Nucleus PLUS自旋锁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Nucleus PLUS内核简介 |
2 Nucleus PLUS自旋锁机制 |
2.1 自旋锁简介 |
2.2 自旋锁与信号量对比 |
3 Nucleus PLUS自旋锁测试 |
3.1 测试环境 |
3.2 测试思路 |
3.3 测试用例设计 |
3.4 自旋锁测试效果 |
4 结论 |
(3)应用RTOS的TD-LTE无线综测仪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Nucleus PLUS简介 |
2 TD-LTE无线综测仪简介 |
3 系统设计 |
3.1 系统任务划分 |
3.2 任务间通信 |
3.3 内存管理 |
3.4 任务调度 |
3.5 整体体设计 |
4 结束语 |
(4)手机触摸屏驱动与MMI的耦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背景及意义 |
1.3 现状 |
1.3.1 研究的前沿问题 |
1.3.2 待解决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Nucleus PLUS系统及硬件组成 |
2.1 系统简介 |
2.2 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触摸屏硬件结构 |
2.2.2 触摸屏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
2.3 芯片及系统的选择 |
2.3.1 芯片的选择 |
2.3.2 系统的选择 |
2.4 系统内部结构及编译 |
2.4.1 交义编译环境的建立 |
2.4.2 系统引导代码Bootloader |
2.4.3 Nucleus PLUS系统内核 |
2.4.4 根文件系统的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触摸屏驱动程序及触控动作的解析和处理 |
3.1 触摸屏驱动程序流程 |
3.1.1 触摸屏子系统驱动程序 |
3.1.2 触摸屏hub内核的配置 |
3.2 触摸屏驱动加载 |
3.3 驱动与MMI的消息队列分配 |
3.3.1 DRV与MMI的消息队列分配之前 |
3.3.2 DRV与MMI的消息队列分配之后 |
3.3.3 对不同触摸动作响应的时序 |
3.3.4 改进任务 |
3.4 触摸采样程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触摸屏性能优化 |
4.1 五点校准法 |
4.2 去噪声 |
4.2.1 滤波去噪声法 |
4.2.2 压力参数去噪声法 |
4.2.3 缩小映射区有效范围去噪声法 |
4.3 编译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TD-SCDMA手机的芯片间通信方式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技术发展简介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安排 |
第2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
2.1 嵌入式系统介绍 |
2.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
2.1.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2.1.2.1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 |
2.1.2.2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软件 |
2.1.2.3 嵌入式操作系统 |
2.1.2.4 实时操作系统 |
2.2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介绍 |
2.3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的软件介绍 |
2.4 小结 |
第3章 开发环境和技术 |
3.1 TI OMAP系列处理器介绍 |
3.1.1 OMAP简介 |
3.1.2 OMAP架构 |
3.1.3 OMAP程序开发 |
3.2 OMAP1510开发环境及采用的相关技术 |
3.2.1 OMAP1510概述 |
3.2.2 集成开发环境及代码生成工具 |
3.2.3 嵌入式操作系统 |
3.2.3.1 NucleusPLUS概述 |
3.2.3.2 Nucleus PLUS的特性 |
3.3 AD6903芯片的开发环境及采用的相关技术 |
3.3.1 AD6903芯片概述 |
3.3.2 集成开发环境及代码生成工具 |
3.3.3 嵌入式操作系统模块(AOS) |
3.4 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需求分析 |
4.2 系统架构设计 |
4.2.1 软件架构设计 |
4.2.2 数据流分析 |
4.2.3 硬件架构设计 |
4.3 硬件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
4.3.1 UART设计与实现 |
4.3.2 DPRAM设计与实现 |
4.4 驱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4.1 UART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
4.4.2 软件开发流程图 |
4.4.3 DPRAM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
4.5 通信调度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6 复用层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6.1 复用层协议概述 |
4.6.2 协议的实现 |
4.6.2.1 复用层的初始化 |
4.6.2.2 复用层Frame的设计与实现 |
4.6.2.3 用户数据发送和接收 |
4.7 应用实例 |
4.8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MTK手机平台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MTK 手机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开发现状 |
1.2 展讯手机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开发现状 |
1.3 功能手机中间件开发现状 |
1.4 手机模拟器开发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 |
2. 功能手机中间件的关键技术 |
2.1 ARM 的位置无关程序设计原理 |
2.1.1 基本概念与实现原理 |
2.1.2 ARM 处理器的位置无关程序设计要点 |
2.2 Nucleus 中线程控制部件的实现方法 |
2.2.1 任务的状态表示 |
2.2.2 任务调度算法 |
2.2.3 任务的优先级 |
2.2.4 中断 |
2.2.5 互斥保护量 |
2.3 MTK 手机平台内存复用技术 |
2.3.1 MTK 内存复用机理 |
2.3.2 MTK 可复用内存块及其管理机制 |
2.3.3 复用的方法和条件 |
2.4 嵌入式系统的自适应动态内存分配算法 |
2.4.1 现有传统算法的描述与分析 |
2.4.2 本文的内存管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MTK 平台手机中间件的具体设计 |
3.1 概述 |
3.2 MTK 平台手机中间件的内核设计 |
3.2.1 中间件系统架构 |
3.2.2 接口层与适配层对接 |
3.2.3 中间件环境初始化及其流程图 |
3.3 应用程序加载及其内存管理 |
3.3.1 应用程序的加载与运行 |
3.3.2 应用程序的内存管理 |
3.4 基于分段加载的多任务中间件设计 |
3.4.1 任务的创建及删除 |
3.4.2 任务与内存管理 |
3.4.3 任务与应用程序加载 |
3.4.4 任务间的通信 |
3.4.5 任务间通信的应用 |
3.5 中间件移植到展讯平台的适配 |
3.6 中间件移植到模拟器的适配 |
3.7 本章小结 |
4. 中间件内存分配及产品示例 |
4.1 中间件的内存分配 |
4.2 中间件平台产品示例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与研究特色 |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复杂嵌入式系统内存管理方案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杂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
1.1.1 背景和发展趋势 |
1.1.2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
1.1.3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1.1.4 常用RTOS操作系统的介绍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2.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论文的组织安排 |
1.4 小结 |
第二章 复杂嵌入式系统的内存管理技术 |
2.1 存储管理技术 |
2.1.1 存储器层次结构 |
2.1.2 内存分配算法 |
2.1.3 内存碎片 |
2.1.4 内存分配情况 |
2.2 基于PowerPC的虚拟内存管理技术 |
2.2.1 MMU的概述和特点 |
2.2.2 地址翻译机制 |
2.2.3 MMU的内存保护方式 |
2.2.4 PowerPC的MMU总结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复杂嵌入式平台的需求和总体设计 |
3.1 复杂嵌入式系统平台的需求 |
3.2 Nucleus PLUS的内存分配算法 |
3.2.1 定长分配算法 |
3.2.2 变长分配算法 |
3.2.3 Nucleus内存管理的缺陷 |
3.3 复杂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框架和概述 |
3.4 小结 |
第四章 NGSA内存管理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
4.1 NGSA系统内存管理的概述 |
4.2 内存管理方案在NGSA中的实现 |
4.2.1 Binary-buddy |
4.2.2 Slab分配器 |
4.2.3 通用池和专用池 |
4.3 提出一种基于slab的分配算法 |
4.4 NGSA中的MMU |
4.5 主要数据结构和接口 |
4.5.1 与页面管理相关的接口 |
4.5.2 与内存区管理相关的接口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内存管理方案的实现与验证 |
5.1 内存管理方案的实现 |
5.1.1 页面分配流程 |
5.1.2 分配slab |
5.1.3 释放slab |
5.1.4 分配slab对象 |
5.1.5 释放slab对象 |
5.1.6 回收线程 |
5.2 验证内存管理方案 |
5.2.1 验证环境 |
5.2.2 验证步骤 |
5.2.3 分析验证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ES8381的嵌入式多媒体系统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现状 |
1.4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5 论文的内容 |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平台研究综述 |
2.1 嵌入式系统简介 |
2.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
2.1.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趋势 |
2.2 嵌入式处理器概述 |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
2.2.2 ES8381 简介 |
2.3 DSP 处理器应用 |
第三章 总体设计 |
3.1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
3.2 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 |
3.3 系统平台的设计 |
3.3.1 ES8381 功能描述 |
3.3.2 外围设备的选择 |
3.3.3 总体设计 |
第四章 硬件设计 |
4.1 EEPROM 硬件模块 |
4.1.1 AT24C16 介绍 |
4.1.2 EEPROM 与ES8381 的连接 |
4.2 FLASH 硬件模块 |
4.2.1 系统中对FLASH 的需求分析 |
4.2.2 S29AL016D 介绍 |
4.2.3 FLASH 硬件搭建 |
4.2.4 与仿真器的连接 |
4.3 SDRAM 硬件模块 |
4.3.1 系统中对SDRAM 的需求分析 |
4.3.2 HY57V641620 介绍 |
4.3.3 ES8381 下的SDRAM |
4.3.4 DMA 介绍 |
4.4 CF 卡硬件连接 |
4.5 遥控接收 |
4.6 音频接口模块 |
4.6.1 系统中对功放芯片的需求分析 |
4.6.2 SA7496 介绍 |
4.6.3 硬件连接 |
第五章 软件设计 |
5.1 ESS 芯片系列的开发编译环境 |
5.1.1 编译环境 |
5.1.2 编译方法 |
5.1.3 开发与仿真工具 |
5.2 Nucleus PLUS 操作系统移植 |
5.2.1 Nucleus plus 操作系统介绍 |
5.2.2 Nucleus 移植工作 |
5.2.3 系统启动 |
5.3 ES8381 下的I~2C 驱动 |
5.3.1 I~2C 总线介绍 |
5.3.2 ES8381 下的I~2C 驱动 |
5.3.3 AT24C16 驱动程序 |
5.4 FLASH 驱动 |
5.4.1 S29AL016D 读写操作 |
5.4.2 ES8381 下的FLASH 驱动 |
5.4.3 FLASH 擦写状态检测 |
5.5 CF 卡读写驱动 |
5.5.1 寄存器定义 |
5.5.2 CF 卡初始化 |
5.5.3 CF 卡的读写操作过程 |
第六章 基于ES8381 嵌入式多媒体系统平台的应用 |
6.1 多媒体广告机的介绍 |
6.2 多媒体广告机的实现 |
6.3 多媒体广告机产品展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嵌入式GUI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 |
1.1.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1.1.3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 |
1.1.4 典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
1.1.5 嵌入式实时多任务系统Nucleus |
1.2 课题来源和论文安排 |
1.2.1 课题来源 |
1.2.2 论文组织安排 |
第二章 硬件平台构造及用户界面概况 |
2.1 ARM技术分析 |
2.1.1 ARM处理器的应用领域 |
2.1.2 ARM微处理器的特点 |
2.1.3 ARM微处理器系列 |
2.1.4 ARM7微处理器 |
2.2 嵌入式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
2.2.1 嵌入式开发过程 |
2.2.2 向嵌入式平台移植软件 |
2.3 图形用户界面 |
2.3.1 图形用户界面的发展 |
2.3.2 图形用户界面的主要特征 |
2.3.3 图形用户界面接口的系统模型 |
2.3.4 嵌入式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形用户界面系统程序设计方法 |
3.1 面向对象方法的程序设计理论 |
3.1.1 面向对象范型 |
3.1.2 C语言的模块化程序设计 |
3.2 MFC面向对象设计 |
3.2.1 WIN32 API基本概念 |
3.2.2 消息与消息驱动机制 |
3.2.3 窗口与控件 |
3.3 图像引擎 |
3.3.1 OSD概念 |
3.3.2 基于嵌入式DVD刻录芯片图形用户界面系统的OSD设计 |
3.4 编译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嵌入式系统DVD刻录芯片的UI设计 |
4.1 UI整体设计 |
4.1.1 图形用户界面的需求分析 |
4.1.2 基于嵌入式系统DVD刻录芯片的UI的整体设计 |
4.1.3 系统文件路径的划分 |
4.2 UI主模块控制 |
4.3 模式转换模块 |
4.4 UI的菜单模块 |
4.4.1 Input菜单模块 |
4.4.2 Setup菜单模块 |
4.4.3 播放菜单模块 |
4.4.4 刻录菜单模块 |
4.4.5 uimodule模块 |
4.4.6 显示功能模块 |
4.5 GUI软件开发包 |
4.5.1 状态机设计 |
4.5.2 控件 |
4.5.3 控件的存储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VD图形用户界面实现 |
5.1 GUI软件开发包的实现 |
5.1.1 frame的实现 |
5.1.2 消息事件的实现 |
5.1.3 GUI软件开发包中的makefile文件 |
5.2 Setup界面的实现 |
5.3 Play/Recorder界面的实现 |
5.4 OSD菜单界面的实现 |
5.5 Input菜单界面的实现 |
5.6 定时刻录界面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论文、获奖情况 |
(10)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通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母线保护装置及其通讯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保护装置概况和通讯系统方案设计 |
2.1 保护装置概况 |
2.1.1 保护装置的设计原则 |
2.1.2 保护装置的硬件结构 |
2.2 几种常用的通信方式 |
2.2.1 串行通信 |
2.2.2 现场总线通讯 |
2.2.3 以太网通讯 |
2.2.4 本地调试通讯 |
2.3 通信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2.4 通讯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2.4.1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
2.4.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选择 |
2.4.3 通信系统软件的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
3.1 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3.2 RS-485 接口电路设计 |
3.3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
3.4 CAN 接口电路设计 |
3.5 USB 接口电路设计 |
3.5.1 芯片选型 |
3.5.2 USB 接口芯片PDIUSBD12 介绍 |
3.5.3 硬件实现 |
3.6 复位和看门狗电路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ucleus 操作系统移植和驱动程序设计 |
4.1 Nucleus PLUS 概述 |
4.2 Nucleus PLUS 的移植 |
4.2.1 系统启动和开发步骤 |
4.2.2 开发注意事项 |
4.2.3 本项目中应用层软件构成 |
4.3 各个接口的驱动程序设计 |
4.3.1 RS-485 接口驱动程序 |
4.3.2 以太网接口驱动程序 |
4.3.2.1 LwIP 介绍 |
4.3.2.2 操作系统模拟层说明 |
4.3.2.3 LwIP 移植的具体实现 |
4.3.3 CAN 接口驱动程序 |
4.3.4 USB 接口驱动程序 |
4.3.4.1 驱动程序结构 |
4.3.4.2 USB 总线枚举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EC 60870-5-103 网络通讯规约的实现 |
5.1 IEC 60870-5-103 规约介绍 |
5.1.1 IEC 60870-5-103 规约物理层说明 |
5.1.2 IEC 60870-5-103 规约链路层说明 |
5.1.3 IEC 60870-5-103 规约应用层说明 |
5.2 基于 RS-485 的103 规约 |
5.2.1 103 规约的软件实现 |
5.2.2 103 规约报文交换过程 |
5.3 基于以太网的103规约 |
5.3.1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 |
5.3.1.1 基本报文格式 |
5.3.1.2 三种类型报文格式介绍 |
5.3.2 报文传输控制机制 |
5.3.3 基于以太网的103 规约的实现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Nucleus Plu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ucleus操作系统实现TCP和UDP协议通信[J]. 汪洋,禹珉. 软件工程, 2018(09)
- [2]Nucleus PLUS自旋锁测试方法研究[J]. 李亚爽,姬希娜,王振,何涛. 电子技术应用, 2018(01)
- [3]应用RTOS的TD-LTE无线综测仪的实现[J]. 李小文,肖垒. 自动化仪表, 2012(02)
- [4]手机触摸屏驱动与MMI的耦合设计[D]. 张欣. 东华大学, 2012(07)
- [5]TD-SCDMA手机的芯片间通信方式的研究与实现[D]. 卢俊刚.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6]MTK手机平台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D]. 王卡风. 东华理工大学, 2010(04)
- [7]复杂嵌入式系统内存管理方案的研究与实现[D]. 李满丽. 厦门大学, 2009(12)
- [8]基于ES8381的嵌入式多媒体系统平台设计[D]. 李磊.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9]嵌入式GUI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D]. 彭静.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10]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通讯系统研究[D]. 石美传.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