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行斋医记》初探

《仙行斋医记》初探

一、《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毕张扬,黄丽娜,张伟[1](2021)在《基于“气络”“血络”理论探析肺小血管炎病机与治则》文中研究指明以"久病入络"为基础,结合"气络""血络"的络病学说,进一步根据缪希雍"降气以降火"、李东垣"升阳举陷"理论整体构建肺小血管炎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体系。肺小血管炎患者以肺肾血络受损的器质性改变为基本病理变化,卫气虚弱,肺气上逆,脾气不升,元气虚陷,肺脾肾气络功能失调则是推动肺小血管炎临床症状产生的重要原因。外邪侵袭,气络失调,由气入血,血随气行,血络受损——气络失调,血络不通为肺小血管炎基本病机。临床应重视调理肺脾肾气血,润肺阴养肺气,健脾气益脾阳,滋肾阴温肾阳,清通和补肺肾血络,共达"升阳降气,清络和血"之功。

曾毅[2](2021)在《明代医书作者的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书是中医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明代编着的医书的数量空前,达一千余种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医学史上也绝无仅有。除了像《本草纲目》这样享誉世界的巨着,明代的许多医书至今仍是中医学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参考文献。因此,因此对明代医书进行多方位深入研究,无论对于认识明代医学的历史,还是对现代中医的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多关注个体医家及其着作的研究,对于医书整体尤其是对其作者群体的研究缺如。本文试图对明代医书作者的地域、学力、社会身份进行分类,并将作者划分出群体与着作类型特征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期通过数据挖掘,勾勒出明代医书作者群体的概貌。本文在广泛收集前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重要目录文献调研、考证,甄选出812种明代医书,建立《现存明代医书信息数据库》,从中提取442位医书作者信息,逐一考察其籍贯、科考、社会身份等信息,建立《现存明代医书作者信息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开展了下述研究。1.对现存明代医书的种类、年代分布进行了考察;2.对作者的里籍、功名、职务、社会身份等进行考察,并将作者初步划分为职业医家、兼业医家、和非医家三类群体;3.对不同群体作者的着书数量、着书动机、着作种类与撰着方式、着作影响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1.现存有作者可考的明代医书种类涵盖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列所有类目,其数量以临证各科、方书、养生修真导引、本草、医案医话为多。2.医书的产出年代以前期少,中期缓慢增长,后期快速增长的势态,政治动荡等因素对医书的产出数量没有太大影响,经济的发展、商业出版和医学内部的因素是促进医书产出的主要动力。3.医书作者的地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以浙、苏、皖、赣为多,其数量依现今区划排序依次为:浙(127)、苏(95)、皖(60)、赣(37)、沪(17)、豫(17)、鄂(16)、闽(15)、鲁(13)、冀(7)、川(7)、陕(5)、湘(5)、晋(4)、粤(3)、桂、贵、滇、辽、琼各1。提示,相比金元时期,冀、豫、鲁名家辈出的景象,明代中国的医学中心南移,北方逐渐衰落。4.可以考察到科考背景,即获取到功名的的医书作者有131位,其中进士 68位,举人16位,武举人4位,生员43位。获取功名者占作者总数的30%。5.医书作者的身份多元,其中,职业医家(包括官医、民间医)215位,占总数的48.6%,接近半数;兼业医家(有其他职业,如官,同时行医者)40人,约占9%;非医家187人,约占总人数42.4%,这其中官员112、儒生26、文人10、僧道25、书商6、藩王2。医书作者中非医家数量庞大,值得关注。6.就医书编撰数量而言,职业医家人均1.96部,兼业医家人均2.5部,非医家群体人均1.6部;编撰有6部以上医书的高产作者18位,其中职业医家11位,兼业医家3位,非医家4位。其中前三位有2位为兼业医家。7.职业医家趋向于撰着综合性着作、伤寒与金匮、诊法、临证各科、针灸推拿、基础理论类书籍;其创作方式以撰着为主,偏向原创,是医学知识的创造者。兼业医家倾向于创作医论、基础理论、医经、伤寒与金匮,撰着方式上倾向于加工、阐释。非医家群体倾向于创作养生修真导引类书籍,文献整理是其撰着特征。8.高影响力的医书主要由职业医家撰着,是医学文本知识的绝对主导者。9.通过对高产出作者、着有高、极高影响力医书的作者调研发现,高产出作者在科考方面,以经过科举考试教育、有一定科考的作者为主。着有高、极高影响力医书的作者亦是相近,也以拥有生员及以上科考者为主。结合这些作者都是职业医家,可以得出着述数量多、能产出高影响力着作的人物是既有文化(科考)又有医家身份(临床实践经历)的人物。

陈晓宇[3](2021)在《吴门女科本草临床应用规律及地域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深入挖掘吴门女科本草数据,分析其临床应用规律及地域特点,扩大吴门女科本草数据库的样本量,为吴门女科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考证依据,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吴门女科医案中应用的本草数据,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本草数据的频次、类别、性味、归经、功效进行统计,详细分析吴门女科高频用药的临床应用规律及地产本草的地域特色,并结合吴门女科医案加以佐证分析,总结吴门女科在经带胎产疾病治疗中常用本草的临床应用规律和特色。结果:1.吴门女科代表性医家医着的收录情况:本研究共收录2896条吴门女科医案方药。2.药物频次及性味归经统计结果:“药物频次统计”显示本次录入数据中有569味中药,其中频次大于100次的药物共57味。“性味归经统计”显示温性药物、甘味药物、脾经药物的使用频次最高;“药物功效分类统计”显示补虚类药物使用频次最高。3.组方规律结果: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处方,得到1 1味核心药物,在此基础上聚类分析,得到6组核心药物组合,其中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四味药物间的组方联系最强。结论:本文应用文献数据挖掘,选取11位吴门女科名家的代表性着作,分析总结上述医家治疗女科病症的学术特色,探究吴门女科本草的临床应用规律及地域特色,总结吴门女科医家的经验方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吴门女科善用甘温补虚之品,临床以四物、四君为基础方药调养气血。第二,吴门女科因地制宜,注重化痰祛湿,喜用地产本草,独具江南特色。第三,吴门女科擅长奇经八脉辨证立法,善用血肉有情之品。

马静毅,刘红权,徐征[4](2020)在《缪希雍从脾阴论治“内虚暗风”探微》文中研究表明缪希雍所着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不囿于古代文献,在学术上自成一派,诸如中风的病机从"内虚暗风"立论,在明末医药界以仲淳此说为第一明白。笔者将从中风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特色三方面阐释缪氏的"内虚暗风"说,并着重从"脾阴说"的角度探讨其近代发挥与现代临床应用,以期与读者共勉并开拓中风的临床诊治思路。

薛皓方[5](2020)在《基于阳微阴弦理论及温通法古方治疗胸痹心痛的文献探索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历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病学术思想进行整理,并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强关联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整理历代医家医典着作、医案中治疗胸痹的处方,采用Epidata3.1数据管理软件建立胸痹心痛病数据库。运用SPSS 25及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并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收集强关联药物的有效化合物、预测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并对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分析强关联药物治疗冠心病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1)本研究检索《中华医典》639部古代医典着作及医案,与胸痹心痛病相关的有5778条文,719首中药处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得到501首方剂,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剔除在不同医典着作中重复记录及非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方剂939首,共得到281首方剂,涉及253部古代医典着作及医案,其中汉唐时期方剂55首,宋金元时期方剂115首,明清时期方剂111首;涉及中药174味,累计频次1731次。历代医家高频药物因子分析共提取13个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支持度≥5%、置信度≥80%、提升度>1的药物关联规则18条;汉唐时期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得出32条强关联规则;宋金元时期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8个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得出8条强关联规则;明清时期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9个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6条强关联规则。(2)通过TCMSP数据库搜集到瓜蒌、薤白、桂枝药团的有效化合物28个,瓜蒌、薤白、桂枝药团干预冠心病的潜在作用靶点36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93个生物过程、36个分子功能、18个细胞成分、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与冠心病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有4条。结论:(1)通过数据挖掘以药测证,我们发现历代医家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呈现出各个时期的特色,但又一脉相承,其病因病机始终不离“阳微阴弦”,治法中“温通”二字贯穿始终。(2)汉唐时期医家多重视心阳不振、痰湿痹阻、阴寒凝滞的病机,多以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温阳散寒立法,用药以瓜蒌、薤白、枳实、半夏、肉桂、附子、细辛、蜀椒、乌头、赤石脂为主;宋金元时期医家多重视素体阳虚、寒凝、痰浊、气滞、血瘀痹阻心脉的病机,多以辛温散寒、宣通心阳,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理气活血立法,用药以川乌头、蜀椒、附子、干姜、肉桂、细辛、川芎、高良姜、当归、吴茱萸、胡椒、莪术为主;明清时期医家多重视痰气互结、气滞血瘀、寒痰凝滞、痰湿痰热闭阻、心阳亏虚、气阴两虚的病机,多以行气化痰、通阳散结、理气活血化瘀、温补阳气、补气养血、滋阴养心立法,用药多以半夏、陈皮、干姜、桂枝、瓜蒌、薤白、枳壳、厚朴、枳实、当归、桔梗、吴茱萸、高良姜、白芍为主。(3)瓜蒌、薤白、桂枝可能主要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促进血管生成、调节冠脉血流等方面来治疗冠心病,且c AMP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瓜蒌、薤白、桂枝三味药物作用于冠心病的主要信号通路。

徐新宇,吕咪,唐秀琴,韩卉,李胜利,范丽丽,戴蕾,李凤,王玉凤[6](2019)在《试论唐宗海对缪希雍“治吐血三法”的继承和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吐血一证,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有"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的施治要法,而其后世医家唐宗海在《血证论·吐血》中,又主张"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法则。其中,"不宜止血"和"止血"是截然相反的论述,笔者基于此点,对二者的论治方法进行系统比较,提出:唐宗海借鉴缪希雍治疗吐血理论,但缪氏的论述过于简单,理论尚不健全,唐氏对其进行拓展,确定了吐血的病位、因机,规定了吐血治疗的时间轴,使吐血证的论治体系更加完备。

于飞燕[7](2019)在《大秦艽汤对急性脑梗死及其证候要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大秦艽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证候积分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给予基础西医治疗,观察组加服大秦艽汤,共治疗14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14天证候积分、治疗1-7天、14天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应用?(17)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及t’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内风、阴虚证候积分显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火、痰湿、血瘀、气虚证候积分未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14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改善情况存在显着差异(P<0.05)。治疗2-7天NIHSS评分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大秦艽汤的作用机制为通过补肝血而平息内风,达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目的,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2、大秦艽汤通过养血活血,可治疗由阴虚生热导致的虚火,并不能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的实火证候的治疗。

张芬[8](2019)在《基于脾阴理论的参苓白术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探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阐释脾阴学说中的脾阴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明确滋补脾阴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滋补脾阴方剂的整理分析,探索其中的用药指征以及组方规律,并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证候的影响,及对治疗前后胃镜评分的改变,初步评价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丰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药及临床合理应用参苓白术散提供借鉴。方法:1.收集方剂大辞典、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知识平台发表的有关脾阴学说的临床研究文献,选择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的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来分析和挖掘滋补脾阴方剂的用药分布特点和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2.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2017-11-01至2018-11-30消化内镜科收治的脾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病例资料,提取出3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病例,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参苓白术散组)、对照组(胃复春组)各15例,进行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组患者口服参苓白术散煎剂,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以一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和胃镜评分变化情况,以观察和评价参苓白术散的临床疗效。结果:1.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出治疗脾阴亏虚的经典方剂共47方。分析47首经典方剂发现,单味药中山药使用频率最高。对常用药进行药类分析发现,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序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清热药。关联规则分析发现,药物配对组合使用频率较高的为山药和人参,关联度较高的为山药和五味子。2.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为临床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67%。试验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两组治疗前后分别相比,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镜评分均较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试验组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以明显改善脾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组织病变,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提示该方治疗脾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安全有效。

王家琪[9](2019)在《基于理论研究及数据挖掘的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方药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脾为后天之本,从脾论治是脾相关病证治疗的重要方法。本论文基于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数据库,探讨脾证治疗在古代的相关理论及方药应用的演变规律,挖掘现代脾证治疗的总体特点、治疗效用的构成特点及效用与方药应用关系的规律,并总结部分古今同证的治疗发展特点。以期丰富脾脏象理论,为临床脾证的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一部分,应用查阅古代文献的方法,主要从课题古代文献数据库所收录的321部古代医籍中查找脾证相关记载,并将所涉及医籍依成书朝代的先后,分为秦汉时期、魏晋至唐时期、宋朝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五个时间段,通过五个时期文献中所载脾证的代表性观点,探讨古代脾证的形成机制、治疗方法及方药应用等相关理论的演变规律。第二部分,主要应用数据挖掘现代文献的方法,以现代文献数据库为线索,提取从脾论治相关疾病的病名、证名、治疗方药,及方解中药物的效用(效用指具体方剂中药物的具体功效,以及由此得出的方剂的具体治疗作用)等元素,形成excel数据表,通过数据挖掘及gephi软件所绘制的本体图,分析脾证治疗效用的特点、效用与主要药物、药对及药物配伍的关系。研究现代脾证的治疗效用及方药应用规律。同时,比较部分古今同证治疗的异同,探析现代部分脾证治疗的发展特点。结果:1提炼了古代文献中与现代定义相符的28个脾证脾证一词,早在金元时期就为着名医家李东垣所提出。李氏认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这里所提及的“脾证”,指由于脾胃气虚、阴火内盛而发的脾相关的气虚发热证。本文继承了脾证一词,并应用其泛指脾脏自身或他脏疾患累及于脾而发的脾脏相关证候。参照现代脾证定义标准,从秦汉到明清的文献中,提炼了脾相关证候共三大类,28个具体证候,包括:(1)脾虚证类:(1)气虚证: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脾气虚风动证、脾肺气虚证;(2)阳虚证: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脾阳虚风动、脾肾阳虚证;(3)阴虚证:脾胃阴虚证、脾阴虚证;(4)气血两虚证:心脾气血两虚证;(2)脾实证类:脾胃湿热证、痰湿内阻证、脾实热证、痰热蕴脾证、寒湿困脾证、脾经风寒证、风壅痰滞证;(3)虚实夹杂证类:脾胃阳虚水泛证、脾阳虚水泛证、脾胃阳虚气滞证、脾胃阳虚食积证、脾阳虚气滞证、脾虚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燥热津伤证。脾相关证候皆存在脾失健运、脾不统血、脾不升清等脾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的表现。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皆离不开饮食、情志、劳逸、痰饮等与脾密切相关的因素。治疗无论扶正与祛邪,皆不忘以顾护脾胃为最基本的原则。脾虚证类的气虚证中,医家皆重视脾气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证候皆可为脾气虚证的变证,治疗以补气为基本治法,具体用药多以四君子汤加减为基础。同时,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不统血证、脾气虚风动证在补气的基础上皆辅以温阳、养阴,注重阳与气、阴与气相互影响而为病的发生机制;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气虚风动证皆认识到证候发生、发展与湿邪密切相关,治皆补中有化,补而不滞;脾胃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气虚风动证皆治以补气结合升清。此外,医家还认识到脾胃气虚证可累及胃的受纳、气血精微的生化,故治疗还加以健胃消食、补血养血;脾肺气虚证还加以补肺;脾不统血证还对症以止血,且脾肾同补、心脾同补;脾气虚风动还加以熄风。脾虚证类的阳虚证中,医家皆重视脾阳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证候皆可为脾阳虚证的变证,治疗主要以温中辅以化湿为基本治法,通过化湿更助脾阳恢复,具体用药主要为干姜、附子、吴茱萸、白术、茯苓等。同时,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在温阳化湿的基础上,皆伍补气,气、阳同补;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脾阳虚风动证皆脾肾同补;脾阳虚证及脾胃阳虚证在治疗的过程中,阳虚而气滞治以行气之法逐渐为医家所重视。此外,脾阳虚证存在累及肝、胆、大肠之症,据兼证,医家治有泻下、涩肠之举;脾胃阳虚证多有累及心、肝、肾之症,治以柔肝、补肾;脾肾阳虚证还治以阴中求阳;脾阳虚风动证还对症治以祛风湿之药。脾虚证类的阴虚证中,脾阴虚证和脾胃阴虚证皆可由火灼津伤而发,医家皆重视脾阴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脾胃阴虚证可为脾阴虚证的变证,治疗主要以养脾胃之阴为法。具体用药主要为麦冬、石斛、山药、知母等。此外,脾阴虚证或甘淡平补,或寒温并用,在养脾阴的基础上兼以补气、温阳;脾胃阴虚证在养脾胃之阴的基础上,还侧重通过清胃热而达复脾胃之阴之效。脾实证类中,医家皆重视痰湿、气机在证候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治疗皆应用化痰饮水湿、行气之法,具体用药多有半夏、陈皮、茯苓、枳壳。不但实证之间可相互转化,还可导致气虚、气滞之变;其中脾胃湿热证、脾实热证、痰热蕴脾证还易为阴虚之变,寒湿困脾证、痰湿内阻证、脾经风寒证还易为阳虚之变。除风壅痰滞证,其他脾实证皆治以补脾气之药助脾运化,风壅痰滞证治疗主要侧重于化痰熄风、调理气机;脾胃湿热证、痰热蕴脾证、脾实热证皆清热养阴;寒湿困脾证、痰湿内阻证、脾经风寒证皆温阳祛寒。此外,脾胃湿热证还常心脾同治;脾实热证还以风药清上窍、以攻下药泻热。脾虚实夹杂证类中,各证主要以脾气虚、脾阳虚或脾阴虚为基本病机,因虚致实而形成,肝郁脾虚证还可由肝火上攻或肝木挟水上泛脾土而成,治疗多以补益与行气、化湿、消导相结合为法。其中脾虚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皆应用补气、行气、化湿之法,药物常用白术、陈皮、枳壳、茯苓等。此外,脾虚气滞证重视以温阳助脾气,肝郁脾虚证重柔肝;脾阳虚水泛证、脾胃阳虚水泛证、脾阳虚气滞证、脾胃阳虚气滞证、脾胃阳虚食积证皆应用温阳、补气、行气、化湿之法,药物常用附子、干姜、枳实、茯苓等,其中脾胃阳虚水泛证常以水饮内停之脘满、疼痛或胃气下降受阻见症,脾阳虚水泛证常以脾虚运化失职而水泛肌肤见症。脾胃阳虚气滞证还治以活血而助行气。脾胃阳虚食积证与燥热津伤证皆有大黄通积泻热;燥热津伤证以胃肠燥热、脾津受损而发,治疗泻热行气,同时不忘滋润脾胃、肺肠。总之,基于脾虚实夹杂证候病机复杂,治疗常补泻兼施、温化结合、补中有行、泻中有润,对证治疗。2总结了16个主要脾证的历史演变规律由于关于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脾肺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脾阳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脾阴虚证、脾胃阴虚证、心脾气血两虚证、脾胃湿热证、脾实热证、寒湿困脾证、脾虚气滞、脾胃阳虚水泛证这16个证候相关理论记载的古籍,所属朝代的连续性较好,更有助于探究其历史演变规律,故纵向总结其理论及治疗的演变规律如下:2.1脾气虚证秦汉时期提出了脾气虚的证名,其以脾虚失运、气虚失摄的症状表现为主。治疗上提倡以味甘之药补气;魏晋至唐时期,在脾气虚证的描述上增加了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表现;宋代治疗注重补脾气与温脾阳相结合,辅以行气化湿之法;明清时期,脾气虚证的描述增加了阴血亏虚之征,治疗不止局限于气、阳同补,较宋代增加了化湿药物的比重,可见脾气虚引起的血虚、痰湿等变证已为医家所重视。2.2脾胃气虚证秦汉时期已出现脾胃气虚的证名,较之脾气虚证,脾胃气虚更易生血虚。在治疗上,以气血同补为原则;宋代对治疗脾胃气虚之羸瘦,治疗上继承汉代华佗的以补为主的同时,消补兼施、行气化湿;金元时期,李东垣治疗脾胃气虚证,继承了张元素的“风升生”、“湿化成”的用药理论,补气与升阳相结合;明清时期,治疗以补气温阳为主,同时不忘生津,可见医家在治疗脾胃气虚之时,开始重视阴阳并补、阳气相生。2.3脾肺气虚证唐代孙思邈对脾肺气虚证的治疗,主张补肺气以健脾气;明清时期,医家已认识到,不单肺病可传于脾,脾病亦可传肺,张景岳应用生脉散补气敛阴,可防气阴两伤之变。2.4脾气下陷证秦汉时期,医家以脾不升清、气机紊乱之机描述脾气下陷;金元时期,李东垣治疗脾气下陷,善用风药助脾升举阳气;明清时期,正式提出“中气下陷”证名,医家认识到脾气下陷可发展为脾不统血,张景岳沿用了补中益气汤治疗血痢,同时创举元煎专于益气升提。2.5脾不统血证秦汉时期,医家认识到脾气虚、脾阳虚,皆可导致脾不统血。张仲景以黄土汤燥中佐润、寒温并用,脾阳与阴血并补;唐代孙思邈以寒温并用为主导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为补气与温中相结合、凉血止血与温中止血相结合的同时,反佐少量养血、行气行血药物,治疗脾气虚及脾阳虚引起的脾不统血证;宋代医家继承了孙思邈脾肾同补之法,治疗脾不统血;元代扩展了归脾汤的治疗范围,治疗心脾两虚所致的脾不统血证;明清时期,医家在前人基础上,认识到火邪可迫血妄行而引起出血,与脾气虚、脾阳虚相结合亦可致脾不统血。脾不统血与脾阴亏虚可相互影响为病,治疗多以补脾气、温脾阳,配合升阳、滋脾阴,使血止而生化有源。2.6脾阳虚证秦汉时期,脾阳虚证表现为虚寒及脾运失职,治疗主要以温脾阳、补脾气的同时,温化痰饮水湿;魏晋至唐时期,医家认识到脾阳虚可涉及肝、胆、大肠等多脏器的功能发挥。治疗在温阳健脾化湿的基础上泻下寒积,为通因通用之法;宋代治疗脾阳虚证的温阳、补气兼行气化湿之法无明显变化,同时,在前人基础上增加了涩肠止泻药物;金元时期较魏晋至唐时期,以温中散寒、温化阴结为主,而非以攻行滞,以胡椒丸药食同用,温脾阳、化水湿;明清时期,在前人基础上,医家开始通过四诊辨脾阳虚之证,温中理气的治疗方法得到重视,理气之厚朴应用地位提高。温中理气,补而不滞,进一步提高温补通达之效。2.7脾胃阳虚证秦汉时期,医家认为中焦虚寒,兼见营卫失和、肝木乘土,为脾胃阳虚证的病机,通过小建中汤温中柔肝、益阴和阳,以达温补脾胃之效;魏晋至唐时期,治疗上主以温中健脾、降气化湿,通过改善中焦运化功能,达温补脾胃之效;宋朝时期,《太平圣惠方》提出了与现代脾胃阳虚证含义相近的文字。医家认识到脾胃阳虚常累及于心,而成心腹冷痛。治疗上,温阳行气,以温为主;金元时期,在温中阳的同时,温补下焦兼行气。治以温肾助中阳、理气温中阳,增效温阳的同时,又可兼顾兼证;明清时期,治疗脾胃阳虚证的方药增多,理气药物的地位有所提升,可见阳虚而郁、气机不畅之症已得到医家重视。2.8脾肾阳虚证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脾肾阳虚由脾阳虚发展而来,治疗脾肾阳虚以补脾阳为基础;明清时期,张景岳丰富了脾肾阳虚证的形成机制,提出“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主张肾阳虚衰可导致脾阳虚,进而形成脾肾阳虚,治疗上主张阴中求阳。俞根初丰富了脾肾阳虚的症状表现,治疗上主张补气与温阳并用,药专温补。2.9脾阴虚证秦汉时期提出了甘淡滋脾的养阴原则;金元时期,朱丹溪明确提出了代表脾阴虚含义的文字。并提出嗜酒是脾阴虚疾病的病因之一。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脾阴受到重视的开端;明清时期,脾阴理论全面发展,医家认识到脾阴与脾主运化、统血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甘淡平补、润燥相合、寒温并用、气阴同补、阴阳同补为此时期治疗脾阴虚证的特点。2.10脾胃阴虚证魏晋至唐时期,医家应用粟米食疗脾胃阴虚之证;明清时期正式提出脾胃阴虚的文字,并提出脾胃阴虚多由辛温燥热之剂的使用不当,或胃肠积热伤及脾胃之津所致。治疗主要以泻胃热而复脾胃之阴。2.11心脾气血两虚证秦汉时期,医家认为胃肠疾患可延及心脾,心脾受伤,则气血生化无力而成心脾气血两虚;宋代严用和首创归脾汤,以补气养血为主治疗心脾两虚;明代张景岳提出了与秦汉时期不同的观点,认为心脾两虚可累及肠胃。吴澄和薛己皆认识到心与脾互相为病关系的密切性,薛己进一步完善了严氏归脾汤,增加了养心安神药物,以达心脾互治之效。2.12脾胃湿热证秦汉时期,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以通利二便为原则,以茵陈蒿汤为代表方。宋代,治疗脾胃湿热之淋证,以清热利水通淋为原则,代表方为八正散,下利小便,上清心火,亦防脾病及心。金元时期对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在形成机制方面,刘完素认为湿自热生,合为湿热;朱丹溪认为,脾胃湿热与六气、地域皆有关;李东垣认为,其由饮食、过劳等损伤脾胃,与湿热外邪相合而成。治疗方面,刘完素应用辛苦寒药物,以行气、下气增化湿清热之功;李东垣应用甘苦淡药物,以补气扶正增化湿热之效。明清时期,在诊断过程中,张景岳注重湿热证二便的观察;叶天士注重脾胃湿热证的舌诊。治疗上,以清利小便和分治湿热偏重为主。同时,薛雪将湿热辨证扩展到三焦、卫气营血,使治疗更加有针对性的深入发展。2.13脾实热证唐代在脾实热证的症状中强调了气机不畅之征,以攻下清热、健脾化湿为原则,以达清热行气之效;宋代医家治疗脾实热证,总以清热养阴为原则,同时善用升麻、柴胡、大青之类风药,引清热药性上行于口,旋复花引热下行,解上窍之热;明清时期,治疗脾实热证的方药中,更多应用理气攻下药物通降胃气,解脾胃气机壅滞所致的不下食、痰滞、胸膈烦壅、气满、腹胀等。2.14寒湿困脾证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描述的寒湿困脾与表证并存,并创藿香正气散,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表里兼治;明清医家主要通过温补脾胃,达到化寒湿的目的。2.15脾虚气滞证秦汉时期的《华佗神方》中,描述了脾虚气滞的气臌病症,治疗主要以补气、行气、化湿为主;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亦论及脾虚气滞之不能食、便不调,治以丸剂,药简效缓,尤善久病体虚之人缓调脾胃。2.16脾胃阳虚水泛证秦汉时期,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应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疗脾胃阳虚水泛于心下,一方温通降逆、一方温阳利水,扶正与祛邪兼顾;同为治疗脾胃阳虚水泛之胃脘痛,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不仅有温阳利水对症治疗,还配伍了补气药物,使脾胃健运,水饮得化,从根本上治疗了水泛之症。3挖掘了脾证的治疗效用及效用与方药关系的规律3.1脾证的主要治疗效用特点在从脾论治脾证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用以气血同补、养阴运脾、温中化浊、升降相合、行气活血为构成特点。升提中气与补脾胃气、补血与补脾胃气效用常相互结合使用,即脾证的治疗以升补并用、气血同治为主,其中以补脾胃气效用为基础。3.2脾证治疗效用与药物、药对及药物配伍的关系脾证治疗过程中,入选的治疗效用都存在与其对应的最常用的药物、药对及配伍。依补脾胃气效用、化痰饮水湿效用、行脾胃气效用、补血效用、温补中阳效用、分清别浊效用、养阴清热效用、和胃降逆效用、运脾消食效用、固摄止血效用、升提中气效用为序,与其对应的最常用的药物分别为:白术、茯苓、陈皮、当归、附子、薏苡仁、麦冬、半夏、麦芽、白术、柴胡;最常用药对分别为:茯苓与白术、猪苓与茯苓、柴胡与香附、黄芪与当归、高良姜与附子、升麻与柴胡、草果与泽泻、生地与阿胶、莱菔子与神曲、石斛与沙参、生姜与半夏;最常用配伍分别为(其中无行脾胃气效用的常用配伍):党参、茯苓、白术,白术、薏苡仁、茯苓,当归、白术、黄芪,陈皮、附子、吴茱萸,白术、升麻、柴胡,车前子、白术、茯苓,艾叶、白术、阿胶,山楂、莱菔子、神曲,石斛、麦门冬、沙参,枳实、生姜、半夏。4归纳了部分古今相同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的异同根据心脾气血两虚证、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在古今治疗中所应用的主要药物的异同,可见现代医家继承了古代医家的治疗思想,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改变。4.1心脾气血两虚证治,升提收涩固气血古今医家在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时,皆使用气血双补之法,补而不滞。而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还应用了升提、固涩之药,既可防治气虚下陷,又可防脾气虚统血失职而出血,使气血得固,进一步改善气血两虚之证。4.2脾阳虚证治,重视阳气下陷之变古今医家在治疗脾阳虚证时,皆治以补气温阳、行气化湿,预防阳虚而水湿不化。同时,现代医家更善通过升提中气而升阳,可预防阳虚气陷之变。可见治疗脾阳虚证时,现代医家在补气温阳、行气化湿的基础上,更重视气与阳的密切关系。4.3脾肾阳虚证治,补中有行古今医家在治疗脾肾阳虚证时,皆以温阳补气为主要治法。同时,现代医家还兼用行气,可见医家在治疗脾肾阳虚证时,温补与行气相结合,既可防阳虚湿滞等变证,又可防过补壅滞。4.4脾胃湿热证治,专于化湿清热古今医家在治疗脾胃湿热证时,皆以清热化湿,健脾行气为主要治法。不同的是,古代医家应用逐水之药力猛,促湿热从下而走;现代医家在清热化湿、健脾行气的基础上,更专于化湿清热的治疗。以上结论仅根据有限文献比较得出,具体证候的治疗仍需结合临证情况而定。结论:1古代不同脾证相关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共性与个性并存28个脾证分三大类,包括脾虚证类、脾实证类、虚实夹杂证类,其中脾虚证类包括气虚证类、阳虚证类、阴虚证类。脾气虚是脾气虚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补气为脾气虚证类的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脾阴、脾阳、湿邪、气机的升降,皆为治疗需要重视的因素,此外,气血的生成,内风的平息,心、肺、肾等脏的补益,也与脾气虚证类密切相关。脾阳虚是脾阳虚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温中化湿为脾阳虚证类的基本治法,在其基础上,气的充盛、运行及先天元阳,皆为治疗需要重视的因素,此外,滋阴以补阳,风湿的祛除,肝、肾等脏的补益,也与脾阳虚证类密切相关。阴液亏虚是脾阴虚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养阴为脾阴虚证类的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辅以补气、温阳、泻热等法,用药或寒温、或甘淡,以达养阴之效。痰阻与气滞是脾实证类证候形成的基础,化痰饮水湿、行气为脾实证类的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气的充盛、运行及脾阴、脾阳,皆为治疗需要重视的因素,此外,清泻湿热、心脾同治,也应用于脾实证类证候的治疗。脾气虚、脾阳虚或脾阴虚是脾虚实夹杂证类证候形成的主要病机,其中肝郁脾虚证还可由肝火上攻或肝木挟水上泛脾土而成。治疗主要以补益与行气、化湿、消导相结合为法。在此基础上,柔肝、活血亦为常用治法。由因虚致实或虚实夹杂的病机,决定脾虚实夹杂证类的治法相反相成。2古代同一脾证治的演变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由合治到专治、由单一到系统、由一家之论到百家争鸣的发展过程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脾证治相关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秦汉时期,脾脏相关的认识从理论成果逐步向临床诊疗发展;魏晋至唐时期,对于脾脏相关证治的认识与临床应用向专科发展,已发展到了妇科、儿科领域;宋朝时期,脾相关证候的治疗更加系统化:因机症治药、专科专论皆有所载;金元时期,各学派思想形成,李东垣善用温补及风药,刘完素、朱丹溪善滋阴清热,王好古、孙允贤以温疗阳虚寒结,等等,脾相关证治特色涌现;明清时期,温补学派、新安学派、温病学派等各家皆在脾证治疗上有所建树,临床创制新方层出不穷,脾相关证治充实发展。具体证候发展规律:脾气虚证:由甘补到补中有行、气血同补;脾胃气虚证:病机由重胃逐渐向重脾转化,治疗由气血同补到以补为主、补中有行;脾肺气虚证:由补肺以健脾到脾肺兼顾、气阴同补;脾气下陷证:治方以补气升提为基础,功效扩展至血脱亡阳;脾不统血证:由寒温并用到脾与他脏同补;脾阳虚证:症状累及肝胆、胃肠,治疗以温阳为主,随时期及症状侧重不同,辅药分别配以化痰饮、攻寒积、涩肠、行气;脾胃阳虚证:症状及治疗累及心、肝、肾,应用药物由补气温阳发展到温中有行;脾肾阳虚证:医家由重脾逐渐向重肾转化,治以温补脾肾或阴中求阳;脾阴虚证:对脾的生理功能影响的认识逐渐深入,治疗由单一滋脾到多效滋脾;脾胃阴虚证:治疗由滋阴为主到滋阴加以泻胃热;心脾气血两虚证:胃肠疾患与心脾两虚证的关系逐渐密切,治疗上继承发展了归脾汤;脾胃湿热证:由单纯通过二便治疗湿热,到湿热偏重辨证治疗;脾实热证:治疗以清热为主,发展由药性的升、降清热,到行气、攻下清热;寒湿困脾证:治疗由表里兼治到重视温阳行气化里湿;脾虚气滞证:由补中兼行,到和中缓补,对脾虚逐渐重视;脾胃阳虚水泛证:治疗以温阳为主,逐渐重视行气化水。3现代脾证多以气虚为本,以气滞、血瘀、痰浊为标由脾证的主要治疗效用可知,补脾胃气效用为脾证治疗的基础,由升补并用、气血同治相结合的治疗特点可知,现代文献中,脾证的形成多与气虚、气血两虚及气陷有关,而气血两虚、气陷又多以气虚为基础而成,故现代脾证形成多以气虚为本。同时,根据气血同补、养阴运脾、温中化浊、升降相合、行气活血的效用构成特点可知,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浊等机制在脾证形成过程中亦不容忽视,故现代脾证形成多以气滞、血瘀、痰浊等为标。4现代脾证的治疗效用,由药物的不同功效相合而成补脾胃气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气作用,结合化湿、温中、生津、养血作用而形成;化痰饮水湿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化湿作用结合健脾、清热、理气、温经作用而形成;行脾胃气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行气作用,结合疏肝、升阳、宽中、利湿作用而形成;补血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血作用,结合益气、安神、滋阴作用而形成;温补中阳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温阳作用结合行气、止痛、通脉、止血作用而形成;分清别浊效用,主要通过药物温中、燥湿、泻下、升阳作用而形成;养阴清热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滋阴作用结合泻火、养血、燥湿作用而形成;和胃降逆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行气作用结合化湿、降气、清热作用而形成;运脾消食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行气、化湿、健脾、消食作用而形成;固摄止血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气、升阳、补血、止血作用而形成;升提中气效用,主要通过药物的补气、升阳、燥湿、健脾作用而形成。5现代脾证的治疗中,气血两虚证、阳虚证多补中有行、兼以升提,湿热证专清热化湿通过古今部分相同脾证治疗异同的对比,可知现代医家对于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的治疗皆以温补配合行气,补而不滞,同时,心脾气血两虚证和脾阳虚证的治疗,还兼以升提脾气,可防因虚而致的气陷之变;在脾胃湿热证的治疗中,健脾行气的同时,更专于清热化湿对证治疗。

赖昌林[10](2018)在《中药广陈皮与新会皮历史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选取的对象是广陈皮、新会皮,是岭南着名的传统道地中药材,也陈皮中的上品。现在所称的广陈皮多指新会陈皮(新会皮),主产地在广东新会。但在“广陈皮”道地药名出现较早,而且出现早期有段模糊的历史,没有直接的证据说广陈皮的就是新会皮,所以论题仍用两个道地药名广陈皮、新会皮。这段模糊的历史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一部分,考证广陈皮、新会皮两个道地药名出现的历史年代。广陈皮、新会皮的历史发展是研究的重点,广陈皮、新会皮的原生植物是柑橘,所以要梳理广陈皮、新会皮的历史发展,必然要研究柑橘的栽培史,传统栽培技术的演进史,以及广陈皮、新会皮的传统制作工艺。广陈皮、新会皮在生产流通中又必然涉及经营与贸易,沿着生产、收购、销售的线索,追溯一味道地药材在历史中的兴衰,反映出的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历史沉浮。在此研究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贯穿古今,但重点放在宋代至建国初期,两端又有延伸,以明示历史纵向发展的特征。根据研究考证,广陈皮在宋代的中医药典籍中出现过,但多为后世加进去或改动的,广陈皮的道地药名并没有广泛的见诸医典、药典。但是有“真橘皮、真陈皮”这样的陈皮名称,经考证,这与广陈皮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元代就已经正式确立了“广陈皮”的道地名称。新会在元代就有新会柑的种植记载,当然新会以外,其他地方多少也有新会柑的零星分布。“新会皮”的道地名称正式确立以前,广东省外的人们可能并不知到这是新会产的,可能只是知道这是广东或广州来到,冠之以“广陈皮”的称呼。但是到清代“新会皮”的称呼正式确立起来,当时新会陈皮已经紧随着新会的另一着名特产葵扇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一些国家,显然已知“广陈皮”来自广东新会。新会柑的栽培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技术和栽培模式。新会陈皮的经营和贸易宋代始,明清时代就非常兴盛了,成为新会的支柱产业之一。新会陈皮的传统制作工艺也有自己的独特的工艺特点,而不同于他处。使得道地的新会陈皮更容易有别于其他陈皮,有重要的鉴别、防伪作用,一定程度可以保护新会陈皮的道地品牌,防止假冒,有利于新会陈皮产业的健康发展。新会陈皮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文化、膳食文化和茶文化等。

二、《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气络”“血络”理论探析肺小血管炎病机与治则(论文提纲范文)

1“气络”“血络”理论概述
    1.1气络学说
    1.2血络理论
2“降气”“升阳”理论概述
    2.1缪希雍“降气以降火”理论
    2.2李东垣“升阳举陷”理论
3“气络失调,血络不通”是肺小血管炎基本病机
    3.1邪入气逆,肺络不通
    3.2邪侵气陷,肾络瘀滞
4“升阳降气,清络和血”是肺小血管炎基本治法
    4.1升阳降气止血
    4.2清通和补血络
5结语

(2)明代医书作者的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明代医书的搜集与整理研究
    2 关于医书作者的研究
    3 有关医家群体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 究范围的界定
        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 分类标准
    第三节 内容、结构、创新性
        1 内容与结构
        2 创新性
第二章 明代医学发展概述
    第一节 明代的医学的成就与特色
    第二节 明代医事制度
    第三节 明代刻书业与医书刊刻
    第四节 明代医药学家与医药学着作
    小结
第三章 现存明代医书调研与数据库建立
    第一节 相关医书目录及所录明代医书
        1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及其所录明代医书
        2 《宋以后医籍年表》及其所收明代医书
    第二节 现存明代医书及作者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1 医书的甄选
        2 数据库的建设
    第三节 现存明代医书的种类与年代分布
        1 现存明代医书的种类
        2 现存明代医书的年代分布
    小结
第四章 作者信息调研的与群体的划分
    第一节 作者的地域调查与分布
        1 浙江
        2 江苏与上海
        3 安徽
        4 江西、河南、湖北、福建、山东等地
        5 作者地域分布图
    第二节 作者科考情况调查与分布
        1 进士、举人、生员作者
        2 无功名作者
        3 科考情况不明的作者
        4 作者的科考分布
    第三节 作者的身份考察与群体划分
        1 身份界定与群体划分的标准
        2 职业医家群体
        3 兼业医家群体
        4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
    小结
第五章 作者群体与其着述关系
    第一节 作者群体与着书数量
        1 高产作者
        2 职业医家着述数量
        3 兼业医家的着述数量
        4 官员、乡绅、书商等非医家群体的着述数量
    第二节 作者群体与着述种类
        1 职业医家的着述种类与撰着方式
        2 兼业医家的着述种类与撰着方式
        3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的着述种类与撰着方式
    第三节 作者身份与着述动机
        1 职业医家的着述动机
        2 兼业医家的着述动机
        3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的着述动机
    第四节 作者群体与其着作的影响力
        1 关于医书影响力的判断与划分问题
        2 职业医家着述的影响力
        3 兼业医家着作的影响力
        4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着作的影响力
        5 高影响力医书的作者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现存明代医书表
    2. 现存明代医书作者信息表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吴门女科本草临床应用规律及地域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概述
    1. 本草应用的相关概述
        1.1 本草的概念
        1.2 本草的产地、采集与炮制
        1.3 本草的药性及其相互关系
    2. 吴门女科本草应用的相关概述
        2.1 吴门女科本草的概念
        2.2 吴门女科源流
        2.3 吴门医家本草临床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
        2.4 吴门女科本草临床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
第二部分 吴门女科本草数据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资料收录来源
        1.2 数据库的建立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整理方法
        2.2 分析软件
        2.3 统计分析
    3. 吴门女科本草临床应用描述性分析
        3.1 频次分析
        3.2 关联分析
        3.3 功效分析
        3.4 药性分析
        3.5 药味分析
        3.6 归经分析
    4. 吴门女科高频药物临床应用统计分析
        4.1 功效统计分析
        4.2 药性统计分析
        4.3 药味统计分析
        4.4 归经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与总结
    1. 吴门女科本草临床应用规律及地域特色
        1.1 五脏并重,温补为主
        1.2 强调奇经八脉,倡导运用血肉有情之品
        1.3 因地制宜,药显江南特色
        1.4 注重化痰祛湿
        1.5 注重气血论治
        1.6 内外兼治
        1.7 善用四物
    2. 不足与展望
    3.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进展与成果
致谢

(4)缪希雍从脾阴论治“内虚暗风”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 溯源—因地制宜,辨内外风
2 治宜—主次有序,标本有道
3 用药特色——甘润息风,首创“脾阴”
4 近代发挥——脾胃之于内风
5 医案隅举
6 小 结

(5)基于阳微阴弦理论及温通法古方治疗胸痹心痛的文献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张仲景阳微阴弦理论与温通法
    1 阳微阴弦理论的提出
    2 阳微阴弦的内涵
        2.1 阳微阴弦之阳微
        2.2 阳微阴弦之阴弦
    3 阳微阴弦与温通法
        3.1 芳香温通法
        3.2 活血化瘀法
        3.3 理气解郁法
        3.4 化痰逐饮法
        3.5 益气养阴法
        3.6 补肾固本法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古方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方剂收集方式
        2.2 涉及文献
    3 方剂收录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4 数据规范化处理及数据库建立
        4.1 数据规范化处理
        4.2 数据的量化
        4.3 建立数据库
    5 研究方法
        5.1 频数分析
        5.2 因子分析
        5.3 聚类分析
        5.4 关联规则
    6 统计软件
    7 研究结果
        7.1 历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病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7.1.1 频数分析
        7.1.2 因子分析
        7.1.3 基于关联规则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7.2 汉唐时期治疗胸痹心痛病分析结果
        7.2.1 汉唐时期药物频数分析结果
        7.2.2 汉唐时期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7.2.3 汉唐时期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7.3 宋金元时期治疗胸痹心痛病分析结果
        7.3.1 宋金元时期药物频数分析结果
        7.3.2 宋金元时期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7.3.3 宋金元时期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7.4 明清时期治疗胸痹心痛病分析结果
        7.4.1 明清时期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7.4.2 明清时期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7.4.3 明清时期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8 讨论
        8.1 历代医家用药遣方规律分析
        8.1.1 频数统计结果分析
        8.1.2 高频药物因子分析结果
        8.1.3 基于关联规则历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病用药规律探讨
        8.2 汉唐时期胸痹心痛病方药使用规律
        8.2.1 汉唐时期高频药物性味归经及类别频数统计结果分析
        8.2.2 汉唐时期高频药物聚类结果分析
        8.2.3 汉唐时期高频药物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8.3 宋金元时期胸痹心痛病方药使用规律
        8.3.1 宋金元时期高频药物性味归经及类别频数统计结果分析
        8.3.2 宋金元时期高频药物聚类结果分析
        8.3.3 宋金元时期高频药物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8.4 明清时期胸痹心痛病方药使用规律
        8.4.1 明清时期高频药物性味归经及类别频数统计结果分析
        8.4.2 明清时期高频药物聚类结果分析
        8.4.3 明清时期高频药物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瓜蒌-薤白-桂枝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1 材料
        1.1 瓜蒌-薤白-桂枝药团化合物及作用靶点的筛选
        1.2 瓜蒌-薤白-桂枝药团的成分靶点预测
        1.3 冠心病潜在作用靶点的筛选
        1.4 瓜蒌-薤白-桂枝药团对冠心病作用靶点预测
        1.5 作用靶点功能富集分析及相关网络图的构建
    2 结果
        2.1 瓜蒌-薤白-桂枝药团所含化合物成分的收集与筛选
        2.2 化学成分靶点预测及其相互作用
        2.3 冠心病潜在作用靶点及瓜蒌-薤白-桂枝治疗冠心病潜在作靶点
        2.4 瓜蒌-薤白-桂枝药团治疗冠心病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
        2.5 作用靶点功能富集分析及相关网络图的构建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引用书目(引《中医方剂大辞典》)
综述 芳香温通法治疗冠心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试论唐宗海对缪希雍“治吐血三法”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唐氏对“宜行血,不宜止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1 缪氏认为血宜行不宜止
    1.2 唐氏之行血以止血法
        1.2.1 补气以行血
        1.2.2 固气温阳以和运阴血
    1.3 唐氏反对一味行血,止血又当消瘀
        1.3.1 以寒凉咸黑之品止血
        1.3.2 血止后及时消瘀
2 唐氏对“宜降气,不宜降火”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1 缪氏认为宜降气,不宜降火
    2.2 唐氏对“降气”法的运用
        2.2.1 治吐血当降气以泻火
        2.2.2 “宁血”法中包含降气
    2.3 唐氏喜用大黄,善用“泻火”法
        2.3.1 推崇凉药大黄,速降气与火
        2.3.2 “宁血”法中包含泻火
3 唐氏对“宜补肝,不宜伐肝”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1 缪氏认为肝宜补不宜伐
    3.2 唐氏“补血”法中包含补肝
    3.3 唐氏据证酌用伐肝方药
4 总结

(7)大秦艽汤对急性脑梗死及其证候要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3.1 入组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3.1 中医主要症状观测
        2.3.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2.4 安全性评价
    3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基本资料分析
        4.2.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4.2.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4.2.3 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比较
        4.2.4 两组患者治疗前 NIHSS 评分比较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两组患者治疗14天证候积分比较
        4.3.2 两组患者治疗 2-7 天、14 天 NIHSS 评分对比
讨论
    1 脑梗死在祖国医学中的病因病机
        1.1 外风论学说
        1.2 内风论学说
        1.3 现当代理论
    2 对基本资料的分析
        2.1 对性别的分析
        2.2 对年龄的分析
    3 对患者治疗前证候要素的分析
    4 大秦艽汤对于证候要素结果分析
        4.1 大秦艽汤与内风
        4.2 大秦艽汤与阴虚
        4.3 血虚与内风
        4.3.1 “阴虚生风”理论
        4.3.2 “肝风内动”理论
    5 大秦艽汤方药组成分析探讨
        5.1 祛外风药物分析
        5.1.1 “发散熄风”理论
        5.1.2 “风药治血”理论
        5.2 药性寒凉分析
    6 大秦艽汤与NIHSS评分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大秦艽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神经系统疾病
        1.1 脑梗死
        1.1.1 急性期
        1.1.2 恢复期
        1.1.3 对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影响
        1.2 面神经麻痹
        1.3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2 关节疼痛性疾病
        2.1 肩周炎
        2.2 关节疾病
    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附录2: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附录3: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
致谢
发表论文

(8)基于脾阴理论的参苓白术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脾阴概念探讨
    2. 脾阴发展源流
        2.1. 先秦两汉时期的理论背景
        2.2. 先秦两汉时期
        2.3. 晋唐时期
        2.4. 宋元时期
        2.5. 明清时期
    3. 脾阴学说的现代研究
        3.1. 脾阴学说的理论研究
        3.2. 脾阴学说的实验研究
    4. 脾阴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4.1. 脾阴的生理功能
        4.2. 脾阴失调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5. 脾阴虚证的治则治法
        5.1. 甘淡滋脾法
        5.2. 甘温滋脾法
        5.3. 甘寒濡润法
        5.4. 酸甘化阴法
        5.5. 滑润通便法
        5.6. 滋补脾营法
    6. 理脾阴虚证的古今用药配伍规律探析
        6.1. 资料与来源
        6.2. 统计方法
        6.3. 研究结果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
        2.3. 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评价
        3.5. 结果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临床疗效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9)基于理论研究及数据挖掘的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方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古代文献的脾证治理论的演变规律
    1 秦汉时期——脾相关证治理论的萌芽时期
    2 魏晋至唐时期——脾相关证治理论在继承中发展
    3 宋朝时期——脾相关证治理论逐渐系统化
    4 金元时期——脾相关证治特色涌现
    5 明清时期——脾相关证治充实发展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脾证治疗效用及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从脾论治相关疾病的现代理论与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中药广陈皮与新会皮历史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源起与研究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的基本资料、方法及框架
2 广陈皮、新会皮的出现的历史条件与时间
    2.1 广东悠久的柑橘栽培历史
    2.2 中药广陈皮与新会皮出现年代考
    2.3 宋元文献中出现的“广陈皮”考证
    2.4 广陈皮与“真橘皮”、“真陈皮”的关系考证
    2.5 宋元以后对广陈皮“道地”的认识
    2.6 新会陈皮道地历史
    2.7 广陈皮的道地优势
3 新会柑橘栽培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
    3.1 适宜新会柑橘栽培的自然生态条件
    3.2 民国时期新会柑橘的栽培
    3.3 民国时期新会柑橘的栽培技术
        3.3.1 民国时期新会境内柑橘的分布
    3.4 民国时期新会柑橘的栽培技术
4 新会柑橘传统栽培技术与现代演进
    4.1 新会柑的现代分类
    4.2 大红柑的5个品系
    4.3 新会柑橘载培技术继承与发展
        4.3.1 苗木选育
        4.3.2 柑橘与水稻轮作
        4.3.3 果围排灌系统
        4.3.4 矮化密植,合理间种
        4.3.5 柑橘的施肥
        4.3.6 果树修剪,新梢控制
        4.3.7 防治柑橘病虫害
        4.3.8 新会柑橘防风的措施——打树撬
        4.3.9 新会橘柑围堤基防护林生态模式
5 新会陈皮的传统制作工艺
    5.1 新会柑的采收
    5.2 陈皮的加工
    5.3 贮藏陈化
    5.4 新会陈皮加工的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6 新会陈皮的经营与贸易
    6.1 历史上的新会柑皮的产销概况
    6.2 民国柑皮的商品分类
    6.3 民国柑皮销售的市场拓展
    6.4 民国新会柑皮收购与销售价格的变化
    6.5 民国柑皮的经营
        6.5.1 小商贩的经营情况
        6.5.2 座商(批发商)的经营情况
        6.5.3 柑皮座商(批发商)的欺骗手段
    6.6 建国初期的柑皮经营
7 陈皮文化
    7.1 广陈皮、新会皮与中医药文化
    7.2 广陈皮、新会皮与膳食文化
    7.3 新会柑皮与茶文化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气络”“血络”理论探析肺小血管炎病机与治则[J]. 毕张扬,黄丽娜,张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 [2]明代医书作者的群体研究[D]. 曾毅.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吴门女科本草临床应用规律及地域特色研究[D]. 陈晓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缪希雍从脾阴论治“内虚暗风”探微[J]. 马静毅,刘红权,徐征. 四川中医, 2020(08)
  • [5]基于阳微阴弦理论及温通法古方治疗胸痹心痛的文献探索研究[D]. 薛皓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试论唐宗海对缪希雍“治吐血三法”的继承和发展[J]. 徐新宇,吕咪,唐秀琴,韩卉,李胜利,范丽丽,戴蕾,李凤,王玉凤.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4)
  • [7]大秦艽汤对急性脑梗死及其证候要素的影响[D]. 于飞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8]基于脾阴理论的参苓白术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探究[D]. 张芬.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9]基于理论研究及数据挖掘的脾证相关理论及治疗方药规律的研究[D]. 王家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中药广陈皮与新会皮历史考论[D]. 赖昌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仙行斋医记》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