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各区(市)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成都市各区(市)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一、成都市各区(市)县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成办发[2021] 50号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成都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21-2023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王怀宇[2](2020)在《成都市教育均衡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均衡配置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成都市教育均衡化现状和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实证研究了成都市教育均衡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成都市通过教育均衡化手段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总结了研究现状,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主要对成都市教育均衡化现状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家庭教育支出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对成都市城乡收入差距与教育均衡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在结合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市通过教育均衡化手段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成都市目前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成都市没有一个区(市)县的区(市)县小学和初中在资源配置、政府努力程度和教育质量三个维度全部达到教育部标准。其次,超过三分之一的区县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校际均衡指数没有达标。最后,在教师资源配置上,大多数区(市)县优质教师资源未向农村倾斜。第二,成都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逐年提高,但是绝对差距也在逐渐增加。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支出水平差距悬殊,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三,成都市城乡收入差距与教育均衡化关系的实证研究结论认为成都市城乡政府教育投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统计上显着,表明成都市教育投入存在长期的城市偏向性,城乡教育投入分配不均衡。同时成都市城乡家庭本身的教育支出差距也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教育均衡化手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优化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推进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合理分配、鼓励扩大农村地区社会资金投入和加强教育资金投入监督体制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杨贤智[3](2020)在《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处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占据当今世界约五分之一的人口。2004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垃圾生产国,年总能量约为4亿吨,并以10%以上的平均年增长率一直在不断增加。全国600多座大中型省会城市陆续出现“垃圾围城”,其中大量被填埋和明火焚烧的垃圾是没有被合理利用的。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300亿元。垃圾的管理问题已经成为棘手的城市环境、经济、社会和其他民生问题,也是我国城市环境发展工程建设重大过程中一个亟需努力突破的重大瓶颈和困难关卡。从政策源头对区域垃圾资源进行清理分类,以城镇个体社区居民为处理单位组织开展有效的社区垃圾资源分类处理工作,是加快实现有效减少区域垃圾处理产量、降低区域垃圾处理末端资源处理利用成本、减少区域环境污染、提高区域垃圾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发展绿色环保经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一直具有重要的政策保障和积极促进作用。成都市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尽管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强制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度低、知识储备不足、环保观念不强等问题依然显着。为了深入探析影响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问题的客观因素,寻求可行的实施建议和处理对策,本研究以协同治理理论、―3R‖循环理论为理论基础,编制了具有适度信效度的调查问卷(33个题项),在成都市随机抽样502名城镇居民展开了研究,将居民垃圾分类自变量(政策制度、政府宣教、配套设施、社会组织和资源再利用)和因变量(垃圾分类认知、分类态度、环保意识)进行了多维度分析。首先,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因子分析旋转成分矩阵表的结果,本文验证并确认了五个维度的自变量(垃圾分类认知、分类态度、环保意识)和三个维度的因变量(垃圾分类认知、分类态度、环保意识)。统计结果与量表题项设计所构建的因素基本一致。描述性统计研究发现,超过95%的受试者非常认同垃圾分类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件应该做的正确的事,并且认为垃圾分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大人也要做好表率。但同时,有80%的受试者认为其所在小区的垃圾分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这可能是阻碍居民进行有效垃圾分类的原因之一。另外,研究将三个探索性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取筛选出来的主要影响公因素分别进行命名为:居民环保意识、居民分类认知、居民态度。回归系数分析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配套设施、政策制度、资源再利用都对居民分类认知成正相关影响,即政府配套设施越逐步完善、政府政策管理制度改革落实越充分、资源再综合利用分类必要性越大,则居民越有机会充分认知到政府实施居民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政府环保宣教、社会团体组织都对居民环保意识形成正向相关性影响,即政府环保宣教的宣传力度越大、社会团体组织的环保参与度相对越高,则越有可能有效提高居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环保保护意识。配套设施、政府宣教、社会团体组织都对团体居民参与态度产生成正性相关性影响,即配套服务设施越齐全、政府对于宣教的投入力度越大、社会各团体组织的居民参与度也就越高,越能提高居民对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的态度。而资源再利用与居民态度呈负相关,即拾荒者、收废品人对垃圾的二次分拣(资源再利用)越低,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越高。差异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性别:男女受试者在生活垃圾分类认知、环保意识和分类态度上面均具有明显性别差异。城市中女性居民在垃圾处理分类综合处理工作中将具有普遍更好的表现,而男性则认为需要进行提高;(2)年龄:40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受试者整体群体在三个方面(居民分类认知、居民环保意识和居民态度)的平均评分显着性均高于39岁以下年龄段受试者整体群体的平均评分;(3)职业:已经退休的受试者职业群体在生活垃圾处理分类认知、环保意识和态度上显着地要强于一般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司职员、服务业人士和在校学生的职业群体;(4)受教育程度:本人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所接受同等教育知识程度对于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并没有重要的影响;(5)区域性:新都区的主体居民在生活垃圾处理分类认知、环保意识和分类态度上显着地要强于成都市的其他10个行政区(除成都龙泉驿区)。本文依据居民垃圾分类因变量(垃圾分类认知、分类态度、环保意识)和自变量(政策制度、政府宣教、配套设施、社会组织和资源再利用)以及调节变量(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区域)的多维度结果,建立了影响因素模型:(1)政策制度、配套设施和资源再利用对居民分类认知的影响受到性别、年龄、职业和每天工作时长等因素调节,而配套设施对居民分类认知的影响则受到受教育程度的调节作用;(2)政府宣教和社会组织对居民环保意识的影响受到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每天工作时长的因素调节;(3)政府宣教、配套设施、社会组织和资源再利用在对居民态度的影响受到受教育程度和每天工作时长等因素调节,政府宣教、配套设施和社会组织对居民态度的影响受到性别和年龄的调节作用,配套设施对居民态度的影响中受到职业变量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论文主要结合科学理论研究实践和网上问卷研究分析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潜在改进和完善建议: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保障制度,明确各级部门和领导职责,自上而下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垃圾分类常识类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垃圾认知和环保意识,增强垃圾分类工作的参与度;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市场化机制,完善系统化基础设施,构建完整的垃圾分类处理循环利用体系等。

曹一丹[4](2020)在《蒲江县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要想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而三大攻坚战中的“污染防治”,关系到“美丽”的目标能否实现,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是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蓝天保卫战”这一概念,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升到了战役的高度,表明了国家防治污染的坚定决心,开启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气污染防治新局面。打赢“蓝天保卫战”,除了需要国家政策的引领之外,还需要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建立起完善的协同治理机制,从制度建设、组织保障、技术支撑等各个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让整个国家的大气质量得到更快地提高和改善。从目前我国的治理情况来看,各级政府虽然在创新形式、强化手段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全民共治”的协同治理模式仍还没有形成,这也是大气环境质量的提升缓慢的原因之一。蒲江县作为全国首批、四川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但大气环境质量却成为制约其绿色发展的最大瓶颈。由于大气污染具有明显的无界性、扩散性、溢出性和复合性等特征,使得地方政府在利用传统的属地管理模式应对愈加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时成效并不明显。本论文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问题研究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蒲江县空气质量状况、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从纵向配合、横向联动、协作保障三个方面深入挖掘蒲江县在大气污染防治中根本性问题及症结,同时,选取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分析对比,借鉴其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府际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部门职责及协同运作经验,并借助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由此探讨蒲江县大气污染协同管理的困境及出路。研究发现,蒲江县大气污染防治中存在联防联控手段比较单一、沟通协调效率低、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缺少法律法规支撑、资金投入保障薄弱、协作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

杨京铭[5](2020)在《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以成都市实施河长制过程中制约公众参与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参与管理理论,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实践案例,分析成都市河长制治水公众参与的现状、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尝试从政府角色定位、公众自身、参与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予以论证。本文所作研究可归纳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成都市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应然状态,然后分析成都市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实然现状。第三部分是第四章到第六章,在前三章的阐述的基础上,第四章通过公众参与应然实然的对比得出政府角色定位不准、公众参与成熟度低、参与机制运行不畅的问题。第五至第六章将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问题细化,并进行逐一的分析问题的成因和改变原因影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对对策合理性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为第七章,是根据全文研究,总结整篇论文的结论。本文认为,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任重道远,但公众参与治理依然不可小觑,在推行河长制治水工作中,政府、公众、参与机制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矫正政府的角色定位,构建有效健全的参与机制,提高公众自身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等,充分发挥各要素应有的作用,方能激发公众最大程度的参与治水,提高水环境治理效率,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日益增长的需要。

何雨航[6](2020)在《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时空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发展理念涵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方面。成都市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构建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机制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的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环境、绿色机制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从市域和县域视角进行了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结合成都市“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格局,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格局的演变分析。再运用障碍模型诊断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目前成都市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策。本文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尺度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1)市域视角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2017年成都市的绿色发展系统综合得分在四川省21个地市州中居第4位,处于四川省中上游水平。(2)县域视角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2017年成都市17个区(市)县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结果:龙泉驿、锦江区、武侯区分别位居前三位,崇州市、青白江区、蒲江县分别位居最后三位。(2)成都市绿色发展系统协调度分析:利用ArcGIS 10.1可视化了成都市绿色发展的“健康区、警戒区、潜力区、高危区”。(3)成都市绿色发展时空格局演变分析:(1)从时间上,绿色发展系统整体呈“大小峰叠加起伏型”,绿色经济子系统整体呈“双峰起伏型”,绿色社会子系统呈“单峰平稳型”,绿色环境子系统呈“双峰略微波动型”,绿色机制子系统呈“三峰振荡型”。(2)从空间上,将成都市19个区市县的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环境、绿色机制和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区:低水平区、中水平区、较高水平区和高水平区。(4)成都市绿色发展障碍度分析:成都市一圈层地区的主要障碍集中在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和绿色机制三个方面;二圈层地区的主要障碍集中在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环境和绿色机制四个方面;三圈层地区主要障碍也集中在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环境和绿色机制四个方面。

肖况[7](2019)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认为人类社会从城市聚落的产生到如今步入城市文明时代,一直处于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适应、改造和再适应过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协调发展状态如何,或者如何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就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演变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通过选取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生产函数模型以及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探究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诊断和评估不同阶段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协调度。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结论如下:(1)系统阐述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与调控机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城镇化进程必然引起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这是因为城市的经济增长、空间扩张、人口涌入,势必导致水土资源和能源需求大增、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改变、植被生态条件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各种胁迫与影响。其次,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必将引起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似。生态环境通过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约束城市规模、影响城镇布局、限制产业结构、左右城镇化发展速度,实现对城镇化各个环节的反馈和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要通过制度化、政策化、机制化的结构性安排,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正、负反馈机制平衡。(2)全面揭示了成都建都以来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不同时期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从总体演化过程来看,成都的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过程大致经历了低水平协调发展、畸形发展、相对协调发展、不协调发展和向协调发展动态转变等五个阶段。传统农业经济时代和近代工业化(城镇化)初期,受生产方式和城市规模的限制,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民国时期,连年的战事使得城市发展衰退严重,生态环境饱受摧残,这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时期。建国初期,稳定局势使得国民经济与城镇化建设很快恢复,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状态。不过,随着意识形态主导一切以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快打破这种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背道而驰且渐行渐远。90年代以后,城镇化进程加速,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两者逐步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3)比较分析了以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为主导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演化规律。将表征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水平的3个指标与IAQI和能源消费总量等8个代表环境质量和能源消耗水平的指标进行回归拟合。研究发现,不同的生态环境指标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角度下呈现的演化曲线特征也不同。研究期间,成都的环境空气质量(IAQI)和水环境质量(NH3-N)并没有因为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升而表现出明显改善或恶化趋势,但SO2浓度出现了改善拐点并呈现下降的趋势;NO2浓度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呈现上升趋势,PM10浓度表现的较为波动。在能源资源方面,水资源消耗量指标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变化特征,耕地面积指标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呈U型关系,能源消耗总量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增加。(4)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阐述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双向响应作用关系。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IAQI)和主要出境断面氨氮(NH3-N)平均浓度与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进行脉冲响应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但城镇化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明显强于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反作用。就影响程度而言,经济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其中对水环境质量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负向反馈作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其中空气质量对城镇化发展的负向反馈作用比水环境显着。(5)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资源约束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总用水量和土地面积(耕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和)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的函数关系,评估其对经济发展与城镇人口增加的“尾效”作用。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在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其自身的稀缺性而制约城镇化发展。由于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消耗,成都市的经济增速每年要降低1.66个百分点,而城镇化率每年要下降0.24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最显着。(6)动态评价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作用过程,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选取了16个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了16个表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其指标权重,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水平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2001-2015年来成都市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由不协调逐步向协调状态转变。从时序上看,不协调期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前,2007年以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开始转入协调并朝着协调方向发展。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进一步反映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环境压力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地区,而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7)详细阐述了成都市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与路径。通过建立产业调控、规划调控、社会文化调控与政策调控等机制,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从结构上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以“多规合一”和“三条红线”为原则合理布局城乡空间,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规模,从制度上保障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从精神上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周庆[8](2019)在《成都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级城市餐厨垃圾产生量持续放大,已经到了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事关现代都市建设的重大问题,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西部经济中心城市和人口大都市,加之繁荣的餐饮文化和独特的饮食构成,餐厨垃圾回收处置的问题尤其突出。本文以成都餐厨垃圾回收处置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和国内外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分析了回收处置的运行方式、政策制度和监管机制,创新性地运用企业管理的思维,采取财务指标分析、物流供应链分析、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等研究方式,剖析了当前影响回收处置实际运行效果的关键性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文中首先介绍了相关概念、理论研究及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做法,分析了成都市与国内外其他城市餐厨垃圾处置方面存在的异同,提炼出值得成都借鉴的经验,然后,介绍了成都市餐厨垃圾的产生情况、主要特点及回收处置模式,并围绕回收处置方式、行业市场化发展、行业资源平衡分配、回收处置物流供应链、行政监管与执行效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分析,最后,本文针对成都实际,结合当前处置工艺发展新情况,提出了推行分类处置方式、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信息化优化供应链、创新监督管理的改进对策,并从适宜性、可接受性、可操作性三个维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段然[9](2019)在《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社会文明中,城市与乡村是存在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只有二者紧密协调,整体系统地演进可持续发展,才能推进社会发展。城乡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城乡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改革攻坚的难题。城镇化的路径是解决城乡问题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历史经验也证明了越是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因此中国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是必然选择。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一体化战略,中国对城镇化道路的探索研究持续迈进,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发展的成功之路,城乡融合发展态势逐渐显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明确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思路,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城乡融合发展是将城市和乡村放在同等地位,改变了过去以城市发展为主、外延扩张城镇化的路径,逐步走向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统一发展的战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成都市作为西部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城镇群建设的主体、全国统筹城乡改革配套试验区、四川省省会,担负着探索城乡改革发展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并且在处理城乡关系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全国践行城乡融合实践的先驱之一。以成都经验为参考,以成都探索为借鉴,对深化城乡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对丰富城镇化理论的创新、推进区域经济理论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本文以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为研究主题,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研究成果,辨析城乡融合发展的涵义,全面研究了成都市城乡改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运行特点,并从定量层面对城乡发展融合的程度进行测度研究,构建客观的城乡评价体系,剖析了成都市城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成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内容及实施途径。同时,本文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内在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将其内部结构优化、协同演进、协调发展作为主线,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历史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区域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成都市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发展构想和当前具体的发展途径及对策建议。全文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本章系统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区域、内容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足与创新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本章主要探索了国内外学者对城乡关系、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既有研究的特点和不足,论述了与本文相关的概念及基本理论,在阐述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指出了基本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和要求。第三章,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分析。本章主要从时间和空间区域相结合的维度出发,分析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成都市城乡改革发展的历程,梳理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现状,并总结了现阶段发展特征。第四章,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测度及实证研究。本章主要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计量分析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四个方面对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状况进行测度及评价。第五章,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机遇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本章主要从国家政策导向的角度分析了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机遇,以及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面对的新的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六章,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构想。经过前文的分析与总结,本章建设性地提出了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原则以及发展重点。第七章,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途径及对策。针对前文提出的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构想以及对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机遇及问题的分析,建立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提出当前主要的政策措施建议。本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表现在研究视角上。结合当前城乡关系紧张、新型城镇化和“新常态”发展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文章选取了具有丰富城乡改革实践经验的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城乡改革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探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重点和方向、思路的构想;同时,本文在对城乡融合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时,从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剖析,更全面地把握城乡融合内涵,使分析结果更具体化、分析结论更具针对性。其次,表现在分析方法上。文章运用实证分析法对研究内容进行定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对相关指标及不同层面的城乡融合度进行测评;采用熵值法对成都市四个不同层面的城乡融合度评价值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时间序列上的发展态势。最后,本文结合成都市城乡融合实践,在剖析存在问题和把握发展趋势、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探索新型社会、经济、生态协调的发展途径提供可资借鉴的内容,同时也为其他城市解决城乡矛盾选择新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许明超[10](2019)在《成都市健康城市建设进展综合评估 ——基于政策综合评估模型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最终目的。这是首次将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城市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健康产业重要的着力点当前,成都市政府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建设健康城市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关于健康城市的实施路径以及具体执行都处于摸索阶段。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健康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选取成都市ABC三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1)收集成都市政府相关文件与政策(2)采集国内部分城市人群健康指标(2012年-2017年)和成都市《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中的数据(3)运用监测,问责,报告,影响评估框架(Monitoring,Accountability,Reporting,Impact assessment,MARI)对健康城市建设的部门(爱卫办)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三种方法,对成都市健康城市建设进展的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估。文件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自2016年提出健康城市建设以来,出台多项政策以指导健康城市建设。数据采集结果显示,在人群健康水平上面,成都市在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上,虽然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略有差距,但是差距在缩小并且有超越东部沿海的趋势。自2012年以来,成都市的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呈现稳步变化的趋势,同时,考察期末的指标水平相比起初的指标水平均大幅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成都市的整体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改善。深度访谈结果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成都市健康城市建设在前期投入阶段已经产生了改变,但在执行过程方面,尚未探索出一条成熟的建设路径。建设产出方面,存在健康城市建设团队建设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尚未有精确的数据对健康城市建设进行监测与分析,对于目标的达成停留在目标管理上,缺乏系统的评估、部门工作的局限性等问题。对此,笔者建议,通过(1)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2)健康城市经费使用维度多元化(3)加快吸烟分区与控烟立法(4)提高公众、私营部门参与度(5)转移爱卫会工作重心,加入健康城市国际网络(6)建立更精准的指标体系,设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并定期进行评估等方式对目前成都市健康城市建设加以改进,为成都市成为全国一流健康城市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

二、成都市各区(市)县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市各区(市)县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成都市教育均衡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育均衡化
        2.1.2 教育投入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市教育均衡化现状分析
    3.1 成都市教育事业发展基本现状
        3.1.1 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3.1.2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3.2 成都市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现状
        3.2.1 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指标体系
        3.2.2 成都市义务教育均衡化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教育支出现状分析
    4.1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现状分析
        4.1.1 城乡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4.1.2 城乡收入绝对差距逐年扩大
    4.2 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现状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市教育均衡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计量模型构建
    5.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5.3 单位根检验
    5.4 协整检验
    5.5 回归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都市教育均衡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6.1 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力度
        6.1.1 持续保障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6.1.2 注重农村职业教育投入
    6.2 优化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
    6.3 推进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合理分配
    6.4 鼓励扩大农村地区社会资金投入
    6.5 加强教育资金投入监督体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处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综述
        1.2.1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综述
        1.2.2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理论基础
        1.5.1 协同治理理论
        1.5.2 “3R”理论
    1.6 研究模型构建
第二章 调查问卷设计编制
    2.1 调查问卷编制思路
    2.2 参考依据及调查问卷题项的选取
    2.3 调查对象、样本量的确定
        2.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2.3.2 样本量的确定
第三章 调研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3.1.1 社会人口学信息统计
        3.1.2 开放性问题统计
    3.2 描述性分析
第四章 调研结果综合性分析
    4.1 项目区分度分析
    4.2 因素分析
        4.2.1 因素分析可行性检验
        4.2.2 因素提取
    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4 影响因素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4.4.1 相关分析
        4.4.2 回归分析
    4.5 社会人口学统计变量对垃圾分类行为的调节作用分析
        4.5.1 性别变量(S1)的调节作用分析
        4.5.2 年龄变量(A2)的调节作用分析
        4.5.3 职业变量(J3)的调节作用分析
        4.5.4 受教育程度变量(E4)的调节作用分析
        4.5.5 每天工作量变量(W5)的调节作用分析
    4.6 社会人口统计变量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差异性分析
        4.6.1 性别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4.6.2 年龄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4.6.3 职业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4.6.4 受教育程度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4.6.5 工作时间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4.6.6 所属区域对因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4.7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影响因素模型
    4.8 影响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8.1 影响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问题
        4.8.2 影响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实践现状、经验借鉴及对策建议
    5.1 国外的实践现状与经验分析
        5.1.1 国外的实践现状
        5.1.2 国外的经验借鉴分析
    5.2 国内的实践现状与经验分析
        5.2.1 国内的实践现状
        5.2.2 国内的经验借鉴分析
    5.3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思路
        5.3.1 法律法规先行,保障制度落实
        5.3.2 创新宣传教育,强化居民养成
        5.3.3 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分类效率
        5.3.4 引入市场主体,实现资源再利用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调查问卷

(4)蒲江县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大气污染治理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讨与理论分析
        1.3.2 实地调研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大气污染
        2.1.2 协同治理
    2.2 理论依据
        2.2.1 协同治理理论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第三章 蒲江县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进展
    3.1 成都市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基本情况
        3.1.1 成都市近年大气污染治理成效
        3.1.2 成都市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策略及对蒲江县的影响
    3.2 蒲江县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现状
        3.2.1 蒲江县近年空气质量情况
        3.2.2 蒲江县大气污染源解析
        3.2.3 蒲江县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策略选择的内在因素
        3.2.4 蒲江县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进展
第四章 蒲江县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蒲江县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4.1.1 纵向配合不顺畅
        4.1.2 横向联动不充分
        4.1.3 协作保障不到位
    4.2 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组织结构不健全
        4.2.2 协同机制不完善
        4.2.3 思想认识不到位
第五章 国内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5.1 国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典型经验
        5.1.1 美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分析
        5.1.2 欧盟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经验分析
        5.1.3 日本大气污染治理模式分析
        5.1.4 国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启示
    5.2 国内重点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实践
        5.2.1 京津冀城市群
        5.2.2 长三角城市群
        5.2.3 汾渭平原
        5.2.4 三大重点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启示
第六章 蒲江县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对策
    6.1 健全组织机构
    6.2 完善治理机制
        6.2.1 深化联防联控机制
        6.2.2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6.3 创新治理模式
        6.3.1 建立多主体合作模式
        6.3.2 构建互联网+共享体系
        6.3.3 实施污染物精准治理
    6.4 建立保障体系
        6.4.1 完善制度保障
        6.4.2 完善督查和考核体系
        6.4.3 强化财政资金和技术力量支撑
        6.4.4 提升公众参与度
    6.5 提高认识站位
第七章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河长制
        1.3.2 公众参与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意义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应然状态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1.2 公共物品理论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4 参与管理理论
    2.2 国内外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成功实践
        2.2.1 国外公众参与流域治理的成功实践
        2.2.2 国内公众参与河湖治理的成功实践
        2.2.3 从理论与实践推导出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应然状态
    2.3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政府角色应然状态
        2.3.1 公众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者
        2.3.2 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者
    2.4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作为参与主体应然状态
        2.4.1 参与主体类型应多元
        2.4.2 公众参与内容范围应广泛
        2.4.3 公众参与方式应灵活多样
    2.5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运行机制的应然状态
        2.5.1 全面的信息知情
        2.5.2 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
        2.5.3 强有力监督监管机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实然状态
    3.1 成都市水污染防治的工作现状
        3.1.1 我国公众参与治理水污染的现状及发展
        3.1.2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水环境污染治理现状
    3.2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公众参与政府角色的实然状态
        3.2.1 公众参与规章制度制定状态
        3.2.2 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状态
    3.3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作为参与主体的实然状态
        3.3.1 参与主体状态
        3.3.2 参与内容范围状态
        3.3.3 参与方式状态
    3.4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
        3.4.1 信息知情状态
        3.4.2 沟通协调机制状态
        3.4.3 监督监管机制状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的问题分析
    4.1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问题的分析维度
        4.1.1 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的有效互动为基点
        4.1.2 问题的分析维度:角色定位、参与成熟度和机制
    4.2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具体问题分析
        4.2.1 政府角色定位不准
        4.2.2 公众参与成熟度不高
        4.2.3 参与运行机制不畅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原因分析
    5.1 政府角色定位
        5.1.1 角色定位偏差的原因分析
        5.1.2 改变角色定位偏差原因的影响因素
    5.2 公众参与成熟度
        5.2.1 公众参与成熟度不高的成因分析
        5.2.2 改变公众参与成熟度不高成因的影响因素
    5.3 参与机制
        5.3.1 公众参与机制不畅的原因分析
        5.3.2 改变公众参与机制不畅原因的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破解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重视公众参与的对策及合理性分析
        6.1.1 矫正政府角色定位
        6.1.2 符合公共物品公共性的基本价值追求
        6.1.3 契合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在要求
    6.2 有效提升公众参与成熟度的对策及合理性分析
        6.2.1 提高公众参与成熟度
        6.2.2 现行法律为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奠定法律基础
        6.2.3 民主思想赋予水环境治理的群众基础
    6.3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的对策及合理性分析
        6.3.1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6.3.2 公众参与河湖治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6.3.3 公众参与机制能够激发社会环保需求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时空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研究基础与指标体系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发展的内涵
        2.1.2 绿色发展近义辨析
    2.2 研究基础
        2.2.1 人地关系
        2.2.2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2.2.4 生态文明理论
        2.2.5 新发展理念
    2.3 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2.3.1 指标体系构建
        2.3.2 评价方法
        2.3.3 数据来源
3 不同尺度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生态环境概况
        3.1.4 绿色政策概况
        3.1.5 成都市绿色发展现状
    3.2 绿色发展系统评价结果
        3.2.1 市域视角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3.2.2 县域视角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3.3 不同尺度下绿色发展各子系统评价
        3.3.1 绿色经济子系统
        3.3.2 绿色社会子系统
        3.3.3 绿色环境子系统
        3.3.4 绿色机制子系统
    3.4 系统协调度分析
        3.4.1 绿色发展系统协调度
        3.4.2 绿色发展子系统与绿色发展综合值协调度分析
4 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
    4.1 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时间演变
        4.1.1 绿色发展各子系统时间演变
        4.1.2 绿色发展系统时间演变
    4.2 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5 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
    5.1 障碍度模型
    5.2 障碍因素分析
6 对策与研究展望
    6.1 提升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
        6.1.1 推进城市转型,促进绿色经济
        6.1.2 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绿色社会
        6.1.3 构建生态体系,打造绿色环境
        6.1.4 推动体制变革,健全绿色机制
        6.1.5 树立“一盘棋”思想,协同推进绿色发展
    6.2 结论与展望
        6.2.1 结论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7)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1.2.2 生态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发展规律:诺瑟姆曲线
    2.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数曲线
    2.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规律: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2.4 系统耦合协调理论
    2.5 系统理论
    2.6 协同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涵与特征
        3.1.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涵
        3.1.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
    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3.2.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3.2.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规律
        3.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类型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时序规律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
        3.4.1 产业调控机制
        3.4.2 规划调控机制
        3.4.3 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3.4.4 政策调控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城市发展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过程分析
    4.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作用特征
        4.1.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
        4.1.2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4.2 工业化萌芽以来城镇化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4.2.1 清末城镇化起步阶段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2.2 民国时期城镇化衰退发展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3 现代工业化发展背景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
        4.3.1 建国以后成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分析
        4.3.2 建国以后成都市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
    4.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4.4.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4.4.2 环境质量与城镇化的关系
        4.4.3 污染排放与城镇化的关系
        4.4.4 资源利用与城镇化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5.1 基于EKC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5.1.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5.1.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拟合曲线分析
        5.1.3 城镇化与能源资源的拟合曲线分析
    5.2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城镇化与环境质量双向作用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5.2.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冲击响应分析
        5.2.3 方差分解
    5.3 基于生产函数的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择与数据检验
        5.3.3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尾效”作用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6.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6.1.1 评价指标选取
        6.1.2 指标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6.1.3 模型构建
    6.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2.1 成都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6.2.2 成都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评价与分析
    6.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分析
        6.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6.4.2 基于城镇化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4.3 基于生态环境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7.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
        7.1.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调控机制
        7.1.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调控机制
        7.1.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7.1.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控机制
    7.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7.2.1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7.2.2 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规模
        7.2.3 构建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
        7.2.4 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主要创新
    3.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清单

(8)成都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1 餐厨垃圾回收处置相关概念
        2.1.1 餐厨垃圾
        2.1.2 回收处置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2.2.4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研究
    2.3 国际国内有关经验梳理
        2.3.1 有关国家和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做法
        2.3.2 国际国内城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置的成功关键因素(KSF)
        2.3.3 国际国内与成都市情况的异同
        2.3.4 可供成都市借鉴的经验
第三章 成都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置现状分析
    3.1 餐厨垃圾产生情况及特点
        3.1.1 来源及总量
        3.1.2 主要成分
        3.1.3 造成的危害
        3.1.4 成都市餐厨垃圾的特点
    3.2 当前回收处置主要方式及相关制度机制
        3.2.1 确立了以集中回收处置为主的回收处置方式
        3.2.2 建立了相配套的管理办法
        3.2.3 规范了相应的运行机制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单一的集中回收处置方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3.3.2 市场化的推动还有不足
        3.3.3 利益分配不合理导致收运量不高
        3.3.4 回收处置供应链运行效率低下
        3.3.5 政府监督管理未达到理想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现行回收处置模式的改进对策
    4.1 区分不同餐厨垃圾分类实施处置
        4.1.1 分类处置方式的具体形式
        4.1.2 采取分类处置方式模式的理由
    4.2 减少行政干预以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4.2.1 培育竞争环境
        4.2.2 改变补贴方式
        4.2.3 平衡收费与收益
    4.3 信息化优化供应链以提升回收处置效率
        4.3.1 调整集中收运区域
        4.3.2 整合运输与处置企业间管理
        4.3.3 信息化改造供应链
    4.4 转变监督管理思路以增强政策执行效果
        4.4.1 理顺监管机制
        4.4.2 丰富监管手段
        4.4.3 提高违法成本
第五章 改进对策的可行性分析
    5.1 适宜性分析
        5.1.1 分类处置方式与成都市情的匹配
        5.1.2 市场化运作与成都市情的匹配
    5.2 可接受性分析
        5.2.1 政府可接受性
        5.2.2 餐饮企业可接受性
        5.2.3 处置企业可接受性
    5.3 可操作性分析
        5.3.1 财政经费保障方面
        5.3.2 餐饮企业运营方面
        5.3.3 其他障碍方面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区域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区域
        1.2.3 分析单元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
        1.3.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3.3 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1.4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逻辑框架图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1.3 文献综合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基本概念
        2.2.2 基本理论
        2.2.3 基本理论的启示
3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3.1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总体概述
        3.1.1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
        3.1.2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3.1.3 现代化基础设施基本形成
        3.1.4 城乡改革发展体制基本建立
        3.1.5 生态环境建设得到重视
    3.2 成都市城乡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
        3.2.1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至“十二五”规划前(1978-2006)
        3.2.2 第二阶段:“十二五”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期(2007-2015)
        3.2.3 第三阶段:“十三五”建设至今(2015-2018)
    3.3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特征
        3.3.1 总体特征
        3.3.2 区域特征
4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测度及实证研究
    4.1 研究方法说明及模型构建
        4.1.1 城乡融合发展评价原理
        4.1.2 主成分分析法
        4.1.3 熵值法
    4.2 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体系构建
    4.3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4.3.1 数据处理
        4.3.2 各层次融合度评价模型构建
    4.4 成都市城乡发展融合度评价
        4.4.1 四大层面城乡融合度评价
        4.4.2 成都市城乡综合融合度测度及评价
5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机遇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机遇
        5.1.1 “路带”经济建设的机遇
        5.1.2 成渝城镇群建设的机遇
        5.1.3 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带来的机遇
        5.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
    5.2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2.1 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5.2.2 区域上存在的问题
    5.3 城乡融合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
        5.3.1 缺乏财政资金支持,改革难以全面启动
        5.3.2 农村与城市思想文化上的差异
        5.3.3 城乡发展管理制度缺陷较大
6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构想
    6.1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目标
        6.1.1 发展目标
        6.1.2 发展思路
    6.2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原则
        6.2.1 健全体制与政策引领
        6.2.2 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
        6.2.3 聚焦乡村与全面振兴
        6.2.4 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
    6.3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重点
        6.3.1 城乡规划与调控机制建设重点
        6.3.2 城乡经济发展重点
        6.3.3 城乡社会与生活发展重点
        6.3.4 城乡生态发展重点
7 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途径及对策
    7.1 宏观发展途径
        7.1.1 政府管理调控机制建设
        7.1.2 市场经济建设
        7.1.3 社会融合建设
        7.1.4 生态环保建设
    7.2 区域发展途径
        7.2.1 中心优化区发展途径
        7.2.2 北部旧改区发展途径
        7.2.3 东部新功能区发展途径
        7.2.4 南部开拓区发展途径
        7.2.5 西部涵养区发展途径
    7.3 当前措施及政策建议
        7.3.1 创新驱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7.3.2 拓展农村产业融合新空间
        7.3.3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7.3.4 大力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7.3.5 加强城乡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成都市健康城市建设进展综合评估 ——基于政策综合评估模型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趋势描述性分析法
        1.4.3 深度访谈法
        1.4.4 对比分析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健康城市的内涵
        2.1.2 健康城市的标准与原则
    2.2 健康城市理论与评估模型
        2.2.1 健康城市元理论
        2.2.2 政策综合评估模型
        2.2.3 欧洲健康城市第三阶段评估模型:MARI
        2.2.4 欧洲健康城市第五阶段评估模型:现实主义综合模型
        2.2.5 小结
3.我国、成都市健康城市概况
    3.1 我国健康城市概况
        3.1.1 我国“健康城市”发展历程
        3.1.2 从卫生城市到健康城市
        3.1.3 我国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发展历程
    3.2 成都市健康城市概况
        3.2.1 成都市基本情况
        3.2.2 成都市A区基本情况
        3.2.3 成都市B区基本情况
        3.2.4 成都市C县基本情况
4.成都市三地健康城市建设进展评估
    4.1 文件分析:成都市健康城市建设相关政策
    4.2 数据采集:三大健康指标与《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4.2.1 国内城市健康水平---三大健康指标:成都市、苏州市、杭州市、上海市
        4.2.2 成都市城市健康水平:A区、B区、C县
        4.2.3 健康环境
        4.2.4 健康社会
        4.2.5 健康服务
        4.2.6 健康人群
        4.2.7 健康文化
        4.2.8 小结
    4.3 深度访谈:基于MARI框架
        4.3.1 访谈设计
        4.3.2 结果分析
5.国内外健康城市实践经验
    5.1 国外健康城市实践简述
    5.2 国内健康城市建设经典案例:苏州市
        5.2.1 试点启动阶段(1999-2002)
        5.2.2 全面发展阶段(2003-2006)
        5.2.3 项目推动阶段(2007-2010)
        5.2.4 稳步发展阶段(2011 至今)
6.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政策推进方面
        6.1.2 指标体系方面
        6.1.3 访谈方面
    6.2 政策建议
        6.2.1 政策推进:提高领导重视程度,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
        6.2.2 经费投入与建设重点:多维度投入健康城市建设
        6.2.3 控烟:加快吸烟分区与控烟立法
        6.2.4 团队建设:提高公众、私营部门参与度
        6.2.5 促进跨部门合作:转移爱卫会工作重心,加入健康城市国际网络
        6.2.6 数据与监测:建立更精准的指标体系,设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并定期进行评估
        6.2.7 实施:扩大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加强健康城市的研究与教育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WHO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附件二:MARI框架英文版(原版)
    附件三:MARI框架中文版(翻译)
    附件四:本土化MARI中文版访谈提纲
    附件五:三大人群健康指标、《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数据
    附件六:《2018 年各区(市)县爱国卫生创建目标任务表》
    附件七:《成都市2018 年度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
致谢

四、成都市各区(市)县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J].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成都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6)
  • [2]成都市教育均衡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怀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成都市居民垃圾分类处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 杨贤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4]蒲江县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曹一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5]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问题研究[D]. 杨京铭.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6]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时空格局研究[D]. 何雨航.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肖况.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8]成都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 周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9]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研究[D]. 段然.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成都市健康城市建设进展综合评估 ——基于政策综合评估模型的案例分析[D]. 许明超.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成都市各区(市)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