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的争夺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丞[1](2019)在《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业绩效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证券服务业市场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是中资与外资金融机构建立合资证券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我国的合资证券公司自1995年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以来,有过高潮期和低谷期。合资证券公司在早期的发展中因为经营范围的限制和经营战略不明晰导致在与内资证券公司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合资证券公司的数量和市场份额均呈现出增长态势。2018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到达新的阶段,国内国际环境均要求我国证券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2018年4月证监会颁布了《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金融机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并进一步扩大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二十三年以来,参与了我国证券市场从初始建立到快速发展再到改革调整的整个阶段,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业的绩效、市场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并未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过去未有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合资证券公司在过去十年里对我国证券服务行业市场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将着重于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行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我国合资证券公司的发展情况和潜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来对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后再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证券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与衡量合资证券公司进入程度指标合资证券公司资产份额(合资证券公司总资产与证券业证券公司资产的总和的比值)和合资证券公司机构数量份额(合资证券公司法人机构数量与证券业法人机构总数的比值)存在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第二,管理费用与总资产的比值作为衡量证券业经营成本的指标与合资证券公司的进入程度指标存在显着的负向相关关系;第三,证券业的绩效指标与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指标的GDP实际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着,证券业的绩效指标与证券业的资本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随着合资证券公司的进入程度提高,我国证券业的经营成本有所降低。第二,随着合资证券公司的进入程度提高,我国证券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第三,资本水平对我国证券业的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没有对证券业的绩效产生显着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本文针对监管机构、合资证券公司、内资证券公司三者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内资证券公司应该积极采取“补短板、调战略、促创新、学经验”的策略;二是,合资证券公司应该进一步扩大外资股比、拓展业务范围、加强经纪业务、开发潜力市场、发挥内资股东与外资股东的优势;三是,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合资证券公司监管体系建设,推动证券业市场化,积极引入外资,扩大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
潘伟[2](2019)在《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研究分析——以花旗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入,作为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中国一直以来是许多外资银行的必争之地。在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参与也越来越广泛。其主要以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也就是参股中资银行,纯外资银行数量较少,丰富了中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为中国的金融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高水平的管理和先进的经营方式;但也对国内银行造成较大的竞争,市场被削弱,所以其对国内银行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是一把"双刃剑"。本文通过分析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特点以及外资银行在华现状分析来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并引入花旗银行作为案例分析,具体探究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现状及特点。
马腾[3](2018)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文中提出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境内代表处的设立是中国金融业对方开放的起点。21世纪之初,中国加入WTO后履行承诺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国本土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在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40年的时间内,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甚至是金融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国内外的学者对外资银行为东道国带来的影响看法各有不同,各个东道国对想要进入本地的外资银行也都采取了一定的干扰和限制,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能通过“竞争效应”、“示范效应”以及“技术外溢”提升东道国银行业绩效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摘樱桃”行为抢占中国银行业大量市场,并且对金融环境的稳定性产生冲击。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再次研究这一问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中国16家商业银行2005-2016年的经营数据,分别从成本、盈利能力、及收入三个方面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eviews对变量进行了数据处理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后得出了结论:成本方面,外资银行进入在短期内会使中国银行业的成本增加,但是长期来看,随着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成本会相应地降低,最终会促进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成本的减少。盈利能力方面,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通过“示范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收入方面,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传统业务影响有限,对中间业务收入冲击较大,中间业务将会成为中国银行业新的业务收入增长发力点。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要通过进一步对外开放,合理引入外资银行有效地发挥外资银行进入提升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积极作用,引导其发挥对传统业务的竞争效应,同时有利于将前期对设备、技术和人力的投资转化为收益,发力中间业务减少优质客户的流失,更好地应对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挑战,此外银行业也要重视自身的运营状况,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努力提升资产质量。最后,银行业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更好地凸显自身优势,通过大数据风控与精准营销化解传统银行业的痛点,实现线上与线下共同发展,降低成本,提升经营效率。
王蕙[4](2016)在《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发展的全球化、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金融业国际化经营的世界潮流,我国将金融业分步骤、有秩序地对外开放,不仅是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时许下的承诺,也是我国加速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而我国金融开放进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银行体系对外开放。入世后,外资准入的限制条件逐步减少,外资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发展呈现出机构数量扩充、业务范围拓宽,地域范围趋广、服务对象多元、形式变化多样等特征,其渗透程度日渐加深,并与国内商业银行展开合作与竞争,促进了我国银行体系内部格局的调整。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人民币加入了SDR(特别提款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快速发展,这些因素均促进资本项目开放度持续提高,外资进出中国将更为自由便捷。因此在华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外资进入后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事实表明,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在目前形势下,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究竟是正面效应为主还是负面效应为主?如何在保障我国金融安全和银行稳定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促进银行体系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体系应当怎样改革,做到既能有效应对实力雄厚的外资竞争,又能保障自身稳定性?以上问题在我国银行体系的未来发展中显得非常重要而严峻。为解答上述疑问,应当在详细考察现实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并对外资进入的实际效果加以验证,这也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复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银行体系自身存在较多问题的背景下,探讨我国银行体系如何应对外资进入带来的挑战,并抓住机遇,尽快提升中资银行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危机防范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为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来自发展中大国的经验证据,丰富外资进入与东道国金融稳定相关理论,也有利于权衡我国银行体系引入外资的利弊得失,可以为优化我国银行体系外资引入政策提供合理的建议,更有利于探究处于金融改革深水区的中国如何在外资的引入过程中,更好的维护和提升银行体系稳定性,为我国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和国家金融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已有文献大多仅研究外资进入的某一种方式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就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总体影响进行了研究,而且分别就外资的两种进入方式——绿地投资和战略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度量。在理论分析中,论文构建了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较为完整、系统的作用机制和分析框架。第二,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国外学者bulmash构建的“银行跨国投资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体系动机的数理模型。第三,已有文献中有关外资绿地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研究,大多为建立回归模型进行静态分析,而对于模型的长期稳定性以及长短期效应的交互作用则较少讨论,也鲜有讨论外资进入的冲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在未来若干期的动态影响。本文通过运用johansen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两者关系在长期、短期的表现进行衡量,并通过vec模型来衡量长期效应对短期波动的调节作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衡量外资进入的冲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动态影响。第四,已有文献中有关外资战略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研究,往往不区分银行的具体类型,仅就战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总体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较为笼统,更缺少针对城商行稳定性的分类研究。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进行分类细化研究,得出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中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差异化、具体化的结论。在衡量商业银行稳定性时,本文对hannan、hanweck、denicolo等学者设计的z-score法进行了改进,将风险因素也纳入到测度过程中。全文由六大部分,共八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言部分。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阐述基础理论并进行文献回顾,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找到研究切入点。第三章为现状分析部分,对外资进入的概况和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为理论分析部分,就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总体影响及两种外资进入方式——绿地投资和战略投资的具体影响途径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第五章至第七章为实证分析部分,对理论分析部分提出的三个假说从实证角度加以检验。第八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对全文结论进行总结,进而提出优化外资引入,促进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提升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全文得出的基本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对外资进入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现实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体系的动机包括:扩大市场容量、降低经营成本、追随老客户、获取超额利润、降低经营风险等,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数理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体系投资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资产收益率、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等诸多因素,以确定在母国和中国拥有的风险资产比例。如果我国实现了资本可自由兑换,外资可以从全球金融市场上获得资本并在中国市场上进行配置,此时只需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情况,即外资投资的边际收益应等于加权边际风险。(2)外资在华绿地投资的发展特征表现为:组织形式发生变迁,进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地域范围迅速扩张,经营状况整体稳定。外资在华战略投资的发展特征表现为:参股金融机构多元化,投资对象类型多样化。(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盈利性、流动性、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分析,结论认为: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整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第二,通过理论分析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总体影响机理可以概括为:外资进入后,对中资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和调控监管主体维护银行稳定的能力产生了影响。外资进入通过影响中资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进而影响到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上述影响在现实经济中具体表现为:通过鲶鱼效应、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市场改革效应等正面影响,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通过短期成本提升效应、挤出效应等负面影响,降低银行体系稳定性;外资进入对调控监管主体的影响主要通过提升调控监管水平、提高银行体系资源配置效率、支持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等正面影响,提升银行体系稳定性,通过增加调控与监管挑战、弱化货币政策效应、扩大金融风险、危及国家安全等负面影响,削弱银行体系稳定性。(2)外资绿地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可以概括为:外资绿地投资主要通过竞争效应(正负影响并存)和示范效应(正面影响)影响中资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进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影响,而这两种效应的发挥是通过管理、信贷、研发、业务、人才等作用渠道施加影响的。(3)外资战略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可以概括为:外资战略投资会促使中资银行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降低被参股银行的不良贷款、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市场行为等,使中资银行的盈利能力、流动性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显着提高,进而提升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但同时也产生了财富流失风险、资本撤离风险、控制权旁落风险等消极影响,使银行安全性降低,从而削弱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总的来说,外资不论以绿地投资还是战略投资方式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都是正负效应并存的,最终效应的正负性取决于两种效应互相抵消后的结果。第三,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总体影响,结果表明:(1)当外资总进入程度提高时,银行体系稳定的概率也随之增加。(2)GDP增长率、外汇储备与GDP之比、M2增长率等上升会使银行体系稳定概率提高,银行集中度、实际利率变化率、实际汇率变化率等增加会使银行体系稳定概率减小。第四,运用Johansen协整和VEC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绿地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资绿地投资是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格兰杰原因。(2)两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长期效应对短期波动具备调节作用。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角度,外资绿地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正效应均大于负效应,且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3)如果宏观经济增长较好,会促进银行体系稳定性和外资进入比例的提升;若银行集中度过高,会使银行体系稳定性更脆弱,也会降低外资的绿地进入程度。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4)如果银行体系前一期稳定性较高,下一期也会延续良性的轨迹,继续保持在较高的稳定性水平;而如果前一期外资进入比例较大,下一期的外资绿地投资比例也将进一步上升。第五,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战略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资战略投资对商业银行稳定的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2)外资持股比例对不同类型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效应是有差异的,对城商行的影响效应最大,对股份制银行的影响次之,对国有银行的影响最小。(3)宏观经济增长对被参股银行稳定性具有显着的正效应,而银行集中度、利率变化、汇率变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则为显着的负效应。(4)宏观经济增长、银行集中度、利率变化对被参股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效应均满足: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关系,而汇率变化的影响效应则满足: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关系。基于全文结论,为了促进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稳步提升和银行体系健康发展,本文从两个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基于调控监管层面,第一,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充分发挥其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积极作用;第二,合理引导和调整外资的地区和国别分布均衡;第三,有序引入外资,确保我国银行体系的中资控制权;第四,对外资进入风险实施动态监控,设立银行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基于中资商业银行层面,第一,对外资技术优势进行吸收再创新,提高中资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第二,学习外资带来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机制,积极完善中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第三,参考外资培养用人机制,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第四,加强与外资的合作,努力创造“互利双赢”局面。
张阳[5](2014)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入世后,外资银行对中国本土银行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外资的所有限制之后,中国本土银行必须要与外资银行同台竞技,中国银行业的经验技术方面的不足对于经营效率的改善是不利的。因此,本文研究外资银行进入之后对中国本土银行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整理,然后系统性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的理论基础,并且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的影响因素。然后重点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了中国15家具有代表性的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选取的时间段为2003-2012年,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中的Pool Data模块。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后对于中国国内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对于中国银行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并不完全符合根据国际经典理论提出的假设,对于税前利润率、净利息收入率的影响与提出的假设相反,而对非利息收入率、营业费用率的影响符合理论的分析。本文还分别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外资银行对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规模越大,促进效果越明显,对于经营成本的影响,大型商业银行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而中小型银行的经营成本却明显增加了。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必须为中国银行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健全银行业的监管体制、推广民间资本进入银行市场等等。
郭颂[6](2013)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决定因素、发展战略及对本土银行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资银行明显加快了国际扩张的步伐,其扩张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深,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无论从外资银行的角度,还是从东道国的角度看,外资银行扩张行为都出现了巨大转变,具体体现为:由以往只进入发达国家转变为大量进入发展中国家,在进入动因、相对效率、进入方式、战略规划、客户选择等方面外资银行也呈现截然不同的新特征。随着中国加入WTO,自2006年起,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根据相关规定,外资银行可以享受国民待遇,办理人民币业务不再有地域和客户限制。同时,我国的本土银行及其监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银行性质由传统的专业性银行逐步转变为现代商业银行;国内银行格局由大型国有银行独大转变为国有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群雄逐鹿;监管方面,也由过去的严格限制转变为逐步放松管制。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发展战略及对本土银行的影响,并据此探寻应对策略,对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维护和促进我国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具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外资银行进入的决定因素、发展战略以及对本土银行影响问题,遵循“文献回顾——现状描述——理论模型——实证研究——战略分析——案例研究——结论启示”的行文思路进行深入分析。第二章对外资银行进入动因、竞争战略以及对东道国银行体系影响等相关代表性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现有的研究趋势和不足。第三章研究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我国的主要形式、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的主要特征。第四章运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验证,提出利润追逐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主要动力,战略性投资将成为外资进入我国金融业的重要途径。第五章全面分析了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战略,主要研究了其定位战略、进入战略、竞争战略、本土化战略以及战略创新。第六章从当前主流银行发展规律及趋势出发,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的战略企图以及对我国本土银行重大影响,并对外资银行与我国本土银行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第七章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背景下我国本土银行战略举措,提出应从战略视角出发,推进本土银行的战略转型。第八章选择中国建设银行引进美洲银行的案例,探讨了美洲银行进入的动机、特点以及进入对建设银行的影响。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利润导向,我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和金融政策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有重大影响;2.短期来看,无论从资产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外资银行对我国本土银行尚未构成实质性影响,但长期而言,外资银行的战略企图和经营模式将深刻影响我国本土银行的发展方向;3.以参股方式进入我国本土银行已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业的重要途径,对于这种进入方式,需要区分外资银行是真正的战略投资者还是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对我国本土银行而言是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是合作和双赢的关系,财务投资者则仅以盈利为导向,单纯的财务投资者不仅不能对我国本土银行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基于短期获利退出战略,他们往往缺乏进一步发展扩张的动力,并尽量减少资本性投入,进而产生负面影响。我国本土银行需要关注以参股方式进入的外资银行的长期价值取向,确保解决好利益冲突的平衡问题。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1.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来分析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由于受到市场规模、业务领域以及客户资源限制,外资银行目前尚未具备与我国本土银行进行正面较量的实力,因此短期内外资银行主要采取与本土银行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然而,长期来看,随着渐进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强,国内金融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剧,外资银行的战略举措以及盈利模式将逐渐而深刻地影响我国本土银行。2.弥补了企业竞争层面微观视角分析的不足,从金融产业系统的视角指出: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本土银行的影响研究,必须纳入我国金融业渐进性改革的框架。由于金融改革的渐进行,我国金融市场存在金融抑制的现象,而这种金融抑制有其历史渊源和内在逻辑。只有深入研究金融抑制对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的影响,才能全面把握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本土银行的影响。3.通过深入分析,明确了我国本土银行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战略转型将是外资银行全面进入环境下我国本土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我国本土银行的战略转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盈利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在客户获取方式上,传统的大客户导向将逐步转型为以核心企业为依托的全供应链客户导向;在盈利模式上,以传统的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将逐渐转型为以中间业务和投行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二是本土银行的拓展战略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在风险经营管理的能力不断加强以及综合经营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本土银行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化的步伐,而在这一进程中,创造性资产的获取将是本土银行国际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宋翠玲[7](2013)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银行业只有加入国际化的金融体系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银行业对外开放和银行业对内开放均是中资银行参与全球金融活动的有效途径。200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推出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在尝试“走出去”战略,国内商业银行将在与跨国银行的互相学习中承受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将银行业竞争推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中国的银行业开放水平如何,银行业的竞争力水平处于什么位置,中国银行业开放和银行竞争力水平的动态变化又是如何,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情况来看,银行业开放水平增加有利有弊,有的国家提高了本国的竞争力,有的国家却削弱了本国银行竞争力,那么银行业的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有何影响?这更是迫切需要我们去重视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进行测评,探讨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并分析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全文分八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概述,通过明确写作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这一部分系统的梳理了相关文献并进行了简要评价。对金融开放水平、银行业开放水平和银行业竞争力的综述为对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分析思路和度量方法。通过对银行业开放动机文献的梳理,为探究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之间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对银行业开放,尤其是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的影响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得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并为后文实证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总之,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学者对银行业开放、商业银行竞争力以及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已有成效。然而,对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全面测度还不够成熟,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纵向动态变化的研究也是需要重视的课题,而且就银行开放水平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三章是对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和测评。这一部分界定了银行业开放的概念,构建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全面测评体系,从官方承诺视角和现实的视角对中国银行业的开放水平进行测度。得出结论:目前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对外开放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相比而言,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相对非常低,明显滞后于国内官方的承诺水平,与美国相比,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第四章是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和测评。这一部分对银行业竞争力进行概念界定,并构建了银行业竞争力的测评体系,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纵向变化的进步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测评。结论是:所研究的12家样本银行除华夏银行(华夏银行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外,综合竞争力的纵向变化都大致呈现上升趋势,而横向比较显示: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大多经历了相对较弱到相对较强的过程,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大多呈现从相对较强到相对较弱的变动趋势,其原因和国家推动的股份制改革下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上升有关。国际比较显示,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差距正在缩小。这可能与《银行家》进行全球银行排名时所选择的指标是规模指标有关,也可能是美欧大银行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下损失惨重,当然还有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原因。第五章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该部分建立了数理分析模型,对银行业开放影响东道国和母国银行业竞争力的作用进行了剖析,认为在一定假定条件下,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和中资银行不断走出国门,导致中国本土银行(h)、跨国银行(m)和外资银行(f)的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数量的减少以及利润水平的降低。并对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效应进行理论分析,银行业对外开放通过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对东道国银行竞争力产生着影响,银行业对内开放通过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对母国银行竞争力产生着影响。第六章是实证研究部分。借鉴Claessens(2001)等模型的基本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实证分析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从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水平和银行业现实的对内开放水平角度对衡量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资本充足指标、金融创新指标、经营效率指标、市场实力指标和综合竞争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整体上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有正面的影响。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其中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水平均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均是负面影响。这与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上升并不冲突。只是说明引起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可能性原因不是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变化,而可能是其他方面因素。比如垄断市场结构下中国银行业的超额利润,利率管制制度下较高的存贷利差,国家支持下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以及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带来存贷规模的扩大。第七章是对策建议部分。发挥银行业对外开放正面效应的措施有银行业溢出效应的发挥和银行业安全性的注重。发挥银行业对内开放正面效应的措施有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的发挥。并对银行业合理开放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自身提升给出相应的建议。第八章是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展望。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从测度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分阶段探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分银行类型探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等进一步研究展望。
宋慧英[8](2012)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程的稳步推进,尤其是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国内同业的竞争,还有国际强手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不仅对保证中国银行业持续发展的监管政策制定、促进市场竞争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前提下,发挥外资银行对金融发展和稳定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得到结论:第一,1996-2010年间我国银行业处于垄断竞争格局,并且偏向竞争性。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之间表现为倒U关系。外资银行进入加剧了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并且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会出现反转。现阶段属于外资银行进入初期,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仍处于倒U型阶段的上升阶段。第二,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市场的竞争比存款市场激烈。外资进入显着加剧了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的竞争,过渡期结束后,竞争虽有所缓和,但相比入世前,竞争仍比较激烈。第三,大型商业银行之间比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激烈,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国内银行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只体现在信贷业务领域。第四,外资银行进入对人民币业务冲击不大,外汇存款业务具有明显优势。外资银行不同的进入方式,对中资银行贷款业务竞争行为的影响不同:外资银行以参股方式进入时,在甄别客户信息上所具有的优势,使其可以更多地选择质量好的借款人进行贷款,留给中资银行的借款人质量相对较差,中资银行更多通过产品创新而不是价格作为主要竞争工具;外资银行以独资模式进入时,外资银行倾向于新客户的开发,中资银行更注重对老客户的维护。外资银行在地域上的转移,导致国内中资银行在中西部地区的信贷竞争加剧。外资银行进入所产生的竞争压力,使资本实力较为雄厚经营风格较为稳健的国内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提高,信贷供给趋于保守,使资本较为匮乏的国内银行的信贷竞争行为更为冒进。中间业务方面,外资银行进入使中资银行开始重视利用价格工具进行市场调节,促使中资银行的竞争策略从“以产品为中心”开始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武丽娟[9](2010)在《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与经营效率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都面临着开放或是进一步开放本国银行业,国际经验表明外资银行进入会对东道国银行业产生较为深入的影响。随着中国银行业的逐步全面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必然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研究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对经营效率带来的影响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文章的正文分为六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银行业开放度和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效率影响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评述,总结银行业对外开放度测评的方法和外资银行进入的经验和教训,为后面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改革开放后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历程和现状。第三部分在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度和经营效率两方面的测度指标和方法。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第五部分是银行业对外开放与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在前人实证研究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针对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选取我国银行业市场上有代表性的13家银行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提高了国内银行的赢利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了国内银行的流动性和成长性。最后一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引导我国银行业进行理性开放的建议,具体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健全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以及进行适当程度的对内开放。
唐智杰[10](2009)在《外资银行在沪集聚动因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1979年外资银行批准进入中国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银行在沪的分支机构数量、资产份额、赢利水平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2006年底,外资银行被允许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基本上获得了与中资银行同场竞争的资格。外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地区集聚效应,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城市和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绝大多数外资银行设置分支机构。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本论文共有六章。首先,系统地回顾外资银行入华的历程,深入分析现阶段外资银行业务开展的情况,重点梳理外资银行在上海经营发展的特点,为下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打好基础。其次,研究外资银行集聚上海的动因。指出追随客户是外资银行集聚上海最关键的原因,服务当地市场并不是当前吸引外资银行集聚上海的主要因素。此外,政策导向、人力资源、信息、地缘都是外资银行集聚的重要原因。再次,研究外资银行集聚给上海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在竞争方面上,外资银行的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上海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同时还争夺了一些大客户。在绩效方面,外资银行的集聚对中资银行绩效的改善起到了推动作用,既改变了收入结构,又导致成本有所下降。第四,研究外资银行集聚给上海经济带来的影响。外资银行的集聚是上海金融深化的过程,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虽然目前外资银行没有给上海银行业带来大的实质性冲击,但也不可小视。在必须坚持外资银行本土化管理策略的同时,中资银行需加强自身的竞争力,积极与外资银行合作才能应对挑战。管理部门也有必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银行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的争夺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的争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业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市场绩效概念界定 |
二、金融市场开放概念界定 |
三、合资证券公司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证券业绩效的研究 |
一、证券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二、提升证券业经营绩效的方法 |
第二节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对本国金融服务业的影响研究 |
一、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竞争效应 |
二、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溢出效应 |
三、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摘樱桃”效应 |
第三节 合资证券公司的研究 |
一、合资证券公司与内资证券公司的对比研究 |
二、合资证券公司的僵局问题 |
第三章 合资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 |
第一节 合资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合资证券公司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背景 |
二、合资证券公司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合资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
一、合资证券公司的发展现状分析 |
二、合资证券公司的经营困境 |
第三节 合资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展望 |
一、合资证券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净资本并扩大业务范围 |
二、外资寻求控股合资证券公司 |
第四章 实证模型与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基本假设 |
一、理论分析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的选取 |
一、评价证券业绩效指标的选取 |
二、合资证券公司进入程度指标的选取 |
三、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
一、模型构建 |
二、数据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四节 数据处理与检验 |
一、平稳性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五节 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检验 |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
二、异方差检验 |
三、自相关检验 |
第六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回归模型结果 |
二、合资证券公司进入对我国证券业经营成本的影响 |
三、合资证券公司进入对我国证券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
四、其他因素对我国证券业绩效的影响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合资证券公司进入使中国证券业的经营成本降低 |
二、合资证券公司进入使中国证券业的盈利能力提升 |
三、资本水平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影响证券业的绩效 |
第二节 对内资证券公司的政策建议 |
一、学习合资证券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 |
二、调整自身经营战略以便适应与合资证券公司的竞争 |
三、增强创新能力以便应对与合资证券公司的竞争 |
四、在与合资证券公司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弥补技术短板 |
第三节 对合资证券公司的政策建议 |
一、积极响应新的证券业对外开放政策 |
二、提升外资占股比例 |
三、合资证券公司应注重发展内资证券公司占据优势的经纪业务 |
四、发挥内资股东与外资股东各自的优势 |
五、开发潜在企业客户资源,关注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需求 |
第四节 对证券业监管机构的政策建议 |
一、建立完善的合资证券公司监管体系 |
二、扩大证券业的对外开放程度 |
三、证券业监管机构应该积极推动证券业市场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研究分析——以花旗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现状分析研究 |
(一)我国外资银行机构设置情况 |
(二)我国外资银行资产经营概况 |
(三)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现状 |
1、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内容更加全面 |
2、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技术更加全面 |
3、增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提高处理危机能力 |
三、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特点 |
(一)外资银行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城市、邻海城市 |
(二)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获政策支持 |
(三)外资银行业务扩展迅速,争夺高端客户 |
(四)发行银行卡速度增快,减免手续费推动业务发展 |
(五)外汇业务市场占有率高 |
(六)充分发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巩固领先优势 |
四、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对本土银行的影响 |
(一)促使本土银行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
(二)促使本土银行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和监管水平 |
(三)有利于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
(四)加大监管难度和经营风险 |
(五)抢夺优质客户与优秀人才 |
(六)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获金融服务减少 |
五、以花旗银行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
(一)花旗银行在中国的设立 |
(二)花旗银行在中国的城市分布和地域分布 |
(三)花旗银行在华业务及产品情况 |
1、花旗银行贵宾理财业务与私人客户业务 |
2、花旗银行金融产品专利的申请 |
3、竞争优质客户资源 |
4、新产品开发 |
六、结论 |
(3)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及评价 |
2.1 理论研究回顾 |
2.2 实证研究回顾 |
2.3 文献评述 |
3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3.1.1 初始阶段(1978-1993) |
3.1.2 扩张阶段(1994-2001) |
3.1.3 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过渡期(2002-2006) |
3.1.4 稳健经营(2007至今) |
3.2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
3.2.1 发展现状 |
3.2.2 经营特点 |
4 实证模型与方法 |
4.1 研究假设 |
4.2 变量的选取 |
4.2.1 评价银行业绩效指标的选取 |
4.2.2 评价外资银行进入程度指标的选取 |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3 模型的构建 |
4.4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5 数据处理与检验 |
4.5.1 平稳性检验 |
4.5.2 协整检验 |
4.5.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相关结果 |
5.2 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性检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本土银行经营成本的影响 |
5.3.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本土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5.3.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本土银行收入的影响 |
5.3.4 其它因素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 |
5.4 小结 |
6 提升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
6.1 银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合理引入外资银行 |
6.2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减少优质客户的流失 |
6.3 加强资产质量风险管理,提升资产质量 |
6.4 拥抱金融科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资进入与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状况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体系的概况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状况的测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总体影响 |
第二节 外资绿地投资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第三节 外资战略投资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总体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
第三节 回归估计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外资绿地投资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
第三节 回归估计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外资战略投资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
第三节 回归估计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理论研究综述 |
2.2 实证研究综述 |
2.2.1 关于东道国银行竞争效应的影响 |
2.2.2 对东道国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
2.2.3 对东道国银行业经营效率的影响 |
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外资银行进入的理论分析 |
3.1 外资银行跨国经营动机的理论基础 |
3.1.1 内部化理论 |
3.1.2 产业组织理论 |
3.1.3 区位优势理论 |
3.1.4 国际投资理论 |
3.1.5 折衷理论 |
3.1.6 规避风险理论 |
3.2 银行业效率的概述 |
3.2.1 银行效率的内涵 |
3.2.2 产权理论与效率 |
3.2.3 超产权理论与效率 |
3.2.4 市场结构论与效率 |
3.3 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的因素 |
4.1 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 |
4.2 东道国的管制水平 |
4.3 东道国与母国的贸易情况 |
4.4 东道国产权制度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待检验假设 |
5.2 模型设定与计量方法 |
5.2.1 模型的设定 |
5.2.2 变量选取 |
5.3 数据来源及选取依据 |
5.4 数据检验 |
5.5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5.1 对税前利润率的回归分析 |
5.5.2 对净利息收入率、非利息收入率的回归分析 |
5.5.3 对营业费用率的回归分析 |
5.6 对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分析 |
5.6.1 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税前利润率的分析 |
5.6.2 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净利息和非利息收入率的分析 |
5.6.3 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营业费用率的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提升中资银行经营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6.1.1 健全银行监管体制 |
6.1.2 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 |
6.2 加强内资银行自身实力 |
6.2.1 建立有效的银行激励约束机制 |
6.2.2 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 |
6.2.3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银行不良资产 |
6.2.4 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决定因素、发展战略及对本土银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主题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外资银行进入动因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外资银行竞争战略理论研究 |
第三节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影响的研究 |
第四节 我国金融业特定背景下外资银行进入影响研究 |
第三章 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
第一节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外资银行当前在中国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四章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决定因素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假设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模型及变量选取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进一步分析 |
第五章 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战略分析 |
第一节 市场定位战略 |
第二节 市场进入战略 |
第三节 业务竞争战略 |
第四节 本土化战略 |
第五节 战略创新——供应链金融 |
第六章 外资银行进入的战略企图以及对我国本土银行的影响效应 |
第一节 国际银行发展规律及趋势 |
第二节 本土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竞争优势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本土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本质的分析 |
第四节 外资银行进入的战略企图 |
第七章 外资银行进入背景下我国本土银行战略举措 |
第一节 审慎对待战略投资者 |
第二节 明确真实合作意图 |
第三节 以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四节 全面推进本土银行战略转型 |
第八章 案例:中国建设银行引进美洲银行 |
第一节 案例研究设计 |
第二节 目标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结论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金融开放水平和银行开放水平的研究 |
一、 金融开放水平的研究 |
二、 银行业开放水平的研究 |
三、 文献评述 |
第二节 关于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
第三节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文献综述 |
一、 银行业跨国经营的理论综述 |
二、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 |
三、 银行对内开放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文献总评 |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的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开放水平的概念界定及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 商业银行开放水平的概念界定 |
二、 商业银行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公式的建立 |
第二节 银行业开放官方承诺水平的测度 |
一、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演进 |
二、 中国商业银行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测量-纵向分析 |
三、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国际比较—横向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一、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二、 中国银行走出去的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和现实开放水平的比较及分析 |
一、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水平的比较—基于官方承诺视角 |
二、 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对内开放水平的比较—基于现实法则 |
三、 中国银行业开放官方承诺水平和现实水平的比较 |
四、 结论 |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二、 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评价方法选择 |
一、 研究方法简介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数据的搜集和研究角度的界定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纵向分析 |
一、 中国 5 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测度 |
二、 中国七家全国性中小银行竞争力的测度 |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横向分析 |
一、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横向比较 |
二、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机理研究 |
第一节 银行业开放对东道国和母国银行业影响的数理模型构建 |
第二节 外资银行和本土银行优势对比 |
一、 外资银行的优势 |
二、 中国银行业的主场优势 |
三、 中国银行业的客场优势 |
第三节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
一、 溢出效应 |
二、 竞争效应 |
三、 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的现实表现 |
第四节 银行业对内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
一、 学习效应 |
二、 规模经济效应 |
三、 市场扩张效应 |
四、 上述效应在中国的现实表现 |
第五节 结论 |
第六章 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分析模型的建立 |
一、 模型的总体设计 |
二、 变量选取的理论基础 |
三、 计量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模检验 |
一、 单位根检验 |
二、 协整检验 |
三、 模型设定检验 |
第三节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发挥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正面效应 |
一、 溢出效应的发挥 |
二、 加强对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监管,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 |
第二节 发挥银行业对内开放的正面效应 |
一、 学习效应的发挥 |
二、 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 |
三、 市场扩张效应的发挥 |
第三节 银行业合理开放与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一、 银行业合理对外开放的建议 |
二、 银行业合理对内开放的建议 |
三、 提升中国银行竞争力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研究 |
2.2 商业银行竞争行为测度 |
2.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研究 |
3 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竞争行为研究 |
3.1 中国商业银行的现实考察 |
3.2 存贷款市场价格竞争行为 |
3.3 贷款市场非价格竞争行为 |
3.4 存款市场非价格竞争行为 |
4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行为研究 |
4.1 市场结构 |
4.2 价格竞争行为 |
4.3 银行产品创新 |
5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现实考察 |
5.1 外资银行进入现状 |
5.2 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 |
6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 PR 模型的静态、动态考察 |
6.1 计量经济模型 |
6.2 实证结果分析 |
6.3 结论 |
7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计量经济模型 |
7.2 实证结果分析 |
7.3 结论 |
8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竞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静态、动态 BL 模型的考察 |
8.1 计量经济模型 |
8.2 实证结果分析 |
8.3 结论 |
9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9)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与经营效率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 |
1.3.1 基本思路 |
1.3.2 文章框架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对银行业开放度方面的研究 |
2.1.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2.1.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2.1.3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简要评价 |
2.2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效率影响的研究 |
2.2.1 外资银行进入有助于东道国银行业效率提高的观点 |
2.2.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具有不确定性影响的观点 |
2.2.3 对研究文献的简要评价 |
2.3 本文研究方向 |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历程与现状 |
3.1 2002年之前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
3.2 2002年至今,我国银行业走向全面对外开放 |
3.2.1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网点扩张迅速 |
3.2.2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经营业务增长迅速 |
3.2.3 外资银行稳步推进在中资银行的股权扩张 |
3.2.4 中资银行海外扩张发展迅速 |
第四章 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测度与效率测度 |
4.1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度的测算 |
4.1.1 指标选取 |
4.1.2 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度 |
4.2 我国银行业的效率及其测度 |
4.2.1 银行业效率的概念界定 |
4.2.2 银行业效率的指标测度 |
4.2.3 影响银行业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效应分析 |
5.1 正面效应 |
5.1.1 技术效应 |
5.1.2 竞争效应 |
5.1.3 人力资源效应 |
5.1.4 资源配置效应 |
5.1.5 金融稳定效应 |
5.2 负面效应 |
5.2.1 加剧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 |
5.2.2 加剧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 |
5.2.3 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 |
第六章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与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数据和模型 |
6.1.1 变量选择 |
6.1.2 数据说明 |
6.1.3 基本模型 |
6.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6.2.1 对赢利性效率指标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6.2.2 对流动性效率指标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6.2.3 对安全性效率指标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6.2.4 对成长性效率指标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7.1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
7.2 健全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 |
7.3 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 |
7.4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进行对内开放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外资银行在沪集聚动因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外资银行集聚动因的文献综述 |
1.2.2 外资银行集聚对当地银行业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
1.2.3 东道国对外资银行集聚监管对策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情况概述 |
1.4.1 历程回顾 |
1.4.2 业务特点 |
1.4.3 布局分析 |
1.5 外资银行在沪情况简介 |
1.5.1 加速集聚态势明显 |
1.5.2 业务规模迅速上升 |
1.5.3 总部定位不断加强 |
第二章 外资银行在沪集聚动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2.1 集聚动因的理论分析 |
2.1.1 追随客户理论 |
2.1.2 服务当地市场理论 |
2.1.3 其他理论 |
2.2 集聚动因的实证分析 |
2.2.1 理论假设及变量选取 |
2.2.2 模型建立及优化 |
2.2.3 模型的经济学意义和理论解释 |
2.2.4 不足之处 |
2.3 集聚的其他原因分析 |
2.3.1 政策导向促使外资银行向上海集聚 |
2.3.2 人力资源是外资银行集聚上海的重要原因 |
2.3.3 信息优势吸引着外资银行在沪集聚 |
2.3.4 当地银行业的状况是外资银行选择上海的参考依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资银行在沪集聚对当地银行业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3.1 对上海银行业竞争度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3.1.1 对竞争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2 外资银行集聚加剧大客户争夺的实例分析 |
3.2 对上海银行业绩效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3.2.1 外资银行集聚对银行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2 外资银行集聚对银行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资银行在沪集聚对当地经济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4.1 外资银行集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
4.2 外资银行集聚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建造及变量选择 |
4.2.2 模型检验及优化 |
4.2.3 模型的经济学意义及解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外资银行集聚的应对策略 |
5.1 坚持外资银行经营管理的本土化导向 |
5.1.1 促进授信业务本土化 |
5.1.2 促进流动性管理本土化 |
5.1.3 促进风险控制本土化 |
5.2 全面提升中资银行的竞争力 |
5.2.1 完善中资银行治理结构 |
5.2.2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5.2.3 加大业务创新力度 |
5.2.4 打造银行品牌 |
5.2.5 保持网点优势 |
5.3 中外资银行合作策略分析 |
5.3.1 中外银行合作的成本和收益探讨 |
5.3.2 中外银行合作的领域分析 |
5.3.3 中外银行合作的实例参考 |
5.4 管理者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5.4.1 创造中外资银行公平竞争的环境 |
5.4.2 加强对外资银行的业务和风险监管 |
5.4.3 抓紧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论文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的争夺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业绩效的影响[D]. 王伟丞.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2]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研究分析——以花旗银行为例[J]. 潘伟. 统计与管理, 2019(04)
- [3]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D]. 马腾. 海南大学, 2018(01)
- [4]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D]. 王蕙.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2)
- [5]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阳. 济南大学, 2014(01)
- [6]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决定因素、发展战略及对本土银行的影响[D]. 郭颂. 武汉大学, 2013(05)
- [7]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宋翠玲. 苏州大学, 2013(11)
- [8]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D]. 宋慧英. 暨南大学, 2012(10)
- [9]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与经营效率的关系研究[D]. 武丽娟. 西北大学, 2010(09)
- [10]外资银行在沪集聚动因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D]. 唐智杰. 中南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