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林经营研究(英文)

匈牙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林经营研究(英文)

一、匈牙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林的经营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曹蕊[1](2021)在《刺槐良种“皖槐1号”木材的材性研究》文中认为“皖槐1号”良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采自皖北萧县人工林林场,因其速生、丰产在皖北地区得到大面积的种植,因此,以该树种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获取该良种木材的基础材性数据,以期为高效利用和木材材质改良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了该种木材的解剖性质,并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其微纤丝角,同时还按照行业标准的实验方法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密度、干缩湿涨率、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等指标),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含量),木材耐久性质(心材耐腐性和其提取物的抑菌性),并与20年生刺槐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皖槐1号”木材纤维形态均匀,纤维平均长度、宽度、腔径、双壁厚分别为1232.97μm,21.41μm,10.31μm,11.10μm,长宽比为57.58,壁腔比为1.08,柔性系数为0.52;导管平均长度、宽度分别为226.13μm,154.31μm;木射线平均高度、宽度分别为271.79μm,28.48μm;木纤维、木射线、导管、轴向薄壁组织的组织比量分别为58.13%,13.87%,17.47%,10.53%;微纤丝角平均为15.85°。结果表明,当为制浆造纸和纤维板原料时,“皖槐1号”木材属“优”等木材。(2)“皖槐1号”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分别为0.79g/cm3,0.71g/cm3,0.65g/cm3;弦向、径向、体积的气干干缩率分别为3.85%,2.15%,6.47%,弦向、径向、体积的全干干缩率分别为7.53%,4.88%,12.86%,气干和全干差异干缩分别为1.72和1.38;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152.71MPa,52.94MPa,12.07GPa。刺槐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分别为0.87g/cm3,0.78g/cm3,0.72g/cm3;弦向、径向、体积的气干干缩率分别为2.59%,4.45%,7.11%,弦向、径向、体积的全干干缩率分别为5.07%,7.15%,11.09%,气干和全干差异干缩分别为1.79和1.41;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183.21MPa,49.46MPa,19.46GPa。结果表明,“皖槐1号”木材在与刺槐木材相差10年树龄的情况下其气干、全干、基本密度相差均小于10%,并没有因为速生使其密度下降,依据我国木材气干密度分级标准,属“重”级别;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也与刺槐木材差别不大,说明其不仅生长速度快且材质优良。(3)“皖槐1号”木材边材的化学组分: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为1.63%,木质素质量分数为19.28%,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7.59%,α纤维素质量分数为44.12%,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3.48%;心材的化学组分: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为4.00%,木质素质量分数为24.82%,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82.03%,α纤维素质量分数为52.22%,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为29.81%。其边材和心材的化学组分均与刺槐木材相差不足10%,说明速生对“皖槐1号”木材的化学组分没有影响。(4)“皖槐1号”木材对褐腐菌的耐腐级别为Ⅰ级(强耐腐级),对白腐菌的耐腐级别为Ⅰ级(强耐腐级);刺槐木材对褐腐菌的耐腐级别为Ⅰ级(强耐腐级),对白腐菌的耐腐级别为Ⅰ级(强耐腐级);其心材部分苯醇抽提液和70%乙醇抽提液均对褐腐菌和白腐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褐腐菌有着更佳抑制作用,这一现象与刺槐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闫笑[2](2019)在《北京城区公园森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文中认为城市公园是城市与自然沟通的桥梁,是人类与自然交流的纽带,它们与城市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森林景观作为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公众走进公园的先导性因素,在满足人们绿色需求、提高人体健康、调节小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了提升森林景观质量,为今后的新建公园绿地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美景度评估法,考虑客流量、道路宽度等因素,以北京城区10个公园为例,选取100个典型样地,以各样地森林景观的夏季近景、夏季中景、秋季近景以及秋季中景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公园森林景观进行公众审美偏好程度的调查,建立北京城区公园森林景观夏、秋两季评价模型,并从季节、观赏距离以及植被类型三方面影响因素对美景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PSS22.0软件的多元线性回归程序,对12个景观要素进行筛选,得出对夏季景观影响较大的景观因素是:生活型构成(X2)、可进入性(X5)、绿色比(X10)、树冠面特征(X11)、道路所占比例(X12),以此建立夏季景观评价模型(F=4.699,对应的P=0.000<0.01):Y=-0.481+0.062X2-1+0.05X2-2-0.56X2-3-1.355X5-1-0.200X5-2+0.179X5-4-0.986X1 0-1-0.524X1 0-2+0.108X10-3+0.350X104+0.571X11-1+0.666X11-2+0.662X11-3+0.514X11-4+0.195X12-]+0.641X12-2。对秋季景观影响较大的景观因素是:色彩数量(X1)、生活型构成(X2)、可进入性(X5)、绿色比(X10)、道路所占比例(X12),以此建立秋季景观评价模型(F=6.276,对应的P=0.000<0.01):Y=-0.612-0.017X1-1+0.042X1-2+0.117X1-3+0.079X14-0.051X2-1+0.02X2-2+0.336X2-3+0.089X2-4+0.11 1X5-1+0.536X5-2+1.094X5-3+0.161X5-4-0.260X10-1-0.2 1 7X10-2+0.309X104+0.053X12-1-0.048X12-2。(2)对同一距离下各样点不同季节美景度进行解析,发现秋季枯枝现象明显会降低景观的美景度值;高质量的景观背景会提高中景景观的美景度值;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前景草本植物质量的高低决定秋季景观美景度的高低。(3)对同一季节下各样点不同距离美景度进行解析,发现以高质量的草本植物为前景,适度增大草本植物的比例会提高景观的美景度值;植物栽植密度不均会降低近景景观的美景度值;单株植物在近景景观中所占比例过大会降低景观的美景度值;裸地会降低中景景观的美景度值;色彩数量的适量增加有助于提高景观美景度值。(4)对不同植被类型典型植物群落进行评价分析,发现竹林景观的美景度不受季节影响,在夏季和秋季的美景度值均较高;落叶阔叶林由于季相变化大,在秋季近景、中景的美景度值均较低,枯枝明显为落叶阔叶林样地景观美景度下降的主要因素;常绿针叶林在夏秋两季近景景观中的美景度值普遍偏低。

汪萍[3](2017)在《刺槐优良品种选择及优株分子标记》文中研究说明刺槐是皖北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选育其优良品种扩大栽培应用对速生林的营建十分有益。从2009年起至今课题组在涡阳等地对刺槐经过引种、初选、复选、决选4个阶段,选育出速生、窄冠、无刺刺槐良种“泓森槐”。主要研究通过无性系育种为手段选育出的新品种刺槐,进行无性系区域时间和苗期选择,其指标为速生、干直、窄冠、脱刺、硬料,在抗逆性、土壤环境、木材材性、生理指标、形质指标、脱刺量、冠幅大小和生长量上,实行多性状综合选择和单性状评价的方式,定向培育高产优质的刺槐优良无性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泓森槐生长速度快。1年生泓森槐平均树高3.26m,标准差1.190,平均胸径3.04cm,标准差0.318;3年生的平均树高11.56m,标准差0.485,平均胸径12.48cm,标准差0.712;6年生的平均树高16.4m,标准差0.639,平均胸径17.13cm,标准差1.301;“泓森槐”前3年的平均高生长速率为3.7m/y,分别是皖槐1号和普通刺槐的1.32和1.98倍;其粗生长速率为3.95cm/y,分别是皖槐1号和普通刺槐的1.32和1.88倍。(2)泓森槐窄冠。1年生泓森槐平均冠幅0.91 m,标准差0.203;3年生泓森槐平均冠幅2.33 m,标准差0.243;6年生泓森槐平均冠幅4.46m,标准差0.283;树干通直,分枝角度为30°40°之间,侧枝平均轮距89cm,形数为0.78;皖槐1号分枝角度在30°45°之间,泓森槐在窄冠特性上比皖槐1号更优。(3)泓森槐脱刺。泓森槐与其他普通刺槐相比,12年生树体的刺短、软,脱刺量为95%,3年生之后树体基本无刺,平均脱刺量为96%。(4)利用SSR技术建立泓森槐DNA指纹图谱。以泓森槐新鲜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SSR技术对引种泓森槐DNA条形码进行鉴定。SSR图谱表明了泓森槐和刺槐在特定基因片段上是有不同的,这个不同的片段控制了上述性状。建立DNA指纹图谱,保证泓森槐的遗传特性,对于泓森槐的广泛推广种植起到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育种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泓森槐品种的选择精度并降低育种成本。

陈俊刚[4](2017)在《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植被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占到总挥发物的90%以上,排放种类上千种之多,它们具有杀菌、净化空气等生理生态学功能,其又具有高反应活性,能够与大气中的氧化物质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对对流层臭氧的形成、全球辐射平衡、碳循环和大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开展植物源挥发物的研究,通过搞清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机制、辨识活性VOCs物种,对于更好的挥发植物在环境净化效应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以细颗粒物污染为特征的大气复合型污染日益凸显,在这种环境污染背景下,一方面森林植被通过直接覆盖地表,改变林内微气象,利用独特的枝叶结构可以捕获大气颗粒物;另一方面,森林植被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光氧化物质二次有机气溶胶又成为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对于后者植物源挥发物的负效应作用机制目前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本研究选取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五种北京山区优势森林树种,系统的对植物挥发物种类和成分进行了辩识,估算了不同植物挥发物的排放速率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对单株单位叶面积到林分挥发物排放潜力量化进行了尺度转换。基于以上研究,采用室内光化学烟雾箱模拟和野外观测相结合的方式,监测体系内VOCs组分和浓度变动,动态监测体系中颗粒物新组分,推导VOCs向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反应途径,通过跟踪超细颗粒物的粒径变化,探讨SOA成核机制,并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大气颗粒物,分析其中植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分子特征、化学性质和粒径分布的时空异质性。基于气粒分配理论,探讨VOCs向二次细颗物(SFPM)转换机制,并利用气溶胶生成潜势系数法估算VOCs转化二次细颗粒物(SFPM)潜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森林树种挥发物种类具有时间差异性。从总挥发物数量上来看,不同树种挥发物种类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日变化规律上来看,针叶树种排放挥发物在11:00—12:00或13:00—14:00时间段达到峰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萜烯类化合物较多。(2)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大。不同森林树种释放挥发物相对含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异性。从总挥发物数量上来看,不同树种挥发物相对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日变化规律上来看,油松、侧柏、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的挥发物在春、夏、秋、冬四季在13:00—14:00和15:00—16:00出现峰值概率较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就具体萜烯类物质而言,五种树种排放的异戊二烯相对含量在11:00-12:00达到最大值,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五种树种单萜烯相对含量呈现“双峰双谷”型变化趋势,在11:00-12:00和15:00-16:00时间达到最大值。(3)不同森林树种释放的萜烯类化合物具有一定差异性。针叶树种(油松和侧柏)主要排放单萜烯,主要包括α-蒎烯(25.05%),β-蒎烯(13.29%),月桂烯(10.64%),香芹烯(5.81%),3-蒈烯(13.91%),水合桧烯(10.7%)。阔叶树种主要排放异戊二烯,由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的异戊二烯分别占到TBVOC的55.25%,76.47%,45.33%。(4)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排放异戊二烯速率较高,其中毛白杨排放异戊二烯速率最大。针叶树种(油松、侧柏)主要排放单萜烯,单位叶面积油松排放α-蒎烯、月桂烯和香芹烯速率较大,侧柏单位叶面积排放α-蒎烯、柠檬烯和水芹烯速率较大。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变化趋势一致,随白天温度和光照的升高而增大到最大值,随夜晚温度和光照的降低而下降到最小值。(5)单萜烯排放潜力对比,油松林>侧柏林>栓皮栎林>毛白杨林>刺槐林。从不同季节排放潜力来看,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夏季排放潜力超过冬季8倍以上。从全年不同月份排放潜力来看,油松林、侧柏林、栓皮栎林、毛白杨林和刺槐林单蒎烯排放潜力最大均均是在7月份(1.32 mg·m-2·h-1、1.19 mg·m-2·h-1、0.87 mg·m-2·h-1、0.73 mg·m-2·h-1、0.69 mg·m-2·h-1),最小是在 1 月份(0.12 mg·m-2·h-1、0.08 mg·m-2·h-1、0.1 mg·m-2·h-1、0.06 mg·m-2·h-1)。(6)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刺槐)排放萜烯类物质与大气温度和光照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指数增长。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在一定光照范围内呈非线性增长,并在光照达到一定程度时,排放速率增长逐渐保持平稳。不同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与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呈极显着正相关。植物单萜烯排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7)萜烯类物质通过与03发生反应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和增长贡献很大。当O3浓度从100 ppbv提高到400 ppbv时,颗粒物数量浓度增加了 3.76×103个·cm3,颗粒物的粒径从9.8 nm增加到25.53 nm。当O3浓度为200 ppbv和400 ppbv时,颗粒物粒径增加明显,而O3浓度为100 ppbv时,颗粒物数量浓度很低,粒径变化也不明显。(8)异戊二烯的光氧化产物甲基四氢呋喃(分为顺式和反式甲基四氢呋喃)、2-甲基甘油酸、C5-烯三醇和2-甲基丁四醇浓度分别为0.87±0.33μg·m-3、6.13±2.36μg·m-3、17.64±1.82μg·m-3 和 8.12±2.14 μg·m-3;α-/β-蒎烯的光氧化产物蒎酮酸、3-羟基戊二酸、3-甲基-1,2,3-丁三酸浓度分别为7.25±1.87μg·m-3、4.64±1.52 μg·m-3和3.12±1.14 μg·m-3;β-石竹烯的光氧化产物β-石竹酸,平均浓度为3.44±1.53 μg·m-3。植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浓度与大气温度成正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成负相关。(9)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在细模态颗粒物中浓度较大。异戊二烯的光氧化产物甲基四氢呋喃、C5-烯三醇、2-甲基丁四醇呈单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4 nm、0.7 nm和0.8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而2-甲基甘油酸则呈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7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α-/β-蒎烯的氧化产物蒎酮酸呈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8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而其它两种氧化产物3-羟基戊二酸和3-甲基-1,2,3-丁三酸(MBTCA)则呈单峰分布,分别在0.4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β-石竹烯的氧化产物β-石竹酸呈单峰分布,在0.8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丁二酸、戊二酸和o-邻苯二甲酸呈现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5 nm-4.7 nm之间浓度达到最大值。而苹果酸、m-邻苯二甲酸、p-邻苯二甲酸浓度都呈单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8 nm、1.1 nm和1.1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10)针叶树种(油松和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刺槐)释放的烯烃类物质是对二次细颗粒物的贡献率最大。油松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7.43μg/m3(春季)、12.56μg/m3(夏季)、7.43 μg/m3(秋季)和 1.55μg/m3(冬季)的 SFPM。油松和侧柏释放的α-蒎烯、β-蒎烯是烯烃类物质中对SFPM生成贡献率较高的两种物质。侧柏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6.46 μg/m3(春季)、9.27 μg/m3(夏季)、8.56 μg/m3(秋季)和1.33μg/m3(冬季)的SFPM。栓皮栎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5.19 μg/m3(春季)、11.09μg/m3(夏季)、和5.69μg/m3(秋季)的SFPM。毛白杨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6.94 μg/m3(春季)、9.86 μg/m3(夏季)、和7.85 μg/m3(秋季)的SFPM。刺槐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7.82 μg/m3(春季)、9.26 μg/m3(夏季)、和5.69 μg/m3(秋季)的SFPM。其中,春夏秋冬四季烯烃类物质是对二次细颗粒物的贡献率最大。α-蒎烯、β-蒎烯、3-蒈烯、β-石竹烯和长叶烯是阔叶树种排放的烯烃类物质中对SFPM生成贡献率较高的物质。

熊小康[5](2016)在《河南洛宁刺槐人工林纤维素乙醇能源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质能源是人们所寻求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之一。我国林业生物质资源量大,种类丰富,是重要的新能源组成。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素乙醇是林业生物质能源重要的利用形式。林木纤维素乙醇是指以林业灌木、乔木枝叶干等森林废弃物或专用生物质能源林为原料,通过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发酵等工艺,来获得的可作为液体能源使用的乙醇能源。研究开发具有速生高产和高纤维素含量的林木资源,对于纤维素乙醇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仅河南洛宁吕村林场刺槐林面积高达4376hm2。本研究以河南洛宁吕村林场的四个林龄的二代刺槐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分析各林龄树木生长规律,并建立胸径树高和单木生物量的关系来估算林分总生物量及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再结合实验测定树干、树枝和树叶中木质纤维素不同组分的含量,估算出不同林龄刺槐林分作为纤维素乙醇原料林的乙醇产量,评估了该地区刺槐人工林作为纤维素乙醇资源的价值潜力。本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通过对刺槐人工林生长规律,特别是材积生长的研究,得出河南洛宁地区刺槐人工林成熟龄为28年;树高生长有两个生长高峰期,分别出现在3-6年和18-21年之间,生长最高峰出现在第6年和第21年;胸径生长高峰期在6-9年和15-18年两个阶段,生长最高峰出现在第9年和第18年。(2)建立了刺槐不同器官的生物量模型,以生长方程W=a×(D2H)b的拟合效果最好。树干、树枝、树叶、总生物量和胸径树高的生长模型分别为W树干=0.035×(D2H)0.915(R2=0.986)、W树枝=0.018×(D2H)0.800(R2=0.871)、W树叶 =0.029×(D2H)0.573(R2=0.700)和W总量=0.061×(D2H)0.880(R2=0.982)。(3)刺槐树干纤维素含量最高,树叶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高,其中,树干木质素含量范围为19.21%-22.76%,纤维素含量范围为32.52%-38.49%,半纤维素含量范围为20.34%-21.94%;树枝木质素含量范围为20.94%-24.85%,纤维素含量范围为33.17%-34.95%,半纤维素含量范围为20.56%-21.50%;树叶木质素含量范围为22.52%-27.29%,纤维素含量范围为16.60%-20.93%,半纤维素含量范围为25.02%-28.28%。(4)木质素在树干中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显着增加p<0.05),在树枝和树叶中与林龄的关系差异不显着。不同部位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与林龄的关系不显着。不同部位纤维素和木质素存在显着关系。刺槐林分内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总产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有增大的趋势,最高值均出现在30a的林分内,分别为15t/hm2、13t/hm2和22t/hm2。(5)以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四个不同龄组的刺槐为原料的纤维素乙醇理论产量分别为1.2×106t、4.8×106t、5.6×106t、2.3×107t,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总量约为3.5×107t。以总面积3870.52hm2的二代刺槐林,所生产的纤维素乙醇能提供相当于8.9×107t标煤的能量和相当于4.7×107t天然气的能量,经济价值约1.8亿元。

董海凤[6](2014)在《黄河三角洲长期人工林地土壤特征与改良》文中研究说明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但土壤肥力低,地下水矿化度高,极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生态系统脆弱,改良、合理利用盐碱地成为了我国科研人员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上世纪80年代,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区种植耐滨海盐碱树种,合理植树造林,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相比同区未造林土壤,人工林地土壤孔隙度增加,贮水和渗水能力增强,土壤有机物质的转化速率和营养元素的循环速率加快,提高土壤肥力,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照此发展,将来有望将这些盐碱地改良成农田、果园等。目前,人工林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面临着更新改造,为使该地区土地改造成不同的利用模式,深入了解人工植被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27年生长期人工刺槐纯林和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人工林在近30年长期滨海盐碱土壤立地条件下,不同造林模式林地的土壤肥力、土壤碳库、土壤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差异;林地土壤水盐时空变异;并针对该地特殊立地条件,选取几种改良盐碱地的材料用来改良该区土壤。以期为将来科学营造和管理人工林,维持其林地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滨海盐碱区植树造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水盐变化,明显影响土壤中水分与盐分的时空分布。人工林地土壤的水盐运动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和层次。相比单植纯林,混交林改善土壤水盐效果最好,能够使土壤水盐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同时促进林木的生长。2.同一地块,同一母质发育而来的土壤,通过近30年的长期人工林植被覆盖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发生了显着提高,增幅在12.739.7%之间,且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土壤腐殖化程度发生变化,腐殖质H/F比值集中在1.514.37,中性糖含量反映土壤腐殖化程度。3.通过不同长期人工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林分进行肥力综合排名,刺槐白蜡混交林得分最高2.35,其次是刺槐白榆混交林、刺槐臭椿混交林,分别得分2.08、0.97。4.土壤改良剂的施用降低了滨海盐碱区土壤pH、土壤盐分和土壤碱度,土壤pH降幅在0.230.69个单位;总体来说,石膏、PAM和硝化风化煤改良盐碱土的效果较好,硫酸亚铁改良效果较差。改良效果最好的处理是石膏、PAM和硝化风化煤组合的处理T7,其次是石膏和风化煤组合,然后是风化煤和PAM组合。

刘芳伊[7](2013)在《单叶刺槐和百子莲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单叶刺槐和百子莲为试材,建立了组培快繁体系,并着重对单叶刺槐的繁殖方法、光合特性以及抗寒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单叶刺槐组培快繁体系。最佳启动培养基: MS+6-BA1.0mg/L+NAA0.2mg/L上萌动率最高,为85.67%。最适增殖培养基是MS+6-BA1.3mg/L+NAA0.2mg/L,增殖系数最高为4.88。大量元素对生根率的影响极其显着,当大量元素为1/2MS时,单叶刺槐平均生根率最高,为57.45%,平均生根数3.15条。最适生根配方为1/2MS+IBA0.5mg/L+NAA0.3mg/L。叶片较幼嫩枝梢更适合愈伤诱导,当6-BA浓度为6.0mg/L时,添加2.0mg/L的2,4-D,单倍刺槐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60%。MS+6-BA1.5mg/L+NAA0.2mg/L的愈伤分化率最高,为74.1%。2.建立了百子莲的组培快繁体系。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4.0mg/L+NAA0.1mg/L。最佳外植体为无菌苗的根颈,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4.0mg/L+NAA0.1mg/L,其不定芽分化率达92%。在1/2MS+IAA0.5mg/l培养基上,生根率达80%。3.通过对单叶刺槐随机区组嫁接调查以及对激素浓度、激素种类、砧木粗度的正交试验分析表明:砧木粗度为5.5~7.5cm、NAA浓度为200ppm时,单叶刺槐接穗早期的生长量最大。4.采用Li-6400测定了单叶刺槐的光响应特征曲线,表明单叶刺槐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表现为双峰趋势;胞间CO2浓度在午间12:00~14:00呈现谷值状态,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和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基本相反。单叶刺槐光合速率在月变化中一直处于上升趋势。5.在抗寒锻炼初期单叶刺槐的抗寒性与红花刺槐、曲枝刺槐的抗寒性接近,高于普通刺槐。在12月到次年1月,单叶刺槐的抗寒性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材料。在抗寒锻炼期间单叶刺槐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他三个材料,而其淀粉含量低于其他三个材料。结果表明,在抗寒锻炼期间单叶刺槐的抗寒性高于红花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 var.‘decaisneana’)、曲枝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var.‘Tortuosa’)、普通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吕蒙蒙[8](2013)在《泰山景区刺槐的萌蘖扩散格局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有悠久的引种历史,也是遭受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为固氮树种,在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具有许多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的特性,已分别被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和斯威士兰外来植物数据库(Swaziland’s AlienPlants Database)定为入侵种和有入侵潜力的物种。一旦引入就难以去除,预防和控制刺槐的入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泰山作为世界三重遗产,在20世纪50、60年代营造了大面积的刺槐林。刺槐的不断蔓延和扩散,已对泰山景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带来了严重危害。本研究以泰山二代刺槐萌生林为优势的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侧柏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探索刺槐采伐后的萌蘖扩散格局、地下生态因子场变化以及防控措施,以期为泰山森林健康经营和刺槐入侵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刺槐萌蘖更新动态变化刺槐伐后1年以伐桩萌芽为主,根蘖为辅,坡下方的萌蘖苗数量、地径、高度均大于坡上方的,其中,刺槐侧柏林每桩萌芽14.5株,比刺槐油松林多3.1株,根蘖数量则比其少1.3株;伐后次年以后林下萌芽数量逐渐减少,根蘖数量相对增加。刺槐伐桩萌芽苗数量、地径、高度的变化与伐桩高度、径级密切相关:刺槐油松林下,伐桩高度为5~13cm范围时,萌芽数量随桩高的增高而增多,但幼苗的地径、高生长逐渐减小;在桩高相对一致的情况下,萌芽苗的数量、地径、高度随伐桩径级的增大而增加。刺槐侧柏林表现为随桩高的增加,萌芽苗数量先增后减,在桩高9~11cm达到最大值,幼苗的径、高生长则逐渐减小;萌芽数量随伐桩径级的增大而增加,幼苗地径、株高则呈先增后减趋势,在径级14~22cm时达到最大。刺槐根蘖苗的数量和生长量受侧根粗度、深度和根蘖距离的影响:刺槐油松林内以距伐桩20~80cm范围内,0~10cm土层以及侧根粗度为1.0~1.5cm的根蘖数量最多,以距伐桩60~100cm范围内,5~10cm土层及侧根粗度1.5cm以上的根蘖苗生长量最大。刺槐侧柏林则是距伐桩40~60cm范围内,0~10cm土层以及侧根粗度为1.0~2.5cm的根蘖数量最多,距伐桩80~100cm范围内,5~10cm土层及侧根粗度2.0~2.5cm的根蘖生长量最大。伐后2年,刺槐油松林和刺槐侧柏林的根蘖扩散距离明显增大,分别达到了1.43m和1.05m。由此可见,根蘖繁殖是刺槐种群向外扩张的主要方式。2.刺槐萌蘖更新与林下生态因子场的响应关系伐后1~4年,2种混交林的土壤含水量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趋势,第1年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变化不大;以上3个指标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一致:土壤含水量为0~20cm>20~40cm,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为0~20cm<20~40cm;土壤pH、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及有机质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0~10cm<10~20cm<20~30cm,除了刺槐油松林的土壤pH、伐后第4年的土壤全氮、速效氮含量高于对照外,其他养分含量均小于对照;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及蔗糖酶的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并且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伐后2种林分的灌草层的高度、盖度、多样性和物种数目均低于对照,以草本的下降趋势最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刺槐萌蘖扩散程度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土壤全钾、有机质、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林下生物多样性呈显着负相关。3.刺槐萌蘖扩散的控制物理控制抑制刺槐萌蘖扩散效果较差,伐后对林内保留木生长的促进作用仅能维持4~5年;多次采伐会造成刺槐生长衰退,降低林分质量。化学控制2年内高剂量(4倍药量)的药物组合A、B对萌蘖株数、幼苗地径、株高的控制效果均较好,相同剂量下组合A的控制效果优于组合B;伐桩打药的控制效果好于伐桩抹药。本研究揭示了泰山混交林中刺槐伐后的萌蘖扩散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并阐明了地下生态因子场的变化过程,为刺槐萌蘖扩散的形成机制、确定萌蘖扩散与生态因子场的响应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在此基础上的控制试验表明,伐后想在短期内控制刺槐萌蘖扩散可以采用4倍药量的药物组合A进行伐桩注药。本研究对科学防治刺槐萌蘖扩散、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李兰花[9](2011)在《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调节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森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森林功能的发挥,随着造林数量的逐年增加,营林质量也逐渐被大家所重视。而北京市低山区由于人类活支干扰、造林技术不合理,立地条件所限等一系列因素,从而导致大量残次林的生成。为此,急需要对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及质量的评价。为下一步提高林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在北京低山区6个区县的典型区设置了40块标准样地,对油松、侧柏、刺槐、栎类、山杨、灌木丛林等群落个体进行每木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灌木、草本、幼苗更新状况、同时进行立地条件调查、土壤调查、水文调查等相关调查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兹分述如下:(1)北京低山区植被结构呈不稳定趋势从对北京市低山区进行植被调查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林分结果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这种情况一方面受树种或栽植技术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当地立地条件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立地条件对其影响会更直接。(2)构建了合理的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及专家咨询筛选出三级共17个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涉及林分完整性、林分稳定性及其立地条件三项一级指标。运用模糊矩阵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确定每一指标的标准。(3)建立了评价综合模型运用层次分析与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评价指标确定一权重,利用SPSS数理统计学方法最终确定了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价模型。所建立的综合模型的公式为:s=(?)WiXi根据模型计算及前面所确定的每一指标的标准划分,再运用系统分析软件SPSS对评价得分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残次林等级分为四级:①综合评价值大于8分的为优质林;②综合评价值在6-8分为一级残次林,属生长潜力型,即停止人为干扰,加以时日即可自行恢复;③综合评价值在4-6分为二级残次林,属抚育改造型,采用疏伐或其他一些措施即可恢复;④综合评价值在4分以下的为三级残次林,属砍伐重建型,将现有林分全部砍倒,再按合理树种及合理结构重新栽植。(4)运用评价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对所取40样地进行评价确定了所属北京6区县的40个样地的残次林等级,根据权重值中每一指标值分析残次林形成原因,为进一步采取改造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陈启明[10](2010)在《刺槐花的生药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对刺槐花的生药学研究,明确药材的基源、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为刺槐花的生药鉴定提供依据。(2)通过对刺槐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明确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3)通过对刺槐花性状、鉴别、检查及指标性成分鼠李糖刺槐苷的含量测定,建立药材的质量标准。(4)通过对刺槐花无机元素和糖等营养成分的测定,结合化学成分的研究,综合评价刺槐花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为刺槐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材料:刺槐花为豆科(Leguminosae)刺槐属植物刺槐(Robinina pseudoacacia L.)的干燥花。于2008年4-6月,分别采自辽宁省大连市、沈阳市、锦州市、朝阳市、吉林省四平市、天成县等十个不同产地。(见表1-1)方法:1.文献研究:利用手检、机检检索方式,查找有关刺槐花的相关文献。2.生药学鉴定:对药材文献记载、性味功效、主治进行考证,通过植物形态和性状鉴别等方法,明确其基源、性状特征;采用石蜡切片、粉末水合氯醛透化装片及表面片的显微观察,明确刺槐花的组织构造及显微特征。3.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薄层层析等分离方法对刺槐花乙酸乙酯层部分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4.质量标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产地刺槐花中的鼠李糖刺槐苷进行含量测定,并通过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灰分、浸出物等指标的测定,建立刺槐花的质量标准。5.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采用紫外(UV)分光光度法,对刺槐花中的总糖和多糖进行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不同产地刺槐花的无机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1.明确了刺槐花的植物形态、性状特征、组织构造及显微特征。确定其生药学鉴别方法,为刺槐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从辽宁大连产刺槐花的乙酸乙酯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单体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薄层层析和光谱鉴别等方法,鉴定了其化学结构为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和槲皮素。3.首次建立了刺槐花中鼠李糖刺槐苷含量测定的HPLC法,并对十个不同产地刺槐花中的鼠李糖刺槐苷进行了含量测定。通过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灰分、浸出物等指标的测定,建立了刺槐花的质量标准。4.对刺槐花中部分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包括总糖、多糖和不同产地的刺槐花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与槐花的多糖比较发现,刺槐花中多糖含量高于槐花。刺槐花中无机常量必需元素含量均较高,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标准。结论:1.明确了刺槐花的植物形态、性状特征、组织构造与显微特征。2.从刺槐花乙酸乙酯层部位提取两种单体化合物,为黄酮类成分山奈酚、槲皮素。3.建立了鼠李糖刺槐苷的HPLC测定方法,刺槐花的显微鉴定、TLC及理化鉴定方法,制定了刺槐花的质量标准。4.刺槐花富含Ca、Zn、Fe、Mg、K、Na、Mn等元素,不同产地的刺槐花无机元素含量差异不大。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5.刺槐花中所含多糖高明显高于槐花。

二、匈牙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林的经营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匈牙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林的经营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刺槐良种“皖槐1号”木材的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国内木材的现状
    1.2 人工林木材的材性研究
    1.3 我国刺槐的引种历史与研究
    1.4 “皖槐1号”的优势与经济价值
    1.5 研究的目的
    1.6 研究的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试材的采集
        2.1.1 样木的选择与采伐
        2.1.2 试材采集
    2.2 试样制备
    2.3 “皖槐1号”木材主要解剖因子的测定
        2.3.1 切片的制作
        2.3.2 解剖分子特征的测定
        2.3.4 射线形态特征的测定
        2.3.5 组织比量的测定
        2.3.6 微纤丝角的测定
    2.4 “皖槐1号”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测定
    2.5 “皖槐1号”主要化学性质测定
    2.6 “皖槐1号”木材天然耐久性测定
        2.6.1 材料与仪器
        2.6.2 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2.6.3 受试菌种
        2.6.4 供试菌的接种和培养
        2.6.5 木材天然耐腐性试验方法
        2.6.6 木材提取物的抑菌性试验方法
        2.6.7 提取物化学成分GC-MS检测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皖槐1号”木材宏观构造特征
    3.2 “皖槐1号”木材微观构造特征
    3.3 “皖槐1号”与刺槐木材各项解剖分子特征比较分析
        3.3.1 纤维长度
        3.3.2 纤维直径
        3.3.3 纤维腔径
        3.3.4 纤维双壁厚
        3.3.5 纤维长宽比
        3.3.6 纤维壁腔比
        3.3.7 纤维柔性系数
        3.3.8 导管分子长度与宽度
        3.3.9 木射线高度与宽度
        3.3.10 组织比量
        3.3.11 微纤丝角
    3.4 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与研究
        3.4.1 木材密度比较分析
        3.4.2 木材干缩湿涨率比较分析
        3.4.3 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分析
    3.5 木材化学成分分析与研究
        3.5.1 木材综纤维素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3.5.2 木材α-纤维素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3.5.3 木材半纤维素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3.5.4 木材木质素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3.5.6 木材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3.6 木材天然耐久性比较分析
        3.6.1 木材天然耐腐性的比较分析
        3.6.2 木材抽提物抑菌性能的比较分析
    3.7 木材提取物化学成分GC-MS分析
        3.7.1 “皖槐1 号”木材不同抽提物成分的GC-MS分析
4.结论
    4.1 试验结果
    4.2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北京城区公园森林景观美景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森林研究现状
        一、城市森林的概念
        二、城市森林景观研究现状
        三、城市中公园森林景观研究现状
        四、城市森林景观美学评价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北京市基本情况
        二、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概况
        三、颐和园概况
        四、东小口森林公园概况
        五、北宫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六、绿堤公园概况
        七、景山公园概况
        八、中关村森林公园概况
        九、北海公园概况
        十、北京朝阳公园概况
        十一、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典型样点选取与设置
        二、美景度评价方法
第三章 北京城区公园森林景观评价模型
第四章 森林景观美景度特征分析
    第一节 整体美景度夏秋两季变化特征
    第二节 同一视域下各样点不同季节美景度对比解析
    第三节 同一季节下各样点不同视域美景度对比解析
    第四节 不同林分类型典型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分析
        一、落叶阔叶林典型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
        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典型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
        三、针阔混交林典型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
        四、常绿针叶林典型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
        五、竹林典型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样点基本概况一览表
附录B 样点照片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刺槐优良品种选择及优株分子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刺槐的特性
        1.1.1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1.1.2 遗传特性
        1.1.3 资源分布
    1.2 刺槐的研究价值
        1.2.1 刺槐的木材价值
        1.2.2 刺槐的生态意义
        1.2.3 在皖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1.3 用材树种品种选育
        1.3.1 国外用材林及城市绿化树种选优及繁育
        1.3.2 国内刺槐品种选育及利用研究
    1.4 SSR品种鉴定
2 引言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1.1 丰富皖北树种多样性
        2.1.2 提升用材及园林绿化
        2.1.4 分子标记在鉴定刺槐品种方面的应用
    2.2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区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方法
        3.3.1 试验林设计
        3.3.2 选育指标
        3.3.3 优株木本来源
        3.3.4 选育方法及步骤
        3.3.5 年生长量、冠幅、脱刺量比较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3.5 泓森槐分子标记分析方法
        3.5.1 材料
        3.5.2 DNA提取
        3.5.3 DNA条形码的选择
        3.5.4 引物设计
        3.5.5 PCR的扩增及测序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试验地试验林生长量比较分析
        4.1.1 生长较分析
        4.1.2 连年生长量分析
    4.2 不同试验地试验林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
        4.2.1 不同试验地试验林冠幅比较
        4.2.2 不同试验地试验林脱刺量比较
    4.3 各无性系的形态特征情况
    4.4 病虫害发生情况
    4.5 无性系的综合评价
    4.6 无性系稳定性观测
    4.7 利用SSR技术建立泓森槐DNA指纹图谱
        4.7.1 基因组DNA提取
        4.7.2 条形码序列的扩增
        4.7.3 DNA条形码序列多重比对结果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4)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生物代谢
        1.3.2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发展历程
        1.3.3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影响因素
        1.3.4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贡献
        1.3.5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生物学功能
        1.3.6 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机理
        1.3.7 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方法
    1.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条件
        2.1.5 森林资源概况
        2.1.6 北京市大气污染情况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区域位置
        2.2.2 地貌和土壤
        2.2.3 气候和水文
        2.2.4 植被
3 研究内容、方法与试验设计
    3.1 试验材料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植物源活性VOCs研究
        3.3.2 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
        3.3.3 质量控制方法
        3.3.4 数据处理模型与公式
    3.4 技术路线
4 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特征
    4.1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1.1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1.2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2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2.1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2.2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3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3.1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3.2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4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4.1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4.2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5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5.1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5.2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6 讨论与小结
5 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相对含量变化
    5.1 油松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2 侧柏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3 栓皮栎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4 毛白杨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5 刺槐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6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成分特征
        5.6.1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变化
        5.6.2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日变化特征
    5.7 讨论与小结
6 森林植物释放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及排放潜力
    6.1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特征
    6.2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随温度动态变化
    6.3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随光照动态变化
    6.4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标准化
    6.5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潜力估算
    6.6 讨论与小结
7 森林植物释放萜烯类化合物影响因素分析
    7.1 植物排放萜烯类物质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7.2 温度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7.3 光照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7.4 植物生理特征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7.5 讨论与小结
8 森林植物萜烯类物质转化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制
    8.1 植物源挥发物臭氧氧化分解机理
    8.2 O_3对植物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8.2.1 O_3对油松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8.2.2 O_3对侧柏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8.3 植物源萜烯类化合物转化二次有机气溶胶
    8.4 植物排放萜烯类化合物臭氧分解数值模拟
    8.5 讨论与小结
9 森林植物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组分及形态分析
    9.1 森林区域颗粒物组分BSOA与无机离子浓度变化
    9.2 气团和颗粒物结合水对BSOA形成的影响
    9.3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森林地区BSOA的影响
    9.4 森林区域BSOA粒径分布特征
    9.5 讨论与小结
10 森林植物挥发物转化二次细颗粒物分析
    10.1 天然源VOCs转化二次细颗粒物机理
        10.1.1 对流层生物质挥发物停留时间
        10.1.2 生物源挥发物形成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机理
        10.1.3 生物源挥发物转化二次有机细颗粒物估算
    10.2 油松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3 侧柏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4 栓皮栎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5 毛白杨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6 刺槐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7 讨论与小结
11 结论与展望
    11.1 结论
    11.2 创新点
    11.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河南洛宁刺槐人工林纤维素乙醇能源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
        1.1.1 能源植物的定义
        1.1.2 能源植物的分类
        1.1.3 能源林的利用
    1.2 国内外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1.2.1 燃料乙醇的发展
        1.2.2 国内外纤维素乙醇的发展现状
        1.2.3 可利用资源现状
    1.3 刺槐的相关研究
    1.4 生物量的研究
    1.5 木质纤维素的相关研究
        1.5.1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和性质
        1.5.2 木质纤维素的测定
        1.5.3 木质纤维素的转化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分布
        2.2.2 测定的指标及方法
    2.3 数据的分析及处理
    2.4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二代刺槐林资源状况分析
    3.2 不同林龄刺槐生长状况分析
        3.2.1 不同林龄刺槐林分情况分析
        3.2.2 不同林龄刺槐树高变化
        3.2.3 不同林龄刺槐胸径变化
        3.2.4 不同林龄刺槐材积变化
    3.3 不同林龄刺槐生物量分析
        3.3.1 不同林龄刺槐器官生物量分配
        3.3.2 剌槐单木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3.3.3 不同林龄刺槐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
    3.4 木质纤维素含量分析
        3.4.1 不同林龄刺槐不同部位木质纤维素的差异
        3.4.2 不同林龄林分木质纤维素产量
    3.5 纤维素乙醇潜力分析
        3.5.1 纤维素乙醇的产量分析
        3.5.2 纤维素乙醇经济价值分析
4. 结论和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6)黄河三角洲长期人工林地土壤特征与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及缩略词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土壤质量
        1.2.1 土壤质量概念
        1.2.2 土壤质量评价
        1.2.3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1.3 林地有机碳研究
    1.4 盐碱土治理研究
        1.4.1 盐碱土水盐运动规律
        1.4.2 盐碱土改良措施
        1.4.2.1 物理改良
        1.4.2.2 化学改良
        1.4.2.3 生物改良
        1.4.2.4 工程措施
        1.4.2.5 存在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水盐季节动态变化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质量研究
        2.3.1 研究对象
        2.3.2 试验方法
        2.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3.1 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
        2.3.3.2 土壤养分的测定
        2.3.3.3 土壤生物学指标的测定
    2.4 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化土壤改良效应
        2.4.1 试验材料
        2.4.1.1 供试土壤
        2.4.1.2 供试改良剂
        2.4.2 试验设计
        2.4.3 试验装置
        2.4.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长期人工林地土壤水盐季节动态变化
        3.1.1 林分生长状况
        3.1.2 不同退化程度刺槐林林地土壤的水盐动态变化
        3.1.2.1 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变化
        3.1.2.2 刺槐林地土壤盐分变化
        3.1.3 刺槐白蜡混交林土壤水盐动态变化
        3.1.3.1 混交林及各纯林土壤水分变化
        3.1.3.2 混交林及各纯林土壤盐分变化
    3.2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3.2.1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
        3.2.1.1 不同林地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3.2.1.2 不同林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3.2.1.3 不同林地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3.2.2 不同林地对土壤腐殖酸的影响
        3.2.3 不同林地对土壤中性糖的影响
    3.3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3.3.1 不同林地土壤容重和土壤团聚体的变化
        3.3.2 不同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的变化
        3.3.2.1 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氮、磷、钾、钙、镁、硫的变化
        3.3.2.2 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和有效性
        3.3.3 不同林地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变化
        3.3.3.1 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3.3.3.2 不同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3.3.4 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3.4 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化土壤改良效应
        3.4.1 土壤 pH
        3.4.2 土壤盐分
        3.4.3 土壤碱度
4.讨论
    4.1 滨海盐碱地土壤水盐运动的研究
    4.2 长期人工林地土壤碳库研究
    4.3 长期人工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4.4 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单叶刺槐和百子莲组培快繁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刺槐的研究背景
        1.1.1 刺槐在原产地分布
        1.1.2 刺槐在我国的栽培与经营现状
    1.2 刺槐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3 百子莲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4 刺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1.4.1 刺槐观赏性研究
        1.4.2 刺槐光合性研究
        1.4.3 刺槐抗寒性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单叶刺槐组织培养体系建立
        2.2.2 百子莲组织培养体系建立
        2.2.3 单叶刺槐的生物学特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叶刺槐组织培养
        3.1.1 启动培养
        3.1.2 继代与增殖培养
        3.1.3 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3.1.4 壮苗与生根培养
    3.2 百子莲组织培养
        3.2.1 启动培养
        3.2.2 继代与增殖培养
        3.2.3 不定芽形成
        3.2.4 生根培养
    3.3 单叶刺槐的生物学特性
        3.3.1 单叶刺槐形态特征
        3.3.2 单叶刺槐的物候观察
        3.3.3 单叶刺槐的生长表现
        3.3.4 单叶刺槐嫁接
        3.3.5 单叶刺槐的光合日变化
        3.3.6 单叶刺槐的光合月变化
        3.3.7 单叶刺槐的抗寒性研究
4.讨论
    4.1 激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4.3 单叶刺槐的观赏特性
    4.4 单叶刺槐的光合特性
    4.5 单叶刺槐的抗寒性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图版

(8)泰山景区刺槐的萌蘖扩散格局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生物入侵研究进展
        1.2.1 生物入侵相关概念
        1.2.2 生物入侵的危害
        1.2.2.1 生物入侵的生态危害
        1.2.2.2 生物入侵的经济危害
        1.2.2.3 生物入侵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2.2.4 生物入侵的社会影响
        1.2.3 生物入侵的过程和机制
        1.2.4 生物入侵的防控
    1.3 刺槐研究进展
        1.3.1 刺槐适应性研究
        1.3.2 刺槐的良种选育和经营管理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地点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研究方法
        2.3.1 采伐设计
        2.3.2 刺槐伐后萌蘖更新及影响因子调查
        2.3.3 萌蘖更新种群生态因子场的调查
        2.3.4 萌蘖更新控制试验
        2.3.4.1 物理控制试验
        2.3.4.2 化学控制试验
        2.3.5 林下生物多样性调查
        2.3.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刺槐伐后萌蘖扩散动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1.1 伐桩萌芽更新格局与动态
        3.1.1.1 伐桩不同方位的萌芽动态变化
        3.1.1.2 不同高度伐桩的萌芽动态变化
        3.1.1.3 不同径级伐桩的萌芽动态变化
        3.1.2 根蘖更新格局与动态
        3.1.2.1 不同侧根方位的根蘖动态变化
        3.1.2.2 不同侧根粗度的根蘖动态变化
        3.1.2.3 不同侧根深度的根蘖动态变化
        3.1.2.4 根蘖范围的动态变化
    3.2 刺槐萌蘖更新与林下生态因子场的响应关系
        3.2.1 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3.2.2 土壤 pH 和土壤养分的变化
        3.2.3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3.2.4 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3.2.5 刺槐萌蘖更新与林下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 刺槐萌蘖扩散的控制
        3.3.1 物理控制效果
        3.3.2 化学控制效果
    3.4 不同控制措施的效益评价
        3.4.1 林下生物多样性比较
        3.4.2 林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3.4.3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3.4.4 经济效益评价
4 讨论
    4.1 刺槐无性更新及其影响机制
    4.2 刺槐萌蘖更新与林下生态因子场的响应关系
        4.2.1 土壤理化性质
        4.2.2 土壤酶活性
        4.2.3 林下生物多样性
    4.3 刺槐萌蘖扩散控制效果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9)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保持林研究概况
        1.2.2 残次林研究概况
    1.3 我国水土保持残次林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森林资源概况
    2.4 各研究地点的概况
        2.4.1 海淀区试验点
        2.4.2 平谷区试验点
        2.4.3 延庆县试验点
        2.4.4 房山区试验点
        2.4.5 密云县试验点
        2.4.6 怀柔区试验点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研究目标
        3.1.2 主要研究内容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调查
        3.2.2 指标量化的方法
        3.2.3 北京低山区植被分类方法
        3.2.4 物种多样性
4 北京市低山区植物群落现状调查
    4.1 优势树种多样性分析
        4.1.1 油松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2 侧柏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3 刺槐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4 栎类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5 杨树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6 灌木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2 优势树种群落结构分析
        4.2.1 直径与树高结构分析
        4.2.2 幼苗更新分析
        4.2.3 林分密度分析
    4.3 立地条件分析
5 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标准的确定
    5.1 残次水土保持林概念的提出
    5.2 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指标的选取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5.2.3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立地条件指标
        5.3.2 林分结构指标
        5.3.3 多样性指标
    5.4 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标准的建立
        5.4.1 技术规程直接规定
        5.4.2 正态等距分析法划分指标标准
6 水土保持残次林评价综合模型的建立
    6.1 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6.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1.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6.2 各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及技术处理
        6.2.1 直线型无量纲化法
        6.2.2 折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6.2.3 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6.3 综合模型的建立
        6.3.1 线性加权和函数法
        6.3.2 乘法合成法
    6.4 建立残次水保林的综合评价模型
7 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1 油松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1.1 利用综合模型的评判
        7.1.2 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分类
    7.2 侧柏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3 刺槐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4 栎类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5 杨树类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6 灌木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2.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刺槐花的生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刺槐花的生药学特征
    第一节 刺槐花的原植物
    第二节 刺槐花的性状特征
    第三节 刺槐花及其原植物的组织构造及显微特征
第二章 刺槐花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提取与分离
    第二节 化合物结构鉴定
第三章 刺槐花质量标准研究
    第一节 刺槐花的质量标准草案
    第二节 刺槐花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第四章 刺槐花糖类与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
    第一节 刺槐花多糖和总糖的含量测定
    第二节 刺槐花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
第五章 分析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四、匈牙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林的经营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刺槐良种“皖槐1号”木材的材性研究[D]. 曹蕊.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北京城区公园森林景观美景度评价[D]. 闫笑.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刺槐优良品种选择及优株分子标记[D]. 汪萍.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2)
  • [4]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D]. 陈俊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5]河南洛宁刺槐人工林纤维素乙醇能源潜力研究[D]. 熊小康.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
  • [6]黄河三角洲长期人工林地土壤特征与改良[D]. 董海凤.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7]单叶刺槐和百子莲组培快繁体系建立[D]. 刘芳伊.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8]泰山景区刺槐的萌蘖扩散格局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吕蒙蒙.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9]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D]. 李兰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10]刺槐花的生药学研究[D]. 陈启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匈牙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林经营研究(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