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省杂交改良牛生产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刘斌斌[2](2021)在《不同玉米自交系多点联合抗旱的鉴定》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变暖,极端气候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干旱已经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选育抗旱品种是减轻干旱对产量损失的重要措施。作为杂交种,玉米品种的抗旱性主要来源于亲本自交系的抗旱性,因此需要选育抗旱性强的自交系应对干旱环境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开展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的多点抗旱性评价,可为抗旱种质的筛选和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国内收集的116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榆林、银川和张掖3个地点,调查了干旱和灌溉处理下农艺性状、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等,分析了不同玉米自交系抗旱性差异,结果如下:1、通过多环境下产量分析得出328M、PHPR5、1475、LYA49、DHJ026-12、DH244-4和陇M1305等24份自交系属于高产抗旱型,产量BLUP值分析得出328M、35S、91227、DH218-9等46份玉米自交系属于高产抗旱型。2、通过多环境耐旱指数DTI分析,长S25、PHPR5、C57、C102、JL133、C39和DK517F这7份自交系表现出稳定的强抗旱能力;91227、DHJ030-11、798-1等62份自交系表现出稳定的中等抗旱能力。基于BLUP的耐旱指数进行耐旱类型划分,DH164-22、DH133-1、DK517F、YCZ17188和C102这5份自交系属于抗旱性强的自交系;D201、09B-6-2、LYA52等111份属于抗旱性中等的自交系。3、通过7个抗旱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DHJ026-12、1601、KH11-26、F141、陇M1607、DH509-9、综31、DH218-9、H901、DH679-10这10份抗旱性强自交系;35S、PHR47等106份抗旱性中等的自交系。进一步通过丰产稳产性分析发现陇M1607、PHPR5、328M、DK517F等自交系在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均具有丰产稳产性的特点,DTI值大且稳定。4、通过不同抗旱类型材料的农艺特征分析,发现抗旱性强的自交系在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以及秃尖长在干旱胁迫之后的变幅均小于抗旱性中等的材料,尤其是抗旱性强的材料在干旱胁迫之后较中等抗旱性材料具有较高的穗位高、穗粗较粗、穗行数较多以及秃尖长更短的特点。综上所述,以四种方法共同筛选出长S25、陇M1607、PHPR5、JL133、DK517F、DH509-9、DH218-9、C39、C57、C102这10份抗旱性强的自交系,其余参试材料具有抗旱性中等的能力,可作为面向西北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开展抗旱育种的基础种质。
党树璋[3](2019)在《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肉牛生产国,以本地黄牛为主,存栏数近1亿头,但存在体型小,生产性能较低的缺点。为了改变现况,中国许多地区大量引进生长发育快、屠宰率和净肉率高的国外肉牛品种,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产性能。不同的杂交模式,其杂交优势不同,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有差异。为了探究三元杂交牛的杂交效果,同时为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本试验以夏西本三元杂交牛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生长发育指标、屠宰后肉质指标,结果如下:(1)夏西本杂种牛生长性能表现较高,生长速度快,尤其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成年公牛体重能达到534.17±45.75kg,体高为129.05±5.95cm,胸围197.63±8.31cm,胸宽45.82±4.71cm,管围21.99±2.03,腿围66.13±8.52。(2)夏西本杂种牛屠宰性能表现优良,胴体重为277.26±35.48kg,净肉重232.6±32.13kg,肉骨比为5.42:1,屠宰率为51.89±4.57,净肉率为43.48±3.97,胴体产肉率为83.84±3.15;而且夏西本杂交牛头、蹄、皮及各种内脏重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夏西本杂种牛肉品质表现较好,尤其是变异系数较小的指标,肌肉pH值为6.59±0.3,肉亮度为29.25±1.9,熟肉率54.47±1.58,背膘厚度为6.94±0.4mm。值得一提的是牛肉的眼肌面积达到了106.17±11.96 cm2,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理化组成来看,夏西本杂种牛肉质营养丰富,尤其是其粗蛋白含量为22.95%±0.4%,符合人们高蛋白肉质来源的标准,肌纤维直径较小,为49.76±6.45μm,肉质适口性好。(4)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试验结果显示,肾周脂肪细胞直径为104.41±25.97μm,而皮下脂肪细胞直径为101.51±18.79μm,稍小于肾周脂肪细胞,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夏西本杂交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均含有33种脂肪酸,其中SFA15种,MUFA8种,PUFA10种。而且,皮下脂肪组织中PUFA/SFA和ω-3/ω-6比值均高于肾周脂肪组织,其中PUFA/SFA差异极显着(P<0.01),而ω-3/ω-6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结果都表明,夏西本杂种牛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达到了国内肉牛生产的先进水平,三元杂交模式能明晰那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为提升我省肉牛育种水平和加速产业化进程奠定基础,对于农民致富和草食畜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陆惠[4](2016)在《山西省右玉县肉羊生产成本收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山西省右玉县大力发展畜牧业,肉羊产业作为其中的主力军更是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养殖肉羊已经成为农牧民右玉县农牧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右玉县的肉羊产业正在逐步转型,开始向科学化培育、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生产道路发展。但是当地在发展肉羊产业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较好地解决肉羊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对于提升右玉县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养殖者的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成本收益核算、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调查数据对右玉县肉羊生产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剖析,发现右玉县肉羊生产存在养殖成本高、收益小、效益低的主要问题,并且根据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最后提出了提升右玉县肉羊生产效益的对策是增加肉羊生产收益,降低肉羊生产成本,促进合作互利共赢。具体从加强肉羊生产的技术体系建设,科学推动提质增量;多渠道提升产品价值,合理稳定肉羊价格水平;整合农业生产资源,强化人员培训,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规模化发展进程,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大力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化经营;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右玉县肉羊产业生产效益的对策。
杨虎[5](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许科朗[6](2007)在《涟源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农业发展投资不足、结构雷同、布局分散等,特别是加入WTO后,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竞争加剧,中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优化产品品种和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中国农业的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肉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对有益健康的绿色食品需求量加大,而牛肉正属于绿色产品之一,可见,其发展的空间与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市场前景的广阔,必将给肉牛产业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畜牧业经济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状况及产品市场情况;然后结合涟源市肉牛产业发展的背景,介绍了肉牛产业发展进程中主要的工作经验,包括选准一个品种、建好一个基地、扶持一个龙头等,并探讨了涟源市发展肉牛产业的优势和潜力;最后分析了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首先加强组织引导,科学规划肉牛产业发展;然后,从生产环节入手,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肉牛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政府要加大对肉牛产业扶持力度,从科研到技术推广、从生产到市场体系建设、从屠宰加工到整个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各个环节都离不丌政府的支持;重要的是,为了解决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应积极推进肉牛产业化经营模式。本文研究对涟源市肉牛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对丰富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也有一定意义。
马健红[7](2006)在《湖北省牛品种改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研究当前世界养牛业发展趋势着手,探讨了目前国内外牛品种改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分析讨论了湖北省黄牛、水牛品种及其生产性能、牛品种改良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经过深入研究,找出了湖北省牛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湖北省牛品种改良机制的对策。湖北省牛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重视程度下降:由于畜牧业具有低附加值、见效慢的特点,无法为政府创造出立竿见影的政绩,使很多政府部门不愿投入过多精力,不肯下大力气来从事牛品种改良工作,使牛品种改良工作存在服务收费难、法规执行难、资金投入减少的问题。牛的品种改良体系松散,机制僵化: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牛品种改良工作没有从体制结构和运行机制等各方面作出合理调整,存在着体系残缺松散,无编制、无资金、无保障的“三无”现象;存在着品种改良队伍结构老化,年龄偏大的局面;存在着技术水平下降,技术服务功能萎缩,无法发挥技术优势的情况;存在着缺乏市场敏锐性,市场导向功能缺位,没有合理引导市场发展等问题。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链脱节:由于湖北省养牛业发展缓慢,在国内排名落后,对牛品种改良工作影响十分巨大。湖北省牛的存栏量逐年减少、品种改良基础薄弱、产业链脱节、配套体系缺乏,使湖北省优良品种黄牛和水牛的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进而又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完善湖北省牛品种改良机制的对策建议:加大投入力度,培育消费市场:建议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入手,抓住市场这个关键要素,重视市场需求,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机制。首先要出台相关政策。一要明确责任目标,定编,定员,定资金;二要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三要理顺机构的关系,成立专职机构,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四要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原则,建立“公司+农户”或“政府+基地+农户”的新模式;五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市场。其次要增加项目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在牛品种改良项目上应进行政策倾斜,重视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工作,本着“集中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建立各级牛品种改良专项资金,改变资金投入方式,保证资金到位;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投资多元化,做到谁开发、谁改良、谁受益。提高技术水平,强化服务能力:在省、市、县各级建立推广管理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推广和指导工作;根据市场反馈,合理调整品种结构,要创建品牌,实施名牌战略,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宣传活动,扩大牛品种改良的影响力。建立品种改良新体系,明确改良目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建立品种改良新体系,确立“强化省级,稳定县级,放活镇级”的指导思想,重点加强省、县级体系建设,建立“省育种中心—县(市)品改站”的品种改良管理体系,“县(市)品种改良站—乡镇兽医站—冻配罐点”的品种改良市场服务体系,两个体系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构建一个完整的品种改良工作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可分为武汉、宜昌奶牛品种改良区域;江汉平原及鄂西北优质大型肉牛改良区域;鄂东及大别山区个体改良和小型肉牛品种改良区域。并加强区域合作,利用优势互补和横向协作,实施肉牛山区繁育农区育肥工程、黄牛奶改、奶牛胚胎移植借腹工程,促进全省养牛业的发展。同时培育自己的优良品种,明确改良目标。克服过去重改良、轻选育的错误倾向,合理制定详细的品种改良实施计划,最终培育出符合本地生产条件的新品种、新品系。总之,建立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配套完善、科学有效、管理有序的牛品种改良新体系,是湖北省养牛业快速由传统型向现代生产型转变、实现养牛业乃至整个畜牧业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湖北建设畜牧强省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吴志宏[8](2005)在《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大背景下,山西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产品竞争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全面分析山西农业现状和入世后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研究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来指导决策和实践。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典型案例与经验判断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整理了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经过综合集成,总体优化,对山西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全方位探讨。主张采取增长极战略,优先发展那些最具增长或出口潜力的产品、企业和区域,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的扩张;对增长极战略的政策涵义及区域特色农业的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界定;通过系统分析入世后对山西农业的总体影响及对山西具体农产品的影响,深刻揭示了山西农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山西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区域发展的产业重点为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制种等5大特色农业:提出了山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基本对策与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制种等5大特色农业区域布局、扶持重点和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措施。
杨国义,邵拴锁,刘建兵,刘一一[9](2002)在《山西省杂交改良牛生产的现状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姚燕辉,赵兴奎,彭锁堂,段永红[10](2021)在《中晚熟粒用高粱不同组合杂交种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为选育优质中晚熟粒用高粱新材料,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4份不同杂交组合高粱亲本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组合杂交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差异,筛选最佳的中晚熟粒用高粱组合。高粱组合杂交种的生育期存在差异,但相差不大,生育期最长的高粱组合23A×014-52,生育期为134天,生育期最短的高粱组合147A×014-34,生育期为123天;高粱组合23A×014-52的农艺性状较好;与对照相比,增产的高粱组合为23A×014-52、27A×017-95,其中高粱组合23A×014-52增产明显,较对照高出30.06%。结合分析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等,高粱组合23A×014-52杂种优势较突出,可以作为培育中晚熟粒用高粱的亲本材料。
二、山西省杂交改良牛生产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杂交改良牛生产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不同玉米自交系多点联合抗旱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 |
1.2 干旱是作物产量的重要限制因子 |
1.2.1 极端气候导致干旱不断加剧 |
1.2.2 干旱严重制约作物产量 |
1.3 优异种质是品种选育的基础 |
1.4 干旱对玉米的影响 |
1.4.1 干旱对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1.4.2 干旱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1.4.3 干旱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
1.5 抗旱评价的研究进展 |
1.5.1 干旱处理方法 |
1.5.2 评价指标 |
1.5.3 分析方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参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水分处理下自交系产量的变化 |
3.1.1 联合方差分析 |
3.1.2 基本统计描述 |
3.2 自交系抗旱类型的划分 |
3.2.1 基于产量的自交系抗旱类型划分 |
3.2.2 耐旱指数的基本统计描述 |
3.2.3 产量与耐旱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3.2.4 基于耐旱指数的抗旱类型划分 |
3.2.5 丰产稳产性分析 |
3.2.6 基于7 个抗旱指标的抗旱类型的划分 |
3.3 不同环境下抗旱性稳定的自交系 |
3.4 不同抗旱类型自交系农艺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
3.4.1 农艺性状的联合方差分析 |
3.4.2 不同水分处理下的农艺性状的变化 |
3.4.3 不同抗旱类型自交系的农艺性状特征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生育时期的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4.1.2 以田间玉米自交系产量为基准的抗旱性分析 |
4.1.3 玉米抗旱性评价的分析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
4.1.4 干旱在不同时期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主要肉牛品种现状及简介 |
1.1.1 我国黄牛品种资源现状及部分品种简介 |
1.1.2 国外肉牛品种资源现状及部分品种简介 |
1.2 肉牛杂交生产现状及趋势 |
1.2.1 肉牛杂交生产现状 |
1.2.2 肉牛杂交的趋势 |
1.3 肉牛生产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测定指标 |
2.2.2 测定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夏西本杂种牛体尺体重性状分析 |
3.2 屠宰性能测定 |
3.3 肉质性能测定结果 |
3.3.1 夏西本杂种牛的肉品质结果 |
3.3.2 夏西本杂种牛肌肉理化性状 |
3.3.3 夏西本杂种牛胴体分割结果 |
3.4 夏西本杂种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3.4.1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质量和组织学差异分析 |
3.4.2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3.4.3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33项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夏西本杂种牛体尺体重性状 |
4.2 夏西本杂种牛屠宰性状 |
4.3 夏西本杂种牛肉质性状测定 |
4.4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山西省右玉县肉羊生产成本收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肉羊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2. 关于肉羊产业成本收益的研究 |
1.3.3. 关于肉羊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5.1. 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
1.5.2.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
1.5.3. 存在的不足 |
2. 右玉县概况及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2.1. 右玉县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人口和就业情况 |
2.1.3. 农村牧区经济状况 |
2.1.4. 国民经济综合情况 |
2.2. 右玉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2.2.1. 右玉县肉羊养殖情况 |
2.2.2. 右玉县羊肉生产情况 |
2.2.3. 右玉县羊绒毛生产情况 |
3. 右玉县肉羊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
3.1. 饲养环境 |
3.2. 成本因素 |
3.3. 品种因素 |
3.4. 市场价格因素 |
3.5. 政策环境 |
3.6. 技术水平 |
3.7. 养殖规模 |
4. 右玉县肉羊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4.1. 右玉县肉羊生产成本分析 |
4.1.1. 右玉县农牧户调研概述 |
4.1.2. 肉羊生产成本主要构成要素 |
4.1.3. 总生产成本的变动分析 |
4.1.4. 生产成本结构分析 |
4.1.5. 主要生产成本变动的影响 |
4.2. 右玉县肉羊生产收益分析 |
4.2.1. 肉羊生产收益来源 |
4.2.2 肉羊生产成本的变动对生产收益的影响 |
5. 右玉县肉羊生产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计量方法 |
5.2 指标确定 |
5.3. 建立模型 |
5.4. 模型检验 |
5.4.1. 经济意义检验 |
5.4.2. 统计检验 |
5.4.3 异方差检验 |
5.4.4. 自相关检验 |
5.4.5.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5. 模型结果分析 |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肉羊生产水平的提高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广应用 |
6.1.2. 农牧民的生产效益受肉羊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
6.1.3. 有效控制持续上涨的生产成本是提高肉羊生产效益的关键所在 |
6.1.4. 养殖规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效益,右玉县散养为主的肉羊生产方式未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
6.1.5. 右玉县肉羊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产业集聚效应 |
6.1.6. 玉县肉羊产业提升效益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扶持来发挥保障作用 |
6.2. 对策建议 |
6.2.1. 加强肉羊生产的技术体系建设,科学推动提质增量 |
6.2.2. 多渠道提升产品价值,合理稳定肉羊价格水平 |
6.2.3. 整合农业生产资源,强化人员培训,降低生产成本 |
6.2.4. 加快规模化发展进程,转变传统生产模式 |
6.2.5. 大力整合多方资源,发挥联动机制推动产业化经营 |
6.2.6.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涟源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状况及产品市场分析 |
1 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状况 |
1.1 国内肉牛产业发展特点 |
1.1.1 发展速度快 |
1.1.2 区域相对集中 |
1.1.3 规模化饲养水平稳步提高 |
1.1.4 牛肉价格继续走高,产销区价格差距扩大 |
1.2 国外肉牛产业发展特点 |
1.2.1 完善的肉牛繁育体系 |
1.2.2 现代生物技术在养牛业中不断得到应用 |
1.2.3 经营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管理科学化 |
1.2.4 育肥方式更加科学 |
2 肉牛市场前景分析 |
2.1 国内牛肉消费总量潜力巨大,对高档牛肉需求旺盛 |
2.1.1 国内牛肉消费量不断增加 |
2.1.2 国内对优质高档牛肉需求旺盛 |
2.1.3 国内牛肉贸易稳中有升 |
2.2 国外牛肉需求总量不断增加 |
2.2.1 世界牛肉的消费不断增长 |
2.2.2 世界牛肉贸易相对稳定 |
2.3 牛肉价格将进一步升高 |
2.4 肉牛副产品开发及生化制品市场前景看好 |
第三章 涟源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有利条件 |
1 涟源市基本情况 |
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
1.2 自然资源状况 |
1.3 社会经济状况 |
1.4 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 |
2 涟源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经验 |
2.1 产业现状 |
2.2 发展肉牛产业的主要经验 |
2.2.1 选准一个品种 |
2.2.2 建好一个基地 |
2.2.3 扶持一个龙头 |
2.2.4 致富一方农民 |
3 涟源市肉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3.1 政策环境 |
3.2 资源优势 |
3.3 市场优势 |
3.4 科研开发能力 |
3.5 基础设施条件 |
第四章 涟源市肉牛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涟源市肉牛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肉牛种质总体水平差,个体生产力水平低 |
1.2 饲养粗放,管理技术落后 |
1.3 资金投入不足,动摇了肉牛产业发展基础 |
1.4 观念滞后,养牛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还未深入人心 |
第五章 快速稳健推进涟源市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 |
1 加强组织引导,科学规划肉牛产业发展 |
2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肉牛业的科技含量 |
2.1 树立以科技为先导的意识,加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
2.2 实行科学繁育,加强品种改良 |
2.3 改良牧草,开发秸杆资源 |
2.4 改变传统饲喂方式,大力推广青贮及氨化等科学饲喂技术 |
2.5 加强肉牛疫病防治工作 |
2.6 采用先进标准,提高优质肉牛屠宰加工的科技含量 |
3 正确处理政府与肉牛养殖主体之间的关系 |
3.1 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和市场弥补功能 |
3.2 加大对肉牛业资金扶持力度 |
3.3 加强肉牛产业的监督与管理 |
3.4 完善肉牛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4 实施产业化经营,加速肉牛产业发展进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湖北省牛品种改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品种在养牛生产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
1.1.1 乳牛业发展迅速,个体产奶量不断提高 |
1.1.2 肉牛业发展快速 |
1.1.3 奶牛品种单纯化,肉牛品种趋向大型化 |
1.1.4 牛场管理向集约化、专业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
1.1.5 在经营管理上,国外肉牛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草原和农副产品,降低饲养成本,提高肉牛的市场竞争力 |
1.2 本研究的意义 |
2 国际牛品种改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
2.1 品种的多元化融合趋势和专门化培育趋势明显 |
2.2 综合配套系的推广应用 |
2.2.1 综合系建立的遗传学基础 |
2.2.2 建立综合系的方法 |
2.2.3 优缺点 |
2.3 遗传理论研究取得突破,与生产结合更加紧密 |
2.3.1 肉牛的基因与基因型 |
2.3.2 肉牛的经济性状与遗传力 |
2.3.3 肉牛的遗传进展与世代间隔 |
2.4 种公牛的选择手段更加科学,更系统,后裔测定方法大量应用于生产 |
2.5 各种育种方法的相互影响融合,最终对生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
2.5.1 引进优良大型肉牛品种 |
2.5.2 对纯种肉牛不断进行选育提高 |
2.5.3 普遍实行经济杂交 |
3 我国牛的品种改良选育方向 |
3.1 黄牛的选育改良 |
3.1.1 黄牛改良方向 |
3.1.2 黄牛的选育改良方法及效果 |
3.2 水牛肉用方面的选育改良 |
3.2.1 水牛改良方向 |
3.2.2 水牛的选育改良方法及效果 |
4 我省主要黄、水牛品种及其生产性能 |
5 杂交改良组合模式效果分析 |
5.1 黄牛改奶牛杂交效果 |
5.2 水牛杂交改良效果 |
5.3 肉牛杂交改良效果 |
6 湖北省牛品种改良的发展历程 |
6.1 品种引进阶段 |
6.2 品种改良阶段 |
6.3 深化发展阶段 |
7 湖北省牛品改存在的问题分析 |
7.1 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少 |
7.1.1 服务收费难 |
7.1.2 法规执行难 |
7.1.3 资金投入减少 |
7.2 品改体系松散,机制僵化 |
7.2.1 体系残缺松散 |
7.2.2 队伍结构老化 |
7.2.3 技术水平下降,技术服务功能萎缩 |
7.2.4 市场导向功能缺位 |
7.3 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链脱节 |
7.3.1 牛存栏数量减少,品改基础动摇 |
7.3.2 产业链脱节,配套体系缺乏 |
8 推进湖北省牛品种改良工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8.1 加大投入力度,培育消费市场 |
8.1.1 出台相关政策 |
8.1.2 增加项目扶持,加大资金投入 |
8.2 提高技术水平,强化服务能力 |
8.2.1 建立推广机构,开展技术培训工作 |
8.2.2 调整品种结构,加大宣传力度 |
8.3 明确改良目标,建立品改新体系 |
8.3.1 明确改良目标,培育自己的优良品种 |
8.3.2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建立品改新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序言 |
1.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原理 |
2. 1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 |
2. 2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优化 |
2. 3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
2. 4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确定 |
第三章山西省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概况 |
3. 1山西省农业发展概况 |
3. 2山西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3加入WTO对山西省农业的影响 |
3. 4加入WTO对山西省具体农产品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分析 |
4. 1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
4. 2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资源条件分析 |
4. 3山西省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格局与原则 |
4. 4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
5. 1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 |
5. 2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基本对策 |
第六章山西省优质杂粮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6. 1优质杂粮的品质特色与市场竞争优势 |
6. 2山西省优质杂粮的种类与区域分布 |
6. 3山西省优质杂粮的产业状况与问题分析 |
6. 4加入WTO后山西省优质杂粮的发展对策 |
第七章山西省草食畜牧业发展对策研究 |
7. 1加入WTO对山西省畜牧业的影响 |
7. 2山西省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资源优势 |
7. 3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状况 |
7. 4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的差距及问题 |
7. 5山西省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
第八章山西省优质干鲜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8. 1山西省发展果业的优势及市场前景 |
8. 2山西省果业发展的现状 |
8. 3山西省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8. 4山西省干鲜果产业的发展对策 |
第九章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9. 1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状况 |
9. 2山西省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9. 3山西省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策 |
第十章山西省制种业发展对策研究 |
10. 1山西省制种业现状 |
10. 2山西省制种业的发展空间及优势 |
10. 3山西省种子产业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 |
10. 4山西省制种业的发展对策 |
第十一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山西省杂交改良牛生产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本地牛杂交改良现状 |
2 杂交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0)中晚熟粒用高粱不同组合杂交种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方法 |
1.4.1 播前准备 |
1.4.2 播种 |
1.4.3 田间管理 |
1.5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1 生育时期调查 |
1.5.2 农艺特性分析、测定 |
1.5.3 产量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中晚熟粒用高粱不同组合杂交种生育期的比较 |
2.2 中晚熟粒用高粱不同组合杂交种农艺性状比较 |
2.3 中晚熟粒用高粱不同组合杂交种的产量比较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中晚熟粒用高粱不同组合杂交种生育期的分析 |
4.2 中晚熟粒用高粱不同组合杂交种农艺性状分析 |
4.3 中晚熟粒用高粱不同组合杂交种的产量分析 |
四、山西省杂交改良牛生产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不同玉米自交系多点联合抗旱的鉴定[D]. 刘斌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D]. 党树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山西省右玉县肉羊生产成本收益研究[D]. 陆惠.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0)
- [5]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6]涟源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许科朗.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7]湖北省牛品种改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马健红.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4)
- [8]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吴志宏.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 [9]山西省杂交改良牛生产的现状与对策[J]. 杨国义,邵拴锁,刘建兵,刘一一. 黄牛杂志, 2002(01)
- [10]中晚熟粒用高粱不同组合杂交种的筛选[J]. 姚燕辉,赵兴奎,彭锁堂,段永红. 农学学报,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