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再生能源与崇明东滩绿色能源发展潜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国安,陈勇,赵宝成[1](2021)在《超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地质工作路径探索——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地可再生能源和碳汇资源的多元利用对于超大城市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地热、潮汐、风等可再生能源和土壤、植被、海洋等碳汇资源的发育特征与大地构造、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海陆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地质工作参与上海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和碳汇资源管理的前景较好。地质工作助力上海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四条工作路径:(1)充分利用松散层地质大数据,支持浅层地热开发和地下水储热及地下空间开发;(2)加强深部基岩断裂带地热水、干热岩和深部岩溶、玄武岩调查,促进本地深层地热开发和深层储能与储碳;(3)建立陆域土壤—滩涂盐沼—近岸海域生态地质监测网络,支持陆海统筹的碳汇资源管理和碳汇工程实施;(4)加强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保障沿海风能和潮汐能开发和海洋碳汇工程安全运营。
刘科[2](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苏乔拓[3](2020)在《金砖国家全球城市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探析》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全球城市也在逐渐突破单一的经济功能,在全球层面上的诸多议题开始发声。金砖国家全球城市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正逐渐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本文通过多份全球城市排名的对比,将巴西的圣保罗,俄罗斯的莫斯科,印度的孟买,中国的北京、上海,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作为目前主要的金砖全球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全球性最为显着的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固体废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上,以及在全球环境治理理念的传播中,金砖全球城市都有着亮眼表现。通过对金砖全球城市的治理实践分析,本文认为金砖全球城市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途径包括国际合作、与高层级政府互动、地方自主推动。在治理模式上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多方合作型。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治理任务复杂、治理主体多样、治理能力局限、治理推进稳定、治理机制复杂、治理经验独特的特点。对于全球环境治理而言,金砖全球城市的重要意义体现在提供了新的治理增量,为广大发展中地区累积了治理经验。从作用上来看,金砖全球城市为陷入低潮的全球环境治理注入了新动能,成为了新的发展力量。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较之传统全球城市仍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金砖全球城市在自身市域范围内仍然面临着艰巨的环境治理任务,同时其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度与质量仍有提升空间。这需要金砖全球城市之间和其他层级的城市、国际组织、民族国家政府等多样主体进行更深的合作以改善。
张亚辉[4](2019)在《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评价与优选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公园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产生很多“城市病”,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的绿肺,在保持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方面有积极作用。对城市公园绿地中生态技术进行研究对提高公园绿地的生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技术的应用的前提是要梳理出适用于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技术,以及对生态技术的评价和优选,这样在选择应用在公园绿地生态技术时具有选择和导向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需求的探析,梳理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与维护阶段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解决生态问题的类别,并据此展开生态技术的搜集和汇总工作,通过对应对生态问题的类别进行总结分析,整理出生态技术类别,以应对解决的生态问题为生态技术的类型,对搜集的生态技术利用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最后以“类别-中类-小类”三个层次来构建生态技术体系。本研究以评价内容为评价目的,遵循生态技术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将生态技术指标体系分成三个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对构建的指标体系的14个指标进行详细说明,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结果,计算出每项指标的权重,结合每项指标的权重,对生态技术体系进行打分,筛选出适宜的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运用优劣系数法对城市公园绿地水域空间处理与应用生态技术进行优选,通过确定确定备选方案集、确定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通过对评价指标可行性程度评分计算出优劣矩阵值,结合优劣矩阵值和指标权重得出生态技术的综合优劣系数,确定最优生态技术。
曹牧[5](2019)在《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动态及其多样性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是长江口发育最为完善,规模最大的一处河口型滩涂湿地。其丰富的湿地资源及江海交汇的独特的水文条件,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成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每年过境水鸟近百万只,具有较高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保护区内互花米草的入侵与清除,对迁徙鸟类的停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简述了东滩湿地植物群落、底栖动物及鱼类群落结构,采集一年期的鸟类观测数据,研究了水鸟对人工修复湿地和自然湿地的选择偏好;采用累积11年的鸟类种群环志数据,分析了鸟类种群的变化趋势,探明了东滩湿地环境因子和崇明县(区)社会经济发展对鸟类种群变化的影响;并对东滩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价值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崇明东滩人工修复湿地恢复初期,人工修复湿地单条样线鸟类观测数量与自然湿地差异并不大,但种类组成与自然湿地差异巨大。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东滩保护区鸟类观测记录到各种水鸟共计84225只,分属8目13科74种,多样性指数2.09,均匀度指数0.49。其中,自然湿地区域观测到鸟类70441只,分属7目11科56种,平均每条样线观测到17610只,多样性指数1.73,均匀度指数0.43。人工修复湿地区域观测到鸟类13784只,分属7目10科57种,多样性指数2.59,均匀度指数0.64。两种湿地类型鸟类的相似度指数为0.36,群落组成成分中等不相似。全年鸟类生物多样性及均匀度自然湿地低于人工修复湿地。分布两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鸻形目鸟类的数量、种类、雁形目鸟类的种类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鸟类数量、种类数、雁形目鸟类数量则无显着差异。在自然湿地中,鸻形目鸟类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占62.92%);而在人工修复湿地中,雁形目鸟类的数量最多(占50.20%)。在鸟类迁徙过程中,自然湿地的雁形目鸟类变化与人工修复湿地的雁形目鸟类变化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鸻形目鸟类则无此特征。7个优势种及常见种鸟类的变化中,两种类型湿地分布的雁鸭存在显着的种内及种间相关性;在自然湿地记录到的4种鸻鹬及白鹭的数量变化与出现在人工修复湿地的4种鸻鹬及白鹭无显着种内相关性。人工修复湿地可为途经东滩的多种水鸟,尤其是雁形目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而的鸻形目鸟类更偏好栖息于东滩自然湿地。(2)环志鸟类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其种类、多样性和均匀度变化不明显。于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东滩湿地共环志鸟类3目(鸻形目、鹳形目和鸥形目)8科53种。年环志种类在32~45种间波动,环志鸟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在2.38~2.79间波动,均匀度指数在0.68~0.76间波动;日均环志数量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日均环志59.07只下降到2014年日均环志17.13只。11年间年均环志量均超过环志总数1%的常见种有大滨鹬、黑腹滨鹬、红颈滨鹬等10种鸻鹬类。对其进行两两种间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9对呈显着正相关,其中1对呈极显着正相关。(3)环境改变、崇明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志鸟类种群变化有影响。其中,引起环志鸟类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崇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因子。在环境方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日均环志数量与海三棱藨草面积、鱼类数量和鱼类种类显着正相关。环志鸟类种类与降水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与平均温度均呈现负相关。因子分析表明,13个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觅食空间、植被、底栖动物和温度四个因子,环境综合因子无明显变化趋势。采用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环境因素综合因子对鸟类数量的变化有较强的影响。其中,底栖动物因子是环志鸟类数量和种类的变化主要影响因子,是鸟类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社会经济方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崇明县(区)工农业产值等22个指标中的15个指标与11年间东滩湿地共环志鸟类的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与环志鸟类的种类、多样性和均匀度无相关性。因子分析表明,22个指标可归纳为经济、素质、生存、工业化四大因素,综合因子得分呈上升趋势。采用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引起环志鸟类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崇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因子,而环志鸟类种群自然演替对自身数量变化的影响较小。以环志鸟类种群数量自身变化影响力为标准,崇明社会经济综合因子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力大于环境综合因子。(4)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对东滩湿地鸟类多样性价值进行了评价,并估算出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维持鸟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116.9亿元/a。本文采用支付卡式问卷进行鸟类多样性价值调查,共发放问卷49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份。结果表明受访者为保护崇明东滩湿地鸟类多样性及东滩湿地环境,平均每年愿意支付58.3元。由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支付意愿与年龄、职业、旅游次数呈极显着相关,与教育程度、对崇明湿地的熟悉程度呈显着相关,与性别、月收入、居住地等因素相关性不显着。WTP(最大支付意愿)值与性别、教育程度、旅游次数极显着相关;WTP值与年龄、职业、月收入、对崇明湿地了解程度、居住地的相关性不显着。
黄培福[6](2019)在《基于资源循环代谢的城市人居生态单元及其生成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工业革命后,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城市化进程也由此加快,但由于人们盲目追求城市飞速建设,忽略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气候异常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交通拥堵、热岛效应、垃圾围城等城市病。20世纪70年代,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研究,生态城市理论正式提出并成为缓解城市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同时城市代谢理论也开始应用到城市研究之中,城市代谢理论从更深的层次,不同的角度研究城市生态问题,为人们研究城市生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资源代谢的视角,基于循环代谢理论,以城市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空间与技术模式,构建城市、片区、邻里、街区四个尺度城市人居生态单元模型,研究城市、片区、邻里、街区四个层级上的形态与代谢关联模型。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与依据、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分析了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城市代谢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构建了研究的框架,列举了研究的方法。第二章对国内外典型生态城市案例进行案例解析,总结生态城市案例尺度层级、交通组织、开发强度等空间形态模式;雨水利用、污水处理、垃圾回收与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生态技术模式;抽取绿地率、路网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空间形态指标,雨水利用率、污水处理、废弃物收集与处理等资源再利用率指标。探求当前生态城市空间形态及其生态适宜技术的生态化整合模式,以为构建适用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人居生态单元模型提供参考依据。第三章重点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基于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立足建筑学审视“城市生态系统”,基于此提出“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并对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与内涵、系统与结构、层级与要素进行初步探讨。第四章研究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代谢机理特征,基于现有城市代谢机理的理论基础,并依托适宜生态技术,构建城市人居生态单元水、能源、养分、垃圾的循环代谢模型,构建基础设施技术工具集,再此研究的基础上,以人均土地消耗与人均资源消耗为数据依据,对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四个层级进行尺度的研究与代谢数据配量计算。此外根据整理的基础设施技术工具集,对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各适宜技术进行空间关联,构建四个层级的空间与技术关联模型。第五章基于以上研究,选取实验条件,基于本文研究与其地理气候条件,设计一座基于资源循环代谢的生态城市,并对其城市、片区、邻里、街区四个层级的生态技术设施与空间形态进行整合设计。第六章为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针对本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足与进一步的展望。
吴雅[7](2019)在《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及提升路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碳排放所导致的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已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中国不仅承受着来自国际社会的碳减排压力,还面临着国内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多重挑战。为此,中国提出2030年左右尽早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以及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减排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城市作为碳排放的主要发源地和聚集地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城市的低碳建设成效便成为我国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许多国家进行了大量的低碳城市建设实践与探索,通过产业转型、能源优化、技术革新等手段取得了一定的低碳建设成效,但低碳城市建设实践普遍存在“轻过程重结果”的现象。换言之,忽视了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而只关注低碳城市建设的结果,从而导致城市无法准确定位自身所处的低碳建设演变过程,以至于在低碳建设过程中存在众多盲区或薄弱环节。此外,我国城市数量众多,城市的差异性决定了其低碳建设模式及路径不能千篇一律,而要结合自身城市特征及发展现状来设计因城而异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一般参考意义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例如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技术支撑和完善政策机制等,缺乏基于城市特征来设计提升路径的理论方法。事实上,只有紧密结合城市特征的路径,才能有效地用于指导城市的低碳建设。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包括:(1)归纳总结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现状。选取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中的城市如纽约、东京和伦敦等及我国低碳试点城市为研究对象,梳理这些城市在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低碳产业和低碳能源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并总结这些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经验,识别出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实践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设计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奠定理论基础。(2)识别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过程,构建反映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特征变量,探索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演变规律。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识别是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通过建立城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城市从高碳演变为低碳需要依次跨越碳强度、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总量3个拐点。基于此,得出低碳城市建设需要经历四个过程,即碳排放强度高峰前阶段(过程P-Ⅰ)、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过程P-Ⅱ)、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过程P-Ⅲ)以及碳排放总量稳定下降阶段(过程P-Ⅳ)。然后,运用Kaya恒等式识别反映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主要特征变量,并探析这些特征在低碳城市建设各过程中的演变规律。通过选取北京、纽约和新加坡为样本城市,对所得出的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演变规律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验证,结果显示北京市处于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过程P-Ⅲ),而纽约和新加坡都处于碳排放总量稳定下降阶段(过程P-Ⅳ)(3)识别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的内部传导结构进行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针对我国低碳试点城市颁布的相关文件,基于LDA主题模型识别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识别出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碳汇和低碳管理制度等7大类别。在此基础上,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了影响因素间的层级结构,并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深度挖掘,得到低碳技术水平(T1)和能源结构(EN1)是决定城市低碳建设水平高低的最关键因素。这些研究成果为设计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路径提供了理论方向。(4)基于经验挖掘理论,结合低碳城市特征变量和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提出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包含三部分。首先,将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作为认识低碳城市建设存在问题的突破口,梳理国内外城市为解决各类问题所积累的实践经验,结合城市特征相关数据,以构建包含“问题-经验-特征”三个维度的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经验库。其次,基于相似度匹配算法,构建目标城市所面临的目标问题与案例经验的匹配机制,得到解决目标问题的最佳实践经验。最后,借鉴挖掘的经验,并进一步结合目标城市自身情况,设计出提升目标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路径。该部分的研究内容选取了沈阳市的能源结构优化为目标问题进行范例分析,模拟了沈阳市能源结构提升路径的设计流程。论文通过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案例分析,深度剖析了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的设计方法。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轻过程重结果”的不足,不仅丰富和完善了现有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帮助地方政府认识自身所处的低碳建设过程和低碳建设潜力。影响因素的识别为管理决策者制定有针对性地低碳建设措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文提出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制定符合自身城市特征的提升路径,进而为提高低碳建设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曹牧,薛建辉[8](2016)在《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研究述评》文中提出崇明东滩湿地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为上海市乃至长三角地区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笔者综述了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在供给、调节、支持、文化等4个方面的服务功能,归纳出人工围垦、上游水利设施修建、工农业生产活动、互花米草入侵是湿地服务功能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东滩湿地生态价值评估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适合东滩湿地的生态价值评估体系的建议,指出今后应在东滩湿地基础功能研究、外来物种入侵影响和控制对策以及东滩湿地的生态资源复核、生态补偿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杨璐[9](2016)在《生态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在崇明东滩生态城的应用》文中认为生态技术具有节约资源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应对能源资源危机,有效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生态技术类型繁多、性能参差不齐以及地域性强,目前既缺少对生态技术适宜性评价标准的研究,也缺乏对生态技术进行系统地梳理,不利于生态技术的合理使用和推广应用。本文在梳理生态技术、适宜技术、生态城市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生态技术的内涵;收集生态技术数据,对比分析了生态技术应用案例;探讨了生态技术体系结构和适宜生态技术的评价方法,并以崇明东滩生态城为例,对城市建设中如何系统化应用生态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了“要素类别-要素-技术类型”三级生态技术体系框架。该体系包括资源环境保护、新能源、环保材料、废弃物利用和信息资源5大要素类别,下分18个要素和36个技术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106项常用生态技术组成的开放型生态技术库及信息管理平台。(2)构建了崇明东滩生态城的生态技术体系。体系由调整后的生态技术体系结合东滩生态城建设内容组成。体系包括基础和支持功能两部分,6个子系统。其中,基础部分包括绿色建筑、生态设施和绿色交通3个子系统,支持部分包括清洁能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智慧管理3个子系统。(3)建立了崇明东滩生态城适宜生态技术评价方法和标准。提出了东滩生态城适宜技术评价体系,体系由生态性、经济性、实用性、兼容性和先进性5项准则及15个指标组成。利用该体系评价技术库中的生态技术,优选出对东滩生态城适宜性较高的39项生态技术;并对东滩生态城正在试行的8项生态技术进行评估,评分结果整体适宜性水平较好。本文建立的生态技术体系、开放型生态技术库和适宜生态技术评价体系对东滩生态城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也对我国其他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刘璐[10](2015)在《城市化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低碳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可再生能源与崇明东滩绿色能源发展潜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再生能源与崇明东滩绿色能源发展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超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地质工作路径探索——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工作在上海市可再生能源领域前景 |
1.1 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需求 |
1.2 地质工作在地热能开发和储能中的前景 |
1.3 地质工作支持风能和潮汐能开发的前景 |
2 地质工作在上海市碳汇管理领域前景 |
2.1 地质工作在陆地碳汇管理中的前景 |
2.2 地质工作在海洋碳汇管理中的前景 |
2.3 地质工作在地质碳封存方面的前景 |
3 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的地质工作路径思考 |
3.1 充分利用松散层地质大数据,支持浅层地热开发和地下水储热及地下空间开发 |
3.2 加强深部断裂带地热水、干热岩和深部岩溶和玄武岩调查,促进本地深层地热利用和深层储能、储碳 |
3.3 建立陆域土壤、滩涂盐沼、近岸海域一体化生态地质监测网络,支持陆海统筹的碳汇资源管理和碳汇工程实施 |
3.4 加强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保障沿海风能、潮汐能开发和海洋碳汇工程安全运营 |
4 结束语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3)金砖国家全球城市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全球城市的范式演变 |
1.3.2 金砖国家的城市研究 |
1.3.3 全球城市的全球治理作用 |
1.3.4 全球环境治理的缘起 |
1.3.5 全球环境治理中的非国家行为体 |
2 金砖全球城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概念与关系 |
2.1 金砖全球城市的概念内涵 |
2.2 金砖全球城市与传统全球城市的特征对比 |
2.2.1 规模体量 |
2.2.2 发展阶段 |
2.2.3 政治权力结构 |
2.2.4 环境问题类型 |
2.3 金砖全球城市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角色 |
3 金砖全球城市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领域 |
3.1 气候变化应对 |
3.1.1 巴西圣保罗:多元社会群体共同致力减碳 |
3.1.2 印度孟买:聚焦洪灾推进气候治理 |
3.1.3 中国北京、上海:国家引领地方气候治理 |
3.1.4 南非约翰内斯堡:充分进行国际合作 |
3.2 空气污染治理 |
3.2.1 俄罗斯莫斯科:降低交通污染排放获国际认可 |
3.2.2 印度孟买:仍在发展,改善有限 |
3.2.3 中国北京:全方位治理,成效显着 |
3.3 固体废物处置 |
3.3.1 巴西圣保罗:能力建设与知识传播均衡发展 |
3.3.2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技术合作推动固体废物处置 |
3.3.3 印度孟买:重视非正式部门治理作用 |
3.3.4 中国上海:率先强制垃圾分类处理形成样板作用 |
3.3.5 南非约翰内斯堡:以填埋场技术提升促进循环发展 |
3.4 生物多样性保护 |
3.4.1 印度孟买:生物防治带来实效 |
3.4.2 中国北京、上海: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为核心保障生物多样性 |
3.5 传播全球环境治理理念 |
3.5.1 可持续发展规范的传播 |
3.5.2 国际环境会议的举办 |
4 金砖全球城市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途径 |
4.1 国际性合作 |
4.1.1 智力支持 |
4.1.2 资金支持 |
4.1.3 舆论支持 |
4.2 与高层级政府互动 |
4.2.1 完成高层级政府任务 |
4.2.2 试点累积经验 |
4.3 地方自主推动 |
5 金砖全球城市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模式、特点与意义 |
5.1 主要模式 |
5.1.1 政府主导型 |
5.1.2 多方合作型 |
5.2 主要特点 |
5.2.1 治理任务的复杂性 |
5.2.2 治理主体的多样性 |
5.2.3 治理能力的局限性 |
5.2.4 治理推进的稳定性 |
5.2.5 治理机制的复杂性 |
5.2.6 治理经验的独特性 |
5.3 主要意义 |
5.3.1 提供新的“治理增量” |
5.3.2 为发展中地区累积治理经验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评价与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绿地 |
1.3.2 公园绿地 |
1.3.3 生态技术 |
1.3.4 生态技术评价 |
1.3.5 生态技术优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外城市公园绿地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评价及优选研究综述 |
1.4.4 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 |
(1)梳理出现有城市公园绿地中的生态技术 |
(2)以城市公园绿地中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为向导来构建生态技术体系 |
(3)选取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体系的评价指标 |
(4)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优选 |
1.6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体系构建 |
2.1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体系构建原则和流程 |
2.1.1 构建原则 |
2.1.2 构建流程 |
2.2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选择原则和依据 |
2.2.1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选择原则 |
2.2.2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选择依据 |
2.3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梳理 |
2.3.1 生态技术统计 |
2.3.2 生态技术类别分析 |
2.4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体系构建 |
2.4.1 生态技术体系分类系统 |
2.4.2 生态技术体系框架 |
2.5 小结 |
3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评价研究 |
3.1 生态技术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
3.1.1 生态技术评价的目的 |
3.1.2 生态技术评价的意义 |
3.2 生态技术评价的流程及方法 |
3.2.1 生态技术评价的流程 |
3.2.2 生态技术评价的方法 |
3.3 生态技术评价内容 |
3.3.1 技术的先进性 |
3.3.2 技术的生态性 |
3.3.3 技术的适应性 |
3.3.4 技术的经济性 |
3.3.5 技术的社会性 |
3.4 生态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3.4.1 生态技术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4.2 生态技术评价指标结构 |
3.4.3 生态技术评价指标内涵及评价标注 |
3.5 生态技术评价指标权重 |
3.5.1 判断矩阵构建 |
3.5.2 计算指标权重 |
3.6 专项生态技术评价 |
3.6.1 生态技术评价指标打分标准 |
3.6.2 生态技术分值计算方法 |
3.6.3 生态技术评分等级 |
3.6.4 生态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3.7 小结 |
4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优选 |
4.1 影响技术优选因素 |
4.1.1 生态技术特性 |
4.1.2 生态技术应用对象特性 |
4.2 生态技术优选原则 |
(1)综合效益原则 |
(2)可行性原则 |
(3)通用性原则 |
(4)竞争性原则 |
4.3 生态技术优选思路 |
4.4 生态技术优选方法 |
4.4.1 逐步排除定性分析法 |
4.4.2 优劣系数法及其改进 |
4.5 基于改进优劣系数法的水域空间处理与应用生态技术优选 |
4.5.1 确定备选方案集 |
4.5.2 优劣关系矩阵的确定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评价指标权重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评价打分问卷调查 |
作者简介 |
1.教育经历 |
2.个人成就 |
(5)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动态及其多样性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鸟类群落变化及影响因素 |
2.2 鸟类环志 |
2.3 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及群落研究进展 |
2.4 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价值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 |
1 研究地点区划 |
2 崇明东滩湿地结构 |
2.1 崇明东滩湿地地貌特征 |
2.2 东滩湿地植物区系与群落 |
2.3 湿地底栖生物 |
2.4 东滩湿地鱼类 |
3 互花米草控制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 |
3.1 互花米草入侵现状及危害 |
3.2 互花米草治理区域和模式 |
3.3 互花米草治理对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 |
3.4 修复湿地与自然湿地植被差异 |
3.5 修复湿地与自然湿地底栖动物差异 |
4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
4.1 供给服务 |
4.2 调节服务 |
4.3 支持服务 |
4.4 文化服务 |
第三章 东滩保护区水鸟群落构成及两种类型湿地鸟类比较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地点与样地设置 |
1.2 调查方法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类型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
2.2 东滩湿地鸟类群落月际变化 |
2.3 两种类型湿地主要鸟类群落特征月际变化及对比 |
2.4 两种湿地优势种鸟类月际变化 |
2.5 两种类型湿地鸟类群落相关性分析 |
2.6 两种类型湿地共有优势种及常见种鸟类种群相关性分析 |
2.7 珍稀濒危水鸟在两种类型湿地的分布 |
3 讨论 |
3.1 两种湿地鸟类群落差异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2 东滩湿地鸟类主要种群的种间相关性与生境选择 |
第四章 东滩湿地环志鸟类动态变化分析(2005-2015)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东滩湿地环志鸟类组成分析 |
2.2 环志鸟类种群年际变化动态 |
2.3 常见环志鸟类变化趋势及其种间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环志鸟类总体特征 |
3.2 常见环志鸟类种间关系 |
3.3 环志鸟类种群特征变化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影响环志鸟类变化的环境因素分析(2005-2015) |
1 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
2 环志鸟类与当年东滩湿地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 环志鸟类与上一年度东滩湿地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 崇明东滩湿地环境因素对环志鸟类影响的因子分析 |
5 环志鸟类变化环境因素驱动力分析 |
5.1 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
5.2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6 讨论 |
第六章 影响环志鸟类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2005-2015) |
1 指标选取和研究方法 |
2 环志鸟类与当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 环志鸟类与上一年度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崇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志鸟类影响的因子分析 |
5 环志鸟类数量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
5.1 变量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 |
5.2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6.讨论 |
第七章 崇明东滩湿地非使用价值评价 |
1 研究方法 |
1.1 调查问卷设计 |
1.2 问卷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受访者特征分析 |
2.2 支付意愿分析 |
2.3 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
2.4 生物多样性价值估算 |
2.5 非使用价值估算 |
3 小结与讨论 |
3.1 生物多样性价值与非使用价值的评价结果 |
3.2 影响支付意愿的分析 |
3.3 与其他湿地保护区非使用价值对比 |
3.4 湿地的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6)基于资源循环代谢的城市人居生态单元及其生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城市生态环境危机 |
1.1.2 生态城市建设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市代谢理论与应用研究 |
1.3.2 生态城市理论及实践研究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生态城市案例解析及其生态化模式研究 |
2.1 典型生态城市案例解析 |
2.1.1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
2.1.2 典型国内生态城市案例解析 |
2.1.3 典型国外生态城市案例解析 |
2.2 空间形态规划模式研究 |
2.2.1 用地形态 |
2.2.2 交通体系规划及路网形态 |
2.2.3 开放空间及景观绿地 |
2.3 生态技术应用模式研究 |
2.3.1 水资源处理及利用 |
2.3.2 垃圾、废弃物回收与利用 |
2.3.3 生态节能技术应用 |
2.4 生态城市相关生态指标对比分析 |
2.4.1 空间形态指标 |
2.4.2 生态技术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缘起与定义 |
3.1 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理论缘起 |
3.1.1 系统论原理 |
3.1.2 生物物理学 |
3.1.3 城市生态学 |
3.1.4 城市形态学 |
3.2 城市人居生态单元概述 |
3.2.1 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与内涵 |
3.2.2 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系统与结构 |
3.2.3 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层级与要素 |
3.3 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特征 |
3.3.1 共性生 |
3.3.2 自维持性与循环性 |
3.3.3 代谢多样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模型构建研究 |
4.1 资源循环代谢模式 |
4.1.1 相关理论与方法 |
4.1.2 循环代谢机理研究 |
4.1.3 整合基础设施研究 |
4.2 生态单元平衡配量模型研究 |
4.2.1 生态单元平衡配量方法 |
4.2.2 各层级平衡配量模型研究 |
4.2.3 代谢核算的相关指标 |
4.3 生态单元模型的尺度与配量研究 |
4.3.1 街区尺度界定及其配量计算 |
4.3.2 邻里尺度界定及其配量计算 |
4.3.3 片区尺度界定及其配量计算 |
4.3.4 城市尺度界定及其配量计算 |
4.4 生态单元空间与技术整合模式研究 |
4.4.1 街区空间与技术整合模式 |
4.4.2 邻里空间与技术整合模式 |
4.4.3 片区空间与技术整合模式 |
4.4.4 城市空间与技术整合模式 |
第5章 城市生态技术与空间形态整合设计 |
5.1 实验场地条件拟定 |
5.2 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设计与生态技术策略 |
5.3 街区生态技术与空间形态整合设计 |
5.4 邻里生态技术与空间形态整合设计 |
5.5 片区生态技术与空间形态整合设计 |
5.6 城市生态技术与空间形态整合设计 |
第6章 结语 |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7)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及提升路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 |
2.1.1 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概念 |
2.1.2 低碳城市建设的特征 |
2.1.3 低碳城市与其他典型形态城市的对比辨析 |
2.2 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低碳经济理论 |
2.2.4 创新驱动理论 |
2.2.5 相关理论的综合运用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现状 |
2.3.2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 |
2.3.3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
2.3.4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路径 |
2.3.5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研究 |
3.1 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 |
3.1.1 国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现状 |
3.1.2 国内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现状 |
3.1.3 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启发 |
3.2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SWOT分析 |
3.2.1 SWOT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 |
3.2.2 内部优势(Strengths) |
3.2.3 内部劣势(Weaknesses) |
3.2.4 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
3.2.5 外部挑战(Threats) |
3.3 本章小结 |
4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分析 |
4.1 问题描述 |
4.2 研究方法 |
4.2.1 城市碳排放计算方法 |
4.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
4.2.3 Kaya恒等式 |
4.3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过程分析 |
4.4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特征分析 |
4.4.1 城市特征和城市碳排放的相互作用机理 |
4.4.2 城市特征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分析 |
4.5 低碳城市建设演变规律的实证分析 |
4.5.1 样本城市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4.5.2 样本城市的低碳演变过程分析 |
4.5.3 样本城市的低碳特征演变规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研究方法 |
5.2.1 文本主题模型LDA |
5.2.2 解释结构模型ISM |
5.2.3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
5.2.4 研究步骤 |
5.3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
5.3.1 低碳城市相关政策文本收集 |
5.3.2 政策文本预处理 |
5.3.3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5.4 基于ISM方法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分析 |
5.4.1 组建ISM专家组 |
5.4.2 构建邻接矩阵 |
5.4.3 计算可达矩阵 |
5.4.4 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构建 |
5.5 基于ANP方法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
5.5.1 构建ANP网络结构 |
5.5.2 构造判断矩阵 |
5.5.3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设计研究 |
6.1 问题描述 |
6.2 研究方法 |
6.2.1 经验挖掘理论 |
6.2.2 相似度匹配算法 |
6.3 基于经验挖掘理论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的设计原则 |
6.4 基于经验挖掘理论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的设计方法 |
6.4.1 建立低碳城市实践经验库 |
6.4.2 匹配目标问题的最佳实践经验 |
6.4.3 设计目标城市的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 |
6.5 提升路径设计方法的应用范例分析 |
6.5.1 目标问题的界定 |
6.5.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6.5.3 针对目标问题的提升路径设计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目录 |
C 附表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
1.1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1.1.1 供给服务 |
1.1.2 调节服务 |
1.1.3 支持服务 |
1.1.4 文化服务 |
1.2 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 |
1.2.1 人为因素 |
1.2.2 自然因素 |
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3 展望 |
(9)生态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在崇明东滩生态城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技术研究 |
1.2.2 适宜生态技术选择 |
1.2.3 生态技术体系和应用 |
1.2.4 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态技术体系构建 |
2.1 构建方法 |
2.1.1 构建原则 |
2.1.2 构建流程 |
2.2 数据来源 |
2.2.1 统计分析 |
2.2.2 案例比较 |
2.2.3 分类统计 |
2.3 体系结构 |
2.3.1 分类系统 |
2.3.2 体系框架 |
2.3.3 专项介绍 |
2.4 开放型生态技术库 |
2.4.1 技术库搭建 |
2.4.2 技术库平台设计 |
2.5 小结 |
第3章 生态技术体系在东滩生态城的应用 |
3.1 方法和步骤 |
3.2 体系构建 |
3.2.1 东滩生态城概况 |
3.2.2 建设特点和需求 |
3.2.3 系统分析 |
3.2.4 体系构建 |
3.2.5 体系说明 |
3.3 小结 |
第4章 东滩生态城适宜生态技术评价与筛选 |
4.1 适宜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
4.1.1 基本流程 |
4.1.2 评价标准和体系框架 |
4.1.3 权重设立与分析 |
4.1.4 得分计算方法 |
4.1.5 评价体系建立 |
4.2 适宜生态技术筛选 |
4.2.1 评分等级 |
4.2.2 评价结果分析 |
4.2.3 推荐适宜技术 |
4.3 试行技术适宜性评估 |
4.3.1 评估结果 |
4.3.2 评分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城市化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比较 |
1.1国外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概况 |
1.2国内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概况 |
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3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途径 |
4结论 |
四、可再生能源与崇明东滩绿色能源发展潜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地质工作路径探索——以上海市为例[J]. 方国安,陈勇,赵宝成.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1(12)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3]金砖国家全球城市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探析[D]. 苏乔拓.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4]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技术评价与优选研究[D]. 张亚辉.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5]崇明东滩湿地鸟类种群动态及其多样性价值研究[D]. 曹牧.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2)
- [6]基于资源循环代谢的城市人居生态单元及其生成设计研究[D]. 黄培福.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7]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及提升路径设计研究[D]. 吴雅. 重庆大学, 2019(10)
- [8]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研究述评[J]. 曹牧,薛建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9]生态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在崇明东滩生态城的应用[D]. 杨璐.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10]城市化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启示[J]. 刘璐. 科技与管理,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