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童,与父亲一起创造网络童话(论文文献综述)
任晓乐[1](2021)在《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资源获取问题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由来以久,并在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增加的过程中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凸显,学者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也逐渐细化。身为一名偏远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在任教的过程中,笔者深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语文学习上的差异,特别是留守儿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缺乏学习资源的情况尤为严重。翻阅资料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以心理问题研究居多,而研究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文章不仅数量有限,并且角度也并不丰富。因此,笔者将以一位留守儿童教师的视角探讨本地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研究语文学习资源对其语文学习的影响及其重要性,从不同角度提出留守儿童获取语文学习资源一些可行性方法,通过关注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问题,实现对其关爱与关怀。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结合社会问题和个人经历两个方面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来源,对论文主要讨论的“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和“语文学习资源”两大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留守儿童语文教育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细致地梳理,确定了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简述与本论文相关的理论支撑,用以指导留守儿童学习与成长,主要包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第三部分主要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成长说明语文学习资源对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的重要性。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教师访谈梳理概括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获取语文学习资源的现状。第五部根据问卷结果总结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在获取语文学习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第六部分梳理并挖掘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可行性方法。笔者希望通过对语文学科的不断摸索,结合自身在农村牧区地区小学两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从而对留守儿童语文素养的提高能有一些帮助,从观念上、情感上、方法上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付玉琪[2](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李颖[3](2020)在《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一批以呈现儿童在1931-1945年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为主要内容的儿童小说再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些小说以不同于此前的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面貌,形成了一股新的创作热潮。本文以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主题内容、叙事艺术和价值追求这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以期对新世纪以来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特点与价值作较为详细与深入的探究。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通过分析相关概念,更明确地界定何为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回顾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发展历程,梳理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选题意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文本分析入手,区分文中儿童经历战争的不同体验,论述自然、顽童、成长、爱等多重母题在小说中的表现,对作品的人物形象的内涵进行提炼,突出强调了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立足于儿童的战争书写。第二章探究小说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继承与创新,归纳了符合儿童成长路径的四种故事模式,关注贴近儿童阅读体验的叙事视角,分析了契合儿童心性的叙述策略。第三章探讨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价值追求。这批小说张扬以史为鉴的现实情怀,深化童年书写的文化底蕴,坚守“以善为美”的审美旨归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出了儿童文学应有的人文关怀。结语部分,从当前儿童文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出发,对小说的价值与不足进行审视。本文认为,新世纪以来的抗战题材儿童小说不仅立足于时代特征和儿童的成长规律,而且站在人性与文化的高度上,诠释了儿童文学所应有的历史承担与文化责任。这是对此前抗战题材儿童小说创作的一次超越,实现了战争儿童文学向童年和文学的进一步回归,使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内涵更为丰富,也使儿童文学的创作道路变得更深更广。
陈莉[4](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洪雨涵[5](2019)在《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对外接受史上,纳博科夫成为难以绕开的影响发生源。纳博科夫以其独特的文学思想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技法,给中国的当代文坛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在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滋养中成长起来的20世纪后期的当代作家,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过纳博科夫的文学遗产的馈赠。总体来说,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两方面的革新上。本论文在这一既定的影响事实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中国当代作家对纳博科夫所遗留的文学遗产的接受和借鉴以及被再创造的程度,从而呈现出新时期当代文学吸纳性和本土性兼具的特质。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研究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尤以纳博科夫的文学观及其创作与新时期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实践之关系为主线。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避免了将纳博科夫与单个当代作家进行简单的对比解读,而是提炼了纳氏独特的文学观念、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作为研究的主题。以主题研究为大框架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在宏观把握的同时也有专题性的细部讨论。全文一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共四大章节组成:绪论部分概括了纳博科夫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指出纳博科夫对新时期的中国文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概述了纳博科夫在中国的研究情况。正文的第一章主要梳理了80年代以来纳博科夫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情况,着重介绍了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与中国当代作家的不解之缘。第二章从文学观念的影响入手,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出发,具体论述纳博科夫的文学思想对中国当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影响。纳博科夫认为“好小说都是好童话”,文学的虚构与现实的真实之间存在异质性;作家应该是“魔法师、教育家、说书人”三位一体的存在,指出小说世界是作家独创的新天地;将写作视为“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而非道德说教;极力推崇优秀作家与优秀读者的相遇。不难发现,在中国作家的文学观念中有明显的纳博科夫影响的痕迹。第三章从小说创作的变化入手,从创作题材、叙事策略以及语言风格三方面探究纳博科夫的小说创作所给予我国当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启示。第四章总结了自新时期以来,纳博科夫被我国当代文坛接受的原因,并反思了纳博科夫在中国接受之路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结语部分重申了纳博科夫在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的实践上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的深远影响,指出我国当代作家在吸收外国文学有益影响的同时,作为创作主体也努力寻找全球化与本土化语境发展的契合点,推动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文学。
何文婷[6](2019)在《生态美学视域下迟子建小说的儿童形象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后工业文明的子民,我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性带来的一切便利的同时,也深感被文化所豢养的束缚,日渐觉得“世界的失去”。然而,在迟子建的笔下,我们却看到一个“鸢飞鱼跃”、“万物共生共荣”的生机勃勃的世界,在她蓄满温情的文字里,我们咂辨出生命的绿、爱的红和纯洁的白。迟子建作为大兴安岭的女儿,她带着一股山林的生鲜之气而来,不攀附不献媚不附和于大流,以她的文字将这些现代文明的弊病一一揭露,用她独特的整体性观念、生态美学眼光观照世界,用她特有的温情呼吁人们对社会对自然和谐生态的关注。本文以生态美学为视角,分析迟子建小说中的儿童形象,从中探寻作家整体性世界观,生态美学视野,以及作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忧思,对生命的无限温情与救渡。本文除绪论外分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为总论部分。首先厘清生态美学理论的源流,从世界观及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其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其次从生平经历、访谈及作品中,探寻迟子建生态美学思想的来源。最后探讨(自然、伦理、制度)三种生态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第二、三、四章分别从自然生态、伦理生态、制度生态等向度切入,从这三个向度下分类出的更具体的生态环境中以生态美学理论分析迟子建小说中的儿童形象,表现出她在作品中对自然界事物的青睐、对现代文明进程的担忧和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张琨[7](2019)在《儿童本位与初中语文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儿童教育承担着培养健康的国民人格和精神的重任,而正确有效的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可以塑造儿童健康的人格,保护儿童自由的天性,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从而培育出具有创造精神的国民。但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在初中阶段,大量的儿童文学阅读处于无意义状态,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教学内容没有被很好的发挥;二是阅读教学实践的“伪儿童主体性”,这些均阻碍了儿童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因此,研究初中阶段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具有多向度的价值,不仅可以补充儿童文学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资料,而且还可以对中学生的健康人格塑造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遗憾的是,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选文及教学的探讨,对初中阶段的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关注较少。所以,本文提出初中语文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应落实儿童本位教育观的观点,即儿童文学阅读教学要围绕着促进儿童自我同一性形成来设计实施。本文主要分三章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还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主要反思了成人本位教育观的历史文化根源为父权家长制文化,并论述对教育产生的“非儿童本体化”负面影响。从而明确儿童本位教育观的内涵,具体指初中阶段的儿童本位应指向少年儿童健康人格塑造中的自我同一性形成。而成人本位到儿童本位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是否契合儿童本位,这就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和立论基础。第二章在第一章立论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儿童本位弱化的表征。具体体现在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内容存在着成长主题型作品意蕴的单薄,价值观呈现方式的单一,幽默幻想儿童文学的不足等问题;以及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实践也存在着忽视儿童生命体验的教学设计、遮蔽儿童想象创造的教学活动和抑制儿童发展的教学评价等弊端。第三章是在一二章的基础上,具体的针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中儿童本位弱化的若干问题,提出有利于强化儿童本位的改良措施。包括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内容的完善措施和教学实践的优化路径。综上所述,本文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以儿童本位为研究视角反省了成人本位对儿童教育的不良影响,针对阅读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两大方面入手,力图构建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阅读教学。
殷俊[8](2018)在《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文中认为面对文化创意产业迅猛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围绕文化产品开发,展开资本运作,期望在新一轮的“创意经济”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收益。紧跟时代的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法规。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动画,也越来越倍受关注。面对新世纪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文化内容的创新价值的挖掘依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动画在辉煌时期,其相关作品也曾享誉海内外,被国人引以为傲,先驱们对动画艺术的执着探索和斐然的成就,在世界动画领域中留下了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深刻的印迹。中国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的创作方式急需改变,借鉴与创新是必由之路。“二十世纪60-80年代”,是世界信息技术革新和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促使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发展形成不同风格的关键时期。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经历了“辉煌期”、“沉寂期”、“复兴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十年期间,以1961年《大闹天宫》的上映拉开序幕,中国动画先后达到了两次创作的高峰,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民族风格之路”,形成了誉满全球的动画“中国学派”,创作了一大批独具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及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同样,日本动画分别经历了60年代全面振兴时期,70年代动画跌落再振兴时期,以及80年代的辉煌期,是其发展最为重要的三十年,日本动画创作者们经过这一时期的不断磨练,形成并确立了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作品融入到日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中,同时渗透到世界的多个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动画大国。论文以二十世纪60-80年代为研究线索,以史为据,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出发,以中日两国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为证,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进行各自历史的纵向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阶段的横向比较,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综合归纳、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等方法,找出各自的发展规律,揭示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形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原因。二十世纪60-80年代,作为中日动画发展史中重要的三十年,梳理、比较研究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的历史轨迹,以及发展脉络,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意义。在中日动画发展史的宏观视阈下对其进行谛视、分析与比较,对于建构动画理论框架和完善动画史的研究都寓意深远。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五个部分:首先,对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各自发展的轨迹、特点及差异;其次,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造型风格写意性特点与日本动画写实性特色的对比,总结出各自在动画创作中的艺术倾向和设计思维;接着,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展开研究及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叙事“四段式”结构和日本动画的叙事情节组织特点的剖析与对比,总结出中日动画叙事结构的特征及在故事组织形式上的差异;然后,针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展开研究与分析,分别围绕中国动画的“去电影化”与日本动画的“电影化”展开论述与剖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两者在视听语言艺术风格处理上的差异;再次,进行了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从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展开思考与辨析;最后,综合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影响中日动画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剖析,总结出国产动画艺术创作中的经验教训,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动画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创新与发展寻找到新的途径。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应在学习与借鉴中“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从多元化的角度挖掘题材,从作品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寻求契机突破,实现优秀传统观念与价值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转换,从而提升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宋敏[9](2018)在《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文中研究指明儿童戏剧具有提升儿童审美能力、塑造儿童优良品格的功能。中国儿童戏剧近百年的发展史能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1919年至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纵轴上以1919——2010年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探索对象,力图用新的研究视角,来审视近百年的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本论文由绪论与九个章节组成。绪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儿童戏剧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述评,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意义与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什么是儿童剧?本文的定义为:专门为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艺术。其内涵有三:一是以儿童为对象,也就是儿童为主要观众群体;二是演出内容与演出方式要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三是演出主体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或者两者共同演出。在上述定位之下,可以将儿童戏剧的涵盖范围扩大到:只要其出发点是为儿童服务,那么一切反映儿童生活并为儿童所接受和欣赏的都可称为儿童戏剧,如戏曲、歌舞剧、童话剧、课本剧等。儿童戏剧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游戏性等艺术特征。第二章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儿童观念中,儿童是父母的所属品,是缩小的成人,儿童没有独立的人格。1915年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将儿童从父母的从属地位中解救出来,儿童作为独立的人被尊重,确立了以“儿童为本位”的新的儿童观。在这种儿童观的观照下,周作人、郭沫若、郑振铎、陈伯吹等有识之士开始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戏剧研究或创作。第三章中国儿童歌舞剧鼻祖——黎锦晖及其创作。黎锦晖是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其创作的儿童歌舞剧共计12部,在作品中宣扬爱的教育、美的追求,呈现唯美主义与平民主义两种审美特征,影响广泛。除此之外,黎锦晖对国语运动的推行及演艺人才的培养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第四章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数量众多的儿童剧团是战争时期儿童戏剧创作与传播的主要载体,本时期的儿童戏剧内容主要以宣传民众、鼓动抗战、配合政治任务为主要目的,对发动民众、宣传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此时期多数剧作制作粗糙,思想传达的急迫感压倒了对艺术表达的追求,内容政治化、概念化、标语化、公式化,尽管剧目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者无几。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此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剧作,作品内容多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重建新生活的理想以及对新生活投入的热情为主,凸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剧作叙事技巧较战争时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完善。由于政治标准第一的影响,剧作存在时代烙印明显,人物僵化、题材狭窄等缺陷。老舍的童话剧《青蛙骑手》、《宝船》,刘厚明的《小雁齐飞》、王镇的《枪》是此时期代表作。第六章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任德耀的创作代表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他创作的《马兰花》、《魔鬼面壳》等儿童剧是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影响深远。其剧作内容在展现真善美的同时注重思辨内涵。任德耀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特质影响了一批后来的儿童剧作者,欧阳逸冰的《闪烁吧,繁星》、《红蜻蜓》及秦培春的《雁奴莎莎》、《白马飞飞》等都是在其影响下而创作的优秀剧作。第七章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新时期的中国儿童戏剧的叙事空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变置状态,在叙事内容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传统与变革、城市与乡村、伟大与平凡等多重“二元”化格局。教师与学生的对立促成新教师形象的诞生;传统与变革的对立折射出新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呈现出剧作家对乡村儿童的关注,折射出这时期的“以全体儿童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关怀。伟大与平凡的对立促成了“伟人”题材的平视视角,开创了以儿童戏剧的样式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道路。第八章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香港、澳门、台湾的儿童戏剧是中国儿童戏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台十分重视儿童戏剧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中小学戏剧教育活动开展得非常广泛。港澳台地区受欧美教育戏剧理念影响较大,儿童戏剧的民间剧团十分活跃,他们重视对中小学学生的培训和巡演;学校戏剧节、戏剧比赛、中小学开设戏剧课、中小学戏剧师资的培训等等都为港澳台地区的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儿童戏剧事业的发展。第九章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蓬勃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演出十分频繁。互动剧增多。儿童剧剧场的表现形式被高度重视,呈现规模化、多样化、娱乐化特征。但同时,原创剧本较为贫弱,儿童戏剧的经济消费性质更趋明显,文学性被忽略,娱乐性被强化,教育性被忽略。
王群[10](2018)在《《妇女杂志》中的童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妇女杂志》由商务印刷馆1915年1月15日创办,1931年12月停刊,共历行17年,出版204期。从内容上来看,《妇女杂志》涉及方方面面,有论说、学艺、家政、名着、小说、文苑、杂俎等内容,读者群体主要面向广大女性,向她们传授新思想,新知识,在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形式上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成功吸引了一大批读者。五四时期由于提倡解放妇女和儿童,《妇女杂志》作为主要阵地之一,还刊载了许多儿童方面的文章,探讨儿童教育、儿童培养方法、儿童文学等问题,其中尤以儿童文学中童话的创作和翻译最为突出,以往研究者对《妇女杂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妇女问题的论述,而对儿童问题则缺乏应有重视。因此,本文主要以《妇女杂志》中童话为研究对象,以代表性作家为中心,详细分析杂志中童话创作和翻译的特点,并简要论述杂志中的儿童观及对童话创作和翻译的影响,从而展现在古代儿童文学读物中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第一部分:解读《妇女杂志》中的儿童观及对童话的影响。对杂志中的儿童观笔者主要从衣、食、住、卫等物质方面和儿童书籍、儿童游戏、模范儿童等精神方面进行详细解读,探讨那个时代对儿童所持有的态度和所处的社会地位。此外,笔者还从内容、形式、作用三方面分析儿童观对童话创作和翻译的影响。第二部分:以创作型童话作家为中心,详细分析其童话作品的特点,从而展现杂志中童话创作的一个侧面。第三部分:以译介型童话作家为中心,详细分析其童话作品的特点,从而展现杂志中童话译介的一个侧面。第四部分:分析童话对古代儿童读物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现代儿童读物的促进作用,从而展现杂志中童话的地位与影响。
二、E童,与父亲一起创造网络童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童,与父亲一起创造网络童话(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资源获取问题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源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留守儿童学习与成长的理论支撑 |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三)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理论 |
二、丰富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资源的重要作用 |
(一)义务教育的基础支撑 |
(二)促进教学的必备条件 |
(三)延伸课外的阅读宝库 |
(四)自学提高的重要保障 |
(五)陪伴成长的人文资料 |
三、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及现有语文学习资源调查 |
(一)问卷调查开展情况简介 |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1.留守儿童现有语文学习资源的调查数据统计 |
2.留守儿童现有语文阅读资源利用程度的调查数据统计 |
3.留守儿童其他语文学习资源获取情况的调查数据统计 |
(三)对农村牧区留守儿童任课语文教师的访谈 |
1.样本学生的背景介绍 |
2.对留守儿童语文教师的访谈分析 |
四、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获取语文学习资源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获取语文学习资源存在的系列问题 |
1.学习工具不齐全 |
2.课外阅读资源匮乏 |
3.网络学习设备尚未普及 |
4.课余时间散佚 |
5.语文学习动力不足 |
6.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
(二)归因分析 |
1.留守儿童个人需求层次偏低 |
2.家庭经济状况和文化教育水平不乐观 |
3.乡镇教师队伍不稳定 |
4.公共图书资源利用程度不高 |
五、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策略 |
(一)个人自立自强,提高层次寻找语文学习动力 |
1.帮助留守儿童正视自我,保持自信 |
2.呵护留守儿童敏感内心,打开心扉 |
3.引导留守儿童自主学习,同龄互助 |
(二)家长远程监管,时刻关注孩子生活学习近况 |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意识 |
2.改变对学习语文的陈旧观念 |
3.注重提升自身语文学习能力 |
4.尽量增加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 |
(三)学校完善管理,尽力弥补留守儿童家庭的缺失 |
1.提供食宿,增加安全感 |
2.提高校内多种语文学习资源利用率 |
3.保证师资力量,定期培训语文教师 |
4.课程安排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 |
(四)网络助捐图书,借助社会力量丰富课外阅读 |
1.活动目的 |
2.活动经过 |
3.活动结果 |
4.活动经验及意义 |
(五)国家扶持帮助,改善当地公共学习资源场所 |
1.政策支持和基础保障 |
2.全面资助贫困地区留守儿童 |
3.大力促进乡镇图书室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四子王旗s小学学生现有语文学习资源的调查问卷 |
附录2:“我只能为你画张小卡片”网络助捐公益活动 |
附录3:网络助捐公益活动获赠书单 |
附录4:网络助捐公益活动获赠部分图书照片 |
致谢 |
(2)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发展历程 |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选题意义 |
第一章 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战争书写 |
第一节 儿童经历战争的不同体验 |
一、直面战场:儿童作为战士正面接触战争 |
二、协助抗战:儿童通过辅助角色间接参战 |
三、战争背景化:儿童在战争中的生存与感悟 |
第二节 多重母题的生动呈现 |
一、自然母题:儿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二、顽童母题:童趣与童真的合理显现 |
三、成长母题:身心受难后的加速成长 |
四、爱的母题:接受与给予的双向传递 |
第三节 全方位的人物形象塑造 |
一、儿童群像:抗战儿童与普通儿童的相互映衬 |
二、成人面貌:爱国者与叛国者的强烈反差 |
三、日本人:侵略者与一般民众的鲜明对比 |
第二章 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符合儿童成长路径的故事模式 |
一、“支援”模式:在积极参与中获得自我认同感 |
二、“寻找”模式:在寻亲过程中坚守生活的希望 |
三、“避难”模式:在艰苦逃亡中感受生存的不易 |
四、“穿越”模式:在今昔对比中理解时代的差异 |
第二节 贴近儿童阅读体验的叙事视角 |
一、儿童视角:儿童本位的深度回归 |
二、成人视角:人生经验的适时调用 |
三、对话视角:代际视野的良性互动 |
第三节 契合儿童心性的叙述策略 |
一、年龄与性别:基于接受能力的新考量 |
二、童语与儿歌:浅语艺术的形象化表达 |
三、动物与儿童:动物叙事的选择性运用 |
第三章 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价值追求 |
第一节 张扬以史为鉴的现实情怀 |
一、反思战争:不能遗忘的创伤与历史 |
二、珍惜和平: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
第二节 深化童年书写的文化底蕴 |
一、对外来文化的清醒认知与审视 |
二、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与传承 |
第三节 追寻儿童文学的人文关怀 |
一、以善为美,展现多重人性 |
二、以人为本,塑造独立人格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理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回顾 |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5)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纳博科夫及其影响 |
第一节 纳博科夫的世界性影响 |
第二节 纳博科夫研究的中国声音 |
第一章 纳博科夫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纳博科夫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
第二节 中国大陆的“洛丽塔飓风” |
第二章 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文学观的影响 |
第一节 “好小说都是好童话”:文学与现实的异质性 |
第二节 “魔法师、教育家、说书人”:小说世界是作家独创的新天地 |
第三节 “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不为道德说教而写作 |
第四节 “自然而然地拥抱”:优秀作家与优秀读者的相遇 |
第三章 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小说创作的启示 |
第一节 创作题材的启迪 |
一、乱伦主题下的审美观照 |
二、揭示人性的复杂与隐秘 |
第二节 叙事策略的借鉴 |
一、细节化叙事 |
二、元叙事 |
第三节 语言风格的模仿 |
一、制造语言的“陌生化” |
二、追求语言的内在质感 |
第四章 对纳博科夫在中国接受之路的反思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接受纳博科夫的原因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坛接受纳博科夫的价值与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生态美学视域下迟子建小说的儿童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珍爱我们的源头 |
(一)生态美学 |
1.理论来源 |
2.理论意义 |
(二)迟子建的生态美学思想来源 |
1.故乡与童年的影响 |
2.对于城市生活的不适 |
(三)生态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
1.自然生态 |
2.伦理生态 |
3.制度生态 |
二、原天地之美 |
(一)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 |
1.晶莹冰雪 |
2.莽莽森林 |
3.滔滔江河 |
4.其他自然生态 |
(二)充满灵性的动物伙伴 |
三、人世冷暖 |
(一)时远时近的火光 |
1.“最早的老师” |
2.无限度的爱 |
3.辛酸而有代价的幸福 |
(二)校园里的世界 |
1.消逝的一脉清流 |
2.校园读书郎 |
(三)最是人影难忘 |
1.邻居好,无价宝 |
2.他们的如花世界 |
四、拘谨与张扬 |
(一)风俗制度生态 |
1.节日习俗 |
2.宗教信仰 |
(二)社会政治制度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儿童本位与初中语文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儿童本位与中国近代以来“儿童”的发现 |
第一节 成人本位的历史渊源及其教育负面影响 |
一 成人本位与父权家长制文化 |
二 成人本位下教育的“非儿童本体化” |
第二节 成人本位到儿童本位的跨越——“儿童”的发现 |
一 儿童本位与父权家长制的反叛 |
二 儿童本位寓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内涵 |
第二章 儿童本位的弱化:初中语文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弊端 |
第一节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内容“少年自我同一性”功能的欠缺 |
一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儿童文学概况 |
二 自我意识的确立:成长主题作品意蕴的单薄化 |
三 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价值观呈现方式的单一 |
四 同一性形成的必备因素:幽默幻想儿童文学的不足 |
第二节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实践的“伪儿童主体性” |
一 忽视儿童生命体验的教学设计 |
二 遮蔽儿童想象创造的教学活动 |
三 抑制儿童发展的教学评价 |
第三章 儿童本位的强化:初中语文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内容的完善措施 |
一 自我意识的确立:成长主题作品意蕴的深层化 |
二 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价值观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
三 同一性形成的必备因素:开发幽默幻想儿童文学资源 |
第二节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实践的优化路径 |
一 尊重儿童生命体验:基于审美鉴赏的教学设计 |
二 鼓励儿童想象创造:引导多元解读的教学活动 |
三 促使儿童全面发展:建立灵活有效的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 |
(二)国产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动画 |
(二)艺术创作风格 |
(三)时间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比较 |
第一节 创作理念的比较 |
一、中国:对道德与责任的秉持 |
二、日本:对生存意识的强调 |
第二节 创作题材的比较 |
一、中国:传承中创新 |
二、日本:淘汰中甄选 |
三、创作题材的差异 |
第二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造型风格的写意性表达 |
一、辉煌期:工艺造型的凝练 |
二、沉寂期:政治思想的授意 |
三、复兴期:时代风貌的展现 |
四、表意形式的演变:不同时期经典角色造型对比 |
第二节 日本:造型风格的写实性刻画 |
一、萌芽期:造型的线性组织 |
二、探索期:色彩的块面处理 |
三、成熟期:形象的细腻描绘 |
第三节 造型风格的差异 |
一、中国:直接引用、完全写实到多元化呈现 |
二、日本:借鉴模仿、日臻成熟到画技突破 |
第三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注重逻辑结构 |
一、传统艺术结构中“四段式”的溯源 |
二、动画叙事结构中“四段式”的运用 |
三、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
四、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
第二节 日本:珍视情节铺垫 |
一、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
二、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
第三节 戏剧化与二元对立:线性叙事结构的差异 |
第四节 时空交错与散文式: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不同 |
第四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去电影化” |
一、视觉风格:艺术化表现 |
二、镜头语言:全景式阐释 |
三、声音设计:戏剧性烘托 |
第二节 日本:“电影化” |
一、视觉风格:具象化呈现 |
二、镜头语言:时空感塑造 |
三、声音设计:音与画融合 |
四、蒙太奇手法:共鸣感唤起 |
第三节 视听语言的差异 |
一、“去电影化”:美术思维的传统范式与现实局限 |
二、“电影化”:视听语言的观念探索与艺术实践 |
第五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 |
第一节 文化因素 |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一、中国:文艺政策推动动画民族特色的探索 |
二、日本:产业扶植政策提升动画移植创新的能力 |
第三节 经济因素 |
一、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形式内容的突破 |
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内容产业模式的创新 |
第四节 教育因素 |
一、中国:学科教育 |
二、日本:师徒制及职业教育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9)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儿童戏剧的定义 |
第二节 儿童戏剧的特征 |
第三节 儿童戏剧的功能 |
第二章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儿童剧 |
第二节 从“儿童”的发现到新的儿童观确立 |
第三节 筚路蓝缕的拓荒者 |
第四节 时代特征 |
第三章 黎锦辉与儿童歌舞剧 |
第一节 黎锦晖与他的儿童事业 |
第二节 儿童歌舞剧的开创 |
第三节 黎锦晖的贡献 |
第四章 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 |
第一节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运动 |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 |
第一节 新时代主旋律儿童剧的崛起 |
第二节 老舍的《宝船》和《青蛙骑手》 |
第三节 刘厚明和《小雁齐飞》 |
第四节 王镇和《枪》 |
第六章 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 |
第一节 任德耀生平及其创作 |
第二节 任德耀剧作的艺术特征及其贡献 |
第三节 任德耀的影响 |
第七章 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 |
第一节 新时期儿童戏剧发展概述 |
第二节 现实生活题材剧的新形象 |
第三节 童话剧中的新境界 |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新视角 |
第五节 从儿童戏剧到儿童电影 |
第八章 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澳门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台湾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
第九章 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 |
第一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略 |
余论 |
附录一:1919年—2010年儿童戏剧剧目一览表 |
附录二:1919 年—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理论专着书目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妇女杂志》中的童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思路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思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妇女杂志》研究现状 |
(二)童话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五四时期新型儿童观及对童话的影响 |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新型儿童观 |
一、儿童观的演变 |
(一)五四之前的儿童观 |
(二)五四之后的儿童观 |
二、儿童观之物质观 |
(一)衣 |
(二)食 |
(三)住 |
(四)卫 |
三、儿童观之精神观 |
(一)儿童书籍 |
(二)儿童游戏 |
(三)模范儿童 |
第二节 《妇女杂志》中新型儿童观对童话的影响 |
一、新型儿童观,要求童话在内容上符合儿童身心规律 |
二、新型儿童观,要求童话在形式上顺应儿童身心特点 |
三、新型儿童观,要求童话对儿童起到教育作用 |
第二章 《妇女杂志》中的童话创作 |
第一节 窈九生及其话本特色的童话创作 |
第二节 伍孟纯寓教于乐的童话创作 |
第三节 乌蛰庐《犬与狼》《鹭与蟹》等动物童话故事的创作 |
第四节 《妇女杂志》其他作家的童话作品 |
第三章 《妇女杂志》中的童话译介 |
第一节 赵景深与安徒生童话故事的译介 |
第二节 王鲁彦与俄人西比尔雅克童话的译介 |
第三节 徐调孚与日本童话故事的译介 |
第四节 《妇女杂志》其他作家的童话作品 |
第四章 《妇女杂志》中童话的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妇女杂志》中的童话是对早期儿童读物的继承 |
第二节 《妇女杂志》中的童话是对早期儿童读物的发展 |
第三节 《妇女杂志》中的童话促进现代意义上儿童读物的产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E童,与父亲一起创造网络童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资源获取问题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s小学为例[D]. 任晓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3]新世纪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研究[D]. 李颖. 江南大学, 2020(01)
- [4]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5]论纳博科夫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D]. 洪雨涵.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6]生态美学视域下迟子建小说的儿童形象研究[D]. 何文婷. 温州大学, 2019(01)
- [7]儿童本位与初中语文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教材为例[D]. 张琨.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D]. 殷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9]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D]. 宋敏. 上海大学, 2018(02)
- [10]《妇女杂志》中的童话研究[D]. 王群.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