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继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一、继续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邱兆祥,李奂哲,安世友[1](2021)在《金融业服务扩大内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下,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带动经济健康良性循环的主要动力是扩大内需,拓展国内市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具有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功能,在促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是中国金融业的职责和使命。中国金融业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高效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在促进中国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发挥推动作用。

简新华,程杨洋[2](2021)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四大战略和两个有机结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循环是社会经济活动周而复始的过程,国民经济循环则是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和方面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依序继起、不断周而复始的过程,存在良性循环、恶性循环、中间状态的循环和循环中断等四种不同的状况。发展格局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循环的状况以及国内外经济循环的相互关系,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质量发展要求国民经济必须实现和保持良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和保持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推进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又要求优化供给、合理有效扩大内需,而且供给与需求必须数量比例平衡、质量匹配、结构协调合理。中国国民经济循环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供给结构不优、内需不足、高新技术引进受限加剧、外需也难以扩大,所以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必须坚持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自立自强、对外开放这四大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这两个有机结合。

吴陈轩,鲁保林[3](2021)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理论机制与政策导向》文中认为我国需求侧管理经历了四个阶段,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新发展阶段提出的最新战略部署,目的在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堵点",强调统筹供需两侧。以社会再生产理论和大国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要发挥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优势,走内生发展之路。在政策导向上,要处理好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比例关系。以美国为鉴,完整内需体系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循环是否顺畅。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路径上,我国可以借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有益经验。对此,我国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释放国内消费潜力;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促进产业链现代化;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避免经济脱实向虚;要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发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要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张开,王声啸,郑泽华,姚志才,陈洋毅[4](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新进展》文中认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做好我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界聚焦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场体制三项制度并列,共同明确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三是,坚持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特别是着眼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疫情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四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五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沈思远[5](2021)在《“新人口红利”与大国内需型发展道路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持续四十二年经济高速增长期,其中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同时出现且持续数十年的成就令人惊叹。原因是中国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特别是起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释放了大量的处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尽管当时的经济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经济与贸易仍存在由于劳动力的过剩带来的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加之政府政策调控相对稀缺的资本资源使得经济得以稳定增长。但近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和具有符合社会持续生产需求的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及其规模分别在2010年和2013年相继进入转折点。自从2004年中国东南沿海及珠三角地区初现“民工荒”以后,招工难的问题显现,出现了工资上涨现象。中国人口结构形势发生重大转变,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传统“人口红利”丧失。这引发劳动力日益短缺进而导致工资进入快速增长的通道,资本边际报酬出现较大幅度递减,传统有招工需求的职位发布者成本逐渐增高,成为当下有招工需求的职位发布者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传统“人口红利”是大量廉价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与产业转移的数量型结合转移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人口机会窗口时期通过制度与环境发展实现的经济效益,即当适龄劳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占比较大时,该经济主体将拥有充足的生产力供给并带来较大的边际资本回报率。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需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中国可依据大国优势发展--“新人口红利”,并通过庞大未被激活内需带动产业升级,进而带来大量人力资源培养的消费型与质量型结合的良性经济内需型循环。本文衍生职业搜寻模型DMP模型和代际交叠模型OLG模型,证明了在当前国情下,通过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内需推动和质量型发展模式,中国更高生产力的人力资源可以带来的内需发展潜力巨大。消费数量扩大、质量升级与产业升级有助于中国形成更高的的供给需求均衡点,形成国内经济内需型循环。这是在当前人口结构下中国可以利用社会的消费的扩大达成新的经济增长均衡,也就是“新人口红利”。通过模型推导,显示了中国应该发展“新人口红利”下走大国国情下高质量的内需型发展道路。

张杰,金岳[6](2020)在《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演进、战略价值与改革突破口》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全面进入内需驱动型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路径,在于牢牢依靠自身内需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和消费持续升级换代形成的内生型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在我国经济全面转向内需驱动型发展模式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为此,要深刻认识和贯彻中央提出的"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将构建"依靠内需市场支撑→构建国内循环经济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开发和强化内需市场"的良性循环机制,作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柳笛[7](2020)在《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构成了“民生”概念的基本范畴,并在这些生存需要的改善和满足中不断丰富着“民生”的内涵。人类对丰衣足食的向往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为了实现这一最为朴素的愿望,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便使“经济”具有了最初的价值,在基础与目的的循环往复之间,展开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图样。“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是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秉持的初心和使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回望历史,可以看出“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而重要的手段就是“发展经济”。迈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指明了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循环贯通的基本逻辑,具体回答了在“何种发展”中“如何改善民生”这两个相互融通的问题,如何在历史的变迁中掌握其运动变化的轨迹,对新时代交出“怎样做”的答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实的人”因其需要的广泛性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这既包含“吃喝住穿”的需要,也包含因“生产”所带来的“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伴随着“生产”不断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使生活不再仅仅围绕“吃喝住穿”的同时,也围绕“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延续。这个朴素的逻辑构成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般规律,二者的运动不仅包含了来源于其二者本身相互作用的运动轨迹,也包含“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的外部条件的运动轨迹,良好的外部条件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序地循环,反之则成为桎梏。针对“经济”和“民生”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属性和发展变化的特性,探究其之间变化规律的同时需要将二者置于纵深发展的历史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把发展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难甫平,为了实现“民生改善”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出于国际竞争角度考虑,受到国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需要建立起以重工业为核心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了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中,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国家财力物力基础薄弱,社会物质财富严重匮乏的条件下,依赖“高积累、低消费”、“统分统配”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生活,用“三个人饭,五个人吃”的办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以牺牲“农、轻、重”比例的协调,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在这一时期是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并在一种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一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在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运而生,使得作为国家发展核心议题的经济建设开始成为推动国家富强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任务。在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缓解了落后地区的贫困、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实现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愈发突出,解决好这些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在经济发展中真正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产生这些民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发展,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等问题掣肘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在人民生活水平上呈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党中央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关系科学认识的深化,更回应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要求。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逐渐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精准发力,注重积极而为的同时更注重量力而行,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得以提升。总体上看,新时代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正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然而,当前民生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短板,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强化。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鉴于此,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价值旨趣,要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成为驱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用民生的层级性发展优化经济系统的供给质量。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就如何妥善地把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关系和运动规律来讲,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发展难题。未来的发展中要在不断建设的同时汲取各国的经验教训,要克服“贫困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警惕“高福利陷阱”。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质的飞跃,我国经历了以“经济与民生平行”、“经济先行,民生为标”、“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为外在表现形式的三个阶段。从二者的运动演进规律来看,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而改善民生始终是发展的价值坐标,要在不断夯实经济发展这一“水之源、木之本”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二者互动的外部影响条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持续完善制度建设,铸就创造历史伟业。

张光辉[8](2019)在《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转型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存在,反映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二元对比系数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和我们发展程度大致相同的发展中国家水平(1)。由于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工农间与城乡间的巨大二元反差,依然是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二元经济转型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2.88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2),但这些转移人口只是基本完成了职业上的非农化转变,却没有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长期候鸟式往返于乡城之间,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着巨大差别,引发了诸多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如果说,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以低劳动力成本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虽然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作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但也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职业转变和市民身份转变作为同一过程,受此影响,国外学者很少专门研究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我国学者虽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农民工市民化涵义、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对策等方面。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尝试以二元经济转型为视角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农民工市民化如何促进二元经济转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从农民工的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大方面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并把农民工市民化看作是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和循序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概述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证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重点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增加劳均耕地面积,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提高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进而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释放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城镇化转型,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融合。第二,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运用历史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非均衡制度变迁为背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非城镇化、半城镇化的路径特点;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其变动趋势;从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个方面考察了农民工市民化融入现状;基于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结论是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为54.9%。第三,分析了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不利于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是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重要原因,这不仅影响了第三产业发展、制约了消费需求扩大,还影响了城镇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利于农业与非农产业、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使其难以彻底退出农业生产,农业经营规模不仅没有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相应扩大,反而由于农地非农化等因素持续减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待遇低,使他们成为城镇中的边缘群体,导致了城镇内部的二元分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把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第四,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农民工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四个症结性难题。形成上述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也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财政体制。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的基础上,本文还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断点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结论是户籍制度变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五,在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症结性难题及其制度性成因,从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与区域间资源合理配置;深化户籍及其相关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财产性收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陈景华[9](2019)在《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供给和需求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关系决定或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时,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经济运行将处于健康有序的良好态势。当供求失衡时,生产受到抑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严重的供求失衡甚至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因为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理论界都将供求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思想家已经就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作出阐述。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大,各个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供给和需求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供求理论。这些供求理论犹如璀璨的星光,在经济理论体系的苍穹里熠熠生辉,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那就是马克思的供求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必然规律。供求问题是融入在马克思上述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经济学者们分别从市场价值与价格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方面研究供给和需求问题,但尚未将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因此,本文选此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经济思想的发展,试图梳理出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理论特点、传承与发展,并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总结古代思想家、古典经济学家有关供给和需求的思想,他们为马克思建立科学供求理论提供了思想源头和理论素材。然后,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考察马克思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微观供求理论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内涵特点及市场供求、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宏观供求理论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总供求平衡、总供求失衡及其调控等内容,微观部分是宏观部分的基础,宏观部分是微观部分的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而,本文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供给学派等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并与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理论特点、政治立场和时代价值。再而,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关于供求问题的论述,可见其是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供求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最后,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供求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当前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指导下,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本文尝试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相关学者关于供求理论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马克思供求理论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理论形成之路,这对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实际深化供求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二,从政策指导的角度,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环境与科学依据,解读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不平衡的特征及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供求作用机制提供了政策指导,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支撑。

李翠兰[10](2018)在《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快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年平均约9.63%的速度增长,在全球经济体中居世界第二的水平。在社会生活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总体上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与提升。在2017年“十九大”的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一方面肯定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则说明当前在我国存在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区域、城乡)的现状,使得人们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本质上就是旺盛的需求与供给的不足和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居民的消费能力总体在提升,消费结构随之升级,但与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相匹配的供给却不足;特别是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不均衡使居民无法得到满足。如何化解这一供需矛盾成为我国当前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财政的基本职能决定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和重要的支柱作用。在“促增长,保民生”的发展思路引导下,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与行业的发展,引导技术创新以提升产品的质量,从而弥补当前产品供给的不足,满足当前居民消费的需求;可以通过采用倾斜性财政支出政策增加社会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来弥补城乡间与区域间的不均衡现状,提高农村及落后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可以通过扩大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的投入来减少居民预期不确定性支出;可以通过政府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共同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得以满足,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和实现。多年来,我国主要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所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启动4万亿的投资驱动,主要包括增加民生建设支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环境保护建设投资等,通过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来拉动国内居民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2015年后,我国改变经济改革思路是在需求管理的基础上,从供给方面(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入手,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通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最终达到全方位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二十年间,财政支出政策的执行效果如何,是否促进居民消费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分析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一直存在(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两种不同流派的争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抑或挤入效应之争没有统一的结论。同时在实务界财政支出的扩大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际效果没有一致的定论。因此在我国“新常态”时期的背景下,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当下,本文基于当前居民消费的现状,结合我国多年来财政支出的发展与现状,从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角度考察和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途径和效果,为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提出财政支出的建议与对策。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主要理论,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入手,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然后介绍了我国居民消费与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再次,通过多年来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对居民消费实际影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验证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程度和动态及空间影响大小,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经验,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优化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理论和理论杠架,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现状的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居民消费现状与财政支出的现状。前者主要从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城乡居民与不同区域间居民消费的差异,最后归纳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对我国财政支出现状分析时,分别将近三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在实证分析部分,立足于我国居民消费的整体水平与城乡、区域差异,从财政支出规模和财政支出结构分别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来分析。在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中,首先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方法检验了 1978-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与影响程度;接着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1998-2015年的地方财政支出与东、中、西部居民和城乡居民消费进行空间动态影响实证分析。在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时,选用1978-2006年的数据,采用VAR方法实证检验了全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再运用动态和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 2007-2015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东、中、西部居民消费的影响。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结论。第一,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影响结果来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以下几组关系: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是互为格兰杰原因,他们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财政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口和利率都会产生影响,证明乘数效应、利率效应在我国是有效的。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也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与影响。第二,从脉冲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出,居民消费对自身产生了最大的正向冲击影响,消费习惯和上期收入对居民消费起重要影响。第三,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来看,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从总体上来看是产生了挤入效应,但存在城乡差异,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居民产生了挤入作用,农村居民消费受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不显着。第四,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还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居民受财政支出规模影响作用为显着的正向作用,财政支出有利于东部居民消费的提升,财政支出以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对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还产生了负向作用。第五,从空间计量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着明显的外溢作用,财政支出不仅作用于本地区居民消费,同时还会影响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从作用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直接效应作用还是更为明显,效果更好。第七,无论是从动态面板模型还是空间模型分析出的结果得出居民消费水平决定于当期居民收入和前期居民消费,这两个作用效果特别的明显。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第一、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冲击影响的结果是,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都是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原因。社会性支出与居民消费是呈负相关,维持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关系。第二,从脉冲函数和方差分解中看出,仅居民消费和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的冲击,经济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并不明显,社会性支出则有负向的冲击作用。各类财政支出对居民的消费都存在滞后影响,同时消费习惯是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影响是最大的因素,维持性支出的影响程度也较大,贡献率最小的是经济性支出。第三,从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的结果看,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抑制着居民消费,而经济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都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从其他控制变量可以看出,居民收入,税负,抚养比和预期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都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居民收入的影响作用最大。第四,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来看,维持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都产生了挤出作用,而社会性支出则对城乡居民都产生了挤入作用。经济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用有所不同,它对城镇居民消费作用为负,且不显着,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五,从区域差异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的维持性支出都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社会性支出对各地区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有所不同的是,经济性支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作用为负,仅对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第四,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维持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但是经济性支出更多有益于本地区居民消费的增加。基于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对比的基础上,借鉴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经验,带给我国的启示包括如下几点:加大对社会性支出的投入,增强居民消费的信心;控制经济性支出规模,这类支出的效果作用时间短,不具备可持续性;注重对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引导,使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相匹配;注重地区间与城乡间的平衡发展,采用倾斜发展模型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最后一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提出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主要从政策建议与优化途径两个方面提出。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立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之间)和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提出财政支出政策的优化应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分别做好需求的提振与供给的调整,由此共同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优化途径方面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合理的安排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优化维持性支出的结构,调整经济性支出结构和增加对社会性支出投入,以期达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

二、继续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续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业服务扩大内需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扩大内需发展战略的新内涵
    (一)三次扩大内需战略的基本情况概述
        1. 首次扩大内需旨在推行经济改革,形成经济增长动力。
        2. 第二次扩大内需旨在刺激经济,恢复经济增长动力。
        3. 第三次扩大内需旨在从供求两端同时发力实现内涵式经济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本轮扩大内需的新内涵
        1. 推动实现传统消费的升级和大力培育新兴消费增长点。
        2. 统筹推进内部需求结构升级和扩大消费市场空间。
        3. 存量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升级改造和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推广。
二、金融服务扩大内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服务扩大内需面临供求失衡问题
        1. 生产性金融的整体规模远高于消费性金融。
        2. 中国专门服务于消费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
    (二)金融服务扩大内需面临收支失衡问题
    (三)金融服务扩大内需面临生态失衡问题
    (四)金融服务扩大内需面临内外失衡问题
三、金融服务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2)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四大战略和两个有机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循环和国民经济循环的四种状况
    (一)经济循环及其类型的划分
    (二)国民经济循环的四种状况
    (三)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二、新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和构建的必要性及总体战略
    (一)旧发展格局的成因和利弊得失
    (二)新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性
    (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体战略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一)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必要性
    (二)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措施
    (三)扩大内需的根本之策
四、实现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和路径
五、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实现高水平自强自立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实现高水平自强自立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二)实现高水平自强自立的主要途径
    (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要措施
六、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和路径

(3)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理论机制与政策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需求侧管理的政策演进
    (一)以总量刺激为主的阶段(1998—2007年)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总量刺激为辅的阶段(2008—2015年)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阶段(2016—2019年)
    (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阶段(2020年至今)
二、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理论机制
    (一)社会再生产理论
    (二)大国发展经济理论
三、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国际镜鉴
    (一)美国完整内需体系的建立和瓦解
    (二)日本内外需协调联动模式
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政策导向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释放国内消费潜力
    (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推动产业链现代化
    (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避免经济脱实向虚
    (四)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发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五)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统一性
    (二)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新发展阶段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坚持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一)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基础
    (二)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三)重大疫情防控下的新型举国体制
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五、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结语

(5)“新人口红利”与大国内需型发展道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人口红利
        (二)DMP模型与城市收入预期
        (三)OLG模型与人力资源
        (四)文献评述
    四、研究结构与框架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六、论文创新
    七、本文不足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人口红利”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人口红利”与人口结构现状分析
        一、中国适龄劳动人口
        二、中国生育水平变化
        三、中国老龄化程度变化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与产业转移程度现状
        一、中国城镇化
        二、中国产业转移程度
    第三节 传统“人口红利”正在减少
第三章 中国发展大国内需的现实逻辑
    第一节 中国内外需发展道路的现状与优势
        一、逆全球化趋势的冲击
        二、国际政治及疫情对中国的冲击
        三、外向经济下形成的产业结构限制
        四、中国内需导向型发展模式存在较大改革空间
        五、中国发展内需的资源与市场优势
        六、中国内需未被激发的现状
        七、总结
    第二节 “新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源培养
        一、中国人力资源现状
        二、我国人力资源政策
        三、人力资源下经济内需型道路的优势
    第三节 中国内循环的均衡发展
第四章 DMP分析框架
    第一节 经典的DMP模型
        一、构造匹配效用函数
        二、人力资源市场的供给最优化
        三、空缺职位的需求最优化
        四、工资弹性与调整
        五、人力资源匹配均衡
    第二节 拓展城乡匹配效率提升下的DMP模型
        一、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预期收入差异理论
        二、较低生产率适龄劳动人口的流向分析与预算约束
        三、DMP前提假设与匹配函数的设定修正
        (一)现实假设
        (二)匹配函数假设
        四、人力资源提升下的人力资源供给曲线
        五、产业升级下的人力资源需求曲线
        六、人力资源职位匹配均衡
        (一)稳态均衡
        (二)比较静态分析
第五章 OLG分析框架
    第一节 经典的OLG模型
        一、经典戴蒙德模型下家庭与个人的行为
        (一)假设条件
        (二)效用函数
        (三)约束条件
        (四)经济含义
        二、k的运动方程
        三、OLG模型中的政府
        四、资本技能互补假说
    第二节 拓展人口结构变化下构建的OLG模型
        一、基本假设
        二、代表人行为决策
        三、政府
        四、厂商行为决策
        五、市场出清
    第三节 内生变量的比较
        一、人力资源的生育数量与储蓄率
        二、传统剩余劳动力的生育数量与储蓄率
        三、人力资源和传统剩余劳动力相关属性的比较
        四、人力资源所占比例
        五、人口增长率
        六、资本的稳态均衡
    第四节 模型求解分析
        一、变量选取
        二、外生变量数据校准
        三、内生变量数值计算
第六章 匹配效率提升与产业升级的政策效果
    一、外生变量退休金率的变化
    二、工资比与利率因子的变化
    三、初始人均资本的变化
    四、生育水平的变化
    五、照顾老人的时间比例的变化
    六、生产时间比例的变化
    七、人力资源在适龄劳动人口中的占比及消费的变化
    八、模型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一、发表论文
    二、获奖情况

(6)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演进、战略价值与改革突破口(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演进轨迹及其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匹配性分析
    (一)“内需不足、开发外需”阶段,实行“偏向于开发外需”的政策
    (二)“外需扩张、带动内需”阶段,实行“推动外需扩张”的政策
    (三)“外需引致国内收入不平等扩大”阶段,实行“维持外需”的政策
    (四)“外需减速、供给侧支撑内需侧能力不足”阶段,实行“内外需并举”的政策
    (五)“外需制约、内需驱动发展”阶段,实行“偏向于内需主导”的政策
二、我国经济全面进入内需主导型发展阶段的内外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一)国际环境因素倒逼我国经济加快进入内需驱动型发展阶段
    (二)国内环境因素驱动我国经济加快进入内需驱动型发展阶段
三、当前加快我国经济转向内需驱动发展模式面临的突出体制机制障碍
四、我国今后的策略转向与可能的重点改革突破口

(7)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整体上把握民生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1.3.2 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作用研究
        1.3.3 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性创新之处
    1.6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2.1.2 经济发展的目标
        2.1.3 民生概念界定
        2.1.4 民生改善的内涵
    2.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逻辑
        2.3.1 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关系的媒介是“人”
        2.3.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内在互动机理
        2.3.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实现互动关系的外部条件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推进工业化中保障民生
    3.1 构建保障民生的经济基础
        3.1.1 恢复经济是首要目标
        3.1.2 土地改革奠定发展基础
        3.1.3 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3.1.4 统筹规划发展布局
    3.2 经济恢复发展民生初步改善
    3.3 经济条件制约民生改善水平
        3.3.1 国家财政积累薄弱
        3.3.2 工业化发展依赖“高积累、低消费”
        3.3.3 农、轻、重比例关系让步于工业体系发展
    3.4 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低水平的平衡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
    4.1 民生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
        4.1.1 农业是发展生产的核心
        4.1.2 解决贫困是发展的基本要求
        4.1.3 注重效率与公平是发展的根本保障
        4.1.4 解决民生问题是发展的基本目的
    4.2 经济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新面貌
        4.2.1 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
        4.2.2 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4.2.3 多种所有制经济保障就业
        4.2.4 脱贫减贫取得显着成就
    4.3 “经济先行”使民生改善面临瓶颈
        4.3.1 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
        4.3.2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直接影响
        4.3.3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间接影响
    4.4 “改善民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坐标
第5章 新时代奏响民生改善最强音
    5.1 构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5.1.1 明确改善民生新思路
        5.1.2 拓宽民生改善边界
        5.1.3 高质量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基础
        5.1.4 优化保障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5.2 新时代民生改善的新成就
    5.3 民生领域仍然存在短板
    5.4 使民生改善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5.4.1 民生改善是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源
        5.4.2 民生改善优化供给质量
        5.4.3 民生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趣
第6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民生改善的经验梳理及未来展望
    6.1 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规律认识
        6.1.1 二者平行发展阶段
        6.1.2 民生为标,经济先行
        6.1.3 经济与民生良性循环
    6.2 警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不良的弊端
        6.2.1 贫困陷阱
        6.2.2 中等收入陷阱
        6.2.3 高福利陷阱
    6.3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未来展望
        6.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6.3.2 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6.3.3 不断完善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6.3.4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主要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
        2.1.2 有关人口迁移的理论
        2.1.3 关于国际移民融入的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内涵的研究
        2.2.2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研究
        2.2.3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2.2.4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研究
        2.2.5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研究
        2.2.6 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2.2.7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思路与对策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
    3.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与特点
        3.1.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3.1.2 农民工市民化的特点
    3.2 二元经济转型及其基本涵义
        3.2.1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核心内容
        3.2.2 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
    3.3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
        3.3.1 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3.3.2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
        3.3.3 通过扩大内需为工农两大部门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
        3.3.4 通过城镇化转型促进工农协调与城乡融合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市民化现状
    4.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路径特点
        4.1.1 农村工业发展与劳动力的非城镇化转移
        4.1.2 非均衡制度变迁与劳动力半城镇化转移
    4.2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4.2.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考察
        4.2.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分析
    4.3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状分析
        4.3.1 农民工经济融入情况分析
        4.3.2 农民工社会融入情况分析
    4.4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
        4.4.1 当前几种主要测量方法的梳理和评价
        4.4.2 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的逻辑步骤
        4.4.3 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量
第5章 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
    5.1 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2 导致城镇化滞后影响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
    5.3 制约土地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5.4 形成城镇边缘群体导致城镇内部二元分化
    5.5 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
第6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
    6.1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分析
        6.1.1 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
        6.1.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
        6.1.3 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
        6.1.4 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
    6.2 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
        6.2.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
        6.2.2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6.2.3 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
        6.2.4 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6.3 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计量检验
        6.3.1 研究设计与理论模型
        6.3.2 变量构造与数据搜集
        6.3.3 回归分析过程
        6.3.4 研究发现与结论
第7章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间与区域间的资源合理配置
    7.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基于户籍身份的福利差别
    7.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
    7.4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
    7.5 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供求问题的研究历史
        二、关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研究动态
        三、关于中国经济供求问题的研究动态
        四、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
    第一节 前古典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二、古罗马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三、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供求思想
        四、重商主义的供求思想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
        一、重农主义回归生产
        二、亚当·斯密对供求理论的系统概括
        三、萨伊、李嘉图的供给决定论
        四、马尔萨斯、西斯蒙第的需求决定论
        五、穆勒对两类商品价值决定的分析
    第三节 对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评价
        一、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特点
        二、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缺陷
        三、马克思对之前供求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第二章 马克思的微观供求理论
    第一节 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一、供给的界定及其特点
        二、需求的界定及其特点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值
        一、市场供求不决定市场价值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值
    第三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
        一、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格
        三、市场价格调节市场供求
    第四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
        一、市场竞争推动市场价值的形成和转化
        二、市场价值与市场供求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互动
    第五节 马克思微观供求理论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宏观供求理论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一、社会总产品供求和单个产品供求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总供求平衡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的内在机制
        一、总供求平衡的内容
        二、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机制
    第四节 市场供求失衡与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
        二、供求失衡的调控
    第五节 马克思宏观供求理论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一、以效用为中心的需求理论
        二、以生产成本为中心的供给理论
        三、供求均衡决定商品价格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需求决定论
        一、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二、有效需求决定论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理论
        一、供给学派的概况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供给学派理论的实践
    第四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相同之处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内容区别
        三、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本质区别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的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一、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邓小平的市场调节供求理论
        一、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市场调节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江泽民的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
        一、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经济社会形势剧变
        二、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一、新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二、“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习近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一、新时代我国市场供求情况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对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的评价
        一、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与马克思供求理论是一脉相承
        三、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是在传承中发展
第六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供求发展
        一、中国经济总供给的发展情况
        二、中国经济总需求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解读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评判分析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不平衡的原因解析
    第三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指导
        一、市场竞争机制消除供求总量不平衡
        二、部门结构优化消除供求结构不平衡
        三、生产进步推动供求平稳发展
        四、生产与流通衔接促进产业资本循环
    第四节 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消除体制弊端,发挥市场调节供求主导作用
        二、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供求平衡弹性
        四、优化流通环节,促进生产和消费相匹配
    第五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的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概念范畴的界定
        一、财政支出的相关概念界定
        二、居民消费的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依据
        一、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基础理论
        二、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财政支出作用于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二、经济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三、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第二章 居民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居民消费水平总体特征
        一、居民消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投资对经济的贡献
        三、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四、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相差明显
        五、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低于东部地区
    第二节 居民消费的结构特征
        一、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
        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显着
        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缓慢
    第三节 形成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收入水平
        二、预期的不确定性
        三、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水平
        四、城乡间、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
        五、消费环境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现状分析
        一、财政规模总量的衡量指标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规模持续增加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量呈U型变化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分析
        一、维持性支出变动波动大
        二、经济性支出随经济变化而波动
        三、社会性支出逐渐增多
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分析
        一、财政支出规模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的选择与介绍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空间动态分析
        一、理论模型
        二、模型介绍与设定
        三、变量选择与说明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分析
        一、模型选择与设定
        二、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三、实证结果与证明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空间动态影响
        一、模型设定
        二、模型的变量设定与数据处理
        三、实证分析与基本结论
第六章 财政支出对促进居民消费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第一节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国际比较
        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占比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其他国家差异明显
        三、我国居民消费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四、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处于较低层次
    第二节 对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的国际借鉴
        一、美国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二、德国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三、日本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第三节 国外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经验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
        二、给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总体结论
        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
        一、增加居民消费的能力与意愿
        二、提高产品的有效供给
    第三节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优化途径
        一、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有效促进居民消费
        二、优化维持性支出结构,奠定居民消费的良好基础
        三、调整经济性支出结构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四、加大社会性支出投入以减少居民预期支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继续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业服务扩大内需发展战略研究[J]. 邱兆祥,李奂哲,安世友. 金融论坛, 2021(10)
  • [2]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四大战略和两个有机结合[J]. 简新华,程杨洋. 上海经济研究, 2021(08)
  • [3]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理论机制与政策导向[J]. 吴陈轩,鲁保林. 改革与战略, 2021(07)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新进展[J]. 张开,王声啸,郑泽华,姚志才,陈洋毅.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04)
  • [5]“新人口红利”与大国内需型发展道路的研究[D]. 沈思远.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演进、战略价值与改革突破口[J]. 张杰,金岳. 改革, 2020(09)
  • [7]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柳笛. 吉林大学, 2020(01)
  • [8]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 张光辉. 辽宁大学, 2019(12)
  • [9]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景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D]. 李翠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继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