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中结构柱布置的见解

砌体结构中结构柱布置的见解

一、对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布置的见解(论文文献综述)

武奥军[1](2021)在《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静力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西藏古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内涵。石砌体是藏式古建筑中的承载主体,受压是其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最基本的受力状态。由于建造年代久远且青藏高原地震多发,藏式古建石砌体中出现了许多损伤,如局部石材的开裂、竖向灰缝的扩张、贯通的竖向裂缝、阶梯型裂缝、不同区域石材的相互错位滑移等,对藏式古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了一定威胁。了解藏式古建石砌体的抗压性能,是认知藏式古建石砌体以及包含损伤石砌体力学性能的重要基础。目前对于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性能的认知还不够完善,因此亟需对其开展基础性研究。本文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藏式古建石砌体的抗压静力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石材抗压及抗折试验,研究了花岗岩的材料力学性能,获得了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通过黄土泥浆抗压试验,获得了泥浆的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指标。通过棱柱砌体抗压试验,研究了片石和碎石碴对砌体抗压性能的不同影响,获得了初裂强度、极限强度等力学指标。通过实验室足尺墙体抗压试验,研究了墙体受压的基本力学性能,获得了墙体的初裂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荷载-位移曲线、破坏机理、破坏模式等,提出了墙体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四折线模型。对藏式古建石砌体的抗压性能形成了更直观和清晰的认知。其次,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试验获得的材料属性,在对块石、片石、碎石碴和灰缝合理简化的前提下,建立了适用于抗压分析的藏式古建石砌体三维简化分离式数值模型。分别将模拟得到的反映裂缝开展情况的等效塑性应变云图与实验室足尺墙体试验的破坏现象、模拟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最后,在所建立的简化分离式数值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参数分析,对收分、高长比、内叶墙厚度对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抗压承载力、刚度、变形等与上述因素的关系,揭示了其对墙体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收分可以降低墙体重心,减小面外变形,增强墙体稳定性。收分比例越大,墙体抗压极限承载力与抗压刚度越小;高长比越大,墙体的抗压承载力和刚度越小,横向面外变形越大;外叶墙厚度不变,内叶墙厚度越大,墙体的抗压强度、刚度、弹性模量越大。

周浩[2](2020)在《榫卯砌块砌体力学性能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榫卯砌块是由本课题组与南京世浩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面向村镇建筑提出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该砌块形状上凸下凹,具有施工便捷、抗震性能好、保温隔热、造价低廉、应用面广泛等优点。既可以在竖孔插入保温材料作为填充墙使用,也可以制作榫卯砌块砌体夹心墙作为承重墙使用。为将该砌块推广应用至实际工程中,对其力学性能与抗震能力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理论价值。本文通过6组共30个榫卯砌块砌体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砂浆强度、是否灌孔以及灌孔混凝土强度对试件抗压性能的影响。试验中记录其抗压破坏过程与破坏特征,分析其破坏机理。得出榫卯砌块砌体的主要破坏形式为砌块先于灌孔混凝土被压坏。并用弹性理论法建立了该榫卯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平均值计算公式。同时绘制了砌体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并拟合了上升段的建议公式。最后给出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剪变模量的建议取值。本文通过6组共24个榫卯砌块砌体试件的纯剪试验,研究砂浆强度、是否灌孔以及灌孔混凝土强度对试件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试件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单面破坏,同时灌孔混凝土的销栓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力。并结合试验数据与刚塑性极限理论提出该榫卯砌块砌体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本文通过2组共30个榫卯砌块砌体试件的压剪复合试验,研究该砌体在压-剪复合作用下竖向正应力和灌孔情况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试验发现灌孔情况不影响砌体在压-剪复合作用下的破坏模式。随着竖向正应力的不同,砌体的破坏模式分为剪摩破坏、剪压破坏与斜压破坏。最后通过变摩擦系数理论拟合出该榫卯砌块砌体压剪复合受力情况下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本文进行了两片足尺榫卯砌块砌体夹心墙的低周反复试验。研究墙体内钢筋布置方式对夹心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其中一片夹心墙采用水平钢筋网片的形式进行拉结,另一片墙体采用竖向灌浆孔插筋再绑扎的方式进行拉结。对比了两片墙体的破坏特征、滞回性能、延性、抗倒塌能力以及两叶墙体协同工作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竖向插筋可以改善墙面的裂缝分布,使裂缝更加均匀;可以提高试件延性与耗能能力,降低墙体刚度退化速度。而横向钢筋网片可以改善夹心墙协同工作能力。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榫卯砌块砌体夹心墙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林健康[3](2019)在《沙漠砂基础隔震垫层隔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地震灾害频发,且历次震害中乡镇地区的房屋发生大量严重倒塌破坏,致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由于村镇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房屋抗震性能较差,遭遇同等烈度地震作用时,村镇地区房屋的破坏程度远高于城市。因此,研究适用于村镇地区建筑的低成本减隔震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016KJHM38)为依托,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域特色,提出沙漠砂隔震垫层,采用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沙漠砂隔震垫层的工作机理及减震效果展开系统研究,旨在研究成本低廉的隔减震技术以指导工程实践,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沙漠砂隔震垫层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隔震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沙漠砂隔震垫层主要通过上部结构在沙漠砂垫层上发生滑动、结构底部与隔震垫层之间的摩擦耗能以及沙漠隔震垫层内部颗粒之间的滑动耗能,从而达到消耗地震能量、减小结构地震反应的作用。在地震激励下,沙漠砂隔震垫层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咬合固结和滑动隔震两个阶段,在咬合固结阶段,沙漠砂隔震垫层未起到隔震作用,在滑移隔震阶段,沙漠砂隔震垫层发挥隔震作用,减小上部结构加速度反应;各阶段的划分与输入的地震动强度以及沙漠砂的摩擦特性有关。(2)根据振动台试验结果,以减震系数β(上部结构输出与振动台面输入加速度幅值之比)为指标,分析沙漠砂隔震垫层的隔震效果,并探讨了地震动强度、垫层厚度、基底压力、垫层含水率等因素对其隔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输入地震波峰值越大,沙漠砂隔震垫层的隔震作用越明显;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加减震系数逐渐减小,其隔震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但上部结构底部压力对沙漠砂隔震层隔震效果影响较小;而垫层含水率增大,沙漠砂隔震垫层的隔震效果有所减小。(3)应用ANSYS软件建立沙漠砂垫层隔震模型,基于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以农村常见的砌体结构为例,研究砌体结构在设置沙漠砂隔震垫层后结构的地震响应。模拟结果表明:ANSYS软件能较好的模拟沙漠砂隔震垫层的隔震性能,采用沙漠砂隔震垫层后砌体结构的振动周期得以延长,结构的变形主要发生在隔震层,而上部结构近似做整体平动;在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在沙漠砂隔震垫层上发生滑动,有效降低了上部砌体结构的地震反应,沙漠砂隔震垫层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减震措施。

古金本[4](2018)在《CFRP网格加固砌体墙体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作为一种轻质、高强、耐久性好的复合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已有和新建结构的加固与修复。目前国内外对于FRP加固砌体墙的抗震性能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外贴FRP片材加固技术,但FRP片材的各向异性特征,且在非纤维方向的强度很低,所以衍生出FRP网格。FRP网格由于具有双向(或多向)纤维,故能有效地加固结构,其特有的机构连锁效应也能进一步地增强加固效果。另外,FRP与基体表面的粘结界面是FRP加固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许多破坏是由于FRP的剥离所导致的,而使得FRP的抗拉性能未能充分发挥,所以应该采取适当的锚固措施,延缓剥离破坏的发生。本篇研究针对CFRP网格加固砌体墙体的空白之处和有待改进之处,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CFRP网格加固及修复砌体墙体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CFRP网格加固震损多层砌体开洞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本文在明确CFRP网格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先对一个1:3缩尺的三层砌体开洞模型墙体进行拟静力试验,依据其破坏模式及损伤机理,在局部采用单面外贴CFRP网格进行加固修复后再次进行拟静力试验。深入分析了加固前后墙体的破坏模式及抗震性能,评价了CFRP网格加固砌体结构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CFRP网格可以有效地阻止和延缓裂缝的出现及开展,恢复墙体的抗震受剪承载力,提升墙体延性、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并依据试验结论给出了CFRP网格修复震损多层砌体开洞墙体的最小加固量及设计建议。(2)CFRP网格-锚固件联合加固砌体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验共设计了9片墙体,包括1片未加固墙体和4种不同加固形式的加固墙体,每种加固形式包括2片设计完全相同的墙体。对9片墙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加固前后墙体的破坏模式、抗震受剪承载力、抗震性能等。结果表明:由于CFRP网格有效地抑制和延缓了墙体裂缝的产生和发展,CFRP网格-锚固件联合砌体墙体有效地提高了墙体的开裂荷载、开裂位移、受剪承载力、峰值位移、变形性能等,同时通过研究墙体加固前后的抗震指标,如延性性能、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表明抗震性能明显改善。(3)FRP网格加固砌体墙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公式。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整理试验数据,通过对已有的一些模型的对比与评估,提出了新的FRP加固砌体墙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模型,同时搜集大量试验数据,代入新模型以检验模型的适用性;最后提出了基于“X”型加固的FRP网格加固砌体墙体的抗震受剪承载力强度公式,为以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相应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一些重要的试验资料和理论分析方法。

邓磊[5](2017)在《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耗能框架及底框砌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文中指出由于粘滞阻尼器具有较强的非线性阻尼性能,这对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该结构地震作用的实用计算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对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给出了增量形式状态方程,并进行了求解,并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分析了相同工况下的单榀框架,其结果与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基本吻合,满足工程实际应用。分析表明非线性粘滞阻尼器仅对其所在楼层的减震较为有效,对其他楼层的减震效果影响不大,因此各楼层阻尼器布置宜连续不宜间断;(2)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在均匀布置阻尼器的基础上研究了减震结构各层阻尼系数的优化方法及地震作用下的实用计算方法。分析表明为了使下部较多楼层的层间位移角接近,对各楼层阻尼系数取值合理,由此提出了以均匀布置阻尼器的结构楼层层间位移角为基础的优化方案,给出了相应优化公式。还给出了该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框架结构地震作用的实用计算方法,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3)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对单、双向地震作用下非线性粘滞阻尼耗能减震空间框架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表明各对称布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方案减震效果基本相同,且减震效果较显着;非对称布置时,框架结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扭转效应,并随着非对称程度的增大,减震效果越差,甚至其地震反应会超过相应抗震结构,对结构的影响极为不利。因此,阻尼器宜在结构中对称布置;(4)本文在底框架砌体结构的框架中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初步分析了其地震反应,并与传统的底框结构做出了比较,表明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对底框架砌体结构也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程若桐[6](2017)在《洪水波流耦合荷载作用下村镇建筑破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洪水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危害最严重的,每年因洪水灾害造成的房屋倒塌数巨大,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洪水作用下建筑结构破坏机理研究较少,村镇建筑设计和洪泛区建筑设计缺乏可靠参考依据。分析洪水荷载规律,研究在波流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的破坏机理,得到建筑结构设计可供参考的建筑淹没水深,设计参考水流流速。同时对建筑结构薄弱部位提出有效措施以增强建筑结构的抗洪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在已有水流荷载公式基础之上,得到在洪涝灾害下开洞建筑结构上的水流力,拟合出水流阻力综合影响系数与墙面开洞率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各波浪荷载公式,得到适合洪泛区的波浪荷载计算公式,得到不同波浪要素下波浪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2)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村镇主要建筑结构形式-砌体结构进行建模。因本文主要对砌体结构破坏机理进行研究,采取分离式建模更真实的模拟砖砌块和砂浆之间的作用。通过有限元软件的前处理和后处理对结构的应力、变形和破坏进行分析,得到建筑结构破坏过程和变形情况。从而确定建筑结构薄弱部位,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参考。(3)对波流耦合荷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不同水深、流速和波高共75种荷载工况下波浪荷载的变化和建筑结构的响应。分析建筑结构对影响要素的敏感性,得到适合洪泛区建筑结构设计淹没水深和设计水流流速。(4)利用ANSYS重新建立加强结构模型,对比分析相同荷载作用下加强结构应力、变形情况及结构的薄弱环节。给出加强结构的破坏过程,对比分析两种结构的破坏形式,为洪泛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丁晓燕[7](2016)在《不同地区村镇住宅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砌体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合当今我国农村的实际:普遍存在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能耗大、抗震性能差等问题;另外,在城市建设中以及遭遇重大地震灾害后,都会产生巨量的建筑垃圾需要处理,若对其进行妥善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则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突出。本文围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区村镇建筑适宜性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选择拥有40%人口、占50%国内生产总值的夏热冬冷地区和对保温要求最高的严寒地区的墙体砌块开展系统研究,设计出适合各地区的农村房屋新型节能自保温混凝土承重砌块,并分别对各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砌体基本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进行一系列试验和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夏热冬冷地区:1、再生混凝土砌块配合比设计研究对再生骨料的制备流程和物理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提出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提出再生骨料最佳取代率。2、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对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分别开展了砌体抗压性能试验、沿通缝抗剪性能试验和剪压复合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获得了该类型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掌握了该类型砌体破坏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抗压强度平均值计算公式、沿通缝抗剪强度平均值计算公式;绘制出了实测剪压相关曲线,给出剪压复合抗剪破坏特征的建议界限值,并提出以纯剪强度为对比参数的该类型砌体剪压复合抗剪承载力理论公式,首次把纯压、纯剪和剪压复合强度统一到一个计算公式中,实现了平滑过渡。3、“自携式”再生混凝土自保温承重砌块砌体振动台试验研究结合“自携式”构造柱-圈梁体系,对单层单跨足尺再生混凝土自保温承重砌块房屋模1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模型结构的破坏特征、动力特性及测点反应,对模型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价,提出“自携式”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砌体抗震抗剪承载力公式,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再生混凝土砌块和该结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严寒地区:1、新型节能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块型设计对节能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热工、力学性能和容重进行多目标综合优化分析,开发出只需280mm墙厚即可满足严寒地区节能要求的新型自保温承重砌块块型,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提出孔洞“外厚内窄,,非均匀对称排列的节能保温设计建议、提出“相邻孔洞整插保温板”的节能保温措施建议。2、新型节能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突破规范提出“强砂浆弱砌块”匹配原则,并就此对新型节能自保温砌块开展了砌体抗压性能试验、沿通缝抗剪性能试验,获得了该类型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掌握了该类砌体破坏的基本特征。并给出该类型砌体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平均值公式。3、新型节能混凝土自保温承重砌块砌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结合“自携式”体系和“强砂浆弱砌块”的匹配原则,对新型砌块墙体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该类型墙体破坏特征,并对各项抗震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自携式”新型砌块墙体抗震抗剪承载力建议公式。为该类型砌块、该结构形式的推广应用及突破规范提出的“强砂浆弱砌块”匹配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崔兆彦[8](2015)在《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局部受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墙体改革的深入进行,实心粘土砖逐渐退出建材市场。混凝土空心砌块因易于就地取材、造价低廉、节能利废等优点得到重视,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砌块砌体结构将是相当一段时期内村镇建设的主要结构形式。但现有规范关于局部受压承载能力的规定是基于实心粘土砖建立的,而在多排孔节能砌块广泛应用及村镇建筑中普遍设置大开间、大开洞的发展背景下,对新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局部受压承载能力开展研究具有显着的时代性和必要性。本文采用试验研究、理论推导及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对节能承重砌块砌体局部受压试验的受力机制、破坏形态、力的扩散作用以及多因素耦合下梁端墙体承载能力的变化规律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完善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结构体系。首先,通过节能承重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试验,揭示了砌块砌体抗压受力机制和破坏规律,结合规范给定的抗压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和试验实测结果,对灌芯砌体和非灌芯砌体的抗压强度计算公式做出说明,以满足工程要求。其次,通过开展节能承重砌块砌体局部均匀受压试验研究,揭示了砌块砌体局压破坏三阶段和破坏形态,结合破坏过程和节能承重砌块自身构造特征,从应力分布传递作用、力的扩散机制等方面,解释了墙体边缘处砌体局部受压时的工作机理;根据试验实测数据,得出局部受压砌体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借助局部受压承载力提高系数的模型,回归拟合得到计算公式,与规范中系数0.35相比,拟合公式采用0.2,可作为安全系数指导工程应用,绘制了局部受压位置和非局部受压位置的荷载-应变关系曲线,由变形结果和应变规律分析,得出节能承重砌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点和规律。此外,由于节能承重砌块为多排孔砌块,内部孔洞不连续,内置的保温材料-秸秆压缩块能增大水平灰缝的面积,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对于局部抗压强度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对于结构可靠度较高的实际工程,局部受压位置孔洞仍需要全部灌实,以保证工程安全。最后,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梁端墙体局部非均匀受压开展研究,揭示有无梁端约束、不同芯柱间距及不同楼层荷载对墙体承载能力的变化规律及应力扩散的影响。通过多模型应力云图分析,梁端周围墙体边缘接触位置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应力应变的最大值也出现这一区域,随着墙体深度的增加逐渐扩散消弱,直至趋于平稳,应力位移传递过程中符合力的扩散模型,先沿弧向传递后向下扩散。上部传递应力主要由芯柱承担,故加密芯柱间距可以有效承担上部传递应力,显着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此外,通过有限元分析,结合砌体均匀受压破坏规律和砌块自身特点,梁上部传下应力因“内拱卸载”而对墙体局部受压强度的提高作用,在梁端局压强度计算时,可不考虑其有利影响。

刘标[9](2014)在《砌体结构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然而,中小学校舍却多半为砌体结构,由于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历次地震中屡屡遭受严重的破坏。更有甚者,有些中小学校舍由于没有经过合理的设计,结构体系混乱,圈梁、构造柱不设置或者设置不合理,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质量差等原因加重了震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于既有的中小学建筑,为了避免今后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进行中小学校舍砌体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问题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调查、分析多层中小学砌体结构的震害现象,介绍了抗震鉴定的内容及鉴定的具体流程,以具体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规范的流程和步骤,采用两级鉴定法,找出工程的薄弱部位对其加固,对加固后的建筑按照综合抗震能力评定和PKPM加固板块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在该环节中首次采用了两算对比鉴定法;其次介绍了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避免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再次,从施工的便易程度、加固的可行性、安全性、工程造价、对环境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加固后的评价;最后,论文探索了窗下墙的破坏模式和通过加固窗间墙来提出窗下墙率先发生破坏的条件,这一条件的提出是将砌体结构中的窗间墙看作是框架结构的柱子,窗下墙看成是框架结构的梁,根据框架结构的相关思想,引入了强柱弱梁这一延性破坏的理论,推导出了结构发生延性破坏的不等式,通过与已发生震害的建筑进行符合计算,发现其是合理的,填补了我国抗震规范的空白。同时还通过一些构造措施来为砌体结构设置多道抗震防线,使其达破坏有序,形成一个渐进式的延性破坏过程,避免校舍突然间发生倒塌破坏,为大震中的师生们赢得逃生的时间。

张赟[10](2014)在《基于框架填充墙施工缺陷的抗震构造加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填充墙布置灵活,且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中形成填充墙框架结构。然而通过历次的地震灾害发现,填充墙在地震中破坏严重,破坏形式多种多样,特别是墙体的出平面倒塌,不仅对结构整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墙体的倒塌还会阻碍救援路线,对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因而填充墙与框架间的连接非常重要。对于框架填充墙的抗震构造措施相关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然而由于施工困难且造价较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并没有按照规范规定进行施工。目前对于模拟实际工程中填充墙抗震性能的研究很少,本文将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实际工程中存在施工缺陷的填充墙框架结构进行模拟,提出加固措施,并对加固前后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其承载能力,所做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实际的施工措施对结构进行简化,采用ANSYS分别建立存在施工缺陷的单层单跨框架填充墙和一栋五层框架填充墙有限元模型,进行时程分析,研究分别在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框架填充墙位移变化及破坏情况,检验其是否符合抗震设防标准。结果表明:当填充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存在施工缺陷时,该框架填充墙房屋不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2)对存在施工缺陷的填充墙提出加固措施,并对加固前后模型施加平面外均布荷载,分析其极限承载力以及裂缝发展情况。并考虑不同高厚比和不同砌体抗压强度对加固后框架填充墙平面外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得出:采用植筋加固的框架填充墙,其平面外承载能力大于采用粘钢加固的框架填充墙的平面外极限承载力,均远大于加固前框架填充墙的平面外承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墙体的延性。且填充墙的平面外极限承载力随着高厚比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砌体抗压强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3)对加固后框架填充墙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分别沿结构纵向和横向输入地震波,观察其变形特点及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加固后填充墙框架结构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设防标准。

二、对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布置的见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布置的见解(论文提纲范文)

(1)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静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砌体静力性能试验
        1.2.1.1 棱柱砌体试验
        1.2.1.2 墙体试验
        1.2.1.3 国内学者对藏式石砌体开展的试验
        1.2.2 砌体数值模拟方法
        1.2.2.1 精细化分离式建模
        1.2.2.2 简化分离式建模
        1.2.2.3 整体式建模
        1.2.3 砌体静力性能理论分析
    1.3 本课题组关于藏式古建石砌体的研究现状
        1.3.1 砌体组成材料性能的研究现状
        1.3.2 棱柱砌体性能的研究现状
        1.3.3 墙体性能的研究现状
        1.3.3.1 试验研究
        1.3.3.2 理论分析
        1.3.3.3 数值模拟
        1.3.4 墙体状态评估与损伤识别的研究现状
        1.3.5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试验
    2.1 材料性能试验
        2.1.1 泥浆抗压性能试验
        2.1.1.1 泥浆立方体抗压试验
        2.1.1.2 泥浆棱柱体抗压试验
        2.1.2 石材抗压性能试验
        2.1.2.1 试验方案
        2.1.2.2 试验现象
        2.1.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3 石材抗折性能试验
        2.1.3.1 试验方案
        2.1.3.2 试验现象
        2.1.3.3 试验结果
    2.2 棱柱砌体抗压试验
        2.2.1 试验方案
        2.2.2 试验现象
        2.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2.3.1 片石灰缝层棱柱砌体受压曲线
        2.2.3.2 碎石碴灰缝层棱柱砌体受压曲线
        2.2.3.3 棱柱砌体抗压试验结果
    2.3 实验室足尺墙体抗压试验
        2.3.1 试验方案
        2.3.1.1 试件尺寸
        2.3.1.2 砌筑工艺
        2.3.1.3 加载制度与测点布置
        2.3.2 试验现象
        2.3.2.1 整体破坏现象
        2.3.2.2 典型局部破坏现象
        2.3.2.3 与其他类型砌体受压破坏的异同
        2.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3.1 全过程曲线与抗压强度
        2.3.3.2 弹性模量与泊松比
        2.3.3.3 破坏模式
        2.3.4 墙体受压破坏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性能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墙体建模方法
        3.2.1 砌块与灰缝的简化
        3.2.2 组合块体材料属性设置
        3.2.3 界面接触属性设置
        3.2.4 其他参数的选择与设置
    3.3 墙体抗压模拟结果与分析
        3.3.1 云图结果及分析
        3.3.2 曲线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收分对墙体抗压性能的影响
        4.2.1 云图结果及分析
        4.2.2 曲线结果及分析
        4.2.3 收分对墙体重心位置及自重的影响
    4.3 高长比对墙体抗压性能的影响
        4.3.1 云图结果及分析
        4.3.2 曲线结果及分析
    4.4 内叶墙厚度对墙体抗压性能的影响
        4.4.1 云图结果及分析
        4.4.2 曲线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榫卯砌块砌体力学性能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来源
    1.3 榫卯砌块的研究现状
        1.3.1 榫卯砌块的块型研究
        1.3.2 榫卯砌块砌体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1.3.3 榫卯砌块砌体抗震性能研究
        1.3.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榫卯空心砌块的提出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榫卯砌块砌体轴心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砌块设计与制备
        2.2.1 榫卯砌块简介
        2.2.2 新型榫卯砌块的制备
    2.3 试件设计与制作
        2.3.1 试件设计
        2.3.2 试件制作
    2.4 试验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2.4.1 砌块抗压强度试验
        2.4.2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
        2.4.3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2.5 试验装置与加载制度
        2.5.1 试验装置
        2.5.2 加载方案
    2.6 轴心抗压试验过程与破坏现象
    2.7 试验结果分析
        2.7.1 砌体抗压强度实测值
        2.7.2 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计算公式
        2.7.3 砌体本构关系
        2.7.4 砌体变形模量
        2.7.5 砌体的泊松比与剪变模量
        2.7.6 影响砌体抗压强度因素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榫卯砌块砌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件设计与制作
        3.2.1 试件设计
        3.2.2 试件制作
    3.3 试验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3.3.1 砌块抗压强度试验
        3.3.2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
        3.3.3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3.4 试验装置与加载制度
        3.4.1 试验装置
        3.4.2 加载制度
    3.5 抗剪试验过程与破坏特征
        3.5.1 纯剪试验
        3.5.2 压剪复合试验
    3.6 试验结果分析
        3.6.1 砌体通缝抗剪强度实测值
        3.6.2 砌体沿通缝抗剪强度平均值的计算公式
        3.6.3 砌体压剪复合试验强度实测值
        3.6.4 砌体压剪复合受力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3.6.5 影响榫卯砌块砌体抗剪强度的因素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榫卯砌块夹心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试件的设计和制作
        4.2.1 试件设计
        4.2.2 试件制作
    4.3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4.3.1 砌块抗压强度试验
        4.3.2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
        4.3.3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4.3.4 钢筋抗拉强度试验
    4.4 试验装置和加载制度
        4.4.1 试验装置
        4.4.2 加载制度
        4.4.3 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
    4.5 试验过程及破坏现象
        4.5.1 试件W-1破坏过程
        4.5.2 试件W-2破坏过程
        4.5.3 试验现象小结
    4.6 墙体抗震性能分析
        4.6.1 特征荷载与特征位移
        4.6.2 滞回曲线
        4.6.3 骨架曲线
        4.6.4 延性
        4.6.5 刚度退化
        4.6.6 耗能能力
        4.6.7 抗倒塌性能
        4.6.8 夹心墙协同工作情况
    4.7 试件钢筋受力分析
        4.7.1 构造柱纵筋应变
        4.7.2 构造柱箍筋应变
        4.7.3 墙体内钢筋应变
    4.8 夹心墙抗剪承载力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沙漠砂基础隔震垫层隔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隔震结构研究现状
    1.3 简易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沙漠砂滑移隔震理论体系
    2.1 引言
    2.2 隔震体系工作原理
    2.3 沙漠砂隔震垫层基本理论
    2.4 滑移隔震体系动力计算模型
    2.5 滑移隔震体系动力方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漠砂隔震垫层振动台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模型设计
    3.3 试验方案
    3.4 试验现象及工作原理分析
    3.5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沙漠砂隔震垫层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有限元模型验证
    4.3 砌体结构隔震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CFRP网格加固砌体墙体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砌体结构的加固技术
        1.2.1 砌体结构的直接加固方法
        1.2.2 砌体结构的间接加固方法包括:
        1.2.3 构造性加固与修补
    1.3 FRP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1.3.1 FRP的材料性能及技术优势
        1.3.2 FRP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CFRP网格加固震损多层砌体开洞墙体的抗震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件设计
        2.2.2 材料参数
        2.2.3 量测系统及量测方法
        2.2.4 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2.3 试验过程及试验现象
        2.3.1 试验过程
        2.3.2 试验现象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1 破坏及加固机理分析
        2.4.2 滞回性能及骨架曲线
        2.4.3 刚度退化
        2.4.4 墙体的延性
        2.4.5 墙体的耗能
        2.4.6 墙体的层间位移角
        2.4.7 加固设计建议
        2.4.8 应变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CFRP网格-锚固件联合加固砌体墙体抗震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试件设计
        3.2.2 材料参数
        3.2.3 量测系统及量测方法
        3.2.4 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3.3 墙体加固过程及试验现象
        3.3.1 墙体加固过程
        3.3.2 试验现象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承载力及变形
        3.4.2 滞回性能及骨架曲线
        3.4.3 墙体的刚度退化
        3.4.4 墙体的延性
        3.4.5 墙体的耗能
        3.4.6 应变分析
        3.4.7 加固设计建议
    3.5 本章小结
4 FRP网格加固砌体墙体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4.1 引言
    4.2 砌体部分的抗剪承载力
    4.3 现有FRP布加固砌体墙体抗剪受剪承载力表达式
        4.3.1 有效应变模型
        4.3.2 基于界面粘结剥离性能的模型
        4.3.3 类比钢筋混凝土梁模型
    4.4 现有模型分析
    4.5 FRP网格加固砌体墙体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4.5.1 抗剪承载力计算表达式
        4.5.2 计算值和试验值的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5)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耗能框架及底框砌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结构减震控制
        1.2.1 被动耗能减震的原理
        1.2.2 被动消能减震装置的类型
    1.3 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发展历程
        1.3.1 国内实际工程应用现状
        1.3.2 粘滞流体阻尼器的理论研究
    1.4 耗能减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设置粘滞阻尼器框架耗能结构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1.6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6.1 主要研究目的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消能减震结构分析方法
    2.1 状态方程直接积分法
        2.1.1 地震作用响应
        2.1.2 实用地震作用计算
    2.2 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等效阻尼
    2.3 SAP2000软件分析简介
        2.3.1 SAP2000软件简介
        2.3.2 SAP2000中被动耗能装置的类型
        2.3.3 SAP2000中非线性动力分析
第三章 减震结构地震反应的状态空间及数值分析方法
    3.1 动力时程分析时地震波选择及输入
        3.1.1 地震波的选取原则
        3.1.2 本论文选用的地震波
    3.2 工程算例
        3.2.1 结构自振周期
        3.2.2 结构楼层最大位移响应
        3.2.3 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响应
        3.2.4 粘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优化
        3.2.5 阻尼系数与速度指数减震效果分析
    3.3 实用地震作用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置阻尼器减震结构地震反应空间分析
    4.1 工程算例设计概况
        4.1.1 框架模型的结构概况与分析
        4.1.2 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
    4.2 横向地震作用结构地震反应
        4.2.1 横向地震作用阻尼器布置简图
        4.2.2 结构楼层地震响应
        1 楼层最大侧移
        2 各榀框架顶层水平位移分布
        3 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
        4.2.3 布置方案d和e结构A轴、G轴框架顶层位移时程曲线
        4.2.4 布置方案d和e顶层扭转时程曲线
    4.3 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
        4.3.1 双向地震作用下阻尼器布置简图
        4.3.2 横向结构楼层地震响应
        1 楼层最大侧移
        2 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
        4.3.3 纵向结构楼层地震响应
        1 楼层最大侧移
        2 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底框砌体结构耗能减震初步分析
    5.1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简介
        5.1.1 底框砌体结构研究的意义
        5.1.2 底框砌体结构动力分析模型简述
        5.1.3 底框砌体结构受力特点及破坏特征
    5.2 底框砌体结构的设计概况
    5.3 底框砌体结构计算分析
        5.3.1 结构自振周期
        5.3.2 结构楼层地震响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洪水波流耦合荷载作用下村镇建筑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洪水灾害
        1.2.1 洪水灾害分类
        1.2.2 洪水分布
        1.2.3 洪水作用
        1.2.4 蓄滞洪区
    1.3 村镇建筑结构形式
    1.4 洪水荷载研究现状
        1.4.1 冲击荷载研究现状
        1.4.2 波浪荷载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
2 洪水荷载特征研究
    2.1 水流荷载
        2.1.1 水流作用下任一点的压力
        2.1.2 水流荷载公式
        2.1.3 洪水流速确定
    2.2 波浪荷载
        2.2.1 作用在直墙式建筑物上的近破波压力
        2.2.2 作用在直墙式建筑物上的立波波压力
        2.2.3 波浪荷载公式的优劣
        2.2.4 设计波浪要素
    2.3 波流耦合荷载
    2.4 本章小结
3 村镇建筑砌体结构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3.1 有限元程序的设计
        3.1.1 分离式建模和整体式建模
        3.1.2 单元类型和材料的本构模型选取
        3.1.3 求解
    3.2 分析方法
        3.2.1 牛顿-拉普森法
        3.2.2 收敛准则
        3.2.3 生死单元
    3.3 砌体结构模型
        3.3.1 几何模型
        3.3.2 计算模型
    3.4 破坏过程
        3.4.1 模态分析
        3.4.2 破坏过程分析
        3.4.3 应力分析
        3.4.4 变形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荷载影响因素分析
    4.1 主要影响因素
        4.1.1 水深
        4.1.2 流速
        4.1.3 波高
    4.2 水深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4.3 流速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4.4 波高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加强砌体结构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5.1 模型介绍
        5.1.1 几何模型
        5.1.2 圈梁、构造柱和楼板
        5.1.3 材料选取
        5.1.4 模态分析
    5.2 应力对比分析
    5.3 变形对比分析
    5.4 分析加强结构的破坏
        5.4.1 破坏过程
        5.4.2 应力分析
        5.4.3 变形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不同地区村镇住宅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砌体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来源
    1.3 混凝自保温砌块研究现状
        1.3.1 建筑节能要求的发展
        1.3.2 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的研究状况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配合比设计及砌体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再生骨料的制备流程
    2.3 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
        2.3.1 颗粒级配
        2.3.2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及细度模数
        2.3.3 碱集料反应
        2.3.4 吸水率
    2.4 再生混凝土自保温承重砌块配合比设计
        2.4.1 砌块简介
        2.4.2 配合比设计
        2.4.3 砌块制备
    2.5 热工性能检测
    2.6 砌体抗压性能试验
        2.6.1 砌块和砂浆力学性能
        2.6.2 配组编号
        2.6.3 砌体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2.6.4 抗压强度试验数据
        2.6.5 砌体抗压强度分析
    2.7 砌体沿通缝抗剪性能试验
        2.7.1 砌块、砂浆力学性能
        2.7.2 配组编号
        2.7.3 砌体通缝抗剪机理与强度的试验研究
        2.7.4 通缝抗剪强度试验数据
        2.7.5 通缝抗剪强度分析
    2.8 砌体剪压复合抗剪性能试验
        2.8.1 试验概况
        2.8.2 试验现象
        2.8.3 剪压复合抗剪强度试验数据
        2.8.4 剪压复合抗剪强度分析
        2.8.5 剪压复合抗剪强度的建议公式
    2.9 本章总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再生混凝土自保温承重砌块砌体振动台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模型设计概况
        3.2.1 “自携式”构造柱-圈梁结构体系
        3.2.2 试验房屋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3.3 振动台模型概况
        3.3.1 试验装置和传感器布置
        3.3.2 地震波选取及实现方式
        3.3.3 试验工况及步骤
        3.3.4 试验过程中裂缝现象分析
    3.4 试验数据分析
        3.4.1 模态分析
        3.4.2 模型的加速度反应分析
        3.4.3 试验模型的位移反应
        3.4.4 试验模型的应变反应分析
    3.5 模型结构抗震承载能力分析
        3.5.1 砌体抗剪强度计算
        3.5.2 砌体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
        3.5.3 地震作用计算及分配
    3.6 抗震能力评价
    3.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型节能混凝土自保温砌块设计
    4.1 引言
    4.2 新型节能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的设计方法
        4.2.1 设计原理
        4.2.2 计算方法
        4.2.3 计算原理
        4.2.4 砌块材料的选用
        4.2.5 设计模型
    4.3 新型节能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块型优化
        4.3.1 多目标优化原理
        4.3.2 多目标优化方法
        4.3.3 砌块优化指标标准化
        4.3.4 确定砌块最优块型
    4.4 新型节能混凝土自保温砌块性能优化
        4.4.1 初步优化
        4.4.2 二次优化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型节能混凝土自保温砌块配合比及基本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配合比设计
        5.2.1 原材料
        5.2.2 配合比设计
    5.3 生产工艺
    5.4 热工性能试验
        5.4.1 试验设备
        5.4.2 热工试验过程
        5.4.3 热工试验结果
    5.5 砌块与砌筑砂浆的匹配
        5.5.1 砌块与砂浆的匹配原则
        5.5.2 砌体的工作机理
        5.5.3 本文砂浆强度的确定
    5.6 砌体抗压性能试验
        5.6.1 砌块、砂浆抗压强度
        5.6.2 试件分组
        5.6.3 试件及加载装置
        5.6.4 试验现象
        5.6.5 试验结果分析
        5.6.6 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公式
        5.6.7 砂浆强度利用分析
    5.7 砌体抗剪性能试验
        5.7.1 试验介绍
        5.7.2 试验过程与破坏特征
        5.7.3 试验结果分析
        5.7.4 砌体抗剪强度平均值公式
    5.8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新型节能混凝土自保温承重砌块墙体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6.1 引言
    6.2 试验概况
        6.2.1 试件设计
        6.2.2 试件制作和材料性能指标
    6.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6.3.1 试验装置
        6.3.2 加载制度
    6.4 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
    6.5 试验过程及现象
    6.6 破坏过程
        6.6.1 破坏特点
        6.6.2 破坏阶段划分
    6.7 试验结果及分析
        6.7.1 荷载与变形
        6.7.2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6.7.3 刚度退化
        6.7.4 延性性能
        6.7.5 试件的耗能特性
        6.7.6 构造柱钢筋应变分析
    6.8 墙体抗震承载能力分析
        6.8.1 节能自保温砌块砌体强度设计指标
        6.8.2 墙体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
        6.8.3 墙体地震作用计算
    6.9 抗震能力评价
    6.10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夏热冬冷地区
        7.1.2 严寒地区
    7.2 展望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局部受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砌体结构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1.2.1 砌体结构发展简史
    1.3 新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研发及优化
        1.3.1 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发展
        1.3.2 节能承重系列砌块的研发、优化
    1.4 国内外砌体局部受压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4.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5 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结构体系介绍
    1.6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的创新点
2 节能承重砌块砌体局部均匀受压的试验研究
    2.1 试件的材料性能和试验设计
        2.1.1 节能承重砌块的基本力学性能
    2.2 试验装置与测点布置
        2.2.1 试验装置
        2.2.2 测点布置
        2.2.3 加载制度及试验步骤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1 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
    2.4 本章小结
3 节能承重砌块砌体局部均匀受压计算及作用机理的分析
    3.1 砌体局部均匀受压工作机理分析
    3.2 砌体局部均匀受压承载能力的计算
        3.2.1 影响砌体局部受压承载能力的因素
        3.2.2 局部受压相关公式模型
        3.2.3 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
    3.3 砌体竖向变形和荷载应变曲线
    3.4 本章小结
4 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梁下非均匀受压有限元分析
    4.1 砌块墙体梁下非均匀受压基础理论分析
    4.2 砌块墙体梁下受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4.2.1 模型参数
        4.2.2 材料本构关系与单元选取
        4.2.3 收敛性分析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3.1 有无梁端约束砌块墙体分析
        4.3.2 不同楼层荷载作用墙体分析
        4.3.3 不同芯柱间距影响分析
        4.3.4 局部非均匀受压工作机理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成果
    5.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9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9)砌体结构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砌体结构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1.1.2 砌体结构的震害
        1.1.3 避免房屋倒塌的经验和措施
    1.2 国内外砌体结构校舍抗震鉴定加固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砌体结构校舍抗震鉴定加固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砌体结构校舍抗震鉴定加固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砌体结构校舍的抗震鉴定
    2.1 砌体结构校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2 砌体结构校舍的抗震鉴定内容
        2.2.1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方法及步骤
        2.2.2 A 类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
        2.2.3 B 类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
    2.3 多层砌体结构校舍抗震鉴定实例
        2.3.1 工程概况
        2.3.2 第一级鉴定
        2.3.3 第二级鉴定
        2.3.4 鉴定结论
    2.4 本章小结
3 砌体结构校舍加固与实例分析
    3.1 砌体结构校舍加固的程序和一般原则
        3.1.1 砌体结构校舍加固的程序
        3.1.2 砌体结构校舍加固的原则
        3.1.3 砌体结构校舍加固后受力特点
    3.2 砌体结构校舍常用的加固方法
    3.3 多层砌体结构校舍加固实例
        3.3.1 多层砌体结构校舍加固处理意见
        3.3.2 加固方案的选择
        3.3.3 加固结构的计算
        3.3.4 加固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3.5 加固效果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砌体结构校舍加固后窗下墙与窗间墙破坏模式的研究
    4.1 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校舍的受力分析
        4.1.1 砌体结构校舍震害实例调研
        4.1.2 窗下墙的震害机理
    4.2 窗下墙率先破坏的方法研究
        4.2.1 窗间墙与窗下墙的区别
        4.2.2 砌体结构延性破坏模式的条件
    4.3 工程实例验证
    4.4 砌体结构校舍的设计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框架填充墙施工缺陷的抗震构造加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框架填充墙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存在施工缺陷的框架填充墙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1 本构模型的选择
        2.1.2 材料模型选取及破坏准则
        2.1.3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假定
        2.1.4 有限元分析单元类型
        2.1.5 建模方式的选择
        2.1.6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7 地震波的选取
    2.2 存在施工缺陷的单层单跨框架填充墙有限元分析
        2.2.1 纵向位移时程分析
        2.2.2 横向位移时程分析
    2.3 存在施工缺陷的 5 层框架填充墙房屋有限元分析
        2.3.1 模型的周期与频率
        2.3.2 结构纵向时程分析
        2.3.3 结构横向时程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均布荷载作用下加固前后框架填充墙的受力分析
    3.1 加固方案设计
    3.2 加固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建立有限元模型及加载
        3.2.2 求解设置
    3.3 有限元分析结果
        3.3.1 加固前框架填充墙的受力分析
        3.3.2 粘钢加固框架填充墙的受力分析
        3.3.3 植筋加固框架填充墙的受力分析
        3.3.4 对比分析
    3.4 不同高厚比和不同材料对植筋加固填充墙的影响
        3.4.1 高厚比的影响
        3.4.2 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3.5 分析加固对框架梁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框架填充墙加固后弹塑性动力分析
    4.1 植筋加固框架填充墙有限元时程分析
        4.1.1 纵向时程分析
        4.1.2 横向时程分析
    4.2 粘钢加固框架填充墙有限元时程分析
    4.3 粘钢加固量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及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对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布置的见解(论文参考文献)

  • [1]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静力性能研究[D]. 武奥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榫卯砌块砌体力学性能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周浩. 东南大学, 2020
  • [3]沙漠砂基础隔震垫层隔震性能研究[D]. 林健康. 宁夏大学, 2019(02)
  • [4]CFRP网格加固砌体墙体的抗震性能研究[D]. 古金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7)
  • [5]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耗能框架及底框砌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 邓磊. 广西科技大学, 2017(03)
  • [6]洪水波流耦合荷载作用下村镇建筑破坏机理研究[D]. 程若桐.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7]不同地区村镇住宅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砌体的设计与研究[D]. 丁晓燕. 东南大学, 2016(02)
  • [8]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局部受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D]. 崔兆彦.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
  • [9]砌体结构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问题的研究[D]. 刘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10]基于框架填充墙施工缺陷的抗震构造加固研究[D]. 张赟. 郑州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砌体结构中结构柱布置的见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