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力发电的西部优势(论文文献综述)
顾典[1](2021)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至关重要的阶段,传统的高投入、高增长的模式作用在逐渐弱化。自2015年起中国开始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十分明确。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较难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再难对经济发展形成先前那么显着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提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他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提高的动力机制已经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刻的研究,同时选择某个产业对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进一步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分别存在什么影响,并且比较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这两个视角进行研究时有什么异同。本文探寻产业结构与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针对这两组对象之间的间接影响进行专门研究和定量分析。本文的重要创新点;首次提出了产业结构的绿色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绿色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绿色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本文共分八个章节,按逻辑顺序逐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按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包括对当前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分析,从而引出了生态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有关的概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提高与我们强调的五大发展理念里的协调发展是统一的,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经历的过程;第二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选题正确是文章有价值的前提;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说明了该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内容。导论这一章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论文存在的价值,以及主体部分将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开展研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以下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或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或生态效率之间的间接影响。在通常的研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的概念。生态效率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西方最早开始对生态效率进行研究,国内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生态福利绩效源于福利的概念,诸大建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见仁见智,总体来讲趋于更加科学与全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原本是不同的研究范畴,对它们的研究看似诞生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都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发展方向。为此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间接影响并加以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在综述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分析,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研究方向。第三章是经典理论及相关理论分析。本章分两大部分,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经典理论,然后对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有关理论分析。产业结构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克拉克、库茨涅兹、霍夫曼、钱纳里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效率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鲍尔丁、科斯坦萨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福利绩效理论部分介绍了Daly、诸大建等中外学者的观点。这些经典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的闪光点,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学者,为相关的经济学领域研究指明了方向。以这些经典理论为基础,计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指标就有了理论依据。而且本章后面的相关理论分析与这些经典理论一脉相承。这些理论分析针对的是解决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的对应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乃至他们之间的间接影响的剖析。本章为全文的理论打下基础,从而保证文章的出发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有意义的。第四章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并且对生态经济的两个指标视角下的脱钩和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干春晖[1]倡导的泰尔指数是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较好的方法,而刘伟[2]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也是较好的计算方式。本文利用DEA多阶段方法对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本人借鉴诸大建[3]的方法对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梯度现象,产业结构高级化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生态效率、生态福利视角下的脱钩结果不一样,但都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脱钩的衡量方法。虽然我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但通过收敛性分析告诉我们,只要努力生态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是可以实现的。第五章内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生态效率对应关系的实证分析[4],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排除了内生性。为了提高生态效率,在全国范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需要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一阶滞后效应,不同的地区控制变量影响的显着性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存在空间影响。同时本章还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生态化的内在需要和导向,所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就不难理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生态福利绩效也相应地处于不同的趋势。一般来讲,在工业化进程中如果生态福利绩效还没有跨过拐点,那么生态福利绩效还将继续下行。当生态福利绩效跨过了这个拐点,生态福利绩效就将重拾升势,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生态福利绩效的良性循环。在此章处于第五章和第七章之间,是本文主干承上启下的部分。通过stata分析,本章发现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有显着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适当的调整,为生态效率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本文还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本章内容也为第七章探索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间接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第六章是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电子信息技术、金融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利用有促进作用,从而间接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相比较这些产业,在国内清洁能源相关的经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是空白。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作者借鉴与分析了他人选取的控制变量,发现虽然个别指标也较有代表性,但总体来看还是不够宏观与全面。所以本文尽量挑选最权威、最能涵盖清洁能源整体效果的数据,在实证后得出结论:清洁能源与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清洁能源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来提升影响机制的作用。本章还利用倍差法对清洁能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与前文分析结论一致。此外本章另外一部分是验证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体来讲促进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中占比提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这些间接影响效应的提升进而又促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进一步改善[5]。同时,本章还针对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这两种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和、DID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二者可以互不干扰、因地施策。第七章是国际经验分析。本章旨在从他国找到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指出他们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本文还对美国休斯顿和德国鲁尔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案例进行了深度分析,这两个案例对中国来讲极具现实意义。中国的中西部等地区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过程。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地区的成功转型对中国现阶段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第八章是本文结论的总结。本文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梳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二是计算了生态福利绩效、生态效率、产业结构的状态指标(含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三是定量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四是对前人没有专门研究的领域清洁能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作为政策咨询,本文认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可以加强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培养。在东部地区需要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和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本文还呼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循环经济,提高循环经济的规模效应,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更加协调快速的优化发展。
刘朋涛[2](2021)在《内蒙古风电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文中提出气候变暖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电力和热的生产有关,发展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陆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内蒙古风力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装机容量占全国之首。随着草原风电场的迅速发展,风电场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何种影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遥感与野外植被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风电场三十年间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以典型草原风电场为例,分析了风电场对周边草原群落、群落微环境及其减排效应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场时空格局变化。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以前风电场规模较小,在2008年之前风电场规模增加缓慢,之后内蒙古风电场建设迎来迅猛发展。风电场面积和斑块数快速增加,截止到2020年增至10755 km2及226个斑块。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场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六个盟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赤峰市和通辽市),六个盟市风电场面积均超过1000 km2。其中,锡林郭勒盟地区风电场面积最大,达到2147km2,约占全区风电场总面积的20%。内蒙古风电场占用土地利用类型最多的是草地,面积为8639km2,占风电场总面积的80%,其次为农田1138 km2,约占总面积的10%,林地、建设用地和湿地均较低。草地中典型草原面积最大,其次为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面积分别为5305km2,1677km2和1014km2。2、风电场对群落微环境的影响。以风电场占用面积最大的典型草原为例,通过对36个样地内微气候因素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发现对微气候而言,随着离风电场距离的增加,近地面的风速会呈现减小的趋势,但空气温湿度没有显着变化。对土壤特征而言,随着离风电场距离的增加,土壤0-30 cm含水量呈增加的趋势;土壤0-10 cm、10-20 cm、20-30 cm铵态氮含量分别呈现出增加、降低及变化不显着的趋势;土壤0-30 cm硝态氮、全氮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土壤全磷含量在0-20cm、20-30cm分别表现出不显着和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距风电场距离的增加,在0-10 cm、10-30 cm土层中分别呈现出变化不显着及降低的趋势。3、风电场对草原群落的影响。通过对36个野外样地植物群落的调查,基于功能性状的视角发现风电场会显着降低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功能丰富度、功能多样性,并且改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风电场还会显着影响草原植物群落的功能结构,会提高植株高度、叶面积、叶干重、比叶面积、叶片碳含量、叶片碳氮比、叶片干物质含量的群落权重均值,降低叶片磷含量的群落权重均值。风电场对区域生产力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风电场周边2 km半径处为最大影响范围,并会对该范围内植物生产力造成3%-4%的降低。4、风电场对碳排放影响。同样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某49.5 MW风电场为例,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了生产阶段、运输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和处置阶段五个阶段的碳足迹,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碳排放强度。结果发现草原区该风电场碳足迹为18701.29 t,其中建设阶段比例最大,占碳足迹的56.74%,其他依次为生产阶段、处置阶段、运输阶段和运营阶段,分别占碳足迹的28.18%、12.08%、2.76%和0.24%。材料回收碳足迹为18726.53 t,所减少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50.03%。风电场碳效率为6.57g/kwh,不仅低于煤炭、天然气、石油、核电四种非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强度,也比水力、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三种再生能源碳排放强度低。同样是风电场,与海上风电和陆上非草原区风电相比较,草原区风电场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强度。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助力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内蒙古近三十年风电发展迅速,风电场装机容量占全国之首。鉴于内蒙古草原区丰富的风能资源,探讨风电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碳排放效率,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蒙怡帆[3](2021)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风电日前交易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风能是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增长,世界各国都快速地将风力发电集成到电力市场中。但是,由于风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造成了风力发电商在参与短期电力市场风电竞价交易时,常常由于竞价策略的不当而受到处罚。因此,如何优化风力发电商在短期电力市场风电日前交易策略,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工作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和埃及政府间联合研究项目(2018YFE0127600)-弱互联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规划与稳定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本文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对短期电力市场中的风电日前交易策略进行研究,其主要原因是电力市场中的交易主体复杂,涉及到多方的竞争合作行为,而深度强化学习能够对复杂的环境进行认知与学习,能够很好地解决多方交互性博弈的决策问题。首先,本文分析了强化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模型,包括其学习的基本框架以及构成要素,总结了基于值函数与随机梯度策略的两类强化学习算法及其流程:一类用于本文的仿真对比,一类为本文所用的算法异步演员-评论家即A3C算法的基础。然后本文以北欧电力市场为背景,分析其结构特点以及各市场成员的功能,并基于风能与电价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两种短期电力市场风力发电商的竞价交易模型:一种为仅考虑传统电力市场的电能交易,另一种还考虑了储能市场中的电能交易,并将A3C算法分别用于两种风电竞价交易模型,构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市场风电日前交易的两种策略。最后,选择丹麦西部的一处风力发电厂分别对两种竞价交易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了仿真结果,并与两种传统强化学习优化的策略以及风力发电商所采用的原始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强化学习A3C的风电竞价交易策略在两种电力市场交易场景中均能优化风力发电商的收益,所用策略在传统的电力市场交易中每天收入分别高出两种传统强化学习优化策略2.2%与3.3%;在考虑了储能市场的电力市场交易场景中,所提出的策略比风力发电商所采用的原始策略降低了29.5%的成本。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A3C的风电竞价策略既能够较好地提高风力发电商的利润,也可以应对风力发电预测的不确定性和电力市场的动态变化。
刘科[4](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王宏业[5](2020)在《考虑经济、能源和环境效益的南方电网跨地区电能交易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中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较为明显的逆向分布,这使得中国跨地区能源交易,尤其是跨地区电能交易势在必行。然而在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的双重制约下,目前中国采用的是基于“公平”目标的“分省申报、局部最优”型跨地区电能交易模式。现行交易模式不仅使得中国跨地区电能交易存在省间贸易壁垒,增加了电力行业成本,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弃风、弃光和弃水”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上述这些问题在南方电网覆盖区域尤为突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综合考虑了南方电网电力行业经济、能源和环境效益,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效率”目标的“统一规划、全局最优”型中国跨地区电能交易模式,建立了基于未确知交易信息的多品种电能跨地区交易优化模型,通过优化跨地区电能交易,解决了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成本问题、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和排放问题。首先,本文分析了经典网络流模型在处理复杂跨地区电能交易问题时所具有的优势及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基于“效率”目标的“统一规划、全局最优”的改进型中国跨地区电能交易模式,建立了基于未确知交易信息的多品种电能跨地区交易优化模型,为解决南方电网电力行业问题奠定了基础。其次,本文建立了考虑经济效益的基于未确知交易信息的多品种电能南方电网跨地区交易优化模型,对其2015年电能生产、电能传输和电能交易情况进行同时优化,从电能生产结构、清洁能源发展以及电能交易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跨地区电能交易模式对南方电网电力行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统一规划、全局最优”的改进型中国跨地区电能交易模式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有助于破除省间壁垒,减少成本。最后,本文建立了考虑能源效益的基于未确知交易信息的多品种电能南方电网跨地区交易优化模型,针对中国2018年提出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目标政策,从电能生产、电能传输以及电能交易的能源供给侧角度,给出了南方电网覆盖区域中长期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目标政策的实现路径,解决了南方电网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此外,建立了考虑环境效益的基于未确知交易信息的多品种电能南方电网跨地区交易优化模型,解决了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排放问题。综上,本文提出的基于“效率”目标的“统一规划、全局最优”型中国跨地区电能交易模式能够解决现行跨地区电能交易模式缺陷导致的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成本问题、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和排放问题,并能够为中国电力行业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梁娜飞[6](2020)在《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西部地区冬季室外温度比较低,比较寒冷,所以该地区供暖周期持续时间长。供暖主要方式是火炕、土暖气以及火炉等传统方式,主要燃料为化石能源,其大量燃烧,造成室内环境质量差,严重影响了草原民居居民的身体健康。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可以用于草原民居供暖,但是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率比较低,本文将太阳能、风能、市政电网以及传统的火炕按时序原则进行动态匹配,期望达到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同时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结构优化。首先,本文对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的居住人员情况、围护结构和供暖模式情况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草原民居的实际情况,利用TRNSYS软件建立建筑模型并对传统火炕供暖模式进行模拟。其次,根据内蒙古西部的气候特点,利用TRNSYS软件分别搭建了附加阳光间供暖系统、风能供暖系统、市政电网以及火炕与热水供暖复合系统。根据各个模块逻辑关系和使用顺序进行连接,得到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系统下的TRNSYS模型。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系统多能优化匹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附加阳光间后建筑物总耗热量为1 295.60kWh,耗热量指标为17.64kWh/m2,达到了超低能耗建筑的要求。对供暖的耗能量进行了分析,太阳能供暖量、风能供暖量、市政电网的供暖量以及火炕供暖量所占比例依次为81.91%、8.13%、5.98%以及3.98%,太阳能和风能供暖量占比在90%以上。多能优化匹配供暖方案比传统火炕供暖方案在一次能源上减少了10 458.98kWh,在电价上节约了4 392.78元,在标煤上减少了1 499.46kg,在原煤上减少了2 100.09kg。综上,多能优化匹配供暖系统可以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草原民居应用,有助于超低能耗草原民居节能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改善室内环境、节约供热资金和优化能源结构的目的。
张焱[7](2020)在《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经济运行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能源的短缺是社会动荡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接连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组织(简称“欧佩克”)因不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中东政策,对西方国家采取石油禁运的措施,这导致了石油的价格从几美元一桶迅速提高到30多美元一桶。进而导致缺油国家的工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出现了因为石油短缺而导致经济衰退的现象。中国是少油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石油基本依靠国外进口,在石油主导权被中东以及西方国家掌控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犹如悬着一把利剑。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正是由于资源禀赋的限制,煤炭是中国主要的消费能源,但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煤炭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的矛盾问题,并将该问题定位为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发展、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压力之下,中国发展绿色能源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绿色能源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由九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研究框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首先对绿色能源和产业政策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然后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做了介绍,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产业管制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其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一是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二是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研究综述;三是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四是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第三章:本章阐述了以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为代表的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梳理了中国近年来发布的所有与绿色能源产业相关的政策文本,然后从文本数量、颁发部门等方面对政策文本进行了统计,最后从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补贴政策三个方面对所有的政策进行了归类分析。第四章:本章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了梳理。经过梳理与比较后发现,为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与研发激励等政策工具。最后阐述了国外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本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同时提出了促进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两个方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成长路径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本章首先在第五章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能源企业的成长路径,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本章通过“民众能源问题政策倾向调查”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除此之外,本章通过实证还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第八章: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先来测定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对二者之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然后加入城镇化、产业结构等因素通过构建ECM模型对我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做出进一步分析。第九章:本章首先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得出了五个结论。然后从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联系四个方面进行政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的特征是宏观规划类文本过多,微观执行类文本过少;税收优惠政策数量过少。(2)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对企业效益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企业投资、研发支持与劳动力投入对企业效益呈正向的影响关系。通过企业经营类别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对太阳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风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企业融资对风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太阳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3)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4)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等因素对民众支付意愿的影响随着能源类型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异性。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讲,女性支持的概率较高,而对于核能则男性支持概率更高;年龄对两种能源的影响作用一致,随着民众年龄的上升,民众支持绿色能源的概率是下降的;收入因素对于两种能源的影响结果也是一致的,随着收入的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支持概率都会上升;受教育程度与能源知识均对民众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受教育程度因素对核能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拥有环保意识会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而对于核能来说这一因素的影响并不显着。(5)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向右上倾斜的“N”字型,且没有拐点,表明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加入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双向影响关系,即绿色能源的消费量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总量的扩大和发展质量的提升都会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在短期内影响力度较小,在长期内影响力度逐渐增大。本文创新点有三:(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在宏观、企业微观与民众个体微观三个层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2)数据开发的创新。本文中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个体微观数据是通过问卷调查的途径来获得的,这具有独一无二性。在对数据进行整理之后,首先针对民众对绿色能源政策的态度倾向、民众对绿色能源的偏好等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形成了一个有关能源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其次,使用probit计量模型,对影响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3)对绿色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创新性论证。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对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绿色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可持续的。
李晓乐[8](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蒋子浩[9](2020)在《风电产业创新政策有效性分析及调整时机识别》文中研究说明风电是目前我国综合应对增长压力、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长期战略选择。然而,从产业发展现实看,我国风电产业正面临严峻发展瓶颈。为了鼓励风电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发展瓶颈进而获得后发优势,我国政府自1994年起连续发布一揽子风电产业创新政策,涉及财税抵免、质量认证、人才培养、公共采购、技术监管等几个方面。随着政府政策的持续加大投入,风电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壁垒却始终难以突破。那么,如何进一步提升风电产业创新政策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提升我国风电产业创新程度和创新质量的关键,也是我国风电产业摆脱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环节,加快产业经济从要素驱动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的重要方式,因此亟需从理论破解。本研究在广泛梳理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基于134家风电上市公司数据,综合考量一系列企业创新特征指标将风电企业划分为10类;随后系统梳理和量化我国部委及以上级别部门2006-2017年间发布的235项风电产业创新政策,实证分析风电产业创新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绩效的驱动效果;最后研究了各类产业创新政策效果的时间边界,进而确定了不同创新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旨在为发挥创新政策最佳效能、提高创新政策最大效率及改善风电产业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帮助。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产业的视角看,各类产业创新政策力度均对风电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经济政策力度贡献最大、规制政策次之、柔性政策最小。(2)各类产业创新政策对不同类型风电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政策对技术创新型原材料加工企业和技术稳定型风力发电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对技术稳定型零部件制造企业和技术稳定型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着负向影响;规制政策对技术创新型原材料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型零部件制造企业以及技术稳定型风力发电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对技术稳定型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柔性政策对技术创新型原材料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型零部件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型及技术稳定型风力发电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对技术稳定型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效应。(3)不同创新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因企业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对技术创新型原材料加工企业而言,经济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为第1期、规制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为第5期、柔性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为第8期;对技术创新型零部件制造企业而言,规制政策和柔性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均为第1期;对技术稳定型零部件制造企业而言,经济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为第1期;对技术稳定型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而言,经济政策和规制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均为第1期、柔性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为第2期;对技术创新型风力发电企业而言,经济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为第1期;对技术稳定型风力发电企业而言,经济政策和规制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均为第1期,而柔性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为第1期或应该长期保持稳定。综上而言,各类产业创新政策对不同类型风电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有所差异,不同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机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企业创新特征,适时制定和调整产业创新政策,鼓励、支持、引导风电企业科学发展,是改善风电企业创新绩效的必要前提,也是我国风电产业发挥技术追赶效应的关键。本研究系统解析了产业创新政策对风电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各类创新政策作用效果的时间边界,进而识别了不同创新政策的最佳调整时期。不仅丰富了现有创新政策相关研究内容,还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特点和竞争力,同时对于类似从宏观到微观的复杂过程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借鉴和理论参考。该论文有图40幅,表32个,参考文献410篇。
胡建军[10](2020)在《能源互供背景下省际电网大规模消纳新能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推动我国电能结构的调整,是我国能源改革、能源安全战略与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尤其是随着我国特高压技术的发展和跨区域输电通道的建设,为跨区跨省实现能源互供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新能源的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在许多省份,尤其我国的西部省份出现了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给这些省份电网消纳新能源带来了挑战。由于这些省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当地负荷有限,再加上新能源自身所具有的随机性、波动性等局限,从而限制了新能源的并网消纳。本文选取新能源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分析省际电网大规模消纳新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理论上对消纳新能源的策略展开研究。论文重点针对以下方面展开研究和创新:(1)针对新能源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新能源发展规模的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O-GPR组合的预测模型,通过与其他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构建的模型的适用性和先进性。以新能源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作为算例,对新能源发展进行了预测,并深入分析了影响新能源消纳的主要不利因素。(2)针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背景下,配电网传统的“适应性”概念面临新的挑战,本章收集整理了配电网适应性的相关参数,分析了新能源并网中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建立了新能源消纳适应性测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通过采用专家访谈、现场调研、文案研究等方式归纳新能源消纳适应性,形成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权重,通过综合指标权重可以得出新能源消纳适应性的排序,为配电网新能源的消纳适应性提供了依据。(3)针对传统规划方法的不足,通过将碳交易机制、绿色证书交易等激励性因素引入到电源规划模型中,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碳交易成本以及绿色证书交易成本,建立了以社会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电源规划模型。模型采用头脑风暴优化算法改进蚁群算法进行求解,并设置了基本情景、碳排放交易情景、绿色证书交易情景和综合情景进行对比分析,来研究碳交易机制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对电源规划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了碳交易机制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后,新的方法能够为新能源发电的合理布局提供充分的规划依据,对新能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4)针对传统调度方法存在的不足,论文设定了新能源消纳的三种模式,即本地消纳、外送消纳、混合消纳模式,同时将绿证交易和碳交易机制统一纳入以上三种模式中,通过引入了激励因子,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包含激励性因素的电力调度模型,从而保障电力调度中能够更好地控制弃风、弃光率。通过数据检验,验证了研究构建的模型的有效性。(5)从新能源的规划、产业激励方式、产业规范发展、市场主体管制和新能源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讨论了政策保障的具体内容。本论文研究得出的新能源消纳方面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新能源消纳方面的认识,对于指导各省的新能源的发展与消纳具有借鉴价值。本文的研究为政府、电网企业、新能源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和借鉴,对推动我国新能源发展、深化能源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风力发电的西部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力发电的西部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 |
三、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
四、区域经济学的理论 |
五、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二节 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
一、生态效率 |
二、生态福利绩效 |
三、其他生态有关理论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经济耦合机制的研究综述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公式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 |
一、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
二、生态效率的发展规律 |
三、生态福利绩效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四节 理论模型构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心变量测度及生态经济指标的脱钩收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产业结构测度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效率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测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生态福利绩效 |
一、方法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脱钩分析 |
一、生态效率脱钩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脱钩分析 |
第五节 收敛性分析 |
一、生态效率收敛性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收敛性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耦合及解耦分析 |
一、耦合分析 |
二、解耦分析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
二、模型的设立 |
第三节 基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变量处理及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第二产业比重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互联网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循环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城镇化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三节 生态效率视角清洁能源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清洁能源生态效率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四节 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优劣 |
第二节 某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一、美国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二、德法英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三、日本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第三节 国际案例分析及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简历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内蒙古风电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风电场研究历程 |
1.2.2 风电场对群落微环境的影响 |
1.2.3 风电场对植被的影响 |
1.2.4 风电场的减排效应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与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位置 |
2.1.2 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能源利用结构 |
第三章 内蒙古近三十年风电场演变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遥感数据处理 |
3.2.3 风电场信息提取 |
3.2.4 风电场占用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3.2.5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
3.3 研究结果 |
3.3.1 内蒙古风电场时间格局变化 |
3.3.2 内蒙古风电场空间格局变化 |
3.3.3 内蒙古风电场占地土地利用分析 |
3.3.4 内蒙古风电场占用草地类型分析 |
3.3.5 风电场景观格局分析 |
3.4 讨论 |
3.4.1 内蒙古风电场时空分布分析 |
3.4.2 风电场遥感判识 |
3.4.3 内蒙古土地利用类型有利于风电场建设 |
3.5 小结 |
第四章 风电场对群落微环境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样地设置 |
4.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4.2.4 数据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风电场对风速,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3.2 风电场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3.3 风电场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风电场对下垫面水热条件的影响 |
4.4.2 风电场对对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
4.4.3 风电场对土壤碳固持能力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风电场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植物群落调查 |
5.2.2 多样性和群落权重均值的计算 |
5.2.3 数据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植物群落科属组成 |
5.3.2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5.3.3 风电场影响梯度下beta多样性组成格局 |
5.3.4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的影响 |
5.3.5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权重均值的影响 |
5.3.6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负面影响 |
5.4.2 风电场会改变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
5.4.3 风电场会改变草原植物群落的功能结构 |
5.4.4 风电场会降低内蒙古草原植物的生产力 |
5.5 小结 |
第六章 风电场对碳排放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数据收集 |
6.2.3 模型参数方程的确定 |
6.3 研究结果 |
6.3.1 各阶段碳排放估算 |
6.3.2 碳足迹结构 |
6.3.3 碳排放强度计算 |
6.4 讨论 |
6.4.1 不同系统边界对碳足迹的影响 |
6.4.2 不同能源方式的碳排放强度 |
6.4.3 草原区风电场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强度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3)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风电日前交易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短期电力市场风电竞价策略研究现状 |
1.2.2 强化学习发展历史与现状 |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强化学习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2.1 强化学习模型 |
2.1.1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
2.1.2 策略、奖励与值函数 |
2.1.3 贝尔曼方程与最优策略及其值函数 |
2.2 基于值函数的强化学习方法 |
2.2.1 基于时间差分的强化学习 |
2.2.2 基于动态规划的强化学习 |
2.3 基于随机梯度策略的强化学习方法 |
2.3.1 蒙特卡洛策略梯度法 |
2.3.2 演员-评论家(actor-critic)策略梯度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力市场的结构体系与风电竞价模型 |
3.1 北欧电力市场结构体系 |
3.1.1 现货市场 |
3.1.2 平衡市场 |
3.1.3 规范市场 |
3.2 电价与风能之间的关系 |
3.3 风电竞价模型 |
3.3.1 仅考虑在电力市场交易 |
3.3.2 考虑与储备市场交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短期电力市场风电日前竞价策略 |
4.1 电力市场风电竞价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
4.2 基于A3C算法的短期电力市场风电竞价策略 |
4.2.1 基于A3C算法的actor网络与critic网络模型 |
4.2.2 A3C算法的培训流程 |
4.2.3 竞价策略总体结构 |
4.3 算例仿真 |
4.3.1 实验装置及参数设置 |
4.3.2 训练过程 |
4.3.3 测试数据结果 |
4.3.4 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参与储能市场的电力市场风电日前竞价策略 |
5.1 参与储能市场的风电竞价问题转化为MDP |
5.2 参与储能市场的竞价策略 |
5.2.1 各网络模块设置 |
5.2.2 算法流程 |
5.3 算例仿真 |
5.3.1 实验装置及参数设置 |
5.3.2 培训过程 |
5.3.3 测试数据结果 |
5.3.4 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5)考虑经济、能源和环境效益的南方电网跨地区电能交易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面向电力行业成本问题的跨地区电能交易研究综述 |
1.2.2 面向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跨地区电能交易研究综述 |
1.2.3 面向电力行业排放问题的跨地区电能交易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进展小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3 文章结构及内容 |
2 基于未确知交易信息的多品种电能跨地区交易优化模型研究 |
2.1 经典网络流模型优缺点分析 |
2.2 基于未确知交易信息的多品种电能跨地区交易优化模型 |
2.2.1 函数的定义 |
2.2.2 目标函数 |
2.2.3 约束条件 |
2.2.4 数据预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3 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成本问题研究 |
3.1 南方电网覆盖区域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分布现状分析 |
3.1.1 南方电网覆盖区域电力行业现状分析 |
3.1.2 本章拟要解决的问题 |
3.2 考虑经济效益的南方电网跨地区交易优化模型 |
3.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3.2.2 模型的基本结构 |
3.2.3 模型的公式描述 |
3.2.4 模型的情形和参数设置 |
3.3 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成本问题情景分析 |
3.3.1 改进型中国跨地区电能交易模式能源、经济效益分析 |
3.3.2 改进型中国跨地区电能交易模式环境效益分析 |
3.3.3 改进型中国跨地区电能交易模式联网效益分析 |
3.4 针对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成本问题政策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4 南方电网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研究 |
4.1 南方电网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分析 |
4.1.1 南方电网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目标政策分析 |
4.1.2 本章拟要解决的问题 |
4.2 考虑能源效益的南方电网跨地区交易优化模型 |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2.2 模型的基本结构 |
4.2.3 模型的公式描述 |
4.2.4 模型的情形和参数设置 |
4.3 南方电网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情景分析 |
4.3.1 南方电网覆盖区域电能生产情况 |
4.3.2 南方电网覆盖区域电能传输情况 |
4.3.3 南方电网覆盖区域电能交易情况 |
4.3.4 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总成本 |
4.4 HEM模式下考虑能源效益的南方电网跨地区电能交易优化模型 |
4.4.1 模型的公式简述 |
4.4.2 模型的情形和参数设置 |
4.5 HEM模式下南方电网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情景分析 |
4.5.1 HEM模式下南方电网覆盖区域电能生产情况 |
4.5.2 HEM模式下南方电网覆盖区域电能传输情况 |
4.5.3 HEM模式下南方电网覆盖区域电能交易情况 |
4.5.4 HEM模式下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总成本 |
4.6 针对南方电网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政策建议 |
4.6.1 针对广东的建议 |
4.6.2 针对广西的建议 |
4.6.3 针对海南的建议 |
4.6.4 针对贵州的建议 |
4.6.5 针对云南的建议 |
4.6.6 针对南方电网有限公司的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5 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排放问题研究 |
5.1 中国电力行业排放问题分析 |
5.1.1 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排放现状分析 |
5.1.2 本章拟要解决的问题 |
5.2 考虑环境效益的南方电网跨地区交易优化模型 |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5.2.2 模型的基本结构 |
5.2.3 模型的公式简述 |
5.2.4 模型的情形和参数设置 |
5.3 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排放问题情景分析 |
5.3.1 广东电力行业的CO_2、SO_2和NO_x排放 |
5.3.2 南方电网电力行业的CO_2、SO_2和NO_x排放 |
5.4 HEM模式下考虑环境效益的南方电网跨地区交易优化模型 |
5.4.1 模型的公式简述 |
5.4.2 模型的情形和参数设置 |
5.5 HEM模式下南方电网电力行业排放问题情景分析 |
5.5.1 HEM模式下广东电力行业的CO_2、SO_2和NO_x排放 |
5.5.2 HEM模式下南方电网电力行业的CO_2、SO_2和NO_x排放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应用研究现状 |
1.2.2 风能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3 火炕研究现状 |
1.2.4 超低能耗研究现状 |
1.2.5 能源匹配的研究现状 |
1.2.6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课题来源 |
1.4.5 技术路线 |
2 理论回顾及实验方案确定 |
2.1 附加阳光间供暖原理 |
2.2 超低能耗建筑概念及指标 |
2.2.1 超低能耗建筑概念 |
2.2.2 超低能耗建筑指标 |
2.3 实验方案的确定 |
2.3.1 能耗模拟实验的选择 |
2.3.2 能耗模拟实验方案的确定 |
2.4 能源匹配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住宅模型的建立 |
3.1 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气候条件 |
3.2 内蒙古西部地区草原民居调研情况 |
3.2.1 调查地域 |
3.2.2 居住人员情况 |
3.2.3 围护结构情况 |
3.2.4 供暖模式情况 |
3.3 传统草原民居模型建立和参数设置 |
3.3.1 草原民居模型的建立 |
3.3.2 草原民居各参数设定 |
3.4 传统草原民居在自然室温状态下模拟情况 |
3.4.1 自然室温下对模拟时间的设置 |
3.4.2 自然室温状态下模拟情况 |
3.5 传统草原民居在达到室内设计温度下所需负荷 |
3.5.1 草原民居达到室内设计温度模拟情况 |
3.5.2 草原民居达到室内设计温度所需负荷 |
3.6 传统供暖系统下模型建立及能耗情况分析 |
3.6.1 传统火炕供暖系统下仿真模块及功能 |
3.6.2 传统火炕供暖系统下的TRNSYS模型建立 |
3.6.3 传统供暖系统下火炕所需供热量 |
3.6.4 传统供暖系统下能耗模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构建 |
4.1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设置 |
4.2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必要性 |
4.2.1 内蒙古西部传统供暖模式的不足 |
4.2.2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多能源匹配供暖模式的优势 |
4.3 内蒙古西部气象条件动态分析 |
4.3.1 供暖周期内室外日干球温度 |
4.3.2 供暖周期内太阳能辐射强度 |
4.3.3 供暖周期内室外风速和风向情况 |
4.4 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供暖模型的构建 |
4.4.1 附加阳光间供暖系统构建 |
4.4.2 风能供暖系统的构建 |
4.4.3 火炕与热水供暖复合系统的构建 |
4.4.4 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系统多能优化匹配机理研究 |
5.1 有阳光间所需负荷和耗热量情况 |
5.1.1 有阳光间所需负荷 |
5.1.2 有阳光间所需耗热量 |
5.1.3 阳光间供热量及排风热回收供热量 |
5.2 风能发电采暖 |
5.2.1 采暖用电需求 |
5.2.2 风力发电机风速与功率 |
5.2.3 逆变器对能源调控 |
5.3 火炕供暖 |
5.4 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
5.4.1 电力能源消耗情况 |
5.4.2 电力和火炕共同作用能源消耗 |
5.4.3 多能优化匹配方案与传统火炕方案对比 |
5.5 火炕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分析 |
5.6 各供暖方式供暖量情况分析 |
5.7 供暖系统多能优化匹配机理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草原民居现状调查表 |
附录B 搭建传统供暖模型及多能优化匹配模型所需模块及功能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绿色能源 |
2.1.2 产业政策 |
2.1.3 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产业组织理论 |
2.2.4 产业规制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1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2.3.2 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3 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 |
2.3.4 绿色能源消费与宏观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
3.1.1 中国水能发电产业 |
3.1.2 中国核电产业 |
3.1.3 中国风电产业 |
3.1.4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 |
3.2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梳理 |
3.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分析 |
3.3.1 财政政策 |
3.3.2 税收优惠政策 |
3.3.3 电价补贴政策 |
3.4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借鉴 |
4.1 美国 |
4.1.1 美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1.2 美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2 日本 |
4.2.1 日本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2.2 日本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3 德国 |
4.3.1 德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3.2 德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
4.4.1 加强立法工作 |
4.4.2 重点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
4.4.3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
4.4.4 有效的财政补贴政策 |
4.5 本章小结 |
5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动力机制与路径 |
5.1 相关概念 |
5.1.1 动力机制 |
5.1.2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5.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分析 |
5.2.1 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 |
5.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5.3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 |
5.3.1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内部动力 |
5.3.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外部动力 |
5.4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1 政府政策的传递过程 |
5.4.2 政府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3 市场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4 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协调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企业层面 |
6.1 绿色能源企业成长分析框架 |
6.2 模型与数据 |
6.2.1 面板数据模型 |
6.2.2 变量定义 |
6.2.3 数据来源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实证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3.3 基于实证结果的评价 |
6.4 异质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民众层面 |
7.1 相关研究回顾 |
7.1.1 国外研究 |
7.1.2 国内研究 |
7.2 调查问卷设计、内容及框架 |
7.3 调查问卷基本问题数据整理与分析 |
7.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7.4.1 基本情况 |
7.4.2 调查问题 |
7.5 中国民众对可再生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7.5.1 理论基础和假说 |
7.5.2 数据及变量描述 |
7.5.3 中国民众绿色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预测 |
8.1 理论基础 |
8.1.1 经济增长理论 |
8.1.2 增长极限理论 |
8.1.3 峰值理论 |
8.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8.2 文献研究 |
8.3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库兹涅茨曲线的测定 |
8.3.1 指标的选取 |
8.3.2 模型的选择 |
8.3.3 实证分析 |
8.3.4 研究结论 |
8.4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等多因素长期均衡分析 |
8.4.1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
8.4.2 模型分析 |
8.4.3 研究结论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 |
9.2.2 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 |
9.2.3 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 |
9.2.4 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
9.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框架安排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
二、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
一、补贴制度 |
二、优惠税制措施 |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
三、充电设施补贴 |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
二、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风电产业创新政策有效性分析及调整时机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2.4 政策作用路径分析 |
3 风电产业创新政策梳理与变量选择 |
3.1 风电企业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3.2 风电产业创新政策梳理 |
3.3 变量定义与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4 风电产业创新政策有效性分析 |
4.1 回归模型构建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风电产业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风电产业创新政策调整时机识别 |
5.1 VAR模型构建 |
5.2 风电产业创新政策调整时机识别 |
5.3 本章小结 |
6 异质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6.1 异质性分析 |
6.2 稳健性检验 |
6.3 内生性检验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能源互供背景下省际电网大规模消纳新能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能源发展规模预测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新能源消纳的配电网适应性测度研究状态 |
1.2.3 考虑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电源规划研究动态 |
1.2.4 考虑新能源发电的电网调度研究动态 |
1.2.5 新能源发电并网激励及管制政策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总体框架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案 |
1.3.4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1 预期研究成果 |
1.4.2 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内容 |
第2章 省际电网新能源消纳影响因素分析及基础理论 |
2.1 省际电网新能源消纳影响因素分析 |
2.1.1 新能源的定义及其发展 |
2.1.2 新能源的缺陷及其对电网消纳的影响 |
2.1.3 能源互供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分析 |
2.1.4 省级电网大规模消纳新能源需要解决的主要理论问题 |
2.2 基础理论介绍 |
2.2.1 新能源发电规模预测理论 |
2.2.2 配电网消纳新能源的适应性测度理论 |
2.2.3 基于新能源消纳的电源规划理论 |
2.2.4 新能源消纳优化调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省际电网新能源发展规模预测研究 |
3.1 省际电网新能源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1.1 风电装机容量 |
3.1.2 光照时数 |
3.1.3 人口密度 |
3.1.4 地区电力负荷 |
3.1.5 新能源发电状况 |
3.2 新能源预测模型构建 |
3.2.1 SVM模型 |
3.2.2 BPNN模型 |
3.2.3 ELM模型 |
3.2.4 PSO-GPR模型 |
3.3 算例分析 |
3.3.1 不同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3.3.2 算例地区新能源发电量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能源接入配电网适应性测度方法研究 |
4.1 新能源出力特征及对配电网的影响 |
4.1.1 新能源出力特征分析 |
4.2 配电网适应性的理论内涵 |
4.2.1 配电网对新能源适应性指标分类 |
4.2.2 直接测度指标分析 |
4.2.3 间接测度指标分析 |
4.3 配电网适应性测度模型的构建 |
4.3.1 配电网适应性测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配电网新能源消纳适应性评价流程 |
4.3.3 实证分析 |
4.3.4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电源规划研究 |
5.1 考虑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电源规划模型 |
5.1.1 各类电源形式简述 |
5.1.2 新能源并网的激励机制 |
5.1.3 建模的假设条件 |
5.1.4 模型的目标函数 |
5.1.5 模型的约束条件 |
5.2 改进的头脑风暴蚁群算法 |
5.2.1 传统的蚁群算法 |
5.2.2 传统的头脑风暴优化算法 |
5.2.3 改进的头脑风暴蚁群算法 |
5.3 算例分析 |
5.3.1 算例地区新能源并网情况分析 |
5.3.2 模型参数设定 |
5.3.3 电源规划结果 |
5.3.4 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激励背景下的新能源消纳调度模型研究 |
6.1 新能源的消纳状况 |
6.1.1 新能源的发展状况 |
6.1.2 新能源的消纳状况 |
6.1.3 电网调度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分析 |
6.2 基于新能源消纳的调度模型构建原则 |
6.2.1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
6.2.2 绿证及配额制交易机制 |
6.2.3 绿证配额制及碳交易机制成本模型建立 |
6.3 基于新能源消纳的调度模型构建 |
6.3.1 基于新能源特性的模型构建 |
6.3.2 目标函数的构建 |
6.3.3 引入激励要素的约束条件的设立 |
6.3.4 模型的求解方法 |
6.4 实证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保障 |
7.1 政府要做好新能源发展的规划工作 |
7.2 激励性环境的构建 |
7.3 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新能源发展 |
7.4 对新能源企业的规制 |
7.5 培植新能源产业链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风力发电的西部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D]. 顾典.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内蒙古风电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D]. 刘朋涛. 内蒙古大学, 2021
- [3]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风电日前交易策略研究[D]. 蒙怡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5]考虑经济、能源和环境效益的南方电网跨地区电能交易优化策略研究[D]. 王宏业.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6]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D]. 梁娜飞.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7]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D]. 张焱.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8]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9]风电产业创新政策有效性分析及调整时机识别[D]. 蒋子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能源互供背景下省际电网大规模消纳新能源研究[D]. 胡建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