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绞股蓝林间套种及采收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鼎,洪琳,蒋仲龙,张偲棋,俞静,高洪娣,王增,邢丙聪[1](2021)在《浙江省公益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许多地区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对浙江省22个公益林区林下经济重点县(市、区)实地走访,以座谈和问卷的形式对全省64个县(市、区)的林业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林药、林菌、林影、森林康养4种适用性、操作性及经济效益较强的典型发展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扶持;加强金融支持等对策建议,从而为浙江省公益林区林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薛靖晨[2](2021)在《陕西秦巴山区山茱萸适宜性评价及其伴生植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茱萸是我国种植较为广泛的重要中药材,不同产地的山茱萸在生长状况、生物学性状和品质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全面考虑光、温、水、土在陕西秦巴山区的分布情况,对现有文献中有关山茱萸药材生长、品质、产量的众多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进行归纳、比较、分析,筛选出11个主导山茱萸生长的环境因子和9个主导山茱萸品质的生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气候数据曲面拟合专用软件ANUSPLIN进行气象要素的精确化空间插值,使用地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等方法,确定陕西秦巴山区不同区域山茱萸生长和品质的适宜性等级并进行精细区划,并对其生长适宜条件下的伴生植物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山茱萸生长的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偏南区域,占总面积的19.45%,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汉中市西部、安康市中部和商洛市中南部,占总面积的44.28%,勉强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汉中市、安康市北部和商洛市西北部区域,占总面积的29.13%,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和西部,占总面积的7.14%。(2)山茱萸品质的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和东部区域,占总面积的24.66%,适宜区分布与高度适宜区相类似,占总面积的31.34%,勉强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汉中市西部和北部、安康市南北两端和商洛市西部,占总面积的25.43%,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和西部,占总面积的18.57%。结论:(1)研究区不同生长适宜类型区呈块状或条状特征,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偏南区域,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北部和西部区域,生长的适宜性程度南北方向变化趋势明显;(2)研究区不同品质适宜类型区呈碎片状特征,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和东部区域,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和西部,品质的适宜性程度东西方向变化趋势明显;(3)在山茱萸适生地,其伴生植物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生境条件下有所不同。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山茱萸的产量和品质、开展区域特色医药产品服务等方面提供参考,同时对完善中药品质生态学基础理论、指导秦巴山区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有现实指导意义。
靳文戈[3](2020)在《复合种植模式在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以那坡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广西是我国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中药材资源丰富,但由于石漠化问题的影响,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药用植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推广和应用科学的复合种植模式不仅能有效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还有助于保护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改善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对推动实现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农户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发现当前喀斯特地区的农业产业正处于稳步发展状态,但由于喀斯特地区生态条件恶劣,市场体系发展不完善,农业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和青壮年劳动力,导致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质量不高,未能达到预期的发展效果。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复合种植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助力产业发展;完善市场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化经营,大力引进人才。近年来,石漠化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情况仍不乐观,石漠化依然是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石漠化问题现状与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潜在石漠化面积大,发展难度高;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可持续性;人地矛盾突出,缺少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对策:适当增加投入,集中资源治理石漠化;应用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具的发展模式;加快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度。通过在那坡县基地开展“花椒+大豆”复合种植模式试验,发现套作密度大的处理(45株大豆/㎡)花椒叶片含水量较高,植株生长较好;花椒套种大豆既能获得大豆短期收益,也具有增强花椒光合作用,促进花椒生长的作用。再以城厢镇为例,通过将当地适生药材与花椒进行比较筛选,推测出“花椒+青天葵”套种模式可能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针对喀斯特地区复合种植模式的发展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对叶果类道地药材种植模式的推广;因地制宜,保证种植搭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积极开展复合种植模式实践应用;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资金支持,培养技术人才。
覃婵婵[4](2019)在《荔枝幼龄果园间作对荔枝生长发育和根际生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重要的亚热带特色经济果树。荔枝幼树生长较缓慢,幼龄果园株行间空地较多,为了充分利用荔枝幼龄果园的地力、光、温、水等条件,更好地寻求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探求荔枝幼龄果园高效的土壤管理方式,本课题通过在荔枝幼龄果园间作红薯、间作大豆、覆膜和清耕,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利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荔枝的生长与成花、间作作物的生产发育及产量、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以期从中选择适宜的荔枝幼龄果园的土壤管理模式,为确保荔枝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荔枝幼龄果园间作大豆和红薯或者进行土壤覆盖黑膜处理均能显着促进荔枝幼树的生长发育,显着提高荔枝幼树的株高、冠幅、末次梢的长度和粗度及数量,但对树体的主干高度和粗度及成花没有显着影响。2.荔枝幼龄果园间作大豆和红薯能显着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通透性,改良土壤的酸度,显着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3.荔枝幼龄果园间作大豆和红薯及覆膜处理能显着提高荔枝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增强养分的利用效率;间作大豆还能显着提高荔枝园的全氮含量。4.荔枝幼龄果园间作大豆和红薯及覆膜处理均能显着提高荔枝园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水平及荔枝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的丰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微生物群落的独立物种比例,对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提高的综合效果以荔枝园间作大豆的最佳,其次是间作红薯,再其次是覆膜处理。荔枝根际的土壤细菌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共占据了土壤细菌类群总数量的94.43%-95.55%。其中荔枝园间作大豆和红薯能显着提高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matimonad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5.荔枝幼龄果园覆膜处理及间作大豆和红薯均能显着减少杂草的生长,减少人工或者化学除草次数,间作红薯的抑制效果优于间作大豆的。6.荔枝幼龄果园间作大豆和红薯及覆膜处理均能显着降低荔枝的生产成本和显着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最显着的是间作红薯,其次是间作大豆,再其次是覆膜处理。从促进荔枝生长及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荔枝幼龄果园以间作红薯效果最佳,其次是间作大豆,再其次是覆膜处理。
盛海燕,李伟成[5](2018)在《延胡索光合与生长可塑性对光照的响应》文中提出林-药复合系统是经济收益显着的立体林农生态系统。以早春植物延胡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同光环境下光合与生长的变化,为其林下抚育、林木间伐和林药复合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依据。试验发现,延胡索通过降低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提高表观量子效率等方式以适应遮阴和弱光环境;在高光照和中高光照条件下,延胡索对两种光环境表现差异不显着,在暗呼吸速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方面,中高光照条件的均值甚至超过高光照条件;弱光条件下的饱和光照强度、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高光照的62.67%、43.25%和58.42%。遮阴条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总体均低于高光照条件。遮阴后,延胡索叶片的Chl a、Chl b及Chl a+Chl b皆随着有效光辐射的下降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Chla/Chlb值在中高光照和中低光照条件下显着降低,表现出耐阴性能,而弱光条件下Chl a/Chl b值显着下降的原因是弱光导致延胡索的光合产物供应不足,妨碍了叶绿素的合成。弱光下延胡索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分别仅为高光照条件下的34.78%和22.03%;随着有效光辐射的下降,比叶面积先升后降,在弱光条件下延胡索优先于叶片的形态构成,而不再倾向于扩大叶面积捕获更多的光量子。延胡索耐阴能力介于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之间,弱光下的延胡索光合机构可能已向耐阴植物转变。因此,延胡索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但并不适合长期的弱光条件。野外疏林下进行仿野生延胡索栽培时,当乔冠层的郁闭度过高时,可适当采取间伐修枝或者开辟林窗等措施改善林下光环境,提升林下延胡索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光斑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其光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程小燕[6](2018)在《光照对三叶青生长及药效成分的影响》文中认为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为葡萄科(Vitaceae)崖爬藤属(Tetrastigma)草质藤本,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药用植物。三叶青全株可供药用,其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佳。近年来,随着对三叶青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和药效作用的认识,随着对三叶青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和药效价值的认识,其社会需求愈来愈广阔,在野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发展人工培育是提高三叶青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人工培育中块根产量低和药效成分含量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极有必要探索新的培育技术。本文实验于绍兴市平水镇会稽山基地开展,分别研究了不同光强、不同林型及不同光质处理下三叶青生长、生理特性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综合测定指标,选择出三叶青最适的光质、光照强度和培育林型条件,为三叶青人工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三年生三叶青为材料,设计不同颜色滤光膜(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的光质培育试验,研究了三叶青的生长性状、生理指标、生物量及块茎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绿光处理下三叶青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均最大,而蓝光处理下三叶青以上指标值均最小,红光和黄光处理下三叶青长势较佳。三叶青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低排序依次:白光>红光>黄光>绿光>蓝光;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以蓝光处理最高(5.966 mg·g-1),以红光处理最低(3.976 mg·g-1);可溶性糖含量以红光和黄光处理较高,以蓝光处理最低。三叶青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以红光处理最大,以蓝光处理下最小,块茎总黄酮含量以绿光(0.431%)和红光(0.456%)处理下最高。三叶青块茎的产量和质量在红光处理下均较佳,因此建议在三叶青培育过程适当增加红光处理。2、设计不同光强处理(自然全光照的0、50%、70%、90%)条件下,研究了三叶青生理指标和药效成分的动态响应值。结果表明:三叶青的生理指标随生长发育进程和处理时间的增长呈现动态变化,且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块茎产量和总黄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遮阴70%时块茎产量(32.44 g)和总黄酮(1.162%)含量达到最高。研究表明:适当遮阴有利于三叶青生长及药效成分的积累,且遮阴70%时块茎产量和总黄酮含量均达到较高值,为其培育的适宜光照度。3、选择不同林型(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和竹林)光强条件下,研究了三叶青生长、生理指标及药效成分含量变异。结果表明:在香樟和竹林林下三叶青叶片长势较好;不同林型下三叶青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67月份在香樟和竹林下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青钱柳林型,811月在青钱柳林型下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不同林型下三叶青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处理,其中香樟林下三叶青可溶性糖最高,在竹林下三叶青可溶性糖最低;收获季节时青钱柳林下三叶青的产量(48.63 g)和药效成分含量(0.686%)均最高。因此,建议在青钱柳林下培育三叶青。
罗汉[7](2018)在《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为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本课题组对石台县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利用情况、资源变化趋势等本底情况展开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可用于分析石台县药用植物的区系特点,发掘具有特色的中药材种类,制定区域内中药资源发展规划,为当地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在实地调查中,引入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所集成的“3S”技术,以提高野外工作效率,并为数据的有效采集提供保障。结果:通过110天的实地调查工作,我们采集标本1678号,共6000余份,鉴定出石台县药用植物184科662属1208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种;发现无距虾脊兰和浙江凤仙花两种安徽省植物新分布。基于样方调查结果,以黄精为例,估算出石台县野生多花黄精的蕴藏量达到159309kg。对石台县药用植物属的区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可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特征;药用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可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15个变型,泛热带和北温带特征较为显着,这也印证了石台县处于北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基于对石台县具有开发潜力的大宗药用植物资源、特色药用植物资源以及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进行的深入研究,本论文确定了几种适宜当地生产发展的药用植物;通过对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生境特征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其致危原因,找出致危因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根据石台县中药资源调查与分析结果,提出将石台县中药发展规划分为西南山地中药资源发展保护区、东部山地大宗药材发展利用区、西北山地及丘陵药材综合发展利用区和中药与旅游融合的特色产业发展区的建议。结论:石台县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常用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较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当地拥有较多种类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需加强对它们的保护;为促进石台县中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该县中药发展规划。
章黎黎[8](2017)在《黔江野生绞股蓝GAP相关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兼具观赏和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从黔江野生绞股蓝的生物学特性入手对其GAP栽培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介绍,包括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等,以期为黔江野生绞股蓝的大面积栽培提供参考。
杨城[9](2017)在《草珊瑚光氮互作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草珊瑚为金栗兰科多年生常绿亚灌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本试验采用草珊瑚作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光照强度(80%、60%、40%)与4个施氮梯度(0、0.25、0.50、0.75)g/盆,探究不同光照强度、氮素水平对草珊瑚生长生理、营养元素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综合分析评价草珊瑚的栽培技术。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光氮处理对草珊瑚生长指标表现出显着影响(P<0.05),苗高、地径、高径比、总生物量、叶片指标和根系指标均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趋势,相同的遮阴条件下随氮素增多呈先增后减之势,均在N2(0.50 g/株)氮素水平下达到最佳。苗高在N2氮素水平下均比不施肥处理增加,叶片指标和根系指标变化幅度较大,生物量积累同样表现为先增后减,N2氮素水平下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加103.64%、68.56%和47.59%。另一方面相同的氮素水平下,3个遮阴梯度生长指标均表现为L2光照强度下最佳,其中N2氮素水平时,苗高和地径在L2光强处理下分别比L1光强处理增加40.36%和25.31%。生物量积累L2光强处理比L1光强处理增加18.69%。(2)不同光氮处理对草珊瑚光合生理指标呈现显着影响(P<0.05),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基本保持相同的变化趋势,相同光照条件下随氮素增长而先增后减趋势,N2氮素水平下达到最大,8月净光合速率分别达到了(5.10±0.13)μmol·m-2·s-1、(7.68±0.19)μmol·m-2·s-1和(5.71±0.22)μmol·m-2·s-1,蒸腾速率N2氮素水平下分别比不施肥处理高23.34%、96.53%和37.86%。相同氮素水平下,L2光照强度下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大,L2光照强度下比L1光照强度分别增加50.71%和145.80%。(3)不同光氮处理对草珊瑚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影响显着(P<0.05),相同光照条件下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先增后减,N2氮素水平下营养元素含量最多,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却在N1氮素水平下最大。相同氮素水平下,L2光照强度下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磷和钾元素变化与其一致,而且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同样是在L2光照强度下达到最大。(4)草珊瑚主成分综合分析比较可知,L2N2(60%光强,0.5 g/株)光氮环境下,草珊瑚生长生理和营养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光氮互作对草珊瑚部分生长指标、光合生理和营养元素的含量影响显着。草珊瑚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耐阴植物,在栽培过程中何种郁闭度下长势较好成为重要问题,研究草珊瑚生长的最佳光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寻找出草珊瑚较为合适的光照和施氮量。研究结果为野外林下套种草珊瑚或人工培育草珊瑚合理控制林分郁闭度和施肥量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梁昌林,邓忠[10](2017)在《中草药种植业发展思路和建议——以贺州市为例》文中指出【目的】提高声誉、质量和效益,促进中草药材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方法】以贺州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方法,调查贺州市中草药种植生产基地情况,收集农业部门统计数据,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结果】贺州市中草药种类繁多,具有种植传统,但存在品牌建设和宣传滞后、生产效益偏低、技术人才缺乏和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做好宣传,建立公共品牌;成立行业协会组织,加强以生产一线为重点的技术队伍建设;做好科学规划,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重点保护和开发种植本地中草药品种;大力发展林下中草药生态种植。加大对苗木、标准化基地建设及中草药加工等扶持;加强执法检查。
二、绞股蓝林间套种及采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绞股蓝林间套种及采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公益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浙江省公益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
1.1 调查研究方法 |
1.2 公益林区林下经济发展面积及产值 |
1.3 公益林区林下经济的经营主体调查 |
1.3.1 样本特征 |
1.3.2 业主对公益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意愿 |
2 浙江省公益林区林下经济典型模式 |
2.1 林药模式 |
2.1.1 总体发展情况 |
2.1.2 林药模式的经营要点 |
2.1.3 典型案例——庆元公益林凸显“绿色银行”效应 |
2.1.4 林药模式存在的问题 |
2.2 林菌模式 |
2.2.1 总体发展情况 |
2.2.2 林菌模式经营要点 |
2.2.3 典型案例——龙游溪口林场竹林灵芝栽培显成效 |
2.2.4 林菌模式存在的问题 |
2.3 林影模式 |
2.3.1 总体发展情况 |
2.3.2 林影模式经营要点 |
2.3.3 典型案例——安吉大竹海拍摄地 |
2.3.4 存在的问题 |
2.4 森林康养模式 |
2.4.1 总体发展情况 |
2.4.2 森林康养模式经营要点 |
2.4.3 典型模式——桐庐天子地森林康养基地 |
2.4.4 存在的问题 |
3 浙江省公益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 |
3.1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保证林下经济发展的质量 |
3.2 完善政策扶持,促进林下经济健康发展 |
3.3 加强金融支持,保障林下经济稳步发展 |
3.4 完善经济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
3.5 鼓励跨学科研究,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
(2)陕西秦巴山区山茱萸适宜性评价及其伴生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山茱萸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其药效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3.2 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1.3.3 空间信息技术在适宜性区划中的应用研究 |
1.3.4 山茱萸及其伴生植物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水文及自然资源 |
2.4 土壤特征 |
2.5 秦巴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气象数据 |
3.1.2 土壤及植被数据 |
3.1.3 地形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 |
3.2.2 层次分析法(AHP) |
3.2.3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
3.2.4 气象数据拟合插值 |
3.2.5 GIS空间分析 |
3.2.6 气候相似性原理 |
3.3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陕西秦巴山区山茱萸生长适宜性评价及区划 |
4.1 生长适宜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GIS叠置分析形成适宜性分区结果 |
4.4 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1 秦巴山区山茱萸生长气候适宜性因子分析 |
4.4.2 秦巴山区山茱萸生长土壤适宜性区划与分析 |
4.4.3 秦巴山区山茱萸生长地形适宜性区划与分析 |
4.4.4 秦巴山区山茱萸生长植被适宜性区划与分析 |
4.4.5 秦巴山区山茱萸生长综合适宜性区划与分析 |
第五章 陕西秦巴山区山茱萸品质适宜性评价及区划 |
5.1 品质适宜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GIS叠置分析形成适宜性分区结果 |
5.4 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1 秦巴山区山茱萸品质气候适宜性因子分析 |
5.4.2 秦巴山区山茱萸品质土壤适宜性区划与分析 |
5.4.3 秦巴山区山茱萸品质地形适宜性区划与分析 |
5.4.4 秦巴山区山茱萸品质综合适宜性区划与分析 |
第六章 陕西秦巴山区山茱萸伴生植物的种类研究 |
6.1 山茱萸及生态位相近植物生物学参数比较 |
6.2 山茱萸可能伴生植物类型及汇总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复合种植模式在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以那坡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
1.1.2 农业产业发展与复合种植 |
1.1.3 喀斯特地区发展复合种植模式的必要性 |
1.2 复合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
1.2.1 复合种植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
1.2.2 喀斯特地区复合种植模式的应用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案例研究法 |
1.5.4 实证研究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 |
2.1 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
2.1.1 广西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
2.1.2 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
2.1.3 云南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
2.2 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1 生态条件恶劣 |
2.2.2 缺乏科技支撑 |
2.2.3 市场体系不完善 |
2.2.4 青壮劳动力不足 |
3 石漠化影响下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困境 |
3.1 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石漠化问题 |
3.1.1 我国石漠化问题现状 |
3.1.2 广西石漠化问题现状 |
3.2 石漠化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
3.2.1 我国石漠化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
3.2.2 广西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
3.3 石漠化问题下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3.3.1 潜在石漠化面积大,发展难度高 |
3.3.2 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可持续性 |
3.3.3 人地矛盾突出,缺少主导产业 |
3.3.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阻碍农业产业发展 |
3.3.5 贫困问题严重,社会参与程度低 |
4 “花椒+经济作物”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
4.1 “花椒+大豆”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
4.1.1 花椒种植与石漠化治理 |
4.1.2 试验地概况与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5 大豆种植密度对花椒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4.1.6 大豆种植密度对花椒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7 大豆产量及效益分析 |
4.1.8 大豆种植密度对花椒生长特性的影响 |
4.1.9 小结 |
4.2 “花椒+药材”套种模式的搭配筛选与效益分析 |
4.2.1 现状分析 |
4.2.2 适生药材种类与效益比较 |
4.2.3 药材搭配筛选与效益预期 |
4.2.4 “花椒+药材”复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分析 |
5 建议与对策 |
5.1 广西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
5.1.1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复合种植模式 |
5.1.2 强化科技支撑,助力产业发展 |
5.1.3 完善市场体系,优化产业结构 |
5.1.4 发展规模化经营,大力引进人才 |
5.2 石漠化影响下的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
5.2.1 适当增加投入,集中资源治理石漠化 |
5.2.2 应用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具的发展模式 |
5.2.3 加快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转型 |
5.2.4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2.5 重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度 |
5.3 喀斯特地区复合种植模式发展建议 |
5.3.1 加强对叶果类道地药材种植模式的推广 |
5.3.2 因地制宜,保证作物搭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
5.3.3 积极开展复合种植模式的实践应用 |
5.3.4 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 |
5.3.5 增加资金支持,培养技术人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荔枝幼龄果园间作对荔枝生长发育和根际生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荔枝的国内外生产现状 |
1.2 生产幼龄果园土壤的不同处理方法 |
1.2.1 幼龄果园清耕及其研究进展 |
1.2.2 幼龄果园间作及其研究进展 |
1.2.3 幼龄果园覆盖法及其研究进展 |
1.2.4 幼龄果园不同土壤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 |
1.2.5 幼龄果园不同土壤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 |
1.2.6 幼龄果园不同土壤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7 幼龄果园不同土壤处理对果树生长的影响 |
1.2.8 幼龄果园不同土壤处理对果园杂草的抑制等其他方面的研究 |
1.2.9 幼龄果园不同土壤处理的经济效益的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目标和效果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方法 |
2.4 测定内容和方法 |
2.4.1 荔枝幼龄果园不同处理对荔枝幼树生长和成花的影响 |
2.4.2 间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测定 |
2.4.3 荔枝幼龄果园不同处理对荔枝果园杂草生长的影响 |
2.4.4 荔枝幼龄果园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
2.4.5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6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
2.4.7 荔枝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 |
2.4.8 高通量测序技术测不同处理的荔枝根际土壤微生物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荔枝幼龄果园不同处理对荔枝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对荔枝幼树株高、冠幅大小、主干高和主干粗的影响 |
3.1.2 荔枝幼龄果园不同处理对荔枝幼树末次梢生长的影响 |
3.1.3 荔枝幼龄果园不同处理对荔枝幼树成花的影响 |
3.2 荔枝幼龄果园间作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
3.3 不同处理对荔枝果园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对荔枝果园土壤容重和pH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荔枝果园土壤的含水量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荔枝果园土壤温度、电导率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1 不同处理对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 |
3.4.2 不同处理对土壤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4.3 对荔枝果园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5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5.1 土壤微生物利用总碳源动力学分析 |
3.5.2 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 |
3.5.3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荔枝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
3.6 不同处理对果园杂草的影响 |
3.7 不同处理的管理工作量和生物量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4.1 不同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
4.2 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 |
4.3 不同处理下荔枝的生长情况 |
4.4 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比较 |
4.5 荔枝幼龄果园不同土壤处理模式对生态效益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延胡索光合与生长可塑性对光照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研究地自然概况 |
3 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
3.1 试验设计 |
3.2 光响应与气体交换参数测量 |
3.3 生长分析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4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5 讨论 |
5.1 延胡索光合特征对光照的响应 |
5.2 光照对延胡索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5.3 林下仿野生栽培延胡索的建议 |
(6)光照对三叶青生长及药效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三叶青研究现状 |
1.2.2 光照强度对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
1.2.3 光质对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光质对三叶青生长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不同光质处理 |
2.1.4 测定指标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光质对三叶青生长性状的影响 |
2.2.2 不同光质对三叶青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2.3 不同光质对三叶青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2.4 不同光质对三叶青生物量的影响 |
2.2.5 不同光质对三叶青块茎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遮阴强度对三叶青生长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概况 |
3.1.3 试验处理 |
3.1.4 测定指标 |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遮阴强度对三叶青生长性状的影响 |
3.2.2 不同遮阴强度对三叶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遮阴强度对三叶青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遮阴强度对三叶青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影响 |
3.2.5 不同遮阴强度对三叶青块茎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林型对三叶青生长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地概况 |
4.1.3 试验处理 |
4.1.4 测定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林型对三叶青生长性状的影响 |
4.2.2 不同林型对三叶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不同林型对三叶青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林型对三叶青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影响 |
4.2.5 不同林型对三叶青块茎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1.1 不同光质对三叶青生长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
5.1.2 遮阴强度对三叶青生长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
5.1.3 不同林型对三叶青生长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
5.2 结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石台县自然概况 |
1 地形地貌 |
2 气候特征 |
3 土壤类型 |
4 水文条件 |
5 植被概况 |
第二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分布与蕴藏量调查 |
1 调查时间及路线 |
1.1 踏查阶段 |
1.2 调查阶段 |
2 调查方法 |
2.1 文献调查 |
2.2 线路调查 |
2.3 样方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石台县药用植物生态分布 |
3.2 安徽省植物新纪录 |
3.3 石台县药用植物蕴藏量的计算 |
第三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区系研究 |
1 药用蕨类植物区系特点 |
1.1 药用蕨类植物的主要地理成分 |
1.2 药用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
2 药用种子植物的区系特点 |
2.1 药用种子植物的主要地理成分 |
2.2 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
第四章 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 |
1 石台县大宗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和利用分析 |
2 石台县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和利用分析 |
3 石台县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及利用分析 |
第五章 石台县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保护 |
1 石台县珍稀药用植物资源介绍 |
1.1 国家级保护植物 |
1.2 其他稀有植物 |
2 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与生境特征研究 |
2.1 铁皮石斛的分布 |
2.2 铁皮石斛的生境特征研究 |
2.3 讨论 |
3 石台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探究 |
3.1 石台地区药用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评价研究 |
3.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物种保护的基础 |
3.3 建立药用植物自然保护小区 |
第六章 石台县中药资源发展规划建议 |
1 西南山地中药资源发展保护区 |
2 东部山地大宗药材发展利用区 |
3 西北山地及丘陵药材综合发展利用区 |
4 中药与旅游融合的特色产业发展区 |
结语 |
1 调查结果 |
2 区系研究 |
3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石台县药用植物名录 |
(8)黔江野生绞股蓝GAP相关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
1.1 形态特征 |
1.2 生态习性 |
2 GAP相关栽培技术 |
2.1 选地与整地 |
2.2 繁殖方法 |
2.2.1 有性繁殖 |
2.2.2 无性繁殖 |
2.2.2. 1 扦插繁殖 |
2.2.2. 2 珠芽繁殖 |
2.2.2. 3 压条繁殖 |
2.3 选苗与移栽 |
2.4 田间管理 |
2.4.1 水肥管理 |
2.4.2 搭架 |
2.4.3 中耕除草 |
2.4.4 打顶、摘蕾 |
2.4.5 病虫害防治 |
2.5 采收加工 |
2.6 包装、贮藏、运输 |
(9)草珊瑚光氮互作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施肥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
1.1.1 施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2 施肥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1.3 氮素的作用机理 |
1.2 光照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
1.2.1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2 光照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2.3 光照对药用植物的影响 |
1.3 国内外草珊瑚研究进展 |
1.3.1 草珊瑚生物学特性和其分布的研究 |
1.3.2 草珊瑚生态学特性研究及其生殖繁育系统 |
1.3.3 草珊瑚的化学成分 |
1.3.4 草珊瑚药理作用 |
1.3.5 草珊瑚的栽培技术 |
1.4 植物的光氮互作效应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研究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生长的影响 |
3.1.1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苗高的影响 |
3.1.2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地径的影响 |
3.1.3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高径比的影响 |
3.2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生物量的影响 |
3.2.1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根茎叶鲜重的影响 |
3.2.2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根茎叶干重的影响 |
3.2.3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比叶重的影响 |
3.3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叶片特征的影响 |
3.3.1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叶长的影响 |
3.3.2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叶宽的影响 |
3.3.3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叶面积的影响 |
3.3.4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叶周长的影响 |
3.4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根系特征的影响 |
3.4.1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根长的影响 |
3.4.2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根表面积的影响 |
3.4.3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根体积的影响 |
3.4.4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根平均直径的影响 |
3.4.5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根尖数的影响 |
3.5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光合特性的影响 |
3.5.1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5.2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气孔导度的影响 |
3.5.3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5.4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蒸腾速率的影响 |
3.5.5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6 光合参数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营养元素的影响 |
3.6.1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根、茎、叶N含量的影响 |
3.6.2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根、茎、叶P含量的影响 |
3.6.3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根、茎、叶K含量的影响 |
3.6.4 光照与氮素对草珊瑚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 草珊瑚光肥栽培技术综合评价 |
3.7.1 草珊瑚各指标主成分分析 |
3.7.2 草珊瑚光肥栽培技术综合比较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光氮互作下草珊瑚的生长差异 |
4.2 光氮互作下草珊瑚光合生理响应 |
4.3 光氮互作下草珊瑚营养特性差异 |
4.4 草珊瑚光肥栽培技术综合评价及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草药种植业发展思路和建议——以贺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贺州市中草药种植业现状 |
1.1 生产情况 |
1.2 政府重视 |
2 贺州市中草药种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品牌建设滞后 |
2.2 宣传工作跟不上 |
2.3 中草药生产效益偏低和不稳定 |
2.4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生产技术培训指导缺位 |
2.5 投入不足 |
3 发展思路 |
3.1 结合贺州长寿文化, 打造贺州中草药品牌 |
3.1.1 建立贺州市中草药公共品牌 |
3.1.2 加强管理, 维护好公共品牌 |
3.2 根据贺州实际, 做好科学规划 |
3.2.1 着重发展本地原生中草药种植 |
3.2.2 大力发展林下生态中草药产业 |
3.2.3 种植规模 |
3.3 加强宣传引导 |
3.3.1 加强宣传 |
3.3.2 引导药农理性安排生产 |
3.3.3 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保护野生药物资源 |
3.4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
4 建议 |
4.1 增加财政扶持力度 |
4.1.1 扶持种苗 |
4.1.2 安排专项调查、研究经费 |
4.1.3 扶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
4.1.4 支持中草药产品初加工 |
4.2 加强执法 |
四、绞股蓝林间套种及采收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公益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王海鼎,洪琳,蒋仲龙,张偲棋,俞静,高洪娣,王增,邢丙聪. 浙江林业科技, 2021(05)
- [2]陕西秦巴山区山茱萸适宜性评价及其伴生植物研究[D]. 薛靖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复合种植模式在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以那坡县为例[D]. 靳文戈. 广西大学, 2020(07)
- [4]荔枝幼龄果园间作对荔枝生长发育和根际生态的影响研究[D]. 覃婵婵. 广西大学, 2019(01)
- [5]延胡索光合与生长可塑性对光照的响应[J]. 盛海燕,李伟成. 生态科学, 2018(06)
- [6]光照对三叶青生长及药效成分的影响[D]. 程小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7]安徽省石台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D]. 罗汉.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6)
- [8]黔江野生绞股蓝GAP相关栽培技术研究[J]. 章黎黎. 林业科技通讯, 2017(12)
- [9]草珊瑚光氮互作效应研究[D]. 杨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中草药种植业发展思路和建议——以贺州市为例[J]. 梁昌林,邓忠. 广西农学报,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