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济困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曹楠楠[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刘亚丽[2](2019)在《宗教组织税收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宗教是有关人类心灵和精神的“圣事”,但宗教组织却存在于“世俗”之中。宗教组织兼具实践宗教信仰的宗教性以及为自身存续发展的经济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世俗中的宗教组织经济自洽性凸显出(自/被)商业化倾向,致使宗教组织的“圣事”和“俗事”交织,混为一体,既伤及教旨又令宗教不堪。2018年我国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增加了针对宗教组织及其教职人员的税收制度,以及税务部门对宗教组织及教职人员实施税收管理的条款,然而,在我国宗教组织及教职人员涉税的法律、法理及规则设定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乃至科研成果,尚属珍稀物种之际,这些原则性税收管理制度的颁布似有挂一漏万,不及就里之嫌。有鉴于此,宗教组织及教职人员的涉税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特殊性、正当性及现实可行性等殊值系列探究,这也符合中央“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断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除引言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我国宗教组织经济自洽性问题及税收规制。行文通过我国和域外两组案例的对比展开,得出目前我国宗教组织并不缺少世俗经济甚或商业活动的参与,但我国较为缺乏对宗教组织经济行为的具体税收规范。宗教组织虽以实践宗教信仰为其基本功能,但基于其存续和发展的内在所需,以及信众和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宗教组织与经济具有自洽性。当宗教组织的经济及经济行为缺乏自律与他律表现为不自洽时,必然影响其创设和教义的本旨,同时也影响到社会整体经济秩序,因此,通过具体的税收法律制度对宗教组织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具有现实必要性。第二章,我国现行宗教组织税收规范及问题分析。目前我国通过《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定,以及诸多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初步形成了较为原则性的宗教组织税收规范。但依然存在:宗教组织作为纳税主体的内涵和外延不清;对其经营行为的行政管理规范替代了应税规范;宗教组织的应税界定标准不准确;对其进行的税收监管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我国宗教组织税收规范严重滞后于宗教组织财富观念的转变;滞后于宗教组织自营利性和被营利性趋势增强的经济现实;国家对宗教组织实行的自养政策,在现实中被异化、异用或他用,自养政策被放大为自养免税政策或宗教性免税政策;相关民事主体法律以及教职人员身份和收入的界定,缺乏相适应的配套规范。因此,我国宗教组织税收问题的法律规制具有现实迫切性。第三章,宗教组织涉税法制理论梳理及评析。在政教合一体制下,受宗教及宗教组织的历史地位、国民信仰和社会功能等因素制约,国家对宗教组织予以直接的财政补贴和税收支持,但这一不当的财税政策既影响了财税关系和政教关系,也影响了公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因此,政教分离和间接的财税支助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和必然选择。与西方不同,我国古代历史上鲜有宗教支配政治或政教合一的现象,但也从不缺少国家政权与宗教或各宗教组织各样的经济和税收联系。国家因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需要,对宗教组织的财税政策极其不稳定,“不徭不役”和“亦徭亦役”政令反复交替,使得宗教组织繁盛兴衰交相更迭。在现代政教分离国家,除宗教组织的宗教性在处理政教关系时被审慎对待外,宗教组织因其非以营利性为目的,基本被纳入非营利组织进行规制。国家予以宗教组织的间接财政支持和连续稳定的税收规范,这既有利于宗教组织正常发展,也有利于国家和宗教组织间的政教关系。因此,构建和完善宗教组织的税收规范,是现代政教分离国家财税法治的必要内容。第四章,宗教组织的特殊性及征免的正当性分析。宗教组织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其宗教性,以及由宗教性而衍生出的非营利性和社会表达的公益慈善性。虽然宗教组织具有其特殊性,但对其征税或免税具有法律正当性。首先,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有遵照法律负担纳税的义务。纳税人即是依照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规定负担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宗教组织是公民基于宗教信仰自由而组成的团体,属于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拥有宗教自由的宪法基本权保障同时,当然也负有纳税的义务。其次,征税权是国家主权的表现,宗教组织拥有类国家主权的组织自治权,国家对宗教组织免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障其独立性,但国家对宗教组织征税也并不意味着是对其自治权的干涉。在政教分离体制中,宗教组织的自治权处于国家主权之下,作为组织自治权的体现,宗教组织有从事世俗经济活动的权利,同时也应遵守世俗包括税法在内的经济规范要求。再次,宗教自由体现为内在精神信仰自由和从事合法宗教活动的自由,但此种自由并非绝对而是有所限制的自由,宗教组织负有依法的纳税义务并不因为其享有宗教自由而得以免除。即使在政教合一国家,宗教组织在获得免税或财政支持的同时,其自由也是要受到一定限制的,因为在国家合法行使征税权时,维护良好的税收制度在各种公共利益中处于优先顺位。最后,政教分离原则要求国家政权和宗教组织分离。要求国家不得对特定的宗教加以奖励或禁止,或对人民特定信仰给予优待或非难。但政教分离不是绝对的分离,无论是对宗教组织征税或是免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政府与宗教组织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宗教组织免税或是征税都不意味着必然违反政教分离的宪法原则,免税和征税的立法目的既非促进和倡导宗教,也非抑制和反对宗教。与宗教组织类似,诸如学校、图书馆、慈善基金会等,也通常被国家给予免税,因为它们一般被认为可以与社会和谐共处,并促进社会多样化的存在。综上,国家无论是对宗教组织免税或征税都具有合宪性或法理正当性。第五章,宗教组织税收法律制度域外经验与借鉴。宗教组织从事经济活动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共有现象。在宗教组织日趋商业化情形下,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改变了其税法上的待遇,变完全免税为有条件的免税,并加以公益慈善之社会责任,但具体做法又各不相同。美国《内地税法》规定了宗教组织获得免税的主体要件,包括实质要件、形式要件、身份限制和免税资格丧失的情形,对宗教组织商业活动设置了“非相关商业所得税”和“无关举债所得税”进行规范。同时规定了含申请资料、年度报告书、捐赠信息等内容完备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必要时的税收稽核制度。日本设置宗教法人认证制度以规定主体要件资格,而公益性的高低对宗教组织税赋多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日本《法人税法》规定宗教法人可以经营营利事业,可按低于普通法人的税率承担纳税义务。在宗教主管机关和宗教组织之间设置宗教法人审议会制度,作为解决两者之间的缓冲机关。同时对宗教法人规定了税收优惠及支出的限制,必要时的税务调查制度,甚至宗教法人营利事业有违法行为,可以对宗教法人实行强制解散。我国台湾地区对宗教组织的主体分类进行了规定,在营利事业所得税、房屋税、地价税等十余个税种税目中详细规定了宗教组织相关税收内容。宗教组织的经济行为及收入是以信众随喜布施,还是订有一定的收费标准,来判断是否属于销售货物或劳务收入所得。对宗教组织设有严格的公益慈善要求,其60%的年度经费依法只能用于公益目的上,并对积极作为者进行奖励。综上,在宗教组织从事经济甚或商业活动不可避免并客观存在时,反思我国大陆具体问题,域外经验具有可借鉴性。第六章,我国宗教组织税收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在中央提出要依法管理国家宗教事务,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号召下,应积极善用财税法律规制宗教组织经济行为,调节宗教组织相关经济关系。首先,在宗教组织纳税主体层面,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缺少法律分类的情况下,应将宗教组织细化出来,对其税收加以特别规定;明确宗教组织纳税主体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在宗教组织应税范围层面,应重视宗教组织经济性的特征,改变禁止宗教组织过度商业化经营原则,允许其进行经济或商业活动,并运用税收法律规范,包括教职人员收入的规范;改变现有对宗教组织应税和免税以宗教性和经济性为主的多重区分标准,实行“经营征收与自养返还”相结合的标准调整。再次,在宗教组织公益慈善层面,应改变对宗教组织非营利组织的消极定位,采用公益慈善主体的积极法律定位;在宗教组织普遍没有出具扣税资格的情况下,允许宗教组织对那些方向明确的捐赠出具扣税凭证;对宗教组织公益慈善行为实行税收激励或奖励机制。最后,在宗教组织税收监管层面,应转变对宗教组织税收监管的传统观念,在经济领域将之同其他市场主体平等对待;增加宗教组织信息公开的内容,落实税务登记;对其不当和违法行为实行阶梯制的税收处罚措施;同时也应注重相关规范和配套措施的协调,如自养政策的规范化、宗教组织自身建设等。综上,我国宗教组织税收制度的完善与构建具有可行性。
赵利[3](2017)在《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研究 ——以上海市P区9家慈善超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加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城市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相对贫困的弱势群体的利益也越来越难以得到保障。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为扶贫帮困事业做了诸多努力,慈善超市的出现便是这些积极探索和尝试的有益成果。慈善超市是指以社会公众自愿无偿捐助为基础、借助超级市场管理和运营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帮扶和志愿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从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发展来看,慈善超市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它能够填补公共服务在扶贫济困领域的空白,对于弱势群体权利的维护和实现,对于增进公共福利,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具有独特而宝贵的作用。但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慈善超市面临"生存危机",缺乏摆脱困境的出路,处于生存状态堪忧的境地。究其根本,除体制因素外,募集能力弱所导致的资源匮乏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对于主要依赖外界资源的慈善超市来说,资源是其生存之本。如果缺少资源这个启动原点与循环杠杆,慈善超市无法开展基本的运作。已有关于慈善超市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慈善超市的发展模式、基本功能、存在问题与出路等,对慈善超市的资源动员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较为稀少,进而无法全面地把握我国慈善超市的发展现状,更无法为解决慈善超市的"生存危机"提供可行路径。本文以资源动员理论和志愿失灵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具体实践,将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分析框架归纳为:动员目标、动员基础、动员技术三个方面,按照"动员什么"、"以何动员"、"如何动员"的逻辑思路,对上海市P区9家慈善超市的资源动员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我国慈善超市在资源动员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动员目标偏差,阻碍慈善超市的改革与转型;动员基础薄弱,削弱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能力;动员技术僵化,制约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效果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框架和案例分析的结果,从明晰动员目标、增强动员基础、创新动员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可行性建议。
韩颖[4](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工作的反思》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工作实现了快速蓬勃发展,但仍存在捐赠法律体系不完备、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税收优惠政策和鼓励机制不足、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需要更加明确捐赠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提高捐赠款物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
谢孝明[5](2013)在《“俭以广惠”:左宗棠理学经世的路径 ——以其廉俸的使用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湖南学者以崇奉理学,尤以恪守程朱着称。道咸以降,清王朝陷内忧外患之困境,当时学者又多究心于经世致用之学,以匡时救世。湖南名臣辈出。太平军兴,促使湘军官绅集团乘时崛起,其核心人物多以书生将兵,建赫赫之事功。湘军将领以儒家学术为指导思想,以护教卫道为职志,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领域皆有建树,此世人所谓理学经世者。左宗棠作为与曾国藩、胡林翼并名的湘军统帅,尤为理学经世的杰出代表。熟读儒家经典,尊奉儒家传统和圣人之道,勤苦积学以为救世之用;观照历史,立足现实而究心治安之术,这是湘军名臣共同体现的理学经世的线路与形态。左宗棠的理学经世之途,于此共同的线路和形态之外,又别有不同于他人之特殊路径,即“俭以广惠”之道。左宗棠的“俭以广惠”,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行为实践。究其原因,既包含着深刻的儒家思想根源,也有其自身人生经验的体悟与积累。而其一生取与,皆准于义,以公是公非为判,则又使其廉俸的开支使用具有伦理与道义的正当性。本此思想精神,左宗棠一生克勤克俭,将自己绝大部分廉俸用之于国计民生和周恤佽助他人,独辟一条名实相符,言行一致,义利相宜的理学经世的特殊路径。左宗棠“俭以广惠”的行为实践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时间跨度大。从其未仕之前的利济惠人的经历,到中年步入仕途,在地方军政首脑任上的大量捐助活动,其时间跨度就是左宗棠一生数十年。二、涉及人事广。左宗棠的捐助既有济人助人的生活小事,也有关系国家利益的军国大事。数十年的捐助生涯,虽然没有一本详尽的账簿,但是从各种文献的零星记载汇集在一起,捐助活动的后面牵涉到众多、复杂的人事,反映出那个时代与社会的某些特殊性,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和了解。左宗棠在廉俸开支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已,甚至公而忘私,人而忘已,同时又非常强调儒家亲亲以及人的伦理秩序。他的“俭以广惠”客观上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由卑而高的路线图序,即:自奉——养家——赡亲——济族——佽助朋友故旧——周恤部属、褒奖忠义——兴教劝学、分润寒畯——赈济抚恤、为民兴利——军国邦交事务。这一路线图序,符合儒家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模式和内圣外王的理想路径。同时,也表现出左宗棠在近代千年变局的历史境遇下所孜孜追求的国家富强的中兴之梦。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是一种治学修身论,也是一种齐家之道,在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儒家士人当中具有很深远的影响。比较而论,左宗棠“俭以广惠”论主张“用财之道,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其自奉也至薄,其待人也必厚”;“惟崇俭乃可广惠”。这种节俭用财之道,在包含齐家、修身的一层深意之外更多了一层治国平天下的实际操作意义,由一种以修身为主的崇俭论变成了一种经世济民之道,从而提升了诸葛亮的“俭以养德”论。同时,左宗棠的观点,将“德”的范畴扩充到“惠”的范畴,丰富了传统俭德观,具有理论维度和思想高度。为后世经世致用的思想和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丰富了儒家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俭以广惠”这一具有道德践履精神的观念在左宗棠一生安身立命中起着指导性作用,表现了他立身处事的思想导向与道德准则。从他的捐廉活动中可以观照儒家思想,尤其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于一个儒家士大夫修齐治平,日用人伦的指导意义。左宗棠捐廉广惠的活动涉及到当时的许多人事。从人际关系上讲既有宗亲、朋友、僚属,也有众多的贫寒学子和广大的受灾百姓;从内容上讲,不只限于一般亲朋往来的馈赠,更多的是用于社会公益、慈善与赈济,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诸多方面,并与当时许多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有着密切关联。通过对左宗棠“俭以广惠”身体力行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他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和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各种心态和精神活动,表现出他丰富的感情世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使我们在了解左宗棠这一历史名人的精神面貌和风范的同时,加深了对其时社会人际关系与时代风貌的了解。今人多有‘近代湖南所谓中兴名臣以书生将兵,以理学经世’之说,然究竟如何理学经世,他们的事功与理学到底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却很少有具体的事例印证。从左宗棠的“俭以广惠”作为切入点,察其经世济民、文治武功、修齐治平的各个方面,从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可以管窥蠡测中兴名臣理学经世的整体风貌。作为自然经济土壤与具有浓厚文化意味的“耕读传家”的教育模式所培养起来的封建士大夫,左宗棠身上具有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继承与开新二重性的鲜明特征和烙印,在清朝国门洞开,被迫由传统向近代嬗变的阵痛中,成为当时儒家官僚代表。他反映和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个从旧的传统中蜕变更新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主流官员们的苦闷、彷徨、思考、调适、接受、改造、探索,是一种先觉与启萌。左宗棠是一个时代巨子,他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的思想信仰,他的政治主张和施政方法,乃至他的性格情操,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时又影响了他的时代。一方面,左宗棠以廉、俭率属,以仁、惠济民,他的“俭以广惠”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儒将之效”。他长期在西北执政,培养了一大批清正廉能的部属。这些部属在其身后长期主政陕甘、新疆,在政策制度层面和人格精神层面都继承左宗棠的余风遗绪,从而使西北政局相对稳定,在晚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使新疆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保存完好。这是左宗棠和其后继者为国家民族立下的巨大功勋和留给后世子孙的巨大财富。另一方面,左宗棠“俭以广惠”的为官为人的精神人格,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论文撷取左宗棠生平廉俸的开支使用为研究课题,试图从一个学人较少关注的视角,来弥补左宗棠研究的一些空白和不足,扩展左宗棠研究的视野。方法论是历史研究的灵魂,本论文也尝试着方法论创新。互见法的使用对于同一类目而主旨不同的材料处理,使论文内容避免重复芜杂之弊也颇有裨益。本着对经济与文化互为影响,以及中国传统士人知识结构所包含道、学、术的三个方面的理解,本论文试图从经济文化一体性理论与道、学、术的文化观照来剖析左宗棠俭以广惠的思想行为,来了解事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内在逻辑。同时将心态史与思想史、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相结合来考察左宗棠的博施广惠,得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左宗棠学术思想、个性特征、生平事业以及他所处时代的面貌和社会状态。同时,本论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和了解左宗棠的生平事迹,也可以促进和加深对其他湘军人物与近代湖湘文化的研究,甚至近代史的研究。此外,新材料的发现和搜集整理出来的相关文献材料也当有它的学术利用价值。
赵海林[6](2012)在《行政化到多元化:慈善组织运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郭美美事件”之后,慈善组织运作问题倍受社会关注,慈善组织运作问题已经影响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慈善组织运作是慈善组织在特定条件下的实际运行活动和方式,包括组织结构设置、活动如何开展,是公众了解慈善组织的重要途径。文章以H慈善会作为个案,通过对其1999年成立以来的组织运作的研究,探讨慈善组织结构和组织运作变迁。研究认为慈善组织运作呈现出行政化到多元化的转变;慈善组织运作受制于制度环境,而非技术环境。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文献回顾、核心概念与理论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第二章介绍慈善组织成立初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正规制度安排主要指具体的法律法规,非正规制度安排包括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当前慈善组织面对的制度安排是政府主导的制度环境,慈善组织实施的救助是政府职能的延伸;第三章分析制度环境对慈善组织结构与组织运作影响。慈善组织对行政合法性的获得要强于其它合法性的获得,政府的认可是慈善组织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关注制度环境使慈善组织的组织结构与组织运作表现为与制度同形,即遵循制度环境的要求。慈善组织的组织运作呈现出行政化的特征;第四章阐述慈善组织行政化运作的制度绩效。主要从慈善组织的组织结构、慈善募集、社会捐赠、志愿精神、慈善救助五个方面来评价慈善组织行政化运作的制度绩效,认为现有制度安排导致了低的组织绩效;第五章主要分析制度变迁和组织运作的多元化。随着现有制度的调整和慈善组织创新,慈善组织结构呈现分工和制约,组织运作也呈现行政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多元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制度变迁呈现着路径依赖,慈善组织在运作上呈现多元化的同时,还存在运作的逆民间化,慈善组织呈现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格局;第六章通过对慈善组织运作的历史考察和对国外和香港的慈善组织运作经验的分析,主要分析导致目前慈善组织运作方面存在问题的历史因素,同时借鉴国外和香港慈善组织发展经验;第七章提出慈善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是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创新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包括正式制度的创新与非正式制度的创新,组织创新主要是治理结构、筹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慈善营销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创新。文章最后对转型期慈善组织发展进行简要的讨论,认为中国社会转型表现先经济转型、然后是社会转型,最后才是政治转型,由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导致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没有解决。社会领域的制度创新的成效与政治体制改革有密切的关系,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体制改革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现阶段的制度创新仅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
郑朝静[7](2012)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志愿行动正广泛地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当前大学生志愿行动还远没有达到常态化的程度,存在着断续性、应付性、盲目性、随机性等不足之处,尚未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中,无法形成社会道德风尚和长期的行动机制。整个社会还没有充分理解志愿行动的内在力量以及志愿精神的内涵价值,而行动只有具备了合理的精神基点,才能长久地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因此,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志愿行动,更需要关注行动背后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志愿精神所反映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核心价值,承载了个人对自己的责任,更有对他人、对社会的高尚情感,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现代社会公民精神的表现、是个体社会性本质的呈现、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之后所追求的价值。在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背景中,更需要理解志愿精神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感,这种精神和价值有利于重塑社会道德,其行动力量能够成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辅助。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梳理了志愿精神的理论经纬,回顾欧美、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从中得出有借鉴意义的理论启示,并结合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出了若干路径选择。
蒋积伟[8](2011)在《新中国社会捐助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反思——以救灾捐赠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的社会捐助工作经历了倡导与反对、经常化与规范化、创新与制度化三个发展阶段,逐步由一种零散被动的行为演变成一种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活动。但在制度建设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捐赠与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社会捐赠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捐助来源单一;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等。需要更加重视民间组织在社会捐助中的作用,明确社会捐助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社会捐助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提高捐赠款、捐物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
韩颖[9](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民政部救灾司[10](2009)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特别专题 减灾救灾60年》文中研究表明有人说,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的损失大,是构成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内容。为防御自然灾害而产生的社会需求,则是我国
二、福建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济困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济困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农村贫困家庭 |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
2.3.1 贫困程度深重 |
2.3.2 健康状况较差 |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
2.3.4 可行能力缺失 |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
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2.1 妇女解放思想 |
3.2.2 共同富裕理论 |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
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
5.1.1 母亲健康快车 |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
5.1.3 “降消”项目 |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
5.2.1 春蕾计划 |
5.2.2 “双学双比”活动 |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
5.3.1 母亲小额循环 |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
5.4.1 巾帼家政服务 |
5.4.2 手工编织 |
5.4.3 妈妈制造 |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
5.5.1 幸福工程 |
5.5.2 母亲水窖 |
5.5.3 母亲邮包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宗教组织税收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回顾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宗教组织经济自洽性及税收规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以我国和域外两组案例为展开 |
二、对两组案例的比较分析及反思 |
第二节 宗教组织经济自洽性之必然 |
一、宗教组织的需要 |
二、社会信众的需要 |
三、外部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经济不自洽税收规制之必要 |
一、宗教组织经济自洽性的意义 |
二、宗教组织经济不自洽的影响 |
第二章 我国现行宗教组织税收规范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现行宗教组织税收规范 |
一、宗教组织纳税主体的现行税收规范 |
二、宗教组织纳税范围的现行税收规范 |
三、宗教组织公益慈善的现行税收规范 |
四、宗教组织税收相关信息公开的规范 |
第二节 我国现行宗教组织税收规范存在的问题 |
一、宗教组织纳税主体税收规范存在的问题 |
二、宗教组织应税界定税收规范存在的问题 |
三、宗教组织公益慈善税收规范存在的问题 |
四、对宗教组织的税收监管规范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宗教组织税收法律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
一、宗教组织相关税收法律滞后 |
二、受宗教自养免税政策的影响 |
三、相关的配套法律规定不协调 |
第三章 宗教组织涉税法制理论梳理及评析 |
第一节 政教合一下宗教组织涉税法制及评析 |
一、财税支持的基础及表现 |
二、宗教组织涉税法制评析 |
第二节 政教主从下宗教组织涉税法制及评析 |
一、政教主从下的宗教经济 |
二、宗教组织“不徭不役” |
三、宗教组织“亦徭亦役” |
第三节 政教分离下宗教组织涉税理论及评析 |
一、社会型理论依据及分析 |
二、经济型理论依据及评析 |
三、宗教组织涉税之本文观点 |
第四章 宗教组织的特殊性及征免的正当性分析 |
第一节 宗教组织的特殊性 |
一、内在特殊宗教性 |
二、外在特殊法原则 |
第二节 对宗教组织征税的正当性分析 |
一、对宗教组织征税与主权概念不冲突 |
二、对宗教组织征税不违反宗教自由原则 |
三、对宗教组织征税应有所限制 |
第三节 对宗教组织税收减免的正当性分析 |
一、政教分离原则实质上是适当的分离 |
二、宗教组织税收减免不违反政教分离 |
第四节 国家税收与宗教组织的互惠作用 |
一、国家税收对宗教组织的支持作用 |
二、宗教组织教义对国家税收的遵从 |
第五章 宗教组织税收法律制度域外经验与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宗教组织税收法律制度 |
一、宗教组织的主体规范 |
二、宗教组织的应税规范 |
三、宗教组织的信息公开 |
四、宗教组织的税务稽核 |
第二节 日本宗教组织税收法律制度 |
一、宗教法人纳税主体规范 |
二、宗教法人的减免税优惠 |
三、宗教法人有特色的制度 |
四、对宗教法人的税务调查 |
第三节 台湾地区宗教组织税收法律制度 |
一、宗教组织的主体分类 |
二、宗教组织的税收优惠 |
三、宗教组织的监管制度 |
第四节 域外宗教组织税收法律制度的经验借鉴 |
一、注重对宗教组织免税资质的审查规范 |
二、注重对宗教组织经济活动的应税规范 |
三、注重对宗教组织捐赠抵扣的税收规范 |
四、注重对宗教组织信息公开的监管规范 |
第六章 我国宗教组织税收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第一节 规范宗教组织纳税主体的法律规定 |
一、宗教组织应予以特别的税收规范 |
二、民间宗教组织纳入应税主体范围 |
三、完善宗教组织的纳税主体要件 |
第二节 明确宗教组织应税范围的界定标准 |
一、宗教组织纳税范围界定的前提 |
二、宗教组织应税范围的界定标准 |
三、宗教教职人员收入的应税规范 |
第三节 改进宗教组织公益慈善的税收机制 |
一、宗教组织公益慈善的积极法律定位 |
二、宗教组织公益慈善的具体税收措施 |
第四节 加强对宗教组织税收监管的法律规定 |
一、转变宗教组织税收监管观念 |
二、增加宗教组织信息公开内容 |
三、切行宗教组织税收监管措施 |
四、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措施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研究 ——以上海市P区9家慈善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一) 慈善超市 |
(二) 资源动员 |
二、理论基础 |
(一) 资源动员理论 |
(二) 志愿失灵理论 |
三、本文的分析框架 |
(一) 动员目标 |
(二) 动员基础 |
(三) 动员技术 |
第三章 我国慈善超市的发展历程与政策规定 |
一、我国慈善超市的发展历程 |
(一) 政府催生期:1997-2004 |
(二) 政府强推期:2004-2007 |
(三) 无序发展期:2007-2013 |
(四) 突围重生期:2013-至今 |
二、我国慈善超市的政策规定 |
(一) 慈善超市的组织属性:公益+企业 |
(二) 慈善超市的功能定位:扶贫济困 |
(三) 慈善超市的产品供给:现金+实物 |
(四) 慈善超市的发展动力:合作共治 |
三、我国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政策规定 |
(一) 对体制内财政资源的利用 |
(二) 对体制外社会资源的募集 |
(三) 市场导向的经营运作 |
第四章 上海市P区9家慈善超市资源动员分析 |
一、上海市P区作为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分析 |
二、上海市P区9家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现状 |
(一) 动员什么:动员的目标 |
(二) 以何动员:有效动员的基础 |
(三) 如何动员:有效动员的技术 |
三、上海市P区9家慈善超市资源动员存在的问题 |
(一) 动员目标偏差,阻碍慈善超市的改革与转型 |
(二) 动员基础薄弱,削弱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能力 |
(三) 动员技术僵化,制约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效果 |
四、上海市P区9家慈善超市资源动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国家与社会关系失衡,塑造了慈善超市资源动员模式 |
(二) 监管失灵下的不规范运作,加剧了慈善超市的公信力危机 |
(三) 综合素质和能力建设滞后,致使动员技术的专业程度受限 |
(四) 慈善文化发育不成熟,导致慈善超市缺乏良好的动员环境 |
第五章 优化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路径对策 |
一、优化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基本前提:明晰动员目标 |
(一)正确看待政府角色,增强主动开发资源的意识 |
(二) 以体制提供的资源为依托,建立并拓展资源网络 |
二、优化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重要保障:增强动员基础 |
(一) 加强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提升规范化运作水平 |
(二) 重视组织自我形象建设,扩大社会资本 |
(三)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机制 |
三、优化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的关键举措:创新动员技术 |
(一) 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探索和建立网上慈善超市 |
(二) 以社会企业的方式运作,提高组织自创收入 |
(三) 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推动资源来源的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编码 |
后记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工作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工作的发展演变 |
(一)救灾捐赠工作的恢复(1978—1989 年) |
(二) 社会捐助工作经常化的初步探索与实践(1989—1999 年) |
(三)社会捐助工作经常化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化建设(2000 年至今) |
二、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法律体系不完备 |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
(三)税收优惠政策和鼓励机制不足 |
(四)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
(五)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
三、推进救灾捐赠工作健康发展的思路 |
(一)加快救灾捐赠立法,明确捐赠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
(四)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
(五)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
(六)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
(5)“俭以广惠”:左宗棠理学经世的路径 ——以其廉俸的使用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可行性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文献综述 |
1.3.1 总览 |
1.3.2 分类 |
1.3.3 材料的考辨甄别 |
1.3.4 材料的取舍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难点 |
1.5.1 创新 |
1.5.2 难点 |
1.6 逻辑展开与主旨叙要 |
1.6.1 逻辑展开 |
1.6.2 主旨叙要 |
第2章 思想探源与经验推绎 |
2.1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
2.1.1 儒学和理学 |
2.1.2 管子、道家、墨家、法家、佛教、家训 |
2.1.3 古人典型 |
2.2 湖湘传统:文化精神与士风民气 |
2.2.1 湖湘文化精神:忧患与担当 |
2.2.2 士风民气:勤朴尚义 |
2.3 家世与家风:耕读世家与孝义之门 |
2.4 左宗棠自己的因素 |
2.4.1 早年的忧患与生活的体悟 |
2.4.2 感念图报与保世滋大的心态 |
2.4.3 豪侠的性格 |
2.5 师长的言传身教 |
2.6 时代忧患与知识救世 |
2.6.1 时代忧患 |
2.6.2 学术丕变与经世派的崛起 |
2.6.3 左宗棠经世的内在逻辑:忧患、积学、救世 |
2.6.4 经世之学与广惠之道 |
2.7 财政困敝与筹饷艰难 |
2.7.1 财政困敝 |
2.7.2 筹饷艰难 |
第3章 生平取与,一准于义 |
3.1 一生取与的议论与评价 |
3.1.1 夫子自道:自谥“忠介先生” |
3.1.2 同时人的观感 |
3.1.3 官方的评价 |
3.1.4 史书的记录 |
3.1.5 后人的称述 |
3.1.6 取物不苟 |
3.2 不同时期的收入与经济状况 |
3.2.1 早期的职业与收入 |
3.2.2 服官各个时期的收入和经济状况 |
3.3 廉俸的管理与俵散方式 |
3.3.1 廉俸的管理 |
3.3.2 廉俸的俵散 |
3.4 使用原则 |
3.4.1 等差原则 |
3.4.2 周急原则 |
3.4.3 义利原则 |
3.5 广惠的目的与动机:好名之辩与为已之学 |
第4章 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 |
4.1 自奉与家用 |
4.1.1 自奉 |
4.1.2 自为与自足:农民本色与创造生活 |
4.1.3 家用 |
4.2 赡亲 |
4.2.1 父母兄弟姐妹孝悌一伦 |
4.2.2 对母氏余太夫人外家之亲的顾恤 |
4.2.3 对周夫人娘家一族的赡奉顾恤 |
4.3 济族 |
4.3.1 济族之总纲与思路 |
4.3.2 济族事务的具体考察 |
4.3.3 余议 |
4.4 广惠之同志与家风之传承 |
4.4.1 广惠之同志 |
4.4.2 家风的承传 |
4.4.3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第5章 周急济困,义重通财 |
5.1 早年周急济困所揭示的圣贤之教 |
5.2 周急济困、义重通财事实的梳理说明 |
5.3 分类考察 |
5.4 个案分析 |
5.5 行其心之所安 |
5.6 转移风习之诉求 |
第6章 周恤部属,褒奖忠义 |
6.1 对吏治重要性的认识:生民休戚所关,时局安危所系 |
6.2 吏治的系统理论:察吏、训吏、恤吏 |
6.2.1 “察吏”:安民莫先于察吏 |
6.2.2 “训吏”:为官之道与职守之教 |
6.2.3 “恤吏”:人文与人道的关怀 |
6.3 周恤部属、褒奖忠义的事例疏理与分类考察 |
6.3.1 周恤部属、褒奖忠义的事例疏理 |
6.3.2 分类考察 |
6.4 整顿吏治之效 |
第7章 兴教劝学与文治之道 |
7.1 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战略定位 |
7.2 兴教劝学的特殊时代环境 |
7.3 特殊的心理情感 |
7.4 兴教劝学的基本理路:庶、富、教并举的系统工程 |
7.5 教育、教化支出的内容分类考察 |
7.5.1 创设书局,刊发书籍 |
7.5.2 兴复书院,捐助膏火和创办义学 |
7.5.3 佽助寒畯,留意人才 |
7.5.4 尊师重道,表彰先正 |
7.5.5 以神道精神立民 |
7.6 兴教劝学与文治之道的影响和评价 |
7.6.1 兴教劝学与文治之道的影响 |
7.6.2 评价:一个名副其实的传教者 |
第8章 视民如伤,利民为先 |
8.1 民本思想与王道政治的理念与践履之效 |
8.1.1 民本思想与王道政治的理念 |
8.1.2 践履之效 |
8.2 兵祸之惨与重视民生的感情心理因素 |
8.3 慎重官责与报效之心 |
8.3.1 慎重官责 |
8.3.2 报效君国之恩 |
8.4 捐助事实与分类考察 |
8.4.1 捐助事实 |
8.4.2 分类考察 |
8.5 治绩治效 |
8.6 爱民者民恒爱之 |
第9章 苟利国无弗为 |
9.1 维护根本之图:捐济京饷案 |
9.1.1 朝廷的追索与地方的回应 |
9.1.2 左宗棠在浙江的苦境:京饷发生的艰难环境 |
9.1.3 京饷的筹措和报解:京饷案发生的经过 |
9.1.4 京饷案发生的原因分析及评价 |
9.2 德克碑赔累案 |
9.2.1 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
9.2.2 德克碑其人 |
9.2.3 “楚材晋用”与“师夷长技”:德克碑赔累案发生的前提 |
9.2.4 赔累案之发生过程 |
9.2.5 叙余:其它赔累案 |
9.3 捐购水雷、鱼雷案 |
9.3.1 左宗棠的守、战、和之道 |
9.3.2 左宗棠对水雷、鱼雷的关注 |
9.3.3 特殊背景下的捐购 |
9.3.4 捐购案的影响与评价 |
9.4 巩固塞防与建设西北诸案 |
9.4.1 战祸兵燹的破坏 |
9.4.2 巩固与善后恢复之策 |
9.4.3 诸案始末 |
9.4.4 左氏湘军:一支特殊的西北生产与建设大军 |
9.4.5 统帅的表率效应 |
9.5 宾旅之资与邦交之道以左索之会为例 |
9.5.1 宾旅之资从邦交之中产生、以邦交之道为根由 |
9.5.2 左索之会:无忘宾旅的成功案例 |
9.5.3 “绵里针”与“打痞子腔”:宾旅之资因比较而别具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行政化到多元化:慈善组织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视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慈善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 |
第一节 制度结构 |
第二节 制度安排 |
第三章 慈善组织运作的行政化 |
第一节 组织合法性获得的制度基础 |
第二节 组织结构与制度同形 |
第三节 行政化的运营机制 |
第四章 行政化运作的制度绩效 |
第一节 组织机构变革缓慢 |
第二节 善款筹集水平低 |
第三节 捐赠互动难以持续 |
第四节 抑制志愿精神 |
第五节 慈善救助发展缓慢 |
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组织运作的多元化 |
第一节 制度变迁 |
第二节 慈善组织的两重性 |
第三节 组织运作的多元化 |
第四节 组织运作的路径依赖 |
结论 |
第六章 历史考察与国外和香港经验 |
第一节 慈善组织运作的历史考察 |
第二节 国外和香港慈善组织运作 |
第七章 制度创新与慈善组织的未来 |
第一节 正式制度创新 |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创新 |
第三节 组织创新与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读博以来发表论文 |
致谢 |
(7)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概念解释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志愿精神的理论经纬 |
第一节 志愿精神的“以人为本”思维范式 |
一、现代性问题批判促动对精神的深刻反思 |
二、精神重建中人文主义的范式转换 |
三、志愿精神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志愿精神的传统道德传承 |
一、仁爱观念是志愿精神的道德背景 |
二、行善积德观念是志愿精神的朴素动力 |
第三节 公民意识培养的现实诉求 |
一、志愿精神是公民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 |
二、志愿精神是培养公民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
第四节 志愿精神的唯物史观向度 |
一、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解志愿精神 |
二、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理解志愿精神 第二章 志愿精神培育的历史回顾和理论启示 |
第一节 美英德法志愿精神培育的历史回顾和理论启示 |
一、美国社区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的发展历史 |
二、英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 |
三、德法两国关于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相关规定 |
四、美英德法等国家关于志愿精神的理论研究及启示 |
第二节 新日韩志愿精神培育的历史回顾和理论启示 |
一、新加坡青少年志愿服务状况 |
二、日本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历史 |
三、韩国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历史 |
四、新日韩志愿精神培育的经验总结 |
第三节 我国大陆地区志愿精神培育的历史回顾和理论启示 |
一、我国古代慈善救助的结构层次分析 |
二、我国近代慈善救济事业的变化及特征 |
三、新中国成立后青年志愿精神的发展脉络及总结 |
第四节 我国港台地区志愿精神培育的历史回顾和理论启示 |
一、香港义工事业的发展及经验 |
二、台湾志工事业的发展及经验 |
三、港台地区志愿精神发展对大陆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启发 第三章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资料来源与调查对象分析 |
一、调查资料来源 |
二、调查对象分析 |
第二节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调查内容分析 |
一、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倾向分析 |
二、志愿行动的运作管理分析 |
三、志愿组织的角色作用分析 |
四、志愿者的行为动机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志愿行动在物质保障上存在不足 |
二、志愿行动在主导模式上的利与弊 |
三、志愿组织在管理运作上存在缺陷 |
四、志愿者在能力素质上的薄弱环节 第四章 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因素分析 |
一、经济发展对志愿精神培育的影响 |
二、政治改革对志愿精神培育的影响 |
三、文化建设对志愿精神培育的影响 |
四、社会变迁对志愿精神培育的影响 |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观因素分析 |
一、主体意识是志愿精神培育的导入条件 |
二、道德人格是志愿精神培育的伦理基础 |
三、内在动机是志愿精神培育的着力点 第五章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发展经济,夯实必要的物质前提 |
一、改革经济体制,为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
二、筹集与管理资金,为志愿精神培育提供直接的物质保障 |
第二节 推进民主,完善社会治理结构 |
一、改革政治体制,为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
二、健全制度安排,为志愿精神培育确立规范,解除体制性障碍 |
三、促成统一的志愿服务法,为志愿精神培育确定正当性基础 |
第三节 创新设计,强化志愿组织的能力 |
一、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直接推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成效 |
二、建设高水平的组织阵地,巩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成效 |
第四节 注重培养,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 |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和道德修养 |
二、营造志愿文化氛围,提亮志愿精神的文化底蕴 |
三、引导志愿者自我教育,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结语 附录1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8)新中国社会捐助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反思——以救灾捐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捐助的初创 (1949——1995) |
二、社会捐助活动的经常化与规范化 (1995——2000) |
第一, 明确了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基本原则。 |
第二, 明确了社会捐助活动的地位与依靠力量。 |
第三, 明确了社会捐助物资的分配和使用办法。 |
第四, 明确了社会捐助的接收和管理方案。 |
三、社会捐助工作的创新与制度化建设 (2001至今) |
第一, 进一步完善了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第二, 建立并健全了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服务网络。 |
第三, 明确了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的方针, 即“民政主导, 部门协作, 社会参与”。 |
四、对社会捐助历史的反思 |
(一) 存在问题 |
(二) 发展思路 |
1.重视民间组织在社会捐助中的作用 |
2.明确社会捐助的税收优惠政策 |
3.明确社会捐助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
4.提高捐赠款物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 |
(9)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
三、群众互助互济 |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
小结 |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
小结 |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
一、表彰奖励 |
二、税收激励 |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
小结 |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福建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济困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2]宗教组织税收法律问题研究[D]. 刘亚丽.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3]慈善超市资源动员研究 ——以上海市P区9家慈善超市为例[D]. 赵利.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4]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工作的反思[J]. 韩颖.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4(03)
- [5]“俭以广惠”:左宗棠理学经世的路径 ——以其廉俸的使用为视角[D]. 谢孝明. 湖南大学, 2013(09)
- [6]行政化到多元化:慈善组织运作研究[D]. 赵海林. 南京大学, 2012(07)
- [7]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郑朝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2(12)
- [8]新中国社会捐助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反思——以救灾捐赠为例[J]. 蒋积伟. 科学社会主义, 2011(02)
- [9]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10]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特别专题 减灾救灾60年[J]. 民政部救灾司. 中国减灾,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