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林业与林业企业动态联盟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郭茹[1](2021)在《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1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十五”规划以来,中国农业企业国际化步伐不断加速。“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鼓励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凸显了国家层面支持农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心,也昭示着农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进程逐步深化,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相继涌现,尤其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为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决策带来了众多难题。然而,已有农业企业“走出去”研究关注了东南亚、中亚等地区,但是少有研究针对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中东欧国家是当前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同时也是连接欧亚大陆的必经之路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区域支点。尽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拥有良好的农业合作历史与现实基础,为农业企业进入中东欧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针对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开展的研究相对不足,无法为农业企业面向该地区制定“走出去”战略决策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基于对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的系统扫描,研究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依据动态能力理论、制度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针对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对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多维度的量化分析,构建了基于环境扫描视角的战略决策矩阵,以期为农业企业制定与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相契合的“走出去”战略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引。首先,本研究应用关键词聚类分析与密度分析法全面梳理了环境扫描对战略决策的影响、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以及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的相关研究文献。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法回顾了农业企业进入中东欧市场的发展历程,应用大数据分析法剖析了中国农业企业发展与“走出去”现状,并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投入现状、农业生产现状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发展状况。研究发现,目前缺少对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问题开展的针对性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将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现状;(2)中国农业企业选择中东欧国家“走出去”的潜在机遇;(3)中国农业企业选择中东欧国家“走出去”的潜在市场规模;(4)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可行的“走出去”战略。其次,依据焦豪等(2021)提出环境具有复杂性、模糊性与动态性特征,本研究将环境扫描过程分为市场环境分析、多维距离分析与合作潜力分析这三个阶段。上述三个阶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阶段的研究都建立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呈现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本研究选取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的面板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进行全面评价。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选取制度距离与资源互补性指标构建多维距离评价体系,通过回归分析讨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中制度距离与资源互补性对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在应用Arc GIS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与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经济规模动态性对双方农业合作潜力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中东欧国家在环境扫描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第一,在市场环境整体水平上,中东欧北部三国具有显着优势,其次为中东欧腹地四国,最后为中东欧南部九国。第二,在经济资源互补性上,中东欧腹地四国与中国经济资源互补性最强,其次为中东欧南部九国,最后为中东欧北部三国。第三,在技术资源互补性上,中东欧北部三国与中国技术资源互补性最小,其次为中东欧腹地四国,最后为中东欧南部九国。第四,在农业合作潜力方面,中东欧腹地四国与中国农业合作潜力最大,其次为中东欧南部九国,最后为中东欧北部三国。最后,基于环境扫描视角,从市场环境、多维距离、合作潜力三个构面入手,构建了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矩阵,分析了不同板块中东欧国家的市场环境现状、“走出去”机遇与挑战,面向农业企业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走出去”战略建议。通过矩阵分析,本研究提出中国农业企业在进入中东欧市场时,可以将中东欧腹地四国作为核心要塞,采取积极进取的“走出去”战略;将中东欧北部三国作为技术高地,采取创新合作的“走出去”战略;将中东欧南部九国作为自然资源平台,采取稳健进入的“走出去”战略。本研究将环境扫描应用于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决策领域,从识别和评估机遇(Sensing),以及捕捉机遇和获取价值(Sizing)角度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的微观基础。同时,为我国农业企业提升“走出去”战略决策能力,抓住中东欧市场潜在机遇提供科研支持。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包括:第一,本研究是国内首次针对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开展的研究。现有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的研究更多以发达国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研究提供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新主体,也丰富了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决策的本土化研究。第二,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包括市场环境分析、多维距离分析、合作潜力分析三个阶段的环境扫描框架,并对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基于环境扫描视角针对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决策问题开展的研究较少,这一框架与维度丰富了中国农业企业环境扫描研究的视角与思路。第三,本研究以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作为切入点,帮助中国农业企业搭建了基于环境扫描制定面向该地区“走出去”战略决策的实践路径。现有农业企业“走出去”研究更多关注东南亚、中亚等地区,本研究填补了现有研究中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研究的空白。第四,本研究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农业企业“走出去”面对中东欧市场大量非结构化环境信息的分析方法。应用多源信息融合的环境扫描方法可以提升农业企业环境扫描效果,为农业企业面向该地区“走出去”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徐衍[2](2021)在《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方向。农村微型企业作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呈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伴随着农村微型企业数量增长,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问题凸显,着重表现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能力弱、动力低的现实困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发源地,完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税费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现代农业水平高,但地区营商环境差,如何有效助力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已成为东北地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全面振兴关注的焦点。那么,在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不佳情况下,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现状如何?其“成长困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促进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都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而现有研究中,关于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研究还缺乏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交叉研究范式探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营商环境不佳情境下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问题。因此,开展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不仅利于各项纾难解困扶持政策落地,还能为农村微型企业家决策提供参考,丰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外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决策参考价值。本文按照“基础理论阐述—环境特征刻画—系统实证分析—理论实践探讨”的逻辑方案展开研究。首先,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学理标准和法定标准上阐述微型企业、农村微型企业的内涵,介绍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内涵特征,明确研究基础理论,并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剖析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环境,分析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基本现状,论述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内外部困境,揭示其困境形成根源是企业成长动力不足、地区营商环境不佳、地区体制机制不活。其次,遵循复杂系统理论研究模式,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改进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机理的“动因—阶段—路径”分析框架,论述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识别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再成长期阈值,归纳得出以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及其合力为动力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路径。再次,从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状态和成长程度双维度出发,阐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因素选取理论依据和内在逻辑,构建出基于拓展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利用东北地区807份微观企业实际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得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有形制度环境、创业机会识别、朋友、情感信任和社会信任。然后,在融合彭罗斯企业资源成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GEM法、Pearson法和变差系数全面筛选并构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开展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后发现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要素包括成长资源、成长战略、成长能力三方面,可划分为波动增长、平稳增长、波动下降和平稳下降四种类型。最后,通过借鉴典型国家和东部省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从农村微型企业和制度安排两个层面提出具体、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李海山[3](2020)在《基于SNA的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逐步放缓,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建筑施工企业以往依靠增加自然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正在逐渐被市场化进程所淘汰。如何寻找一条适合企业长久发展、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并能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所要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建筑施工企业的动态能力为研究对象,对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的组成要素,构建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体系,从中找到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的重要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归纳总结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策略,从而增强建筑施工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首先对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理论进行梳理;其次,为把握企业动态能力评价的主流评价指标,筛选出核心期刊中的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借助Ucinet软件逐级提取具有较高认同度的核心指标,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对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进行具体设计,从而得到了创新能力、环境感知能力、整合协调能力、学习吸收能力4项二级指标,施工管理创新、施工技术创新、招标信息认知度、建筑行业规律认知度等16项三级指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解释;再次,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值的计算,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案例企业的初始评价数据,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案例企业的动态能力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各指标的分析结果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动态能力提升策略。
罗华丽[4](2020)在《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逐渐凸显,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特别是废弃木家具等大件垃圾污染,影响市容市貌,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点问题。目前,我国对于废弃木家具的回收处理进展缓慢,大部分采取焚烧和填埋处理的方式,末端处理无害化水平低,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对废弃木家具进行回收,提高废木材的回收利用率,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压力,也有利于处理城市固体垃圾。废弃木家具由于其体积大、重量大且形状不一,很难进行收运处理,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对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处理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以废弃木家具回收相关的循环经济理论、回收物流理论、全生命周期理论和国内外文献为基础,提出研究问题,并通过四个方面进行解决。首先,通过对现阶段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处理现状进行调查,包括回收市场概况、回收市场主体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阅读总结,构建了政府、家具制造企业、非正规回收商和居民四个层面的障碍因素体系,运用灰色-决策跟踪与评估实验室方法(Grey-DEMATEL)进行计算,识别分析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短期内解决可产生显着效果的因素以及需要长期关注的因素;然后,结合以上结论,构建了以家具制造企业主导、专业回收企业主导和动态联盟企业式三种回收物流模式,建立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评价模型;最后,以深圳市作为案例城市进行评价模型构建与选择及实现路径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相关因素是促进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中重要的原因因素,居民相关因素是重要的结果因素,在短期内解决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家具制造企业相关因素中心度大,对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的作用很明显,需要重点考虑。相比其他模式,动态联盟企业式更具有操作性优势和竞争优势,其实现路径可从联盟企业选择、产品优化设计、库存管理优化和回收流程四个方面展开,以促进城市废弃木家具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刘耶霖[5](2019)在《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优化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满足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以及缓解资源枯竭问题等方面的压力,我国住宅产业向产业生态化发展方向不断探索。由于当前住宅产业的生态价值分配不均,可持续发展程度偏低,生态污染问题突出。基于住宅全寿命周期的整体思维与各方合作共赢的理念,顺应住宅建造方式改革趋势来探索住宅产业向生态化发展的模式成为必然。本文以装配式住宅为研究对象,立足装配式住宅项目参与价值主体所组成的动态联盟的视角,应用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理论,阐述了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概念。研究装配式住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现有科技与先进管理方式,通过统筹规划高效、准确的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首先,通过对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现状、生态链中生态价值分配与增值、生态链功能诉求以及优化动因的分析,指出现有的装配式住宅存在市场发展不均衡、生态价值分配不合理、各阶段的生态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价值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机制、价值主体能力欠缺等问题,从而论述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的必要性,确定优化方向。其次,应用超循环进化理论,建立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路径模型,提出从生态链中各价值主体的角度对装配式生态链进行优化,选取价值主体的复制能力、升级能力、耦合能力三个维度,借鉴演化博弈理论针对这三个维度分别建立演化博弈模型,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策略:通过推行REMPC的管理模式与基于BIM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建立价值主体协同约束机制、推进技术创新与绿色建材的使用、提高生产与施工管理水平、建立共享废物信息网络、回收中介组织与中介组织监督机构等完成生态链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生态价值共同创造的协同、价值主体的自身能力提升,以及实现链内资源减量输入与自我循环来完成生态价值的创造、增值与传递。最后通过基于灰色理论与模糊评价理论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价,并加以实证分析证明优化策略的可行性与优化效果评价的有效性,进而对优化策略在实施中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分析总结,为相关装配式住宅项目的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谭丹[6](2014)在《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粮食、油料、糖料、水果、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棉花、茶叶等农产品的产量都比较大,农产品物流需求旺盛。然而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水平。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着以环保、安全、高效为目标进行整合升级的紧迫任务。在农产品流通的过程中采用绿色供应链的模式,从信息共享、风险管理、利益分配的角度研究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运行机制是减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负效应,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供应链效率,增加供应链利润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①在分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行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动因和可行性,采用模型分析法构建了农产品供应链绿色集成过程模型。②对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要件进行了分析,从业务模式、业务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角度设计了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运营模式,在构建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共享效应的讨论。③从知识溢出视角下、信息对称情形下、动态博弈前提下构建了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模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对相关的市场参与者收益、成本收益、均衡策略、均衡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从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上下游厂商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④从投入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效益贡献和经济效益贡献和努力程度等五个方面探讨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利益分配模型。在混合经营模式、专业化分工模式、专业化兼绩效对比模式等三种不同的模式下研究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并对这三种模式下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原理和数理分析,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①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系统平台的信息共享须有优于简单的供应链协同或方案集成等模式的运行特征。对于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而言,信息共享会带来供应商上下游厂商的收益增加。信任基础上的信息共享会导致改善流动资金的水平,并有益于改善破产的情况。在偏好信任、偏好价格、偏好随机这三种供应链伙伴选择机制中,偏好信任是最好的选择,可以最大程度上改善供应链网络中的流动资本。信息共享在几乎所有情形下都将明显改善整体供应链网络的流动资金,并且同时可以适度减轻供应链网络破产的可能性。②在知识溢出背景下,对于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效应越明显的农产品绿色生产项目,上游供应商更愿意合作,充分利用知识溢出效应,通过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集成化,获得更大的收益。高风险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会给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带来较高的风险回报。当上游供应商的风险偏好给定,下游加工商的风险偏好越靠近规避型时,此时上游供应商的风险回报越高。低风险型绿色农产品的风险回报要低于高风险型绿色农产品时的风险回报,但整体趋势是相同的。信息对称情形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的制定,将需要评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加工商的风险偏好。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成本系数越高时,上游供应商的激励分成和风险承担系数越大;绿色投入的产出方差越大,上游厂商的激励分成和风险承担系数越大;下游加工商的风险偏好越偏向于风险规避型,上游供应商的激励分成和风险承担系数越大;下游加工商的风险偏好越偏向于风险偏好型,上游供应商的激励分成和风险承担系数越小。③当存在多任务时,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下游加工商应实行有区别的激励,使得上游供应商是否加入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这一任务时的激励和其他任务时的激励是不同的。与无绩效对比情形对比,通过过滤影响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上游供应商产出的共同冲击,引入绩效对比可以降低上游供应商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从而可以进行更强的激励。在专业化分工模式下,绩效对比情形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对下游加工商更有利。专业化分工模式相对于混合经营模式而言,对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下游加工商的利益分配总是占优的。
曹世武[7](2013)在《基于动态能力的饭店资源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本质上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资源管理实质就是资源整合的过程。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绩效或竞争优势的产生,关键在于实现企业资源整合的效率和效果,也在于培育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目前资源整合、动态能力在饭店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在既有文献中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缺乏定量分析。因此,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动态能力视角研究系统地研究饭店资源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深入挖掘和分析研究,以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系统思维观、价值链和模块化为基础,梳理了饭店资源整合的理论体系,提出饭店资源整合的路径框架。本文将资源整合划分为稳定调整、丰富细化和开拓创造三个维度,将动态能力划分为环境感知能力、组织学习能力、整合重置能力和组织柔性能力,将组织绩效划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两个维度,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影响关系;将环境不确定性划分为市场动荡、竞争强度和技术波动三个维度,以探讨环境不确定性对资源整合、动态能力的驱动作用和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面向饭店企业的环境不确定性、资源整合、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整体模型,提出9个主要变量关系的研究假设及125个研究子假设。本文以国内的饭店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共获得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352份有效样本,采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总共134个研究假设中50个假设得到了数据较好的验证,有84个假设(全部为子假设)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虽然得到数据支持的研究假设数量并不理想,但9个主要变量关系的研究假设得到了数据的支持或部分支持。研究发现资源整合、动态能力各子维度对组织绩效影响关系是不相同的,开拓创造直接影响非财务绩效,组织学习能力直接影响非财务绩效,组织柔性能力直接影响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实证结果支持环境不确定性的驱动和调节双重作用,技术波动对资源整合的驱动作用和调节作用显着,技术波动、市场动荡对动态能力产生驱动作用和调节作用。实证结果也证明了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组织学习能力在开拓创造与非财务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组织柔性能力在开拓创造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组织柔性能力在开拓创造与非财务绩效的关系中起作用。本文尝试将环境、资源和能力整合进一个框架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丰富了资源整合、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从实践层面,使饭店经营管理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资源整合、动态能力,能更积极地的认识和应对环境不确定性,促进饭店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和维持。
管其兵[8](2013)在《修正Shapley值的现代物流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深刻变革的时期,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生产方式的变化,催生了物流动态联盟。物流动态联盟是基于市场机遇条件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既然联盟中存在利益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分配利益。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能够增强成员企业的合作意愿,增加联盟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地增加动态联盟利益;而不合理的利益分配会削弱成员企业的投入意愿甚至导致联盟的解体,令动态联盟产生损失。因而,合理分配联盟利益是影响物流动态联盟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物流企业的特征与现状,结合动态联盟组织结构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组建动态联盟的必要性以及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文章研究了物流动态联盟组建的方式方法以及组建结构,并主要关注动态联盟成功组建的4大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本文把研究核心放在了物流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对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优化,综合考虑成员企业贡献、初始投入、所承担风险、知识吸收等四大影响因子,修正了基于Shapley值的利润分配模型,使利润分配模型更加饱满。最后运用算例分析比较了修正前后的Shapley值利益分配结果,证明了修正后的结果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实际。
汪洪波[9](2013)在《基于供应链的家具生产企业协同运作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由于我国木材资源缺乏,家具生产企业效率较底,我国家具行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从我国家具生产企业的整体情况看,我国家具生产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家具生产企业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还不高;国内各家具生产企业在家具设计、生产等方面差距较大,沿海和内地发展很不均衡;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了大多数家具产品模式千篇一律,个性化不够,知名品牌少,开发能力差,创新产品较少。随着我国家具市场日趋完善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家具生产企业将逐步丧失原有的地域优势,如果单凭原材料、人工成本、国内市场的价格战等低层次重复竞争,将很难在短时期内有明显突破。现在的家具市场已经进入一个产品细分,市场细分,商圈细分的综合时期,家具生产企业的竞争将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以及经营场馆的规模上,还将体现在资本运营和产品经销模式等诸多内容上。对我国家具生产企业来说,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提高企业竞争力,已是迫在眉睫。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具生产企业都在寻求合作经营,通过供应链上的协同运作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企业间只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互相利用资源网络的优势,才能不断开发新的市场。本文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协同理论,博弈理论,网格理论等对局部供应链中家具生产企业的横向和纵向协同运作机理展开研究,探寻了家具生产企业的最优运作模式,使得家具生产企业在供应链中达到最佳的横向和纵向协同。在家具生产企业的协同运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信息共享协同、外部预测协同、生产企业间的生产设计协同、运输组织协同等关键环节。本文首先以纵向的信息共享具有的两个效应作为切入点,针对需求不确定和成本不确定两种条件,结合博弈理论对两种条件下家具生产企业和家具销售商的均衡行为进行研究,得到家具生产企业与家具销售商两个节点间的纵向信息共享决策,从而总结出纵向信息共享的协同机理。接着,本文利用契约理论及协同理论对三种不同契约条件下企业的收益建立模型。通过比较三种不同契约环境下企业的收益情况,明确了协同预测的策略与哪些因素相关,确定了链上企业从协同预测中受益的帕累托改进区域,并且利用图表显示出了三种不同契约结构下的帕累托区域;从而得出家具供应链中生产—销售两个核心节点间的协同预测机理。然后,基于现实中多家家具生产企业合作中的等级化分布特点,结合网格理论,本文针对网格环境中企业间分布式资源共享的模式展开研究。以实现合作企业均等的资源共享为目的,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分配方案,构建了实现资源共享的框架结构,给出了实现资源均等分配的算法。并通过Gridsim toolkit仿真工具包对三种不同资源情况下新算法的效果进行了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新算法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共享资源的均等分配。结合产品研发创新中的成本、企业间的相互影响、技术不确定性等因素,本文对三种不同的协同产品研发模式展开研究,通过构建不同模式下合作企业的收益函数,比较企业在不同协同开发模式下的收益,明确了各种协同研发模式所适合的环境。从而探究出针对不同产品类型,家具生产企业间的协同开发机理,为家具生产企业制定协同开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本文从成本均衡分担的角度对多家具生产企业间的成品协同运输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多种成本分配的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成本分配法,使得节约的成本被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各个协同企业,从而从成本的角度探讨了家具生产企业协同运输的机理,为形成稳定的家具生产企业协同运输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得协同运输的有效开展得到了保障。
郑庆华[10](2011)在《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研究 ——以林纸供应链为例》文中认为在应用林业绿色供应链理论解决林业经济管理问题的过程中,都必然会与物流产生联系。物流管理是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林业产业和生态复合系统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实现了经济活动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建立了连接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桥梁。因此,随着我国林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林业物流管理也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正是在林业绿色供应链环境下开展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由此确定研究工作的两个主要目标。第一个目标是用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指导林业物流管理,在认清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典型特征和特殊要求的前提下,提出现存物流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另一个目标是结合物流对林业产业的供应链、价值链和生态链所起的基础支撑作用,以物流一体化为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为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物流管理系统。其次对比分析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般供应链物流和一般绿色供应链物流,对我国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从而突出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的内涵和特点,明确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的要求和重点,为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然后通过对物流一体化管理思想和模式的理论探讨,提出了以物流管理集成和物流管理协同为核心的物流一体化管理方法,建立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三维管理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动因和机理进行了探讨,设计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运行模式和基于第四方物流的协调机制。并对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构建了其系统框架和应用模式。最后结合WZ制纸的企业实际开展了实证研究,对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和物流技术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对其初步成效进行了分析总结。
二、知识林业与林业企业动态联盟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林业与林业企业动态联盟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1 动态能力理论 |
2.1.2 制度理论 |
2.1.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1.4 核心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2.1 环境扫描对战略决策影响研究 |
2.2.2 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相关研究 |
2.2.3 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相关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概况 |
3.1 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发展历程 |
3.1.1 初步探索阶段 |
3.1.2 巩固发展阶段 |
3.1.3 全面深化阶段 |
3.2 中国农业企业发展及“走出去”现状 |
3.2.1 中国农业企业发展现状 |
3.2.2 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现状 |
3.3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
3.3.1 中国农业资源禀赋 |
3.3.2 中国农业生产现状 |
3.3.3 中国农业投入现状 |
3.4 中东欧国家农业发展现状 |
3.4.1 中东欧国家农业资源禀赋 |
3.4.2 中东欧国家农业生产现状 |
3.4.3 中东欧国家农业投入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评价 |
4.1 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 |
4.1.2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4.2 市场环境评价对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影响分析 |
4.2.1 政治环境 |
4.2.2 经济环境 |
4.2.3 社会文化环境 |
4.2.4 技术环境 |
4.3 数据选取与模型构建 |
4.3.1 BP神经网络模型选择依据 |
4.3.2 数据选取与标准化处理 |
4.3.3 样本集指标权重与期望输出值的确定 |
4.3.4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与训练 |
4.4 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市场环境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多维距离分析 |
5.1 多维距离内涵 |
5.2 多维距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5.3 多维距离对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作用机制分析 |
5.3.1 政治制度距离 |
5.3.2 社会文化制度距离 |
5.3.3 经济资源互补性 |
5.3.4 技术资源互补性 |
5.4 多维距离对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影响分析 |
5.4.1 多维距离评价方法 |
5.4.2 变量选取 |
5.4.3 理论模型 |
5.4.4 实证检验 |
5.5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多维距离评价结果分析 |
5.5.1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多维距离评价结果 |
5.5.2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资源互补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多维距离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潜力测度 |
6.1 农业合作潜力内涵 |
6.2 农业合作潜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6.2.1 评价指标选取 |
6.2.2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6.3 农业合作潜力测度模型构建 |
6.3.1 理论模型 |
6.3.2 数据处理 |
6.4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潜力测度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环境扫描视角的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决策 |
7.1 基于环境扫描视角构建战略矩阵模型 |
7.1.1 三维战略矩阵模型可行性 |
7.1.2 三维战略矩阵模型决策逻辑 |
7.2 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矩阵模型分析 |
7.2.1 数据处理 |
7.2.2 战略矩阵模型结果分析 |
7.3 中东欧国家市场环境扫描结果综合分析 |
7.3.1 中东欧腹地四国——核心要塞 |
7.3.2 中东欧北部三国——技术高地 |
7.3.3 中东欧南部九国——自然资源平台 |
7.4 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建议 |
7.4.1 中东欧腹地四国——积极进取战略 |
7.4.2 中东欧北部三国——创新合作战略 |
7.4.3 中东欧南部九国——稳健进入战略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微型企业 |
2.1.2 农村微型企业 |
2.1.3 企业成长 |
2.1.4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成长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耗散结构理论 |
2.2.4 计划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现状分析 |
3.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环境分析 |
3.1.1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
3.1.2 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2 东北地区微型企业成长现状分析 |
3.2.1 微型企业数量与占比 |
3.2.2 微型企业的就业人数 |
3.2.3 微型企业行业与增值 |
3.2.4 微型企业运行的状态 |
3.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困境 |
3.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内部困境 |
3.3.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外部困境 |
3.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困境的原因 |
3.4.1 企业成长动力不足 |
3.4.2 地区营商环境不佳 |
3.4.3 区域体制机制不活 |
3.5 本章小结 |
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机理分析 |
4.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机理框架构建 |
4.2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分析 |
4.2.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来源 |
4.2.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模型 |
4.2.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动因解析 |
4.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阶段分析 |
4.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阶段划分 |
4.3.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阶段特征 |
4.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路径分析 |
4.4.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资源禀赋路径 |
4.4.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制度变迁路径 |
4.4.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技术进步路径 |
4.4.4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三元合力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5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5.1.1 行为态度 |
5.1.2 主观规范 |
5.1.3 感知行为控制 |
5.1.4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2 样本来源与变量选择 |
5.2.1 样本来源 |
5.2.2 样本特征 |
5.2.3 变量选择 |
5.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交叉分析 |
5.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水平分析 |
5.3.2 企业行为态度与企业成长 |
5.3.3 企业主观规范与企业成长 |
5.3.4 企业感知行为控制与企业成长 |
5.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5.4.1 实证模型 |
5.4.2 模型检验 |
5.4.3 估计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 |
6.1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理论分析 |
6.1.1 成长资源 |
6.1.2 成长能力 |
6.1.3 成长战略 |
6.1.4 成长性评价理论模型 |
6.2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指标选择 |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
6.2.3 评价指标关键性筛选 |
6.2.4 评价指标相关性筛选 |
6.2.5 评价指标代表性筛选 |
6.2.6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6.3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 |
6.3.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思路 |
6.3.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 |
6.4 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实证评价 |
6.4.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指标权重 |
6.4.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水平分析 |
6.4.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分类分析 |
6.4.4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共性问题 |
6.4.5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差异解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
7.1 国外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1.1 美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1.2 日本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1.3 德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 国内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1 上海市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2 江苏省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2.3 浙江省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 |
7.3 国内外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经验对东北地区的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促进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的政策建议 |
8.1 农村微型企业政策建议 |
8.1.1 夯实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资源 |
8.1.2 提高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能力 |
8.1.3 实施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战略 |
8.1.4 搭建农村微型企业社会信任 |
8.2 制度建设政策建议 |
8.2.1 推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长效政策 |
8.2.2 优化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有形环境 |
8.2.3 完善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无形环境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专家打分表 |
附录3: 农村微型企业成长性企业打分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基于SNA的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态能力研究现状 |
1.2.2 动态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相关概念 |
2.1 企业动态能力 |
2.1.1 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 |
2.1.2 企业动态能力的维度 |
2.2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 |
2.2.1 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 |
2.2.2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 |
2.2.3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样本选择 |
3.1.1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1.3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3.1.4 建筑施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样本数据 |
3.2 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
3.2.1 二级指标的社会网络分析 |
3.2.2 三级指标的社会网络分析 |
3.3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创新能力 |
3.3.2 环境感知能力 |
3.3.3 整合协调能力 |
3.3.4 学习吸收能力 |
3.4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4.1.2 指标权重确定的步骤 |
4.1.3 层次模型的构建 |
4.1.4 判断矩阵的构建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5 评价指标权重 |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评价模型构建的方法 |
4.2.2 评价模型构建的步骤 |
4.3 评价模型的应用 |
4.3.1 企业概况 |
4.3.2 问卷获取 |
4.3.3 问卷信效度分析 |
4.3.4 问卷统计 |
4.3.5 评价结果计算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策略 |
5.1 提升学习吸收能力,促进知识转化为应用 |
5.2 注重整合协调能力,提升配置效率 |
5.3 提升环境感知能力,促进企业科学决策 |
5.4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永葆企业活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 C 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调查问卷 |
(4)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回收物流研究 |
1.2.2 废弃物回收物流模式研究 |
1.2.3 城市废弃物回收实现路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
2.1.1 循环经济概念 |
2.1.2 循环经济基本原则 |
2.1.3 循环经济主要模式 |
2.2 回收物流理论 |
2.2.1 回收物流定义 |
2.2.2 回收物流驱动因素 |
2.2.3 回收物流主要特征 |
2.3 全生命周期理论 |
2.3.1 全生命周期定义 |
2.3.2 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3 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现状与物流模式分析 |
3.1 城市废弃木家具市场概况 |
3.1.1 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市场规模分析 |
3.1.2 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市场主体分析 |
3.1.3 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存在的问题 |
3.2 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障碍因素分析 |
3.2.1 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障碍因素识别 |
3.2.2 Grey-DEMATEL计算与结果 |
3.2.3 障碍因素计算结果分析 |
3.3 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分析 |
3.3.1 家具制造企业主导的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 |
3.3.2 专业回收企业主导的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 |
3.3.3 动态联盟企业式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 |
3.3.4 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比较分析 |
4 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问题 |
4.1.1 基本原则 |
4.1.2 指标体系选择方法 |
4.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1 财务类指标 |
4.2.2 管理类指标 |
4.2.3 技术类指标 |
4.2.4 服务类指标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1 评价方法选择 |
4.3.2 模型构建 |
5 案例分析与回收物流模式的路径实现 |
5.1 案例概况—以深圳市为例 |
5.1.1 深圳市废弃木家具市场概况 |
5.1.2 深圳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现状 |
5.1.3 深圳市C企业概况 |
5.2 案例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选择 |
5.2.1 案例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选择 |
5.2.2 案例选择结果分析 |
5.3 案例城市废弃木家具动态联盟回收物流模式实现路径 |
5.3.1 案例城市企业动态联盟回收物流模式基本思路 |
5.3.2 案例城市动态联盟回收物流模式实现路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B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优化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住宅产业发展现状 |
1.1.2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
1.1.3 装配式住宅的推广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房地产产业生态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产业生态优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优化效果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文献评述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基础理论 |
2.1.1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1.3 超循环进化理论 |
2.1.4 生态效益理论 |
2.2 基本方法 |
2.2.1 演化博弈模型 |
2.2.2 网络层次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及其优化动因分析 |
3.1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 |
3.1.1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概念 |
3.1.2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内涵 |
3.1.3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特点 |
3.2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现状与功能诉求 |
3.2.1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现状分析 |
3.2.2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功能诉求 |
3.3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动因分析 |
3.3.1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的核心主体 |
3.3.2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动因的三个维度 |
3.3.3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动因分析 |
3.4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优化及其评价的初步构想 |
3.5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模型及优化策略研究 |
4.1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模型的构建 |
4.1.1 优化原则 |
4.1.2 优化路径模型构建 |
4.1.3 生态链价值主体之间耦合能力的优化模型 |
4.1.4 生态链价值主体自我复制能力及变异升级能力优化模型 |
4.2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策略研究 |
4.2.1 优化的主导力量与组织形式 |
4.2.2 生态链价值主体之间耦合能力的优化策略 |
4.2.3 生态链价值主体自我复制能力与升级变异能力的优化策略 |
4.2.4 资源自我循环能力的优化 |
4.2.5 生态链外影响因素的优化建议 |
4.3 实证分析 |
4.3.1 万科的生态链系统 |
4.3.2 万科的生态链现状 |
4.3.3 万科生态链优化模型应用及其策略设计 |
4.3.4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及其评价实现的价值创造 |
4.4 本章小结 |
5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效果评价 |
5.1 优化效果评价指标确定 |
5.1.1 评价指标确定原则 |
5.1.2 优化效果评价指标设计 |
5.1.3 评价指标体系 |
5.2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3 装配式住宅生态链优化效果评价方法 |
5.3.1 优化效果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2 基于灰色理论与模糊评价理论的优化效果评价 |
5.4 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现状 |
1.2.2 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
1.2.4 综述小结 |
1.3 研究线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线路与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供应链 |
2.1.2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 |
2.1.3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产品供应链理论 |
2.2.2 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3 集成理论 |
2.2.4 博弈论 |
3 构建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动因及可行性分析 |
3.1 构建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动因分析 |
3.1.1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
3.1.2 我国构建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关键动因 |
3.2 构建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可行性分析 |
3.2.1 政策基点:农地流转制度改革 |
3.2.2 组织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 |
3.2.3 实践条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
4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集成过程模型与协同运行 |
4.1 供应链集成过程的要件分析 |
4.2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集成过程模型构建 |
4.2.1 基本供应链阶段 |
4.2.2 基本供应链集成阶段 |
4.2.3 扩展供应链集成阶段 |
4.2.4 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阶段 |
4.3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动态联盟的协同运行 |
4.3.1 观念协同 |
4.3.2 制度协同 |
4.3.3 资源协同 |
4.3.4 流程协同 |
4.3.5 技术协同 |
4.3.6 信息协同 |
5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机制 |
5.1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要件分析 |
5.1.1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基本内容 |
5.1.2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目标设计 |
5.1.3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关重难点 |
5.1.4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管理实现 |
5.2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运营模式 |
5.2.1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业务模式 |
5.2.2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业务架构 |
5.2.3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业务流程 |
5.3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效应研究 |
5.3.1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基本模型 |
5.3.2 数值模拟结果 |
5.4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运行分析 |
5.4.1 基于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系统平台的信息共享层级范围 |
5.4.2 基于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系统平台的信息共享运行特征 |
5.4.3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系统平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
6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机制 |
6.1 知识溢出视角下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模型 |
6.1.1 基本假设 |
6.1.2 市场参与者收益分析 |
6.1.3 均衡策略分析 |
6.1.4 风险分析 |
6.2 信息对称情形下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模型 |
6.2.1 基本假设 |
6.2.2 成本收益分析 |
6.2.3 均衡结果 |
6.2.4 风险分析 |
6.3 动态博弈前提下的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模型 |
6.3.1 基本假设 |
6.3.2 风险分析:第一阶段博弈 |
6.3.3 风险分析:动态博弈 |
7 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1 动态联盟成员利益合理分配的重要性 |
7.1.1 维持和巩固联盟成员合作关系 |
7.1.2 激励联盟成员相互协助 |
7.1.3 提高动态联盟整体绩效 |
7.2 动态联盟成员利益分配的特点 |
7.2.1 通过成员间的产品或服务的定价实现 |
7.2.2 是一个协商的过程 |
7.2.3 具有复杂性 |
7.2.4 更强调信息共享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
7.2.5 实现对资源配置的调整和优化 |
7.3 动态联盟成员利益分配的原则 |
7.3.1 地位平等原则 |
7.3.2 互惠互利原则 |
7.3.3 个体合理原则 |
7.3.4 收益与其贡献相一致原则 |
7.3.5 风险与利益相对称原则 |
7.3.6 信息披露原则 |
7.3.7 结构最优原则 |
7.4 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1 投入水平 |
7.4.2 农产品质量安全 |
7.4.3 环境效益贡献 |
7.4.4 经济效益贡献 |
7.4.5 努力程度 |
7.5 动态联盟成员利益分配模型 |
7.5.1 动态联盟利益分配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假设 |
7.5.2 混合经营模式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5.3 专业化分工模式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5.4 专业化兼绩效对比模式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5.5 不同模式下利益分配机制的对比分析 |
8 研究结论、创新之处与局限性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动态能力的饭店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资源整合研究综述 |
2.1.1 资源整合的概念 |
2.1.2 资源整合的过程 |
2.1.3 资源整合的模式 |
2.1.4 资源整合的方式 |
2.1.5 资源整合与绩效关系 |
2.1.6 资源整合研究的简要评论 |
2.2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
2.2.1 动态能力的概念 |
2.2.2 动态能力的特征 |
2.2.3 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 |
2.2.4 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或竞争优势的关系 |
2.2.5 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 |
2.2.6 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 |
2.2.7 动态能力的提升策略 |
2.2.8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简要评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饭店的“企业”本质 |
3.1.2 饭店的定义 |
3.1.3 饭店产品的理解 |
3.1.4 饭店资源的概念 |
3.1.5 饭店资源的分类 |
3.1.6 资源整合的定义 |
3.2 理论基础 |
3.2.1 资源基础理论(RBT) |
3.2.2 动态能力理论 |
3.2.3 系统思维观 |
3.2.4 价值链理论 |
3.2.5 模块化理论 |
3.3 饭店资源整合的路径框架 |
3.3.1 资源整合的原则 |
3.3.2 资源整合的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
4.1 研究框架 |
4.2 研究假设 |
4.2.1 资源整合、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
4.2.2 环境不确定性与资源整合、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 |
4.2.3 研究假设归纳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
5.1 问卷的设计 |
5.1.1 问卷设计流程 |
5.1.2 问卷构成 |
5.1.3 变量的测量 |
5.2 小样本测试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潜在变量测量的有效性分析 |
5.2.2 资源整合量表 EFA 分析 |
5.2.3 动态能力量表 EFA 分析 |
5.2.4 环境不确定性量表 EFA 分析 |
5.2.5 组织绩效量表 EFA 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 |
6.1 样本确定与数据收集 |
6.1.1 调研对象与方法 |
6.1.2 样本特征分析 |
6.2 实证研究 |
6.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2 方差分析 |
6.2.3 相关性分析 |
6.2.4 回归分析 |
6.2.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2.6 变量关系模型的修正 |
6.3 结果讨论 |
6.3.1 不同企业特征下资源整合、动态能力的差异讨论 |
6.3.2 资源整合与组织绩效关系的讨论 |
6.3.3 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的讨论 |
6.3.4 环境不确定性与资源整合关系的讨论 |
6.3.5 环境不确定性与动态能力关系的讨论 |
6.3.6 资源整合与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可能创新点和实践启示 |
7.2.1 可能的创新点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修正Shapley值的现代物流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企业竞争环境发生变化 |
1.1.2 企业运作方式发生变化 |
1.1.3 企业竞争环境与生产方式的变化凸显物流的重要性 |
1.1.4 现代物流企业趋向形成动态联盟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工作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物流动态联盟相关方面 |
1.3.2 联盟利益分配方面 |
1.3.3 联盟知识吸收方面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现代物流动态联盟基础理论研究 |
2.1 现代物流企业简述 |
2.1.1 物流企业的基本含义 |
2.1.2 现代物流企业的主要特征 |
2.1.3 现代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需求 |
2.2 动态联盟理论综述 |
2.2.1 动态联盟的概念 |
2.2.2 动态联盟的特征 |
2.2.3 动态联盟的竞争效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物流动态联盟的组建合作 |
3.1 物流联盟合作方式简述 |
3.1.1 按不同联盟结构划分 |
3.1.2 按股权参与类别划分 |
3.2 物流动态联盟的组建结构 |
3.3 物流动态联盟组建关键问题 |
3.3.1 市场机遇 |
3.3.2 信息平台 |
3.3.3 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
3.3.4 利益分配策略 |
第四章 现代物流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概述 |
4.1 动态联盟利润分配模式 |
4.2 现代物流动态联盟利润分配的原则 |
4.2.1 利益分配应考虑的因素 |
4.2.2 利益分配的原则 |
第五章 修正Shapley值法物流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模型 |
5.1 问题描述 |
5.2 定义与假设 |
5.3 利益分配模型的建立 |
5.3.1 模型构建框架图 |
5.3.2 基于贡献的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 |
5.3.3 基于企业所承担风险的利益分配 |
5.3.4 基于企业初始投入的利益分配 |
5.3.5 基于溢出效应的企业知识吸收利益分配 |
5.3.6 考虑综合策略的AHP权重利益分配 |
第六章 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算例分析与总结 |
6.1 算例说明 |
6.2 模型计算 |
6.2.1 计算基于Shapley值的利益分配 |
6.2.2 计算基于修正Shapley值下的利益分配 |
6.2.3 俩种利益分配结果比较 |
6.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基于供应链的家具生产企业协同运作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家具行业现状 |
1.1.2 我国家具生产企业现状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供应链管理及协同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1.2.2 供应链协同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 湖南省家具产业前景 |
1.3.2 湖南省家具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概述 |
1.4.1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链协同分析 |
2.1 家具生产企业的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 |
2.1.1 家具生产企业的生产模式 |
2.1.2 家具生产企业的销售模式 |
2.2 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链管理 |
2.2.1 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链特征 |
2.2.2 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
2.3 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链协同 |
2.3.1 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链协同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2.3.2 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链协同的层次及内容 |
2.3.3 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链协同的发展趋势 |
2.3.4 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链协同的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家具生产企业纵向信息共享机理 |
3.1 纵向信息共享的复杂性 |
3.2 纵向信息共享模型的构建前提 |
3.3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信息共享模型 |
3.3.1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家具销售商的均衡行为 |
3.3.2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家具生产企业的均衡价格 |
3.3.3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信息共享决策 |
3.4 成本不确定条件下的信息共享模型 |
3.4.1 成本不确定条件下家具销售商的均衡行为 |
3.4.2 成本不确定条件下家具生产企业的均衡价格 |
3.4.3 成本不确定条件下的信息共享决策 |
3.5 本章小结 |
4 家具生产企业纵向协同预测机理 |
4.1 纵向协同预测机理的研究思路 |
4.2 纵向协同预测模型的构建 |
4.3 纵向协同预测机理的分析 |
4.3.1 非协同预测条件下的预测投入及收益情况 |
4.3.2 协同预测条件下的预测投入及收益情况 |
4.3.3 支持协同预测的条件 |
4.4 数值分析 |
4.4.1 协同预测价值的决定因素 |
4.4.2 比较协调和非协调契约条件下协同预测的价值 |
4.5 本章小结 |
5 家具生产企业横向资源共享机理 |
5.1 横向资源共享问题的提出 |
5.2 家具生产企业的分布概况 |
5.2.1 家具生产企业的等级化网格环境 |
5.2.2 家具生产企业的等级化系统模型 |
5.3 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链横向资源共享 |
5.3.1 横向资源共享问题的实质 |
5.3.2 横向资源共享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
5.4 家具生产企业供应链横向资源分配 |
5.4.1 横向资源分配的系统框架 |
5.4.2 横向资源分配的方案 |
5.5 仿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家具生产企业横向协同产品开发机理 |
6.1 家具生产企业横向协同产品开发的复杂性 |
6.2 家具生产企业横向协同产品开发模型 |
6.2.1 产品研发创新模型 |
6.2.2 企业间相互影响的模型 |
6.2.3 技术不确定性模型 |
6.2.4 信息结构与决策序列 |
6.3 不同模式下家具生产企业横向协同开发机制的分析 |
6.3.1 纯收入共享模式下的协同开发 |
6.3.2 投资共担模式下的协同开发 |
6.3.3 创新共担模式下的协同开发 |
6.4 各种横向协同开发机制的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7 家具生产企业协同运输的成本分担机理 |
7.1 家具生产企业协同运输初探 |
7.2 家具生产企业协同运输线性规划模型 |
7.3 家具生产企业协同运输的成本分配模型与方法 |
7.3.1 基本定义和属性 |
7.3.2 夏普里值方法 |
7.3.3 基于可分离成本与不可分离成本的分配法 |
7.3.4 改进的成本分配法 |
7.4 数值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研究 ——以林纸供应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动态总结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特征和管理现状研究 |
2.1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特征分析 |
2.1.1 林业一般供应链的物流特征 |
2.1.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特征 |
2.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
2.2.1 物流环节的管理现状分析 |
2.2.2 物流系统的管理现状分析 |
2.3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现状分析 |
2.3.1 物流一体化策略的现状分析 |
2.3.2 物流一体化层次的现状分析 |
2.3.3 物流一体化手段的现状分析 |
3.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理论研究 |
3.1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3.1.1 物流的概念演进和本质属性分析 |
3.1.2 物流一体化的集成管理和协同管理思想研究 |
3.1.3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理论体系构建 |
3.2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模式分类 |
3.2.1 基于核心能力的物流一体化模式分类 |
3.2.2 基于组织方式的物流一体化模式分类 |
3.3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三维管理模型 |
3.3.1 物流一体化三维管理模型的总体框架 |
3.3.2 物流一体化三维管理模型的应用规划 |
3.3.3 基于三维管理模型的林业供应链管理 |
3.3.4 基于三维管理模型的林业第三方物流管理 |
4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动因和机理研究 |
4.1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动因分析 |
4.1.1 供应链竞合角度的物流一体化动因 |
4.1.2 价值链增值角度的物流一体化动因 |
4.1.3 资源链再生角度的物流一体化动因 |
4.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机理分析 |
4.2.1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经济协同 |
4.2.2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生态协同 |
4.2.3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管理协同 |
5.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对策研究 |
5.1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组织结构研究 |
5.1.1 基于权变理论的物流一体化组织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5.1.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组织结构设计 |
5.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运行模式研究 |
5.2.1 基于SWOT方法的物流一体化运作主体分析 |
5.2.2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物流一体化运行模式设计 |
5.3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协调机制研究 |
5.3.1 物流一体化协调机制的关键作用分析 |
5.3.2 基于第四方物流的物流一体化协调机制设计 |
6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技术支撑研究 |
6.1 物流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畴 |
6.1.1 物流技术与生产技术的比较分析 |
6.1.2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技术的概念辨析 |
6.2 物流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模式 |
6.2.1 物流一体化的技术问题分解 |
6.2.2 物流一体化的技术方法组合 |
6.2.3 物流一体化的技术应用流程 |
7.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实证研究 |
7.1 江苏WZ制纸公司的物流一体化背景与目标 |
7.1.1 江苏WZ制纸公司物流一体化的背景 |
7.1.2 江苏WZ制纸公司物流一体化的目标 |
7.2 江苏WZ制纸公司实现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探索 |
7.2.1 江苏WZ制纸公司物流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分析 |
7.2.2 江苏WZ制纸公司物流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应用 |
7.2.3 江苏WZ制纸公司物流一体化的初步成效总结 |
8. 研究总结 |
8.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本文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详细摘要 |
四、知识林业与林业企业动态联盟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企业面向中东欧国家“走出去”战略决策研究[D]. 郭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东北地区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研究[D]. 徐衍.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基于SNA的建筑施工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李海山.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城市废弃木家具回收物流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D]. 罗华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5]装配式住宅生态链的优化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 刘耶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D]. 谭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12)
- [7]基于动态能力的饭店资源整合研究[D]. 曹世武. 华侨大学, 2013(08)
- [8]修正Shapley值的现代物流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研究[D]. 管其兵. 山西大学, 2013(01)
- [9]基于供应链的家具生产企业协同运作机理研究[D]. 汪洪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09)
- [10]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研究 ——以林纸供应链为例[D]. 郑庆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