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萦绕在彝族聚居地的“汉嘎”幽灵──米市彝汉民族关系田野考察记(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燕[1](2013)在《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中的彝汉民族关系研究 ——以楚雄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楚雄地区的彝汉民族在长期杂居的历史进程中,相互影响,共同存在,在不断自我调适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整合为一个具有很强地域特征和群体特色的文化体系。在近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环境的转变,杂居彝汉民族的文化变迁带来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不可小视。本文尝试从山地资源开发的角度对近代楚雄地区的彝汉民族关系加以分析,围绕着在山地资源开发过程中影响彝汉民族关系的要素、彝汉民族融合与冲突等方面的内容,探讨这一时期彝汉民族关系的特点和走向,进而总结出有利于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有益经验。
徐蓉[2](2013)在《阿普如哈吉伍家支的漆器生产》文中认为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由于崇山峻岭和大江大河的阻断,1956年以前这一区域一直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受外界文化影响相对较小。在相对独立的发展下,凉山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最终成为了彝族文化特征最完整最典型的地区。漆器曾经广泛地运用于彝族的日常生活中,生产漆器的工匠分布在凉山的许多地区,其中最着名的是生活在凉山腹地喜德县的吉伍家支,吉伍家支的每一位成年男子都会制作漆器。秉承传子不传女的传承制度,漆器成为了吉伍家支的“传家宝”,利用漆器生产的经济收益补充农业生产的不足。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无论是漆器本身的文化寓意,还是生产漆器的人群都发生了诸多变迁。吉伍家支漆器生产的变迁改变了家支内部成员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分层和社会交往状况。本文以吉伍家支为研究的视角,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吉伍家支漆器生产的变迁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吉伍家支内部成员的变迁。
王菊[3](2007)在《从“他者叙述”到“自我建构” ——彝学研究的历史转型(1950-2006)》文中认为本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彝学研究转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彝学,作为中国学、中国民族学、世界人类学的一部分,已经日益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再加上,近60年以来彝学发展的良好态势,把彝学研究引向了更深和更广的发展。20世纪以来,中国的民族学伴随着国民的觉醒和国际学术理论的前进而逐渐兴盛起来。其中,彝学作为中国民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从20世纪上半叶伊始,中国汉族学者开始运用西方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兴起了对彝族研究的热潮;到20世纪下半叶,由于大量彝族学者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理论,加入彝族研究的队伍,彝学研究发生了历史的转型。彝学研究,在汉族学者的研究视野里的研究领域涉及:族源与人种、语言与文字、民间文学、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社会生活、教育等等,学者们对这些进行描述性的陈述和客位的研究。而到彝族学者进行主位研究的时候,在基本上相同的研究领域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即从更广泛的文化事象来挖掘本民族的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魅力,藉此在主流学术话语中加入了彝族、彝族文化、彝族身份的话语,从而改变了以往的彝学研究的学术话语。这种研究范式的转变,不仅使彝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彰显,而且也推动了当代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同时为人类学、民族学的延展提供了不容忽视的经验和意义。彝学研究的历史转型,是在政府主导、知识分子参与、地方势力辅助、民族精英倡导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是在意识形态、学术自觉、民族自为的同构下形成的,是在后现代文化理论、民族文化主义、人类学发展转向的历史背景下建构起来的。正是在这些历史、文化、学术背景下,当代彝学研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彝族学者刘尧汉和“中华彝族文化学派”通过知识考古的方法对彝族远古文明的思考,力图把彝族形象重新建立起来,同时也把彝族身份在中华民族中彰显出来;“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努力把彝族生活的世界活脱脱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她们从彝族的祖灵信仰、经藉文学、口头传统、文化传播与变迁等等方面,在彝族文化的原生语境中解读着彝族文化存在的真实意义;国外众多学者参与的国际彝学研讨会……他们的研究涉及了彝族文化学、彝族历史学、彝族宗教学、彝族文学、彝族社会学、彝族语言学、彝族天文学、彝族哲学、彝族伦理学等等各个领域。总的来说,彝学研究的历史转型有如下几个内容:1、以知识考古学方式,来挖掘、整理、翻译和介绍被历史湮没的彝族文化精粹,体现在一系列彝族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和彝族古代诗文论的发现等;2、以田野作业和田野研究的方法,深入彝区对彝族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的调查、理解和研究,如:巴莫阿依对彝族信仰的调查,巴莫曲布嫫对彝族口头传统的跟踪记录和研究等等;3、以文本分析为主,通过梳理彝族古代诗文论的理论来寻觅其背后的彝族生存理念和哲学运思,体现在对彝族诗文论的各种再度阐释中;4、彝族主位学者的积极参与,充实了彝学研究的势力,再加上他们自行组织成立了各种研究机构和团体,并发行了相应的刊物,丰富了彝学研究的舞台展示;5、彝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对话的趋势明显加强,国外学者对彝学的研究活跃了彝学研究的气氛,彝学研究成果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在国际学术背景与国内本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相互参照下,加快了彝学国际化的步伐……彝学,在众多彝族学者和国际学者的努力下,已经架构起了彝学发展的学科框架,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彝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它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对彝学的研究,特别是近60年以来彝学发展的研究还相对较薄弱。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本论文力图采用语境化的方法,将各个时期彝学的发展置于相应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对彝学的历史转型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并试图解决如下的问题:彝学在当代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彝学的主位研究呈现出如何的特点?彝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彝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一些关系?彝学的发展体现出了中国民族学发展的什么特点?彝学的发展对中国民族学有何借鉴意义?……在对当代彝学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目前的对彝学的研究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缺乏对转型中和转型后的彝学发展的系统分析与探究,特别是对彝学近60年的历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等,更是鲜有学者对之进行全面的观照。彝学成为了部分学者支离破碎的视点,他们缺乏对彝学发展的生成语境的全面理解和认识。本论文尝试着对关于彝学发展的语境和趋势的研究做一次大胆的努力。其次,彝学多的是对某一文化领域的深入研究,而缺乏对彝学发展的整体诠释。此外,在国内外尚没有对这60年里彝学的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力图能弥补这一空白,为彝学的发展提供一次短小的总结。本论文将从20世纪50年代关于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讨论开始到现在来梳理中国本土彝学的发展历程,会涉及中国彝学发展的类型、特点、历史、现状等等,当然由于彝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研究领域,文中会结合当时的国外学者的研究来加以一定的陈述。在历时和介时的结构中,把川、滇、黔的彝族文化研究圈纳入研究的视域,希望能对彝学研究勾画出一个轮廓,力图能在国内外、各地区、各级研究层次的基础上来对彝学研究进行再认识。本论文分为导论、正文五章、余论。导论部分,介绍了彝族研究的学术史、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第一章,是对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关于凉山彝族社会性质调查、讨论的回顾和反思,主要围绕调查的社会政治背景、社会性质讨论的内容和特点和对此的反思几个方面展开。论文第二章,把20世纪80年代刘尧汉的彝学研究及其所引导的“中华彝族文化学派”作为研究对象,兼顾了刘尧汉学术背景的梳理及学术成就的介绍,和“中华彝族文化学派”的学术成果的介绍和特点的总结。第三章,探究了李绍明在20世纪80——90年代对彝族社会的学术观照,勾勒出了他对彝族及彝族周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兴趣。第四章,是把“巴莫姊妹彝学小组”这样一个民间性学术团体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巴莫阿依对彝族宗教信仰的研究、巴莫曲布嫫对彝族文学的研究的再研究,来发现彝族主位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背景下继续发展的勃勃生机。第五章,把中外学者对彝族研究的争论作为研究的重点,其中主要研究了族群认同、民族识别和斯蒂文·郝瑞对彝学的贡献,最后还对民族识别进行了反思。余论部分,总结彝族研究的一些学术特点并指出存在的不足。概括起来,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1、目前为止,本论文是国内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彝族研究的学术梳理较为全面的,不仅把近60年的彝学研究纳入了研究视野,而且对各个时期的重大学术事件和学术现象以及重要学术人物进行了专题式研究。对一些人物的研究更是比较全面和认真的。此外,在资料的占有方面,尽量占有第一手资料和最新的学术信息,以保证本论文的新颖性和独创性。2、本论文尝试着以学术史为依托,竭力还原学术的真实语境。并在此基础上,对某些学术事件进行反思,试图从中能为民族学乃至彝学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3、本论文打破地域界限的限制,将北京、四川、云南、贵州等各地的彝族学者的研究成果均作为彝族文化圈研究的对象,对它们既进行宏观观照,又对具体的个案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论述,争取做到点面结合。
巴莫阿依[4](2000)在《萦绕在彝族聚居地的“汉嘎”幽灵──米市彝汉民族关系田野考察记》文中认为
二、萦绕在彝族聚居地的“汉嘎”幽灵──米市彝汉民族关系田野考察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萦绕在彝族聚居地的“汉嘎”幽灵──米市彝汉民族关系田野考察记(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中的彝汉民族关系研究 ——以楚雄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的限定 |
第一章 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与民族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的基本状况及其特点 |
一、 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的基本状况 |
二、 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一、 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促进了各民族共生社会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
二、 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共生链的拓展 |
三、 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加剧了部分民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二章 近代以前楚雄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民族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古代时期的云南彝汉民族关系 |
一、 古代时期云南彝汉民族的迁徙与交融 |
二、 古代云南彝汉民族对山地资源的开发 |
第二节 近代以前楚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一、 楚雄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 |
二、 楚雄地区的人文环境 |
三、 近代以前楚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三节 近代以前楚雄地区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
一、 近代以前楚雄地区的民族迁徙 |
二、 近代以前楚雄地区的民族分布特点 |
第四节 近代以前楚雄地区的民族关系 |
一、 以民族融合为主流 |
二、 山坝地区的经济交流 |
三、 多元民族文化和谐共存 |
第三章 近代楚雄地区山地资源开发中的彝汉关系调适与发展 |
第一节 近代楚雄地区山地资源开发的基本状况 |
一、 近代楚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 |
二、 近代楚雄地区山地资源开发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近代楚雄地区山地资源开发中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事件 |
一、 近代楚雄境内有利于资源开发和民族和谐的事件分析 |
二、 近代楚雄境内民族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影响民族关系和谐的事件分析 |
第三节 山地资源开发对彝汉关系的发展影响 |
一、 近代楚雄地区彝汉民族的生活状态 |
二、 山地资源开发对彝汉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近代楚雄地区彝汉民族关系演进的调适机理研究 |
一、 近代楚雄地区影响彝汉民族关系的因素分析 |
二、 近代楚雄地区彝汉民族关系演进的调适机理研究 |
三、 近代楚雄地区彝汉民族关系调适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阿普如哈吉伍家支的漆器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田野点介绍 |
第一章 传统的漆器生产 |
(一) 为什么是阿普如哈吉伍家支 |
(二) 漆器的制作技艺与传承 |
(三) 漆器的交换 |
第二章 漆器生产的变迁 |
(一)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
(二)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 |
(三) 20世纪末至今 |
第三章 漆器生产对吉伍家支内部成员的影响 |
(一) 吉伍家支家庭经济变迁 |
(二) 吉伍家支成员的社会地位变迁 |
第四章 吉伍家支漆器生产的未来命运 |
(一) 漆器文化要素的变迁 |
(二) 吉伍家支以外的漆器生产 |
(三) 吉伍家支漆器生产的发展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从“他者叙述”到“自我建构” ——彝学研究的历史转型(1950-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发现与思考:彝学研究的肇始 |
二、回归与反思:彝学研究的转型 |
三、本文概要 |
第一章 建构民族话语: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的学术论争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论争的观点和焦点 |
一、论争的观点 |
二、论争的焦点 |
第三节 对论争的真实语境的再思考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特点 |
三、对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的分析 |
四、对凉山彝族社会性质争论的再思考 |
第四节 对建构民族话语的反思 |
一、中国前民族话语的回顾 |
二、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民族话语 |
三、如何建构中国的民族话语 |
第二章 彰显民族文化:刘尧汉与“中华彝族文化学派”研究 |
第一节 社会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刘尧汉的学术成就 |
一、费孝通及功能主义社会人类学思想对刘尧汉的影响 |
二、刘尧汉20世纪50、60年代的学术成就 |
三、对远古文明的跨文化思考 |
第三节 中华彝族文化学派的成就和影响 |
一、《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及“中华彝族文化学派”的分析 |
二、“中华彝族文化学派”的特点 |
第三章 民族社会学的勃兴:李绍明等的彝族社会学研究 |
第一节 李绍明的民族学、民族社会学思想 |
一、民族学思想 |
二、民族社会学思想 |
第二节 对凉山彝族社会形态的研究 |
一、凉山彝族族源研究 |
二、对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 |
三、对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社会结构、政治斗争的研究 |
四、李绍明的彝族社会学思想特点 |
第三节 对彝族周边文化的研究 |
一、对“藏彝走廊”的研究 |
二、对金沙江文化的研究 |
三、对西南民族的研究 |
第四章 母族文化的阐释:“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研究 |
第一节 社会与学术背景 |
第二节 宗教信仰的人类学考察 |
一、马学良对巴莫阿依的影响 |
二、对宗教信仰的人类学考察 |
第三节 生命的行板:从文学到文学人类学 |
一、写意:以民族记忆的方式 |
二、探秘:在民族历史与文化经籍之间 |
三、寻宝与反思:走向文学人类学 |
第四节 巴莫姊妹的彝学活动 |
一、宣传、展示彝族文化 |
二、弘扬彝族传统文化 |
三、倡吁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
四、参与、筹办国际彝族文化考察与研究 |
第五章 族群身份之论争: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 |
第一节 论争缘起 |
一、族群与族群认同 |
二、民族与民族识别 |
三、论争的实质 |
第二节 斯蒂文·郝瑞 |
一、对人类学的反思 |
二、对中国人类学的认识 |
三、对彝学的研究与贡献 |
第三节 对“民族识别”的反思 |
一、斯大林的民族概念和定义 |
二、“民族识别”中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运用 |
三、民族识别=族群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 |
四、思考:后民族识别时代的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走向? |
余论 |
一、沉思:彝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
二、转型:当代彝学研究的特点 |
三、期待:彝学的有序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彝学研究大事记 |
附录二: 音译彝语术语彝汉对照表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介绍 |
致谢 |
四、萦绕在彝族聚居地的“汉嘎”幽灵──米市彝汉民族关系田野考察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中的彝汉民族关系研究 ——以楚雄地区为例[D]. 李春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4)
- [2]阿普如哈吉伍家支的漆器生产[D]. 徐蓉. 云南大学, 2013(01)
- [3]从“他者叙述”到“自我建构” ——彝学研究的历史转型(1950-2006)[D]. 王菊. 四川大学, 2007(06)
- [4]萦绕在彝族聚居地的“汉嘎”幽灵──米市彝汉民族关系田野考察记[J]. 巴莫阿依. 民俗研究,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