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介素养:高校应开设的一门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米凌子[1](2020)在《人工智能时代国内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指出新兴智能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我们进入了智能传播时代。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更是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写作机器人、AI主播等智能技术的出现对新闻传播学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人才培养问题也遇到了新挑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词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类人才的新要求,根据国内重点大学新闻学院的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等方面总结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另外,为促进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发展,笔者选择国内着名高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研究案例,以期给新闻传播学类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带来启示。
王凤芹[2](2019)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发展慢,至今仍未纳入国家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规划。但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丰硕,尤其是在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方面。这既是彰显媒介素养教育中国特色的有益尝试,也是当前条件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举措,值得向中小学推广。
赵伟程[3](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征精神是党带领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的伟大精神史诗,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蕴含着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激励当代青年奋进的精神动力。伟大长征孕育了伟大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在前进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奋发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向前推进。”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长征精神的高校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和新载体,本文在全面把握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机遇和载体展开深入分析,进而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路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意义、重难点和创新点。新时代长征精神的重要价值表现为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与此同时,现阶段长征精神的高校传播受到传统传播方式局限性的影响,而新的传播方式尚未完全建立,结合新媒体在高校学生中用户广泛的特点,构建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有效路径势在必行。国外关于长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征历史,而国内对长征精神的内涵、价值、意义、传承等方面有较多研究,但关于依托新媒体传播长征精神的研究并不充分,研究成果较少。第二部分是新媒体环境与长征精神概述。新媒体之“新”表现为技术上的数字化和传播上的互动性,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结构去中心化、传播方式碎片化和传播效应复杂化的特点。新媒体环境是弘扬长征精神的有效载体,长征精神的传播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新媒体空间,以“坚定信念、追求真理;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民主团结;艰苦奋斗、依靠群众”为主要内容的长征精神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有引导政治方向、规范学生行为、激发学习动力的功能,新媒体开辟了弘扬长征精神的新领域、营造了传播长征精神的新环境、扩充了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载体,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的关系。第三部分是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现状。本研究选取四所长征沿线高校和四所非长征沿线高校进行随机抽样,从高校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对长征精神的认知程度等方面对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现状进行调查。现阶段长征精神高校传播存在传播不平衡、新媒体未得到有效利用和传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个体因素等三方面有关。第四部分是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载体。载体包括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和网络产品三种。网络媒体指的是门户网站、专题网站和网络论坛;社交媒体包括自媒体、APP、手机媒体三类;网络产品由音乐影视、网络游戏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三类构成。第五部分是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路径探索。利用新媒体传播长征精神首先应该健全传播主体,包括传播机制的完善和师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传播模式、充分利用手机平台来扩宽传播渠道;最后应将长征精神的新媒体传播和传统传播方式相结合,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在深化长征精神主题教育中注重新媒体的运用、重视传播过程中的协同管理和反馈调节,提升传播效果。
王阳阳[4](2018)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及矫正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新媒体所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开创了一个全民皆媒体的时代。大学生已成为新媒体用户的主力军,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出现的道德行为失范现象,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大学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践行者,在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存在不道德的行为,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且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现状,找出有针对性的矫正对策是解决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问题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及矫正对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分为绪论和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一部分,在总结国内外学者有关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媒体与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概念及特点,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危害性。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现状。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以及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并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三部分,根据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问题,努力探索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矫正对策,这部分也是我论文的创新点。
王凤侠[5](2008)在《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需求分析与培养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在被各种媒介信息包围的高度信息化社会,媒介素养已不可避免地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已经研究多年,从学校教育推广到社会终身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全体公民的媒介素养,培养新时代高品位的媒介公民。高校教学管理者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直接面对学校的具体教学事务及广大师生,教学管理者的言行直接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形象,媒介素养也是高校教学管理者综合素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在总结了媒介素养对高校教学管理者的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确定了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的内涵:媒介属性认知能力、媒介信息获取能力、媒介信息解读能力和媒介信息传播能力。并从高校教学管理媒介素养内涵的四个方面设计问卷,调查分析了高校教学管理者的媒介素养现状,以及对媒介素养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提出针对高校教学管理者的媒介素养培养、深化和拓展的对策,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力求在目前我国暂时处于空白状态的高校教学管理者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方面做出些许的基础性和开创性贡献。
高山冰[6](2007)在《江苏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媒介包围的世界,媒介的使用已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面对纷繁的信息,提高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关系到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发展。媒介素养是听、说、读、写能力的一种延伸,是现代社会个体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在大众传播时代,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媒介的认识,正确理解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学会批判地看待媒介信息,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学会有效地利用信息为个人成长服务,成为主动且具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的教育。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将直接参与媒介的管理、制作以及推广等,参与传播的整个过程,并且将会成为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力量。他们自身的媒介素养将对他们即将从事的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全民科学健康媒介素养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对于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方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定义了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现状、问题以及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并对江苏地区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系统掌握了现阶段江苏地区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总结出江苏地区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特点,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教育体系构建、课程建设以及教学策略三方面加强和规范我国现阶段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建议和措施。
胡忠青[7](2006)在《《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是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媒介素养》课程的定位、课程主要内容、教育目标等问题,对建设《媒介素养》课程,全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胡忠青[8](2004)在《媒介素养:高校应开设的一门课程》文中认为现代媒介对大学生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双重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应早日走进高校课堂,教会大学生正确认识传媒的本质,认识传媒制作信息、发布信息的流程等,使媒介素养成为大学生应对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和基本素质。
二、媒介素养:高校应开设的一门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媒介素养:高校应开设的一门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时代国内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本科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时代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 |
一、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影响 |
二、人工智能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不足 |
第一节 现状:措施和成效 |
一、培养方案的前瞻性 |
二、师资队伍的锻造力 |
三、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紧迫性 |
第二节 不足:理念和行动 |
一、培养目标特色的缺乏 |
二、课程设置的不完善 |
三、经验型教师的缺失 |
四、教学评价机制的失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策略 |
第一节 重视智能化传媒意识的培养 |
一、重新构建新闻教育理念 |
二、持续优化教学培养目标 |
第二节 完善课程设置再造 |
一、大力推动新文科建设 |
二、增设和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 |
三、着力编撰新媒体传播核心教材 |
第三节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改革 |
一、聘请业界精英建立本科“双导师”制度 |
二、跨专业组建智媒化课程教师团队 |
第四节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
二、提高教师教学考核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案例: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例 |
第一节 人才培养转型实践的目标 |
一、跨媒体的数字传播人才 |
二、跨专业的专家型人才 |
三、跨文化的国际型人才 |
第二节 转型实践的举措 |
一、开启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 |
二、创办“跨专业实验班”和“未来传播学堂” |
三、打造不分专业的本科生大类培养制度 |
四、建设没有专业壁垒的"新文科"课程体系 |
第三节 转型实践的启示 |
一、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 |
二、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 |
三、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与探索 |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 |
(二)我国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
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起步 |
(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发展 |
三、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 |
(一)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研究 |
(二)我国高职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 |
(3)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框架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
1.论文创新点 |
2.论文重难点 |
一、新媒体环境与长征精神概述 |
(一)新媒体环境 |
1.新媒体环境及特点 |
2.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 |
(二)长征精神 |
1.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
2.长征精神的德育价值 |
(三)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的高校传播 |
1.新媒体环境和长征精神的关系 |
2.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机遇 |
二、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现状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1.调查目的 |
2.调查问卷设计 |
3.调查结果分析 |
(二)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存在的问题 |
1.传播的不平衡性 |
2.新媒体未得到有效利用 |
3.传播效果急需提升 |
(三)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社会因素 |
2.学校因素 |
3.大学生个体因素 |
三、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载体 |
(一)网络媒体 |
1.门户网站 |
2.专题网站 |
3.网络论坛 |
(二)社交媒体 |
1.自媒体 |
2.APP |
3.手机媒体 |
(三)网络产品 |
1.音乐影视 |
2.网络游戏 |
3.计算机仿真技术 |
四、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路径探索 |
(一)健全长征精神传播主体 |
1.完善传播机制 |
2.提升师生媒介素养 |
(二)扩宽长征精神传播渠道 |
1.整合优势资源 |
2.创新传播模式 |
3.充分利用手机平台 |
(三)提升长征精神传播效果 |
1.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 |
2.深化长征精神主题教育 |
3.注重协同管理与反馈调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
(4)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及矫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文献研究法 |
0.3.2 问卷调查法 |
0.4 创新点 |
1 新媒体与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相关概述 |
1.1 相关概念 |
1.1.1 新媒体 |
1.1.2 新媒体环境 |
1.2 新媒体的特点 |
1.2.1 虚拟性 |
1.2.2 交互性 |
1.2.3 即时性 |
1.3 大学生道德行为及道德行为失范 |
1.3.1 大学生道德行为 |
1.3.2 道德行为失范 |
1.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危害性 |
1.4.1 新媒体的虚拟性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
1.4.2 新媒体的交互性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异化 |
1.4.3 新媒体的即时性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现状 |
2.1 问卷调查及其分析 |
2.1.1 调查问卷设计及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 |
2.2.1 热爱网络公益活动 |
2.2.2 注重网络诚信 |
2.2.3 网络交往时注重以礼待人 |
2.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具体表现 |
2.3.1 道德行为冷漠 |
2.3.2 浏览色情以及不健康的信息 |
2.3.3 网络成瘾 |
2.3.4 散布网络虚假信息或谣言 |
2.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
2.4.1 新媒体虚拟性的负面影响 |
2.4.2 大学生自身网络媒介素养的不足 |
2.4.3 高校新媒体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滞后 |
2.4.4 新媒体法律制度不健全 |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矫正对策 |
3.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矫正原则 |
3.1.1 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 |
3.1.2 通过网络平台传播道德榜样的原则 |
3.1.3 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3.1.4 坚持课堂教学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
3.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矫正方法 |
3.2.1 引导启发法 |
3.2.2 慎独自律法 |
3.2.3 心理疏导法 |
3.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矫正措施 |
3.3.1 以习近平修德观为指导 |
3.3.2 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
3.3.3 自觉遵守网络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需求分析与培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媒介素养对高校教学管理者的必要性 |
第一节 高校教学管理者的定位 |
第二节 媒介素养对高校教学管理者的作用 |
第三节 高校教学管理者的媒介素养内涵 |
第三章 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调研范围 |
第二节 调研数据分析 |
一、媒介接触情况及选择能力的分析 |
二、媒介使用情况及判断能力的分析 |
三、对信息批判和解读能力的调查分析 |
四、利用媒介发展自己能力的调查分析 |
五、媒介素养学习及方案选择的分析 |
第四章 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培养的对策与实践 |
第一节 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培养途径 |
一、加强媒介素养学习必要性宣传 |
二、增加媒介素养知识的专业培训 |
三、构建多层次媒介素养学习体系 |
四、利用好高校自身的网络化平台 |
第二节 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的深化对策 |
一、倡导个人学习与团体讨论有机结合 |
二、开展媒介素养知识竞赛活动 |
三、细化媒介素养的管理和评估 |
四、拓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平台 |
第三节 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的拓展方式 |
一、重视自我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 |
二、倡导家庭媒介素养环境的培育 |
三、参与社会媒介素养环境的构建 |
第四节 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培养实践 |
一、实践一:媒介信息的获取、解读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
二、实践二:媒介信息的质疑与评价能力的培养 |
三、实践效果反馈与总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江苏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关键词 |
ABSTRACT |
KEY WORDS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的目的及方法 |
第二章 媒介素养教育 |
第一节 何为媒介素养教育 |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 |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
第二节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
二、在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
第三章 江苏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一、加强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
二、对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调查的内容 |
第三节 调查的方法与过程 |
第四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媒介接触情况 |
二、对媒介的解读与运用能力 |
三、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与自律能力 |
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情况及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 |
第四章 符合我国国情的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
第一节 建设“政府、大众媒介与学校”结合的教育体系 |
一、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
二、大众媒介充分发挥引导功能 |
三、学校主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 |
第二节 促进媒介素养教育与媒介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建设 |
一、课程设置策略 |
二、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三节 强化理论教育、实践教育与思辩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
一、以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理论教育为基础 |
二、以面向知识运用的实践教育为抓手 |
三、以培养学生的思辩教育为目标 |
第五章 总结及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一、总结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三、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7)《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情况 |
2 课程建设的定位 |
3 课程的一般内容 |
3.1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作用以及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 |
3.2 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 |
3.3 媒介信息通常含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商业动机 |
3.4 媒介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 每种媒介都有独特的美学形式与符号特质 |
4 主要教育目标 |
4.1 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 |
4.2 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 |
4.3 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
4.4 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 |
5 课程建设的标准 |
5.1 教学大纲 |
5.2 适用的教材 |
5.3 科学的教学方法 |
5.3.1 询问式教学法 |
5.3.2 讨论式教学法 |
5.3.3 实践教学法 |
5.4 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方式 |
5.5 建立一支具有新教学观的教师队伍 |
(8)媒介素养:高校应开设的一门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
二、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
三、媒介素养教育应走进大学课堂 |
四、媒介素养:高校应开设的一门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时代国内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 米凌子.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2]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述评[J]. 王凤芹.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 [3]新媒体环境下长征精神高校传播的路径研究[D]. 赵伟程. 贵州大学, 2019(09)
- [4]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及矫正对策研究[D]. 王阳阳. 辽宁大学, 2018(04)
- [5]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需求分析与培养对策[D]. 王凤侠. 南京师范大学, 2008(01)
- [6]江苏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 高山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 [7]《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探讨[J]. 胡忠青.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6(01)
- [8]媒介素养:高校应开设的一门课程[J]. 胡忠青.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