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中友好将全面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樊雨欣[1](2021)在《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研究》文中指出云南对外贸易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云南作为边疆省份是中国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更是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本文基于大量的史料和前人的文献研究,通过对政策、朝贡贸易、边境贸易、商品、商人会馆、商业市镇等各方面对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做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力图研究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发展并总结历史经验。与明代相比,清前期贸易环境有所不同,一方面国内外形势基本都由动荡逐渐转为稳定,清政府也逐渐探索出一套较完整的治滇体系,外交政策上延续“怀柔”战略,与云南周边各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清前期政府意识到云南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开始进一步发展其交通,改土归流后水陆交通逐渐完善。这些客观条件为清前期云南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贸易环境。从政策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外朝贡关系有了深层次的发展,朝贡制度逐渐完善成熟。与明朝不同的是,清廷在朝贡关系的建立上更为谨慎,对于使团贸易清政府采取限制与鼓励两个方面的政策来规范贸易行为,为清政府带来一定的政治利益和外交关系,云南作为缅甸和南掌的贡道,在接待使臣、保障朝贡贸易的顺利进行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边境贸易中,对外贸易政策“宽严相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规定了贸易地点、限制部分商品贸易、严格核查身份。总体来说,清前期政府一直开放云南与东南亚陆路边境贸易,但实行严格的管制,云南主要与周边接壤国家开展边贸,对各国的贸易政策有所不同。对于滇缅贸易政策主要受滇缅战争的影响,呈现出开-关-开的总体发展趋势;滇越贸易政策主要受边境滋事因素的影响,中安陆路通道关闭一段时间后重新发展,并制定了相关的通商章程;因清前期清朝与南掌朝贡关系较为稳定,因此云南与南掌边境贸易的管理体制也处于稳定状态。从商品流通中看,自缅甸输入云南的货物主要有木棉花、鹿茸、琥珀、青花石、宝砂等当地特色商品;南掌向云南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鹿茸、安息香及山货药材;而清前期从安南进口到国内的商品相对较少,文献中记载多是云南出口至安南的商品,清前期滇越贸易中云南是属于出超地位的;云南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为矿产品、茶叶、盐等,同时还包括了四川、江西等地的丝、瓷器和纸等,将对外贸易与省际贸易有机联系了起来,活跃了社会经济。从对外贸易中的其他要素看,清前期云南省的商人与商人会馆的发展实力虽不如清后期,但其对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清高宗时期的腾越商人就在滇缅贸易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会馆的建立也为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市场化运作。同时,商业市镇的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各边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贸易市场,譬如大理府的三月街在清前期汇集了国外的商品如缅甸的棉花、宝石等,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都会。各类市集的交易有力的调节了人们的供求关系,活跃了云南城乡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商业市镇既是云南对外贸易的中间产物也是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基础。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也存在着商品结构单一、外贸商人发展较慢等问题,新时代云南对外贸易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从历史中学习经验与教训,有利于推动云南现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经验和启示,为推动新时期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走上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建言献策。
李国忠[2](2021)在《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1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但是现如今教育很难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个性化教学再一次备受关注。本研究聚焦于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个性化教学?为什么实施个性化教学?怎样实施个性化教学?由此,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回答了“什么是个性化教学”这一问题,通过对“个性”、“教学”的词源分析,并梳理工具书、国内外学者的各种关于个性化教学的定义,本研究试图给出个性化教学的定义并论述个性化教学的特征。本文认为个性化教学是根据每个学习者的知识背景、需要、兴趣,教师优化、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反馈及作业布置,促进学习者个性健康发展。它的特征为:情景性、主体性、开放性、双向性。第二,回答了“为什么要实施个性化教学?”这一问题,并回答了“为什么能够实施个性化教学”这一问题。通过文献的阅读与梳理得出结论为:1.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在于:学生的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最根本原因,个性化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且符合时代潮流,它也是对传统课堂弊端的一种弥补。2.个性化教学的条件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个性化教学的不懈追求;高中物理课程设置为个性化教学创设了条件。第三,回答了“怎样实施个性化教学?”这一问题,为了充分回答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这一问题,本文依次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当前个性化教学的现状如何?第二,影响个性化教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根据对现状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个性化教学的策略。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三方面:1.使用国外学者编制的个性化教学评估工具,通过对样本学生的调研,描述了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现状。结果显示,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群体学生对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评价存在差异。2.探究了教师可访问性、奉献精神、教师支持、人际交往能力、学校环境、课堂环境六个因素对个性化教学及其三个维度的具体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教师的奉献精神对个性化教学具有正向影响;教师支持对个性化教学具有正向影响;学校环境对个性化教学具有正向影响;课堂环境对个性化教学具有正向影响。教师可访问性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个性化教学不具有正向影响。3.从目标设置、环境创设、教学方式、教学反馈、作业布置这几方面提出个性化教学的策略。本研究一方面为教学评估人员、行政人员测评教学提供了一份可以借鉴的工具,同时此工具为教师改进自身的个性化教学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假设,通过大样本获得的数据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从而避免了坐而论道的弊端。
周雯[3](2020)在《蜀汉、成汉治蜀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蜀汉(221-263)和成汉(306-349)是两个先后偏居我国西南的政权,对巴蜀地区的发展都有重要贡献。二者不仅有地域上的联系,存续时间也仅相隔43年,在许多方面一脉相承,蜀汉对巴蜀地区的治理形成了成汉时期的社会现实,成汉则沿袭了蜀汉治理蜀地的成功经验。蜀汉和成汉偏安巴蜀西南,努力与周围政权斡旋,以争取稳定的外部环境。蜀汉的外交方针明确,即“联吴抗曹”,外交路线较为单一。成汉斡旋于乱世之中,表面尊晋,实则反晋立场坚定,与周边其它少数民族政权关系因时而变。蜀汉、成汉都面临集团内部的主客矛盾,蜀汉以东州士作为沟通主客的桥梁,成汉担任这一角色的是宗教势力。蜀汉对益州土着即拉拢又打击,后期诸势力基本融合,较为成功地消除了主客矛盾。成汉统治者与益州土着由政治立场分歧导致的矛盾,终成汉朝都未得以解决。经济上,二者都注重农业的发展,也都有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蜀汉的工商业很繁荣,成汉工商业则稍显逊色,这与二者外部环境有一定关系。文教上,两个政权的统治者都学习儒家文化,也大力发展教育,延续蜀地重教育的传统,培养了一批优秀学者。蜀汉政权对其它诸子百家亦平等对待,法家和道家尤为统治者重视。成汉时期的宗教(道教)有长足发展,这与李氏賨人信仰和建国背景有关。在南中的管理方面,成汉基本沿袭了蜀汉的管理方式,在南中地区实行“以夷治夷”的政策,管理较为宽松,对南中政区设置有所调整。蜀汉只有一次大规模出军南中的记载,而成汉前期对南中征伐较多,后期由于国力衰弱对南中放权。在治蜀思想方面,蜀汉以正统自居,以光复中原为己任,有心理优势,但受制于现实条件无法达到最终目的。成汉则是流民政权,从流寇思想转向割据自保的思想,和蜀汉有着本质的不同,没有心理优势。总之,蜀汉与成汉的统治对蜀地的发展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它们治蜀的经验为现实生活提供了借鉴。
张雪葳[4](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邓仕海[5](2017)在《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以剑南道为中心的唐代西南地区是中国古代疆域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属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中国边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疏理、挖掘史料及探索新的视角,对唐朝在以剑南道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的行政区划沿革、治理政策、官署机构和职官设置、边政实践、重要边吏的选拔和任用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其在唐朝边防管理体制和边疆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唐代西南边政大致呈现出特点比较鲜明的四个阶段。武德贞观时期唐朝对西南地区的积极经营,主要表现为:唐高祖通过“招抚为主、军事为辅”的方式成功地将巴蜀和云南纳入到了李唐王朝的统治版图,并通过设置军事色彩浓厚的管理机构和大量“因俗而治”的羁縻府州巩固了在西南地区的统治;贞观时期,唐太宗开始推行文治以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治理和开发。永徽至天宝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大幅调整,主要表现为:为遏制吐蕃东扩,积极防御和反击吐蕃的侵扰;设置剑南节度使调整西南边防体制;为了与吐蕃争夺洱海,除重建姚州都督府外,又支持南诏统一了洱海;天宝后期,为遏制南诏东拓,迷信武力,导致南诏判附吐蕃。至德至大中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竭力维持,主要表现为:为防止剑南道成为河朔型藩镇,将其一分为二;为明确中央、藩镇和州之间的赋税分配,推行“两税三分”;为了维持表面上的统一,代、德两朝被迫对藩镇“姑息迁就”;德宗朝,韦皋镇蜀二十载,他大力发展西南交通和社会经济、“南抚群蛮、西摧吐蕃”,巩固了唐朝在西南的统治,基本解除了吐蕃对唐朝西部边境的巨大威胁;为抑制藩镇,平定刘辟之乱后,宪宗通过“两税三分制”改革和增加“刺史军权”,削弱了藩镇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大和之役”后,李德裕筹边,使西南地区获得了近三十年的安定局面。四是咸通以后唐朝在西南统治的日趋衰败,主要表现为:唐诏关系破裂,南诏四犯西川;高骈通过修筑成都罗城和重建西南边防体系,彻底斩断了南诏再次侵犯西川的念头;西南内部矛盾激化,爆发了阡能和韩秀昇之乱;三川内乱,王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王建兼并东川和山南西道,并于公元907年割据称帝,唐朝在西南的统治终结。唐代西南边吏的选拔和任用同样呈现出特点鲜明的四个阶段。武德贞观时期:唐高祖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军事管制,特别重视西南边吏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度;贞观时期,为了推行文治,唐太宗格外重视边吏的治理才能和德行,并制定了相对完备的任用制度。永徽至天宝时期:武则天为改变官僚集团的构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通过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开元时期,唐玄宗为了整饬西南吏治,选拔大量重臣出镇西南;天宝后期,杨国忠秉政并遥领西南,大量“贪求边功”的杨氏亲信把持了西南政局。至德至大中时期:肃、代、德三朝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军事控制,选用大量武将到西南任职,考课制度时行时废,失去了应有的功效;唐宪宗为结束西南军人专政的局面,选拔大量文官进入西南,同时推行“徙镇策略”;为解决财政困难,安史之乱后,朝廷对官员的“财经”能力格外重视;考课制度日趋反动,“税钱长数”、“征办先期”、“捕盗多少”等成了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咸通以后:宦官势力在僖宗中后期渗入西南并控制了西南边吏的选用权;王建占据两川后,唐朝彻底丧失了西南边吏的选用权。唐代西南边吏作为唐朝西南治理政策的执行者,许多人在唐朝西南统治秩序的建立和巩固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维系唐朝与西南各族群之间关系的纽带,是唐朝西南疆域的开拓者和西南边防的建设与巩固者,还是内地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西南地区的传播者。但是,同样存在许多边吏,他们不顾国家利益,不顾百姓死活,行为残暴、贪污腐化,甚至为贪求边功而故意挑起战争,给唐朝在西南的治理成果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通过对唐代西南边政和边吏互动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要保证边政与边吏的良性互动,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这个运行机制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显着的特点,即制度健全、因地制宜、不断创新。论文力图将唐朝在中国古代治边实践中的继承性、创造性和历史局限性,唐朝西南边吏选拔、任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原因,以及西南边吏在唐代边疆管理体制和边疆治理中的具体作用等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希望通过对西南地区在唐朝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阐述,揭示出西南地区的发展与整个唐朝历史发展轨迹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中国古代疆域形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李德俊[6](2017)在《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及中国的应对之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的文化外交战略历史悠久,自美国建国开始,无论是在冷战之前,还是在整个冷战期间,文化外交一直是美国政府整体外交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维护和扩大美国国家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伴随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和一国外交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美国开始把文化外交视为其在冷战后巩固和扩大全球霸权地位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并不断加大对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外交力度。具体到对华文化外交而言,美国在冷战后不断加强对华文化外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冷战后美国学界所涌现的各种新理论,也有美国对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世界发展态势以及中国发展状况的现实判断。总体来讲,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既着眼于目前美国在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利益,又立足于未来美国“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需要,其外交本质在于通过价值观输出和意识形态渗透等方式在华谋求霸权地位,使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对外政策服从和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诉求。从实施效果看,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持续推进,虽然对中美两国本身、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其明显的霸权主义特征以及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也给中国的国家安全、以及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对此,在看待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实施效果时,应秉持辩证的态度,既要坚决抵制美国对华文化外交中的霸权行为,扞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与安全,又要主动吸收美国对华文化外交中的积极因子,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所用。为了更好地应对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对中国造成的冲击,我们除了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美国文化霸权外,还需要注重发展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扞卫国家文化主权、扩大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既要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又要不断增强中国的对外文化交往能力。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效地抵制美国的文化入侵,不断扩大在中美文化交往中的发言权。
关月[7](2017)在《冷战后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近代以来,日本一直较为关注“南中国海”区域,但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其对“南中国海”的关注程度和关注的侧重点都是有所不同的。二战后,日本一直高度重视“南中国海”地区,把“南中国海”周边地区视为日本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把“南中国海”视为日本海上运输的“生命线”。冷战后,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地区影响力的扩大、围绕“南中国海”岛礁归属问题的地区争端激化,日本为了继续确保“南中国海”地区这一传统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南中国海”海上运输的“生命线”的安全,以反恐、反海盗等为名加强同“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并依仗日美同盟,积极介入“南中国海”岛礁争端,不断推动“南中国海”问题国际化。日本试图藉以牵制中国的崛起和在“南中国海”区域日益增强的中国的影响力。日美势力加紧介入“南中国海”问题,无助于“南中国海”岛礁归属争端的和平解决。反而,使得“南中国海”成为了大国博弈的平台。大国势力介入“南中国海”地区不但未能缓和地区的安全形势,反而增加了“南中国海”地区的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围绕“南中国海”问题,各国陷入了信任赤字和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这不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利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不利于中日关系的改善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刘水明,蒋安全,张梦旭,王云松,李志伟,倪涛,王欲然,李秉新,陈效卫,俞懿春,徐伟[8](2015)在《友好合作,从小船成长为巨轮》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2日再次踏上“彩虹之国”的土地,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南非总统祖马共同主持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 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南非《星报》发表题为《让友谊、合作的彩虹更加绚丽夺目》的署名文章。在回顾中南友好历史和新时期中南关
杨林兴[9](2015)在《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界对历史上云南民族关系的研究较为关注,而对于当代云南民族关系及其未来走向的研究却相对薄弱。特别是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作长时段综合研究的更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云南民族政策和民族发展历史过程的考察较多,但是对不同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类型、特征和格局及形成原因研究不够,特别是关于云南各民族长期保持友好和谐的内外因素探讨相当不足。继承民族关系和谐的传统因子,促进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与实现意义。云南民族关系主要由国家政权与云南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云南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各民族内部的关系三个维度组成。古代云南民族关系是由历史上的王朝国家与云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云南各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融、云南各民族内部之间的互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因素使这些关系得到发展和稳固。而近代云南民族关系由古代云南民族关系发展而来,同时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的转型密切相关,是近代民族国家构建进程的重要内容。云南各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增强国家认同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指导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重构了当代云南的民族政治、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关系,各民族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将走向更高层次的多元一体格局;同时,民族关系趋同性和趋异性两种趋势的发展规律,也将影响着云南民族关系的未来发展。总之,云南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本文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作深入系统的探讨,可为深刻认识与理解云南民族关系发展的复杂历程与基本规律提供借鉴或参考。
李和[10](2015)在《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研究》文中指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地区。当地民族众多,原因之一是历史时期外来各民族的大量入迁。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旧石器时代初期,云南就与内地、西北以及南方等地先民发生联系,说明可能存在着人类迁移现象。此后的数千年来,文献中出现有大量外来各民族入迁云南地区的记载。因此,探讨外来民族移迁云南地区的历史过程、动因、类型、特点及影响,就成为学界普遍关心并致力于研究的问题。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时期,是内地人口大量移迁云南的重要时期,也是云南多民族格局最终形成的时期。大多论着的研究侧重于汉族移民入迁云南的具体情形,但对于云南的发展来说,除汉族移民外,众多少数民族移民在云南移民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本文依凭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及前辈学人所做的研究工作,全面梳理和揭示了这一地区多民族入迁云南的历史过程。其中,源自北方的蒙古、回回、契丹、西番以及满洲等以封王镇戍、随军征战、仕宦任职、谪迁流放、商旅以及自然流徙等方式进入云南;源自南方的苗人、瑶人、侬人、土僚、沙人、仲家、水户等则以政治方面的战败被逐、逃离战乱、躲避杀戮,经济方面的刀耕火种游耕农业要求以及灾荒、婚嫁等入迁云南。这些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入迁云南的动因比较复杂,大致有:气候环境的恶化、人口的增加、亲缘关系的影响、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且很多迁移是多种原因综合导致。但总的来说,北方民族多因统一多民族国家战略安排的需要而入迁或认为与统治民族有关,而南方民族则多因自发流徙而来。从移民的动因可把这些移民的类型分为生存型、发展型和强制性移民三种,而且云南的这些移民类型总体呈现出多方位、多层面的特点。同时详尽比对了同期入迁云南的汉族移民,发现两种移民之间的来源、方式、类别以及移民的分布有着较大的区别,对云南民族分布格局、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元明清时期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入迁云南后,其分布有规律可寻。他们落籍云南后都有自己相对的聚居区域,并表现为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处。此外,他们中的部分由于迁徙和国界变动等原因最终成为跨境民族。此时期,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在入滇后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促成了云南地区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最终形成。元明清时期大量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入迁云南,对云南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族关系方面,由于移民族属种类繁多,相应的民族关系的类型、特征较之其他地区更加丰富,也更具鲜明的地方特性,导致的影响也复杂多样,虽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但民族间和平交往是主流。经济发展层面上,这些民族的入迁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经济状态,也促进了云南地区各族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方面,不同源流的南北方民族文化进入云南后,与当地原有民族文化、汉族文化全面接触,给云南的多民族文化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样式和更加丰富的内容,一起构成了云南多民族传统文化系统。
二、南中友好将全面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中友好将全面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清前期对外贸易背景 |
二、清前期对外贸易政策 |
三、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情况 |
四、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中的商业、商人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环境 |
第一节 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的背景 |
一、国际与国内环境 |
二、清与云南周边国家的关系 |
第二节 云南外贸交通环境 |
一、中央对交通发展的重视 |
二、主要外贸交通线路 |
第三章 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政策 |
第一节 贸易总体政策 |
一、朝贡贸易政策 |
二、边境贸易政策 |
第二节 云南与缅甸贸易政策 |
一、清缅战争前 |
二、清缅战争中 |
三、清缅战争后 |
第三节 云南与安南贸易政策 |
一、开放与关闭关口 |
二、设立通商章程 |
第四节 云南与南掌贸易政策 |
一、贡期变化与朝贡伴送 |
二、边境管理 |
第四章 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中的商品 |
第一节 云南与缅甸贸易商品 |
一、缅甸出口至云南的商品 |
二、云南出口至缅甸的商品 |
三、部分大宗商品 |
第二节 云南与安南贸易商品 |
一、铜矿产品 |
二、其他商品 |
第三节 云南与南掌贸易商品 |
第五章 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中的商人、会馆与商业市镇 |
第一节 商人与会馆 |
一、商人 |
二、会馆 |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与商业市镇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对外贸易环境 |
二、对外贸易政策 |
三、对外贸易中的商品、商人与商业市镇 |
四、对外贸易影响 |
第二节 启示 |
一、关注对外贸易的政策体系建设问题 |
二、关注对外交通发展问题 |
三、关注云南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问题 |
四、关注商人与商业组织在云南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2)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内外对个性化教学的高度重视 |
(二)个性化教学:课堂教学变革的理想选择 |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个性化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外个性化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个性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多元智能理论 |
二、掌握学习理论 |
三、人本主义思想 |
第三章 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
一、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
(一)词源分析 |
(二)工具书中关于个性概念的分析 |
(三)学者关于个性化教学的理解 |
(四)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
二、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主体性 |
(三)开放性 |
(四)双向性 |
第四章 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及条件 |
一、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
(一)学生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原因 |
(二)个性化教学的良好效果 |
(三)符合时代的要求 |
(四)学习风格客观存在 |
(五)弥补传统课堂的弊端 |
二、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条件 |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 |
(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个性化教学的不懈追求 |
(三)高中物理课程设置为个性化教学创设条件 |
第五章 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现状及差异分析 |
一、个性化教学现状及差异 |
(一)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总体情况 |
(二)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差异分析 |
二、教师可访问性现状及差异 |
(一)教师可访问性的描述统计 |
(二)教师可访问性的差异分析 |
三、个性化教学实践现状及差异 |
(一)个性化教学实践的描述统计 |
(二)个性化教学实践的差异分析 |
四、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及差异 |
(一)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的描述统计 |
(二)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分析 |
五、教师访谈与分析 |
(一)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二)访谈的初步结论 |
第六章 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影响因素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二、调查问卷的开发 |
(一)影响因素的选择 |
(二)调查问卷的构成 |
(三)专家评定与师生访谈 |
三、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
(一)问卷预测 |
(二)问卷正式调查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 |
(五)理论模型的设定 |
(六)个性化教学与影响因素的验证 |
(七)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七章 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策略 |
一、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目标设置策略 |
(一)评估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及需求 |
(二)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
二、个性化教学环境创设的策略 |
(一)改善学校环境 |
(二)构建个性化师生关系 |
三、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方法策略 |
(一)探究性教学 |
(二)合作学习 |
(三)积极学习 |
四、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反馈策略 |
(一)反馈应具体明确 |
(二)反馈应以任务为中心,自我参考,并确定下一步行动 |
(三)避免规范性反馈 |
(四)避免对学生个人进行个性化反馈 |
五、高中物理个性化作业布置策略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当前我国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现状研究结论 |
(二)个性化教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论 |
(三)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调查问卷原版 |
附录二 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调查问卷修订版 |
附录三 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对高中物理老师的访谈 |
附录五 论文中的表格呈现 |
致谢 |
(3)蜀汉、成汉治蜀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蜀汉相关研究 |
(二)成汉相关研究 |
三、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蜀汉、成汉治蜀的环境保障 |
第一节 蜀汉的“联吴抗曹” |
一、“联吴” |
二、“抗曹” |
第二节 成汉的“左右摇摆” |
一、对两晋:明尊暗反 |
二、对后赵:随机而变 |
第三节 蜀汉、成汉从“目标明确”到“左右摇摆” |
第二章 蜀汉、成汉统治集团关系 |
第一节 蜀汉的调和“主”“客” |
一、蜀汉内部“主”“客”关系 |
二、蜀汉以“客”为本的调和措施 |
第二节 成汉的“反客为主” |
一、成汉内部“主”“客”关系 |
二、成汉“反客为主”的压制政策 |
第三节 蜀汉、成汉从“调和”到“压制” |
第三章 蜀汉、成汉的经济、文教建设 |
第一节 “全面开花”的蜀汉经济与文教 |
一、全面发展的蜀汉经济 |
二、繁荣的蜀汉文教事业 |
第二节 束手束脚的成汉经济与文教 |
一、成汉的经济 |
二、成汉的文教 |
第三节 从“全面开花”到“束手束脚” |
第四章 蜀汉、成汉的南中治理 |
第一节 为人称道的蜀汉治理南中 |
一、以“和”“抚”为主 |
二、改置郡县 |
三、诸葛亮南征 |
四、任用夷帅大姓治理南中 |
第二节 难以立足的成汉南中治理 |
一、以武力夺取南中控制权 |
二、置交州、汉州 |
三、以夷制夷 |
第三节 “同中有异”的南中治理问题 |
第五章 蜀汉、成汉的治蜀思想 |
第一节 蜀汉从“兴复汉室”到“以攻为守” |
第二节 成汉从“流寇作战”到“割据小安” |
第三节 环境、身份决定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4)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
(一) 边政方面 |
(二) 边吏方面 |
三、写作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南地区概况 |
第一节 西南历史地理概况 |
一、自然环境 |
二、主要交通路线 |
三、唐代西南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二节 西南行政区划沿革 |
一、先秦时期 |
二、秦汉时期 |
三、蜀汉时期 |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
五、隋朝 |
第三节 唐代西南族群概况 |
一、僚人 |
二、党项 |
三、白兰和西山八国 |
四、东女国 |
五、西蛮、东蛮、三王蛮、凌蛮、董蛮 |
六、吐蕃 |
七、爨 |
八、洱海地区诸族群 |
第二章 唐代西南边政 |
第一节 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积极经营(618—649年) |
一、招抚西南 |
二、官署机构 |
三、行政建置 |
四、羁縻府州 |
五、军事部署 |
第二节 永徽至天宝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大幅调整(650—755年) |
一、西南政治生态的一波三折 |
二、频繁的战争—唐蕃交流的主旋律 |
三、姚州都督府的兴废——唐王朝经略云南的缩影 |
四、设置剑南节度使——西南边防体制的重大调整 |
五、独具特色的赋役制度 |
六、为遏制吐蕃支持南诏统一洱海 |
七、连续失误致使南诏判附吐蕃 |
第三节 至德至大中时期唐朝对西南统治的竭力维持(756—859年) |
一、玄宗武力镇压蜀军兵变 |
二、分治两川 |
三、两税三分 |
四、韦皋镇蜀 |
五、宪宗抑藩 |
六、德裕筹边 |
第四节 咸通以后唐王朝在西南统治的日趋衰败(860-907年) |
一、咸通之后的唐诏关系 |
二、地方势力与官僚集团的冲突 |
三、高层权力之争与三川内乱 |
四、王建割据与唐王朝统治的终结 |
第三章 唐代西南边吏 |
第一节 武德贞观时期的西南边吏(618—649年) |
一、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武德贞观时期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二节 永徽至天宝时期的西南边吏(650—755年) |
一、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永徽至天宝时期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三节 至德至大中时期的西南边吏(756—859年) |
一、至德至大中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至德至大中时期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至德至大中时期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四节 咸通以后的唐王朝西南边吏(860—907年) |
一、咸通以后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选拔 |
二、咸通以后唐王朝对西南边吏的任用 |
三、咸通以后唐王朝西南边吏的作用 |
第四章 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互动关系探究 |
第一节 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选拔和任用的影响 |
一、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选拔的影响 |
二、唐代西南边政对西南边吏任用的影响 |
第二节 边吏对边政的影响 |
一、唐代西南边吏对西南治理政策的影响 |
二、唐代西南边吏对西南治理成果的影响 |
第三节 边政与边吏良性互动机制探究 |
一、健全制度 |
二、因地制宜 |
三、不断创新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6)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及中国的应对之策(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小结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实证分析法 |
(四) 动态研究与规律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外交概念阐述 |
第一节 国际关系中的文化 |
一、文化概念界定 |
二、文化在一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节 文化外交概述 |
一、文化外交的概念界定 |
二、文化外交的基本特性 |
三、文化外交的主要功能 |
第二章 美国文化外交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美国文化外交的缘起 |
第二节 美国开展文化外交的思想根源 |
一、美国文化中的宗教“使命观” |
二、美国文化中的“理想主义”价值观 |
三、美国文化中的“自由主义”价值观 |
四、美国文化中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
第三节 冷战结束前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发展演变 |
一、20世纪3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 |
二、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初 |
三、20世纪70年代初至冷战结束 |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推进对华文化外交的驱动因素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推进对华文化外交的理论基础 |
一、历史终结论 |
二、文明冲突论 |
三、软实力论 |
四、民主和平论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推进对华文化外交的现实原因 |
一、世界政治格局变革的影响 |
二、国际社会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
三、在华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需要 |
四、在华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需要 |
五、对华未来发展走向预判的推动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政策实践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
一、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二、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基本手段 |
三、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实施环境 |
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演变 |
一、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对华文化外交政策 |
二、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文化外交政策 |
三、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对华文化外交政策 |
四、三个阶段的比较 |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本质及特征 |
一、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本质 |
二、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 |
第五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实施效果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
一、国家大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
二、国家外交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实施效果的整体评价 |
一、对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目标的评价 |
二、对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手段的评价 |
三、对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目标与手段匹配程度的评价 |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开展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影响 |
一、冷战后美国开展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积极影响 |
二、冷战后美国开展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消极影响 |
第六章 中国未来应对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对策 |
第一节 坚持辩证看待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两面性 |
一、积极吸收对华文化外交中的新的积极因子 |
二、继续强烈抵制对华文化外交中的意识形态渗透 |
三、坚决反对对华文化外交中的一切文化霸权行为 |
第二节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
一、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 |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
第三节 增强中国对外文化交往能力 |
一、坚持文化共存共赢理念,塑造中国文化良好的国际形象 |
二、拓展文化国际传播途径,拓宽中国对外文化交往空间 |
三、建立对外文化传播长效机制,增强中国文化外交能力 |
结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冷战后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本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本课题的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论文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归纳总结法 |
四、论文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本课题的重点 |
(二)本课题的难点 |
(三)本课题的创新点 |
五、与本论文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一)“南中国海” |
(二)“南中国海”争端 |
第一章 日本“南中国海”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二战前及二战期间日本对“南中国海”地区的关注 |
一、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1868—1912) |
二、大正——昭和初年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1912—1931) |
三、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1931—1945) |
第二节 冷战时期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及其演变 |
一、战后初期至1960年代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 |
二、1970 年代至冷战结束为止的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冷战后日本“南中国海”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冷战后日本“南中国海”政策的调整 |
一、20 世纪90年代日本“南中国海”政策的调整 |
二、21 世纪日本“南中国海”政策的再次调整 |
第二节 冷战后日本调整“南中国海”政策的原因 |
一、冷战后日本调整“南中国海”政策的外部因素 |
二、冷战后日本调整“南中国海”政策的内部因素 |
第三节 冷战后日本“南中国海”政策调整的特点及影响 |
一、冷战后日本“南中国海”政策的特点 |
二、冷战后日本调整“南中国海”政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南中国海”政策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 |
第一节 日本“南中国海”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一、配合美国亚太战略继续制造“南中国海”地区紧张局势 |
二、拉拢“南中国海”诸国构建准同盟联合体 |
三、形成针对中国的“两海联动”战略态势 |
第二节 中国的应对之策 |
一、加快完善我国石油能源储备体系 |
二、加大海洋维权意识、海洋立法及海洋管理力度 |
三、加强海防力量,规划海洋强国战略 |
四、坚持原则扞卫“南中国海”主权完整 |
五、开展安全对话与周边国家构建双边安全互信机制 |
六、促进多边合作深化中国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过的学术论文 |
(9)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概念解释及研究范围界定 |
三、研究史回顾 |
(一) 国外研究的发展历程 |
(二) 国内研究的发展历程 |
(三) 关于云南民族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 |
(四) 现有研究状况述评 |
四、研究的思路与主要观点 |
五、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运用 |
第一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 |
第一节 云南民族关系的渊源 |
一、中原与云南的民族关系 |
二、蜀国与云南的民族关系 |
三、滇国、句町国的民族关系 |
第二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权与云南的民族关系 |
一、政治关系的建立 |
二、经济交往关系的发展 |
三、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
第三节 民族关系的调适与冲突 |
一、中央政权与云南地区各民族之间关系的相互调适 |
二、南中大姓和夷帅割据称雄 |
第四节 云南地区各民族的关系 |
一、多元民族关系的源流 |
二、多样民族关系的发展 |
三、汉族与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 |
第二章 唐宋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 |
第一节 隋唐对云南的统治与云南民族关系 |
一、隋朝的州县统治与云南民族关系 |
二、唐朝前中期的羁縻州县统治与云南民族关系 |
第二节 多民族政权关系的互动 |
一、南诏与唐朝的关系 |
二、南诏与吐蕃的关系 |
三、大理国与宋朝的关系 |
第三节 南诏国内部的民族关系 |
一、南诏政权的民族政策 |
二、南诏国境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大理国内部的民族关系 |
一、大理国的民族政策 |
二、大理国时期云南境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元明清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 |
第一节 王朝国家中央政权与云南的民族关系 |
一、民族关系调适的制度建设 |
二、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
三、卫所制度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四、文化教育的发展与云南的民族关系 |
第二节 云南各民族的反抗与国家的应对 |
一、云南各民族的反抗斗争 |
二、民族割据势力的反叛与国家的应对 |
第三节 各族移民与云南的民族关系 |
一、汉族移民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其他各族移民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 |
第四章 古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古代云南民族关系的类型 |
一、友好和谐型民族关系 |
二、矛盾冲突型民族关系 |
第二节 古代云南民族关系的特点 |
一、和谐的民族关系 |
二、复杂的民族关系 |
三、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亲密融洽 |
第三节 古代云南民族关系的传统格局 |
一、多元一体的和谐共处 |
二、内聚中华的亲密关系 |
三、相互依存的互补合作 |
第五章 古代云南民族关系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作用 |
第二节 坝子与山地共生互补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云南古代初级复合型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 宗教和顺关系的影响 |
第五节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渐进式融合 |
第六节 云南与内地的密切联系 |
第六章 近代云南民族关系 |
第一节 国家政权对云南的治理与云南民族关系 |
一、近代云南的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
二、云南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与云南民族关系 |
三、中国共产党与云南的民族关系 |
第二节 云南各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
一、云南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
二、云南各族人民反宗教侵略的斗争 |
第三节 近代云南民族关系的特点 |
一、友好和谐与矛盾冲突并存 |
二、国家和中华民族认同得到强化 |
第四节 近代云南民族关系形成的原因 |
一、古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云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 |
三、云南特殊地缘政治的影响 |
四、帝国主义侵略的影响 |
五、近代化进程的推动 |
第七章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民族关系的构建 |
一、新型民族政治关系的构建 |
二、新型民族经济关系的构建 |
三、新型民族文化关系的构建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 |
一、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
二、云南民族关系受到挫折 |
三、云南民族关系的调整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 |
一、推行“政治边防” |
二、开展“二次土改” |
三、民族关系遭受严重破坏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云南民族关系 |
一、民族政治关系的新发展 |
二、民族经济关系的新发展 |
三、民族文化关系的新发展 |
第八章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类型 |
一、友好和谐的民族关系 |
二、竞争的民族关系 |
第二节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
一、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二、结成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
三、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
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
五、各民族形成“三个离不开”的关系 |
第三节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格局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
二、各民族高度融合发展 |
三、民族共治与民族区域自治协调发展 |
第九章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党和国家对云南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 |
第二节 坚持“慎重稳进”方针和分类指导原则 |
第三节 着力解决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 |
第四节 不断完善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第十章 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影响云南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国际因素的影响 |
二、国内因素的影响 |
三、云南民族发展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走向 |
一、云南民族关系更加团结和谐 |
二、云南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日益强化 |
三、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会长期保持 |
四、云南跨境民族的向心力将进一步增强 |
五、输入性因素引发民族矛盾的风险日益增大 |
六、趋异性趋势将长期存在 |
结语 云南民族关系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的总结与思考 |
一、云南民族关系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的特殊性 |
二、云南民族关系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的影响 |
(一) 关系国家的治乱安危 |
(二) 对全国民族团结的示范 |
(三) 关系全省的稳定和发展 |
三、云南民族关系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的启示 |
(一) 从国家治边战略高度调整民族关系 |
(二) 因地制宜制定民族政策 |
(三) 重视民族地区的开发建设 |
(四) 正确处理好各民族间的关系 |
(五) 重视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来源、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 |
第一章 云南外来移民的历史源流 |
第一节 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及远古居民 |
一、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云南的远古居民 |
第二节 入迁云南的汉族移民 |
一、汉晋时期 |
二、南诏大理国时期 |
第三节 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 |
一、氐羌系民族 |
二、百越系民族 |
三、濮系民族 |
四、蜀人南迁与楚人入滇 |
第二章 元明清时期云南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的入迁 |
第一节 元初的云南社会及元明清时期云南的设治 |
一、元初云南的民族分布及社会经济概况 |
二、元明清中央政府对云南的统治与经营 |
第二节 北方少数民族移民的入迁 |
一、蒙古人 |
二、回回 |
三、契丹 |
四、西番 |
五、满洲 |
第三节 南方少数民族移民的入迁 |
一、苗人 |
二、瑶人 |
三、侬人、仲家、水户等 |
第三章 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与汉族移民的比较 |
第一节 少数民族移民的动因、类型和特点 |
一、动因 |
二、类型和特点 |
第二节 汉族移民 |
一、移民过程 |
二、汉族移民入迁的动因、类型和特点 |
第三节 入迁云南外来少数民族移民与汉族移民的比较 |
第四章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民族的分布格局 |
第一节 少数民族移民的分布 |
一、元代 |
二、明代 |
三、清代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移民的分布特点 |
一、自然地理分布广泛 |
二、大杂居、小聚居并存 |
三、跨境民族较多 |
第三节 云南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
第五章 少数民族移民对云南的影响 |
第一节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的民族关系 |
一、少数民族移民与民族关系的基本类型 |
二、少数民族移民与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的民族经济发展 |
一、入迁云南少数民族移民原有经济状况 |
二、农牧业的重视 |
三、工商业的发展壮大 |
第三节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民族文化发展 |
一、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
二、大杂居小聚居状态下各族社会习俗的嬗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南中友好将全面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前期云南对外贸易研究[D]. 樊雨欣.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 李国忠.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3]蜀汉、成汉治蜀比较研究[D]. 周雯.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4]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 ——以剑南道为中心[D]. 邓仕海. 云南大学, 2017(05)
- [6]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及中国的应对之策[D]. 李德俊. 武汉大学, 2017(06)
- [7]冷战后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研究[D]. 关月. 黑龙江大学, 2017(04)
- [8]友好合作,从小船成长为巨轮[N]. 刘水明,蒋安全,张梦旭,王云松,李志伟,倪涛,王欲然,李秉新,陈效卫,俞懿春,徐伟. 人民日报, 2015
- [9]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D]. 杨林兴. 云南大学, 2015(05)
- [10]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研究[D]. 李和. 云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