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癌、食管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东[1](2018)在《Bmi-1在胃癌表达的临床意义及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约40%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中国。在我国,胃癌是常见癌症第2位和恶性肿瘤死因第3位。胃癌具有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尽管近年来胃癌的死亡率已有显着的下降,但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依旧很低。因此,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途径。目前,胃癌的手术、化疗、放疗、靶向等常规治疗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预后评估,寻找新的、具有更高灵敏性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成为当前的关键问题。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结合位点-1(B-cell specific moloney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 1,Bmi-1)是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Pc G基因家族成员。人类Bmi-1基因定位在10号染色体短臂(10p11.23),包括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该基因全长约3.4kb,编码分子量为36.8 k Da的蛋白,由326个氨基酸组成。人类和小鼠Bmi-1基因编码的产物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Bmi-1蛋白的氨基端为RING指结构域,具有转录调节作用;中间为“螺旋–转角–螺旋–转角–螺旋–转角基序”结构,为DNA结合结构域,与转录抑制有关;羧基端为PEST序列,与细胞内快速降解有关;氨基端高度保守的RING指结构,与其他RING指蛋白形成异源二聚体,再与其他成分相互结合,抑制其靶基因的转录。Bmi-1蛋白还包含2个核定位信号。Bmi-1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Micro RNA(miRNA)是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人类约有1/3的基因受miRNA调控,每个miRNA可有多个靶基因,而一个靶基因也可受控于多个miRNA,这种复杂的调节网络使miRNA和基因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MiRNA在调节基因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细胞增殖、凋亡、分化、代谢等,与肿瘤的形成亦有较大的关系。每个miRNA可有多个靶基因,而一个靶基因也可受控于多个miRNA,这种复杂的调节网络使miRNA和基因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MiRNA在调节基因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细胞增殖、凋亡、分化、代谢等,与肿瘤的形成亦有较大的关系。许多miRNA被报道于肿瘤细胞系及临床肿瘤组织样本异常表达,部分miRNA参与肿瘤发生的抑制作用,另一部分可诱导或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还有一部分miRNA起着致癌和抑癌的双重作用。某些恶性肿瘤中,多种miRNA均可靶向作用调控Bmi-1 m RNA。如miR-15在卵巢癌中可直接下调Bmi-1的表达。Bmi-1作为一种癌基因或许能促进恶性肿瘤的发展。但Bmi-1在胃癌发生发展的具体作用尚不明确。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过程。本课题围绕Bmi-1在胃癌中的表达、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展开,首先针对Bmi-1在恶性肿瘤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开展荟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以下实验研究:(1)Bmi-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2)胃癌中miR-15a的表达水平及与Bmi-1表达的相关性;(3)miR-15a调控Bmi-1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Bmi-1在恶性肿瘤的表达对患者预后判断价值的荟萃分析目的:Bmi-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并可作为患者的一项预后标志物。在此,我们进行了荟萃分析,以评估Bmi-1在恶性肿瘤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通过搜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这个三个数据库中有关Bmi-1在肿瘤中表达与预后的临床实验(最后的搜索时间为2017年12月)。数据检索和入选文献质量评估由两位作者各自独立完成。Bmi-1阳性或高表达是根据文献提供的临界值定义。通过χ2检验(评估P值)和计算I2统计量,评估统计学异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篇文献,61项研究。共纳入来自十余个国家的8460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研究质量的平均评分6.5分。亚组分析表明,Bmi-1高表达与各种肿瘤的不良预后显着相关(HR=1.80,95%CI:1.552.09,P<0.001)。在种族亚族分析中,Bmi-1高表达在中日韩患者中均是一项不良预后因素(HR=2.02,95%CI 1.742.35,P<0.001);而与高加索人种(HR=1.15,95%CI 0.801.67,P=0.448)或其他国家患者(HR=1.51,95%CI 0.693.32,P=0.305)的OS无显着相关性。Bmi-1高表达与多种肿瘤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短相关,包括胃癌(HR=1.57,95%CI 1.311.89,P<0.001)、食管癌(HR=1.50,95%CI 1.072.08,P=0.019)、肺癌(HR=1.76,95%CI 1.292.41,P<0.001)、宫颈癌(HR=2.81,95%CI 2.283.46,P<0.001)、结直肠癌(HR=2.42,95%CI 1.833.21,P<0.001)及其它肿瘤(HR=2.09,95%CI 1.492.92,P<0.001)。而与头颈部鳞癌(HR=1.45,95%CI 0.902.34,P=0.128)、乳腺癌(HR=1.02,95%CI 0.641.61,P=0.936)和肝癌(HR=1.64,95%CI 0.664.05,P=0.238)患者的OS无显着相关性。在两项乳腺癌研究中,Bmi-1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好。入选文献研究的异质性与出版时间(P=0.560)和肿瘤类型(P=0.334)无关,不存在显着的发表偏倚。结论:Bmi-1高表达与胃癌、食管癌、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肿瘤的不良预后有关,而与头颈部鳞癌、乳腺癌和肝癌患者的OS无显着相关性。总之,Bmi-1对恶性肿瘤预后判断的意义不一致,需通过较大样本进一步分析。第二部分Bmi-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目的:Bmi-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并可作为一种肿瘤预后标志物。然而,Bmi-1对恶性肿瘤预后判断的意义不一致,本研究拟通过35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芯片进行验证。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在大样本高密度肿瘤组织芯片中检测Bmi-1在352名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合TCGA数据库的分析结果,应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了Bmi-1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352名胃癌患者的组织芯片中,Bmi-1蛋白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质中。Bmi-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配对癌旁正常胃组织(P<0.001)。TCGA数据库资料统计结果提示胃癌组织中Bmi-1 m RNA的表达水平也显着高于配对癌旁正常胃组织(P<0.001)。Bmi-1表达水平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Bmi-1高表达、肿瘤体积较大(≥5cm)、病理分级程度较高(ⅢⅣ级)、肿瘤浸润较深(较晚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或转移较多(>70%或较晚的N分期)、远处转移(M1)、AJCC分期较晚均为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ⅠⅡ期胃癌患者的Bmi-1表达水平较ⅢⅣ期患者显着升高(P=0.021)。Ⅱ期胃癌患者的Bmi-1表达水平较Ⅲ期患者显着升高(P=0.035);Bmi-1蛋白高表达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着长于Bmi-1低表达的患者(43.5月vs.24.5月,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中Bmi-1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着长于Bmi-1低表达患者(P=0.007)。结论:Bmi-1表达水平可作为胃癌一项独立预后因素,本研究中所用胃癌组织中Bmi-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好。第三部分胃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RNA与Bmi-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目的:鉴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中Bmi-1表达对胃癌预后判断价值的不一致,我们试图寻找调控Bmi-1表达的上游miRNA,检测候选miRNA和Bmi-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初筛查找胃癌中可能表达异常的miRNA(包括miR-15a、miR-16和miR-200c)作为候选miRNA。获取21块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实时PCR检测了胃癌组织芯片中miR-15a的表达水平;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0例胃癌组织芯片中miR-15a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胃癌组织与组织芯片中Bmi-1蛋白表达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差异性,进而确定本研究的靶miRNA为miR-15a。通过原位杂交实验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靶miRNA和Bmi-1在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miR-15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较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显着降低(P=0.0239),而miR-16和miR-200c在胃癌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无显着差异;胃癌组织中miR-15a的高表达对应Bmi-1蛋白的低表达;胃癌组织芯片之中,Bmi-1表达水平和miR-15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P=0.034,R2=0.22,r=-0.48)。结论:胃癌组织中,Bmi-1表达水平和miR-15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第四部分miR-15a调控Bmi-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目的:探讨miR-15a在胃癌细胞中对Bmi-1的调控机制,及Bmi-1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方法:选择两种胃癌细胞株,分别转染入miR-15a;构建了Bmi-1 3’UTR载体,在胃癌细胞株中验证Bmi-1是miR-15a的靶点。通过细胞增殖测定验证外源性Bmi-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方法验证外源性Bmi-1对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1.胃癌细胞株中,证实miR-15a通过与Bmi-1 m RNA直接结合负性调控Bmi-1蛋白表达,Bmi-1是miR-15a的靶分子。胃癌细胞株AGS和SNU-5转染miR-15a后增殖速率显着下降(P<0.001);2.外源性miR-15a可通过下调胃癌细胞株中Bmi-1蛋白表达从而降低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结论:在胃癌中,Bmi-1是miR-15a的靶点,受其负性调控。Bmi-1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这种促进作用可能涉及多种机制。低表达Bmi-1的胃癌细胞增殖较慢,而高表达的细胞则增殖较快,从而对化疗更敏感,化疗疗效更好。而化疗疗效好和预后较好相关。因此本课题中Bmi-1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较长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部分患者对化疗更敏感。
张东红[2](2014)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食管癌不良预后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且具有明显地区聚集性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食管癌预后较差,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现位居所有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同样具有地域分布特征。广东汕头地区是我国唯一沿海食管癌高发区。我们前期研究表明该地区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率在50-80%之间,并且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但HPV感染对食管癌的致病机理和预后状况尚不清楚。端粒和端粒酶是染色体末端一种维持染色体完整和稳定的特殊结构,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缺失和非正常重组。研究表明,端粒长度的进行性缩短和端粒酶的激活在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端粒长度和端粒酶的表达均与端粒酶相关基因或亚端粒的DNA甲基化调控有关。因此,从端粒酶的表观遗传学修饰的角度探讨HPV感染与食管癌的相关性有助于食管癌病因学和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研究。研究目的与假说:目的:从端粒酶相关基因或亚端粒的DNA甲基化的角度分析HPV和端粒长度的相关性,以及对食管癌预后的影响,以期能为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和预后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假说:食管癌细胞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HPV DNA断裂,E6/7癌基因整合入宿主基因组DNA的“脆性部位”→HPVE6/7癌蛋白稳定持续的表达→端粒酶相关基因(hTERT和TRF2)或亚端粒的DNA甲基化改变→食管癌中端粒长度的变化→增加癌细胞的恶性转化和永生化→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分别含有HPV-16,-18和-58型E6/7和E2基因片段的质粒DNA,建立稳定且灵敏的绝对实时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 qPCR),对70例食管癌患者中的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以及60例正常人的食管粘膜组织中的高危型HPV-16,-18和-58型感染的病毒含量(E6/7基因拷贝数)和整合量(E2基因和E6/7基因拷贝数的比值)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技术检测食管癌中HPV16E6蛋白的表达情况;以HEK293细胞DNA为标准品,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建立端粒长度的定量检测法方法,以检测食管癌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的端粒长度;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技术检测食管癌中端粒酶相关基因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 reverse-transcriptase telomerase,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elomeric repeat-binding factor2, TRF2)和亚端粒DNA甲基化。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高危型HPV感染,端粒长度与DNA甲基化水平的三者之间相关性,以及对食管癌预后的影响。研究结果:(1)对构建的系列浓度HPV E6/7和E2基因标准品——含有HPV-16E6/7、HPV-16E2, HPV-18E6/7、HPV-18E2、HPV-58E6/7和HPV58E2基因片段质粒DNA,进行定量PCR扩增,其特异性较好。六种基因标准曲线的R2分别为0.9945、0.991、0.995、0.9976、0.9879和0.999,经相关性检验发现六个标准曲线均具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同时,E6/7和E2基因分别在三种型别HPV的扩增效率相一致。(2)食管癌组织中HPV-16,-18和-58病毒含量变异均较大,但三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别。在食管癌组织中,三种型别HPV合并感染率和感染量均显着性高于正常食管组织(50.00%vs.33.33%, P=0.045;2.55±3.19vs.0.55±0.57copies/cell,P=0.021)。同时,HPV DNA的混合状态或整合状态在食管癌和正常食管中均较高(91.43%vs.85.00%),但在食管癌中的整合状态比正常食管组织中显着性增高(F=17.832,P=0.001)。高危型HPV DNA的整合量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r=3.753,P=0.033),但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家族史和淋巴结转移无关。HPV病毒含量与临床资料均无显着相关性。(3)免疫组化检测发现HPV16主要定位于食管癌细胞浆,HPV16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9.26%,并随着肿瘤分级的增加而增加(r=0.301,P=0.027)。(4)从正常食管,到食管癌旁正常组织再到食管癌中,端粒长度依次缩短[4.77(4.28-5.33,),4.37(3.89-5.09)和4.27(3.79-4.57)kb](P趋势性检验<0.01)。(5)HPV或高危型HPV仅能延长食管癌组织中的端粒长度,而不影响正常食管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端粒长度。同时在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长度分别和高危型HPV基因的感染量和整合量呈正相关(r=0.410, P=0.037; r=0.492, P=0.01)。(6)食管癌组织中的端粒长度和癌/癌旁端粒长度比值分别在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食管癌细胞中HPV含量大于1的患者和HPV整合状态的患者中较长/大。同时,癌/癌旁端粒长度比值在吸烟患者、肿瘤分级为Ⅱ和Ⅲ的患者以及5年内死亡的患者中较大。(7)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发现,食管癌中hTERT,7q,9q和XqYq均呈高甲基化状态,而TRF2、17q、18q和21q则呈低甲基化状态。7q基因甲基化水平分别与9q、18q呈正相关。而TRF2基因甲基化水平分别与hTERT、21q呈负相关。(8)相对与HPV阴性的食管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中hTERT、18q和21q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较高,而TRF2较低。高危型HPV的整合量与hTERT甲基化水平呈正相关,与TRF2呈正相关。HPV病毒量和hTET、TRF2、7q、9q、17q、18q、21q、和XqYq基因甲基化水平无相关性。(9)相对于食管癌组织中端粒相对长度<0.7的患者,端粒相对长度≥0.7的患者中,hTERT和21q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增高,而TRF2则降低。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长度分别与hTERT (r=0.318, P=0.007)和21q (r=0.297, P=0.013)基因甲基化水平呈正相关。(10)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分级为Ⅲ级的食管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以及癌/癌旁端粒长度比值≥0.8的患者预后较差,其生存的相对危险比(95%置信区间)值分别是对照组的3.13(1.26-7.50)、1.93(1.04-3.57)和2.30(1.19-4.46)。而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与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淋巴结转移和HPV感染无关。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只有癌/癌旁端粒长度比值和高危型HPV感染分别是食管癌预后的独立指标,癌/癌旁端粒长度比值越大或高危型HPV感染的食管癌预后越差。研究小结:(1)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我们构建了稳定且灵敏的HPV16,-18和-58型病毒绝对含量和整合量,以及相对端粒长度的检测方法;(2)食管癌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的拷贝数较低,但HPV DNA的高整合率可维持其蛋白的高表达状态;(3)端粒长度在食管癌变过程中进行性缩短,高危型HPV感染可逆转食管癌中端粒的缩短,使端粒长度维持在一定的长度;(4)高危型HPV感染维持端粒长度的过程与hTERT、TRF2和亚端粒21q的DNA甲基化水平有关;(5)高危型HPV感染、食管癌/癌旁端粒长度的比值分别是影响食管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论:食管癌患者肿瘤细胞中高危型HPV DNA的高感染率和整合率使其E6/7癌蛋白持续性高表达,进而可能通过端粒酶相关基因hTERT和TRF2的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影响了端粒酶活性,逆转食管癌中端粒的进行性缩短,增加细胞的恶性转化和永生化,与食管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王大虎[3](2011)在《端粒酶和PinX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文中提出目的: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 E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较高,河北省磁县更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细胞的永生化和演进中扮演重要角色。端粒酶的激活可以导致细胞无限制地增殖和肿瘤的发生。端粒(telomere)作为分子钟控制着人类细胞的复制与衰老,与细胞的寿命密切相关。正常细胞每次分裂,端粒DNA长度会缩短55~200 bp,经历多次分裂后缩短至其下限时,细胞最终凋亡或死亡。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以自身RNA为模板的逆转录酶,其核心组分之一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 hTERT)是端粒酶发挥活化作用的重要途径,它的表达调控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是细胞呈现端粒酶活性的决定因素。已有大量研究发现,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存在有端粒DNA长度的缩短,并且端粒酶的激活维持了大多数组织的端粒长度,抵消了细胞分裂导致的端粒DNA消耗。说明端粒缩短在恶性肿瘤的演变中起重要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人体正常细胞除少量细胞如精原细胞、胚胎细胞、干细胞外,大多数细胞的端粒酶几乎都是无活性的,而与之相反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中端粒酶活性高表达,表达率高达90%以上。因此端粒酶的活化可能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多种基因改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作为最具普遍性和特异性的肿瘤分子标记物,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将有可能阻止肿瘤细胞恶性增殖,这种特性使端粒酶成为当今肿瘤诊治研究的热点。本实验利用了多项实验方法检测端粒DNA长度、端粒酶hTERT蛋白含量及细胞内DNA含量在食管癌高发区现场人食管癌、异型增生及正常食管的表达,探讨与食管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试图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参考指标,并为揭示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反应(TRAP)-ELISA和TRAP -银染法半定量技术,检测食管癌及异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PinX1基因作为端粒酶的内源性抑制基因,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其表达可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实验证实在胃癌、大肠癌及白血病患者中PinX1表达明显下降,端粒酶活性增强。但是也有研究显示PinX1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织无显着差异,而与之相应的是此类肿瘤中大部分端粒酶活性也增强。目前PinX1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和对端粒酶活性的调控及在细胞癌变中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关PinX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研究国内外也鲜有报道。PinX1基因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到目前为止,PinX1基因在食管癌中生物学意义、作用机理国内外的报道很少,并且没有适合研究PinX1基因的食管癌细胞模型。由于基因转染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等基因表达异常的有效手段,那么,通过外源性过表达PinX1基因能否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是否可以抑制端粒酶活性?本实验中利用多项技术,应用细胞模型研究PinX1在人食管癌、异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inX1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与食管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并分析与端粒酶活性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转染PinX1基因前后细胞增殖凋亡等的变化,初步了解该基因对食管癌细胞的生物学影响。同时我们应用TRAP-ELISA和TRAP-银染法检测转染前后Eca109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进一步探讨PinX1基因与端粒酶的关系。方法:1端粒DNA长度及端粒酶hTERT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收集采集自河北省磁县食管癌高发区现场的咬检组织1000例,所有患者未接受过化疗和放疗。从中选取130例,根据病情分为3组,第1组为正常食管组织36例,第2组为异型增生组织50例,第3组为食管鳞癌组织44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50例异型增生食管粘膜组织中,22例为轻度增生组织,28例为重度增生组织;4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20例为高分化鳞癌、11例为中分化鳞癌,13例为低分化鳞癌,25例侵及纤维膜及周围软组织,19例未侵及纤维膜;20例为淋巴结转移,24例为无淋巴结转移。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flow cytometry, FCM)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检测测端粒DNA长度、端粒酶hTERT蛋白含量及细胞内DNA含量在食管癌高发区现场人食管癌、异型增生及正常食管的表达,分析与食管癌发生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食管癌中的端粒酶活性和PinX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收集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130例,每例标本分别取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癌边缘2-5cm)及手术切缘正常食管粘膜(距癌边缘5cm以上)。从中选取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异型增生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经病理组织学诊断,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39例为高中分化鳞癌,11例为低分化鳞癌,34例侵及纤维膜,16例未达到纤维膜,17例淋巴结转移,33例未转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流式细胞术方法(flow cytometry, FCM)、TRAP-ELISA和TRAP-银染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异型增生、正常粘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PinX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分析端粒酶活性和PinX1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3基因转染PinX1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pCDNA3.1(+)-PinX1重组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pCDNA3.1(+)-PinX1重组质粒转染Eca109细胞,同时也设置空载体pCDNA3.1转染组。转染72小时后用G418进行稳定转染细胞的筛选,筛选出来的阳性细胞分别命名为Eca109/PinX1、Eca109/pCDNA3.1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测定转染效率,MTS方法检测过表达PinX1对Eca109/ PinX1、Eca109/pCDNA3.1、Eca109细胞生长抑制作用。FCM方法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和细胞凋亡。RT-PCR、FCM、Western-blot方法检测Eca109/PinX1、Eca109/pCDNA3.1、Eca109细胞中PinX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TRAP-ELISA和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在细胞中表达。结果:1端粒DNA长度及端粒酶hTERT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FCM检测端粒长度结果显示,端粒DNA长度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量与正常食管组织相比明显缩短,在食管正常组织、异型增生组织、癌组织的表达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P<0.01);端粒DNA长度在食管轻度增生、重度增生之间呈逐渐降低趋势,重度增生组与轻度增生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轻度增生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着细胞学分级增高,端粒DNA长度Q-FISH值逐渐降低,端粒DNA长度与细胞学分级呈负相关(r=-0.79, P <0.01)。FCM检测端粒酶hTERT基因蛋白含量,在癌、重度增生、轻度增生和正常食管的FI值分别为1.84±0.21、1.39±0.24、1.13±0.19和0.87±0.18,癌组hTERT含量高于重度增生组(P <0.01)、重度增生组高于轻度增生组(P<0.01),轻度增生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别。随着细胞学分级增高, hTERT的FI值随之升高, hTERT蛋白含量与细胞学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83, P<0.01)。根据FI值>1.0为阳性表达的判断标准,轻度增生组、重度增生组和癌组hTER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8%、92.86%和95.45%,重度增生组和癌组的表达率都高于轻度增生组(P<0.01)。FCM检测正常组、轻度增生组、重度增生组和癌组细胞DNA含量,DI值分别为1.03±0.34、1.06±0.28、1.17±0.25和1.54±0.37,正常组、轻度增生组和重度增生组的DI值呈上升趋势(P>0.05),癌组的DI值明显高于重度增生组。DI值与细胞学分级正相关(r=0.62, P<0.01);正常组、轻度增生组、重度增生组和癌组DNA异倍体率分别为11.11(4/36)、9.09(2/22)、28.57(8/28)和81.82(36/44),癌组异倍体率高于重度增生组(P<0.01),重度增生组高于轻度增生组(P<0.05);从正常组到癌组PI值分别为10.98±4.11、14.15±4.76、18.97±5.27和28.79±5.47,随着细胞学分级的升高,PI值增大,癌组显着高于重度增生组(P<0.01),重度增生组高于轻度增生组(P<0.05)。PI值与细胞学分级正相关(r=0.64, P<0.01)。130例食管样本的DI值与PI值高度正相关(r=0.76, P<0.01);端粒长度Q-FISH值与端粒酶hTERT蛋白FI值负相关(r=-7.49, P<0.01);端粒Q-FISH值与DI值负相关(r=-0.41, P<0.01)。IHC结果显示:端粒酶hTERT蛋白阳性颗粒呈棕黄色,阳性物质全部位于上皮细胞和癌细胞的核内。在异型增生组织,端粒酶hTERT蛋白的阳性表达部位主要集中在基底细胞层及其上方的细胞核内,随着食管黏膜上皮增生程度的加重,hTERT阳性细胞逐渐增多,阳性细胞带上移。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1.1%(4/36),异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hTER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0%(22/50)和86.37%(38/44)。三者阳性率比较,癌组织显着高于异型增生组织(P<0.01),异型增生组织高于正常上皮组织(P<0.01)。2食管癌中的端粒酶活性和PinX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端粒酶活性检查结果显示,在食管癌、异型增生和正常食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0%、62.0%及6.0%,食管癌及异型增生组织与正常食管粘膜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端粒酶活性的平均A值分别为食管癌组织1.457±0.838、食管异型增生组织0.429±0.346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0.073±0.039。三组间两两比较端粒酶活性的平均A值均存在高度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按正常食管粘膜组织、食管异型增生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的序列,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和平均A值依次明显增高。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而端粒酶活性的平均A值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及端粒酶活性的平均A值与其他临床病例因素如年龄、性别和浸润深度等无关。RT-PCR及FCM检测PinX1结果显示,PinX1 mRNA及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均显着低于食管正常粘膜(P <0.01),在食管正常粘膜、异型增生、癌组织之间呈现逐渐降低趋势(P <0.05)。食管癌组织中,PinX1 mRNA和蛋白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0.05),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P >0.05)。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PinX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s =-0.883,P=0.000)。3基因转染PinX1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pCDNA3.1(+)-PinX1重组质粒及空载体pCDNA3.1成功转染入Eca109细胞中,并应用G418成功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转染pCDNA3.1- PinX1重组质粒与空载体pCDNA3.1的阳性克隆细胞分别记为Eca109/ PinX1、Eca109/pCDNA3.1细胞。MTS法测定增殖情况结果显示,转染PinX1基因后,Eca109细胞生长明显减慢(P<0.05);而Eca109细胞与仅转染入空载体的Eca109细胞生长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FCM测定细胞生长周期实验结果显示,转染PinX1基因的Eca109细胞的G0/G1期细胞数(%)为70.58±5.26,明显高于未转染或仅转染空载体的食管癌Eca109细胞的G0/G1期细胞数(%)(分别为53.14±4.83及47.27±3.73)(P<0.05)。说明转染PinX1基因后,细胞的增殖明显变慢,细胞生长阻滞于G0/G1期(Fig. 3-9)。FCM测定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表明:转染PinX1基因的Eca109细胞的凋亡率(%)为23.28±5.73,明显高于未转染或仅转染空载体的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27±0.18及3.40±1.09)(P<0.05)。说明转染入PinX1基因后,细胞发生早期凋亡改变。RT-PCR、Western-blot和FCM检测结果显示,Eca109/ PinX1细胞中PinX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Eca109/pCDNA3.1、Eca109细胞显着升高(P <0.05)。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inX1基因后,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转染前后Eca109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细胞增殖指数(PI)表达呈正相关性(rs=0.451,P=0.000)。结论:1端粒DNA长度在食管癌前细胞及癌细胞中明显缩短,并且随病变程度加重而递减。端粒酶hTERT、细胞内DNA含量和PI值在食管上皮癌变发生中明显递增,提示食管癌变与三者密切相关。端粒DNA长度、端粒酶hTERT在食管癌前病变早期即出现变化,可以做为监测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参考指标。端粒酶hTERT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不能做为食管癌病人预后的指标。端粒缩短、端粒酶hTERT高表达都与食管癌变密切相关,有望以上述二者为靶点指导抗肿瘤的基因治疗。2食管癌及异型增生组织中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并存在量的差异。端粒酶活性在异型增生即呈现高表达,随着病变的加重,端粒酶活性依次显着增高,提示端粒酶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端粒酶的激活是食管癌的早期事件。端粒酶可望成为食管癌的病情监测及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端粒酶活性A值与食管癌的组织学分级和淋结转移有关,提示食管癌端粒酶活性A值可作为判断疗效和评价预后的指标。PinX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显着低于食管正常组织,在食管正常组织、异型增生组织、癌组织之间呈现逐渐降低趋势。PinX1在食管癌中表达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分级越高,PinX1表达越低。浸润深度达到纤维膜者、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inX1表达要低于浸润深度未达到纤维膜者、无淋巴结转移者。认为PinX1是一种潜在的食管癌相关基因,检测PinX1的表达水平可能对评价食管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PinX1表达呈显着负相关性,证实PinX1抑制端粒酶活性。3首次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建立食管癌细胞株Eca109/PinX1,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未见相关报道。Eca109细胞转染PinX1基因后,细胞的增殖明显变慢,细胞生长阻滞于G0/G1期,细胞发生早期凋亡改变。Eca109细胞转染PinX1基因后,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并且端粒活性与细胞增殖指数呈显着正相关,考虑在食管癌细胞中PinX1基因通过降低端粒的活性,减弱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食管癌治疗的分子靶点。
范福玲[4](2010)在《Bmi-1和端粒酶在食管鳞癌中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肿瘤的致病因素众多,但追根溯源是基因及细胞相关代谢酶发生了改变。食管癌是肿瘤的一种类型,也是经过多阶段的演进过程,多基因改变和参与,以及相关代谢酶的基因改变和(或)DNA错配修复酶的异常改变。原癌基因Bmi-1(Blymphoma Mo MLV insertion region, Bmi-1)是多梳基因(Polycomb group genes)家族中重要的调节基因,多梳基因由多种转录抑制子组成,转录抑制子与细胞周期和增殖有关,因此,PcG是一类重要的与发育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Bmi-1又是PcG基因家族的核心成员之一,其最初发现与另一种癌基因c-myc协同作用促使细胞转化和肿瘤的形成。近年来研究发现Bmi-1作为一种广泛表达核蛋白跟肿瘤发生、发展、侵袭、预后等病理指标相关性很高。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由许多简单短重复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telomere end-binding protein,TEBP)组成。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可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端粒是细胞必需的遗传组分,因为它能够保护和补偿染色体末端遗传信息的丢失,保护它不会被核酸酶识别而免遭降解。端粒的存在是为了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没有端粒,末端将暴露,易被外切酶水解。端粒不是用DNA聚合酶来合成的,是用端粒酶来合成的。端粒酶是合成端粒DNA的特殊逆转录酶,具有RNA依赖性和DNA多聚酶性质的核糖体蛋白复合体,能以自身RNA为模板,不断合成端粒酶DNA序列,保持染色体端粒的完整性。正常体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的长度就会缩短,最终缩短到一定的长度后细胞衰老。当端粒酶存在且被激活的状态下,端粒酶作用于端粒,使端粒的长度不在缩短,因而细胞发生永生化。尤其是在恶性、晚期肿瘤中,端粒酶活性增强,使大量的癌细胞无休止的增殖,导致细胞的恶化转移。目前大量研究发现,端粒酶的激活是促进肿瘤发生、增殖及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端粒酶的表达水平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在大多恶性性肿瘤中,Bmi-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显着的作用,过度表达Bmi-1可以激活端粒逆转录酶的转录,从而提高了端粒酶的活性,而端粒酶是目前研究已趋成熟的一个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而在肿瘤中重新被激活,激活的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目前研究表明,激活的端粒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Bmi-1和端粒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可能是协同效应。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北方较南方多见,其中河南省发病率最高,其中以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最多见,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成了近年来我们研究的热点。关于Bmi-1和端粒酶各自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国内外已有报道,但未见在食管癌组织中同时检测Bmi-1和端粒酶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本研究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Bmi-1和端粒酶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TUNEL方法分析了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以研究Bmi-1和端粒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同时探讨Bmi-1、端粒酶与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关系。以期寻找食管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65例食管鳞癌组织、38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25例正常粘膜上皮组织中Bmi-1、端粒酶的表达进行检测;用TUNEL方法检测了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Bmi-1和端粒酶的表达强度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示,检验标准以a=0.05为显着性检验水准。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 AI)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a=0.05有显着性意义。结果:1.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20.00%(5/25)、47.74%(17/38)和64.62%(42/65),三者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组织中,Bmi-1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的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无淋巴结转移组Bmi-1阳性表达率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χ2=6.460,P=0.011);Ⅰ-ⅡA组Bmi-1阳性表达率低于ⅡB-Ⅲ组(χ2=9.432,P=0.002)。2.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端粒酶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为12.00% (3/25)、52.63%(20/38)和92.31%(60/65),三者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的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无淋巴结转移者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χ2=8.125,P=0.004);Ⅰ-ⅡA组Bmi-1阳性表达率低于ⅡB-Ⅲ组(χ2=8.125,P=0.004)。3.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与Bmi-1表达有关。Bmi-1阳性表达组中肿瘤细胞AI为(5.35±2.33)%,低于阴性表达组(13.4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与端粒酶表达有关。端粒酶阳性表达组中肿瘤细胞AI为(6.35±2.33)%,低于阴性表达组(15.52±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Bmi-1、端粒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1.Bmi-1、端粒酶的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两者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2.Bmi-1、端粒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提示Bmi-1、端粒酶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浸润、转移的过程。
李健[5](2005)在《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食管癌和永生化细胞系中NF-κB和Id-1的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E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显着的地域性分布差异,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预后极差。河南省林州市及其毗邻的辉县、安阳等地区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过去几十年,国内外科学家对该地区的长期研究提示:食管上皮癌变是一个多阶段演进和多基因变化(累积或叠加)综合作用的结果。食管癌高易感人群早期重要特征是食管基底细胞增生异常,形态学上表现为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asal cell hyperplasia,BCH),间变(dysplasia,DYS)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这些病变被认为是食管癌前病变:食管癌前病变的显着生物学特征是其双向发展的不稳定性,即这些病变可维持多年不变,或向着癌的方向发展,或退回到较轻的病变,那么,决定食管癌前病变不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特别是形态学相似的癌前病变出现不同方向发展变化的机制是什么?导致轻度癌前病变持续向着癌的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很显然,单纯从形态学的角度难以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的假设是:形态学相似的癌前病变可能具有不同的分子变化,这种分子变化可能是导致癌前病变不稳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进一步阐明这种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不仅有助于了解食管癌变机制,而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早期诊断,高危人群筛选等)。 我们及其它实验室最近的研究提示:食管癌变演进是多种基因变化先后累积或叠加综合作用的结果。肿瘤抑制基因p53-Rb系统变化是河南食管癌高发区人
王强[6](2005)在《染色内镜联合端粒酶及DNA倍体检测对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研究染色内镜联合端粒酶及DNA倍体检测能否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为真正做到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寻找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方法 采用卢戈氏液-美蓝双重染色法分别对47例进展期食管癌癌旁组织黏膜及1136例电子胃镜直视下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黏膜染色,对发现的病灶取组织标本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DNA倍体分析、采用TRAP-PCR-PAGE定性法和TRAP-PCR-ELISA定量法检测端粒酶。结果 ①1136例食管癌高危人群经电子胃镜常规检查发现病灶123例共128处,发现率为11.26%(128/1136),染色后病灶的范围更清楚,并且有新病灶发现,新发现病灶30处,123例病人经病理诊断:食管炎64例,单纯性增生2例,轻(Ⅰ)、中(Ⅱ)、重度(Ⅲ)不典型增生分别为6例(6处)、17例(20处,有10处染色后发现的)、12例(21处,有7处染色后发现的)、鳞状细胞癌22例(37处,有13处染色后发现的);1136例食管癌高危人群经电子胃镜常规检查未发现的病例而经电子胃镜直视下食管黏膜染色后又新发现病例74例共82处,74例病人经病理诊断:食管炎43例,单纯性增生4例,轻(Ⅰ)、中(Ⅱ)、重度(Ⅲ)不典型增生分别为5例(7处)、8例(10处)、6例(9处),鳞状细胞癌8例(10处)。新发现灶率为9.85%(112/1136),内镜下染色能够明显提高食管病灶的发现率,重度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的发现率由染色前的2.99%(34/1136)提高到4.23%(48/1136)。②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端粒酶阳性率(80.82%、95.74%)明显高于食管炎、单纯性增生的阳性率(1.86%、0%),二者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端粒酶阳性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着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程度(Ⅰ、Ⅱ、Ⅲ)加重端粒酶阳性率(46.15%、83.33%、93.33%)逐渐增加。端粒酶区别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与食管炎、单纯性增生的敏感度为81.11%(73/90)、特异度为98.23%(111/113)。端粒酶区别重度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与食管炎、单纯性增生的敏感度为95.83%(46/48)、特异度为98.23%(111/113)。③DNA倍体区别重度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与食管
张薇,杨兴江,宋洋[7](2004)在《端粒酶检测在肿瘤诊治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
史宏灿,王晓玲,解松刚,石维平,束余声,陆世春[8](2004)在《原发性肺癌与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常见胸部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价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原发性肺癌、食管癌手术切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分析 ,并以相应的良性病变作为对照。结果 :3 2例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84 4%( 2 7/3 2 ) ,癌旁组织为 9 4% ( 3 /3 2 ) ,良性组织中未检出端粒酶阳性。端粒酶活性随肺癌临床分期有升高趋势 ,伴淋巴结转移标本组阳性率 94 7% ( 18/19)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69 2 % ( 9/13 ) ,P <0 0 5 ;但与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3 7例食管癌端粒酶阳性率为 86 5 % ( 3 2 /3 7) ,癌旁组织为 18 9% ( 7/3 7) ,正常食管组织未检出端粒酶阳性。当癌侵及肌层及外侵后 ,其阳性表达率 10 0 % ( 2 3 /2 3 )高于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者 71 4% ( 10 /14 ) ,P <0 0 1。伴淋巴结转移标本阳性率 10 0 % ( 2 1/2 1)高于非淋巴结转移者 75 % ( 12 /16) ,P <0 0 5。结论 :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肺癌、食管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
张静[9](2003)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本研究应用改良的TRAP—银染法检测了多种人类良、恶性肿瘤和血液病患者的端粒酶活性,试图从分子水平揭示肿瘤的发生机制及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对疗效预后评价的意义,分析端粒酶作为良好的肿瘤检测指标的可能;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以端粒酶为靶点治疗肿瘤的途径。 本研究检测了226例不同组织(包括147例恶性肿瘤组织、79例良性及癌旁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对96例血液病及51例胸腔积液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分析了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对比研究了化疗前后的乳腺癌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此方法简便实用,对肿瘤诊断的灵敏度83%,特异性88.6%,阳性准确率达96.8%,足以满足临床标本的检测要求,为医生和肿瘤患者提供诊断治疗的依据。 结果表明:1)恶性肿瘤组织147例中122例端粒酶表达呈阳性,其中肺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86.84%,食管癌94.74%,肾癌88.88%,乳腺癌和直肠癌分别为72.13%和87.50%,甲状腺瘤、黑色素瘤及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均呈阳性表达。35例癌旁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11.43%(4/35),非恶性肿瘤组织阳性率11.37%(5/44)。63例白血病端粒酶活性表达51例阳性(80.95%),其他33例血液病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仅15.15%。2)伴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95.83%)与淋巴结未转移组(86.67%)无显着性差异。我们注意到69例男性及78例女性肿瘤病人的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61%和83.33%,差别无显着性。3)乳腺癌化疗前端粒酶活性阳性率94.12%(32/34),化疗后仅为44.44%,差别有显着性意义。4)恶性胸水的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80.00%,且比传统细胞学检查灵敏度高,而非恶性胸腔积液阳性率仅为8.33%(3/36),两者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 以上结果表明:1)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癌旁组织(P<0.01),而良性肿瘤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差别(P>0.05);肺癌、食管癌、乳腺纂硕士学位论文入IA凡T〔R’5 Tfl[515癌、甲状腺瘤,黑色素瘤、宫颈癌、直肠癌及肾癌均有很高的端粒酶检出率和活性:白血病细胞也显示了高于正常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P<0.01)。结果显示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且这种相关性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广谱性;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本研究表明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病人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相关性:提示端粒酶的激活持续存在于肿瘤的全过程,端粒酶活性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及预测肿瘤复发的标志物。3)由于胸腔积液等脱落细胞学检查检出率较低,胸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分类比较困难;而端粒酶活性检测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可作为一个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方法和筛查指标。4)化疗药物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可以作为化疗敏感性指标以指导临床用药;化疗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的差别可用来评价疗效及预后。进一步提示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表达以治疗癌症的可能。
李翔,李春梅,卢萍,张红绪[10](2003)在《端粒酶与食管癌、胃癌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端粒是染色体DNA端部的特化部分 ,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DNA -蛋白质组成的特殊结构 ,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完整 .端粒酶是由RNA与蛋白质亚基组成的核糖核蛋白酶 ,能以自身RNA为模板 ,合成端粒序列 ,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逆转录酶 .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与细胞永生化 ,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 ,端粒酶成为一种重要的肿瘤生物学标志物 ,有望作为诊断和治疗肿瘤的新靶点 .本文对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端粒酶与食管癌、胃癌相关性的研究新进展及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做一简要综述
二、肺癌、食管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癌、食管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Bmi-1在胃癌表达的临床意义及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胃癌的流行病学 |
2.Bmi-1与肿瘤的关系 |
3.Micro RNA与肿瘤 |
4.miR-15a与恶性肿瘤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Bmi-1在恶性肿瘤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一项荟萃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Bmi-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胃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 RNA与 Bmi-1 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mi R-15a参与Bmi-1 调控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Bmi-1的生物学功能与在肿瘤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所获的基金资助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 高密度胃癌组织芯片临床病理资料 |
附录二 缩略词表 |
致谢 |
(2)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食管癌不良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HPVE6/7和E2基因定量PCR扩增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 食管癌组织中HPV病毒含量和整合情况分析 |
2.3 食管癌组织中HPV16表达情况分析 |
2.4 端粒相对长度定量PCR扩增标准曲线的建立 |
2.5 端粒长度在食管癌变中逐渐缩短 |
2.6 高危型HPV感染维持食管癌中端粒长度 |
2.7 端粒长度与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
2.8 食管癌中端粒酶相关基因和亚端粒甲基化水平及其内在相关性 |
2.9 端粒酶相关基因和亚端粒甲基化水平与HPV感染的相关性 |
2.10 端粒酶相关基因和亚端粒甲基化水平与端粒长度的相关性 |
2.11 高危型HPV的感染、端粒长度和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食管癌中HPV感染现状研究 |
3.2 食管癌中HPV感染对端粒长度的影响 |
3.3 食管癌中hTERT、TRF2和亚端粒的甲基化对端粒长度改变的影响 |
3.4 HPV感染、DNA的甲基化和端粒长度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3.5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4 研究结论 |
5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论文和基金资助情况 |
致谢 |
本人筒历 |
(3)端粒酶和PinX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端粒DNA 长度及端粒酶hTERT 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食管癌中的端粒酶活性和PinX1 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因转染PinX1 对食管癌Eca109 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端粒、端粒酶和PinX1 与肿瘤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Bmi-1和端粒酶在食管鳞癌中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Bmi-1、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食管癌和永生化细胞系中NF-κB和Id-1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部分 NF-κB与食管癌 |
引言 |
一、主要试剂和仪器 |
1.主要仪器 |
2.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3.菌株、细胞株和质粒 |
4.培养基 |
5.工具酶 |
6.主要溶液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1.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辣根过氧化物酶ABC法 |
2.细胞准备 |
2.1 细胞复苏 |
2.2 细胞传代 |
2.3 细胞冻存 |
2.4 细胞转染 |
3.培养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
4.细胞核蛋白提取 |
5.RNA提取 |
6.RT-PCR扩增目的基因 |
6.1 反转录 |
6.2 反转录效果检测 |
7.Westernblot检测 |
7.1 SDS-PAGE凝胶电泳 |
7.2 转膜 |
7.3 Western-blot |
7.4 显色 |
四、食管癌组织和细胞系中NF-κB免疫组化研究 |
1.NF-κB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断 |
2.统计分析 |
3.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
4.NF-κBp50蛋白的表达结果 |
5.NF-κBp65和NF-κBp50之间的相关 |
6.食管癌细胞株、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中NF-κBp65、NF-κBp50的免疫组化结果 |
五、pcDNA3.1/mlκBαS32A/S36A质粒转化食管癌细胞株 |
1.pcDNA3.0/mlκBαS32A/S36A质粒转化和转染 |
1.1pcDNA3.0/mlκBαS32A/S36A质粒转化JM109感受念细胞 |
1.2pcDNA3.0/mlκBαS32A/S36A质粒的提取 |
1.3pcDNA3.0/mlκBαS32A/S36A质粒的鉴定 |
1.4pcDNA3.0/mlκBαS32A/S36A在EC1细胞中瞬时表达 |
2 结果 |
2.1 EC1瞬时表达细胞株中NF-κB蛋白的检测 |
2.2 转染质粒后对EC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3 转染质粒后对EC1细胞NF-κBmRNA检测 |
六、Westernblot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细胞株中NF-κB蛋白 |
1 病理材料 |
2 结果 |
2.1 NF-κBp65蛋白 |
2.2 NF-κBp50蛋白 |
七、RT-PCR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细胞株中NF-κBmRNA |
1 病理材料 |
2 引物设计 |
3 结果 |
3.1 NF-κBp65mRNA检测 |
3.2 NF-κBp50mRNA检测 |
八、讨论 |
第二部分 Id-1与食管癌 |
引言 |
一、主要试剂和仪器 |
1.主要仪器 |
2.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3.细胞株和培养基 |
4.主要溶液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1.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辣根过氧化物酶ABC法 |
2.细胞准备 |
3.培养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 |
4.细胞核蛋白提取 |
5.RNA提取 |
6.RT-PCR扩增目的基因 |
7.Westernblot检测 |
四、食管癌组织和细胞系中Id-1蛋白的表达 |
1.Id-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断 |
2.统计分析 |
3.ID-1蛋白的表达结果 |
4.食管癌细胞株、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Id-1的免疫组化结果48 |
五、Westernblot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细胞株中Id-1蛋白 .48 |
1.病理材料 |
2.Westernblot结果 |
六、RT-PCR检测食箭癌组织和细胞株中ID-1mRNA |
1.病理材料 |
2.引物设计 |
3.结果 |
七、讨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综述一 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研究进展 |
一、细胞永生化的概念 |
二、永生化细胞的分子学机制 |
三、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的建立 |
四、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的变化 |
五、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的应用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Id、NF-κB与肿瘤 |
一、Id与肿瘤 |
二、NF-κB与肿瘤的关系 |
三、Id-1与NF-κB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表 |
附录 |
致谢 |
(6)染色内镜联合端粒酶及DNA倍体检测对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引言 |
四、正文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附图 |
6、参考文献 |
五、综述 |
1、正文 |
2、参考文献 |
(7)端粒酶检测在肿瘤诊治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端粒酶的检测方法 |
1.1 端粒重复序列延伸法 |
1.2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
2 端粒酶检测在肿瘤诊疗中的价值 |
2.1 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
2.1.1 端粒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
1) 食管癌 |
2) 胃癌 |
3) 肝癌 |
4) 胰腺癌 |
5) 大肠癌 |
2.1.2 端粒酶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
1) 卵巢癌 |
2) 宫颈癌 |
3) 乳腺癌 |
2.1.3 端粒酶检测在泌尿系统肿瘤的应用 |
2.1.4 端粒酶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
2.1.5 端粒酶在其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1) 端粒酶活性测定在恶性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2) 端粒酶活性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 |
2.2 用于癌性胸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3 端粒酶对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
(8)原发性肺癌与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端粒酶活性检测 |
2 结果 |
2.1 端粒酶活性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
2.2 端粒酶活性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 |
3 讨论 |
(9)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端粒 |
1.2 端粒酶 |
1.2.1 端粒酶结构与功能 |
1.2.2 端粒酶与肿瘤发生 |
1.3 端粒、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
1.4 针对端粒酶的抗肿瘤治疗 |
1.4.1 分化诱导剂 |
1.4.2 核苷类似物 |
1.4.3 反义技术 |
1.4.4 其他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临床资料 |
2.1.2 细胞株 |
2.1.3 溶液配制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设备 |
2.2 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RNA酶污染的控制方法 |
2.2.3 细胞提取物制备 |
2.2.4 提取物蛋白含量测定 |
2.2.5 端粒酶活性检测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银染TRAP-PCR法的建立 |
3.2 良、恶性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
3.3 血液病与端粒酶活性检测 |
3.4 不同性质胸腔积液中的端粒酶活性对比研究 |
3.5 端粒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资料的关系 |
3.6 化疗前后的乳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存在差异 |
4 讨论 |
4.1 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恶性肿瘤高度特异相关 |
4.2 血液病与端粒酶活性检测 |
4.3 胸腔积液中的端粒酶活性 |
4.4 端粒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部分临床资料的关系 |
4.5 化疗前后的乳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存在差异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端粒酶与食管癌、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端粒与端粒酶 |
1.1 端 粒 |
1.2 端粒酶 |
2 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 |
3 端粒酶与食管癌、胃癌的相关性 |
3.1 端粒酶与食管癌相关性 |
3.2 端粒酶与胃癌相关性 |
4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
5 展望与存在问题 |
四、肺癌、食管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Bmi-1在胃癌表达的临床意义及调控机制研究[D]. 李晓东. 苏州大学, 2018
- [2]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食管癌不良预后的研究[D]. 张东红.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11)
- [3]端粒酶和PinX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D]. 王大虎. 河北医科大学, 2011(10)
- [4]Bmi-1和端粒酶在食管鳞癌中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D]. 范福玲. 郑州大学, 2010(05)
- [5]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食管癌和永生化细胞系中NF-κB和Id-1的变化研究[D]. 李健. 郑州大学, 2005(08)
- [6]染色内镜联合端粒酶及DNA倍体检测对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D]. 王强. 武汉大学, 2005(05)
- [7]端粒酶检测在肿瘤诊治中的价值[J]. 张薇,杨兴江,宋洋. 四川肿瘤防治, 2004(03)
- [8]原发性肺癌与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研究[J]. 史宏灿,王晓玲,解松刚,石维平,束余声,陆世春. 肿瘤防治杂志, 2004(07)
- [9]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意义[D]. 张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03(02)
- [10]端粒酶与食管癌、胃癌相关性的研究[J]. 李翔,李春梅,卢萍,张红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