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根柱[1](2022)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优势和运用探索》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其基础产量并增强种植质量,应从施肥技术入手,探索侧深应用方案的基础优势与实施方法。通过相关研究,能够为水稻种植应用新型施肥措施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经济效益,为后续扩大产量规模与种植面积提供理想条件。主要针对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优势与运用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李成平,徐德庚,薛恒科,胡瑶凯[2](2021)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演变过程及推广应用成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应用水稻测深施肥技术,优化机插秧作业流程、采用缓控释配方肥、配套新农机、新农艺与云服务,重点对水稻测深施肥技术与常规施肥方法的应用效果、水稻插秧机配套北斗导航系统实时掌控测深施肥推广面积可靠性进行实践验证,以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水稻测深施肥技术的成功实例,进一步证明符合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水稻测深施肥技术,能够达到减肥、减量、省力、节本、优质、高产、增效的成效,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测深施肥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吴文革,季雅岚,许有尊,孙雪原,钟成虎,束孝海,徐立宏,张兆东,王玉军,甘剑锋,江洪强,何毕,胡根生,王宏斌,吴红星[3](2021)在《新型控释肥机插侧深施对江淮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新型控释肥的机插侧深施肥,可以实现简化施肥次数,减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0年在安徽江淮水稻主产区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基包膜控释肥(MFi)机插侧深施,江淮杂交中籼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3.5 kg/667 m2)基础上减量20%,江淮常规中粳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10%,或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20%+1次孕穗肥,均可以实现不减产(平产或略增),显着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黄春辉,王家嘉[4](2021)在《配方肥结合侧深施肥在水稻化肥减施增效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于2020年在肥西县进行了配方肥结合侧深施肥在水稻上的试验示范,以明确侧深施肥的成效。结果表明,水稻侧深施肥可节肥4.9%~20.0%,增产3.70%~28.66%,化肥利用率提高3.7%~5.2%,可实现水稻减肥增效。
涂渝[5](2021)在《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在种植水稻过程中,传统的人工施肥施肥量大,抛洒不均匀易溶于泥水表层,水稻根部不易吸收,而且容易流失,造成水田周边污染,耗费人工等缺点。因此,机械施肥逐渐替代人工施肥,测深施肥技术是属于水稻机械化同步深施肥的范畴,水稻测深施肥技术成为目前水稻生产过程中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水稻测深施肥技术,对水稻测深施肥装置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精量施肥的总体技术要求,通过多种控制系统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施肥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给出精量施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下一步系统元器件的选择确定方向。2、对精量施肥控制系统各元器件进行计算选型,硬件电路的设计,采用C语言完成控制系统中排肥轴不同转速的控制程序。3、以圆球形和近圆球形颗粒两种肥料硫酸钾和氯化钾作为实验样本,分别对其三维尺寸、密度、休止角及静摩擦系数进行实验测量。利用EDEM软件对施肥器施肥过程进行离散元仿真实验,通过分析螺旋叶直径、螺距、排肥轴转速等不同参数对施肥过程的影响,为螺旋轴的设计试验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列出正交表格,将表格输入到Design-Expert 8.0中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再分析各试验因子组合对仿真实验结果排肥量和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的影响,得出各试验因子影响施肥情况的主次关系,优化出一组最佳的参数进行下一步的实验。4、对本文优化后设计的施肥器进行性能检测试验,对其各路施肥器排肥一致性、每个施肥器排肥稳定性与均匀性及排肥的断条率分别进行试验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测得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高鸿鑫[6](2021)在《侧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文中提出
黄恒[7](2021)在《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侧深施肥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水稻栽培技术之一。深入研明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有利于完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体系,并可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以江苏大面积示范应用的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泰州兴化市钓鱼镇设置4种基于侧深施肥的氮肥运筹方式,即FM1(100%氮肥侧深施)、FM2(70%氮肥侧深施+30%氮肥分蘖期追施)、FM3(70%氮肥侧深施+30%氮肥穗期追施)、FM4(35%氮肥侧深施+35%氮肥分蘖期追施+30%氮肥穗期追施),并设置常规精确定量施氮(CFM)和不施氮处理(0N)处理,比较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群体生长率、氮素吸收利用及品质等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氮肥处理中以FM3产量最高,FM4次之,FM3与FM4的产量无显着差异。两年FM3和FM4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在2019年达到差异显着水平。其中,FM3处理的两年稻谷平均产量比其他三个侧深施肥处理高2.37%~15.91%,比常规精确定量施肥CFM处理高8.23%~12.61%,两年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1.07%、8.31%。两品种FM2和FM1处理产量较CFM处理差异不显着。水稻群体茎蘖数生育前中期随着基蘖肥与侧深施肥数量(比例)的增加而增多,在生育后期则随着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均高于常规对照处理。在生育前中期水稻群体茎蘖数最高的处理为FM1处理,在后期水稻群体茎蘖数则表现为FM3与FM4处理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其他侧深施氮处理及CFM处理。在5个施氮处理中一次性侧深施氮FM1处理的茎蘖成穗率最低,FM3、FM4与CFM的茎蘖成穗率相对较高且三个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在生育前中期水稻SPAD值表现为FM1和FM2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其他侧深施氮处理及CFM处理,在成熟期则表现为处理FM3和FM4的SPAD差异不显着,但高于其他侧深施氮处理及CFM处理。4个侧深施氮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在各生育阶段均高于CFM处理。在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最高的处理均为FM1与FM2,且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均高于其他处理;在抽穗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最高的处理均为FM3与FM4,且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均高于其他处理。2.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在拔节期,水稻氮素积累量最高的处理为FM1与FM2,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但均高于其他处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氮素积累量最高的处理为FM3与FM4,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但均高于其他处理。在播种-拔节期,水稻阶段氮素积累量以及氮素吸收速率最高的处理为FM1与FM2,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但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在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水稻阶段氮素积累量以及氮素吸收速率最高的处理为FM3与FM4,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在氮效率方面,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谷物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均以一次性侧深施氮处理最低,分次且穗期施氮的处理相对较高,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在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不同施肥处理中,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谷物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氮素偏生产力最高的处理均为FM3,其次为FM4处理,FM3与FM4处理间的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谷物生产效率与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差异不显着,氮素偏生产力差异显着,且除FM3、FM4处理的氮素谷物生产效率与FM2处理、FM3、FM4处理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CFM处理没有显着差异外,FM3、FM4处理的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谷物生产效率与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其中,FM3、FM4处理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比常规对照处理高37.54%、26.47%,氮素生理利用率分别高16.59%、14.56%,氮素吸收利用率分别高18.83%、14.82%,氮素谷物生产效率分别高2.03%、1.57%,氮素偏生产力分别高9.86%、5.78%。3.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不同侧深施氮处理及CFM处理的水稻糙米率与精米率的差异较小,整精米率则以CFM处理最高,南粳9108与南粳5718分别达61.95%和62.47%,其次依次为FM4、FM3、FM2与FM1处理,且各处理间差异达显着水平,但均显着低于CFM处理,较CFM处理降1.22%-6.93%。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以CFM处理最高,0N处理最低,不同侧深施氮处理籽粒长均值、宽均值和长宽比与CFM处理无显着差异,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低于常规对照CFM处理,分别降低了 3.07%~18.93%和0.38%~16.95%,且FM1、FM2与CFM间差异显着。不同施氮处理中,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以FM3最高,其次为FM4处理,两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FM1、FM2及CFM处理,FM2与CFM处理间也没有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FM1处理;食味值最高的处理是0N处理,施氮肥处理中以FM1处理最高,其中南粳9108与南粳5718两品种FM1的食味值分别达76.5与75.9,其显着高于常规对照CFM处理及其余三个侧深施肥处理FM2、FM3与FM4,常规对照CFM处理与FM2处理相当,但显着高于FM3与FM4处理。RVA谱总体表现为,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随着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处理FM1的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均高于CFM处理,处理FM2的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与CFM处理无显着性差异,FM3和FM4的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均低于CFM处理。综合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与品质性状等指标,“70%氮肥侧深施+30%氮肥穗期追施”的“一基一穗”侧深施肥法(FM3)与“35%氮肥侧深施+35%氮肥分蘖期追施+30%氮肥穗期追施”的“一基一蘖一穗”侧深施肥法(FM4),利于水稻高产高效生产;“70%氮肥侧深施+30%氮肥分蘖期施”的“一基一蘖”侧深施肥法(FM2),利于水稻稳产高效生产;“100%氮肥侧深施”的“一次性”侧深施肥法,利于水稻优质生产(FM1)。各地可根据水稻生产目标及要求,合理选择适宜的水稻侧深施肥方式。
尚文虎[8](2021)在《圆盘顶出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施肥是尤为重要的环节。采用侧深施肥技术可省工省时,减轻水土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实现水稻节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当前侧深施肥装置存在施肥均匀性和稳定性较差、肥料受潮粘结易堵塞排肥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稻质量和产量。本文根据国内外侧深施肥装置的发展现状,结合东北地区寒地水稻侧深的农艺要求,通过理论分析、EDEM虚拟仿真、DEM-CFD耦合仿真分析、台架试验等多种方法,创新设计一种圆盘顶出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对其工作机理及关键部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达到提高水田侧深施肥装置的施肥均匀性的目的,缓解肥料潮解堵塞排肥器等问题,为水田侧深施肥实际田间生产作业提供重要指导参考。(1)选择当前常用的高速插秧机作为施肥装置搭载对象,明确圆盘顶出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方案,以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常用的侧深施肥专用颗粒肥料的物理力学特性为参考依据,对侧深施肥装置的关键部件圆盘顶出式排肥器进行设计,阐述了排肥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依据侧深施肥的农艺要求及排肥器结构设计的农业技术要求确定了各项结构参数,建立肥槽供肥的理论模型,对圆盘顶出式排肥器的充肥过程和排肥过程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得出排肥圆盘转速是影响排肥器施肥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充肥体积与排肥圆盘转速的变化关系得出排肥圆盘理论最大转速142 r/min,进一步对圆盘顶出式排肥器的充肥和排肥过程进行虚拟仿真试验,通过分析肥料颗粒充肥过程的受力情况及排肥过程的发生的转角变化,确定了排肥器最佳工作转速范围是10~60 r/min,并据此设计了排肥圆盘肥槽有效工作长度的变化范围是5~20mm。(2)根据侧深施肥装置风送辅助输肥的方案,确定了风送系统的空气流量、输送气流速度及文丘里管各项参数,基于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建立了肥料输送气固两相流数学模型,应用DEM-CFD耦合方法对肥料颗粒与气流混合进行虚拟仿真试验研究,分析了压力入口气流速度为20m/s、25m/s和30m/s条件下,肥料颗粒落肥量分别为8.3g/s、20.8g/s和33.3g/s的耦合仿真结果,得到了肥料颗粒和气流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得出压力入口气流速度是影响肥料颗粒在输肥管路中运动的主要因素,且压力入口气流速度为25m/s是水田侧深施肥作业时风机工作的理想作业条件。(3)为检验圆盘顶出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的施肥性能,以JPS-12型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为载体,分别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对各行排量一致性、施肥稳定性和施肥均匀性进行检测,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各行排量一致性、施肥稳定性和施肥均匀性影响显着,在不同排肥圆盘转速下,各指标变异系数均满足国家施肥机械作业标准;多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施肥均匀性施肥量均值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为:排肥圆盘转速、作业速度、风机风速;各因素对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为:作业速度、排肥圆盘转速、风机风速,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对工作参数进行优化求解,在排肥圆盘转速为10~60r/min、作业速度为0.7~1.2m/s、风机风速为20~30m/s的工作条件下,施肥均匀性施肥量均值为4.0g时,最佳工作参数组合是:排肥圆盘转速10.02r/min,作业速度0.82m/s,风机风速26.16m/s,此时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10.66%,长时间作业未出现肥料挤压破碎现象,通过与现有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对比,得出圆盘顶出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提高了施肥均匀性。(4)为进一步检测肥量调节装置的性能,以肥槽有效工作长度为试验因素,施肥量均值和总施肥量为试验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肥槽有效工作长度对施肥量均值和总施肥量影响显着,获得了总施肥量随肥槽有效工作长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另外选择密度分别为1.40g/cm3、1.30g/cm3、1.00g/cm3和0.85g/cm3的水田侧深施肥专用肥料进行验证试验,得出圆盘顶出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对常用专用肥料具有良好适应性,获得的肥料密度在0.85~1.40g/cm3之间的肥槽有效工作长度与总施肥量的变化曲线,可对侧深施肥装置田间作业调试及机具生产提供重要指导和参考价值。
王晓丹[9](2021)在《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水稻生产过程存在肥料施用不合理、氮肥施用过多和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严重阻碍我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的发展。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关键具有节省肥料施用、减少人工施肥次数及安全高效等优点,是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机插侧深施肥在我国快速发展,本论文探究明确施肥模式对不同类型、季节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发展提供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缓释肥机械深施处理不会降低早稻产量。以早稻品种中早39为供试材料,研究缓释肥机械深施、缓释肥人工撒施、尿素人工撒施三种不同施肥方式对机插早稻产量、干物质积累及颖花分化与退化等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机械深施处理比传统人工撒肥处理产量增加了3.4%,增产的途径是通过增加颖花分化数进而增加每穗粒数。其中缓释肥机械深施增加效果最为明显,比缓释肥人工撒施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2.3%。试验表明,缓释肥机插侧深施肥具有增产效果。2、明确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其中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足够满足双季稻高产所需的氮素。早稻品种为常规籼稻中嘉早17,连作晚稻品种为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研究传统施肥、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不同氮素比例及时期的一基一追等施肥模式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双季稻来说,与传统人工施肥相比,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产量最高,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增加产量,氮素农学效率一次施肥处理高于其它处理。3、明确中穗型和大穗型单季杂交稻适宜的施肥模式存在差异。以大穗型甬优1540和中穗型天优华占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施肥为对照,比较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不同氮素比例及时期的一基一追等施肥模式对机插单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穗分化期追施氮肥,甬优1540通过增加穗数和颖花分化数达到最高产量;而天优华占穗期追施氮肥与一次施肥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无显着差异。甬优1540穗期追肥(7:3)处理的氮素农学效率分别比传统施肥、一次施肥和分蘖期追肥(7:3)高12.7%、4.5%和32.2%;天优华占的氮素农学效率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说明在机插侧深施肥条件下生育期长的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穗分化期的氮肥追施效果最好,而普通杂交籼稻品种天优华占则可采用机械一次施肥模式。4、明确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大穗型单季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材料,研究传统施肥、机插侧深一次性施肥、机插侧深施肥:分蘖肥(7:3)、机插侧深施肥:穗肥(7:3)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米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施肥,机插侧深施肥:穗肥(7:3)处理增加了整精米率、碱消值和胶稠度,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说明穗期追肥可以改善机插大穗型单季稻碾米品质、蒸煮品质。
赵振宇[10](2021)在《基于多传感融合的水稻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为了进一步降低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结合风送式侧深施肥技术,研发了基于多传感融合的水稻侧深变量施肥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卫星定位模块、施肥控制器、排肥驱动电机、风机、排肥器和车载终端组成。传感器模块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和土壤电导率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施肥深度,土壤电导率传感器间接反映土壤肥力等级。基于施肥深度信息和土壤肥力等级,提出了一种水稻侧深变量施肥策略,通过STM 32单片机将目标施肥量发送至施肥控制器,施肥控制器驱动排肥电机,在排肥电机与风机的作用下,肥料通过输肥管排出,实现了侧深变量施肥。为了验证侧深变量施肥系统的性能,2020年7月至9月在北京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分别进行了传感器性能测试试验、侧深施肥机排肥精度试验和变量施肥策略验证试验。传感器性能测试试验表明超声波传感器测量最大误差为2.14%,土壤电导率传感器测量最大误差为2.82%。系统排肥精度试验表明最大排肥误差为5.7%,与常规侧深施肥方式相比,可以有效减少肥料施用量,最大减肥率达到16.73%,为水稻精准施肥提供了一种新的装备支撑。
二、浅谈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优势和运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概念 |
2 水稻侧深施肥应用技术优势探究 |
2.1 具有提高肥料吸收率的优势 |
2.2 具有提高早期生育质量的优势 |
2.3 具有提早作物生育成熟期的优势 |
2.4 具有抗倒伏的优势 |
2.5 具有绿色应用的优势 |
2.6 具有增加产量与质量的优势 |
3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设备结构分析 |
3.1 排肥模块 |
3.2 余肥清理模块 |
3.3 传动模块 |
3.4 肥料存储模块 |
4 水稻种植运用侧深施肥技术方法途径研究 |
4.1 秧苗处理 |
4.2 整地 |
4.3 插秧 |
4.4 调整施肥量 |
4.5 操作细节 |
4.6 水层与收获管理 |
4.7 问题处理 |
5 结束语 |
(2)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演变过程及推广应用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演变过程 |
2 水稻测深施肥的技术路径 |
3 水稻侧深施肥中的云服务 |
4 水稻侧深施肥的推广典型 |
5 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对策 |
6 结语 |
(3)新型控释肥机插侧深施对江淮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材料与试验方法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对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2.1 对杂交中籼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2.2 对常规中粳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4)配方肥结合侧深施肥在水稻化肥减施增效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水稻试验设计与示范片建设 |
1.2.1 水稻配方肥结合侧深施肥试验。 |
1.2.2 水稻侧深施肥示范。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配方肥结合侧深施肥试验效果 |
2.1.1 配方肥施用效果。 |
2.1.2 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效果。 |
2.2 侧深施肥示范片建设成效 |
2.2.1 三河镇魏宏家庭农场水稻侧深施肥示范片应用成效。 |
2.2.2 官亭镇水稻侧深施肥示范片应用成效。 |
2.3 水稻侧深施肥示范推广情况 |
3 结论与讨论 |
(5)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施肥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侧深施肥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 |
2.1 侧深施肥系统工作原理 |
2.2 三种施肥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
2.2.1 施肥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 |
2.2.2 基于液压系统控制 |
2.2.3 基于步进电机控制 |
2.2.4 基于直流电机控制 |
2.2.5 施肥控制系统的选取 |
2.3 施肥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分析 |
2.3.1 中置式侧深施肥机构分析 |
2.3.2 开沟施肥机构分析 |
2.3.3 肥料箱的分析 |
2.4 施肥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
2.4.1 系统的方案 |
2.4.2 螺旋输送机构的设计 |
2.5 运行与技术依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施肥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实现 |
3.1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1 单片机的选用 |
3.1.2 电源模块的设计 |
3.1.3 转速传感器输入模块设计 |
3.1.4 施肥电机控制模块设计 |
3.1.5 通讯模块设计 |
3.1.6 控制器功能 |
3.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2.1 主控模块概述 |
3.2.2 参数获取输入设计 |
3.2.3 数据采据模块设计 |
3.2.4 通信模块设计 |
3.3 系统运行结果和插秧施肥量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肥器施肥过程离散元仿真实验与分析 |
4.1 肥料颗粒物理及力学特性测试及目的 |
4.1.1 肥料颗粒物理特性的测定 |
4.1.2 肥料颗粒力学特性的测定 |
4.2 排肥器排肥过程离散元仿真模型建立与分析 |
4.2.1 EDEM简介 |
4.2.2 仿真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4.2.3 排肥过程仿真分析 |
4.2.4 排肥器参数对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的影响 |
4.2.5 交互因素对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的影响 |
4.2.6 排肥器最佳参数的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肥系统排肥器排肥性能实验及分析 |
5.1 施肥系统样机搭建 |
5.1.1 试验主设备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时间及地点 |
5.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5.2.1 两种肥料排肥量与排肥轴转速之间关系的确定 |
5.2.2 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和排肥稳定性测试 |
5.2.3 施肥均匀性测定 |
5.2.4 施肥断条率测定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7)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介绍 |
2.2 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侧深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侧深施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5 侧深施肥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6 侧深施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SPAD值的影响 |
3.4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5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光合势的影响 |
3.6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3.7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主要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和比例的影响 |
3.8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光合产物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3.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主要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和比例的影响 |
3.3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影响 |
3.4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氮效率的影响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籽粒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稻米营养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3.4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籽粒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4.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营养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4 水稻侧深施肥方式的合理选用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圆盘顶出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水田侧深施肥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 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 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 |
2.2.1 圆盘顶出式排肥器 |
2.2.2 风送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3 圆盘顶出式排肥器设计与分析 |
3.1 排肥器基本结构参数 |
3.2 充肥过程分析 |
3.3 排肥过程分析 |
3.4 EDEM虚拟仿真 |
3.4.1 圆盘顶出式排肥器几何模型建立 |
3.4.2 肥料颗粒模型建立 |
3.4.3 其他参数设定 |
3.4.4 EDEM虚拟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风送系统设计与分析 |
4.1 风送系统主要参数 |
4.1.1 空气流量 |
4.1.2 输送气速 |
4.1.3 输肥管路内径 |
4.2 DEM-CFD肥料输送耦合仿真 |
4.2.1 气固两相流数学模型 |
4.2.2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2.3 气固耦合仿真方法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水田侧深施肥装置性能试验研究 |
5.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5.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5.2 侧深施肥装置施肥性能试验 |
5.2.1 单因素试验 |
5.2.2 多因素试验 |
5.3 肥量调节装置性能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
1.1.1 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及问题 |
1.1.2 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发展 |
1.2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的特点及优势 |
1.2.1 机插侧深施肥的技术特点 |
1.2.2 肥料利用率 |
1.2.3 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3 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生产应用 |
1.3.1 机械施肥装置 |
1.3.2 肥料类型及特性 |
1.3.3 施肥模式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机插侧深施肥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2.2.2 颖花分化与退化 |
2.2.3 干物质积累 |
2.2.4 成熟期叶片含氮量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3.2.2 干物质积累 |
3.2.3 氮素利用率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单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4.2.2 颖花分化与退化 |
4.2.3 干物质积累 |
4.2.4 氮素利用率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大穗型单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碾米品质 |
5.2.2 外观品质 |
5.2.3 蒸煮品质 |
5.2.4 穗部氮比例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基于多传感融合的水稻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土壤电导率与土壤肥力关系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1 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2.2 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传感器单元 |
2.2.1 超声波传感器 |
2.2.2 土壤电导率传感器 |
2.3 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器 |
2.3.1 数据采集器信号调理模块 |
2.3.2 数据采集器核心处理器 |
2.3.3 数据采集器电压电源转换模块 |
2.4 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车载终端 |
2.5 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卫星定位模块 |
2.6 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施肥装置 |
2.6.1 侧深变量施肥装置风机选型 |
2.6.2 侧深变量施肥装置施肥控制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1 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3.2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策略 |
3.2.1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策略模型建立 |
3.2.2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策略算法实现 |
3.3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系统下位机程序设计 |
3.4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系统上位机程序设计 |
3.4.1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上位机数据接收功能 |
3.4.2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上位机数据解析功能 |
3.4.3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上位机数据存储功能 |
3.4.4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上位机数据实时显示功能 |
3.4.5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上位机退出系统功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试验验证 |
4.1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室内试验 |
4.1.1 传感器性能测试 |
4.1.2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策略台架验证试验 |
4.2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田间试验 |
4.2.1 车载超声波传感器性能试验 |
4.2.2 水稻侧深变量施肥系统排肥精度性能试验 |
4.2.3 田间侧深变量施肥系统施肥策略验证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5.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浅谈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优势和运用探索[J]. 张根柱. 种子科技, 2022(01)
- [2]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演变过程及推广应用成效[J]. 李成平,徐德庚,薛恒科,胡瑶凯. 农村实用技术, 2021(12)
- [3]新型控释肥机插侧深施对江淮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吴文革,季雅岚,许有尊,孙雪原,钟成虎,束孝海,徐立宏,张兆东,王玉军,甘剑锋,江洪强,何毕,胡根生,王宏斌,吴红星. 中国稻米, 2021(05)
- [4]配方肥结合侧深施肥在水稻化肥减施增效中的应用研究[J]. 黄春辉,王家嘉. 现代农业科技, 2021(16)
- [5]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系统研究[D]. 涂渝.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2)
- [6]侧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D]. 高鸿鑫.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7]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品质的影响[D]. 黄恒. 扬州大学, 2021
- [8]圆盘顶出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D]. 尚文虎.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9]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D]. 王晓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10]基于多传感融合的水稻侧深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设计[D]. 赵振宇. 广西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