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却后五百年 骑鹤返故乡——论苏轼的道教神仙审美人格理想(论文文献综述)
石蓬勃[1](2014)在《苏门诗人贬谪诗歌研究》文中提出自古以来,贬谪即为中国古代官员之噩梦,党争剧烈之时,贬谪尤为惨痛。北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厉行新法,引发新旧党争,反对变法之旧党官员纷纷请外,且阻挠新法施行。哲宗元佑年间,太皇太后高氏辅政,迎旧党官员还朝,尽废新法。绍圣年间,哲宗亲政,力行绍述,复行新法,旧党官员尽遭贬黜。徽宗即位,改元建中靖国短暂调停,于次年又改元崇宁,党禁顿起,建“元佑党人碑”,旧党官员及不附蔡京者均列名其上,所遭贬责更甚。然元佑党人碑所列三百九人中仅一百一十一人为熙丰间反对变法、元佑间力行“更化”、一直追随元佑重臣、附议反对变法者,且以苏轼、苏辙,及其门下文人贬责最重,创作诗歌最繁,文学影响及社会影响最着。苏门诗人1564首贬谪诗作涵盖其贬谪生活诸多方面,反映出各人不同之贬谪心态、主题取向及时空语象特征,既具有明显共性特点,又颇具文人独特性格,故为本文探讨之中心。中国古代文人虽以温柔敦厚、中庸谨重为尚,然自古有“狂”、“逸”人格萌生发展,苏门诗人贬谪诗作中亦有体现。如苏轼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且受陶渊明影响甚重,故而初谪黄州时心怀惴惴,惟求自安,至谪居惠州时渐成淡泊自适,远贬儋州已心无挂碍、旷达自乐,最终形成狂逸融合、超然旷达之贬谪心态。苏辙简洁沉静,黄庭坚超然淡泊,加之受禅宗影响较深,二人贬谪诗作狂、逸之气均未昭彰,哀乐之情隐而不发,少有愤激之情,颇为自持平和,故而诗作冲淡超逸,心态为离狂远逸、内敛沉静。秦观于贬谪期间甚是怀念昔日翰苑生活,对困居贬地之苦痛体味颇深,故而潦倒哀毁,其诗作中之狂气跳过唐之禅悦,嵇、阮之狂逸结合,陶渊明之潇洒超逸,而远溯至屈、贾之哀伤心理,其心态由哀婉而为沉郁、凄厉,狂消逸隐,终于悲苦绝望。晁补之诗作中逸气更为明显,然狂放语汇亦不鲜见,可见其从未忘情于仕宦生涯。张耒则心性坦易,虽迭遭黜责,却能很快调整心态。二人将对三教之圆融和会作为解决理想与现实矛盾之武器,两人贬谪心态虽略有不同,然均徘徊于狂逸之间,形成亦狂亦逸、坦易自持之心态特征。苏门诗人历贬边地,生活潦倒,故而诗作中多有环境苦恶之记述、生计艰难之哀叹、精神痛苦之展示与借酒遣愁之逃遁。贬地生活虽然艰苦,但苏门诗人受儒家思想熏染多年,忧民之怀未能忘却,依然关心民瘼,为生民所遭苦难心痛不已,尤以苏轼最为明显。然其诗作主题大多集中于水旱蝗灾,极少涉及农事政策,于忧民之怀中足见其唯恐招祸之惧。苏门诗人迭遭贬窜,于生计、精神遭受双重打击,无奈之下,归隐之心日益浓厚,于诗作中多有反映:或寄情于山水,或求助于佛道。然大部分苏门诗人均未能归隐山林田园,只因寻到“吏隐”这一调和途径,求得心安与心灵之解脱,既可享受隐逸之乐,又不辜负忧民之怀。苏门诗人均未曾脱离贬谪羁绊,归隐之思遂相伴始终。苏门诗人历贬边地,于生命沉沦之苦痛中日益沉静,开始思考人生命运、生存价值之最本质问题,故而诗作中多有对死亡之审视,由排斥而至接受,由接受而至超越;亦多有对生命之思考,表达对顽强坚忍、柔美娇艳物事之喜爱,并对日常生活习见之物多所吟咏,表达出对生命之欣喜。苏门诗人贬谪诗作中时空意识与语象系统亦颇引深思。苏门诗人于贬谪期间视野顿宽,时空意识涵盖全面,既有古往今来、纵横万里之宏阔,亦有注重现下、一时一地之体悟,故而其诗作既有涵盖万古之情,又重现时当下之感;既有俯瞰天地之势,又重耳闻目见之境。其物象系统亦更为完善,既有品性高洁、文人雅致之松竹等物象,亦有纤细精致、悲苦萦怀之醉酒等语象,极具含蓄浓缩之美、翻新出奇之妙、变俗为雅之奇及形象描绘之趣。苏门诗人贬谪诗作不囿于前人语象系统之限制,更注重内心感悟之表达,变前人含蓄蕴藉之审美为日常生活口语之事象,故而诗作物象种类丰富多样,其特征更符合诗人贬谪心境;事象运用变化万端,将文人雅趣与日常生活完美结合在一起。
王兰兰[2](2012)在《中秋节起源与形成新论》文中指出中秋节形成于唐宋之际,历史并不悠久,却跻身于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中。通过对中秋节形成的宗教、政治及社会学考察,可以发现,这一节日的产生,与唐代道教尤其是玄宗时期盛行的的道教长生观念有着密切关系,这种思想观念又因千秋节祝寿的需要而得以普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的动荡,满月象征的团圆观念更加广泛地深入人心,使中秋节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并逐渐在宋代确定下来,成为中国人心中认可的节日。
查庆,雷晓鹏[3](2008)在《白玉蟾道教美学思想简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宋代道教美学思想大家,白玉蟾有丰富的道教美学思想。本文从宋代道教美学思想发展的总体特征出发,对白玉蟾三个方面的美学思想即"真快活"的审美高峰体验和道教审美人格论、"其心之乐而乐乎山者"的道教山林美学论和"即心是道"的道教审美心胸和审美人生论进行简要论述。
肖培民[4](2008)在《试论苏轼词的出世倾向》文中指出作为北宋的文坛领袖和文化巨匠,苏轼在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深受当时儒、佛、道互补文化思潮的影响,对佛、道濡染甚深。随着宦海沉浮和屡遭打击,苏轼的思想逐渐成熟、深沉,眼界日趋开阔。他从起初的经世济学,逐渐走上一条由儒入佛道,儒、佛、道互补的道路,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回归自然、超越时空的人生态度和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结合起来,把“兼济”与“独善”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索和体悟,把心灵感受和精神自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准绳,在平淡中体味生命本体的存在,为自己建构起新的精神家园,也为以后的文人士大夫提供了陶渊明“隐身山林”之外的又一座精神的栖息地。苏轼出世倾向的发展与他的仕宦生涯息息相关,在他的词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其出世思想的发展上,可以居黄、寓惠贬儋为两个节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初登进士第、制科得隽为起点到知湖州,是积极用世时期,但其思想也随仕途受挫而逐渐消沉;第二阶段为居黄时期,“乌台诗案”后,苏轼陷入极度的绝望和苦闷之中,最终从佛道思想的启迪中,获得了身心的解脱,出世求去的思想倾向基本形成;第三阶段是离开黄州直至寓惠贬儋时期,苏轼在仕途的大起大落中,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以精神的内在性和超越性,达观淡泊地对待人生,最终形成了将有限的生命统一于无限的宇宙中的人生体验。苏轼的出世倾向对其词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苏轼的词中,形成了鲜明的梦幻意象、孤鸿意象和神仙意象。梦幻意象是苏轼在特殊的人生经历中形成的。巨大的人生挫折,使苏轼不得不寻求一种精神上的真正解脱与平衡,结合对佛道思想的感悟,他逐渐体悟到个体生命的虚幻和无常,最终形成了“人生如梦”的人生体验。孤鸿意象是词人精神的化身,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内在压力,与其高风亮节、孤高幽独的个体人格相结合,便构成了孤鸿意象的精神核心。孤鸿意象在表象上呈现为一种清高缥缈、孤独而上的飞鸿形象。神仙意象是苏轼摆脱人生焦虑、回复精神自由的一个独特形式,是他从汲汲名利、互相倾轧的丑恶社会现象中寻求超脱的一种无奈之举,而恬淡高妍的神仙形象也成为苏轼理想的人格模式。苏轼的出世倾向很大程度上受到陶渊明的影响。由于特殊的阅历和性格,苏轼对陶渊明辞官归隐、安贫乐道的品格极为欣赏,时时以陶渊明自比、自励,渴望归乡躬耕,在词作中也不时流露出独特的“陶渊明情结”。苏轼在词风、人格和价值观上都深受陶渊明的影响,其后期词作呈现出平淡空灵、淡泊朴素的风格。在词中,苏轼高举起“归去来兮”这面奔赴自由生活的旗帜,在真正的归隐生活不能实现之后,转而追求心灵的自适,在半醉半醒之间,达到了“心安之处即是归隐之地”的人生境界。之所以通过苏轼的词来研究他的出世倾向,是因为“乌台诗案”后,苏轼写诗时心有所忌,而词却被他认为是游戏文字,不在当权者的严控范围。因此,从居黄开始,特别是在居黄时期,苏轼大量地通过词来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从苏轼的词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出世倾向的发展脉络。
雷晓鹏[5](2006)在《苏轼的道教审美人格理想》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代文化巨子,苏轼一生崇道,并通过内外丹道的实践来践证道教的神仙审美人格理想。通过对苏轼道教审美人格理想的解读,也是对传统士大夫精神世界认识的丰富。
雷晓鹏[6](2006)在《两宋道教审美文化》文中研究指明道教审美文化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河系的重要支流。两宋时代是道教审美文化的高潮时代。对于两宋时代道教审美文化的重要内容,如道教文学等,目前学界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于道教审美文化特别是两宋时代道教审美文化的丰富表现、美学特点,目前尚缺乏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和描述。本文对两宋时代道教审美文化,从道教美学思潮的总体发展趋势、道教文学和艺术异彩纷呈的成果、宋人的道教审美人格理想三个向度,进行全景式的审视和扫描,力求对两宋丰富的道教审美文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以期通过这些研究,展现和反映道教审美文化乃至道教在中国古代社会审美生活中的地位和在古代文化中的生存样态,并对加强“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所裨益。 全文包含四个部分。首先是本文的序言,对两宋时代崇道的社会氛围、道教在宋代的总体发展趋势、宋人丰富的道教审美文化活动以及道教审美文化的概念等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此外,还简要回顾了国内外道教审美文化的研究状况,以及本选题的意义,申述本文的研究志向。 第一章为两宋道教美学思潮。两宋时代道教美学思想家辈出,美学观点和美学思想异彩纷呈,但从总体上讲,与道教在宋代以降的整体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是,道教美学思想表现出内向化和世俗化的重要趋势。因此,在研究两宋时代道教美学思想时,本文选择能反映和代表两宋时代道教美学思想发展主潮的内丹派—白玉蟾和净明忠孝派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宋代道教美学思想发展的前导—唐代道教重玄美学思想的代表—王玄览的美学思想进行简要阐述,以期对,
鲍新山[7](2005)在《北宋士大夫与道家道教》文中研究说明北宋是儒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士大夫在尊儒的同时,也崇奉佛教和道家、道教。士大夫与道士交往非常频繁,他们向道士询医问药,询求养生之道,询问吉凶祸福。他们从事斋醮活动,从事道教养生实践。他们向朝廷举荐道士,为道士奏请紫衣师号,为道士撰写碑铭。他们与道士一起饮酒赋诗、弹琴论画、游山玩水。在士大夫被罢官被贬谪,亲戚隔离,朋友绝交时,道士们也一如既往,继续与士大夫交往,给他们送去温暖、关怀与安慰。士大夫在与道士结下深情厚意的同时,也促进了道家、道教思想的发展与传播。 士大夫在接受道士的秘方仙术时,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道家、道教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思想和鬼神观念的影响,形成了知足、旷达、隐逸、淡薄、保守、迷信等等的性格,并使士大夫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都打上了道家、道教的烙印。 道家、道教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也有互相矛盾、抵牾的内容。士大夫在接触道家、道教时,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取舍。他们或重视其无为而治的思想,或欣赏其治病疗身、养生长生之术,或迷恋其斋醮科仪与鬼神迷信观念。因此,每一个士大夫对道家、道教的理解是不完全一样的,甚至是完全不一样的。同一个士大夫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道家、道教的体悟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道家、道教对每一个士大夫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道家、道教对士大夫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道家、道教对士大夫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通过对士大夫与道家、道教的关系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北宋历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雷晓鹏[8](2002)在《却后五百年 骑鹤返故乡——论苏轼的道教神仙审美人格理想》文中研究指明
二、却后五百年 骑鹤返故乡——论苏轼的道教神仙审美人格理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却后五百年 骑鹤返故乡——论苏轼的道教神仙审美人格理想(论文提纲范文)
(1)苏门诗人贬谪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2 研究现状综述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章 贬谪、贬谪文学与元佑党争 |
1.1 贬谪 |
1.2 贬谪文学 |
1.3 元佑党争概说 |
1.3.1 元佑党争背景 |
1.3.2 元佑党争始末 |
第2章 元佑党人界说及苏门诗人贬谪诗作概说 |
2.1 元佑党人分类界说 |
2.2 苏门诗人群体形成始末 |
2.3 苏门诗人贬谪诗创作概说 |
2.3.1 苏门诗人贬谪历程概说 |
2.3.2 苏门诗人贬谪诗作概说 |
第3章 苏门诗人贬谪心态分析 |
3.1 狂、逸人格之发展脉络 |
3.1.1 “狂”:由“狂者进取”至“不平之鸣” |
3.1.2 “逸”:由“绝圣弃智”至“清高飘逸” |
3.2 苏门诗人贬谪心态解析 |
3.2.1 苏轼:狂逸融合、超然旷达 |
3.2.2 苏辙、黄庭坚:离狂远逸、内敛沉静 |
3.2.3 秦观:狂消逸隐、悲苦绝望 |
3.2.4 晁补之、张耒:亦狂亦逸、坦易自持 |
3.2.5 苏门诗人贬谪心态总结 |
第4章 苏门诗人贬谪诗作主题取向分析 |
4.1 贬谪之苦 |
4.1.1 环境苦恶之记述 |
4.1.2 生计艰难之哀叹 |
4.1.3 精神苦痛之述说 |
4.1.4 借酒遣愁之逃遁 |
4.2 忧民之怀 |
4.2.1 自然灾害之悲咏 |
4.2.2 苛捐弊政之讥刺 |
4.2.3 纾解民困之祈愿 |
4.3 归隐之思 |
4.3.1 贬谪:苏门诗人归隐之思重要因素 |
4.3.2 语汇:苏门诗人归隐之思量化分析 |
4.3.3 苦涩:苏门诗人与陶归隐相异之处 |
4.3.4 吏隐:苏门诗人归隐之思之新思路 |
4.4 死生之论 |
4.4.1 对死亡之审视与超越 |
4.4.2 对生命之思考与欣喜 |
第5章 苏门诗人贬谪诗作时空语象分析 |
5.1 时空形态之探查 |
5.1.1 时间意识:既有涵盖万古之情,又重现时目下之感 |
5.1.2 空间意识:既有俯瞰天地之势,又重耳闻目见之境 |
5.1.3 时空并举:时空结构更为立体,诗作意境更为圆融 |
5.2 语象系统之分析 |
5.2.1 语象研究之意义与语象之分类 |
5.2.2 物象:种类丰富多样,更加符合贬谪心境 |
5.2.3 事象:运用变化万端,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秋节起源与形成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界关于中秋节起源的认识 |
二、唐代——中秋节的起源时期 |
(一) 中秋节起源的宗教因子:道教长生观念 |
(二) 中秋节起源的政治背景:千秋节月宫镜对月宫道教色彩的加强 |
(三) 中秋节起源的社会心理条件:安史之乱后团圆因子的出现 |
三、宋代——中秋节的定型时期 |
四、明清以后的中秋节俗 |
五、结 语 |
(3)白玉蟾道教美学思想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真快活”: 审美高峰体验和道教审美人格论 |
二、“其心之乐而乐乎山者”:道教山林美学论 |
三、“即心是道”:道教审美心胸和审美人生论 |
(4)试论苏轼词的出世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苏轼词出世倾向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奋厉有当世志”——积极用世的谪黄前的苏轼 |
一、“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意气风发的青年苏轼 |
二、“觉来幽梦无人说”——通判杭州时期的苏轼 |
三、“寂寞山城人老也”——密徐时期的苏轼 |
第二节 “人间日似年”——痛苦挣扎的谪黄时期的苏轼 |
一、“有恨无人省”——谪黄前期的苏轼 |
二、“也无风雨也无晴”——谪黄后期的苏轼 |
第三节 “此心安处是吾乡”——超然物外的离黄后的苏轼 |
一、“故山空复梦松楸”——寓惠前的苏轼 |
二、“乘桴且恁浮于海”——寓惠贬儋时期的苏轼 |
第二章 出世倾向对苏轼词的影响 |
第一节 “人生如梦”——梦幻意象 |
一、“世事一场大梦”——般若空观的一切皆空思想 |
二、“万事到头都是梦”——苏轼的人生感悟 |
三、“笑劳生一梦”——苏轼理想的破灭 |
第二节 “我欲乘风归去”——孤鸿意象 |
一、“应似飞鸿踏雪泥”——孤鸿意象的精神核心 |
二、“缥缈孤鸿影”——孤鸿意象的典型表象 |
三、“便欲乘风,翻然归去”——孤鸿意象的内在渴求 |
第三节 “冰姿自有仙风”——神仙意象 |
一、“道山绛阙知何处”——苏轼的求道情结 |
二、“圆极恬淡高妍”——苏轼的理想人格模式 |
三、“乘槎归去,成都何在”——苏轼逃避现实的工具 |
第三章 陶渊明对苏轼词出世倾向的影响 |
第一节 “只渊明,是前生”——苏轼对陶渊明的追随 |
一、“渊明吾所师”——苏轼对陶渊明诗风的追随 |
二、“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对陶渊明独立人格的追随 |
三、“高情已逐晓云空”——苏轼对陶渊明人生价值观的追随 |
第二节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苏轼对陶渊明的唱和 |
一、“归去应须早”——苏轼对回归主题的咏叹 |
二、“光阴须得酒消磨”——苏轼对饮酒主题的咏叹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苏轼的道教审美人格理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6)两宋道教审美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道教审美文化的高潮时代 |
一、宋代文化的地位和特征 |
二、道教的时代特点 |
三、宋代崇道的社会氛围及宋人的道教审美实践活动 |
四、宋代审美文化的道教底蕴 |
五、审美文化、道教审美文化的概念 |
六、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及本选题的意义 |
第一章 两宋道教美学思想主潮 |
第一节 王玄览的道教美学思想 |
一、道在境智中间 |
二、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 |
三、任之取自在、是则为正行 |
第二节 白玉蟾的道教美学思想 |
一、“真快活”:道教审美人格和审美高峰体验论 |
二、“其心之乐而乐乎山者”:道教山林美学论 |
三、“即心是道”:道教审美心胸和审美人生论 |
第三节 净明道的美学思想 |
一、忠、孝的审美人格论 |
二、净、明的审美心胸论 |
三、正、诚的审美人生论 |
第二章 道教诗词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内丹诗词 |
第三节 游仙诗词 |
第四节 宫观和题赠诗词 |
一、道境诗词 |
二、道事诗词 |
三、道人诗词 |
第五节 咒语诗 |
第六节 颂德祝寿诗词 |
第七节 道情 |
第八节 文人道教诗词和道人道教诗词 |
第三章 两宋道赋 |
第四章 两宋道教青词 |
第一节 斋醮盛行与青词创作的高潮 |
第二节 青词所涉及的道教法事内容 |
第三节 青词的宗教美学规范和科仪规范 |
补论 |
第五章 两宋道教小说 |
第一节 两宋时代的道教小说发展 |
第二节 收入《道藏》的两篇宋代道教小说 |
第六章 两宋道教书画 |
第七章 两宋道教建筑 |
第八章 两宋道教造像 |
第九章 两宋道教音乐 |
第十章 两宋道教舞蹈 |
第十一章 宋代文人的道教审美人格理想—以苏轼为例 |
第一节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存在的焦虑与呼唤 |
第二节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强烈的生命意识 |
第三节 却后五百年,骑鹤返故乡—道教审美人格理想的确立 |
一、内外丹成致长生的人生审美理想 |
二、清静治国的社会美学理想 |
三、安命祈福的社会伦理美学思想 |
第四节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南华精神与主体性的悲壮 |
一、道的矛盾与重玄之道 |
二、庄子精神与生的执着 |
三、人生突围与主体高扬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7)北宋士大夫与道家道教(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道家与道教的关系 |
四、北宋士大夫对道家、道教关系的理解 |
五、本文的构想 |
第一章 北宋士大夫的崇道风气 |
第一节 北宋士大夫的崇道言论 |
一、北宋前期士大夫的崇道言论 |
二、北宋中后期士大夫的崇道言论 |
第二节 北宋士大夫崇道之梦 |
一、梦道士 |
二、梦见、亲眼看见神异 |
三、道梦简析 |
第二章 北宋士大夫的崇道活动 |
第一节 北宋士大夫与道士交往 |
一、士大夫向道士求医问药 |
二、士大夫向道士求黄白术 |
三、士大夫向道士询问吉凶 |
四、士大夫与道士探讨文学艺术 |
五、士大夫向道士问道 |
六、道士求士大夫撰写碑铭 |
七、士大夫为道士所提供各种服务 |
八、士大夫与道士交往的影响 |
第二节 士大夫参与斋醮活动 |
一、斋醮释义 |
二、士大夫参与斋醮活动 |
三、参与斋醮活动对北宋士大夫的影响 |
第三节 北宋士大夫的养生实践 |
一、服用草药 |
二、服食外丹 |
三、内丹修炼 |
四、北宋士大夫道教养生的影响 |
第三章 道家道教对北宋士大夫从政的影响 |
第一节 知足与辞官 |
一、知足 |
二、辞官 |
第二节 安命与旷达 |
一、道家·道教的安命说 |
二、北宋士大夫的旷达 |
第三节 出世与隐逸 |
一、道家、道教与隐逸 |
二、北宋隐士的类型 |
第四节 中隐:似出似处,似隐非隐 |
一、中隐的提出 |
二、北宋士大夫对中隐思想的响应 |
第四章 北宋士大夫中反对道家道教的活动 |
第一节 北宋士大夫反对道家道教的活动 |
一、反对大肆修建宫观和过多的斋蘸祭祀活动 |
二、反对道教中的鬼神、迷信活动 |
三、反对道家的言论 |
四、其他反对道家道教的行为 |
第二节 北宋士大夫反对道家道教的特点 |
一、规模、力度小,反道家者少,反道教者多 |
二、既反对又崇信道家、道教 |
第五章 北宋道士参与政治活动 |
第一节 创立大宋王朝,传授“无为”思想 |
一、道士与北宋的建立 |
二、传授无为思想 |
第二节 参与皇位传承之争 |
一、陈抟、张守真与太祖皇位传承之争 |
二、陈抟与楚王元佐、真宗之争 |
三、张用和与周怀政之乱 |
四、林灵素与赵楷、钦宗之争 |
第三节 参与其他政治活动 |
一、参与朝政 |
二、参与党争 |
三、干预地方事务 |
第六章 北宋士大夫崇道原因 |
第一节 寻求养生之术,寻求心灵安慰 |
第二节 寻求稳定社会 |
第三节 抑制臣欲 伸张皇权 |
一、宋初士大夫的不良行为 |
二、抑制臣欲,伸张皇权 |
结语 |
引用文献版本 |
引用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却后五百年 骑鹤返故乡——论苏轼的道教神仙审美人格理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苏门诗人贬谪诗歌研究[D]. 石蓬勃. 河北大学, 2014(09)
- [2]中秋节起源与形成新论[J]. 王兰兰. 宁夏社会科学, 2012(04)
- [3]白玉蟾道教美学思想简论[J]. 查庆,雷晓鹏. 宗教学研究, 2008(03)
- [4]试论苏轼词的出世倾向[D]. 肖培民.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5]苏轼的道教审美人格理想[J]. 雷晓鹏. 安徽大学学报, 2006(02)
- [6]两宋道教审美文化[D]. 雷晓鹏. 四川大学, 2006(03)
- [7]北宋士大夫与道家道教[D]. 鲍新山. 暨南大学, 2005(01)
- [8]却后五百年 骑鹤返故乡——论苏轼的道教神仙审美人格理想[J]. 雷晓鹏. 中国道教,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