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一、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桂荣芳,明庆忠,刘安乐,史鹏飞,韩璐[1](2021)在《中国山地民族旅游研究回顾与前瞻》文中提出发展山地民族旅游对乡村振兴和山区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动能作用。研究过程中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可视化统计软件,对检索到的1996年至2021年9月计235篇的有关中国山地民族旅游研究文献分析,发现:(1)国内学者对山地民族旅游研究的关注度已呈逐渐上升的态势,既有文献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西南山地,相关研究主题与国家政策和旅游发展的总体趋势关系紧密,整体上有关山地民族旅游的内涵与概念尚不清晰,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2)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山地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山地民族旅游发展路径与模式、山地民族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等方面。从研究内容上看,山地民族旅游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3)今后的研究可侧重于:深化山地民族旅游理论与方法,拓宽山地民族旅游研究地域,挖掘山地民族文化旅游内涵,创新山地民族旅游发展模式,提升山地民族旅游游客体验等五个方面,以期为推动山地民族地区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料参考。

王醒,方荣杰,张帅普,黄卉,黄朗,吴忠军[2](2021)在《1993—2019年龙脊梯田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区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健康发展。以龙脊梯田景区为研究区,基于1993、2006、2019年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及DEM地形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分析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1)1993—2019年,龙脊梯田以林地、耕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高达0.78;较高植被覆盖度(0.6~0.8)和高植被覆盖度(0.8~1.0)两等级占区域总面积比例为1993年87.77%、2006年88.96%、2019年87.94%,两等级均为低级别植被覆盖度的转移对象。(2)植被覆盖度随高程的升高而增大,随坡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高程300~900 m和坡度0°~8°区域植被覆盖度最小,在高程>1 500 m和坡度>25°区域植被覆盖度最大;植被覆盖度分布特征在各坡向上无明显差异,但北、东北、东方向的植被覆盖度较西北、东南方向高。1993—2019年龙脊梯田植被覆盖度分布主要受人类活动、海拔、坡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通过种植植被扩大林地面积,提高了区域植被覆盖度,但人类活动范围逐渐向外拓展,低、较低植被覆盖度不断扩大。

胡晓婵,梁雅婷,彭雁琴,李青燕,马姜明[3](2021)在《龙脊梯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文中认为桂林龙胜龙脊梯田以农业梯田景观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梯田农业,具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美称。本文针对我国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从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农业文化等多个方面来深入探究龙脊梯田可持续发展的提升路径,从而为促进龙脊梯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及对策,并为类似的地区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借鉴与启示。

张清泉[4](2021)在《旅游转型升级背景下龙脊梯田景区利益相关者协调路径研究》文中提出

孙华强[5](2021)在《生计资本对民族旅游村寨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周密[6](2021)在《可持续生计视角下龙脊大寨村民族乡村酒店经营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汪菁菁[7](2021)在《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居民空间正义感知与社区参与关系研究》文中认为

杨荔[8](2021)在《桂林龙脊梯田景区民宿服务场景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章琳丽[9](2021)在《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评价》文中研究表明

刘慕頔[10](2021)在《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剩余索取权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研究法,研究拥有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选取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本文的案例研究地,并对景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且开发较为成熟的金坑大寨、壮界寨、田头寨、新寨、黄洛瑶寨、古壮寨和平安寨共七个村寨的寨民进行实地访谈,共访谈202人。在案例研究中,本文从七个村寨、红瑶和壮族以及八个民族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对广西龙脊梯田景区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的剩余索取权持有情况、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情况以及拥有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剩余索取权理论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果:一方面,广西龙脊梯田景区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有剩余索取权,因此才会参与开发和保护;另一方面,拥有不同的剩余索取权对广西龙脊梯田景区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情况不同。因此,本文研究结论:拥有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有影响,且获得剩余索取权类型数量不同影响亦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广西龙脊梯田景区及其他民族地区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中,赋予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剩余索取权,从而加大民族地区的旅游竞争优势,加快民族旅游经济发展,实现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山地民族旅游研究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搜集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搜集
    (二)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主题及内容
    (一)山地民族旅游内涵与概念界定
    (二)山地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三)山地旅游与社区居民的关系
    (四)山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五)山地民族旅游的规划与开发
        1. 山地民族旅游产品形象设计
        2.“山地民族旅游+”模式
    (六)山地民族旅游的发展模式及路径
    (七)山地民族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
三、山地民族旅游研究的前瞻
    (一)加强山地民族旅游理论与方法研究
    (二)拓宽山地民族旅游研究地域
    (三)加深山地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
    (四)创新山地民族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五)重视山地民族旅游游客体验研究
四、结语

(2)1993—2019年龙脊梯田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 数据来源
        2.1.2 数据预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2.2.2 地形因子分级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度变化
        3.1.1 土地利用类型
        3.1.2 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
    3.2 植被覆盖度面积转移
    3.3 植被覆盖度地形响应分析
        3.3.1 高程响应
        3.3.2 坡向响应
        3.3.3 坡度响应
4 讨论与结论

(3)龙脊梯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龙脊梯田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梯田经营之本逐渐被忽略
    1.2 梯田的原始景观受到破坏
    1.3 资源和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1.4 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日益失真
2 龙脊梯田可持续发展可行性建议
    2.1 加强梯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
    2.2 确定适宜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量
    2.3 推进村寨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2.4 保护和传承梯田的农业遗产文化

(10)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框架
    第一节 有关剩余索取权概念和类型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有关剩余索取权作用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有关文化资源概念、特征和分类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有关参与概念、类型和作用的文献综述
    第五节 有关红瑶和壮族文化资源特色的文献综述
    第六节 研究框架
第三章 个案研究
    第一节 案例选择的原因及调研基本情况
    第二节 广西龙脊梯田景区调查结果
    第三节 广西龙脊梯田景区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结论、建议、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四、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山地民族旅游研究回顾与前瞻[J]. 桂荣芳,明庆忠,刘安乐,史鹏飞,韩璐.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05)
  • [2]1993—2019年龙脊梯田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空间分布格局[J]. 王醒,方荣杰,张帅普,黄卉,黄朗,吴忠军. 西部林业科学, 2021(05)
  • [3]龙脊梯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胡晓婵,梁雅婷,彭雁琴,李青燕,马姜明. 新农业, 2021(17)
  • [4]旅游转型升级背景下龙脊梯田景区利益相关者协调路径研究[D]. 张清泉.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5]生计资本对民族旅游村寨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孙华强.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6]可持续生计视角下龙脊大寨村民族乡村酒店经营发展研究[D]. 周密.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7]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居民空间正义感知与社区参与关系研究[D]. 汪菁菁.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8]桂林龙脊梯田景区民宿服务场景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D]. 杨荔.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9]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评价[D]. 章琳丽.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10]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D]. 刘慕頔.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