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文文献综述)
张源[1](2021)在《《巴门尼德》:关于“一”的“神圣喜剧”》文中提出《巴门尼德》是柏拉图最精纯的哲学对话,也是"完整的柏拉图神学"。该篇以阿提卡喜剧模式出之,是柏拉图以喜剧手法来描写最严肃的人类命题:即有死者的意见经由逻各斯归于"一"、最终飞升至不朽神界的神圣喜剧。其中巴门尼德关于"一"的论证,是哲人的极限"游戏"(παιδ?α),也是全剧的狂欢"终曲"(exodus)。在伯里克利治下信奉多元价值的雅典帝国到达全盛巅峰的时刻,巴门尼德/"一"的降临,为帝国深陷"一"与"多"之间的思想纷争埋下了伏笔,此后一切篇章,无不由此而起。巴门尼德那场对话的影响与后果,将在后续柏拉图对话中渐次展开。正如《巴门尼德》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一",本篇也同时是全部柏拉图对话之"一"——"一"是开端,也是结局,它既在自身当中,又在一切事物当中。
周航[2](2020)在《关于无的追问》文中提出文章以无为追问的对象,依次梳理了阿那克西曼德、巴门尼德、柏拉图、埃克哈特、黑格尔、克尔凯郭尔、尼采及海德格尔哲学中无之论题的基本提法。无之论题作为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在整个哲学史中延续着,文章据此进一步将无之论题的开端由巴门尼德向前推进到阿那克西曼德。继而对作为论题的的无、作为论题主体的无以及作为显现自身之方式的无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梳理。通过对阿那克西曼德思想中的核心概念?πειρον的含义及翻译的澄清,说明形容词apeiron与名词the apeiron的区分所具有的意义。通过对辛普里丘记载的阿那克西曼德残篇的分析,提出apeiron nature作为本原的可能性,并说明将the apeiron理解为规律合理之处。由此推论出作为一种属性的apeiron与作为规律的the apeiron一同规定着作为本原的apeiron nature。最后指出,阿那克西曼德思想具有的无之思想的萌芽与亚里士多德的“无限”以及海德格尔无之问题的关联,由此为将阿那克西曼德视为无之问题的开端提供一种合理的解读。从巴门尼德关于存在的基本命题出发,指出esti与on同源于einai。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实体理论和生成观的考察,得出实体能够是且不是,以及生成不能出自无。将前两条命题与巴门尼德意见之命题的比较,得出以“存在”理解巴门尼德命题的合理之处。将“命名”与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进行对比考察,推论出“意见”源于“命名”,并依据人的认识过程构建出存在者、事物之“是”及“是者”的三重结构。通过对存在者和存在之意义的考察为巴门尼德存在命题的必然性进行了辩护。最后论证存在与无的同一,由此得出巴门尼德存在命题中的无作为一个明确的论题首次在哲学史上呈现出来。由亚里士多德开启的形而上学与物理学的分裂压制了无-存在,将无-存在表象为“是者”。形而上学的科学化进程不断地逼促着人,催生危机。救渡升起于危机催生之处,因此要求向源初的复返,即对存在之真理的思索。这一思索同时思及此在之本质,即生存。
王典[3](2019)在《巴门尼德哲学的宗教蕴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存在静止"是巴门尼德哲学的逻辑原则,由此原则,巴门尼德建立了对必然性、思想的初步认识。巴门尼德哲学符合古希腊人的文化、宗教观念,并确立了西方文明中"有神论"的逻辑基础。
王典[4](2019)在《论巴门尼德“存在”概念的自然哲学蕴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门尼德通过对"存在"概念的推演,指出"存在"必定存在而"非存在"不可能存在,并进一步推出"存在"不生不灭和不变的特性。随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发展,"存在"成为用于表达自然、客体的基本概念,而巴门尼德"存在"概念的自然哲学内涵,亦随着思想史的发展被"掩蔽"了。返回到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准确还原和解读巴门尼德"存在"哲学的基础。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不是抽象的哲学原则,而是具体的自然哲学原理。以"思想"、"真理"、"显现"等主观性概念理解"存在",必有违巴门尼德原意,亦不符合古希腊自然哲学对巴门尼德哲学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王典[5](2017)在《黑格尔逻辑学存在概念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旨在分析阐明黑格尔《逻辑学》中的存在概念,从而展现出黑格尔《逻辑学》的思辨方法及《逻辑学》中“存在论”部分的基本原则,为理解黑格尔的思辨逻辑学提供一个切入点。《逻辑学》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黑格尔的思辨逻辑学可谓博大精深,具高度的思辨性和教科书式的严谨性。黑格尔《逻辑学》不仅是黑格尔哲学的精华所在,也是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伟大成就。但黑格尔《逻辑学》中描述逻辑范畴的正文内容艰深晦涩,寻求合理恰当的解释方法是有必要的。黑格尔在《逻辑学》的绪论中总结概括了传统形而上学、经验主义、康德主义、直觉主义的思想原则,并对哲学思辨的优越性做了简单阐述。黑格尔的《逻辑学》绪论是以探讨哲学史问题、原则性问题为主的,而学界对黑格尔《逻辑学》的解释也主要集中在原则性问题这一方面。《逻辑学》以纯粹思维的具体活动为内容,如若忽视《逻辑学》逻辑范畴的具体内容,且不能将思维原则与思维的具体活动通过思辨统一起来的话,则《逻辑学》内容与原则之间的鸿沟会极大影响对《逻辑学》的理解。就如同理解数学定理并不意味着能够解答数学题目,在理解黑格尔《逻辑学》原则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理解《逻辑学》的具体内容。本论文试图以分析具体逻辑范畴从而掌握思辨逻辑原则的方式,尝试为理解黑格尔《逻辑学》打开一个窗口。本论文选取了存在概念作为详细解析的逻辑范畴,理由主要有二:一、存在概念在哲学史上的意义是极为丰富的,在传统形而上学中,存在概念经由亚里士德及中世纪哲学的阐释,长期以来被视为本体论问题中的核心范畴之一,故学界对存在概念的探讨研究为数不少。但《逻辑学》中存在概念的意义是非常具体且细致化的,存在这一逻辑范畴虽然与本体论问题相关,但自有其限定的意义,精确地把握存在概念限定的意义,是理解《逻辑学》存在概念的首要方面。对《逻辑学》其它范畴的解读阐释,也应以对范畴精确地限定性理解为前提,而不应急于展开联想与扩展。存在概念作为一个含义极为丰富的范畴,对它的限定性解读将可体现出《逻辑学》中逻辑范畴展现其自身的思辨逻辑原则。二、由于存在概念涉及大量的原则性问题,其自身的思辨含义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存在概念的思辨内涵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最先发现的,巴门尼德通过对存在概念的思辨推演,提出存在概念的同时,还提出了“存在存在,非存在不存在”这一具体的命题。《逻辑学》中对存在概念的思辨描述,能很好的解释和还原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本论文在解释《逻辑学》中的存在概念时,希望能还原出存在概念的传统含义、“古希腊式”的含义,尝试以思辨逻辑的角度对哲学中的存在问题做出一定的补充,从而完善对存在概念的理解维度。黑格尔认为,哲学应是研究具体思想的科学,具体性是黑格尔哲学有别于谢林哲学、康德哲学的一个主要方面。而思辨逻辑学可谓最“具体”的科学,因为在思辨逻辑学中的范畴既可视为思想的原则与方法,同时也是活生生的发展着的内容。按一般的观点,形式逻辑对思维内容、思维对象是持中立、不相干的态度,而思辨逻辑则与形式逻辑相对立,是内容的逻辑,思辨逻辑学展现的是思维对思维内容理解、领会的发展进程。逻辑范畴作为有限的规定,首先并不是直接地呈现为思维原则,而是作为被思维的内容,随着思维内容既逐步发展,思维原则亦得以明晰。正是由于思辨逻辑学通过内容表达原则的特点,黑格尔在《逻辑学》的正文中只是将各逻辑范畴列举并描述,并没有在逻辑范畴之外补充某种原则。这样的写作方式,使得《逻辑学》一书中核心内容(逻辑范畴)与解释性内容(说明与附释)之间存在着较大距离,造成了阅读《逻辑学》的困难。本论文将运用内容与原则相统一的思辨逻辑学方法,通过具体的范畴对《逻辑学》三大部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作出比较和解释,之后再对“存在论”这一部分的特性和原则作进一步解释,并将关注点引到《逻辑学》的两个初始范畴“存在”和“变易”。《逻辑学》中“存在”和“变易”这两个范畴是可以找到切实的哲学史依据的,本论文还将对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哲学作简要论述,并尝试结合《逻辑学》的思想予以解读。最后再结合黑格尔《逻辑学》的文本内容对“存在”和“变易”这两个范畴作更细致深入的解释。在思辨逻辑学的基本原则与具体的逻辑范畴之间架构一个桥梁,以内容和原则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具体细致的思辨逻辑问题,是本论文力求达到的目标。
刘永金[6](2017)在《巴门尼德“存在”范畴刍议》文中研究指明巴门尼德是古希腊"存在"学说的开创者,诸多学者关于他的"存在"范畴的本质意蕴到底是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其实,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认识到巴门尼德的"存在"范畴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在人类认识史和本体追求的过程中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拨开笼罩在巴门尼德存在论哲学上的一片浓雾,使人们窥得其真面目。
马进[7](2016)在《教育与存在:语文教育的存在论阐释》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教育的存在论阐释归属于语文教育哲学研究。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已到了召唤语文教育哲学到场的阶段。语文教育哲学作为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新兴方向,其在研究领域中的到场与绽出有利于帮助语文教育突破自身的学科意识,追寻从宏观的哲学与教育学视界来构建属于语文教育自己的教育哲学体系。存在论观照下的语文教育之为语文教育,从内在结构上说,语文与教育二者共属一体、同等源始;从先行基础上说,教育哲学实为语文教育哲学的先行视界。故语文教育哲学乃是哲学、教育、语文三者共融、共在、共生的教育研究领域,是为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优先思考与追问的先行者。从存在论视角看,语文教育遗忘的问题有很多。但“存在”作为语文教育遗忘的问题,乃属于语文教育存在论的最基本问题。“存在”被语文教育遗忘蕴含两层意思:一是语文教育遗忘了自身的“存在”,“存在”在语文教育中处于被遮蔽的地位;二是语文教育遗忘了从“存在”这一底座来观照语文教育在存在者层次上的诸问题。“存在”作为语文教育之被规定为语文教育的存在论根基,其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无比的优先地位。故对语文教育的“存在”之追问,实为语文教育存在论的基本任务之一。遗忘“存在”的语文教育面临一系列属己而鲜为觉知的基础性困境:首先,在研究范式上,语文教育关于“是什么”的传统形而上学思考遮蔽着语文教育关于“如何是”的存在论思考,这致使语文教育在本质论的道路中有陷入迷失本己的困境之可能;其次,在基本存在状态上,语文教育的非本真状态与本真状态鲜有被关涉,这致使语文教育的本真状态尚未能以澄明、在场的方式观照语文教育的日常发展;再次,在基本的时空关系上,语文教育的时空在场与时空转换鲜有被关注,这致使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从未真正以“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学立场出场。这一状况加剧了语文教育理论对实践的远离,以及实践对理论的去远之危机。“存在”之被语文教育遗忘,从原因上说,并非命运之偶然。第一,“存在”自身天然的自行遮蔽性、隐而不显性,使得“存在”总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而被存在者遮蔽。此外,因传统形而上学漠视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分而将存在实体化,把对存在者的研究作为对存在的研究,从而遗忘了“存在”。第二,语文教育本质论因追问语文教育的本质,走向了单一本质论研究,逃避着对“存在”的观照;语文教育本体论作为最切近语文教育的“存在”之研究,因将语言作为本体,走向了汉语言文字研究,导致了对“存在”问题的错位;语文教育知识论因仅关注语文的实体性知识而僭越了关注“存在”的知识。可以说,传统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构成了语文教育遗忘“存在”的哲学原因,而存在的历史宿命与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共同促使了“存在”在语文教育中被遗忘。在语文教育得以并能够追问“存在”的条件上,存在论的转向与语文教育此在的出场为语文教育追问存在提供了重要契机。一方面,形而上学的终结显现了“存在”,促使存在论从形而上学的苑囿中获得解蔽并走向醒觉之路。醒觉后的存在论,区分了存在与存在者的差异,提出了此在追问存在的优先性问题。另一方面,此在的出场为语文教育此在的绽出提供了存在论的优先性。语文教育此在是语文教育领域中能够追问存在、领会存在的在场者,是与语文教育的现成存在者不同的在世生存者。语文教育此在属于语文教育领域的特殊存在者,其中,此在师生作为语文教育此在的最核心存在者,对语文教育的基本存在状态起着规定性作用。语文教育的基本存在状态展现为非本真状态与本真状态。语文教育的非本真状态并非指语文教育的较高或较低存在状态,而是指以显性方式展现于语文教育中的日常状态,是语文教育日日如其所是的平均状态。在语文教育日日如其所是的平均状态中,语文教育此在的常人化、语文教育生活的日常化、语文教育活动的操劳化等,共同构成了语文教育非本真状态的日常展现形式。语文教育的非本真状态以对本真状态逃避或遮蔽的方式展现自己,这常导致语文教育日常状态的现身情绪方式诸如语文教育之“怕”的情态弥漫、“畏”的精神失落和“言”的诗意破碎等到场。语文教育的本真状态以隐性方式存在于语文教育的非本真状态之中。语文教育的本真状态不是一维状态,而是从时间性的两端绽露为语文教育的源始状态与能在状态。语文教育源始状态的绽出,则指引着语文教育以返回步伐直观自身原初的澄明、无弊之境;语文教育能在状态的绽出,指引着语文教育以向上的动姿运行自身自由的可能向度,从而促动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可持存发展。语文教育的非本真状态与本真状态不仅仅是对立统一之关系,语文教育的本真状态就在非本真状态之中,二者在存在论上共属一体。从存在论视角重构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不是对语文教育已有理论与实践的否弃,而是在尊崇语文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对语文教育现有理论与实践的推进和改善。语文教育的存在论重构,召唤语文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追求自觉觉他的觉性、自在自为的自性、语词如花的诗性;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关注理论先行、区分实际和改革的能在观照;在语文课程知识选择上,强调返回源头性知识、优先经典性知识、适选新生性知识;在语文教育师生关系上,关切此在师生的存在特征以及能在向度。
肖俏[8](2016)在《“相”之困境 ——聆听《巴门尼德》》文中研究说明聆听《巴门尼德》的电闪雷鸣,关键在于理解的基础上,这种理解源自于思想与思想的对话。通过戏剧化舞台的构建,听者置身于思想之中而产生出某些困惑并自然地提出困惑等待哲人的解答,哲人尝试进行一种可行性的解答使得听者陷入了自身思想的困惑之中而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哲人则继续带领着听者逐步逼近自己思想的深渊并且直面深渊,听者在深渊中沉陷并且努力的挣扎,于是哲人引领出一条走出来的方向,引导着听者孕育出自己思想的果实,听者开启了自我复归的道路。戏剧舞台中心虽然不断地转换,但是使得听者的数目不断增加,听者有幸能从对话的双方解脱出来,冷静地考察自己和对话者之间思想的困境和可能性。柏拉图在《巴门尼德》中再次展现出了“助产术”的绝妙,苏格拉底和广大的听者在巴门尼德的步步诱导之下,逐渐认清了自己的无知,并且在思维训练之下自己解答出了自己思想的困惑,从而走上了自我实践的道路。
缪继[9](2016)在《论柏拉图思想的表达》文中研究表明哲学思想的一般表现形式是思维过程、理论、原则以及观点。而柏拉图与大多数哲学家不同,用对话写作哲学、表现哲学家,并在这过程中不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是柏拉图思想的特点。在描述、论证类的哲学作品中,哲学如何表达似乎并不成问题。但柏拉图哲学在形式上的特殊性让哲学的表达成为研究的主题。只有对柏拉图以写作的方式进行思想表达这样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柏拉图哲学如何表现自身,才能更好地理解柏拉图哲学。柏拉图哲学除了柏拉图留下的作品和有关学园教学的传闻,最重要的是他以写作把苏格拉底作为主角的对话为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方式。柏拉图通过写作这一行动达到几个效果:首先他的写作在苏格拉底与读者之间建立了一条哲学之链。柏拉图的写作将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保存下来。苏格拉底是独特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就是他的一生,不能将他的哲学活动归结为书面化的理论和观点,也不能模仿他的生活。柏拉图的写作将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记录下来。当然,记录苏格拉底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增添和删减的要素,是不能进入哲学探讨的。关键是柏拉图在记录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时,完成了苏格拉底式哲学活动的转型。这一转型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哲学研究从苏格拉底式的行动变为书面写作;二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保持沉默,因此很难断定这些书面对话是柏拉图的思想还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其次,柏拉图的写作在哲学上建立了绝对的优势,对话中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排挤了其他作家描写的苏格拉底,例如色诺芬、第欧根尼、亚里士多德等人。读者只有通过柏拉图的书面写作才能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而其他作家的论述只能成为柏拉图对话的补充。最后,柏拉图的写作本来是一个传达思想的中介行为,却成为既无法还原为哲学理论又无法模仿的哲学中心,成为柏拉图思想的表达方式。柏拉图的写作在遮蔽苏格拉底的原型的同时也遮蔽了柏拉图的原型,他的历史、写作动机、写作方法等都无法考证。但是对话是无可动摇的中心。柏拉图通过书写书面的对话将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展现给读者,也通过对话呈现自己的思想。读者面临的挑战是:除了通过写作行为写下来的东西,哲学还有别的表达方式。苏格拉底和第欧根尼以非写作化的行为来表达哲学,柏拉图采取了写作的方式进行思想表达。我们应关注思想自身。
张鸿[10](2014)在《《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研究《宇宙与意象》的若干问题为起点,比较中西诗学中的宇宙论。《宇宙与意象》旨在研究文艺复兴后宇宙论科学哲学对诗人想象的作用。作者提出三类意象:宇宙体系、空间和生命。赫拉克利特派哲学和巴门尼德派哲学此消彼长贯穿所有意象。从封闭到开放是宇宙体系的中心意象。空间的中心意象是以太和太空之游。宇宙生命意象包括万有引力、种子、树、蛇、星云、分解、天体的死亡、火、轮回等。封闭宇宙哲学传统压制想象力,导致文艺复兴以后美学的反叛。以无限为美并非诗人独有:神学家认为无限创造才配得上神的威力,天文学家认为无限宇宙才能容纳众多世界,生物学家欣赏多样的生命形式。无限为浪漫主义者所追求,浪漫主义者认为有限和墨守成规意味着枯竭,浪漫主义的美学是无限包容。诗人的心理与宇宙科学哲学有所联系却不能完全平行。龙萨的球形宇宙并不说明他是纯粹巴门尼德派诗人,他崇尚无限时间和变化,赞美导致生命更新的死亡。雨果是纯粹的赫拉克利特派诗人,雨果的宇宙想象是“无限”美学的胜利。克洛岱尔承认无限时间之流,却用封闭房屋比喻有限空间,明确批判无限空间。龙萨和克洛岱尔共同的矛盾在于让有限空间容纳无限时间和变化。中国古人善于超越可见世界,想象不可见世界。中国古代有无限宇宙论传统,总结如下:天地有限,有起始,宇宙无限,无起始。无限有极大和极小两个向度。中心和边缘相对,两者均可取消。无限空间有众多天地。变化是自然之理,变化不息,带来更新和生命。时空和变化不可分割。崇尚无限的哲学化为欣赏无限的美学。中国古代文论家以刘勰、司空图、王夫之和叶燮为代表,其主张在于:人为天地之心,以诗人之心囊括时空;宇宙以变为美、因变生美;以尚变的天道作为根据来说明文学发展史的本质;宇宙存在的模式是诗歌创作和诗学的终极标准;因为人文和天文可以比德,所以主体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这与古希腊缺乏主体自主性的狂兴说形成对比。中国古代诗人以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为代表,其宇宙论可总结为:质疑有限宇宙模式;强调人生有限和宇宙永恒之间的反差;以变化为宇宙的本质,注重变化的方式和规律;宇宙本体论或虚空或实有,宇宙发生论以气为核心;继承老庄以静观动的宇宙认识论;游于无垠,胸怀天地,超越有限,向往无限;秉承儒家“忠恕”思想,认定人与物同心同性、宇宙生命生生不息。西方无限宇宙论是对传统的反动,超越有限是暴力斗争,从一定程度上远离了人间,以宗教或征服宇宙为目的。无限宇宙还与上帝有关,西方人对无限表现得比较狂热。中国的无限宇宙论是对传统的继承,无限是自然之理,没有宗教色彩,具有平民气息。秉持无限宇宙论的中国诗人不能称为浪漫主义诗人。无限宇宙哲学并未引发中国人对外层空间进行西方人那样的浪漫主义想象。中西宇宙生命论的对比在于精神性和物质性、伦理性和生物性、实践性和无用性、教化和庸俗、整体和谐和个人或群体猎奇。中国古人的宇宙之游是为了个人修养或政治目的,人间是宇宙之游的落脚点。西方人抛弃地球,征服宇宙。西方诗人的心理经历了从有限宇宙到无限宇宙的审美趣味的变化。有限和无限两种宇宙模式的强烈对比导致了文艺复兴后诗人思想的自由奔放。中国古代有无限宇宙论传统。哲学家、文论家和诗人以无限宇宙为美,一贯崇尚无穷时空和变化。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没有针对有限宇宙模式的革命,面对无限宇宙中国古人始终温和超然。
二、论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文提纲范文)
(2)关于无的追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综述 |
“无”之基本概念的翻译与澄清 |
1 the“nothing” |
2 the nothing |
3 nothingness |
第一章 Apeiron的翻译与无之问题的关联 |
1 对?πειρον的先行澄清 |
2 作为规律的阿派朗者 |
3 作为属性的阿派朗 |
4 作为无的阿派朗的自然 |
第二章 巴门尼德的“无” |
1 einai,esti,与on |
2 on,ousia与命题“是且不是” |
2.1 on与ousia |
2.2 生成不能出自“无” |
2.3 两种出于非是的生成 |
3 “意见”之路 |
3.1 “意见”之命题 |
3.2 “意见”之由来——命名 |
3.3 “命名”之根据——基于逻各斯(λ?γο?)的努斯(νο??) |
4 存在与存在者 |
4.1 存在者 |
4.2 存在 |
4.3 “无” |
第三章 追问之转渡 |
1 转渡之起始——形而上学 |
2 危机与救渡 |
3 向此在转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巴门尼德哲学的宗教蕴含(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4)论巴门尼德“存在”概念的自然哲学蕴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5)黑格尔逻辑学存在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黑格尔《逻辑学》的特性 |
2.1 《逻辑学》无前提 |
2.2 内容逻辑 |
2.3 《逻辑学》与哲学史 |
第三章 存在论的含义 |
3.1 存在论的基本含义 |
3.2 存在论的基本矛盾 |
3.3 存在论与本质论的比较 |
第四章 《逻辑学》存在范畴的哲学史来源 |
4.1 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 |
4.2 赫拉克利特关于变易的思想 |
第五章 存在范畴的含义 |
5.1 存在范畴的客观含义 |
5.2 存在范畴的语言含义 |
第六章 存在范畴的发展 |
6.1 存在过渡到无 |
6.2 变易范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巴门尼德“存在”范畴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存在”范畴的提出 |
二、“存在”范畴的论证 |
三、“存在”范畴的意义 |
四、余论 |
(7)教育与存在:语文教育的存在论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存在”作为语文教育遗忘的问题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外教育存在论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内教育存在论相关研究述评 |
三、国内外语文教育存在论相关研究述评 |
四、小结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存在论基本原理概释 |
第一节 存在论关于“存在”的历史溯源 |
一、传统存在论关于“存在”的历史溯源 |
二、现代存在论关于“存在”的概释 |
三、后现代存在论关于“存在”的概释 |
四、存在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交通 |
第二节 存在论关于“存在”的相关内涵揭示 |
一、“存在”的内涵揭示 |
二、“语文教育存在”的内涵揭示 |
三、“语文教育的存在”内涵揭示 |
第三节 存在论关于“此在”的相关内涵揭示 |
一、此在的内涵揭示 |
二、教育此在的内涵揭示 |
三、语文教育此在的内涵揭示 |
第二章 遗忘存在的语文教育所遭遇的基础性困境 |
第一节 语文教育面临研究范式转换的基础性困境 |
一、语文教育“是什么”背后的存在论难题 |
二、语文教育“如何是”背后的存在论难题 |
三、语文教育“是什么”与“如何是”研究转向的存在论难题 |
第二节 语文教育基本存在状态面临缺乏观照的基础性困境 |
一、语文教育的非本真状态缺乏存在论揭示 |
二、语文教育的本真状态缺乏存在论揭示 |
三、语文教育非本真状态与本真状态关系缺乏存在论揭示 |
第三节 语文教育的时空关系面临缺乏观照的基础性困境 |
一、语文教育的时间性存在缺乏存在论揭示 |
二、语文教育的空间性存在缺乏存在论揭示 |
三、语文教育的时空转换缺乏存在论揭示 |
第三章 存在被语文教育遗忘的原因 |
第一节 从形而上学角度揭示存在被遗忘的原因 |
一、“存在”的概念隐而未显 |
二、形而上学对存在的远古遗忘 |
三、存在自身的自行遮蔽性 |
第二节 从语文教育自身角度揭示存在被遗忘的原因 |
一、语文教育本质论对“存在”的逃避 |
二、语文教育本体论对“存在”的错位 |
三、语文教育知识论对“存在”的僭越 |
第四章 语文教育追问存在的条件揭示 |
第一节 存在的觉醒:从形而上学角度揭示追问存在的条件 |
一、形而上学的终结显现了“存在” |
二、“思的事情”显现为存在之思 |
三、存在对存在问题的优先地位 |
四、存在对语文教育的优先地位 |
第二节 此在的出场:从语文教育自身角度揭示追问存在的条件 |
一、此在对存在问题的优先地位 |
二、此在对语文教育的优先地位 |
三、语文教育此在的优先地位 |
四、语文教育此在的基本存在状态 |
第五章 语文教育基本存在状态的存在论揭示 |
第一节 语文教育非本真状态的日常方式解构 |
一、语文教育此在的常人化 |
二、语文教育生活的日常化 |
三、语文教育活动的操劳化 |
第二节 语文教育非本真状态的日常意义解构 |
一、语文教育之“怕”的情态弥漫 |
二、语文教育之“畏”的精神失落 |
三、语文教育之“言”的诗意破碎 |
第三节 语文教育本真状态的源始意义澄明 |
一、语文教育的存在先行于语文教育本身 |
二、语文教育此在先行于语文教育的“真理” |
三、语文教育的学先行于语文教育的教 |
四、语文教育中的学生先行于语文教师 |
第四节 语文教育本真状态的能在意义澄明 |
一、个别化语文教育此在的优先性 |
二、语文教育中学生能在意志的唤醒 |
三、语文教师本身能在自由的召唤 |
第六章 语文教育的存在论重构 |
第一节 语文教育价值取向的存在论探寻 |
一、自觉觉他:语文教育的觉性追求 |
二、自在自为:语文教育的自性追求 |
三、语词如花:语文教育的诗性追求 |
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存在论探寻 |
一、理论先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理论思想作为先行基础 |
二、区分实际: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限行的实际作为改革张力 |
三、能在观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能在式反思作为显行力量 |
第三节 语文课程知识选择的存在论探寻 |
一、从开端而来:返回源头性知识 |
二、让经典先行:优先经典性知识 |
三、觉知当前性:适选新生性知识 |
第四节 语文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存在论探寻 |
一、此在师生:语文教育的此在师生存在论内涵 |
二、存在特征:语文教育的此在师生之存在特征 |
三、能在向度:语文教育的此在师生之能在向度 |
结语 林间空地:走向存在的语文教育 |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后续研究的初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相遇在思的林中路上 |
(8)“相”之困境 ——聆听《巴门尼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2 研究方法——听 |
1.3 一与多 |
1.4 人物设置 |
第二章 开场 |
2.1 话语的先行到场 |
2.2 寻找主角 |
2.3 问题的提出 |
第三章 入景 |
3.1 巴门尼德的诱导 |
3.2 思想深渊的澄清 |
第四章 高潮 |
4.1 进入到巴门尼德的思想训练 |
4.1.1 第一组推论:如果一一 |
4.1.2 第二组推论:如果一存在 |
4.1.3 第一、二组推论的补充 |
4.1.4 第三组推论:如果一存在,一以外的其他事物必定有什么性质? |
4.1.5 第四组推论:如果一存在,一以外的其他事物必定不具有什么性质? |
4.1.6 第五组推论:假如一相对不存在,从中可以做出那些关于它的推论? |
4.1.7 第六组推论:假如一绝对不存在,从中可以做出那些关于它的推论? |
4.1.8 第七组推论:如果一相对不存在,其他事物必定会有什么性质? |
4.1.9 第八组推论:如果一绝对不存在,而只有一以外的其他事物,从中可以做出什么推论? |
4.2 自我的复归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论柏拉图思想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导论 |
1 对柏拉图的写作进行考察的必要 |
2 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
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一章 早期哲学表达方式的多样及柏拉图哲学的特殊之处 |
1.1 哲学表达的简要考察:形式与内容 |
1.2 柏拉图对话的特点 |
1.3 从理论到行动的研究转向 |
第二章 柏拉图对话的主题: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 |
2.1 独一无二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
2.2 苏格拉底哲学及方法的实质 |
2.3 苏格拉底之死与哲学活动的终结 |
2.4 作为哲学研究转向的柏拉图的书写 |
第三章 作为无思想者的思想的柏拉图哲学 |
3.1 柏拉图的缺席 |
3.2 苏格拉底的沉默与柏拉图的沉默 |
3.3 柏拉图的沉默之为哲学的主题 |
3.4 无主的哲学与作为中介的哲学家 |
第四章 无思想者的思想的传播 |
4.1 对柏拉图对话的非在场式误读 |
4.2 读者对无思想者的思想的参与 |
4.3 思想传播的链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语 |
第一部分 《宇宙与意象》研究 |
第一章 《宇宙与意象》的主要意象 |
第一节 关于宇宙体系的意象:赫拉克利特派与巴门尼德派的对立 |
一、 由赫拉克利特哲学产生的宇宙意象:火、变、水流、多样性 |
二、 由巴门尼德哲学产生的宇宙意象:圆形或球形、静止、有限、封闭 |
三、 巴门尼德主义和赫拉克利特主义的斗争: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宇宙模式对布鲁诺和笛卡尔宇宙模式 |
第二节 关于宇宙空间的意象 |
一、 明亮柔软的以太对诗人的意义 |
二、 黑暗坚硬的以太对诗人的意义 |
第三节 关于宇宙生命的意象 |
一、 文艺复兴的前奏——古代到中世纪的宇宙生命思想略述 |
二、 生命形态的意象——文艺复兴及稍后时代的活力宇宙 |
三、 生命的力量——“万有引力”引发的意象 |
四、 种子——18 世纪宇宙生机论的一个意象 |
五、 宇宙生命的三个象征:树、蛇、星云 |
六、 天体的死亡方式 |
七、 宇宙生命的循环——“火”意象始末 |
第二章 《宇宙与意象》论浪漫主义 |
一、 蒂泽对浪漫主义的论断 |
二、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比:从对比中把握浪漫主义的特征 |
三、 近代天文学对于浪漫主义的意义 |
(一) 近代无限宇宙论简述 |
(二) 库萨的尼古拉:宇宙无限论的首创者 |
(三) 布鲁诺:关于“多“的美学 |
(四) 亨利 莫尔:无限的美学和不能满足的诗人 |
四、 生物学和生物学家的浪漫主义美学 |
(一) 16 至 18 世纪生物学的总体趋势及其哲学、美学意义 |
(二) 生物学家的浪漫主义幻想 |
第三章 法国诗人的宇宙 |
第一节 皮埃尔 德 龙萨的宇宙论 |
一、 蒂泽所论之龙萨 |
二、 再论龙萨的宇宙论 |
(一) 宇宙的结构:九重天、天穹的运动、四元素、有限空间、宇宙两界 |
(二) 宇宙的起源 |
(三) 龙萨论鬼 |
(四) 龙萨论变化和死亡的价值 |
(五) 龙萨论人的地位 |
第二节 《宇宙与意象》论雨果的宇宙 |
一、 飞逝的星球 |
二、 星际影响 |
三、 宇宙的套嵌模式 |
四、 面对黑暗的焦虑 |
五、 宇宙征服和对地球的眷恋 |
六、 宇宙生命 |
七、 螺旋形的宇宙 |
第三节 保罗 克洛岱尔的宇宙观 |
一、 克洛岱尔在《宇宙与意象》中的位置以及蒂泽对克洛岱尔的陈述 |
二、 克洛岱尔宇宙论的基本内容 |
(一) 宇宙的中心 |
(二) 宇宙的封闭和有限 |
(三) 克洛岱尔关于时间、运动和宇宙整体性的观点 |
三、 帕特莫尔和华莱士对克洛岱尔宇宙论的意义 |
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哲学和文学领域的初步比较 |
第四章 中国古代无限宇宙论简述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哲学中的初步比较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无限宇宙论 |
一、 孔子和《周易》论时间和变化 |
二、 道家的无限论 |
三、 《墨子》之相对与绝对 |
四、 《管子》之“宙合有橐天地” |
五、 《子华子》之“万物相禅”和存在物的差别论 |
六、 《尸子》之不分割时空的宇宙定义 |
第二节 无限宇宙论的发展:从汉到明清之际 |
一、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空间观念 |
(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六种天地模式及天文学和哲学宇宙论的关系 |
(二)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空间论 |
二、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时间观念 |
三、 从汉到明清之际关于变化无止息的观念 |
第三节 中西宇宙模式的比较 |
一、 关于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时空和变化思想的简述 |
二、 中西对待有限和无限宇宙模式的两种态度:布鲁诺和杨泉、柳宗元、邓牧、《琅嬛记》的比较 |
三、 中国古代与古希腊传统时间观念的比较 |
四、 中西对待变化的心理的比较 |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论家的宇宙观 |
第一节 刘勰文论的宇宙意识 |
一、 刘勰论“文” |
二、 刘勰论“神思” |
三、 刘勰论心物相感 |
四、 主体性的得失:刘勰论人的主体性和古希腊“狂兴”思想的比较 |
第二节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宇宙论诗 |
一、 《诗品》以时空论诗 |
(一) 对空间与时间的态度或认识 |
(二) 宇宙存在的三种方式 |
(三) 追求无限时空的三种态度 |
二、 《诗品》以变化论诗 |
(一) 丰富的物象 |
(二) 生机 |
(三) 流动 |
第三节 王夫之和叶燮诗学的变化论 |
一、 诗文摹写天地之至美、大文 |
(一) 天地固美、变化生美、以变为美 |
(二) 诗文摹写天地之美:天化与人心的遇合 |
二、 以变为核心的文学史观 |
第六章 中国古代诗人的宇宙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诗歌创作中的比较 |
第一节 屈原的宇宙模式以及屈原和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
一、 《天问》宇宙论与战国时北方文化的关系以及对有限宇宙模式的质疑 |
二、 《离骚》太空之游的巫觋色彩以及屈原与蒂泽所论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
(一) 《离骚》太空之游的巫觋色彩 |
(二) 屈原与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
第二节 李白的宇宙三论 |
一、 无限、虚空的宇宙本体论 |
二、 气一元论:李白的宇宙发生论 |
三、 静观:李白的宇宙认识论 |
第三节 杜甫的儒学宇宙以及宇宙生命论的中西比较 |
一、 杜甫宗儒的证据 |
二、 杜甫观物五论 |
三、 杜甫以“忠恕”达“仁” |
四、 儒学生命观对杜甫的指导 |
五、 杜甫宇宙生命论和《宇宙与意象》所述西方宇宙生命论的比较 |
第四节 苏轼的宇宙论以及中西太空之游、时间和变化观念的进一步比较 |
一、 苏轼的宇宙胸怀和空间之游 |
(一) 高怀远度 |
(二) 天游 |
(三) 《庄子》、苏轼的“天游”与《人和宇宙空间》太空之游的比较 |
二、 对有限时间的焦虑和对无穷时间的追求 |
(一) 苏轼对待有限和无限时间的态度 |
(二) 雪莱《时间》诗的思想与苏轼时间观念的比较 |
三、 以“变”或“动”为核心的哲学以及文艺鉴赏和创作 |
(一) 关于“变化”的哲学 |
(二) 以“动态美”评论文艺作品 |
(三) 苏轼诗作的动态美 |
(四) 雪莱“变化”主题和苏轼变化论的比较 |
四、 苏轼与浪漫主义 |
结论 |
一、 关于《宇宙与意象》所述意象以及三位法国诗人宇宙论的总结 |
二、 关于中国古代无限宇宙论传统的总结 |
三、 中国古代文论家和诗人宇宙观的总结及其所反映的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 |
四、 西方浪漫主义崇尚的无限包容性美学:西方美学发展史的巨大转向 |
五、 中西哲学对宇宙模式的伦理价值判断和双方对待宇宙模式的态度比较 |
六、 中西宇宙生命论以及宇宙之游主题的比较及其折射的中西文化特色 |
七、 文学与宇宙学学科会通所体现的人类思维的某些特点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论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文参考文献)
- [1]《巴门尼德》:关于“一”的“神圣喜剧”[J]. 张源.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02)
- [2]关于无的追问[D]. 周航. 兰州大学, 2020(12)
- [3]巴门尼德哲学的宗教蕴含[J]. 王典. 理论观察, 2019(09)
- [4]论巴门尼德“存在”概念的自然哲学蕴涵[J]. 王典.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5]黑格尔逻辑学存在概念研究[D]. 王典. 吉林大学, 2017(03)
- [6]巴门尼德“存在”范畴刍议[J]. 刘永金.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 [7]教育与存在:语文教育的存在论阐释[D]. 马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 [8]“相”之困境 ——聆听《巴门尼德》[D]. 肖俏. 兰州大学, 2016(08)
- [9]论柏拉图思想的表达[D]. 缪继.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10]《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D]. 张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