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会元论瓷二三事(论文文献综述)
付鹏[1](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阮慧玲[2](2020)在《蓝鼎元古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蓝鼎元学问,纯正不杂,崇正是其一大特点。其追溯儒学源流,辨析理学学统,明确反对佛老陆王学说。崇实特质更是其事功行践一生的最好注解。做学问要秉承“道不用则虚而无寄”的道用思想,有识之士应内淑“身家性命非空谈”的修养精神,而在自己有可为、能建树的履任上更应推行“经世理物”的应用实践,这三位一体的实学思想透彻表现出其作为清初理学大家内圣外王的追求与风范。蓝鼎元的教育思想体系,以濂洛关闽之学为主体,教育学子不应以弋获科名作为求学目的,做雕章绘句之缛文与空疏无用之浮文,而应将习得学问放到广阔的社会历史领域中进行实践,以求匡世济民之实效。其教育实践包含书院及义学的倡建、创办、授课,培育学子的品行及学问,又于莅民敷政期间淳化风俗之教,以此做为解决部分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其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古代教育史上值得记录的一页,既致力于学术经遒,又有功于推贤育才,是当之无愧的理学教育大家。在蓝氏的文学思想中,理学之内核是其显着特征,其教育其门生,需将理学之覃思贯注到文章之中,写文章来阐发理学要义,“理学,文章之根本;功名道德之绪余”。其于文中惯用三代典故,喻指其事,无忘道统,彬彬乎存先王礼乐之意,足可见其执着卫道的精神。其自谓“经济者,文章之大本领也”,强调文章与经济、学术与致用必须达到统一,“经济文章皆为有用实学”,实用实学为本,寓目所及所作皆是经济。“文所以载道也,必有益于天下国家,身心性命”,这便是蓝氏的文道观。道需取之于外,“沉浸于四子六经,以正其本,讲究性理先儒诸书,以清其源”;又需取之于内,在及物中求道,“非穷高极远,幽渺难行之谓,即在尔室屋漏,人伦日用之间”。其谓“文以气为主”,特指弥散在天地间、在作家胸襟磊怀吐纳的浩然正气,强调“善养浩然之气则发为文章,正大雄厚,无靡曼邪僻之习”。其于史传散文的记迹传意方面有实践心得,强调“据实直书,而善否自见”,考察现实是个前提。在修史制度观、史书体例方面皆有创见,行文常蕴春秋笔法,是一位具备史之三长并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史学学者。其部分古文,受明清小品文的影响,能从幽微处发议,叙事中含衔真理,理趣风致,咸惬流盎,是点睛与拔高之笔。其对场屋之章能够持辩证的态度,认为制义一科,在训诂上补苴罅漏,义理上融会众说;主张以古文为时文,切中时弊,立主脑合体式,其中“必有中正和平昌明驯雅之气象,匪高、匪深、匪新、匪奇,炼不造作,刻不伤气,镕经铸史,不见饾饤”,且应准以绳墨,规范并不影响创作才能的发挥;至于帖括,则为文辞之末,不可取。其平日鲜少作诗然对品鉴诗歌有独到的认识,“诗以道性情,必真挚而后工焉”,但“真”与“情”还需要有约束和统摄的力量,其于此强调的是儒家义理,“诗必有义理,惟深于道者能知之”,“道心”以义理为内容,“道心”统摄“人心”,亦统摄情与性。诗文虽词章之学,可以觇人品,验德性,人品与诗(文)品相统一的思想根源是中国美学高度强调“美”“善”相统一的特征。蓝氏着述中的记(纪)文,包括山水游记、涉台山水考察纪、斋室记、杂记、亭台楼阁修造记、书画记。记体可以自由地写物、抒情、叙事、说理,这些文体功能和审美特征在蓝文中皆有体现,有记述天地间奇景,笔墨悠长,情兴无极;有记述险恶世情,清冷荡漾,似一泓秋水;有记述生活平凡事,微处着笔,擘肌分理;有记述想象中的世界,含蓄旨远,笔力矫拔……其还别出心裁地变换叙事视角描述人物、铺设环境使人物活动和性格发展有特殊空间,借言他之笔展现自己的宏才大略……这些不得不说是蓝氏于古文书写方面的思考和创见。蓝氏着述中的论说文,博赡前史,议论宏发,虽时移世易,但其中所透析的理与义亦可深刻鉴今;其于地方建置沿革颇为用心,对黔粤闽多地的区划和地志深思细量,所议析其物土,概其人文,统筹兼顾;其诱掖后进,署以字说,内含儒家修齐治平学说,饱藏儒家立人的价值期望。其论说文一意摄之,雄快警辟,文势流走,高低错落,无牵枝蔓叶的冗沓感,在质辞关系上面把握得当,擅长剪裁材料,于架堂立柱外,亦得益于其对时空跨度极大的历史经验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把握。蓝氏着述中的六条奏疏,有古懋自勉、言从肺腑的履历条奏;有卓识远见、裨益地方的经理台湾条奏;有擘析舟楫利涉,飞挽漕粮流通百货的畅兴海运条奏;有移风易俗,力田务农,变流徙民为恒产民的富教条奏;有益吏治民生,改变行政区划的封疆条奏。这些奏疏,都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于政事诸端陈利弊切方案,心系社稷黎庶,思安置运筹划,讲究疏谏策略,诚如旷敏本评价“一腔忠爱之忱,与笔俱飞,与墨俱流,于此见真”,亦足可见蓝氏素日砺乃锋刃,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识。蓝氏着述中的序跋文,序体繁复多样,包含诗文序(诗序、文序、时文序)、颂序、赠序(饯别序、宴集序)、寿序等等。其擅从“人物品藻”的古典美学出发,揭示创作主体与他们各自的品德才性、身世际遇的必然联系。其借为闽学前贤、师长作序之契,崇正学斥异学,溯真儒薮道,倡经济文章,行文笔法,气势如虹。其颂序于润色洪业之余,巧妙融入“以我观瞻”的视角,且不忘借盛世之景论道,阐释皇极经纬之精义。其赠序既表达与友人惜别绸缪之意,并致敬爱陈忠告,甚至协以解决具体问题,指陈弊实,剀切淋漓。其寿序自觉规避夸毗谀词,树风帜淳美俗。其为他人作序,亦言己之心声,从这些序跋文中真切可见其学问、人品、志向和笔力。蓝氏着述中的书牍,绝大多数议政言事,其经略海疆,包括标本兼治、消弭海盗之策,鉥心刿目、呼吁开禁之声,深惟重虑、台湾尤殊之筹,海运要道、辟则利宜之议四个部分,可视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海洋防卫体系,其中不乏近代化启蒙的思想意识,其独特的海洋思维与经世实功的韬晦,代表了有清一代知识分子敢于推陈纳新,着意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风范。其言多切台事,内容涵盖台湾军事部署、海疆经济的开发、移民社会的治安、文化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睦邻共处等问题在内的筹台建言,皆是以台地重要的战略地位及独特的社会形态为治策出发点,因地制宜,可视为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治体系,其兹谏当局数事足见其揆时度势与谋略之长。从书牍中亦可见其奉亲至孝的情怀和对冤狱事件的审思。我们将蓝文放到清代文坛中,尝试着予以定位,并推究其影响力。清代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收束期(1644—1911),有部分名家、名作;有少数个性突出的流派;散文理论细致、深入、具体化。我们观蓝鼎元的散文书写,经世之思想、理学之述辩与古文显着结合,经世之文、理学之文构成蓝氏古文的主体。论道、论经济文章或者说学者之文是其特色,明清之际散文流派之争,很大一部分也导源于学术而非散文本身,言事切政与考证察补的文章是其讲求经世实学精神的必然,亦是其匡济天下的儒家学者的担当。蓝鼎元的古文创作是在时代和地域双重因素影响下展开的。蓝鼎元的着述,文体纷繁多样,内容错综复杂,与清初局部战事频仍、文人崇尚经济事功、闽粤台边疆海洋环境等外在因素相关,也与其自小接受的儒家教育、深沈多智的个性气质、经世济民的胸襟和抱负等内部因素相关。其古文形成自己独有的风貌,在闽地文坛乃至整个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高赟[3](2020)在《北周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北周文学为研究对象,旨在整体、系统论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文学,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北周文学,呈现一个清晰的北周文坛,显示北周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学价值,改变人们对北周文学的认识。北周文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快速、密切大融合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北周文学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学演进规律呈现独特的阶段性文学特点。全文除绪论、结论、附录外,分上下编,共八章。上编五章整体、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文学成果、文学特点,展现它的枢纽作用。下编三章重点研究北周文学独特的、最重要的作家。上编第一章宏观整体鸟瞰北周文学,从北周文学家、北周文学作品、北周文学活动三个方面论证北周文学的繁荣。第二章重点研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周文帝宇文泰发起的西魏文体文风改革,论述西魏时期文学作品和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第三章从北周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北周文学的关系论述北周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与北周文学的繁荣密切相关,起着促进作用。北周文、明、武三帝收集和整理中原典籍对华夏文化的绵延不断作出重大贡献。第四章通过北周时期两个文坛和民间文学的文学作品全面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南北文学融合的文学成果、文学特色。第五章从出土西魏北周墓志视角考察这段时期墓志的演进和文学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北周文学的文学水平。下编第一章整体论述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充分展现北周宇文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第二章综合研究王褒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王褒生年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卒年是周武帝建德五年(576)。梁宫体诗是一种新体诗,诗人运用这种诗体可以创作任何题材的诗歌。王褒是梁宫体诗的代表诗人。王褒北朝大部分五言诗歌反映他因羁旅异国的现实而引发内心深处的亡国之悲、羁旅之痛、思乡之切、生命之短的各种复杂的沉重心情,呈现“悲”“沉郁”的特色和风格。王褒以边塞乐府诗为代表的诗歌带有“建安风骨”的气息,但与“建安风骨”不同。王褒在创作乐府诗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创作宫体诗艺术技巧的影响。王褒五言八句、四句诗创作对唐律诗、绝句的形成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王褒入北文章是中国南北朝后期南北文学相融合的成果。第三章综合研究庾信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庾信在北周任司水下大夫、弘农郡守、司宪中大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的任期和北周部分交游。庾信入北前十年心态复杂,最终由排斥到感恩、接受,再到主动亲和北周朝廷。庾信在入北前十年,或者说在入北的二十八年中,对故国的悲伤、对故国故土的思归和思念从没有停止过,贯穿始终。这种乡关之思以公元557年十月陈代梁为界显示出细微区别。之前是他对梁朝故国的思归与思念,之后是他对南方故土的思归与思念。《哀江南赋》作于公元557年十二月,主旨是哀梁朝。《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枯树赋》《小园赋》《伤心赋》《竹杖赋》《邛竹杖赋》展现庾信入北初期的生活经历和心态,极具文学价值。五言组诗《拟咏怀二十七首》《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展现庾信诗歌的文学魅力。庾信在北周创作的宫体艳情诗是他在梁朝创作的宫体艳情诗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显出新特点。《燕歌行》在王褒、庾信、高适手中继承并改变,最终使乐府旧题《燕歌行》的传统内容真正变成以边塞为内容的边塞乐府诗。《杨柳歌》是乐府诗,作于庾信入北初期,主旨是自悲身世。庾信创作的宫廷雅乐歌辞反映北周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崇拜。《道士步虚词十首》是庾信对道教步虚词的改造,文人步虚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的乐府诗体裁。庾信五言八句、四句诗歌创作对唐律诗和绝句的形成作出很大贡献,他创作出一首五言绝句。庾信入北前期部分诗赋文创作呈现“建安风骨”的风貌。《拟连珠》最大可能作于公元557年十月至十二月间,主旨是念王室、悲身世,它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庾信墓碑传文、墓志铭传文、墓碑志铭辞都各具文学特色。庾信丧母是在西魏,丧母守孝时间是公元555至557年。庾信在北朝真正的隐居时期是公元554至563年。《移虏留使文》非庾信作品。
顾博[4](2018)在《国宝营建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对文物保护和发掘的脚步从未停止,无论是以六万港元回购的《五牛图》,还是文物收购小组成功"回流"的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现今都已成为国宝中的重器。可以想见,在大时代的洪流中,这条国宝营建之路走得并非那么轻松。1939年出生的赵榆曾任中国文物商店总店的业务负责人,20世纪70年代末主持全国文物划拨工作,编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
雷丽娟[5](2018)在《章太炎《诗经》研究》文中认为章太炎是清末民初着名的朴学大师。学界对章太炎的研究多集中在其政治思想、学术等方面的研究,对章太炎的《诗经》研究则没有过多关注。本文意在关注章太炎对《诗经》的研究。文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章太炎的家学渊源与师承交游。章太炎自小受家学的熏陶,研读经史。青年时期,进入诂经精舍,师从俞樾,开始接受正规的朴学训练,这为章太炎此后的为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章太炎治《诗》对乾嘉朴学的继承。章太炎对《诗经》中文字的考释多保存在写于诂经精舍期间的《膏兰室札记》、《诂经札记》中,这些考释着述逻辑严密、论证详实,有些条目用俗语解诗,用方言解诗,为学路径大体不出朴学一脉。章太炎继承顾炎武《诗本音》的治学思路,通过《诗经》用韵情况明晓上古音韵。第三部分为章太炎的《诗经》学史考辨。凭借自身深厚的朴学功底,章太炎重新检讨《诗经》研究史上的公案,力主孔子删诗说,并提出了新的证据。在《诗》“六诗”问题上,章太炎认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同为诗体。章太炎以古文经学家实事求是的立场,治诗主张尊《毛诗》、尊《诗序》,贬斥三家诗的怪诞之说,指斥废序说。同时,章太炎也对历代研究《诗经》的学者、论着作出了自己的评价,眼光敏锐,判断独到。第四部分为以《诗》为史:传统经学的突破。在经世致用思潮及自身的经世思想主导下,章太炎突破传统经学的束缚,夷经为史,《诗经》自然而然成为了史学的附庸,失去了往日“经”的光环,只具有“史”的价值,开始了近代化的转型。在章太炎夷经为史的背后,蕴涵的则是章太炎以史救国、存学救国的殷切期盼。
陆学松[6](2018)在《清初尺牍选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初出现了一股尺牍编选出版的热潮,从顺治末到康熙间较短时期内,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尺牍选本,分别为:李渔的《尺牍初征》与《古今尺牍大全》;周亮工的《尺牍新钞》、《藏弆集》与《结邻集》;汪淇、徐士俊等人的《分类尺牍新语》、《分类尺牍新语二编》与《分类尺牍新语广编》;陈枚的《写心集》与《写心二集》;黄容、王维翰的《尺牍兰言》;张潮的《尺牍友声》与《尺牍偶存》;程元勋、王化騄的《名人尺牍选》。这些尺牍选本的纷纭出现是一个较为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一众尺牍选家继承了晚明文人尺牍小品的观念,秉持严格的文艺审美标准,四方收罗,收辑遗佚,保存了数量巨大的明末清初士人尺牍,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文本,认真分析,谨慎总结,从文学视角出发,对这些尺牍选本的形成原因、形成与传播过程,以及其中所收尺牍的文艺审美价值、文学理论价值、文献价值等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论文由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现状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正文部分分为十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初尺牍选家、选本,以及众多的士人尺牍进行论述。第一章从社会与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晚明尺牍小品与尺牍选本的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在社会动荡与重建背景下的清初遗民思潮、经世致用思潮、商业求利思潮、个性思潮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对于尺牍选本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清初独特的文人尺牍创作情境、书籍市场的兴盛与文学选本发行的热潮、民间邮政服务的发展为清初尺牍选本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二章从尺赎选家与选本的角度出发,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对各种尺牍选本的编选、成书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尺牍选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他们生平的考证,他们编选尺牍选本的动机、理念,编选团队的组建以及编选的过程等;对于尺牍选本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选本编选的方式、成书与传播过程,现存的版本考证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清初尺牍选家征集尺牍稿件的来源与渠道。优质、稳定的稿源渠道是尺牍选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清初尺牍选家出于不同的编选理念,囿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征选的尺牍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一段时间内,可以用“时人为主,间及前古”形容其内涵;在尺牍征选的地理范围上,则主要围绕杭州、南京、苏州、扬州、青州等几个中心城市,采取以点带面,多方征稿的方式收集稿件;在具体的稿件征集渠道上,诸选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广泛搜罗自己与友朋往来之牍、朋友往来之牍、民间藏稿、其他尺牍选本以及利用征稿、投稿与赠稿、约稿的方式进行尺牍稿件的搜集。第四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尺牍文体的认知。尺牍原非独立的文体,晚明文人重视尺牍也只是将之作为小品之一种看待。在清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清初尺牍选家试图将尺牍文放在宏观文学背景下,追根溯源,梳理其独立发展的线索,给与尺牍以新的文体定位。他们认为尺赎文具有高辨识度,可以从大文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其源流可辨,其沿革可考,其风格可以识别。清初尺牍选家总体继承了晚明文人的尺牍小品观,但他们不停留于此,认为尺牍在不断进化,今人可以胜过古人。尺牍也不是小道末技,它们在表现文人性情、展现文艺之美以外,还需要承担载道的重任。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们进行不同方式尺牍的编目,对入选的尺牍进行删节,甚至进行评点以突出其文艺之优美,思想之精深。第五、六章,清初尺赎选本的文献价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按照不同选本的角度,在仔细梳理各选本中尺牍文本与作家资料的基础上,再与目前可以搜集到的各种传世文本资料进行比对,略同求异,收遗辑佚,从“存文”与“存人”的角度出发,采用举隅的方式,挖掘出明末清初一批作家的散佚文本与其他文学资料,展现出清初尺牍选本文献价值之一斑。第七章从具体的尺牍文本出发,展现尺牍“写心”特色,具体分析、总结清初尺牍选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明末清初士人各种心态。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人表现出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无法逃避的凄苦与悲凉、努力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以及发乎友情的真挚与谐谑等主流心态。此外,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少士人们也在逃离现实或者陶然乎其中挣扎;面对江山易代与社会动荡,不少人存在着豪杰式的幻想;对于个人价值实现,不少人也有着功名追求的无奈与热衷。第八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清初尺牍选本中涉及文学艺术理论的尺牍,总结出清初尺牍选本中文学艺术理论的整体面貌。整体上,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论开始了对于明末文学的总结与反思。在诗文方面,尺牍中的文艺理论总体上还是覆盖在崇尚载道观的复古主张与强调个性主义的性情理论的争执之下。虽然也有第三方观点主张调和二家,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但在理论认知上还不清晰,只有苗头,未成风气;在词论方面,数量丰富,表现出清人对词学理论的新认知与对于创作的重视态度,标志着清词开始兴起;在小说理论方面,集中于对小说风化作用的思考与批判;在戏曲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清人对于明末戏曲的批判与思考,他们极为强调戏曲的风化作用,并在戏曲的创作上提出种种主张,标志着清初戏曲创作的复兴。第九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诸选本中尺牍作品本身的文艺性。选本中的尺牍形式自由,体式多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游记、清言、骈赋三种小品形式,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艺术特色;选本中的尺牍小品总体上又有流派纷纭、各有所宗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推崇公安、效仿竟陵、崇尚七子、注重现实、雅好谐谑五大风格流派;选本中尺牍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存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现手法。这四种表现手法在尺牍中被灵活运用,形成了尺牍小品不同的审美气质,主要有理胜、情胜、趣胜、气胜、韵胜等。第十章全面研究了选本中的女性尺牍。首先,分析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女性尺牍的认知与各选本中女性尺牍的分布状况,并对重点女性作家进行了简略考证与介绍;其次总结了女性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女性尺牍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英雄、大儒式的士人追求、封建道德践行的自觉、对文艺才能的强调、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人生情怀与感悟、爱情的表白等方面。在艺术上主要表现出境界偏仄、红颜士魂、以情动人,凄婉哀怨、语言精致典雅,文风纤秀的风格特点;最后对选本中女性尺牍思想价值、资料价值以及文艺理论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杨婷[7](2018)在《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着名的政治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陈云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的工作经历是他革命生涯中光辉的一页,先后担任过北满分局书记和北满军区政委,中共东北局副书记和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中共南满分局书记和南满军区政委,东北财经委主任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由于他的远见卓识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鲜明个性,他对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交往都有深刻的探索,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经营东北”战略思想,为东北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将在爬罗剔抉史料的基础上凸显这一思想的丰富内容、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对学术史进行回顾与评述,并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进行介绍。第二章概括陈云生平及其历史地位。通过对陈云生平经历、党内历史地位回顾,强调陈云经营东北的革命经历是其一生中重要时刻,更好地理解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在陈云思想研究中的价值。第三章归纳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东北地区复杂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军事斗争,为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第四章分析了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政治上,他提出了农村根据地建设、城市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丰富思想;经济上,他提出了农村经济建设、城市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的整体思路;军事上,他提出“坚持南满”的战略部署、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和、军民融合发展观;在对外交涉特别是和苏联、美国打交道时,他提出了严守纪律、坚持原则,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稳定政权、发展经济的基本思想。第五章总结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为全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样板和范例,促进了东北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和最终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戎默[8](2017)在《汪藻诗集笺注》文中提出汪藻(1079-1154),字彦章,号浮溪,饶州德兴人。是宋代南渡时期非常杰出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文章、才学在生前就已为人所艳称。其骈文创作最为出名,时人推为“中兴第一”。今人陈寅恪则认为他的《代隆佑太后告天下手书》为赵宋四六之冠。其诗名稍稍逊色於骈文,但实际很有特色。钱锺书先生就对其诗十分推崇,认为他在两宋之交,能不落江西风气而学苏轼,且为其中佼佼者。从他的创作来看,他的诗歌既学东坡,亦兼山谷,但对江西诗派好用僻典奇字的风气沾染不深,属於“论诗宁下涪翁拜,不作江西社里人”一类。而且其诗工於对仗,用典贴切,又突显了其骈文创作对诗歌的影响,自成特色。因此,汪藻诗歌创作实际有其自身价值,亦有研究的必要。近年来,虽然研究者对汪藻的诗歌的关注逐渐增多,亦有数篇不同角度的硕士论文,但都仅限於论述,略显浮泛。对汪藻的诗集本身却无人进行细致的解读和整理。本文即试图对汪藻诗集进行笺注,对其诗进行细致的解读,亦兼及考订诗歌的写作背景,涉及的人名地名本事等,以期知人论世,对汪藻诗歌特色与成就有一个更为深入立体的评价和认识。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即论述部分,分为三个方面:汪藻生平、诗集版本及诗歌风格。汪藻生於元丰二年(1079),祖籍婺源,後迁居饶州德兴。宣和二年登进士第,历婺州观察推官、宣州教授、江西提举学事司干当公事、着作佐郎,後因得罪王黼,降宣州通判,不久罢官,寓居晋陵,终王黼之世不用。南渡後,其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历知湖、抚、徽、泉等州,绍兴十二年因得罪秦桧罢官,安置永州,绍兴二十四年(1154)卒。本文对汪藻之籍贯、与蔡京、王黼之关系、得罪秦桧之由等其生平中的问题进行了考证。汪藻的诗文集《浮溪集》原本亡佚於明代,今本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佚所得,辑佚者为周书昌,今本存三十二卷,然《四库总目提要》则云三十六卷。历来研究者一般认为今本少四卷,是删去集中青词的缘故。不过,根据《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等资料显示,《浮溪集》进呈之时就是三十二卷,并无三十六卷本,应该是馆臣在撰写《提要》时的笔误。汪藻又有一诗文集选本《浮溪文粹》,为元赵汸所编,今存本皆为明人刊刻。分为两个系统,一为正德马金刻本,一为正德汪琼玑刻本。汪藻诗名虽不及骈文,但诗学东坡、兼山谷,亦自成特色。第二部分即正文,即对汪藻诗的笺注工作。校勘以武英殿聚珍本浮溪集为底本,校以四库本,并参校正德马金本、嘉靖钱芹本《浮溪文粹》、清汪士汉本《浮溪遗集》。笺注则主要致力於两方面:一则注释诗意、考证诗歌中的典故及用语出处。二则考证诗歌写作背景、本事及所涉人名、地名、时事等。
吴婷婷[9](2015)在《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选择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建设历史是对语文教育现代性不懈追求的历史;而清末民国国文教科书的演变历程,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选择、诠释、重构和探索的过程。选取这一特殊历史时段,并以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在传统文化选择历程中表现出最为复杂、多变、奋进、挣扎的螺旋上升态势,诸多现代教育和文化问题,都可在这一时段发现惊人的历史印记。所以,研究清末民国的文化和教育问题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果不是历史以偶然中的必然给予古老中国强烈的外部刺激,乾嘉诸老所创立的学术范式或可为中国文化另辟新路,使得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的内涵式蜕变完成近代化转型,谋得康、梁、胡适所期待的“近代科学”的文化蜕变;亦或乾嘉诸老的遗智尚不足以达成使命,那么中华文化可能重新构建一番崭新的文化体系。遗憾的是,历史的车轮不会逆转,深深的车辙见证的往往与期待和假设相背离。历史的屈辱以亘古未见的惨败和屈辱的城下之盟告终,从此,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社会性质被迫改变,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再难自保,逐步融入在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的轨迹中去。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文化狂飙的劲头席卷中华大地,面对西方各类教育思想的头脑风暴,“中体西用”的文化选择框架被打破,这“近代百年第二次民族反思”1将传统文化的选择导入了现代化、科学化、人本化的征途。本研究以“中华传统文化选择为主体,价值趋向为主导、中学国文教科书文本研究为主线”而展开,遵循历史发展状态的研究逻辑,从理论层面系统地分析文化问题、教育问题、教科书问题。这三条线相互交叉和映证,最终作用于教育对象上,“教科书中怎样选择中华传统文化,选择怎样的传统文化用之于语文教育,如何通过语文教科书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向学生的转化,使得学生成为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这些问题就成为本研究的初衷和归宿。根据这一线索和研究思路,本论文分四章内容呈现研究过程和结论:第一章绪论。叙述了本研究的缘起、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案、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章清末“中体西用”文化选择下中学堂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近代化转型。内容有:清末“民族危机”带来传统文化选择中的意识更迭;清末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清末“国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中文学服膺于实用的价值趋向;清末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具体研究1908年吴曾祺主编的《国文教科书》内容,通过表格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本章结论:一是清末之文化选择—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命脉的根本,“修身”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线;二是清末传统文化选择之价值趋向——从“学优而仕”(工具主义)到“经世致用”(实用主义);三是清末之国文教科书——是对传统旧式文选型语文教材的艰难突破。一言以蔽之,清末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未跳出“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可以形容为——“秋风不惊堂前雁,夕阳仍恋路旁鸦”。第三章民国时期“现代多元”文化选择下中学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现代化转型。内容包括:民国期间革新气象与传统文化选择的重构轮回;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现代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上文学服膺于科学的价值趋向;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具体研究1935年叶圣陶、夏丐尊合编的《国文百八课》,通过表格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本章结论:一是民国时期之文化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传承民族命脉的根本,这一时期“修身”的新内涵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线和脊梁;二是民国时期传统文化选择之价值趋向——从“独善其身”(个人功能)到“兼济天下”(社会功能);三是民国时期之国文教科书——在白话文教育中实现对传统文学教材的科学化突破。一言以蔽之,民国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选择破除了“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在坚定的前行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可以形容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回”。第四章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价值趋向对于当代的启示。“让历史回答未来”,本章期望以历史之镜关注现实文化、教育、中学语文教科书问题,分四个问题进行阐述:其一,清末民国中学国文教科书是现代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择的历史之鉴;其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趋向是语文教科书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其三,兼容多元文化价值趋向且凝结民族之魂是语文教科书未来发展的方向;其四,基于严凌君语文教育读本的思考。
卢坡[10](2015)在《桐城派尺牍研究 ——以姚鼐与弟子交往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尺牍作为姚鼐与其亲友、弟子之间交流思想、传达感情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以其真实而又丰富的文献记载,成为桐城派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就研究资料的价值和可靠性而言,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尺牍等第一手文献资料。本文即是从尺牍这一特殊文体着眼,以姚鼐与其弟子交往为中心,在展示其尺牍特色和成就的同时,从隐性层面勾勒并揭示出桐城派发展壮大的原因和整个过程。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源流论”。通过对桐城派代表作家的尺牍研究,努力寻查桐城派发展演变的真实轨迹。姚鼐及姚门弟子尺牍的梳理,对于还原桐城派重要作家的文学活动心理,探寻桐城派传播的有效途径,摸清桐城派内部以及与他人之间的文化交往,构建原生态的桐城派发展图景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第二部分为“个体论”。尺牍在寒暄与通讯的基本功能外,一切关于时局事态、思潮学风、文学艺术、人物风情,乃至个人遭际,无不可以纳入其中。尺牍虽然短小却内涵丰富,虽然具有隐秘性的特点却又常常直抒胸臆。尺牍不拘形式、不受绳墨,更能显露个人的才情,这为进一步了解桐城派文人的生平交往和思想流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途径。第三部分为“比较论”。我们将姚鼐的尺牍和归有光、袁枚、吴汝纶的尺牍做比较,从异代知音、当代友人(亦敌亦友)、隔代后学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研究,这既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姚鼐等尺牍的成就及特色,也有助于对桐城派流变的揭示。陈用光、姚莹、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刘开等人亲从姚鼐问学,郭汝骢、曾国藩等人则通过尺牍而“悟于学”。桐城派之所以能够立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述姚门弟子及私淑弟子的鼓吹和推动的结果。在姚鼐的倡导下,姚门弟子之间尺牍往来不断,姚鼐与其弟子相互阐发应和,桐城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尺牍既是桐城群体交流的工具,又作为载体,生动地记录桐城派发展壮大的这一过程。
二、孙会元论瓷二三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孙会元论瓷二三事(论文提纲范文)
(1)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
第一节 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
第一节 编撰 |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
五、关于撰者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分集甲乙丙 |
二、细类分析 |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
四、相关问题论述 |
五、种卷分布 |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
三、《旧唐志》的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
第一节 编撰 |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蓝鼎元古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蓝鼎元生平及理学、教育、文学思想 |
第一节 蓝鼎元生平 |
一、书香世家 |
二、青少年求学时期(1690-1708) |
三、杜门耕读时期(1709-1720) |
四、参赞戎伍时期(1721-1723) |
五、拔贡入京时期(1723-1728) |
六、知邑普潮时期(1729-1733) |
第二节 蓝鼎元理学、教育思想 |
一、崇“正”之学 |
二、崇“实”之学 |
三、书院、义学教育活动 |
四、民众教育与风俗教化 |
第三节 蓝鼎元文学思想 |
一、理学,文章之根本 |
二、经济者,文章之大本领 |
三、文所以载道,必有益于天下国家 |
四、善养浩然之气则发为文章 |
五、平实典要的语言风格 |
六、记迹传意的史传散文观 |
七、从幽微处发议的理趣文 |
八、对场屋之章的看法 |
九、情理气的诗论 |
第二章 奇峻幽邃之记、纪 |
第一节 山水游记 |
一、山水游记之“游” |
二、心境、心志下的景语 |
第二节 涉台山水考察纪 |
一、事实察补,考据真伪 |
二、本用实学,心系民生 |
三、理趣风致,咸惬流盎 |
四、雄劲可追,简净可率 |
五、结庐山水,家焉之想 |
第三节 斋室记 |
一、遥忆涧峦,可室可斋 |
二、坎凛咏怀,穷途一恸 |
三、出尘之想,济世之怀 |
第四节 杂记 |
一、及物求道——《除庭草记》 |
二、奇骇之记——《饿乡记》 |
三、多个视角下的叙事——《怪尹记》 |
四、借题发挥——《盘陀宜城记》 |
第五节 修造记与书画器物记 |
一、亭台楼阁修造记 |
二、书画记 |
小结 |
第三章 警策多慨之论、说 |
第一节 不述而作,辞不胜理 |
第二节 论说之“势” |
第三节 一意摄之,雄快警辟 |
一、一意摄之 |
二、雄快警辟 |
第四节 道南学养 |
第五节 诱掖后进之字说 |
小结 |
第四章 雅驯典实之奏疏 |
第一节 经国之枢机 |
一、谋谟与略猷 |
二、思人臣效职 |
第二节 雅正 |
一、形式上的“雅正” |
二、内容上的“雅正” |
第三节 主文谲谏 |
一、美盛德之形容 |
二、依违谲谏之策略 |
小结 |
第五章 深醇古茂之序、跋 |
第一节 铨文与叙引共纪 |
一、叙引与铨文两种功能 |
二、“传者转师”的意义 |
第二节 诗文序 |
一、诗序 |
二、文序 |
三、时文序 |
第三节 颂序 |
一、记事记象 |
二、颂帝王、颂盛世 |
三、与作者的联系 |
四、皇极经纬,理学之论 |
第四节 赠序 |
一、致绸缪之意 |
二、致敬爱,陈忠告 |
第五节 寿序 |
一、树风帜淳美俗 |
二、规避夸毗谀词 |
第六节 跋 |
一、窥评学问与人品 |
二、借他人事言心声 |
小结 |
第六章 议政言事之书牍 |
第一节 宦海沉浮 |
一、竭力奉亲以尽孝行 |
二、冤狱事件之起伏思量 |
第二节 修史志观 |
一、增修明史纲目 |
二、蓝氏之三史之长 |
三、显微阐幽,维持风教 |
第三节 经略海疆 |
一、蹈厉之志,海疆蓝图 |
二、标本兼治,消弭海盗 |
三、足国裕民,呼吁开禁 |
第四节 筹台宗匠 |
一、雷者震也,震东方也 |
二、海外明珠,扼略海疆 |
三、台地筑城,缓急自固 |
四、兵单地广,半线作县 |
五、开放渡台,积极垦辟 |
六、情法相辅,治民安民 |
七、怀柔铁血,徕顺和番 |
八、保甲团练,守望相助 |
九、振励文教,观感奋兴 |
十、风动时雍,教成美俗 |
十一、整饬吏治,提高效能 |
十二、洞悉战事,运筹帷幄 |
第五节 析县辖地 |
小结 |
第七章 蓝鼎元古文的价值和影响 |
第一节 经世之文 |
一、叙事条理,录次简净 |
二、议论警策,逻辑清晰 |
三、阳刚雄浑,多有奇气 |
第二节 理学之文 |
一、理学家的古文 |
二、古文家的理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蓝鼎元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北周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北周文学时段界定 |
二 北周文学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 论文框架、内容、方法和解决的问题 |
上编 |
第一章 北周文学概况 |
第一节 北周文学家 |
一、北周文学家的构成 |
二、北周文学家的特点 |
第二节 北周文学作品 |
一、北周文学家文集的存佚 |
二、北周单篇文学作品的存佚 |
第三节 北周文学活动 |
一、北周文学活动的方式 |
二、北周文学活动的成果 |
第二章 北周文学的艰难发展——西魏时期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西魏时期社会状况 |
一、周文帝宇文泰西魏改革 |
二、西魏时期社会思潮 |
第二节 西魏时期文学政策——西魏文体文风改革 |
一、文体文风革新的倡导者 |
二、时代背景和改革起因 |
三、改革内容和终止原因 |
四、改革影响与评价 |
五、西魏文体文风改革与北周文学 |
第三节 西魏时期文学作品研究 |
一、实用的文章创作 |
二、托物言志的抒情小赋 |
第四节 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 |
一、西魏为北周文学奠定稳定的政治环境 |
二、西魏实际掌权者周文帝宇文泰培养爱好文学的北周接班人 |
三、西魏时期文学特色影响北周文学 |
第三章 北周文学的发展空间——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政治环境 |
一、北周前期政治特点:主相斗争 |
二、北周政治环境 |
三、北周政治环境与北周文学 |
第二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文化环境 |
一、古籍整理 |
二、露门学 |
三、通道观 |
第三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社会环境 |
一、北周统治思想儒教与北周文学 |
二、北周佛教的坎坷经历与北周文学 |
三、北周道教的兴盛与北周文学 |
第四章 繁荣的北周文坛——长安、江陵文坛 |
第一节 北周文学中心:长安文坛 |
一、北周本土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二、北周南朝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三、北周邺下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第二节 北周江陵后梁文坛 |
一、北周时期后梁萧氏政权 |
二、北周江陵后梁萧氏文学集团 |
第三节 北周民间文学研究 |
一、谣谚及其特点、价值 |
二、北周谣谚 |
第五章 西魏北周出土文献——墓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概况 |
第二节 出土西魏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出土北周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下编 |
第一章 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北周帝王文学作品研究 |
一、孝闵帝宇文觉 |
二、明帝宇文毓 |
三、武帝宇文邕 |
四、宣帝宇文赟 |
第二节 北周宇文皇族文学作品研究 |
一、周诸王 |
二、宇文护 |
第二章 王褒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王褒生平和仕历 |
一、王褒生卒年考 |
二、王褒生平和仕历 |
第二节 王褒诗歌研究 |
一、王褒五言诗 |
二、王褒乐府诗 |
三、王褒对唐律诗和绝句的贡献 |
第三节 王褒文研究 |
一、书 |
二、碑 |
三、其他文章 |
第三章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庾信平生最萧瑟——庾信生平和仕历研究 |
一、庾信梁朝重要仕历和事件 |
二、庾信北朝仕历 |
三、庾信北周交游考 |
四、小结 |
第二节 庾信北朝前期心态研究——入北前十年 |
一、第一阶段:公元 554 年 —— 平和、担忧、悲伤、思归、隐逸、旷达 |
二、第二阶段:公元 555 年至 557 年八月 —— 悲伤、自责、排斥、思归、隐逸、期待 |
三、第三阶段:公元 557 年九月至 560 年 —— 感恩、悲伤、反思、思归、隐逸 |
四、第四阶段:公元 561 年至 563 年 —— 接受、主动、悲伤、思归 |
五、小结 |
第三节 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北朝诗赋研究 |
一、庾信北朝赋 |
二、庾信北朝诗歌 |
三、庾信入北前期诗赋“建安风骨”的再现 |
第四节 庾信北朝文研究 |
一、连珠 |
二、碑志 |
第五节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相关问题考辨 |
一、庾信丧母守孝考 |
二、庾信北朝隐逸考 |
三、庾信部分诗文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西魏北周史事、北周文学编年 |
附录二 北周文学作品编年简表 |
附录三 北周文学体裁与作品简表 |
附录四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文献简表 |
附录五 庾信部分五言诗平仄韵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4)国宝营建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文物商店的历史使命 |
国宝营建工作二三事 |
文物商店的后继乏力 |
(5)章太炎《诗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章太炎的家学传统与师承交游 |
1.1 注重经史的家学渊源 |
1.2 师承交游 |
1.2.1 推崇顾炎武 |
1.2.2 师事俞樾 |
1.2.3 从游古文家 |
第二章 章太炎治《诗》对乾嘉朴学的继承 |
2.1 继承朴学传统的《诗经》小学研究 |
2.1.1 对《诗经》中字词的训释 |
2.1.2 以《诗经》为音韵材料 |
第三章 章太炎的《诗经》学史考辨 |
3.1 对《诗经》公案的重新检讨 |
3.1.1 为删诗说提供新证 |
3.1.2 主张“六诗”为诗体 |
3.1.3 推尊《诗序》 |
3.2 对《诗经》论着、学者的评价重估 |
第四章 以《诗》为史:传统经学的突破 |
4.1 “六经皆史”的基本定位 |
4.2 章太炎“六经皆史”态度的社会根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清初尺牍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清初尺牍选本盛行之因 |
第一节 晚明尺牍小品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 |
第二节 清初思潮与尺牍选本的形成 |
第三节 清初尺牍选本的生态环境 |
第二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版本及选者 |
第一节 李渔与其尺牍选本 |
第二节 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 |
第三节 汪淇《分类尺牍新语》三编 |
第四节 陈枚《写心集》二集与其他尺牍选家、选本 |
第三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 |
第一节 选稿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选稿的地域特征 |
第三节 具体的稿源渠道 |
第四章 清初尺牍选本视阈下的尺牍认知 |
第一节 尺牍选家视野下的尺牍体认 |
第二节 尺牍目类观 |
第三节 尺牍删节、评点观 |
第五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上) |
第一节 《尺牍初征》、《古今尺牍大全》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尺牍新钞》三选文献价值举隅 |
第六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下) |
第一节 《分类尺牍新语》三编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写心集》二集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三节 《尺牍兰言》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七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士人心态 |
第一节 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 |
第二节 无可逃避的凄苦与悲凉 |
第三节 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 |
第四节 发乎友情的诚挚与谐谑 |
第五节 其他 |
第八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学艺术理论 |
第一节 对明末文学的反思与批判 |
第二节 文论 |
第三节 诗论 |
第四节 其他 |
第九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尺牍艺术研究 |
第一节 形式自由体式多样 |
第二节 流派纷纭各有所宗 |
第三节 叙述议评气质丰富 |
第十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女性尺牍 |
第一节 女性尺牍的选家认知与存在情况 |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
第三节 女性尺牍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学术界研究现状 |
1.2.1 学术界对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研究的逐步深化 |
1.2.2 关于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陈云生平及其历史地位 |
2.1 生平概略 |
2.2 党内的历史地位 |
第3章 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3.1 抗战后东北地区的政治局势 |
3.2 抗战后东北地区的军事斗争 |
3.3 抗战后东北地区的经济环境 |
第4章 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政治战略思想 |
4.1.1 农村根据地建设思想 |
4.1.2 城市政权建设思想 |
4.1.3 党的建设思想 |
4.2 经济战略思想 |
4.2.1 农村经济建设思想 |
4.2.2 城市经济建设思想 |
4.2.3 对外贸易思想 |
4.3 军事战略思想 |
4.3.1 “坚持南满”的战略部署 |
4.3.2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观 |
4.3.3 军民融合发展观 |
4.4 对外交往战略思想 |
4.4.1 严守纪律、坚持原则 |
4.4.2 平等互惠、共同发展 |
4.4.3 稳定政权、发展经济 |
第5章 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
5.1 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5.1.1 为全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样板和范例 |
5.1.2 促进东北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和最终胜利 |
5.1.3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5.2 陈云东北战略思想的当代价值 |
5.2.1 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思想财富 |
5.2.2 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借鉴 |
5.2.3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经验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汪藻诗集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生平 |
版本 |
诗歌风格 |
凡例 |
浮溪集原序 |
汪藻诗集笺注卷一 |
汪藻诗集笺注卷二 |
汪藻诗集笺注卷三 |
汪藻诗集笺注卷四 |
汪藻诗集笺注卷五 |
拾遗 |
残句 |
汪藻诗集笺注附录 |
误收诗 |
浮溪集误收诗 |
全宋诗及全宋诗补编误辑汪藻诗 |
传记资料 |
序跋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发表主要论文 |
(9)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研究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 传统文化选择 |
(二) 中学国文教科书 |
(三) 价值趋向 |
四、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清末“中体西用”文化选择下中学堂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近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族危机在传统文化选择过程中的意识更迭 |
一、教育现状迫使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反省” |
二、新教育思想催促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自觉” |
三、革新举措导致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断层” |
第二节 清末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 |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学教材与近现代语文教科书的同源异流 |
二、编审制与首部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制度与现实回应 |
三、中学国文教科书相对缩水与传统文化选择差异的深层呈现 |
第三节 清末国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中文学服膺于实用的价值趋向 |
一、修身科和国文科的渐次导入与传统经学教育的价值趋向转型 |
二、“范文学教育”向“文学教育”课程体系转型的价值趋向 |
三、“八目教育”定位近代国文课程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基本规格 |
第四节 清末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 |
一、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基本情况 |
二、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内容统计和数据分析 |
三、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文本透视 |
本章小结 秋风不惊堂前雁 夕阳仍恋路旁鸦 |
第三章 民国时斯“现代多元”文化选择下中学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现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民国期间革新气象与传统文化选择的重构轮回 |
一、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巩固”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狂飙” |
三、三十年代文化思想的繁荣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重构”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 |
一、中国近代教科书的成长与中国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波澜壮阔 |
二、国审制和首部现代语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制度与现实回应 |
三、中学国文教科书的多样繁荣与传统文化选择纵深发展的深层呈现 |
第三节 现代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上文学服膺于科学的价值趋向 |
一、传统文化选择中的“问题之争”与语文课程早期的大众化方向 |
二、传统文化选择的“运动之兴”与语文教育早期的科学化路径 |
三、“修身”的演进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科学化的反思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 |
一、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基本概况 |
二、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内容统计和数据分析 |
三、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文本透视 |
本章小结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回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价值趋向的当代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是现代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择的历史之鉴 |
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趋向是语文教科书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 |
三、兼容多元文化价值趋向且凝结民族之魂是语文教科书未来发展的方向 |
四、基于严凌君语文教育读本的思考 |
结语 历史:过去—现在——未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桐城派尺牍研究 ——以姚鼐与弟子交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回顾与梳理 |
二、设想与建构 |
三、批判与反思 |
四、尺牍的沿革与体制 |
上编:源流论 |
第一章 姚鼐尺牍与桐城派的壮大 |
第一节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姚鼐与相师友者尺牍研究 |
第二节 余岂好辩,不得已也——姚鼐与辩论者尺牍研究 |
第三节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姚鼐与受教者尺牍研究 |
第二章 姚门弟子尺牍交往与桐城派之新变 |
第一节 后姚鼐时代的桐城派 |
第二节 陈用光对于桐城派的羽翼 |
第三节 姚莹对于桐城派的护持 |
中编:个体论 |
第三章 姚鼐尺牍研究 |
第一节 姚鼐尺牍交往考 |
第二节 惜抱轩尺牍价值发微 |
第三节 姚鼐尺牍葬事文化揭示 |
第四章 陈用光、姚莹尺牍研究 |
第一节 陈用光与姚鼐十二首尺牍解读 |
第二节 陈用光尺牍文学探析 |
第三节 姚莹尺牍对桐城文论的因革 |
第四节 姚莹尺牍文学特色 |
第六章“姚门四杰”尺牍研究 |
第一节 梅曾亮尺牍研究 |
第二节 管同尺牍研究 |
第三节 方东树尺牍研究 |
第四节 刘开尺牍研究 |
下编:比较论 |
第七章 姚鼐与归有光尺牍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姚鼐对归有光的接受 |
第二节 姚鼐书信与归有光书信 |
第三节 惜抱轩尺牍与震川小简 |
第八章 姚鼐与袁枚尺牍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姚鼐对袁枚的批评 |
第二节 小仓山房尺牍与惜抱轩尺牍文化解读 |
第三节 小仓山房尺牍与惜抱轩尺牍文学比较 |
第九章 姚鼐与吴汝纶尺牍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众星拱北斗——尺牍对于姚鼐、吴汝纶宗主地位的记载 |
第二节 背时与趋时——从尺牍看姚鼐与吴汝纶对时之所尚的态度 |
第三节 从三位一体到一源三端——从尺牍看姚鼐与吴汝纶对“义理考据辞章”的取舍 |
第四节 从阴阳并举到偏重阳刚——从尺牍看姚鼐与吴汝纶对文章风格的抑扬 |
结论 |
一、桐城派尺牍与桐城派之发展 |
二、桐城派尺牍与桐城其他文章比较 |
三、桐城派尺牍在尺牍文学史中的地位 |
附录 |
附录一 姚范:桐城诗派的嚆矢 |
附录二 鲁迅与桐城文章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孙会元论瓷二三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蓝鼎元古文研究[D]. 阮慧玲.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2)
- [3]北周文学研究[D]. 高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4]国宝营建之路[J]. 顾博. 中国艺术, 2018(07)
- [5]章太炎《诗经》研究[D]. 雷丽娟. 山西大学, 2018(04)
- [6]清初尺牍选本研究[D]. 陆学松. 扬州大学, 2018(12)
- [7]陈云经营东北战略思想研究[D]. 杨婷.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汪藻诗集笺注[D]. 戎默.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9]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D]. 吴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10]桐城派尺牍研究 ——以姚鼐与弟子交往为中心[D]. 卢坡. 安徽师范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