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坚持现行生育政策

坚定不移地坚持现行生育政策

一、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超[1](2019)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的总体目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这个人口大国中的一个大问题,其外延宽泛、内涵丰富。人口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在其根本上更是涉及到社会发展的问题。人们的生活福祉以及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人口问题的有效解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口思想同前人比起来是崭新的、科学的,其理论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虽没有像《资本论》一样进行集中的表述,但是却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本文研究主要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人口质量理论、人口城市化理论等主要内容。通过对建国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梳理,概括和总结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主要经验。进而提出人口生育政策制定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制定献言献策。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部分,主要陈述选题目的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点名研究方法、思路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厘清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进行阐述;梳理我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将建国后的人口生育政策划分为:1949年-1958年关于节育政策的反复阶段;1958-1978年全面计划生育政策的酝酿阶段;1978-2018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开及调整阶段;以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建国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的演变,进而总结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主要经验;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生育政策进行深入的思考,进一步概括我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王洛忠,李奕璇[2](2018)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策变迁及其多源流分析——以“独生子女”到“全面二孩”的政策变迁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媒介融合持续推进,媒体作为政策子系统多元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策变迁的影响效果愈加显着。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从"独生子女"到"全面二孩"的政策变迁为例,借助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理论,将2005-2015年间有关计划生育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话语样本进行分类、编码及定量分析后发现,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媒体话语与政策变迁轨迹趋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媒体对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确有影响。媒体影响政策变迁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在问题流中,通过构建明晰指标、推动焦点事件、持续问题反馈提升触发机制效果;二是在政策流中,通过呈现民间话语、强化专家声音、构建良性对话推动政策共同体之间的虚拟接触博弈;三是在政治流中,通过汇聚网络民意、打造意见领袖激活国民舆论热情。

庄国波[3](2017)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连续两次对计划生育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国务院在2017年初对外发布了《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把人口均衡发展的要求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控目标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按时间顺序梳理了1949年至今不同阶段中国的生育政策,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中的内容分析等方法对建国以来计划生育政策文本进行挖掘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政策目标下的政策措施和手段选择,这在国内生育政策的研究中尚未见到,对现阶段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的制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得到的结论是:根据各年份的人口数据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主要是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生育政策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相关性比较复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离正常值,虽然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在2009年以后有所下降,但目前仍处于高位。对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老龄化关系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政策导致了出生人口的减少致使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抚养负担较轻、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的所谓“人口红利”期。但这也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时期,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与政策宽严程度相关,这种差异在21世纪开始逐渐显现并且日趋严峻。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人口结构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选择“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三个与人口年龄结构相关的“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15-64岁劳动人口占比”指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这些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间接地说明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线性回归模型中经济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15-64岁劳动人口占比、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之间是极强的线性关系。选择Leslie模型预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后对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和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显着提高人口数量,使人口数量开始减少的时间延后,并且能够显着遏制人口老龄化指数上升的趋势,有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研究全面二孩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在2015年到2030年左右增速基本保持不变。在2030年之后,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的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15-64岁人口占比发生显着变化,政策效果开始显现,经济增速变快。面对目前育龄人口生育意愿以及总和生育率双双走低的事实,政府应该在中国人口均衡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有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实现国家人口发展规划目标要求,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优化制度,应对各种挑战。特别是加快老年型公共政策体系建设,解决“养老”之困,制定前瞻性的教育政策,解决“养小”之累,降低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解决“生小”之忧。让人们愿意生,生得起,养得好。

张正云[4](2016)在《中国生育政策的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酝酿、逐步形成、收紧、确立和法制化、以及调整的发展演变过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极大改善了我国人口素质状况,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较长的“人口红利”期。在国家生育政策指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结合本地区实际作了差别化的制度设计,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构建了我国生育政策差异性的框架。基于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与地方立法相衔接和照顾各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方面特殊情况的需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延续并确认了各地生育政策的差异性。总体上看,我国生育政策具有“城乡二元”和“地区多元”的特征。生育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生育数量、生育时间和间隔、生育行为管理、奖励优待和社会保障、公民违法生育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上。首先,生育政策规定生育子女的数量因城乡、民族和工作种类、居住区域、海外关系等不同而不同。其次,各地有关晚婚晚育和生育间隔的时间规定不同。再次,在生育行为管理方面,各地对生育一孩实行许可制、登记制和产后生育证制等不同管理机制,除了实行二孩政策和不限制生育的省份之外,对生育二孩一律实行核准制。从次,各地有关晚婚晚育奖励、女职工的生育待遇和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可享受奖励措施、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的奖励和帮助、农村实施计划生育的家庭在发展经济和扶贫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措施等规定的差异较大。最后,各地有关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主体、征收对象、征收标准和征收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差异明显,国家工作人员违法生育的除缴纳社会抚养费外还会受到行政处分,其他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可以说,生育政策的差异性贯穿于人口生育的全过程。差异性的生育政策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并对人口变动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其一,生育政策差异性与生育权平等性的冲突,具体表现:生育数量决定权限制的不平等、生育时间决定权限制的不平等性、生育受助权的不平等和违法生育法律责任的差异性致生育权利与义务的不统一。其二,有关生育数量、生育时间和间隔、生育行为管理、违法生育法律责任追究等规定与《宪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冲突,采取授权方式交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立法法》相违背。其三,生育政策差异性存“性别歧视”之嫌。其四,生育政策差异性对生育数量、出生性别比、人口素质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其五,户籍制度改革对“城乡二元”生育政策框架带来冲击,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则引发了政策外生育和规避社会抚养费征收的“生育移民”或“征收移民”现象发生。随着人口发展形势的变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迈出了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第一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明确的是,实行更为宽松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将是未来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主基调。缩小生育政策差异性是调整生育政策的应有之意和目标旨趣。根据人口预测和二孩政策地区的经验,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必要且可行。除了解决我国人口发展问题外,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缩小了生育政策差异性,彻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和“地区多元”的生育政策弊病,符合“以人为本”的政策精神,使生育自由回归理性,更有利于生育权的平等保护。在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基础上,需要对《宪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简称“一法三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进行重新定位与修订完善。总的原则是,生育权入宪,提高生育权保护的效力层级;有关生育数量、社会抚养费征收、违法生育的法律责任等事项上升到国家层面的“一法三规”进行规定,提升制度正义,便于生育政策统一调整;地方性法规(规章)着眼于生育奖励和社会保障,以及生育权和生殖健康权的保护;废除生育间隔、生育审批管理等不合理规定。与此相适应,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从以往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要职能的定位向提供“覆盖生育全过程、全人口的综合服务”的职能转变。

彭爽[5](2015)在《倡导联盟理论视角下我国生育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人口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全局性问题,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一点失误可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随着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完成,我国人口发展步入了“后人口转变”时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并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独生子女生活风险加重、出生婴儿性别比严重失衡、新增劳动力人口锐减、人口素质逆淘汰、生育权不平等等问题。如今,在世界人口形势发展的浪潮下,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已不再是各国追求的唯一主要目标,如何更好地提高人口素质、化解人口结构化矛盾才是永恒的主题,在此背景下,国内呼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的声音不绝于耳,也提醒我们需要根据人口形势发生的变化作出政策改变。所以,我们必须首先对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有一个科学的预测,才能判断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需要变迁。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历史角度评判生育政策60余年跨度的变迁过程,分析其动力障碍,为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变迁扫清障碍。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和把脉建国以来我国生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基础上,运用美国政策过程分析学者保罗·A·萨巴蒂尔和詹姆斯·韦伯提出的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倡导联盟理论,以倡导联盟理论的主要元素作为指导,以期合理准确地洞悉我国生育政策变迁中所遇到的主要动力障碍,从而提出扩大参与式民主、完善政策分析市场、建设信息系统和现代化数据库等解决对策。

彭伟斌[6](2015)在《江浙人口政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20年来,有关人口政策的总结与反思备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而有关气候变化的争议则使人口政策更加瞩目。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中国客观上要求人口结构和数量向适度、合理的方向发展,人口政策的演进正在经历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在此背景下,开展人口政策的比较研究和评估生育政策的选择与走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本文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八章来展开。引言部分论述了本文选题的五大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对国内外有关人口政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述评,将国内有关生育政策调整的观点划分为“严控紧缩”、“量化宽松”、“鼓励扩张”和“自主抉择”等四大学派;第二章交代了三组重要概念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创新之处:鉴于印度是全球第一个由强制性计划生育向自愿性家庭计划转型的国家,第三章从国际视角先对印度国家人口政策的历史演进作了个案诠释和经验分析,从该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中突出了制定人口政策要遵循人口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第四章基于人口事件的细节罗列论述了中国人口政策演进的历史过程并进行了相应的阶段,将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进特征归纳为四大特征;第五章分析了江浙两省人口政策的形成过程,将两省地方性人口政策的演进粗略划分为七个不同阶段,并从政策调整时间、政策内容及实施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第六章借助人口普查资料和统计年鉴资料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生育水平、人口分布等方面对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现状及其历史变动做了详细对比,显示了江浙两省不同人口政策殊途同归的发展趋势:极低的总和生育率和巨大的人口负增长惯性;第七章运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江浙两省196个区县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政策性因素和非政策性因素对两省总和生育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政策区别仍起作用但效果极微,导致生育率水平差异的根本性原因还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的不同;第八章运用人口预测模型对江浙两省执行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后的人口总量、出生人口、人口结构及变动趋势进行了展望,预测结果显示,生育政策调整不会形成大规模出生堆积,单独两孩政策不仅无法阻止江浙两省人口趋向负增长的发展态势,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人口的结构性危机。考虑到江浙两省所呈现的超低生育率及“政策遇冷”现象,本文认为应尽快实施更为宽松的人口政策,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应努力实现三个重要转换:即从计划经济指令型的人口政策向市场经济引导型的人口政策转换;从显性的人口政策向隐性的人口政策转换;从直接干预型的人口政策向间接参与型的人口政策转换。

陈晓洁[7](2014)在《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人口政策调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个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计划生育政策实行的三十多年来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生育率的下降让我国13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整整4年但也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联合国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否调整现行的人口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往的人口政策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而忽略优化人口内部结构,我们既不能把调整人口政策作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危机的主要措施,也不能为减轻人口压力而不适时调整人口政策。本文对人口政策和老龄化的相关概念及联系进行了阐述,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分析了上海市人口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并立足于青浦区实际,通过对近10年来青浦区人口发展的分析,立足当前人口发展的状况,结合人口老龄化背景,积极探索建立人口安全和老龄化预警机制,分析调整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弊,因地制宜,对青浦区乃至上海市未来的人口政策调整给出针对性的建议。长周期性和惯性是人口再生产的规律,及时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充分认知人口发展的规律,才能减轻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上升的趋势。

方进进[8](2013)在《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50年不能动摇》文中认为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基本国策在控制人口总量、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政策。尽管在实践中出现了人口老龄化、比例失调等问题,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们仍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

李琦[9](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人口决策历程考察》文中提出本文拟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人口阐述及历年人口政策文件解读入手,对新时期以来中共人口决策历程做一个较为完整宏观的考察,希望能更好地理解中共传承和发展着的人口战略及其决策,认清当前人口趋势及决策现状,把握中国特色人口之路。

王秀[10](2013)在《新中国生育政策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育政策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前途的大事,生育政策的制定、落实和实施以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谋求最大的福祉。建国以来生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都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也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2010年间,中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为0.57%,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与此同时,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1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了1.78亿,所占比例从1982年的7.62%增至13.26%,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由33.59%减至16.60%。2010年的人口普查,清晰地揭示出了中国人口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人口增长已经放缓,流动人口规模继续膨胀,出生性别比持续失衡近些年,与人口相关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诸如人口老龄化、空巢家庭、留守儿童、社会抚养费、失独父母等,提醒着我们需要根据当今人口形势发生的变化做出有效的调整。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发展问题,现在需要做出政策上的调整。本文从源头上论述了中国化的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为生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准备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在第二章详细阐述了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分析了各个时期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经验。结语部分反思了我国现行的生育政策的调整问题,在生育政策调整方面,应借鉴欧洲、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在生育政策仍然可以对生育水平起作用的时期,抓紧时机调整生育政策,因为生育水平下降的变动趋势具有不可逆转性,如果继续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失去调整的先机,则会使政策的调整变得毫无意义可言。所以现阶段应立即放开计划生育生育政策,鼓励人口增长。

二、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概述
    2.1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2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形成阶段划分
        2.2.1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2.2.2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阶段
    2.3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主要思想概述
        2.3.1 两种生产理论
        2.3.2 人口与社会生产方式
        2.3.3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
        2.3.4 人口质量理论
        2.3.5 人口城市化
        2.3.6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
    3.1 关于节制生育政策的反复阶段(1949-1958 年)
    3.2 全面计划生育政策的酝酿阶段(1958-1978 年)
    3.3 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开及调整阶段(1978-2018 年)
        3.3.1 计划生育政策初步实施阶段(1978-1982 年)
        3.3.2 计划生育政策的巩固、微调阶段(1982—2011 年)
        3.3.3 二孩政策的探索、实施阶段(2011—2018 年)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制定和实施人口生育政策的历史经验
    4.1 制定和执行人口生育政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4.1.1 制定人口政策要坚持实事求是
        4.1.2 执行人口生育政策要理论联系实际
    4.2 坚持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
        4.2.1 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
        4.2.2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总目标
    4.3 高度重视理论探讨和顶层设计的意义
        4.3.1 理论探讨是制定生育政策的理论先导
        4.3.2 制定生育政策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4.4 宣传、教育是国家生育政策落地的有效途径
第五章 中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5.1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我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5.2 中国的人口国情是制定和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现实基础
        5.2.1 人口国情的变化是我国以往调整生育政策的直接依据
        5.2.2 人口国情新挑战是推动生育政策完善的动力
    5.3 坚持宏观战略与微观策略的有机结合
        5.3.1 坚持人口生育政策宏观战略的原则性
        5.3.2 坚持人口生育政策微观策略的灵活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3)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际计划生育政策研究
        1.2.2 生育政策得失研究
        1.2.3 生育政策影响研究
        1.2.4 生育政策目标、演变与调整研究
        1.2.5 人口理论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视角创新
        1.4.2 政策评价与对策创新
        1.4.3 研究方法创新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人口政策、生育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
        2.1.2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生育率
        2.1.3 出生性别比
        2.1.4 人口老龄化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口转变理论
        2.2.2 生育的成本—收益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3.1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背景
        3.1.1 人口增长迅速
        3.1.2 资源压力巨大
    3.2 生育政策的阶段划分
        3.2.1 1949 年至1952年:鼓励生育阶段
        3.2.2 1953 年至2013年:节制生育阶段
        3.2.3 2014 年至现在:有条件放开生育阶段
    3.3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贡献
        3.3.1 人口增长率下降到较低水平
        3.3.2 人口素质显着提高
        3.3.3 人口压力有效减缓
    3.4 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带来的突出问题
        3.4.1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
        3.4.2 人口结构失衡问题
        3.4.4 影响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国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文本分析
    4.1 建国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内容分析
        4.1.1 内容分析法简介
        4.1.2 分析对象及其来源
        4.1.3 分析内容与分析变量
        4.1.4 统计分析方法
    4.2 建国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出台频率分析
        4.2.1 不同年份计划生育政策出台频率分析
        4.2.2 不同类型计划生育政策出台频率分析
    4.3 建国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目标演变分析
        4.3.1 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调控目标演变
        4.3.2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中的过程性管理目标演变
    4.4 建国以来计划生育政策手段演变的分析
    4.5 计划生育政策文本挖掘和聚类分析
        4.5.1 文献选择
        4.5.2 计划生育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4.5.3 中央和国务院指示/通知/决定/意见与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4.5.4 领导人公开讲话/批示与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
    5.1 出生人口性别比与人口老龄化的状况与趋势
        5.1.1 出生人口性别比状况与趋势
        5.1.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趋势
    5.2 计划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
        5.2.1 分析变量及其来源
        5.2.2 我国不同生育政策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比较分析
        5.2.3 新形势下计划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多因素分析
    5.3 生育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5.3.1 分析变量及其来源
        5.3.2 我国不同生育政策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比较
        5.3.3 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经济效应测算
    6.1 概述
        6.1.1 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6.1.2 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6.2 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
        6.2.1 指标选择
        6.2.2 模型初选
        6.2.3 数据处理
        6.2.4 模型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预测
    7.1 1996-2015年人口数量变化规律
        7.1.1 总人口随年份变化情况
        7.1.2 出生率和死亡率随年份变化情况
    7.2 全面二孩政策后人口数据预测模型
        7.2.1 模型假设及指标选择
        7.2.2 人口数量和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建模
        7.2.3 各指标的分析和确定
    7.3 两种政策情况下人口特征预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7.3.1 人口总数与人口自然增长率
        7.3.2 人口老龄化程度
        7.3.3 人口年龄结构
    7.4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TIFAPC)的建模预测
    7.5 经济增长的预测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政府的作为
    8.1 转变观念,处理好“人口”与“人手”的关系
        8.1.1 树立“人口”也是“人手”、也能创造财富的观念
        8.1.2 树立以人为本、“物”为“人”服务的观念
    8.2 未雨绸缪,优化制度体系
        8.2.1 修改相关制度,落实“全面二胎”政策
        8.2.2 做好政策储备,应对各种问题挑战
        8.2.3 反对性别歧视,关心女性求职就业
    8.3 主动应对,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8.3.1 加快老年型公共政策体系建设,解决“养老”之困
        8.3.2 制定前瞻性的教育政策,解决“养小”之累
        8.3.3 降低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解决“生小”之忧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研究不足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4)中国生育政策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生育政策的分期研究
        1.2.2 关于生育政策的差异性研究
        1.2.3 关于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评估
        1.2.4 关于生育政策的反思
        1.2.5 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论争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历史考察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4.4 规范分析法
        1.4.5 价值分析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生育政策的相关概念
        2.1.1 公共政策
        2.1.2 人口政策
        2.1.3 生育政策
        2.1.4 现行生育政策
    2.2 生育政策的相关理论
        2.2.1 中国古代人口思想
        2.2.1.1 主张增加人口的思想
        2.2.2 中国近代人口思想
        2.2.3 西方主要人口理论和学说
        2.2.4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第3章 生育政策差异性的成因考察
    3.1 生育政策的酝酿阶段
        3.1.1 限制节育
        3.1.2 提倡节育
        3.1.3 节育政策停滞不前
        3.1.4 节育政策的重启
    3.2 生育政策的逐步形成
    3.3 生育政策的收紧
    3.4 生育政策的确立和法制化
    3.5 生育政策的调整
    3.6 生育政策差异性的成因
        3.6.1 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的需要
        3.6.2 与地方立法相衔接的需要
        3.6.3 照顾各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方面特殊情况的需要
第4章 生育政策差异性的现状和表现形式分析
    4.1 生育数量规定的差异性
        4.1.1 生育数量规定的城乡差异
        4.1.2 生育数量规定的民族差异
        4.1.3 生育数量规定的特殊差异
        4.1.4 小结
    4.2 生育时间和间隔规定的差异性
        4.2.1 晚婚晚育规定的差异性
        4.2.2 生育间隔规定的差异性
    4.3 生育行为管理规定的差异性
        4.3.1 生育一孩行政管理机制的差异性
        4.3.2 生育二孩行政管理机制的差异性
    4.4 奖励优待和社会保障规定的差异性
        4.4.1 晚婚晚育奖励规定的差异性
        4.4.2 女职工的生育待遇和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可享受奖励措施的差异性
        4.4.3 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的奖励和帮助规定的差异性
        4.4.4 对农村实施计划生育的家庭在发展经济和扶贫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措施规定的差异性
    4.5 公民违法生育法律责任的差异性
        4.5.1 公民违法生育责任形式的差异性
        4.5.2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规定的差异性
        4.5.2.1 社会抚养费征收对象的差异性
        4.5.2.2 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的差异性
        4.5.3 国家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违法生育处罚规定的差异性
第5章 生育政策差异性的问题检省
    5.1 生育政策差异性与生育权平等性的矛盾
        5.1.1 关于生育权
        5.1.2 生育政策差异性与生育权平等性的冲突
    5.2 生育政策差异性与计划生育法规体系的内在冲突
        5.2.1 现有计划生育法规体系及其特点
        5.2.2 现有计划生育法规体系的内在冲突
    5.3 生育政策差异性存“性别歧视”之嫌
    5.4 生育政策差异性对人口变动的影响
        5.4.1 生育政策差异性对生育数量的影响
        5.4.2 生育政策差异性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5.4.3 生育政策差异性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5.5 生育政策差异性对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工作的影响
        5.5.1 户籍制度改革对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影响
        5.5.2 省际间生育政策差异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
第6章 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缩小差异性的对策建议
    6.1 缩小生育政策差异性是调整生育政策的应有之意和目标旨趣
    6.2 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6.2.1 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6.2.2 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可行性
        6.2.3 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重要意义
    6.3 生育政策法规体系的修订完善
        6.3.1 生育权入宪
        6.3.2“一法三规”的修订
        6.3.3 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定位与调整
    6.4 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的职能调整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倡导联盟理论视角下我国生育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生育政策的研究综述
        (二)国外生育政策的研究综述
        (三)国内倡导联盟理论的研究综述
        (四)国外倡导联盟理论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基本概念
        (一)生育政策
        (二)政策变迁
    五、倡导联盟理论概述
        (一)倡导联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倡导联盟理论的前提假设
        (三)倡导联盟理论的基本概念
        (四)倡导联盟理论的核心观点
        (五)倡导联盟理论的总体评价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的倡导联盟理论透视
    第一节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的历程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与论争时期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启与停滞时期
        三、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
        四、计划生育政策的调适与规范时期
        五、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时期
        六、计划生育政策的新发展时期
    第二节 政策变迁中的倡导联盟理论透视
        一、政策信念方面
        二、政策变迁中的倡导联盟资源与策略
        三、政策变迁中的政策取向学习及其与政策变迁的关系
        四、政策经纪人与专业论坛
        五、政策子系统内部震荡及其与政策变迁的关系
        六、政策变迁中的外部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七、政策变迁原因的综合考量
第二章 我国生育政策变迁的动力障碍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生育政策变迁的外驱力遇阻
        一、相对稳定的参数制约
        二、外部事件干扰决策者理性
    第二节 跨联盟学习遇到困境
        一、政策经纪人角色缺失
        二、专业论坛的作用模糊
    第三节 信息资源不一致
        一、倡导联盟各持一套数据信息
        二、社会民众不配合
第三章 克服我国生育政策变迁障碍的对策
    第一节 扩大参与式民主
        一、利用新媒体打造信息公开平台
        二、打造线下交流平台
    第二节 完善政策分析市场
        一、政府要开放研究平台
        二、专家理性选择参与模式
    第三节 建设信息系统和现代化数据库
        一、普查宣传工作要准备充足,给居民详实的承诺
        二、确保成果,增强投入
        三、设立独立数据分析专业机构
第四章 倡导联盟理论在中国运用性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江浙人口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际社会对全球家庭计划的总结与反思
        二、全球气候变化与发达国家对人口政策的再度关注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四、中国人口政策和人口过程正在经历重要的历史转折
        五、国内外对于中国人口政策的第四次学术大讨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性回顾中国计划生育之历史
        二、比较分析省域不同人口政策之效果
        三、研究探讨未来中国人口政策之取向
第一章 文献研究与述评
    第一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目标
    第三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研究方法
        一、人口政策的定性研究方法
        二、人口政策的定量研究方法
        三、人口政策的比较研究方法
        四、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决策机制与程序
        一、关于《公开信》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关于中国人口政策的决策程序
    第五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效果
        一、人口政策的经济效益论
        二、人口政策的社会成本论
        三、人口政策的国家安全论
    第六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反思
    第七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调整
        一、人口政策是否应调整?
        二、人口政策应如何调整?
    第八节 文献研究评述小结
第二章 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人口政策与生育政策
        二、家庭计划与计划生育
        三、总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文献分析法
        三、计量经济方法
        四、人口预测方法
        五、其他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基于国际经验的人口政策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二、基于江浙两省不同人口政策的比较与效果评估
        三、江浙两省执行单独两孩政策后的人口发展模拟预测
        四、人口政策调整与优化应重视“三个转换”
第三章 人口政策演进及其影响因素:国际经验
    第一节 人口政策演进的政策学诠释
        一、人口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二、人口政策演进中的组织及其作用
    第二节 人口政策演进的国际案例
    第三节 印度人口政策的演进过程
        一、印度人口增长趋势
        二、印度人口政策缘起
        三、印度人口政策的演进过程
    第四节 影响印度人口政策演进的因素分析
        一、殖民因素与马尔萨斯主义
        二、区域差异和城乡分割
        三、土地制度与土地关系
        四、宗教制度与传统文化
        五、识字率及受教育机会
        六、人口构成特征的影响
        七、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援助的影响
        八、政府结构和政治斗争
    第五节 人口政策演进的国际启示
        一、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认识人口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二、人口政策的目标取向应更全面地关注人口发展
        三、人口政策的实施应充分尊重人民的生育意愿和权利
        四、人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五、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充分借鉴计划生育示范项目的经验成果
        六、人口政策的制定应紧密契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第四章 中国人口政策演进:过程、阶段与特征
    第一节 从全球家庭计划运动看中国计划生育开端
        一、新独立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家庭计划运动
        二、美国是全球家庭计划运动的始作俑者
        三、全球家庭计划运动背景下的中国计划生育
    第二节 中国人口政策的演进过程
    第三节 中国人口政策演进的阶段划分
    第四节 中国人口政策演进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人口政策的选择具有鲜明的政治博弈特征
        二、中国人口政策的实施具有显着的国家控制特征
        三、中国人口政策的内容具有突出的计划性特征
        四、中国人口政策的规制具有严格的强制性特征
第五章 江浙两省人口政策的形成、发展与比较
    第一节 江浙两省地理区位及人口概况
        一、江苏省地理区位与人口概况
        二、浙江省地理区位与人口概况
    第二节 地方性人口政策的形成
    第三节 江苏人口政策的发展过程
        一、1949-1954年:放任人口生育阶段
        二、1955-1961年:节制生育起步阶段
        三、1962-1970年:计划生育试点阶段
        四、1971-1978年:推行计划生育时期
        五、1979-1989年:计划生育深入发展时期
        六、1990-2005年:指标管理与法制建设时期
        七、2006-2014年: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与政策微调时期
    第四节 浙江人口政策的发展过程
        一、1949-1953年:限制节育时期
        二、1954-1961年:提倡节制生育时期
        三、1962-1970年:试行计划生育时期
        四、1971-1978年: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时期
        五、1979-1989年:计划生育法制化时期
        六、1990-2005年:计划生育强化时期
        七、2006-2014年:综合改革与政策微调时期
    第五节 江浙两省人口政策发展比较
        一、江浙两省人口政策形成与调整时间比较
        二、江浙两省现行生育政策内容比较
        三、江浙两省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细则比较
第六章 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现状及历史变动比较
    第一节 江浙两省人口规模及历史变动比较
        一、江浙两省人口总量与历史变动比较
        二、江浙两省人口自然变动比较
        三、江浙两省人口机械变动比较
    第二节 江浙两省人口结构及历史变动比较
        一、江浙两省性别结构及其历史变动比较
        二、江浙两省人口年龄构成及历史变动比较
        三、江浙两省人口教育构成及历史变动比较
        四、江浙两省人口城乡构成及历史变动比较
    第三节 江浙两省生育水平及历史变动比较
        一、江浙两省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比较
        二、江浙两省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动比较
        三、江浙两省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变动比较
    第四节 江浙两省人口分布及人口负增长区域比较
        一、江浙两省人口密度与分布比较
        二、江浙两省常住人口负增长区域分布与比较
    第五节 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综合水平比较
        一、江浙两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较
        二、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比较
        三、江浙两省人类发展指数比较
第七章 江浙人口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与比较
    第一节 理论分析
    第二节 模型构建
        一、模型描述
        二、指标和数据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回归结果及讨论
        二、稳健性检验及其他问题
        三、结论和启示
第八章 生育政策调整与江浙两省人口展望
    第一节 单独两孩生育预测模型
        一、基本假设与数学模型
        二、基础数据
    第二节 生育政策调整对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的影响预测
        一、生育政策调整后江浙两省出生人口预测
        二、生育政策调整后江浙两省人口出生率与生育率预测
        三、生育政策调整后江浙两省人口抚养比预测
        四、生育政策调整对江浙两省各年龄组人口的影响预测
        五、生育政策调整对江浙两省各年龄组人口的影响预测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本结论
        二、相关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人口政策调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内容
        1.1.4 研究重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口政策
        2.1.2 政策调整
        2.1.3 人口老龄化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2.2.2 马寅初新人口论及其借鉴意义
        2.2.3 人口与发展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2.2.4 适度人口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第3章 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分析
    3.1 上海市人口政策体系基本框架
        3.1.1 上海市人口计生工作主要历程
        3.1.2 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
        3.1.3 上海市现行人口政策
    3.2 上海市现行人口政策的实施效果
        3.2.1 现行人口政策的积极效果
        3.2.2 现行人口政策的负面效果
    3.3 调整现行人口政策的因素分析及调查验证
        3.3.1 人口政策的新方针
        3.3.2 生育成本不断增加
        3.3.3 生育意愿不断降低
        3.3.4 基于政策变化的上海市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抽样调查分析
第4章 青浦区人口发展现状及户籍人口老龄化态势
    4.1 青浦区人口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
        4.1.1 常住人口总量上升,外来常住人口快速增长
        4.1.2 户籍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外来常住人口呈现年轻化
        4.1.3 青浦区人口发展状况与全市比较分析
    4.2 青浦区户籍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态势
        4.2.1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概况
        4.2.2 青浦区户籍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4.3 青浦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4.3.1 青浦区人口预测的基础情况说明
        4.3.2 青浦区人口发展预测方案参数设定
        4.3.3 青浦区人口发展预测结果分析
第5章 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人口政策调整的对策
    5.1 探索建立上海市人口安全和老龄化预警机制
        5.1.1 理论研究子系统
        5.1.2 预警指标发布子系统
        5.1.3 风险防范子系统
    5.2 完善户籍人口政策
        5.2.1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
        5.2.2 稳定低生育水平、适当放宽人口控制
        5.2.3 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引导民众自发控制生育率
        5.2.4 提高人口自身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5.3 加强管理、引导外来流动人口有序流入
        5.3.1 在区域管理总体制上形成更有权威性和管理实效性的架构
        5.3.2 在区域管理的法规与政策架构上更为明确地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
        5.3.3 在管理责任的落实和检验上进一步落实一把手责任制
        5.3.4 在人口准入上采取新的区域性政策和方法,实施更好的利益调控机制
    5.4 完善科学的人口政策执行机制
        5.4.1 生育政策放开可能带来的风险评估
        5.4.2 应对生育政策放开带来的风险防控预案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50年不能动摇(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历史背景
二、我国实施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1. 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举措
    2. 是我国民族兴旺与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
    3. 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当前放开计划生育的危害性分析
    1. 人口将继续攀升
    2. 以人口增长促经济增长的思想是反科学的
    3. 人口灾难的后果不堪设想
四、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人口政策
    1. 坚决摒弃"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旧思想
    2. 鼓励国人正常合法的向国外流动
    3. 加强我国人口基数研究和宣传教育
    4. 坚持优生优育, 全面提高国人素质
    5. 支持并奖励科技进步
    6. 两害相权取其轻, 执行国策50年内不动摇
结语

(10)新中国生育政策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一) 学术界已经有的研究成果
        (二) 关于生育政策主要问题的研究
        (三) 历史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
        (四)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四 创新之处
        (一) 我国面临超低生育率的危机
        (二) 可以调整现行生育政策
    五 主要内容与基本架构
        (一) 主要内容
        (二) 基本架构
第一部分 我国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
        (一) 马克思人口理论
        (二) 恩格斯人口理论
    二 列宁人口理论
        (一) 社会条件最终制约人口的发展
        (二) 人口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主体
        (三) 建成社会主义必须提高人口素质
        (四) 改善城乡人口布局,促进社会发展
    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一) 毛泽东人口理论
        (二) 邓小平人口理论
        (三) 江泽民人口理论
        (四) 胡锦涛人口理论
第二部分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
    一 放任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
    二 生育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7)
    三 生育政策出现反复阶段(1958——1959)
    四 限制生育的政策确定阶段(1960——1966)
    五 生育政策未变,但却无法实施阶段(1967——1969)
    六 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展开阶段(1970——1980)
    七 独生子女政策在全国推行阶段(1981——1984)
    八 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完善阶段(1985——1999)
    九 低生育水平稳定阶段(2000 至今)
第三部分 我国生育政策演变的基本经验
    一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
    二 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三 始终坚持用发展、创新的思维解决新的人口问题
    四 始终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做好人口预测
结语
    一 当前中国的人口问题
        (一) 人口老龄化危机
        (二) 城镇化带来的人口问题
        (三) 性别比居高不下
    二 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建议
        (一) 当前生育政策调整的原则和着力点
        (二) 当前生育政策调整的建议
        (三) 鼓励生育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D]. 王雪超.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2]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策变迁及其多源流分析——以“独生子女”到“全面二孩”的政策变迁为例[J]. 王洛忠,李奕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8(05)
  • [3]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及影响研究[D]. 庄国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4]中国生育政策的差异性研究[D]. 张正云. 吉林大学, 2016(08)
  • [5]倡导联盟理论视角下我国生育政策变迁研究[D]. 彭爽.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2)
  • [6]江浙人口政策比较研究[D]. 彭伟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03)
  • [7]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人口政策调整的研究[D]. 陈晓洁. 西南大学, 2014(10)
  • [8]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50年不能动摇[J]. 方进进. 今日中国论坛, 2013(15)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人口决策历程考察[A]. 李琦.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下), 2013
  • [10]新中国生育政策演变研究[D]. 王秀. 齐鲁工业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坚定不移地坚持现行生育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