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产品设计审查与系统可靠性关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宋煜炜[1](2021)在《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在供电过分相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中过分相技术一直是困扰国内牵引供电行业的技术顽疾。目前,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技术是供电过分相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装置结构、列车位置检测技术和列车通过电分相时所产生过电压的抑制方法等方面,相比之下关于逻辑控制系统的研究较少。逻辑控制系统负责整个供电过分相系统的数据采集、逻辑运算和电路控制,是整个供电过分相系统的核心。根据神朔线现场调研情况来看,以单一PLC挂继电器组合架为执行单元的传统逻辑控制系统引起的系统故障占所有系统故障的比重较大。因此,提出一种应用于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且具有安全冗余结构的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根据对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的工作原理以及三种安全平台的分析,采用安全性最高的二乘二取二冗余结构作为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的工作平台。在此基础上,对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整体架构以及系统内部的逻辑运算模块电路、通信模块电路和驱采模块电路进行设计说明,系统实现了逻辑运算功能、通信功能以及对外部被控设备的状态采集功能和驱动控制功能。随后构建了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逻辑框图,并根据元件失效率和可靠性逻辑框图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计算。利用HAZOP方法对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进行风险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构建系统故障树,以此来解决不同人员在建树过程中出现的模糊性,主观性和易遗漏性问题,同时根据生成的系统故障树以及元件失效率计算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的安全性。随后对供电过分相系统的电子开关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并参考双机热备状态机设计实现了电子开关控制策略状态机,并以伪代码的形式详细说明了电子开关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最后根据分相所工作人员实际业务需求对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进行相应工作模式的设计说明。设计的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子开关的控制并解决了现场逻辑控制系统核心控制单元无备用、执行单元体积庞大和易故障的缺点,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的研究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蔡伟[2](2020)在《群系统基本理论及其在FAST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系统工程、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的研究是当前各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研究人员面临越来越多的跨多学科的极大或极小的复杂系统工程。复杂系统工程在经济或科技发展中往往处于重要地位,有着较高的可靠性要求;这些系统多数处于研制、开发阶段,可借鉴的经验极少,在试验和投产初期故障较多;系统运行中有较详实的现场记录,但如何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需要做深入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基于研究团队前期在大型工程运输车辆、桥梁架设装备、冶金行业液压系统领域所展开的创新设计和可靠性研究工作,在给出群系统的定义、性质、分类的基础上,建立群系统基本理论体系,分析其功能实现过程,构建群系统可靠性工程方法,并在FAST射电望远镜可靠性工程中进行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给出了群系统、子系统和族系统概念和分类标准;从群系统集合性角度确定了群系统的数学符号、矩阵构造和图像呈现方法;提出系统同态概念,结合同态系数及计算方式,给出了同态分析的过程,建立了群系统同态判定标准;给出了在群系统理论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扩展研究的设计方法、可靠性工程、运行管理、反馈体系及应用探索等内容。(2)从群系统的功能性角度分析了影响群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要素及判断关键影响因素的方法,指导群系统的运行维护;基于目标导向的基本思想,提出了采用k-均值聚类的族系统划分方法,并分析了族系统数量的选择和评价指标计算;提出了群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和可视化方法;总结了子系统协调控制的形式及方法;给出了群系统的结构模型、系统合作协议的形式。(4)构建了群系统可靠性框图和模糊马氏退化数学模型表述形式,分析了群系统中的子系统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归纳出群系统的“三化两性”可靠性设计准则,设计了群系统的AGREE可靠性分配、降额设计和冗余可靠性设计方法,运用Duane模型和AMSAA模型完成了群系统可靠性增长分析,提出了基于阈值选择的群系统动态寿命预测方法,制定了群系统可靠性管理措施。(5)分析了FAST射电望远镜群系统的结构,采用python编程语对FAST健康监测数据进行了清洗及可视化,在分析了液压促动器单个系统的原理及构成基础上,开展了增长试验,建立了FAST液压促动器群系统可靠性模型,依托相关监测数据对可靠性模型进行验证,提出模型优化方案并进一步展开应用,根据可靠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了FAST射电望远镜的运维策略,保障FAST的科学观测与安全高效运维。对一类具有典型可归纳特点的复杂系统的特点、性质、概念、体系、功能和可靠性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群系统基本概念、性质及分类,研究了基本的描述研究方法及理论内容,分析了功能实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数据挖掘、协调控制、评价反馈等相关内容,提出了群系统可靠性工程方法并在FAST射电望远镜可靠性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董锋[3](2020)在《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关磁阻电机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错能力强等优点而广泛的应用于恶劣的工作场合。检测环节是开关磁阻电机系统的一个薄弱环节,它主要包括电流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在恶劣工况条件下极易受潮湿、多尘、电磁等干扰环境的影响而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本文通过检测环节的优化来提高开关磁阻电机系统的可靠性。在可靠性评估方面,本文给出了故障树模型和Markov模型的建模流程和求解方法,为检测环节优化方法的可靠性评估奠定了基础。此外,本文还定量评估了传统相电流检测法下系统的静态可靠性和动态可靠性,为检测环节优化的可靠性提高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在电流检测环节方面,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两个电流传感器的相电流重构法,将一个转子周期分为8个区间,在每个区间内采用解耦策略来实现相电流重构。该方法减少了电流传感器的数目,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体积。此外,本文还定量分析了系统在相电流重构法下的静态可靠性和动态可靠性,通过与传统相电流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对比,说明了电流检测环节的优化提高了系统的静态可靠性,但是降低了系统的动态可靠性。在位置检测环节方面,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注入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通过在退磁和闲置区间内注入检测脉冲来估计转子的对齐位置。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脉冲注入法产生负转矩的缺点,摆脱了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对位置传感器的依赖,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体积。此外,本文还定量分析了系统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下的静态可靠性和动态可靠性,通过与传统相电流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对比,说明了位置检测环节的优化提高了系统的静态可靠性和动态可靠性。本文有图58幅,表12个,参考文献84篇。
刘语旗[4](2020)在《数控机床双动力刀架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控机床是当今制造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双动力刀架作为数控机床非常重要的功能部件,其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成为限制数控机床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提高数控机床整机可靠性,其中一个必要环节就是提高双动力刀架可靠性,这对于保障数控机床的运行稳定,提高机床后期的保养维修效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数控机床双动力刀架的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结合烟台环球AK33100D型双动力刀架故障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研究内容如下:(1)对双动力刀架进行可靠性分析。采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FMEA)处理烟台环球AK33100D型双动力刀架故障数据,划分双动力刀架子系统并对各个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得到系统严重度,进而得出影响刀架可靠性的子系统危害水平排序。结果显示故障严重度较高的两个子系统分别是刀盘信号装置和紧固密封装置,为后续的可靠性建模与可靠性分配打下基础。(2)对双动力刀架进行可靠性建模。针对双动力刀架现场试验故障数据,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用相关系数法检验,从而建立双动力刀架故障间隔时间的数学分布模型。计算得到刀架的故障间隔时间服从形状参数为0.7461、尺度参数为6351.6320的威布尔分布,MTBF点估计值为7593.3761小时,双侧区间估计值为[6629.77,8605.72]小时。(3)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蒙特卡洛仿真的双动力刀架可靠性分析方法。建造双动力刀架系统故障树,确定故障树基本事件的最小割集,验证所有底事件故障数据的分布类型并计算其特征值。利用MATLAB进行故障树蒙特卡洛仿真,结合函数关系对双动力刀架可靠性进行估计,并与传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所得MTBF比较。结果显示刀架MTBF最终稳定在7236.72小时,与经典算法计算的MTBF相比误差仅为4.69%,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解决传统可靠性分析试验周期长、故障样本不足导致数据随机性低、难于处理且运算缓慢的问题。(4)双动力刀架的可靠性分配与增长技术管理。采用将区间分析、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三者结合的方法对刀架进行可靠性分配,用区间数表示模糊信息从而解决单一分配方法表征模糊因素指标时数值不确定的问题,使分配结果更加合理。结果显示,刀架紧固密封装置、刀盘信号装置与定位夹紧装置的现有可靠性水平低于分配值,因此针对其设计、制造与使用阶段进行可靠性管理,提高刀架可靠性。
张庭瑜[5](2020)在《C4ISR系统软硬件混合可靠性与故障分析》文中提出C4ISR系统对于现代化战争的影响愈加重大,其中的指挥控制系统所负责的信息收集与指令发布功能更是主导和支配着战场形势,任何细小的故障都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对C4ISR系统中的指挥控制系统模块进行可靠性与故障传播模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某型舰载C4ISR指挥系统,将其组成划分为软件模块、硬件模块、软硬混合模块进行可靠性分配预计工作。再根据系统模型建立故障传播矩阵,进一步确定节点重要度与边介数,从而为确定重要故障传播路径提供保障。本文研究内容对复杂电子信息系统中软硬件混合模块的故障传播模式的划分有一定参考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对系统的软件模块、硬件模块、软硬混合模块分别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可靠性分配与预计工作。其中对于软件模块的专家评分环节采用了基于软件自身复杂性的度量方法,对比众多评判因素来进行客观评分。对混合模块的可靠性预计计算提出了跨模块混合系数,解决了不同板级模块间失效率计算问题。(2)基于节点重要度的思想,提取了故障传播模型的结构指标,包括基于有向边的边缘载荷特性评估以及基于PageRank算法的故障影响程度。模块节点的故障影响程度为系统故障源的位置提供了特定标准。全面表征了模型的结构特性对故障传播和扩散行为的影响,为系统中关键故障传播路径识别提供了理论保障。(3)对指控系统软件模块、硬件模块、软硬结合模块分别进行了寿命区间预测。同时根据故障模型与故障传播边负荷属性,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故障传播强度的系统故障传播路径,验证了基于PageRank迭代算法的节点故障影响度评价结果。
刘艳[6](2019)在《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建筑业不断向着开放性、大型性、复杂性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工程项目交付模式需满足技术信息化、思想精益化和效率高效化的现代化要求也逐渐被提出。然而,传统的项目交付模式已无法与现在的建造要求相适应,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建造速度、建造水平以及工程绩效。此时,一种创新可持续且符合时代发展的项目交付模式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模式应运而生,IPD模式以集成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技术为工作平台,依靠参与方之间和谐、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浪费,从而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IPD模式参与方的关系对IPD模式的发展和推广至关重要,但是IPD模式具有参与方众多、网络组织结构复杂、协同管理水平要求高等特性,而且目前针对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引入关系质量的概念,以一种系统的视角对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进行审视和认知,并在深入分析关系质量评价本质及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供应链思想的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模式,即SCT模式。基于此,从参与方的供需关系出发,建立了具有供应链结构特点的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判模糊、不确定的特性,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指标进行了权重确定。同时,考虑到评价指标繁多,存在内涵复杂不易量化的难题,选择应用向量夹角余弦方法对核心企业和相关企业两方关系质量进行了评价,进而将供应链中两段关系质量评价值和三条供应链关系质量评价值,采用几何平均的方式进行处理,实现了供应链中三方关系质量以及IPD系统中参与方关系质量的评价。最终通过案例分析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的评价过程实现了IPD模式参与方关系研究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IPD模式参与方关系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该关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为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评价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并拓展了一种有效的研究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徐帅[7](2019)在《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可靠性评估与提高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achine,SRM)以其结构简单、可控性高和容错能力强等优良特性在高可靠性要求的场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作为系统运行必需环节的功率变换器和检测环节,具有较高的故障率,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而可靠性评估能够定量判定可靠性提高方法的应用效果,为实现最优系统级可靠性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本文针对SRM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提高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进行了SRM系统可靠性的定量评估。在器件级可靠性评估方面,建立了常用不对称半桥功率变换器的三维热路模型,实现了不同控制策略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结温预计和元器件的失效率计算。在系统级可靠性方面,提出了基于k-out-of-n:G模型和Markov模型的系统级可靠性评估模型,实现了静态和动态的可靠性评估。为了定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不同控制参数、控制策略和冗余策略下SRM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从可靠性角度定向选取了控制参数和控制策略,确定了最优的冗余等级。同时搭建了硬件实验平台,设计了热应力和容错能力实验,间接验证了可靠性评估和分析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级可靠性评估方法能够实现SRM系统快速和精确的可靠性评估,同时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其次从快速故障诊断和修正策略选取角度定量提高了SRM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分析不对称半桥功率变换器中开关管故障前后电流路径的变化情况,获取了开关管驱动信号与对应桥臂中点电压的关系,提出了采用驱动信号和中点电压特征在故障前后的不一致性作为诊断特征量。同时设计了低成本的故障诊断电路,避免了采样过程,实现了微秒级的故障诊断。通过建立能够反映修正策略影响的系统级可靠性评估模型,获得了可靠性最优的修正策略,使可靠性提高幅度达到28%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不同控制策略、多级故障和多种拓扑下功率变换器开关管的故障诊断,同时验证了修正策略可靠性定向选取的必要性。然后从功率变换器拓扑角度定量提高了SRM系统的可靠性。为了降低系统的成本,提出了一种新型集成化功率变换器拓扑,给出了基本的运行模式,验证了所提变换器良好的可控性。针对开关管是不对称半桥变换器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一种基于串联导通的新型控制策略,降低了开关管的电热应力。为了减小开关管故障后SRM系统的转速和转矩脉动,分别提出了针对于下管和上管故障的容错策略。通过设定宽松和严厉两种失效标准,对比了所提出的变换器和传统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系统级可靠性,增强了可靠性评估的可信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变换器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同时不会带来热应力的增强和容错能力的降低,从而证明了所提变换器具有更高的静态和动态可靠性。最后分析了不同相电流检测方法下SRM系统的可靠性。在总结现有电流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及可能出现的可靠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两个传感器的多相电流检测方法。同时给出了适用于整个相电流周期的解耦策略,缩短了脉冲注入区域,获取了完整的相电流信息。通过建立反映不同电流检测方法影响的SRM系统级可靠性模型,结合功率变换器的损耗和热应力分布的变化,实现了不同相电流检测方法下SRM系统静态和动态可靠度的定量计算。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单纯的减少电流传感器的数目并不意味着系统可靠性的提高,同时所提方法在提高SRM系统可靠性的同时不会带来系统其他控制性能的降低。该论文有图103幅,表30个,参考文献216篇。
范煜婷[8](2019)在《基于物联网的交通建设工程智慧监管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交通建设进程加快,重大项目越来越多,社会对于现代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对相关建设工程监管单位的任务也进一步提升。如何更有效,如何更安全,如何保证建设质量,都是交通建设工程监管的重点问题。目前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还采用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手段,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交通建设工程的发展。目前现阶段,信息化系统已经在各个行业稳步发展应用,如何能够应用信息化系统提升监管能效、如何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应对现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建设有效的交通建设工程智慧监管系统便更显得重要了。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手段,都可以提升监管效率,使常年在奔波于工地和办公室的监管人员和被监管企业动态联系起来,通过物联网技术手段,将物联数据整合,展示,将工地的第一手动态信息能够传输到监管单位,使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更加科学有效。针对目前交通建设工程监管中的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查阅文献,了解建设工程、交通建设工程、建设监管、交通建设监管等相关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信息化建设目标等问题,在查阅文献后,实地调研交通建设工程监管工作中具体业务需求情况,探讨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与关键技术,完成系统设计。2、进一步确认系统建设的可行性要求,从监管需求和业务需求方面剖析系统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实际需求的了解,对系统进行主要框架设计,梳理系统中项目主线流程并确定系统角色与权限问题。3、通过总体框架,针对业务功能的具体分析与确认,对系统功能进行的详细设计,并对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重要算法进行分析介绍,并最终实现系统。该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交通建设工程的智慧监管,其中包含网上申报办事、信息发布、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工程检测、造价管理、统计决策支持、物联网信息等功能模块,其功能全面、精细、合理且完善,贯穿交通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申报到结束,使其所有监管事项数据化、可视化且自动生成分析报表,为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该系统包含与第三方平台的数据交换接口功能,使其数据方便共享,更加有利于监管工作的顺利畅通的进行。
张静悦[9](2019)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作为我国公共资源进场交易的统一平台,作为提供公共资源交易综合服务的体系,其提供的服务与公共资源、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等各方面息息相关。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服务评价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阳光操作、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论文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为研究主题,旨在建立一套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论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运用问卷调查、数学计算、实证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在参考国内外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概念的梳理,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内涵进行阐释,分析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的角度。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构成角度出发,建立了电子交易系统、电子服务系统、运行服务机构、平台场所设施四个维度共计32个指标的服务评价体系,通过两轮问卷调查确定了指标合理性。其次,确定了以ANP-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服务评价的方法,采用ANP法并辅以SD超级决策软件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最终的服务水平,并制定了详细的指标评分准则。最后,对A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服务质量提升建议,验证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宗树枫[10](2019)在《核电厂数字化反应堆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仪表和控制系统(简称“仪控系统”)被公认为是核电厂的神经中枢,由现场仪表和控制系统组成,仪控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将直接影响整个核电厂的发电稳定、高效和安全性,并且是系统设计的重要指标。反应堆控制系统从功能设计到软硬件配置及全寿期内的安全性评估与可靠性评估是评价核电厂稳定运行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核电厂设计对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方法以定性和定量分析为主,且各核电工程项目采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多样化,国内外尚无一套公认的统一的可靠性分析评估方法。本文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采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和定量分析的可靠性框图法,针对反应堆控制系统中典型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和地震停堆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为分析对象,进行硬件可靠性全面评估验证。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系统设计优化及寻找设计薄弱环节,从系统可靠性的角度向设计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并且确认系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证明设计方案的可靠性。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核电厂仪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对典型的基于微处理器技术(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仪控平台进行介绍。2)通过可靠性分析相关标准的研究,掌握核电厂仪控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典型方法,对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了分析流程。3)提出一种核电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采用FMECA和可靠性框图的模型对配置方案进行系统建模、定性及定量分析,在系统可利用率方面展开可靠性指标评价。4)提出一种基于FPGA仪控平台的核电厂地震停堆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可靠性框图的模型对配置方案进行系统建模、定量分析,在系统拒动率和误动率方面开展可靠性指标评价,证明设计方案的优势。5)针对控制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了基于FPGA仪控平台的安全级软件验证和确认的标准体系和流程及软件危害性分析方法。
二、电子产品设计审查与系统可靠性关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产品设计审查与系统可靠性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在供电过分相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2 供电过分相系统方案 |
2.1 电分相结构 |
2.1.1 器件式电分相 |
2.1.2 锚段关节式电分相 |
2.2 自动过分相技术 |
2.2.1 柱上开关控制自动过分相 |
2.2.2 机车控制自动过分相 |
2.2.3 地面控制自动过分相 |
2.2.4 三种方案对比分析 |
2.3 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案 |
2.4 电子开关晶闸管阀组选择 |
2.5 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3 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结构 |
3.1 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 |
3.1.1 传统逻辑控制系统架构 |
3.1.2 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架构 |
3.1.3 传统逻辑控制系统与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的对比 |
3.2 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3.2.1 安全平台研究 |
3.2.2 系统设计原则 |
3.2.3 系统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
4.1 系统可靠性分析 |
4.1.1 可靠性指标 |
4.1.2 可靠性模型 |
4.1.3 元件失效率 |
4.1.4 可靠性分析 |
4.2 系统安全性分析 |
4.2.1 故障树分析方法概述 |
4.2.2 HAZOP分析方法概述 |
4.2.3 HAZOP构建故障树 |
4.2.4 安全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应用方案 |
5.1 电子开关控制策略 |
5.1.1 电子开关动作流程 |
5.1.2 电子开关控制策略状态机 |
5.1.3 电子开关控制策略状态机的实现 |
5.2 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工作模式 |
5.2.1 正常工作模式 |
5.2.2 开关故障备用模式 |
5.2.3 越区供电模式 |
5.2.4 停电检修模式 |
5.2.5 紧急救援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群系统基本理论及其在FAST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系统科学起源与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系统科学研究现状 |
1.3.2 复杂系统理论及方法 |
1.3.3 可靠性工程研究现状 |
1.3.4 复杂系统及可靠性问题总结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群系统理论研究 |
2.1 群系统、子系统与族系统 |
2.1.1 群系统cluster-system |
2.1.2 子系统sub-system |
2.1.3 族系统family-system |
2.1.4 群系统实例分析 |
2.2 群系统的分类 |
2.2.1 宏观与微观群系统 |
2.2.2 固定、递增与递减群系统 |
2.2.3 主观群系统 |
2.3 群系统的集合性 |
2.3.1 符号声明 |
2.3.2 矩阵构造 |
2.4 系统的同态 |
2.4.1 同态判断 |
2.4.2 初等变换 |
2.4.3 同态分析 |
2.5 理论扩展内容 |
2.5.1 群系统设计方法 |
2.5.2 群系统可靠性工程 |
2.5.3 群系统运行管理 |
2.5.4 评价反馈体系 |
2.5.5 群系统应用扩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群系统功能实现 |
3.1 群系统的功能性 |
3.2 功能影响要素 |
3.2.1 主观要素 |
3.2.2 客观要素 |
3.2.3 影响要素识别 |
3.3 族系统划分 |
3.3.1 基本思想 |
3.3.2 划分方法 |
3.3.3 族系统数量 |
3.3.4 分族结果评价 |
3.4 数据挖掘 |
3.4.1 数据的意义与内涵 |
3.4.2 数据采集方法 |
3.4.3 数据处理方法 |
3.4.4 数据可视化 |
3.5 协调控制 |
3.5.1 硬连接 |
3.5.2 软连接 |
3.5.3 同步控制 |
3.6 结构模型与系统协议 |
3.6.1 结构模型 |
3.6.2 系统合作协议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群系统可靠性工程 |
4.0 群系统的复杂性 |
4.1 群系统可靠性模型 |
4.1.1 可靠性框图 |
4.1.2 可靠性逻辑关系 |
4.1.3 可靠性数学模型 |
4.2 群系统可靠性设计 |
4.2.1 可靠性设计准则 |
4.2.2 可靠性设计方法 |
4.3 群系统可靠性增长 |
4.4 群系统寿命预测 |
4.4.1 阈值选择 |
4.4.2 动态寿命预测 |
4.4.3 与传统方法对比 |
4.5 群系统可靠性管理 |
4.5.1 可靠性计划 |
4.5.2 可靠性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FAST液压促动器群系统可靠性工程 |
5.1 FAST群系统结构构建 |
5.1.1 FAST系统结构 |
5.1.2 群系统结构 |
5.2 数据可视化处理 |
5.2.1 数据清洗 |
5.2.2 可视化处理 |
5.3 FAST液压促动器群系统寿命预测 |
5.3.1 液压促动器原理 |
5.3.2 液压促动器群系统分析 |
5.3.3 促动器群系统寿命预测 |
5.4 可靠性增长试验 |
5.4.1 可靠性增长试验台 |
5.4.2 可靠性增长试验 |
5.5 可靠性模型与应用 |
5.5.1 群系统可靠性模型 |
5.5.2 可靠性模型验证 |
5.5.3 FAST射电望远镜运维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概述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SRM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1.3 可靠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传统相电流检测方法的SRM系统可靠性评估 |
2.1 传统的相电流检测方法 |
2.2 SRM系统的静态可靠性评估 |
2.3 SRM系统的动态可靠性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相电流重构法的SRM系统可靠性评估 |
3.1 基于两个电流传感器的相电流重构法 |
3.2 仿真与实验 |
3.3 SRM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的SRM系统可靠性评估 |
4.1 基于脉冲注入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 |
4.2 基于脉冲注入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的故障容错方法 |
4.3 仿真与实验分析 |
4.4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的比较 |
4.5 SRM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数控机床双动力刀架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靠性分析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双动力刀架可靠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故障树蒙特卡洛仿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可靠性分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动力刀架故障分析 |
2.1 双动力刀架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
2.1.1 双动力刀架的基本组成结构 |
2.1.2 双动力刀架的工作原理 |
2.2 双动力刀架FMEA |
2.2.1 FMEA方法概述 |
2.2.2 FMEA的实施及分析 |
2.2.3 双动力刀架故障数据来源及其模式分析 |
2.2.4 双动力刀架故障严重度等级分类 |
2.2.5 双动力刀架故障部位分析 |
2.2.6 双动力刀架关键子系统的FMEA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动力刀架可靠性评价体系 |
3.1 判断双动力刀架故障间隔时间分布模型 |
3.1.1 故障数据处理 |
3.1.2 故障间隔时间概率密度观测值 |
3.1.3 故障间隔时间分布模型的参数估计 |
3.1.4 故障间隔时间分布模型的假设检验 |
3.2 双动力刀架的可靠性特征量函数 |
3.3 双动力刀架可靠性指标的评价 |
3.3.1 MTBF的点估计 |
3.3.2 MTBF的区间估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动力刀架故障树蒙特卡洛仿真 |
4.1 双动力刀架系统故障树 |
4.1.1 故障树的建立过程 |
4.1.2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4.1.3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4.2 双动力刀架的蒙特卡洛仿真 |
4.2.1 蒙特卡洛仿真主要步骤 |
4.2.2 双动力刀架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3 仿真过程 |
4.3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动力刀架可靠性分配 |
5.1 双动力刀架可靠性分配方法概述 |
5.2 双动力刀架可靠性逻辑框图 |
5.2.1 系统可靠性常用模型简介 |
5.2.2 双动力刀架可靠性逻辑框图的建立 |
5.2.3 双动力刀架可靠性数学模型 |
5.3 基于模糊理论的双动力刀架可靠性分配 |
5.3.1 确定双动力刀架层次分配模型 |
5.3.2 确定影响因素权重向量 |
5.3.3 确定影响因素隶属度矩阵 |
5.3.4 双动力刀架可靠性指标的分配 |
5.3.5 双动力刀架的可靠性分配 |
5.4 实例分析 |
5.5 提高双动力刀架可靠性的措施 |
5.5.1 设计阶段 |
5.5.2 制造阶段 |
5.5.3 装配阶段 |
5.5.4 双动力刀架关键子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C4ISR系统软硬件混合可靠性与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
1.2 C4ISR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C4ISR研究现状 |
1.2.2 C4ISR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可靠性预计分配意义与方法 |
1.3.1 可靠性预计方法 |
1.3.2 可靠性分配方法 |
1.4 故障传播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构说明 |
第二章 指挥控制系统可靠性预计与分配研究 |
2.1 硬件系统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
2.1.1 硬件系统可靠性建模 |
2.1.2 硬件系统可靠性预计 |
2.1.3 硬件系统可靠性分配 |
2.2 软件系统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
2.2.1 软件系统可靠性建模 |
2.2.2 软件系统各模块可靠性预计 |
2.2.3 软件模块复杂度评分准则 |
2.2.4 软件系统可靠性分配 |
2.3 软硬件混合系统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
2.3.1 软硬件混合系统可靠性模型 |
2.3.2 任务可靠性模型 |
2.3.3 软硬件混合系统可靠性预计 |
2.3.4 软硬件混合系统可靠性分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ISM/DEMATEL法与PageRank的指控系统故障传播模型建立 |
3.1 指控系统故障机理分析与故障传播有向图模型的建立 |
3.2 指挥控制系统故障传播过程分析 |
3.2.1 DEMATEL与 ISM集成理论 |
3.2.2 指控系统分层故障传播有向图 |
3.2.3 指控系统的框架矩阵 |
3.2.4 基于介数的有向边评估 |
3.3 基于PageRank算法的故障影响度评估 |
3.3.1 PageRank算法背景 |
3.3.2 PageRank算法基本内容 |
3.3.3 基于PageRank算法的模块故障影响度评定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指挥控制系统故障传播路径与寿命预测 |
4.1 软件模块的寿命预测与可靠度分析 |
4.2 硬件模块的寿命预测与可靠度分析 |
4.2.1 数据库设备硬件可靠度分析 |
4.2.2 操作台硬件系统可靠度分析 |
4.2.3 决策台硬件可靠度分析 |
4.2.4 硬件模块寿命区间估计 |
4.3 软硬件混合模块的寿命预测与可靠度分析 |
4.3.1 数据库设备软硬件混合可靠度分析 |
4.3.2 操作台软硬件混合可靠度分析 |
4.3.3 决策台软硬混合可靠度分析 |
4.3.4 软硬件混合寿命区间估计 |
4.4 指控系统故障传播强度评估 |
4.4.1 指控系统故障传播强度 |
4.4.2 指控系统故障传播模型有向边故障传播强度评估 |
4.4.3 基于故障传播强度的系统故障传播路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取得的成果 |
(6)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PD模式相关研究 |
1.2.2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研究 |
1.2.3 关系质量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2章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理论基础 |
2.1 IPD模式概述 |
2.1.1 IPD模式的概念 |
2.1.2 IPD模式与传统交付模式 |
2.1.3 IPD模式的关键特征 |
2.2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 |
2.2.1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特点 |
2.2.2 IPD模式参与方遵循的关系原则 |
2.2.3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内涵分析 |
2.3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 |
2.3.1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的定义 |
2.3.2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 |
2.4 关系质量用于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评价的优异性 |
2.4.1 基于关系质量对IPD模式参与方关系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
2.4.2 关系质量用于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评价的优越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模式的构建 |
3.1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本质及内涵分析 |
3.1.1 IPD模式参与方的界定 |
3.1.2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的内涵 |
3.1.3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本质的确定 |
3.1.4 供应链思想用于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的契合性分析 |
3.2 基于供应链思想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模式的提出 |
3.2.1 SCT评价模式的概念 |
3.2.2 SCT评价模式的构成 |
3.2.3 SCT评价模式的运行机制分析 |
3.2.4 SCT评价模式下关系质量评价实现途径 |
3.3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3.3.2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3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4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模型的构思与设计 |
4.1.1 基于SCT评价模式的三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构思 |
4.1.2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模型的设计 |
4.2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基于向量夹角余弦的供需一致性评价 |
4.2.3 基于几何平均处理供应链稳定性及IPD关系系统可靠性评价 |
4.3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模型的运行 |
4.3.1 评价模型的运行过程 |
4.3.2 评价模型的实现步骤 |
4.4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结果的评定与优化 |
4.4.1 参与方关系质量判定标准的确定 |
4.4.2 基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关系质量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案例背景介绍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参与方情况说明 |
5.2 项目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 |
5.2.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基于向量夹角余弦的供需一致性评价 |
5.2.3 基于几何平均处理的供应链稳定性及IPD关系系统可靠性评价 |
5.3 项目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及优化建议 |
5.3.1 关系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5.3.2 关系质量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3.3 关系质量优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一 IPD模式参与方需求相关内容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德尔菲方法指标筛选结果统计 |
附录三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四 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指标需求满足程度调查问卷 |
(7)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可靠性评估与提高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概述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力电子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 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SRM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
2.3 器件级可靠性评估 |
2.4 系统级可靠性评估 |
2.5 不同冗余策略下的可靠性分析 |
2.6 所提模型普适性验证 |
2.7 实验验证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在线故障诊断及修正策略选择的SRM系统可靠性提高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中点电压特征分析 |
3.3 所提故障诊断方法 |
3.4 修正策略的可靠性定向选择 |
3.5 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新型功率变换器拓扑的SRM系统可靠性提高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新型集成化拓扑 |
4.3 传统控制策略的实施 |
4.4 新型控制策略的实施 |
4.5 器件选型 |
4.6 故障模式分析 |
4.7 容错运行 |
4.8 可靠性提高效果验证 |
4.9 仿真分析 |
4.10 实验验证 |
4.11 本章小结 |
5 不同相电流检测方法下SRM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
5.1 引言 |
5.2 提出的相电流检测方法 |
5.3 可靠性分析 |
5.4 仿真分析 |
5.5 实验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物联网的交通建设工程智慧监管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
1.1.1 项目背景 |
1.1.2 项目必要性 |
1.2 现状分析 |
1.2.1 工程信息化发展 |
1.2.2 质监业务信息化现状 |
1.3 文章主要结构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数据建模 |
2.1 可行性分析 |
2.2 需求分析 |
2.2.1 监管模式需求 |
2.2.2 业务功能需求 |
2.2.3 性能指标 |
2.3 数据建模 |
第3章 总体框架设计 |
3.1 总体框架 |
3.2 总体设计 |
3.2.1 总流程图 |
3.2.2 子系统设计 |
3.3 系统角色与权限 |
第4章 功能设计与关键流程及算法 |
4.1 网上申报办事 |
4.1.1 账号申请 |
4.1.2 网上报监 |
4.1.3 月报报送 |
4.1.4 资质年审初审和证书初审 |
4.1.5 权利事项受理 |
4.2 信息发布 |
4.2.1 信息采编、审核和发布 |
4.2.2 统计分析 |
4.3 质量监督 |
4.3.1 质量监督检查 |
4.3.2 台账管理 |
4.3.3 监督交底 |
4.3.4 资料统计管理 |
4.3.5 文档存储加解密 |
4.4 安全监督 |
4.4.1 安全监督检查 |
4.4.2 安全台帐管理 |
4.4.3 专项管理 |
4.4.4 安全信息报送 |
4.4.5 资料统计管理 |
4.4.6 应急管理 |
4.5 工程检测 |
4.5.1 机构管理 |
4.5.2 机构检测 |
4.5.3 资料统计管理 |
4.6 法制资质 |
4.6.1 报监材料受理 |
4.6.2 监理办报备 |
4.6.3 监理月报管理 |
4.7 造价管理 |
4.7.1 工程概预算审查 |
4.7.2 工程材料调查 |
4.8 统计决策支持 |
4.8.1 统计管理 |
4.8.2 分析管理 |
4.9 物联网信息模块 |
4.9.1 水泥混凝土拌合站智能监控 |
4.9.2 桥梁预应力张拉信息采集 |
4.9.3 沥青拌合站智能监控信息采集 |
4.9.4 水泥混凝土拌合算法 |
第5章 交通建设工程智慧监管系统实现 |
5.1 开发、运行环境 |
5.2 关键技术介绍 |
5.3 系统实现 |
5.3.1 主界面 |
5.3.2 主要功能实现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评价方法研究 |
1.2.4 赋权方法研究 |
1.2.5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内涵 |
2.2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角度 |
2.3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主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准备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3.2 指标初选 |
3.2.1 电子服务系统指标 |
3.2.2 电子交易系统指标 |
3.2.3 运行服务机构指标 |
3.2.4 平台场所设施指标 |
3.2.5 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3.3 指标体系的检验与确立 |
3.3.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
3.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3.4 指标体系的确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模型构建 |
4.1 基于ANP的指标权重设置 |
4.1.1 方法介绍 |
4.1.2 权重问卷发放 |
4.1.3 指标权重计算 |
4.1.4 评分准则确定 |
4.2 基于模糊综合法的评价模型建立 |
4.2.1 评价方法选择 |
4.2.2 评价模型建立 |
4.2.3 模糊运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应用实例 |
5.1 A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概况 |
5.2 指标隶属度计算 |
5.3 模糊综合评价 |
5.4 评价结果确定 |
5.5 评价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指标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B 第一轮问卷数据处理结果 |
附录C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指标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D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指标关联性调查表 |
附录E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评分表 |
附录F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指标权重问卷数据处理详表 |
附录G 问卷扫描 |
作者简介 |
(10)核电厂数字化反应堆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可靠性分析的规范依据 |
1.4 可靠性分析方法 |
1.4.1 可靠性分析必要性 |
1.4.2 可靠性分析计划 |
1.4.3 分析方法 |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核电厂仪控系统总体介绍 |
2.1 概述 |
2.2 仪控系统架构 |
2.3 典型控制系统结构 |
2.3.1 过程控制系统 |
2.3.2 地震停堆控制系统 |
2.4 可靠性目标 |
2.5 可靠性分析模型说明 |
2.5.1 过程控制系统 |
2.5.2 地震停堆控制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
3.1 概述 |
3.2 分析目的 |
3.3 范围说明 |
3.4 C-D-L分级 |
3.5 风险优先数(RPN)方法 |
3.6 FMECA表格 |
3.7 典型控制系统配置的FMECA分析 |
3.8 总结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厂过程控制系统可靠性框图(RBD)分析 |
4.1 概述 |
4.2 分析假设及条件 |
4.3 环境条件 |
4.4 可靠性计算数据 |
4.5 可靠性框图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震停堆控制系统可靠性框图(RBD)分析 |
5.1 概述 |
5.2 范围 |
5.3 分析假设及条件 |
5.4 可靠性计算数据 |
5.5 可靠性建模 |
5.5.1 拒动误动简述 |
5.5.2 机柜电源 |
5.5.3 四取二配置方案一RBD模型 |
5.5.4 全局符合逻辑方案二RBD模型 |
5.5.5 局部符合逻辑方案三RBD模型 |
5.6 系统拒动率和误动率计算 |
5.6.1 四取二配置方案一 |
5.6.2 全局符合逻辑设计方案二 |
5.6.3 局部符合逻辑设计方案三 |
5.7 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控制系统软件可靠性 |
6.1 概述 |
6.2 软件验证和确认 |
6.3 FPGA软件验证和确认的关键工作 |
6.3.1 软件工具评估 |
6.3.2 测试设计 |
6.3.3 软件危害分析(SHA)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电子产品设计审查与系统可靠性关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在供电过分相系统中的应用[D]. 宋煜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群系统基本理论及其在FAST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蔡伟. 燕山大学, 2020
- [3]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可靠性研究[D]. 董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4]数控机床双动力刀架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D]. 刘语旗.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5]C4ISR系统软硬件混合可靠性与故障分析[D]. 张庭瑜.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6]IPD模式参与方关系质量评价研究[D]. 刘艳.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7]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可靠性评估与提高方法研究[D]. 徐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8]基于物联网的交通建设工程智慧监管系统研究与设计[D]. 范煜婷.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9]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评价[D]. 张静悦.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核电厂数字化反应堆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D]. 宗树枫.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