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海绵体悬吊术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附七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业[1](2020)在《栉风沐雨 春华秋实 中国尿控事业发展历程回顾》文中研究说明尿控是泌尿外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最为复杂的领域之一。我国尿控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近40年来,在全国泌尿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尿控领域在尿动力学、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泌尿学、功能泌尿学、盆底功能障碍等领域有了飞速发展,取得了显着进步,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一直伴随着中国尿控事业的发展,正值她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们以检索到的杂志发表论文为循证依据展开综述,系统回顾我国尿控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示学科建设成果,以兹祝贺《中华泌尿外科杂志》40岁生日,并鞭策激励我国尿控工作者更加努力,共同推动我国尿控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夏洪晨[2](2019)在《益气固元针法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递进疗程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采用益气固元针法治疗肾气不固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通过观察递进疗程的疗效,分析益气固元针法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起效规律,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借鉴。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4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予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常规行为指导。对照组予单纯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治疗,每组100次,每天早、中、晚各进行1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固元针法,针刺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两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以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表)中文版、72h尿垫使用量、中医证候积分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1个疗程末、2个疗程末、3个疗程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最终将得到的全部临床相关数据以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差异分析。研究结果: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显示在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分期、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治疗前观察指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在1个、2个、3个疗程末,两组患者在ICI-Q-SF评分、72h尿垫使用量、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3、1个疗程末,在ICI-Q-SF评分、72h尿垫使用量上,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上,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均为0%,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4、2个疗程末,在72h尿垫使用量、中医证候积分上,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CI-Q-SF评分上,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10%,对照组为0%,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个疗程末,在ICI-Q-SF评分、72h尿垫使用量、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差值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60%,对照组为1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益气固元针法结合PFMT与单纯PFMT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均能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且随治疗疗程的增加,疗效逐渐明显。2、3个疗程末,益气固元针法结合PFMT治疗起效明显,疗效更佳。患者能更好的恢复尿控,并逐渐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罗娜,田蕾蕾,刘元婷[3](2014)在《AdVance吊带系统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AdVance吊带系统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压力性尿失禁(PPI)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以提高男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0年3月和10月2例PPI患者采用AdVance吊带系统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野皮肤护理,准备手术器械和特殊用物,术中与术者积极配合,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正确合理安置手术体位,注意保暖,使手术过程顺利、流畅,缩短手术时间。结果 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无伤口感染发生。术后分别随访12、18个月,漏尿症状基本缓解。结论在采用AdVance吊带系统治疗男性PPI时,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积极、准确的术中配合,可达到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
郑萍[4](2014)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因BPH行PKRP术的患者684例,其中2011年225例,2012年217例,2013年242例。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患者15例(尿道狭窄组),其年龄为59-87(71.4±7.1)岁。分别从各年份中随机抽取未发生尿道狭窄的病例15例,共45例(无尿道狭窄组),其年龄为57-88(72.9±7.2)岁。通过对患者再次入院就诊、查阅电子病历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收集此60例患者的数据资料。为分析TURP术后患者发生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选用包括患者年龄、BPH病程时间、术前尿路感染、术前前列腺大小、手术切除前列腺重量、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7个指标。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筛选出P<0.05的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年龄、BPH病程时间、术前前列腺大小、手术切除前列腺重量、手术时间五项因素其P>0.05,与PKRP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无相关性。术前尿路感染、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两项因素的P<0.05,与PKRP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有相关性。进一步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尿路感染、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是PK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8.050、1.607。结论:术前合并尿路感染、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是PK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术前及术后尿路感染、避免术中操作损伤、术后留置导尿管不宜过粗、留置时间不宜过长等是预防PK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有效措施。加强对PKRP术后患者的随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根据狭窄的部位、长度、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PKRP术后尿道狭窄治愈的关键。
丁留成,黄懿,卫中庆[5](2013)在《尿道吊带置入治疗神经源性尿失禁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采用适当的材料、合理的吊带置入方式置入体内,可以达到恢复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储尿的目的,而吊带材料的选择以及安全有效的张力控制至关重要。目的:文章综述了不同材料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86年1月至2012年1月PubMed数据、英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及查阅相关英文书籍,收集与尿道吊带材料、尿道吊带置入方式、疗效及安全性等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包括"urethral sling,neurogenic,urinary incontinence";中文检索词包括"尿道吊带;神经性;尿失禁"。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选择47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采用自体筋膜或各种合成材料作为尿道吊带置入体内,具有安全、简便、微创等优点。神经源性尿失禁机制主要与膀胱功能的改变或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有关,由于病情复杂,保证此类患者置入后的储尿和控尿能力依旧是一大难题。
徐月敏,傅强,撒应龙,张炯,金三宝,谢弘,谷保军,冯超[6](2012)在《复杂性尿道狭窄及并发症诊治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运用》文中研究表明复杂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处理一直是泌尿外科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对初次或再次治疗失败后的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或闭锁(>14 cm)患者的治疗,作者在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及其并发症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性成果。与国内外的同类研究比较,主要有以下发现和创新点。①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证实结肠黏膜可作为尿道替代物;临床治疗55例超长段尿道狭窄(平均15.2 cm)的结果提示结肠黏膜具有材源丰富、易于剥离、抗感染力强、皱缩率低等优点,适于14 cm以上尿道的重建,尤其是多次治疗失败的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②在国际上首次建立新型分期手术治疗复杂性超长段狭窄或闭锁,临床应用11例,疗效显着,为难治性前后尿道间长段狭窄或闭锁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③在国际上首次阐述舌黏膜尿道重建的病理学特征及转归,建立大面积舌黏膜取材新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舌黏膜尿道成形术,样本量为国内外最大。④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尿道压客观量化指标(90 cmH2O或较基础压提高40~50 cmH2O),用于评估球部尿道悬吊术中尿道压力。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显着治疗效果。该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多项二等奖。
徐亚文[7](2011)在《LRP相关前列腺周解剖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迄至目前,普遍认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仍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最为有效。而过去的三十年,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方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经历了开放性手术、各种入路的腹腔镜手术、以及日益兴起的机器人辅助手术。在我国,经过广大泌尿外科医师的努力,10年来,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总体上已积累有相当数量的病例,不少操作步骤得到了规范。推动手术进步的不仅有新医疗设备的积极应用,也依赖对前列腺周解剖结构的深入了解。正如Robert P. Myers所言:熟悉解剖的外科医生,可以给患者以更少的出血、更好的切缘、更多的功能保存。然而,前列腺及其周围盆腔解剖结构相当复杂。首先,男性骨盆本身因个体不同而有显着差异,骨盆宽则前列腺易于到达;骨盆窄深,前列腺处的操作不易进行,特别在施行神经保留与膀胱尿道重建步骤时。其次,前列腺的神经血管复合体、以及前列腺周筋膜结构变化很大,有些解剖结构还存在不同的命名,如狄氏筋膜(Denonvilliers fascia)解剖学上定义为“介于前列腺与直肠间紧贴前列腺之后的结构(Between prostate and rectum, adherent to prostate posteriorly) ",在不同文献中就至少有直肠膀胱隔(Rectovesical septum)、前列腺直肠隔(Prostaterectal fascia)、直肠生殖器筋膜(Rectogenital fascia)等三个名称。另外,虽说现有的LRP手术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从控尿功能保护、勃起功能恢复、以及尽量减少并发症的目的而言,需要明确的局部解剖、需要优化的手术操作并不少。为此,本研究拟采用固定尸体、活体腹腔镜来研究LRP手术相关解剖结构,重点研究LRP分离层面上的筋膜解剖、组织间隙、勃起相关神经走行、控尿相关解剖、以及LRP术中解剖标志和相关手术技巧。第一章LRP相关前列腺周筋膜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目的:阐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时所经过的前列腺周围筋膜结构的组织学特征以指导前列腺癌根治术。方法:1、采用本科生局部解剖学课结束后遗留10%福尔马林固定、骨盆完整男性尸体24具,打开骨盆后,按前列腺前方、侧方、侧后方、后方的顺序进行解剖,重点观察耻骨前列腺韧带、前列腺筋膜、狄氏筋膜、盆筋膜等结构。2、对4个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膀胱、精囊、前列腺完整保留新鲜组织标本进行研究,重点观察膀胱后壁与精囊之间组织结构、Denonvilliers筋膜与腺体联系情况,作筋膜与其内面腺体组织学切片观察。结果:1、Denonvilliers筋膜可分为纤维膜性的前叶和脂性的后叶。2、射精管以下,DF前叶致密似皮革样15例(62.5%),薄弱似膜状9例(37.5%);筋膜前叶可自腺体表面剥离至尖部者18例(75%),无法在不损害腺体组织的情况下完整剥离筋膜者6例(25%),所有DF前叶均于膜部尿道处与直肠尿道肌紧密粘着。3、Denonvilliers筋膜前叶在膀胱直肠陷凹(Douglas窝)之下,将此处分为易于剥离的两个层面:“精囊后隙”与“直肠前隙”4、前列腺侧后方筋膜与前列腺包囊之间的间隙变化较大,24例尸体标本中14例(58.3%)包囊与筋膜间较为疏松,10例(41.7%)筋膜与包囊紧密联系,但仍可以在不损伤腺体的情况下剥除筋膜。5、前列腺侧前方筋膜向前列腺腹侧(前方)移行、延续时与其内面包囊逐渐融合,很难或无法剥离。6、耻骨前列腺韧带耻骨端平均宽6.9mm;前列腺附着处较宽,平均宽12.5mm;中间平均宽5.3mm;韧带中央厚约2mm,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束构成。7、耻骨前列腺韧带不是耻骨后间隙联系耻骨骨膜与泌尿生殖系脏器的唯一结构,在坚韧的耻骨前列腺韧带上、下方均有稀疏的耻骨膀胱韧带及耻骨尿道韧带联系相关脏器。8、在新鲜组织标本上,前列腺包囊在前列腺侧后方可被分离出。结论:1、前列腺周筋膜结构及其与腺体之间的间隙变化很大,循某些平面可相对轻易地分离前列腺。2、有必要对在前列腺筋膜与盆壁筋膜这互相移行的结构之间穿行的神经、血管走行进行基于手术需要的进一步解剖学研究。第二章LRP术后勃起功能相关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目的:基于目前实际开展的LRP手术所能达到的精度,结合最大限度保存NVB及CN的理念,对相关神经的应用解剖学进行研究。方法:1、肉眼观察24例男尸盆腔脏器标本精囊及其以下血管神经束的走行、其内神经血管的伴行关系;贴前列腺表面分离,记录神经、血管束走行及与前列腺筋膜(Prostate fascia, PF)的关系。测量NVB距前列腺底部、中部、尖部的距禺。2、2具完整男性骨盆标本,肉眼观察骶尾椎前神经血管组织、盆丛和前列腺外侧NVB。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前列腺外侧NVB。结果:1、关于神经血管束中神经的走行,可以观察到两种情况:(1)神经与血管伴行于前列腺后外侧,逐渐变细走向前列腺尖部,这种情况在24具尸体中有16(2/3)例出现;(2)神经束于前列腺底部分成两支,一支走行情况如“(1)”所描述,一支走向前列腺腹侧,向尖部逐渐变细,但不越过耻骨前列腺韧带外侧缘,两支神经束之间无神经分布,出现出现这种情况的比例为1/3。2、神经血管束在同一具尸体标本上走行情况相同,即一侧NVB中神经单支出现,对侧观察到也是单支;一侧NVB中神经出现两支,对侧观察到也是两支。3、后外侧神经血管束很容易在不伤及前列腺体或包囊的前提下游离开,前外侧的神经纤维与前列腺包囊(Capsule)之间几无间隙,不易分开。结论:1、神经血管束中神经走行变异很大,决定了保留神经的LRP手术在部分病例中具有不明确的效果。2、把NVB经过前列腺的部分看成有着独立神经筋膜层的结构,有助于手术中对相关分离层面的理解。第三章LRP相关控尿功能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观察与LRP手术尿控相关的重要解剖学结构,再模拟相关手术入路,明确这些重要结构与尿控的关系。方法:10%福尔马林固定男性尸体2具,重点观察与手术有关的尖部解剖,如前列腺尖、膜部尿道交汇处周围肌性及纤维性结构,尿道角度维持相关筋膜等。结果:1、前列腺尖部及膜部尿道交汇处覆盖一层致密的纤维组织膜,此筋膜移行自盆膈上筋膜。2、前列腺尖约3-5mm及其以下膜部尿道周围包绕肌性结构,前方较为韧厚、后方相对薄弱,肌组织可自前列腺尖部钝性剥离开。3、将前列腺尖部前方的筋膜结构去除,模拟LRP手术,发现要完成在前列腺尖部以下不损伤其周围肌性组织、垂直断开尿道有一定难度。4、观察到同一具标本,前列腺尖部以下、盆膈以上尿道前后面可以暴露的长度并不相等。将前列腺向前上方上提后,膜部以上尿道更易于剪切。结论:我们认为LRP术中在分离前列腺及其周边组织时,以下技巧有助于术后尿控:1、尽量沿精囊腺、前列腺表面分离Denonvilliers筋膜至耻骨直肠肌表面;2、自后向前横断尿道视野相对清晰、角度自下而上,有利于保留足够长的尿道;3、向头侧牵拉前列腺紧张膜部尿道后,有助于增下其下方尿道暴露,易于横断;4、前列腺尖与尿道交汇处横纹括约肌在前列腺周围的厚薄不一,于前方及两侧方钝性分离前列腺尖可避免损伤横纹括约肌。第四章LRP术中前列腺前方静脉丛控制的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模拟LRP手术在前列腺前方经过的层面,进一步探索处理前列腺前方血管的有效方法方法:2例男尸盆腔标本,观察耻骨前列腺韧带与耻骨骨膜及前列腺附着处情况,于其中段最狭窄处自上而下依次剪断韧带纤维,切开前列腺两侧盆壁筋膜,增加前列腺的游离度,将其压向后方,显露前列腺尖及盆膈以上尿道。模拟LRP手术对此处的处理方法,观察其效果。结果:1、耻骨前列腺韧带张力很大。2、前列腺两韧带之间的“前列腺浅表静脉”,较长较粗。3、耻骨前列腺韧带以下,完全拨开前列腺之前疏松组织后,亦无法清晰辨认前列腺前部静脉丛。4、尿道处静脉与尿道壁组织附着程度不如前列腺部紧密,相对疏松些。但静脉浅面的筋膜结构致密、坚韧,与静脉丛难以分开。结论:前列腺前方静脉丛解剖结构相对复杂,LRP术中通常采用的缝扎法未必可靠。第五章LRP术中解剖标志及手术技巧目的:对LRP相关手术录像进行基于解剖学的研究,旨在寻找手术中的解剖学标志,探索手术技巧和制定手术操作的相关指南。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我科所有多孔(本组5孔,同期实施的单孔LRP手术不在此列)LRP手术完整录像16例。重点观察经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Endoscopic Extraperitoneal Radical Prostatectomy, EERPE)的以下环节:1、腹膜外耻骨后间隙的建立;2、盆腔淋巴结清扫;3、膀胱颈切开及颈口处理;4、精囊腺、输精管的游离;5、Denonvilliers筋膜间隙的分离;6、前列腺筋膜和盆壁筋膜以及在两者之间的切开;7、耻骨前列腺韧带的处理;8、前列腺前部、盆膈以上尿道部静脉的处理;9、前列腺尖部处理及剪断尿道。重点探讨:1、如何避免损伤直肠;2、如何保存控尿相关机制;3、如何有效控制DVC,避免大量出血;4、如何保存NVB。结果:1、盆腔淋巴结清扫须注意旋髂动静脉。2、膀胱颈循前外侧、前面、后面的顺序分离切开。3、循精囊后隙下分,相对容易。4、狄氏筋膜两叶间分离较易,贴前叶之前分离未必成功。5、前列腺侧面经过的层面不同,其间走行的NVB保存程度不同。6、在现有普通LRP手术条件下,要将前列腺筋膜完整自前列腺表面剥离开,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前列腺表面的某些区域,前列腺筋膜是可以剥离的。7、耻骨前列腺韧带与DVC的处理可以贴前列腺前表面走行,且不必缝扎DVC。8、先断尿道后壁比先断尿道前壁有利。结论:LRP手术的某些步骤有进一步改良的空间。
吕坚伟,周立新,李佳怡,冷静,薄隽杰,刘东明,黄翼然[8](2010)在《经闭孔AdVance球部吊带术治疗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附2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闭孔AdVance球部吊带术治疗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我院应用AdVance经闭孔尿道球部吊带术治疗2例男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患者。第1例患者年龄70岁,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尿失禁病程2.5年,平均每
胡卫列,沈文,邱晓拂,张小明,肖远松[9](2009)在《InVance球部悬吊术治疗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附5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InVance球部悬吊术治疗男性尿失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3年3月~2008年1月,应用InVance球部悬吊术治疗5例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4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1例)。年龄62~76岁,平均67岁。尿失禁病程2~6年,平均4年。保守治疗无效。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平均漏尿点压力25.5cmH2O(20~32.5cmH2O)。截石位,会阴正中皮肤纵行切开3~5cm,显露尿道球部浅面球海绵体肌及双侧耻骨下支。采用InVance器械,电钻将带有1号不吸收合成线的钛螺钉分别在两侧的耻骨联合与耻骨下支连接部和其下约2cm处打钉6个。将聚丙烯筛网材料吊带裁剪成约3cm×4cm,将一侧耻骨下支上的三条合成线穿过吊网两角分别结扎固定,术中增加腹压后(下腹部加压等)咳嗽试验调节吊带的松紧度,或将逆行尿道漏尿点压调整为60cmH2O,留置导尿管。结果手术时间50~85min,平均60min。出血20~50ml,平均30ml。5天拔除气囊导尿管,均能自行排尿。5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6月,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者尿失禁治愈,1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者尿失禁改善;尿动力学检查平均漏尿点压力65cmH2O(55~70cmHO)。结论InVance球部悬吊术是一种可治疗前列腺术后轻中度尿失禁的方法。
陈斌[10](2009)在《男性后尿道狭窄手术入路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后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的难治疾病,治疗手段有尿道扩张,支架植入,内镜下狭窄段切开,开放手术等。其中狭窄段瘢痕切除,无张力下端对端直接吻接术以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成为后尿道狭窄治疗的金标准。然而仍存在一定比例复发、勃起障碍和尿失禁等并发症,尤其对于复杂型后尿道狭窄。这与会阴部解剖复杂,支配勃起与控尿功能的血管神经束的解剖定位不明确,操作空间狭小,瘢痕组织不能彻底切除有关。为了避免在后尿道重建术中误伤重要的神经血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彻底切除瘢痕,保证尿道重建后的长期通畅,有必要对前列腺和尿道膜部周围的结构进行解剖定位,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良手术入路,克服传统入路操作空间狭小,瘢痕切除不彻底,尿道重建困难的缺点,提高尿道重建的成功率。本文第一部分是对后尿道手术相关解剖结构的研究,重点是对支配勃起功能的海绵体神经的走行分布,阴部神经的走行分布,与尿流节制相关的尿道括约肌的形态和神经支配进行观测。应用大体解剖,显微解剖,整体解剖与断层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对5具福尔马林固定标本和5具新鲜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和海绵体神经的定位测量。解剖发现海绵体神经在前列腺尖部位于其后外侧,向下经耻骨前列腺提肌与前列腺之间的间隙穿过,在肛提肌的下方穿过尿生殖膈上筋膜,分向前、向内、向外的分支走行,向前的分支紧邻尿道外括约肌,一部分纤维穿经尿道外括约肌,前行到达阴茎门进入海绵体;后侧部在尿道外括约肌的后方分成细小分支,穿入尿道外括约肌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尿道海绵体、尿道及尿道球腺;外侧部是细小的横向分支,连接各海绵体神经,阴部神经的各个分支,使海绵体神经与阴部神经之间形成交通。横行向外连接于海绵体神经之间、海绵体神经与阴部神经之间的交通支,与纵向前行的海绵体神经分支、阴部神经分支在尿道腔的后外侧构成一个三角形的网状的结构,位于膜部尿道后外侧。此三角形的网状结构被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包在尿生殖膈内,是尿流节制,阴茎勃起神经穿行的部位,是后尿道手术的危险三角,后尿道手术要避免损伤这个区域的结构。第二部分是在对勃起、尿流节制神经和尿道括约肌解剖定位的基础上,对两个经典的后尿道重建手术入路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目的是通过解剖比较,明确两个手术入路的适应症;解释临床上无法确定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指导手术操作的安全实施。方法是对3个经过橡胶乳浆灌注的新鲜尸体模拟会阴入路和经耻骨入路,然后进行解剖,观察手术操作路径所涉及的组织结构;测量海绵体神经距中线和膜部尿道的距离:观测可能影响海绵体神经的操作步骤。结果发现,海绵体神经在中线旁5.4±1.7mm,距离膜部尿道7.2±1.1mm;在尿生殖三角的两个底角、两侧边和顶角是支配勃起功能的神经血管走行的部位;球海绵体具有很大的延展性,经耻骨入路的术野比会阴入路宽广。选择手术入路的指针应当是狭窄段的位置,而不是狭窄段的长度,会阴入路适用于球膜部交界处的低位狭窄,经耻骨入路适用于前列腺膜部交界处甚至更高部位的狭窄;勃起功能障碍和尿失禁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线操作,中线操作的程度和海绵体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呈正相关。第三部分针对会阴入路术野小、操作空间狭窄,瘢痕难以切除彻底的局限性,解剖研究了会阴旁入路的可行性。对2具新鲜尸体模拟会阴入路与改良后的会阴旁入路,观测手术中可能损伤的解剖结构,重点是海绵体神经;对比二者术野的大小,分别观测对尿道膜部和前列腺尖暴露的程度。结果发现会阴旁入路可以从侧方显露尿道膜部,处理膜部到前列腺尖的瘢痕组织,术野为三角形,牵拉下可达到大部分尿生殖三角,操作空间较会阴入路广。会阴旁入路有助于改善术野和彻底切除瘢痕,适用于狭窄位置高,瘢痕严重的情况,对海绵体神经的影响与会阴入路相似。
二、球海绵体悬吊术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附七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球海绵体悬吊术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附七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益气固元针法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递进疗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梳理 |
一. 中医学文献梳理 |
1. 病名认识 |
2. 病因病机论述 |
3. 治疗方法概述 |
二. 现代医学文献梳理 |
1. 发生机制 |
2. 程度分级 |
3. 类型分类 |
4. 影响LRP术后尿控的相关因素 |
5. 治疗方法概述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一.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 |
4. 病例分组 |
二. 研究方法 |
1. 治疗方案 |
2. 观察项目及方法 |
3. 疗效评定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 |
三.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2. 1个疗程末 |
3. 2个疗程末 |
4. 3个疗程末 |
5. 两组递进疗程疗效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益气固元针法的理论根据及处方分析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疗原则 |
2.3 配穴原则 |
2.4 取穴分析 |
3. 益气固元针法对递进疗程的ICI-Q-SF评分的影响 |
4. 益气固元针法对递进疗程的72h尿垫使用量的影响 |
5. 益气固元针法对递进疗程的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6. 益气固元针法对递进疗程的临床疗效影响及其意义思考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缩略词 |
附录二 临床疗效观察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AdVance吊带系统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手术配合 |
1.2.2 手术操作 |
2 结果 |
3 讨论 |
(4)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单词缩写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尿道吊带置入治疗神经源性尿失禁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
主题词: |
0引言Introduction |
1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
1.1资料来源 |
检索人相关内容: |
检索时间范围: |
检索数据库: |
检索词: |
1.2入选标准 |
纳入标准: |
排除标准: |
1.3质量评估 |
2结果Results |
2.1尿道吊带材料 |
2.2尿道吊带置入治疗适应证 |
2.3尿动力学对患者尿道吊带置入治疗的选择 |
2.4尿道吊带置入方式 |
2.4.1膀胱颈筋膜吊带 |
吊带置入的方式: |
筋膜吊带张力的控制: |
2.4.2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 |
2.4.3男性耻骨后骨锚尿道悬吊 |
2.5尿道吊带置入效果和并发症 |
结论: |
3展望及研究方向Prospects and research areas |
作者贡献: |
利益冲突: |
伦理要求: |
作者声明: |
(6)复杂性尿道狭窄及并发症诊治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杂性尿道狭窄治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1.1 复杂性尿道狭窄治疗的实验研究 |
1.1.1 结肠黏膜替代尿道修复的实验研究 |
1.1.2 舌黏膜及其与颊黏膜组合移植重建尿道 |
1.1.3 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尿道 |
1.1.3.1 表皮细胞与BAMG复合构建尿道黏膜 |
1.1.3.2 口腔黏膜细胞与BAMG |
1.2 复杂性尿道狭窄治疗的临床研究 |
1.2.1 游离黏膜重建尿道 |
1.2.1.1 结肠黏膜重建超长段尿道 |
1.2.1.2 口腔内黏膜替代修复尿道 |
1.2.2 带蒂皮瓣重建尿道 |
1.2.2.1 带蒂阴茎、阴囊皮瓣尿道成形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 |
1.2.2.2 带蒂阴唇皮瓣尿道成形治疗女性尿道狭窄合并尿道阴道瘘 |
1.2.3 阴茎转位治疗超长段尿道闭锁 |
1.2.4 复杂性尿道狭窄手术方式的改进与应用 |
1.2.5 小肠黏膜下筋膜-小肠黏膜下层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SIS) 尿道修复 |
2 复杂性尿道狭窄并发症治疗的临床研究 |
2.1 男性尿失禁 |
2.2 尿道外伤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
2.2.1 尿道外伤患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
2.2.2 内镜下尿道会师与尿道端端吻合术的对比 |
2.2.3 尿道重建对勃起功能、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
(7)LRP相关前列腺周解剖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LRP相关前列腺周筋膜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LRP术后勃起功能相关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LRP相关控尿功能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LRP术中前列腺前方静脉丛控制的解剖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LRP术中解剖标志及手术技巧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9)InVance球部悬吊术治疗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附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男性后尿道狭窄手术入路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目的与内容 |
材料 |
1 尸体标本 |
2 仪器设备 |
3 试剂 |
第一部分 男性后尿道手术应用解剖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会阴入路经耻骨入路比较解剖学研究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耻骨支开窗会阴旁入路可行性的解剖学研究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球海绵体悬吊术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附七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栉风沐雨 春华秋实 中国尿控事业发展历程回顾[J]. 王建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0(03)
- [2]益气固元针法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递进疗程的疗效观察[D]. 夏洪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AdVance吊带系统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配合[J]. 罗娜,田蕾蕾,刘元婷. 华西医学, 2014(10)
- [4]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D]. 郑萍. 福建医科大学, 2014(02)
- [5]尿道吊带置入治疗神经源性尿失禁的研究与应用[J]. 丁留成,黄懿,卫中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44)
- [6]复杂性尿道狭窄及并发症诊治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运用[J]. 徐月敏,傅强,撒应龙,张炯,金三宝,谢弘,谷保军,冯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9)
- [7]LRP相关前列腺周解剖及临床应用[D]. 徐亚文.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5)
- [8]经闭孔AdVance球部吊带术治疗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附2例报告[A]. 吕坚伟,周立新,李佳怡,冷静,薄隽杰,刘东明,黄翼然. 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10
- [9]InVance球部悬吊术治疗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附5例报告)[J]. 胡卫列,沈文,邱晓拂,张小明,肖远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03)
- [10]男性后尿道狭窄手术入路解剖学研究[D]. 陈斌.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