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吸氧可减少恶心和呕吐

术后吸氧可减少恶心和呕吐

一、术后补氧可减轻恶心和呕吐(论文文献综述)

张洪军,苗亚飞,刘相乐,麻黎斯,司建洛[1](2021)在《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患者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时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对老年患者肺癌根治术中肺泡巨噬细胞(AM)铁死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5~80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OLV时观察组非通气侧肺给予1~4 L/min持续性中低流量给氧,对照组非通气侧肺不给予持续性中低流量给氧。于术前(T0,基础值)、麻醉诱导后即刻(T1)、OLV后30 min (T2)、1 h (T3)、2 h (T4)采集桡动脉血并测定SpO2、PaO2和PaCO2,计算氧合指数(OI=PaO2/FiO2)。记录术前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T3时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AM,比色法测定AM内Fe2+、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AM内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含量。T3时切取肺癌周边正常肺组织,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记录PA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肺部并发症以及呼吸抑制、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1—T4时SpO2明显升高(P<0.05),T1时PaCO2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T1和T3时PaO2明显升高(P<0.05),T2—T4时PaCO2明显升高(P<0.05),T1时OI明显升高(P<0.05),T2—T3时OI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T1—T4时PaO2明显升高(P<0.05),T3时PaCO2明显降低(P<0.05),T1、T3、T4时OI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2—T4时SpO2、PaO2和OI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T3时肺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AM内Fe2+、MDA浓度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ACSL4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GPX4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PACU停留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肺泡壁增厚、水肿,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肺泡腔内可见较多炎性渗出,肺间质明显增生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观察组肺泡间隔增宽,毛细血管未见明显充血,小部分肺泡腔可见红细胞及炎性渗出液,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老年患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可减轻非通气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M铁死亡有关。

甘燕玲[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创伤性脑水肿的中医证候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创伤性脑水肿是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本论文旨在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创伤性脑水肿的病机及中医证候特点,为初步制定相对规范的、适合临床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书籍整理归纳创伤性脑水肿的中医四诊信息并对其进行中医术语规范化,制定创伤性脑水肿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21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创伤性脑水肿患者的四诊信息、头颅CT等临床资料。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及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构建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贝叶斯网络分析等技术分析创伤性脑水肿的中医证候分型及与头颅CT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符合创伤性脑水肿患者249例,发现非重型创伤性脑水肿的病机与瘀血、痰湿、痰热、气虚等有关,其证型包括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瘀阻脑窍、痰热上蒙及痰湿蒙神五类;而重型创伤性脑水肿的病机主要与瘀血、痰热、元神外脱等有关,其证型分为痰热瘀阻和元神外脱两种。通过贝叶斯网络分析发现创伤性脑水肿头颅CT指标-症状-证候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数据挖掘技术有助于创伤性脑水肿病机的分析和中医证候的规范化,为中医辨证施治创伤性脑水肿提供了相对客观、系统的参考依据,同时将头颅CT介入中医所辨之证,丰富了传统中医的辨证理论。

吴燕红[3](2021)在《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睡眠状况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别归为单纯全麻组(C组)和全麻复合腰方肌阻滞组(Q组),每组各30例。C组仅予以气管插管全麻;Q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30min实施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每侧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l。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配置的镇痛泵行自控镇痛。记录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值(HR);统计术中诱导及追加舒芬太尼剂量、瑞芬太尼的累积使用量;记录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累积补救镇痛情况;评估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态及动态VAS评分;记录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术后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及心动过缓等)发生率;评估围术期睡眠质量PSQI及ISI评分;收集不同时间点中心静脉血样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IL-10及褪黑素的浓度。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BMI、ASA分级、手术时间方面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与麻醉诱导前(T1)相比,腹壁打孔时(T2)时,两组患者的MAP和HR出现明显升高(P<0.05);Q组于气腹充气时(T3)、切皮时(T4)的MAP和HR均低于C组(P<0.05);在手术结束时(T5),两组患者的MAP和HR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两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诱导剂量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Q组术中舒芬太尼追加剂量及瑞芬太尼积累用量均较C组明显减少(P<0.05)。4.Q组术后12h(T6)、术后24h(T7)及术后48h(T8)的静态及动态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5.Q组术后24h(T7)PCIA按压总次数及术后24h(T7)、术后48h(T8)PCIA按压有效次数均少于C组(P<0.05);Q组累积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5)。6.Q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较C组明显提前(P<0.05);Q组术后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C组明显减少(P<0.05)。7.术前(T0)两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及ISI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Q组术后1天(T7)、术后3天(T9)及术后7天(T10)的睡眠质量PSQI、ISI评分均低于C组(P<0.05)。8.术前(T0)两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IL-10及褪黑素的浓度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术后1天(T7)、术后3天(T9)及术后7天(T10)时间点,Q组血清IL-6的浓度低于C组(P<0.05),但IL-10的浓度高于C组(P<0.05);在术后1天(T7)、术后3天(T9)时间点,Q组血清TNF-α的浓度低于C组(P<0.05),但MT的浓度高于C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腰方肌阻滞可有效减少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缓解术后的疼痛,降低术后的炎症反应,改善术后的睡眠状况,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孙丽炜[4](2020)在《预防性纳布啡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术后慢性疼痛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喉罩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是常用的妇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完善的TAPB可提供良好的腹壁感觉神经阻滞效果,对腹部手术的镇痛效果明显。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原因复杂,手术切口、内脏牵拉、以及术中气腹对腹膜的牵拉等都是诱发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的主要因素。然而,完善的TAPB仅能阻滞切口处的躯体感觉神经传导。对腹腔脏器牵拉引起的内脏痛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改善可以提升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满意度。尽管有许多围术期镇痛策略,疼痛依然可能在手术后持续存在,导致未被认识的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operative pain,CPSP)并发症。子宫切除术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外科选择之一,但很少有研究关注子宫切除术后的慢性疼痛。子宫切除术后即使是CPSP的低发生率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本试验研究通过完善的预防性镇痛研究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及术后慢性疼痛的观察。目的:研究纳布啡预处理联合TAPB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及远期慢性疼痛患病率及强度观察。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年龄18~65岁,BMI18.5~24.5,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I级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纳布啡20mg预处理组(A组),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喉罩全麻及麻醉诱导前TAPB,所有患者TAPB操作均由同一位麻醉医生完成,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A组患者诱导前3min静脉推注盐酸纳布啡注射液20mg(2ml),B组患者诱导前3min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ml。记录两组患者:1、两组患者术中所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血管活性药用量。2、术后1h、3h、6h、12h休息、运动后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及该时段内舒芬太尼使用量。3、患者术后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4、术后3,4,6个月静息及运动时的NRS评分。结果:研究过程中,A组和B组分别由1名与2名患者手术当日停止手术,予以剔除。术后电话随访时发现,A组1例患者术后2月后行胆囊切除术,予以剔除。A组和B组患者分别由3例和2例患者退出术后电话访谈,予以剔除。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注射液用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及术后3h两组患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用量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及术后12h患者舒芬太尼用量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不同,A组患者为10.2%,B组患者为2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87 P=0.12)。A组患者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B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h、3h、6h、12h休息及运动后NRS评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2、4、6各月慢性疼痛发生率及强度不同,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前联合不同的镇痛机制的镇痛方法,TAPB与纳布啡预防性镇痛,可以更好地缓解术中及术后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对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强度及发生率都无明显改善效果。

石永奎[5](2019)在《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不同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就患者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vocery after surgery,ERAS)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方法: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乳腺外科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再按围手术期处理不同,半随机将患者分为ERAS方案组和传统处理方案组,观察术后30天内不同方案组患者恶心、呕吐和腹胀等相关指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腹手术组:共收集患者72例,其中ERAS组34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60.42±10.61)岁,结肠癌患者13例,直肠癌患者21例;传统处理组38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0.15±11.00)岁,其中结肠癌13例,直肠癌25例。纳入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和手术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传统组,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提前,总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传统组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两组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中无死亡和伤口裂开病例出现,均痊愈出院。腹腔镜手术组:共收集患者60例,ERAS方案组患者30例,年龄34-75岁,平均(56.37±2.01)岁,其中结肠癌19例、直肠癌11例;传统处理方案组患者30例,年龄35-71岁之间,平均年龄(55.47±2.01)岁,其中结肠癌16例,直肠癌14例。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较传统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ERAS组患者术后呕吐、腹胀的发生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实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中无死亡和伤口裂开病例出现,患者痊愈出院。结论:(1)ERAS方案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术后快速恢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未明显增加(P>0.05),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2)ERAS方案可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朱文景[6](2019)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自2001年快速康复外科(Fsst track surgery,FTS)概念提出以来,其在成人结直肠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便有了极为深入的应用,而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领域的报道却较为少见。研究表明,接受FTS理念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降低了住院费用。据《2015版中国结直肠手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专家共识》[1]指出,FTS理念是21世纪一个重要的外科学进展及革命,目前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最为成功。本研究分别应用FTS理念治疗方案和传统治疗方案,对两组HD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照研究,并通过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学指标及FTS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探讨两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因手术创伤等引起的应激反应程度及FTS组患儿的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情况,评估FTS理念在HD患儿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研究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和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HD患儿病例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治疗方式的区别,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5例HD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5例HD患儿作为FTS组,比较两组换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记录两组的患儿血清学指标和FTS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FTS组和传统对照组相比而言,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提前(P<0.05);住院天数及费用减少(P<0.05);但两组患儿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FTS组患儿因手术创伤等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程度及免疫功能所受影响小,且免疫功能在术后短期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FTS理念在HD患儿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天数和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儿因手术创伤等引起的应激反应,同时机体免疫功能所受影响也较小,加速患儿术后早期康复。FTS理念在小儿HD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将为患儿造福,也将会使得社会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

侯霞[7](2018)在《温针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选取妇科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为观察指标,通过对比临床常用电针疗法,观察温针灸对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旨在进一步优化针灸特色疗法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1.将来源于我院妇科病区的共6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温针灸组)、对照组(电针组)各30例。2.操作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针刺部位用酒精消毒。观察组使用“温针灸”,子宫穴(避开伤口敷料部位)、足三里、阴陵泉、上巨虚穴位按常规针刺直刺1-1.2寸,合谷、三阴交、太冲穴按常规针刺直刺0.5-0.8寸,用捻转提插手法以求得气,以较强的针感与病人自觉舒适为度,将一段长3cm的艾炷从下端点燃置于双足三里、双三阴交针柄上,用纸片隔热防止烫伤,待艾炷燃尽后出针,所有穴位均留针30min。对照组常规针刺穴位操作同观察组,接上G6805一1电针治疗仪,线夹夹在两侧足三里、三阴交针柄上,选用疏密波,频率为2Hz/100Hz,输出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所有穴位留针30min。术后第一天开始治疗,每天上午针刺治疗1次,5天为1疗程,1疗程后结束治疗。3.根据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当天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分级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与电针组比较,温针灸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电针组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电针组相比,术后治疗前,两组腹痛评分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经1疗程治疗后,在腹痛症状缓解程度上,温针灸组要优于电针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腹胀、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疗程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按改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症状来判定疗效,温针灸组痊愈及显效率为96.6%,对照组痊愈及显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温针灸在促进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方面有良好疗效,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电针,此外,随着患者术后顺利排气排便,治疗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症状也基本缓解,故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因温针灸的温热刺激具有较强的温通效果,在术后镇痛方面效果优于电针,故温针灸因其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武建全,滕勇,陈建常[8](2018)在《腰椎融合术围术期镇痛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病的常用方法,具有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等特点。常用的术后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优化镇痛方案有助于减轻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本文就腰椎融合术围术期镇痛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武建全[9](2018)在《多模式镇痛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镇痛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方案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新疆军区总医院骨一科收住的需要做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患者78例,ASAIⅡ级,将患者随机分配为2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化麻醉方案,A组(实验组):所有患者于手术当日晨口服依托考昔120mg,对于术中显露神经根者,在完成减压后把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注于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周围,将罗哌卡因稀释液40ml(罗哌卡因1支100 mg/10ml,配生理盐水30 ml)在伤口两侧肌肉、深筋膜及皮下逐层进行注射,术后予以帕瑞昔布注射液40mg,肌肉注射,2/日,连用3天,共计39例;B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PCIA(舒芬太尼50μg、地佐辛15mg、托烷司琼5mg溶于生理盐水至100ml),共计39例;当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超过4分时,给予330mg的氨酚羟考酮片,口服,而当VAS评分超过6分时,给予50 mg盐酸哌替啶,肌内注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组术后4 h、8h、12h、24h、48h VAS疼痛及Ramsay镇静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92.30%)术后镇痛满意率明显优于B组(84.6%):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和17.9%,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术后应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可显着缓解术后的急性疼痛并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了早期功能锻炼。

Chinese Society of Surgery;Chinese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10](2018)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暨路径管理指南(2018):结直肠手术部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结直肠外科的应用较为成熟和深入。我国于2007年开始结直肠手术ERAS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1-2]。1.术前宣教详见总论部分。对于需要肠造口的病人,还应进行详细的针对性的宣教与指导,以避免造口相关并发症,增加再住院率。建议:应常规对病人进行术前咨询与指导。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强2.术前预康复术前应对有可能影响术后康复的状态进行治疗

二、术后补氧可减轻恶心和呕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术后补氧可减轻恶心和呕吐(论文提纲范文)

(1)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患者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创伤性脑水肿的中医证候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西医对创伤性脑水肿的认识
        一、创伤性脑水肿的流行病学
        二、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及分类
        三、西医综合治疗
    第二节 中医对创伤性脑水肿的认识
        一、中医病因病机
        二、中医治疗作用的研究
        三、小结与展望
    第三节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挖掘方法概述
        一、因子分析
        二、关联规则
        三、聚类分析
        四、贝叶斯网络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分析
        一、一般资料
        二、创伤性脑水肿中医证候分析
第三章 讨论
    一、创伤性脑水肿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的必要性
    二、研究思路
    三、创伤性脑水肿的中医证候情况
    四、头颅CT指标与创伤性脑水肿中医证型
    五、本研究所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3)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睡眠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区域神经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镇痛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预防性纳布啡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术后慢性疼痛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分组方法
    1.4 手术准备
        1.4.1 全身麻醉前处理
        1.4.2 麻醉诱导
        1.4.3 麻醉维持
        1.4.4 术后随访
        1.4.5 电话随访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次要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分组情况与纳入结果
    2.2 一般资料
    2.3 术中镇静镇痛药量比较
    2.4 术后不同时段舒芬太尼用量比较
    2.5 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术后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6 术后不同时点休息及运动后疼痛NRS评分
    2.7 术后3、4、6月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及休息及运动时NRS运动评分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模式镇痛于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疼痛管理的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筛选指标
    2.研究方法
        2.1 具体方案
        2.2 技术路线
        2.3 主要药品
        2.4 镇痛装置
        2.5 研究指标
        2.6 统计方法
        2.7 半随机方法
结果
    3.实验指标分析
        3.1 开腹组手术组
        3.2 腹腔镜手术组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一、结直肠癌危险因素
        1.1 饮食因素
        1.2 肥胖因素
        1.3 吸烟
        1.4 肠道炎症
        1.5 年龄
        1.6 肠道菌群
        1.7 家族史
        1.8 息肉
    二、手术
    三、快速康复外科主要内容
        3.1 术前阶段
        3.2 术中阶段
        3.3 术后阶段
    四、ERAS理念在结直肠手术的应用现状
    五、快速康复外科的多学科协作模式
        5.1 MDT模式优点
        5.2 MDT模式缺点
        5.3 展望
    六、ERAS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七、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页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6)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先天性巨结肠的流行病学特征
    1.2 先天性巨结肠的先天性巨结肠的诊疗现状
    1.3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中的实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3 观察项目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温针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西医对开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现状
        一、西医对开腹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认识
        二、西医对开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
    第二节 中医对开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现状
        一、中医对开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二、中医对开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观察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讨论
        一、温针灸对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中西医机制
        二、选穴处方依据
        三、温针灸对开腹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疗效分析
        四、温针灸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思路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腰椎融合术围术期镇痛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疼痛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1.1 疼痛的定义
    1.2 疼痛的影响因素
2 腰椎融合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3 腰椎融合术围术期常用镇痛药物
    3.1 阿片类镇痛药物
    3.2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3.3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3.4 糖皮质激素
    3.5 N-甲基-D-天冬氨酸 (N-methyl D-aspartic acid receptor, NMDA) 受体拮抗剂
4 目前常用的镇痛模式
    4.1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4.2 预防性镇痛
    4.3 局部浸润镇痛
    4.4 多模式镇痛
5 结语

(9)多模式镇痛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镇痛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 主要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术后补氧可减轻恶心和呕吐(论文参考文献)

  • [1]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患者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 张洪军,苗亚飞,刘相乐,麻黎斯,司建洛.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1(09)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创伤性脑水肿的中医证候探讨[D]. 甘燕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睡眠状况的影响[D]. 吴燕红.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预防性纳布啡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术后慢性疼痛观察[D]. 孙丽炜. 河南大学, 2020(02)
  • [5]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D]. 石永奎.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研究[D]. 朱文景. 兰州大学, 2019(08)
  • [7]温针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D]. 侯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8]腰椎融合术围术期镇痛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J]. 武建全,滕勇,陈建常.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03)
  • [9]多模式镇痛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镇痛疗效研究[D]. 武建全. 新疆医科大学, 2018(11)
  • [10]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暨路径管理指南(2018):结直肠手术部分[J]. Chinese Society of Surgery;Chinese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8(01)

标签:;  ;  ;  ;  ;  

术后吸氧可减少恶心和呕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