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臭氧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良,朱政[1](2022)在《催化臭氧化技术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催化臭氧技术能有效处理水体中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低的问题,还能提高废水的臭氧利用率和矿化率,是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对两种催化臭氧化技术的比较,发现均相催化臭氧化催化剂易于制备,且实验条件可控。最后,研究和开发无副作用的高效催化剂是今后催化臭氧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冷守琴,李志,黄飞,赵书盈,周云,刘小峰,张耀稳,王志勤[2](2021)在《臭氧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水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臭氧技术在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工程应用,对其阻垢、缓蚀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气水高效传质、DO3控制等关键工艺设计,成功在电厂循环水系统应用,项目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臭氧技术改造后,实际运行数据显示,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夏季运行真空和端差数据稳定,且趋势稳中趋优:真空处于-(89~95)kPa范围内,95%以上的端差处于0.5~3.5℃范围内;运行53天后进行凝汽器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凝汽器端差改善28.27%、凝汽器压力改善8.21%、低压凝汽器清洁系数提高29.51%、高压凝汽器清洁系数提高29.92%,阻垢效果良好,有助于全厂节能降耗;臭氧技术处理后的循环水浊度、COD、氨氮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国标要求,且细菌总数<3000CFU/mL,降低生物污垢存在风险;不锈钢腐蚀速率远小于0.005mm/a、总铁远小于0.5mg/L、总铜未检出、pH在7~9范围内,实现良好的缓蚀效果。臭氧技术处理循环冷却水,绿色环保的同时具有显着的环境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应用研究成果可为电厂循环冷却水处理提供高效、低成本的"零"外排新思路。
冀豪栋,孙丰宾,赖波,刘文[3](2021)在《臭氧消毒研究进展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启示》文中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威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稳定性的差异,使如何高效杀灭SARS-CoV-2成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综述臭氧及其协同技术在病原体灭活中应用的基础上,探讨了臭氧氧化技术在SARS-CoV-2灭活中的应用可行性,重点阐述了该类技术对于病毒的灭活行为及机理。该综述可为臭氧氧化技术应用于水中新冠病毒灭活及其在不同媒介中的次生传播阻断提供参考。
王一帆[4](2021)在《高级氧化及磁场作用控制膜污染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随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淡水资源的缺乏往往限制了产业规模,因此需要利用二级出水深度处理技术来化解当前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本文主要是利用预处理技术缓解二级出水超滤膜污染的角度出发展开研究,通过选择膜污染常见的三种典型大分子有机物,利用三种高级氧化技术进行降解对比,从降降解效果着手筛选出两种高级氧化技术。再利用LG-OCD对其降解单一膜污染物的分子量分布对比,以及利用超滤实验进行膜污染缓解程度对比;最后落脚点在二级出水,通过降解效果的表征对比,以及超滤膜污染的缓解效果对比,并利用基因组学技术测其毒性变化,微生物生长摄取的AOC含量对比,最终确定超滤工芝的能端预处理技术,最后结合磁场作用,以及磁场单独作用下,探究两者作为超滤膜工艺的预处理技术,对膜污染物以及二级出水具体的膜污染控制效果。在此过程中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LC-OCID的图谱来看,电催化对三种膜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要显着于臭氧技术。2)通过电催化、臭氯分别对三种膜污染降解后进行超滤实验所获取的比通量曲线对比,两种预处理技术均能缓解三种膜污染物的膜污染,但对于SA而言,电催化的缓解效果更显着。3)分别利用电催化、臭氧对实际二级出水处理,通过基因组学的毒理分析,并将毒性强弱通过THLI值的量化来看,总体评估发现二级出水的TELI为1.531,电催化降解后的TELI为1.539,而经过臭氧降解的TELI为1.322;通过AOC含量的对比,原二级出水其AOC含量为0.9μg/L,电催化为0.57μg/L,经过臭氧降解后的AOC含量为1.44μg/L,臭氧相比电催化技术,能够表现出对二级出水比较显着的毒性削减效果,但通过AOC含量的对比,经臭氧技术降解的二级出水。其可能会造成微生物滋生污染膜表面;4)通过电催化技术结合磁场作用下,以及磁场单独作用下对膜污染物以及二级出水进行超滤实验,磁场作用于电催化技术对膜污染的缓解作用不如磁场单独作用下的效果显着。
李海云[5](2021)在《低压电解法制备臭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臭氧因其强氧化能力和低持久性的特点在消毒、除臭、脱色等领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传统臭氧制备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设备体积大,能源损耗高。为了克服传统臭氧制备方法的缺点,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制备臭氧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因臭氧浓度高、能量效率高、装置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很符合目前许多行业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技术为基础,开展了电解法臭氧发生装置的设计、膜电极组件的研制、臭氧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以及臭氧水杀菌性能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开展了臭氧发生装置内部结构设计,包括膜电极组件结构、电解池结构和集流体材质。膜电极组件采用电极材料与电解质膜紧密结合的零间隙结构;电解池的密封垫片为正方形,导流区采用S型流道设计;集流体选用金属钛材料。其次,结合电极表征分析,研究了电极种类、组成结构、厚度以及电解质膜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厚度为0.52 mm,B/C比为4.9 wt%的BDD作为电极材料,Nafion 115作为电解质膜时,膜电极组件的臭氧产生性能最优,从而确定了最优的膜电极组件。然后,在最优膜电极组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低压连续电解技术工艺,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液流速、电解液电导率、电解液p H值以及反应温度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进而优化了臭氧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33mA/cm2、电解液流速为15ml/min、电解液电导率为1μs/cm、电解液pH值为7、反应温度为55℃时臭氧产生性能最佳,从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最后,在最优的膜电极组件和最佳的工艺条件下,通过电解法制备出臭氧水并对其杀菌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臭氧水对含菌量为1×109~3×109 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有杀菌效果,有机干扰物含量越低,作用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另外,温度和p H值对臭氧水杀菌效果的影响不明显。
胡广[6](2020)在《臭氧发生片的制备及降解有机废气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环保、安全清洁生产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工业废气排放与治理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工业污染源生产与排放的有机废气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治理、降解方法与技术研究是一个紧迫的、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活性炭吸附法是治理VOCs的传统工艺,活性炭消耗过大;而单独用臭氧治理VOCs受到许多使用场合限制。臭氧-活性炭工艺联合降解VOCs在很多场所下有很好的应用。臭氧发生片是一种产生臭氧的器件,适用于很多小空间范围内的消毒、除臭和降解;制备价格低廉、使用寿命较长。臭氧发生片正面放电电极对臭氧发生片的产氧性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臭氧发生片的正面放电电极的性能进行探究,获得了一种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高产臭氧发生片,再由制备的臭氧发生片产生的臭氧与活性炭共同作用来降解、治理VOCs,同时探讨不同条件对臭氧—活性炭工艺降解VOCs的效率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臭氧发生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本文采用气体沿面放电技术,以空气作为产生臭氧的气源,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臭氧发生片。通过对臭氧发生片电极材料的探讨,实验采用的臭氧发生片正面电极材料包括:导电相(功能相)、粘结相和有机载体。导电相的成分对正面电极浆料的导电性以及臭氧发生片的臭氧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粘结相对电极浆料的粘度、烧结形态、电极与基片的附着力有很大影响。有机载体对电极浆料的混合以及粘度有很大影响。通过调节导电相、粘结相和有机载体三者间成分配比探究所得:导电相(功能相):粘结相:有机载体=72:2:26,导电相(钨:钼:镍=7:1:2),粘结相(Bi2O3:B2O3:SiO2:BaO2=5:2:2:1),有机载体(松油醇: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0:3:2)。制备的正面电极浆料的粘度适宜,烧结之后形成的正面电极材料在抗氧化、抗湿性、抗电子迁移、导电性、致密度、附着力等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臭氧发生片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放电时间、交流电压、氧气流量。臭氧发生片工作最佳条件为:放电时间为70min、交流电压为220V~260V、氧气流量为1.7L/min,臭氧产量能够达到8760mg/h。2、臭氧—活性炭工艺降解有机废气的应用研究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有机废气的降解效果,研究典型有机废气甲苯、二甲苯、甲醛、乙醛、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用该工艺对几种有机气体进行降解,研究该工艺对不同有机废气降解效率的影响。研究条件包括:臭氧的浓度、有机废气的浓度、活性炭的含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结果表明,臭氧浓度的提高,VOCs的降解效率增高;有机废气的浓度提高,降解效率降低;活性炭含量的增加,降解效率会明显提高;反应时间增长,降解效率会提高;反应温度增大,降解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实验得出的最佳的实验工艺条件:臭氧的浓度为3mg/L、有机废气的浓度为40mg/L、反应时间为25min、活性炭的含量为20g、温度为25℃时,所得到的降解效率较好,降解效率能达到60%左右。
范鑫,尚德林,兰玉彬,白京波,韩鑫[7](2020)在《臭氧技术及臭氧植保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农药替代技术的发展,以臭氧及臭氧水为代表的臭氧植保技术逐渐在现代生态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介绍臭氧杀虫灭菌机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臭氧技术在土壤熏蒸、作物病虫害防治、种子处理、果蔬贮藏、牧场消毒除臭等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在介绍背负式臭氧植保机械、固定式臭氧植保机械、自走式臭氧植保机械、臭氧植保飞机等臭氧相关植保机械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基础上,剖析了臭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优势及制约因素,最后展望了臭氧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前景。对于进一步研制开发新型臭氧植保机械,并拓展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林晓峰[8](2019)在《双电极电催化臭氧耦合工艺压裂液返排水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压裂液返排水是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且处理难度大的工业废水,胶体和有机物的去除是其回用和外排的关键。本论文在研究炭黑-聚四氟乙烯(Carbon-PTFE)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原位产生H2O2电催化臭氧特性的基础上,针对滑溜水压裂液开发了一种以Al板为阳极的的新型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耦合工艺;针对胍胶基压裂液开发了一种以氧化钌析氯电极为阳极的电化学氧化处理工艺,探讨两种工艺对压裂液返排水处理的可行性及动力学机制。电絮凝-电催化臭氧氧化耦合处理技术与臭氧氧化、电絮凝、电絮凝-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滑溜水压裂返排水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絮凝-电催化臭氧系统在电流密度50m A/cm2下,90min压裂返排水的COD去除率为82.4%,明显高于其他技术。与臭氧氧化、电絮凝和电絮凝-电催化氧化三种技术相比,电絮凝-电催化臭氧氧化耦合技术处理压裂液返排水后,中等分子量(MW约为1920Da)的有机污染物基本消失。建立了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表明该过程具有对COD具有更高的去除速率。与时序性单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的处理工艺相比,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耦合工艺的电流利用效率为时序性装置的2倍,且对废水有机物的氧化更彻底。说明该工艺中电絮凝和电催化臭氧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是一种更经济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利用双电极电析氯-析H2O2双向氧化技术与单独电析氯氧化、单独电析H2O2氧化技术处理难降解胍胶压裂液返排水,对模型污染物苯酚的降解结果表明:双电极析氯-析H2O2双向氧化工艺对苯酚的降解速率是单独电析氯氧化和析H2O2氧化降解苯酚速率的2倍,说明氧化钌涂层电极与Carbon-PTFE电极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双电极析氯-析H2O2双向氧化工艺与单电极氧化相比,对高COD浓度的胍胶压裂液的降解效率较高,600m A电流下24h的COD降解率为29%,电流效率68.5%。
张霞,倪骏,侯雪波,赵昂,章莉军,付丹,程嘉颖,苏瑾[9](2017)在《上海市某医院集中空调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安全性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技术在集中空调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和环境安全性。方法以上海市某医院采用臭氧技术的集中空调冷却塔作为试点,采用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等标准规范中的方法,对该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水质、除菌效果以及周围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经臭氧技术处理后,该冷却塔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该冷却塔存在本底军团菌污染情况,应用臭氧技术处理后,冷却水中未检出嗜肺军团菌;细菌总数05 CFU/ml,大肠菌群未检出;冷却塔周边1 m处臭氧浓度平均为0.25 mg/m3,5 m处接近环境本底浓度(0.02 mg/m3)。结论臭氧循环冷却水技术应用于集中空调水处理系统,在水质控制和抑菌方面显示良好效果,正常运行情况下不会对周边环境的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
本刊编辑部[10](2016)在《科技无界 创新无限——低压电解式臭氧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究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文中认为2015年10月1日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科技创新助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成为食品企业界和食品科技界的共识,中国食品行业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冷杀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日益受到业界的重视,低压电解式臭氧发生技术作为一种强氧化无残留的安全、高效、低耗的消毒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少数领先于全球同行业的国际专利技术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研究改进,已经开始在航空航天航海行业崭露头角,并逐渐进入食品行业,为食品行业的冷杀菌、保鲜,以及减菌化过程控制提供了
二、臭氧技术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臭氧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催化臭氧化技术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的水污染现状以及高级氧化技术 |
2 催化臭氧化技术水处理中的应用 |
2.1 均相技术催化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2.2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3 结语 |
(2)臭氧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水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及工艺设计 |
1.2.1 试验依据及检测方法 |
1.2.2 臭氧气体制备及经济效益核算方法 |
1.2.3 高效传质设计 |
1.2.4 臭氧投加量确定 |
1.2.5 DO3控制设计 |
1.2.6 防臭氧逸散设计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水质分析 |
2.2 阻垢效果分析 |
2.2.1 换热效率提升 |
2.2.2 凝汽器真空、端差运行趋势 |
2.3 缓蚀效果分析 |
2.3.1 pH、总铁、总铜 |
2.3.2 腐蚀速率 |
2.4 效益分析 |
3 结论 |
(3)臭氧消毒研究进展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臭氧对不同病原体的灭活 |
2 臭氧协同技术对病原体的灭活 |
3 臭氧及其协同技术对SARS-Co V-2病毒的灭活 |
4 结论与展望 |
(4)高级氧化及磁场作用控制膜污染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二级出水现状 |
1.1.3 二级出水深度处理主要技术 |
1.2 超滤技术概述 |
1.2.1 超滤膜污染的研究 |
1.2.2 减缓超滤膜污染的主要方法 |
1.3 高级氧化技术综述 |
1.3.1 不同高级氧化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 |
1.3.2 高级氧化技术的展望 |
1.4 磁化水处理技术应用 |
1.5 主要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5.3 技术路线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高级氧化技术降解膜污染物实验方法 |
2.2.1 电催化降解膜污染物的实验方法 |
2.2.2 臭氧降解膜污染物实验方法 |
2.2.3 铁碳微电解降解膜污染物实验方法 |
2.2.4 响应曲面优化法 |
2.3 高级氧化预处理前后的超滤膜污染实验 |
2.4 磁场控制下的超滤膜污染实验 |
2.5 利用QCM-D探究磁场对膜污染物的影响 |
2.6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6.1 牛血清蛋白、腐殖酸、多糖的检测方法 |
2.6.2 DOC检测方法 |
2.6.3 LC-OCD检测方法 |
2.6.4 臭氧含量检测方法 |
2.6.5 荧光物质检测方法 |
2.6.6 AOC含量检测方法 |
2.6.7 毒性检测方法 |
3.高级氧化法对膜污染物的降解对比及处理前后的膜污染探究 |
3.1 高级氧化法对膜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对比分析 |
3.1.1 电催化技术的不同参数对膜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影响 |
3.1.2 臭氧技术的不同参数对膜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影响 |
3.1.3 铁碳微电解技术的不同参数对膜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影响 |
3.1.4 高级氧化法对膜污染物降解的实验小结 |
3.2 高级氧化法对膜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分析 |
3.2.1 LCOCD表征电催化前后不同电流密度对膜污染物的作用变化 |
3.2.2 LCOCD表征臭氧前后不同气流量对膜污染物的作用变化 |
3.3 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高级氧化处理混合膜污染物的试验条件探究 |
3.3.1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电催化预处理混合膜污染物的试验条件研究 |
3.3.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臭氧预处理混合膜污染物的试验条件研究 |
3.4 高级氧化法处理前后对超滤膜污染的控制探究 |
3.5 实验小结 |
4.高级氧化法对二级出水的降解及处理前后的膜污染探究 |
4.1 高级氧化法对二级出水的降解效果分析 |
4.2 高级氧化降解二级出水前后对超滤膜污染的控制分析 |
4.3 高级氧化法对二级出水降解前后的毒性分析 |
4.4 高级氧化法对二级出水降解前后的AOC分析 |
4.5 实验小结 |
5.磁场控制下对膜污染影响的探究 |
5.1 磁场控制下的原污染物膜污染 |
5.1.1 磁场对膜污染物在超滤处理的作用效果 |
5.1.2 磁场对膜污染物在QCM-D的作用效果 |
5.2 磁场结合电催化技术对膜污染物的超滤膜污染探究 |
5.3 磁场结合电催化技术对二级出水的超滤膜污染探究 |
5.4 实验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低压电解法制备臭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臭氧的性质 |
1.1.1 臭氧的物理性质 |
1.1.2 臭氧的不稳定性 |
1.1.3 臭氧的氧化性 |
1.1.4 臭氧的腐蚀性 |
1.1.5 臭氧的毒性 |
1.2 臭氧的应用 |
1.2.1 环境保护领域 |
1.2.2 工业领域 |
1.2.3 食品领域 |
1.2.4 医疗卫生领域 |
1.3 臭氧的制备方法 |
1.3.1 放射化学法 |
1.3.2 紫外线照射法 |
1.3.3 介质阻挡放电法 |
1.3.4 电解法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臭氧发生装置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臭氧发生装置的结构 |
2.3 臭氧发生装置的组装 |
第三章 膜电极组件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DD电极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3.3.2 不同电极组合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 |
3.3.3 不同B/C比的BDD电极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 |
3.3.4 BDD电极的厚度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 |
3.3.5 Nafion膜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压电解法制备臭氧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流密度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 |
4.3.2 电解液流速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 |
4.3.3 电解液电导率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 |
4.3.4 电解液p H值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 |
4.3.5 反应温度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臭氧水杀菌性能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中和剂鉴定试验 |
5.3.2 臭氧水的杀菌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臭氧发生片的制备及降解有机废气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臭氧 |
1.1.1 臭氧的性质 |
1.1.2 臭氧的制备方法 |
1.2 有机废气 |
1.2.1 有机废气的来源和危害 |
1.2.1.1 有机废气的来源 |
1.2.1.2 有机废气的危害 |
1.3 臭氧技术 |
1.3.1 臭氧技术的应用 |
1.3.1.1 水处理 |
1.3.1.2 消毒净化空气 |
1.3.1.3 其它方面 |
1.3.2 臭氧技术前景 |
1.3.3 臭氧降解有机物机理 |
1.4 臭氧发生片 |
1.4.1 臭氧发生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1.4.1.1 臭氧发生片的结构 |
1.4.1.2 臭氧发生片的工作原理 |
1.4.1.3 沿面放电产生臭氧的机理 |
1.4.2 臭氧发生片的优缺点 |
1.5 活性炭吸附技术 |
1.6 有机废气降解技术 |
1.6.1 传统有机废气降解技术 |
1.6.2 新型有机废气处理技术 |
1.6.3 臭氧—活性炭降解有机废气技术 |
1.7 本文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7.2 本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臭氧发生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臭氧发生片的制备 |
2.2.3.1 有机载体的制备 |
2.2.3.2 电极材料的制备 |
2.2.3.3 保护涂层的制备 |
2.2.3.4 臭氧发生片的组装 |
2.2.3.5 臭氧发生片和臭氧的制备流程图 |
2.2.4 性能测定 |
2.2.4.1 介质涂层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
2.2.4.2 氧化铝介质涂层及玻璃介质涂层的体积电阻率的测定 |
2.2.4.3 电极材料的粘度测定 |
2.2.4.4 臭氧的浓度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物质性能表征 |
2.3.1.1 粘结相的SEM和XRD表面特性 |
2.3.1.2 有机载体的红外谱图 |
2.3.1.3 钨镍电极浆料的性能对比分析 |
2.3.1.4 氧化铝介质涂层及玻璃介质涂层的体积电阻性能 |
2.3.1.5 不同配比的钨、镍电极材料的性能对比 |
2.3.1.6 不同含量有机载体对钨、镍电极材料的性能影响 |
2.3.1.7 钨镍电极材料SEM图 |
2.3.1.8 不同配比的钨钼镍电极材料的性能对比 |
2.3.1.9 氧化铝介质保护涂层和玻璃介质保护涂层形貌 |
2.3.2 外界条件对臭氧产量的影响 |
2.3.2.1 放电时间对臭氧产量的影响 |
2.3.2.2 交流电压对臭氧产量的影响 |
2.3.2.3 氧气流量对臭氧产量的影响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臭氧—活性炭工艺降解有机废气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1 分析方法 |
3.3.1.1 分析过程 |
3.3.1.2 甲醛、乙醛、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
3.3.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实验流程图 |
3.4 臭氧—活性炭降解有机废气工艺流程 |
3.4.1 工艺原理 |
3.4.2 工艺设计方案 |
3.4.2.1 设计依据 |
3.4.2.2 设计要求 |
3.4.2.3 设计范围 |
3.4.2.4 工艺设计 |
3.5 物质性能表征 |
3.5.1 部分剩余物质的红外图谱 |
3.5.2 剩余物质的液相色谱图 |
3.6 不同条件下臭氧发生片对甲苯、甲醇、三氯甲烷三种有机废气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1 不同条件下臭氧发生片对处理甲苯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1.1 反应时间对臭氧发生片处理甲苯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1.2 交流电压对臭氧发生片处理甲苯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1.3 氧气流量对臭氧发生片处理甲苯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1.4 甲苯的浓度对臭氧发生片处理甲苯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1.5 活性炭含量对臭氧发生片处理甲苯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2 不同条件下臭氧发生片对处理甲醇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2.1 反应时间对臭氧发生片处理甲醇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2.2 交流电压对臭氧发生片处理甲苯甲醇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2.3 氧气流量对臭氧发生片处理甲醇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2.4 甲醇的浓度对臭氧发生片处理甲醇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2.5 活性炭含量对臭氧发生片处理甲醇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3 不同条件下臭氧发生片对处理三氯甲烷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3.1 反应时间对臭氧发生片处理三氯甲烷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3.2 交流电压对臭氧发生片处理三氯甲烷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3.3 氧气流量对臭氧发生片处理三氯甲烷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3.4 三氯甲烷的浓度对臭氧发生片处理三氯甲烷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6.3.5 活性炭含量对臭氧发生片处理三氯甲烷的降解效率的影响 |
3.7 不同条件对臭氧降解有机废气的影响 |
3.7.1 臭氧浓度的影响 |
3.7.2 有机废气浓度的影响 |
3.7.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7.4 活性炭含量的影响 |
3.7.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8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 |
攻读学位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臭氧技术及臭氧植保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臭氧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
1.1 土壤熏蒸杀虫灭菌 |
1.2 作物病虫害防治 |
1.3 种子处理 |
1.4 果蔬贮藏保鲜 |
1.5 畜牧场消毒除臭 |
2 臭氧植保机械在农业上的应用 |
2.1 背负式臭氧植保机械 |
2.2 固定式臭氧植保机械 |
2.3 自走式臭氧植保机械 |
2.4 臭氧植保飞机 |
3 臭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优势及制约因素 |
3.1 臭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优势 |
①高效。 |
②无残留。 |
③使用方便、成本低。 |
④提质增产。 |
3.2 臭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制约因素 |
①臭氧浓度不易控制。 |
②臭氧使用环境复杂。 |
③臭氧植保机械投入高。 |
4 展望 |
(8)双电极电催化臭氧耦合工艺压裂液返排水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压裂返排废水的产生、水质特点 |
1.2 压裂液返排水处理现状 |
1.2.1 深井回注 |
1.2.2 压裂液回用处理 |
1.3 电絮凝水处理技术概述 |
1.3.1 基本原理 |
1.3.2 电絮凝法的特点 |
1.3.3 电絮凝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电化学氧化水处理技术概述 |
1.4.1 阳极催化氧化技术 |
1.4.2 电催化臭氧技术 |
1.4.3 电催化氧化阴阳极协同技术 |
1.5 课题主要目的、内容及意义 |
1.5.1 主要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耦合工艺原理初步探究 |
2.1 概述 |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Carbon-PTFE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 |
2.2.3 实验步骤 |
2.2.4 检测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arbon-PTFE阴极产H2O2 能力研究 |
2.3.2 双电极电催化臭氧耦合工艺中·OH的产生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耦合工艺处理压裂液返排水 |
3.1 概述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水样 |
3.2.3 实验步骤 |
3.2.4 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四种处理工艺处理效果的比较 |
3.3.2 不同电化学技术的降解产物分析 |
3.3.3 COD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
3.3.4 COD降解的电流效率的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与时序性单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工艺比较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工艺与单电极时序式工艺处理返排废水效果 |
4.3.2 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工艺与单电极时序式处理返排废水相对分子量分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电极析氯-析H_2O_2双向氧化工艺处理胍胶压裂返排水 |
5.1 概述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装置 |
5.2.2 实验水样 |
5.2.3 实验步骤 |
5.2.4 检测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电化学氧化处理工艺对苯酚处理效果研究 |
5.3.2 苯酚废水中苯酚和COD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
5.3.3 电化学氧化处理工艺对胍胶压裂液返排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
5.3.4 胍胶压裂液返排水中COD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上海市某医院集中空调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水样采集与检测 |
1.3 臭氧检测 |
2 结果 |
2.1 水质分析 |
2.2 微生物检测结果 |
2.3 臭氧检测结果 |
3 讨论 |
(10)科技无界 创新无限——低压电解式臭氧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究研讨会在武汉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学研精准式的创新技术研讨会 |
2 电解式臭氧发生技术突破了170多年来臭氧技术应用的瓶颈 |
3 在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取得了可喜进展 |
4 夯实臭氧技术应用的研究基础适度干预组合使用 |
四、臭氧技术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催化臭氧化技术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J]. 张良,朱政. 天津化工, 2022(01)
- [2]臭氧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水的研究与应用[J]. 冷守琴,李志,黄飞,赵书盈,周云,刘小峰,张耀稳,王志勤.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1(05)
- [3]臭氧消毒研究进展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启示[J]. 冀豪栋,孙丰宾,赖波,刘文. 工业水处理, 2021(11)
- [4]高级氧化及磁场作用控制膜污染的效果研究[D]. 王一帆.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低压电解法制备臭氧技术研究[D]. 李海云.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6]臭氧发生片的制备及降解有机废气的工艺研究[D]. 胡广. 扬州大学, 2020(01)
- [7]臭氧技术及臭氧植保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J]. 范鑫,尚德林,兰玉彬,白京波,韩鑫.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05)
- [8]双电极电催化臭氧耦合工艺压裂液返排水处理技术研究[D]. 林晓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上海市某医院集中空调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安全性评估[J]. 张霞,倪骏,侯雪波,赵昂,章莉军,付丹,程嘉颖,苏瑾. 职业与健康, 2017(18)
- [10]科技无界 创新无限——低压电解式臭氧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究研讨会在武汉召开[J]. 本刊编辑部. 食品与机械,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