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维A口服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莹[1](2021)在《火针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部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火针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部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手部角化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外用,2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1次/周,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2周末、4周末对患者皮损面积、红斑、鳞屑、苔藓化、皲裂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分,并计算HECSI积分。根据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病例完成情况: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剔除4例,最终完成36例;对照组剔除3例,最终完成37例,共有73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2.疗效评价:治疗2周末,组内比较,两组主、客观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皮损面积、红斑、鳞屑、HECSI积分以及主观瘙痒症候的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苔藓化、皲裂积分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2周内两种治疗方案对于苔藓化、皲裂指标的改善疗效相当。治疗4周末,组内比较,两组主、客观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主、客观症状积分与治疗2周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4周内两种方案对于手部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均呈持续递增的趋势。组间比较,两组主、客观各项指标的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皮损综合疗效比较:4周末,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极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1)。3.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治疗组1例患者火针治疗后沾水导致局部皮肤轻度感染,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未影响治疗;对照组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针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能够有效改善红斑、鳞屑、苔藓化、皲裂及瘙痒症候。2.火针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部角化性湿疹疗效显着,安全可靠。
马志翔[2](2020)在《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银屑病是一种以红色斑疹或丘疹上覆盖有银白色鳞屑为特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依据临床症状不同,可以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四种类型,其中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本病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西药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多数患者停药后复发率高,而且副作用反应较大;中医药相关疗法相对于西药疗法,较缓和,强调个体化治疗,因人施药,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反应较少。然而,当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疗法众多,且既往关于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普遍存在研究方法运用不恰当,多数停留在临床经验总结,疗效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病例数较少,研究设计不规范等等。在循证医学的角度来分析,临床研究水平不高,临床文献报道缺乏规范性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寻求更多强有力的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因此,本研究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疗效更优的治疗干预措施的循证医学研究,获得可指导临床的高质量证据。方法:首先设定纳入排除标准,确立检索中英文关键词,中文关键词有:“银屑病”、“牛皮癣”、“白疕”、“风癣”、“中医疗法”、:“针刺”、“电针”、“温针”、“火针”、“耳针”、“灸”、“放血”、“拔罐”、“刺络”、“穴位”、“推拿”、“梅花针;英文关键词有:“Psoriasis”,“Papulosquamous”,“Palmoplantaris pustulosis”,“psoriaasics”,“acupuncture”,“electro-acupuncture”,“warming needling”,“fire needling”,“bloodletting”,“auriculoacupuncture”,“auricular”,“moxibustion”,“cupping”等,以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建立检索式,一是系统详细地检索国内外专业文献数据库,二是在人工检索临床试验注册系统、临床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等中追踪查阅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 data),Pub Med,Excerpta Medica Databas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01月01日;按照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设计资料提取表,然后根据提取表内容,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临床研究与数据中心的两位研究者负责信息提取和依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5.1.0版)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当两人提取的信息出现不一致时,先互相讨论解决,若仍然不能解决,则请示数据中心负责人处理);采用网状关系图对不同干预措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PASI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文献情况进行评价。接着采用R语言(Version:3.6.1)下的“gemtc”(Version:0.8-2)包调用JAGS(Version:4.3.0)进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模拟,当达到稳定收敛状态时进行估计和推断,将文献中不同针灸干预措施的疗效结局进行直接和间接比较,以节点分离法森林图进行展示,并在贝叶斯框架下以阶梯表比较各干预措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相对效应,再结合概率图,综合分析排序筛选出疗效最佳的干预措施,以期获得可指导临床的高质量证据。成果:纳入结果: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和国外专业数据库,共获得15057篇结果。各数据库命中结果数目如下:Pub Med 1666篇,EMBASE 4046篇,Cochrane图书馆1638篇,知网CNKI 2302篇,维普524篇,万方1520篇;CBM 3361篇,其中中文文献7707篇,英文文献7350。对15057篇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剔除重复文献1139篇,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剔除8717篇,在剩下的5201篇文献中,通过阅读全文,剔除4992篇文献,最终纳入研究的有209篇文献。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资料提取表格,提取所纳入RCTs的基本信息、研究对象、样本量、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等。文献基本特征:所纳入的209篇文献发表时间为1997年到2019年,发表语言为中文或英文,经过质量评价后,发现文献普遍存在随机化不充分、忽略分配隐匿、盲法缺失以及未描述失访退出人数等缺陷,其中,结局指标涉及PASI的共154篇文献,涉及总有效率的共200篇文献,139篇文献提及了不良反应。从随机化看,明确提及采用了随机数字表法的共69篇文献,采用随机信封法、投掷硬币法、随机抽签法各有1篇,采用SPSS随机、SAS随机的各有1篇,采用区组随机有1篇,按就诊顺序的共有13篇,仅提及随机的共112篇文献,不清楚是否随机的共有9篇。从分配隐藏看,不完善的有1篇,交代不清楚的共有205篇,仅3篇进行了正确分配隐藏,其中3篇采用了密闭信封法实现隐蔽分组。从盲法运用看,正确运用盲法的有8篇,其中双盲4篇,而错误盲法有2篇,未提及盲法的共有199篇。从结果数据的完整性来看,大部分数据都有报告脱失病例情况,完整的共192篇,部分报道脱落和随访的情况未得到重视,不完整的共5篇,不清楚的共12篇。从选择性报告看,完整的有38篇,不清楚的共171篇,大部分未提及临床研究注册或protocol发表情况,信息不足,难以判断,大部分为风险未知。其他方面偏倚均不清楚。网状meta结果:(1)在PASI评分上,与安慰剂相比,只有火针[-4.79(-7.64,-1.96)]、走罐[-4.25(-7.58,-0.94)]、中药方[-3.77(-5.82,-1.71)]、中药浴[-4.13(-6.45,-1.80)]、雷公藤多甙[-4.04(-6.41,-1.68)]和白芍总苷[-4.29(-7.36,-1.25)]疗效较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安慰剂相比,只有火针[2.64(1.80,3.49)]、走罐[4.00(2.75,5.34)]、自血疗法[2.77(1.30,4.32)]、中药方[2.41(1.77,3.09)]、中成药[2.04(1.31,2.80)]、中药浴[2.80(2.06,3.55)]、中药膏[2.16(1.41,2.93)]、复方甘草酸苷[2.24(1.47,3.04)]和白芍总苷[2.53(1.30,3.83)]的有效率均较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此次纳入研究报道的不良反应以轻度胃肠道不适、皮肤干燥红斑、血脂异常、唇炎、头痛耳鸣、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为主,均属轻度反应,均可通过停止服用药物或者基本对症治疗后症状可自行恢复。与安慰剂相比,只有雷公藤多甙[-39.13(-86.49,-5.07)]、西药膏[-42.67(-123.27,-1.76)]和迪银片[2.14(0.26,4.16)]的不良反应率较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贝叶斯框架下,通过综合比较不同干预措施PASI评分的MD值、总有效率的OR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OR值,对疗效及安全性的优劣进行排序,最终得到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PASI评分排序结果:中药方>紫外线照射>阿维A>迪银片>西药膏>中成药>复方甘草酸苷>电针>中药膏>苦参素>西药>安慰剂>雷公藤多甙>中药浴>白芍总苷>走罐法>火针>针刺>自血疗法;总有效率的排序结果:中药方>电针>中药浴>雷公藤多甙>火针>走罐法>苦参素>复方甘草酸苷>中药膏>中成药>白芍总苷>针刺>西药膏>紫外线照射>耳针>阿维A>迪银片>西药>放血疗法>自血疗法>安慰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排序结果:雷公藤多甙>西药膏>火针>西药>中药方>中成药>安慰剂>中药浴>中药膏>苦参素>复方甘草酸苷>西药膏>白芍总苷>电针>阿维A>紫外线照射>迪银片>走罐法>耳针。结论:本研究收集了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既往研究文献,通过运用贝叶斯框架下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现有临床证据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众多中医药疗法中,以凉血解毒类药物为基础方的中药方汤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较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即相对其他疗法,其安全性较好。
杨素娟[3](2020)在《加味阳和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阳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加味阳和汤对寻常型银屑病阳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为加味阳和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8例阳虚夹瘀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34例,予加味阳和汤口服;对照组共34例,予阿维A胶囊口服;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予黄金万红膏外用。8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1.68例患者中,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3例,实际有效病例63例。2.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3.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2%,87.10%;试验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62.49%,54.84%,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及对照组PASI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及对照组DLQI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相比,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6.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相比,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7.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4+、CD8+、CD4+/CD8+分别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组内CD4+、CD8+、CD4+/CD8+组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安全性观测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治疗结束后,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阳虚夹瘀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与目前治疗银屑病的一线药物阿维A胶囊相比疗效相近,但没有阿维A胶囊的不良反应,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CommitteeonPsoriasis,ChineseSocietyofDermatology[4](2019)在《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文中研究表明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银屑病的病因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通过以T淋巴细胞介导为主、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引起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或关节滑膜细胞与软骨细胞发生炎症。中医认为多属血分热毒炽盛,营血亏耗,瘀血阻滞,化燥生风,肌肤失养。银屑病是不可治愈性疾病,目前可使用的治疗药物及方法甚多,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对控制病情,维持长期疗效十分重要。指南的目的就是为了逐渐规范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能,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银屑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症状确定,轻度以外用治疗为主,中重度可使用系统治疗,对传统系统性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适当选择靶向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治疗目的以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银屑病药物及治疗方法不断发展,新的成果不断涌现,更新指南的目的是及时将国际国内研究的新的成果及时介绍给国内医师,与全球进展保持同步发展。本指南在前两版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修订,以进一步规范中国银屑病诊断与治疗,提高诊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冯蕙裳[5](2019)在《二白膏治疗手角化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①通过JHS评分对比探究二白膏和氧化锌软膏外用治疗手部角化性湿疹皮损范围及其症状的治疗效果,为其后期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撑;②通过VAS评分对比探究二白膏和氧化锌软膏外用治疗手部角化性湿疹患者自觉瘙痒程度的治疗效果,为其后期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撑;③验证中药制剂二白膏的安全性,为其后期开发和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随机阳性平行对照的优效性临床试验,通过查询随机数字表,选取产生随机序列后,再通过信封法实现随机隐藏,从而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的估算利用PASS软件完成。试验组予以中药制剂二白膏外涂治疗,对照组予以氧化锌软膏外涂治疗,嘱受试者遵统一规范的涂药方法,每日早晚各一次用药,疗程为28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4天、治疗28天,这三个时间节点进行观察,记录衡量受试者皮损范围及其症状的JHS评分和衡量受试者瘙痒程度的VAS评分。并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记录和处理受试者的不良反应。研究结果:完成本试验研究的92例受试者中,女性受试者数量是男性受试者数量的1.3倍;年龄大多集中于50-65岁之间;且受试人群的职业分布较为广泛,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离退休人员;BMI指数≥24,处于超重范围内的人群更易发为本病。本病反复难愈,平均病程在4年以上,病程最长者已患病40年;有18例受试者已知自己明确的过敏史,过敏原包含药物、食物、植物和接触性物质四类;入组的受试者中,有7例为亲属关系,共同入组寻求治疗,共有21例表示亲属亦患有过敏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未进行或坚持系统性治疗,仅有12例患者曾通过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研究周期内二白膏尚未出现不良反应报告。治疗14天时,对于皮损范围及症状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63.27%,对照组为46.51%;对于瘙痒程度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70.21%,对照组为27.78%。治疗28天时,对于皮损范围及症状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7.96%,对照组为83.72%;对于瘙痒程度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5.74%,对照组为58.33%。统计学数据显示:①试验组组内对比:治疗前与治疗14天JH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与治疗28天JH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14天与治疗28天JH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②对照组组内对比:治疗前与治疗14天JH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与治疗28天JH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14天与治疗28天JHS评分及VAS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③两组间疗效对比:治疗前两组间JHS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VA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且对照组VAS评分低于试验组;治疗14天两组间JHS及VAS评分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但JHS疗效及VAS疗效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28天两组间JHS及VAS的评分和疗效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白膏和氧化锌软膏对于手部角化性湿疹均具有疗效,且两者的治疗作用在28天内呈持续递增的效果。对于皮损范围及其症状的改善,二白膏的疗效略优于氧化锌软膏。对于瘙痒程度的改善,二白膏的疗效明显优于氧化锌软膏。且二白膏尚未出现关于不良反应的报告,药物安全稳定。本研究显示二白膏治疗手部角化性湿疹疗效确切,安全稳定,药物性质、颜色、气味均无异常,适用于临床的治疗应用与推广研究。
罗敏[6](2016)在《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 :探究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掌跖角化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卤米松软膏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发生不良反应及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87,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金香花[7](2016)在《宁痒散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宁痒散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手足角化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均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医堂皮肤科门诊,时间从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在实际研究中,治疗组完成病例34例,对照组完成33例,其中3例在观察中脱落。治疗组给予宁痒散外敷,日2次;对照组给以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外用,日2次,两组均配合口服苦参祛风丸,1次1丸,1日3次。以4周为一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分别于第4周和第8周后观察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红斑、角化、皲裂等皮损情况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4周末开始,治疗组和对照组与各自组别治疗前相比较,症状积分和中医瘙痒症候评分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上述两指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治疗8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宁痒散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疗效确切。2.宁痒散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疗效优于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
孙爱义,唐维斌[8](2013)在《阿维A联合复方曲安奈德外用及尿囊素封包法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25例临床观察》文中认为掌跖角化性湿疹临床常见,表现为掌跖皮肤粗糙肥厚、脱皮皲裂,既痒又痛,由于治疗效果差,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11年5月-2012年10月本科门诊在外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均为本科门诊患者,临床表现为掌跖皮肤肥厚浸润、角化皲裂、干燥脱屑伴瘙痒(图1)。共入选28例,其中
王文娟,赵梓纲,李恒进[9](2013)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106例掌跖角化性湿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1次/d;对照组外用卤米松乳膏,2次/d。两组均治疗6周,随访2个月观察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8%和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14.8%和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显着,复发率低。
钱桂萍,高宇[10](2013)在《小剂量阿维A联合封包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笔者采用小剂量阿维A口服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封包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1入选标准入选68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经患者知情同意的临床确诊者,掌跖部位的急性或慢性皮炎
二、阿维A口服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维A口服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火针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部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中医研究进展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则治法 |
2.西医研究进展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治则治法 |
材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1.6 剔除、脱落病例的处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价标准 |
2.4 安全性观察及评价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技术路线 |
结果 |
1.病例完成情况 |
2.一般情况分析 |
2.1 性别 |
2.2 年龄 |
2.3 病程 |
3.疗效评价 |
3.1 不同治疗时间客观症状积分比较 |
3.2 不同治疗时间主观症状积分比较 |
3.3 皮损疗效分析 |
3.4 不良反应 |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选方依据 |
2.1 火针 |
2.2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金纽尔) |
2.3 火针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部角化性湿疹优势分析 |
3.结果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疗效评价 |
3.3 安全性评价 |
4.不足与展望 |
4.1 不足 |
4.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2)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祖国传统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
一、病因病机 |
二、辨证分型 |
三、治则治法 |
第二节 银屑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一、银屑病病因及发病 |
二、银屑病的临床特征与分类 |
三、银屑病的合并症 |
四、与生活方式和治疗有关的合并症 |
五、银屑病的治疗与管理 |
第二章 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网状meta分析 |
第一节 文献基本特征及偏倚风险评估 |
一、资料来源 |
二、检索方法 |
三、研究的筛选 |
四、数据提取 |
第二节 纳入研究情况概述 |
一、检索结果 |
二、文献筛选、纳入过程及结果 |
三、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
四、合并干预措施分组 |
五、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第三节 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 |
第四节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一、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情况 |
二、总有效率 |
三、不良反应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一、银屑病 |
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分析 |
三、网状meta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加味阳和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阳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略缩对照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2.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4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5 .终止/中止标准 |
3.治疗方法 |
3.1 .试验组 |
3.2 .对照组 |
3.3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 |
3.4 .疗程 |
3.5 .随访 |
4. 观察指标 |
4.1 .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 |
4.1.1 .皮损面积评分 |
4.1.2 .皮损严重程度评分 |
4.1.3. 计分项 |
4.1.4. 皮损严重程度评分 |
4.1.5. PASI计分 |
4.2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
4.3 .中医证候积分 |
5.疗效评判 |
6.复发率 |
7.安全性评价指标 |
8.统计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分析 |
2.研究结果分析 |
2.1 .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LQI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比较 |
2.5 .两组患者安全性观测比较 |
2.6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复发情况比较 |
讨论 |
1.加味阳和汤 |
2.阿维A胶囊 |
3.黄金万红膏 |
4.试验结果分析 |
4.1. 疗效分析 |
4.2. DLQI 评分分析 |
4.3.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4.4. 实验室结果分析 |
4.5. 不良反应分析 |
4.6. 复发率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1 临床疗效观察 |
附表 2 安全性观测、不良反应、复发情况记录 |
附表 3 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表 |
附表 4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表 |
致谢 |
(5)二白膏治疗手角化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一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文献对病名的认识 |
1.1 瘑疮 |
1.2 鹅掌风 |
1.3 皲裂疮 |
1.4 掌心风 |
2.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内风多责之于肝 |
2.2 内湿多责之于脾 |
2.3 内热多责之于心 |
3.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 |
3.1 内治法 |
3.2 外治法 |
3.3 非药物疗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研究进展 |
1 病因 |
2 发病机制 |
2.1 变态反应与细胞因子 |
2.2 炎症介质 |
3 治疗 |
3.1 内治 |
3.2 外治 |
3.3 其他治疗方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2.1 设计类型 |
2.2 设计方法 |
2.3 样本量估算 |
3 研究对象 |
4 诊断标准 |
4.1 西医诊断标准 |
4.2 中医诊断标准 |
5 病例选择 |
5.1 纳入标准 |
5.2 排除标准 |
5.3 剔除标准 |
5.4 受试者退出的条件 |
5.5 脱落或筛除病例的处理 |
6 治疗方案 |
6.1 治疗药物 |
6.2 用药方法 |
7 数据观察 |
7.1 一般资料数据 |
7.2 临床观察指标 |
8 时间节点 |
9 疗效评判 |
10 安全性评价 |
11 统计方法 |
12 伦理原则 |
13 技术路线 |
二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情况 |
2.1 性别 |
2.2 年龄 |
2.3 职业 |
2.4 BMI指数 |
3 临床情况 |
3.1 病程 |
3.2 过敏史 |
3.3 家族史 |
3.4 治疗史 |
4 治疗前两组评分对比 |
4.1 客观症状JHS评分 |
4.2 主观症状VAS评分 |
5 疗效分析 |
5.1 客观症状JHS评分 |
5.2 主观症状VAS评分 |
5.3 临床有效率评判 |
6 不良反应 |
三 结论 |
四 讨论 |
1 一般情况资料分析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职业 |
1.4 BMI指数 |
2 临床情况资料分析 |
2.1 病程 |
2.2 过敏史 |
2.3 家族史 |
2.4 治疗史 |
3 治疗前两组评分对比 |
3.1 客观症状JHS评分 |
3.2 主观症状VAS评分 |
4 疗效分析 |
4.1 客观症状JHS评分 |
4.2 主观症状VAS评分 |
5 不良反应分析 |
6 药物分析 |
6.1 对照组药物选取 |
6.2 试验组药物制备 |
6.3 方药分析 |
7 研究的优势 |
7.1 前期基础坚实 |
7.2 研究方法可行 |
7.3 药物安全稳定 |
7.4 受试者接受度高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宁痒散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一、中医学对手足角化性湿疹的认识 |
(一) 古代文献对本病病名的认识 |
(二) 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 中医学对本病治则治法的认识 |
二、西医学对手足角化性湿疹的认识 |
(一) 西医学对本病发病原因的认识 |
(二) 西医学对本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三) 西医学对本病治疗的研究概况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一般资料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及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治疗方法 |
(二)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结果 |
(一) 一般情况分析 |
(二) 皮损情况分析 |
(三) 中医瘙痒症候分析 |
讨论 |
一、立题依据 |
二、方药组成 |
三、方药来源及分析 |
四、结果分析 |
五、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9)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排除及剔除标准 |
1.4 方法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疗效比较 |
2.2 随访 |
2.3 不良反应 |
3 讨 论 |
四、阿维A口服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火针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部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评价[D]. 杨玉莹.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1(02)
- [2]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网状meta分析[D]. 马志翔.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加味阳和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阳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素娟.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J]. CommitteeonPsoriasis,ChineseSocietyofDermatology.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10)
- [5]二白膏治疗手角化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研究[D]. 冯蕙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6]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效果分析[J]. 罗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6(14)
- [7]宁痒散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的临床观察[D]. 金香花.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阿维A联合复方曲安奈德外用及尿囊素封包法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25例临床观察[J]. 孙爱义,唐维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08)
- [9]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J]. 王文娟,赵梓纲,李恒进. 武警医学, 2013(07)
- [10]小剂量阿维A联合封包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J]. 钱桂萍,高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02)
标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论文; 寻常型银屑病论文; 火针疗法论文; 银屑病治疗论文; 皮炎湿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