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在林业气象站中的应用

网络信息在林业气象站中的应用

一、林业气象站上的网络信息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1](2021)在《浅析新媒体时代台湾农业资讯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对人们资讯的获取和交流方式带来影响。在农业方面,人们一改以往"看天吃饭"的农业耕作模式,借助新媒体传播农业资讯。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台湾农业资讯传播,从多种角度探讨多元化的台湾农业传播生态。

王月琴[2](2020)在《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中基于“个体”的传统农业保险出现了查勘定损难、理赔成本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严重等问题。天气指数保险不基于农户的实际损失,以气象站观测的客观数据为赔付依据,特别适合我国生产规模小、地块分散的农业发展国情。天气指数保险虽有诸多优势,但不可避免地存在基差风险问题。鉴于我国天气指数保险实施过程中主要是空间基差风险,本文主要对空间基差风险的界定、影响机理、量化和评估等方面展开理论研究,在实证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量化评估空间基差风险的方法,以期填补国内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的研究空白,为今后管理空间基差风险提供可靠依据。理论研究方面,一是清晰地界定空间基差风险的概念,充分认识到天气指数保险中的空间基差风险是由气象要素空间异质性造成的;二是详细地阐明空间基差风险对天气指数保险的影响机理,引入模糊厌恶理论和复合抽奖选择模型说明个体对空间基差风险认知的模糊性影响了天气指数保险的推广;三是创新性地提出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方法,借鉴期货市场和区域产量保险已有关于基差的量化研究,将县级区域模拟气象产量损失与乡镇实际气象产量损失之间的差值作为天气指数保险的空间基差,其中县级区域气象产量损失需要从气象异常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模型模拟得到。实证研究方面,选取山东嘉祥县大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域的生产风险、历史受灾情况和大豆生长期数据制定9个天气指数,建立相对气象产量损失与异常天气指数之间的最优非线性回归模型。在上述关系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县级模拟气象产量损失与乡镇实际气象产量损失之间的差异得到空间基差,并拟合各乡镇的空间基差风险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本文从保障关键生长期、构建综合天气指数、设置天气指数阈值、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多次拟合优化模型等方面力求准确模拟气象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使县级区域气象产量损失接近于模型的模拟损失。模型结果显示嘉祥县气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叶—分枝期、开花—结荚期的暴雨灾害,鼓粒期的干旱灾害以及成熟期的低温灾害,而高温指数并不显着。空间基差量化评估结果显示嘉祥县各乡镇空间基差的范围在0-0.57之间,历史上空间基差风险较低,大部分年份的空间基差都在0.30以下,少数年份空间基差超过0.30以上。各乡镇空间基差风险的概率密度函数主要是Weibull分布、Wakeby分布、Gen.Extreme Value分布3种,其中Wakeby分布最多,从分布函数可以估计出各乡镇大约80%的年份空间基差小于0.10,发生较大空间基差(大于0.30)的概率在10%左右。上述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是可事前检验天气指数保险的可行性,若历史上空间基差普遍较小说明区域内系统性风险较强,个体面临的异质性风险较小,适宜开展天气指数保险。二是事后管理天气指数保险中的空间基差风险,若某个乡镇的空间基差过大且超过一定的范围,需要对其进行倾斜性补贴。对于嘉祥县的各乡镇来说,空间基差在0.3以下的则可认为是常规空间基差风险,对于该部分空间基差风险在实际管理中可忽略不计,而对空间基差超过0.30的乡镇需要重点补偿。

吴松[3](2020)在《闪电河流域各土壤深度层温度日变化模拟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陆-气间水分与能量交换过程的关键控制变量之一,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在气象学、气候、水文、生态学等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当前诸多遥感卫星可以进行地表温度的遥感观测,但其过境频次相对较少且固定,无法获取完整的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同时因云雨,日照时间,空气温度,植被覆盖等因素都会影响LST反演的准确性,进而影响LST产品的时空连续性。为此,本文从土壤温度日循环模型和土壤温度随深度变化模型改进出发,以提高LST产品的时空连续性。另外,基于土壤热量反演方法研究,进一步开展土壤水反演,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建立土壤温度日循环模型。本文利用闪电河流域的土壤温湿度网络站点实测数据,标定了基于有限观测数据的地表土壤温度日周期变化模型,通过模型拟合的方法建立一个仅需要4个参数的DTC模型。该模型可适用于时间上不连续的各种LST遥感观测。2.建立了一种土壤温度随深度变化模型。使用2018年8月分到2019年7月份闪电河流域获取的3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等土壤温度数据,观察不同深度层土壤温度随时间连续变化规律。模型建立之后,可以用一个指数函数来表示土壤温度的变化,根据已有的站点实测数据模拟出连续一天的土壤温度变化。3.改进了表观热惯量法反演土壤水方法。利用闪电河流域数据,处理得到9月份连续一个月的各层土壤温度的昼夜温差,再结合MODIS的ALBEDO数据,得到土壤温度与表观热惯量的线性相关图。实验结果表明表观热惯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R最好的能够达到0.8,利用表观热惯量模型反演可得到土壤水。4.土壤水分反演。直接利用简化的表观热惯量ATI模型,进行土壤水分的反演,针对不同的土地类型,不同的植被类型以及不同的土壤质地等研究区域,采取最匹配的土壤温度日变化模型和土壤随深度变化模型来进行估算土壤温度数据,进而得到最准确的表观热惯量ATI数据结果和理想的土壤水分产品。

马飞鸿[4](2019)在《基于PM2.5的负氧离子浓度反演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负氧离子素有“生命维生素”之称,对人的健康生活至关重要。负氧离子浓度值也是评定室内以及森林景区空气质量等级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基于负氧离子在各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的监测与研究势在必行。调查发现,国内普遍通过采购进口的负氧离子浓度传感器设备搭建监测站进行负氧离子浓度监测。但是由于高精度负氧离子产品的购置成本十分高昂,并无法满足大众日常监测需求和野外负氧离子多点位长期监测需要。为降低监测成本,满足社会监测需求,找寻新的负氧离子浓度监测方法将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相关文献资料表明,负氧离子浓度与空气中的PM2.5能够一直维持良好的负相关关系,与其它大气因子的相关性则不稳定,容易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为深入研究PM2.5与负氧离子之间的映射关系,本文以杭州市临安区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监测点,通过自主搭建的负氧离子数据采集平台与美国EPEX负氧离子检测设备相结合,同时对东湖校区的温、湿度、PM2.5浓度和负氧离子浓度进行了长期的动态监测。经过对采集所得数据进行预处理、相关性分析等操作后,研究确认了负氧离子浓度与PM2.5之间长期存在较为稳定的负相关特征,其相关系数为-0.7497。基于PM2.5与负氧离子浓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研究通过非线性回归机器学习语言来构建负氧离子浓度反演模型。为选取较为合适的算法模型,实验采用了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以及GA-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比对验证。算法模型以PM2.5浓度值为输入,最终输出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值。依据各算法模型的最终负氧离子浓度预测误差,本文确定GA-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为最优模型。其中,GA-BP模型预测得到的负氧离子浓度平均误差百分比为7.46%,能够满足本研究目标需求。在完成模型搭建的基础上,本文借助日本进口的安天世负氧离子检测仪器,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可移植性验证。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移植性,在天气晴朗情况下,模型输出结果与安天世负氧离子设备的实际检测结果相近,平均误差百分比为5.89%。本研究模型的搭建与应用将大大降低负氧离子浓度的监测成本,在促进高校负氧离子浓度相关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负氧离子浓度的长期监测需求,间接推动负氧离子检测技术的发展。

曾宪礼[5](2019)在《皖南毛竹林带状采伐恢复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指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和生态竹种,由于其典型的异龄结构,传统的竹材收获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择伐,劳动力需求量大且效率低,而当前竹林经营正面临着原材料价位下跌和人工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导致效益空间被持续压缩,大量优质竹材无法采伐利用,成为当前竹林经营乃至整个竹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此背景下,带状采伐以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得到了极大关注,而该采伐方式改变了毛竹的生长发育规律,伐后竹林是否能正常恢复及主要影响因子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皖南毛竹林为对象,设置4个采伐带宽梯度,以传统择伐林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强度采伐带毛竹林的初期恢复特征,分析恢复过程中毛竹内在生长和竹林环境因子的差异,旨在研究伐后毛竹林的恢复规律,探索采伐的适宜强度,进而为评价带状采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带状采伐毛竹林初期恢复特征与采伐强度关系密切,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系统研究了3 m(D1)、6 m(D2)、9 m(D3)和12 m(D4)四个采伐强度毛竹林春笋、新竹的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特征。(1)时间特征:各处理发笋、退笋和成竹均呈现明显的正态分布,均在第2周(3月26日~4月1日)达到峰值;(2)空间特征:6 m采伐带和对照林分的春笋和新竹在所有尺度均呈现随机分布,而9 m和12 m采伐带春笋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新竹在部分尺度呈均匀分布;(3)数量特征:带状采伐方式单位面积发笋数量均大于对照,表现为D3>D1≈D2>D4>CK,成竹数量表现为D3>D4>CK≈D2>D1;(4)质量特征:随采伐强度增加,新竹平均胸径呈规律性下降趋势,分别为8.9 cm、8.5 cm、7.2 cm和6.6 cm,均低于对照新竹(9.6 cm),且9 m和12 m采伐带新竹胸径与采伐带边距呈显着的负相关,新竹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表现为CK>D3>D4>D2>D1。综合来看,以6~9 m采伐宽度毛竹林恢复状况较好。2、带状采伐新竹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等内在生长因子和器官生物量格局有变化,且在不同径级新竹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分析了带状采伐(12m)林分新竹水分、光合色素、光合产物等内在生长因子和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变化,同时比较了三个径级新竹的差异。(1)采伐带春笋水分含量低于择伐林分新竹,而新竹地上器官水分含量则大于对照,说明带状采伐影响了新竹的水分利用能力;(2)新竹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带状采伐大于对照;(3)春笋和新竹光合产物NSC含量表现为带状采伐均低于对照,但小径级新竹竹叶和竹鞭NSC含量较高,表现出克隆植物较强的适应性;(4)地上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在不同径级新竹间差异明显,大径级新竹生物量格局表现为竹秆(76.5%)>竹枝(14.1%)>竹叶(9.4%),与对照一致,而中、小径级新竹光合器官竹叶比重明显增加,分别为28.6%和45.1%,表现出较强的形态可塑性。带状采伐新竹通过提高水分和光照利用效率,改变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来最大程度地适应环境。3、带状采伐改变了林分小气候、林下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后者对竹林恢复又有一定影响。系统研究了带状采伐一个生长季内林分小气候、林下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1)带状采伐林分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幅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均大于对照,而大气温度差异较小;(2)林下草本盖度和生物量均表现为D1>D4>D2>D3>CK,草本种密度、个体密度和平均高最大值出现在3 m采伐带,对照最小;(3)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随采伐强度增加而增加,湿度日变化幅度差异较小;(4)带状采伐一个生长季后,土壤有机质、容重、酸性磷酸酶活性、C:N、C:P和非毛管空隙度等6个因子与土壤质量关系最大,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D4>D2>D3>D1>CK,说明带状采伐对土壤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带状采伐干扰了毛竹正常的水分和养分代谢过程,同时改变了林分结构而导致环境因子的变化,毛竹通过生理整合和形态改变来适应这一干扰,并对不同采伐强度做出响应,表现出规律性的恢复特征,综合来看,以6~9 m采伐带宽毛竹林恢复的短期效应和土壤潜力较好。研究可为优化毛竹林采伐方式、调整适应新采伐作业的抚育技术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董玮[6](2018)在《基于Qt精准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灌溉方式落后是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改变灌溉方式,发展精准灌溉是大势所趋。以色列为代表的国家在精准灌溉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灌溉用水率高达95%。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发使用精准灌溉,至今已经取的了长足的发展,但并没有大范围的推广。本次工程是同河南省鄢陵县龙源花木有限公司合作,我们团队负责精准灌溉系统工程的建设,龙源花木公司负责系统的示范和推广。本文主要选取了工程的硬件、软件和灌溉控制算法三个方面介绍。(1)硬件方面包括微环境监测站的传感器选取和介绍,数据采集器的设计,电气控制柜的功能实现,电磁阀门组的设计。(2)软件方面包括精准灌溉监控平台和网站,精准灌溉监控平台是本文的重点。根据工程需求从多种方案中选取Qt用以开发本监控平台。基于Qt的信号与槽机制和丰富的API实现了监控平台与数据库的连接和与硬件的连接,基于Qt的良好的GUI特性开发监控平台的4大功能模块,分别是灌溉管理、控制监测、数据报表和视频监控,实现了示范大棚内墒情的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查询,电磁阀门控制,视频监控,灌溉算法运行等功能。(3)灌溉控制算法是本工程的灵魂,灌溉控制是基于精准节水灌溉控制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开展,通过模糊控制算法控制电磁阀门开关的时长进而控制滴灌管出水量。算法的部分参数是根据样地的实验得出,通过了实验验证模糊控制算法在本精准灌溉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最后对精准灌溉系统的各项性能做出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本系统能有效的实现对植株的精准灌溉,系统的操作性好、稳定性高、市场潜力巨大。相信随着系统的推广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会有一定的改变。

朱世恒[7](2017)在《基于构件的气象站通用软件与配置管理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效率的现实途径,软件构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传统软件的开发中,然而该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却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自动气象站嵌入式软件采用单块式结构,软件的开发是封闭进行的,这使得软件模块难以复用。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象站,相同的功能需要重新开发,软件整体的开发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单块式软件业务流程、功能实现和程序参数的相互耦合,造成软件维护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结合软件构件技术,设计并开发了自动气象站嵌入式软件系统。通过对气象站业务流程和功能需求的分析,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构架与数据结构。在此基础上,围绕模型、接口和功能设计了构件。通过对构件组装的方式,相同功能的模块在不同类型的气象站上得以复用,实现了软件的通用性。同时,构件之间低耦合、高内聚的特性,有效地改善了嵌入式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2)在Visual Studio 2008环境下,设计并实现了构件配置管理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开发任务,确定了软件的整体结构,并且分模块设计了软件。通过图形化界面,系统为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参数设置、构件的查询、添加、删除、配置和提取等服务。此外,通过传输协议的改进与保护机制的设计,为构件维护过程中的软件质量提供保障,从而改善了基于构件嵌入式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管理。

牛雅迪[8](2017)在《热电堆型总辐射传感器设计》文中认为太阳总辐射是气象探测、太阳能资源利用等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测量参数。太阳总辐射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地面气象观测仪器,也是太阳能资源普查与光伏电站运行监控领域不可缺少的装备。目前国外的太阳总辐射传感器精度高,但价格昂贵。为设计出低成本、高精度的太阳总辐射传感器,本文针对环境温度会影响总辐射测量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总辐射传感器设计。该传感器系统由传感器探头、信号采集电路、温度补偿算法、嵌入式系统及上位机构成。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该传感器探头进行了流-固耦合传热分析。硬件方面,本文选用低功耗和高性价比的STM32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种高精度AD采集电路,运用热电堆、PT100温度传感器进行测量。为了简化硬件电路,同时保证测量的高精度,利用了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热电堆温度特性进行拟合测量温差;为了消除环境温度引起的总辐射测量误差,采用了Back-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修正温漂;为了方便观测者使用,本文开发了基于C#的配套上位机软件。本系统中,传感器的温度补偿范围为-20℃~40℃,外场测试结果表明,利用修正算法进行误差修正后,读数精度可达2.79%,满量程精度达1.66%。该传感器在气象探测、光伏电站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张校志[9](2017)在《基于卫星遥感的输电走廊地表覆盖变化检测与山火易发性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特高压、高压输电线路分布广,输送距离长,位于华中、华南等区域的输电线路走廊区域地形多变、植被茂盛是山火多发区域。山火不仅烧毁山林,破坏地表环境,还会导致输电线路跳闸停电,对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基于国产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数据(高分一号、二号和资源三号),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了湖北省范围内的超特高压输电走廊(距离输电铁塔1.5km范围缓冲区)区域的地表覆盖数据,分为水域、裸地、建筑区、林地和农田等五类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三种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输电走廊地物提取的精度。基于湖北电网公司的山火故障历史数据,选取了部分山火发生的区域植被区进一步的细分,将林地细分为疏林和密林,统计分析了两种林地在山火事故区域(1km范围内)的比重,结果表明山火发生的概率高的区域多为疏林地区。以咸宁地区为例,利用2010-2016年的国产光学卫星影像数据序列,分析了该地区输电走廊地表覆盖的变化,统计结果表明走廊范围内的林地面积逐年减少,建筑区日益增多。从这几年该地区的山火发生报告可知,走廊建筑物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增多是山火的主要原因。本文在森林火灾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输电走廊的特点,分析了影响输电走廊山火发生的风险因子,总结推导了多种森林山火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湖北省输电走廊中影响山火发生的因素如植被类型、气候和人为活动等,选定植被覆盖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降水距平百分比和历史火点来评估山火易发性,其中将NDVI与降水距平百分比作为变量来动态评估山火易发性。通过湖北省网公司提供的山火事故点进行山火评估结果的验证,结果具备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用于山火风险图的绘制,标注出高风险区域,帮助电网提前规划。总的来说,本文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分析输电走廊地表覆盖情况以及近四年的变化,选择湖北输电走廊典型线路区域进行了分析。此外,结合湖北电网特点,在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的基础上,引入国产光学遥感卫星遥感数据,同时结合所检测区域生物量分布、气象条件以及历史火点、坟地等因素,建立了山火易发性模型,评估了输电走廊山火易发性风险。根据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划分制定山火风险等级分布图,将其作为线路走廊内砍伐扫障的重要依据,并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措施,为输电线路走廊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杨飞[10](2017)在《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农业向着智能化、精细化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已异军突起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的气象信息监测平台依然沿用传统气象测量装置,不足以满足日趋成熟的现代设施农业的气象监测要求。鉴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某设施农业区的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系统,完成了对设施农业区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蒸发量和大气压力等气象数据的实时采集与高效监测,实现了对气象数据的存储与查询等功能。研究成果对提升设施农业的气象监测能力和促进自动气象站智能化发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系统功能需求,并依据设计标准和采集性能合理选型了系统微处理器和气象传感器,进而设计了气象站系统总体架构,同时对气象站系统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2)采用STM32开发平台,搭建了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的硬件电路系统,设计了电源模块电路、温湿度模块电路、风速风向模块电路、雨量模块电路、蒸发量模块电路、大气压力模块电路等气象数据采集电路,并设计了RS485通信模块电路、W5500以太网通信电路等气象数据通信电路。(3)利用VS2010开发平台和MDK5开发软件,分别开发设计了上下位机软件程序。论文主要以下位机程序为主,编写了传感器驱动程序与数据通信程序。最后,拟定了基于TCP/IP的通信协议,并对上位机软件设计进行了总体介绍。(4)设计了气象数据存储并加入了Fatfs文件系统,对存储卡数据进行读写管理,实现了在上位机对SD卡全部和时段数据的查询与下载功能。最后通过对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系统测试与应用,验证了系统运行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二、林业气象站上的网络信息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业气象站上的网络信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新媒体时代台湾农业资讯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媒体时代的台湾农业传播
二、台湾的智慧农业与农业资讯传播
三、台湾农业传播中的平台媒介使用
    (一)农业类App的应用
    (二)农业类综合性网站
四、台湾农业资讯传播特点
    (一)以管理部门为主导的农业讯息传播
    (二)多元化的传播路径
五、结语

(2)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天气指数保险的研究进展
        1.3.2 关于基差风险的研究进展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及假设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假设
    1.6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风险
        2.1.2 天气风险
        2.1.3 农业保险
        2.1.4 天气指数保险
    2.2 基差风险及空间基差风险
    2.3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2.3.1 农业风险管理过程
        2.3.2 农业风险管理方法
        2.3.3 风险管理策略选择
        2.3.4 农业保险运作机理及优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现状
    3.1 国外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
        3.1.1 发达国家
        3.1.2 发展中国家
    3.2 国内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量化评估理论研究
    4.1 空间基差风险对天气指数保险的影响机理
    4.2 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
        4.2.1 期货市场基差的量化
        4.2.2 区域产量保险空间基差的量化
        4.2.3 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及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象异常与产量损失关系模型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数据处理及分析
        5.2.1 数据清洗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研究方法
        5.3.1 气象产量损失确定
        5.3.2 天气指数确定
        5.3.3 模型拟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量化评估实证研究
    6.1 县级模拟气象产量损失
    6.2 乡镇实际气象产量损失
    6.3 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及评估
        6.3.1 空间基差的量化
        6.3.2 空间基差风险的评估
        6.3.3 量化评估结果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基本结论
    7.2 空间基差风险的管理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闪电河流域各土壤深度层温度日变化模拟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温度研究现状分析
        1.2.2 土壤热惯量研究现状分析
        1.2.3 土壤水分反演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介绍
    2.1 地面土壤温度数据
    2.2 MODIS卫星数据
    2.3 MOD11A1 LST数据
    2.4 ALBEDO数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壤温度模型及反演土壤水算法介绍
    3.1 土壤温度日循环模型
    3.2 土壤温度随深度变化模型
    3.3 表观热惯量反演土壤水的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壤温度模型模拟及土壤水分反演方法的验证
    4.1 土壤温度日循环模型的验证
    4.2 土壤温度随深度变化模型的验证
    4.3 两种模型模拟结果验证
    4.4 表观热惯量法反演土壤水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拟结果应用-土壤水分反演
    5.1 土壤水分反演
    5.2 反演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4)基于PM2.5的负氧离子浓度反演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负氧离子浓度检测和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1.2.2 负氧离子与其它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主要完成的工作
        1.3.3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负氧离子数据采集平台的搭建
    2.1 负氧离子数据采集平台总体设计
    2.2 负氧离子数据采集平台硬件相关设计
        2.2.1 主控芯片选择与设计
        2.2.2 负氧离子传感器设备选择与接口设计
        2.2.3 颗粒物浓度检测传感器选择与设计
        2.2.4 温湿度传感器硬件设计
        2.2.5 无线GPRS模块硬件设计
        2.2.6 按键模块接口设计
        2.2.7 电源模块硬件设计
    2.3 负氧离子数据采集平台软件设计
        2.3.1 数据采集设备的程序设计
        2.3.2 监控中心的设计
    2.4 负氧离子数据采集平台功能验证
        2.4.1 数据采集设备功能实现
        2.4.2 服务器端功能实现
    2.5 成本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模型算法概述与分析
    3.1 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介绍
    3.2 BP神经网络算法介绍
        3.2.1 BP神经网络算法的限制
    3.3 支持向量机介绍
    3.4 遗传算法介绍
        3.4.1 遗传算法的主要操作方式
    3.5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PM2.5的负氧离子浓度反演模型研究
    4.1 模型数据输入输出参数确定
    4.2 算法模型搭建
        4.2.1 支持向量机在模型中的应用
        4.2.2 传统BP在模型中的应用
        4.2.3 改进BP算法在模型中的应用
    4.3 算法模型验证
        4.3.1 支持向量机的负氧离子浓度预测
        4.3.2 传统BP的负氧离子浓度预测
        4.3.3 优化BP的负氧离子浓度预测
    4.4 本章总结
5 模型可行性与应用分析
    5.1 算法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5.2 模型应用分析
    5.3 本章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皖南毛竹林带状采伐恢复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毛竹生长特性及经营技术研究
        1.2.2 森林采伐对林分影响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标准地选择及设置
        2.2.2 春笋调查、取样与分析
        2.2.3 新竹调查、取样与分析
        2.2.4 林下草本调查与取样
        2.2.5 林分小气候数据采集
        2.2.6 土壤温湿度数据采集
        2.2.7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2.2.8 空间点格局分析
        2.2.9 土壤质量最小数据集及评价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带状采伐毛竹林恢复特征研究
        3.1.1 毛竹林恢复的时间特征
        3.1.2 毛竹林恢复的空间特征
        3.1.3 毛竹林恢复的数量特征
        3.1.4 毛竹林恢复的质量特征
        3.1.5 小结
    3.2 带状采伐毛竹林恢复的内在生长因子研究
        3.2.1 春笋和新竹水分因子
        3.2.2 新竹叶片叶绿素因子
        3.2.3 春笋和新竹光合产物因子
        3.2.4 新竹生物量分配格局
        3.2.5 小结
    3.3 带状采伐毛竹林恢复的环境因子研究
        3.3.1 林分小气候因子
        3.3.2 林下植被因子
        3.3.3 土壤温湿度因子
        3.3.4 土壤物理性质
        3.3.5 土壤化学性质
        3.3.6 土壤酶活性
        3.3.7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3.3.8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创新点
    4.4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基于Qt精准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精准灌溉系统发展现状
        1.2.1 国外精准灌溉系统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精准灌溉系统的发展现状
    1.3 工程背景
    1.4 主要工作及安排
2 精准灌溉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2.1 精准灌溉系统总体设计组成
    2.2 精准灌溉系统硬件组成
        2.2.1 微环境监测硬件的功能与实现
        2.2.2 电磁阀门组构造
        2.2.3 电气控制柜的硬件的功能与实现
    2.3 本章小结
3 精准灌溉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3.1 精准灌溉监控平台的设计
        3.1.1 精准灌溉监控平台开发软件的选择
        3.1.2 Qt软件的简介
        3.1.3 Qt开发的优势
        3.1.4 精准灌溉监控平台与MySQL数据库的数据传输
        3.1.5 精准灌溉监控平台与硬件平台的通讯实现
    3.2 精准灌溉系统监控平台功能实现
        3.2.1 精准灌溉系统监控平台总体功能描述
        3.2.2 灌溉管理设计与功能实现
        3.2.3 控制监测设计与功能实现
        3.2.4 数据报表设计与功能实现
        3.2.5 视频监控设计与功能实现
    3.3 网站平台的功能
    3.4 本章小结
4 精准灌溉的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
    4.1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
        4.1.1 模糊控制理论的产生
        4.1.2 模糊控制理论的优点
    4.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2.1 龙源花木大棚植被需水量分析
        4.2.2 定义输入输出变量模糊子集和语言论域等级
        4.2.3 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
        4.2.4 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函数
        4.2.5 模糊控制规则响应表的生成
        4.2.6 模糊控制程序设计
    4.3 仿真分析
        4.3.1 模糊控制器模型的仿真
        4.3.2 模糊控制Simulink的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测试分析与实验
    5.1 监控平台软件测试分析
        5.1.1 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分析
        5.1.2 正确性测试分析
        5.1.3 容错性测试分析
        5.1.4 性能效率测试分析
        5.1.5 易用性测试分析
    5.2 现场实验
        5.2.1 系统整体运行过程
        5.2.2 实验一饱和灌溉实验
        5.2.3 实验二算法验证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基于构件的气象站通用软件与配置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构件的嵌入式软件研究现状
        1.2.2 配置管理系统软件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工作安排
第二章 构件化的软件开发技术
    2.1 构件技术的介绍
    2.2 基于构件技术的软件开发方法
        2.2.1 领域工程
        2.2.2 应用工程
        2.2.3 构件库
    2.3 构件技术在嵌入式领域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构件的气象站嵌入式软件的设计
    3.1 单块式软件开发与维护方法的问题分析
    3.2 系统总体设计
        3.2.1 系统架构设计
        3.2.2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3.3 构件设计
        3.3.1 执行构件设计
        3.3.1.1 模型设计
        3.3.1.2 接口设计
        3.3.1.3 功能实现
        3.3.2 应用构件设计
        3.3.2.1 模型设计
        3.3.2.2 接口设计
        3.3.2.3 功能实现
        3.3.3 参数构件设计
        3.3.4 连接件设计
        3.3.5 构件的组装及通用性的实现
    3.4 开发与维护方法的改进
    3.5 样机的开发与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件配置管理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开发任务分析
    4.2 系统整体构架设计
    4.3 参数设置模块设计
        4.3.1 窗体设计
        4.3.2 功能实现
    4.4 构件管理模块设计
        4.4.1 窗体设计
        4.4.2 功能实现
        4.4.2.1 集成构件
        4.4.2.2 添加构件
        4.4.2.3 删除构件
        4.4.2.4 查询构件
    4.5 构件配置模块设计
        4.5.1 窗体设计
        4.5.2 功能实现
        4.5.2.1 配置构件
        4.5.2.2 提取构件
    4.6 数据通信模块设计
        4.6.1 窗体设计
        4.6.2 功能实现
        4.6.2.1 数据包格式的设计
        4.6.2.2 校验算法的设计
        4.6.2.3 传输机制的设计
        4.6.2.4 续传机制的设计
        4.6.2.5 更新机制的设计
    4.7 系统的运行与测试
        4.7.1 参数设置模块测试
        4.7.2 构件管理模块测试
        4.7.3 构件配置模块测试
        4.7.4 数据通信模块测试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热电堆型总辐射传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热电堆型总辐射传感器设计
    2.1 热电型总辐射传感器的选型
    2.2 热电堆型总辐射传感器探头设计
    2.3 热电堆型总辐射传感器探头仿真
        2.3.1 CFD与FLUENT介绍
        2.3.2 热电堆型总辐射传感器仿真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总辐射测量系统电路设计
    3.1 热电堆型总辐射传感器电路设计
    3.2 微处理器选型
    3.3 电源模块设计
    3.4 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3.4.1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3.4.2 A/D转换电路设计
    3.5 通信模块设计
    3.6 PCB布局布线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辐射传感器温漂修正
    4.1 热电堆温度特性拟合方法
        4.1.1 L-M算法
        4.1.2 热电堆测温方法
    4.2 温漂修正方法
        4.2.1 BP神经网络
        4.2.2 BP神经网络修正温漂
        4.2.3 L-M算法修正温漂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平台搭建与结果分析
    5.1 传感器数据标定
    5.2 测试平台搭建
    5.3 温漂修正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辐射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6.1 STM32程序开发环境
    6.2 主程序软件设计
    6.3 测温电路程序设计
    6.4 上位机软件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卫星遥感的输电走廊地表覆盖变化检测与山火易发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学遥感影像地表覆盖分类与变化检测进展
        1.2.2 山火易发性评估方法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2 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地表覆盖分类与变化检测理论和方法
    2.1 遥感影像地表覆盖分类方法
        2.1.1 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
        2.1.2 输电线路走廊植被区精细化分类
    2.2 卫星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2.2.1 直接比较法
        2.2.2 分类后比较法
    2.3 小结
3 山火易发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3.1 数据源
        3.1.1 历史火点数据
        3.1.2 归一化植被指数
        3.1.3 地表覆盖分类
        3.1.4 地形
        3.1.5 气象参数
    3.2 山火预测与评估模型
        3.2.1 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模型
        3.2.2 电网山火概率评估模型
    3.3 基于地表覆盖及气象条件的输电走廊山火易发性评估模型
        3.3.1 模型建立
        3.3.2 专家打分法
    3.4 小结
4 湖北省高压输电走廊地表覆盖变化检测分析
    4.1 实验区概况和遥感数据采集
    4.2 分类后变化检测
    4.3 国产高分卫星分类结果精度评估
    4.4 输电走廊植被区精细分类实验
    4.5 小结
5 湖北省高压输电走廊山火易发风险评估
    5.1 缓冲区分段及植被覆盖比率
    5.2 月平均NDVI以及月降水距百分比
    5.3 山火风险评估计算
    5.4 火险评估及一致性评价
    5.5 山火风险评估平台软件结构设计
    5.6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需求分析与总体架构设计
    2.1 系统概述
    2.2 自动气象站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3 自动气象站系统相关技术
        2.3.1 设计标准和采集性能
        2.3.2 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选型与简介
        2.3.3 气象传感器选型
    2.4 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总体架构设计
        2.4.1 系统总体可行性分析
        2.4.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气象站采集器硬件设计框架
    3.2 嵌入式微处理器最小系统设计
    3.3 下位机气象数据采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3.3.1 电源模块电路硬件设计
        3.3.2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3.3.3 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3.3.4 雨量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3.3.5 蒸发量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3.3.6 大气压力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3.4 气象站系统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4.1 RS485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4.2 以太网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5 气象站系统硬件电路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下位机软件总体设计
    4.2 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设计与实现
        4.2.1 温湿度驱动代码
        4.2.2 风向驱动代码
        4.2.3 雨量和风速驱动代码
        4.2.4 蒸发量驱动代码
        4.2.5 大气压力驱动代码
    4.3 气象站系统通信协议与上位机软件简介
        4.3.1 系统通信协议设计
        4.3.2 上位机软件简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数据存储与文件系统管理
    5.1 SD卡数据存储
        5.1.1 SD卡存储功能需求分析
        5.1.2 SD卡数据存储设计
    5.2 FATFS文件管理系统
        5.2.1 FATFS概述与结构
        5.2.2 FATFS文件系统的移植
    5.3 基于FATFS的SD卡数据存储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系统测试与应用
    6.1 系统测试
        6.1.1 传感器数据测试
        6.1.2 通信测试
        6.1.3 气象站系统功能测试
    6.2 示范应用
        6.2.1 应用现场描述
        6.2.2 应用展示
    6.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研究工作总结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方位-角度-格雷码-二级制码对照表
    附录2 气象站硬件联调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林业气象站上的网络信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新媒体时代台湾农业资讯传播[J]. 杨艳. 东南传播, 2021(11)
  • [2]天气指数保险空间基差风险的量化评估研究[D]. 王月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闪电河流域各土壤深度层温度日变化模拟及应用[D]. 吴松. 贵州大学, 2020(04)
  • [4]基于PM2.5的负氧离子浓度反演模型研究[D]. 马飞鸿.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皖南毛竹林带状采伐恢复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 曾宪礼.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6]基于Qt精准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董玮.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基于构件的气象站通用软件与配置管理系统的设计[D]. 朱世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8]热电堆型总辐射传感器设计[D]. 牛雅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9]基于卫星遥感的输电走廊地表覆盖变化检测与山火易发性评估[D]. 张校志. 武汉大学, 2017(02)
  • [10]设施农业区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飞. 长安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网络信息在林业气象站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