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说纷纭谈新课程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刘云葶[1](2021)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都进入了快速道。为适应发展,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思想概念,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改正式启幕。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标、教材、高考都对学生的发展,尤其是思维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这些目标和要求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其中发展学生思维,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本论文以现有研究为基础,尝试融合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角度入手,根据实践调查及案例分析,有的放矢地寻找一套系统的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希望可以更客观地提升教学有效性,真正达到以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完整、有效的教学策略作为参考。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章节。第一章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概述。首先,对新课程改革深化阶段下开展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背景作具体介绍;其次,对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再次,进一步整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关联点,以此阐述教学必要性;最后,论述国内外相关的理论依据,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为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法,找出新课改背景下一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第三章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根据相关理论和实际的调查研究,笔者将从批判质疑、逻辑推理、细读深思、分析评论四个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探究教学实施策略;以《故都的秋》为实践案例,系统地展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即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既要与当今不断推进的课改进程相契合,也要从传统的中国文化视角来看待“思辨性阅读”、从一线的实践现状及具体的案例看待“思辨性阅读教学”、从质疑、推理、细读、评论四个方面构建教学策略。达到以质疑激发学生思辨的意识,以推理教授学生思辨的方法,以细读引导学生思辨的深入,以评论拓展学生思辨的应用。
杨清存[2](2020)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文中提出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一种不盲从于他人而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于学生及未来公民都是不可或缺的。高中阶段是其培养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的众多学科中,历史学科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可再现性、知识的广泛性及多元化看待问题的特点,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之一。问题教学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问题为共性。因此,本文借助已有研究成果,立足高中历史教学,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研究。除去绪论和结语两部分,本文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围绕“问题教学法”、“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三个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第一部分主要从认知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三大方面着手,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利于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来阐述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义。第三章,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本章主要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说明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分析原因。第四章,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由原因找策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袁焱林[3](2020)在《《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这6个省(市),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正式投入使用,并将在接下来的3年内逐步实现全国使用。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指导下编写的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在体例和内容上都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近现代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在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本文对《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通过整体分析和比较分析来探讨新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剖析“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的具体变化,并提出了针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策略,旨在为《中外历史纲要》的内容研究和历史教师运用新教科书进行教学提供一些借鉴。本文主要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分析高中课程改革、教科书编撰体例的变化和史学研究的新成果等因素如何影响《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编写。第二章,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部分内容的选取情况和“中国近现代史”在必修教科书中的重要地位,重点总结了《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特点。第三章,归纳《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具体内容选取的概况;通过与人教版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进行对比,剖析《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和评价等方面更加严谨、准确,更加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变化,并探讨这些变化所反映的价值取向。第四章,针对《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的新理念和内容变化,指出在《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实践教学策略,包括:紧扣课标,落实核心素养;抓住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主线;做好初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有效衔接;“消化”“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变化;关注史学研究动态。
卜书雅[4](2020)在《高中历史课时备课学情分析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改革根据纲要强调的“育人为本,提高质量”的要求,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人”,即学生。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以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学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基于这一教育理念,“学情分析”便成为高中历史课时备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教学负担、理论缺乏、学情复杂等因素,导致在高中历史课时备课过程中出现“学情分析”的缺乏、泛化、窄化等问题,“学情分析”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问题。针对现状,首先笔者厘清“学情分析”的概念和内容,界定本文的研究课题是高中历史课时备课中的“学情分析”,以及“学情分析”相关的理论基础;其次,笔者在“学情分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通过访谈南宁市重点、示范性、非示范性高中的教师代表,探讨以南宁市为代表的高中历史一线教师课时备课学情分析的现状与问题;最后,笔者根据“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探讨进行“学情分析”的原则,明确学情分析的内容,结合案例探讨高中历史课时备课中“学情分析”的具体实践。必须认识到,只有根据课程标准,准确地分析学生情况,把“学情分析”融入课时备课中,才能制定和达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步骤,设计出有价值的教学设计,满足和提升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真实发展。
马维玉[5](2020)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研究》文中提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立德树人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我们教育的育人目标,它贯穿在所有教育学科中。从语文教育看,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要完成语文素养的培育,而语文素养培育的中心和关键,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过去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向“素养本位”“存在本位”转变。导学案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知识水平,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导学案教学方法,有利于引领学生从占有式学习向存在式学习的转变,也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对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研究成果的整理,不难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中导学案早已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但从总体看语文导学案的开发和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就目前来看,如何提高语文导学案的使用效果,尤其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如何在中学语文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得以落实,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对大理州XX高中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的现状调查情况,从四个方面对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导学案的开发与使用做专题研究。本研究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小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与教案和学案的区别、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发和使用导学案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概述。第二部分,以大理州XX高中近几年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的现状调查为基础,总结高中语文教学中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以下研究提供论证基础。第三部分,基于当前XX高中语文教学中导学案使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高中语文导学案的开发和使用原则,以及导前、导中、导后三个语文导学案使用环节中的具体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第四部分,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导学案开发和使用的原则和方法为依据,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任务角度出发,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例,设计一个规范的语文导学案,指导一个规范的语文导学案实施过程,这既是对以上理论研究的具体实践,也可以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设计和实施导学案教学提供参考。
徐未[6](2020)在《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迫切需求,是深化课程变革的理论前提,是顺利实施我国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急切需要。从课程实施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来看,聚焦叶澜“生命·实践”和郭元祥深度教学的研究,构建一种“教师-学生-课程标准”三者互动的模型越来越成为课程变革深化的当务之急。本研究不仅能从理论上完善课程实施的分析框架,也能够在实践中为中小学课程实施的监测部门提供测量工具,同时还是广大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统计法以及教育视频图像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测量与评估入手,紧紧围绕“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互动模型”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各章情况如下:绪论部分,主要涉及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研究的引入,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一章,通过吸纳已有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模型与课程实施互动模型的建构经验,同时立足我国深度教学理论研究成果,阐述了模型建构的基本要素与理论依据。第二章,阐述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具体内容。分别从课程标准价值取向、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学习生成、根本基础等三方面,探讨模型重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对比了已有模型与新模型的特点,注重了新模型测量理论的阐释,将深度教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向教育工程研究和应用研究。第三章,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采用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论证和丰富了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在定量研究中,通过问卷法,采用非主成分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式,剔除负荷因子小于0.3的题项,获得一份信效度较好的测量工具。在定性研究中,通过一年的课堂观察,并对其中90课时进行视频录制与分析,访谈多个利益相关者,归纳了“三表”教学的原因。第四章,通过对上述研究的分析,归纳出对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并对本文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进行了分析,以便提出未来本领域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刘子园[7](2020)在《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研究》文中指出教师课堂倾听是践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形式,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的重要教学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课堂倾听已成为师生交往的主要方式。教师课堂倾听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推动新型教学方式的构建,从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深入实践探究教师课堂倾听现状,寻找教师课堂倾听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堂倾听水平,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意义匪浅。本研究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以及个案研究法对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的现状进行调查。基于问卷的调查,主要选取烟台、威海两市20所学校的300名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为样本,了解到目前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的课堂倾听水平。同时,笔者以观察者的身份走进小学语文课堂,通过观察30节语文课,对教师课堂倾听情况有了具体的感知,对师生关系进行认真研究,对准备、接收和回应阶段的教师倾听进行了具体分析。基于印证和充实调查信息的目的,抽取课堂观察的众多教师中的10位进行访谈。最后通过对一名教师进行跟踪调查,深入分析教师在课堂倾听中的表现,为该教师提供课堂倾听提升策略,在三轮行动研究中观察该教师课堂倾听的变化。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在课堂倾听水平、课堂倾听过程以及倾听中的师生关系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包括大多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的课堂倾听以中水平倾听居多,低水平倾听次之,高水平倾听不足,尤其是移情性倾听严重缺失;倾听观念不够深入;倾听知识薄弱;教师倾听的自我认知与实际存在偏差;虚假倾听和错听较多;倾听技巧不足;倾听预设不当;分层现象明显;师生之间存在二元对立现象和教师权威过度压制学生权利等问题。针对新入职教师在课堂倾听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破除主客体二元论;深度理解倾听;创造安全可信赖的课堂氛围以及提高教师倾听技巧等策略,不断提升教师倾听水平等。最后通过展现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提升的个案研究成果来论证对策的可实施性。
王会亭[8](2017)在《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端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是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同时,教师培训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培训的质量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关乎学生的整全发展,还关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推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鉴于此,近年来,教师及其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已将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列入我国基础教育当前改革和发展规划工作的一个重点,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了国家级层面的教师培训工作(简称“国培计划”)。与此同时,省级教师培训、县区级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尽管教师培训备受关注与重视,但其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培训即教师学习的过程,其效果深受教师培训相关行为主体的认识论的影响。当前教师培训效果不彰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则在于对人类认知与学习本质的误解。因此,当前教师培训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就在于重新认识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而被誉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对于人类的认知与学习有全新的认识与把握。它认为,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知与学习发生的条件和内在机理,这正好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哲理上的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具身认知为理论视域,以复杂性思维、关系思维为导引,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为基点,以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为主线,以“不同的认知范式会对教师培训造成不同的影响为核心观点”,以问题解决为旨归,对教师培训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阐释与反思。具体而言,本论文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了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为了廓清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首先阐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发展阶段,接着勾画了何为教师的理想形象,最后分析了教师的应然素质。第二章介绍了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主要流派、核心观点及主要困厄,使我们对离身认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第三章选取S大学承办的两个“国培计划”项目为研究个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四个维度剖析离身认知对教师培训造成的危害。第四章首先阐述了具身认知的实质意涵及具身效应,接着介绍了具身认知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最后分析了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及未来路向,使我们从本体论意义上对具知认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把握,为具身认知理论在教师培训中的合理运用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分析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适切性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具身培训应遵循悬置与还原、体验、反思等原则,进而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与方法论等四个层面阐述了具身认知对于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教师具身培训的理想范型。结语部分主要阐明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都有其价值与限度,强调要客观、辩证地对待这两种理论,并指出在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观照教师培训时,要避免落入“技术至上”的窠臼。
刘宁[9](2015)在《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急需要锻造一支专业层次高、发展意识强的教师队伍。当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赋予了更实际的内涵,教师不仅要在认识面上要加以扩充,还要在观念意识上加以深化,并形成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系统理解。实事求是的方法策略,能够让系统的正确理念发挥最大化的实践作用。该文提出的策略是:积累沉淀——质疑探究——总结深化——实践升华,这是闭合循环的路径。这一路径在实践上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和并存性。
张晶[10](2015)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目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在逐步推广和深入开展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影响改革效果的主要因素。由于“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中学思想政治课是进行中学德育的主要渠道,政治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力军。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中学政治政治教师能力素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落实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有利于构建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政治教师团队。教师能力素质是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多种能力的总和,它是教师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先决条件。教师能力素质具有时代性与创造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特点。目前,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面临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掌握信息技术的挑战。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政治教师的能力素质应包含帮助国家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能力,培育青少年形成健康心理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判断的能力,开发创新课程资源的能力。当前,政治教师能力素质存在诸多问题:能力素质发展失衡、德育能力素质缺乏、教育技术能力欠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自身观念陈旧、学校办学理念片面、教育体制的不完善等。面对这些问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应坚持整体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为此,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学校应转变办学理念,切实提高德育地位;教育部门应深化改革,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各方面努力,提高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早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实现我国全面建成
二、众说纷纭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众说纷纭谈新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概述 |
(一)新课改下开展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背景 |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
2.“统编本”高中语文新教材 |
3.新高考改革 |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
1.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2.满足“统编本”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安排 |
3.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需要 |
(四)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理论依据 |
1.宁鸿彬思维派教学 |
2.西方认知学习理论 |
3.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美学 |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 |
(一)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的简要介绍 |
1.调查基本情况 |
2.调查内容说明 |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1.缺乏质疑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
2.逻辑推理的意识和能力欠缺 |
3.忽视对文本的深读和广读 |
4.分析评论的能力和效率较低 |
(三)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群体暗示”和“教师权威”的阅读心理 |
2.固化、表面的课堂模式 |
3.注重教材和考试的阅读内容 |
4.“为阅读而阅读”的任务教学观 |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 |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
1.搭建思辨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批判质疑力 |
2.实施逻辑化的阅读,保障思辨的理性与效率 |
3.把握细读方法,拓展思辨的深度与广度 |
4.统筹思辨读写,整合学生的分析与评论 |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
1.教材及学情简介 |
2.课前导思学案设计 |
3.教学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 |
致谢 |
(2)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问题教学法的研究 |
(二)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问题教学法 |
二、批判性思维 |
三、批判性思维能力 |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 |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理论依据 |
(一)认知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二)有利于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分析 |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的成因分析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第四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
一、转变教师观念 |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进行自我教育 |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二、转变教学方式 |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
(二)落实深化问题教学法 |
三、营造民主、批判的教学环境 |
(一)创设允许学生质疑的“环境” |
(二)将批判性思维融入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影响《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编写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
一、新时代背景下,教材建设成为国家事权 |
二、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
第二节 编撰体例的变化 |
第三节 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
第二章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整体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各方面内容的选取情况 |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史”在《中外历史纲要》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三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特点 |
一、富于时代性 |
二、注意与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 |
三、运用新理念,突出历史的主题教育功能 |
第三章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具体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具体内容选取概况 |
第二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叙述的比较分析 |
一、鸦片战争 |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三、“开眼看世界” |
四、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侵华 |
五、辛亥革命 |
六、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
七、南昌起义 |
八、八七会议 |
九、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 |
十、抗日战争 |
十一、对“文化大革命”的明确否定 |
十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
第三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具体内容叙述变化的整体解读 |
第四章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与教学策略 |
第一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内容的欠缺 |
二、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
第二节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策略 |
一、紧扣课标,落实核心素养 |
二、抓住“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主线,把握重难点 |
三、做好初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有效衔接 |
四、“消化”“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变化 |
五、关注史学研究动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中历史课时备课学情分析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高中历史教学中学情分析出现问题 |
2.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需要 |
3.“学情分析”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突破与局限 |
1.突破 |
2.局限 |
(四)研究方法 |
1.案例分析法 |
2.个案访谈法 |
3.文献研究法 |
二、对学情分析的认识 |
(一)学情分析的概念和内容 |
1.“学情分析”的概念 |
2.“学情分析”的内容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最近发展区理论 |
2.系统理论 |
3.有效教学理论 |
4.学习理论 |
三、高中历史课时备课学情分析的现状与问题 |
(一)访谈设计 |
(二)访谈问卷设计与方案实施 |
1.访谈内容设计 |
2.访谈对象选择 |
3.访谈的方式 |
4.访谈记录的方式 |
(三)访谈状况分析 |
(四)问题与原因分析 |
1.高中历史课时备课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 |
2.高中历史课时备课学情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
四、解决方案 |
(一)学情分析应遵循的原则 |
1.发展性原则 |
2.系统性原则 |
3.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二)明确课时备课学情分析的内容 |
1.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 |
2.分析学生的前在状态 |
3.分析学生的潜在状态 |
(三)学情分析操作的具体实践——以《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 |
1.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
2.依据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 |
3.根据学情分析整合教材文本 |
4.根据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过程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
2.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 |
3.打造高效课堂的需要 |
4.存在式学习方式的另一种载体 |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
1.研究意义 |
2.研究目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访谈法 |
(3)问卷调查法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导学案的内涵研究 |
2.导学案的编写研究 |
3.导学案的设计展示 |
4.导学案的实践运用 |
(五)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1.语文核心素养 |
2.语文导学案 |
3.占有式学习 |
4.存在式学习 |
二、导学案概述 |
(一)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形成及使用 |
1.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形成 |
2.导学案教学方法的使用 |
(二)导学案与学案、教案的区别 |
(三)开发与使用导学案的学理依据 |
1.启发式教学理论 |
2.自主学习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4.教学最优化理论 |
(四)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发和使用导学案教学方法的意义 |
三、大理州XX高中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状况审视 |
(一)XX高中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情况 |
1.学校概况 |
2.导学案的开发与使用 |
3.导学案的使用流程 |
(二)XX高中师生对语文教学中导学案及其使用的认识 |
1.学生问卷调查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问卷设计 |
(4)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
(5)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教师访谈情况 |
(1)访谈目的 |
(2)访谈对象 |
(3)访谈结果分析 |
(三)对XX高中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的评价 |
1.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现状中的成功经验 |
2.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四、高中语文导学案的开发原则与使用方法探究 |
(一)高中语文导学案的开发原则 |
1.以“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为最高统摄 |
2.扎实推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
3.注重言语生命意识的牧养 |
(二)高中语文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
1.导前 |
(1)明确学习目标:以新课标为指导 |
(2)明确学生立场:以素养本位为方向 |
(3)明确导写功能:转变教师角色 |
2.导中 |
(1)导字当头:践行“导学案”教学法 |
(2)导中关注:使用过程最优化 |
(3)导中对话:民主氛围的营造 |
(4)导中评价:调控“教”与“学” |
(5)导中学习:从表面走向深度 |
3.导后 |
(1)导后评价:追踪反馈 |
(2)导后反思:提前预设 |
(3)导后更新:与时俱进 |
五、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导学案开发与使用案例设计 |
(一)《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设计开发案例 |
(二)《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实施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专着 |
2.学位论文 |
3.期刊文章 |
4.报纸文章 |
5.其他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语文导学案使用状况的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 高中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状况访谈提纲(教师) |
致谢 |
(6)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理论探讨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课程实施 |
(二)教师实施课程标准 |
(三)模型 |
二、构建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理论依据 |
(一)叶澜“生命·教育”理论 |
(二)郭元祥“深度教学”理论 |
三、模型建构的已有经验 |
(一)教师实施课程主要的模型及评论 |
(二)课程实施互动模型及评论 |
第二章 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建构 |
一、模型的建构 |
(一)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要素 |
(二)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模型 |
二、模型的基本内容 |
(一)新模型的价值取向 |
(二)实施课程标准的价值: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发生 |
(三)师生发展的根本基础:深度教学 |
第三章 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实证研究 |
一、研究伦理 |
二、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定量研究 |
(一)研究设计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定性研究 |
(一)研究经过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启示和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是一个四要素模型 |
(二)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成效取决于是否进行深度教学 |
(三)教师实课程标准研究依赖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
二、对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化的启示 |
(一)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的生成 |
(二)学生:负责任的学习意识与深度学习的能力 |
(三)学校:创设尊重教师与学生的环境 |
三、研究反思 |
(一)本研究的创新 |
(二)本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二、外文类 |
附录 |
一、教师调查问卷 |
二、被试的基本情况表 |
后记 |
(7)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倾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追求 |
(二)课堂改革中重视倾听已成国际趋势 |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听的失落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对教师倾听内涵的研究 |
2.对教师倾听作用的研究 |
3.对教师倾听类型的研究 |
4.对教师倾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研究 |
5.对教师倾听策略的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1.对教师倾听内涵的研究 |
2.对教师倾听价值的研究 |
3.对教师倾听类型的研究 |
4.关于教师倾听的其他研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五)个案分析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入职教师 |
(二)倾听 |
(三)教师课堂倾听 |
二、教师课堂倾听的理论基础 |
(一)对话教学理论 |
(二)交往教学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四)教师倾听水平理论 |
第二章 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的现状分析 |
一、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工具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过程 |
二、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调查结果分析 |
(一)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水平分析 |
(二)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过程分析 |
(三)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倾听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分析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存在的问题 |
一、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水平存在的问题 |
(一)低水平倾听过多,高水平倾听缺失严重 |
(二)中水平倾听中阐述性评价频次较低 |
二、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倾听观念不够深入 |
(二)教师倾听知识薄弱 |
(三)教师倾听的自我认知与实际存在偏差 |
(四)虚假倾听和错听较多 |
(五)倾听技巧不足 |
(六)教师倾听预设不当 |
(七)倾听分层现象明显 |
三、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一)师生之间存在二元对立现象 |
(二)教师权威过度压制学生权利 |
第四章 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水平提升策略及个案实践 |
一、破除主客体二元论,实现师生平等交流 |
(一)平等倾听,尊重每一个孩子 |
(二)摒除偏见,实现无条件的理解与接纳 |
二、深度理解倾听,推动课堂改革 |
三、创造安全可信赖的课堂氛围,为课堂倾听提供客观条件 |
四、掌握倾听方法,提高教师倾听技巧 |
(一)耐心等待,展现倾听智慧 |
(二)保持敏感,倾听全部信息 |
(三)积极引导,注重倾听反馈 |
(四)反思自我,提高倾听能力 |
(五)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
五、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能力提升个案实践研究 |
(一)个案背景介绍 |
(二)研究流程 |
(三)第一阶段教师课堂倾听情况 |
(四)第二阶段教师课堂倾听情况 |
(五)第三阶段教师课堂倾听情况 |
(六)结果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1 |
附录A2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目标与问题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师培训的始基:对教师专业发展、理想形象及素质的理解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阶段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
第二节 教师的理想形象--反思性实践者 |
一、教师形象概述 |
二、教师的理想形象:从教学技术员到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向 |
第三节 教师的素质 |
一、教师素质的内涵 |
二、教师素质的结构 |
第二章 渊源、流派与困厄:对离身认知的审视 |
第一节 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 |
一、身心二元论 |
二、功能主义 |
三、思想语言假说 |
四、图灵测试 |
第二节 离身认知的主要流派与困厄 |
一、符号计算主义 |
二、联结主义 |
三、离身认知的困厄 |
第三章 教师离身培训的缺陷:来自现场的调查 |
第一节 教师培训个案介绍 |
一、S大学的基本情况 |
二、S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的基本情况 |
三、本研究中的教师培训项目简介 |
第二节 教师离身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本体论:身心分离 |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学科本位 |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
第四章 认识“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具身认知的探讨 |
第一节 具身认知的内涵与效应 |
一、具身认知的内涵 |
二、具身效应 |
第二节 具身认知产生的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心理学基础 |
第三节 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与未来进路 |
一、具身认知的优势 |
二、具身认知的局限 |
三、具身认知的未来进路 |
第五章 超越与贡献: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的适切性 |
一、把“人”当作“人” |
二、缄默知识习得的主要途径 |
三、契合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 |
第二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主要原则 |
一、悬置与还原 |
二、体验 |
三、反思 |
第三节 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价值体现 |
一、本体论:身心一体 |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问题中心 |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
第四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范例——合作教学 |
一、合作教学的涵义与缘起 |
二、合作教学的典型模式 |
三、合作教学高度契合教师具身培训的理念与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9)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 |
2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特殊性 |
2.1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
2.2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
3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和策略 |
3.1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特征 |
3.2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
(10)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2 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概述 |
2.1 教师能力素质概述 |
2.1.1 教师素质定义 |
2.1.2 教师能力素质定义 |
2.1.3 教师能力素质特点 |
2.2 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定义 |
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面临的挑战及要求 |
3.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面临的挑战 |
3.1.1 更新教育理念,发展素质教育 |
3.1.2 培养创新精神,推进现代教育 |
3.1.3 掌握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
3.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 |
3.2.1 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能力 |
3.2.2 培育学生健康心理的能力 |
3.2.3 引导学生正确判断的能力 |
3.2.4 开发创新课程资源的能力 |
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的意义 |
4.1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德育功能 |
4.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
4.3 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
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存在的问题 |
5.1.1 能力素质发展失衡 |
5.1.2 德育能力素质缺乏 |
5.1.3 教育技术能力欠缺 |
5.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教师自身观念陈旧 |
5.2.2 学校办学理念片面 |
5.2.3 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
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的原则与策略 |
6.1 提升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的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统一性原则 |
6.1.3 时代性原则 |
6.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的策略 |
6.2.1 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
6.2.2 学校转变办学理念,切实提高德育地位 |
6.2.3 教育部门深化改革,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众说纷纭谈新课程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D]. 刘云葶.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D]. 杨清存.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研究[D]. 袁焱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中历史课时备课学情分析的实践研究[D]. 卜书雅.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研究[D]. 马维玉. 大理大学, 2020(06)
- [6]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研究[D]. 徐未. 长江大学, 2020(02)
- [7]小学语文新入职教师课堂倾听研究[D]. 刘子园. 鲁东大学, 2020(02)
- [8]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D]. 王会亭. 苏州大学, 2017(04)
- [9]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探析[J]. 刘宁. 科技资讯, 2015(13)
- [10]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能力素质研究[D]. 张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