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口铅锌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分析

凡口铅锌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分析

一、凡口铅锌矿采矿工艺现状与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龙显日,孙勇,张宗国[1](2021)在《凡口矿盘区机械化中深孔超常规采矿探索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凡口铅锌矿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采,目前面临着一些间柱矿体和厚度不均匀、产状倾斜至平缓、分支复合复杂的矿体难开采等问题,采用传统的采矿工艺,采准工程量大,安全性差,回采效率低。矿山探索了盘区机械化中深孔超常规采矿法,突破常规分层回采技术参数要求,回采宽度超10m(超宽回采),分层回采高度超8m(超高回采),该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达到安全、高效、低成本回采的目标。

陈顺满[2](2020)在《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膏体充填体强度设计中,材料配合比确定均是在室内标准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这与膏体充填体的原位养护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现场取样得到的充填体强度明显高于室内试样的强度(即设计强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4012),研发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以不同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为研究对象,以设计更加安全和经济的膏体充填体为目的,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明确了深井开采中充填体的压力与温度来源,确定了与充填采场环境相近的养护压力与养护温度范围,分析了传统的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装置特点,研发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2)开展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力学性能测试实验,探明了压力、温度和时间对膏体充填体强度、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基于室内实验数据,对强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3)分析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变形特征,构建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两段式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建立膏体充填体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颗粒接触特征、力链分布和裂纹分布特征演化规律。(4)完成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多场性能监测实验,获取并系统分析了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和电导率随养护时间变化的数据,探明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和电导率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膏体充填体的热-水-力-化多场性能关联机制。(5)通过研究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物相组成、水化产物、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建立了膏体充填体宏观力学特性与微观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养护压力、养护温度与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响应机制。(6)发展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新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某铜矿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中,提出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工程建议。

陈刚[3](2017)在《凡口铅锌矿顶底柱残采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凡口铅锌矿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采矿设备的限制,顶底柱残采的采矿工艺较落后,在回采过程中不但采矿效率低,且安全风险大,因此大量顶底柱未能得到及时回采.最近几年通过新设备的引进,采矿工艺的更新,加快了对顶底柱的回采.然而新的回采工艺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进行完善.

曹铭宇[4](2017)在《浅谈凡口铅锌矿机械化回采作业线的整合优化》文中指出凡口铅锌矿针对井下开采难度加大,作业人员老龄化等问题,引进推广了天井钻机、掘进凿岩台车、小型上向接杆凿岩台车、撬毛台车、锚网台车等新设备,结合矿内原有的生产工艺及先进设备,形成了系统的机械化回采作业线,加大机械化安全高效回采比例.文章简述机械化回采作业线的整合发展过程及下一步优化方向,以更好地发挥机械化回采的安全效果.

唐建[5](2016)在《凡口矿缓倾斜薄矿体回采新工艺》文中认为凡口矿缓倾斜薄矿体过去采用人工和大台车回采,造成上盘围岩脱层冒落,回采时对上盘围岩支护要求高,回采效率低,为此,引进了小台车扇形孔侧崩和VCR大爆破斜孔侧崩,并配合铲运机出矿,改变了原来效率低、工艺落后的现状,新工艺保证了回采的安全性,并大大提高了回采的效率。

卢霞,周益龙,江飞飞,李强[6](2016)在《凡口铅锌矿机械化分段凿岩分段充填法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凡口铅锌矿狮岭南缓倾斜至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所面临的矿石贫化率高、部分矿石出矿困难等问题,通过对矿体结构面调查和开采技术条件分析,提出了适合狮岭南缓倾斜至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的机械化分段凿岩分段充填采矿法,并在shn-500 m209#(西条)南段采场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在矿山类似条件采场适合推广应用。

罗佳[7](2014)在《凡口铅锌矿顶底柱残矿回采充填假顶结构参数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摘要:顶底柱矿体开采关键是保证回采过程中顶板充填体的稳定,凡口铅锌矿采用台车一次凿岩爆破、遥控铲运机出矿回收顶底柱,矿体回采时采场顶板为充填体假顶,顶板的稳定性是安全回采的前提。本文以凡口铅锌矿台车回采顶底柱工艺为依托,在现场调研、查阅文献并开展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了理论分析、数学方法和数值模拟手段,对假顶的充填工艺、结构参数和假顶的稳定性展开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对矿山的充填材料和充填体的理化性能、力学性能和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为矿山首层充填稳定性研究提供参数依据。(2)分析了影响充填体假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对1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充填体强度、首层充填体厚度、顶板暴露时间、爆破的影响和充填工艺等为关键因素。(3)分析了矿房和间柱采场假顶的受力情况和荷载计算方法;运用薄板理论和简支梁理论对充填体假顶的力学机理和失稳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假顶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危险点的位置。(4)提出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首层充填工艺,采用竹筋代替部分钢筋,验证了竹筋-钢筋充填体假顶的可行性。(5)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了不同充填体顶板厚度下底柱回采过程,得出矿房采场地网层充填最优厚度为2m,间柱采场充填体假顶最优厚度为6m。(6)选择凡口铅锌矿Shn-320m SO-1#底柱采场作为试验采场,结果底柱安全回采,顶板充填体未受到较大的破坏。试验表明,首层充填施工工艺和结构参数满足矿山顶底柱矿体回采对顶板稳定性的要求。

黄宣东[8](2013)在《复杂条件下深孔回采间柱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地下大直径深孔采矿法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采矿方法,广泛应用于急倾斜厚大矿体的矿房和间柱。但目前间柱回采条件越来越复杂,采场频繁出现大面积冒落、充填体垮塌等现象,稳定性问题突出。本文依托凡口铅锌矿的无底柱深孔后退式崩矿嗣后充填采矿工艺的研究,综合运用现场调研、文献查阅、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研究了深孔回采间柱时的采场稳定性和充填体稳定性,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为矿山生产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现场调研与资料分析对凡口铅锌矿地质构造、采矿方法以及间柱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分析了深孔采矿法回采间柱时的稳定性影响因素;(2)从间柱采场结构面调查出发,分析了凡口矿大断层、充填体与间柱的接触面对间柱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侧向崩矿的力学模型,并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的安全系数法评估了结构面失稳的可能性;(3)采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并采用分界面技术模拟断层、充填体与间柱的接触面,通过多种方案对比模拟,得到位移、应力、应变及塑性变化规律,评价了断层、硐室点柱、充填体及崩矿过程对间柱稳定性的影响程序;(4)通过国内外的经典理论分析了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工程类比法与理论计算法得到了凡口矿充填体的强度以及与采场尺寸的关系;(5)结合凡口铅锌矿某垮塌采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两种开采顺序,即V型开采与倒V型开采,并建立矿房充填体力学模型;运用FLAC3D模拟两种间柱开采顺序对充填体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V型开采时,发生剪切破坏,而倒V型开采时不形成剪切破坏面,只发生局部破坏,稳定性更好。

吴璟,姚曙[9](2012)在《凡口铅锌矿VCR法采矿工艺的应用发展与技术创新》文中研究指明VCR采矿法是一种先进的采矿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作业安全等优点,在国内外矿山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凡口铅锌矿VCR采矿法的应用发展情况,和VCR采矿法在使用过程中的创新成果,然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VCR采矿法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展望了VCR采矿法的应用前景。

吴璟,姚曙[10](2012)在《凡口铅锌矿VCR法采矿工艺的应用发展与技术创新》文中提出VCR采矿法是一种先进的采矿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作业安全等优点,在国内外矿山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凡口铅锌矿VCR采矿法的应用发展情况,和VCR采矿法在使用过程中的创新成果,然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VCR采矿法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展望了VCR采矿法的应用前景。

二、凡口铅锌矿采矿工艺现状与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凡口铅锌矿采矿工艺现状与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凡口矿盘区机械化中深孔超常规采矿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常规采矿工艺介绍及面临的问题
    1.1 盘区机械化采矿工艺
    1.2 盘区机械化开采缓至倾斜矿体时面临的问题
2 盘区机械化中深孔超常规采矿工艺
    2.1 超常规采矿工艺介绍
    2.2 超常规采场回采爆破关键技术介绍
    2.3 超常规采场出矿与充填
    2.4 超常规采矿工艺优点
3 结论

(2)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膏体充填采矿技术应用现状
        1.3.2 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研究现状
        1.3.3 膏体充填体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4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3.5 膏体充填多场性能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研发
    2.1 引言
    2.2 压力-温度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2.2.1 压力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2.2.2 温度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2.3 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的技术要求及指标分析
    2.4 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的构成
        2.4.1 充填料浆放置系统
        2.4.2 养护压力控制系统
        2.4.3 养护温度控制系统
        2.4.4 养护湿度控制系统
        2.4.5 固结排水系统
        2.4.6 数据采集系统
    2.5 装置成型及特点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尾砂
        3.2.2 拌合水
        3.2.3 水泥
    3.3 实验仪器及方法
        3.3.1 实验仪器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方案设计
    3.4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物理性能影响
    3.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强度演化规律
        3.5.1 压力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3.5.2 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3.5.3 养护时间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3.5.4 膏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
        3.5.5 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
    3.6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细观损伤特性
    4.1 引言
    4.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变形特征
        4.2.1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
        4.2.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损伤过程分析
    4.3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
        4.3.1 损伤力学基本理论
        4.3.2 损伤模型建立及参数
        4.3.3 膏体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4.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性能研究
        4.4.1 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模型的确定
        4.4.2 膏体充填体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4.4.3 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参数的确定
        4.4.4 计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多场性能监测及其关联机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仪器及方法
        5.3.1 实验仪器
        5.3.2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演化规律
        5.4.2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体积含水率与基质吸力发展
        5.4.3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电导率演化规律
    5.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多场性能关联机制
        5.5.1 膏体充填体的水-力性能关联
        5.5.2 膏体充填体的化-力性能关联
        5.5.3 膏体充填体的热-水-化-力多场性能关联性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微观特征及力学性能响应机制
    6.1 引言
    6.2 膏体充填体微观结构研究方法
    6.3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6.3.1 膏体充填体矿物成分分析
        6.3.2 膏体充填体微观形貌及其定量表征
        6.3.3 膏体充填体物理化学反应
        6.3.4 膏体充填体孔隙分布特征
    6.4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响应机制
        6.4.1 压力-温度效应与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关联性
        6.4.2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6.5 本章小结
7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与工程建议
    7.1 引言
    7.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
    7.3 某铜矿工程概况
        7.3.1 工程背景
        7.3.2 开采工艺
        7.3.3 膏体充填工艺流程及强度要求
    7.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
        7.4.1 膏体充填体实际压力-温度效应调查
        7.4.2 标准室内养护条件下膏体充填体配合比设计
        7.4.3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方案确定
    7.5 工程措施及建议
    7.6 现场应用效益前景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凡口铅锌矿顶底柱残采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顶底柱位置分布和储量
2 顶底柱近期回采规划
3 顶底柱回采工艺
    3.1 传统回采工艺
    3.2 目前回采工艺
4 顶底柱特点
5 结语

(4)浅谈凡口铅锌矿机械化回采作业线的整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凡口铅锌矿近几年机械化回采作业的发展状况
2 新设备应用及相应回采工艺的创新
    2.1 天井钻机及爆破成井技术的推广应用
    2.2 掘进凿岩台车的推广应用
    2.3 小型上向接杆凿岩台车的推广应用
    2.4 撬毛台车、锚网台车的推广应用
3 凡口铅性矿系统的机械化回采线的整合优化过程

(5)凡口矿缓倾斜薄矿体回采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开采技术条件
2 采矿工艺
    2.1 小台车扇形孔侧崩工艺
    2.2 VCR大爆破斜孔侧崩工艺
3 结语

(6)凡口铅锌矿机械化分段凿岩分段充填法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矿体结构面调查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2 机械化分段凿岩分段充填法采矿方案
3 采矿工艺工业试验
    3. 1 shn - 500 m209#南段采场回采总体布置
    3. 2 shn - 500 m209#( 西条) 南段采场回采爆破
4 结果及结论

(7)凡口铅锌矿顶底柱残矿回采充填假顶结构参数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由来、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充填体力学研究现状
        1.2.2 井下工程人工假顶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凡口矿首层充填技术条件
    2.1 凡口矿顶底柱矿体回采工艺简介
        2.1.1 台车高效回采工艺简介
        2.1.2 顶底柱回采关键技术分析
    2.2 凡口铅锌矿充填情况介绍
        2.2.1 充填工艺简介
        2.2.2 首层充填简介
    2.3 充填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2.3.1 物理化学性能
        2.3.2 充填体力学性能研究
        2.3.3 充填体强度试验
    2.4 充填体假顶承载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
        2.4.1 假顶承载原理
        2.4.2 首层充填关键技术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影响充填体假顶稳定性因素综合分析
    3.1 引言
    3.2 充填体稳定性分析
        3.2.1 充填体的材料特性
        3.2.2 充填料的配比对充填料浆的影响
        3.2.3 充填体的力学性能
    3.3 影响充填体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3.3.1 充填体受的原岩应力
        3.3.2 下料点位置的影响
        3.3.3 矿房宽高比的影响
    3.4 基于AHP的充填体假顶稳定性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3.4.1 概述
        3.4.2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3.4.3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3.4.4 充填体假顶稳定性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充填体假顶强度研究与构筑设计
    4.1 充填体假顶受力分析
        4.1.1 矿房采场充填体假顶荷载分析
        4.1.2 间柱采场充填体假顶荷载分析
    4.2 基于薄板理论的充填体假顶力学研究
        4.2.1 充填体假顶薄板力学模型
        4.2.2 充填体假顶薄板模型失稳机理分析
    4.3 基于简支梁理论的充填体假顶力学研究
        4.3.1 充填体假顶简支梁力学模型
        4.3.2 充填体假顶简支梁模型失稳机理分析
    4.4 充填体假顶经济优化措施
    4.5 充填体假顶骨架(竹筋)可行性研究
        4.5.1 竹筋的力学性能
        4.5.2 竹筋充填体强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充填体假顶安全厚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5.2.1 FLAC~(3D)软件简介
        5.2.2 FLAC~(3D)的求解流程
        5.2.3 摩尔-库仑本构模型
    5.3 FLAC~(3D)数值模拟过程
        5.3.1 模型的建立及材料参数的确定
        5.3.2 边界和初始条件
        5.3.3 监测点的布置
        5.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原则
    5.4 矿房采场下底柱回采假顶厚度模拟分析
        5.4.1 数值模拟方案
        5.4.2 底柱一步骤采场回采模拟结果分析
        5.4.3 底柱二步骤采场回采模拟结果分析
        5.4.4 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5.5 矿柱采场下底柱回采假顶厚度模拟分析
        5.5.1 数值模拟方案
        5.5.2 模拟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工程应用
    6.1 SHN-320M S0-1#采场首层充填
        6.1.2 首层充填工艺要求与技术措施
        6.1.3 首层充填工艺过程
    6.2 底柱试验采场工程概况
        6.2.1 设计范围
        6.2.2 地质情况与采场基本情况
        6.2.3 采场综合评价
    6.3 SHN-320M S0-1#底柱采场回采设计
        6.3.1 技术方案与回采风险
        6.3.2 炮孔设计
        6.3.3 爆破设计
        6.3.4 充填体顶板控制措施
        6.3.5 试验效果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主要结论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复杂条件下深孔回采间柱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大直径深孔采矿法的发展现状
        1.2.2 间柱采场稳定性研究现状
        1.2.3 充填体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2 凡口矿工程地质调查与间柱概况
    2.1 引言
    2.2 凡口铅锌矿间柱工程地质调查
        2.2.1 矿区地质条件与开采技术条件概述
        2.2.2 凡口矿采矿方法
        2.2.3 间柱采场概况
    2.3 凡口矿厚大间柱稳定性分析
        2.3.1 采场失稳的表现形式
        2.3.2 厚大间柱稳定性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结构面影响下间柱采场力学模型与分析
    3.1 引言
    3.2 结构面对间柱回采的影响分析
        3.2.1 结构面特征
        3.2.2 断层概念及形成机制
        3.2.3 凡口矿大断层特征及其影响
        3.2.4 充填体与间柱相互作用机理
    3.3 间柱采场力学分析
        3.3.1 间柱回采一般步骤
        3.3.2 采场应力转移规律分析
        3.3.3 间柱采场力学模型
        3.3.4 岩体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3.3.5 结构面失稳的极限平衡理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间柱回采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间柱回采FLAC~(3D)数值建模
        4.2.1 FlAC~(3D)基本原理与特点
        4.2.2 FLAC~(3D)建模过程
        4.2.3 FLAC~(3D)数值模拟流程
    4.3 数值模拟过程
        4.3.1 假设条件
        4.3.2 数值模拟方案
        4.3.3 矿岩力学参数确定
        4.3.4 边界条件与初始地应力
        4.3.5 监测点布置
        4.3.6 FLAC~(3D)分界面技术应用
        4.3.7 破坏准则
    4.4 模拟结果分析
        4.4.1 间柱回采过程应力状态及其变化特征
        4.4.2 间柱回采过程位移分析
        4.4.3 充填体与间柱接触面位移变化与应力变化特征
        4.4.4 塑性区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充填体稳定性分析及间柱开采顺序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充填体稳定性影响因素
        5.2.1 充填体的材料特性
        5.2.2 充填体的外形尺寸与成拱效应
        5.2.3 充填体受力条件
        5.2.4 爆破震动对充填体的破坏
    5.3 充填体强度设计确定方法
        5.3.1 工程类比法
        5.3.2 论分析计算方法
    5.4 间柱开采顺序研究
        5.4.1 V型开采顺序与倒V型开采顺序
        5.4.2 矿房充填体的力学模型
        5.4.3 充填体的破坏方式
        5.4.4 凡口矿孤立间柱采场特点
        5.4.5 充填体垮塌状况及原因分析
    5.5 间柱开采顺序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5.5.1 FLAC~(3D)建模
        5.5.2 模拟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凡口铅锌矿VCR法采矿工艺的应用发展与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VCR采矿法应用情况
    2.1 发展历程
        2.1.1 试验研究阶段
        2.1.2 推广应用阶段
        2.1.3 暂缓使用阶段
        2.1.4 恢复使用与创新阶段
    2.2 使用现状
        2.2.1 采场布置
        2.2.2 凿岩
        2.2.3 装药与爆破
        2.2.4 采场出矿
3 VCR采矿法的工艺技术创新
    3.1 采场拉槽新方法
        3.1.1 采场天井拉槽
        3.1.2 采场人工拉槽
    3.2 采场侧向爆破新方法
    3.3 采场炮孔微差爆破技术
    3.4 采场光面爆破技术
    3.5 采场底部结构与出矿方式的改进
4 VCR采矿法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5 结语

四、凡口铅锌矿采矿工艺现状与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凡口矿盘区机械化中深孔超常规采矿探索与研究[J]. 龙显日,孙勇,张宗国. 采矿技术, 2021(04)
  • [2]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D]. 陈顺满.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3]凡口铅锌矿顶底柱残采现状分析[J]. 陈刚. 南方金属, 2017(06)
  • [4]浅谈凡口铅锌矿机械化回采作业线的整合优化[J]. 曹铭宇. 南方金属, 2017(06)
  • [5]凡口矿缓倾斜薄矿体回采新工艺[J]. 唐建. 采矿技术, 2016(03)
  • [6]凡口铅锌矿机械化分段凿岩分段充填法试验研究[J]. 卢霞,周益龙,江飞飞,李强. 采矿技术, 2016(02)
  • [7]凡口铅锌矿顶底柱残矿回采充填假顶结构参数研究与应用[D]. 罗佳. 中南大学, 2014(03)
  • [8]复杂条件下深孔回采间柱稳定性研究[D]. 黄宣东. 中南大学, 2013(05)
  • [9]凡口铅锌矿VCR法采矿工艺的应用发展与技术创新[J]. 吴璟,姚曙.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2012(S1)
  • [10]凡口铅锌矿VCR法采矿工艺的应用发展与技术创新[A]. 吴璟,姚曙. 全国冶金矿山现代采矿技术及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

标签:;  ;  ;  ;  

凡口铅锌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