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勘”的术语化过程及相关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大胜[1](2021)在《陈寅恪与“敦煌学”概念》文中认为新的学科概念蕴含新的研究理路和研究范式,是区分新旧学者的依据之一,也是评判学者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中国"敦煌学"概念的首创,体现了清晰而成熟的现代学术思维。陈寅恪在西方接受现代学术体制下的分科训练,形成了现代学术分科的研究意识和学术概念的创造意识,适时提出"敦煌学"概念,努力把中国的敦煌研究纳入到"预流"之中,试图与世界范围内的东方学、汉学和东洋学接轨。但是,他对假说采取保守甚至排斥的态度,否定假说与材料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是一种学术认知上的缺失。
王伟东[2](2021)在《计算机科技术语语义泛化研究》文中指出
高远[3](2020)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的四库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承继着清末民初《四库全书》研究之传统,得益于迁台的杨家骆、王云五、昌彼得、蒋复璁等学人研究《四库全书》的推动和人才培养。伴随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的影印出版,"四库学"一词的明确提出,开启了"四库学"理论化、体系化、专业化、学科化、国际化的探索。收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硕博学位论文,重在考察并分析《四库全书》研究内容创新及其学术影响力,为学界提供多重视角的借鉴与参考。择取关涉《四库全书》的工具书编制、学术专着、资料汇辑、重点单篇论文等予以引述,突出其"引导与典范"作用,重在学术创发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春华秋实",未来的"四库学"发展仍需理论与实践并重前行,如,《四库全书》研究学史亟须系统清理;"四库学"真正而系统的"理论自觉"仍须深化,学科体系构建任重道远;重视《四库全书》的世界知识观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特色,实现《四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的梦想;借用"域外之眼"反观《四库全书》编纂的价值和影响,凸显《四库全书》在东亚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意义";整合全国研究《四库全书》之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各项研究。中国四库学发展和研究进入新时代,唯有不断创新,坚持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己任,才能创造中国四库学更加绚丽的殿堂,才能构建中国四库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李玉平[4](2020)在《关于汉语训诂术语的术语化过程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思考》文中提出普通词语如何演变成为专业术语的过程十分引人注意,各个学科领域都非常关注本学科术语的发展演变情况。汉语训诂术语是如何由一般词语术语化而来,同样引人注目。文章以常用训诂术语为例,通过文献考察、定量、定性、统计、归纳等方法,研究这些训诂术语的术语化过程和演变规律,不仅可以解决训诂术语的标准、内涵和功能分析等分歧问题,而且有助于探讨普通词语的术语化过程和一般演变规律。
叶红[5](2020)在《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其配伍的一般规律,挖掘敦煌角药方组方、治法精髓,同时结合导师李应存教授应用角药方临证经验,进一步拓展中医辨证思路,使祖国医学文献尤其是敦煌医学文献能够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方法:以《敦煌中医药全书》、《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新辑校》以及国际敦煌项目IDP网站中的原始照片为基础,参阅敦煌医方类和角药专题研究文献,运用统计筛选、训诂学、校勘学等研究方法,对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的独立角药方进行全面梳理,逐条检出,分类统计,统计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其次,结合医理,深入研究每一组角药的组成用法、主治功效、配伍结构并给予规律性的总结,同时与传世文献对勘,辨读文字,比较印证,结合地域和时代特点,客观归纳其特色与价值。最后,结合导师李应存教授临床病例,为敦煌角药的开发应用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理论参考。结果: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的角药共计49组,功效包括补益、温里、清热、祛湿、理血、理气、解表、泻下、开窍等13种,补益类角药最多,其次是祛湿、清热、理血类。主治涉及内、外、妇、儿、男、五官、皮肤各科病症。配伍形式多样化,包括同类相须、异类相使、寒热配伍、升降配伍、润燥配伍等11类,以异类相使、同类相须、寒热配伍的形式居多。结构层次清晰,具有桥梁结构、三角结构、链条结构、单双结构4种模式。药物多元化,包括敦煌本土药材、西域输入性药材、蔬菜、乳类制品、佐料、各种酒剂等。《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含有角药5组,均以“小泻+五脏”命名,为“二体一用”的配伍形式,主治五脏疾病之病情轻浅,证候单一,病位近病脏者。导师李应存教授在临床中将角药方融入敦煌复方中使用,既提高了临床疗效,又拓展了临证思路。结论: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的角药数量繁多,内容渊博,应用性强,具有(1)治疗广泛,重视养生;(2)配伍丰富,结构巧妙;(3)剂型灵活,治法多样;(4)擅用食材,种类浩繁;(5)融入复方,疗效明显五大特点,故有较高的文献和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
傅荣贤,华建铭[6](2020)在《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古典文献学研究,总体上体现了持续性、全面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文献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分支学科的构建与完善、研究方法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的分析、文献学史与研究史的梳理、各类专题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学者们前后继踵的孜孜求索,有力地推动了古典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但70年的研究成果也存在领域开拓创新不够、理论研究有待严谨深入、分支学科研究用力不均、"问题意识"亟待加强等不足。
魏玉婷[7](2019)在《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挖掘归纳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经络、腧穴相关资料,为敦煌针灸医学理论的整理分类提供依据;(2)基于疗法分类,梳理提炼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特色疗法,总结其现代应用与转化,古法新用,为敦煌针灸医学的传承和应用提供依据;(3)围绕敦煌针灸文献的挖掘和整理成果,总结和探讨敦煌针灸文献的医学和史料价值,阐明其对针灸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手工检索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博物馆、图书馆,敦煌研究院等地现有的敦煌针灸学资料;计算机检索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各大数据库收录的敦煌针灸学相关文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来源。(1)敦煌医籍:依据敦煌文献中腧穴命名、定位,以及背俞穴的特殊记载,结合后世代表性医籍和相关研究,整理提炼敦煌针灸理论;分类归纳敦煌医籍中多种取穴法,并与藏医取穴法进行对比;基于临证疗法,分类和提炼敦煌医学文献中的针灸特色疗法,总结其操作特点、适宜病症、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研究和推广提供依据。(2)现代研究:检索整理敦煌医学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资料,进行文献评价与总结分析,对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提供思路和建议。结果:(1)经络腧穴文献研究敦煌针灸文献资料以腧穴记载为主,涉及经络内容较少,归纳总结敦煌针灸医学理论有助于学者理解经络腧穴理论随时代发展的演变过程。(1)经络理论探讨背俞穴距椎节两旁二寸三分的取穴法是膀胱经单线循行流派的最早代表,同时是基于背腰距中线一寸五分至三寸之间为膀胱经经气流经学说指导下,专属于灸疗法腧穴的特殊定位方式;该取穴法也为人体横向经脉分布提供了依据。(2)腧穴定位、命名研究敦煌针灸文献记载的骨度折量、指寸定位法及借助特定工具、依据体表解剖标志等取穴法是传统取穴法的早期表现形式;板眉、屈眉等特有穴位对补充腧穴学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风府、水道、慈宫等同名异位穴位记载为腧穴随时代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文献依据。(2)针灸疗法文献研究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疗法包括灸疗法、针刺疗法、拔罐疗法、刺血疗法、贴敷疗法、导引法及其他疗法(鼻疗法、内药法、催吐法、灌肠法等),深入挖掘、整理、归纳针灸各疗法的应用规律对拓展和丰富针灸临床诊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时代特征灸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发展基本一致,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及规范的临床操作;贴敷疗法的指导思想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拔罐疗法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同时代其他地区;导引法与其他地区一致均处于发展的高峰期。(2)应用范围灸法、贴敷疗法为当时的主流疗法,前者适用于各科疾病,后者以治疗头面五官科、皮肤科疾病为主;针刺法、刺血法多治疗内科病症;拔罐及其他特色疗是一些临床辅助疗法;导引法是主要的防病养生保健手段。各针灸疗法(不包括其他疗法)仍被应用于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各疗法的适用范围呈扩大增多趋势。(3)现代研究基于敦煌针灸古方的现代研究涉及灸疗法、刺血疗法及贴敷疗法,其中以贴敷疗法研究为多。研究表明,敦煌针灸古方临床疗效肯定,但现有研究涉及到的原方较少,样本量较小,研究方案设计不够严谨,使得其临床应用价值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故开展敦煌针灸原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今后关注的重点。结论:(1)敦煌针灸文献资料涉及经络内容较少,但其背俞穴二寸三分取穴法属于膀胱经单线循行的最早记载;记载的特殊穴位、特有穴位、取穴方法对早期腧穴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敦煌医学文献中涉及的针灸疗法众多,大部分疗法临床实用性强,对丰富和拓展针灸诊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敦煌针灸医学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学术和地域特色,其理论和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以更好地促进敦煌针灸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也为构建和完善针灸学理论体系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
段然[8](2019)在《《郑玄辞典》所收《礼记注》语词训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郑玄的《礼记注》、唐文的《郑玄辞典》和张舜徽的《郑雅》为研究材料,将《郑玄辞典》中所收郑玄注释内容与《礼记注》原文和《郑雅》所收条目加以对比,从而对《郑玄辞典》所收《礼记注》材料情况以及唐文先生和张舜徽先生的语词训释工作进行重新梳理,以期对郑玄语词汇纂工作有所推进。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概括介绍了《郑玄辞典》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意义、预期目标及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是对《郑玄辞典》已收入《礼记注》语词训释的研究,本章先介绍了《郑玄辞典》的收录标准及本文实际使用的详细收录标准,然后将《郑玄辞典》已收《礼记注》语词训释材料与《礼记注》原文相比较,并将其划分为六个类别。第二章是对《郑玄辞典》未收入《礼记注》语词训释情况的分析,并将未收入的训释材料分为三大部分分类阐述。第三章是对《郑玄辞典》与《郑雅》所收《礼记注》语词训释情况的分析,本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郑玄辞典》与《郑雅》皆收的《礼记注》语词训释比较,第二部分是《郑雅》收录而《郑玄辞典》未收录的《礼记注》语词训释情况分析。
吴婷[9](2017)在《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是当今学界研究《十三经注疏》的重要参考资料,其广泛搜寻并运用的众多经注疏版本及校本,为学界提供重要文献资料的同时,也为其後校勘记题材的写作提供了范例,在版本学及校勘学上占据重要地位。虽然《仪礼注疏校勘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是目前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着作或文章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仪礼注疏校勘记》的版本、作者、内容等问题进行梳理,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其一,依据现有材料,对其作者进行考论,主要説明《仪礼注疏校勘记》的作者并非仅有徐养原与阮元二人;其二,将《仪礼注疏校勘记》的版本进行简要梳理,并通过主要版本之间的对比,理清主要版本与祖本之间的承继关系;其三,以中华本与《经解》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卢宣旬等人摘録整理过程中的删、增、改三种处理方式出发,分析其原因,并对卢宣旬的摘録整理工作进行评价。其四,基於中华本与《经解》本《仪礼注疏校勘记》的对比,总结两个版本的价值以及侧重点,进而説明人们在使用它们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另外,本文从南昌府学本《仪礼注疏校勘记》的价值角度考虑,还简要论述了阮元之於南昌府学本《仪礼注疏校勘记》的态度。总体而言,本文主要解决作者与版本,不同版本系统的对比研究,以及价值与使用方法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冯晓斌[10](2017)在《清代扬州学派《论语》诠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着作,自东汉列入儒家经典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历代关于《论语》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不乏在学术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巨着,如三国魏何晏等人所着《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等。清代是《论语》研究的高峰期,不仅成果数量众多,而且呈现出多元化的注疏特色,其中扬州学派代表人物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被誉为“集大成之作”。从现有文献资料分析,扬州学派《论语》诠释成果非常丰富,有对《论语》文本全面研究之成果,如刘宝楠《论语正义》,有札记之成果,如焦循《论语补疏》、刘台拱《论语骈枝》;有以义理阐释为主,如阮元《论语论仁论》、焦循《论语通释》,有以训诂考据为主,如李惇《群经识小·论语》、朱彬《经传考证·论语》,有以校勘为主,如阮元《论语注疏校勘记》等。整体呈现出体例丰富、注重传承,唯实求是、汉宋兼采,.视野宽阔、时出新意,会通之志、好学深思等特点。扬州学派在《论语》诠释中所体现的治学理念与采用的治经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示范意义,对经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焦循在着述中表达出经学研究存在“历时视域”与“现时视域”,他认为不同时代的学者都将对“历时视域”的成果总结、反思并且对“圣贤之学”做出符合“现时视域”特点的新解释。两种视域最终统一于“圣人之道”,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发展,所有“现时视域”都不是对经典的绝对意义的诠释,他们所能完成的只是阐述经典的当代意义并作出“现时”的阐述与评价。儒家经典文本的开放性允许两种视域存在,而两种视域的融合也使儒家经典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扬州学派的《论语》诠释成果体现了清代学术变革、发展的特点。康乾盛世,有宝应王懋竑、朱泽沄等遵循朱子之学。乾嘉之中,受政治集权统治的影响,学术研究开始朝着繁琐的方向发展,扬州学派在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有一批学者以儒家思想体系为标准完成儒家经典的诠释研究,王念孙、刘台拱、阮元、焦循、刘宝楠等承袭惠、戴之风,将扬州学术带出小学的窠臼,倡导“经世致用”的经典诠释路径。这一时期也逐渐形成了扬州学派自觉的治学理念、自主的治学方法与执着的实践精神,且通过家族、姻亲、师承等各种关系熏陶、承继与发扬。乾嘉之后,有利于学术交流的相对安定局面荡然无存,此时,王引之、江藩、刘恭冕等不断创新,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尤其是刘恭冕、朱彬等《论语》诠释成果体现出由乾嘉汉学往清末今文经学兴起转变的特点。由此可见,扬州学派《论语》诠释成果在清代《论语》学研究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简述《论语》文本的成书过程及特点;《论语》诠释的历史发展过程;地域视域下的扬州学派的代表学者、基本情况;从社会背景、学术背景等角度梳理影响扬州学派产生的各种因素;展现扬州学派《论语》研究成果的全貌,从四个角度探析其《论语》研究蔚然成风的缘由。第二章研究阮元之《论语》诠释。从《论语论仁论》、《论语一贯说》、《论语解》等文本分析其义理诠释特点;研究重点是比较《论语注疏校勘记》两个版本系统的异同,分析《校勘记》的诠释特点及不足;综合分析阮元《论语》诠释的学术影响。第三章研究焦循《论语》之诠释。分析《论语通释》、《论语补疏》的诠释特点;研究重点在于关注《论语补疏》稿本与丛书本的文本差异与流变关系,焦循《论语》研究理念与方法对清以后经学研究的重要启发意义。第四章研究刘宝楠之《论语正义》。重点之一是归纳其文献征引情况,仔细辨析引文与原文的异同,呈现学术传承的脉络且展示不同学者的治学特点与风格。重点之二是分析其注疏内容、方法,揭示《论语正义》注疏特色。第五章汇集扬州学派其他学者《论语》诠释成果,从诠释文本在学术史上的影响以及与《论语正义》学术传承紧密程度等因素考量,选取刘台拱、王念孙、王引之、朱彬、李惇、刘履恂、刘宝树以及刘恭冕等八位学者《论语》诠释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诠释内容、方法、显着特点及不足之处逐一分析。总论部分概括扬州学派《论语》诠释的地域特点,细致梳理《论语》学发展的脉络,厘清学术流变过程中的问题,彰显扬州学派治学精神,突出其对清代学术理念与学术方法的重要影响。通过对扬州学派《论语》诠释特点的研究可以发现扬州学派不仅继承了乾嘉时期吴、皖两派的学术精华,而且于“明理”与“成德”的高度实现了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将儒学发展提升到新的境界,同时也拉开了近代学术发展的大幕。
二、“校勘”的术语化过程及相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勘”的术语化过程及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陈寅恪与“敦煌学”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学术分科的研究意识 |
二、现代学术概念的创造意识 |
三、学科建立必备假说的缺失 |
结 论 |
(4)关于汉语训诂术语的术语化过程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汉语训诂术语的术语化过程和演变规律研究现状 |
二 汉语训诂术语的术语化过程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三 汉语训诂术语的术语化过程和演变规律研究的研究思路 |
1.明确研究对象 |
2.设计总体框架 |
3.明确重点难点 |
四 汉语训诂术语的术语化过程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方法和示例 |
1.研究方法 |
(1)材料限定与海量电子典籍检索相结合。 |
(2)文献考证法和训诂学方法。 |
(3)定量分析法。 |
(4)定性分析法。 |
(5)系统归纳法。 |
2.研究示例:训诂术语“之言”的术语化过程 |
五 结 语 |
(5)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第一章 敦煌医学汉文文献概述 |
1 基本概念 |
2 敦煌医学汉文文献及敦煌医方的概况 |
3 敦煌医方类文献的内容与价值 |
第二章 角药的概述 |
1 基本概念 |
2 角药的源流 |
3 角药的发展简史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1 研究内容 |
2 收集资料 |
3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敦煌独立角药方研究 |
1 解表角药 |
2 泻下角药 |
3 和解角药 |
4 清热角药 |
5 温里角药 |
6 补益角药 |
7 固涩角药 |
8 理气角药 |
9 理血角药 |
10 祛风角药 |
11 祛湿角药 |
12 祛痰角药 |
13 开窍角药 |
第五章 敦煌角药的配伍形式 |
1 “七情”配伍 |
2 相对关系配伍 |
3 生克理论配伍 |
4 归经理论配伍 |
第六章 敦煌角药的配伍结构探析 |
1 桥梁结构 |
2 链条结构 |
3 三角结构 |
4 单双结构 |
第七章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角药研究 |
1 五脏“体用”、“补泻”法则与药物性味的联系 |
2 五脏病证与“体用”的关系 |
3 五脏组方释义 |
4 小结 |
第八章 敦煌角药的临床应用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整理与出版 |
1.1 新中国成立之后30年的文献整理与出版(1949-1978年) |
1.1.1 成立了古典文献出版机构及出版规划领导机构 |
1.1.2 创立了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现代范式及文献学专业 |
1.1.3 确定了文献整理出版定位与首个重点规划 |
1.1.4 取得了文献整理出版上的非凡成就 |
1.2 改革开放40年的文献整理与出版(1979-2019年) |
1.2.1 一个转折性文件与7个规划出台 |
1.2.2 文史成果品类完备,重大项目批量出现 |
1.2.3 出土文献汇集问世,海外汉籍整理加快 |
1.2.4 专科成果精彩纷呈,整理成果总量可观 |
1.2.5 文献编目成绩可观,珍稀文献渐次出版 |
1.2.6 创新解决“藏”“用”矛盾,数字存储渐成主流 |
2 古典文献学的理论研究与体系构建 |
2.1 古典文献学的命名、定义及其学科边界 |
2.2 文献学研究方法探讨 |
2.3 文献学史与研究史考察 |
2.4 文献学学科理论体系及学科建设研究 |
2.4.1 古典文献学理论及学科体系探讨 |
2.4.2 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与实践探讨 |
3 中国古典文献学分支研究 |
3.1 目录学研究 |
3.1.1 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 |
3.1.2 目录学研究方法探讨 |
3.1.3 目录学史及学术史研究 |
3.1.4 目录学专题研究 |
3.2 版本学研究 |
3.2.1 版本学基础理论研究 |
3.2.2 版本实践方面的研究 |
3.2.3 版本学史及学术史研究 |
3.2.4 版本学专题研究 |
3.3 校勘学研究 |
3.3.1 校勘学基础理论研究 |
3.3.2 校勘法研究 |
3.3.3 校勘学史研究 |
3.3.4 校勘学专题研究 |
3.4 辑佚学研究 |
3.4.1 辑佚学基础理论研究 |
3.4.2 辑佚史及学术史研究 |
3.4.3 辑佚学专题研究 |
3.5 辨伪学研究 |
3.5.1 基础理论研究 |
3.5.2 文献辨伪方法探讨 |
3.5.3 辨伪学史及学术史 |
3.5.4 专题研究 |
3.6 专科文献研究 |
4 结语 |
(7)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敦煌写卷名称与编号一览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敦煌医学文献的研究概况 |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 国内研究 |
1.2 国外研究 |
2 敦煌遗书中的主要针灸医学文献 |
2.1 《灸经图》 |
2.2 《新集备急灸经》 |
2.3 《明堂五脏论》 |
2.4 《敦煌古藏医灸法残卷》 |
2.5 《吐蕃藏文针灸图》 |
2.6 《灸经明堂》 |
2.7 《脉经》 |
2.8 敦煌本《针灸甲乙经》 |
3 敦煌遗书中的其他针灸文献 |
第二部分 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分类研究 |
1 研究目标、方法和意义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来源 |
1.2.2 文献检索方法 |
1.2.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1.3 研究意义 |
2 敦煌针灸文献的理论研究 |
2.1 经络理论研究 |
2.1.1 内容 |
2.1.2 价值分析 |
2.2 取穴法分类研究 |
2.2.1 内容 |
2.2.2 价值分析 |
2.3 腧穴分类研究 |
2.3.1 内容 |
2.3.2 价值分析 |
3 敦煌医学文献中针灸疗法研究 |
3.1 灸法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分类与应用 |
3.1.3 临证特点 |
3.1.4 主治病症总结 |
3.1.5 选穴汇总 |
3.1.6 灸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2 针刺法 |
3.2.1 历史沿革 |
3.2.2 分类与应用 |
3.2.3 临证特点 |
3.2.4 主治病症总结 |
3.2.5 选穴汇总 |
3.2.6 针刺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3 拔罐疗法 |
3.3.1 历史沿革 |
3.3.2 应用 |
3.3.3 临证特点 |
3.3.4 拔罐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4 刺血疗法 |
3.4.1 历史沿革 |
3.4.2 分类与应用 |
3.4.3 临证特点 |
3.4.4 主治病症总结 |
3.4.5 刺血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5 贴敷疗法 |
3.5.1 历史沿革 |
3.5.2 分类与应用 |
3.5.3 临证特点 |
3.5.4 主治病症总结 |
3.5.5 贴敷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
3.6 导引法 |
3.6.1 历史沿革 |
3.6.2 分类与应用 |
3.6.3 导引法的应用分析 |
3.7 其他外治法 |
3.7.1 分类与应用 |
3.7.2 临证特点 |
3.7.3 主治病症总结 |
3.7.4 其他外治法的应用分析 |
4 敦煌医学文献针灸疗法的现代应用与评价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文献来源 |
4.1.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4.1.3 文献质量评价 |
4.2 文献评价结果 |
4.2.1 纳入文献Jadad评分 |
4.2.2 敦煌医学文献针灸疗法的应用评价 |
4.3 现代研究与展望 |
5 敦煌医学文献中针灸疗法的总结 |
5.1 针灸疗法涉及主要文献及特点 |
5.2 针灸疗法的总结与分析 |
5.2.1 时代特点 |
5.2.2 临床适用范围 |
第三部分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特点及价值 |
1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特点 |
1.1 地域性 |
1.2 开放性 |
1.3 多样性 |
2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价值及影响 |
2.1 丰富了隋唐前后的针灸医学典籍 |
2.2 保存了最早的藏医古文献 |
2.3 记载了以灸法为主的多种针灸疗法 |
结语 |
1 结论 |
2 存在的问题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考着作 |
附件 |
文献综述 敦煌藏医文献中针灸腧穴与疗法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郑玄辞典》所收《礼记注》语词训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郑玄辞典》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对象及意义 |
三、预期目标及方法 |
四、创新点及材料说明 |
第一章 《郑玄辞典》已收入《礼记注》语词训释研究 |
一、《郑玄辞典》的收录标准 |
二、《郑玄辞典》已收《礼记注》语词训释与《礼记注》比较 |
(一) 脱字 |
(二) 衍字 |
(三) 讹文 |
(四) 语序错误 |
(五) 断句不同产生讹误 |
(六) 所属篇目错误 |
小结 |
第二章 《郑玄辞典》未收入《礼记注》语词训释情况分析 |
一、训条已收入,但漏收该训条的部分文献出处 |
二、训条未收入,无被释词,无训解 |
三、训条未收入,有被释词,无训解 |
小结 |
第三章 《郑玄辞典》与《郑雅》所收《礼记注》语词训释情况分析 |
一、《郑玄辞典》与《郑雅》皆收的《礼记注》语词训释比较 |
(一) 讹文 |
(二) 语序错误 |
(三) 断句不同产生讹误 |
(四) 所属篇目错误 |
二、《郑雅》收录而《郑玄辞典》未收录的《礼记注》语词训释情况分析 |
(一) 训条已收入,但漏收该训条的部分文献出处 |
(二) 训条未收入,无被释词,无训解 |
(三) 训条未收入,有被释词,无训解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全本概述类 |
2.他书比勘类 |
3.单经研究类 |
一、《仪礼注疏校勘记》刊行过程中三个阶段的作者 |
(一)《仪礼注疏校勘记》的原作者 |
1.阮元与《仪礼注疏校勘记》 |
2.徐养原与《仪礼注疏校勘记》 |
3.《仪礼注疏校勘记》的总校者 |
(二)《仪礼注疏校勘记》的摘録者 |
(三)《仪礼注疏校勘记》的後期校定者 |
二、《仪礼注疏校勘记》的版本流传 |
(一)《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编纂的前期准备 |
(二)《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编纂过程及流传过程 |
1.文选楼本系统 |
2.南昌府学本系统 |
(三)《仪礼注疏校勘记》各版本对比差异统计 |
1.文选楼本系统《仪礼注疏校勘记》两个版本之对比 |
2.南昌府学本系统《仪礼注疏校勘记》两个版本之对比 |
3.《经解》本与中华本对比概况 |
三、《经解》本与中华本《仪礼注疏校勘记》比勘(上) |
(一)《经解》本独有校勘记分析 |
1.指出宋本之误类校勘记被删原因分析 |
2.指出他本之误类校勘记被删原因分析 |
3.仅存异同、未定是非类校勘记被删原因分析 |
(二)中华本独有校勘记分析 |
四、《经解》本与中华本《仪礼注疏校勘记》比勘(下) |
(一)观点不一的校勘记 |
1.中华本删除观点的校勘记 |
2.中华本新增观点的校勘记 |
3.观点相反 |
4.“倒”文例 |
(二)观点一致,其他原因而异 |
1.《经解》本之误 |
2.中华本之误 |
3.二本均有误 |
结论 |
(一)中华本、《经解》本的价值及不足 |
1.中华本的特点 |
2.《经解》本的特点 |
3.关於中华本与《经解》本的使用抉择 |
(二)关於阮元对南昌府学本《校勘记》的态度的一点看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清代扬州学派《论语》诠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论语》诠释发展与扬州学派《论语》诠释概述 |
第一节 《论语》诠释发展 |
一、《论语》文本 |
二、清代以前《论语》诠释研究 |
三、清代《论语》诠释研究 |
第二节 扬州学派《论语》研究背景 |
一、地域视域下的扬州学派 |
二、扬州学派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三、扬州学派发展的学术背景 |
第三节 扬州学派《论语》研究概述 |
一、扬州学派《论语》研究成果 |
二、扬州地区学者《论语》研究探析 |
第二章 阮元《论语》诠释研究 |
第一节 阮元《论语》义理研究 |
一、《论语论仁论》 |
二、《论语一贯说》 |
三、《论语解》 |
第二节 阮元《论语注疏校勘记》研究 |
一、《论语注疏校勘记》成书过程 |
二、《论语注疏校勘记》两个版本的比较 |
三、《论语注疏校勘记》校勘特点 |
四、《论语注疏校勘记》的价值 |
第三节 阮元《论语》诠释研究的影响 |
一、研究成果的启发意义 |
二、研究理念的示范意义 |
三、存在问题的推动意义 |
第三章 焦循《论语》诠释研究 |
第一节 焦循《论语》研究背景 |
一、焦循与《群经补疏》 |
二、《论语通释》与《论语补疏》 |
三、《论语通释》版本考辨 |
四、《论语补疏》版本考辨 |
第二节 《论语通释》诠释特点 |
一、以“一贯忠恕”为诠释核心 |
二、以融会贯通自成诠释体系 |
三、以比较之法体现思深悟锐 |
第三节 《论语补疏》诠释特点 |
一、以互文旁通为经解之依据 |
二、以纠谬补新为经解之途径 |
三、以精实兼具为经解之追求 |
第四节 焦循《论语》研究的影响与意义 |
一、《论语》研究成果被征引 |
二、焦循《论语》研究理念的启发意义 |
三、《论语》研究方法的示范意义 |
第四章 刘宝楠《论语正义》诠释研究 |
第一节 刘宝楠与《论语正义》 |
一、刘宝楠主要着述 |
二、《论语正义》体例与版本 |
三、《论语正义》征引文献 |
第二节 《论语正义》注疏内容与方法 |
一、《论语正义》注疏内容 |
二、《论语正义》注疏方法 |
第三节 《论语正义》注疏特色 |
一、旁征博引 鸿篇巨制 |
二、汰芜存真 谨严峭洁 |
三、避虚求实 辨清源流 |
四、去旧立新 阐发己意 |
第四节 刘宝楠《论语正义》的影响 |
一、《论语正义》对清人治学的影响 |
二、《论语正义》对今人《论语》研究的影响 |
第五章 扬州学派其他学者《论语》诠释研究 |
第一节 刘台拱《论语骈枝》诠释特点 |
一、刘台拱与《论语骈枝》 |
二、《论语骈枝》诠释特点 |
三、《论语骈枝》的学术影响 |
第二节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论语》诠释特点 |
一、王氏父子《论语》诠释内容 |
二、王氏父子《论语》诠释特点 |
三、王氏父子治学特点及影响 |
第三节 李惇、朱彬《论语》诠释特点 |
一、李惇《论语》诠释特点研究 |
二、朱彬《论语》诠释研究 |
第四节 刘履恂、刘宝树、刘恭冕《论语》诠释特点 |
一、刘履恂《论语》诠释研究 |
二、刘宝树《论语说略》诠释研究 |
三、刘恭冕《论语》诠释研究 |
总论 |
一、唯实求是,探寻《论语》诠释本义 |
二、融会贯通,丰富《论语》诠释方法 |
三、传承创新,完善《论语》诠释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语正义》文献征引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校勘”的术语化过程及相关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陈寅恪与“敦煌学”概念[J]. 刘大胜. 史学理论研究, 2021(05)
- [2]计算机科技术语语义泛化研究[D]. 王伟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J]. 高远. 四库学, 2020(01)
- [4]关于汉语训诂术语的术语化过程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思考[J]. 李玉平. 中国科技术语, 2020(03)
- [5]敦煌医学汉文文献中独立成方之角药及配伍规律研究[D]. 叶红.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J]. 傅荣贤,华建铭. 图书馆杂志, 2020(02)
- [7]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D]. 魏玉婷.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郑玄辞典》所收《礼记注》语词训释研究[D]. 段然.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9]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研究[D]. 吴婷. 湖北大学, 2017(06)
- [10]清代扬州学派《论语》诠释研究[D]. 冯晓斌. 扬州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