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窒息幼兔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观察

围产期窒息幼兔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观察

一、围产期窒息幼兔多器官功能损伤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宁亚男,付中秋[1](2021)在《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是导致围生期新生儿死亡和儿童残疾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3]。新生儿窒息在我国发生率为4.75%~8.90%[4]。虽然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被我国引进并不断推广后,窒息导致的残疾率和死亡率较前明显降低,但仍有60%~80%的足月窒息新生儿会出现单个或多个器官功能损伤,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5]。新生儿窒息的病因较为复杂,缺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个体反应差异明显,

李春亮[2](2021)在《围产期窒息多器官损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进步,围产期窒息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围产期窒息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围产期窒息致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和结构异常,引起脑、心、肾、肺、肝、胃肠、眼等多器官损害,是新生儿期死亡和婴幼儿致残的主要因素。研究并总结围产期窒息多器官损害最新进展,有利于提高围产期窒息儿预后及安全性。

周小敏[3](2021)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全球每年约有100万新生儿死于出生窒息,窒息居新生儿死因的第三位,随着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深入和推广,复苏成功率显着提高,窒息并发症成为威胁患儿生命的最主要原因。目的:根据收集的窒息新生儿病例资料总结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的特点及转归,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各器官损害提供参考,并从孕母、胎儿情况及复苏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探析,为早期识别多器官损害高危患儿和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去降低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减少器官损害个数、减轻器官损害程度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后临床管理水平、降低窒息患儿死亡率及提高患儿生存质量贡献一份力量。方法:通过病历系统查找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期间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窒息患儿,归纳总结窒息患儿临床病例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入院后进行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肾功能(尿量、肌酐、尿素值)、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心肌酶谱(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肌激酶同工酶值)、颅脑彩超、心脏超声、心电图、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胸腹部X线等检查结果进行各器官功能评估,以了解窒息新生儿并发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统计研究对象中发生死亡的病例数,计算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并分析主要死亡原因;根据胎龄、窒息程度和器官损害数量,将研究对象分为早产组、足月组和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和多器官损害组、非多器官损害组,分别比较胎龄和窒息程度对窒息患儿发生多器官损害的影响以及器官损害数量与窒息患儿临床转归的关系,并分析探讨孕母年龄、既往妊娠病史、患病情况以及胎儿、胎盘、脐带羊水情况和复苏方式等多种因素对窒息继发多器官损害的影响。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和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分析时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与多器官损害发生显着相关的各因素做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价多器官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采用相对危险度(OR)和95%可信区间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 26软件进行。结果:(1)86.0%的窒息患儿并发了器官损害,62.0%患儿器官损害个数≥2个。(2)窒息新生儿各器官损伤发生率分别是肺(62.1%)>心脏(46.0%)>脑(38.7%)>肾(33.6%)>胃肠道(26.8%)>肝(3.0%)。(3)各器官损伤中,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的肺、脑、肾和胃肠道遭受窒息损伤风险显着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窒息相比,重度窒息患儿脑、肺和心脏损伤几率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窒息新生儿肺损伤后以呼吸衰竭(54.8%)最多见,其中I型和II型呼吸衰竭各占23.7%和76.3%,其次为NRDS(43.1%)、肺炎(28.1%)、MAS(18.5%)、PPHN(4.1%)、气胸(2.7%)、肺不张(2.1%)和肺出血(1.4%)。(5)235例窒息患儿中有225例(95.7%)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有103例(43.8%)患儿心电图结果异常,有45例(19.1%)患儿心脏彩超结果异常。但仅有48%(108/225)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的患儿最终确诊为心脏损伤,而心电图或心脏超声结果异常的患儿均证实存在心脏损伤。心脏损伤患儿中心电图异常改变分别为ST段改变96例(93.2%)、各种心律失常13例(12.6%),心脏超声异常依次为三尖瓣反流14例(31.1%)、右室扩大7例(15.6%)、动脉导管未闭6例(13.3%)、心包积液5例(11.1%)、左房增大5例(11.1%)、房水平异常分流4例(8.9%)和心室壁运动减弱4例(8.9%)。(6)91例脑损伤患儿中有早产儿67例(73.6%),其中ICH有36例(53.7%)、HIE有16例(23.9%)、两者兼有者15例(22.4%),足月儿24例(26.4%),其中HIE者15例(62.5%)、ICH者4例(16.7%)、两者兼有者5例(20.8%)。(7)79例肾损伤患儿中仅有18例(22.8%)肾功能异常者同时出现无尿或少尿症状,而61例(77.2%)患儿虽存在肾功能异常而不伴随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8)63例胃肠道损伤患儿中有54例(85.7%)出现腹胀、48例(76.2%)出现胃储留、35例(55.6%)出现胃肠出血和10例(15.8%)出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9)研究对象中共有15人死亡(其中8人为生后≥72小时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病死率达6.3%,死亡病例中共有早产儿11例,占死亡人数的73.3%。具体死亡原因分析如下:心力衰竭4例,严重颅内出血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3例,肺出血1例,气胸1例,呼吸衰竭4例。(10)15例死亡患儿均发生了器官损害,其中多器官损害14例,占死亡人数的93.3%,其中并发3种器官损害者有8例(包括同时并发心、肺和脑损伤者4例,心、肺和胃肠道损伤者1例,心、肺和肾损伤者2例,肺、脑和肾损伤者1例),4种器官损害者有4例(包括同时并发心、脑、肺和肾损伤者3例,心、肺、胃肠道和肾损伤1例),5种器官损害者2例(包括同时并发心、脑、肺、肾和肝损伤者1例,心、肺、脑、胃肠道和肾损伤者1例),单器官损害者死亡1例,为心脏损害且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占死亡人数的6.7%,无器官损害者中没有死亡病例,组间比较显示多器官损害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多器官损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孕母年龄≥35岁或孕期患有高血压疾病、先兆流产病史、胎盘异常、早产、窒息程度重、低出生体重儿和复苏用氧浓度>40%是窒息新生儿继发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复苏用氧浓度>40%是窒息患儿多器官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疾病,各器官损害是窒息造成的主要不良后果,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后最容易损伤的器官是肺,其次是心脏和脑,心肺脑三种脏器损伤也是导致窒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2)新生儿窒息后常发生多器官损伤,尤其是早产儿和重度窒息患儿。(3)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伤表现形式多样,临床中常需借助各器官功能监测的辅助检查加以识别,以提高多器官损害早期诊断率及协助评估损伤程度。(4)窒息死亡患儿常为多器官损害者,且器官损害个数常≥3个,并常同时损伤心、脑、肺三大脏器中的两种。(5)新生儿窒息后发生多器官损害与早产、低出生体重、重度窒息、复苏用氧浓度>40%以及胎盘异常、孕母年龄≥35岁或孕母患有高血压疾病或孕期先兆流产病史具有明显正相关性,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复苏时用氧浓度>40%是导致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对窒息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新法复苏、积极防治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高危因素、熟悉窒息患儿各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加强各器官功能状态监测以及早期诊治各器官损害可减少多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窒息患儿病死率。

万佳丽[4](2021)在《银杏叶提取物对新生鼠HIBD肝损害NO及ONOO-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肝损害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ONOO-,3-NT间接反映)表达的影响,观察EGB对HIBD肝损害的治疗效果,为EGB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针对90只新生7日龄清洁级SD大鼠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三组,依次是: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模型治疗组,各组30只,在术后第6h、12h、24h、48h、72h分别处死,据此每组进一步平均分成5个亚组。假手术组在颈部切开皮肤,剥离右侧颈总动脉,无需进行结扎。利用Rice法创建HIBD后肝损害模型,治疗组按照60mg/kg的标准,在腹腔中注入EGB,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于5个时间点在腹腔主动脉采血、离心,单独放置上清液检测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并处死大鼠采集标本。制作肝组织匀浆,运用化学比色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还有一部分肝组织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采用HE染色方法进行形态结构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法对各组肝组织中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肝功能检测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肝功能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24h时损害最严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损害较轻,比对照组的损害情况更为乐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NO含量测定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含量早期有下降趋势,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均于24h达峰值,但对照组NO含量上升较治疗组更显着,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肝组织HE染色:各组肝脏HE染色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假手术组肝细胞结构和排列正常,不存在病理改变。对照组的肝细胞排列混乱,胞内见空泡,并随着时间推移,肝细胞变性不断恶化、炎症反应加重,于24h时病变最严重。治疗组肝细胞变性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NOS、iNOS、3-NT阳性染色均呈棕黄色,在三组均可见棕黄色阳性表现。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e NOS在第6h表达达峰值(P<0.05),于12h后逐渐降低。对照组i NOS及3-NT光密度值在5个时间相均比假手术组高(P<0.05)。与治疗组比较,治疗组e NOS光密度值比对照组升高显着(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i NOS及3-NT光密度值均在6h开始增多,于24h达峰值后逐渐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NO及ONOO-参与了HIBD后肝损害过程。2、EGB能够调节NO生成量与ONOO-表达量来对HIBD后肝组织起保护作用。

陈庆春[5](2021)在《血清S100B蛋白在不同胎龄早产儿窒息后脑损伤早期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早产儿外周血S100B蛋白水平,探讨S100B蛋白在不同胎龄早产儿血清中的差异性,从而评估其诊断价值;分析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差异性,为临床早期评估早产儿窒息后脑损伤提供评估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出生的窒息早产儿共117例(非常早产儿组25例、中度早产儿组38例、晚期早产儿组54例),根据a EEG、头颅B超及头颅MRI划分脑损伤组35例、无脑损伤组82例;另选择本院同期出生非窒息早产儿121例(非常早产儿组24例、中度早产儿组36例、晚期早产儿组6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1.观察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为(0.77±0.32)μg/L,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为(0.51±0.23)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7,P<0.001)。观察组非常早产儿:轻度窒息(0.85±0.21)μg/L,重度窒息(1.35±0.31)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4,P<0.001);中度早产儿:轻度窒息(0.74±0.18)μg/L,重度窒息(1.16±0.27)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9,P<0.001);晚期早产儿:轻度窒息(0.52±0.13)μg/L,重度窒息(1.02±0.21)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5,P<0.001)。2.观察组:非常早产儿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为(1.05±0.35)μg/L,中度早产儿组为(0.83±0.26)μg/L,晚期早产儿组为(0.61±0.24)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897,P<0.001)。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胎龄呈负相关关系,(r=-0.085,P<0.001)。对照组:非常早产儿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为(0.84±0.16)μg/L,中度早产儿组为(0.52±0.14)μg/L,晚期早产儿组为(0.37±0.14)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863,P<0.001)。经线性回归方程统计分析,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胎龄呈负相关关系(r=-0.081,P<0.001)。3.从脑损伤组的情况来看,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平均水平为(1.21±0.24)μg/L,从无脑损伤组的情况来看,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平均水平为(0.63±0.18)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29,P<0.001)。如果按照不同胎龄分组进行分析,与无脑损伤组相比,脑损伤组的非常早产儿、中度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分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前者,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窒息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显着升高,且随着窒息的严重程度不同,S100B蛋白水平呈现相应的变化,提示S100B蛋白与早产儿窒息严重程度有相关性。2胎龄与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成负相关关系,胎龄越小,血清S100B蛋白水平越高,提示胎龄是影响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因素。3.脑损伤早产儿血清S100B水平高于无脑损伤早产儿,不同胎龄脑损伤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相同胎龄无脑损伤早产儿,提示S100B蛋白可作为早产儿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血清学评估指标。

陈一宁[6](2020)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1月-2019年4月成都和深圳两所医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多器官损害,分为病例组(n=130)和对照组(n=152)。按照相关规定收集两组病例的新生儿一般情况[性别、胎龄(Gestational age,GA)、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胎数、脐带情况、羊水情况、胎儿宫内生长情况、窒息程度]、母孕期相关情况[孕母年龄、既往有无死胎及死产史、孕期贫血情况、甲状腺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GH)、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以及分娩相关情况[分娩方式、阴道助产、急产、第二产程延长、孕母全身麻醉、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FD)、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老化、胎盘早剥、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分别进行基本资料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1)282例窒息新生儿中,病例组130例(46.10%),对照组152例(53.90%)。病例组中脑损害113例(86.92%),心脏损害110例(84.62%),肺损害69例(53.08%),肾损害46例(35.38%),肝损害28例(21.54%),胃肠损害21例(16.15%);对照组中无器官损害68例(44.74%),脑损害40例(26.32%),心脏损害16例(10.53%),肺损害14例(9.21%),胃肠损害8例(5.26%),肾损害3例(1.97%),肝损害3例(1.97%)。(2)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中脑、心脏、肺、肾、肝脏、胃肠各个器官损害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低出生体重、脐带异常、重度窒息、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胎位异常、胎膜早破等8个影响因素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窒息(P<0.05,OR=6.511)、胎儿窘迫(P<0.05,OR=4.114)、早产(P<0.05,OR=2.577)、脐带异常(P<0.05,OR=2.513)为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度窒息、胎儿窘迫、早产、脐带异常为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欧琼霞[7](2019)在《尿有机酸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尿液有机酸变化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00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8例足月HIE患儿(HIE组,标记U1U8)和1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对照组,标记N1N10)作为研究对象。无菌集尿袋收集生后024h、2448h、4872h的尿液35ml,对照组只收集生后024h的尿液35ml。运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测定尿中132种有机酸值;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新生儿之间和HIE组不同时间点之间尿液有机酸值的差异;采用非监督性主要成分分析法(PCA)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尿液中主要有机酸成分的差异;通过热图(Heatmap)描述性分析两组新生儿尿液中部分有机酸成分的差异;配对选取(U7配N1)1例HIE组患儿和1例对照组新生儿024h内尿液进行质谱图比较。结果:HIE组024h和2448h尿有机酸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872h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E组尿有机酸总量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024h高于2448h,2448h高于4872h,4872h尿有机酸总量明显低于0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检测的132种尿有机酸中,两组新生儿尿液中乳酸、草酸-2、乙醛酸-OX-2等24种有机酸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HIE组024h和2448h以上24种有机酸值大多数高于对照组,4872h接近对照组;HIE组以上24种尿有机酸值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024h高于2448h,2448h高于4872h。PCA对比分析主成分1(PC1)与主成分2(PC2)及PC1与主成分3(PC3),均显示HIE组024h和2448h的主成分与对照组分离明显,4872h与对照组分离不明显;HIE组主成分随时间推移发生差异性变化。对有差异的24种有机酸进一步行热图比较,经聚类分析显示为高丰度值的是柠檬酸、高香草酸-2、棕榈酸-1、2-酮戊二酸-OX-2、丙酮酸-OX-2、乌头酸-3,其在颜色梯度上表现为红色,以上6种有机酸比较,对照组颜色梯度普遍绿色(监测指标为低丰度),HIE组024h和2448h颜色梯度普遍红色(监测指标为高丰度),4872h颜色梯度接近于对照组。有机酸质谱图的配对比较显示HIE患儿总质谱图的丰度和响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HIE患儿棕榈酸-1和乌头酸-3的质谱丰度和响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1.HIE患儿生后24h内尿液中有机酸含量明显升高,之后逐渐恢复。2.早期检测尿液中有机酸的变化,可能为早期预测和干预HIE提供辅助依据。3.早期尿液中枸橼酸-4、高香草酸-2、棕榈酸-1、2-酮戊二酸-OX-2、丙酮酸-OX-2、乌头酸-3等有机酸的升高,可能作为预测新生儿窒息后是否发生HIE的辅助指标。

洪文超,陈一欢,裘刚,龚小慧,蔡成,颜崇兵[8](2019)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低体重新生儿应用中的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体重≤3 000 g新生儿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并发症和临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CRRT且体重≤3 000 g的新生儿,收集并分析患儿的原发疾病、CRRT原因、治疗日龄、体重、治疗持续时间、并发症及临床转归情况。比较患儿CRRT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氨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共纳入6例体重≤3 000 g进行CRRT的新生儿,足月儿2例,早产儿4例,胎龄(35.0±2.1)周,出生体重(2 542±586)g。(2)6例患儿置管均顺利,CRRT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RRT时日龄3.0(2.0,4.5)d,持续转流时间50(48,154)h。原发疾病包括围产期窒息3例,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鸟氨酸氨甲酰磷酸转移酶缺乏症、空肠闭锁术后各1例;5例发生急性肾损伤、液体超负荷,1例高氨血症。(3)与CRRT前相比,患儿血肌酐、尿素氮、血氨在CRRT后均明显下降,且达正常范围。(4)6例CRRT患儿出现低血压2例,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磷血症各1例,无导管相关感染、堵塞等并发症发生。(5)3例患儿存活,1例放弃,2例死亡。结论 CRRT在体重≤3 000 g新生儿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能改善患儿预后,提高生存率,并发症较少且可控。

王嘉迪[9](2019)在《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为减少新生儿窒息后脏器功能损伤的致残率、致死率,本研究拟探索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产科出生,生后缺乏活力、复苏后转入NICU临床资料完整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0-3分40例,1分钟Apgar评分4-7分40例。生后即刻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采集患儿产前及产时基本信息资料;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24小时内血常规、血凝分析、生化指标及后续相关影像学等一系列检查结果,并记录患儿各脏器功能损伤情况,将所得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新生儿生后5分钟Agpar评分≤7分、脐动脉血气分析PH<7.20、BE≤-7及早产是新生儿发生窒息后脏器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危险因素与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的发生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分钟Apgar评分≤7分时,新生儿脏器损伤数目(2.86±1.97)较5分钟Apgar评分8-10分时脏器损伤数目(1.05±1.31)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H<7.2时,脏器损伤数目(3.46±1.90)较PH≥7.2时脏器损伤数目(0.91±0.87)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E≤-7时,脏器损伤数目(2.75±1.85)较BE>-7时脏器损伤数目(1.30±1.68)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分钟Apgar评分、PH值、BE值诊断新生儿脏器功能受损的临界值分别为7.5、7.27、-5.5,其AUC分别为0.837,0.895,0.856,联合绘制这三项指标ROC曲线下的AUC为0.932,高于单项检测结果。结论:(1)新生儿生后5分钟Agpar评分≤7分、脐动脉血气分析PH<7.20、BE≤-7及早产是新生儿发生窒息后脏器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2)5分钟Apgar评分、PH值与BE值对于判断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有一定的预测意义。(3)PH≤7.27,BE≤-5.5,5分钟Apgar评分≤7.5分对判断新生儿窒息后脏器功能损伤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联合以上3项指标可更准确判断新生儿窒息后脏器功能损伤情况。

姬静璐,李少华,李朝英,王玉,魏继红,孙东明,杨小巍[10](2019)在《窒息早产儿有核红细胞变化与缺氧性脑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窒息对早产儿血常规中红细胞参数的影响,以及有核红细胞(NRBC)在窒息早产儿中是否具有预测早产儿缺氧性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窒息早产儿伴脑损伤的为观察组(n=50,MRI确认),窒息早产儿无脑损伤组(n=30),无窒息早产儿20例为对照组(n=20)。三组患儿均在生后的不同时间点进行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测、MRI、振幅整合脑电图和头颅彩色多普勒检查。动态观察窒息早产儿脑损害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红细胞总数(RBC)、HG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BC及NRBC%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振幅整合脑电图EEG连续性(Co)、睡眠觉醒周期(Cy)和下边缘振幅值(LB)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血流速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NRBC参数在窒息早产儿出生后12个月基本恢复正常(P<0.05),脑损伤发生百分率显着下降(P<0.05),NRBC升高程度与窒息程度成正相关。结论:窒息早产儿初生血常规红细胞参数NRBC升高程度与窒息程度成相关;窒息早产儿NRBC恢复正常的时间与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异常恢复时间成正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指标。

二、围产期窒息幼兔多器官功能损伤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围产期窒息幼兔多器官功能损伤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儿窒息
2 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功能损伤
3 新生儿窒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机制
    3.1 血流动力学
    3.2 原发损伤和再灌注损伤
    3.3 血管内皮损伤
4 监测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方法
    4.1 脐动脉血气分析
    4.2 脐动脉血细胞因子
        4.2.1 白细胞介素
        4.2.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4.2.3 血清星型胶质源性蛋白(serum astrocyte derived protein 100,S100)
        4.2.4 其他
    4.3 影像学检查的应用
5 结语

(2)围产期窒息多器官损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围产期窒息对脑的损害
2 围产期窒息对心脏的损害
3 围产期窒息对肾脏的损害
4 围产期窒息对肺的损害
5 围产期窒息对肝的损害
6 围产期窒息对胃肠的损害
7 围产期窒息对眼的损害
8 其他
9 小结

(3)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伦理审查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窒息新生儿继发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
    2.3 窒息新生儿病死率及主要死因分析
    2.4 器官损害个数对窒息患儿预后的影响
    2.5 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分析
讨论
    3.1 窒息和器官损害发生发展机制
    3.2 新生儿窒息的多脏器损害
    3.3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治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银杏叶提取物对新生鼠HIBD肝损害NO及ONOO-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窒息致肝脏损害的诊治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伦理审查批件
致谢
作者简介

(5)血清S100B蛋白在不同胎龄早产儿窒息后脑损伤早期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1.纳入病例来源及说明
    2.观察组与对照组S100B蛋白水平差异比较
    3.不同胎龄组S100B蛋白水平差异比较
    4.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胎龄的相关性
    5.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S100B蛋白水平差异比较
讨论
    1.新生儿窒息的本质及病理机制
    2.S100B蛋白与早产儿
    3.S100B蛋白与早产儿窒息后脑损伤
    4.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评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表
致谢

(6)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尿有机酸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三、实验结果
    3.1 .基本资料
    3.2 .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3.3 .早产、5 分钟Apgar评分、PH值、BE值与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3.4 .5分钟Apgar评分与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率的关系
    3.5 .PH值与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率的关系
    3.6 .BE值与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率的关系
    3.7 .各危险因素对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
四、讨论
    4.1 .新生儿窒息后脏器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4.2 .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后脏器功能损伤的意义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窒息早产儿有核红细胞变化与缺氧性脑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标本采集及检查方法
    1.3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方法
    1.4 头颅MRI扫描
    1.5 头颅彩超方法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测结果
    2.2 窒息早产儿脑损伤组外周血NRBC的动态变化
    2.3 aEEG在出生后动态监测
    2.4 观察组脑损伤百分率的动态变化
    2.5 两组组早产儿脑血流超声参数结果
    2.6 MRI检查脑损伤与NRBC绝对值的相关性比较
3 讨 论

四、围产期窒息幼兔多器官功能损伤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宁亚男,付中秋.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1(06)
  • [2]围产期窒息多器官损害研究进展[J]. 李春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18)
  • [3]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 周小敏. 三峡大学, 2021(01)
  • [4]银杏叶提取物对新生鼠HIBD肝损害NO及ONOO-表达的影响[D]. 万佳丽.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5]血清S100B蛋白在不同胎龄早产儿窒息后脑损伤早期评估中的临床意义[D]. 陈庆春.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 陈一宁.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尿有机酸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D]. 欧琼霞.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8]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低体重新生儿应用中的可行性分析[J]. 洪文超,陈一欢,裘刚,龚小慧,蔡成,颜崇兵.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19(03)
  • [9]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中的临床意义[D]. 王嘉迪.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10]窒息早产儿有核红细胞变化与缺氧性脑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 姬静璐,李少华,李朝英,王玉,魏继红,孙东明,杨小巍.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1)

标签:;  ;  ;  ;  ;  

围产期窒息幼兔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