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钱丰[1](2021)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审计风险研究》文中认为
徐文帅[2](2021)在《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京诚2018-1”为例》文中指出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命脉,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又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良资产率和资产负债结构影响着金融的稳定,因此,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要维持在合理范围内,而且还要控制不良资产率的上升。近年来,由于我国开始进行金融市场改革,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不断扩大,银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也在逐年增长。截止至2020年12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为1.96%,根据原银监会2006年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可知,银行不良资产率不得高于4%,单看风险监管指标,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率没有达到风险控制标准,但是如果找不到处理不良资产的有效措施,任由不良资产率持续上升,必将增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我国银行业对不良资产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寻找处理不良资产的渠道。随着我国银行机构数量的快速扩张,不良资产率的上升,采取传统手段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模式愈发显得力不从心,积极推动并完善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则是新时期采取市场化手段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的首要选择。本文研究的“京诚2018-1”案例,是北京银行推出的一款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通过分析该证券在信用增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对今后其他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具有指导意义。为有效分析不良资产增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从资产证券化入手,介绍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现状以及增信现状,并且系统的梳理了增信措施。在此基础上,客观介绍了“京诚2018-1”案例,分析了本案例采用的增信方法,并找出信用增级运用方面的问题,有资产池筛选和分层设计还不完善,外部信用增级运用较少,法律法规体系不成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借鉴韩、美两国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以下对策:分散借款人集中度和地区集中度;完善证券的分层设计,增加证券的分层级数,减少层级厚度,减轻次级证券投资者的负担;多运用外部增信手段,成立专门的外部担保机构以及还需要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有益帮助。
谭俐[3](2020)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风险也随之而来。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主体部分的商业银行,承担着稳定金融市场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截止2018年年末,达到近十年新高。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世界金融领域近三十年来最为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不仅盘活了商业银行的存量资产,而且活跃了银行间的债券市场,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完成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使世界金融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但目前我国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还存在很多风险问题,防范风险,建立适合我国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制度,处置好这些法律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和流程为理论基础,详细陈述了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就当前我国对于该风险的防范的立法现状,分析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美国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管理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和建议,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健康稳定发展。
吴庭[4](2020)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与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通常采用外部融资方式来缓解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其中,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以资产支持证券形式筹集资金的外部融资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有效运用对改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2012年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以2016年为界出现显着分段特征,正常类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态势迥异,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发行频率与发行量差异明显。因此,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深入研究商业银行在面对融资决策时选择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条件。国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比较成熟,关于其动机的研究主要围绕流动性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改善盈利能力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文献丰富且结论总体比较一致,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和影响因素是什么,有哪些特殊性和融资策略优化路径等问题尚有进一步研究空间。国内学术界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的研究主要始于2012年试点重启前后,但针对上述三个动机并未形成统一观点,研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足,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条件的研究也有待深化。基于此,本文将现阶段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动机的融资决策模型,重点研究不同动机对商业银行选择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的影响以及决策条件和相应的融资策略,并对模型假设的理论动机进行实证检验。不同于国外市场,我国将正常类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开发行且当前市场以正常类资产证券化发行为主;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对起步阶段的市场实施以风险自留规则为核心的严格监管。因此,本文首先以正常类资产证券化为研究对象,基于资产证券化动因理论和决策理论设定商业银行主动选择融资工具应对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冲击为研究场景,引入风险自留规则作为重要监管变量,运用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以融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商业银行融资决策理论模型,研究不同动机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的影响,分析不同情境下商业银行选择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条件和策略。然后选择47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根据发行规模将数据期间划分为尝试期(2013-2016)和起步期(2017-2019),选取度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的代表性指标,区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种类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机,检验融资决策理论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长期低迷的状况,依据不良资产的特点以资产折价率为关键变量构建不良资产融资决策模型,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在有约束的最优化Kuhn-Tucker条件下,研究商业银行选择不良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条件,并使用我国商业银行全部86组不良资产证券化数据分析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研究结论:(1)基于动机差异的融资决策模型分别给出了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主导、信用风险主导以及两类风险相对均衡三种情境下选择正常类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决策条件和相应融资策略,同时发现风险自留监管规则使信贷资产证券化替代附属债务融资的条件更加严格;(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机包括改善盈利能力、流动性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但不同发展阶段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不同,这三类动机随着我国市场的发展逐步出现,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存在差异,货币政策的变化也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机;(3)不良资产融资决策模型给出了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决策条件,并发现资产折价率是影响商业银行选择不良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重要因素,高折价率导致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不具备降低融资成本和缓释信用风险的作用,抑制了商业银行的实施意愿。主要创新点包括:(1)针对我国市场和监管环境建立基于动机的融资决策模型,在理论层面研究动机差异和风险自留监管规则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的影响,并分析商业银行选择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决策条件和相应融资策略,分析框架与研究结论可作为商业银行运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决策依据;(2)引入货币政策变量,使用与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周期更为匹配的季度数据,分阶段、分银行类型实证研究我国2012年以来上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动机,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3)建立不良资产融资决策模型研究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决策条件,并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数据的分析,结合理论模型论证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拓展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思路。
桑田[5](2020)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迅速推进,金融市场活跃度持续上升,国内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跨国商业银行也纷纷看准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这也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最近几年中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额持续上升,这对于未来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有效处置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尝试了一系列方式来处置不良资产,同时国家也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加强监管,但仍因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国内商业银行在实践中面临较高的不良资产风险。为此,本次研究拟定从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角度,对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相关法律提出针对性建议。
孙汉康[6](2020)在《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文中提出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始于住房抵押贷款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迅速开展起来。90年代初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被引入中国。2005年,中国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之后,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借鉴美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适用性方面,比较了住房抵押贷款等12种主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动因、制约发展的因素。通过中外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了各种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运用分值评定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程度。适用性方面侧重于定性研究。在安全性方面,以“违约率”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三类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的安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安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的年化违约率”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风险程度)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化早偿、资产利率、证券利率、次级占比、评级下调、证券年限”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并将安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流动性方面,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度增长值、证券发行金额、进入二级市场交易额”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SPSS软件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并将流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盈利性方面,以“证券产品利差”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盈利性进行了量化比较。与前两节不一样的是,并没有将“证券产品利差”作为因变量,而是将“证券利润”作为因变量,以“证券产品利差、发行金额、各种费用”为自变量,根据会计准则建立了度量中国资产证券化盈利性的模型。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为引领,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支撑的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综合评价体系(ASLP),提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对需大力发展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提出了发展路径,包括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的资产证券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产品之间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衡量资产证券产品的标准――“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并率先进行了探索。(2)在对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金融市场中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程度,并提出了衡量产品“适用性”的主要依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风险程度),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产品的流动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标准和模型。(3)本文综合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评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四性”体系(ASLP)。
邓皓木[7](2020)在《“建鑫2018-1”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信用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同时我国的不良资产规模不断上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规模也屡创新高。以往我国商业银行都采取折价转让的方法来处理自身的不良资产,但是此方法效率不高,缺乏主动性。而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工具,具有市场化程度高、效率高的特点,商业银行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更高效地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但是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来看,虽然不良资产证券化有效地解决了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但由于不良资产证券化本身结构设计复杂、参与方众多,所以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信用风险也较高。因此,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中,针对其信用风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不良资产证券化涉及的现金流分析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信用增级原理进行阐述。其次,本文以“建鑫2018-1”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为例,对其发行背景、基础资产池、交易结构、信用增级措施、现金流分配机制进行了介绍。然后,本文根据“建鑫2018-1”的特点,将其信用风险划分为债务人、资产池、发起人、第三方的信用风险,并结合入池资产特征、发起人信用水平、信用增级措施等具体内容,分别对这四类信用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建鑫2018-1”整体信用风险较低,且信用风险多集中于资产池。另外,本文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选取修正后的KMV模型对“建鑫2018-1”信用风险进行分层量化分析。通过修正KMV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相关分析可知,“建鑫2018-1”优先档证券的违约概率较低,而次级档证券的违约概率相对较高。最后,本文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投资人、发起人以及监管机构的角度提出相关启示。本文基于对“建鑫2018-1”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信用风险的研究分析,分别从证券结构和宏观政策两个方面,对我国未来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和信用风险的防范提供一些建议。在证券结构的方面,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应当合理筛选入池资产,利用内外信用增级措施来提升信用等级,同时应当优化证券的内部结构设计以降低信用风险。在宏观政策方面,我国应当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试点规模和范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加强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庞世佳[8](2020)在《中国银行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大幅增加、不良贷款率也不断增长,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不良贷款压力。在经济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不良资产处置成为各家银行进行风险控制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中之重,监管部门鼓励和支持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试点工作,不良资产证券化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方式。我国消费金融强劲发展,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信用卡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各类不良贷款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在2016年不良资产证券化重新启动中获得首批试点资格的各家商业银行陆续开展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行和探索,2017年3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单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中誉2017年第一期”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问题有: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开展至今的现状、资产证券化理论如何应用到中国银行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实践,“中誉2017年第一期”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上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分析的方法,首先,对我国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从交易结构流程、资金池与现金流、信用增级、风险管理多个角度对中国银行“中誉2017年第一期”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描述分析,得出:不良资产证券化正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化解信用卡不良资产的有效方式;中国银行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设计发行基本符合资产证券化相关原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银行信用卡不良资产现状,但尚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本文创新在于全面细致的梳理了我国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现状进行,将资产证券化相关原理同具体案例相结合,为今后我国商业银行运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来化解信用卡不良资产积累了有效的实践经验。本文图5幅,表24个,参考文献52篇。
聂方芳[9](2020)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财务效应 ——基于“中誉2016-1”和“兴银2016-2”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迅速,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急剧上涨。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一些金融机构去杠杆,所以参与其中的金融机构也越来越多,证券化产品资产池中的基础资产类型也更加多样。但是,由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于2016年才开始重启,对于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经验尚且不足。当前,我国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和正常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众多的学者加入到了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之中。但是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财务效应研究,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将以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财务效应为切入点,试图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首先,介绍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运行机制。其次,对财务效应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从狭义的角度将财务效应定义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三性”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理论上对银行产生的财务效应。接着,通过对“中誉2016-1”和“兴银2016-2”这两个案例进行详细探究。在介绍完两个案例的相关情况后,从商业银行“三性”角度,选取了相关的财务指标数据具体阐明了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和正常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财务效应。最后,比较分析了两类信贷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之间的差异,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闫月仙[10](2020)在《我国重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良资产的出现和累积,不仅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上升,危及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而且为避免风险的发生,银行还需要计提不良贷款损失准备而造成其净利润的下降,不仅影响其未来的长远发展,还会影响到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支持。资产证券化作为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渠道与方式在国际上已发展成熟而被引进了中国市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正式发展初期为2006年到2008年,但2009年开始停滞,这主要是由于美国2008年发生的次贷危机使得我国对资产证券化这一新型工具“避之不及”。直至2016年持续面临“不良”双升的局面下才重启资产证券化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至今已经过三轮试点范围的扩大。鉴于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盘活存量、优化信贷结构、缓释银行业资产信用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将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成为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常规手段。本文围绕我国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研究。首先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介绍,然后回顾国际上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成熟并取得成功国家的发展历程,从中吸取经验,接着梳理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两阶段历史进程,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选择重启后的两单对公类、个贷类项目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发展过程中的阻碍与挑战进行总结概括。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后不同于之前主要由资产管理公司主导的模式,商业银行自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且作为开展此业务的主力军,而对银行来说,证券化过程周期长、占用银行大量人力物力和资源、操作成本高,但过程中银行也可赚取好处,因此为探讨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效应,本文对重启后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商业银行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最后为促进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良好发展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京诚2018-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
1.3.2 信用增级问题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资产证券化概述 |
2.2 不良资产证券化概述 |
2.2.1 不良资产界定 |
2.2.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现状 |
2.3 信用增级的概述 |
2.3.1 信用增级理论 |
2.3.2 信用增级的方式 |
2.3.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增信现状 |
第3章 “京诚2018-1”案例描述 |
3.1 案例背景 |
3.2 案例基本情况 |
3.3 案例内容介绍 |
3.3.1 参与主体情况介绍 |
3.3.2 交易过程 |
第4章 “京诚2018-1”增信方式与存在问题分析 |
4.1 “京诚2018-1”增信方式分析 |
4.1.1 证券产品设计 |
4.1.2 资产池设计 |
4.1.3 偿付机制设计 |
4.1.4 外部信用增级 |
4.2 “京诚2018-1”信用增级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基础资产借款人集中度高 |
4.2.2 分层设计单一 |
4.2.3 外部信用增级运用较少 |
4.2.4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5章 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对策 |
5.1 完善资产池筛选 |
5.2 完善分层设计 |
5.3 创新信用增级方式 |
5.3.1 多运用外部增级措施 |
5.3.2 培育合格外部担保机构 |
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论文结构安排 |
0.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概述 |
1.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现状 |
1.1.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1.1.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
1.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 |
1.3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概述 |
1.3.1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信用风险 |
1.3.2 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 |
1.3.3 不良资产转移中的不真实出售风险 |
1.4 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现状 |
1.4.1 我国信用风险自留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
1.4.2 信用评级机构监督制度的现状 |
1.4.3 不真实出售风险防范的现状 |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
2.1 我国信用风险自留制度的不足 |
2.1.1 单一风险自留比例的缺陷 |
2.1.2 风险自留豁免制度的缺失 |
2.1.3 缺少违反风险自留要求的法律归责 |
2.2 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
2.2.1 统一的法律监管体系的缺失 |
2.2.2 缺少统一的监管机构 |
2.2.3 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 |
2.3 不真实出售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
2.3.1 现存风险防范的法律位阶过低 |
2.3.2 真实出售法律标准的缺失 |
3 美国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措施的经验借鉴 |
3.1 美国信用风险自留的资产证券化模式 |
3.1.1 美国信用风险留存及豁免规则 |
3.1.2 美国信用风险留存及豁免规则经验借鉴 |
3.2 美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制度 |
3.2.1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历史阶段 |
3.2.2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制度的经验借鉴 |
3.3 美国法律对资产证券化真实出售的认定标准 |
3.3.1 真实出售认定标准的特征 |
3.3.2 美国真实出售认定标准的经验借鉴 |
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 |
4.1 完善信用风险自留及其豁免制度 |
4.1.1 增加发起人信用自留比例的灵活性 |
4.1.2 建立明确的风险自留豁免标准 |
4.1.3 明确违反风险自留规则的法律责任 |
4.2 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制度 |
4.2.1 建立健全信用评级的法律法规体系 |
4.2.2 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组织体系 |
4.2.3 建立信用评级行业协会 |
4.3 确立“真实出售”法律标准的原则 |
4.3.1“真实出售”法律标准的形式要件 |
4.3.2 “真实出售”法律标准的实质要件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与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机与效用 |
1.2.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监管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意义 |
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
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2.1.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国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2.1.3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2.1.4 国内外市场发展比较 |
2.2 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发展 |
2.2.1 国外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发展 |
2.2.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发展 |
2.2.3 国内外监管发展比较 |
2.3 资产证券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资产证券化动因理论 |
2.3.2 决策理论 |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4 风险偏好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商业银行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分析 |
3.1 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模型的基本设定 |
3.1.1 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模型机理分析 |
3.1.2 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模型基本假设 |
3.1.3 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模型 |
3.2 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条件与策略 |
3.2.1 信用风险冲击主导情境下的决策条件与策略 |
3.2.2 两类风险冲击相对均衡情境下的决策条件与策略 |
3.2.3 流动性风险冲击主导情境下的决策条件与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商业银行正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动机实证 |
4.1 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实证模型设计 |
4.1.1 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实证模型合理性分析 |
4.1.2 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实证模型 |
4.2 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实证结果与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
4.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4.3 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实证模型稳健性检验 |
4.3.1 市场发展阶段差异分析 |
4.3.2 银行类型差异分析 |
4.3.3 政策影响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决策分析 |
5.1 不良资产证券化决策模型 |
5.1.1 不良资产证券化决策模型机理分析 |
5.1.2 不良资产证券化决策模型基本假设 |
5.1.3 不良资产证券化决策模型分析 |
5.2 不良资产证券化决策模型实证分析 |
5.2.1 样本选择与变量的度量 |
5.2.2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决策条件分析 |
5.2.3 不同类型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决策条件的差异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价值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0.4 本文的新意以及存在的问题、难点 |
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概述 |
1.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义 |
1.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
1.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
1.3.1 批量转让 |
1.3.2 债转股 |
1.3.3 资产证券化 |
1.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规定 |
1.4.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法律 |
1.4.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部门规章 |
1.4.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其他法规 |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 |
2.1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存在的法律问题 |
2.1.1 不良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 |
2.1.2 组建不良资产包存在法律风险 |
2.1.3 不良资产反委托处置中存在法律风险 |
2.2 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存在的法律问题 |
2.2.1 债转股相关法律规定尚未明确 |
2.2.2 商业银行投资股权存在限制 |
2.2.3 股权退出途径存在障碍 |
2.3 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法律问题 |
2.3.1 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尚需梳理 |
2.3.2 证券法律体系内部矛盾 |
2.3.3 司法运作存在障碍 |
3 国外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 |
3.1 针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制定单独的法律 |
3.2 允许外资参与,实现债转股的退出 |
3.3 健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规定 |
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的解决 |
4.1 单独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立法 |
4.1.1 明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及法律地位 |
4.1.2 明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确立合法融资渠道 |
4.1.3 健全信息披露的法律机制 |
4.2 建立健全债转股法律制度 |
4.2.1 提供对债转股的法律支持 |
4.2.2 明确债转股的参与主体 |
4.2.3 清理股权退出的障碍 |
4.3 完善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规定 |
4.3.1 制定资产证券化法 |
4.3.2 清理既存法律法规 |
4.3.3 规范不良资产处置中证券化制度的设计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境外研究文献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适用性分析 |
1.4.2 “三性”原则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7.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产品综述 |
2.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结构 |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2.1.2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方 |
2.1.3 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原因 |
2.1.4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
2.2 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分类 |
2.2.1 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
2.2.2 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 |
2.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
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
2.3.1 发展现状 |
2.3.2 外部环境 |
2.3.3 存在的问题 |
2.3.4 特点分析 |
第三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比较 |
3.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
3.1.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发行量分析 |
3.1.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
3.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比较 |
3.2.1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的评分依据 |
3.2.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得分 |
3.3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结论 |
3.3.1 高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3.3.2 中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3.3.3 低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第四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 |
4.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比较 |
4.1.1 历史数据比较 |
4.1.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4.1.3 验证模型 |
4.2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比较 |
4.2.1 历史数据比较 |
4.2.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4.2.3 验证模型 |
4.3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比较 |
4.3.1 历史数据比较 |
4.3.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第五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
5.1 “四性”综合评价体系(ASLP)的建立及运用 |
5.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 |
5.2.1 大力发展适用性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2.2 适度发展适用性居中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2.3 谨慎发展适用性较差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策略 |
5.3.1 不同类别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策略 |
5.3.2 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特点确定发展策略 |
第六章 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路径 |
6.1 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1.1 组建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
6.1.2 评级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
6.1.3 规范汽车贷款证券的后期管理 |
6.2 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的发展路径 |
6.2.1 规范REITs的流程 |
6.2.2 完善REITs的信用增级分析 |
6.2.3 分析REITs评级的影响因素 |
6.2.4 明确REITs的发展方向 |
6.3 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3.1 建立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
6.3.2 确定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原则 |
6.3.3 合理设计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方案 |
6.3.4 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 |
6.3.5 规范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框架和流程 |
6.4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4.1 明确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程序 |
6.4.2 稳妥有序地发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
6.4.3 严格筛选PPP项目资产 |
6.4.4 采用主信托方式进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
6.4.5 完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七章 结论 |
7.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四性”的比较 |
7.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
7.3 衡量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标准、指标、依据、模型及评价体系 |
7.4 中国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的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建鑫2018-1”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信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基础理论 |
2.2.1 现金流分析原理 |
2.2.2 资产重组原理 |
2.2.3 风险隔离原理 |
2.2.4 信用增级原理 |
3 “建鑫2018-1”案例描述 |
3.1 “建鑫2018-1”发行背景 |
3.2 “建鑫2018-1”基本情况 |
3.2.1 基本信息 |
3.2.2 基础资产池 |
3.2.3 交易结构 |
3.2.4 现金流分配机制 |
3.2.5 信用增进措施 |
4 “建鑫2018-1”案例信用风险分析 |
4.1 “建鑫2018-1”信用风险分类分析 |
4.1.1 债务人信用风险 |
4.1.2 资产池信用风险 |
4.1.3 发起人信用风险 |
4.1.4 第三方信用风险 |
4.2 “建鑫2018-1”信用风险量化分析 |
4.2.1 KMV模型的适用性与公式推导 |
4.2.2 KMV模型修正 |
4.2.3 违约概率的计算 |
4.2.4 违约概率的分析 |
4.3 “建鑫2018-1”案例的启示 |
4.3.1 对发起人的启示 |
4.3.2 对投资者的启示 |
4.3.3 对监管机构的启示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相关建议 |
5.2.1 证券结构建议 |
5.2.2 宏观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中国银行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概括性评论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特色 |
2 不良资产证券化理论基础 |
2.1 信用卡不良资产五级分类划分标准原则 |
2.2 资产证券化相关原理 |
2.3 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及其交易结构 |
3 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现状 |
3.1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回顾 |
3.1.1 试点开启 |
3.1.2 试点中断 |
3.1.3 试点重启 |
3.2 不良资产证券化现状分析 |
3.3 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现状 |
3.4 中国银行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现状 |
4 中誉2017年第一期案例介绍 |
4.1 中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简介 |
4.1.1 信用卡应收债权形成程序 |
4.1.2 信用卡应收债权监控和日常管理 |
4.1.3 信用卡违约贷款处置 |
4.2 中誉2017年第一期发行情况 |
4.2.1 发行基本信息 |
4.2.2 发行结果 |
4.3 参与主体与交易结构 |
5 中誉2017年第一期案例分析 |
5.1 资金池与现金流分析 |
5.1.1 资金池分析 |
5.1.2 现金流分析 |
5.2 信用增级与评级分析 |
5.3 风险管理分析 |
5.4 优势和不足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中国银行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
6.3 对我国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
6.4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财务效应 ——基于“中誉2016-1”和“兴银2016-2”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安全性效应的研究 |
1.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效应的研究 |
1.2.3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性效应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
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2.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2.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及交易结构 |
2.4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 |
2.4.1 基础资产现金流分析原理 |
2.4.2 资产重组原理 |
2.4.3 风险隔离原理 |
2.4.4 信用增级原理 |
2.5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情况 |
2.5.1 发展历程 |
2.5.2 发展现状 |
第3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的理论分析 |
3.1 财务效应概念界定 |
3.2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安全性影响理论机制 |
3.2.1 转移基础资产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 |
3.2.2 提高资本充足率 |
3.2.3 孕育新的风险 |
3.3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流动性影响理论机制 |
3.3.1 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
3.3.2 提升商业银行融资能力 |
3.4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盈利性影响理论机制 |
3.4.1 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
3.4.2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
3.4.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第4章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案例比较分析 |
4.1 “中誉2016-1”案例 |
4.1.1 案例背景介绍 |
4.1.2 “中誉2016-1”概况 |
4.1.3 “中誉2016-1”的财务效应分析 |
4.2 “兴银2016-2”案例 |
4.2.1 案例背景介绍 |
4.2.2 “兴银2016-2”概况 |
4.2.3 “兴银2016-2”的财务效应分析 |
4.3 案例比较 |
4.3.1 “中誉2016-1”和“兴银2016-2”相同点 |
4.3.2 “中誉2016-1”和“兴银2016-2”不同点 |
4.4 问题分析 |
4.4.1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较低 |
4.4.2 基础资产过于集中带来一定风险 |
4.4.3 交易结构流动性安排不妥 |
4.4.4 提前偿还产生一定风险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增强中小投资者参与度,加快二级市场的建设 |
5.2.2 加强对基础资产的管理 |
5.2.3 采用组合式交易结构 |
5.2.4 创新产品结构,降低利率变动对提前偿付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我国重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 |
2.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2.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
2.2.1 现金流分析原理 |
2.2.2 资产重组原理 |
2.2.3 风险隔离原理 |
2.2.4 信用增级原理 |
2.3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 |
2.3.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主要参与者 |
2.3.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 |
第3章 国际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践 |
3.1 美国储贷协会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
3.2 韩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
3.3 日本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两阶段过程 |
4.1 2006 -2008 年开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先河 |
4.2 2009 -2015 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停滞期 |
4.3 2016 年-至今重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 |
4.3.1 重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背景 |
4.3.2 重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意义 |
4.3.3 重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成效 |
4.3.4 新冠肺炎疫情对重启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
4.4 两阶段开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比较 |
4.4.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变化 |
4.4.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变化 |
4.5 重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
4.5.1 对公类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 |
4.5.2 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 |
4.6 我国重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问题 |
4.6.1 部分试点机构参与度较低 |
4.6.2 基础资产池估值、定价、信用评级机制不完善 |
4.6.3 投资主体尤其次级投资者主体单薄 |
第5章 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影响效应实证研究 |
5.1 样本与变量指标的选取 |
5.1.1 样本的选择 |
5.1.2 变量指标的选取 |
5.2 模型的选择与设定 |
5.3 变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
5.4 变量指标的平稳性检验 |
5.5 模型的回归检验结果 |
5.5.1 安全性影响效应的分析 |
5.5.2 流动性影响效应的分析 |
5.5.3 盈利性影响效应的分析 |
5.6 实证分析结论 |
第6章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给予发起机构以政策支持 |
6.2 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发展 |
6.3 培育多元化成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者 |
6.4 允许国际金融机构参与证券化进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我国重启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汇总 |
致谢 |
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审计风险研究[D]. 钱丰. 石河子大学, 2021
- [2]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京诚2018-1”为例[D]. 徐文帅. 河北金融学院, 2021(07)
- [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研究[D]. 谭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4]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机与决策研究[D]. 吴庭.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 桑田.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6]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D]. 孙汉康. 河北大学, 2020(02)
- [7]“建鑫2018-1”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信用风险研究[D]. 邓皓木.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8]中国银行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D]. 庞世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9]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财务效应 ——基于“中誉2016-1”和“兴银2016-2”的比较分析[D]. 聂方芳. 华侨大学, 2020(01)
- [10]我国重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D]. 闫月仙.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