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冶金:借力信息化(论文文献综述)
程林[1](2019)在《基于“互联网+”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安全生产监管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第九个经济新区,自2014年获批成立以来,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高速发展,新工程、新项目遍地开花,新企业陆续投产,导致安全生产监管压力逐年增大。在此情况下,传统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已经不能跟上新区发展的步伐,急需引进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一种新业态和新模式,在诸多行业领域实现了应用和发展,而“互联网+”也可以被应用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当中,通过“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的方式,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安全生产监管再上一个新台阶。基于此,论文对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安全生产监管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引入了“互联网+”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深入分析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力图找到符合新区现状的“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的发展思路。全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的发展现状分析及监管发展对策的制定。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方面:一、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现状分析研究。论文主要采用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的发展现状,具体研究过程中主要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平台建设等不同方面,研究分析了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二、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态势分析研究。在对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区发展目标和安全生产监管要求,具体采用SWOT分析法,对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具体分析。三、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发展对策的制定和分析研究。在对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及态势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适合新区安全生产监管的“互联网+”发展思路,从政府、企业、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2](2017)在《关于发布和推广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首届)的通知》文中提出各有关单位、各研究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我国企业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以下简称"中企研")组织开
陈婷[3](2017)在《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管理”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而烟草的信息化建设经过了多年的努力,烟草业务已基本完成了多渠道订货类、物流分拣类、营销业务类等若干个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了业务生产流程的信息化。随着对业务规范、效率化、信息化要求的提高,目前的订单管理存在一些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行业卷烟分销网络建设的逐步深入和国家局对于市场化取向改革探索的总体规划,对江西省订单管理信息化支撑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因此,急需一个统一的平台对烟草订单各种资源以及业务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使其更好的提高烟草的管理效率。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在面向服务的SOA框架下,系统遵循标准J2EE架构,采用基于分布式“框架+组件”技术的多层应用体系、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以及B/S为主的技术架构,确保业务工作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系统使用的是java语言。前后台分离的架构模式前端作为展现层,提供业务展现,后台是业务逻辑层,专注于处理业务逻辑,前后台分开部署,两者通过高速服务的方式连接。同时用使用Extract Transform Load(ETL)技术开源的软件kettle spoon完成增量数据采集、整理、装载的任务。烟草订单管理的开发是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Eclipse进行开发,数据库存储使用的是DB2。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的需求功能已经实现。系统也已经完成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符合预期的需求。系统现已正式投入到生产运行当中。
冯波[4](2015)在《群众路线视域下的基层维稳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创造和方针,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被称为党的“传家宝”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变革,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新时期基层维稳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本选题以当前背景下县级政府基层维稳的具体实践为对象,在群众路线等党的经典理论及现有维稳制度基础上,对S省L县基层维稳措施进行深入调研,以期理顺群众路线视域下基层维稳工作的内在逻辑与基本思路,并提出以群众路线促进基层维稳工作的对策。全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中从群众路线的内涵与外延、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当前我国基层维稳工作的做法及成效。通过介绍治安综合治理、信访专项整治、矛盾排查化解等措施,从宏观角度论述当前维稳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第三章着重剖析了新时期基层维稳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内在症结。新时期基层维稳工作面临着复杂多样的矛盾利益诉求、以宗族村落为单位的大规模群体事件频发、不发分子的煽动等重要的挑战,而基层维稳过程中群众路线意识淡薄、价值不彰、作风不强、能力不足是其根本症结;笔者在第四章中运用“群众路线”的理论,在群众路线视域下探究基层维稳工作的内在逻辑与基本思路。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表述出发,依次阐述基层维稳工作的价值选择、根本标准和基本方法,同时指出“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治本之举,并在提出“从管制到共治”、“从单位到社会”、“从被动到主动”、“从经验到科学”、“从碎片到系统”的基本工作思路;第五章通过前几章节的分析,在理顺其内在逻辑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若干对策。应实现由“应急维稳”向“体制维稳”、由“刚性压弹”向“柔性疏导”、由“虚弱软散”向“科学坚实”、由“生变处置”向“前移预防”、由“关注现实”向“核心利益”等转变,在维稳体制、诉求渠道、预警机制、干部素质和基层基础等方面实现跨越;第六章作为全文的案例补充,介绍了L县以群众路线促进基层维稳的“大调解”的工作体系,同时借用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了思考与讨论。
傅正[5](2013)在《从“浙江制造”迈向“浙江智造”》文中研究说明要实现向"浙江智造"转型需要以更智慧的战略眼光,运用更智慧的生产组织方式,创新更智慧的制造和服务模式,创造出更智慧的产品、企业和产业,从而实现更具智慧的增长根据《浙江省工业化发展阶段分析及对策研究》结论显示,预计到2018年浙江仍将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度阶段,制造业在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依然是浙江经济增
胡迟[6](2012)在《试论“十二五”时期我国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之对策——以2011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为例》文中提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具有十大成长特征:东部地区一直占有优势、民营企业成长性较强、重化工分布特征明显、入围企业规模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增加,研发密度较低、经济效率持续上扬、经营的动态特性尚不稳定、并购活动比较频繁、国际化平持续增长但不稳定、主业方向比较集中。"十二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继续努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即: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增强战略管理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切实开展产业融合、有效实施产融结合、积极拓展新兴产业。
孙贵珍[7](2010)在《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信息生产、传播、利用》文中指出河北省是个农业大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落后于城市是一个历史现象,同时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信息时代,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巨大的财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使得信息资源配置更倾向于城市,致使城乡贫富差距不再仅仅表现为收入差距,更表现为信息差距。由于收入差距和信息差距互为因果关系,从而造成城乡经济上和信息上的双重“马太效应”。在社会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农村信息化成本高,普及率低,广大农村地区成了信息边缘化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低,农民成了信息化弱势群体,农村信息贫困问题日益突出。日趋严重的农村信息贫困,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必须给予重视和加以解决。对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解决农村信息贫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有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民生;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以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需求与供给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解决“数字鸿沟”(或“信息鸿沟”)及信息贫困的一些成功经验,借助于一些相关的规范的制度化的统计资料和对城乡居民信息需求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实证分析了河北省与东部其他省市及河北省城乡之间信息化存在的差距;设计了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运用AHP和FCE方法对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从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民的信息素质,进而对其信息需求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经济学视角,对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供给农村信息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规范分析了农村信息生产、传播和利用的含义、过程、要素以及当前河北省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为农村信息贫困的解决提供决策参考和方法借鉴。本文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相关文献,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数字鸿沟”或信息贫困的本质和解决该问题所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并对之进行了客观评述,指出了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解决农村信息贫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切入点,其解决有利于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针对研究问题,通过对“贫困”、“信息”、“信息贫困”等概念的分析,对农村信息贫困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农村信息化与农村信息贫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本研究及科学结论的得出,奠定了理论基础。3.通过对河北省与东部其他省市以及河北省城乡之间信息化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存在的客观性。根据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和河北省情,设计了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FCE)对河北省11地(市)及六个不同地形区域的信息贫困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信息贫困在河北省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山区农村信息贫困最为严重,重视和解决山区农村信息贫困是今后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4.从信息需求层面,分析了造成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原因。对农民的信息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个方面的调查,分析农民的信息素质,得出农民信息素质不高,是造成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经济学视角分析农民的信息需求,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和logit模型分别分析了农民的信息购买力和信息购买意愿,结果显示:农民信息购买能力不足和信息购买意愿较低,是基于信息需求层面,造成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直接原因。5.从信息供给层面,分析了造成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原因。基于农民视角,从农村信息供给的产品、主体、环境及信息受体等四个方面对农村信息供给进行调查分析,寻找造成农村信息贫困的信息供给方面的原因。从经济学角度,分别对政府、市场及第三部门供给农村信息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对农村信息贫困基于信息供给层面的成因给以经济学上的解释。结果显示:政府供给农村信息数量不足,效率低;市场供给农村信息亦存在不足、低效率;第三部门供给农村信息既可以提高信息使用的规模效益,又可以降低信息使用的交易成本。6.分析了农村信息生产及河北省农村信息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河北省农村信息生产实际,从农村信息生产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信息资源建设、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基于信息生产层面的对策措施。7.分析了农村信息传播及河北省农村信息传播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河北省农村信息传播实际,从农村信息传播理念、信息传播决策机制、手机短信传播、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村教育及农村信息传播环境等方面,提出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基于信息传播层面的对策措施。8.分析了农村信息利用及河北省农村信息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河北省农村信息利用实际,从农村信息利用系统开发、资金投入、核心信息技术研发利用、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农村信息利用培训、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基于信息利用层面的对策措施。论文的主要突破和创新:构建了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对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程度进行评判: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FCE),对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程度进行了评价:基于农村信息的供需分析,按照信息运动的“源-流-用”规范,分别从信息生产、传播、利用方面提出了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王铁毅[8](2003)在《山东冶金:借力信息化》文中提出 在2002年中,我公司下属企业济南钢铁集团针对本企业的生产实际,逐步利用DCS、PLC及工控机系统改造传统仪控和电控系统,并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建立起生产现场监控系统,在烧结、焦化等主要生产分厂的十几条工艺生产线上设计和完成了近五十个较大的自动化项目,取得了近三十项科技成果,基本上实现了基础自动化和部分过程自动化。 莱芜钢铁集团利用亚行贷款,坚持生产控制与管理应用两手抓。几年来,投资两千多万元建立了覆盖全厂的网络系统,完成了MIS一期工程,研制开发的
二、山东冶金:借力信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冶金:借力信息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互联网+”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安全生产监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模式的研究 |
1.2.2 关于“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对策的研究 |
1.2.3 关于“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运营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安全生产监管的有关理论 |
2.1.1 安全生产监管的概念 |
2.1.2 安全生产监管的必要性 |
2.2 “互联网+”的有关理论 |
2.2.1 “互联网+”的概念 |
2.2.2 “互联网+”的特点 |
2.2.3 “互联网+”的社会效应 |
2.3 “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的有关理论 |
2.3.1 “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的概念 |
2.3.2 “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的特点 |
2.3.3 “互联网+”对安全生产监管的推动效应 |
第三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发展现状 |
3.1 青岛西海岸新区简介 |
3.1.1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情况 |
3.1.2 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情况 |
3.1.3 安全生产监管情况 |
3.2 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发展现状 |
3.2.1 政务服务方面 |
3.2.2 社会治理方面 |
3.2.3 平台建设方面 |
3.3 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问卷调查情况 |
3.3.1 问卷设计 |
3.3.2 样本分布 |
3.3.3 评价表数据分析 |
3.4 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 |
3.4.1 新区安监平台建设水平较低 |
3.4.2 新区安监数据信息不畅通 |
3.4.3 新区“互联网+”监管发展方向有偏差 |
3.5 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 |
3.5.1 “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理念落后 |
3.5.2 缺少综合性监管信息平台 |
3.5.3 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不健全 |
3.5.4 对“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的投入不够 |
第四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态势 |
4.1 优势 |
4.1.1 国家层面 |
4.1.2 省级层面 |
4.1.3 市级层面 |
4.2 劣势 |
4.2.1 新区安全生产监管难度大 |
4.2.2 新区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少 |
4.2.3 新区安全生产科技推广慢 |
4.3 机遇 |
4.3.1 “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发展大环境好 |
4.3.2 新区经济飞速发展带来强力支撑 |
4.3.3 新区加大安全生产人才招才引智步伐 |
4.4 威胁 |
4.4.1 “互联网+”更新换代速度较快 |
4.4.2 “互联网+”可能泄露企业信息 |
第五章 国内其他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温州经济开发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发展经验 |
5.1.1 宣传方面 |
5.1.2 监管方面 |
5.1.3 标准化建设方面 |
5.1.4 审批方面 |
5.2 深圳市龙岗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发展经验 |
5.2.1 宣传方面 |
5.2.2 监督方面 |
5.2.3 网格化方面 |
5.2.4 事故防范方面 |
5.3 对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启示 |
5.3.1 要建设综合型平台 |
5.3.2 要加大科技更新换代速度 |
5.3.3 要从封闭运行走向开放服务 |
第六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 |
6.1.1 加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建设 |
6.1.2 强化“互联网+安全生产”动态监管建设 |
6.1.3 加大“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人才培育 |
6.2 企业层面 |
6.2.1 加大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投入 |
6.2.2 加强“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建设 |
6.2.3 积极与政府部门的安监平台相对接 |
6.3 社会层面 |
6.3.1 构建社会安全生产监督网络 |
6.3.2 构建家庭安全生产参与平台 |
6.3.3 畅通安全生产投诉举报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3)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
2.2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
2.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2 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系统的设计 |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1 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系统整体设计架构 |
3.1.2 江西烟草订单管理应用软件逻辑结构 |
3.1.3 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系统网络架构 |
3.1.4 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3.2 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划分 |
3.3 系统的详细设计 |
3.3.1 订单采集的设计 |
3.3.2 订单处理的设计 |
3.3.3 结算管理的设计 |
3.3.4 配送管理的设计 |
3.3.5 订单跟踪与分析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系统的实现 |
4.1 登录模块和基本信息管理的实现 |
4.1.1 登录模块的实现 |
4.1.2 信息基本管理的实现 |
4.2 订单采集的实现 |
4.3 订单处理的实现 |
4.4 结算管理的实现 |
4.5 配送管理的实现 |
4.6 订单跟踪与分析的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系统测试 |
5.1 测试方案 |
5.1.1 测试目标 |
5.1.2 测试范围 |
5.1.3 测试环境 |
5.1.4 测试过程及工具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订单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5.2.2 订单处理模块功能测试 |
5.2.3 结算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
5.2.4 配送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4 测试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群众路线视域下的基层维稳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群众路线概述 |
一、群众路线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一)群众路线的内涵 |
(二)群众路线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
(三)群众路线与法治建设 |
二、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 |
(一)民本思想中的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群众路线思想 |
(一)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 |
(二)邓小平的群众路线思想 |
(三)江泽民的群众路线思想 |
(四)胡锦涛的群众路线思想 |
(五)习近平的群众路线思想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基层维稳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
一、当前我国基层维稳工作的主要做法 |
(一)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二)积极深化平安创建 |
(三)创新理顺维稳工作机制 |
(四)扎实推进信访问题专项整治 |
(五)突出抓好敏感节点维稳安保 |
(六)大力加强政法维稳干部队伍建设 |
二、当前我国基层维稳工作的成效 |
(一)齐抓共管的维稳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
(二)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 |
(三)依法管控能力和水平显着提升 |
(四)矛盾纠纷得到积极化解,社会关系日趋和谐 |
(五)国家政权安全和政治稳定工作成效显着 |
(六)重大活动安全保障力提升 |
第三章 新时期基层维稳工作中的挑战及其症结 |
一、新时期基层维稳工作面对的挑战 |
(一)社会矛盾纠纷复杂化、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调解难度加大 |
(二)以宗族、村落为单位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频发,应对困难增多 |
(三)不法分子借机煽动,增加了维稳工作复杂性,维稳压力增大 |
(四)群众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尚待完善,依法维权途径不畅通 |
(五)基层组织权威性和公信力不足,维稳工作的效能不高 |
(六)维稳工作人员短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 |
二、群众路线疏离是基层维稳工作中现存问题的重要症结 |
(一)群众路线意识淡薄,降低了基层维稳工作的公信力 |
(二)群众路线价值不彰,背离了基层维稳工作的出发点 |
(三)群众路线作风不强,增加了基层维稳工作的难度 |
(四)群众工作能力不足,降低了基层维稳工作的实效性 |
第四章 群众路线视域下基层维稳工作的内在逻辑与基本思路 |
一、群众路线视域下基层维稳工作的内在逻辑 |
(一)“一切为了群众”:基层维稳工作的价值选择 |
(二)“一切依靠群众”:基层维稳工作的根本途径 |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层维稳工作的基本方法 |
(四)“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基层维稳工作的治本之举 |
二、群众路线视域下基层维稳工作的基本思路 |
(一)从管制到共治:转变维稳中主体间关系的思维方法 |
(二)从单位到社会: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社会动员优势 |
(三)从被动到主动:促进维稳中政府与群众良性互动 |
(四)从经验到科学:提升基层组织群众工作总体水平 |
(五)从碎片到系统:协调群众路线与法治等其他途径的关系 |
第五章 群众路线视域下基层维稳工作的对策 |
一、理顺维稳体制,由“应急维稳”转向“体制维稳” |
(一)统筹机构资源,建立高效顺畅的“大维稳”工作机制 |
(二)整合力量配置,打造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 |
(三)选聘基层维稳信息员,实现群众工作与基层维稳工作无缝对接 |
二、畅通诉求通道,由“刚性弹压”转向“柔性疏导” |
(一)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
(二)畅通利益实现渠道 |
(三)畅通司法保障渠道 |
三、健全预警机制,由“虚弱软散”转向“科学坚实” |
(一)开发“平安指数”预警体系 |
(二)设立民生诉求满意度评价体系 |
(三)完善综合考评体系 |
四、提高干部素质,由“生变处置”转向“前移预防” |
(一)树立服务和依靠群众的意识 |
(二)提升服务和依靠群众的能力 |
(三)自觉依法行政 |
(四)着力解决基层班子突出问题 |
(五)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奔小康 |
五、强化基层基础,由“关注现实”转向“核心利益” |
(一)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减少影响稳定的诱因 |
(二)高度关注宗教势力蔓延趋势,做到社会维稳与政权维稳并重 |
第六章 案例:L县以群众路线促进基层维稳的“大调解”工作体系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L县“大调解”工作体系及其运行 |
(一)案例选取与背景描述 |
(二)L县“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结构 |
(三)L县“大调解”工作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其互动方式 |
三、L县“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成效与经验 |
(一)L县“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成效 |
(二)L县“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经验 |
四、思考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从“浙江制造”迈向“浙江智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 提升区域信息化水平, 打造“智慧园区” |
(二) 推进集成创新发展, 创建“智慧企业” |
(三) 以智慧应用为引领, 培育“智慧产业” |
(四) 探索商业模式创新, 发展“智慧服务” |
(7)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信息生产、传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贫困、信息、信息贫困与农村信息贫困 |
2.1.1 贫困概念 |
2.1.2 信息概念 |
2.1.3 信息贫困概念 |
2.1.4 农村信息贫困概念 |
2.2 农业农村信息化与农村信息贫困 |
2.2.1 农业信息化 |
2.2.2 农村信息化 |
2.2.3 农业农村信息化与农村信息贫困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3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3.4 公共产品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程度综合评价 |
3.1 河北省与东部其他省市互联网基础资源比较 |
3.1.1 IP地址 |
3.1.2 域名 |
3.1.3 网站 |
3.2 河北省城乡信息化相关因素比较 |
3.2.1 河北省城乡信息基础设施比较 |
3.2.2 河北省城乡劳动力文化程度比较 |
3.2.3 河北省城乡劳动力信息渠道比较 |
3.3 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指标体系及农村信息贫困评价 |
3.3.1 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2 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
3.3.3 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3.3.4 应用评价模型对河北省11个地(市)农村信息贫困程度的实证分析 |
3.3.5 应用评价模型对河北省六个不同地形区域农村信息贫困程度的实证分析 |
3.3.6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信息需求的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原因分析 |
4.1 农民的信息需求 |
4.1.1 农民的信息需求形式 |
4.1.2 农民的信息需求状态 |
4.1.3 影响农民信息需求认识和表达的因素 |
4.2 农民信息素质的调查 |
4.2.1 农民的信息意识 |
4.2.2 农民的信息能力 |
4.3 农民有效信息需求的分析 |
4.3.1 农民的信息购买能力分析 |
4.3.2 农民的信息购买意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信息供给的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原因分析 |
5.1 农村信息供给 |
5.1.1 农村信息供给及其内容 |
5.1.2 农村信息供给主体 |
5.1.3 农村信息供给模式 |
5.1.4 影响农村信息供给的因素 |
5.2 基于农民视角的河北省农村信息供给调查 |
5.2.1 农村信息产品调查 |
5.2.2 农村信息供体调查 |
5.2.3 农村信息供给环境调查 |
5.2.4 农村信息受体调查 |
5.3 农村信息供给的分析 |
5.3.1 政府供给农村信息的分析 |
5.3.2 市场供给农村信息的分析 |
5.3.3 第三部门供给农村信息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从信息生产层面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对策措施 |
6.1 农村信息生产分析 |
6.1.1 农村信息生产的含义 |
6.1.2 农村信息生产的类型 |
6.1.3 农村信息生产过程 |
6.1.4 农村信息生产的要素 |
6.2 河北省农村信息生产现状及问题 |
6.2.1 河北省科技进步水平分析 |
6.2.2 河北省农村信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基于信息生产层面的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
6.3.1 指导思想 |
6.3.2 基本原则 |
6.3.3 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
6.3.4 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农村信息生产 |
6.3.5 加强和完善农村信息生产管理 |
6.3.6 加强信息生产人才队伍建设 |
6.4 本章小结 |
7 从信息传播层面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
7.1 农村信息传播分析 |
7.1.1 农村信息传播的含义 |
7.1.2 农村信息传播的作用 |
7.1.3 农村信息传播过程 |
7.1.4 农村信息传播的要素 |
7.2 河北省农村信息传播现状及问题 |
7.3 基于农村信息传播层面的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
7.3.1 改变农村信息传播理念,变"对农传播"为"为农传播" |
7.3.2 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信息传播决策机制 |
7.3.3 加强和推广手机短信在农村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
7.3.4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
7.3.5 发展农村教育,建设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村信息传播的受体环境 |
7.3.6 建立健全农村信息传播的法律制度,促进农村信息的传播 |
7.4 本章小结 |
8 从信息利用层面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
8.1 农村信息利用分析 |
8.1.1 农村信息利用的含义 |
8.1.2 农村信息利用的类型 |
8.1.3 农村信息利用过程 |
8.1.4 农村信息利用的要素 |
8.2 河北省农村信息利用现状及问题 |
8.3 基于农村信息利用层面的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
8.3.1 加大涉农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利用力度 |
8.3.2 拓宽资金渠道,确保农村信息利用资金投入 |
8.3.3 加快核心信息技术在农村信息利用中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村信息利用效率 |
8.3.4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农民信息素质 |
8.3.5 制定农村信息利用和培训计划 |
8.3.6 加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 |
8.3.7 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的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四、山东冶金:借力信息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互联网+”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安全生产监管对策研究[D]. 程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关于发布和推广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首届)的通知[A].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首届)上卷, 2017
- [3]江西烟草订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4]群众路线视域下的基层维稳工作研究[D]. 冯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7)
- [5]从“浙江制造”迈向“浙江智造”[J]. 傅正. 浙江经济, 2013(12)
- [6]试论“十二五”时期我国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之对策——以2011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为例[J]. 胡迟. 经济研究参考, 2012(24)
- [7]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信息生产、传播、利用[D]. 孙贵珍.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8]山东冶金:借力信息化[J]. 王铁毅.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