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农业科技开发的质量控制系统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刘君[1](2020)在《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文中研究说明1929年,在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创办企业,颁布《公司法》、《工厂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传入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乳业的本土化渐趋完成的时代背景之下,沈九成因个人际遇创办生生牧场。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生生牧场便发展为近代上海最大的华商牛乳场。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时间里,在生生牧场的发展变迁中,其经理凡四变。据此,生生牧场20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29年至1933年,由沈九成的长子沈鹏程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创办和初步发展期;二是1933年至1940年,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后,自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快速发展期;三是1940年至1946年,由沈九成的三子沈万灵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调整期;四是1946年至1949年,生生牧场被中国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接收,为生生牧场的衰退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生生牧场的发展战略和销售战略均有所不同。1929年至1933年,生生牧场初始创办,奶牛的采购、员工的招聘、土地的租赁,以及生产设备的买入,奠定了生生牧场营业及发展的基础。此一时期,生生牧场通过文化濡化、竞争者定位、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等销售方法,将企业的新鲜牛奶消费群体牢牢固定在社会上层人士之中。1933年,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之后,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销售模式的扩大、以及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使生生牧场的规模快速增长,其消费者群体由社会上层人士逐渐向社会中层人士下移。但是,随着日寇的入侵、上海的沦陷,生生牧场的销售规模因日伪政府的配给制度而萎缩。1940年8月24日,沈九成被绑架之后,将生生牧场交由三子沈万灵经营。沈万灵在艰难困苦的沦陷时期,调整生生牧场的销售战略,以生生牧场的“A”字消毒牛乳只为社会上层人士提供。这一销售战略的调整,维持了生生牧场在日伪时期的艰难生存。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企业员工联合国民党的战后接收人员,诬告沈九成、沈万灵为汉奸。生生牧场因此被中央信托局接收。在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多方干扰,不断萎缩,使得生生牧场走向衰落。基于对生生牧场1929至1949年间四个时期生产销售活动的研究,从微观的视角展现了近代的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一方面,牛奶的消费人群从社会上层人士扩展至社会中上层人士,又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上移至社会上层人士。物的社会生命史,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还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的保障。经营自由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企业生产销售活动能否正常展开的必要条件。生生牧场的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时期经济增长和经济衰落的见证。
汪艳涛[2](2015)在《农户分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因此要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变,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户分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民兼业化严重,出现了农村生产的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这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相矛盾;再加上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呈恶化趋势,而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仍以经营规模小、自给半自给的家庭经营为主,这种经营模式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因此,必须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从而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鉴于以上原因,本文按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时间顺序,对本文进行了结构安排。第一,培育前准备阶段研究内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且分析其主要的特征,从而找出研究需要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的历程进行梳理,从其演变轨迹中找出其产生的动因和趋势;并从生产要素视角探寻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二,培育过程阶段研究内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模型,并对机理模型进行流程分解,从而加强每一流程的控制性;在过程模型和流程分解的基础上,对政府、农户、社会组织等的权责进行社会分工,构建他们之间协调合作机制。第三,培育后运行反馈阶段研究内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后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各种运行模式的优劣;构建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路径选择。论文主要结论包括:(1)要清晰界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概念。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学者们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特点进行了相关说明和研究,但是目前学术界仍没有达成一个权威或一致的定义。定义的模糊很容易造成对政策的错误解读,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时,很容易由于概念错误解读而产生不当的行为。因此,需要完善概念的制定、修订工作,从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历程的梳理,我们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经历了解放前的原子化经营、计划经济的合作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化经营等几个阶段,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走向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和社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是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持,但是要素配置中要根据经营主体的差异性提供差异化的要素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需要农村金融、人力、土地、技术和制度等各种要素的支持。利用山东省调研数据,采用多元Logit模型各要素支持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各个生产要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的效果不同,并且相同要素对不同类型的主体支持效果也不同,这就决定了在培育过程中,要发挥各要素的不同作用,同时要好注意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差异化的要素支持政策。(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其培育过程进行流程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是一个融汇了人力、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的综合配置,以及在要素配置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农户、金融机构、农业协会、信息部门、物流部门等多种社会组织共同协调配合,其培育过程是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样的一个复杂系统,需要对其进行流程分解,从而将复杂系统分解成有序地、简单的流程进行管理,有利于加强对每一流程的控制和考评。(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想长效发展,必须创新其运作模式,建立运作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是简单的促使其产生,更要注重其产生后的长效运作模式。长效运作模式必须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础,建立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传统的“农户+企业”运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要求,必须创新运作模式。在坚持实用、有效和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推行“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和股份合作制运作模式,同时加强买断式、合同式、合作式、企业化和股份式利益联结机制。(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的好坏,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后,为了实行反馈控制,需要对其培育效果进行合理评价,所以,必须构建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到财务指标,也要重视培育过程中的流程、市场、成员、技术和社会等非财务指标的设计,从而更全面地考察每一指标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从而更能加强其培育流程的管理,通过指标评价反馈,找出控制的重点。(7)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路径选择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的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为我所用,但考虑到国外政策、文化、经济、地理等要素的差异性,我国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有选择性地进行借鉴,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加强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加快土地要素流转体制创新、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改革农业补贴和税收制度等措施,构建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
周晓迅[3](2014)在《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的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信息化由城市波及农村,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加速渗透和应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美丽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力,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好钢”用在“刀刃”上,取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成效,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学术界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测评,即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和评价,而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的评价研究较少。本文界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及其建设绩效等相关概念,梳理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总结评述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和典型模式、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目标体系,构建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双层因素分析模型(DEFA)。以国家农村农业建设示范省湖南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顾客满意度”(CsI)方法,从微观层面上测算了湖南14市(州)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的农民满意度并进行排序,大致将湖南省14市(州)CSI分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较高型、中等型和偏低型三种基本类型,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农民满意度评价结果主要受农民受教育年限、是否为村组干部、自感收入水平、宽带入户、接受信息化培训次数等内在变量影响,同时受经济效应、地理环境、政府投入等外在变量影响。从宏观层面上,运用DEA-Tobit模型实证分析湖南省14市(州)在政府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影响农村信息化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包括农民对政府的信任、行政村平均人口数、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化水平等。依据系统论,本文采用直观地分析方法和精确分析法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协调性分析,从“综合绩效”的视角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系统进行功能判断和区分,以此提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彰显农民主体地位、改良服务运行机制等措施和建议,以改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
刘光哲[4](2012)在《多元化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户增收多元化的诉求,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业推广体系传统的功能和作用正面临着挑战,以政府推广体系为载体的垄断局面,正被供给主体多元化打破,多元化的农业推广服务逐步成为改革发展趋势本文以多学科视角分析了农业推广的“多元”内涵,探究了理解多元化农业推广的农业推广物品属性理论、传播学理论、推广光谱理论、分权化理论以及影响力理论,借鉴了发达国家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比较分析了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中主要组织开展农业推广的动机、方式(模式)、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农业推广“多元化内涵”是多元化农业推广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理解多元化农业推广的基础;(2)农业技术推广公共物品属性理论说明农业推广服务产品的多元化是满足当前需求多元化的响应,也是农业推广“服务分类化、目标细分化”思想;(3)多元化农业推广是传播信息源和途径的多样化的体现,各推广组织推广方式的选择是“传者本位”和“受者本位”思想的博弈结果;(4)多元化农业推广是分权战略实施对社会、经济变化的相适应的结果。推广光谱理论,解释说明了应对复杂的农村发展局势应该是多元化推广的结合,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影响力;(5)多元化农业推广是指多种制度安排可供选择的格局,它显示了农业推广服务提供的多种选择。多元化农业推广提供了一种满足具体要求的农业推广服务机制。成熟的农业推广体系是以多元化为特征,经费投入者与推广服务的提供者呈现多元化格局;(6)多元化农业推广可以视为确保农业推广各利益攸关者参与农业推广的途径。政府在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中起着协同和调节的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按照“一体两翼”蝴蝶模式构建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和保障措施:强化政府公益性农业推广,夯实基层农业推广核心层地位;建立新型合同契约的推广机制,推动专业化农技服务;发挥不同组织的自身优势,建立多元化农业推广机制;建立区域化农业推广联系制度,提高农业推广服务效率。
刘建华[5](2010)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政府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有效政策措施,在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并对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在丰富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基本原理,分析其构成要素和实施成效,从体系微观运行和宏观发展两个层面进行评价,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和战略选择,确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现阶段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手段,为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在理论分析的研究方面,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概念、管理原则和功能作用,结合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运用生态经济学相关原理,丰富发展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系统、生态模型和无公害农产品物品属性等理论。在体系认识的研究方面,主要从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和发展入手,提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当前中国影响最大的农业生产方式,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中标准或规范、生产主体及制度与体系队伍三个不可或缺要素。运用实例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行取得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等成果进行总结,对其引领中国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及形成典型模式、维护农产品产地环境、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等成效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作用。在体系运行评价研究方面,对标准体系、生产主体的实施和市场三个方面的体系微观运行层面进行评价;运用SWOT原理从优势、劣势、机遇、制约四个方面在体系宏观发展层面进行评价。其中,体系运行层面分析产地环境和产品标准制定、生产主体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制度建设等方面影响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体系发展层面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自身的优势和一些劣势,外部发展的良好机遇及在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制约。在对策建议和战略选择方面,从科学优化标准体系、培育生产主体和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的对策,提出以SO战略为核心战略,WO战略和ST战略为补充战略,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发展战略。通过采取科学制定产地环境质量和产品标准、分层次优化生产操作规程;扶持主体采用适宜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鼓励主体运用现代化的组织和管理理念生产、促使主体承担农产品可追溯的社会责任;切实加强服务监管能力、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条件的产地准出制度和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市场准入制度等措施;探索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带动-科学技术的保障体系,完善体系发展。分析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安全品牌创建、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现代农业基本要求“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的目标和要求、方式和途径及保障措施。
栾海波[6](2009)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开始不断显现,特别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目前我国出现的诸多“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已经成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制度安排。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对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投资规模和投资任务不断增加,对项目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用于测度评价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选择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实施企业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从量化的角度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重点探寻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瓶颈因素。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部分:(1)系统分析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内涵与类型、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以及基本经验,总结了农业综合开发未来的发展趋势;(2)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类型、基本思路与目标、扶持方向与立项条件以及管理模式等问题,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作用进行了阐述。(3)在明确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指标体系;借鉴组合经济预测的理论,建立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4)选择三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应用第四章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实证研究;(5)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四点基本结论:(1)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效果明显,但后劲不足;(2)项目对当地经济的带动能力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最重要的因素;(3)相对于单项权重评价,应用组合权重模型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进行评价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4)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带动“三农”的作用,但对企业增效的作用较弱。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1)建立科学、规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机制;(2)加大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3)将带动农民增收作为财政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重要前提;(4)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投入政策。
焦志伦[7](2009)在《我国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及其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食品供应链运行模式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针对食品安全的封闭供应链的运行模式,提出了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中的三种封闭方式,即政府主导的市场准入封闭方式、生产者主导的多极检测封闭方式和消费者主导的信息追溯封闭方式。论文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三种封闭方式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的相关政策建议。从论文的框架结构安排上,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在于论述文章的理论和现实背景、题目来源、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和创新点,并对封闭供应链等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界定和比较,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绪论部分的论述给全文一个概括性的总结,也从理论概念上奠定了全文的基础。第二章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按照论文的归纳,与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研究相关的文献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对供应链运行模式的研究,论文先是将其归纳为基于灵活性和成本控制两大类,然后总结出将新的要素融入供应链运行模式的相关研究,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出了基于食品安全因素的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研究;第二类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食品供应链研究,这些研究为食品封闭供应链的运行模式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借鉴:第三类是食品安全的相关研究,分成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三个层面,与后面的核心章节呼应。第三章对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我国食品生产流通系统的一些基本事实,我国在食品安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及发达国家的食品生产流通体系对我国的经验借鉴。这部分是全文理论的分析基础,基本的现实状况、食品安全问题和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后文三种封闭方式的提出提供了出发点、依据和思路。论文第四、五、六章是本文的核心章,分别提出了基于政府行为、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的三种城市食品供应链封闭方式,这三种封闭方式共同构成了食品封闭供应链的运行模式。第四章分析论述了城市食品供应链封闭运行的政府市场准入制度,即通过在供应链各个节点设置具有强制性的市场准入,实现对经营者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通过博弈论的模型分析,本文认为市场准入制度为生产经营缺陷食品的生产商设置了一个高昂的信号发送成本,使市场实现博弈论分离均衡的结果,从而实现食品供应链的封闭运行,保障食品安全。第五章从生产者行为出发,论述了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安全责任集成、供应链生产经营企业的多极检测制度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城市食品供应链多极检测封闭运行方式。论文构建了四种不同核心企业类型的供应链多极检测模型,详细分析了生产者如何构建基于多极检测制度的封闭运作方式。第五章的内容还分析了质量控制产生的相关成本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物流成本和最优生产批量的影响。论文第六章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出发,首先初步分析了食品安全支付意愿、食品安全责任追溯等消费者行为,然后进一步在理论上分析了这些消费者行为对食品供应链和食品安全的影响。通过对经典豪泰林模型的扩展分析,本文分析了消费者行为影响食品供应链的市场占有率、收益水平等的变化情况,并对信息追溯体系的构建条件进行了说明。依据论文前几章的理论分析和现实情况概述,论文第七章提出了整合市场准入、多级检测和信息追溯三种封闭方式的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的内部协调性与外部协调性。第七章提出了本文的核心结论,是对四、五、六三个核心章节的总结和升华。论文第八章提出了面向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的政策建议。这是从政府监管体系上对封闭供应链的构建、执行提出的政策建议,也是在总结论文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封闭供应链实施层面上的意见。这一章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构建我国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的支持性政策和配套管理政策,这些政策作为封闭供应链的促进、协调和补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行。第九章是论文的结束语,对本文的总体结论进行了简单说明,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黄建勇[8](2005)在《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科技进步是我国农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农业科技投入、成果研发和产业化是保证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也处于转型过程中,其项目管理方法也处于变革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使农业科技发展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符合科学发展观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采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改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 本文首次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全文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为出发点,以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以创新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为重点,从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特点出发,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外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先进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其策划、立项、组织、实施、产业化、控制和监督机制和方法。 全文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和创新观点如下: 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结构体系和研究方法等。认为对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研究,既要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分析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体制和框架,又要从微观管理的角度分析农业科技项目的模式和机制;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概念包括有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三个基本要素,是在农业科技、科技项目管理、农业项目管理三个边缘学科的交合中产生的,从而为本文指明了研究的视角和路径。 第二章主要论述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简要介绍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和主要功能及其在我国的运用发展情况,认为项目管理的实质是按时、按成本、按范围完成项目的目标,项目管理的过程包括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等环节,形成了一个由范围、时间、成本、资源、质量、风险、沟通、采购和集成等九大范围和方法。这部分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提供了最基本的技术路线。 第三章以农业科技项目的宏观管理体制为主轴,选择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发达国家、印度和埃及两个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科技项目的计划、投入、科研、人力资源、教育、推广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借鉴国外经验,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要发挥农业科技规划和计划的作用,建立符合农业特点的多层次的农业科技研究体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投融资体制,建立符合农业发展特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程克鑫[9](2003)在《简论农业科技开发的质量控制系统建设》文中研究说明 一、建立农业科技开发质量控制系统的重要意义 1.建立农业科技开发质量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农业的丰产丰收。农业科技开发的目的,是把科学家研制的科研成果及科技产品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使农业增产增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体现科技创新的价值。然而,在以往的科技开发过程中,由于管理措施不健全,导致假技术、假良种、假农药、假兽药、饲料、疫苗等充斥市场,对农民和农业生产造成
无为,叶茂,魏明孔,蓝鸥,月泉,于立,芳平,尚达[10](1995)在《1994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 1994年度中国经济史论着,无论数量或质量,大抵不下于往年。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从研究领域看,土地制度阶级关系等传统热门课题论着减少,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区域史、民族史与民族交往史等逐渐成为新的热点;从研究时段看,虽然仍以断代史的论着为主,但总论性和跨代研究明显增多。兹把后者简介如下: 社会经济形态 中外比较研究 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史学理论研究》第1期发表了三篇文章:田昌五/破除中国历史东方类型说,振兴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苏凤捷/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学说和魏特夫对
二、简论农业科技开发的质量控制系统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农业科技开发的质量控制系统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依据 |
1.2.1 理论依据 |
1.2.2 现实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近代奶业史的研究 |
1.3.2 近代农业企业史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生生牧场的创办与生产经营的展开(1929-1933年) |
2.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背景 |
2.1.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个人际遇 |
2.1.2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政策背景 |
2.1.3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行业时机 |
2.2 生生牧场的创办 |
2.2.1 奶牛的采购及其生产管理 |
2.2.2 土地的租赁 |
2.2.3 员工的招聘 |
2.2.4 生产设备的买入 |
2.3 沈鹏程时期生生牧场生产经营的展开 |
2.3.1 文化濡化:形塑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企业经营方法 |
2.3.2 横向拓展:以奶妈为竞争者定位的企业经营策略 |
2.3.3 纵向连合: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的企业经营模式 |
第三章 生生牧场的迅速发展与销售规模的扩大(1933-1940年) |
3.1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的经过 |
3.1.1 三友实业社劳资纠纷案与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 |
3.1.2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 |
3.2 从单一鲜奶到全面化战略:生生牧场产品结构的调整 |
3.2.1 牛奶 |
3.2.2 冰淇淋 |
3.2.3 奶油 |
3.2.4 其他乳制品 |
3.3 生生牧场的销售模式 |
3.3.1 订户模式 |
3.3.2 专卖店模式 |
3.3.3 杂货店模式 |
3.3.4 交易会模式 |
3.4 生生牧场的销售策略 |
3.4.1 药品、食品、饮品:产品的物质功能定位 |
3.4.2 “国货”:产品的政治功能定位 |
3.4.3 营养与健康:产品的社会功能定位 |
3.4.4 早餐与现代性:产品的生活方式功能定位 |
3.5 生生牧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
3.5.1 沈九成与穆藕初交往考证 |
3.5.2 沈九成的经营经验与企业家才能的展现 |
第四章 生生牧场销售战略的调整与等级结构的嵌入(1940-1946年) |
4.1 沈九成被绑案与沈万灵接手生生牧场 |
4.2 生生牧场生产等级的提升 |
4.2.1 上海市乳业等级制度的建立 |
4.2.2 生生牧场的质量控制与等级提升 |
4.3 生生牧场消费等级的嵌入 |
4.3.1 近代上海的社会分层与牛奶的品牌选择 |
4.3.2 生生牧场消费人群的社会结构 |
4.3.3 日伪时期生生牧场销售对象的上移 |
第五章 生生牧场的衰退与政治权力的介入(1946-1949年) |
5.1 中国国民党接收生生牧场的经过 |
5.2 中央信托局与生生牧场的衰退 |
5.2.1 中央信托局接收生生牧场与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
5.2.2 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的衰退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沈九成父子年谱初编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农户分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动态 |
1.2.2 国内文献动态 |
1.2.3 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3 创新之处 |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特征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 |
2.1.1 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 |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 |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 |
2.2.1 专业种养大户 |
2.2.2 家庭农场 |
2.2.3 农民合作社 |
2.2.4 农业龙头企业 |
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 |
2.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体特征 |
2.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型特征 |
2.4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分工与协作理论 |
2.4.2 规模经济理论 |
2.4.3 产业组织理论 |
2.4.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历程、动因与发展趋势 |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历程 |
3.1.1 解放前的原子化小农经营 |
3.1.2 计划经济下的合作化经营 |
3.1.3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化经营 |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的动力机制 |
3.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的内部动力 |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的外部动力 |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趋势 |
3.3.1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多元化经营 |
3.3.2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产业化经营 |
3.3.3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专业化经营 |
3.3.4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集约化经营 |
3.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必要性和可行性 |
3.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必要性 |
3.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可行性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影响要素分析 |
4.1 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
4.1.1 农村人力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
4.1.2 农村金融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
4.1.3 农村土地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
4.1.4 农村技术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 |
4.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理论模型 |
4.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实证检验 |
4.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检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与流程管理机制 |
5.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原则与目标 |
5.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原则 |
5.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目标 |
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模型 |
5.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中的要素配置 |
5.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空间扩散模型 |
5.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的差异化分析 |
5.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管理设计 |
5.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设计目标 |
5.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设计原则 |
5.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设计思路 |
5.3.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管理构建 |
5.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角色分工 |
5.4.1 培育流程中参与主体角色分工存在的问题 |
5.4.2 培育流程中参与主体角色分工遵守的原则 |
5.4.3 培育流程中参与主体角色构成与职责分工 |
5.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合作机制 |
5.5.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合作必要性 |
5.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合作博弈模型 |
5.5.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者博弈策略选择 |
5.5.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利益协调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运作模式与利益联结机制 |
6.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模式选择的原则 |
6.1.1 适用性原则 |
6.1.2 有效性原则 |
6.1.3 可持续原则 |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模式的类型及特点 |
6.2.1 “公司十农户”型运作模式 |
6.2.2 “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型组织模式 |
6.2.3 股份合作制组织模式 |
6.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运行机制 |
6.3.1 “公司+农户”模式的运行机制 |
6.3.2 “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运行机制 |
6.3.3 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 |
6.3.4 运行机制需要重视几个问题 |
6.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机制 |
6.4.1 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模式 |
6.4.2 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问题 |
6.4.3 利益联结机制的路径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7.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必要性、原则和思路 |
7.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7.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指标构建原则 |
7.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指标构建思路 |
7.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框架设计 |
7.2.1 财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2.2 流程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2.3 市场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2.4 成员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2.5 技术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2.6 社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
7.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
7.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绩效评价指标说明 |
7.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绩效评价指标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路径选择 |
8.1 国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经验与启示 |
8.1.1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与启示 |
8.1.2 国外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8.1.3 国外农业企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8.2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路径选择 |
8.2.1 宏观层面培育路径选择 |
8.2.2 微观层面培育路径选择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与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与主要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框架 |
1.3.3 主要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新 |
1.4.2 研究方法新 |
第2章 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2.1 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
2.1.1 信息化相关概念界定 |
2.1.2 信息化定义及其内涵 |
2.2 农村信息化 |
2.2.1 农村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
2.2.2 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
2.3 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 |
2.3.1 绩效及绩效评价 |
2.3.2 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 |
第3章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 |
3.1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历程 |
3.1.1 逐步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90年) |
3.1.2 初步发展阶段(1991年~2000年) |
3.1.3 全面推进阶段(2001——2005) |
3.1.4 高度重视阶段(2006——现在) |
3.2 我国地方农村信息化建设探索实践 |
3.2.1 宁夏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省域示范建设 |
3.2.2 山东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
3.2.3 浙江“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工程建设 |
3.3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
3.3.1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3.3.2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目标构建方法及目标体系 |
4.1 绩效目标构建原则及方法 |
4.1.1 构建原则 |
4.1.2 绩效目标构建方法 |
4.2 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的目标 |
4.2.1 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的横向目标 |
4.2.2 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纵向目标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观层面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实证分析 |
5.1 “顾客满意度”理论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 |
5.1.1 满意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5.1.2 满意度理论的应用 |
5.2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处理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择 |
5.2.3 调查设计 |
5.2.4 数据处理 |
5.2.5 Probit模型及其回归结果 |
5.3 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与农民满意度分析 |
5.3.1 农民满意度评价值(CSI)分类排序 |
5.3.2 外生变量对CSI的干预 |
5.4 小结 |
第6章 宏观层面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实证分析 |
6.1 文献回顾 |
6.1.1 政府信息服务绩效 |
6.1.2 农村信息服务绩效 |
6.1.3 农村信息化服务影响因素 |
6.2 DEA-TOBIT理论模型 |
6.2.1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处理 |
6.2.2 技术路线与变量选择 |
6.2.3 DEA计量模型及其系数测算 |
6.3 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的TOBIT回归分析 |
6.4 实证结论: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与影响因素 |
6.4.1 各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效率DEA系数及其分析 |
6.4.2 各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改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的思路与对策 |
7.1 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系统协调性分析 |
7.1.1 系统论基础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系统 |
7.1.2 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系统协调性简要分析 |
7.1.3 农村信息化建设DEFA分析模型最后归纳 |
7.2 改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的对策建议 |
7.2.1 发挥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7.2.2 彰显农民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7.2.3 探索良性发展的农村信息化服务运行机制 |
第8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多元化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和信息来源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的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农业推广中的“多元”内涵分析 |
2.1 中外农业推广概念的多元化 |
2.2 农业推广属性的多层次性 |
2.2.1 启迪和教导属性 |
2.2.2 采纳和决策属性 |
2.2.3 干预属性 |
2.2.4 沟通属性 |
2.3 农业推广的多学科理论 |
2.4 农业推广多元化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要素的关系 |
2.4.1 多元化在纵向历史阶段的体现 |
2.4.2 多元化在时空横向上的体现 |
2.4.3 多元化在农民对科技和知识需求方面的体现 |
2.5 农业推广服务对象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推广多元化的理论基础 |
3.1 农业推广多元化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 |
3.1.1 物品供给的经济学特性 |
3.1.2 农业推广服务的物品属性分析 |
3.1.3 农业推广服务作为物品供给的多元化 |
3.2 农业推广多元化的传播学理论基础 |
3.2.1 “传播”含义 |
3.2.2 农业技术推广的“传播”含义 |
3.2.3 传播基本模式简述 |
3.2.4 农业传播与农业推广多元化 |
3.2.5 多元化农业推广中“本位传播”思想 |
3.3 权变理论 |
3.3.1 权变理论诞生 |
3.3.2 权变理论的中心思想 |
3.3.3 权变理论的应用 |
3.3.4 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权变基础---分权战略 |
3.4 农业推广的光谱理论 |
3.4.1 农业推广光谱理论要点 |
3.4.2 农业光谱理论与农业推广多元化 |
3.5 影响力理论 |
3.5.1 影响力理论的基本概念 |
3.5.2 影响力理论与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 |
3.5.3 多元化推广组织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分析 |
3.6 不同理论对于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农业推广体系中多元化特征分析 |
4.1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三位一体结合 |
4.1.1 美国的教育、研究和推广三位一体推广制度的起源 |
4.1.2 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
4.1.3 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
4.2 日本农业推广体系中的双规制 |
4.2.1 政府部门的农技推广事业体系 |
4.2.2 日本农协—“日本农业协同组合” |
4.2.3 日本农业推广体系改革新动向 |
4.3 荷兰农业推广体系—以农业知识信息系统为核心 |
4.3.1 荷兰农业推广体系的组成 |
4.3.2 荷兰农业推广体系核心思想 |
4.3.3 农业推广私有化带来的影响 |
4.4 澳大利亚农业推广体系---企业与政府的合作 |
4.4.1 澳大利亚农业推广体系概况 |
4.4.2 澳大利亚农业推广服务机构 |
4.4.3 政府与企业(其它私营机构)合作推广的平台 |
4.5 国外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借鉴经验 |
4.5.1 公共农业推广机构应对社会经济变化进行适应性改革 |
4.5.2 促进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紧密联系 |
4.5.3 促进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的多元化合作 |
4.5.4 法制建设是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主要角色比较分析 |
5.1 政府的农业推广部门 |
5.1.1 政府提供农业推广的动机分析 |
5.1.2 政府实施农业推广的主要方式简述 |
5.1.3 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的优势分析 |
5.1.4 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面临的问题或不足 |
5.2 公司或企业 |
5.2.1 公司或企业投入推广服务的动机分析 |
5.2.2 公司或企业带动农民的基本模式分析 |
5.2.3 企业带动型推广模式的优势 |
5.2.4 关于企业带动型农业推广的问题 |
5.3 农民专业合作社 |
5.3.1 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农业推广服务的动机分析 |
5.3.2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民的推广功能模式分析 |
5.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推广的优势 |
5.3.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
5.4 农业大学 |
5.4.1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的动机分析 |
5.4.2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的主要模式 |
5.4.3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的优势 |
5.4.4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面临的一些问题 |
5.5 政府与多元农业推广体系之间的依存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 |
6.1 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6.1.1 优势原则 |
6.1.2 效率原则 |
6.1.3 创新原则 |
6.2 多元化农业推广构建的基本思路---“一体两翼蝴蝶”模式 |
6.3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
6.3.1 改革国家公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6.3.2 建立新型合同契约推广,推动专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 |
6.3.3 发挥不同组织自身优势,建立多元化合作机制 |
6.3.4 建立区域化农业推广联系制度,提高农业推广服务效率 |
6.4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
6.4.1 从政策和法律层面推进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 |
6.4.2 从资金投入方面要有利于多元化推广体系的发展 |
6.4.3 注重发挥多元化推广组织的协同效应 |
6.5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困难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实践模式研究 |
7.1 国家农业推广体系主导的推广模式---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
7.1.1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背景 |
7.1.2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做法 |
7.1.3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效果 |
7.1.4 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中的特点 |
7.2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
7.2.1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的历史渊源 |
7.2.2 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本构架 |
7.2.3 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服务方式 |
7.2.4 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特点分析 |
7.2.5 保障措施 |
7.3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众品集团(众品食业)以标准引领产业发展 |
7.3.1 企业概况 |
7.3.2 以标准化体系构建引领产业发展 |
7.3.3 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的效果 |
7.3.4 龙头企业带动推广模式的几点启示 |
7.4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农业推广—以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为例 |
7.4.1 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起源 |
7.4.2 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概况 |
7.4.3 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推进规范化管理 |
7.4.4 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服务类型 |
7.4.5 抓质量,创品牌,走双赢之路 |
7.4.6 合作社发展存在困难和不足 |
7.4.7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农业推广的几点启示 |
7.5 以国际化项目带动的农业推广---德援陕西生态造林二期(延安)项目 |
7.5.1 德援陕西生态造林二期(延安)项目的背景 |
7.5.2 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
7.5.3 项目实施中的核心思想---参与式规划造林 |
7.5.4 国际合作项目对于农业推广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萌芽与发展 |
1.2.2 世界主要国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研究 |
1.2.3 中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发展 |
1.2.4 中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总体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来源 |
1.5 主要特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分析 |
2.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内涵和外延 |
2.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
2.1.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管理原则 |
2.1.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功能作用 |
2.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4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发展 |
2.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原理 |
2.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生态系统 |
2.3.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生态模型 |
2.3.4 无公害农产品的物品属性 |
第三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3.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探索和形成 |
3.1.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发展 |
3.1.3 中国农产品主导生产方式的分析 |
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标准体系分析 |
3.2.1 产地环境的管理与标准 |
3.2.2 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与标准 |
3.2.3 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标准 |
3.2.4 产品的质量标准 |
3.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组成结构分析 |
3.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类型分析 |
3.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比例构成及发展趋势 |
3.4 制度和体系队伍的建设情况分析 |
3.4.1 工作制度建设 |
3.4.2 体系队伍建设 |
第四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绩效分析 |
4.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取得的成果 |
4.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特点的形成 |
4.1.2 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
4.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快速提升 |
4.2 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态势分析 |
4.2.1 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分析研究 |
4.2.2 市场化发展的分析 |
4.2.3 产业化发展成效的实例分析 |
4.3 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典型模式的形成 |
4.3.1 都市无公害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
4.3.2 综合农场产业化生产模式 |
4.3.3 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
4.3.4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
4.4 生态环境作用和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黑龙江农垦红兴隆分局为例 |
4.4.1 黑龙江农垦红兴隆分局基本概况 |
4.4.2 红兴隆分局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主要措施 |
4.4.3 取得的成效 |
4.4.4 红兴隆分局产地环境评价 |
第五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评价分析 |
5.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的运行分析 |
5.1.1 标准体系建设的整体情况分析 |
5.1.2 标准体系运行作用和效果的分析 |
5.2 生产主体的实施效果分析 |
5.2.1 生产主体实施的现状分析 |
5.2.2 实证分析1——无公害农产品申报材料现状分析 |
5.2.3 实证分析2——生产者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评价分析 |
5.3 无公害农产品市场情况的分析 |
5.3.1 无公害农产品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
5.3.2 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六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的对策 |
6.1 科学优化标准体系,提升标准科技水平 |
6.1.1 深入研究,科学制定产地环境质量和产品标准 |
6.1.2 分层次优化生产操作规程,增强标准针对性应用 |
6.2 培育生产主体,引领中国现代农业生产 |
6.2.1 因地制宜,扶持主体采用适宜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
6.2.2 提高服务能力,鼓励主体运用现代化的组织和管理理念生产 |
6.2.3 加强引导,促使主体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农产品可追溯 |
6.3 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可持续发展 |
6.3.1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服务监管能力 |
6.3.2 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条件的产地准出制度 |
6.3.3 推行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七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与构想 |
7.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SWOT 分析 |
7.1.1 优势(Strengths) |
7.1.2 劣势(Weaken) |
7.1.3 机遇(Opportunities) |
7.1.4 制约(Threats) |
7.2 构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与保障 |
7.2.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 |
7.2.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保障要求 |
7.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构想 |
7.3.1 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安全品牌阶段 |
7.3.2 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阶段 |
7.3.3 实现现代农业基本要求的发展阶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进展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历程、特征与成效 |
2.1 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和类型 |
2.1.1 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 |
2.1.2 农业综合开发的类型 |
2.2 农业综合开发的兴起与发展 |
2.2.1 农业综合开发的兴起 |
2.2.2 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 |
2.3 农业综合开发的特征与效果 |
2.3.1 农业综合开发特征分析 |
2.3.2 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效果 |
2.3.3 农业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 |
2.4 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经验 |
2.5 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趋势 |
2.5.1 农业保护的功能逐步加强 |
2.5.2 管理模式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 |
2.5.3 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
2.5.4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及管理模式 |
3.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类型 |
3.2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阶段划分 |
3.3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
3.3.1 项目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 |
3.3.2 项目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目标 |
3.4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方向与立项条件 |
3.4.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方向 |
3.4.2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立项条件 |
3.5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模式 |
3.5.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 |
3.5.2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的程序 |
3.5.3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
3.6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作用 |
第四章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模型 |
4.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数据标准化 |
4.3.2 层次分析 |
4.3.3 主成分分析 |
4.3.4 组合权重模型 |
4.4 综合评价模型 |
第五章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实证研究 |
5.1 评价对象选择 |
5.2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测度 |
5.2.1 数据标准化 |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3 评价结果 |
5.3 结果分析 |
5.3.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分析 |
5.3.2 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 |
5.3.3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指标增长分析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与展望 |
6.1.1 结论 |
6.1.2 展望 |
6.2 政策建议 |
6.2.1 建立科学、规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机制 |
6.2.2 加大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 |
6.2.3 将带动农户增收作为农业产业化项目立项的首要条件 |
6.2.4 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投入政策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及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题目来源 |
1.1.1 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
1.1.2 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
1.1.3 供应链理论研究向经济社会领域扩展 |
1.1.4 题目来源 |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1.2.1 供应链与封闭供应链 |
1.2.2 食品封闭供应链的概念 |
1.2.3 食品安全问题的内涵外延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可能的创新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4.3 创新点和局限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供应链运行模式研究梳理 |
2.1.1 基于灵活性的供应链运行模式研究 |
2.1.2 基于成本控制的供应链运行模式研究 |
2.1.3 供应链运行模式整合化发展及新理念的引入 |
2.1.4 供应链运行模式研究综述总结 |
第二节 食品供应链相关研究总结 |
2.2.1 食品供应链的内涵与分类研究 |
2.2.2 食品供应链的运作流程与现状 |
2.2.3 食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
2.2.4 食品供应链综述总结 |
第三节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
2.3.1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消费意识与行为研究 |
2.3.2 生产者质量安全行为研究 |
2.3.3 政府规制与保证食品安全研究 |
2.3.4 食品安全研究综述总结 |
第三章 我国食品生产流通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食品生产流通体系的现状 |
3.1.1 我国食品生产流通规模与种类 |
3.1.2 我国食品生产流通环节与主体 |
3.1.3 我国城市主要食品流通模式 |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与政府职能设置 |
3.2.1 我国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3.2.2 我国食品安全相关的政府监管机构与职能设置 |
第三节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3.3.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
3.3.2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 |
第四节 发达国家食品生产流通体系的经验借鉴 |
3.4.1 美国食品流通体系的经验 |
3.4.2 欧盟及其部门成员国的食品流通体系的经验 |
3.4.3 日本、韩国食品流通体系的经验 |
第四章 基于市场准入的城市食品供应链封闭运行分析 |
第一节 信号传递博弈及其均衡解 |
4.1.1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 |
4.1.2 信号传递博弈的基础理论 |
4.1.3 信号传递博弈的均衡 |
第二节 食品供应链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 |
4.2.1 食品供应链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描述 |
4.2.2 食品供应链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均衡及其产生条件分析 |
4.2.3 食品供应链信号传递博弈模型结论分析 |
第三节 城市食品供应链的市场准入封闭方式 |
4.3.1 基于市场准入的城市食品供应链封闭 |
4.3.2 目前我国城市市场准入制度的发展 |
4.3.3 构建基于市场准入的城市食品供应链封闭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生产者行为的城市食品供应链封闭运行分析 |
第一节 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安全责任集成 |
5.1.1 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基本理论 |
5.1.2 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
5.1.3 核心企业安全责任不完全集成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多极检测制度下的食品供应链封闭运行方式 |
5.2.1 基于多极检测的城市食品供应链质量控制模型 |
5.2.2 纵向环节整合与多极检测的封闭替代关系 |
5.2.3 构建基于多极检测的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 |
第三节 质量控制环节对食品封闭供应链企业的影响 |
5.3.1 质量控制成本及相关理论 |
5.3.2 无质量控制成本的供应链成本模型 |
5.3.3 存在质量控制成本的模型扩展 |
5.3.4 模型结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城市食品供应链封闭运行分析 |
第一节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消费者行为 |
6.1.1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支付意愿 |
6.1.2 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行为 |
6.1.3 食品供应链产品信息可追溯系统 |
第二节 消费者参与的食品供应链豪泰林博弈 |
6.2.1 食品供应链经典豪泰林博弈 |
6.2.2 存在消费者安全支付的食品供应链豪泰林博弈 |
6.2.3 存在消费者安全支付及信息追溯的食品供应链豪泰林博弈 |
第三节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食品供应链封闭方式 |
6.3.1 食品供应链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前提条件 |
6.3.2 食品供应链信息追溯系统的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食品封闭供应链的运行模式及其协调性分析 |
第一节 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的整体构建 |
7.1.1 整合三种封闭方式的食品封闭供应链 |
7.1.2 食品封闭供应链的运行模式特点 |
第二节 食品封闭供应链的内部协调性分析 |
7.2.1 市场准入与信息追溯封闭方式的协调性分析 |
7.2.2 多极检测与信息追溯封闭方式的协调性分析 |
7.2.3 市场准入与多极检测封闭方式的协调性分析 |
7.2.4 三种封闭方式的协调性分析 |
第三节 我国食品封闭供应链的外部协调性分析 |
7.3.1 当前我国法律法规与食品封闭供应链的协调性分析 |
7.3.2 当前我国政府机构职能设置与食品封闭供应链的协调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面向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构建运行的政府支持政策 |
8.1.1 市场准入制度的政府政策 |
8.1.2 基于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的政府政策 |
8.1.3 基于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的政府政策 |
第二节 构建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的政府配套管理政策 |
8.2.1 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和预替制度体系 |
8.2.2 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 |
8.2.3 实施损失赔偿和产品召回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南开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拟授予博士学位售货员简况表 |
(8)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问题由来 |
二、选题背景 |
三、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论文结构 |
一、研究对象 |
二、基本概念 |
三、结构和体系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基本研究方法 |
二、具体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 |
第一节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历程 |
一、传统项目管理的发展阶段 |
二、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
三、我国的项目管理 |
第二节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现代项目管理的功能 |
一、激励功能 |
二、风险防范功能 |
三、控制功能 |
四、沟通功能 |
第三章 国外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比较 |
第一节 美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
一、美国实行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三结合的体系 |
二、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
第二节 日本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
一、农业科研、推广、教育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 |
二、农业科技队伍 |
三、政府拨款为主的投资机制 |
第三节 印度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
一、政府主导的农业科研机构、人才和经费的管理体系 |
二、科教结合的农业教育体系 |
三、政府、科技、教育、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
四、实施重大农业科技计划 |
第四节 埃及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
一、特色的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 |
二、农业科技投资机制 |
三、农业发展和灌溉计划 |
第五节 启示 |
一、发挥农业科技规划和计划的作用,明确农业科技中长期发展重点 |
二、建立多层次的符合农业特点的农业科技研究体系 |
三、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投融资体制 |
四、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到战略地位上来 |
五、建立符合农业发展特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科技项目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历史沿革 |
一、我国农业科研体系的历史沿革 |
二、我国农业科技项目规划的发展历程 |
三、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不顺 |
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的缺陷 |
三、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者素质缺陷 |
四、外部环境的制约 |
第五章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改革的目标模式 |
第一节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目标模式选择 |
一、农业科技项目实行现代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
二、农业科技项目实行现代项目管理的可行性 |
三、农业科技项目实行现代项目管理的特点 |
四、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改革的原则和目标 |
五、农业科技管理的趋势是现代项目管理模式 |
第二节 农业科技项目的目标管理 |
一、目标管理概述 |
二、农业科技项目的应用管理目标和项目管理目标 |
三、农业科技项目目标管理的实施 |
四、农业科技项目目标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
五、农业科技项目目标管理的有效模式 |
第三节 农业科技项目的动态化过程管理 |
一、过程管理概述 |
二、农业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的方法 |
三、农业科技项目过程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
四、农业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的有效模式 |
第六章 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机制 |
第一节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的内在机理 |
一、制度创新概述 |
二、现行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的弱点 |
三、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的内在机理 |
第二节 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制度框架 |
一、建立全过程的闭环控制制度 |
二、农业科技重大专项管理的制度框架 |
三、建立农业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的协调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的招投标机制 |
一、农业科技项目招投标的意义 |
二、农业科技项目招投标的特点 |
三、农业科技项目招投标的原则 |
四、农业科技项目招投标的程序 |
五、农业科技项目招投标的管理 |
第四节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 |
一、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组织模式 |
二、部门农业科技专题的组织模式 |
三、部门内部矩阵式项目组织模式 |
四、简化事业制组织模式 |
第五节 建立农业科技项目的动态管理机制 |
一、完善农业科技项目评价机制 |
二、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的监控机制 |
三、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的激励机制 |
第六节 建立农业科技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 |
一、农业科技项目风险的特征 |
二、农业科技项目的风险因素 |
三、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主要风险因素 |
四、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项目风险的防范机制 |
第七节 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的产业化机制 |
一、农业科技项目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二、创新农业科技项目产业化机制 |
第七章 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外部环境 |
第一节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
一、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的现状 |
二、农业科技投入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
三、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
第二节 加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 |
一、知识产权与农业科技项目管理 |
二、权利的获得与权利归属 |
三、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 |
四、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三节 创新技术政策,切实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
一、推进农业机械化 |
二、发展现代生物技术 |
三、促进生态建设现代化 |
四、发展农业信息化 |
五、推广应用适用农业技术 |
第八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分析之一福建农业科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对策建议 |
一、福建农业科技基本情况 |
二、农业科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主要目标 |
三、福建农业科技项目发展重点 |
四、实施福建农业科技项目带动战略的对策建议 |
第二节 案例分析之二 福建“6.1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管理探析 |
一、“6·1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情况分析 |
二、存在问题分析 |
三、加强“6·18”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对策初探 |
附:2003-2004年“6·1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分类与统计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简论农业科技开发的质量控制系统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立农业科技开发质量控制系统的重要意义 |
1. 建立农业科技开发质量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农业的丰产丰收。 |
2. 建立农业科技开发质量控制系统,有利于科研单位、技术经营单位的科技开发创收和稳定发展。 |
3. 建立农业科技开发质量控制系统,有利于保证农业科技开发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 |
二、目前农业科技开发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
2. 法规体系不健全,出了问题苦于无法可依。 |
3. 缺乏有效的质量事故预防体系。 |
4. 服务监督体系不健全,使农民受到的损害不能及早被发现,扩大了质量事故后果。 |
三、科技开发质量控制系统的内容 |
1. 管理体系。 |
2. 法规体系。 |
3. 有效预防体系。 |
4. 产品质量服务监督体系。 |
四、简论农业科技开发的质量控制系统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D]. 刘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农户分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研究[D]. 汪艳涛.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3]农村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D]. 周晓迅.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4]多元化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 刘光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5]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D]. 刘建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6]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研究[D]. 栾海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1)
- [7]我国城市食品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及其政策研究[D]. 焦志伦. 南开大学, 2009(07)
- [8]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D]. 黄建勇. 福建农林大学, 2005(07)
- [9]简论农业科技开发的质量控制系统建设[J]. 程克鑫. 农业科技管理, 2003(06)
- [10]1994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J]. 无为,叶茂,魏明孔,蓝鸥,月泉,于立,芳平,尚达.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5(02)
标签:农业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