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颅脑损伤病与心脏功能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琳,王丽,王晨,王立新[1](2021)在《益气通窍活血方对颅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及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益气通窍活血方对颅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通窍活血低剂量组、益气通窍活血中剂量组、益气通窍活血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建立颅脑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益气通窍活血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益气通窍活血方2.5 mg/kg、5 mg/kg、7.5 mg/kg灌胃,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法于造模后24 h、72 h、168 h评估大鼠神经功能;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能力、记忆能力;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S100B蛋白(S100B)、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Envision法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的mNSS评分及血清S100B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NGF、BDNF水平均明显降低,水迷宫试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脑组织中Bcl-2、Bax阳性细胞表达数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通窍活血各剂量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mNSS评分及血清S100B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NGF、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水迷宫试验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脑组织中Bcl-2阳性细胞表达数均明显增多,Bax阳性细胞表达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益气通窍活血低剂量组比较,益气通窍活血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更明显(P均<0.05)。结论益气通窍活血方能有效保护损伤神经元,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颅脑损伤大鼠的认知功能,机制可能与提升NGF、BDNF水平,抑制Bax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付胜伟,秦龙,梁广,刘志广,刘晓勇[2](2020)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原则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的救治原则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患者246例,总结其临床特点、诊疗情况、评估入院GCS及患者预后,并分析上述因素对患者死亡的影响。结果按GCS划分,轻型90例,中型52例,重型104例;合并颈椎损伤10例,胸腰椎损伤12例,胸部损伤48例,腹部损伤12例,骨盆骨折20例,肢体骨折12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148例,失血性休克8例。出院时GOS:恢复良好76例,中度残疾80例,重度残疾50例,植物生存20例,死亡20例。入院GCS在不同预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胸部损伤和脾破裂的病死率高(P <0.05)。结论入院GCS、颈椎损伤、胸部损伤和脾破裂是影响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在积极处理颅脑损伤的同时及时治疗合并伤,是降低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房玉丽[3](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病人早期开展肠内营养对其营养状况、机体恢复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STBI病人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创伤应激等因素,可直接造成其胃肠道的吸收、屏障以及动力功能发生障碍[2-4]。加之救治需要,此类病人临床上常会给予镇痛、镇静、脱水、机械通气等治疗,可进一步影响其胃肠动力或吸收功能,致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发生率显着高于其他严重创伤病人。为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障碍,降低FI发生率,促进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目前,临床上已采取了多种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防治FI发生的治疗与护理策略,虽然已使发生率有了一定程度下降,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通过文献分析和临床调研发现,关于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影响的研究尚十分有限,而关注各项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的措施及其对FI防治效果的对比研究更为少见。为此,明确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探究有效的FI预防策略,对促进STBI病人肠内营养的早期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从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着手,明确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分析目前国内临床FI预防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探究有效的FI预防策略,优化临床的预防方案奠定基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研究和横断面调查,探析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于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明确这些措施于FI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国内预防FI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探明有效的临床措施,提高STBI病人喂养耐受性,促进肠内营养的早期顺利实施提供研究证据。研究方法:1.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研究一: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重症监护系统,采集STBI病人6年的病历资料。选取2013.3-2019.3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治疗的STBI病人324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排除187例不符合标准的病人后,有137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阶段研究。按实施肠内营养之日起至第5日是否发生FI分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对15项常用治疗、护理措施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明确危险及保护因素。研究二: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按实施肠内营养之日起至第5日是否应用研究一结果中发现的保护因素--促动力药,对137例STBI病人进行分组,排除20例治疗性用促动力药的病例后,以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的病人作为预防组,以未使用促动力药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并依据研究一结果中影响病人胃肠功能的其它措施进行组间配对,以减少临床措施对观察指标的影响。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FI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FI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便秘、腹泻、胃潴留、腹胀、呕吐等FI主要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及大便情况。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利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全国综合ICU/神经外科ICU(NICU)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FI预防措施的应用情况。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通过问卷星网站完成问卷录入、发放及数据收集工作。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预防措施临床应用现状。研究结果:1.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1.1 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总体FI发生率为59.9%,其中发生率为前三位的胃肠道症状分别是便秘(35.4%)、腹泻(24.4%)及胃潴留(17.1%);1.2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是否使用促动力药、保留灌肠、抑酸剂、脱水剂、镇痛剂5个因素对FI的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1.3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抑酸剂(OR=4.034,P=0.008,95%CI:1.444-11.268)、镇痛剂(OR=3.976,P=0.005,95%CI:1.516-10.427)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OR=0.202,P=0.000,95%CI:0.089-0.456)是降低F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1.4与未应用促动力药组比较,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可显着降低STBI病人FI发生率(P<0.05);改善FI具体症状情况:能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P<0.05),显着增加自行排便次数(P<0.05),未增加腹泻的发生率(P>0.05);胃潴留、腹胀、呕吐的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促动力药联合应用与单一应用对STBI病人FI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2.1问卷质量与回收情况2.1.1自制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预防措施应用现状调査》问卷内容效度为0.92;2.1.2共计调查我国89所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回收问卷1109份,有效问卷996份,有效率89.81%。2.2 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况2.2.1医护人员会同时应用量表、病人体症等多种方法判断STBI病人胃肠功能及预测FI的发生;2.2.2医护人员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应用与管理情况:伤后24-48h起始肠内营养的占61.45%、首日营养液剂量<500ml为50.00%、肠内营养起始应用葡萄糖、温开水等非营养制剂的占65.56%、从鼻胃管摄入营养液占91.16%、营养液采取持续输注为72.89%、肠内营养期间采取抬高病人床头30°-45°达89.46%、以注射器回抽胃残余量占93.67%、每4h监测胃残余量占51.51%、营养液温度在38℃-40℃达65.46%;2.2.3临床常用措施应用率依次为:抑酸剂(84.13%)、益生菌(79.01%)、灌肠(73.59%)、促动力药(73.29%)。研究结论:1.STBI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FI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便秘、腹泻及胃潴留;2.常用治疗措施可影响STBI病人FI的发生,其中促动力药预防性应用是减少F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使用抑酸剂、镇痛剂是独立危险因素;3.促动力药能预防STBI病人FI的发生,降低便秘发生率,促进其自主排便功能的恢复;4.目前国内临床采取的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减少FI发生的常用措施为:伤后24-48h起始肠内营养、首日剂量<500ml、起始给予葡萄糖、温开水等非营养制剂、鼻胃管摄入营养液、持续泵注输入、肠内营养期间床头抬高30°-45°、营养液温度在38℃-40℃、应用促动力药、灌肠、益生菌及抑酸剂等。
吴小龙[4](2019)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作为肝移植术后初期的并发症,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Early ailograft dysfunction,EAD)的出现,表明预后不良。对于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均产生着严重的影响。而在我国现今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供肝已成为肝脏获取的重要来源。因DCD供肝移植术后相较于脑死亡供肝(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来说术后EAD发生率较高,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DCD肝移植术后EAD的发生进一步进行了相应的评估及有效的预测,这样可以为DCD肝移植术后EAD的临床治疗以及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有效改良DCD肝移植患者的预后。方法:以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收集的我院器官移植中心自2013年9月以来实行的DCD肝移植的25例受体及供体的临床资料,其中也包括了许多的临床数据:受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恶性肿瘤、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住院时间、供肝脂肪肝程度、供者年龄、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手术时间、胆道并发症、原发性移植物失功能(Primary non function,PNF)、排斥的反应等等。根据这25例研究对象术后是否发生EAD,将其分为EAD组和非EAD组。对比各研究指标在两组中的差异情况。结果:通过研究显示出DCD肝移植术后EAD的发生率是32%(8/25);女性11例(44%),男性14例(56%),8例原发病为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胆管细胞癌等),占32%;5例脂肪肝供肝,占20%;25例研究对象中8例移植术后发生EAD,占32%。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包括脂肪肝程度(P=0.018)、冷缺血时间(P=0.018)、受者为恶性肿瘤(P=0.025)与DCD供肝移植术后EAD的发生有关;通过DCD肝移植术后EAD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分析,术后PNF的发生率与EAD有关(P=0.024);结论:由此发现DCD肝移植术后较高的EAD的发生率对受者及移植物的预后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这种情形下受者为恶性肿瘤和冷缺血时间以及供体脂肪肝程度是DCD肝移植术后EAD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DCD供肝移植术后EAD的发生明显加大原发性移植失败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与探索,为更好的供受体匹配,减少术后EAD发生率,从而降低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开拓了新的思路。
何小菁[5](2018)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临床思维和经历智慧的结晶。病历档案管理发展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历经近百年历史。归纳此近百年病历档案管理的发展历史,总结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规律,对于掌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历史脉络,把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趋势,同时对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病历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医疗机构管理者和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病历档案管理规定,医务人员重视病历产生与运行过程,以及具体到每个病历档案管理员开展病历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病历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历档案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组成部分。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建立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史上的第一家病案室,开启我国集中统一管理病历档案的新篇章。依据档案管理理论,将病历档案管理划分为实体管理与信息管理两个主要部分。病历档案管理的演进与发展一直是围绕着病历档案实体管理与信息管理开展相关工作。作者将病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病历档案管理相关的特定事件相结合,首次将1921年至今的近百年病历档案管理历史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历经百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中,不变的是病历档案管理的客体,相对变化的病历档案管理的流程、内容和任务。管好病历档案、写好病历档案、建好病历档案和用好病历档案具有各自明确的病历档案管理内容,分别对应不同的管理阶段与管理模式。作者以病历档案管理内容的演进与发展为主线,结合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和档案模式管理理论,结合信息技术在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归纳出四个阶段对应的四类病历档案管理模式。论文主要对国内外病历档案管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论证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阐述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等。作者在厘定病历档案、病历档案管理和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概念的基础之上,明确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定义,分析四个病历档案管理阶段的内容与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阐述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和档案模式管理理论等理论在各个章节中的具体应用。作者将1921年至1981年期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时期确定为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此阶段通过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等环节实现管好病历档案。建立病案室,医院实现对病历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为医院的医务人员可以提供病历档案实体。此阶段,病历档案管理的所有业务流程都是在病案室内进行。这一阶段病历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病历档案实体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管好病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前后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实现管好病历档案的实体管理模式,主要是为医疗机构内部医疗业务、科学研究等提供实体利用服务,体现为病历档案的备查、备考和凭证作用。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无法对病历档案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导致病历归档之后,发现病历档案内涵质量不高或存在缺陷时无法弥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强劲发展,医疗业务增长提速,病历档案数量快速增加,利用病历档案的频率与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1982年卫生部从国家层面第一次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和《全国省地市综合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分别从医院管理和病历档案管理两个层次对病历档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全国省地市综合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将全程管理的理念运用于病历档案管理。这便要求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在原有病历档案实体管理的基础之上,要走出病案室与临床业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医务人员写好病历。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将病历档案管理职能前移到诊断治疗、检验检查和护理服务等病历运行阶段。病历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不再局限在病案室,工作流程需要在原有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的基础之上,超前到临床业务阶段,通过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等管理内容,控制病历的产生与运行,实现写好病历档案。写好病历档案纳入病历档案管理范畴,标志着病案档案管理正式进入全程管理模式阶段,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等成为病历档案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下,病历档案的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医院之外的利用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通过《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同年卫生部印发《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病历档案管理进入信息管理时代。病历档案信息管理借助于电子病历系统,成为深化卫生改革、卫生事业发展,以及病历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不仅病历档案数量增长加快,而且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利用等都对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关注病历档案内涵为主的管理内容,但是仅关注全程管理病历档案已经不能适应新阶段的快速、及时响应病历档案信息需求;另外由于缺乏系统规划,以前所建的病历档案与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病历档案信息无法实时共享,形成了病历档案信息孤岛。病历档案管理的窘境,客观上需要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寻求新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改善病历档案信息孤岛现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建好病历档案,便成为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新任务。病历档案管理需要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建好病历档案,可以为临床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和社会各界快速、及时提供病历档案信息服务。同时,借助电子病历系统,采集、组织、存储、传递和利用病历档案信息,实现建好病历档案的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运行病历内涵质量,提高归档病历档案的管理效率,既可以满足病历档案实体管理要求又可以实现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需求。随着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如何“用好病历档案”便成为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解答的新问题。健康管理要求病历档案跨医疗机构共享,为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病历档案的主体将不再局限于一个医疗机构、一个病人,而是需要将病历档案信息纳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与公共卫生机构协同共建共享病历档案,产生的病历档案信息服务于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病历档案的形式也不断拓展,由文本向图形、影像、音频、视频、多媒体、传感信号,从单系统数据向大数据转换,并且出现从一个医疗机构向多个医疗机构转换,从医疗机构向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协同转换;病历档案数据为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病历档案数据生产和挖掘,服务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给病历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内容。病历档案数据不断丰富,病历档案管理精细至数据层面,病历档案数据管理的结果将会不断提升病历档案的知识价值。病历档案数据管理一方面会将管理的对象向组成病历档案信息的数据转移;另一方面会提升病历档案管理结果的价值,通过病历档案知识生产,充分挖掘病历档案的价值。作者对近百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提出,可以依据典型事件划分病历档案管理阶段,且各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每个病历档案管理发展阶段具有明确的管理内容。基于病历档案管理二元性特点,在理出管好、写好、建好、用好这一发展主线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病历档案管理的空间范围逐渐扩大、作用越来越大,流程更加复杂,由实体管理不断向信息管理演进与发展的规律。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的内在发展动力是不断满足病历档案信息需求。作者关于病历档案管理演进与发展研究的成果,对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病历档案管理员掌握病历档案发展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孙云,张方成[6](2018)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神经重症监护及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因伤情严重,复杂,在处理上要比单纯颅脑损伤复杂,其致残率、病死率高;神经重症监护(NICU)为该类病人提供了更专业、更全面、更精准的监护及治疗,一定程度上提高救治成功率。本文总结了合并多发伤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NICU及治疗。
吴涛[7](2017)在《电针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颅脑损伤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水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以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以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来研究电针介入治疗及治疗时间的不同对TBI大鼠的行为学、脑组织病理改变、脑神经细胞凋亡及水肿的影响,揭示电针治疗颅脑损伤的机理,以期发现电针介入治疗的最佳时间窗,为临床电针治疗TBI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清洁级SD大鼠170只,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60只,每个取材时间点10只)、电针治疗1组(60只,每个取材时间点10只)和电针治疗2组(30只,每个取材时间点10只)。使用电子颅脑损伤仪(electric Cortical Contusion Injury,eCCI)在大鼠颅脑左侧(冠状缝后3mm、矢状缝旁开2.5mm)开颅打击(速度:5.30m/s、深度:4.5mm、停留时间:400ms),制备TBI大鼠模型(空白组和假手术组不打击造模)。取大鼠“百会、关元”,右侧前肢“曲池、合谷”,右侧后肢“足三里、涌泉”,电针1组于造模后4小时介入电针治疗,电针2组于第7天介入电针治疗,两组治疗到第14天结束。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电针的治疗效应:(1)造模后24h、7d、14d、21d对TBI大鼠的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行走功能以及患侧前后肢肢体的回缩力进行评价。(2)造模后24h、72h、7d、10d、14d:(1)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情况;(2)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3)ELISA法检测TBI大鼠血清中NSE及脑组织中TNF-α、TIMP-1浓度的变化;(4)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AKT、TNF-α、Caspase-3、ERK、AQP-4、TIMP-1、MMP-9的变化;(5)免疫荧光检测脑组织中AKT、TNF-α、Caspase-3、ERK、AQP-4、TIMP-1、的变化;(6)Western-blot检测脑组织中AKT、TNF-α、Caspase-3、ERK、MMP-9的变化;(7)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中AKT mRNA、TNF-αmRNA、Caspase-3mRNA、ERK mRNA、AQP-4 mRNA、MMP-9 mRNA、A20 mRNA的变化;(8)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组织中A20 mRNA的变化。结果(1)电针治疗对TBI大鼠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行走功能以及患侧前后肢肢体回缩力的影响: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在24h有明显的差异(P<0.01)。电针治疗1组在术后24h、7d、14d、21d的治疗效果比模型组好(P<0.01),在14d、21d治疗效果比电针治疗2组好(P<0.05)。在21d,电针治疗1组治疗效果与造模前接近,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2组在14d、21d治疗效果比模型组好(P<0.05)。(2)损伤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显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完整,脑神经细胞形态正常。电针治疗1组脑组织炎症、水肿等在术后24h、72h、7d、10d、14d的改变比模型组好;电针治2疗组在术后10d、14d脑组织炎症、水肿等病理学的改变比模型组好术后,比电针治疗1组差。(3)血清中NSE含量的变化:术后24h模型组、电针治疗1组血清中NSE浓度明显升高,在72h达到最高,在第7d、10d呈现下降的趋势;14d电针治疗1组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1组在第10d、14d血清中NSE浓度比电针治疗2组低(P<0.01),在24h、72h、7d、10d、14d比模型组低(P<0.01)。电针治疗2组第10d、14d血清中NSE浓度比模型组低(P<0.01)。(4)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模型组、电针治疗1组、电针治疗2组在术后24h、72h、7d、10d脑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均比假手术组和空白组高(P<0.01)。模型组比电针治疗1组高(P<0.01),两组在术后24h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在72h达到最多,在第7d、10d呈现下降的趋势。电针治疗2组在10d、14d细胞凋亡比电针治疗1组高(P<0.01),比模型组低(P<0.01)。14d电针治疗1组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电针治疗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5)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TNF-α、AKT、Caspase-3、ERK及其mRNA的变化: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损伤脑组织中TNF-α、Caspase-3、ERK及其mRNA表达量在术后均升高(P<0.05),在72h达到最高;AKT及其mRNA表达量在术后下降(P<0.05),在72h达到最低。电针治疗1组与电针治疗2组损伤脑组织中TNF-α、Caspase-3、ERK及其mRNA表达量在术后均下降(P<0.05),电针治疗1组在第7d下降到最低;AKT及其mRNA表达量在术后上升(P<0.05),电针治疗1组在第7d上升到最高。(6)脑水肿相关蛋白AQP-4、TIMP-1、MMP-9及其mRNA以及抑制细胞凋亡A20 mRNA的变化: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损伤脑组织中MMP-9及其mRNA表达量在术后均升高(P<0.05),在72h达到最高;AQP-4、TIMP-1及其mRNA以及A20 mRNA表达量在术后均下降(P<0.05),TIMP-1、A20 mRNA在72h达到最低,AQP-4在第7d下降到最低;电针治疗1组与电针治疗2组损伤脑组织中MMP-9及其mRNA表达量在术后均下降(P<0.05),电针治疗1组在第7d下降到最低,AQP-4、TIMP-1及其mRNA以及A20 mRNA表达量在术后上升(P<0.05),电针治疗1组TIMP-1、A20 mRNA在第7d上升到最高,AQP-4在第72h上升到最高。结论(1)电针能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行走功能、大鼠右侧前后肢肢体回缩力,减轻损伤脑组织出血、水肿、炎症,降低血清中NSE的浓度,抑制脑细胞凋亡,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2)电针能明显减少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与炎症、细胞凋亡有关的TNF-α、Caspase-3、ERK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增加与细胞存活、增值分化有关的AKT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且电针介入治疗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3)电针能明显抑制引起颅脑损伤大鼠脑水肿蛋白MMP-9及mRNA的表达量,增加消除脑细胞水肿、减轻炎症,并与细胞存活有关的AQP-4、TIMP-1蛋白及其mRNA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的A20 mRNA的表达量。实验研究显示:早期电针介入对脑水肿及细胞凋亡的预防效果更显着。
房芳[8](2017)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病案数据库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的临床病案资料,详细收集死亡病人的疾病构成、分布以及临床特征,探讨神经外科疾病的预后相关因素,为专科疾病预防、改善患者预后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本研究从四川省人民医院病案科收集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2年期间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的病案信息和病历系统,疾病诊断采用ICD-10进行分类。在病历系统中逐一核对并补充所有病人住院期间的详细数据,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入院时的一般身体状况、意识状态、所患基础疾病、影像检查结果、手术情况、住院期间的疾病进展、并发症以及具体死亡原因等详细资料。根据所得资料对病人病情进行详细的评分与分级,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本论文实验结果如下,1)纳入分析病案6440例,男性3534,女性2906人,性别比1.22:1,年龄范围102天至97岁,中位年龄63岁,颅脑损伤1264例,脑血管疾病1901例,颅内肿瘤1508例,其他病变1767例。手术治疗3667例,平均住院时间16.00±17.43天,出院时痊愈2122例,好转3222例,未愈/其他892例,死亡204例。2)死亡组:男女比1.95:1; WHO年龄分段:青年组22例、中年组64例、老年前期61例和老年组57例;脑血管疾病(53.43%)和颅脑损伤(30.88%)死亡构成比较高,年病死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主要死因依次为中枢性呼吸衰竭(58.82%)、脑疝(23.04)、多器官功能衰竭(6.86%)、心肺功能不全(2.94%)、肺部感染(2.94%)、感染性休克(1.96%)。3)外伤死亡:63例,男女比2.71:1,中年(28.57%)、老年(31.75%)偏高,致伤原因:摔伤(46.03%)和车祸(38.10%)。特重型(60.32%)者常早期(3天内52.63%)死亡。4)脑血管疾病死亡:109例,男女比0.95:1,多数患者(85.32%)起病1天内入院;出血脑卒中100例,缺血性9 例;Claassen CT 分级 3 级 11/23 例,Hunt-Hess 分级 3 级 7/21 例;ICH 评分 3 分34/77例;3h内死亡47例,3~24h死亡46例,其中GCS 3~5分分别为30,25例,脑干、基底节出血平均住院存活1.91h和6.18h。5)脑肿瘤死亡:20例,男女比0.82:1,中年(45.00%)为主,手术14例。6)预后相关因素:原发疾病与预后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伤组预后的相关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败血症、急性肾功能不全、脑疝以及是否手术;血管组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呼吸系统病史、败血症、急性肾功不全、脑疝以及是否手术;肿瘤组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肺部感染、继发性癫痫、电解质紊乱以及消化道出血。本论文结论如下,1)神经外科住院以男性、中老年病人居多,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颅脑损伤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三大常见住院疾病。脑血管疾病和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急诊入院率和病残病死率。2)死亡病人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脑血管疾病和颅脑损伤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最常见死亡疾病,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年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3)住院存活时间与脑干、基底节等生命关键结构损伤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中枢性呼吸衰竭与脑疝是最主要死因,其次是多器官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和肺部感染,强调在积极处理专科疾病同时加强并发症的综合防治;5)根据疾病分布特点进行个体化综合性防治。
王黎鹏[9](2017)在《红细胞分布宽度和严重多发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unit,ICU)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关系,如何更好的评估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方法:自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杭州两家创伤中心124例病人。调查对象为新入住ICU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调查时间自患者入住ICU后第1、3、5天或直至转出ICU或自动出院。记录患者的一般指标,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入ICU时间、入院诊断、受伤机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II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入科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呼吸频率、体温、是否机械通气。RDW相关信息,记录患者入ICU第1天、第3天、第5天的RDW,入ICU后患者是否输血,记录入ICU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记录患者谷丙转氨酶、肌酐。调查对象预后相关信息,包括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是否发生并发症(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sis,VTE)、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多器官功能不全(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预后转归(包括好转至普通病房、死亡/病情恶化而自动出院)。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range,IQR)表示,计数资料以比或率表示。两组间单因素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单因素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单因素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死亡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复测量数据(RDW)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比较采用Z检验。筛选与D3RDW显着相关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纳入研究的124例患者中,男性93例(75%),女性 31 例(25%);年龄(56±15)岁;APACHE Ⅱ评分中位数 20(17,26);ISS评分中位数21(18,30);主要的受伤机制为道路交通伤,共89例(71.8%),其余依次为高处坠落(12.9%)、挤压伤(6.5%)、锐器伤(4.8%)及其他(4.0%)。入ICU时机械通气患者72例,占58.1%。两家医院ICU患者在年龄(56±15岁vs 57±16岁,P>0.05)、APACHE Ⅱ评分[20(16,26)vs 20(18,26),P>0.05]、ISS评分(20(18,28)vs22(18,30),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RDW的变化情况: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RDW变化情况,死亡组D1RDW[15.8(14.8,16.7)vs14.5(13.7,15.5),P<0.001)、D3RDW[17.0(15.0,17.7)vs 13.8(13.6,14.9),P<0.001)、D5RDW(17.4(15.3,18.2)vs 13.5(13.0,14.3),P<0.001]均较存活组明显升高,统计学有明显差异。重复测量资料组间效应一元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间R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曲线显示死亡组RDW逐渐增加,而存活组RDW逐渐降低。进一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3RDW与ICU住院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有关,四者无明显多重共线性问题。3.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3RDW增加(OR 2.14,95%CI:1.22~4.12)、APACHE Ⅱ评分(OR 1.33,95%CI:1.01~1.62)、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OR 14.48,95%CI:1.25~26.77)、主要并发症(OR 2.10,95%CI:1.16~3.81)、ISS 评分(OR 1.24,95%CI:1.07~1.44)是严重多发伤患者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不同时点RDW对严重多发伤病人患者预后评价:分别绘制严重多发伤患者入ICU后第1、3、5天的RDW对死亡的ROC曲线,结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2,0.846,0.857,均显着>0.5(P均<0.001)。根据统计结果,以Youden指数最大的切点为最佳临界点,计算入ICU后第1、3、5天RDW对死亡预测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15.6%、16.5%、15.3%。对第1、3、5天RDW曲线下面积进行两两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如何更好的评价患者预后:分别绘制严重多发伤患者入ICU后第3天的RDW、ISS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对死亡的ROC曲线,结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882,0.908,均显着>0.5(P 均<0.001)。计算 D3RDW、ISS 评分、APACHEⅡ评分对死亡预测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16.5%、23、22。两两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3RDW+ISS评分或D3RDW+APACHE Ⅱ评分联合预测时,曲线下面积均为0.934。进一步多组比较显示,D3RDW分别联合ISS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与单纯D3RDW预测死亡的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提示,RDW能反应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D3RDW增加、APACHE Ⅱ、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ISS评分是严重多发伤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第1、3、5天RDW对死亡预测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15.6%、16.5%、15.3%。D3RDW、APACHE Ⅱ、ISS评分在评价预后上无区别,D3RDW加入APACHE Ⅱ或ISS评分,并不能提高后者评价的价值。
周瑞玲[10](2017)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复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颅内肿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手术切除是其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术中需维持正常脑组织灌注和氧供,优化手术条件便于肿瘤切除,确保病人从麻醉中迅速恢复以利于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本研究对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在麻醉期间输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观察术中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和脑乳酸生成率(LacPR)等脑氧代谢指标的改变,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液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记录术中生命体征,探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分级ⅡⅢ级,Glasgow评分(GCS)15分,无心肺功能障碍,无肝肾疾病、心律失常、周围动脉广泛性闭塞性疾病及凝血异常等。经过签订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两组(n=20):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复合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组(N组)。所有患者均监护心电、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体温,建立外周静脉液路。局部麻醉后在左侧桡动脉处穿刺置管,通过Flo Trac传感器与Vigileo监测仪(Edwards公司,美国)连接。诱导用咪达唑仑0.04mg/k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和舒芬太尼0.5μg/kg,满足插管条件后置入气管导管,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设定潮气量为810ml/kg,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040mmHg之间。在右股静脉处穿刺置管;在右颈内静脉处逆行穿刺置管至颈内静脉球部。以36mg/(kg·h)速率输注丙泊酚和0.10.3μg/(kg·h)速率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G组当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高于13%超出5分钟时,指示患者体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需要补液以使其低于13%;当SVV降低至13%以下时,以12ml/(kg·h)的速度补充维持所需液体。n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静脉输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速度为0.010.03μg/(kg·min),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mmhg,其他同g组。两组术中均维持hb>8g/dl。在两组中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打开硬脑膜时(t2)、开硬脑膜1h(t3)、术毕(t4),抽取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球部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ca-jvo2、cero2、脑血流/脑氧代谢率比值(cbf/cmro2比值)和lacpr。取颈内静脉球部静脉血2ml至试管静置后离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s-100b蛋白的含量。记录并统计术中总液体量、晶体液入量、胶体液入量、出血量和尿量。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asa分级构成比、体质指数(bmi)和麻醉时长(min)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各时点心率(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的map在t4时点与g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g组的map在不同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的map在t4较t1t3时点明显升高(p<0.05);其余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n组的总液体量和晶体液入量低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各时点的ca-jvo2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在t3、t4较t1时点明显下降;n组的ca-jvo2值在t2较t1时点明显下降(p<0.05);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在t3、t4时点g组的cero2与n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g组在t4较t1、t2时点明显下降(p<0.05);n组的cero2在t3较t2时点明显升高(p<0.05);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两组各时点lacp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g组的cbf/cmro2在t3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5);n组在t2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5);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两组各时点血清s100b蛋白含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在t4时点较t1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在麻醉期间输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可减少术中输液量,维持内环境稳定,增加肾脏的灌注和尿量;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脑灌注和脑氧供需关系。
二、颅脑损伤病与心脏功能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脑损伤病与心脏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通窍活血方对颅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
1.5.1 mNSS评分 |
1.5.2 认知功能 |
1.5.3 血清S100B、NGF、BDNF水平 |
1.5.4 脑组织病理表现 |
1.5.5 脑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表达情况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各组大鼠不同时间mNSS评分比较 |
2.2 各组大鼠认知功能比较 |
2.3 各组大鼠血清S100B、NGF、BDNF水平比较 |
2.4 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表现 |
2.5 各组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比较 |
3 讨 论 |
(2)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原则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及病例分析 |
1.2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伤因 |
2.3 颅脑损伤的程度、损伤类型、合并伤类型及诊疗情况 |
2.4 预后及死因分析 |
3 讨论 |
(3)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
2.1 研究一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研究结果 |
2.1.5 讨论 |
2.2 研究二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对象 |
2.2.3 研究方法 |
2.2.4 研究结果 |
2.2.5 讨论 |
第三部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问卷研制 |
3.3 实施调查 |
3.4 质量控制 |
3.5 调查结果 |
3.6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撰写与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统计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5)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病历档案 |
2.1.2 病历档案管理 |
2.1.3 病历档案管理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档案管理理论 |
2.2.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全程管理理论 |
2.2.4 数据管理理论 |
2.2.5 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 |
2.2.6 档案管理模式理论 |
第三章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1921-1981) |
3.1 建立病案室标志进入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 |
3.2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
3.2.1 收集 |
3.2.2 整理 |
3.2.3 鉴定 |
3.2.4 保管 |
3.2.5 供应 |
3.3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分析 |
3.3.1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定义 |
3.3.2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特点 |
3.3.3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不足 |
3.4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1982-2001) |
4.1 两个文件标志进入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 |
4.2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
4.2.1 规划 |
4.2.2 指导 |
4.2.3 监督 |
4.2.4 协助 |
4.3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分析 |
4.3.1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定义 |
4.3.2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特点 |
4.3.3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不足 |
4.4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2002-2015) |
5.1 一个纲要标志进入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 |
5.1.1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要求建好电子病历系统 |
5.1.2 电子病历系统的四个发展阶段 |
5.1.3 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的类型 |
5.1.4 建设电子病历系统的目标与任务 |
5.1.5 电子病历系统的三类功能 |
5.1.6 电子病历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
5.1.7 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变革 |
5.2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
5.2.1 采集 |
5.2.2 组织 |
5.2.3 存储 |
5.2.4 传递 |
5.2.5 利用 |
5.3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分析 |
5.3.1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定义 |
5.3.2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特点 |
5.3.3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不足 |
5.4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2016—) |
6.1 进入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的两个标志性事件 |
6.2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
6.2.1 数据生产 |
6.2.2 数据挖掘 |
6.3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分析 |
6.3.1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定义 |
6.3.2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特点 |
6.4 本章结语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病历档案信息需求与信息技术驱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 |
7.1.2 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内容不断丰富 |
7.1.3 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6)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神经重症监护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一、常规诊断与治疗 |
二、NICU监护 |
三、NICU治疗 |
(7)电针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颅脑损伤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水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研究路线图 |
第一部分 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行为学及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训练 |
2.1.1 动物分组 |
2.1.2 大鼠行为功能训练及评分 |
2.1.3 模型打击设备 |
2.2 TBI大鼠模型制备过程 |
2.3 模型评价 |
2.3.1 大鼠生命体征的观察、行为学评价 |
2.3.2 TBI大鼠造模及治疗情况评估记录表 |
2.4 针刺治疗方案 |
2.5 动物取材 |
2.6 血清中NSE含量变化ELISA检测 |
2.6.1 血清样本采集方法 |
2.6.2 实验操作步骤 |
2.7 病理切片及染色 |
2.7.1 切片准备 |
2.7.2 染色 |
2.8 细胞凋亡检测 |
2.8.1 工作原理 |
2.8.2 主要试剂 |
2.8.3 实验步骤 |
2.9 数据统计与图像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鼠生命体征情况 |
3.1.1 各组动物出血情况 |
3.1.2 造模时大鼠抽搐、术后呼吸情况以及存活情况 |
3.2 大鼠行为学评价结果 |
3.2.1 大鼠神经功能评价结果 |
3.2.2 大鼠平衡功能评价结果 |
3.2.3 大鼠行走功能评价结果 |
3.2.4 大鼠右侧前肢肢体回缩力测试结果 |
3.2.5 大鼠右侧后肢肢体回缩力测试结果 |
3.3 光镜检测 |
3.4 血清中NSE变化的ELISA检测 |
3.4.1 标准曲线制作 |
3.4.2 各组大鼠血清中NSE实际浓度的统计 |
3.5 细胞凋亡变化的检测 |
3.5.1 细胞凋亡检测图片结果 |
3.5.2 细胞凋亡检测平均光密度值统计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调控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训练 |
2.2 TBI大鼠模型制备及评价 |
2.3 针刺治疗方案及动物取材 |
2.4 脑组织中蛋白含量变化ELISA检测 |
2.4.1 脑组织样本采集方法 |
2.4.2 实验操作步骤 |
2.5 免疫组化检测 |
2.5.1 抗原修复液配制 |
2.5.2 实验步骤 |
2.6 免疫荧光检测 |
2.6.1 工作液配制 |
2.6.2 实验步骤 |
2.7 Western-blot检测 |
2.7.1 工作液配制 |
2.7.2 脑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
2.7.3 Western-blot实验步骤 |
2.8 荧光定量PCR检测 |
2.8.1 引物设计 |
2.8.2 创伤脑组织中总RNA提取 |
2.8.3 RNA检验 |
2.8.4 RNA反转录 |
2.8.5 PCR扩增实验 |
2.9 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TNF-α 浓度变化的检测 |
3.1.1 ELISA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TNF-α 浓度变化 |
3.1.2 免疫组化法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TNF-α 的变化 |
3.1.3 免疫荧光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TNF-α 的变化 |
3.1.4 Western-blot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TNF-α 的变化 |
3.1.5 荧光定量PCR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TNF-α m RNA的变化 |
3.2 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KT变化的检测 |
3.2.1 免疫组化法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KT变化的检测 |
3.2.2 免疫荧光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KT的变化 |
3.2.3 Western-blot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KT的变化 |
3.2.4 荧光定量PCR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KT m RNA的变化 |
3.3 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 变化的检测 |
3.3.1 免疫组化法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 的变化 |
3.3.2 免疫荧光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 的变化 |
3.3.3 Western-blot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 的变化 |
3.3.4 荧光定量PCR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 m RNA的变化 |
3.4 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ERK变化的检测 |
3.4.1 免疫组化法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ERK的变化 |
3.4.2 免疫荧光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ERK的变化 |
3.4.3 Western-blot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ERK的变化 |
3.4.4 荧光定量PCR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ERK mRNA的变化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调节脑水肿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训练 |
2.2 TBI大鼠模型制备及评价 |
2.3 针刺治疗方案及动物取材 |
2.4 脑组织中蛋白含量变化ELISA检测 |
2.5 免疫组化检测及免疫荧光检测 |
2.6 Western-blot检测 |
2.7 荧光定量PCR检测 |
2.8 原位杂交检测 |
2.8.1 A20 mRNA序列 |
2.8.2 主要试剂 |
2.8.3 实验步骤 |
2.9 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QP-4 变化的检测 |
3.1.1 免疫组化法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QP-4 的变化 |
3.1.2 免疫荧光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QP-4 的变化 |
3.1.3 荧光定量PCR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QP-4 m RNA的变化 |
3.2 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TIMP-1 变化的检测 |
3.2.1 ELISA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TIMP-1 浓度的变化 |
3.2.2 免疫组化法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TIMP-1 的变化 |
3.2.3 免疫荧光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TIMP-1 的变化 |
3.3 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MMP-9 变化的检测 |
3.3.1 免疫组化法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MMP-9 的变化 |
3.3.2 Western-blot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MMP-9 的变化 |
3.3.3 荧光定量PCR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MMP-9 m RNA的变化 |
3.4 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20 mRNA变化的检测 |
3.4.1 原位杂交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20 mRNA的变化 |
3.4.2 荧光定量PCR检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20 mRNA的变化 |
4 小结 |
讨论 |
1 中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2 针灸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
3 针灸治疗颅脑损伤穴位选择的依据 |
4 电针治疗颅脑损伤时间选取的依据 |
5 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行为学及血清中NSE的影响 |
5.1 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5.2 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血清中NSE的影响 |
6 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水肿的调控机制 |
6.1 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
6.1.1 PI3K/AKT在颅脑损伤后脑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6.1.2 Caspase-3 在颅脑损伤后脑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6.2 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神经细胞水肿的调控机制 |
6.2.1 PI3K/AKT在颅脑损伤后脑神经细水肿中的作用 |
6.2.2 AQP-4 在颅脑损伤后脑神经细水肿中的作用 |
6.3 脑水肿与脑神经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
6.4 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图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材料 |
附件 1: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附件 2: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件 3:TBI大鼠造模及治疗情况评估记录表 |
附件 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论着及所获课题科研成果 |
(8)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病案数据库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颅脑外伤 |
1.3 脑血管疾病 |
1.3.1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内动脉瘤 |
1.3.2 自发性脑出血 |
1.4 颅内肿瘤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来源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住院病人总体情况 |
3.1.1 性别、年龄、疾病构成比 |
3.1.2 死亡患者急诊、平诊入院情况 |
3.1.3 治疗情况 |
3.1.4 预后情况 |
3.1.5 各月份出院人数及死亡人数统计 |
3.1.6 死亡原因构成及分布统计 |
3.1.7 死亡患者入院年龄与住院存活时间关系 |
3.2 外伤组患者数据统计 |
3.2.1 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3.2.2 死亡患者致伤原因与性别、年龄分布统计 |
3.2.3 基础疾病统计 |
3.2.4 死亡患者伤情分级与生存时间 |
3.2.5 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3.2.6 并发症构成及分布统计 |
3.2.7 死亡病人血肿部位与手术情况统计 |
3.2.8 多因素预后分析 |
3.2.9 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
3.3 血管组患者数据统计 |
3.3.1 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3.3.2 基础疾病统计 |
3.3.3 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与就诊时间、预后关系 |
3.3.4 脑出血不同出血部位与生存时间差异分析 |
3.3.5 卒中类型、卒中部位的分布与手术情况 |
3.3.6 出血性卒中的评分与分级 |
3.3.7 并发症构成及分布统计 |
3.3.8 多因素预后分析 |
3.3.9 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
3.4 肿瘤组患者数据统计 |
3.4.1 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3.4.2 基础疾病统计 |
3.4.3 并发症构成及分布统计 |
3.4.4 病理类型与手术情况 |
3.4.5 多因素预后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流行病学特点 |
4.2 死亡案例分析 |
4.2.1 死亡患者月份分布 |
4.2.2 死因分析与并发症防治 |
4.3 颅脑损伤 |
4.4 脑血管疾病 |
4.5 颅内肿瘤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5.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红细胞分布宽度和严重多发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及时间 |
2.3 调查内容 |
2.4 研究指标的定义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 |
3.2 12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不同情况下RDW比较 |
3.3 RDW变化情况 |
3.4 ICU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
3.5 不同时点RDW对ICU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的ROC曲线分析 |
3.6 D3RDW与ISS/APACHE Ⅱ评分对ICU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的ROC曲线比较分析 |
3.7 D3RDW联合ISS评分或APACHE Ⅱ评分对ICU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的ROC曲线比较分析 |
4 讨论 |
4.1 RDW的变化趋势 |
4.2 严重多发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分析 |
4.3 不同时点RDW对严重多发伤病人患者预后评价 |
4.4 如何更好的评估严重多发伤的预后 |
4.5 研究不足 |
5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复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危重患者的液体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颅脑损伤病与心脏功能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通窍活血方对颅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及机制探讨[J]. 杨琳,王丽,王晨,王立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8)
- [2]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原则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J]. 付胜伟,秦龙,梁广,刘志广,刘晓勇. 中国处方药, 2020(05)
- [3]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D]. 房玉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4]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D]. 吴小龙.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7)
- [5]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D]. 何小菁. 南京大学, 2018(04)
- [6]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神经重症监护及治疗[J]. 孙云,张方成. 临床外科杂志, 2018(08)
- [7]电针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颅脑损伤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水肿机制研究[D]. 吴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8]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病案数据库及预后分析[D]. 房芳.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3)
- [9]红细胞分布宽度和严重多发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王黎鹏. 浙江大学, 2017(01)
- [10]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复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D]. 周瑞玲.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