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可思议?尽在诺基亚科技(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丽[1](2017)在《基于自建语料库的广告语篇的语用预设研究》文中指出广告在现实中起着价值引领的作用,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强制性、灌输型的现代广告语篇常常使受众反感,而语用预设的恰当运用正好可以实现广告隐蔽而委婉的劝说作用,广告语言和预设理论的结合正是两者发展的需要,因此广告语篇的预设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的广告语篇研究视角多元,但以定性研究为主,普遍具有重复性和零散性,不够系统和深入;所采用的广告语料陈旧、零散,多以从网络、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的商业广告为主,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广告受众理解的角度和预设使用不当的现象关注较少。本文第一章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目标及章节结构,本文的语料库建设和研究方法是本章的重点。本文的语料库是本人基于2001年至2015年的《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中的广告作品建立的,共收集含有语用预设的广告889篇;研究方法上注重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第二章回顾了广告语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重点评述基于预设理论的广告语篇研究的成果和不足。第三章通过概念界定、特点描述和举例分析从狭义的语用预设、文化预设和认知预设三个层面对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现象进行了定性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预设理论在多大程度上为广告语篇所利用以及如何指导广告语言创作并如何引导受众理解和接受。第四章对不同层次的语用预设进行对比分析,并全面探讨了巧妙利用预设的积极作用和预设使用不当的消极影响。第五章总结研究发现,指出创新点、局限性和研究展望。研究发现,广告语篇中语用预设的使用情况非常普遍;广告语篇中的狭义语用预设可以巧妙地实现广告的劝说意图,文化预设可以增强广告语篇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而认知预设可以迎合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并唤起受众的情感认同,因此,预设理论的确对广告语篇的制作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对广告语篇的理解和接受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梁珊珊[2](2014)在《中国广告中关于德国定型看法的动态构建 ——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对中国杂志广告中出现的关于德国的定型看法的动态构建进行探讨。论文采用中国新闻类期刊中居于领先地位的《三联生活周刊》作为研究语料,以Siegfried Jager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广告分析模式并考虑到本文广告分析的特点之后形成适合本文目的的研究方案,在该研究方案的框架下,本文对1996年至2012年《三联生活周刊》中273则含有关于德国定型看法的广告进行量化和质性研究,归纳出德国产品广告及他国产品广告中体现出的不同层面的关于德国的定型看法,并结合广告的社会历史语境,对这些广告中关于德国的定型看法与社会历史语境的构建关系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综合阐释。本篇论文共由五部分组成:导论、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方案、实证研究及结束语。导论部分首先明确了论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的范围作了清晰的界定,之后该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关于定型看法的研究现状按照不同研究领域作了细致的梳理。在完成了对定型看法研究现状总结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了本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在理论基础部分,本文对定型看法和广告这两个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细致的理论阐述:首先从定型看法的概念及产生、特征、分类和作用四个方面理清了关于定型看法的基本理论,同时仔细区分了易和定型看法混淆的几个概念;之后对广告的概念、构成、分类及广告诉求作了详细的阐释。最后,本文对定型看法和广告及以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定型看法在广告中的运用和所发挥的作用作了小结。研究方法与方案部分首先对本文采用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的基本脉络进行了梳理,然后对本文重点采用的Siegfried Jager提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作了详细的阐释。在结合了广告细致分析,同时考虑到研究对象数量变化及中文表述的特点之后,本文对Siegfried Jager扌比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调整和整合,最终形成了针对中国广告话语中关于德国定型看法的具体研究方案。实证研究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将《三联生活周刊》中关于德国的定型看法分为德国产品广告及他国产品广告中的定型看法两大部分,分别对其进行量化和质性研究:一方面对广告总数、广告产品类型等进行数据统计,在结合相应的语境和意识形态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统计出的结果进行动态的篇章阐释;另一方面基于对广告内容和形式层面的细致分析,同时结合相应的语境和意识形态分析对关于德国的定型看法进行质性角度的动态篇章阐释。最后,综合阐释量化和质性分析的研究结果,从定型看法的动态发展趋势和具体内容两个方面对《三联生活周刊》中关于德国的定型看法以及其和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构建关系进行综述。结束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导论部分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对该领域可继续拓展进行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孙科[3](2013)在《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 ——基于《中国体育报》广告的分析》文中提出在国内广告史学的研究中,新中国体育广告的发展研究是个盲点。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中国体育报》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广告学的有关理论,系统总结了新中国体育广告的类型、特点,分析了新中国体育广告发展与体育、时代的关系,勾勒出新中国体育广告的发展状况,并对新中国体育广告进行了反思。研究结论表明:(1)目前,新中国体育广告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9)、恢复发展期(1979-1991)、快速发展期(1992-1999)和稳定发展期(2000-2008)。(2)生活资料的缺乏、教育的需求和文化热导致了体育图书报刊杂志广告是改革开放以前和恢复发展期广告数量最多的类型。在体育社会化政策的导向下,恢复发展期出现了体育赞助营销广告。快速发展期,受市场经济的的驱动,运动用品广告的数量最多。21世纪以后,体育广告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体育信息广告迅速增多。(3)从体育广告的演进来看,体育广告的标题、标题、插图、标语,开始以符合信息传递规律和广告目标要求的方式加以布局组合,体育广告的创意从“语言修辞的变化”向“形象及画面意境的营造”的手法转变。(4)从时代发展来看,体育赛事与赞助的紧密结合,感性诉求的理念的引入,碎片化营销时代的到来,影响了体育广告的发展,导致了体育广告在不同时代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也体现出了体育广告信息告知、售卖推介、品牌传播的不同功能。(5)名人体育广告经历了由厂长到集体形象、个人品牌过渡的阶段,80年代多以厂长形象为主,90年代体育明星创业集企业形象代言和企业运营为一体,是体育明星与运动队集体形象并存的时期。21世纪以后,体育明星代言成为主流。差异化营销背景下的体育名人广告,不仅有体育明星代言,娱乐明星代言体育产品也成为一种新的促销形式。(6)体育广告记录了体育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引领了社会的风尚,影响了人们的着装、休闲娱乐的方式和审美体验。体育广告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方便人民生活和宣传国家体育的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周宏刚[4](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靳清[5](2013)在《技术的经济功能与经济增长》文中认为萨谬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有句名言:鸡只是一个鸡蛋制造另一个鸡蛋的途径。生物的主要功能甚至不是生产出另一个生物,而是它的基因。人类社会也有它的“基因”,这就是生产技术。人世间的兴衰都不过是一片历史云烟,保存下来的只是技术遗产。从人类的最早记录起,到现在的时代为止,技术进步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支配现象。“没有技术,就没有经济。”长久以来,人们总把技术进步视为一种当然,因而缺少系统的、深度的研究。在技术领域,中国曾经领先世界,近代又落后于西方。技术落后的直接后果是百年的贫弱和屈辱。技术能够如此定向一个国家与社会,说明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性质。历史地看,技术有两大功能:经济功能和军事功能。目前对技术经济功能的研究还相对贫乏,对技术进步的机制研究也需要深入,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需要在批评的基础上发展。首先,历史地看,技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质。“近代”(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技术的经济功能主要是“耦合”资本和劳动而成“企业”。本文首次提出企业起源的“技术耦合说”,并论证了技术是企业规模的控制变量。相关文章发表在《科学学研究》上。其二、在企业内部,或者在经济体内部,技术、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可能突破旧结构,形成新结构。本文使用“布鲁塞尔器”模型论证了经济结构实现“跃迁”的数理条件。这对新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理论意义。相关文章已发表在《技术经济》上。其三、技术进步如何反映在经济增长之中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难题。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数学推导了经济增长速度与技术步速的关系。并结合导师齐建国研究员提出的新技术扩散中生产者剩余递减、消费者剩余递增的原理,论证了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相关文章即将发表。由于传统的分析工具难以刻画技术现象,新分析工具的引入和新分析思路的确立还需要很多的工作,包括技术的计量等。不过,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力量,那么,技术经济学也必将随之繁荣起来。
《个人电脑》编辑部[6](2012)在《商务专刊——承前启后,蓄势待发》文中研究说明关注并熟知业界发展的读者对于英特尔Tick-Tock(嘀嗒),又称钟摆节奏肯定是耳熟能详。夸张点说,这个在2006年问世的战略,与指导业界发展数十年的摩尔定律在过去几年对于整个PC产业发展的影响已经称得上是并驾齐驱。按照这一节奏,英特尔准时推出了采用22纳米制造工艺,代号为IvyBridge的新一代处理器——第三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随着计算平台的更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用产品也在进行着更新换代。从商用办公环境来看,IvyBridge无疑将成为未来两年主流的商用计算平台,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台式机产品,都将从IvyBridge的诸多新特性中获益。除此以外,在显示、打印以及网络技术方面,都可以看到诸多新应用在逐步被用户采用。为了让您在商用产品采购中有更多的参考,我们在商务专刊中针对计算平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云计算、显示设备、打印设备以及网络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希望在您制定采购计划时能够有所帮助。
巴美淇[7](2012)在《基于图式理论对广告标语翻译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速,广告标语己成为一种表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式。因此,广告标语英汉互译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广告标语的翻译不仅可以促进国家及地区间文化精神的交流,还可以刺激消费,开拓海外市场。图式理论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Kant在1781年提出的。英国心理学家F. C. Bartlett成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图式理论是指人们对于新事物的理解是建立在头脑中已有图式的基础上;在理解新事物时,需将其与己知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图式理论现在广泛的应用于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本论文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别从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内容图式和文化图式四方面指出优秀的广告标语翻译对于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本篇论文将依据图式理论通过对中英广告标语的翻译来研究探讨广告标语翻译中所涉及的问题,以及探究译者在面对不同语言文化现象时所采取的翻译方式及效果。译者对不同图式的运用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以此为中英广告标语的翻译抛砖引玉。
李莉丽[8](2012)在《手机电视节目定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已经全面进入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时代,而3G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对移动用户终端进行高速率高质量的数据传输,同时早在2006年4G技术就已经进入了试验阶段,并即将投入商用。4G与3G相比拥有更加清晰的视频传输质量,其清晰度甚至可以与高清电视相媲美,借助于通信技术的支持,手机电视在3G时代以及不远的4G时代更能够充分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如果说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手机电视的推广带来物理基础上的支持,那么国家对三网融合政策的重视及其在我国的推进实施和3G牌照的发放则为手机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任何一种形式的传播媒介,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支持,由什么运营商运作,其发展最终都要回归到传播内容上来。因此,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更加需要在内容产品上下功夫,尤其是在手机电视节目创作发展还不成熟的状态下。本文主要围绕手机电视节目定位展开,针对手机这一独特的传播媒介特点及其受众群体的特点探索研究适合于手机电视的节目类型形式。全文主要分为四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章内容是对手机电视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一方面从手机电视的传输实现方式和主要技术标准上对其物理基础作描述,另一方面对手机电视在我们国家和世界其他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对手机电视节目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陈述,最后对手机电视在我们国家面临的发展机遇进行分析,对我国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第二章的内容主要是对手机电视节目定位的一个受众分析,对手机电视的媒介特点和其受众使用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手机这一新形式的视听传播媒介特性做分析,不仅对其优点进行分析同时还发现其存在的缺陷,既有其便携移动性、直观性、即时性等优点也存在手机自身屏幕尺寸小、电池续航力低等的限制。从受众角度对手机电视用户的年龄、性别、节目偏好等分析研究,最后总结出手机电视节目的内容应该呈现出短小化、娱乐化、年轻化等特点。第三章内容为全文重点,主要是针对前文的分析定位手机电视节目类型。手机电视作为人们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视”媒介,因为其特殊的媒介特点和受众特点,其节目定位都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电视节目。因此其节目类型定位主要集中在新闻类、影视类、综艺娱乐类等,并且鉴于手机这一特点又出现了新的微电影、手机剧等节目类型。总之,该部分内容主要是对适合于手机电视播放的几大类节目内容形式进行探析总结。第四章内容主要是对手机电视节目的定位研究进行总结,针对不同类型的节目进行节目内容、形式、时长等的定位,最后对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论文从总体来说主要是对手机电视节目定位进行探索性研究,希望为我国的手机电视事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马克·尼凯宁,王好强,钱云华[9](2012)在《“新原始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十四岁的模特儿宋妮雅·亚当斯居住在丹佛,她拍的广告经常在电视上与观众见面,事业正如日中天。一天,她受邀去蒙大拿州拍一则新广告,到达目的地不久就遭到环保激进组织的绑架。原来,所谓的拍广告是一个骗局。环保激进组织的人将她带到了设在冰天雪地里的一处名为"坚固之地"的定居点,这里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人们使用的是石器时代的原始工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突遭变故的宋妮雅心怀忐忑,但是她的不安很快就变成了恐惧:该组织将她在这里生活的情况通过播客向全世界直播,目的是向世人展示,一个宣扬奢侈生活的广告模特在经过他们的调教之后,如何慢慢喜欢上低消耗的原始生活方式。他们希望通过宋妮雅发生重大转变的这一典型事例,让现代社会不再过度依赖石油,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阻止全球变暖的趋势。美国反恐特种联合部队立即开始了营救行动。此时,与宋妮雅失和多年的女儿也在想尽一切办法救出自己的母亲……
连青[10](2010)在《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和不断变革,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无一不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广告作为推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变化和发展也毫不例外,并且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广告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后现代广告进行一次探微。并着重对后现代广告的设计语言风格和构建方式,以及后现代广告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操纵进行了研究和剖析。说起后现代广告,就不能不说“后现代”以及“后现代主义”。因此,本文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后现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产生和发展过程,粗略分析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接着以“现代”和“后现代”的广告形式作比较,阐述后现代广告的主要特征。广告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中。广告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本身的表现形式以及设计理念、设计手法等方方面面也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发生着变革。当现代社会中大量同类产品充斥市场的时候;当同类消费品之间的差异逐渐已经消解、产品本身固有的价值属性已经显得微不足道的时候;当消费者由对商品物质需求转向对商品精神需求、消费形态由最初的物质叫卖到精神沟通再到如今的炫耀性消费的是时候,为了能更好的拉动消费,产品品牌与其承载的形象以及商品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就变的尤为重要了。于是,广告的设计宣传形式由“现代”转向“后现代”,后现代广告就这样“呼之欲出”了,并且在广告设计中愈演愈烈地把“后现代”的各种特征演绎到了极致。在第三章中,从设计语言风格和构建方式两个方面,在对“现代”和“后现代”的广告形式的对比中,阐述后现代广告设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主要特征。通过对后现代广告设计风格和构建方式的论述,我们可以初步的了解后现代的广告形式是如何影响消费者并操纵其消费行为的。后现代广告用它新奇的设计手法与特有的设计理念操纵了大众消费心理,在第四章中将阐述后现代广告设计如何使用用解脱、情感说服、理念灌输以及视觉狂欢的说服方式为,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与震撼,同时操纵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当消费者被后现代广告中所渲染的情感和营造的氛围打动的时候,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感染被同化被说服,在广告人精心设计的声情并茂的广告语境下心甘情愿的变成了广告的“俘虏”。当我们陶醉在西方世界后现代广告所营造的美好景象时,我国的广告正在承受着西方后现代广告理念的冲击,中西文化的差异和碰撞使得中国广告在西方消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夹缝中生长蔓延。为此,在第五章,笔者将结合中国的本土文化,论述后现代广告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和境况。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后现代广告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不可思议?尽在诺基亚科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可思议?尽在诺基亚科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建语料库的广告语篇的语用预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语料库建设与研究方法 |
1.4.1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 |
1.4.2 语用预设的界定和分类 |
1.4.3 本文的语料库建设 |
1.4.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广告语篇研究综述 |
2.1 广告语篇的界定 |
2.1.1 语篇的概念 |
2.1.2 广告与广告语篇 |
2.1.3 广告语篇的特点 |
2.2 国外广告语篇研究回顾 |
2.3 国内广告语篇研究回顾 |
第三章 广告语篇的语用预设分析 |
3.1 广告语篇中的狭义语用预设 |
3.1.1 狭义语用预设的概念 |
3.1.2 狭义语用预设的特点 |
3.1.2.1 狭义语用预设的单向性 |
3.1.2.2 狭义语用预设的隐蔽性 |
3.1.3 狭义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
3.1.3.1 广告语篇中狭义语用预设的分类 |
3.1.3.2 广告语篇中的事实预设 |
3.1.3.3 广告语篇中的信念预设 |
3.1.3.4 广告语篇中的状态预设 |
3.1.3.5 广告语篇中的行为预设 |
3.2 广告语篇中的文化预设分析 |
3.2.1 文化预设的概念 |
3.2.2 文化预设的特点 |
3.2.2.1 文化预设的共知性 |
3.2.2.2 文化预设的合适性 |
3.2.2.3 文化预设的传承性 |
3.2.2.4 文化预设的时代性 |
3.2.3 文化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
3.2.3.1 广告语篇中文化预设的分类 |
3.2.3.2 广告语篇中的修辞文化预设 |
3.2.3.3 广告语篇中的习俗文化预设 |
3.2.3.4 广告语篇中的心理文化预设 |
3.2.3.5 广告语篇中的常识文化预设 |
3.3 广告语篇中的认知预设分析 |
3.3.1 认知预设的概念 |
3.3.2 认知预设的特点 |
3.3.2.1 认知预设的主观性 |
3.3.2.2 认知预设的多维性和动态性 |
3.3.2.3 认知预设的可撤销性 |
3.3.3 认知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
3.3.3.1 广告语篇中认知预设的分类 |
3.3.3.2 广告语篇中的隐喻预设 |
3.3.3.3 广告语篇中的模糊预设 |
3.3.3.4 广告语篇中的原型预设 |
3.3.3.5 广告语篇中的移情预设 |
第四章 广告语篇中语用预设的对比分析与功能分析 |
4.1 广告语篇中的语用预设对比分析 |
4.1.1 狭义语用预设统计分析 |
4.1.2 文化预设统计分析 |
4.1.3 认知预设统计分析 |
4.2 广告语篇中语用预设的积极效果 |
4.2.1 语用预设使广告语篇简洁经济 |
4.2.2 语用预设使广告语篇幽默风趣 |
4.2.3 语用预设使广告语篇信息凸显 |
4.2.4 语用预设使广告语篇委婉含蓄 |
4.3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不当现象及消极影响 |
4.3.1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不足 |
4.3.2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失误 |
4.3.3 广告语篇中的虚假预设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发现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中国广告中关于德国定型看法的动态构建 ——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辞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1 社会学领域 |
1.2.1.2 语言学领域 |
1.2.1.3 跨文化交流研究领域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1 新闻学领域 |
1.2.2.2 跨文化交流研究领域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定型看法 |
2.1.1 定型看法的概念和产生 |
2.1.2 定型看法的特征 |
2.1.3 定型看法的分类 |
2.1.3.1 按照研究对象的特征分类 |
2.1.3.2 按照研究对象的表达层面分类 |
2.1.3.3 按照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分类 |
2.1.3.4 按照研究对象的言语表达类型分类 |
2.1.4 定型看法的作用 |
2.1.4.1 正面作用 |
2.1.4.2 负面作用 |
2.1.5 定型看法和相近概念的区分 |
2.1.5.1 定型看法和偏见 |
2.1.5.2 定型看法和形象/图像 |
2.1.5.3 定型看法和陈旧的看法 |
2.1.5.4 定型看法和象征 |
2.2 广告 |
2.2.1 广告和跨文化广告 |
2.2.2 广告的构成 |
2.2.3 广告分类 |
2.2.3.1 广告的基本分类 |
2.2.3.2 杂志广告 |
2.2.4 广告诉求 |
2.2.4.1 广告诉求的概念 |
2.2.4.2 跨文化广告中的广告诉求 |
2.3 定型看法和媒体及广告 |
2.3.1 定型看法和媒体 |
2.3.2 定型看法和广告 |
2.3.2.1 定型看法在广告中的使用 |
2.3.2.2 定型看法和跨文化广告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方案 |
3.1 话语分析 |
3.1.1 “话语”含义及不同语区对“话语”的研究 |
3.1.2 话语分析的分类 |
3.1.2.1 非批评性话语分析 |
3.1.2.2 批评性话语分析 |
3.1.3 小结 |
3.2 Siegfried Jager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
3.2.1 话语的概念 |
3.2.2 Siegfried Jager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
3.2.2.1 话语与权力 |
3.2.2.2 集体象征 |
3.2.2.2.1 集体象征的概念和特征 |
3.2.2.2.2 集体象征和定型看法 |
3.2.2.2.3 集体象征和话语的文化性 |
3.2.3 Siegfried Jager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
3.2.3.1 话语的构成 |
3.2.3.2 话语的分析模式 |
3.2.3.2.1 语料的收集筛选与结构分析 |
3.2.3.2.2 话语片段的细致分析 |
3.2.3.2.3 小结 |
3.3 广告的细致分析 |
3.3.1 内容层面 |
3.3.2 形式层面 |
3.4 研究方案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4.1 话语语料的选择 |
4.2 关于《三联生活周刊》 |
4.2.1 杂志概况 |
4.2.2 杂志的特色和影响力 |
4.2.3 杂志中的广告 |
4.2.3.1 广告的基本情况 |
4.2.3.2 广告诉求和表现形式 |
4.2.3.3 广告的文化特点 |
4.2.3.4 1996至2012年《三联生活周刊》中的德国产品广告 |
4.3 《三联生活周刊》广告话语中包含的关于德国的定型看法分析 |
4.3.1 含有德国定型看法的语境分析说明 |
4.3.2 德国产品广告中关于德国的定型看法 |
4.3.2.1 量化分析 |
4.3.2.1.1 数据统计 |
4.3.2.1.1.1 广告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
4.3.2.1.1.2 广告产品类型分析 |
4.3.2.1.2 语境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 |
4.3.2.1.3 量化分析的篇章阐释 |
4.3.2.2 质性分析 |
4.3.2.2.1 质性分析说明 |
4.3.2.2.2 具体的质性分析 |
4.3.2.2.2.1 稳定的定型看法 |
4.3.2.2.2.2 变化中的定型看法 |
4.3.2.2.3 语境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 |
4.3.2.2.3.1 关于德国 |
4.3.2.2.3.2 德国及德国企业的推广活动 |
4.3.2.2.4 质性分析的篇章阐释 |
4.3.3 他国产品广告中关于德国的定型看法 |
4.3.3.1 量化分析 |
4.3.3.1.1 数据统计 |
4.3.3.1.1.1 广告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
4.3.3.1.1.2 广告产品类型分析 |
4.3.3.1.1.3 小结 |
4.3.3.1.2 语境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 |
4.3.3.1.3 量化分析的篇章阐释 |
4.3.3.2 质性分析 |
4.3.3.2.1 具体的质性分析 |
4.3.3.2.1.1 稳定的定型看法 |
4.3.3.2.1.2 变化中的定型看法 |
4.3.3.2.2 语境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 |
4.3.3.2.2.1 国产品牌的发展 |
4.3.3.2.2.2 美国汽车中的德国制造 |
4.3.3.2.2.3 德国工业设计奖项 |
4.3.3.2.3 质性分析的篇章阐释 |
4.3.4 对《三联生活周刊》广告话语集束中关于德国定型看法的综合阐释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3)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 ——基于《中国体育报》广告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需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多学科视阈下体育广告的研究成果 |
2.1.1 广告学角度 |
2.1.2 文化学视角 |
2.1.3 产业学切入 |
2.1.4 文艺学视角 |
2.1.5 符号学视角 |
2.2 体育广告定义及分类的相关界定 |
2.3 体育广告文献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4 研究理论的相关界定 |
4.1 体育广告的定义 |
4.2 体育广告的分类 |
4.3 体育广告研究的历史分期 |
5 分析与讨论 |
5.1 新中国体育广告的现实镜像 |
5.2 新中国体育广告的镜像重构 |
5.2.1 改革开放前体育广告的发展(1958—1978) |
5.2.2 恢复发展期的体育广告(1979—1991) |
5.2.3 快速发展期的体育广告(1992-1999) |
5.2.4 稳定发展期的体育广告(2000-2008) |
5.3 新中国体育广告镜像的反思 |
5.3.1 体育广告:广告与体育 |
5.3.2 体育广告:功能的拓展 |
5.3.3 体育广告:观念的演绎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7 研究的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基本统计 |
2.1 样本分布 |
2.2 报道篇幅 |
2.3 稿件来源 |
2.4 发稿地点 |
2.5 消息来源 |
3 议题分析 |
3.1 政治议题 |
3.2 经济议题 |
3.3 军事议题 |
3.4 文化议题 |
3.5 社会议题 |
3.6 环境议题 |
3.7 科技议题 |
小结 |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国家利益 |
5.2 市场压力 |
5.3 政党政治 |
5.4 西方文化 |
5.5 职业理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样本摘要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
(5)技术的经济功能与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技术进步理论述评 |
一、 技术进步的 S 型曲线 |
二、 非 S 型曲线 |
三、 技术范式 |
四、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五、 技术—经济史中的发现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综述 |
一、 基本理论的主干线 |
二、 技术学习与增长收敛 |
三、 技术位于中央位置的模型 |
第三章 技术的耦合功能 |
第一节 技术的历史考察 |
一、 最早的工具技术与经济文明的诞生 |
二、 耕种技术与新型农业经济 |
三、 技术与古典文明、中世纪文明 |
第二节 企业的起源与规模 |
一、 关于企业起源理论的述评 |
二、 一个有关技术的解说 |
三、 耦合过程分析 |
四、 耦合系统的特征 |
第三节 经济组织的发育与技术的“中心细胞”作用 |
一、 一个生物学的例子 |
二、 经济组织的发育 |
第四章 技术的建制与走向 |
第一节 科学建制的兴起 |
一、 科学建制的兴起 |
二、 技术建制的兴起 |
三、 “勤劳革命”、“苏联制度”与中国的“向科学进军” |
四、 技术的走向与偏向 |
第二节 技术进步的歧路点 |
一、 亚军——法国 |
二、 阿根廷的贝隆主义 |
三、 李约瑟之谜:中国科技早慧,为什么没能早成? |
四、 明治维新 |
第五章 技术进步及其耗散结构跃迁功能 |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宏观机制 |
一、 文化的融合 |
二、 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
三、 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
四、 作为一个社会过程的演进 |
第二节 技术进步的微观机制 |
一、 技术进步的动力分解 |
二、 技术进步的“原子” |
三、 种子是怎样发芽的? |
第四节 技术变迁中的耗散结构跃迁 |
一、 数学分析的预处理 |
二、 模型分析 |
第六章 技术进步的事实与指标 |
第一节 作为整体的技术的指标 |
一、 作为整体的技术增长及增长的可能局限 |
二、 未来的技术变化指标 |
第二节 经验的技术增长曲线 |
一、 技术曲线的现象解释 |
二、 使用专利数据的局限 |
第三节 技术进步的非线性 |
一、 技术过程 |
二、 TRIZ 与 S 型曲线 |
三、 信息技术下的 S 型曲线 |
第四节 技术的进步或传播速率 |
一、 模型 |
二、 一个类生物学的技术进化模型 |
三、 TED O’DONOGHUE 等人的广度、专利寿命与技术进步的步速 |
第七章 内生性增长理论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一、 “斯密增长” |
二、 “索洛增长” |
三、 “熊彼特增长” |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
一、 经济增长的解说 |
二、 规范型理论推导 |
三、 技术因子的内生化 |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理论思考 |
一、 战后经济增长的事实 |
二、 什么带来经济增长? |
三、 增长、贫困、就业和平等 |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轨道——一个西方版本 |
一、 单一技术轨道的基准模型 |
二、 选择轨道 |
三、 改变轨道 |
第八章 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第一节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批评 |
一、 生产能力端的缺陷 |
二、 需求端的缺陷 |
第二节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
一、 弗里德曼的增长模型 |
二、 吴易风的增长模型推算 |
第三节 一个新的数学推算 |
一、 技术与经济的历史统一性 |
二、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一、 结论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基于图式理论对广告标语翻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Motivation and Rationale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Layout of this Paper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oretical of Schema Theory |
2.1.1 The Definition of Schema |
2.1.2 The Features of Schema |
2.1.3 The Categorization of Schema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Schema Theory |
2.2.1 Researches Aboard on the Schema Theory |
2.2.2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e Schema Theory |
2.3 The Study on Advertising Slogans |
2.3.1 Introduction on Advertising Slogans |
2.3.2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Slogans |
2.3.3 Previous Study on Advertising Slogans |
2.4 The Proposed Framework |
Chapter 3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Subjects |
3.2 Data Collection |
3.3 Research Methods |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4.1 The Application of Linguistic Schema in Advertising Slogans |
4.1.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guistic Schemata |
4.1.2 The Requirements of Linguistic Schemata |
4.2 The Application of Formal Schema in Advertising Slogans |
4.2.1 Different Forms of the Schemata |
4.2.2 The Choice of the Formal Schema |
4.3 The Application of Content Schema in Advertising Slogans |
4.3.1 The Content Schemata in the Comprehension |
4.3.2 The Content Schema in the Organization |
4.4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Schema in Advertising Slogans |
4.4.1 The Different Roles of Cultural Schemata in Advertising Slogans |
4.4.2 Strategies in Cultural Schemata in Translation of Advertising Slogan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Resume |
(8)手机电视节目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三、 手机电视节目的概念 |
第一章 手机电视的发展现状 |
一、 手机电视的传输实现方式 |
二、 手机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 |
三、 手机电视和手机电视节目的现状 |
四、 手机电视的发展机遇 |
第二章 手机电视的媒介特点及受众分析 |
一、 手机电视的媒介特点 |
二、 手机电视节目的受众分析 |
三、 手机电视节目特点 |
第三章 手机电视节目类型定位 |
一、 新闻类节目 |
二、 综艺娱乐类节目 |
三、 谈话类节目 |
四、 影视类节目 |
五、 动漫类节目 |
六、 教育服务类节目 |
七、 自制类节目 |
第四章 手机电视节目总结及前景展望 |
一、 手机电视节目总结 |
二、 手机电视前景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参考网站 |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后现代主义及其概述 |
2.1 后现代定义的非标准阐述 |
2.2 后现代主义概述 |
2.2.1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定义 |
2.2.2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 |
2.3 后现代广告 |
2.3.1 后现代广告的产生及其背景 |
2.3.2 后现代广告的主要特点 |
第3章 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与构建方式 |
3.1 广告的设计语言 |
3.2 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表现风格 |
3.2.1 品牌符号的运用 |
3.2.2 意识形态的表达 |
3.2.3 谐趣戏谑的生活 |
3.2.4 情色之路的迷恋 |
3.2.5 复古怀旧的情结 |
3.3 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构建方式 |
3.3.1 视觉"拼贴"的快乐 |
3.3.2 抽离本质的"复制" |
3.3.3 恒定价值的"解构" |
3.3.4 意料之外的"夸张" |
3.3.5 "装饰"是一种借口 |
第4章 后现代广告设计的四重操纵 |
4.1 一重操纵:一"脱"解忧愁 |
4.2 二重操纵:情感是人类的灵魂 |
4.3 三重操纵:理念的灌输 |
4.4 四重操纵:视觉的狂欢 |
第5章 中国后现代广告的发展 |
5.1 后现代广告在中国的发展 |
5.1.1 后现代广告在中国的产生 |
5.1.2 文化的碰撞 |
5.1.3 国人的批判 |
5.2 中国后现代广告设计的未来趋势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不可思议?尽在诺基亚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建语料库的广告语篇的语用预设研究[D]. 张佳丽. 厦门大学, 2017(08)
- [2]中国广告中关于德国定型看法的动态构建 ——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 梁珊珊.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3]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 ——基于《中国体育报》广告的分析[D]. 孙科. 北京体育大学, 2013(10)
- [4]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5]技术的经济功能与经济增长[D]. 靳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6]商务专刊——承前启后,蓄势待发[J]. 《个人电脑》编辑部. 个人电脑, 2012(06)
- [7]基于图式理论对广告标语翻译的研究[D]. 巴美淇. 大连海事大学, 2012(10)
- [8]手机电视节目定位研究[D]. 李莉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9]“新原始人”[J]. 马克·尼凯宁,王好强,钱云华. 译林, 2012(01)
- [10]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 连青. 安徽工程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