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钛索与钢丝治疗寰枢椎不稳方法比较

后路钛索与钢丝治疗寰枢椎不稳方法比较

一、后路钛缆与钢丝治疗寰枢不稳的方法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刘博[1](2020)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对接受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分析,测量术前术后上下颈椎曲度的数值及变化,探讨该术式寰枢椎融合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银川国龙医院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的34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两年随访的上颈椎(C1-2矢状位角度)以及下颈椎曲度(C2-C7矢状位角度),并且计算术前术后的变化值,通过分析两角度及其变化值之间的相关性,得出复位因素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结果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其中30例患者术后出现C2-C7角度的减小,1例下颈椎后凸患者由术前后凸进展而来,所有患者均未进行二次手术。手术前C1-C2角度平均值为13.63±12.13°(-13.10°40.5°),术后平均值为23.04±3.72°(18.2°34.4°),术后两年的平均值为22.81±3.64°(17.8°33.1°),较术前增大(P<0.001);术前C2-C7角度平均值为14.37±6.15°(-4.1°25.4°),术后平均值为14.68±6.31°(-6.2°26.1°),术后两年平均值9.62±5.46°(-10.1°21.3°),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1);术前,C1-C2角度与C2-C7角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487),说明寰枢椎不稳患者病情进展时随着C1-C2角度减小,C2-C7角度代偿性增大;术后两年,C1-C2角度与C2-C7角度也存在负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r=-0.344);手术前到术后两年C1-C2角度平均变化值为8.82±9.94°(-14.3°31.8°),C2-C7角度平均变化值为-4.75±4.64°(-12.7°6.0°),两变化值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性(r=-0.849),这说明C1-C2复位角度的增大将会引起C2-C7角度相应减小,这说明C1-C2复位角度的增大将会引起C2-C7角度相应减小。结论寰枢椎融合术后寰枢椎角度与术前相比的变化会导致下颈椎做出相应代偿性改变,即融合后寰枢椎角度的增大会导致下颈椎曲度的减小甚至出现后凸畸形,且随着手术前后寰枢椎角度变化值的增大,下颈椎曲度变化值也相应增大。所以在融合角度的选择上,手术医师需结合患者自身状况及术前寰枢椎的角度,对患者的融合角度个性化定制,慎重选择,避免术后寰枢椎角度复位过大,以期达到最好的术后疗效及临床结局。

朱璇琛[2](2019)在《新型齿状突骨折前路专用螺钉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设计一种适合齿状突骨折前路手术的新型双头加压专用螺钉。方法:结合PACS影像学系统,测量100例随机正常成年人枢椎数据(1.齿突尖端到枢椎前下缘距离;2.齿突基底部横径及前后径。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测量40例Ⅱ型及部分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枢椎数据(1.齿状突尖部到骨折线中点的距离;2.骨折线中点至枢椎椎体前下缘的距离)。结合我国国人枢椎的相关数据,设计并制作出一种专用于治疗齿状突骨折的前路手术的拉力螺钉。采用15个根据真人标本浇注的PVC高分子材料枢椎模型,制作成Ⅱ型齿状突骨折模型,分成A、B、C三组,分别使用新型螺钉和常规全螺纹齿状突螺钉及半螺纹齿状突螺钉进行生物力学比较。结果:1.影像学资料测量:齿状突基底部前后径:(11.3±1.6)mm,齿状突基底部横径:(10.4±1.1)mm,齿突尖到枢椎前下缘距离:(37.3±2.1)mm,齿突尖至骨折线中点距离:(21.4±2.0)mm,骨折线中点至枢椎前下缘距离:(14.3±2.5)mm。2.新型齿状突螺钉和传统螺钉抗剪切力测试—各组最大破坏载荷力结果:A组新型螺钉(946.22±11.10)N;B 组全螺纹螺钉(739.83±6.44)N;C 组半螺纹螺钉(620.53±4.25)N。趋势性检验显示,三组间最大载荷力按C组、B组、A组依次升高,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齿状突螺钉较传统全螺纹和半螺纹拉力螺钉而言,在抗剪切生物力学性能上有明显优势。

王宾宾,杨进城,杨浩志,马向阳[3](2018)在《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上颈椎疾患,可导致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临床上多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后路复位植骨内固定为主。后路内固定技术主要包括线缆技术、椎板夹技术、经C1-C2关节螺钉技术(Magerl技术)、钉板系统以及钉棒系统,每一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及不足。钉棒技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文章就常见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演进、特点以及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宾宾[4](2018)在《寰椎后弓板的设计及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因创伤、炎症、肿瘤、先天畸形等因素导致的寰枢椎生理关系破坏或运动功能异常称为寰枢椎不稳和/或寰枢椎脱位。作为常见的上颈椎疾患,因其易导致延髓、脊髓受压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寰枢椎脱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主要的手术方式有经口前路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后路寰枢椎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后路枕颈融合内固定以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后路手术因术野显露充分、固定切实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随着内固定器械的更新换代以及相关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知识的发展,内固定技术也由早期的线缆技术、椎板夹技术到一度被认为是金标准术式的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Magerl技术),再到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钉棒技术。每一种内固定技术的出现都极大地促进了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水平及临床救治能力的提升。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因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较高的植骨融合率及灵活多样的组合形式经久不衰,已成为后路寰枢椎内固定的首选术式。但因寰椎位置深在,毗邻复杂及解剖变异,显露及置钉过程中存在损伤椎动脉、C2神经根、静脉丛的风险导致术中出血增加及术后枕后区麻木,甚至出现无法置钉的情况。另外,现有的寰椎内固定方法对手术器械及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学习曲线长,不利于推广应用,导致相当一部分患者被迫接受了枕颈融合内固定手术,从而使颈部活动丢失,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因此,需要一种既能有效降低寰椎置钉风险与置钉难度同时又可提供足够稳定性的内固定技术。该技术既可作为寰椎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的良好补充,又可作为后路寰枢椎翻修的可选术式。国外曾有文献报导寰椎后弓锁定钉板系统,但其设计尚存部分缺陷且规格参数完全按照欧美人种设定,不完全适用于国人且国人相关解剖学数据尚属空白。为此,本课题通过CT与人寰椎骨标本两个方面测量健康成人寰椎后弓系列解剖参数并依据所测得数据初步设计成人寰椎后弓板,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究后弓板的应力分布情况及三维稳定性,经过体外生物力学试验进一步探究其生物力学稳定性,为后续设计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目的:1、对健康成人寰椎三维螺旋CT及健康寰椎骨标本进行测量,获取寰椎后弓相关的解剖参数,并依据所测数据初步设计寰椎后弓板。2、建立寰枢椎不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模拟寰椎后弓板内固定及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初步探究后弓板的应力分布情况及三维稳定性。3、建立寰枢椎不稳的体外模型并分别进行寰椎后弓板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测量并比较各组模型中C1-C2节段三维活动度(ROM),进一步评价寰椎后弓板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后续设计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随机抽取60例(男30,女30)成人寰椎三维CT(simenz)影像资料并用自带测量工具测量后弓相关解剖结构。选取30例(年龄、性别不详)干燥寰椎骨标本,应用国产游标卡尺(精确度0.01mm)及角度测量仪(精确度0.01°)测量后弓相关解剖结构。测量内容为:后结节中央及距中央5mm、10mm、15mm处后弓高度(矢状面垂直距离)及厚度(轴位距离)、水平面后弓夹角、内侧面椎动脉沟半距、外侧面椎动脉沟半距,并根据测得数值初步设计寰椎后弓板。2、查阅相关文献,利用Mimics10.01、Geomagic Studio 2013、SolidWorks2017、Abaqus6.14等有限元分析软件,设定相关参数,建立寰枢椎完整状态、失稳状态、寰椎后弓板+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探究后弓板的应力分布情况;测量各组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C1-C2节段ROM,比较各组间ROM有无差异,初步评价寰椎后弓板的科学性及稳定性。3、应用人体颈椎骨标本建立寰枢椎完整状态、失稳状态、寰椎后弓板+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的体外模型,验证模型有效性后测量各组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比较各组ROM值有无差异,进一步探究寰椎后弓板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后续设计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结果:1、获得了国人成人寰椎后弓系列解剖参数并据此初步设计了寰椎后弓板。2、建立了寰枢椎失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包含53346个单元,62348个节点,较真实地模拟了相关材料特性,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3、应用已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了后弓板内固定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并进行了应力分布测试及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测量。4、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寰椎后弓板应力分布均匀,未出现明显应力集中情况;失稳模型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均显着高于完整模型组;后弓板内固定组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在上述各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均显着低于完整模型组;后弓板内固定组在各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在相应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相比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5、建立了寰枢椎体外模型,分别测量了完整状态组、失稳状态组、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后弓板固定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C1-C2节段ROM并进行了组间差异性比较。6、体外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显示失稳模型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均显着高于完整模型组;后弓板内固定组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在6个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均显着低于完整模型组及失稳模型组;后弓板内固定组在各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在相应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相比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解剖学研究提示寰椎后弓板适用于90%以上人群,具有较高的可行性。2、三维有限元分析提示寰椎后弓板应力分布均匀,设计科学。3、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寰椎后弓板内固定与传统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相当,有望成为现有后路钉棒内固定技术的良好补充。

杨瑞峰[5](2018)在《颈椎类风湿关节炎术后下颈椎半脱位X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颈椎类风湿关节炎寰枢椎后路融合角度与术后下颈椎半脱位之间的相关性,阐明术后SAS的特征,并确定最佳的寰枢椎固定角度。背景颈椎类风湿关节寰枢关节融合术后经常观察到下颈椎半脱位的发生。许多学者注意到,寰枢椎角度的过度矫正会降低下颈椎曲度,从而发生下颈椎半脱位。然而,颈椎类风湿关节炎寰枢椎融合角度和术后下颈椎半脱位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却较少报道。因此,我们对32例颈椎类风湿关节炎手术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期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研究对2010年9月至2017年8月间在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收治的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手术治疗的32例AAS患者。在术后3年间,2例患者死于手术无关的并发症。最终,32例患者中的30例有足够的临床数据可供分析。包括23名女性和7名男性。RA的持续时间为5年至30年不等,平均持续时间为12.5年。平均年龄为50.6岁(范围为35岁70岁)。对30位寰枢椎半脱位患者术后评估,获得所有病人术后影像学资料。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C1-C2角(C1-C2 angle)、C2-C7角(C2-C7 angle)。通过每年的CR影像学资料,研究术后下颈椎半脱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结果平均随访为3.6±0.8年(2年7年),30例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后的患者5例发生SAS(SAS P+组),其中Magerl组16例术后3例发生SAS,Harms组14例术后出现2例SAS。SAS P+组和SAS P-组术前、术后C1-C2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SAS P+组和SAS P-组术后C2-C7存在统计学意义。SAS P+组中C2-C7角度变化值存在统计学意义,但SAS P-组C2-C7角度变化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种手术方式术后SAS的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前C1-C2角度和术前C2-C7角度在两种手术方式中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两种术式术后C1-C2角度和C2-C7角度存在统计学差异。SAS P+组与其余25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或RA病程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寰枢椎角度过度矫正是术后下颈椎半脱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最佳融合角度应考虑术前原始矢状位寰枢椎角度和颈椎总体曲度。

杜诗尧[6](2017)在《寰枢椎U型棒钛缆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寰枢椎传统钉棒基础上的寰枢椎U型棒钛缆内固定技术,并通过影像学研究和离体人体标本的生物力学研究,评估其安全性及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方法1、获取从2016年6月至2016年8月门诊和病房所摄50例成年人(男女各25例)患者的颈椎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利用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系统测定C1椎弓根的尺寸,包括高度和宽度,设计C1椎弓根螺钉的理想钉道,确定理想的进钉点及内倾角。2、选取6具新鲜成人的枕颈部标本(C0 3)节段,通过实验机器对其施加1.5Nm的纯力偶矩,产生前后屈伸、左右侧屈、轴向旋转六个方向的纯力偶矩,每次实验测试时加载3个循环,每次循环持续10秒,并按照以下实验顺序记录第3次循环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方向上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完整组(M1组)、Gallie组(M3组)、Bilateral cable组(M4组)、Unilateral cable组(M5组)、双侧PS组(M6组)、失稳组(M2组)。结果1、评价寰椎椎弓根螺钉相关测量数据的左侧和右侧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P>0.05),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许多参数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者的钉道内倾角,女性大于男性,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 3)。椎弓根高度<4.0mm螺钉直径的比例为23%(23/100),而<3.5mm螺钉直径的比例达到13.0%(13/100)。理想寰椎椎弓根螺钉钉道的进钉点与矢状面的垂直距离,男性为19.93±1.32mm,女性为18.01±1.24mm,螺钉的内倾角度,男性为7.07±2.19°,女性为7.20±1.65°,钉道长度,男性为28.52±1.70mm,女性为27.74±1.96mm。2、6具标本的失稳组较完整组均表现出明显活动度增加,所有标本分别加载4种不同内固定组合后,寰枢椎在不同工况下的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着性减少,稳定性增加。Unilateral cable组与其它内固定组ROM相比,在各个方向上均有所减少,特别是在左右侧屈及轴向旋转方向上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椎动脉沟下方椎弓根的外壁高度和髓腔高度,通过患者术前的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片,评估寰椎椎弓根置钉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对于外壁高度<3.5mm的患者应谨慎置钉,而对于无髓腔的患者避免选择椎弓根螺钉,而应选择替代方案。2、寰枢椎U型棒钛缆内固定系统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稳定性好,可以作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替代方案和补救术式,从而有效治疗寰枢椎脱位,特别是难复性脱位。

王诗军,李钰婷,李淳德[7](2015)在《后路内固定系统修复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特征》文中指出背景:随着对寰枢椎结构形态学、应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日趋深入,寰枢椎不稳的发生机制以及诊治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对寰枢椎不稳定性疾病的有效内固定治疗开展相对较晚,为此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的:比较寰枢椎后路内固定修复中几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价其各自的稳定性。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不同后路内固定方式修复寰枢椎不稳定的对比性生物力学评价及其初步临床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正常人体的寰枢椎复合体、寰枢椎不稳模型的三维运动范围的测量等相关研究成果作回顾性分析,评价不同内固定方案在正常枕寰枢三维运动下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选择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基础。结果与结论:寰枢椎后路固定包括Gallie钢丝固定、Brooks固定、Apofix和Halifax固定椎板钩内固定、经关节螺钉内固定以及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等。Gallie技术有利于前方半脱位的复位,但力学稳定性较差。Brooks技术有很强的旋转和牵张力。Apofix和Halifix椎板钩装置提供更强的抗旋转与抗前移强度,力学上较Gallie技术稳定,经关节螺钉固定生物力学优于钢丝技术和Halifax,避免了枕颈融合固定,对于安装技术有较高要求。在选择内固定时,既要注意应能提供即刻的颈椎稳定,以保护脊髓功能,又要尽可能保留上颈段的功能,达到枕骨、寰椎、枢椎间的解剖复位和维持,应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尹一恒[8](2012)在《颅颈交界区畸形中寰枢外侧关节的结构变异与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1)颅颈交界区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寰枢脱位是国人自发性寰枢脱位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2)寰枢外侧关节是寰枢间的承重关节,其结构变异会影响寰枢间的运动模式及承重方式,导致寰枢稳定性的改变,因此从寰枢外侧关节的结构形态及其生物力学方面来探讨寰枢稳定性的变化以及先天性寰枢脱位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的基础及临床意义。(3)寰枢外侧关节位置深在,周边解剖结构复杂,X线平片及两维CT对其显示不满意,目前尚缺乏对寰枢外侧关节形态详细描述的报道。目的:(1)对正常人群和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寰枢外侧关节进行三维结构描述、功能分析和临床分型;(2)探讨寰枢外侧关节结构变异与寰枢稳定性的联系以及其在先天性寰枢脱位中的作用;(3)分析寰枢外侧关节不同临床分型与寰枢脱位可复位性的关系;(4)建立具有一定畸形特点的枕寰枢复合体有限元模型,初步模拟和分析其运动特点和生物力学特性。方法:(1)分析47例正常人群和141例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枕颈部中立位CT数据;(2)利用Mimics软件进行多维重建,以Frankfort眼耳平面作为标准的轴位平面重新分割,建立颅颈区三维结构;(3)测量矢状位、冠状位上寰枢外侧关节面与水平面的角度,分别称作前倾角/后倾角和外倾角;(4)研究寰枢外侧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形态学变异,总结其结构变异特征;(5)建立枕寰枢复合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改变模型条件和调整寰枢关节面角度建立畸形的枕寰枢模型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1)正常的寰枢外侧关节面是平坦的,无明显倾斜;依据关节面滑脱程度及倾斜方向,将变异的关节归纳为四种临床类型:I型特点是关节面向前轻度倾斜,但无滑脱;II型特点是关节面间有部分滑脱,关节结构明显前倾;III型以关节面间的完全滑脱或分离为特征;IV型特点是关节面向后倾斜。(2)寰枢外侧关节前倾型(I、II或III型)患者共91例,其中87例存在寰枢脱位;后倾型(IV型)45例均无寰枢脱位。(3)寰枢外侧关节前倾角度大小与患者发病年龄呈负相关。(4)寰枢外侧关节前倾角度增大与寰枢稳定性的改变以及颅底凹陷的进展有明显相关性,并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初步验证。结论:寰枢外侧关节的结构变异与前倾可能是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中寰枢不稳发生的直接原因,这种不稳定性随寰枢外侧关节面前倾角度的增大而加重。分析寰枢外侧关节的结构变异和临床分型,对于诊断寰枢不稳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并对临床治疗策略选择也有指导作用。

胡红涛,叶晓健,许国华,蒋玉权,刘继春,朱云荣[9](2012)在《寰椎椎板钩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治疗小儿寰枢椎脱位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后路寰椎椎板钩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固定治疗小儿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讨论小儿寰枢椎脱位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7例寰枢椎脱位伴齿突骨折的患儿行后路寰椎椎板钩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髂骨植骨钛缆固定术。术前均行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在直视下行寰椎置椎板钩,枢椎椎弓根螺钉,钛棒连接,复位,髂骨植骨钛缆固定。术后颈托固定1个月。结果所有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植骨全部融合,无鹅颈等发育性畸形出现。结论后路寰椎椎板钩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固定具有术中复位满意、固定牢靠、融合率高等特点,为寰枢椎脱位患儿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术式。

郭群峰[10](2011)在《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测量健康志愿者上颈椎角度及下颈椎曲度,分析上、下颈椎曲度之间的相关性。2、应用健康志愿者的CT平扫数据,并参考相关资料设定颈椎各结构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建立带有颅底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调整,验证模型有效性,为生物力学研究打好基础。3、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寰枢椎融合角度对下颈椎生物力学的作用差异。4、对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寰枢椎融合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影响下颈椎曲度的因素,验证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方法1、招募600名无症状志愿者。纳入标准:无颈椎病或创伤病史,没有颈痛及上肢神经症状,X线片可以清楚显示C7椎体下缘。所有志愿者均行颈椎中立位侧位片检查。拍片标准:在专业人员帮助下,志愿者保持放松站立,颈椎处于中立位并目视前方,球管距离1.5m。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Oc-C2、C1-C2及C2-C7角度,前凸记录为正值,后凸记录为负值。每个值重复测量3次,取均值作为最后测量结果。对各角度之间的相关性及角度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2、应用健康志愿者的CT平扫数据,并参考相关资料设定颈椎各结构弹性模型等参数,建立带有颅底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调整,在屈曲、伸展、旋转及侧弯等工况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3、通过调整寰椎前倾角度,改变正常模型寰枢椎矢状面夹角,根据手术操作方法进行双侧经寰枢关节螺钉及寰椎椎板钩内固定系统加载。分析比较不同模型下颈椎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囊在屈曲、伸展时的最大应力,同时对加载内固定后各功能单位的活动度变化进行分析。4、对临床手术病例进行随访分析,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C1-C2及C2-C7角度。我们定义C1-C2角度为C1前、后弓下缘连线与C2椎体下缘切线形成的锐角,C2-C7角为C2椎体下缘切线与C7椎体上缘切线所形成的锐角。前凸为正值,后凸为负值。每个值重复测量3次,取均值作为最后测量结果。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分析影响术后C2-C7角度的因素。结果1、寰枢椎角度女性(28.2±4.0°)大于男性(26.4±4.6°)(t=4.379,P=0.000),C2-C7角度男性(16.3±7.3°)大于女性(12.7±6.6°)(t=5.198,P=0.000);Oc-C2角度女性(16.3±7.0°)大于男性(14.9±6.5°)(t=2.193,P=0.029)。无论男女,Oc-C2角度和C1-C2角度均与C2–C7角度均存在相关性,而且C1-C2角度与C2-C7角度的相关性要大于Oc-C2角度与C2-C7角度的相关性;C1-C2角度与Oc-C2角度均存在正相关性。无论男女,C1-C2角度、Oc-C2角度及C2-C7角度均与年龄存在相关性。2、建立的正常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包含664026单元,228557节点。与文献报道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发现该模型满足有限元分析的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要求。3、与未加载内固定模型相比,各加载内固定模型在伸屈工况下的活动度明显降低(P<0.01),而不同寰枢椎固定角度模型之间在屈伸活动度方面无明显的差异(P>0.05)。与未加载内固定的全颈椎模型相比,不同寰枢椎角度加载内固定后C3-C7椎间盘应力在颈椎屈伸工况下明显增大(P<0.05),而C2/3椎间盘的应力值明显减小;正常角度+5°加载内固定模型C3-C7椎间盘应力值大于正常角度加载内固定模型(P<0.05)。正常角度-5°及正常角度+5°加载内固定模型下颈椎关节囊在伸展工况下的应力值均较未加载内固定模型及正常角度加载内固定模型大,而且正常角度-5°模型与正常角度模型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前者应力值较大。4、所有患者均获得了骨性融合。17例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出现了C2-C7角度的减小。术前2例患者下颈椎存在后凸畸形,术后5例患者出现下颈椎后凸畸形,其中1例是在原有后凸畸形基础上的进展。所有术后下颈椎后凸畸形患者有2例出现颈肩部酸痛,其中1例伴有双手的麻木,但均通过保守治疗后症状改善,未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手术前后C1-C2角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8.2±13.3°(-18.7°~42.1°)和24.0±7.3°(7.8°~37.1°),术后C1-C2角度较术前增大(P=0.011)。手术前后C2-C7角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3.7±9.6°(-3.4°~28.3°)和9.5±10.9°(-11.9°~31.8°),术后C2-C7角度较术前减小(P=0.041)。术前,C1-C2角度与C2-C7角度存在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两者呈负相关(r=-0.566,P=0.003);术后,C1-C2角度与C2-C7角度存在负相关,但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r=-0.218,P=0.296)。.手术前后C1-C2角度变化值平均为5.8±10.5°(-10.9°~28°),C2-C7角度变化值平均为-4.3±9.9°(-24.7°~13.9°),C1-C2角度变化值与C2-C7角度变化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522,P=0.004),说明C1-C2复位角度过大将会引起C2-C7角度减小,从而出现下颈椎前凸减小。术后C2-C7角度及手术前后C2-C7角度变化值与年龄、性别及病因均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寰枢椎角度为影响下颈椎曲度的关键因素,寰枢椎角度与下颈椎曲度存在负相关;寰枢椎固定在过伸位置将会导致术后下颈椎代偿性前凸减小,而这种代偿性下颈椎曲度减小与融合后下颈椎的生物力学改变有关。

二、后路钛缆与钢丝治疗寰枢不稳的方法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路钛缆与钢丝治疗寰枢不稳的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2)新型齿状突骨折前路专用螺钉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影像学数据测量
    2. 前路齿状突专用空心拉力螺钉的设计
    3. 新型前路齿状突专用螺钉的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
    1. 枢椎的影像学测量结果
    2. 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讨论
    1. 齿状突骨折的特征和治疗选择
    2. 传统前路齿状突拉力螺钉的相对不足
    3. 新型齿状突螺钉治疗的优势及适用范围
    4. 本实验研究的不足和未来需努力的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线缆技术
2 椎板夹技术
3 经C1-C2关节螺钉技术
4 钉板系统
5 钉棒系统
    5.1 C1螺钉技术
        5.1.1 C1侧块螺钉技术
        5.1.2 C1椎弓根螺钉技术
        5.1.3 C1后弓交叉螺钉
    5.2 C2螺钉技术
        5.2.1 C2椎板螺钉
        5.2.2 C2椎弓根螺钉
        5.2.3 C2峡部螺钉
6 结语

(4)寰椎后弓板的设计及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寰椎后弓解剖学研究及后弓板的设计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寰枢椎失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三维有限元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寰枢椎失稳体外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5)颈椎类风湿关节炎术后下颈椎半脱位X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寰枢椎U型棒钛缆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影像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寰枢椎U型棒钛缆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实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人II型齿突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研期间学术活动情况
致谢

(7)后路内固定系统修复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1.3数据的提取
    1.4文献质量评估
2 结果Results
    2.1 寰枢椎临床应用解剖学及生物力学分析
    2.2 寰枢椎不稳后路内固定的选择
        2.2.1钢丝内固定的临床应用与生物力学分析
        2.2.2经关节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应用与生物力学分析
        2.2.3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应用与生物力学分析
3 小结Conclusions
作者贡献
利益冲突
伦理问题
文章查重
文章外审
学术术语
作者声明
文章版权

(8)颅颈交界区畸形中寰枢外侧关节的结构变异与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颅颈交界区畸形中寰枢外侧关节的结构变异与寰枢稳定性
    1.1 引言
    1.2 一般资料与病例入选
    1.3 研究方法
        1.3.1 原始断层影像数据获取
        1.3.2 利用 Mimics 软件进行颅颈交界区三维重建
        1.3.3 寰枢外侧关节的角度测量和分型
        1.3.4 统计学方法
    1.4 结果
        1.4.1 正常对照组寰枢外侧关节特点
        1.4.2 颅颈交界区畸形中寰枢外侧关节特征
        1.4.3 颅颈交界区畸形寰枢外侧关节分型
        1.4.5 寰枢外侧关节倾斜角度测量值
        1.4.6 颅颈交界畸形患者发病年龄、寰枢脱位及颅底凹陷与分型的关系
        1.4.7 颅颈交界区畸形各组间临床表现
        1.4.8 寰枢外侧关节分型与寰枢稳定性
    1.5 讨论
        1.5.1 导致颅颈交界区不稳定的常见因素
        1.5.2 寰枢外侧关节的结构变异在先天性寰枢脱位中的作用
        1.5.3 寰枢脱位的可复位性、手术策略选择与寰枢外侧关节的三维构型
    1.6 结论
第二部分 寰枢外侧关节结构变异的有限元分析
    2.1 引言
    2.2 构建正常枕寰枢有限元复合体模型
        2.2.1 样本数据采集
        2.2.2 点云数据提取、拟合椎体外表面
        2.2.3 枕寰枢复合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4 材料参数
        2.2.5 有限元模型验证
    2.3 正常枕寰枢有限元模型验证结果
        2.3.1 生理载荷下寰枢及寰枕间相对运动角度与尸体试验结果对比
        2.3.2 运动非线性分析
        2.3.3 关节应力分析
    2.4 建立寰枢外侧关节异常的枕寰枢有限元模型
        2.4.1 改变冠状位倾斜角度
        2.4.2 改变矢状位倾斜角度
    2.5 寰枢外侧关节矢状位畸形合并横韧带、翼状韧带及关节囊韧带损伤的力学分析
    2.6 寰枢外侧关节矢状位畸形合并寰枕融合时的垂直压力载荷分析
    2.7 讨论
    2.8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10)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上下颈椎曲度测量及相关性分析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正常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与验证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 生物力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寰枢椎融合角度与术后下颈椎曲度 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一
    一、影像学研究
    二、病因研究
    三、临床研究
    四、生物力学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一、历史回顾
    二、分型
    三、发病率
    四、治疗
    五、小结
    参考文献
在研期间学术活动情况
致谢

四、后路钛缆与钢丝治疗寰枢不稳的方法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D]. 刘博.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2]新型齿状突骨折前路专用螺钉的设计与研究[D]. 朱璇琛. 苏州大学, 2019(08)
  • [3]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王宾宾,杨进城,杨浩志,马向阳.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8(10)
  • [4]寰椎后弓板的设计及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D]. 王宾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2)
  • [5]颈椎类风湿关节炎术后下颈椎半脱位X线分析[D]. 杨瑞峰.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1)
  • [6]寰枢椎U型棒钛缆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评价[D]. 杜诗尧.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1)
  • [7]后路内固定系统修复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特征[J]. 王诗军,李钰婷,李淳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48)
  • [8]颅颈交界区畸形中寰枢外侧关节的结构变异与生物力学研究[D]. 尹一恒.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2(11)
  • [9]寰椎椎板钩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治疗小儿寰枢椎脱位的疗效观察[J]. 胡红涛,叶晓健,许国华,蒋玉权,刘继春,朱云荣.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04)
  • [10]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机制研究[D]. 郭群峰. 第二军医大学, 2011(09)

标签:;  ;  

后路钛索与钢丝治疗寰枢椎不稳方法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