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向边缘的女性“个人化”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杜玉洁[1](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张雅楠[2](2021)在《破碎的蜕变—20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新潮作家对于成长小说地执着书写,激活了成长小说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创作于90年代的新潮成长小说有别于传统“教育小说”中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书写,摆脱了重大历史事件与政治因素影响的依傍,更多的关注于个体“人”的深入解读。同时新潮成长小说打破了传统成长小说的指导教育作用,注重还原成长本来的面貌,更多的描绘成长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迷惘、悲伤与痛苦,打破少年美好的成长梦想。本篇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的新潮成长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学及叙事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来探讨新潮成长小说发生的契机、主题呈现、叙事策略及所蕴含的文学价值,以期对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作一个相对全面的解读。首先,绪论部分包含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对成长小说的流变、主题及新潮成长小说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对成长小说及新潮成长小说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的陈述。并将新潮成长小说的特点概括为对个体价值的深度关注与深刻的“现代悲剧感”。其次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作家的成长记忆、文学思潮的变化、成长小说自身的审美品质三个维度来论述新潮成长小说兴起的历史语境。新潮作家少年时期的文革经历,9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流入,对日常生活与个人的深度关注以及成长小说以个人为本位的文本特征等多方面因素都促使了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发展与盛行。第二章将新潮成长小说的主题分为身体的秘密与心理的迷茫、成长“引路人”的异化与缺席、“边缘人”的孤独体验、暴力与死亡的“游戏”四部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来讲述成长者真实的成长心路历程。成长最先体现在身体的成长,然后是心灵的逐渐成熟与蜕变。在新潮成长者的成长旅程中父亲的引领与教育作用逐渐缺失与异化,经受暴力与死亡“浇灌”并缺失了家庭关爱的成长者逐渐走上了孤独的漂泊道路。第三章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对展开论述。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多以成长者成长后的回望姿态或成长伙伴的旁观者角度来对成长主人公成长历程进行回忆,以更客观与全面的角度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叙事话语上,女性作家的私语化叙事更加凸显。在结构与修辞上,新潮作家对于成长者的成长空间进行了一定的反向书写,并对其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对其叙事模式都增添了一定的内涵。最后,结语部分将新潮成长小说纵向与传统的教育小说进行比较,横向与新历史小说比较,对新潮成长小说的书写价值进行了论证,并得出新潮成长小说的价值在于从模式化的成长者回归到个性化的个人、从历史的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的书写、并负载一定的历史记忆的结论。面对上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纷繁之势,本文试图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梳理,保留少年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本真模样,并对新潮成长小说的书写意义进行探索。
季凤[3](2021)在《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学术界对九十年代新诗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欠缺,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研究仍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之处。本文旨在结合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从场域理论和文本细读等角度切入,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进行较新颖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本章分别从抒情语境的转型、情感特质变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二者又进一步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互渗、消费文化下的接受心理和边缘化抒情、抒情的现时转向、多种焦虑影响和抒情范式对撞等层面透视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背景。第二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表征。本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从树状的激情抒发走向块茎状的游牧呈现,诗歌抒情地理的“巴尔干化”,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本章着重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中抒情主体的共性表象进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本章分别分为四个板块:审美价值的纠偏——从形式美回归现时性,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本章将抒情理念和文本细读结合研究九十年代中国新诗抒情的文本体征。第四章主要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估衡。主要从两个话题进行研究:九十年代新诗的史学意义;解构与重建的互文共生。本章对前三章之外的话题予以补充式探讨。
张政君[4](2020)在《镜像阶段理论与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 ——以林白陈染小说为例》文中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诞生于20世纪。在经过“五四”时期、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实践,女性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第三次发展的高峰期,进入了一个自觉与自省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人意识与性别意识的觉醒以及“私人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镜像书写,尤以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与陈染《私人生活》最为突出。需要指出,本文所指的镜像书写中的镜像是指承载主人公心理投射与期待的,作为意象出现在小说中的镜像,有主人公对镜自照的场景。本篇论文聚焦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小说,通过梳理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及其在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运用,尝试以镜像阶段理论剖析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与陈染《私人生活》,并将中西方小说中的镜像书写进行对比,阐明镜像书写在不同国别文学中表现出来的共性与个性。通过分析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谋和与分歧,在比较中揭示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突破及产生突破的原因。进一步探寻90年代中国女性镜像书写的得与失,以及镜像书写带给中国女性写作的新契机。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除绪论)。第一,概述镜像阶段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梳理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与林白陈染镜像书写的概况。第二,运用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研究分析中国20世纪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代表作品(《一个人的战争》、《私人生活》)的镜像女主人公。在比较分析中西方小说中的“镜像书写”后,阐释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谋和与分歧。第三,分析《一个人的战争》与《私人生活》中镜像空间的表现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以及镜像空间的发展。第四,阐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镜像书写出现的原因及其得与失。
山丹[5](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高飞[6](2020)在《新世纪“非虚构”写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虚构”是新世纪文学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焦点,也是当下文坛一个重要的书写场域。其中,梁鸿、李娟、王小妮、乔叶、孙惠芬、黄灯、丁燕等女作家都有不俗的表现,她们或是凭借亲人的身份见证当下乡村生活的裂变;或是以纪实的姿态走进城市的底层世界;或是用亲历的方式书写边疆异域的日常生活,这些现实生活场景的建构,无不包含着作者本人的真实诉求。和以往的女性写作相比,“非虚构”文本呈现出了多元化的主题、多向度的思索,出现了可供研究的新质素。“非虚构”强调“在场”和“亲历”,它要求作家以田野调查、口述实录的方式观察世界,探寻真相。尽管女性作家在这一过程中并未直白地坦露自己的女性身份,但文本还是充斥着女性的目光、声音和姿态。本文从女性意识为切入点,梳理女性意识自现代文学以来至新世纪“非虚构”写作潮流中表露出来的“变”与“不变”,试图将女性作家的“非虚构”写作纳入女性文学史的整体框架中考察,借此总结和评价女性作家“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价值。本文除引言与结语外,正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论述了新世纪女性意识的嬗变与“非虚构”的兴起,主要梳理了女性意识的内涵及演变、女性文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陷入的写作困境以及“非虚构”的出现为女性写作破局求变提供的新可能性。第二章通过女性意识的变与不变两个维度,分析“非虚构”写作中女性写作的行动力、聚焦点和文本特征,既有向男性写作靠拢的一面,同时也保有了女性自身的写作特点。第三章从叙事策略的角度分析女性写作的“非虚构”文本,主要包括:女性作家主体性的隐藏与张扬、细节与经验营造的真实感,以及以家庭和个体为单位的女性视角。第四章主要从价值和局限两个方面,对女性作家“非虚构”写作的文本进行归拢与评价,并试图展望女性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说,始终带有解构与重建特质的女性文学,在“非虚构”写作中重建了与现实的关联,以独特的女性气质赢得了广泛的赞许,并借助转型的契机向着深厚与成熟突破。然而在文本中仍存在着情感过浓、思辨略淡的遗憾,需要女性“非虚构”写作者继续努力。
王潇[7](2020)在《女性主体性的迷失、重建与消解 ——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下的林白小说解读》文中指出林白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以其自觉的“个人化写作”意识和对女性身体和心理细腻大胆的描摹,有效地开拓了女性写作空间,成为世纪之交文坛上一道不可忽视的亮丽风景。虽然国内对林白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但是至今为止,国内对林白创作所受到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而对其所受到的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艾德里安娜·里奇影响的研究更是流于肤浅。林白在其《语词:以血代墨》这篇小随笔中自述到里奇“以血代墨”的女性主义诗学理念给了她巨大的震撼和启发,她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践行着里奇的这一诗学理念。本文试图用比较文学阐发研究的方法,用里奇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来阐释林白的两部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和《说吧,房间》,讨论林白在其小说中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挖掘——女性主体性的迷失、探寻与消解。本研究第一章概述里奇的女同性恋理论——里奇对女同性恋的重新界定及其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内涵,即强制性异性恋、女同性恋存在和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第二章分析林白两部小说中呈现的“强制性异性恋”这一话语及其效应对女性主体性的抹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女性之性的否认、对妇女诱奸和实施婚内强奸、利用爱情对女性命运的决定性影响对女性进行情感操控、迫使女性堕胎损害女性身心、妇女有偿就业被横向隔离导致女性只能以接受男性的性获得就业资格、女性创造力被男性窃取、通过父权性质的母亲习俗对女性施加的暴力等。这些均揭示了男性权力话语通过强制性异性恋合法化加诸在女性身上。里奇认为,男性权力话语背后的机制是父权制异性恋,这一机制使得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具有合法性,使女性的价值存在沦为男性的性工具。“强制性异性恋”这一话语在特定的层面上对女性的身体、精神与情感上造成了伤害,抹杀了女性个体与群体的主体性。第三章探讨林白两部小说中描写的女同性恋存在及其呈现的反激情特征所导致的对女性主体性的重建与消解。《一个人的战争》和《说吧,房间》中的女主故事都表现出强烈的女同性恋倾向,然而林白自身的异性恋身份导致其女同性恋写作具有双轨性:一方面,女性在“女同性恋存在”中暂时得到精神慰藉,重建女性的主体性;另一方面,由于女同性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处于双重边缘的位置,林白倾向于书写反激情的“女同性恋存在”,加之“强制性异性恋”的巨大男性力量共同导致作品中人物女性主体性的迷失。第四章分析林白作品中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之断裂所导致的女性主体性消解。在林白作品中,强制性异性恋对女性的压迫导致了小说中女主人公女伴的离去、离世,而就业和经济原因也导致母女的被迫分离,这些“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走向断裂,女性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进入男性建构的“共同体”,女性个体与群体的主体性最终被消解。通过分析林白作品中女性主体性消解及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呈现出乌托邦色彩,体现了林白的反乌托邦的现实主义意识。两部小说的结尾往往呈现出与现实妥协的痕迹,反映出林白对自己在文学作品中的性别主体性建构所表露出来的悲观主义自觉意识,彰显了林白女同性恋写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林白的小说中对于体现“女同性恋存在”的女性情谊,既有建构性的历史意义,又有解构式的矛盾性。林白的小说在最后都不同程度上消解了女同性恋,引发人们走向更加理性与智性的两性和谐关系思考。小说建构的女性主义乌托邦的最终幻灭,说明了女性作家意识到纯粹的女同性恋世界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两性和谐的人类共同体则是女作家的期盼。
王佳力[8](2020)在《“70后”作家文学观念研究 ——以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为例》文中提出“70后”作家作为出生于1970年代的创作群体,长时间处于“50后”、“60后”与“80后”作家的夹缝中,新世纪以来他们凭借自己的创作实绩走出了被遮蔽的状态,逐渐从文坛的“中间代”走向了“中坚代”。鲁迅文学奖作为具有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获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极高的要求,“70后”作家多次获得鲁迅文学奖,正是其创作能力提升的体现。结合“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状况,审视“70后”作家的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可以发现“70后”作家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文学观念的转变。他们在小说创作的精神立场上选择将个人化与公共性结合,公共意识的强化让小说具备了更强的思想特质与社会功能,同时“70后”作家看重小说的文学性,用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形式承载丰厚的思想内涵,总结“中国经验”,讲述“中国故事”。本文以“70后”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及其相关创作谈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五个部分对“70后”作家的文学观念进行研究。绪论部分分别对鲁迅文学奖、“70后”作家与文学观念进行界定,阐明鲁迅文学奖的概况,“70后”作家的范围以及文学观念,介绍选题的研究概况,指出选题的创新之处,阐明全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第一章集中探讨“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生成语境,从“70后”成长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生产环境、作家的创作心态和文学资源四个方面分析“70后”作家文学观念形成与转变的原因。第二章分析“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流变与鲁迅文学奖的获得。首先对“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情况进行梳理,指出其在“出场——被遮蔽——崛起”的流变中由“中间代”走向“中坚代”的过程,接着联系鲁迅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指出“70后”作家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学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于他们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之中。第三章探讨“70后”作家的文学观念与精神立场。指出“70后”作家的精神立场由个人化走向公共性与个人化的结合,结合作家对现实介入的创作姿态、对日常生活的意义建构与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三方面分析“70后”作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公共意识的增强。第四章分析“70后”作家的文学观念与艺术探索。阐明“70后”作家对文学性的坚守,从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叙事风格的多元选择与语言风格的个性呈现三方面探讨“70后”作家的审美追求。第五章探讨“70后”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意义,并对其文学观念进行反思。指出“70后”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对其走向经典化具有重要意义,“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公共意识的增强和对“小叙事”的突围上,文学观念的局限集中体现于历史意识的“缺乏”,“70后”作家积极探索历史叙事的新方式,力图重构历史意识。
王静[9](2020)在《消费文化视域下中国1990年代以来的“身体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女性主义、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对中国文学市场的渗透,文学题材由以前宏大的叙事转移到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中,一时间,以身体作为写作素材的文本快速出现在文学消费市场。“身体写作”作为埃莱娜·西苏提出的理论概念,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传入中国后,伴随着中国思想解放的大潮,其含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反消费倾向的个人化写作到图像时代下的欲望化写作,再到符号性消费下的肉体狂欢,每个时期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从消费文化理论入手,通过对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身体写作”现象进行分析,透视消费文化视域下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身体写作”的不同特点,并探寻其形成的现实原因以及时代精神内涵,以此窥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艺思潮的发展与演变。本论文共分四章,加上绪论和结语共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一章背景导入和理论渊源:介绍了“身体写作”的基本含义,并对西方从伍尔夫到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脉络进行了梳理;同时介绍了消费文化的基本含义,并对西方从鲍德里亚到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消费文化视域下“身体写作”在中国九十年代开始的原因进行分析:女性身体从“遮蔽”到“解蔽”,思想解放运动与人文精神的大探讨以及西方女性主义、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为“身体写作”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身体写作”与消费文化相互激荡,促使“身体写作”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具有个性特征的转变,同时在转变过程当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第四章引起的反思:在消费文化视域下“身体写作”的生理性与商业性促使文学的文学性走向边缘。结语部分,西苏“身体写作”传入中国后,其概念在本土化过程当中发生了变异,伴随者消费文化浪潮的影响,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并对其进行反思。
王琳[10](2019)在《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的中国风起云涌,在波折起伏中走完了百年历程。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新时期”,社会结构和文化思潮都发生了巨变。本文立足于20世纪80到90年代这20余年间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从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自然意识的觉醒唤醒了女性身体意识的发展和对爱情的重新肯定;女性受社会解放与“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重新站在“人性”觉醒的立场上强调对女性人格尊严的重视,实现了女性意识在文化层面的觉醒;女性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确认自身价值,提升女性地位,实现了女性意识在社会层面的觉醒。20世纪80年代女性意识的发展实现了在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统一。相比20世纪80年代以集体意识为主导的女性写作,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发展受市场经济和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女性意识表达趋向多样化。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并开始重视私人情感的表达,并出现了以“身体写作”为典型代表的个人化写作,在张扬女性个性觉醒的同时,也出现了女性意识向自然层面复归的倾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社会现实发展状况及其相关文学作品,综合分析女性意识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全面觉醒之后在90年代向自然层面复归的原因,并试图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找出女性意识的健康发展路径。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梳理了“五四”至“文革”时期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变迁。“五四”启蒙运动奠定了女性意识觉醒的开端,这一阶段,女性摆脱封建意识形态下的身心束缚,社会地位日渐提高,客观上促进了女性主体地位的提升和对自我的认同,为女性意识在80、90年代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章归纳了女性意识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特点,80年代是女性意识发展的辉煌时段,宽松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女性意识的全面发展。受主流文化、社会发展以及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然、社会、政治、文化几个层面的统一,既为90年代女性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找寻女性健康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第三章阐明了在了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和市场经济带来的繁芜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部分女性为强调自我过分展示女性私人生活误入歧途。这一章总结了这个阶段女性意识的表现特征,并发现90年代女性意识在个人化表达和多样化表述方面对80年代形成超越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开始向市场和大众文化臣服。第四章通过对比80和90年代女性意识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90年代相对80年代女性意识的超越与局限,阐述了由于主流文化控制力减弱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文化盛行,“人文精神”逐渐退出社会文化中心地带,大众文化兴起,促成了90年代女性文学的多样化发展和向自然身体层面的复归。第五章基于对不同阶段的女性意识觉醒状况的了解,结合女性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对女性问题的认识,试图超越性别的狭隘局限,找寻女性全面发展的最终路径,即在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女性自然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二、走向边缘的女性“个人化”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向边缘的女性“个人化”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破碎的蜕变—20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20 世纪90 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兴起语境 |
第一节 难忘的历史重负 |
第二节 共生的多元文化 |
第三节 成长小说自身的审美品质 |
第二章 20 世纪90 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主题呈现 |
第一节 身体的秘密与心理的迷茫 |
第二节 成长“引路人”的异化与缺席 |
第三节 “边缘人”的孤独体验 |
第四节 暴力与死亡的“游戏”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多样的叙事视角 |
第二节 女性作家的私语化叙事 |
第三节 错置的叙事结构 |
第四节 空间的隐喻修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地位概述 |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命题 |
(二)诗歌抒情和形态研究的辨析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九十年代新诗研究文献 |
(二)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的文献概况 |
(三)相关理论专着文献概况 |
三、选题依据 |
(一)目的与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应用前景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 |
一、抒情语境转型 |
(一)全球化语境呼唤转型 |
(二)消费文化下接受转型 |
(三)诗歌消费陷入窘境 |
二、情感特质变异 |
(一) 浮躁语境下的关注现时 |
(二)焦虑影响的催化作用 |
(三)抒情话语权纷争 |
第二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状态 |
一、抒情理念的多元游牧呈现 |
(一)游牧趋向的必然 |
(二)块茎状的游牧呈现 |
(三)具体维度例析 |
二、诗歌地理的“巴尔干化” |
(一)地理版图争相构建 |
(二)诗人群体分化与分层 |
三、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 |
(一)古典美学的“现代性” |
(二)及物的超验抒情 |
第三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 |
一、审美价值的纠偏——现时性 |
(一)个性化历史想象的抒情 |
(二)从情感向经验的叙事性 |
二、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 |
(一)抒情之冷热 |
(二)抒情之轻重 |
(三) 个案例析 |
三、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 |
(一)从透明到含混 |
(二)互文性抒情 |
四、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 |
(一)戏剧性(小说化) |
(二)散文化 |
第四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若干问题的估衡 |
一、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史学意义 |
(一)新抒情时代: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性 |
(二)当代诗歌本体重塑:“抒情”或“叙事” |
二、解构与重建中的抒情经典 |
(一)什么是经典? |
(二)经典修正与解构重构 |
(三) 九十年代抒情视野里的诗歌经典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镜像阶段理论与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 ——以林白陈染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的写作背景与理论价值 |
第二节 前期研究综述 |
第二章 镜像阶段理论与镜像书写在中国 |
第一节 镜像阶段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及其理论运用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镜像书写概述 |
第三节 林白、陈染小说中的镜像书写 |
第三章 林白、陈染小说中的镜像主人公 |
第一节 助“我”形成的镜像自恋 |
第二节 镜像自恋后的不同走向:自欺与自证 |
第三节 前镜像时期:目光之镜与言语之镜 |
第四节 互为镜像的姐妹情谊 |
第四章 林白、陈染小说中的镜像空间 |
第一节 私密幽闭的镜像空间 |
第二节 镜像空间的发展:女性乌托邦 |
第五章 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原因及其得与失 |
第一节 变革的时代与社会 |
第二节 文化语境的变化 |
第三节 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得与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新世纪“非虚构”写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新世纪女性意识的嬗变与“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
(一)女性意识的内涵及20世纪以来的发展演变 |
(二)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与私语化写作的困境 |
1.消费文化影响下浮泛的欲望写作 |
2.单一叙述题材与话语下的审美幽闭 |
3.“向外转”后泛苦难化的“真实” |
(三)“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与女性创作的新可能 |
1.重回大地:对真实性的吁求和指向 |
2.重返时代:现实远比想象更加精彩 |
3.重塑边界:开放的格局释放新活力 |
(四)突破与嬗变:流向“非虚构”的创作先声 |
二、“非虚构”写作中女性意识的“变”与“守” |
(一)变——走向男性场域的创作实践 |
1.一种方法:以田野调查的思维探寻真相 |
2.一次行动:以亲身的经历介入现实生活 |
3.一条路径:“归乡”视野下的乡土写作 |
(二)守——回归女性写作的性别特征 |
1.对女性群体的再解读、再发现 |
2.“我”眼中的世界——“个人化写作”的另类延续 |
三、女性“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策略与文本特征 |
(一)女性作家主体性的隐藏与张扬 |
1.隐藏:从个人独白到多声部叙事 |
2.张扬:深度介入后的女性价值立场 |
(二)细节与经验营造的真实感 |
1.普通而有意味的细节描写 |
2.个体经验与公共经验的交叠 |
(三)叙述视角的以小见大 |
1.以“家庭”为单位的女性视角 |
2.以“个体”为单位的具像描绘 |
四、女性作家“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与反思 |
(一)女性作家“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
1.构建女性写作的多维话语体系 |
2.自“下”而“上”的思考与审视 |
(二)女性作家“非虚构”写作的反思 |
1.“他者”的真实抑或“经验”的想象 |
2.情感的介入冲淡理性的思辨 |
(三)对女性写作的展望:“非虚构”——终点抑或契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女性主体性的迷失、重建与消解 ——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下的林白小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二、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里奇的女同性恋理论 |
第一节 、里奇对女同性恋的界定 |
第二节 、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内涵 |
一、强制性异性恋 |
二、女同性恋存在 |
三、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 |
第二章 、强制性异性恋话语、话语效应与女性主体性 |
第一节 、强制性异性恋话语在《一个人的战争》和《说吧,房间》中的再现 |
一、对女性之性的否认 |
二、诱奸和婚内强奸 |
三、通过爱情和堕胎操控女性身心 |
四、妇女就业横向隔离 |
五、窃取女性创作力 |
第二节 、强制性异性恋话语效应:对女性主体性的抹杀 |
一、对女性之性的否定和抑制 |
二、责任主体的倒置 |
三、情感控制与身体暴力 |
四、经济依赖 |
五、对女性创造力的挤压和掠夺 |
第三章 、女同性恋存在、反激情特征与女性主体性 |
第一节 、女同性恋存在与女性主体性的重建 |
一、女同性恋存在的文本再现 |
二、女同性恋存在中重建女性主体性 |
第二节 、反激情的女同性恋存在与女性主体性的迷失 |
一、反激情特征 |
二、女性主体性的再度迷失 |
第四章 、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反乌托邦与女性主体性 |
第一节 、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的乌托邦色彩及其断裂 |
一、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的乌托邦色彩 |
二、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的断裂 |
第二节 、反乌托邦意识与女性主体性的消解 |
一、反乌托邦意识 |
二、女性主体性的消解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70后”作家文学观念研究 ——以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概念阐释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价值与方法 |
1 “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生成语境 |
1.1 “过渡的一代”:“70后”作家的成长背景 |
1.2 以文学期刊为主:“70后”作家的文学阵地 |
1.3 “中年写作”:“70后”作家的创作心态 |
1.4 中西结合:“70后”作家的文学资源 |
2 “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流变与“鲁奖”的获得 |
2.1 “7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整体流变 |
2.1.1 尴尬的“中间代”:“70后”作家的出场与被遮蔽 |
2.1.2 崛起的“中坚代”:“70后”作家的重塑与突围 |
2.2 鲁迅文学奖与“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转变 |
2.2.1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鲁迅文学奖的评奖标准 |
2.2.2 鲁迅文学奖:“70后”作家文学观念转变的体现 |
3 公共意识的强化:“70后”作家文学观念与精神立场 |
3.1 正面强攻:介入现实的创作姿态 |
3.1.1 现实主义精神的在场:“70后”作家的精神内核 |
3.1.2 “中国式问题”的呈现:介入现实的具体表现 |
3.2 举重若轻:日常生活的意义建构 |
3.2.1 把日子过好:日常生活书写的温情性 |
3.2.2 社会转型的微观呈现:日常生活书写的时代性 |
3.2.3 历史的“后视镜”:日常生活书写的历史感 |
3.3 以人为本: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 |
3.3.1 挂在时代巨躯上的“苍耳”:小人物的类型构建 |
3.3.2 “想活得有点儿人样”:小人物的精神困境 |
4 文学性的坚守:“70后”作家文学观念与艺术探索 |
4.1 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 |
4.1.1 “贴着人物写”:平视的创作视角 |
4.1.2 “内心的纹理”:细致的心理刻画 |
4.2 叙事风格的多元选择 |
4.2.1 日常化倾向:散文化叙事与细节描写的突出 |
4.2.2 先锋性探索:陌生化叙事与重复手法的运用 |
4.3 语言风格的个性呈现 |
4.3.1 千人千面:语言风格的个性化 |
4.3.2 地域色彩:语言风格的地域性 |
5 “70后”作家的获奖意义与文学观念反思 |
5.1 走向经典化:“70后”作家的获奖意义 |
5.2 “小叙事”的突围:“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突破 |
5.3 历史意识的“缺失”:“70后”作家文学观念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消费文化视域下中国1990年代以来的“身体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以及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身体写作”与消费文化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身体写作”理论概述 |
一、“身体写作”的基本含义 |
二、“身体写作”理论产生的脉络:从伍尔夫到西苏 |
第二节 “消费文化”理论概述 |
一、“消费文化”的基本含义 |
二、“消费文化”理论发展脉络:从鲍德里亚到费瑟斯通 |
第二章 中国1990 年代开始“身体写作”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女性身体:1980 年代之前的被“遮蔽”与之后的“解蔽” |
第二节 思想解放运动的波折与“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开展 |
第三节 西方“女性主义”、“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等思潮的涌入 |
第三章 中国1990 年代以来的“身体写作”与消费文化之间的相互激荡 |
第一节 中国1990 年代以来“身体写作”发展概况勾勒 |
第二节 中国1990 年代“身体写作”与消费文化的同步性和相互激荡 |
一、中国1990 年代“身体写作”的兴起与“建立市场经济”同步 |
二、中国19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的发展与消费文化思潮漫延的共振 |
第三节 中国1990 年代以来“身体写作”与消费文化相互激荡的结果 |
一、反消费倾向的个人化写作(20 世纪90 年代初) |
二、图像时代下的欲望化写作(20 世纪末到21 世纪初) |
三、符号性消费下的肉体“狂欢”(21世纪以来) |
第四章 1990 年代以来“身体写作”的偏失以及规范化的建议 |
第一节 1990 年代以来“身体写作”的偏失 |
一、文学性与生理性的偏失 |
二、文学性与商业性的偏失 |
第二节 对中国“身体写作”规范化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相关概念辨析 |
二 选题依据 |
三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五四”至“文革”女性意识的浮沉 |
一 “浮出历史地表”的“五四”女性文学 |
二 夹缝中怒放的女性文学之花——以丁玲为例 |
三 “十七年”到“文革”——“无性别”的女性 |
第二章 “新启蒙”意识下的80年代女性文学 |
一 作为思想启蒙的女性意识 |
二 “社会主义新女性”——追求个人独立 |
三 爱情和欲望——女性意识的诺曼底登陆 |
第三章 众神狂欢下的90年代女性文学 |
一 “多元化”的女性写作视角 |
二 个人化写作的内外两个向度 |
三 “身体写作”与女性意识的异化 |
第四章 80和90 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比较分析 |
一 集体意识与个体主义 |
二 启蒙话语与实用取向 |
三 理想主义与物欲至上 |
第五章 女性文学的发展前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
一 “双性同体”和“超性别意识” |
二 女性意识觉醒:理论与现实的交汇 |
三 女性解放的途径:以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为立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走向边缘的女性“个人化”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破碎的蜕变—20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研究[D]. 张雅楠.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D]. 季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镜像阶段理论与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 ——以林白陈染小说为例[D]. 张政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5]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新世纪“非虚构”写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D]. 高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女性主体性的迷失、重建与消解 ——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下的林白小说解读[D]. 王潇. 安徽大学, 2020(08)
- [8]“70后”作家文学观念研究 ——以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为例[D]. 王佳力. 辽宁大学, 2020(01)
- [9]消费文化视域下中国1990年代以来的“身体写作”研究[D]. 王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D]. 王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