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铠装铝塑节能窗的安装方法及质量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成博文[1](2018)在《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环境品质宜居改造策略与方法研究 ——以空巢家庭为例》文中指出2000年以前我国各地建成的住宅建筑多为多层砖混结构。这些多层住宅建筑已经无法满足城镇居民日益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严重影响了住户的居住品质。居住在既有多层住宅建筑中的空巢家庭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的家庭。本文在分析了住宅建筑设计及改造发展的基础上选取居住在既有住宅建筑中的空巢家庭作为的典型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家庭成员年龄构成将调研对象分为中年夫妻空巢家庭、准老年夫妻空巢家庭、老年夫妻空巢家庭和介助空巢家庭。对住宅室内空间功能、流线及居住行为与空间关系进行调研分析的同时也对室内各空间物理环境进行测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空巢家庭住户的居住行为、室内空间功能品质及物理环境品质需求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后发现影响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环境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是住户对居住空间功能品质及物理环境品质需求。依据住户在室内不同空间的行为特征及喜好,从空间组织模式、室内空间功能布局、空间尺度、家具部品选择及摆放等方面提出室内空间功能品质策略及方法。针对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不同空间对物理环境品质的不同需求提出住宅建筑门、窗、墙体改造的策略及方法和节能策略。希望借此对居住在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内的空巢家庭室内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左大为[2](2018)在《SC公司大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这些年来经常有工程质量事故产生,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可以说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项目事故发生的频次,所以,对施工阶段做好质量控制,才可以让整个工程项目在质量方面得到提升,也有利于优质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本文着眼于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其用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方面,重点研究SC公司大学生公寓的工程项目施工情况,将与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方向,对SC公司大学生公寓工程项目进行了细致研究,论文结合项目的施工特点和现实状况分段来控制整个施工项目,其中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到整体的工程项目质量,在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钢筋、模板还有砌体工程会存在一些影响质量的潜在因素,要及时做出研究分析,而且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有效对其进行控制和解决。最后,要将相对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制度建设起来,进行全文总结。
刘骁[3](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刘健[4](2015)在《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模式研究 ——以天津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一种,建筑能耗具有特殊性:总量大、人均建筑能耗高、季节性、节能潜力大。上述特点都直接说明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因此,本论文选择的研究方向是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模式的研究。本文基于全球能源危机,从多个角度分析并研究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模式。首先,文章从高校教学楼的发展历程、空间类型、围护结构、照明系统等多个层面,详细阐述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的能耗特征;其次,作者结合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能耗特征从其围护结构、照明系统、新型技术等几个方面对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适宜性节能改造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第三,根据上述分析,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模型,针对天津地区气候特征,通过DeST软件模拟了保温结构、保温材料、保温厚度对高校教学楼围护结构能耗的影响以及照明灯具、照明控制对高校教学楼照明系统能耗的影响,从而得出天津地区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的三组模式。最后,本文选取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第六教学楼作为实际案例,依据三组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模式对其进行能耗模拟,并对三组模式的经济性、节能性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天津地区乃至寒冷地区的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不同的节能改造模式,为天津地区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郭娟利[5](2014)在《严寒地区保障房建筑工业化围护部品集成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障房建筑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安居工程。随着保障房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工业化”将成为国家积极推行保障房的主要建造形式。国家对保障房的支持力度使其机遇与挑战并存,建筑能耗、环境影响及资源利用是实现保障房建筑“绿色化”的关键。但在具体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工业化建筑的设计方法、太阳能设备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应用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针对严寒地区规模化保障房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研究仍处以空白状态。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保障房的建设特征、围护部品节能设计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三个方面入手,对适宜于严寒地区保障房的工业化建筑体系、围护结构的主被动节能设计及围护部品的集成设计平台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基于BIM建筑信息技术的围护结构主被动节能技术并进行整合、优化、量化及可行性分析。首先,从我国国情、气候适宜性、技术成熟度等角度对工业化建筑体系进行分析对比,提出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是适宜于严寒地区保障房的工业化建筑体系。从建筑设计集成、结构设计集成、设备系统集成三个层面对该体系的集成设计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该体系与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设计方法。其次,选取严寒地区28个保障房实例及图纸进行调研,对围护结构节能相关影响因素(体系系数、平面形状、窗墙面积比、墙体构造等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建立了严寒地区保障房建筑的基础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围护结构从被动节能到主动产能的集成设计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探究的基础。再次,从围护结构被动节能的角度,选取六种典型的工业化复合墙体,运用Designbuilder能耗分析软件对不同复合墙体的年采暖能耗进行对比,从节能的角度提出混凝土空气间层复合墙体为严寒地区保障房适宜的围护结构构造形式。然后,从围护结构主动产能的角度,对太阳能设备与建筑的节点设计、美学设计及技术设计等进行分析研究。运用PVSYST发电量模拟软件对太阳能光伏设备在不同安装环境下的系统年发电潜力进行计算,确立了(以沈阳为例)1kWp光伏系统的节能贡献率;运用光热计算模型对太阳能热利用潜力进行研究,确立了光热系统的节能贡献率。该研究为今后建筑师在太阳能设备应用的规模控制、安装位置与形式的确定等环节提供设计参考。最后,运用BIM建筑信息技术对围护结构的主被动节能技术进行整合与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围护结构集成设计进行定性与定量化的分析研究,初步验证了BIM建筑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建筑集成设计平台的可行性,为今后工业化建筑的能源规划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提供便捷的工具与科学的应用方法。
张锐[6](2013)在《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严寒地区外窗物理性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严寒地区因为地域和气候的特殊性,该地区的建筑外围护有特殊的要求。外窗作为建筑外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论文在严寒地区外窗满足既有采光和日照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以外窗的热工性能、通风性能和防噪声性能及全生命周期模型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全生命周期模型对室内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为研究范畴,通过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对全生命周期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提出适合严寒地区使用的适配型外窗。论文对严寒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了介绍,对严寒地区外窗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对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理论进行了全面地介绍,分析了严寒地区外窗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有效性了进行分析。论文分析了严寒地区现有外窗类型对采暖期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外窗的隔热性能是严寒地区外窗设计的一个重点,严寒地区的特点就是温度低,如果窗户的隔热性能不好,使得室内外的热能交换率大,这样就无法保证室内的适宜温度。对外窗对室内热环境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相应的数据,建立理论模型,得到热对流和热传导的相关依据,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外窗物理性能优化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对外窗结露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解决结露问题的有效措施。论文分析了严寒地区现有外窗类型对采暖期室内风环境的影响和作用。由于严寒地区冬季风速快,持续作用在外窗上的应力大,对外窗的使用影响很大;由于冬季采暖期,外窗处于长期封闭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室内空气品质,人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必定影响其身心健康。通过风压值计算,得到哈尔滨地区的风压级,在测得风速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对现有外窗抗风压性能进行研究,得到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外窗抗风压性能的数据,通过不同类型外窗的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得出理论模型,为后续的物理性能优化提供参考。论文分析了严寒地区现有外窗类型对采暖期室内声环境的影响和作用。通过统计能量分析得到影响外窗隔声性能的相关因素,得出玻璃部分的平均响应速度大于其它结构的平均速度响应,向外辐射的噪声最大;玻璃部分表面振动最大,向外辐射的能量最多。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改善外窗隔声性能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建立统计能量分析的理论研究框架,为后面的研究工作提供有效的保证。另外,根据严寒地区的具体需要,通过用户的需求调查,结合之前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窗式通风器的研究与设计。窗式通风器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保证采暖期室内环境自然通风、减少室内外空气强对流、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性、隔声降噪和防止外窗结露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良效果。最后,确定严寒地区外窗全生命周期模型的目的和范围,对严寒地区外窗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分类,确定了严寒地区外窗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类型包括:全球变暖、臭氧消耗、环境总的释放量、温室效应的影响、酸化影响以及富营养化影响。对现有外窗的清单进行了分析,评价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通风性能的外窗优化构想、基于热工性能的外窗优化构想、基于室内防噪性能的外窗优化构想、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外窗构想,通过数据的分析最终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外窗物理性能优化设计构想,建立外窗的全生命周期物理性能优化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价。
李卓[7](2012)在《建筑外窗性能划分与评价体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建筑标准规范以及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等均在不断完善,但是作为建筑的一个部品,建筑外窗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甚至缺乏,致使目前国内门窗市场鱼龙混杂,对我国建筑用窗行业的标准化发展极为不利本文以建筑外窗性能为主体,提出以质量安全环保节能三大性能对其进行科学划分文章尝试构建外窗性能评价体系,对比常见的几种评价方法,分析建筑外窗的各项性能,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初步建立起的评价体系进行实例验证,从而进一步确立该评价体系为便于评价体系的应用,在评价体系范围内针对质量环保节能所对应的相关标准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我国现行门窗标准中:重视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窗的外观尺寸机械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基本性能相关标准较为健全,但其中针对整窗产品的耐候性未制定具体规范;轻视产品的节能性能,目前建筑外窗节能标准的制定实施尚不完善,但是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提倡和推广,窗的节能性也逐渐受到重视;忽视产品的环保性能,建筑外窗作为建筑重要部件除了其使用功能以外,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样存在直接影响,但是相关标准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同时,以对窗的性能评价体系及标准体系的研究为基础,本文提出建筑外窗整窗全项性能检测的概念,希望借此取代以往对各分项性能单独测试的传统评价检验方式并对整窗性能全项检测的具体内容方法检测顺序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文章从外窗的性能划分及整体评价出发,以发展与管理的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及意见评价体系的提出和建立为建筑外窗产品提供了一个评价工具,并为其他类别产品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袁天皎[8](2010)在《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日益严重,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中,既有建筑绝大多数为高耗能建筑,开展节能改造工作刻不容缓。按照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65%的设计要求,供暖系统承担20%,围护结构承担45%,由此看来,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其采暖能耗,因此对既有建筑实行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是实现建筑节能的的必要条件和重要途径。本文以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为研究内容,首先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图籍资料调研等方法对不同年代围护结构性能、室内热环境状况、建筑能耗等情况开展深入调研,分析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现状及能耗特征,发现存在能耗损失大和室内舒适度差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既有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能满足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所致;然后运用热流计法对济南市5栋既有典型节能和非节能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热工性能计算和现场检测,并作了详细对比分析,进而对其各自的围护结构给予能耗评定和节能效果评价,从它们的能耗差异中,进一步说明了进行节能改造工作的必要性;在调研和检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居住建筑存在的问题,结合各自的能耗现状特点,借鉴国内外成熟改造技术,对外墙、屋面、外窗等进行改造策略探讨,并提出适用于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措施;最后通过Dest-h模拟,对试点工程室内热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模拟优化,将符合节能65%标准的不同部位的不同改造技术措施进行组合,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展现了节能改造在节约能耗和改善室内热环境方面的显着优越性,并运用热工学原理估算出节能改造的成本及效益,得出节能改造投资回收期,为进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可行性提供依据。希望能为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崔香莲[9](2009)在《太原市住宅节能技术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节能早已成为世界性的话题,其中建筑节能也已成为摆在建筑界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居住建筑的节能研究在世界性的能源危机面前尤为迫切。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迅速,而建筑节能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住宅的节能水平相较于很多发达国家还十分落后。本文首先简述选题的由来和重大意义。回顾了建筑节能在当今研究的现状,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其次对太原地区的居住建筑从节能建筑规划设计和节能建筑单体设计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多种节能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上的利用加以说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属于寒冷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对煤炭能源的依赖,忽略了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其居住建筑中统一供暖以及空调的使用造成长期以来对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的排斥,建筑节能势在必行。本文从建筑节能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对太原市气候特征及居住建筑能耗现状的全面分析,根据国内外居住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现状,选择居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太原地区居住建筑能源消耗特点,综合考虑气候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与不稳定性,从规划、体形、过度空间和围护结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节能设计方法。重点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建筑构造降温等方面提出适合太原居住建筑的节能技术,并对既有居住建筑提出了节能改造的可行性分析,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通过一个太原市住宅节能实例的分析,包括对建筑的建筑体型、过渡空间和围护结构(重点)的节能设计,来体现目前太原市建筑节能的采取的具体做法,从而分析太原市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本文的被动式节能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主要针对太原市的自然气候条件,因此对于寒冷地区也有较大的推广价值。随着我市高层建筑的建设量不断增大,建筑的能耗也迅速增长。建筑是百年大计,及早的通过节能建筑设计控制建筑的能耗。因此,应该明确确立我市高层建筑节能建筑设计总路线,要以立足本土的建筑节能观为指导,以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以节约高层建筑的使用能源,特别是减少空调能耗为工作重点,以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为主要手段,通过降低高层建筑的固有能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大量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等途径,采用适宜于我市特定条件的方法和技术、及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以实现用最小的能源消耗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最后针对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促进建筑节能发展的建议。
侯丽娜[10](2007)在《价值工程在住宅窗户节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窗户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期使用能耗约占整个建筑能耗的一半,因此窗户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突破口。论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广泛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技术经济学中价值工程的方法来研究如何设计出更为经济合理的住宅窗户。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在住宅窗户节能设计中价值工程方法的运用。论文对国内外住宅节能研究以及住宅窗户节能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找出其中存在的差距,并回顾了住宅窗户节能设计的发展历程,从而提出了运用价值工程进行住宅窗户节能设计的思想。论文阐述了价值工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以及价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结合住宅窗户节能设计的具体特点提出了住宅节能窗户的价值工程工作程序,论述了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价值工程的意义以及价值工程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价值工程在建筑设计中的推广措施。功能分析和评价是价值工程活动的核心,论文从住宅窗户的简单分类及窗户的功能定义和功能整理入手,阐述了住宅节能窗户的功能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在价值工程活动中,全寿命周期成本占据了关键的地位,论文对住宅节能窗户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了住宅节能窗户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含义、成本的构成内容、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必要性以及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最佳时机,并总结出了计算住宅窗户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公式和方法。论文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建立了节能窗户设计评价模型,并以寒冷地区住宅窗户设计为例描述此评价模型的使用过程,此评价模型也可适用于其他气候地区非住宅窗户的设计评价。
二、铠装铝塑节能窗的安装方法及质量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铠装铝塑节能窗的安装方法及质量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环境品质宜居改造策略与方法研究 ——以空巢家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存量大 |
1.1.2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居住品质差 |
1.1.3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宜居改造的重要性 |
1.1.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的住户中空巢家庭比例较高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既有多层住宅建筑设计及改造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住宅建筑居住需求及居住标准的发展 |
2.1.1 住宅建筑居住需求的发展 |
2.1.2 住宅建筑居住标准的发展 |
2.2 住宅建筑设计相关规范 |
2.2.1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发展 |
2.2.2 住宅建筑室内物理环境相关规范 |
2.3 既有住宅建筑改造方法 |
2.3.1 既有住宅建筑室内空间改造方法 |
2.3.2 既有住宅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改造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居住行为及空间特征现状调研分析 |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1.1 居住行为与室内空间 |
3.1.2 室内空间主观评价 |
3.1.3 室内物理环境 |
3.2 中年夫妻空巢家庭ZNKC |
3.2.1 基本信息 |
3.2.2 室内空间组织及住户主观评价 |
3.2.3 居住行为与室内空间 |
3.2.4 居住行为与室内物理环境 |
3.2.5 现状及需求分析 |
3.3 准老年夫妻空巢家庭ZLKC |
3.3.1 基本信息 |
3.3.2 室内空间功能及住户主观评价 |
3.3.3 居住行为与室内空间 |
3.3.4 居住行为与室内物理环境 |
3.3.5 现状及需求分析 |
3.4 老年夫妻空巢家庭LNKC |
3.4.1 基本信息 |
3.4.2 室内空间功能及住户主观评价 |
3.4.3 居住行为与是室内空间 |
3.4.4 居住行为与室内物理环境 |
3.4.5 现状及需求分析 |
3.5 介助老年空巢家庭JZKC |
3.5.1 基本信息 |
3.5.2 室内空间功能及住户主观评价 |
3.5.3 居住行为与室内空间 |
3.5.4 居住行为与室内物理环境 |
3.5.5 现状及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居住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 |
4.1 不同类型空巢家庭居住现状与居住行为对比分析 |
4.1.1 家庭构成情况对比分析 |
4.1.2 住宅现状对比分析 |
4.1.3 住宅热舒适度评价对比分析 |
4.1.4 居住行为与住宅室内空间关系分析 |
4.2 就寝行为特征及环境品质需求与问题分析 |
4.2.1 就寝行为特征及空间分类 |
4.2.2 就寝空间功能品质需求分析 |
4.2.3 就寝空间室内物理环境品质需求分析 |
4.2.4 就寝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4.3 起居行为特征及环境品质需求与问题分析 |
4.3.1 起居行为特征及空间分类 |
4.3.2 起居空间功能品质需求分析 |
4.3.3 起居空间室内物理环境品质需求分析 |
4.3.4 起居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4.4 家务行为特征及环境品质需求与问题分析 |
4.4.1 家务行为特征及空间分类 |
4.4.2 家务空间功能品质需求分析 |
4.4.3 家务空间室内物理环境品质需求分析 |
4.4.4 家务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4.5 卫生行为特征及环境品质需求与问题分析 |
4.5.1 卫生行为特征 |
4.5.2 卫生空间功能品质需求分析 |
4.5.3 卫生空间物理环境品质需求分析 |
4.5.4 卫生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4.6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居住现状问题总结 |
4.6.1 空间功能不完备,空间组织不合理 |
4.6.2 住宅使用能耗高,未采取合理的节能措施 |
4.6.3 住宅室内各空间环境品质现状问题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5.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宜居品质提升策略与方法 |
5.1 影响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宜居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 |
5.1.1 住户特征及住户对空间环境品质的需求 |
5.1.2 住宅既有空间结构对改造的限制 |
5.2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空间宜居品质提升通用性原则 |
5.2.1 居住空间对家庭生命周期的适应性 |
5.2.2 家庭生活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
5.2.3 宜居品质提升的经济性与便利性 |
5.2.4 宜居品质提升与节能措施相结合 |
5.2.5 宜居品质提升与建筑物修缮结合 |
5.3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空间功能品质提升策略和方法 |
5.3.1 改善空间组织模式 |
5.3.2 优化空间功能布局 |
5.3.3 室内各空间功能品质提升策略和方法 |
5.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空间物理环境品质提升策略和方法 |
5.4.1 基于行为模式合理调整能源使用与消耗 |
5.4.2 基于行为需求优化建筑构件材料和使用方式 |
5.4.3 室内各空间物理环境品质提升方法 |
5.5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空间环境品质宜居改造设计案例研究初探 |
5.5.1 套型空间宜居改造设计方案 |
5.5.2 室内空间环境品质宜居改造设计方法 |
5.5.3 室内空间热环境舒适度改善模拟 |
5.6 本章小结 |
6.结语 |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局限性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录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人体热舒适调研问卷 |
附录二 代表性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家庭类型统计表 |
附录三 空巢家庭基本状况调研问卷 |
附录四 住宅套内空间主观评价调研问卷 |
附录五 家庭成员活动时间调研问卷 |
附录六 住宅建筑套内测量数据记录表 |
(2)SC公司大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项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具体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相关理论 |
2.1 工程项目质量的内涵 |
2.2 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指导原则 |
2.2.1 工程项目质量目标 |
2.2.2 质量控制指导原则 |
2.3 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
2.3.1 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 |
2.3.2 PDCA循环控制的方法 |
2.4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不同阶段 |
2.4.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2.4.2 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
2.4.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C公司大学生公寓的工程项目情况 |
3.1 SC公司大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概述 |
3.1.1 项目出现的背景 |
3.1.2 项目建筑概况 |
3.2 SC公司大学生公寓项目施工的组织设计 |
3.2.1 施工方案 |
3.2.2 施工准备 |
3.2.3 施工调度工作 |
3.2.4 相关的机械设备组织 |
3.2.5 施工平面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SC公司大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
4.1 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因素构成 |
4.1.1 人的因素 |
4.1.2 材料的因素 |
4.1.3 施工机械和施工机具的因素 |
4.1.4 “工艺方法”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相关原因 |
4.1.5 环境原因 |
4.2 公寓施工质量控制总体思路 |
4.2.1 项目质量控制过程 |
4.2.2 项目施工质量因素控制 |
4.2.3 项目工序质量控制 |
4.3 公寓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及措施 |
4.3.1 人的控制 |
4.3.2 相关材料的控制 |
4.3.3 对于相关机械设备的控制 |
4.3.4 对施工方法进行控制 |
4.3.5 对环境进行的控制 |
4.4 在公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探讨及控制举措 |
4.4.1 混凝土工程质量隐患分析及控制措施 |
4.4.2 钢筋工程质量隐患探讨及控制措施 |
4.4.3 模板工程的质量隐患研究以及其控制措施 |
4.4.4 砌体工程质量隐患探讨及控制措施 |
4.5 公寓施工的事后质量隐患分析及控制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障SC公司大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制度 |
5.1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
5.1.1 技术交底制度 |
5.1.2 技术检测和试验保障 |
5.1.3 三检制度 |
5.2 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
5.2.1 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
5.2.2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
5.3 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
5.4 成品保护制度 |
5.5 设置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 |
5.6 其他保障制度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3.1 绿色校园 |
1.3.2 湿热地区范围 |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
2.5.3 统计结果 |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
2.8.2 平均指标分析 |
2.8.3 相关性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
3.1.3 建筑气候学 |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
3.3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
4.2.2 景观生态规划 |
4.2.3 绿色交通规划 |
4.2.4 水资源规划 |
4.2.5 风貌维护规划 |
4.2.6 物理环境规划 |
4.2.7 绿色建筑规划 |
4.2.8 能源系统规划 |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
4.3 案例分析 |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5.4.5 室内环境质量 |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5.1 建筑空间布局 |
5.5.2 遮阳隔热 |
5.5.3 建筑通风 |
5.5.4 采光照明 |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
5.5.6 立体绿化 |
5.5.7 绿色建材 |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
5.5.9 Green BIM应用 |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
6.4.2 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模式研究 ——以天津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高校教学楼能耗特征分析 |
2.1 高校教学楼发展历程 |
2.2 高校教学楼现状分析 |
2.2.1 空间类型 |
2.2.2 围护结构 |
2.2.3 照明系统 |
2.3 高校教学楼能耗特征梳理 |
2.3.1 围护结构能耗特征 |
2.3.2 照明系统能耗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教学楼节能改造技术遴选 |
3.1 高校教学楼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 |
3.1.1 外墙节能改造技术对比 |
3.1.2 外窗节能改造技术对比 |
3.1.3 屋面节能改造技术对比 |
3.2 高校教学楼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技术 |
3.2.1 采光与照明系统改造原则 |
3.2.2 采光与照明系统潜力分析 |
3.3 新型技术在高校教学楼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
3.3.1 光电技术应用 |
3.3.2 地源热泵技术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津高校既有教学楼节能改造模式研究 |
4.1 天津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
4.1.1 天津区位特征分析 |
4.1.2 天津气候特征分析 |
4.2 天津高校教学楼节能改造模式研究步骤 |
4.2.1 能耗现状评定 |
4.2.2 节能改造技术选定 |
4.2.3 节能改造技术模拟与优化 |
4.3 天津高校教学楼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模式研究 |
4.3.1 外墙节能改造模式 |
4.3.2 外窗节能改造模式 |
4.3.3 屋面节能改造模式 |
4.4 天津高校教学楼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模式研究 |
4.4.1 照明器具升级 |
4.4.2 科学控制系统 |
4.4.3 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津高校教学楼节能改造案例分析 |
5.1 典型案例选取 |
5.1.1 选取原则 |
5.1.2 基本概况 |
5.2 模型建立 |
5.2.1 参数设置 |
5.2.2 能耗现状模拟 |
5.3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模式模拟 |
5.3.1 改造模式遴选 |
5.3.2 改造模式模拟 |
5.4 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模式模拟 |
5.4.1 照明系统现状 |
5.4.2 改造模式模拟 |
5.5 节能改造模式经济性分析 |
5.5.1 围护结构分析 |
5.5.2 照明系统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5)严寒地区保障房建筑工业化围护部品集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严寒地区保障房围护部品集成策略与工业化建筑体系分析 |
2.1 基础理论知识 |
2.1.1 概念辨析 |
2.1.2 理论体系 |
2.1.3 基础调研与解决问题的措施 |
2.1.4 严寒地区保障房围护结构节能影响因素概述 |
2.2 保障房建筑围护部品与集成设计策略分析 |
2.2.1 保障房建筑部品集成的基本原则 |
2.2.2 工业化保障房建筑体系的设计方法 |
2.2.3 建筑围护部品集成技术 |
2.3 严寒地区保障房围护部品集成设计要素分析与建筑体系分析 |
2.3.1 严寒地区保障房围护部品集成设计要素分析 |
2.3.2 严寒地区保障房建设工业化建筑体系遴选 |
2.3.3 适宜于严寒地区保障房建设的结构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
3.1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概述 |
3.1.1 围护结构 |
3.1.2 预制构件的拆分设计与安装流程 |
3.2 预制构件连接的节点设计及热桥处理 |
3.2.1 预制构件连接的节点设计 |
3.2.2 预制构件连接的热桥处理措施 |
3.3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围护部品集成设计方法的建立 |
3.3.1 与建筑设计的“集成” |
3.3.2 与结构设计的“集成” |
3.3.3 与设备系统的“集成” |
3.3.4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集成”设计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围护部品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
4.1 调研方法与计算模型的确立 |
4.1.1 调研方法的确立 |
4.1.2 围护结构节能相关影响因素调研与数据分析 |
4.1.3 典型模型的建立 |
4.2 围护结构模型平台的选取与边界条件的设定 |
4.2.1 建筑能耗模拟平台的选取 |
4.2.2 基础模型的建立 |
4.2.3 基础模型边界条件的设定 |
4.3 不同围护部品集成的复合墙体建筑能耗模拟研究 |
4.3.1 不同围护部品集成复合墙体与Designbuilder模拟软件构造层次对比 |
4.3.2 不同围护部品集成复合墙体建筑采暖能耗对比分析 |
4.3.3 混凝土空气间层复合墙体预制构件设计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光电、光热设施与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的主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
5.1 太阳能光电系统与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集成设计 |
5.1.1 太阳能光伏系统 |
5.1.2 太阳能光伏系统与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集成设计 |
5.1.3 基于PVSYST的光伏系统发电量潜力研究——以沈阳为例 |
5.1.4 典型保障房建筑全年发电量预测及对建筑节能贡献率的影响 |
5.2 太阳能光热系统与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集成设计 |
5.2.1 太阳能集热器的选型与系统设计 |
5.2.2 太阳能分户集热系统与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技术集成 |
5.2.3 太阳能系统热利用潜力与节能贡献率研究 |
5.3 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系统的集成设计 |
5.3.1 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集成设计 |
5.3.2 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系统的节能集成设计 |
5.3.3 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系统的结构安全性集成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BIM参数化的建筑围护部品集成优化设计 |
6.1 BIM建筑信息技术参数化方法及其应用 |
6.1.1 BIM的发展现状 |
6.1.2 BIM的核心理念与主要特征 |
6.1.3 BIM参数化设计与管理 |
6.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领域的技术应用 |
6.2.1 BIM建筑信息技术与装配式工业化建筑设计 |
6.2.2 基于BIM平台的工业化建筑集成设计方法与流程 |
6.2.3 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部品“族”的集成设计 |
6.3 BIM建筑信息技术在工业化建筑的设计流程与应用前景 |
6.3.1 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设计流程 |
6.3.2 BIM建筑信息技术在工业化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工业化建筑的发展方向 |
7.2.2 建立保障房工业化绿色设计技术导则 |
7.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一:严寒地区保障房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参数问卷调查 |
(6)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严寒地区外窗物理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建筑外窗基本理论的现状 |
1.2.2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本概念解析 |
2.1 严寒地区的气候特征 |
2.1.1 我国的气候特征 |
2.1.2 严寒地区的气候特征 |
2.2 严寒地区外窗类型 |
2.2.1 严寒地区外窗的分类 |
2.2.2 严寒地区外窗的设计要求 |
2.3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综述 |
2.3.1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
2.3.2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 |
2.3.3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研究 |
2.3.4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必要性和意义 |
2.3.5 严寒地区外窗全生命周期影响因素划分及有效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外窗热工性能分析 |
3.1 热舒适性 |
3.1.1 热舒适性评价 |
3.2 结露现象的分析 |
3.2.1 结露现象概述 |
3.2.2 结露的主要原因和防止结露的原则 |
3.3 严寒地区室内热环境的状况调查分析 |
3.3.1 主观问卷调查分析 |
3.4 严寒地区外窗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3.4.1 BP神经网络模型 |
3.4.2 仿真实验基础数据 |
3.4.3 仿真模型建立 |
3.4.4 风速场及风压场仿真及分析 |
3.4.5 温度场仿真及分析 |
3.4.6 开窗开卧室门情况下浓度场仿真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外窗通风性能分析 |
4.1 室内空气品质 |
4.1.1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
4.1.2 室内空气品质与人体健康 |
4.2 严寒地区外窗风压值性能计算 |
4.2.1 抗风压性能计算的原则 |
4.2.2 抗风压性能计算的内容 |
4.2.3 哈尔滨地区风压值计算 |
4.3 外窗抗风压性能的ANSYS仿真 |
4.3.1 BP神经网络模型 |
4.3.2 不同材质的单扇平开窗的ANSYS仿真 |
4.3.3 不同材质的上下推拉窗的ANSYS仿真 |
4.3.4 不同材质的双扇平开窗的ANSYS仿真 |
4.3.5 不同材质的左右推拉窗的ANSYS仿真 |
4.3.6 仿真结果分析 |
4.4 严寒地区窗式通风器的状况 |
4.4.1 窗式通风器的需求 |
4.4.2 窗式通风器的分析 |
4.5 严寒地区窗式通风器设计 |
4.5.1 初步构思 |
4.5.2 窗式通风器的细化设计 |
4.5.3 窗式通风器的安装 |
4.5.4 通风效果的仿真 |
4.5.5 窗式通风器样机制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严寒地区外窗防噪性能分析 |
5.1 室内声环境 |
5.1.1 声环境的基本概念 |
5.1.2 噪声控制的方法 |
5.2 严寒地区室内声环境主观问卷分析 |
5.2.1 主观问卷的内容 |
5.2.2 主观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
5.3 统计能量分析概述 |
5.3.1 统计能量分析概况 |
5.3.2 统计能量分析的基本理论 |
5.3.3 SEA预测噪声 |
5.4 严寒地区外窗统计能量分析模型 |
5.4.1 统计能量理论模型 |
5.4.2 Auto SEA模型建立 |
5.4.3 设置子系统加载参数 |
5.5 严寒地区外窗噪声仿真分析 |
5.5.1 铝合金外窗噪声仿真分析 |
5.5.2 钢窗噪声仿真分析 |
5.6 严寒地区外窗噪声控制设计 |
5.6.1 选择合适的窗体密封材料 |
5.6.2 增加外窗玻璃厚度 |
5.6.3 外窗玻璃添加玻璃纤维 |
5.6.4 施加阻尼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全生命周期优化模型构建 |
6.1 严寒地区外窗全生命周期系统分析 |
6.1.1 外窗全生命周期模型目的的确定 |
6.1.2 外窗全生命周期模型范围的确定 |
6.2 严寒地区外窗的清单分析 |
6.2.1 PVC外窗清单分析 |
6.2.2 木窗清单分析 |
6.2.3 钢窗清单分析 |
6.2.4 铝合金外窗清单分析 |
6.3 严寒地区外窗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6.3.1 不同材质外窗在全生命周期中总的释放量 |
6.3.2 不同材质外窗对全球变暖的潜在影响 |
6.3.3 不同材质外窗对酸化的潜在影响 |
6.3.4 不同材质外窗对富营养化的潜在影响 |
6.4 严寒地区外窗全生命周期优化模型设计 |
6.4.1 基于通风性能的外窗优化构想 |
6.4.2 基于热工性能的外窗优化构想 |
6.4.3 基于防噪性能的外窗优化构想 |
6.4.4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外窗构想 |
6.4.5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物理性能优化模型 |
6.5 严寒地区外窗物理性能优化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
6.5.1 严寒地区外窗物理性能优化模型的验证 |
6.5.2 严寒地区外窗物理性能优化模型的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严寒地区外窗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建筑外窗性能划分与评价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外窗性能的意义 |
1.2.2 研究外窗评价体系的意义 |
1.2.3 研究外窗标准体系的意义 |
1.3 发展与现状 |
1.3.1 外窗性能发展与现状 |
1.3.2 外窗评价发展与现状 |
1.3.3 外窗标准发展与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筑外窗性能划分 |
2.1 外窗的分类及特点 |
2.2 现代建筑对外窗的要求 |
2.2.1 公共建筑 |
2.2.2 居住建筑 |
2.3 外窗性能的划分 |
2.3.1 质量安全性能 |
2.3.2 环保性能 |
2.3.3 节能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体系 |
3.1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体系研究基础 |
3.1.1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体系的基本依据 |
3.1.2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3.1.3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体系的评价目标 |
3.1.4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 |
3.2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方法 |
3.2.1 评价方法的对比 |
3.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2.3 评价方法的计算模型 |
3.3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指标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3.3.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3.3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3.3.4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划分 |
3.4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结果 |
3.4.1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结果演示 |
3.4.2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结果检验 |
3.5 建筑外窗性能评价体系实例应用 |
3.5.1 铝塑共挤窗的性能分析评价 |
3.5.2 铝塑共挤与其它型材窗性能对比 |
3.5.4 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外窗标准体系 |
4.1 标准体系概述 |
4.1.1 标准体系的类别与特点 |
4.1.2 标准体系的制定原则及制定步骤 |
4.2 建筑外窗标准体系结构 |
4.2.1 质量安全标准 |
4.2.2 环保标准 |
4.2.3 节能标准 |
4.3 建筑外窗标准体系明细表 |
4.4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整窗性能全项检测及标准化研究 |
5.1 整窗性能全项检测概念 |
5.1.1 整窗检测提出的必要性 |
5.1.2 整窗检测与传统窗检测的区别 |
5.2 整窗性能全项检测内容 |
5.3 整窗性能全项检测方法 |
5.4 整窗性能全项检测顺序 |
5.5 整窗性能全项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
附件 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8)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范围 |
1.5 论文框架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现状与能耗分析 |
2.1 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的界定 |
2.2 济南市地理概况和气侯特征 |
2.3 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的调研 |
2.4 既有居住建筑的能耗损失分析 |
2.5 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对象的界定与分类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市典型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测试及能耗评定 |
3.1 测试依据及相关标准 |
3.2 典型既有居住建筑概况 |
3.3 典型既有居住建筑能耗理论计算 |
3.4 典型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室内热环境实测 |
3.5 测试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
4.1 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概述 |
4.2 墙体节能改造构造技术研究 |
4.3 屋顶节能改造构造技术研究 |
4.4 外窗节能改造构造技术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设计实践 |
5.1 试点工程概况 |
5.2 围护结构现状 |
5.3 试点工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冬季测试及分析 |
5.4 适宜于试点工程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案 |
5.5 已经开展的立面改造工作 |
5.6 借助DEST-H对试点工程改造技术方案进行模拟分析 |
5.7 不同改造方案的节能改造效果评价及经济性分析 |
5.8 试点工程节能改造施工方案 |
5.9 试点工程节能改造投融资模式探讨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目录 |
(9)太原市住宅节能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
1.2.1 建筑节能的优点 |
1.2.2 住宅与能耗 |
1.2.3 节能与环境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住宅系统节能分析 |
2.1 国内外民用建筑节能现状 |
2.1.1 我国民用建筑节能现状 |
2.1.2 国外民用建筑节能现状 |
2.1.3 国内外民用建筑节能现状比较分析 |
2.2 影响居住建筑节能的因素 |
2.2.1 建筑的选址 |
2.2.2 建筑的日照环境 |
2.2.3 建筑的通风节能 |
2.2.4 建筑的绿化环境 |
2.3 建筑节能的单体设计 |
2.3.1 建筑体形对能耗的影响 |
2.3.2 建筑窗墙比对能耗的影响 |
第三章 太原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状况分析 |
3.1 引言 |
3.2 太原地理气候状况 |
3.2.1 地理位置及文化 |
3.2.2 气候特征 |
3.3 太原居住建筑节能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3.3.1 国家的节能政策 |
3.3.2 太原市居住建筑能耗现状 |
3.3.3 太原市居住建筑能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原市住宅节能构造设计研究 |
4.1 建筑体型设计 |
4.1.1 建筑体型的选择 |
4.1.2 体型系数的控制 |
4.2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节能设计 |
4.3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
4.3.1 外墙 |
4.3.2 屋面 |
4.3.3 门窗 |
4.3.4 地面节能 |
第五章 太原市住宅节能实例研究 |
5.1 基本概况 |
5.2 建筑体型设计 |
5.2.1 建筑体型的选择 |
5.2.2 体型系数的计算 |
5.3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节能设计 |
5.4 围护结构节能计算 |
5.4.1 耗热量指标的计算 |
5.4.2 围护结构施工工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未来建筑节能发展的思考 |
6.2.1 认识建筑节能的迫切性 |
6.2.2 建筑节能要政府推动 |
6.2.3 建筑师的节能意识需要提高 |
6.2.4 建立良性的建筑节能市场 |
6.2.5 建筑节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价值工程在住宅窗户节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住宅节能研究对比及住宅窗户节能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住宅节能研究对比 |
1.2.2 国外住宅窗户节能研究现状 |
1.2.3 我国住宅窗户节能研究现状 |
1.3 住宅窗户节能设计发展回顾 |
1.3.1 控制通过窗户的太阳辐射得热 |
1.3.2 控制通过窗户的热量损失 |
1.3.3 研究开发中的节能窗技术 |
1.4 当前我国必须重视住宅窗户节能研究 |
2 价值工程基本理论 |
2.1 价值工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
2.2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
2.2.1 价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 |
2.2.2 住宅节能窗户的价值工程工作程序 |
2.3 价值工程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2.3.1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价值工程的意义 |
2.3.2 价值工程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2.3.3 价值工程在建筑设计中的推广措施 |
3 住宅窗户的功能分析和评价 |
3.1 住宅窗户的简单分类 |
3.2 住宅节能窗户的功能系统分析 |
3.2.1 功能定义和功能整理 |
3.2.2 方案选择 |
3.2.3 功能评价 |
4 住宅节能窗户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
4.1 国际LCC 管理理念的提出及发展 |
4.2 住宅节能窗户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涵义 |
4.3 住宅节能窗户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必要性 |
4.4 住宅节能窗户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时机 |
4.5 住宅节能窗户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方法 |
5 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建立节能窗户设计评价模型 |
5.1 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
5.1.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5.1.2 根据上下层次之间的隶属关系构造判断矩阵 |
5.1.3 计算矩阵的指标及各层中因素的权重 |
5.1.4 计算各层因素对系统的合成权重 |
5.1.5 方案的主要特征 |
5.2 确定功能评价系数 |
5.3 确定成本系数 |
5.4 节能窗户设计方案价值的评价 |
5.5 节能窗户设计还应考虑的其他问题 |
5.5.1 窗户的位置和朝向 |
5.5.2 遮阳措施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铠装铝塑节能窗的安装方法及质量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环境品质宜居改造策略与方法研究 ——以空巢家庭为例[D]. 成博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2]SC公司大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 左大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3]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4]高校既有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模式研究 ——以天津地区为例[D]. 刘健.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3)
- [5]严寒地区保障房建筑工业化围护部品集成性能研究[D]. 郭娟利. 天津大学, 2014(05)
- [6]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严寒地区外窗物理性能优化研究[D]. 张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7]建筑外窗性能划分与评价体系初探[D]. 李卓.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8]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研究[D]. 袁天皎. 山东建筑大学, 2010(05)
- [9]太原市住宅节能技术的应用[D]. 崔香莲. 太原理工大学, 2009(S2)
- [10]价值工程在住宅窗户节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侯丽娜. 重庆大学, 2007(05)